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十篇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十篇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1:22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篇1

问:《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前期研究充分、基础工作扎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在42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经过前期调研、编制起草、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等五个阶段,历时两年多,编制完成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批准实施。二是既体现战略性又突出可操作性。《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既着眼长远,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长期战略,又立足当前,结合各产业、行业、社会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完善政策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加强管理和监督、强化技术和服务支撑、建立统计评价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等具体的、短期可见实效的支撑措施。既针对循环经济共性问题明确了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等,又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清晰易懂的思路、模式和技术路线、实现途径。三是既提出了中长期目标又明确了近期具体指标。《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的,提出了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的中长期目标。同时,为促进循环经济尽快形成较大规模,提出了到“十二五”末资源产出率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等18项主要目标。另外,以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为目的,提出了近80个量化的循环经济具体指标,内容涉及第一、二、三产业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循环利用等各方面。四是着力创新、与时俱进。《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在思路、内容、体例、机制上有很多创新点。比如,针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再生资源水平低的“只循环不经济”以及个别“二次污染”、再生产品质量安全、“地沟油”回餐桌等问题,提出了“高效利用,安全循环”的基本原则;针对十“培育生态文化”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要求,提出鼓励开展循环文化创意活动,实施大循环战略,推进行业间、产业间、生产与生活系统、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链接等措施;针对社会中存在的铺张浪费行为,《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响应中央有关精神,明确提出了要推行绿色消费,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推动餐饮企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公务宴请、家庭等各方面节约粮食。此外,《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在形式上图文并茂,编制了一些重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图,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体现了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

问:《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是如何体现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

答: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实际上就是对如何推进循环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是实现循环发展的具体行动,从而通过循环发展带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

十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任务贯穿始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明确了提高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具体目标,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同时对各行业、各领域和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十还明确指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把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作为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的主战场,提出战略任务、明确具体目标、总结基本模式、给出技术路线和实现方式等,力求把一些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为重点,树立新的资源观、消费观,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这些都是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而做出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安排。

问: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

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方面,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废物循环利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方面,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在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方面,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服务业在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理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再制造,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绿色交通行动,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

问:当前社会上存在奢侈浪费现象,《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从哪些方面强化了有关措施?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减量化优先”为基本原则,把推广绿色消费模式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遏制当前社会上存在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乃至浪费,提出了一些明确的、根本性的措施。首先,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理念,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摒弃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的陋习,提高全社会节能、节水、节粮意识。其次在消费环节,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抵制过度包装,鼓励网上购物、视频会议、无纸化办公,不消费珍稀野生动植物,提倡绿色出行,倡导生态旅游,杜绝随意丢弃垃圾。在餐饮住宿行业鼓励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快餐盒以及客房一次性牙刷、剃须刀等用品,特别是餐饮企业要引导顾客适度点餐,餐后打包,坚决反对食品浪费行为,在零售批发业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等,向消费者推介绿色产品,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带动绿色产品生产。另外,强化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府机关要在节能、节水、节纸、节粮等方面率先垂范,建设节约型政府,积极培育租赁业、旧货业发展,促进产品再利用。

问: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包括哪些内容?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的“十百千”示范行动,是指实施循环经济十大示范工程、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和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

“十”是十大示范工程。包括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工程、“城市矿产”基地建设示范工程、再制造产业化示范试点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处理示范试点工程、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工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循环型服务业示范工程、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工程。

“百”是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选择100个左右城市(县),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示范城市(县)要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率先构建起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资源产出率提高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探索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子。

“千”是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选择1000家骨干企业或园区,树立循环经济典型。示范企业或园区的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单位产值能耗、物耗、水耗、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以企业自主投资为主,各级政府通过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重点支持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项目、能力建设、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及推广应用。引导金融和投资机构投向循环经济重大工程。鼓励企业通过自有资本、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实施循环经济重大工程。

问:《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的保障措施有哪些,如何确保有效实施?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篇2

关键词:循环型社会;低碳经济;物质流动指标;努力指数。

构建循环型社会的理念已经深深的根植于日本个人、企业和社团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之中。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也曾面临经济高速增长,生态快速恶化的问题。基于规模生产和大量消费的日本传统社会,每年产生4.7亿吨废弃物,碳生产排放和消费排放居高不下,城市为大量的废弃物所包围,最终使得环境保护成为空谈,生态退化和气候变化为日本社会发展敲响警钟。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从1967年的《公害对策基本法》、1972年的《自然环境保全法》、1993年的《环境基本法》到2000年的《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法》,实现了从公害对策管理向环境负荷管理的转变。《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法》在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除基本法之外还有两部综合性的法律《废弃物处理法》、《再生资源促进法》以及《容器包装品的分类回收及再商品化促进法》、《特定家用电器的再商品化促进法》、《建筑废材再资源化法》等单项法。在基本法基础上,日本政府先后提出构建循环型社会第一和第二基本计划,明确发展循环型社会操作目标和政策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凝聚了社会共识,并取得一定效果。为了推动循环型社会建立,第一基本计划中提出了物质流动指标(materialFlowindicators)和努力指数(effortindices),并基于指标、指数的监测结果确定了具体实施目标。第二基本计划考虑了资源减少、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吸取了国际组织、产业界的意见,以2015年为目标期,增加了部分反映环境和气候变化新要求的指标,致力于构建物质循环型社会(Soundmaterial-CycleSociety)、低碳社会(LowCarbonSociety),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SocietyinHarmonywithnature)。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城镇化速度保持了较高水平。“十一五”期间年均GDp增长率达到10.5%,1978-2000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约1.1857%,即每年城镇约增加1574.6万人。2008年底,中国城镇化率水平已达到45.7%。按照2000年以来的速度,采用线性趋势外推法,2029年中国城镇化率会达到70%,在这一过程中,城镇人口将增加3.3亿人。由于城乡资源能源消耗存在差异,仅城镇化一项,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按照2008年数据计算,每年1574.6万人进入城市,全社会生活能耗会增加247.8万tce,全社会生活用水量增加约6.49亿立方米。在Co2排放量方面,按照世界能源署(iea)测算,1990到2007年,中国Co2排放量增加了170.6%,2007年Co2排放量60.7亿吨,约占全球Co2排放量的21%,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我国城镇生活垃圾高达1.47亿吨,由于人多地少,全国范围很多地方出现了垃圾围城现象,各种社会矛盾也相伴而生。一些地方对循环经济实施方法的理解有偏差,焚烧没有经过正确分类的垃圾,对环境造成损害,引发社会公共事件。

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述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的特色指标和实施目标,并与中国相关指标、目标进行对比。对于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各地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现从循环经济向循环型社会的整体跨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指标分析。

日本《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法》将循环型社会定义为:通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费、防止或减少废物产生,促进产品适当的循环利用,妥善处理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最大程度减少环境负荷的社会。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一方面要防止原材料成为废弃物,即要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另一方面要减少产品向废弃物的转化,主要通过尽可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来实现。循环利用包括再使用(reuse),再生利用(reclamation)和热回收(heatrecovery)。该基本法明确要求从技术和经济性综合权衡决定可循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处置,并要求政府制定《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计划》,采取整体和系统性的政策、措施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形成。

在日本《循环型社会推进第二基本计划》中,为了推动循环型社会形成,依据基本法中关于循环型社会的基本原则,分别设计了物质流动指标和努力指数,并明确了具体的实施目标。

(一)物质流动指标及目标。

与第一基本计划相同,第二基本计划采用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最终处理量三个指标分别反映社会实物流动的三个方面,根据日本经济结构变化和环境变化,补充了金属矿物生产率、和Co2减排两个指标,规定了2015年这五个指标的目标值,这些指标值均可以通过构建全社会物流图计算获得。

1、资源的生产率=GDp/自然资源输入。近年来,整体来说,日本资源生产率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新的问题,随着高技术产品为代表的新应用的需求增长,岩土资源输入显著下降了,原油和金属资源的输入量有所增加,由于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约束,导致工业废弃物数量上升。在第二计划中,设定2015目标值达到42万日元/吨,达到1990年的两倍。

2、循环利用率=循环利用量/(循环利用量+资源输入量)。日本2015年目标为14%~15%,比1990年的8%提高约80%。

3、废弃物最终处理量。2004年就日本全国而言,最终处理场工业废弃物的剩余处理容量仅能维持7.7年,在大城市区仅剩下3.4年。因而,废弃物处理量成为一项关键指标,第二计划设定2015年目标为0.23亿吨,比1990年的1.1亿吨下降了80%。

4、金属矿物资源的资源生产率。即在自然资源输入中除去非金属矿物计算出的资源生产率。

设定的目标为77万日元/吨,比2000年的59万日元增加了30%。

5、Co2减排目标。用以测度循环型社会和低碳社会整合发展的实现情况。废弃物和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减排,可以通过废弃物转换为原料燃料,废弃物发电实现。2010年在废弃物方面,预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780万吨。

除上述指标以外,第二基本计划其他指标未设定实施目标,仅用于监测变化,识别所需要采取的行动。

 

 

 

 

(二)努力指数及目标。

构建循环型社会不仅仅需要科技、制度和策略的更新,更重要的是生产、消费观念的转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努力指数同样分为两大类,一是用于设定实施目标的部分,二是用于监测变化情况的指数。前者测度包括减少废弃物数量、思想和行动改变、促进循环企业发展、实施个人循环利用法案四个方面。

1、减少废弃物数量。

减少市政固体废弃物数量。城市家庭和商业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不同的。因而,该计划有针对性的设定了三个努力指数。首先是,全社会(包括公众和商业机构)每人每天垃圾排放数量,2015年比2000年下降10%;其次,为了评价公众减少垃圾数量和参与分类收集的努力水平,设定2015年家庭每人每天垃圾排放数量(不含回收利用量)比2000年下降20%的目标;第三,对于商业活动排放的废弃物总量,则要比2000年下降20%。减少工业废弃物数量,2015年工业废弃物最终处理量,比2000年的8900万吨减少60%,比1990年减少80%。

2、思想和行动的改变。

通过调查问卷来测度构建SmC社会的思想和行为改变。该计划的目标设定为:90%的回答者会选择倾向于减少垃圾排放,重复利用现有产品和购买绿色产品,而且有50%会采取切实的行动。调查问卷的问项充分考虑到生活方式转变,例如增加了互联网使用、自行携带购物袋等方面的内容,在问卷调研中也利用网络等媒介使得整个过程更为便利和有效。

3、促进循环企业发展。

促进绿色采购。设定目标为:50%的地方政府、上市企业(东京、大阪、名古屋证交所一板或二板市场上市企业),30%的非上市企业(非上市,而且雇员数500以上)在组织范围内实施了绿色采购。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鼓励开展iSo14001认证。拓展循环企业的市场规模。2015年循环型企业市场规模达到2000年的两倍,循环企业雇员数也在考虑范围内。

4、持续实施针对个别项目或企业类型的循环利用法案和计划。

其他指数则用来获取变动情况的量化信息,找到未来可能采取的政策方法。

二、中日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指标与实施目标比较。

(一)指标设定的法律依据。

中国没有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明确提法,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现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实现目标,散布于中国政府各部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中。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008年8月,中国政府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还体现在《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中。

如前所述,日本推动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由一部基本法、两部综合法和六部单项法组成,除此之外由政府定期制定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基本计划。

(二)物质流动指标。

2007年6月,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利用现有的数据信息基础,针对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分别编制。宏观评价指标由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指标和废物处置降低指标五大部分构成。其中,资源产出率指标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与一次资源消耗量之比,为了具有可比性,这里的GDp是以不变价计算。一次资源利用效益越高,该项指标比率越高;资源消耗率指标主要描述单位产品或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可反映减量化的实现情况;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主要反映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农业秸秆等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指标,主要反映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状况,体现了节约使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要求。废物排放降低指标,主要描述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最终排放量减少的程度。

由上可知,中国的循环经济指标关注重点在于循环性“经济”而非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经济的评价指标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缺少对全社会的统计。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中,尚未纳入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的指标。

(三)评价体系。

基于对循环型经济的侧重,中国重视对循环经济最终成果的事后评价,尚未建立针对循环型社会主要相关群体: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参与循环型社会构建的努力程度的测度指数,缺少进行努力程度的过程控制。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指标包括对结果的评价,也包括对过程中态度、努力程度的评价。

(四)实施目标比较。

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同时提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的目标。尚未纳入循环利用率、最终处理量以及废弃物排放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等约束性目标。同时,中国未对个人、企业、地方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努力程度设定实施目标。

三、对中国构建循环型社会的借鉴意义。

(一)实现从发展循环经济向构建循环型社会转变。

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基本计划属于《日本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法》规定的实现立法目标的重要手段,致力于整合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和与环境友好三个方面。其基本计划每五年进行一次修订,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计划增加了废弃物处理方面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

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面临能源、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的严峻压力,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可持续。中国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在经济发展方面,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这一发展阶段,从关注“经济”向更加关注“社会”,从发展循环型“经济”向构建循环型“社会”是应有之义。

(二)重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对公民、社团、商业机构和地方政府在推动循环型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均给予重视,采用努力程度指标,反映各相关实体在构建循环型社会过程中的态度、努力程度。即不仅考虑结果,而且评价其努力过程。对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政策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具有较大的意义。通过定期修订事后评价和过程评价指标和不断付诸实践,能够形成明确的舆论导向和氛围,提高社会公众对循环型社会的认知度,增强相关群体在构建循环型社会中的责任感和参与度。

日本过程评价中所采用的一些相对灵活的量化方法值得借鉴。例如,采用调研问卷测度利益相关实体对于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态度。个人对于产品过度包装的拒绝意向,自带购物袋的比例等;对地方政府则用其为发展循环型社会制定的计划数目来测度其积极程度。对企业来说,定量指标包括了购买绿色产品的比例和环境体系认证的数量。

 

 

 

 

(三)建立完善单项法律法规。

中国虽然在《循环经济促进法》和一些环境法律法规中规定了推进循环经济的内容,但是《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一部总纲性质的法律,条文不够全面,尤其缺乏日本类似循环型社会基本计划的实施文件和《容器包装回收利用法》、《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法》等专门法律。

(四)采取精细化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不仅为日本企业家所擅长,其精髓渗透到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循环型社会构建方面,精细化管理既反映在计划条文规定的细致入微,又表现在实际操作中的周到考虑方面。

例如,在循环型社会基本计划中,对商业机构、个人垃圾的减排量都有明确的量化规定,要求市民把垃圾区分开并放在设计好的位置。实际生活中,日本垃圾分类细致科学,垃圾分为可燃垃圾、金属陶器及玻璃制品、可再利用资源类垃圾(塑料、纸制品等)、大型垃圾(如家电)四大类。垃圾不能擅自随意处理,在日本已经深入人心。作为租房者会收到房东提供的介绍详细垃圾分类回收时间、方法的手册,每个家庭在丢弃生活垃圾前要按照要求对垃圾进行初步处理,例如,可再生的塑料瓶要清洗干净、报刊杂志要用绳子捆扎,干电池等有害垃圾必须装入不同垃圾袋与可再生垃圾分开等等。

中国关于城市居民和商业活动的垃圾排放方面的指标,尚未纳入到我国经济社会的规划目标中去。建城2010[63]号文已明确提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促进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应当把具体量化指标和实施指标纳入到规划中去。

(五)完善循环型社会的数据统计。

日本在构建循环型社会方面的统计比较完善,因而其实施目标中有较多量化指标。在日本统计年鉴第24章,针对可再生容器回收情况就进行了统计,统计项目涉及无色玻璃容器、纸制容器包装、塑料包装和容器等,分别统计了期望收集数量、实际收集数量,涉及的市政当局数和人口比例,年内再商品化量和再商品化率等项目。

由于中国现有统计数据指标、统计调查方式限制,前述一些指标尚未纳入到实施目标中。中国现有的统计系统、制度方法和调查渠道主要是反映经济社会活动方面的,对资源和环境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渠道相对不太健全。从3R原则来看,其基本思想就是资源的循环、高效和减量利用。建议在后续的循环经济统计中考虑加入其他物质流动指标,把废弃物处理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纳入统计调查范畴,并明确物质流动的调查统计组织方法,把循环利用率、最终处理量在内的物质流动目标纳入循环经济专项规划中。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eB/oL],(2011-09-20)[2011-09-25].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2]新华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03-16)[2011-08-01].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3]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eB/oL].

(2007-06-27)[2011-08-01].hzs.ndrc.gov.cn/newfzxhjj/t20070814_153501.htm[4]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eB/oL].(2008-08-29)[2011-08-01].gov.cn/flfg/2008-08/29/content_1084355.htm[5]governmentofJapan.FundamentalplanforestablishingaSoundmaterial-CycleSociety[eB/oL].(2008-03-16)[2011-08-01].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篇3

循环经济属于系统工程,通过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不仅有利于我们制定发展规划,而且有利于我们对当前的经济发展速率进行评价与跟踪。循环经济评价是将湖南省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状态、水平以及趋势进行分析。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是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变化进行描述,进而反映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进程。循环经济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一是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在运行该方法时,需要将关系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把不能直接反映的各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二是指标赋权方法。该方法又分为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法。

二、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实证研究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评价体系,选取近些年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构建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7048.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48.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1.9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1417.8亿元,增长1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287元,增长8.7%。全省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525.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4%。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153.95万吨标准煤,下降3.6%。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湖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南省2014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表》。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获悉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为深入研究湖南省循环经济,我们借助Swto分析模型,对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进入分析:

1.湖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优势。湖南省位于江南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带,具有非常便利的交通优势,而且起手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因此该地区雨水较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湖南省的资源也比较丰富。湖南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著称,省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淡水面积达1.35万平方公里。而且湖南省植物种类多样,群种丰富,是中国植物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另外湖南省内的旅游胜地也比较多。

2.湖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劣势。首先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重点流域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大气污染、工业“三废”危害等现象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特别是工业废水大量排放,严重影响着城市饮用水源安全,含镉、砷、铅等重金属“三废”的超标排放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湖南省仍以重化工业为主,十大优势产业有六大产业是高耗能、高排放产业,2010年,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9%,能耗却占规模工业总能耗的78.1%。高耗能行业仍是拉动全省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也是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诱因,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压力仍然很大。最后政府、企业、公众观念落后。比如企业的对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认识还停留在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加工工艺、更新机器设备的基础层面。

3.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机会。一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湘政发[2014]3号),并且也在积极的研制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比如近期拟发循环经济地方债等措施,为循环经济的发生提供资金支持;二是产业园区为湖南发展循环经济创造的有利条件,湖南省在积极构建循环发展园,截止到目前为止,湖南省已经出台了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这些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为带动湖南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和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

4.湖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威胁。湖南省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这些问题反映在现实中体现在:一是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整手段比较的单一,无法有效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二是湖南省缺乏相应的循环经济建设人才,尤其是高端技术人才;三是湖南省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甚至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已经没有办法得到修补,而且即使可以进行修补,但是其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湖南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推进循环经济工作。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协调机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审议重大项目计划和重大资金安排等重大事项;其次湖南省要站在全局角度,统筹规划,用循环经济的思想协调经济发展。依据全省主体功能区划、区域经济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环境承载力等实际状况,合理规划全省循环经济的布局,科学确定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和方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符合不同区域和企业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2.充分招商引资,扩大资金投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第一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通过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资金增长机制,各级政府应落实每一笔对循环经济的预算支出,设立专门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便于开展区域循环经济规划、培训等各项工作;第二完善投融资政策。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对列入国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的园区、企业和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并做好金融服务。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扩大社会投资渠道,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第三健全价格和收费政策。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价格政策,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

3.加大技术研发与推广,强化科技在循环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一是要加快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将循环经济技术纳入科技攻关计划。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示范企业,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孵化平台,解决关键集成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分行业建立循环经济技术申报评定制度。循环经济技术装备信息,在试点区或示范区内设立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鼓励企业使用先进适用的循环经济技术、工艺、装备;三是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依托相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设立循环经济技术服务机构,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撑服务。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

(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建成大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农业)园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四)主要指标。力争到2010年,我国消耗每吨能源、铁矿石、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等十五种重要资源产出的GDp比2003年提高25%左右;每万元GDp能耗下降18%以上。农业灌溉水平均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120立方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再生铜、铝、铅占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35%、25%、3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6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置量控制在4.5亿吨左右;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注:上述有关指标将根据“十一五”规划作相应调整)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

(五)重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六)重点环节。一是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二是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筑)、轻工、纺织、农业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四是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五是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政府机构要实行绿色采购。

三、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

(七)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十一五”规划和各类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对资源消耗、节约、循环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状况作出分析,明确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

(八)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核算制度。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统计局、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建立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加强对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分析。

(九)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发展改革(经贸)、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计划。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节约利用、清洁生产,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

(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宏观调控,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发展改革委要抓紧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要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对进入的企业要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四、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十一)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组织开发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十二)抓紧制定循环经济技术政策。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科技、环保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技术导向目录,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支持引进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十三)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中介机构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作用。

(十四)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要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加强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五、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十五)加大对循环经济投资的支持力度。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要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各类金融机构应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

(十六)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自然资源价格,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发展改革委要积极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大力推进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扩大峰谷电价和丰枯电价执行范围,拉大差价,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行尖峰电价和季节电价;对高耗能行业中淘汰类、限制类项目,严格执行按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的差别电价政策。加大供热体制和供热价格改革力度,逐步建立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共同构成的热价形成机制,实行差别热价和煤热联动政策。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其他产品的比价关系,建立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并落实各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

(十七)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和收费政策。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各级财政和环保部门要安排排污资金,加大对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建立促进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的鼓励政策。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加快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适时出台燃油税,完善消费税制。积极研究以资源量为基础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办法,进一步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优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研究完善限制国内紧缺资源及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政策。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政府采购目录要优先考虑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产品。

六、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十八)加强法规体系建设。要结合我国国情,加快研究建立和健全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要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法规和规章。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

(十九)加大依法监督管理的力度。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逐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企业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二十)依法推行清洁生产。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快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监督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引导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

七、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确定一位领导同志负责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二十二)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通过试点,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和项目领域,进一步完善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政策措施,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工业园区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思路,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篇5

关键词:循环型服务业;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2013年国内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首次超过工业,且呈快速上升态势。湖南省近几年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4年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为42.21%,为11417.83亿元;省会长沙作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2014年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为41.71%,为3261.09亿元。2014年湖南省政府在《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中强调,要充分发挥“一带一部”战略区位优势,统筹规划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等4个部级经济区,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然而,湖南产业发展短板在于服务业,在于开放经济发展不足,必须审时度势,发展循环型服务业,评价体系是动力支撑,所以构建湖南省循环型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就成为一种发展手段和工具,助推现代服务业走出湖南特色。

一、循环型服务业评价指标构建意义

1.有助于客观评价省域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

借助于服务业循环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会动态性帮助大家理解和把握循环型服务业发展真切感知、客观成效和发展水平,以及出现优势和存在问题,为我省各级政府在开放型经济建设中发展循环服务业提供决策参考。

2.有益于省内地区之间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差异的比较

根据湖南省区位优势,通过比较省内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情况,查找省域各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剖析存在内部原因,适时制定应对办法,让不利发展形势进一步改观,促使循环服务业平衡发展。

3.引导政府政策制定和调整

评价是动力,也是一种手段和工具。通过循环型服务业发展经济指标评价分析结果,将第三产业发展绩效作为政府考核重要标准,亦可真实反映政策经济效用,将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水平量化处理,充分将指标反映实效反馈给省域各个政府主管机构,有助于他们摸清政策实效和不足之处,进而动态调整和改进。

4.有助于社会聚焦循环型服务业发展的关注

通过对循环型服务业发展客观评价,进行广泛宣传,让社会上更多人将目光倾注到循环型服务业发展上来,加深和增进人们对循环型经济了解和认识,扩大社会基础,营造更好环境。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与实效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准确把握循环型经济发展内涵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内在规律和实质,反映本省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特点,指标体系要能够全面的反应社会经济、服务业发展、环境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等全方位维度,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客观和可靠性。

2.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循环型服务业相互作用和产业发展内在要求,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工程,可以分为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进而牵扯到经济发展很多方面,有层次高、系统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设计指标体系要进行通盘考量,全面把握,对循环利用进行有效配置和优化,实现产业发展整体效益。

3.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

在一定时限内,评价指标有一定稳定性,有助于比较和分析器发展过程,然而产业循环利用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要求考虑动态发展特点,设计上要综合反映循环型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有利于管理和调整。

4.区域性和可比性原则

湖南地处中部,具有“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由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和服务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差异,设计指标体系时充分考虑区域实际情况,同时具有可比性,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力求共同性和注重差异性。

三、循环型服务业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1.循环型服务业规划设计上评价思路

规划上进行评价,评价区域内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总结好的发展经验,分析其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相关带动产业,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的限制因素,针对其劣势提出可行性建议及解决方法,为确定重点发展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内容打好基础。综合评价主要基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结构关系和经济效益。充分借鉴国内外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评r核心指标,构建具有操作性和前瞻性评价指标体系。

2.软实力和硬实力方面评价指标构建举措

软实力方面评价主要是基于区位条件、经济条件、市场潜力条件、资源要素条件和社会服务条件,软实力方面主要是看区位优势发挥度量,经济条件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尤其是是湖南外向经济发展依赖度和投资额,市场主要是规模和容量,引用外资水平、科技、教育和人力素质等等;硬实力主要是发展循环业的基础设施和运行条件。

3.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循环发展角度

一般来说,服务业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四个维度:经济系统、废弃排放系统、环境系统和资源系统;立足循环经济不是本着循环才循环,而是先满足两个基本要求即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友好,在此基础上才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水平,对经济效益考核是必然的;服务业是吸收劳动力大军高附加值产业,也将会影响国民经济和就业水平。

4.着力构建好循环业评价的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防火墙”,需要危机意识加强,贯彻落实上坚持一个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个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效益最大化,全面实施循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绿色、节能、环保、低碳等,倾力建成有益于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系统,加强法律法规、税收、重点工程等方面的系列措施,发挥制度上的合力推进湖南循环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在现代服务业内部子系统构建基本是经济社会指标,核心指标来自于资源和环境,将量化为主思想植入规划设计阶段;针对外联指标子系统构建基础是产业贡献价值,核心指标必须以产业关联性和市场准入程度,将定性分析植入到规划设计上,构建360式的全方位循环型的内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中霞,任杰.河南省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思路研究[J].河南科技,2011(9).

[2]田炯,王翠然.规划环评中循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以江苏省沿江开发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9).

[3]顾乃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基于省市制度互动视角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1(1).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篇6

关键词:工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实践路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工业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生产作为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主要途径,是“减量化”的关键环节;工业是再制造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主要承担者;工业是循环经济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供应者。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1.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以降低成本压力。

3.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

4.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5.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6.政府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路径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路径二:从推行清洁生产入手,打造新型循环经济型企业。路径三: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路径四: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企业设计、管理、生产的全过程,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延伸产业链。路径五: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咨询服务体系。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件

(一)制度支撑

1.计划和布局制度

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针对地质的环境资源情况和外来资源的可得实际,对产业结构体系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空间布局,明确企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以及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保证循环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

2.循环程序和示范制度

不合理的再用或再生利用程序往往导致不同的经济、环境后果,为了保证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地发展,应重视循环程序的制定,通过建立重要技术、工艺、设备和区域的示范制度来带动面上循环经济的发展。

3.市场准入制度

企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市场的推进,但市场的推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等。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凡新建和改、扩建工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方案。

4.信息化建设制度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生态工业化,逐步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调度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网、资金管理信息网、产品销售信息网、物资管理信息网等,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水平。

(二)管理支撑

1.建立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

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针对目前缺失的物料和能量利用的数据,建立相应的综合性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系统,在企业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企业之间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关联和交换,逐步形成生态型企业网络。

2.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需要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3.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

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体系,从而将有关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应有的动力。

(三)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从而降低资源消耗的强度。因此企业要强化循环经济领域有关技术研发工作,把重点放在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等科技项目方面,尽可能实现对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四)文化支撑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只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也不只是工艺、技术、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问题,同时需要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和配合。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灵魂。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基础,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整合和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社会责任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本与公众的矛盾和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要搞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就要减少利润。生产优质产品,不欺骗顾客,也存在着与消费者争利的问题。这都关系到企业的精神和文化。企业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大力营造有利于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政府行为;职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8-0005-06

循环经济是按照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学规律组织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其宗旨在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实质上,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需要借助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力的推动。

一、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的演进与效益分析

以经济过程中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多少为主要指标,可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发展阶段――废弃物排放量逐步减少;成熟阶段――废弃物零排放。

(一)起步阶段――激励性政策――政府净收益为负

20世纪80年代,人类进入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对生产末端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起步阶段。很多国家的政府积极地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和奖励制度,对企业和居民分类、收集、再利用废弃物的行为予以激励,并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如日本大阪市对回收报纸、硬板纸、旧布等废弃物的社区、学校等集体发放奖金等。

由于在此阶段,企业没有承担废弃物排放的社会成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通过过度生产,过度使用不属于自己的环境资源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造成废弃物大量排放,环境污染严重。在环境污染的压力下,政府作为环境保护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被迫承担由企业外部不经济行为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即支付巨大的废弃物处理费用,而由此带来的更清洁的环境福利却是有限的,即政府净收益(政府处理废弃物的成本与更清洁的环境福利之间的差额)为负。

(二)发展阶段――强制性政策――政府净收益增加但仍为负

20世纪9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阶段。通过绿色设计、生态工艺、技术评估等手段,实现闭路循环式生产。政府为强制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以及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来督促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体现了从废弃物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转变。这些政策包括:制定强制性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法律;制定清洁生产标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运用环境管理工具(指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环境管理会计等)。如德国1996年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规定了厂商对其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义务;美国1990年通过的《污染预防法》,要求工业企业通过设备与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改进、产品重新设计、原材料替代以及规范各生产环节的内部管理等方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8年出台的《国际清洁生产宣言》,提倡建设国家清洁生产中心项目。而环境管理工具已成为许多国家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基本工具,也是很多企业管理和评价清洁生产过程及其效果而优先选择的重要工具。

(三)成熟阶段――法律体系完善――政府净收益为正

2000年以来,很多国家的政府高度重视建设循环经济模式,努力构建以法律为保障、以经济激励为手段、以绿色技术体系为支撑的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政府政策包括:建立绿色规范制度;搞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充分运用经济激励手段;强化绿色技术支持体系。如,日本2000年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及一系列与此相配套的专门法,包括《废弃物处理办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家用电器循环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法》、《食品废弃物再生法》、《车辆循环利用法》、《绿色采购法》、《化学品影响法》等,规定了建设“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的循环经济社会;制定了诸如创造型技术研究开发补助金制度、推进循环型社会结构技术实用化补助优惠政策、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优惠和公司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构建了包括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循环型技术体系。

此阶段为废弃物“零排放”阶段。“零排放”概念是1994年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是指通过应用清洁技术、物质循环技术和生态产业技术等,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不排放任何废弃物。在现实经济过程中,“零排放”是“排放量最小化”的极限概念,是指资源在反馈式循环流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随着企业废弃物排放量的逐渐减少和排放浓度向排放标准靠近,单个企业处理单位废弃物的经济成本也不断上升。为了降低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成本,企业之间按照横向或纵向产业生态链建立的生态企业群就应运而生。上游生产环节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环节的原料或能源,资源得以循环利用,废弃物排放量减至最低,甚至为零,企业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减少甚至消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企业之间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起来的生态企业群,不仅减少了单个企业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成本,同时也将废弃物变成有价值的资源,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由于集群式的企业循环经济行为使全社会的废弃物排放量降到最小,政府的环境治理成本下降,而更清洁的环境福利增加,所以政府净收益为正。

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的差异

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它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职能也与在传统经济中有明显的差异。循环经济需要有新的政策与之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效力。这就要求准确把握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差异,转变政府职能,使其从关注经济增长向关注经济发展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可持续发展型管理转变。

(一)传统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使用存在比较强的路径依赖问题

由于传统市场经济在资源的使用中有比较强的路径依赖,假若在产品设计方面缺乏前瞻性,选择了资源浪费比较大、对环境不友好的技术,就非常容易产生资源环境方面的累积因果效应。而这一切市场经济无从解决,传统的政府经济职能所涉及的也不多,而这正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应当解决的问题。政府在企业的生产导向上要进行把关,同时,对虚幻经济的生产方式要及时矫正。

(二)环境资源的产权没有进行明确界定

由于中国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方面的实际情况,导致了在传统资源经济学假设条件下得到的结论与实际经济运行的结果大相径庭。由于缺乏对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产权的明晰界定,使得环境资源人人都可免费使用,对环境资源竞争性过度性使用的结果必然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因此,要解决环境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成本与收益内在化,十分有必要明晰界定环境资源的产权。但是,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和一些环境资源具有弥散性与流动性的特征,使得部分环境资源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另外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规定了环境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而此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只是指对环境资源的使用权的界定。所以,要研究环境资源产权如何界定、转让和交易,如何才能对厂商产生刺激等难题。例如,对排污权交易,就要研究如何分配排污权、如何评价排污权的使用、对富余排污权如何交易等问题。因此,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应包括:利用市场机制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明晰界定环境资源的初始产权,调整环境资源价格体系,建立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市场,使环境资源的价格能够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正确地反映环境资源的稀缺性。

(三)传统政府管理体制下缺乏实施循环经济的约束与激励

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资源保护的正外部性使得在传统政府管理体制下部分地区与行业缺乏实施循环经济的约束与激励。应当在循环经济条件下建立完善环境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制度以及产业发展的环境评价机制。由于许多资源产区发展水平较低,环境资源价值的贴现值不高,容易导致环境资源使用上的短期行为。政府必须建立必要的保护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还有建立资源生产与资源利用地区之间的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

(四)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适应循环经济的需要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能够反映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使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而环境质量的退化等环境债务也在国民账户的资产负债表上缺乏反映。同时,在GDp计算方法上,环境治理的费用还被列入了国民收入。如果长期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代价排除在国民收入账户之外,则势必扭曲社会经济发展真实的成本与收益关系,难以遏制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趋势。因此,应当采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使其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代价和环境污染的程度。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本衡量标准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资源保护费用,即将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支付,当作生产要素量化计入成本。但由于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价格,同时也不易区分污染的区域性影响效应,目前全球范围仍然没有任何成功的绿色GDp体系可供借鉴。

(五)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保护不力,而环境保护不力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难以调动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经济主体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特性,在无外力干预下,它总是会不顾社会利益而追求私人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结果。现有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环境保护的制度力度不够,漏洞较多,没有足够的权威,因而不能保证有效地贯彻实施。如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标准既难以与通货膨胀相适应,又不足以改变排污者的行为。其次,由于条块分割、中央地方利益的不完全一致导致了政府管理低效率。如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就有农业部、林业部、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分部门的多头管理容易出现政出多门、政策冲突或政策盲区,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行动难以协调一致。而且,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执法不力等原因,使环境保护效果不明显。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必须着重加强有效制度的供给。

(六)旧制度的路径依赖机制阻碍着循环经济的建立

旧制度的路径依赖机制是指制度变迁会沿着原有制度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这是因为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在中国,由于传统制度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加上传统制度路径依赖机制的作用,使得循环经济的真正发展建立成为一个长期过程。政府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必须坚决排除传统制度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切断传统制度的路径依赖,重新构建一个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的制度框架。

(七)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阻碍着循环经济的实现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多是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的。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又是产生废物污染最多的阶段。随着经济不断增长,资源与环境制约日益增强,中国资源和环境现状再也经不起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惯性,使得转变增长方式很难一蹴而就。再加上现阶段中国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效益仍是考核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各地区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很有可能选择急功近利的经济政策来获取政绩。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循环经济立法和执法的手段,强制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加入循环经济的指标考核内容。

(八)传统的资源利用观和消费习惯难以自动改变

经济不会主动涉及和强制改变人们的资源利用观和消费习惯。由于循环经济思想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够理解并主动地实施它。因此,国家和政府在建立循环经济战略的任务上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以科学的发展观、新的资源观和绿色消费观为引领,通过建立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和一系列有效的技术经济政策来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破除旧有制度的障碍,增加政府的制度供给,使制度真正能为循环经济提供支撑和促进。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以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相结合,通过建立法律、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等手段,引导社会经济行为向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并且通过建立市场准入标准等措施,规制企业生产活动的运行。

(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可以在以下10个方面发挥作用:

1.加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建设。通过立法,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前要尽快颁布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循环经济法》。同时,要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再利用的法规和规章。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和回收与处理单位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

2.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编制专项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类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等,使循环经济从规划阶段就全面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中,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从宏观的国民经济层次到微观的企业规划层次的全方位渗透。在规划决策的过程中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源头上控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3.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研究如何利用价格机制、绿色税收、绿色审计、财政投入和信贷、生态补偿、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及使用权交易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向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1)重新构筑社会价格体系,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自然资源价格,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生产要素之中,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循环经济产业。(2)研究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和收费政策。建立一套以绿色环境制度、绿色规范制度、绿色激励制度和绿色经济核算制度为核心的绿色保障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引导和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如通过低息、无息以及减税政策、资源回收奖励制度等手段对符合循环经济运行原则的行为进行激励,通过可归还的保证金、征收垃圾倾倒费、填埋和焚烧税、生态补偿税等手段对不符合循环经济运行原则的行为进行限制。(3)研究如何为从不同维度构建的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提供政策支持。着重研究如何为建立和发展中国的环境建设产业、废物再资源化产业和无害化产业提供政策优惠,促使循环经济产业实现信息化、集成化、市场化。

4.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研究。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支撑。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特征是高效地利用资源、更多地回收废物、最少地排放废物,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废物。主要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同时,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技术导向目录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5.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是评价一个系统是否具备循环经济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不同于传统经济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环境资源要素纳入循环之中。因此,构建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应遵循综合决策优先,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优优先,资源合理使用优先和经济过程资源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循环经济的指标可包括四个层次:(1)反映经济规模和经济水平的指标。如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经济效率指标等。(2)反映经济系统资源消耗情况的指标。如: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等的投入总量指标、人均消耗指标、单位GDp消耗的强度指标等。(3)反映经济系统废弃物排放情况的指标。如: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的排放总量指标、人均排放量指标、单位GDp排放的强度指标等。(4)反映资源循环利用情况的指标。如:废水处理率、废水循环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

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统计局联合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4个方面入手,在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上分别规定了22个和14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6.建立与完善循环经济信息公开体系。建立各级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的物流、技术、管理和政策信息,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通过提供比较完全的信息服务为循环经济的资源回收利用建立市场交易平台。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公布产生废弃物企业的信息、废弃物特征及潜在价值信息、循环型企业及其市场准入信息、最新的循环利用技术信息、有关的政策保障信息等。同时,适时公布各地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信息,在公布城市环境质量和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状况的同时,建立企业环境表现公开制度和区域生态环境评估与巡察制度,促使各地政府加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督促企业加大环境责任,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

7.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高能耗、高水耗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合格评定制度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加强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8.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重化工区集中地区,要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特点,合理调整经济的区域布局,建构区域循环经济。

9.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和市场运行法则,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通过促进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搭建生态产业园区、改造工业园区、建设生态型城市等方式,引导企业本身进行清洁生产,不同企业间构建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促进环境建设产业与资源再生产业快速发展和城市社会层面上向发展循环经济整体推进。

10.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要在循环经济立法、政策制定、技术开发、信息体系、标准体系以及核算制度的建立、各层次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的确定、重大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推进计划和实施措施。尤其要研究制定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节约利用、清洁生产,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与实施机制,推动循环经济真正快速稳步发展。

(二)政府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生态系统的行为作用

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生态系统出发,在可操作的生态企业、生态产业园和生态城市(生态社会)三个层次,探索中国政府循环经济政策。

1.生态企业――政府的利益驱动与技术支持。生态企业是以清洁生产为导向的企业,用生态经济效益理念设计生产体系和生产过程,促进本企业内部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在生态企业内部循环层次,鉴于现阶段企业面临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与技术压力,政府的循环经济政策应该是激励性的:

(1)研究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环境行为,用税收优惠、经济补贴、优先采购等政策,以经济利益驱动生态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2)支持开发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加速循环经济技术成熟进程。

2.生态产业园区――政府运筹与组织。生态产业园区是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生态链网把具有产业关联度的不同企业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的产业共生群体。在生态产业园区层次,按照横向或纵向产业生态链建立的生态企业群,不但可以降低生态企业独自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成本,而且可以将某一企业的废弃物变为另一企业的新价值资源。但是,生态产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却因彼此之间交易量的扩大而增加。政府促进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的循环经济政策应该是:(1)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搞好生态工业园区的统筹规划。集聚具有互补配套功能的企业和项目,形成生态产业链或产业群。(2)构建基础设施,完善政策制度。完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制定税收、信贷、进出口等优惠政策。(3)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协调、指导生态工业园区内部和园区之间的信息、技术、物资的交流,提升园区整体的生态经济效益。

3.生态城市(生态社会)――政府规划与市场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会)是指在城市及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有规划有系统地组织生产和消费及废物资源化活动,使整个社会的经济体系在宏观层次上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创建生态城市(生态社会)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不同层次之间的循环链接。(1)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链接,不但使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而且使废弃物转变为再生资源并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生态环境最佳;(2)在消费领域,通过实施绿色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利用,实现最优消费和资源最小量消耗;(3)在社会领域,通过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连接,使整个城市乃至全社会都纳入循环经济圈中,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系统。政府应在已取得的生态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实践的基础上,确立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合理规划生态城市,特别要积极调整产业政策,依靠市场机制培育循环经济核心产业,构筑生态城市的循环产业链,扩大循环经济的辐射范围,依法加快循环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2):35-39.

[2][12]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47-52.

[3]李赶顺.浅析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方策[J].日本学刊,2002,(6):110-114.

[4]白露.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循环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0):34-35.

[5]刘兴利.从绿色GDp试点说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5-04-05.

[6]张小兰.论实行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J].经济问题,2005(2):28-30.

[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eB/oL].省略/,2005-09-08.

[8]牛桂敏.循环经济:从超前性理念到体系和制度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63-65.

[9]宗建树,陈湘静.为循环经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n].中国环境报,2007-09-05.

[10]刘志荣,陈雪梅.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制度设计―基于政府与企业博弈均衡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76-80.

analysisontheFunctionofGovernmentBehavior

inCirculareconomicDevelopment

LiYunyan

(Circulareconomyacademy,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Beijing100022,China)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立法考察;启示

中图分类号:F062.1;D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1-0034-06

日本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此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但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间的矛盾也使得日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足尾矿毒事件、四日市大型石化工厂污染事件、“痛痛病”事件等[1]。这使得日本开始反思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努力改变对环境产生破坏的原有发展方式,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无浪费地使用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从此便应运而生,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保证其贯彻执行。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和遭遇到的问题与中国目前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日本所积累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经验为中国提供了不少可资借鉴的价值。

一、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实践考察

构成日本循环型社会内容的主要是法律体系。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对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其立法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实行的是环境保护末端治理的战略思路,80年代以后转向从生产和消费源头防止污染的“管端预防”,实现了发展战略和思路的一次突破,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传统经济流程并无根本的改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提出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了发展战略和思路的二次突破。1993年,以《公害对策基本法》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国际协调为新的理念,制定了《环境基本法》,2000年又通过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目的是使保护环境的工作更加具体化,从生产到废弃的全过程中,提倡和促进物资的有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减少废弃物,减轻环境负荷,在具体实施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法的循环经济立法模式。即以《环境基本法》和《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为循环经济基本法;以《废弃物处理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为综合法;以《特种家用机器循环法》、《建筑材料循环法》、《容器包装物分类收集循环法》、《食品回收法》以及《绿色采购法》等为专项法。这种多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在内容上主要体现为以下特征:

1.合理分担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必须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各自所要承担的责任,在此基础上使其公平合理地履行各自的义务。首先,政府除了要承担制定政策措施的责任外,更重要的还要承担财政支持上的责任。要建设循环型社会,政府的财政援助是不可缺少的,日本中央政府在这方面的预算2001年为4214亿日元,2002年达3988亿日元。除了政府提供直接的资金援助外,对能源的合理使用和再生资源的利用以及为了推动资源回收购买设备、技术开发等,则由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给予优惠利率的政策性贷款。其次,在企业责任中贯彻了“预防为主、防治综合、综合治理、污染者负担责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原则。要求企业在经营中采取必要措施,抑制原材料、产品和容器变成废弃物;当它们成为可循环资源时,由企业负担费用进行适当的循环;当其不能循环使用时进行适当处置。最后,公众的责任是要抑制产品变成废弃物,尽量循环使用并适当处置废弃产品,由于对于公众的这些要求并不能通过强制性规定予以做出,所以在法律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宣誓性的号召,并通过向消费者课征保护环境税①的方式,由公众间接地承担责任。

2.适当运用经济手段,配合健全的法律制度。法律仅仅是制度上的保证,虽然法制观念得到大家认可,但是仅有法律制度的保障是不够的,还需要创造激励机制,其中,经济杠杆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段。例如,在日本对于垃圾的处理常常是要向公众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的。虽然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应当对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承担责任。但是,随着废弃物的增加,由受益者适当地承担一定的费用也是符合公平原则的,特别是通过对废弃物的有偿处理,对减少废弃物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另外,日本的一些地区还采用了征收工业废弃物税的办法来减少污染。

3.发动国民,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为了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活动方式,日本政府积极鼓励全民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如,日本政府在其政府采购中按照《绿色采购法》优先购买环境负荷小的产品,尽管绿色产品往往价格较高,但对于促进“购买绿色”为目标的企业、行政机构、消费者团体组成的“购买绿色网络”活动给予了积极支持。有利于民众改变生活方式,减少一次性商品的使用。此外,日本还实行了一种称为“环境顾问”的制度,即对环境保护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专家经过环境省审查以后授予“环境顾问”资格②,专门负责对企业和市民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指导。

4.按照生态经济学对各个领域实行全盘考虑。生态学是循环经济立法的实践基础[2]。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肉类、生态系统与自然系统结合起来考虑,从全国范围内规范全方位的社会经济生活,包括各行业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以及处理等各个阶段,确保社会物资循环。抑制天然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这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它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5.以科技和教育为后盾,加强技术研发和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在《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通过的第二年,日本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就放在零垃圾和资源循环型技术的研究上,由国家来承担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科技发展任务,包括制定与完善可循环资源的循环和处置造成环境负荷程度的评价方法,研究开发抑制产品变成废弃物的技术以及对可循环资源进行适当循环和处置的技术。循环型社会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教育,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得到全社会的理解与配合。日本政府对当地中小学开展保护环境的活动给予援助③,包括在人才和资金方面的援助,另外对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nGo,一方面提供信息④,另一方面建立“地球环境基金”给予资金援助。

二、中国循环经济立法考察

中国环境保护工作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环境保护经历了一系列战略观念与思想的重大转变[3]。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立法实践活动也逐步朝着从最初强调“末端治理污染”到“污染预防型”立法再向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全局思想转变。因此,循环经济的立法活动按此标准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3年―20世纪80年代末)。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国家计划委员会拟定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就提出了努力改革生产工艺,不产生或少产生废气、废水、废渣;消除冒、滴、漏;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治工业污染的方针。在20世纪80年代初,又明确提出技术改造是消除“三废”的根本途径。1983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的决定》,要求把对“三废”的治理、综合利用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并采用能够使资源、能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污染物排放少的工艺替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艺;采用无污染、少污染、低噪音,节约能源、资源的新设备,替代那些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能源的设备;采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采用合理的产品结构,发展对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搞好产品的设计,使其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多年的工业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可贵的经验。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现在)。这一阶段始于1989年颁布并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强调“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在此之后,中国又陆续颁布出台一系列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水土保持法》(1991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节约能源法》(1998年)、《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2004年)、《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以及包装法等专项法也已列入国家的立法计划之中。国家关于制定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已进入论证阶段,2006年11月14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对外公布,这表明中国在制定《循环经济法》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4]。此外,地方循环经济的立法进程也逐步加快。目前,陕西、辽宁、江苏、太原、深圳等省、市也先后制定了清洁生产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中国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奠定了基础[5]。

目前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虽然数量不少,但同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相比,还处于从理念到实践的发展之中,甚至带有明显的早期性特征,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它们并不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立法。在第一个阶段,资源综合利用只是作为一种污染治理的方法,体现的仍是“末端治理”的应对思想,同循环经济首先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的“污染预防”有本质不同;而第二阶段的立法虽较多地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甚至在立法中明确提到了“循环经济”⑤,但清洁生产、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只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部分,且实施效果也并不理想。目前,中国现有循环经济立法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重大理论问题未取得突破,影响立法进程。目前矛盾较为集中的是循环经济法的法律定位不准确、循环经济立法的模式不清楚、体系结构与现有立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循环经济立法的价值判断、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2.核心制度缺乏,致使立法流于形式。现有立法多停留在宣示国家政策的宏观层面,口号式的提倡过多,具体的权利义务规定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制度,如强制回收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技术支持制度等,因缺乏实施机制而流于形式,法律的刚性明显不足。

3.立法质量从总体上看不够高。不少法律条款过于原则、模糊,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有的法律之间还存在相互矛盾甚至冲突的现象,使得执法机关和公民、法人无所适从。

4.立法空白多。现有立法主要局限在工业领域,局限在城市且配套性较差。宏观上缺乏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高度进行全盘指导上的立法,微观上少有将循环经济在具体领域的制度落到实处的配套法规。

5.公众参与明显不足。现有立法仍局限于依靠政府、依靠管制型行政方式来实现循环经济的立法目的。在提供公众参与的途径、给予公众参与的保障、激发公众参与的机制等问题的考虑上仍然不足。

三、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实践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循环经济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必须通过法律予以干预和引导才能保障其最终得以落实。中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充分借鉴和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立法之路。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对于我们的最大启示就在于日本循环经济立法采取了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法的立法模式。通过本文第二部分的介绍,我们得知目前中国循环经济的综合法和专项法并不缺失,只不过需要在立法实践中予以不断完善和改进。因此,中国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制定《循环经济法》,该法出台的意义不仅已被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所证明,而且更在于中国政治层面和立法技术层面都强烈呼唤一部综合调整循环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循环经济法》尽快出台。从政治层面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经济、环保和社会等领域的重大变革,因此迫切需要在上层建筑的法律领域也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即客观上需要一部能够统揽全局、具有综合性质的循环经济基本法,运用权威的法律手段支撑、保障和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从立法技术的层面看,中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至今还缺少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层次系统综合的调整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规范[6]。这些法律法规受制于各自法律定位的限制,无法发挥从全局的高度整体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使命。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等诸多领域,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环境治理方式以及相关战略和政策的重大变革,迫切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在总结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整合现行的法律措施,制定具有综合法性质的循环经济法律,而不能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暂缓循环经济法的出台[7]。

总之,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实践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在立法的目标、理念上借鉴,准确定位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二是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学习、引进其成熟的立法经验,不断补充完善中国现行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做到洋为中用,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

(一)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日本《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是确立了“排放者责任”和“扩大生产者责任”这两项原则[8],但是日本已经处于了后工业时代,其资源利用的效率较高,对于前端的减量化(Reduce)的开发潜力较小,因此,日本的立法更侧重于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而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立法时就应当结合中国实际,对这三个阶段⑥给以同样重视。所以,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的立法目标和基本原则也应更具综合性和全面性。

1.责任合理分担原则。该原则是指在循环经济立法中应当明确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三者之间的责任,各自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生产者的责任就是确定生产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承担终端环境法律责任;消费者责任就是消费者在循环经济体系中承担清洁生产责任、生活清洁责任和环境法律责任要求;政府责任就是政府应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应该为一国循环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终端环境承担责任⑦。因此,该原则除了包括“排放者责任”和“扩大生产者责任”原则的含义之外,在中国还被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

2.科学计划原则。科学计划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首要措施。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计划主要包括城市计划、村镇计划、土地计划、森林计划、污染防治计划、城市环境质量控制计划、自然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计划等等。科学的规划可以克服经济发展过程的片面性,克服市场失灵的缺陷,保证环境保护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综合平衡,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宏观调控作用。在循环经济立法中必须强调建立循环型社会计划的重要性,规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与其他国家计划的关系,其他国家计划应以建立可循环社会的基本计划为基础。

3.资源化原则。该原则是指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应尽可能多地重复利用或资源化,实现废物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根据这项原则,在循环经济立法中应当将实现产品的资源化和重复利用作为循环经济各项法律制度设计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例如,规定废旧塑料、金属、玻璃回收后应尽量重新入炉制成新制品;废纸制品被回收后可以制成纸浆;农业和城镇生活废弃物根据其特性可以堆肥、生产沼气等。

4.风险防范原则。风险防范原则要求克服因为科学不确定性导致不行动的做法[9]。简单地说就是坚持“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此原则是针对环境恶化结果发生的滞后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而提出来的,该原则虽然在现行一些环境立法中有所体现⑧,但在其具体内涵和要求上与我们这里所说的风险防范仍存在一定差距。循环经济立法时,应当按照风险防范原则的要求,规定经济开发项目的实施人或所有者、新技术的开发者、使用者或所有者应当承担环境风险。其表现为:当事人在向国家有关机关申请许可时、在行政机关进行执法活动时、在遭到公众投诉指控时都要能证明其项目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该原则还要求国家在循环经济立法中,重视运用经济刺激的手段使环境风险降至最低,如: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保证金等制度。

(二)循环经济法的主要法律制度及措施

1.循环经济法中的基本法律制度。该部分制度起着统领整个循环经济法各项具体制度的作用,主要对于对事关发展循环经济全局的重大事项进行规定。其内容应当包括:立法目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宗旨、循环经济的法律定义、法律适用范围、管理体制、以及“循环型社会”、“废弃物”、“可循环资源”、“循环”、“再利用”、“再生利用”等基本定义。同时,还要确立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目标,宣传国家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10]。

2.生产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贯彻节约优先的方针,针对在生产建设环节突出的资源浪费问题,应重点规定生产建设中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一般要求[11],其主要制度应包括:(1)产品包装循环制度。日本的《容器包装循环法》是一部规定容器包装废弃物由事业者⑨循环处理的法律。其明确规定,如果特定事业者无法自行完成包装的再商品化,将委托给指定的其他机构来处理[12]。中国引入该项制度的目的就是通过导入市场竞争机制,使各生产厂家在削减处理垃圾成本和开发技术方面展开竞争,借助市场的力量达到循环利用资源的效果。(2)建设再生制度。日本《建设再生法》规定,建筑业的工程承包商有义务对建筑垃圾,尤其对拆迁工程中产生的钢筋、水泥和沥青等废弃物做分类处理。中国循环经济立法同样可以借鉴这一做法,规定建筑公司在施工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政府部门进行建筑垃圾预先登记,并在竣工之前尽可能地完成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建成不产生废弃物的零污染工程。(3)绿色设计与制造制度。首先,循环经济立法要引导产品开发侧重于绿色设计,优化设计方案,达到投入资源总量最小化、种类数和有毒有害物最少化。使产品开发逐渐向生态化、小型化、轻便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其次,企业生产必须侧重绿色制造。产品生产环节尽可能考虑材料使用少、对人及环境无害或少害、生产和使用过程低(零)排放、易回收和再资源化等相关问题。(4)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是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宣传环境品质或特征的用语或象征符号。环境标志标明产品从生产、使用以及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符合保护特定环境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损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环境标志制度可以促使产品生产者将环保因素贯穿于整个商品生产过程,努力改变其产品的环保形象,生产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5)企业环境公开制度。政府在公布城市环境质量的同时,建立企业环境表现公开制度,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还可以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评估和监察制度,通过权威媒体向社会公布结果,促使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13]。

3.流通消费中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1)家电循环利用制度。其立法目的是通过对特定家用电器的回收、利用,从而减少废弃物和提高资源使用率。该制度可规定消费者有义务尽量延长家用电器的使用时间;废弃时必须将该家电交给有关家电零售商店,并支付回收、运输和再商品化的有关费用;家电零售商有义务回收,并将回收的家电交给家电制造商;家电制造商有义务根据再商品化的标准,将回收的家电再商品化。(2)食品循环利用制度。其立法目的是减少食品废弃物的产生,促使食品循环资源的再生利用。该制度可规定浪费食品是违法行为,号召全社会杜绝浪费食品,要回收和利用食品垃圾,要求食品加工业、大型超市连锁店、宾馆、饭店等与农户签订合同,将不能食用的蔬菜下脚料等制成肥料,厨房垃圾也要制成肥料。这不仅可以减少城市的食品垃圾,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肥料。(3)汽车循环利用制度。其立法目的是通过将报废汽车的再资源化的规定,实现减少废弃物,合理处置废弃物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标。汽车再资源化的具体内容是:对报废汽车的全部或部分实施再使用和再生利用,或者通过焚烧进行热回收;汽车生产厂家负有回收的责任,消费者负有承担回收费用的责任。

4.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性法律制度。(1)政府环保援助制度。该制度就是要求政府将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列为重点领域,优先立项,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例如,日本1993年的《促进能源等的使用合理化以及资源有效利用事业活动临时措施法》就规定对生产者进行的通过能源改进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事业、促进再生产品使用等事业给予新的政策性支援[14]。(2)税收倾斜制度。政府应当实行鼓励节约与惩罚浪费相结合的税收政策,对于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单位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和扶持。例如,对于企业购置节能、环保设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行为,政府可尝试取消其消费型增值税;对使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原材料、严重污染环境的消费品的行为,可将其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或征收较高的消费税[15]。在日本,自2000年《地方分权一揽子法》出台之后已有12个地方政府对产业废弃物设置了环境税[16]。(3)绿色采购制度。这一制度主要是针对国家机关在购买物品时,必须购买环保产品,同时负责向公众提供有关环保商品的信息。这样一来,许多企业纷纷看好环保产品的商机,就会出现生产销售环保产品的热潮。同时,由于政府都以身作则购买使用环保产品,这对于公众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引导和鼓励,最终也就提高了民众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积极性。

注释:

①环境税也称为绿色税,是指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各种税收措施或征收的税则。在日本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落实《京都议定书》的要求:日本负有削减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义务,确保在2008-2012年的5年内实现减排温室气体比1990年少6%。

②截至2004年3月31日,登记在册的负责对企业和市民提供环境指导的环境顾问各有2163人和1448人,另有213人持有指导双方的资格。

③例如,支援青少年环保活动的“青少年环保俱乐部项目”、培育环保人才的“环保顾问培养项目”等。

④日本环境省特在“地球环境伙伴关系大楼”设立了信息提供窗口。

⑤例如,中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9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本行政区域的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⑥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三个阶段。

⑦从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过程和经验来看,其循环经济法首先是由政府推动的,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就决定了在立法上应明确国家有义务促进和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所以,在中国的立法中也应当首先明确政府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⑧《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保护法》的第1条都开宗明义地强调其立法目的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或其他不良影响。

⑨该法制定了容器包装厂和利用容器包装的公司为特定事业者,并要求其承担对容器包装进行再商品化的义务。

参考文献:

[1][8][14][16]魏全平,童适平.日本循环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38;45;46.

[2]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0.

[3]解振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7.

[4]侯庆喜.解析循环经济法草案之缺陷[J].绿叶,2007,(2):62.

[5]熊哲文.中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研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1):26.

[6]孙佑海.中国应当制定什么样的循环经济法[J].法治论丛,2006,(4):84.

[7]李克荣,刘武朝.关于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冷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4):46.

[9]李毅,戴巍.浅谈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基础与原则[J].企业经济,2006,(8):186.

[10]段永清.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论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5):63.

[11]冯之浚.循环经济与立法研究[J].财经界,2006,(10):74.

[12]范纯.法律视野下的日本式经济体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84.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4-0016-04

一、乌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步实践

(一)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各项制度的建设

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乌海市政府明确了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层面:即企业、园区、社会逐步建立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一是企业层面的小循环。要求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最小化,建立企业内部的工业生态系统;二是园区层面的中循环。对工业各行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要求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园区企业间废物相互交换利用;三是社会层面的大循环。促进工业园区之间、工业各行业之间形成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要求工业固废物得到再利用和再循环。逐步完成生态工业系统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良性循环,努力把乌海市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区。

(二)注重循环经济发展各个环节的落实力度

1、整合基础资源,提高利用效率。按照《乌海市煤炭工业发展规划》,乌海市先后关闭了所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300余家,并对目前仅存的23家符合条件的煤矿进行了大幅度整改。在此基础上,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深度转化,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煤炭由初期的洗选、炼焦为主,开始向下游产业延伸,新审批的煤焦项目年产量都在100万吨以上,而且必须具备回收利用焦油、粗苯、煤气等化工产品的能力,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2.淘汰落后产能,加速结构调整。由于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与国家产业政策存在明显的博弈行为,乌海市在宏观调控、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处于较被动的地位,大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先后被淘汰关闭,涉及煤炭、焦化、水泥、电力、电石、铁合金等多个行业,关闭各类企业近千户。同时,投入环保治理资金60多亿元,对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3.推进清洁生产,实现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治理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是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2006年,乌海市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清洁生产工作,27户企业列入清洁生产试点,涉及发电、采煤、洗煤、水泥、焦化、硅铁、电石、化工、玻璃、炼铁、制酒、印刷等12个工业类型,包括自治区强制要求的12户沿黄企业。目前,20户企业已通过清洁生产验收,13户企业通过了节能审计。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针对沿黄、高载能、电力、化工、水泥重点行业企业,开始实施排污调查摸底工作,不断对排放污染物超标、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并鼓励企业自愿申请清洁生产审核。

4.引进重点项目,实现产业接续。在循环经济理念的引领下,乌海市加快发展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个支柱产业,重点抓了一批较大型盐碱化工、硅化工、煤化工等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接续项目的建设工作。这些项目的建成,推进了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延长产业产品链条,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煤――电――化工”、“煤――焦煤――化工”、“煤――电――特色冶金”、“煤焦――钢铁”等产业链条的构建和联合重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综合利用,形成产业集群雏形和规模效益。

5.确立重点企业,发挥带动作用。目前,乌海市有2户企业列入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分别是君正科技产业集团公司、黄河工贸集团公司。黄河工贸集团公司遵循“以主带副、以副养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使单一生产链条迅速发展为多元循环链条,提高了废弃物利用率,现已形成循环经济雏形,如何扩大循环范围,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集团面临的新的战略性问题;君正科技产业集团创建之初就制定了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依托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在产业规划和建设上以高起点、高标准和规模化建设为指导方针,已初步建成煤炭、电力、pVC和硅铁、电石等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框架,仍在进一步培育产业接续项目。此外,神华乌海煤焦化公司、乌海化工有限公司也已形成初级循环产业链条,有20多户企业基本实现了内部小循环,并且开始从企业内部循环向园区乃至地区范围循环过渡,以构建完整的循环产业链。

二、循环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障碍和阻力

(一)国家政策层面

1.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存在滞后和不健全的问题。调查显示,虽然从2003年起国家就开始提倡发展循环经济,但《循环经济促进法》是2008年8月29日由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2009年1月1日起才执行。法律出台滞后,导致循环经济发展长期缺乏最有力的依据。而且,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各方面配套的优惠政策,税收、财政、信贷等方面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方面都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体系。如对于清洁生产型企业、部分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电石渣、高炉水渣等)的税收优惠政策、资金倾斜政策不明确,不利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完善的监督考核办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统计、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加强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废物产生的统计管理,并将主要统计指标定期向社会公布”,表明我国循环经济的监督考核机制仍然没有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考核的依据。

3.部分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存在步调不一致问题。如《关于鼓励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8)981号)中规定:新建、改扩建电石法聚氯乙烯项目,必须同时配套建设电石渣生产水泥等电石渣综合利用装置,其电石渣生产水泥装置单套生产规模必须达到2000吨/日及以上。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的企业,经国家循环经济主管部门认定后,可享受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但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的鼓励类产业中却没有上述内容,而2007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迟迟没有下发,导致部分准备实施该项目的企业难以得到优惠政策的扶持,影响了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4.循环经济发展缺乏信贷资金支持。目前,信贷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对产业政策鼓励类目录所列项目,基本是重点支持的对象。而循环经济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理念,就资源型城市的现状而言,只考虑单个项目很难满足信贷准入条件,而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缺乏综合性的扶持政策,信贷政策也就不能配套而行,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难以取得信贷支持,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和转型。

5.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涵盖的范围有限。调查显示,《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和国家减免税政策主要以建材产品为主,化工产品种类多、利废多,但给予的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少,不利于促进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经济的转型。

(二)地方操作层面

1.现行《乌海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可行性有待商榷。《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现行《乌海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形成于2006年,主管部门是乌海市环保局。行业规划以指标设定为主,园区规划形同虚设,重点企业规划空缺,整体工业经济循环发展构建的目标不明确。总之,《规划》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求,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都存在问题。

2.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不够明确。调查显示,由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管部门不明显,虽然乌海市各经济管理部门、各区级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方面的态度都相当积极,但却各自为政、独立发展,难以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循环经济工作的开展。由于难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统一到一个口径上来,导致许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不能有效落实。

在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中,各部门、特别是各区级政府仍然延续“增长型”而非“储备型”经济,倾向于做大做强,主要的做法仍是上项目,而对于新项目之间、新旧项目之间、现有项目之间的配套问题,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园区之间的配套问题,缺乏完整、慎密、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长远发展、协调发展、互动发展的意识差。

3.对企业不利于环境行为的处理力度不足。对于企业违反规定损害环境的行为,国家出台了多项措施,乌海市也制定了部分处理办法。但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措施和办法起不到有效的规范和促进作用,导致资源循环利用程度和废物资源化水平仍较低,导致环境污染在一定范围内仍较严重,影响了循环经济的推进力度。

4.现有产业配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乌海市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底子薄,产业的配套能力差。虽然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但主要产业及龙头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仍显不足。目前已形成的只是循环经济的雏形,而且是产品层面上的循环,发展循环经济的链接项目有待补充。

(三)企业执行层面

1.企业对循环经济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的趋利心理仍然是第一位的,社会责任意识差,环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也不高。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企业更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流投入生产环节,而不愿将资金投入到增加成本的循环经济实践中,这对更广泛的在企业行业内推行清洁生产、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产生了很大的阻力。

2.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一方面,在《乌海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没有明确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地位,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的小循环没有成为循环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削弱了企业在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试点企业的产业层次不高,难以发挥带动效应。就目前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情况看,起支撑作用的规模企业不具备,也存在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问题,不断进行产业接续、延伸的项目建设,目前还难以起到产业带动和辐射效应。

3.循环经济政策落实的积极性不高。由于部分生产资料丰富且价格低廉、环境监管力度不足、激励机制不到位等原因,使企业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的动力不足。如粉煤灰的利用问题,乌海市虽然出台了《关于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暂行办法》,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固废的消化,但由于费用高于原生产材料,导致政策难以有效落实。企业自己实现内部配套循环不现实,也会导致新的重复建设问题。目前,乌海市部分电厂的粉煤灰山已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污染,有效解决仍有待时日。

4.乌海市循环经济的发展仍停留在企业层面的小循环。虽然可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小而全”毕竟是一种较落后的生产方式,一方面企业难以形成专业化生产优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化分工的形成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融入工业经济的整体循环才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

5.资金缺口较大导致产业接续项目配套进展不力。几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资源型经济受政策调整与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当大。近年,乌海市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的重点项目不断投产,但依赖于资源的基本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政策和市场风险较大,导致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或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需求受阻,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缺口较大,致使项目搁浅、设备闲置。据非正常渠道测算,乌海市初步形成循环经济体系的资金缺口约在80亿元左右。

三、促进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1.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财政等手段,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生产、消费、回收、财政、税收、投资等制度,为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建立循环型社会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和政策环境。

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循环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只有建立有力的监督机制,才能把循环经济变为企业、政府、公众的共同行为。

3.建立健全循环经济考核体系和考核标准。通过对循环经济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的指标评价,促进循环经济深入发展,推动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4.进一步落实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出台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更为有利的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利用工业废弃物的积极性。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1.进一步完善《乌海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在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方面要实行全市“一盘棋”,做到企业规划符合产业规划和园区规划、园区规划和产业规划符合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企业规划之间、园区规划之间、产业规划之间要做到环环相扣,协调共生,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体制。

2.统一协调各方利益,确定发展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工程,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科学决策,统一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各园区的行动,使他们能力乌海市经济发展的全盘考虑,通过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破资源约束、消除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试点企业的指导,推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对探索、总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乌海市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工作刚刚起步,从具体情况看,企业发展规划雷同、目标不够明确、发展动力不足、缺少技术资金以及协调机制不完善等成为试点工作的主要问题。加大政府的协调指导力度,解决试点单位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有可能发挥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提供实践经验,也为争取早日进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行列、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奠定基础。

4.建立地区大循环、园区中循环、企业小循环衡量的具体标准。目前“大循环、中循环、小循环”的思路已成为乌海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如何促进这种循环模式的有效运行却没有明确的标准。应该从资源消耗、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加以进一步强化,并结合国家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衡量标准,促进其有效运行。

5.借助目前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抓好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建设循环经济“补链”项目,加速完善产业链的续接,对不同产业集群进行整合,使循环经济企业内部各成员企业之间、各循环经济企业之间、各工业园区之间、各产业之间形成高度关联的产业链。使产业链结构向资源利用合理化、废物减量化、生产过程无害化、企业发展规模化转变,构筑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优势产业框架体系,实现乌海市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的构想。

6.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认证工作,进一步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通过减免税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资源综合利用的行列,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加大税收返还力度、政府补贴力度、奖惩力度等办法激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同时,还要考虑通过加大收费力度的办法限制企业工业固废物的堆放量,实现工业废弃物的统一管理和运输,促进企业通过多种途径消化工业固废物,降低工业固废物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影响。

(三)疏通信贷支持渠道

一是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拓展服务领域和空间,逐步将信贷支持重点向循环经济项目、企业、园区、城市和行业倾斜。二是支持循环经济接续项目和补链项目,促进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利用目前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建、扩建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使企业层面、园区层面、行业层面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逐步衔接完善,尽快有效发挥作用。三是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应通过设立循环经济担保基金的办法,增加各类担保中心对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的贷款担保职能,为企业申请信贷支持提供保障。四是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研发提供信贷支持。重点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研发,以及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为循环经济发展做好技术保障。

课题主持人:周宝成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篇10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国内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措施

一、循环经济概念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一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且要求遵循生态规律,把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循环经济也称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不足、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

当前我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实际困难和障碍,比如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国家还没有指导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资源利用的指标和核算体系也不健全,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建设仍是薄弱环节,有效的激励政策尚未建立起来,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还不够,还缺乏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这些都成为我们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

1.思想认识不足。其表现一是对我国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认识不足,缺乏对发展循环经济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对经济发展和环境间的关系及其矛盾了解不够,或不够关心。三是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作用了解不够、知之不多。

2.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思路尚不清晰,已有的一些规定比较原则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现行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中的一些制度,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污染防治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3.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体制。发展循环经济在推动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方面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激励,但我国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回收处理体系和费用机制。

4.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我国循环经济的政策和理论研究已滞后于实践。目前我国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同时也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

5.循环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及消费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方各部门的协调一致。中央政府的态度是积极的、明确的,而地方政府的态度则是比较迟缓或者消极;社会宣传、动员机制不够,民众参与低下。由于宣传不够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民众不容易获得循环经济的信息资源,社会成员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绿色消费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参与意识薄弱;中国目前缺乏大量的群众性的环保组织,造成中间环节的缺失,单纯依靠政府的推动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企业亟待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措施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同时,我国怎样发展循环经济,这一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理论上深入研究。

1.转变观念,要把发展观统一到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要把节约资源与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一道列为基本国策。

2.要搞好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及分阶段的推进计划。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应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要认真转变职能,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3.调整结构,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

4.健全法制,要研究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要加大执法监督和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