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管理会计基本准则十篇管理会计基本准则十篇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4:59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篇1

关键词:《政府会计准则C基本准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带来的新的变化,才能为政府会计部门工作找到适应当前新的社会和经济形势情况发展的道路。新制定出台的《政府会计准则C基本准则》将成为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政府工作管理改革思想的重要成果,也是政府建设科学、规范的会计工作体系的重要基础。新《基本准则》颁布与实施后,有利于规范当前政府会计基础与核算工作,持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准确反映出政府工作中的运行成本。可以说,新《基本准则》的出台给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认真学习新《基本准则》内容,落实准则中各项条例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践工作中的应用,对加强其财务管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会计准则C基本准则》创新财务管理特征

(一)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表体系

根据国务院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4]63号)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C基本准则》立足于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程度,旨在建立能够满足当前政府工作需求的现代化财会管理制度。同之前的会计准则相比,新的会计准则要求政府会计主体在编制预决算报表之外,还应编制现金流量表、收入费用表和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这给政府会计财务报告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同以往相比,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告更加能够反映出政府工作中的财务明细,也使得政府财会信息更加的真实、透明。

(二)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标准进行了界定

根据会计工作中的需求,新《基本准则》针对每一个会计要素的定义和标准进行了具体的规范。会计要素的规范可以减少会计工作中给的失误和漏洞,并为会计具体准则和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原则和基础。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和财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对于会计要素的定义的界定充分考虑到了当前政府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等部门财政管理的需要,保证了会计工作中标准及其体系的一致性。

(三)独创采用了“3+5要素”的会计核算模式

《基本准则》中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中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会计要素和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方面的会计要素。同之前的会计核算模式相比,新的会计核算增加了收入和费用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的增加,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出政府会计核算中的运行成本能力,更加科学合理地对政府资源管理的能力进行评价。

(四)创建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新关系

新《基本准则》实施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办法开始实行通过“3+5”要素会计核算模式和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分离的会计工作体系。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同预算会计的工作重点区分开来,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部门同一般财务部门的分离及全面预算管理的实现。这两种会计工作分别侧重于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的财务工作方面,最终通过分别财务报告清晰、完整的反映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及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两个不同的方面。在新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分离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两种会计在具体的职能上相互区别、相互分离;但无论是预算会计还是财务会计都要遵照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工作规范,也体现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特征。

(五)政府资产负债计量新方法的提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的资本运作和资金管理模式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推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结构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动。因此,新《基本准则》中提出,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以及名义金额五个方面入手。其中,政府的负债资金的计量主要应该包括其中历史成本、现值和公允价值三个方面。新的行政事业单位负债计量办法可以有效提高计量的前瞻性,并且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政府会计实务的现状,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并增强了其在资金管理上的能力和效率。

二、新准则下关于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实现基础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随着《政府会计准则C基本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准则中对于会计要素和会计核算方法做出了详细、全面的规定。尤其是其中对于会计要素的定义和“3+5”会计核算模式的提出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细致化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财务工作发展与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新《基本准则》基础上加大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管理,把提高会计质量作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的第一要务。根据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保证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落实工作,通过统一的计量、确认、和报告编制标准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二)持续推进财务体系建设

《政府会计准则C基本准则》首创了会计工作双基础制和“3+5”会计要素核算模式。其中双基础制的实行强化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将原本的会计工作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大的方面;即其中预算会计实行责权发生制,财务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两制并行的管理模式形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双基础制。新的会计工作准则体现了当前经济环境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基础、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基础理念和会计核算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在新的管理制度下顺利发展并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就要持续推进符合新的会计准则的工作体系的建设,不断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中心从会计核算推进到管理决策的拓展上去,逐步形成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互相分离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体系。

(三)注重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由于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会计制度基本准则同新公布的基本准则之间的差异较大,尤其是其中过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中各项资产、负债等相关会计要素的定义、管理和处理方法上同原来会计制度基本规则相比都做出了改革并进行了细致化、具体化的规定。尤其是新的“3+5”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分离的会计制度给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改革提出了巨大挑战。针对两种会计制度衔接上的特殊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重新学习《基本规则》规范指导的基础上,对当前实行的会计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实践当中的会计工作,保证基本准则在颁布后其指导思想和框架作用能够在会计工作中发挥出来。

(四)加强财务工作部门间的沟通

新的《政府会计准则C基本准则》实施后,为了保障制度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定要实现在岗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新会计准则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和思想转变的实现。新的会计准则由于管理规范的细致化加大了会计工作的操作难度,对于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也就更高。因此,加强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组织新的会计制度实践经验的交流和学习,有助于会计人员提升工作中计量灵活性、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需要、实现更加贴近国际化的政府会计管理办法。

三、结语

《政府会计准则C基本准则》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该项准则的实施将会带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走上新的篇章。但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道路还相当漫长,只有通过不断深入的对新的会计准则进行研究和学习,加上对现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细致的规划与转变才能真正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能力的提高,并逐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度、完整性和国际化的要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岚.探讨《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深化政府会计改革[J].财会学习,2016,04:95-97.

[2]张曾莲,高Z杰.《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文本分析与实施建议[J].会计之友,2016,13:18-22.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篇2

按照美国会计理论界公认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明确提出的标准,凡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的,均应归属于政府单位与非营利组织,并应遵循有关的会计规则:(1)资财供应者提供的各种资源既不指望返还,也不期望取得经济利益上的回报;(2)对外提供服务或商品不以营利或获取某种营利等价物作为目的;(3)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卖或一旦清算可以分享一份剩余资财的明确的所有者利益。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可以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资财供应者不图回报,其剩余资财不存在明确的所有者权益的单位。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有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及自收自支预算管理三种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逐步走向市场,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已逐步由行政的直接管理转向宏观调控的间接管理。目前,推行全额预算管理的非营利组织正在向差额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转化,差额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在向自收自支管理非营利组织转化,而有条件的自收自支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已逐步过渡到企业化管理。

上述变化对非营利组织会计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而研究非营利组织会计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明确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可归纳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满足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需要,有利于单位内部管理。

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地,在一些单位中,一部分有着西方政府会计的性质,有很大一部分与西方的非政府会计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相同,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实际和未来的发展,将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具体化,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向社会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单位资产的规模、构成、流动性,负债的规模、构成、偿债能力,净资产的规模、构成及其变动情况方面的信息,用来评价财务状况。

2、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单位收入、支出及支出差额的形成、数额方面信息,以及评价收支情况及业务活动的效率。

3、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事业单位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增减变动净额方面的信息,以于预计现金流量前景和持续运作的能力。

4、向出资人和捐资人提供净资产及其变动情况、对出资和捐资使用情况的专门信息,以助于他们作出是否继续出资或捐资的决策和评价净资产的保全情况、持续服务的能力以及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

5、提供单位预算与计划、业务活动种类、规模及发展情况的信息以利于会计信息者评价业务活动的成绩和进行社会、经济的决策分析。

三、非营利组织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认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认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采用应计制确认。对某些收入,如财产税、车船牌照使用税、政府间补助收入和下级上缴收入等,以及某些支出,如退休养老金等,应采用应计制确认。

2.应确认或有负债。随着《国家赔偿法》的实施,非营利组织将会面临许多潜在的债务问题,确认或有负债迫在眉睫。

3.应确认尚未到期的债务。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只确认当期实际收支的债务,对尚未到期的债务(包括政府债券和国外借款等)均未予以确认,这不利于强化非营利组织的受托责任,也不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国家债务情况。4.应确认属于国家和政府的权利。非营利组织会计对许多属于国家和政府的权利均未予以确认、记录和报告,如上级政府应补助款、下级政府应上缴款、我国政府在国际组织中的权益,以及权益属于国家而委托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国有资产产权等。国有资产产权及其变动情况尤其应在非营利组织会计中予以记录和报告,这是保护国有资产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问题非营利组织在日常业务核算中,大多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收支,这一核算基础虽能正确反映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但不能为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全面改革已经启动,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设想,非营利组织“除教育单位和极少数需要由财政拨款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每年减少财政拨款1/3,争取三年基本达到自负盈亏”。可以预计,我国非营利组织在近三年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做益观念等将全面进入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基础也将由以考核预算收支为主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逐渐转向以考核经济效益为主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篇3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财务管理公允价值

一直以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都是在原初计划经济时代的框架下设立的,其中带有诸多机械性和不合理性。进入90年代末以后,中国的民营企业及上市公司快速发展,使原有的会计准则制度出现严重的不适用。为此,国家于2006年开始酝酿新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正式实施。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部分构成的新会计准则,顺应了我国企业发展的趋势,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几年来,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及整体发展趋向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与新准则所体现的特点有密切关联。

一、新会计财务准则之新特点

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为参照,同时注重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吸取有益经验。其总体特征是,更加从企业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性特征上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提供制度基础。具体凸显了三方面的明显特征:

(一)对企业成本核算及资产减值损失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

成本是产品定价的依据,是利润核算的前提,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基础。新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改进了成本核算项目和方法,对成本进行全方位的核算,对各个环节的消耗及市场的动态进行综合评估,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依据。同时,新准则要求对固定资产等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如实反映资产未来经济利益,不高估资产价值,体现了企业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二)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企业的经营模式日趋复杂化,为了应对各种不同类型企业发展的全面预算趋势,新准则强调企业资产负债表制作的具体化和规范化,淡化利润表的作用。相较而言,资产负债表包含了更多元的企业经营内容,而利润表只是在盈亏层面上做出单向度的说明,难以全息反应整个企业具体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

(三)更加关注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向,力求在形式与内容上实现与国家惯性会计准则的对接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需要应对国际化过程中所出现的财务对接问题。只有透过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向,才能更好的提高中国企业在处理国际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效率。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上述几个新特点,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资产负债表核心地位的确立,促使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和财务规划时,更多的从中长期方面考虑相应的措施。因此,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不仅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同时也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成本核算方面的影响

在当今经济日益市场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成本信息不仅是生产、流通、消费、投资等诸环节需要首要考量的因素,也是我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迎接倾销与反倾销挑战的重要基础,新会计准则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强调成本核算信息的精确性和灵活性,无论是计算单位还是计算内容,都需要对应国外企业发展的基本取向,从而在根源上确保中国企业降低贸易摩擦的风险。新准则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报表编制和会计信息的多元处理上。一方面,企业必须根据相应的市场环境,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规范化处理,突出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各类会计信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化的数据匹配与分析,为财务管理的有序进行提供数据基础。通过两方面的综合运用,将企业成本核算纳入到企业运营的标准化设置中。

(二)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规定对企业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是针对投资者、政府、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等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而作出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报告和计量行为,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价值相关的信息,大大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成分考虑会计信息报告使用者的具体需求,对企业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和可变净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记录与整合分析。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之下所进行的财务管理需要考虑的因素大为增加,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复杂度。

(三)新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管理概念的革新

原有的会计准则主要是针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明晰度进行规范,其目的是确保企业发展具有详细的收支衡量标准。但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加深,新会计准则在确保会计信息明晰度的基础上,更加转向为企业财务管理概念的革新提供制度动力。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制作、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推行、对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细化,新会计准则从制度上促使企业必须根据产业及自身情况进行调整,通过整合分析,促使会计信息发挥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理财方面的影响

除去以上三个方面外,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理财管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准则要求企业充分披露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有效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体现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基本理念,促使企业在进行理财投资的过程中有更加多向及具体的选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新会计准则作为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参照之一,对企业的运营及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只有在制度框架内,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及时调整,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有效作用,方能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梅祥娣.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篇4

关键词: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规则基础;原则基础

2001年,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能源巨子安然公司(enron)破产事件的爆发充分暴露了规则基础准则的致命缺陷。此后,美国开始重新审视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从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所通过的《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2年10月21日的征求意见稿《美国准则制定中的原则基础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03年7月应国会之要求的研究报告《对美国财务报告体系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制度的研究》都充分说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由规则基础模式向原则基础准则模式的转变趋向已初见端倪。那么,原则基础准则就一定优于规则基础准则吗?规则基础准则模式转向原则基础准则模式将面临什么问题?我国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应当对会计规范制定模式做何选择?本文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规则基础准则模式转向原则基础准则模式的缺陷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会计准则模式问题亦是如此。可以说,绝对完美的会计准则模式是不存在的,不应因为美国连续发生会计丑闻就认为规则基础准则模式一无是处,也不能因为欧洲现在没有暴露出这种大规模的造假丑闻就认为原则基础准则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规则基础准则转向原则基础准则,仍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一)缺陷之一:原则基础准则同样不能避免会计操纵行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每个人都在设法最小化个人所承担的风险、成本和不确定性的同时使个人利益最大化,即人具有自利性。而在会计界,自StephenZeff于1978年发表了《“经济后果”的产生》一文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可见,公司管理当局作为自利的经济人,必然会运用种种手段,在具有经济后果的会计准则空间中寻找能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契机并加以运用。换言之,管理当局存在会计操纵的动机,这已经在大量的实证会计文献中得以证实。

规则基础准则重形式而轻实质,其试图勾画出合法做法的具体界限标准(brightlines),从而鼓励人们在实务中尽可能地接近界限标准或突破界限标准以进行会计操纵。换言之,规则基础准则下的界限标准给会计操纵者提供了一个明显的“靶子”,便于其伺机通过交易策划(transactionstructuring)来规避准则。安然事件中对Spe不纳入合并范围的3%要求这一界限标准的利用就是有力的例证。此外,资本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的选择、权益法和成本法的选择等都存在因界限标准而提供给管理当局通过规避规则进行会计操纵的契机。

那么若转向原则基础准则,就能避免会计操纵行为吗?原则基础准则的主旨是实质重于形式,因此其所允许的职业判断空间较大。而同一项会计处理是否真正反映了交易的经济实质,不同人的职业判断结果很有可能发生分歧,这种分歧又将被自利的管理当局所利用而作为会计操纵的新契机。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原则基础准则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允许持有以公众利益为己任的立场的管理当局选择能反映交易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另一方面,它也允许自利的管理当局以职业判断之名选择不反映交易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而此时审计人员可能因缺乏规则基础准则下具体规则型的直接依据,而更难抵御来自管理当局的压力。

由此可见,原则基础准则与规则基础准则一样,都不能规避管理当局会计操纵的动机,所不同的只是操纵行为的形式而已,即前者是花费昂贵的成本(甚至要运用大量金融工程技术)策划交易而进行会计操纵,而后者则是打着职业判断的幌子实行会计操纵。可以说,原则基础准则反而给管理当局提供了更易进行会计操纵的天然工具。正如2002年5月14日SeC首席会计师RobertK.Herdman在“资本市场、保险及政府资助企业分委员会”听证会上指出:由规则基础模式转向原则基础模式,需要公司界、会计职业界、FaSB以及SeC的员工更加严于律己。

(二)缺陷之二:原则基础准则加大了会计职业界的法律风险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如果会计职业界拥有更大空间职业判断的权利,那么相应地也要承担面临更大法律风险的义务。

回顾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会计准则走向规则基础准则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降低会计职业界的法律风险。规则基础准则下对准则的应用规定得十分详尽,助长了管理当局和审计人员“翻箱倒柜”心态,相应也弱化了会计职业界的职业判断。而会计职业界为降低职业风险、减轻法律责任以寻求自保,也乐于减少职业判断,因此强烈要求准则制定机构提供详细的指南和应用解释,才使得各种指南和应用解释越来越多,最终使规则基础准则模式得以盛行。

在原则基础准则模式下,会计职业界的职业判断空间得以空前扩大。这里,我们假设会计职业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按公众利益进行职业判断的良好意愿。然而即使是如此,正所谓“做得多,犯的错误也多”,会计职业界仍有可能要面临规则基础准则下所不可能出现的巨大的法律风险。一方面,管理当局和审计人员是否具备按公众利益进行职业判断的能力?如果缺乏这种能力,管理当局就不能按简明的会计准则做出最符合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审计人员也无法判断何者才是最符合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而任何不当的职业判断都将使管理当局和审计人员暴露于法律风险之下。另一方面,如果管理当局和审计人员具有按公众利益进行职业判断的能力并在进行职业判断中确实这么做了,由于不同人的职业判断结果可能存在分歧,管理当局和审计人员也很难在职业判断事后证明自己确实是按公众利益进行职业判断的。而无法证明则必然意味着他们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

(三)缺陷之三:原则基础准则同样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规则基础准则下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通常是虚假的,这体现为:为规避规则基础准则而进行的复杂财务设计降低了所处经济环境的真正可比性;过分严格的规则基础准则强制要求不同的经济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只能导致表面的可比性;规则基础准则下本质相同但分属界限两方的交易会导致不同的会计处理。勿庸置疑,规则基础准则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那么转向原则基础准则就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吗?原则基础准则赋予会计职业界以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而如前所述,职业判断具有强烈主观性,对于同一类经济业务可能存在不同的职业判断结果。即便是同一个会计专业人士,对类似的经济业务所做的职业判断也不可能保证每一次都相同。显而易见,灵活的职业判断同样有可能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况且,如果会计职业界以职业判断之名行会计操纵之实,则会更进一步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由此可见,原则基础准则同规则基础准则一样,都有可能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只是其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规则基础准则所提供的额外指南和更多细节可以带来更大程度的一致。

(四)缺陷之四:转换为原则基础准则的成本居高不下

会计准则属于产权制度范畴,它是产权制度的一种或特定社会产权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3].科斯定理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个命题———交易费用与发生交易时的产权种类不是没有关系的。一旦考虑到市场交易费用,那么,只有当(产权)重新安排引起的产值增加超过交易费用时,这种重新安排才能进行。由此可见,由科斯定理推测,会计准则作为一项产权制度,只有当由其产生的效益超乎成本时,它才有推行的可能性。那么,像美国这样一个盛行规则基础准则的国家将会计模式转换为原则基础准则的效益是否超乎成本是值得通过实践检验的问题。而从理论视角分析,转换为原则基础准则的成本必然居高不下。

应该说,这种会计准则模式的转换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当其冲的是要考虑制度转换的直接成本。一方面,会计准则自身的转换成本高,美国要从目前篇幅达10万多页定义为“公认会计原则”的复杂的规则基础准则转换为原则基础准则,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这种几近推倒重来的大工程对于准则制定机构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与财务会计和报告相关的配套法律框架体系的变更成本也同样不容小觑。与此同时,除了制度转换问题外,还要考虑转换后的会计准则及配套法律框架将对美国财务会计和报告体系的所有参与者产生影响的间接成本。单就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它就需要追加因加强对其员工的职业训练、质量控制和监督而带来的成本。可见,这种影响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其涉及范围之广、导致利益冲突之大,都是目前所无法想象的。

二、我国会计规范制定模式的现实选择

由上述分析可知,原则基础准则和规则基础准则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均有弊端,而从规则基础准则转向原则基础准则将面临许多问题。在当前的后安然时代,美国会计准则模式正趋向于从规则基础转向原则基础,那么我国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应在会计准则模式上做何现实选择呢?

目前我国的会计规范仍坚持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并重。具体而言,我国会计制度近乎于规则基础模式;我国会计准则中则结合了原则基础模式和规则基础模式,其中基本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报表项目的定义、会计报告的要求等,虽然需要大幅的修订,但是可以视之为偏向原则基础模式,而具体准则采用“准则+指南”的形式,更偏向规则基础模式。因此,我国现行的会计规范体系并非纯粹的原则基础模式抑或纯粹的规则基础模式,而是二者的结合。

如果盲目跟进美国的会计改革动向,则意味着我国要从当前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结合的现状而转向原则基础模式,这对于我国而言并非明智之举。一则,从前述理论分析可知,转向原则基础准则将面临许多问题。二则,从现实层面分析,美国这一会计改革的趋向是否可取,必须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才可定论。三则,美国处于准则完善阶段,而我国处于准则建设阶段,二者在会计环境上存在巨大差异。而理论上高深和技术上先进的准则,如果与之所服务的环境不相符合,就不是好的准则。下面笔者将从我国现实的会计环境特点入手对我国会计规范制定模式的现实选择进行剖析。

(一)会计的文化环境

按照Hofstede所提出的区别各民族文化特性的社会价值观分析,我国的文化环境所崇尚的是集体主义,属于比较服从权威的权距大的社会,人们规避不确定性的程度较大;而美国的文化环境恰恰相反,它所推崇的是个人主义,属于权距小的社会,人们规避不确定性的程度较小。由Gray会计价值观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可知:集体主义意识强的社会为了整体利益的和谐统一会硬性规定会计程序以减少自由选择的争议,权距大的社会的从业人员则倾向于接受教条式的会计规则,规避不确定性意识高的社会为减少未来的疑虑或难题往往需要详细明确的规定;而个人主义意识强的社会尊重职业判断,权距小的社会的从业人员不喜欢政府过度干预企业会计活动,规避不确定性程度低的社会中人们具有较高专业意识。从会计的文化环境角度不难理解,我国的会计人员所偏好的是按部就班的会计制度,他们对制度的具体性要求较高,故而我国的会计规范中规则基础型的会计制度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有存在的必要性。

(二)会计职业界的人员素质

我国会计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企业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性较差。而原则基础准则模式要求会计职业界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从职业判断能力方面看,我国由于历史原因,部分会计人员学历较低,其职业判断能力较弱,很难适应从会计制度向原则基础准则的转变。从职业道德水平看,我国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诸多造假恶性案件的出现也说明了我国会计职业界的职业道德水平亟待提高,那么转向原则基础准则极可能加剧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从会计职业界的人员素质方面看,我国的会计规范目前不宜转向原则基础准则模式。

(三)会计的法制环境

我国会计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法制化程度不高。而原则基础准则模式的应用基础是建立在完备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会计职业界较强的法律风险意识之上的。与美国的法律制度下诉讼成风、会计职业界所面临的诉讼风险极大的现实相比,我国会计职业界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过低,职业道德水平原本就有待提高的会计职业界更有可能在进行职业判断时肆无忌惮地进行操纵,从而更易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从会计的法制环境角度分析,我国的会计规范同样不宜转向原则基础准则模式。

综上所述,处于转型经济条件下的我国,至少在现阶段是不宜全面转向原则基础准则模式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相结合的会计规范形式还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持续存在。因此,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最为现实的选择应当是:充分研究我国会计环境的具体特点而“量体裁衣”,在考虑原则基础准则和规则基础准则的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对两种会计模式的优点兼收并蓄,并对可能出现的缺陷进行抛弃。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讨论,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篇5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定义

按照美国会计理论界公认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明确提出的标准,凡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的,均应归属于政府单位与非营利组织,并应遵循有关的会计规则:(1)资财供应者提供的各种资源既不指望返还,也不期望取得经济利益上的回报;(2)对外提供服务或商品不以营利或获取某种营利等价物作为目的;(3)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卖或一旦清算可以分享一份剩余资财的明确的所有者利益。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可以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资财供应者不图回报,其剩余资财不存在明确的所有者权益的单位。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有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及自收自支预算管理三种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逐步走向市场,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已逐步由行政的直接管理转向宏观调控的间接管理。目前,推行全额预算管理的非营利组织正在向差额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转化,差额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在向自收自支管理非营利组织转化,而有条件的自收自支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已逐步过渡到企业化管理。

上述变化对非营利组织会计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而研究非营利组织会计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明确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可归纳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满足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需要,有利于单位内部管理。

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地,在一些单位中,一部分有着西方政府会计的性质,有很大一部分与西方的非政府会计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相同,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实际和未来的发展,将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具体化,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向社会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单位资产的规模、构成、流动性,负债的规模、构成、偿债能力,净资产的规模、构成及其变动情况方面的信息,用来评价财务状况。

2、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单位收入、支出及支出差额的形成、数额方面信息,以及评价收支情况及业务活动的效率。

3、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事业单位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增减变动净额方面的信息,以于预计现金流量前景和持续运作的能力。

4、向出资人和捐资人提供净资产及其变动情况、对出资和捐资使用情况的专门信息,以助于他们作出是否继续出资或捐资的决策和评价净资产的保全情况、持续服务的能力以及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

5、提供单位预算与计划、业务活动种类、规模及发展情况的信息以利于会计信息者评价业务活动的成绩和进行社会、经济的决策分析。

三、非营利组织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认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认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采用应计制确认。对某些收入,如财产税、车船牌照使用税、政府间补助收入和下级上缴收入等,以及某些支出,如退休养老金等,应采用应计制确认。

2.应确认或有负债。随着《国家赔偿法》的实施,非营利组织将会面临许多潜在的债务问题,确认或有负债迫在眉睫。

3.应确认尚未到期的债务。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只确认当期实际收支的债务,对尚未到期的债务(包括政府债券和国外借款等)均未予以确认,这不利于强化非营利组织的受托责任,也不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国家债务情况。 4.应确认属于国家和政府的权利。非营利组织会计对许多属于国家和政府的权利均未予以确认、记录和报告,如上级政府应补助款、下级政府应上缴款、我国政府在国际组织中的权益,以及权益属于国家而委托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国有资产产权等。国有资产产权及其变动情况尤其应在非营利组织会计中予以记录和报告,这是保护国有资产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问题非营利组织在日常业务核算中,大多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收支,这一核算基础虽能正确反映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但不能为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全面改革已经启动,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设想,非营利组织“除教育单位和极少数需要由财政拨款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每年减少财政拨款1/3,争取三年基本达到自负盈亏”。可以预计,我国非营利组织在近三年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做益观念等将全面进入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基础也将由以考核预算收支为主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逐渐转向以考核经济效益为主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篇6

【关键词】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证券监管

一、引文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制定历经1998年、2001年和2006年三次变革,其核心是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标准,计入利润还是计入资本公积。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与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内容可以说是基本上相同。而正是因为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招致强烈的批评,才进行了重大修改。那么,为什么2001年对债务重组准则作出重大修改后,在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中又基本上恢复了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最先的原貌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债务重组准则三次变革的分析找到其中的主要原因。

二、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评析

(一)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内容

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全面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采用公允价值属性对债务人的抵债资产进行计量,抵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处置收益,抵债资产公允价值与抵偿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评价

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引入公允价值概念,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过程中是第一次,在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的前提下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另外,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要对资产转让损益和债务重组损益分别确认,这将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区分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债务重组利得,从而全面了解债务重组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实际影响。1998年的债务重组准则理论上是完善的,全面具体地规范了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除一些细节与国际惯例稍有不同,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基本趋同,对加强会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很多学者对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批评。首先,当上市公司陷入困境时,由于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利润,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再融资、保住上市资格等目的可以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提高会计利润,但这种纯粹规避证券市场监管的债务重组不考虑实质性改善公司的经营结构和公司治理,因此对公司不具备造血功能,不能真正实现债务重组的初衷。王跃堂(2000),俞乔、杜滨(2002),颜敏、王平心(2003)等的研究都表明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为债务人企业滥用该准则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初级阶段,而公允价值应用要求市场有相当的成熟程度,因此公允价值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不具备可操作性,主观性强,孙喜平(2000)、肖凌(2000)等的研究证明了这些结论。

三、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评析

(一)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原因

财政部对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首先进行了肯定,指出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然后指出了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认为1998年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而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各种生产要素市场都不成熟,公允价值很难可靠计量,因此公允价值确定存在相当程度的主观随意性。另外,1998年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给少数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机会。为了解决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所带来的这些问题,财政部颁布了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对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修订。

(二)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清偿债务时如果采用非现金资产或债务转为资本方式,则债权人对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应按照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就只需冲减该笔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不确认债务重组损失。

总的来说,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重大修订,放弃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扩大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将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不再计入当期利润,债权人按照其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对换入资产的价值进行确认。

(三)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评价

从会计理论的角度来看,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不符合会计理论的要求。首先,从债务重组的定义来看,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规范范围更广,不再以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和债权人的让步为条件。实际上只有同时具备“债务人财务困难和债权人让步”两个必备条件的重组交易才有可能是实质上正常的交易,如果不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则只能推断这种交易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有其他特殊目的的交易行为,不是债务重组。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交易,必须要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进行区分对待。其次,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不再区分资产处置损益和债务重组损益,仅仅要求债务人将重组债务价值高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不对资产处置损益和债务重组损益进行区分,混淆了资本和利得的界限,不能正确区分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债务重组利得,因为本质上讲资本公积具有资本的属性,收益与资本的增值有着本质的不同,债务重组收益不是资本的增值。最后,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放弃了公允价值,实际上放弃公允价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公允价值只不过是利润操纵的工具而已。

很多学者对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改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把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利润,适应了我国当时特定的市场环境,有效地遏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葛家澍(2003),谢德仁、樊鹏、卢婧(2005),罗炜、王永和吴联生(2008)等。

尽管现有文献大多对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进行了积极的评价,但笔者认为,它实际是准则制定过程中由于准则制定者观念错误所发生的一种倒退,使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不适当地扮演了证券市场监管的角色。正如财政部在阐述2001年准则修订原因时所述,把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实施所出现的不良后果揽在了自己身上。在学界和舆论的压力下,准则制定者搞错了自己在证券市场的角色,错误地承担了本不属于自己承担的证券市场监管的角色。

四、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评析

(一)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与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相比,在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的方式、计量属性和债务重组收益等方面出现重大变化,与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相比,仅仅在某些细微之处存在差异,基本上是对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否定,又重新回到了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规范上。经过6年的实践之后,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再次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

(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评价

对于2006年最新修订的债务重组,有学者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必要性从积极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新准则推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新的环境能够制约新准则的滥用,如王建刚、朱金一(2006)、严红梅、闫孜冰(2006)、刘泉军、张政伟(2006)等。实证研究的文献基本上得出了和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研究相同的结论,大多认为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是导致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应该通过加强会计监管的手段,防范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如许文静(2008),樊懿芳、纪岩(2009),齐芬霞、马晨佳(2009)等,这些学者的研究与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研究一样,只是看到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进行了盈余管理,并没有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没有认识到会计准则只是证券市场监管的工具,证券市场监管政策才是导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调整证券市场监管政策,才能抑制上市公司为规避证券市场监管所进行的盈余管理,谢德仁(2011)、谢海洋(2011)等的研究证明了这个结论。

五、总体评价

(一)对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变迁的理论评价

1998年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都比较一致,而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却与之相悖,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角度而言,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一个倒退。

1.公允价值计量对准则的质量影响

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放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削弱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因为账面价值是一种基于过去发生会计事项的计量属性,当一项非现金资产被用来清偿债务时,由于技术进步、通货膨胀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实际价值与历史成本已经完全不同,债务人采用账面价值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并不能反映债务重组对公司的实际影响。而采用能够可靠获得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则更能反映这个特定交易中资产的价值。

2.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

债务重组从本质上讲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一种交易,债务重组收益从本质上说属于交易而产生的收益,但这种交易不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只是偶发性事件,因此债务重组收益应归属营业外收入。而资本公积的性质是各种原因产生的资本增值,是归所有者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预备资本,与企业的收益无关。收益与资本的增值有着本质的不同,债务重组收益不是资本的增值,将债务重组收益确认为资本公积,混淆了收益与资本的概念,不能客观地反映债务人的经营成果。

因此,从会计理论的角度来看,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损害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包括会计计量的相关性,离高质量会计准则相去甚远,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基本上回归了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

(二)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变迁的制度分析

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实际上是准则制定者认清自己在证券市场所扮演角色的过程。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是我国最先引入公允价值,最先实现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却招来了激烈的批评,认为债务重组准则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财政部接受了这一批评,2001年对准则进行修订,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却迎来一片喝彩,其实是准则制定者和公众都没有认真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

国外关于债务重组的研究文献较少,且都是关于债务重组原因和方式的探讨,并没有盈余管理的问题,而美国债务重组收益始终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与我国1998年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是一样的,说明在美国,上市公司不会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那为什么在准则规定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却完全不同,从而引发学者们完全不同的研究重点?说明我们现有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可能都是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把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会计准则的变化不是增加或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这将帮助我们正确地评价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

国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资本市场动机,包括:上市公司在ipo时的盈余管理动机,在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时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亏损上市公司避免被特殊处理及退市的盈余管理动机。规避证券市场监管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随着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变化而亦步亦趋地改变的。因此非市场化的证券市场监管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会计准则是证券市场监管所利用的工具,工具本身不能起监管作用,不能代替证券市场监管。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重新回归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

【参考文献】

[1]樊懿芳,纪岩.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09(2):123-126.

[2]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3):7-11.

[4]罗炜,王永,吴联生.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J].中国会计评论,2008(2):193-206.

[5]齐芬霞,马晨佳.基于新债务重组准则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9(11):112-115.

[6]孙喜平.关于债务重组准则的几个问题[J].财会通讯,2000(11):38-39.

[7]王建刚,朱金一.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6):28-29.

[8]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2):31-40.

[9]肖凌.浅谈债务重组准则的特色[J].财会月刊,2000(4):47-48.

[10]谢德仁,樊鹏,卢靖.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盈余管理: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C].中国第四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

[11]谢德仁.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3):19-26.

[12]谢海洋.债务重组、盈余管理与证券市场监管[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3]谢海洋.新债务重组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会计之友,2011(18):73-75.

[14]许文静.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变革分析及实施效果评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9):93-96.

[15]严红梅,闫孜冰.对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几点分析与思考[J].会计之友,2006(9):18-19.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篇7

【关键词】财务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制定主体;制定程序

一、引言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的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更确切地说是“公认会计原则”出现之后),迄今财务会计的发展已经七十余年。值得注意的是,综观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发现财务会计一经产生,就与财务会计及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与管制如影随形(葛家澍、杜兴强,2003)。会计准则作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是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对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追求过程。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外就已经开始研究会计准则制定问题,我国自1951年起,开始推行高度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等术语,在我国教科书中消失了近3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会计界重新开始讨论会计原则(葛家澍、刘峰,2003)。刘峰(1996)较早地通过完整的理论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多种标准来界定,诸如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归属、制定机构的选择、制定内容的详简、制定人员的来源构成、制定过程的公开独立性等。但一般而言,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研究涉及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制定主体和制定程序三方面内容。

二、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导向)

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也被称作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涉及了在会计准则范围内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所以该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实务界等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国外,倾向性的观点是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mason、gibbins(1991)认为,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从总体上优于规则基础,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会计准则是规则导向的,那些期望在会计准则上获取自我利益的组织,就有了可以进行“对策”的目标与方式(lys、vincent,1995)。1997年12月的“aaa/fasb研讨会”上,美国会计职业界的代表johnsmith首次提出了“以概念为基础的准则”(concept-based-standards)的说法,并且认为概念基础的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准则(rule-based-standards)。engle(1999)阐述了管理者利用会计准则形式规避经济交易实质的行为,他的研究发现,管理者通过虚构交易将本应确认负债的项目确认为权益,因此产生了43亿美元的成本。

安然事件后,国外对会计准则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值得一提的是:nelson等(2002)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从业者包括公司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更偏爱具体的会计标准。dye(2002)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elson的观点,认为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因增加了管理者操控会计报告结果的机会而使其有效性降低。nelson(2003)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审计师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会计准则越具体,管理层越可能通过交易进行利润操纵。webster和thomton(2004)以加拿大资本市场为例,发现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及其所赋予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盈利质量。

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主要是在安然事件之后。葛家澍(2002)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作了一个概括性描述,他认为制定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其指导思想是按美国制定公认会计原则(gaap)所遵循的详细的“规则基础”,还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所遵循的简明的“原则基础”,是一个有争议而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回答的问题。

关于“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哪个更优”的讨论研究文献有很多。例如,平来禄、刘峰、雷科罗(2003)从自利经济人假定出发,推断出:每个自利的经济人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总是设法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果准则是规则导向的,这表明那些期望在运用会计准则中牟取私利的人就有了可借鉴的方式;如果采纳原则导向不给定具体的政策界限,当存在利益冲突时,最终只能诉求道德操守,这显然有违经济学自利经济人的基本前提,其长期有效性程度也值得关注。由于以原则为基础制定会计准则尚未在美国付诸实施,预测该方法的有效性程度为时尚早,可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我国会计准则(路德明、邱昱芳,2003;裘宗舜、李栗,2004;林钟高、韩立军,2005;张美霞,2005),他们认为,目标导向的准则需要财务报告编制者、注册会计师、审计委员会等实施适当的职业判断,孕育职业判断氛围;需要变更与财务报告和审计有关的法律框架体系;需要解决准则制定的工作程序方法等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问题,sec提出的“目标导向”为最优的制定模式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核心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准则这种思路是可取的。从会计监管的视角,洪剑峭、娄贺统(2004)提出,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与会计监管的有效程度相关,准则基础的变迁应该与具体的会计监管环境相适应。在会计监管相对较弱的环境中,选择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基于政治学视角,张力、陈许高(2007)分析了美国2002会计改革法案的政治机会主义倾向,并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导向的内生性、会计准则的形成机理及财务舞弊行为的责任认定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认为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篇8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财务管理措施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涉及资金的筹集、分配、投放以及使用的管理工作,它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新的会计准则的正式颁布以及广泛的实施,对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迎来了更多的挑战。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新的会计准则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基础性准则、具体化的准则以及会计应用指南。在这三者中,基础性准则是最重要的,它在整个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具体化的准则对基础性准则的有关的业务作出的较为具体化的规定;会计应用指南则是对具体化准则的详细的操作指导。新的会计准则大大提高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水平,填补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些会计处理细则的空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改变了以往仅重视利润呈报表而轻视资产负债表的现象,更加重视资产负债表。第二,新的会计准则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上的财务报告细则相统一。第三,在企业的成本核算方面有了新的规定。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广泛实施,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的毅力主体逐渐提高了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影响

公允价值主要是指交易双方在进行公平交易的过程中,自愿的进行资产的交易或者是对负债的清偿的资金额。新的会计准则目前已经在投资性的房地产业、金融工具等方面的计量中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引入,改变了之前的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引入能够有效地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及计量的行为,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满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新的会计准则自实施以来,许多种可供企业选择的会计方面的计量属性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在做决策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新的会计准则对企业成本核算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企业新的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的计提方面有了新的更为严格的规定,新会计准则规定在统一准则控制之下的企业在合并的时候不能采取购买法以及可以转化的债券在企业股票价格上升的时候难以确定具体的损失等等,这些明确的规定可以帮助企业控制财务方面的风险。除此之外,新的会计准则在企业的成本核算方面也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标准趋同,这就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的接受。另一方面,这也大大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费用,进而逐渐降低投资的成本,有助于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托快自己的投资以及投资的渠道。

(三)新的会计准则强化了企业对财务管理的理解

目前,尽管我国有众多的上市公司,但是企业发展的规范仍是已非上市的公司规范为主,因而新的会计准则使得我国的企业将财务管理的目的确立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能够强化企业对财务管理的理解。例如,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报告以及财务合并报表等作出了详细的规范,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呈现企业的会计信息;职工的薪资待遇等相关的具体规定,可以通过具体的会计手段来协调企业、投资者等各方利益者的关系,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价值分配。

三、完善新的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新会计准则下的基础性准则以及具体化准则较为详细的规定了具体经济事项的计量以及报告,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高效、及时、精确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来多为后盾。新会计准则放眼于未来,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必须巨涌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以此来为企业的决策者服务。此外,会计的账户以及财务报表的结构性调整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做作出了相关的功能性的调整,尤其是在所得税的核算方面,就要求企业必须通过一些软件的优化升级实现核算功能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强化对财务的控制,创新财务管理

为了更好地配合新的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企业通过采取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建立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的监控制度。首先,企业的哥哥部门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将强化对资金的管理作为不断推进企业制度现代化的重点。企业的经营者应该转变观念,认识到用好、监控好资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企业要加强对财产的控制。通过建立并健全企业内部财产管理的监控制度来维护资金的安全。财产监管人员对于企业财产的管理以及记录必须严格分开,以此来形成强有力的内部牵制制度。不定期检查和盘点企业的财产,以及来监督管理人员以及记录人员的行为。企业应该积极主动的适应会计变革的具体要求,以便有更好地发展。

(三)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支撑,新的会计准则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以及企业的财务监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应该真实的反应企业的实际的财务状况,而不是仅仅是对企业损益情况的体现;更加关注企业在今后的增长潜力;更加强调企业的资产运营效果。因此,业要想有更好地发展,管理好财务,必须有熟悉会计准则以及具体操作的财务管理人员。企业可以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聘请高级财务经理人为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授课,以此来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广泛实施,其对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完善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新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管理的必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篇9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财务政策;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3

我们知道:国内对会计准则的政策研究才关注没多久。然而,面对现如今国内各大企业争相进行制度化改革以及金融证券市场交易量越来越大的现状导致各公司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空间越来越大,那么,国家对会计政策的制约监督不完善的问题就日益凸显。所以,为了更好的整顿会计政策监测管理,以降低企业境外融资成本需求,以及对加入wto后会计国际化的走势必要性考虑,就要避免许多上市公司钻国家会计管理的漏洞进行只考虑利己性进行自主财务政策调整的不良现象,出台一个能将企业财务工作进行系统性规划的全面、健全类会计准则。

一、新会计准则概述

为了全面实现与国际财务准则的接轨进程,我国财政部于2007年1月1号在人民大会堂正式了对上市公司财务进行正规化管理监督的新会计准则,这个准则自2005年,就进行了先后6次审批,并对早期一直实行财务管理的16项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综合梳理与结构内容相关研究调整,经过多番讨论终于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公司会计准则管理制度体系。

新的会计准则的40项内容主要被分为两部分,即:基本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其中基本准则主要是控制整个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规范,会计设计的基本假定,会计信息基本质量要求以及会计管理中的各大要素进行明确规划;而一般会计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特定业务准则及报告类规范准则就在具体会计准则里面被提出。

二、新旧会计准则比较

为了突出新的会计准则的优势,我们对新旧会计准则进行了总结性比较,总结出一个表格,形象的为读者展示新旧会计准则比较下,新会计准则的优势,具体内容如下:

通过前文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在基本构建与原则上都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原型,在结构上包含了比就有会计准则相比更全面的内容如: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要求、财务报表的列报基本要求。而在会计核算原则方面主要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且对会计要素给出了旧有准则没有提到的利得损失的内容将新准则的定义修改的更全面更完善。这无不体现出新准则的内容饱满且具有国际准则特色。

三、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政策的影响变化

我们知道上市公司一般不通过银行贷款,而是把公司一部分股份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买卖来融资获得资金流通。所以,总的说来,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经济工作带来以下四点主要影响:即1.增加企业利润来源和调节利润的渠道。比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易、政府补助、借款费用、资产减值、投资性房地产、所得税、金融衍生工具等准则。2.对不同的行业影响不同。比如:加大金融,房地产,矿产开发,农业等的损益波动。3.将表外项目引入表内。例如,本次修订后的企业合并准则,要求当被购买方的或有负债预计很可能发生并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为对合并成本的调整。这就改变了过去对或有事项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做法,将表外项目引入表内。又如: 衍生金融工具,股份的支付,合并报表外延的扩大等,表外业务表内化,有利于及时、充分反映企业该等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4.规范了基本会计处理方法,并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趋同。例如:企业合并,衍生金融工具,企业年金,生物性资产等,填补了该等业务的空白。具体内容如下:

(1)投资:在我国新的会计准则里面上市公司需求的投资内容被重新分划,原有的上市公司的一些短期性投资被划入交易类别的金融性质资产,原有会计准则中的长期性债券投资被归入持有性期化投资,这不仅丰富了会计财务投资的类别,也加强了对房地产的投资性成本核算,与此同时还补充进了公允价值的上市公司财务的计量属性这一概念。在投资市场发展还未成形,条件还不足的情况下就对公允价值进行确认与计量是很困难的,这充分地为国内上市公司财务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广泛的发挥空间。新会计准则明确指出当受到同样约束制约时上市类企业之间进行合并也是不可以进行简单购买活动的,这点就充分的将人为主观性质下进行公司间买购合并的资金与企业净资产具有的实际公允价值被幕后操控等公司财务类活动进行了妥善监控,虽然这个新的会计准则仍然不能完全消除这类幕后的公司财务操纵事项,部分手段过硬的上市公司还是能够通过对上市企业合并在财务研究实施策略上进行经济利益性操纵。比如有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名誉规避法由其他上市公司出面合并市值还是在下属子公司支配下,进行公司财务的负商誉手段,这样就能增加上市总公司通过最低合并获得的利润,同时也可以对合并年度后出现的可能对上市公司商誉造成减值的国家检测进行恰当回避;其实我们基本可以意料到国家新会计准则颁布并在实际实施后各大上市公司进行合并时一定会这样两种情况,当实际进行公司财务研究发现被合并的公司的管理还算良好时,那么处于一个管理下面的公司合并就一定现象很是普遍,有的公司甚至为了达到一个看似完成额定目标能证明经营状况良好而不顾公司实际财务状况进行违法的公司财务相关报表重修的损人利己的行为;但是对于那些被合并公司的实际财务经营状况很差的,往往会出现合并公司更倾向于喜欢通过隐藏在公司内部名义上归属是不同监测管理的公司实行合并,因为往往这样做被合并公司在实际实施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过程时进行操控来提高虚利润。就不完全研究统计证明,我国2007年底,全国1570家上市公司中就有将近411家上市公司是按国家会计准则进行公司合并并规划为一个统一财务管理下公司合并和不同公司财务管理下公司合并。那当中,实质是一个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下的公司合并就有186家。不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下的公司合并有225家,也就是当中仅有119家上市公司在实际公司合并中形成了商誉,然而因为进行合并的上市公司一些通过让投资成本远远低于所合并被购买公司实际可辨认净资产公允金额得到经营管理外额外灰色收入的上市公司就有72家。也就是说新会计准则其实并没有在每个上市公司实地落实,上市公司进行的合并其实给合并方带来的正常利润额外增幅报表上利润显示大概也就是占5%。如果从大体上来看,因为新会计准则是与国际化准则接轨的,那么将实际达到标准进行开发资金资本化,分批分量逐步减小利润的压力从而切实将上市公司财务决策管理者热情激起的话,现有新准则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方面的财务政策就应该含有无形资产这一投资项目。由于实际上这样的公司财务政策在数量并不多的内质很有竞争的科技性质类公司在前期投资后划入无形资产的潜在经济利益是很有利,但是针对那些不具有核心优质技术潜能的企业就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2)融资: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补充进财务债务重组内容里面,那些财务资本形式还不完善的上市公司就出现了融资难的情况,虽然已经采取措施通过的债务重组实现公司债务部分转化成普通性质的股,对公司财务的资本进行结构改组,一次将公司从债权人获取资金的程度降到最低。根据新准则限制,债务人需要使用现金来还外部债务,而且公司的财务债务人必须通过对重组债务的实际公司财务账面价值和公司财务实际进行现金支付中间的差值进行确认来实现债务重组利得计算,作为公司财物损益计量,如果上市公司利用现金来清还债务实现公司财务债务重组,那么在公司财务报表上显示出来的利润就必须含有一些公司财务实际债务重组的所得损益情况。如果让公司财务债务转换为公司财务实际资本,那么公司财务的实际债务人就要将公司财务债权人因为选择了对债权的放弃而受到公司股份的实际价值面额认定成公司财务的股本,并将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允的面值金额和公司实际股本相差算计算出的差作为国家资本公积。本来公司财务进行重组后得到实际债务的金额值和上市公司实际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所得的差值,这要算入相应财务当期的实际财务损益,与常见的会计制度对重组所得的资本公积很是不同。

(3)股利分配:上市公司要在切合实际的情况下制定出股利分配的公司财务政策还是一个难题。在新准则颁布后,国内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调整公司内部会计政策和公司的财务政策,这就加大了上市公司财务股利分配的实际复杂性,同时也加大国内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政策处理难度。除此之外,公司财务准则里面的公允价值被广泛认同甚至对上市公司财务资本公积进行全面限制性严格处理,上市公司就要确认更多上市公司持有利得及损失甚至是那些公司财务政策方面非经营性损益,这些都已得到确认但是还没有真正得到真正实现,并且对于财务现金流量严重缺乏的上市公司,这些都会让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显示的净利润与实际现金流量产生不和谐的严重背离现象。所以,这就要求进行新准则的上市公司,在公司财务政策的管理方面进行区分已有损益和未来可能损益、公司财务政策经营管理损益和非公司财务经营损益,做好公司财务政策股利分配时的稳定。

(4)风险管理:国内新准则需要上市公司备有涉及上市公司实际财务业务现状与公司财务政策调整的信用度、国内金融市场利率等,还应该让上市公司在做好公司财务风险把控,还有可以适时展示公司财务政策有联系的风险。对于国内新准则的较明显的变动,上市公司大批量的将公司财务进行调整变动,一定会引起上市公司财务金融政策方面的大幅度变动。上市公司财务政策性变动可以让会计管理更加明晰化。在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司财务核算弥补就有准则的内容不足点,改进一些旧有不完善的不全面的风险类商誉资产评估投资性甚至资产评估减值性公司财务管理计量知识内容,让国内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发生巨大改变。

四、结论

总之,我国就是想通过新的会计准则搭建一条与国际会计惯例达到协调一致的桥梁。笔者认为通过前文对新旧会计准则比照简述,以及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政策可能带来的五大方面影响介绍,读者应该对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政策的影响基本有了一个形象概念。所以,作者呼吁广大读者朋友们,为了让我国更好地与国际化财务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全面的和谐共处与共进,国内的上市公司在进行财务政策调整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对本公司的各项财务往来业务做好科学守法的规范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各大上市公司的财务全面规划优化管理效率的全面提高。下面就让我们为国内财务管理国际化接轨的美好明天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白重恩,刘俏,陆洲,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02).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篇10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制定历经1998年、2001年和2006年三次变革,其核心是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标准,计入利润还是计入资本公积。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与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内容可以说是基本上相同。而正是因为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招致强烈的批评,才进行了重大修改。那么,为什么2001年对债务重组准则作出重大修改后,在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中又基本上恢复了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最先的原貌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债务重组准则三次变革的分析找到其中的主要原因。

二、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评析

(一)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内容

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全面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采用公允价值属性对债务人的抵债资产进行计量,抵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处置收益,抵债资产公允价值与抵偿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评价

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引入公允价值概念,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过程中是第一次,在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的前提下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另外,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要对资产转让损益和债务重组损益分别确认,这将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区分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债务重组利得,从而全面了解债务重组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实际影响。1998年的债务重组准则理论上是完善的,全面具体地规范了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除一些细节与国际惯例稍有不同,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基本趋同,对加强会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很多学者对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批评。首先,当上市公司陷入困境时,由于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利润,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再融资、保住上市资格等目的可以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提高会计利润,但这种纯粹规避证券市场监管的债务重组不考虑实质性改善公司的经营结构和公司治理,因此对公司不具备造血功能,不能真正实现债务重组的初衷。王跃堂(2000),俞乔、杜滨(2002),颜敏、王平心(2003)等的研究都表明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为债务人企业滥用该准则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初级阶段,而公允价值应用要求市场有相当的成熟程度,因此公允价值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不具备可操作性,主观性强,孙喜平(2000)、肖凌(2000)等的研究证明了这些结论。

三、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评析

(一)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原因

财政部对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首先进行了肯定,指出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然后指出了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认为1998年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而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各种生产要素市场都不成熟,公允价值很难可靠计量,因此公允价值确定存在相当程度的主观随意性。另外,1998年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给少数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机会。为了解决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所带来的这些问题,财政部颁布了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对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修订。

(二)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清偿债务时如果采用非现金资产或债务转为资本方式,则债权人对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应按照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就只需冲减该笔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不确认债务重组损失。

总的来说,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重大修订,放弃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扩大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将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不再计入当期利润,债权人按照其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对换入资产的价值进行确认。

(三)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评价

从会计理论的角度来看,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不符合会计理论的要求。首先,从债务重组的定义来看,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规范范围更广,不再以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和债权人的让步为条件。实际上只有同时具备“债务人财务困难和债权人让步”两个必备条件的重组交易才有可能是实质上正常的交易,如果不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则只能推断这种交易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有其他特殊目的的交易行为,不是债务重组。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交易,必须要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进行区分对待。其次,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不再区分资产处置损益和债务重组损益,仅仅要求债务人将重组债务价值高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不对资产处置损益和债务重组损益进行区分,混淆了资本和利得的界限,不能正确区分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债务重组利得,因为本质上讲资本公积具有资本的属性,收益与资本的增值有着本质的不同,债务重组收益不是资本的增值。最后,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放弃了公允价值,实际上放弃公允价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公允价值只不过是利润操纵的工具而已。

很多学者对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改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把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利润,适应了我国当时特定的市场环境,有效地遏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葛家澍(2003),谢德仁、樊鹏、卢婧(2005),罗炜、王永和吴联生(2008)等。

尽管现有文献大多对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进行了积极的评价,但笔者认为,它实际是准则制定过程中由于准则制定者观念错误所发生的一种倒退,使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不适当地扮演了证券市场监管的角色。正如财政部在阐述2001年准则修订原因时所述,把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实施所出现的不良后果揽在了自己身上。在学界和舆论的压力下,准则制定者搞错了自己在证券市场的角色,错误地承担了本不属于自己承担的证券市场监管的角色。

四、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评析

(一)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与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相比,在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的方式、计量属性和债务重组收益等方面出现重大变化,与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相比,仅仅在某些细微之处存在差异,基本上是对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否定,又重新回到了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规范上。经过6年的实践之后,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再次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

(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评价

对于2006年最新修订的债务重组,有学者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必要性从积极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新准则推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新的环境能够制约新准则的滥用,如王建刚、朱金一(2006)、严红梅、闫孜冰(2006)、刘泉军、张政伟(2006)等。实证研究的文献基本上得出了和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研究相同的结论,大多认为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是导致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应该通过加强会计监管的手段,防范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如许文静(2008),樊懿芳、纪岩(2009),齐芬霞、马晨佳(2009)等,这些学者的研究与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研究一样,只是看到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进行了盈余管理,并没有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没有认识到会计准则只是证券市场监管的工具,证券市场监管政策才是导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调整证券市场监管政策,才能抑制上市公司为规避证券市场监管所进行的盈余管理,谢德仁(2011)、谢海洋(2011)等的研究证明了这个结论。

五、总体评价

(一)对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变迁的理论评价

1998年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都比较一致,而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却与之相悖,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角度而言,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一个倒退。

1.公允价值计量对准则的质量影响

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放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削弱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因为账面价值是一种基于过去发生会计事项的计量属性,当一项非现金资产被用来清偿债务时,由于技术进步、通货膨胀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实际价值与历史成本已经完全不同,债务人采用账面价值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并不能反映债务重组对公司的实际影响。而采用能够可靠获得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则更能反映这个特定交易中资产的价值。

2.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

债务重组从本质上讲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一种交易,债务重组收益从本质上说属于交易而产生的收益,但这种交易不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只是偶发性事件,因此债务重组收益应归属营业外收入。而资本公积的性质是各种原因产生的资本增值,是归所有者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预备资本,与企业的收益无关。收益与资本的增值有着本质的不同,债务重组收益不是资本的增值,将债务重组收益确认为资本公积,混淆了收益与资本的概念,不能客观地反映债务人的经营成果。

因此,从会计理论的角度来看,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损害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包括会计计量的相关性,离高质量会计准则相去甚远,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基本上回归了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

(二)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变迁的制度分析

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实际上是准则制定者认清自己在证券市场所扮演角色的过程。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是我国最先引入公允价值,最先实现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却招来了激烈的批评,认为债务重组准则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财政部接受了这一批评,2001年对准则进行修订,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却迎来一片喝彩,其实是准则制定者和公众都没有认真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

国外关于债务重组的研究文献较少,且都是关于债务重组原因和方式的探讨,并没有盈余管理的问题,而美国债务重组收益始终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与我国1998年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是一样的,说明在美国,上市公司不会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那为什么在准则规定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却完全不同,从而引发学者们完全不同的研究重点?说明我们现有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可能都是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把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会计准则的变化不是增加或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这将帮助我们正确地评价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

国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资本市场动机,包括:上市公司在ipo时的盈余管理动机,在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时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亏损上市公司避免被特殊处理及退市的盈余管理动机。规避证券市场监管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随着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变化而亦步亦趋地改变的。因此非市场化的证券市场监管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会计准则是证券市场监管所利用的工具,工具本身不能起监管作用,不能代替证券市场监管。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重新回归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