首页范文城市规模的概念十篇城市规模的概念十篇

城市规模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6:55

城市规模的概念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政策

1.概念性的研究、规划与设计

概念与规划、研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结合起来却能够较清楚的分析日前城市规划体系。

1.1概念性规划

概念性规划也即概念规划,由于许多城市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规划的概念已为规划界所熟知,但也因为如此,对概念规划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层次上。从上面的分析中,概念与规划的结合应该是多层次的,实际上,概念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战略性、目标性的规划,由于城市规划是多层次的,概念性规划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广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深化方案是一种宏观层面上的概念规划,工业区、居住区规划也存在概念性规划内容,只是由于问题简单,概念的确定较为容易而简化。如房地产策划中某开发地段的基本定位,发展策略就是概念性规划的基本内容,也是具体规划的依据。

1.2概念性研究

既然存在概念性规划,也应该有概念性研究。实际上,概念性研究是概念性规划的基础,单独以研究为目的的概念性工作还是很多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由多家参与,编制不同的规划方案,准确的说应该是战略规划研究,至少是战略规划研究阶段,也即概念性规划研究阶段。如果从法定的城市规划体系上来看,目前国内所开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均应该是概念性研究。

1.3城市设计的概念性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空间设计,来贯彻城市规划思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城市设计是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桥梁。由于城市环境元素的不确定性,城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空间的概要性设计,也就是说,城市设计包含着空间概念性设计的内涵。

1.4概念性研究与规划的重要性

概念性的规划、研究将在各层次的城市规划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上说,城市发展所涉及到的问题复杂,影响城市长远发展的因素涉及到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几乎各个方面,仅按“蓝图规划”的方式难以实现对城市长远发展的控制引导。

从微观层面看,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功能的划分和用地的安排,城市空间、社区环境等均需要在功能安排之前给予一个基本定位。城市设计带有很强的空间概念性设计,该学科的快速发展,已说明微观规划中对概念性规划、设计的需要。

从我国城市发展过程来看,快速的城市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城市的发展通过计划式的具体控制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现行规划体系及其发展

我国法定规划体系主要包括五个层次。其一是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法》中将城市行政区内的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多年未有法定的编制审批程序。近二年来,认识到区域性规划的重要性,已开始将城镇体系规划作为独立的规划进行编制、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也开始由国务院审批,“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是我国批准实施的第二个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与此同时,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及编制思路也有大大更新,珠江三角洲地区编制了城镇群规划,江苏、安徽等地着手编制了都市圈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已经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其二是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将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定为15―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等的蓝图规划。随着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城市总体规划越来越重视城市发展的宏观问题,如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等。但由于总体规划时限、相应的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制约,法定的总体规划模式已与城市发展的需要产生大量的矛盾,导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模式的产生。

其三是分区规划。分区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主要针对大城市总体规划深度难以与详细规划结合而设立,是总体规划的补充。

其四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层次规划是规划管理中最便于操作的内容,深圳市为强化控制性规划的管理作用,在控制性规划(技术文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法定图则制度。

其五是修建性详细规划。该层次规划是与建设结合最紧密的规划形式,但由于只有建设项目落实后,规划才真正具有实际的建设指导作用,而许多城市的重要地段的建设有多元的建设主体,建设意图、建设时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以其空间概要性设计的突出表现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3.新的规划体系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理论不断更新,现行法定城市规划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由于现行规划体系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制定的,计划经济的色彩较为浓厚,在市场经济发育不断完善的今天,难以对不断变化的城市综合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控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更新,城市发展理念的变化,也要求城市规划体系应该进行适当的更新。

城市规模的概念篇2

[论文摘要]21世纪初概念规划从特大型、省会型城市开始发展到中小城市,而且仍有继续向城市的某个开发_x、某个街区微观层次延伸的趋势。南京市广州路科技街基于概念规划功能定位确定了倡导科技产业的集群发展、引八紧凑街区模式的城市经营,强调科技又化与地域又化的结合满足环境容量的空间管治、注重特色的景观形象塑造等发展理念。

21世纪初概念规划从特大型、省会型城市开始发展到中刁\城市而且仍有继续向城市的某个开发区、某个街区微观层次延伸的趋势。南京市广州路科技街的概念规划、是概念规划在微观层次实践中的一次尝试,它将概念规划推向了一个新的领域

1国概念规划的特征与优势

1.1概念知伐j的社会功能

概念规划的特证在于规划内容的概念性、规划性质的研究性、规划方案的框架性、规划功能的战略性与方向性,解决的是诸如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方向、规模控制、产业结构调整、空间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总体布局及生态网络构建等有关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因此,概念规划有着其它类型的规划无法比拟的优势

(1)分析视角的全局性,即从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着眼,将规划研究对象置于区域的大背景中,系统考察其功能定位及现在、未来可能}7竞争优势,从而对城市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轨迹进行方向性把握。

(2)所指问题的根本性,即所针对、研究的问题大多是牵涉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对于一些具体层面的问题则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划入其它类型的规划的管辖范围

c3)对策方案的框架性,即概念规划仅指出城市朱来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原则与可取的发展方向、模式、路径,提供总体的发展思路框架和策略导引、一般不涉及具体的建设方案与实施意见。为此、概念规划强调理论依据的正确性与权威性、演绎推理的严密性与逻辑性、思维理念的前瞻性与创新性、方案成果的思辩性与可比r一生。一个好的概念规划、其新思维、新理念、新视焦、新方法等往往可使规划文本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此概念规划也往住成为一本解读历史、审视现状、预测未来的重要参考书

概念规划的这一本质属性使其不仅仅适用于宏观层面的城市规划,同样也适用于相对微观的规划对象。例如、城市中的某个开发区、某个街区乃至于某条街道,也同样适用概念规划的方法、思维、理念等,它们通过概念规划可明确其功能定位,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战略,从而赋予传统意义上“感性,,占主导的‘物质性,,规划以更多理性的成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概念规划从宏观走向微观的历史性选择显然不是东施效肇式的无病。

1。2栩沦澎吠}j微观化的社会意义

面对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无论是城市还是城市的某一组成要素(如开发区、街区等)都无一例外地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它们都在谋求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战略与战术。因而在概念规划的功能得到社会认可后,这种规划手段和方法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被运用、推广与演绎的可能。至少,概念规划为突破物质性规划重感觉轻思维、重形态轻机理、重局部轻整体等的种种局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而概念规划自身的功能优势使其在向微观层次发展时首先获得了一般意义上的显而易见的社会意义。

2.合与衔接的尝试

囚此,概念规划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论证广州路能否成为科技街及成为什么样的科技街j显然。这样的规划要求是传统物质性规划难以胜任的。

3广州路科技街概念规划的基本思路

广州路地处南京市中心城区,隶属鼓楼区,东起中山路路口,西至虎踞路路口,与上海路、宁海路、拉萨路、虎踞关交汇,全长2.6km是南京市东西向的重要通道。规划范围为沿路进深约60m~150m的街c,总用地面积约76万m=(图1)

为了满足委托方的要求,概念规划首先对广州路发展条件进行解读与p,j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定位从产业、空间布局、用地、文化、生态、景观等方面提出综合发展可能性及_其策略引导。

3.1区域背景分析

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来临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长三角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及南京‘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则为广州路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与10年前不同的是,拥有雄厚科技实力的南京已经在华东地区乃至中国占据了重要的一席。然而,分散的科技园模式使得南京缺少“聚核”不完整的产业链与低端的产业结构不能引导南京的科技产业向更高水平跃进。而珠江路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子科技一条街”,所扮演的只是电子产品集散地及大卖场的尾色。囚此广州路科技街的战略定位必须超越珠江路的发展模式。从这一意义上说作为南京中心区发展科技产业的重要空问载体,广州路应在此新的跨越中扮演更为重要的核心焦色。

3.2区位与资源条件

3.2,1优势

广州路紧邻南京市正在开成并处于快速

发展中的中央商务区—新街口地区且与其关系正日益从单纯的地域空间联系演化为功能联系。目前广州路与新街口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且受到新街口的辐射效应,并反哺”于新街口商圈,因此广州路有可能融入新街口的中央商务区并成为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路东接珠江路—二者一起构成南京东西向交通的次干道。交通的对接也延伸、促进了二者在功能、产业等方面的对接.这种一脉相承的关系为已有一定科技发展基础的广州路进一步提升科技产业竞争力、打造强势科技产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外部条件。

西连河西新城一河西新城作为南京朱来新cbd的所在地使与之相连的广州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将给广州路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河西开发的溢出效应也将使广州路西端的区位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北倚“科技群”—广州路北侧.n线聚集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一批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并且科技型、知识型企业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而且高校、科研单位的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

绝佳的区位资源条件昭示着广州路科技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美好的发展前景。实际上,广州路两侧用地越来越多地受科技商ftjjn和生物医药等企业投资者的青睐就是一个朗显的信号吃图2)。

3.2.2不利条件

墨菲指数法分析表朋、目前厂州路正好处于新街口cbd的边缘地带依据核心一边缘理论,由于cbd的强力聚集作用,该区域内的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会集聚于cbd核l’区域.而边缘地带则因与cbd的垂直差距而丧失应有的发展条件、这将使其考展水平受到一定的制约。厂州路的科技、历史、又化、生态、环境等资源在缺三引力的条件下不能进行有欢的整台1各科研单位尤其是高校,虽具备雄厚的科研实为,但失多已将自己的科研行为囿于校园内.几平与外界没石什么联系,产、学、研无法实现良1生互动、严重制约丁已有“资源.,潜力的发挥和效益实现.进而造成潜在的“资源,,浪费.刀而使广州路处在cbd的阴影区中。

然而,随着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lv区也在扩容,而且中央商务区的功能也随着城市性质与功能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以高科技发展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南京的中央商务区中也应该为其准备足够的空间。)}近几年南京市建设重心的发展看,商务劝能区有向北发展的趋势,因此规划主动呼应城市空间的结构性变化,将广州路融才、到cbo中,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样,阴影区将有可能成为后发优势最明显的‘朝阳区”。

3.3功能定位与布局

基于上述分析,规划将广州路的功能定位为;以科技商务为主,集科技孵化、科技展示、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具有高栩支文化与高品质生态、人文环境的特色街区,成为南京中央商务区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南京城市现代化的标志性景观一条街c图3,图4〕

这样的功能定位能否实现取决于规划目标在空间上能否得到实际的演绎为此,规划根据现状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态势.提出将广州路划分为3个功能区段:

c1)工t高科技产业区即中山路一上海路段。依托南京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同时考虑接受相邻珠江路的‘溢出效应”,将其功能定位为i下高科技研发、商贸与展示区,以实现与珠江路的产业链接.形成‘。链”式发展模式,提升综合竞争力。

吃刃科技商务中心区,即上海路拉萨路段、以其现有的设施条件与核心地段的区位,拟规划建设成科技街的核心功能区,进一步强化科技街的中,服务功能、彰显科技街的开象、

(3)生物医药产业区,即拉萨路虎踞路段凭借该地段医院密集、生态环境良好的优}>拟培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区并以此为基础努为实现3个功能区段的对接与整台,真正打造成为一条功能完整内涵独特、品质高雅、环境宜人的现代化高科技街、闭基于功能定位的发展理念

4.1科技产业的集群发展

根据功能定位,广州路科技街应强化集群发展模式、为此规划要求根据科技街三大功能分区进行用地置换,以便有尽可能多的空间资源实现科技关联产业的集群布局。考虑到软件开发企业与生物科技企业在土地利用上集约性高的特殊性,广州路的用地结构应引入工作单元组台模式.采用垂直式的空间布局,使企业集群发展获得更具体的指导

4.2引入紧国菏区模式的城市经营

目前在广州路的用地结构中.科技用地比例很小.而居住用地吃二、三类居住用地)和商业门面房用地比重很大l台计约占l}0/n)甚至还有占很大比重的闲置用地吃约占6.5%)、还与科技街的功能要求明显不符,由此也导致其有限的空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对此.规划坚持丁功能导向的城伟经营理念,弓尹、了“紧凑街区”的用地模式对用地结构进行丁较大的调整,按照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开发建设强度全面提高丁建筑的高度与容斗率,提出丁厂州路科技街“上夭(提高建筑高度)入地心开发地下空i动、退居心住)进科(技)、退商(业)进绿(化)”的紧奏街区模式.以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c图5一图8)、

4.3强调不半吱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结合

科技街不单纯是科技产业的空间载体,更需要创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科技文化基质作为核心支撑,因此广州路不仅应有科技街的‘开”、更应有科技街的‘·神”、广州路沿线分布着我国清末文学巨擎曹雪芹的故居、二战时期留下的拉贝故居、明末清初著名山水画家龚贤的故居、为纪念我国唐代名臣和杰出书法家颜真卿而建的颜鲁公祠等历史又化遗存,这些都为科技街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为此,广州路需要将这些历史文化素材融入到科技街的空间、景观组织中,使现代科技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从而有利于构建富有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科技街区〕

4.4满足环境容量的空间瞥台

广州路科技街的环境容量有限,因此为了营造适宜的精品环境。必负引入生态竞争的规划理念—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基质,对广州路进行有效的组织,使其与整体环境保持和谐统一规划通过建立生态、环境容量测评指标体系,借助空间管治的手段控制整冶开发力度与强度,对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绿色当量等按区段的功能要求提出规划控制指标,同时,为了弱化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考虑到高地价导致的高容积率、高覆盖率的空间发展模式对城市环境的损害,规划鼓励对地面绿化与街区小广场实行“城市补贴’政策,同时对广州路沿线分布着的清凉山、鸡笼山、五台山、乌龙潭等亲绿”“亲水”空间进行开敞式的系统梳理,为提升科技街环境容量保留不可或缺的生态基质

4,5注重特色的景观形象塑造

优美的街区景观是彰显科技文化的外在要求,因此在分析南京城市中心区cbd建筑广州路科技街概念规划的缘起一般源于特殊特殊的积累成就一般。广少}{路是一补一般意义上的“特殊、’。

广州路的特殊性在于其在10多年前的规划中就被定位为‘科技街”。当时的南京市政府为了加速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和高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决定将3条东西走向的道路—御道街、珠江路和广州路规划建设成‘南京科技一条街’,作为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窗口当时3条道路的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然而1a多年之后的一今夭珠江路已经从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城市道路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拥有“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美誉的、电子科技一条街”,在整i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厂市场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之下,广州路就相1[l见拙了。因此,如何整台广州路的空(司资源与科技资源就成为打造科技街战略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对于委托方南京大学—鼓楼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领导来说对南京布‘广州路科技一条街进行规划整治是一项非常具体的实施性物质规划可做成一个控制性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甚至直接做成一个城市设计以便付诸实施。然而,委托方却要求先做一个战略性的概念规划,以对广州路科技街进行全面的科学定位尔后再做实施性修建规划。事实证明、委托方的深谋远虑在将概念规划直接推向物质规划领域的同时、也形成了一次难得的具有挑战性的规划机遇—对微观层次的概念规划与实施性物质规划的契景观与城市天际线的基础上,根据广州路自身已有的景观特色,围绕“三段、四个要素、六{、重要节点”的功ul.与景观要求,规划将其定位为“南京新世纪标志性的特色景观街区”。由此规划对道路绿化、建筑风格与建筑界面、标志性建筑的位置,体量、广告、,{、品、色*:等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要求强调‘轻吸盈)、透叱明)、淡交雅)”的整体建筑风格、同时根据科技功、员的生活、工作特点。注意增加、‘灰空间”与公共交流空间以保持街区景观与城市中心区景观及街区内不同劝能区段景观的协调与纸一、连续与完整。

除此之外,规划还对发展时序、开发管理模式、城市补贴与政策制度配套等万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以增强概念规划的引导性与可操作性,实现与后续建设性整治规划设计的顺利对接。

城市规模的概念篇3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低碳城市规划

相关研究

1.低碳城市概念由来

低碳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发展领域。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日本于2007年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和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国际社会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的概念。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融合,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既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因此,低碳城市可定义为: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城市规划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城市。

2.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也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1]城市规划有着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作用。城市的物质环境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改变,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技术革新可以减少在生产、生活与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耗与Co2的排放,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所带来的交通出行及其相应的能耗与排放,一旦城市规划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得以确立,则对其引起的交通出行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尤为重要。

低碳城市规划探索

1.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目前,有关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方伟坚(Fong,2007)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2];格莱泽和卡恩(GlaeserKahn,2008)研究了碳排放量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认为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约束越严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例如高密度中心区的人均碳排放量要比低密度郊区的少[3];克劳福德和弗伦奇(Crawford,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是转变规划管理人员和规划师的观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4]张泉、叶兴平和陈国伟(2010)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5]董琦,甄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重点从城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和产业规划三方面阐述建设低碳城市对于城市规划政策的引导要求。[6]同济大学的潘海啸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了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区域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空间,来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7]

2.低碳城市规划研究

张兵先生认为“城市规划是一种服务于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长远目标,提供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并借助合法权威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及其变化的控制,来调整和解决城市发展复杂背景中的特定问题的职业的社会活动过程,是城市管理的一种形式”。[8]

低碳城市规划的实现主要在于低碳理念深入到传统城市规划,同时低碳城市规划应该是低碳理念和城市规划理论的融合,是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实现低碳城市发展。低碳城市规划主要通过控制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土地使用变化及其空间发展政策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施加某些影响。

低碳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的关系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三者的建设理念和核心内涵密切相关。首先,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其次,三个概念存在着差异性,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构建城市。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的理论构建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则和低碳经济理论的融合,也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

总之,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和低碳生态城市都是寻求城市和谐发展过程中的理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道路上的思想结晶。

2.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完善相关的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低碳经济、低碳城市是理念,只有将其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才能体现低碳城市规划的作用,也是低碳城市历年进程中第一环节。低碳理念融入现有的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设置低碳目标、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城市总体布局、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工程规划建设中。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理念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是现有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不断完善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所应具备的与时俱进的特点。

城市规模的概念篇4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般情况下,重要度较大的结点吸引比它小且距离近的结点,形成较小范围的经济圈,然后它又被吸引至重要度更大的结点(更大的经济中心),区域经济中心将吸引较近的小重要度结点和较远的经济圈,最终,形成整个区域的内在联系。在路网布局规划时,也可参照这个规律,在计算出一般线路重要度的基础上,借用有关数学方法对路网进行初步的布设。实践中,首先需计算结点的重要度,然后对结点进行聚类分层,一般分成二层即可。对较上层结点(如大的区域中心和省会城市)采用完全图的方法,对较下层结点(如50万人口城市以及更小的县级城市)可采用最优树的方法。首先将选出的上层结点两两连接,计算每一条线路的极坐标角θ,然后根据以下步骤对网络进行优化,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中极坐标和重要度的阀值需参考专家经验。步骤一:检查拥有相同结点的任意两条线路的极坐标角差θ,若θ小于规定的阀值θ0,则表明两条线路的走向非常相近,转入步骤二;否则重新开始步骤一,直至所有线路考查完毕,转入步骤三。步骤二:对两条走向相近的线路,考查各自的重要度是否小于规定的阀值,对小于阀值的线路加以剔除,均大于阀值则全部保留。然后转入步骤一。步骤三:根据线路所在区域,修正线路重要度。平原地区重要度不变,丘陵地区重要度乘以系数α1(α1=1.12丘陵里程修正系数2),山地地区重要度乘以系数α2(α2=1.12山地里程修正系数2)。转步骤四。步骤四:检查修正后的线路重要度,若小于阀值则剔除。若出现悬挂点(与任何结点不相连),则根据交通区位理论最佳入射角的原理创建必要的连接线,最终形成较为优化的路网布局方案。分别以上层结点作为根结点,根据结点的关联性确定每个根结点的结点圈,再采用最优树原理按以下步骤进行网络连接,流程图如图2所示。步骤一:确定树根结点,并根据地域特点、经济交往等因素确定与该结点有密切联系的结点群。步骤二:按照最优树原理将树根结点与结点圈中的结点进行最优树铺画。步骤三:参考专家经验,以某一阀值为判断条件对相邻结点进行线路添加,直至所有相邻结点检查完毕。当路网所有线路确定之后,铁路的概念网就形成了。在概念网基础上,再根据既有路网实际情况,参考地形地质条件,形成比较符合实际的规划铁路网。

实例

按照区域路网布局思路,结合结点重要度的计算结果[1],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需要连通的东北地区城市划分为二个层次:省会城市和省会城市结点圈,如表1所示。根据前文所述线路重要度计算模型,计算出线路重要度如表2所示(表中按重要度排序取前20)。根据前文所述理论,省会层结点采用完全图原理进行布局连接,其他结点在聚类分层后采用最优树原理布局铺画。按最优树布设线网时,一般原则是选取从中心到各结点重要度之和最大的方案。1)省会城市连接概念线。根据完全图原理,区域内省会城市连接概念线如图3所示。3个省会城市连接出3条概念线,但是由于3个结点几乎在一条直线上,依据交通区位法原理,沈阳—哈尔滨的连接线显然应被剔除。2)省会城市与结点圈结点连接概念线。根据最优树原理及大城市间的线路重要度排序,实现省会城市与结点圈内结点之间的连接,如图4中绿线。考虑大城市之间的便捷连接,将相邻大城市之间线路重要度排序靠前的结点加以相连。参考地理条件、区域经济特点等因素,将个别大城市间的连接线剔除,从而建立大城市之间连接概念网见图4中蓝线。3)生成区域主骨干网。区域路网规划还需要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通道。东北地区周边的省会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呼和浩特以及隔海相望的济南市;周边重要的城市主要有秦皇岛、赤峰和通辽。将它们连入东北路网,参考既有路网,经过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东北地区铁路骨干网,如图5所示。东北地区铁路骨干网是一个初成规模的概念网,它由一横三纵构成。一横:滨洲、滨绥概念线;三纵:主轴哈大、滨北概念通道,东翼佳木斯—大连概念线,西翼齐齐哈尔—锦州概念线。根据线路重要度法,得到的东北区域骨干网基本覆盖了区域内的大部分重要城市,并与周边区域的主要城市相连接,实现区际交流。形成的骨干网与既有路网基本相符合,同时还生成一些新的线路,如哈尔滨至佳木斯、沈阳至盘锦等线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包含)。

城市规模的概念篇5

一、抓关键词,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

对于一些晦涩难懂和抽象的概念,除了明确其具体定义外,还应将概念细化,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例1:(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第9题)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解析:从题干来看,该地有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岩石溶蚀,从这几点来看,应当是喀斯特地貌地区受到水、人类活动等作用的影响所形成的石漠化现象,故答案为C。

点拨:该题目涉及的地理概念是喀斯特地貌和石漠化,采用关键词法突出两个地理概念特点,见图1(实线方框表示概念内涵,虚线方框表示概念外延)。

[图1]

两个概念的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基本就是这道高考题的题干,学生也能将这两个概念与黄土高原特征区分。采用这种方法记忆地理概念,关键词被不断强化,学生对之也非常敏感,提高反应速度,节省解题时间。

二、图解过程,反映地理概念本质

有些地理概念只有理解了形成过程,才能真正掌握其概念,如热力环流、冷暖锋、城市化等。又如,城市化概念的过程示意图(图2)。借助图2正确理解城市化概念的本质,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主要通过产业发展、人口迁移和城市拓展来实现。目前主要呈现出两种形式:一是乡村城市化现象;二是郊区城市化现象。掌握好城市化概念的本质,有助于解答高考题。

[图2]

例2:(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第11题)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图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图3),完成11题。

[图3]

11.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少

解析:图示人口增多,城市空间规模扩大,正是图2所示Ⅱ阶段中郊区城市化的示意,故答案为B。

三、活用方法,区分易混淆概念

很多地理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学生若只是死记硬背,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现象。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概念进行比较,可加深对概念内涵及特性的理解。

例3:(2010年广东高考第41(1)题)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

(2011年广东高考第40(2)题)材料一: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略)。

(1)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2)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地带性植被是。

解析:2010年高考题考查自然带,2011年高考题考查植被,很多考生第一题答成温带草原,第二题答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一个“带”字有无之差直接导致失分与否,这两道题定位准确之后,是简单的送分题目,而很多考生因为概念混淆不清丢分很可惜。现将自然带和植被两概念加以辨析(见表1)。

针对易混淆概念的易错点,应总结针对性题目,强化复习,反复练习加以掌握。

四、脑中有图,概念落点于区域

这三年高考文综综合题都是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理知识,这也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特色和方向。复习时应结合具体区域消化相关地理概念,如中国绿洲灌溉农业的概念复习,采用相关思路(见图4)。

采用该思路复习,不仅可掌握概念,而且以典型分布区域为例,掌握农业问题的分析思路。以此为分析模板,完成2011年广东文综高考题41(4)题,将图中区域定位为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业问题,考生就会感觉题目熟悉、简单很多。

五、构建概念群,形成知识体系

城市规模的概念篇6

abstract:Urbanrenewalisacommonconcernforurbandevelopmentintheworld,itisalsoanimportantissueofChineseurbanizationprocess.thisarticleusesacomparativestudyonurbanrenewalbetweenChineseandwesterntocomparetheunderstandingoftheconceptofurbanrenewal,reviewsthedevelopmentofurbanrenewal,comparesandanalyzesthedifferencesinurbanrenewalbetweenChinaandwesterncountries,andthinksthatthewesternurbanrenewalhasmanysuccessfulideasandprofoundlessons,andithasacertainreferenceandenlightenmentfunctionforChina'surbanrenewaldevelopment.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发展;比较;启示

Keywords:urbanrenewal;urbandevelopment;comparison;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99-04

0引言

无论在我国或是国外,城市更新随处可见,然而人们对它的概念内涵、发展历史及相关理论了解还不深入。城市更新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英、法三国,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其概念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更新理论。而我国的城市更新研究比欧美国家晚,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区出现了有规模的旧城区改造,在建筑及规划界、学术界开始提出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城市更新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但是此时对城市更新的研究还不深入,对城市更新的概念、特点及模式等内容仍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对城市的旧城老化、功能落后、城中村等城市问题的更新改造的高速扩张,全国各地区的城市更新规模不断扩大。面对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新形势,城市更新成为我国新一轮城市发展的热点与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加快城市更新研究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

1中西方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

综观中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和演化历史,对城市更新的概念无论是我国或是西方国家,在不同阶段时期都有不同的定义和说法,中西方国家对城市更新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城市更新(UrbanRenewal)的说法古已有之,它是城市新陈代谢的一个必然过程,是城市物质结构变迁的一种表现形态。在西方,城市更新概念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发生了多次变革:50年代的城市重建(UrbanReconstruction),60年代的城市振兴(UrbanRevitalization),70年代的城市更新(UrbanRenewal),80年代的城市再开发(UrbanRedevelopment)和90年代的城市再生(UrbanRegeneration)。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术语之一,城市更新在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政策环境不同,对城市更新的概念定义和理解也有所不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1对城市更新概念较早、较权威的界定是1958年8月在荷兰海牙市召开的城市更新第一次研究会上,对城市更新作了以下的阐述:“生活于都市的人,对于自己所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的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希望与不满,对于自己所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街路、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的消除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尤其对于土地利用的形态或地域地区制的改善,大规模都市计划事业的实施,以便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等都有很大的希望,包括有关这些都市改善的建设活动,就是城市更新(UrbanRenewal)。”[1]

1.2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e.w.Bergess)和博格(D.J.Bogue)认为,若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体,则其动态变化过程将会出现成长、成熟、衰退、没落或更新等现象。城市更新是城市在生长过程中必然要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其表现形态就是城市物质结构、空间结构的一次次变迁。[2]

1.3苏格兰邓迪大学欧洲战略规划罗伯茨(peterRoberts)教授认为,城市更新就是: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这种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引导着城市问题的解决,这种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寻求持续改善亟待发展地区的经济、物质、社会和环境条件。[3]在我国,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说法,在实践中,常常使用与城市更新相类似的术语,比如: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城市改造、旧城更新、城市再开发、城市复兴等,对城市更新被理解为简单的、大规模的推倒重建,认为城市更新就是单一的对物质环境的更新改造。我国对城市更新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在建筑及规划界、学术界的大量关注推动下,各种关于城市更新的学术交流会议陆续召开,比如:1984年在合肥召开的全国首次旧城改造经验交流会,1987年在沈阳召开的旧城改造经验交流会,1995年在西安召开的旧城更新学术研讨会,1996年在无锡成立了城市更新专业学术委员会,城市更新问题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讨论,积极推动了我国城市更新的研究和发展。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逐渐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更新概念及理论。比如:80年代初期,陈占祥把城市更新主要定义为“城市新陈代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新途径涉及多方面,既有推倒重来的重建,也有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旧建筑的修复等;1980年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它是吴良镛教授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认识基础上,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发展出来的;2003年吴晨提出的“城市复兴”理论,它是吴晨对青岛旧城中山路和北京大栅栏地区城市复兴的实践中率先提出的,被称之为中国城市复兴实践的原点;2004年张平宇提出的“城市再生”理论,它是张平宇在对西方城市再生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结合对我国城市化道路进行长期研究提出的,他认为我国必须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即走内涵式、质量型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再生是内涵式、质量型城市化政策的必然选择;2008年于今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

2简述西方城市更新的演化历史

在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着手解决城市中心区衰败和贫民窟问题,直到二战后出现了有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西方的城市更新发展可分成三个阶段时期。

2.1城市更新的初期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末)受30年代经济萧条打击和二次大战破坏的城市,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日益衰落的问题,欧美国家许多城市开始制定小规模的城市更新计划,在城市中普遍进行了清除贫民窟运动和战后重建,以提升和美化城市物质形象。1930年英国制定了格林伍德住宅法来解决贫民窟问题,实施清除贫民窟计划。美国的城市更新运动也始于大规模清除贫民窟,1949年颁布的美国住宅法提出了城市更新的一般模式,城市建设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复兴旧城中心区及扩充城市税基,1954年的法令又进一步拓宽城市更新概念的含义,指出城市更新的宗旨在于实现城市再发展。在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出现了许多有规模的改造及重建运动,比如:美国纽约于1947年重建的斯特威森特镇。

2.2城市更新的实施阶段(20世纪60年代年至8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有了政府和私人部门投资的继续增加,城市更新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重心,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导向的旧城再发展。1973年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政府面对财务萎缩,美国国会宣布终止城市更新计划,但是联邦资金对于城市更新的资助却依然在延续着,同时实施了社区发展资金计划和城市发展资金计划,保证了在非常时期的城市更新与邻里建设活动。1980年代初,美国里根总统宣布逐渐弱化联邦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由政府主导转向政府、私人部门、社区三方合作伙伴关系为导向,鼓励增加私人部门在城市建设中的投资。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旧城区改造,比如:法国巴约纳的旧城改造。

2.3城市更新的持续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逐渐深入人心,高度注重人居环境,注重历史价值保护,强调要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物质环境多目标的综合更新城市问题,强调公众和社区参与的新理念。1996年6月,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人居二”(HaBitatii)会议确立的21世纪人类奋斗的两个主题—“人人有合适的住房”和“城市化世界中可持续的人类住区发展”,也明确指出了城市更新政策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引导下,西方各国相继制定颁布了相关法令,比如:1992年美国颁布了《住房与社区发展法》;2000年法国颁布了《社会团结和城市更新法》;2003年英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社区规划”。

3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简要回顾

从时间上看,我国的城市更新研究比欧美国家晚。建国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着重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开始发展。由于我国的城市更新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总的说来,我国的城市更新经历了四个阶段时期。

3.1城市更新起步期(解放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

1949年3月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提出“重建国家”的政治目标和1953年开始实施的“一五”计划,明确以城市和生产建设为中心,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观。在工业发展带动下,我国主要城市的规划改造和重建有了新的发展。1958至1978年期间,受“左”的思潮和“”的影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基本处于停止,新的城市建设项目很少,一些城市文化古迹遭到破坏,城市居住和公共设施条件恶劣。在这一时期,战后重建是新中国政府的重点之一,人民居住生活环境极为恶劣,城市环境相当落后,改善居住条件和治理城市环境成为当时城市建设中最为迫切的任务,城市更新开始发展。

3.2城市更新摸索期(改革开放后至80年代末)1978年12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明显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但长期落后的城市环境和城市建设滞后,住房短缺和改善城市生活条件成为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城市出现了有规模的危旧房改造,比如:北京的菊儿胡同改造,合肥的寿春路和金寨路改造。1984年和1987年建设部分别在合肥和沈阳召开了两次全国旧城改造经验交流会,对全国各城市的更新改造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城市更新发展期(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90年代后,我国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和确立,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提高,地方政府利益主体的逐渐确立。在房地产市场增长带动下,城市更新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推广开来,更新改造加速,城市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也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这一时期,城市更新是以房地产开发带动,政府参与合作的改造模式,有力推进了城市更新的加速发展。

3.4城市更新快速发展期(2000年以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促进我国房地产的高速增长,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各城市的更新改造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大规模的危旧房、城中村、旧工业区等旧城区改造热潮,形成了各自特色的改造模式。比如:广东省特有的改造模式“三旧”改造,即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成都的“成片旧城改造”模式、“阳光拆迁”政策,探索城市更新的新理念、新概念。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改造模式,带动了全国各城市的城市更新改造快速发展。

4中西方城市更新的比较分析

从城市发展上看,中西方城市更新所关注的问题都有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城市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堵塞、设施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但是从中西方城市发展阶段、发展历程以及社会经济背景上看,中西方的城市更新动因、更新目标、更新方式也必然存在差异。

4.1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从中西方的社会发展历史和城市发展历程来看,由于中西方的社会经济整体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城市更新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西方,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产业革命,其城市化水平高,西方的城市化已基本走完了其兴起、发展和成熟的历程,进入了自我完善阶段,未来发展将日趋缓和。长期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直接促使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布局和空间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病”问题已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在政府、私有部门和社区的多方合作下,促使了西方城市富有生机活力,让西方的城市更新在市场化导向中良性循环发展。而在我国,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受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影响,自然经济的落后、商品经济发展缓慢极不发达,城市化发展步伐艰难,遗留了许多城市问题。解放初期,我国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城市土地基本是通过征用或划拨来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几乎在纯政府和资金匮乏的推进下完成,城市发展受到行政和计划的影响,城市化发展缓慢,城市面貌贫穷落后,城市更新改造的步伐迟缓。

4.2城市更新动因与目标的差异在西方,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城市更新更具生机,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在大规模的消除贫民窟和城市重建计划推动下,西方国家出现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历史悠久的城市都进行城市重建,美国纽约、英国曼彻斯等城市的贫民窟转移运动,其动因和目标是消除贫民窟,美化城市面貌和功能,振兴城市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城市更新的兴起,与西方城市更新的动因与目标不同。由于我国旧城底子薄,欠帐多,长期以来又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雄厚的资金保证,许多旧城都普遍存在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衰落问题,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并危及城市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继承,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旧城更新改造迫在眉睫。建国后,党中央提出“重建国家”的政治目标和“一五”计划,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优先发展重工业,从而促进城市快速扩张,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城市经历着急剧而持续的变化,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明显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条件滞后和住房短缺成为城市的突出问题,旧城更新改造也以空前的规模与速度展开。

4.3城市更新方式特点的差异在西方的城市更新中,政府、私人部门和社区合作参与的思想广泛被居民接受,小规模的、分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政府、私人部门和社区的三方合作的城市更新模式,实践证明是较为成功的城市更新方式。西方的城市更新主要表现在三个特点:一是以专门法律作为指导和保障;二是主要侧重于贫民窟的改造,当然这是与政府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密切相关的;三是城市更新是围绕一定的房地产投资项目进行的,资金大量由私人企业和个人来投资。而我国的城市更新是以政府为主导来推动的,城市更新的法律法规方面不完善,缺乏法律指导和保障。社会参与、协调过程不足,缺乏公众参与,政府、私人部门和社区三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关系,城市更新仍然以追求经济回报为主,缺乏综合化与整体性的城市发展理念。

5启示

通过对中西方城市更新的研究分析,对我国城市更新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基础,首先是由于缺乏对城市更新理论的深刻认识和研究,实施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城市发展走了不少弯路,给城市建设造成较大损害;其次是缺乏正确的城市更新理念,对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缺乏保护和延续,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貌受到破坏甚至被摧毁;三是政府应不断的完善城市更新制度,积极发挥协调和指导的重要作用,加强地方政府对实施城市更新的政策指导和法律保障。这几点认识都对我国城市更新发展带来深刻的启示。

5.1建立城市更新学术研究机构,推进城市更新理论研究随着我国城市更新在全国范围的逐渐展开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更新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师、规划师及学者们也加快了对城市更新理论的研究,在西方城市更新理论的基础上,从不同研究角度进行探索,有力推进我国城市更新理论研究,促使城市更新理论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目前,我国城市更新的研究缺少统一的组织机构,缺乏组织统筹指导,城市更新理论研究比较缓慢,仍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城市更新的不断发展和实践催生了对理论的探索,理论研究需要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来统筹指导,我国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做法,比如:英国的城市更新协会(BURa)。

5.2加强历史与文化保护,树立正确的城市更新理念在早期,城市更新长期被理解为简单的、大规模的推倒重建,甚至在政府部门看起来等同于“拆迁”,城市更新被认为就是单一的对物质环境的改造,缺少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缺乏正确的城市更新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环境则为此蒙受较大损害。我国城市规划学界,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在城市更新理论的探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对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比如:以吴良镛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小组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产生并发展于北京菊儿胡同更新改造实践中,对北京的旧城更新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的城市更新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客观上需要先进理论和理念的指导。综观当前我国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以历史文化保护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城市更新中对历史文化保护问题的文献尚有不足。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树立正确的城市更新理念尤为重要。

5.3加快城市更新制度立法,加强地方政府政策指导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之一,甚至被视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而我国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制度政策支持和指导,管理机构设置过多不合理,造成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矛盾和问题,如审批环节过多,效率不高,互相推诿,执法不严等,这些缺陷和弊端严重影响了政府、企业和社区之间的沟通,从而影响了城市更新的顺利进行,甚至成败。加快我国城市更新制度立法,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城市更新制度立法,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政策指导,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参考文献:

[1]于今编著.城市更新:城市发展的新里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3.

城市规模的概念篇7

近年来,一线城市的地产开发商纷纷转战三线城市,三线城市成为全国地产的焦点。

首先明确一下三线城市的界定。通常,我们把房地产行业的发轫地区和最发达的城市,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划分为一线城市;而把天津和一些发达的省会城市如杭州、成都、沈阳、济南等及一些沿海开放城市如大连、青岛等划分为二线城市;将地级市和一些落后省会城市如青海、呼和浩特等划分为三线城市;县级市和县城为四线城市。

这种地产战略转变,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三线城市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充满活力,居民购买力迅速上升;城市发展快,市场空间及前景广阔;都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环境良好、政策优惠;本地房地产业起步晚,竞争相对较弱。目前三线城市地产开发的利润能够达到30%,一线城市地产投资收益率降至10%以下。比起北京、上海等房地产市场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和越来越稀少的资源,以及越来越严峻的调控环境,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空白”和滞后带给了开发商很多信心。

正是看到了这些诱惑,一线城市开发商才犹如过江之鲫,纷纷转战三线城市。但是,这种环境的美好和市场的机会并没有使每一个开发商的如意算盘都应验。很多在一线城市有过辉煌业绩的开发商在三线城市却栽了跟头,最后煞羽而归。这是为什么呢?科学的、适合三线城市特点的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地产营销,必须适应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必须详实了解该城市的风俗人情、生活习性和文化特征,必须准确把握当地消费者的心理,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营销传播策略,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

三线城市的地产营销策略

一、做精品顶级住宅

来自一线城市的开发商,有强大的品牌、雄厚的资金、有先进的操作理念、操作技巧,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对其有天然的信赖和崇拜,做顶级住宅顺理成章,与开发商的身份相匹配。做顶级住宅也是开发商来到三线城市后竖起的一面大旗,有利于品牌传播和企业形象塑造。顶级精品楼盘做成后,再拿地就更容易了,为日后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做精品顶级住宅,首先是价格策划。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和品牌形象,决定营销的成败。价格是公司财务,更是营销工具和营销目标,是科学更是艺术。对于一般消费者,都希望价格要低,高价格成为一般消费者的购买障碍和门槛。但做顶级项目,价格肯定要高,不高做不成顶级项目。为此,普遍的做法是宣传时进行价格掩盖和迷惑,往往用“起价”这样的字眼,而且这个“起价”比实际价格低的太多,其实是不存在的,以此来招徕客户。但作为精品顶级住宅,无论怎样掩盖和迷惑,其价格总是不低的。更为可怕的,这样既有欺骗顾客之嫌,更损坏了精品顶级住宅的品牌形象。所以,更为策略和技巧的做法是,高调入市,把“高价格”作为一面旗帜高高举起,由掩饰到强调,由“犹抱琵琶半遮面”到高声呐喊。这样,既切实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又充分体现了“高品质、高价格”,名实相副。为了真正体现“高品质、高价格”,甚至可以把车库、会员卡等配套和契税等一并计入房价。作为精品顶级住宅,它的消费价值更多不是体现在功能性价值,很大一部分是“身份”、“声望”、“地位”等心理体验的价值,其购买者并不喜欢低价格。

做精品顶级住宅,关键是找准目标客户。首先可以把本市在外地工作、做生意的老板作为切入人群和突破口。作为三线城市,其消费理念相对“封闭”、“落后”,而外出做生意的老板领风气之先,见多识广,一线城市开发商,容易打动他们,而且他们因为见多识广往往有很大带动作用。而且,叶落归根,他们大多要在本地置业,以示“衣锦还乡”。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地政府有一官半职的官员、私营企业主等成为精品顶级住宅的主要客户。

二、做小户型

顶级住宅,是一线地产商进驻三线城市的亮相之作,难以作为常规项目进行频繁开发。毕竟,顶级项目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低总价的小户型,则是三线城市永远的主流需求。

小户型,一般是指,一居室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二居室建筑售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下,三居室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

做低总价的小户型与做高总价的精品顶级住宅并不矛盾,一个是重在品牌和一次的利润率,一个重在通过量和市场份额来取得较高的总利润的企业目标。

做小户型,就要规模制胜。当然,规模制胜,并不是要做到碧桂园这样的超大规模,做这样的规模既不现实,反而可能将自己套住。但做到十几万、二十万平米左右规模的大盘,往往既可以达到规模效益,获得众多优惠政策,降低成本,又容易消化,往往是恰到好处。

三、非“规范”营销

三线城市的市场环境相对来说并不是很规范,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用完全规范的方式和手法可能事倍功半,甚或全盘皆输,而采用“非规范”营销可能更为有效。例如,做事“论哥们”“朋友”而不是论该不该办;一线城市最有效的地产广告媒体--报纸媒体未必是最佳选择,三线城市人们读报的习惯比一线城市差的多;而在繁华街道做横幅、刀旗,在市中心广场举办活动和演出,甚至在繁华街道举行路演,既可能得到批准,效果则可能出奇的好。

四、速度制胜

地产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时间往往意味着巨额利息成本,资金回笼速度往往意味着工程建设能否继续、资金链是否保证不断裂。但能够转战三线城市的一线地产商,往往是已经有着相当积累而资金充裕,缓建慢建、捂盘惜售,通过地价、房价自然上升赚钱,通过建成现房实现单盘高利润赚钱,成为一些开发商的策略。事实上,这种策略并不明智。三线城市的市场机会大家都已经看到,转战三线城市是蜂拥而至,而不是一家独往。随着更多的开发商的迅速加入,竞争会迅速加剧,市场机会并不会保持很长时间。而地产开发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有相当的周期。而且,三线城市的市场容量有限;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三线城市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低,对政府的依赖程度高,地方政府政策变化大,有时一届领导一个政策、一个局面,而三线城市更换领导的速度比一线城市快多了。

五、概念营销

概念营销并不是新方法,已在一线城市流行了几年,甚至做过了头,概念满天飞,消费者“因多而腻”,对大而不当的概念已有反感之势。事实上,这不是概念营销,而是概念炒作,是走入了概念营销的误区。

所谓的概念营销,是指以产品定位为依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时尚、现代的生活方式及其发展趋势为指引,以USp理论为指导和方法,用独特、新颖的概念传播产品的核心优势,吸引客户的营销方法。概念是整个产品的灵魂,不仅是产品独特优势的高度概括,更是产品建造的指导,产品的整体设计建造都要围绕提炼出的概念进行,向“概念”靠拢。

“梯度分布”和“梯度推移”是地产营销的基本规律,一线城市引领着地产营销的潮流,新的营销手法和理念往往诞生在一线城市,一段时间后流传到二线、三线城市。概念营销虽然在地产界已不是什么新鲜理念和手法,在三线城市,由于地产营销的滞后性,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对各种概念还没有产生“抗药性”,也没有产生“熟视无睹”、“审美疲劳”“因多而腻”、“因多而烦”。概念营销,毕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先进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法,即使一线城市仍在广泛使用,仍然很有效。三线城市,概念营销更有效。

六、关系营销

三线城市区域有限,生活节奏不是太快,传统文化影响广泛而深远,作为企业界推崇的关系营销在三线城市更为有效。实施关系营销,核心是利用三线城市人熟地头熟的优势,实施全员营销,与顾客讲关系,论感情,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情打动,以人际传播为主渠道进行营销。为此,要实施员工的本土化战略,实施内部营销战略,通过员工的亲友与熟人进行信息传播、情感打动、品牌吸引,以一带十,实现顾客的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实现低成本、快速的销售。

七、病毒营销

病毒营销(viralmarketing),也称病毒式营销,或病毒性营销,是由美国电子商务顾问RalphF.wilson博士最早提出,是指企业的营销信息的传播,脱离传统广告的那种按版面和时间付费、依赖大众媒体进行大众传播的窠臼,立基于现代网络传播,使消费者主动进行裂变式自我传播的营销传播,是比拟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的一种营销方式。

城市规模的概念篇8

   近年来,一线城市的地产开发商纷纷转战三线城市,三线城市成为全国地产的焦点。

   首先明确一下三线城市的界定。通常,我们把房地产行业的发轫地区和最发达的城市,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划分为一线城市;而把天津和一些发达的省会城市如杭州、成都、沈阳、济南等及一些沿海开放城市如大连、青岛等划分为二线城市;将地级市和一些落后省会城市如青海、呼和浩特等划分为三线城市;县级市和县城为四线城市。

   这种地产战略转变,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三线城市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充满活力,居民购买力迅速上升;城市发展快,市场空间及前景广阔;都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环境良好、政策优惠;本地房地产业起步晚,竞争相对较弱。目前三线城市地产开发的利润能够达到30%,一线城市地产投资收益率降至10%以下。比起北京、上海等房地产市场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和越来越稀少的资源,以及越来越严峻的调控环境,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空白”和滞后带给了开发商很多信心。

   正是看到了这些诱惑,一线城市开发商才犹如过江之鲫,纷纷转战三线城市。但是,这种环境的美好和市场的机会并没有使每一个开发商的如意算盘都应验。很多在一线城市有过辉煌业绩的开发商在三线城市却栽了跟头,最后煞羽而归。这是为什么呢?科学的、适合三线城市特点的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地产营销,必须适应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必须详实了解该城市的风俗人情、生活习性和文化特征,必须准确把握当地消费者的心理,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营销传播策略,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

   三线城市的地产营销策略

   一、做精品顶级住宅

   来自一线城市的开发商,有强大的品牌、雄厚的资金、有先进的操作理念、操作技巧,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对其有天然的信赖和崇拜,做顶级住宅顺理成章,与开发商的身份相匹配。做顶级住宅也是开发商来到三线城市后竖起的一面大旗,有利于品牌传播和企业形象塑造。顶级精品楼盘做成后,再拿地就更容易了,为日后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做精品顶级住宅,首先是价格策划。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和品牌形象,决定营销的成败。价格是公司财务,更是营销工具和营销目标,是科学更是艺术。对于一般消费者,都希望价格要低,高价格成为一般消费者的购买障碍和门槛。但做顶级项目,价格肯定要高,不高做不成顶级项目。为此,普遍的做法是宣传时进行价格掩盖和迷惑,往往用“起价”这样的字眼,而且这个“起价”比实际价格低的太多,其实是不存在的,以此来招徕客户。但作为精品顶级住宅,无论怎样掩盖和迷惑,其价格总是不低的。更为可怕的,这样既有欺骗顾客之嫌,更损坏了精品顶级住宅的品牌形象。所以,更为策略和技巧的做法是,高调入市,把“高价格”作为一面旗帜高高举起,由掩饰到强调,由“犹抱琵琶半遮面”到高声呐喊。这样,既切实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又充分体现了“高品质、高价格”,名实相副。为了真正体现“高品质、高价格”,甚至可以把车库、会员卡等配套和契税等一并计入房价。作为精品顶级住宅,它的消费价值更多不是体现在功能性价值,很大一部分是“身份”、“声望”、“地位”等心理体验的价值,其购买者并不喜欢低价格。

   做精品顶级住宅,关键是找准目标客户。首先可以把本市在外地工作、做生意的老板作为切入人群和突破口。作为三线城市,其消费理念相对“封闭”、“落后”,而外出做生意的老板领风气之先,见多识广,一线城市开发商,容易打动他们,而且他们因为见多识广往往有很大带动作用。而且,叶落归根,他们大多要在本地置业,以示“衣锦还乡”。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地政府有一官半职的官员、私营企业主等成为精品顶级住宅的主要客户。

   二、做小户型

   顶级住宅,是一线地产商进驻三线城市的亮相之作,难以作为常规项目进行频繁开发。毕竟,顶级项目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低总价的小户型,则是三线城市永远的主流需求。

   小户型,一般是指,一居室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二居室建筑售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下,三居室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

   做低总价的小户型与做高总价的精品顶级住宅并不矛盾,一个是重在品牌和一次的利润率,一个重在通过量和市场份额来取得较高的总利润的企业目标。

   做小户型,就要规模制胜。当然,规模制胜,并不是要做到碧桂园这样的超大规模,做这样的规模既不现实,反而可能将自己套住。但做到十几万、二十万平米左右规模的大盘,往往既可以达到规模效益,获得众多优惠政策,降低成本,又容易消化,往往是恰到好处。

   三、非“规范”营销

   三线城市的市场环境相对来说并不是很规范,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用完全规范的方式和手法可能事倍功半,甚或全盘皆输,而采用“非规范”营销可能更为有效。例如,做事“论哥们”“朋友”而不是论该不该办;一线城市最有效的地产广告媒体--报纸媒体未必是最佳选择,三线城市人们读报的习惯比一线城市差的多;而在繁华街道做横幅、刀旗,在市中心广场举办活动和演出,甚至在繁华街道举行路演,既可能得到批准,效果则可能出奇的好。

   四、速度制胜

   地产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时间往往意味着巨额利息成本,资金回笼速度往往意味着工程建设能否继续、资金链是否保证不断裂。但能够转战三线城市的一线地产商,往往是已经有着相当积累而资金充裕,缓建慢建、捂盘惜售,通过地价、房价自然上升赚钱,通过建成现房实现单盘高利润赚钱,成为一些开发商的策略。事实上,这种策略并不明智。三线城市的市场机会大家都已经看到,转战三线城市是蜂拥而至,而不是一家独往。随着更多的开发商的迅速加入,竞争会迅速加剧,市场机会并不会保持很长时间。而地产开发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有相当的周期。而且,三线城市的市场容量有限;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三线城市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低,对政府的依赖程度高,地方政府政策变化大,有时一届领导一个政策、一个局面,而三线城市更换领导的速度比一线城市快多了。

   五、概念营销

   概念营销并不是新方法,已在一线城市流行了几年,甚至做过了头,概念满天飞,消费者“因多而腻”,对大而不当的概念已有反感之势。事实上,这不是概念营销,而是概念炒作,是走入了概念营销的误区。

   所谓的概念营销,是指以产品定位为依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时尚、现代的生活方式及其发展趋势为指引,以USp理论为指导和方法,用独特、新颖的概念传播产品的核心优势,吸引客户的营销方法。概念是整个产品的灵魂,不仅是产品独特优势的高度概括,更是产品建造的指导,产品的整体设计建造都要围绕提炼出的概念进行,向“概念”靠拢。

   “梯度分布”和“梯度推移”是地产营销的基本规律,一线城市引领着地产营销的潮流,新的营销手法和理念往往诞生在一线城市,一段时间后流传到二线、三线城市。概念营销虽然在地产界已不是什么新鲜理念和手法,在三线城市,由于地产营销的滞后性,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对各种概念还没有产生“抗药性”,也没有产生“熟视无睹”、“审美疲劳”“因多而腻”、“因多而烦”。概念营销,毕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先进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法,即

   使一线城市仍在广泛使用,仍然很有效。三线城市,概念营销更有效。

   六、关系营销

   三线城市区域有限,生活节奏不是太快,传统文化影响广泛而深远,作为企业界推崇的关系营销在三线城市更为有效。实施关系营销,核心是利用三线城市人熟地头熟的优势,实施全员营销,与顾客讲关系,论感情,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情打动,以人际传播为主渠道进行营销。为此,要实施员工的本土化战略,实施内部营销战略,通过员工的亲友与熟人进行信息传播、情感打动、品牌吸引,以一带十,实现顾客的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实现低成本、快速的销售。

   七、病毒营销

   病毒营销(viralmarketing),也称病毒式营销,或病毒性营销,是由美国电子商务顾问RalphF.wilson博士最早提出,是指企业的营销信息的传播,脱离传统广告的那种按版面和时间付费、依赖大众媒体进行大众传播的窠臼,立基于现代网络传播,使消费者主动进行裂变式自我传播的营销传播,是比拟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的一种营销方式。

城市规模的概念篇9

关键词:新市镇;新城;卫星城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31-03

收稿日期:2006-04-19

作者简介:罗月泓(1970-),男(汉族),湖南茶陵人,株洲市规划设计院注册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及城市问题研究。

城市郊区新市镇是城市从向心集聚转向离心分散发展过程中在郊区人为规划建设的新兴城镇。在大城市郊区规划建设新市镇是缓解市区人口压力、优化城市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使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当前,重新审视新市镇建设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大城市郊区发展特征,并提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新市镇规划建设模式,对提高我国郊区化质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市镇(newtown)概念与内涵

1.1概念的提出

新市镇的概念根源于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的思想。1902年,英国学者霍华德在其所著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lesoftomorrow)一书中指出,要解决伦敦等大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首先通过在郊区建设“田园城市”来减少市区中的人口。霍华德指出田园城市(GardenCitles)是一个有完整社会和功能结构的城市,有足够的就业岗位维持自给自足,空间合理布局能保障阳光、空气和高尚的生活,绿带环境,既可以提供农产品,又有助于城市的更新和复苏。[1]

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设想深深影响了战后英国政府的新城规划。1940年“巴罗委员会”向政府提交了“巴罗报告”,提出了新市镇规划建设的理论。1946年,英国政府通过了《新市镇法》(newtownact),第一次以官方立法的形式提出了新市镇的概念,《新市镇法》指出,在大都市郊区兴建新市镇是为了吸收大都市人口,解决战后住宅紧缺的问题;在衰退地区兴建新市镇则是为了实现产业振兴,导入新产业。《新市镇法》还提出新市镇应具有就业自足性,要注重人口职业、年龄、收入结构的平衡,人口规模为2~6万人。[2]

现代《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Britannlca)将新市镇(newtown)界定为一种规划形式,即通过集中兴建住宅、医院和企业,设置文化、休闲和商业中心,形成全新的、相对独立的社区,从而达到将人口迁出大城市的目的。

1.2内涵的评析

新市镇(newtown)的内涵与其建设目标密切相关,也就是要建设一个“既能生活又能工作的、平衡和独立自足的新城”。这里的“平衡”有三层含义:第一,总人口要有相当数量的本地就业人员;第二,新城的工作岗位不能是单一的,以防止经济上的过分依赖性和单一企业造成垄断;第三,新城的阶级和阶层应该是混合型的,要有不同层次的人员来居住和工作。

“独立自足”的含义是新城应该有学校、商业、影院、公交、教堂等生活设施,要能给居民提供工作岗位。新城能否“独立自足”和能否达到“平衡”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就业人口和居住人口的“平衡”是“独立自足”不可或缺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因此,在新城开发建设中,吸引工业相对于提供足够的住房来说显得更为重要[3]。

2对几个含混概念的辨析:新城、卫星城、新市镇

2.1共性

新城、卫星城、新市镇这三个概念都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都继承了田园城市理论中通过在农村地区新建城镇来吸引人口,从而降低大城市集聚程度的基本思想,在新兴城镇建设中都参考了田园城市的规模、形态特征。

2.2卫星城

卫星城建设思想是霍华德的追随者雷蒙恩温(R.Unwln)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主张在大城市周围分散布置一些独立的城市来分担大城市功能,从而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卫星城建设的目的是分担大城市功能,因而在经济、社会、文化上与大城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中心城处于依赖和依附的地位,往往被视为中心城某一功能的疏解地,并因之成为中心城市的一个有机功能区。

2.3新城与新市镇

新城和新市镇从城市学来看其本质是一致的,在某种意义上仅是翻译上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均源自‘newtown’一词,在我国大陆学术界多被译为“新城”,香港、台湾地区则一般译为“新市镇”。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城市除具有城市学特质外,还具有政区类型与行政等级、规模的意义,新城与新市镇也有了区别:

(1)当前我国理论研究中的新城概念,基本上是对卫星城概念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又被称为“第三代卫星城”或“独立的卫星城”,它的建设目的是站在大城市的角度对市区人口、产业和功能进行疏散,打造新的城市增长点;(2)我国当前的新市镇建设是以实现城乡统筹为目标,是在大城市郊区人为规划的新兴城市型社区,它具有自给自足、均衡发展的特性,既是中心城市功能扩散的产物,又是郊区自身城市化的集聚中心。(3)“市镇”(town)与”城”(City)在规模上存在着差异,在我国新城主要是指大城市周边规模较大的新型城镇,其发展方向是中等城市;而郊区新市镇主要是指人为规划建设的郊区区域性中心镇,其任务是城乡统筹和推进郊区城市化。

3我国当前新市镇规划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3.1我国新市镇规划建设历史回顾

我国大城市郊区新市镇规划建设大体上包括卫星城建设、新城建设、新市镇建设等几个阶段:

3.1.1单一功能卫星城规划建设阶段

建国后为了避免出现中心城市过度扩张的弊病,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在大城市郊区兴建过一批单一功能型的卫星城,但是这些城镇由于选址不合理、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对外交通联系不便、户籍制度的阻碍等问题,普遍缺乏集聚力,大城市向心发展的趋势仍相当明显。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建设的卫星城以分散中心城区工业、人口为主,功能较为单一,对中心城区依赖程度较大,交往比较密切。由于卫星城数量多、布局分散,郊区工业项目难以形成集聚效益。城镇内生活、教育、文化等服务设施水平不高,对市区人口的吸引力不足。

3.1.2相对独立的新城规划建设阶段

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在前两代卫星城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城建设的概念,即“第三代卫星城”或“独立的卫星城”,计划通过建设相对独

立的新城,形成由“中心城一新城一中心镇一集镇”或“中心城一新城一镇”等组合形式的多层次城镇体系,有序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控制中心城发展规模,集聚新兴产业,带动区域发展。

新城相对卫星城而言,在功能上更注重产业、居住、生活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也是城市规划学界在总结卫星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探索。

3.7.3新市镇规划建设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不少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郊区化阶段,表现在城市建成区以“摊大饼”的模式向外扩张,周边城镇与中心城建成区逐渐连成一片,进一步加重了中心城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问题[4]。郊区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规划部门和学术界提出了在郊区规划建设若干新市镇的构想,每个市镇人口在15―20万人左右。新市镇将成为新城和一般乡镇之间承上启下的一种居住聚落,是区域的中心城镇。

在大城市郊区规划建设新市镇正是缓解市区人口压力、优化城市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当前郊区建设顺应郊区工业化、城镇化客观规律的现实选择。

3.2我国新市镇规划建设现状与问题

新市镇(newtown)在我国通常被译为“新城”,这一称呼表明在我国更注重规模较大的新城规划建设,而对郊区新市镇的重视和关注不够,总体上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

我国早期的新城规划主要受到苏联卫星城建设理论的深刻影响,功能较为单一,主要是作为大都市区的卧城或工业卫星城,9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开始建设功能配套的新城。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大都市政府逐渐意识到要解决都市区内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促进郊区农村城市化,实现资源整合,仅靠发展几个规模较大的新城是不够的,还需要兴建一些集聚人口规模超过一般乡镇,但又小于现有新城的区域性中心镇(新市镇)。上海、常州等城市已经开展了新市镇建设方面的探索。此外,除了政府推动的大城市郊区新市镇建设之外,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出现了房地产商“造镇运动”、农民自筹资金建设新城镇等现象,形成了一些自下而上成长起来的新市镇。

4我国新市镇规划的探索与思考

4.1我国新市镇规划建设不同于国外的典型特征

由于经济水平、体制背景和城市发展特征的不同,我国新市镇建设中存在着不同于国外新市镇的特殊问题,要求我们在借鉴国外开发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4.1.1在我国新市镇建设中,郊区农村就地城市化的要求比较强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郊区乡镇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非农经济比重、从事非农产业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到土地、户籍、行政管理等相关制度的制约,郊区农民“离土不离乡”,人口分散居住、乡镇企业散乱布局的现象十分普遍,影响了郊区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人口、产业向区域性中心城镇集聚,实现就地城市化。因此,我国大城市郊区新市镇建设除了要达到疏散和分流城区人口和产业的目的外,还要承担起集聚郊区农村地区人口和产业,发挥经济辐射功能,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最终实现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的作用。

4,1.2我国大城市郊区人口密度较大,现有城镇小而密集,相对国外而言,郊区新市镇的规划建设具有很大的延续性,需要立足现状,对现有城镇进行空间资源整合。这当中涉及到多个乡镇的利益:有的还存在着乡镇与开发区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这使得我国新市镇的开发和未来管理体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和经验。[5]

4.1.3国外新市镇在规划建设时,市区往往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并且边缘有绿带约束。而当前我国存在着郊区化与大城市市区继续集聚扩张并存的现象,整个区域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心城市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这影响着新市镇的区位选择,在新市镇和中心城市的距离问题上应进行动态的长远规划。[6]

4.1.4由于城镇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投资期限长,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在我国当前的新市镇(新城、卫星城)开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行政区划作为行政权力的空间投影,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有着刚性约束作用”,是新市镇开发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在新市镇的规划中存在着忽视现有行政区划或者通过频繁地调整行政区划来适应城市规划的两种错误倾向,前者极易导致规划不能真正落实,后者则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这些问题在欧美国家的新市镇建设中很少见,也未能引起我国学者的足够重视。

4.1.5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迁入新市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大城市环境恶化后的推力和郊区新市镇良好居住环境的拉力,是市场作用下的自主性郊迁。相比之下,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新市镇(新城、卫星城)多是土地市场化后,政府为了实现中心城区土地功能置换而在郊区进行联动开发的产物,居民的迁入是有组织的和被动的。政府的政策导向在吸引人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2我国新市镇建设模式探索

4.2.1跨乡镇建设新市镇

由于我国乡镇普遍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集聚能力较弱的问题,因而一些大城市往往由多个乡镇进行统筹规划建设成为新城、新市镇。同时,为了避免受到乡镇行政区划的阻碍,往往直接将多个乡镇撤并,在郊区“造”出一些规模较大的镇,这种模式以广州市最为典型。2003年,广州市提出要重提卫星城的概念,计划在5-10年内通过撤并乡镇,形成约十个人口规模在20万人左右的现代化新城。2004年,广州增城市将原来的16个镇(街)撤并为6镇3街,从化市将原来的15个镇并为5镇3街,白云区也将9个镇撤并为4个镇。

4.2.2改造郊县(区)驻地镇,建设新市镇将大都市郊县郊区驻地镇规划建设成为新市镇(新城)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郊县县城往往建设历史悠久,拥有一定面积的人口、经济规模和腹地范围,吸引能力强,能在较短时间内建设成为新市镇。以北京为例,198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重点建设燕化、通县、黄村、昌平四个卫星城,1993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又将卫星城的数量进一步扩展到十四个。2001年,《北京市“个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中选择了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六个卫星城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其中通州、昌平、黄村、良乡、顺义五个卫星城都是郊县(区)的驻地镇。

4.2.3在中心镇、重点镇基础上扩建新市镇

中心镇是区域内的中心性城镇,具有一定发展优势和产业、人口规模。它往往是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是城镇体系规划中介于县城镇与一般镇之间的一个层次,是带动区域

发展的次级增长极,它的分布相对均衡。重点镇是人为确定的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是重点发展、扶持的小城镇,体现了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对一个大城市而言,其郊区的中心镇、重点镇数量一般较多,不可能同时进行建设,往往会选择一些条件特别好的进行重点建设。这些城镇经过规划建设,未来将成为郊区新兴市镇。

4.2.4房地产开发的“新市镇模式”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始关注新市镇的概念,试图通过新市镇建设模式,改变以往房地产开发中单纯的楼盘、社区开发模式,将建造建筑产品、培养人文居住氛围、创造就业机会等紧密结合,以居住为中心,综合考虑居住生活、就业、教育、医疗保健、通讯、治安等问题,最终建立起一个低价位、低容积率、低密度、高品质、个性化的郊区新型市镇。目前已经开展的大型新市镇房地产建设项目主要有:万科集团天津东丽湖项目、广厦集团杭州天都城项目、开源房产广州洛溪新城项目、万通集团北京龙山新新小镇项目等。

4.2.5依托开发区建设新市镇

开发区建设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大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开发区的建设带动了原有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变了当地景观;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结构千口生活习惯。一些新兴城镇正是依托开发区这一增长极发展起来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亦庄、顺义、通州被明确为北京市三个重点发展的新城。亦庄新城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总体规划面积195km2,建设用地面积64.3km2,2020年规划人口70n100万人。其职能也从单纯的经济开发区转变为人口的聚集地、城市职能疏散地和产业聚集地。

参考文献:

[1]ebenezerHoward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商务印书馆,2000-1-28.

[2]杨裕富.各国都市计划[m].台北:明文书局,1980:22-25.

[3]陈劲松.新城模式―国际大都市发展实证案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0-24.

[4]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城市规划汇刊[m],1998(第3期):22-27

[5]林拓,刘君德.开发区与乡镇行政体制关系问题研究[m].经济地理,2002(第3期):196-199.

[6]长捷.当前我国新城规划建设的若干讨论――形势分析和概念新解[J].城市规划,2003(第5期):71-75.

城市规模的概念篇10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概念;规划策略;层面

abstract:themodernChineseurbanplanningface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tosolvethecontradictionbetweentheproblem,thecity'slowerrowefficient,greenlowcarbon,hasbecomeacitydevelopmenttrend,lowcarbontypecityconstructionisimperative.thispapermainlythroughtheanalysisoflowcarboncitieswithlowcarbontheconceptandconnotationofcityplanning,analyzingthenecessityoflowcarbonurbanplanning.Fromtheurbantrafficplanning,spatialstructureplanning,landplanning,andenergy-savingbuildingdesign,lowcarbonenergy,threebiglayouttwoplanesandlowcarbontechnologylevelandgovernmentpoliciesandregulationslevel,threeaspects,andlowcarbonthecityplanningstrategy.LowcarbonurbanplanningputforwardmacroandmicroSuggestions.

Keywords:lowcarboncities;Urbanplanning;Concepts;planningstrategy;level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全球大、中城市能源的消耗占全球75%,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全球80%,可见城市在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积极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顺应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要求,低碳型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国内,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亦成为城市发展中的热门话题,而低碳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

旧模式下的中国的城市发展走在外延扩张的发展之路上,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旧的城市规划模式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无序规划、低效开发,降低了城市土地利用率,引起了城市的不平衡发展。故新时期低碳理念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约束着旧模式的发展,是一次用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在城市发展上的新调整,也是新时期城市规划模式脱胎换骨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2.低碳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内涵

2.1低碳城市及其规划

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是指以城市空间为载体,以低碳理念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导向的城市。实际上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综合应用[1]。

低碳城市规划(Low-carbonCityplanning):是指从原有的城市形态及城市发展模式、建筑群体布局出发,以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合理布局、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最终建成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排放量型城市形态[2]。

低碳城市是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所引出的城市发展模式需要。而低碳城市规划则为达到低碳城市模式的目标,在以“低碳”为宏观导向下的城市规划手段。两者共同为低碳时代的产物,而低碳城市规划是低碳城市模式的接生医生。

2.2建设低碳城市的内涵

仇保兴在“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提出,将低碳经济理念和城市规划理念两者有机组合,形成了“低碳城市规划”[3]。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具体化,亦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发展中新结合。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推广低碳理念,减少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做好城市规划的前期介入工作,实现一种理念的转变。其主要内涵包括:(1)以低碳理念支撑城市规划主导模式,实现城市规划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2)以政府低碳政策为杠杆,引导低碳城市规划;(3)以城市规划布局为手段,实现低碳城市的几何空间结构,以低碳技术为支撑,倡导新能源适度替代,推广低碳能源应用。(4)体现城市居民生活观念、意识的提高,以低碳理念、特征转变现代城市生活方式;(5)以人为本,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整体合一、互惠共生的经济高效、低碳环保、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区形式。

3.低碳城市规划策略

3.1城市规划布局层面

3.1.1城市低碳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是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是城市的经济活动命脉。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对实现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学术角度出发,同济大学潘海啸等教授从空间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区域层面的公共交通导向走廊式发展模式、总规划层面的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和详规层面的小街区模式,通过合理的交通布局来减少交通排放[2]。因此,倡导“绿色消费”的交通系统规划模式,以低碳环保的原则,利用有限资源,实现交通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和效益性,引导城市交通规划系统逐步组建合理的结构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为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中实现“低碳交通”,其策略如下:

(1)城市交通规划的内部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