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十篇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十篇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9:57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篇1

关键词:教育;webService;UDDi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14-0000-01

ResearchonnetworkDistanceeducationSystemonwebService

HuangShaozhen1,QinBingsong2

(1.HainanRadio&tVUniversity,Haikou570105,China;2.philatelyBureauofHainan,Haikou570311,China)

abstract:networkdistanceeducationhas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support,sogeographicallydistributedalloverthecomputernetworkuserscanaccesstheremotesystemofeducationalresources,toachievelearning.BasedonthewebServicetechnology,research,thewebServicetechnologybaseddistanceeducationsystemsolution,allowingthesystemtoachieveacross-platform,cross-loosecouplingbetweenthedatabases.

Keywords:education;webService;UDDi

一、webService技术

webService是一种新型的web应用程序,具有自包含、自描述以及模块化的特点,可以通过web、查找和调用。其实现的功能可以是响应客户一个简单的请求,也可以是完成一个复杂的流程。webService技术是在现有的web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新的协议和标准组成的。web服务相关的主要协议和标准包括:Soap、wSDL、UDDi等。一个实用的web服务应当按照需要选用其中若干层次的功能,而无须所有的特性。

二、系统设计

(一)系统总体结构

网络远程教育系统采用Browser/webServer/DatabaseServer三层体系结构。在三层体系结构中,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结构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web服务器上,从而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用户界面完全通过客户端浏览器来实现,在客户端实现部分事务逻辑,但是主要事务逻辑通过服务器端来完成,即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的分布点发出请求,当web服务器接到浏览器发出的请求后对其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及所需信息通过网络分布点返回给浏览器。三层B/S结构简化了客户端的工作,客户端上只需要安装web浏览器就可以了,客户端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维护,系统的扩展变得也非常容易,从而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并增加了交互性。三层B/S结构组成如下图1所示。

(二)课程学习功能的web服务实现

在远程教育系统中使用了webService技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定学习课程,实现课程学习。这些web服务包括课程web服务、调用课程查询web服务。

课程web服务中以专业名称作为查询参数,得出相应专业开设的课程情况。提供服务描述文档将课程查询webService部署到UDDi注册中心。将wSDL服务接口文件作为UDDi的tmodel模型。其主要有以下步骤:

1.读取和解析wSDL文档,通过wSDL文档设置tomdel的名称。

2.将描述元素内的Documentation元素创建tmodel描述。

3.将wSDL服务描述接口文档的网络访问位置发到overiewDoc中。

调用课程查询web服务需要采用动态链接的方法调用服务,也就是通过UDDi注册中心,查找特定类型的weB服务,然后调用它。所有的wSDL服务接口在UDDi注册中心作为tmodel,所以可以通过UDDi注册中心提供api函数查找分过类的tmodel,从而检索特定的服务接口描述。

结论

本文讨论了webService技术在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的应用,通过对webService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的系统总体结构和课程学习功能的web服务实现方法。本文所做的研究对于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paulGrefen,HeikoLudwig.ananalysisofwebservicessupportfordynamic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J].informationandSoftwaretechnology,2006,48:1115-1134.

[2]王云,史浩山,巩进生.一种基于web的智能化远程教育系统.远程教育,2005,(8):32-35

[3]龚小勇,罗军.webServices技术在开多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3(8)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篇2

[关键词]大学生;流行语;性别;学历;差异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8-287-1

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名们约定俗称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近几年语言界已对流行语做出初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对于流行语性质的界定并不明确,如流行语常与方言俚语、行话、引语和黑语之间相互混淆,因而对流行语的研究并不彻底。在此主要论述西安高校大学生流行语使用特色,尤其关注于性别与学历带来的使用差异。

一、高校网络流行语使用简述

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首度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并在各大网络平台交流社区盛行。对于流行语定义在摘要中已作出简单解释,在此就不再进行赘述。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媒体语言,广泛地出现在聊天im、网络社交、Sn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语言来源广泛,符号及文字象形,数字及外语相声、方言及外来字解意(李兰兰,2008)。本论文主要研究高校大学生(西安地区)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二、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项目的成立

(一)项目确立。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顺应2013年国家提倡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产品,而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项目是西安培华学院二级院系人文与艺术学院所成立的响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本项目致力于对西安地区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使用情况的了解并对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由于区域及人力物力资源的局限性,因而选择西安地区作为项目调查的运行点,分析西安高校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因素。

(二)问卷的形成。本调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结构化的数据收集,已正式书面和网络电子的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对象被直接告知调查的目的。调查问卷设有两种:流行版和传统版。流行版主要针对于高校大学生对近三年来流行语的掌握程度,问卷形式与时下年轻人所追捧的心理测试结果类似;传统模式即为问卷的经典模式,主要调查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态度。两份问卷相辅相成,能够较为全面的调查高校大学生(西安地区)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三)调查问题的设置。通过对近三年来网络流行高频词语的收集,选出其中最为普遍的50例,通过流行模式即类似于心理测试模式的问卷,形成与流行于相关的调查问卷,问题设置主要为高校大学生常用的流行词汇,问题设计新颖、独特,突出问卷的主要内容,也反映了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年轻化和有文化。经典模式流行语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与传统问卷的题目设计一般无二。主要通过中规中矩的问题模式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理解与态度。

(四)问卷受访学生调查结果。根据1600份来源于西安16所高校的纸质问卷,并200份网络调查问卷的抽样打印版,剔除了18份不合格的纸质调查问卷,共计收集到1782份完整的调查问卷。统计发现受访的1782名高校学生中共有男生1094人,女生共有688人,男生较之女生略多。数据统计还发现调查受访高校大学生中本科大学生有998人,专科人数为588人,最后,研究生受访人数为196人。

(五)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通过传统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直观态度,24%的人表示愿意接受,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反对,不偏好和无所谓,占到55.1%,有8.3%的人持排斥态度和12.6%的人表示喜欢态度。总体而言大学生群体基因自身的知识和见闻对于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而温和的包容。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而另外4%则表示不会再日常生活中使用流行语。进一步调查使用频率,选择略有使用或会使用流行语的受访者达到51.3%,而很少使用流行语的人数为32.7%,有9%的受访人表示基本不使用流行语。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结合前面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受众多为轻度使用,而明确表示会使用及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也占据29.2%的比例。因而网络流行语具备了一部分固定的受众群体

(六)网络流行语的熟悉程度。网络流行语调查问卷的流行模式中有5种测试结果,表示了受访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掌握程度。分别为:a型、B型、C型、D型。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发现受访人员对流行语的熟悉程度大致掌握的占72.1%(包括B型C型D型)熟练掌握网络流行语的受众大学生为16.4%,及少数人对网络流行语持陌生态度。(11.5%)。

结合上述所有数据分析得出,由于性别差异,男性高校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掌握程度高于女性。根据学历的差别,由数据统计发现,本科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和掌握程度最高,专科大学生次之,研究生最末。

三、项目成立的意义

(一)网络流行语的意义。网络流行语有四种主要的来源方式:(1)象形。网络流行语中最方便使用的是由字母、“火星文”、符号、文字表情和数字组成的图画、图幅,其中模仿人体,表情构造的符号尤为常见。(2)象声。根据词语发音、英文读音、谐音造词进行改编形成网络流行语。(3)借用。通过传统词语借义、方言外来词改编引申开来。(4)社会世界或现象的衍生词。

通过以上网络流行语的来源方式可以发现,流行语代表着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可以扩充汉语的语言词汇,提高汉语的趣味性,一部分网络流行语来源于国内及国外的方言俚语体现了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而社会现象的网络流行语可以让人们更多关注于生活新闻。

(二)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的意义。了解西安高校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掌握程度和使用频率,反映西安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气息。(2)通过西安大学生流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数据统计发现西安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用语的规律性,并通过对规律性的研究与延伸进行社会功利性活动,如广告、校园文化传播活动等。(3)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规律性研究,可以预测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方式及网络流行语的新兴词汇。这一预测可以更好地利用于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及社会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法国中央编译出版社,1896.

[2]沈建荣.网络词语pK的社会语用论析[J].重庆交通学报,2010,10.

[3]李兰兰.网络词语背后的文化心理及其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2008,02.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篇3

关键词:网络课程设计特点

0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很多职业院校的必修课,但因该课程的许多章节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才可进行实践操作的现象。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我参与制作了我校研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课件,本文将简要介绍该课件的相关方面。

1课程概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it行业的基础,一般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共100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且依附性强;对于课上没有及时解决问题的学生来说,课下描述问题困难的现象,我校开发设计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它不但包含教师的讲课课件,还设计了在线答疑、在线测试2个模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网络课程的设计

2.1媒体选择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设计和开发了大量的图形、动画与视频,保存为适合于网络传输的格式。

2.2教学内容编排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的框架样式为左上右。左边的网页空间用来置放网络课程的基本模块,右侧上方显示所有分类,右侧下方显示详细内容。通过设置的热区或热字,直接跳转到相应的媒体。

2.3导航策略的运用

2.3.1网络课程的基本模块,在网页的左侧导航栏中永久性保留,方便跳转。

2.3.2网页右侧上方,体现当前所在模块包含的分类,点击可以进行跳转。

2.3.3网页右侧下方,体现当前所在模块所在分类的详细内容。

3网络课程的基本结构

规定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构成模块和具体的内容。本课程包括了12个模块,其中的在线答疑与在线测试模块,需要基于web支持;课程简介模块包括了历史沿革和课程特色,详细讲述了我校作为技工学校,结合当今社会所需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地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历史;教学文件模块包括了教学大纲和体系分解,学生可以通过这两个模块的介绍,对本课程有详细的了解。

4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

4.1在内容体系方面根据我校学生的需求,提供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料,其中的实验案例,扩大了我校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的范围。

4.2在网络课程制作方面

4.2.1完整的网络化示范课程在网络上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网络课程包含有教学目标、教学案例、教学评价等,实现课程教学的网络化。

4.2.2在线交流功能通过在线答疑及在线测试模块,我校学生在家或在网吧都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很有帮助。

4.3在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功能方面

提供了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基于web学习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课题研究。

5结束语

网络课程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和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本文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对于从事多媒体系统开发的朋友们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篇4

【关键词】计算机神经网络matlab应用

近年来,大多控制系统的高品质控制都少不了对系统的仿真进行研究。根据仿真研究可以优化设定的控制参量,因此,控制系统的模拟与仿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通常来说,控制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必须首先创建系统模型,之后根据模型设定仿真城西,充分运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动态模拟并展示结果。本文以计算机神经网络为研究视角,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及Bp网络模型,提出设计基于Simulink控制系统及动态仿真。

一、简述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又被称为神经网络,是由人脑结构的启发之下创建的计算模型,人工神经网络不单单是高度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也是自适应组织系统。神经网络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他的学习、组织及容错能力方面。神经网络可以采用被训练的状态实现特定任务,从而为系统提供独具代表性的描述问题样本,就是其可以成组的输入、输出样本,神经网络可以推测出输入与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等到训练完成之后,神经网络又能永凯训练和识别任意样本之间相似的新数据。同时,神经网络也能对不完整或存在噪音的数据进行识别,这一特征被广泛使用到预测、诊断、控制方面。在最抽象的层次上,神经网络可以看做一个黑箱,数据由一边输入,通过神经网络处理之后给予相应的输出。对比输出及目标数值,采用产生的误差调整网络内部之间的链接权重。人工神经网络功能如图1所示。

二、创建Bp网络模型

Bp网络是现今使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的学习规则是采用反向传播(Bp)对网络的权值和阀值进行调整,却阿伯网络误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状态。这是根据最下速下降方向上进行调整网络权值和阀值完成的。Bp网络拥有超强的非线性映射和泛化性能,任何一连续函数或映射都可以使用三层网络来实现。如此一来,把其看做控制器就可以找到最佳的答案。使用控制器之前馈网络通常采用m-n-1结构,这一网络输入层具有m个神经元,隐层存在n个神经元,输出层则只有单一的神经元。本网络隐层转换为函数取tansig函数,可以把该神经元取值范围设定为()映射到(-1,+1),这个是可微函数,比较适合采用Bp训练神经元。若Bp网络的最后层是sigmoid型神经元,此时整个网络的输出就限定在比较小的范围之内。若purelin型线性神经元,那么整个网络的输出可以采用任意值,选取purelin型函数当做输出层的变换函数。

三、设计基于Simulink控制系统及动态仿真

创建Simulink动态仿真时在matlab环境下完成的动态系统建模、仿真的环境,可以采用功能模块建立控制系统展开仿真。这种方框图示的建模办法比较容易把复杂的数学模型输入至计算机内,从而简化编程过程。

(一)设置网络控制器

本文建立的控制系统其核心为网络控制器,基于matlab5.2应用环境基础上,采用两种方法构建网络控制器:①进入Simulink环境之后,采用Block&toolboxes模块库,随之选取neuralnetwork子库的transferFunction、netinputFunc―tion、weightFunction三个功能模块来建立网络。简言之就是先创建单个神经元模型,随之根据阀值、权值、转移函数一次创建输出层、隐层,最后进行打包、封装就形成所需的网络,整个工作流程借助鼠标完成,便于操作。②基于m文件编辑器创建网络控制器的S-函数,随之调用nonlinear模块库中的S―Function功能模块,如此一来可以获取新的功能模块,这种办法适合建立Simulink中不存在现成的模块。S-函数比较简单,容易编辑。

(二)构造控制系统

控制器构造和封装完工之后,从Simulink的Source、Sinks、Linear模块库中调用所需的功能模块,该控制系统采用示波器可以清楚观察其输出曲线,也能把数据存储至matLaB工作空间内,使用绘制命令plot把控制系统与原系统的响应曲线画出来。由仿真结果可知,Bp网络控制系统的性能远比原系统要好。

四、结束语

本文从人工神经网络和Bp网络模型进行分析,采用matlab构造与仿真控制系统,达到优化控制系统仿真的效果的目的,仿真结果表示该办法正确、有效。因此,大范围推广使用这一软件,可以有效利用matlab各种资源,进一步提升工程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卓先德.网络安全评估的仿真与应用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28(6):177-180.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篇5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和手段,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拟通过论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如何在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探讨适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在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上大大的改变。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1、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中大的意义。

   2、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社会、生活中的信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发生变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中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通过政策粉丝、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而网络技术教学尤其是泛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所涉及的面都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新兴学科;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个层面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进,与具体相关学科融合与综合,推崇人本主义理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1、)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常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论文、多媒体、表演、展览,成果可以同网页(校园网)展示,体现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优越性。

  (2、)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本文以“加入wto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对在网络技术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简单叙述。

[1]研究课题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入世”对我市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络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着力解剖“入世”后,同学们身边的微妙变化和对未来形势的展望。

[2]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

阶段一:准备和指导。专门安排一节课,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程序,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较晚的学校,可请校外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做一个专门讲座,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向同学们展示有关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学理解和增强实验信心。

阶段二: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入世”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与为“入世”条款做怎样的承诺。其次,了解本市的经济基本概况,尤其是对本市历年经济的发展,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这里不作赘述,可参考有关开展研究性学习常规方法进行),得出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阶段三:评价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先进行自评,总结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然后,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BBS、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

[3]研究课题的评价:

根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在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的评语式与定量的记分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根据可以依据课题的目的、研究过程的积极性、成果的价值与创新等指标来进行。

(字数:3600字)

 

 

【参考文献】

[1]张 健 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篇6

关键词:设计;网络;调研问卷

中图分类号:F713.5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谈谈如何设计网络调研问卷

收录日期:2013年2月25日

一、设计网络调研问卷的工作流程

网络调研问卷设计是由一系列相关的工作过程所构成的。为使问卷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一般参照以下工作程序进行:

(一)明确网上市场调研的目的、任务来源和限制条件。在接受网上问卷设计任务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本次网上市场调研的目的,例如是为新产品定价提供依据,还是为了解目前市场状况或者是分析调研对象的偏好情况;其次要了解任务的来源,是本单位的任务,还是客户委托的项目,了解他们的要求;再次要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样本数量要求、资金限制、人员组成、合作伙伴等限制条件;最后要将上述资料用文本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确定数据收集方法。确定本次调研采用的方式是e-mail方式,还是在线调研方式、网站访问者随机调研方式或网上数据搜索方式等。

(三)初步确定问卷的构成及编码方式。根据目的和要求初步确定调研的问题数目范围(一般20题以内)、回答方式(单选、多选、开放回答)、问题排序等,做到问卷结构合理清晰,语言流畅,描述清楚,避免歧义。问题回答的储存编码方式也要同时初步确定,便于后面的数据处理。

(四)修改完善定稿。调研问卷初步完成后请主管领导修改,同时进行调试调研,请一些客户先行回答,再由数据处理部门提出意见,然后听取领导、调研对象、数据处理部门的修改意见,之后根据建议进行修改、最后定稿。大型调研活动的问卷可能要修改若干次。

(五)审批。将调研问卷上报领导审批,同时提交一份调研问卷设计说明报告,简要介绍调研问卷的设计思想、问卷组织结构、设计过程与修改情况等。在得到上报领导书面批准后,结束问卷设计工作,转入调研实施阶段。

二、设计网络调研问卷应遵循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即询问的问题与调研主题密切相关,重点突出。

(二)可接受性原则。即被调研者回复哪一项,是否回复有自己的自由,故问卷设计容易让被调研者所接受。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国家,涉及到有关个人问题,比如个人收入、家庭生活等比较敏感的问题,被调研者一般不愿意或拒绝回复。因此,涉及个人隐私问题不应出现在调研问题中,以免引起被调研者的反感。

(三)简明性原则。即询问的内容要简单扼要,使被调研者易读、易懂,而且回复内容简短省时。因此,调研问卷的设计应多采用二项选择法、顺位法、对比法等技巧,对调研问卷中问题答案的选项应给被调研者提供相应的信息,以便于回答。

(四)匹配性原则。即要使被调研者回复的问题便于检查、数据处理、统计和分析,以提高市场调研工作效率。

三、设计网络调研问卷的结构

一份完整的网上调研问卷通常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卷首语、问题指导语、问卷主体以及结束语。

(一)卷首语。说明由谁执行此项调研、调研目的、意义何在。其主要功效是使被调研者感到正在进行的调研项目是合理、合法的,是值得他们花些时间和精力来认真填写的。卷首语虽然不是问卷的主体部分,但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可以消除顾虑、取得被调研者的信任,所以一定要注上明确的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和网址。

(二)问题指导语(填表说明)。问题指导语是向被调研者解释怎样以及如何正确地填写问卷的语句。

(三)问卷的主体。问卷主体包括问题和备选答案,是问卷的核心部分。问题的类型可以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网络市场调研中有的在线问卷特别是e-mail问卷多采用封闭型问卷,即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备选的答案。封闭型问卷的优势非常明显,省时间、回收率较高、资料便于统计处理和进行定量的分析。

(四)结束语。结束语一般再次向填写者所付出的时间和工作表示感谢和致意,并说明他们将如何获得奖金或礼品。此外,注明公司的标志性信息(如公司名称、网站、联系方式),这是宣传公司形象的好机会。

四、设计网络调研问卷的技巧

采用网上问卷调研时,问卷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调研效果,因此,在设计调研问卷时应掌握好以下几个技巧:

(一)明确调研目的和内容。在问卷设计中,必须明确调研目的和内容,这是问卷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市场调研的总体目的是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具体目的可能是为了制定长远的战略性规划,也可能是为制定某阶段或针对某问题的具体政策或策略,在调研计划书中要对调研目的进行具体的细化和文字阐述并将其作为问卷设计的指导。调研的内容可以是涉及民众的意见、观念、习惯、行为和态度的任何问题;可以是抽象的观念,例如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等;也可以是具体的习惯或行为,例如人们接触媒介的习惯;对商品品牌的喜好;购物的习惯和行为,等等。但调研内容不能过多,回答时间应在10~15分钟以内,否则受调人员会出现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等情况,影响调研结果。

(二)分析被调研人群特点,选择得当的语言措辞。问卷题目设计必须有针对性,对于不同层次的人群,在题目的选择上和语言措辞上都要有所区别。比如,面对家庭主妇做的调研,在语言上就必须尽量通俗,而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白领,在题目和语言的选择上就可以提高一定的层次。只有在这样的细节上综合考虑,调研才能够保证顺利进行。

(三)考虑数据统计和分析是否易于操作。题目的设计必须是容易录入的,并且可以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即使是主观性的题目在进行文本规范的时候也要具有很强的总结性。这样才能使整个环节更好地衔接起来。

(四)卷首的说明。为了尊重被调研者,达到调研效果,必须说明调研目的。即需要有尊敬的称呼、填写者的受益情况、主办单位和感谢语,同时,如果问卷中有涉及个人资料,应该有隐私保护说明,遵循网络规范和礼仪等内容。

(五)问题设计技巧

1、问题表述清晰易懂。问题应简洁易懂,定义清楚。因为在问卷中问题表达得越浅显清楚,受调研者愿意完成整个调研问卷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所提问题应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晦涩、纯商业以及幽默等容易引起人们误解或有歧义的语言,避免使用行业术语和缩写词,过于专业化的概念可能会使得被调研者不知该如何回答问卷上的问题。同时,要注意一个问题中只包含一项内容,不能有双重主题,也就是不要把两种及以上的问题放在一个问题中,例如,“你认为这个网站是否易于浏览且有吸引力?”这样的问题将使回答者在不完全肯定时无法选择,如果你想了解用户对该网站吸引力的评价,可以修改为单选题“您认为这个网站:非常有吸引力、有吸引力、一般、没有吸引力”,提供4~5个选项让被调研者选择。

2、问题数量适当。问题的数量是保证问卷调研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人们往往不愿意接受一份繁杂冗长的问卷,所以一般问题不要超过20个,封闭问题给出备选答案,开放问题不要超过3个。在问题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逻辑性,问题间不能产生矛盾的现象,尽量避免假设性问题,保证调研的真实性,为了使受调人员能够更容易回答问题,对封闭问题给出下拉列表或列出选择项,让受调人员一目了然,在填写的时候便于操作。

3、问题的排序科学合理。问卷中问题的设计要有清晰的思路,其排列要遵循一个符合逻辑的顺序。①调研中最需要知道的信息需要尽量放在问卷的前部分。如果被调研者在接受调研时,中途放弃完成调研问卷,至少能够获得你最想知道的那部分信息;②问题应先易后难。在调研问卷的开始安排几个相对简单的问题,使得被调研者能够完成整个问卷,不至于在问卷的开始就吓着被调研者,使得被调研者反感而拒绝完成整个调研问卷;③先封闭后开放。提问分为封闭式提问法和开放式提问法两种形式。封闭式提问法即在提问的同时给出答案,供被调研者选择,这种类型的问题由于其简单、容易回答而受到了被调研者的欢迎。开放式提问法即提出问题后由被调研者自由回答,这种类型的问题一般被调研者很少能耐心地将其回答完。绝大多数的被调研者都倾向回答多项选择题,而不是那些需要进行文字回答的问题。因此,在问卷中应多采用封闭式提问法,并且应把封闭问题放在前面,开放问题放在最后,让有时间和愿意配合的被调研者最后进行相应的文字说明。在使用多项选择问题时,也有些小技巧,比如在多项选择题中增加“其他’,选项,这让被调研者可以填写你在设计问题时没有想到的内容;④同类问题放在一起。

4、避免建立在假设前提基础上的问题。比如说,不应该撰写这样的问题:“你家的电视机是长虹牌还是海信牌?”这样的问题建立在被调研者有长虹牌或海信牌电视的前提基础上,而忽略了如果被调研人家中并没有这两种电视的可能性。

5、所提问题不应有偏见或误导,不要诱导人们回答。比如说,不应该撰写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许多访问者更愿意购买诺基亚手机,您喜欢哪一种品牌的手机?”这样的问题显然对被调研者有明显的误导作用。同样,也不要采用让人们按照提问者一开始就定下的思路回答的方法。比如,当听到“这种酒很润口吧?”的提问时,回答者往往会带着润口的想法而去尝尝,并回答说“是”,在这样的场合,不如问“这种酒是润口还是辛辣?”为好。

6、问题应是能在记忆范围内回答的。当看到“你一年前购买的蛋黄酱(用蛋黄、橄榄油和柠檬汁等制成)是哪一家生产商的产品”的提问时,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记得。所以,必须尽力避免一般被认为超出回答者记忆范围的提问。

7、提问的时间范围必须明确。当看到“最近你从这家电器商店购买了什么家电产品”的提问时,首先使回答者感到不明确的是“最近”是指什么时间段。在此场合,应明确时间段,如“3个月之内”等。

8、避免引起人们反感或很偏的问题。必须避免提起人们反感的问题,也不要提很偏的问题,只有回答者能够给予冷静的判断和回答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调研结果。

9、以过滤性的提问方法来展开问题。不要一开始就把问题搞得很细,而是层层细分、展开,进行提问,这样较好。比如,在有两个以上答案时,提问者总是向选择第一个答案的人一步步追问,层层细分。过滤性提问可以限定地向有兴趣的人提问,同时也可以排除对此不关心的人,并可以分析各项提问之间的相关联系。

10、调研表中的所有问题都应设计得能够得到精确答案。要明确通过调研要达到什么目的,所有问题要围绕主题展开。

主要参考文献:

[1]苏梅,网络营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篇7

群体极化网络舆论社会比较劝服性辩论

蒋忠波,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两会”舆论引导的效果及提升策略研究(13CXw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研究(10YJC860013)。

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为中国民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讨论平台,由此形成的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相对于将网络平台视为公共领域的乐观观点,不少学者指出网络平台也可能会成为极端观点滋生蔓延的温床,并用“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这一术语来指称这一现象。近年来,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的探讨逐渐增多,但相关研究对群体极化本身的了解还不深入并由此导致了对群体极化及网络舆论的某些误读。因此厘清群体极化相关知识,深入剖析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并揭示其对当前网络群体极化研究的意义就非常重要。

一、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

作为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经过讨论后的立场会比讨论前的立场更为极端的一种现象。[1]自群体极化现象被发现以来,不少学者就开始探讨群体极化何以发生的问题。对群体极化的产生机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进行解释,[2]比如pruitt在1971年就指出有11种理论、Kaplan(1987)认为有4种理论、RupertBrown在Groupprocesses(Secondedition)中认为有3种理论可以解释群体极化的产生。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现在为大多数学者所共同接受的有两种理论:一种是社会比较理论(SocialComparisontheory,简称SCt),强调群体成员的社会比较(SocialComparison)是导致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另一种是劝服性辩论理论(persuasiveargumentstheory,简称pat),强调劝服性辩论是导致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

1.社会比较(SocialComparison)

作为规范性解释(normativeexplanation)中的社会比较,是指群体成员在参与讨论之前就会估计群体大多数人的观点与立场,并将自己最初的观点与之进行比较,然后修正自己的观点与立场。在群体讨论中,当群体成员发现自己的观点与群体大多数人的观点有较大差距时,会感到沮丧并调整自己的观点朝大多数人观点的方向移动。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每个或多数群体成员身上时,群体极化就产生了。

导致群体成员进行社会比较的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在于攀比心理(one-manupship)和多元平衡心理(pluralisticBalance)。所谓攀比心理,指的是群体成员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同而希望比群体其他成员表现得更好的心理,这使得群体成员在群体讨论中会使自己的观点尽可能地向群体所期望的方向移动,从而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3]多元平衡心理则是指人们有一种想要在他们所偏好的观点与在他们看来能被群体其他成员所赞同的观点之间达成妥协的心理。[4]在攀比心理和多元平衡心理的推动之下,群体成员在群体讨论中不停地进行社会比较,从而最终导致群体极化的产生。

由上可见,作为规范性解释(normativeexplanation)的核心,社会比较所强调的是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的影响。而且,从社会比较的角度看,群体讨论中并不存在真正的观点之间的争辩,而是认为只要群体成员接触到其他成员的不同观点就会使得自己的观点发生漂移。因此tegar和pruitt等将社会比较的要义归结为一种“单一接触效果”(mere-exposureeffect),[5]亦即群体成员只要接触他人的不同观点即可产生观点漂移的结果。

显然,将社会比较作为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一方面夸大了群体规范对于群体成员的约束力,另一方面又弱化了群体成员自身的主动性,视群体为被动的群体规范的遵循者。当然,根据这种理论,群体讨论以及群体的决策就往往带上了较为浓厚的非理性色彩,而群体极化本身也同样带上了较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因此,规范性解释对群体成员的描述与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所描述群体盲从、易受暗示和易受情绪感染的心理特征具有不少相通之处。另外,根据规范性解释,群体成员的讨论只会使群体决策朝初始意见方向行进得更远,因此一个群体讨论本身似乎不具有自我纠偏的能力,因此群体讨论基本上不具有民主的性质与功能。

2.劝服性辩论(persuasiveargument)

作为信息性解释(informationalexplanation)中的劝服性辩论,强调群体成员的决策是建立在对信息的获取和思考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解释认为,在群体讨论中,群体成员会为自己的观点和决策寻找并表达具有说服性的论据,持不同观点者所表述的正反两方面的论据都会呈现在参与讨论中的群体成员面前,而群体成员的最终决策便取决于对这些论据的搜集与思考。[6]因此,在劝服辩论理论看来,论据对于群体成员的决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怎样的论据才会对群体成员的决策产生影响呢?学者们提出了“说服力”(persuasiveness)这一概念(即指论据能在多大程度上导致群体成员改变自己的初始观点),而论据的说服力则取决于论据的两个特征:有效性(Validity)和新颖性(novelty)。[7]所谓有效性,是指在群体成员看来论据的正确程度,主要用论据被群体接受的程度以及论据与群体所进行的讨论的相关程度来描述。比如论据是否符合已被广泛接受的事实?论据是否符合逻辑?而新颖性则是指群体成员所感受到的论据的新颖度与有趣度。比如论据是否代表了一种新的信息组织方式?论据是否展示了新的观点?有效程度和新颖程度越高,论据的说服力也就越高,那么这种论据对于群体成员观点的改变就会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根据劝服性辩论理论,经群体讨论所做出的群体决策是否会朝某一特定方向发生极化取决于在群体讨论中具有说服力的论据的数量。如果论据以群体成员所熟悉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么群体讨论就不会出现观点漂移的结果,[8]如果在群体讨论中所展示的论据是新颖的而且与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一致,那么群体就有可能朝着原来的方向进一步偏移,从而造成群体极化的现象;但如果展示出的具有说服力的论据与群体初始观点相反,那么群体讨论后所得出的观点将会朝着与初始观点相反的方向漂移,从而产生去极化的现象。[9]

以上所述可见,劝服性辩论理论所强调的是信息对于群体成员决策的重要性,群体讨论中存在不同观点的交锋,有真正的辩论存在。而群体成员则是对在讨论中展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后作出自己的决定。因此,将劝服性辩论作为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则会承认处于讨论中的群体成员能够依靠自己的思考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理性的判断并最终作出决定,因此讨论中的群体成员是理性的个体,而群体讨论的过程也是理性的,当然群体经过辩论和思考做出的决策也就具有较为浓厚的理性色彩了。另外,根据劝服性辩论理论,只要与群体初始观点相反的论据具有足够的说服力,那么经过群体讨论以后,群体的观点就有可能向与初始观点相反的方向发生漂移,从而产生去极化的效果。这实际上也指出了群体讨论中所蕴涵的民主因素以及潜在的民主结果,因此劝服性辩论理论对于群体讨论似乎持一种更为肯定的态度。

3.社会比较对抗劝服性辩论

从上述解释及评析中可见,作为群体极化的两种生成机制,社会比较与劝服性辩论都提出来了在理论上具有说服力的观点,然而它们之间在对群体成员的特性、群体讨论的性质、群体讨论的结果等的界定上都有相当大的差异,那么二者谁能更好地解释群体极化的生成呢?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国外的社会心理学者和传播学者对此作了深入研究。

Sanders和Baron指出,在群体极化的产生过程中,既包含有社会比较的过程,也包含有劝服辩论的过程。[10]而eugeneBurnstein在讨论了态度极化的决定因素后认为,劝服性辩论是态度极化的直接决定因素,劝服性辩论本身就足以充分解释态度极化。[11]isenberg对几十项群体极化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后指出,在群体极化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比较与劝服性辩论对于群体极化都有相当的解释力,但劝服性辩论理论的解释能力更强。[12]Zuber对数十项群体极化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后指出:群体其他成员观点的展示只能在很小程度上影响群体成员的决策,但是说服性论据的展现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的决策,因此劝服性辩论理论几乎总是显示出了比社会比较理论更强的解释能力。[13]

由此可见,国外的相关研究所得到的基本结论有两点:一是社会比较和劝服性辩论在群体极化的产生过程中几乎是同时存在的,并有可能是相互交缠的;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劝服性辩论更能有效地解释群体极化的生成,但是社会比较可能会对劝服性辩论产生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

二、对网络舆论研究的意义

1.网络舆论群体极化并不一定意味着非理性

不少国内学者将网络舆论中的群体与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描述的群体简单地等同起来,或隐或显地将勒庞所描述的群众盲从、易受暗示、易受情绪感染等心理特征作为网民群体的心理特征并将其作为网络舆论群体极化产生的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继续的推论便是,群体极化就是一个非理性化的过程和现象,因而应被批判和阻止。这一论述包含了两个风险。其一,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对群体的描述虽不乏深刻之处,但其表现出的保守主义立场值得警惕;同时正如墨顿指出的,“勒庞有社会学家的目标,但他并没有学会知识苦行僧一样的工作方式,而这是使他的研究在方法与推理上都具有说服力所必需的”。[14]因此,勒庞对聚众心理的描述并不是建立在严格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上,其理论本身还有待社会科学的证实。其二,将勒庞所提及的群体心理作为群体极化产生的心理机制的做法,简单化了网络舆论群体极化及网民构成的复杂性。正如上文所讨论的一样,在群体极化产生的过程中,社会比较和劝服性辩论都可能同时发生作用,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二者所发挥作用的大小可能也有很大差异。在以社会比较为主要机制的群体极化的形成过程中,群体成员表现出来的从众心理比较明显,群体极化的过程也呈现为一定的非理性特征,这时勒庞的观点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解释力;但是在以劝服性辩论为主要机制的群体极化的形成过程中,群体成员则表现出了相当独立的理性思考,他们尽可能地搜集正反论点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理性的判断,经过劝服辩论所形成的群体极化实际上也是一个理性讨论的过程,这时勒庞的观点就失去了解释力。这提醒我们,在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的研究中,应该深入研究网络讨论的复杂性,网络讨论即使会导致群体极化的现象,但是这种群体极化的过程和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讨论的非理性和网民的非理性。唯有如此,才能一方面充分肯定网络为人们所提供的类似公共领域的功能和对公民理性探讨的期待;另一方面又对网络讨论中出现的某些非理性倾向给予足够警惕。唯有如此,才能解释经过网络讨论,为何既出现了诸如“铜须门事件”的非理性的群体极化,又出现了充满理性精神的“真假虎照”之辨。因此,在今后的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的研究之中,我们应该避免笼统地将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界定为理性或者非理性,而是应该在承认网络舆论群体极化复杂性的基础上,尝试探讨社会比较与劝服性辩论在何种情境之下谁占优势,并进一步探讨背后的影响因素,从而尝试对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的结果作出预测。另外,国外对群体极化生成机制的探讨都是以实证为基础,但是国内的现有研究却流于较为空洞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引进实证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2.网络舆论群体极化并非一定是消极的,其积极意义在于为少数人提供了意见交流和表达的平台,关键在于为不同的网络群体提供一种相互交流的平台,从而达到纠偏的结果

国内的大多数此类研究都不约而同地将群体极化现象与网络联系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误认为群体极化是网络所独具的一种现象。但是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群体极化在网络出现之前的群体讨论中就早已存在,并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是网络出现以后,这种群体极化的情况往往能够以可见的形式展现在社会面前,因此吸引了研究者的注意。就中国社会而言,长期以来广大民众缺少对公共事务进行讨论的平台(作为结果群体极化现象自然很少为人所观察到),而且少数意见者的意见很难表达出来并为社会所正视,(下转第89页)(上接第72页)但是网络的出现却给民众提供了这样一个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讨论公共事务及其他话题的平台,也为少数意见者提供了一个积聚成群并能表达意见的场所。从这样一个方面来讲,即使网络讨论中呈现出了群体极化的现象,但这种群体极化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不同利益者的意见和诉求,并使之为社会所观察到,因此网络群体极化的积极意义是不能否认的。当然,web2.0时代所提供的受众自主选择技术可能会导致同质性网络群体的增加并使群体极化变得更为突出,但是我们只要能够强化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那么各种群体本身所具有的极端偏向便可能会得到纠正。

参考文献:

[1]Stoner,J.a.F.(1961).aComparisonofindividualandGroupDecisionsinvolvingRisk[D].unpublishedmaster'sthesis,mit,Schoolofindustrialmanagement,Cambridge,ma.

[2]myers,D.G.,&Lamm,H.(1976).thegrouppolarizationphenomenon[J].psychologicalBulletin,83(4),602-627.

[3]Fromkin.H.(1970).effectsofexperimentallyarousedFeelingsofUndistinctivenessuponValuationofScarceandnovelexperience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6(3),521-529.

[4]pruitt,D.G.(1971).ChoiceShiftsinGroupDiscussion:anintroductoryReview[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3),339-360.

[5]teger,a.i.,&pruitt,D.G.(1967).ComponentsofGroupRisktaking[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3(2),189-205.

[6]Vinokur.a.,&Burnstein.e.(1974).effectsofpartially-sharedpersuasiveargumentsonGroup-inducedShifts:aGroup-problem-solvingapproach[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9(3).305-315.

[7]Burnstein,e.(1982).persuasionasargumentprocessing[m].inH.Brand-statter.J.H.Davis,&G.Stocher-Kreichgauer(eds.),ContemporaryproblemsinGroupDecision-making(pp.103-124).newYork:academicpress.

[8]Kaplan,m.F.(1977).DiscussionpolarizationeffectsinamodifiedJuryDecisionparadigm:informatinalinfluences[J].Sociometry,40(3),262-271.

[9]Vinokur,a.,&Burnstein,e.(1978).DepolarizationofattitudesinGroup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36(8),872.

[10]Sanders,G.,&Baron,R.S.(1977).isSocialComparisonirrelevantforproducingChoiceShifts?[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3(4),303-314.

[11]eugeneBurnstein&amiramVinokur(1977),persuasiveargumentationandSocialComparisonasDeterminantsofattitudepolarization[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3(4),315-332.

[12]isenberg,D.J.(1986).Grouppolarization:aCriticalReviewandmeta-analysi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0(6),1141-1151.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篇8

   〔论文摘要〕当前网络信息传播中,一种特殊的信息符号——网络语言备受关注,其相关研究多从语言学或传播学的角度展开。本文则试图将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与之相结合,对这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概述,并指出今后应该致力的研究重点。

   信息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通过符号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使用符号进行信息传播是人最基本的属性,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处于核心地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很多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特殊符号,很多学者把它们称为“网络语言”。目前学术界对这一信息符号及在网络信息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许多研究,既有信息传播领域、语言学视角的分析,也有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框架中的观照,当然也包括多学科交叉研究。就语言学方面看,研究最主要的集中点是词汇和非语言交际方面,而且研究中渗透了传播学层面的阐释。在此我们就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一些梳理和概括,并对今后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一定的探讨。

   1明确概念

   在研究中对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于网络环境中出现并使用的新的信息符号形式都被限定为“网络语言”。潘美岑在《网络语言之研究初探》(2002)一文中,从语言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社会文化意涵等方面对网络情景中出现的语言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具备被当作语言来研究的合理性。这样从本质上确立了研究网络语言的价值和意义。

   而对于网络语言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很多研究者都有具体的阐释。如于根元在《网络语言概说》一书中的定义:“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用语,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将网络语言定义为自然语言。之后吕明臣在《网络交际中自然语言的属性》(2004)一文中,分别定义了网络交际手段、网络符号和网络语言,并指出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用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另一些研究则将这些语言现象定义为网络交际语言,并且从言语交际学、人际传播学等方向进行了分析。广义上讲,网络语言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狭义的网络语言就指第三类。它是网络语言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综述的基点。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理论框架给予网络语言不同的定位,但是概念的内涵还是基本一致的。在这个前提下,很多文章都从词语的分类、特点和语用规律等层面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2网络语言的分类

   分类是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只有明确类别才能更好的认识和应用网络语言。现有的研究中虽然对网络语言的分类很细致,但是大体还是对网络交流中出现的新词语进行分类。如邬敏(2001)将网络新词语分为旧词新义类、创新类、缩略语类和符号词语四类。孟伟(2002)则将网络传播中的语言符号运用归纳了7种:谐音、拼音及拼音的简写、使用数字、图形、同音异义字、象声词表示感情和特有的借称。而柳丽慧(2006)中更将网络语言的造字、造词和表达方式分为11类。其实要对网络语言进行分类,一个合理、科学的分类标准是前提。从网络语言使用的符号系统来看,它包含了字母符号、汉字符号、标点符号、数字符号,再加上将几种符号的杂糅混合使用,可以据此分为5类。而从网络语言的构词方法上看,应分为缩略构词、谐音构词、旧词新义、隐喻造词和将缩略、谐音等构词法综合运用的杂糅构词。其中缩略构词包含英文缩略、拼音缩略、汉字缩写。谐音构词也包含英文谐音、汉字谐音、数字谐音。而通常被成为表情符号的网络词语,因为其是用各种键盘符号采用象形的方式构成来表示交流者的面部表情、心理感受等,所以可以概括为象形构词。这样关于网络语言的分类问题可以论述的更清晰和明确。同时,由于网络语言大量是由网民在交流中创造的,只要网络交流继续进行,新的网络用语就会层出不穷,所以我们的分类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以容纳新的类别。

   3网络语言的特点

   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网络语言的特殊性。毛力群(2002)指出网络语言具有4大特点:快捷、简略;混编、杂糅;联想丰富,思维跳跃、谐音字大行其道。赵越(2000)则提出网络语言具有个性化、主观化、形象化、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等特点。网络语言的特点还有很多,如经济性、可视性、粗俗化、随意性、创新性等。要论述网络语言的整体特征,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察:其一,从网络语言本身来看,其具有符号化、象形化和简略化的特点。因为网络交流环境的限制,网络语言的构词符号系统必然具有符号化的特点。而为了追求生动、可视的交流效果,为了弥补非面对面交流中传播暗示的减少,网络语言必然具有极高的象形性。至于简略化是网络语言适应网络交际时效性要求的体现。从而也造成语言符号使用中错字多、多义性的结果。其二,从网络语言的使用来看,其具有快捷化、个性化和游戏性的特点。网络交际是分秒必争的,网络语言自身的简洁性就带来了使用中的快捷性。而网络的开放性、去中心化,给了网络更自由、平等的交流空间,张扬的个性和标新立异的追求就成了网络语言使用中的核心理念。同时随意创新、玩笑戏谑正带来了网络语言的游戏性。

   潘美岑(2002)发现网络语言使用者常搭配符号的使用来加强语音效果;用空格或换行来分句;多属口头语体等现象。还有经常用重复的方式来表示强调,用大量的拟声词、象声词来暗示说话者的心情或表情反应,对说话的内容有补充、强调或否定的作用。同时网络语言的使用必须是在网络情景中,这样特定的语言符号和其所指涉的实物之间才有关联,所以语境因素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至关重要。

   4网络交际语言的语用研究

   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首先吕明臣(2004)重点分析了网络交际中自然语言的属性,并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既非口语也非书面语的特殊存在状态。首先在交际功能分布上,网络语言既能完成口语的交际功能,又可以完成书面语的交际功能。其次,在言语交际行为特征上,网络语言兼有口语和书面语的特征,是一种特殊语体——网络语体。它具有视觉性、即时性和非面对面性等特征。朱萍(2002)分析了网上聊天语境的特殊性,指出在网上聊天的交际过程中,交际参与者具有非语言交际手段失效、身份隐藏,参与者群体以青年学生为主这3点特征;交际双方的平等性和身份的隐蔽性造成了语言行为的随意性和语言信息的不真实性,这是网络交际中语言行为的特征。

   同时网络语言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要达到预期状态,也应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交际原则,所以一些学者从语言交际原则出发去研究网络语言交际的特点。林秋茗(2003)就运用语域理论、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和格赖斯合作原则以及话轮理论分析了iCQ会话的特点。林文认为网络聊天会话的话语方式是以书面形式使用口语体。而从话语风格来看,网络聊天交际中,人们的社交身份偏向一致性,背离权势,社交态度偏向亲密一端,远离呆板一端。网上聊天的随意性和话题的不专一使其所涉及的话语范围大多属于非技术性的。而礼貌原则,尤其是其中的得体准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一点李蔚然(2004)专门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网络言语交际对合作原则中四条交际准则都有一定程度的偏离和补充。

   4·1关于数量准则,李文提出省约原则作为对其的补充,但省约原则要受到受话人容错能力的限制。而博客cicili-ay136在网文《网上聊天语言交际的语用考察》一文(以下以“网文”一词来代指)中提出,在网上聊天的交际过程中问答式对话经常出现,而且往往以被问一方做出包含信息较少的回答而提问一方继续追问的方式持续多轮,这样的方式是由于网络交际对于信息数量的要求往往比日常交际要低,可以看作是一种网络交际中独特准则——简便准则的作用结果。之外李文还提出网络语言交际中,交际主体有意违反数量准则造成网络话语的羡余,这是对数量准则的偏离。而网络语言交际的零信息现象则是对数量准则的违反。

   4·2关于质量准则,李文认为网络交际中的虚拟身份或虚假话语是对质量准则的违反。其实这里的“虚拟”是指交际双方隐去了现实环境中的各种身份信息,取而代之的是以网名和ip地址组成的网络身份。而“虚假”指网络交际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虚假信息,即无法判断网络交际中信息的客观真实度,无法证伪。但是即使这样,网络交际中,双方对信息的真实性验证的必要性要求还是要比现实世界小得多。

   4·3网络语言交际中由“个人现场”的话语带来的话题无关现象是对关系准则的违反。网络聊天中无论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交流者都可以同时进行“个人现场”的视听活动,所以,发话人可以将“个人现场”的信息内容引入共同的交际话题中,产生与原有话语或交际目的无关的新话语。同时这种话题转换的方式很常见,没有任何语言标志,但是一般交际双方却不会因此中断交流。可见,网络交际中对于关系准则的要求比日常交际要低。

   4·4网文中还提出网络语言交际往往因交际双方都同时可能存在其他网络活动而很难持续下去,所以交际双方一般会表现出比日常交际更大的耐心,并通过“哦”、“嗯”等话语来传达谈话可以继续交流等意义。因此,提出保持原则作为对会话原则的补充。

   同时李文还指出在网络交际中礼貌程度较低,一些网络语言中不礼貌的交际辅助手段,将严重污染网络交际环境,亟待解决和规范。

   以上两人的文章对网络交际现象的分析深入透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篇9

首次将翻译伦理发展为学科研究的提出者是我国著名学者吕俊。“翻译伦理学的宗旨是建立跨文化交往活动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以承认文化差异性并尊重异文化为基础,以平等对话为交往原则,以建立良性的文化间互动关系为目的的构想”。由哈贝提出的交往伦理学作为吕俊研究翻译伦理学的哲学基础。翻译伦理学的语用原理是普遍语用学。普遍语用学的三个普遍有效性原则:一是断言型的言语行为要求陈述的真实性;二是规制式的言语行为要求恰当性;三是表白式的言语行为要求具有真诚性。普遍语用学的三个有效性原则在翻译活动中的伦理体现分别由三个方面阐述,首先陈述的真实性的伦理体现;其次,言语行为恰当性的伦理体现;第三,言语行为真诚性的伦理体现。

二、翻译伦理学

对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解析汉语新闻标题与英语新闻标题之间的差异是因为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和新闻传统造成的,汉语中注重押韵以及对仗,英语中注重叙述事实,突出主题。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差别在于网络新闻标题为节省空间,方便读者直接点击,标题只有一行,而报纸新闻标题有引题、主题、辅题之分。此外,网络新闻标题要求美观,每行字数一致,字数要求更加严格。翻译伦理学通过三个方面对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进行解析,认为网络英语新闻的翻译事实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意义深远。若要实现合理的交流平台必须要用翻译伦理来规范。在翻译网络英语新闻标题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必须予以考虑。

(一)陈述的真实性的伦理

体现译者必须充分研究原文,正确判断原文的立场以及意思,从而正确真实的陈述在翻译中。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新闻标题:“obamapicksup9superdelegatesendorsement”,译者认真研究后,发现pickup在这里是取得,荣获的意思,从而正确的陈述为:“奥巴马获九位超级代表支持”。然而,有时要正确判断原文立场。在很多网络英文新闻标题中在报道2008年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的美国大选派候选人之争,都以Clinton称呼希拉里。其实Clinton是希拉里的姓氏。译者如果没有正确判断原文立场,翻译成克林顿,读者阅读新闻的时候就会有质疑。就以“Clintonendorsesobama,endsbid”为例,就要翻译成希拉里宣布支持奥巴马,自己放弃竞选。所以,很多时候新闻标题简单,易懂,但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要对原文客观信息做出真实反映,从而尊重陈述的真实性。

(二)言语行为恰当性的伦理

体现网络新闻标题是要通过译文传递给译文读者新闻信息,刺激读者阅读,从而积累网络浏览量以及提升网站知名度。所以为了正确通过新闻标题传递信息,应该避免产生误解,也就是说要重视译文和读者的沟通。译文之所以能被译文读者接受,是因为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言语行为的恰当性,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沟通方式。汉语新闻标题要求有背景信息,新闻要素中要求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姓名身份都会注明,但是英语新闻标题都会省略这些信息。如果中文读者直接阅读英文标题的信息不足以让他们产生直观的效果,很难被译文读者接受。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必须进行补充,解释说明。例如标题“Goregivesstrongsup-porttoobama”,译者遵从言语行为恰当性,将其翻译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宣布支持奥巴马”,对戈尔的身份以及国籍进行补充。有时候为了恰当表达言语行为,使译文跟读者能够交流,会考虑到读者习惯,例如标题“obamanotclosingracialdivide,poll”,中的“poll”翻译成民意调查,很多翻译就会直接翻译成“民调”。这个标题就可以翻译为“美民调称奥巴马参选总统未能消弭种族隔阂”。这样的网络新闻标题更容易被译文读者接受,遵从了言语行为恰当性。

(三)言语行为真诚性的伦理

简述网络调研的过程篇10

【关键词】机读目录网络信息文献编目

maRC是国际图联统一使用的、标准的、规范化的一种通用机读目录格式,各国都利用这种格式来贮存和传递文献数据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书目数据格式运行环境急剧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原有的数据格式存在着不少待解决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用全新概念来选择、确定数据元素和数据元素组的问题,受到了不少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国际图联(iFLa)于1990年成立专门小组来研究这个问题。我国也有不少专家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以使现用的数据格式能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maRC格式作为网络资源管理的方式之一。迫切需要完善和发展,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要。

一、网络环境下maRC运行环境的变化

从196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USmaRCii格式以来,己经有近30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书目数据maRC格式的运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于:1)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多载体的电子出版物大量出现,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编目规则和操作方法,以满足各种用户对新服务方式的需求。2)文献数量的迅速增加,编目成本高速膨胀,经济压力要求文献在“基本级次(简化级次)”上编目,以使能与迅速增加的文献数量保持同步。3)文献种类、形式的变化,使原来以描述纸质载体为主的理论和方法必须作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对纸质、电、磁和光等各种载体形式的文献的需要。

二、网络环境下maRC格式的变化和发展

1.国外关于maRC格式网络资源编目的实践综述

通过修改maRC对网络资源进行编目,在这一方面,我国图书馆还缺乏经验,但国外图书馆界进行了多次实践,证明了网络资源编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美国图书馆的虚拟资源编目方案己经初步形成,有些馆也已经开始对虚拟资源进行编目。在1988年出版的修订版aaCR2第九章中,对有关问题做了必要的规定和说明,同时,USmaRC格式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虚拟资源编目的要求。早在1991年,oCLC就已实施了因特网编目的计划,研究USmaRC和aaCR2对网络资源编目的适用性。1995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负责的国家数字图书馆(DL)项目中,USmaRC被推荐为该项目所使用的几种著录格式之一,并在DL项目中对CnmaRC进行修改。通过实践,一方面证实了maRC和aaCR2可适用于网上编目,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如下修改完善maRL的建议,并提出了maRCH新案。

2.国内CnmaRC格式网络资源编目

CnmaRC是一种用来识别、贮存和传递编目资料的标准,特别便于处理中文和其它语种的书目资料,借以达到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从CnmaRC格式看,只要有适当的软件,maRC中的各个字段甚至子字段的资料都可以供使用者查找。目前,在国内重点高校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以及大公司都在探讨研究中文环境下网络资源的编目问题,并讨论研究maRC格式适应网络化发展的问题。CnmaRC的修改应该汲取国外maRC的成功经验,如通过增加字段或子字段来反映网络资源地址和相关信息,修改原有字段内容等等。总之,CnmaRC不但要从格式上,而且要从内容上不断完善,从而逐步适应网络化发展的变化需求。

3.maRC编目网络资源的未来和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大部分的书目记录都是依据maRC和aaCR方式编制的。无论从数据描述的丰富性,还是从数据检索的查准率看,maRL和aaCR都是名列前茅的,现在还没有哪一种元数据格式可在这方面超过它们。尤其是对maRC的不断调整完善解决了虚拟资源的编目难点,使maRC格式更加适应了网络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因此,maRC的发展也呈现出美好的前景,也将继续呈.现其资源著录的优越性。但从另一方面看,先进的新生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总之,在很长的时期内对于网络资源的著录还将是在一定范围内maRC与DublinCore并存发展的趋势,但二者会在数据转换上达成一致的共识,以便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网络环境下maRC编目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网络资源的要求,美国国会图书馆和oCLC已经对USmaRC进行了多次局部修改。这对CnmaRC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由于CnmaRC主要是针对印刷型文献而设计的,网络信息资源所具有的特点使CnmaRC不能适应,CnmaRC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和扩充,使其适应网络资源的特点,这关系着CnmaRC在网络时代的生存和发展。具体来说:

1.联机合作编目

用CnmaRC进行的网络资源编目,编目数据质量高,但编目速度慢、成本高,对数量如此庞大的网络资源深感力不从心。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各有关信息机构共同分工合作编目和标引来实现对网上资源的组织,任何单位和机构要想单凭自己的力量完成网上资源的编目都是不现实的,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由若干个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机构)通过联机方式合作编目,共同建立一个高质量的、经过图书馆挑选的web电子资源的描述型数据库。

2.加强CnmaRC与其他元数据之间的转换

我国迄今为止最成熟的元数据标准是中国机读目录格式,它是系统最完善、类目(或字段)最复杂、标准最严密的元数据格式,然而,正是CnmaRC所具有的这种长处,使它在实际应用时受到局限,而DC等元数据以其简单、易用而逐步受到人们青睐,CnmaRC应吸收DC等其他元数据的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加强CnmaRC,USmaRC,UnimaRC之间的兼容,以及CnmaRC与DC元数据集之间的转换,为国际中文书目交换提供条件,提高中文元数据应用的互操作性。

3.出版机读版的CnmaRC

机读化不只是CnmaRC输入计算机,还要对CnmaRC作网络化的改造,对结构进行修订,建立一种完全适合于网络信息特点的结构体系。CnmaRC实现机读版后,有利于对机读目录格式的编辑和更新,缩短更新周期。

4.加强CnmaRC的研究和改造

CnmaRC复杂的结构与标识使得书目数据的提供者局限于专业层面,提高了编目的经济成本,阻碍了CnmaRC在网络环境下的广泛应用,这是CnmaRC在网络环境下必须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说CnmaRC必须简化著录程序,使其简单、好用、适用于专业和非专业人员,以应付快速增长的网络信息,同时又降低制作成本。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编目,从而提高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率。CnmaRC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成熟的元数据,已被图书情报部门广泛使用,我国现有的CnmaRC数据总量应当在300万条以上,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加上CnmaRC结合中国汉字文献和信息处理的特殊性增设了一些必需的字段、子字段,这是CnmaRC的优势所在。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CnmaRC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还相当有限,急需加以改进。CnmaRC应自觉回应时代的要求,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对结构进行完善、调整,充分利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并结合我国文献的特点、目录传统、检索习惯,将CnmaRC发展为更具应用性、学科性、综合性的元数据方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