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十篇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十篇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9:24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篇1

关键词:数字化;农业装备;现状;发展思考;措施;建议

“数字农业”是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在1997年正式提出,它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四个方面。我国于2019年在《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就提出“推动农业装备智能化”,要求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装备制造业结合,研制推广农业智能装备;鼓励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数字化农业装备的发展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情况

兰溪市和东阳市是金华市探索和推进数字化农业装备应用的先行者。兰溪市农机管理站于2017年在“兰溪市农业信息中心数字农机信息系统”开设了“北斗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子系统,分别在46台拖拉机、13台插秧机、34台收割机共计93台大型农机具上安装北斗数字终端,实现农机作业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精细化管理等功能。扶持政策明确规定,以“北斗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收集的数据为依据,推行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按作业服务面积,水稻机插补贴750元/hm2,油菜机收补贴600元/hm2。东阳市农机管理站也于2017年应用“北斗终端”解决农机作业服务监管问题,实现对所有132台水稻插秧机机插服务的作业轨迹、作业面积、作业地块、作业时间、作业图片等信息的监管,农户、乡镇和市级农业管理部门都可以在手机微信端或电脑端点击查看所有的情况。除了上述先行者外,全市各地都在努力尝试农机化和数字化、信息化的结合。如金东区金华绿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于2019年安装了一套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配置了光照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土壤养分含量传感器和环境温湿度传感器,主要用于设施大棚内的环境控制和作物生长管理。

2发展思考

2.1推进种植业信息化

发展数字农情,建设数字田园,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大田种植和设施园艺上的集成应用,建设环境控制、水肥药精准施用、精准种植、农机智能作业与调度监控、智能分等分级决策系统,推进种植业生产经营智能管理。

2.2推进畜牧业智能化

推进畜禽圈舍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等设备智能化改造,集成应用电子识别、精准上料、畜禽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

2.3推进渔业智慧化

推进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精准投喂、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自动升降控制、无人机巡航等数字技术装备的普及应用,发展数字渔场。

3问题分析

3.1投入成本大

数字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智能控制设备、传感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支撑,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还不包括运行成本,对于一般中小规模的农业经营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作为农业经营者首先考虑的是成本核算,投入和产出的快速对比,使得经营者在经营规模不足和经营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就不愿意考虑对这些设备的投入,只有在政策扶持和生产现实需要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投入。如金东区金华绿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于2019年底一次性投入49万元安装了这套环境控制和作物生长管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

3.2应用要求高

数字农业装备的应用离不开操作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真正要达到数字农业装备应用的良好效果,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数字农业装备的应用能力。而目前大部分农业经营者缺乏此方面的专业背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绝对数量还不多,一些农二代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等。如在调研金华绿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时,合作社负责人就表示应用还不熟练,虽然操作还容易,但对于数据结果应用还有一定难度。

4措施与建议

4.1政策推动

以全市各地出台的农机化扶持政策为基础,加大数字农业装备应用和示范的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资金扶持比例,降低农业经营者的投入成本,提高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结合全市“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动数字农业装备及技术的示范与应用,实现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力。

4.2合理布局

依据金华市主导产业发展要求,根据全市各地现代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可以对数字农业装备发展进行合理布局,以实现有效推动数字农业及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具体建议如下。(1)粮食:全市地域,重点推广水稻生产智能农机装备(北斗数字终端应用系统、无人驾驶高速插秧机、自动控制的耕整地机械装备、可控施肥装备等)、无人机智能控制技术(无人机播种、施肥、喷药装备)等。(2)茶叶:武义县、磐安县、东阳市等区域,重点推广茶叶智能生产与加工装备(如智能耕整地机械装备等)、无人机植保技术与装备、水肥药精准施用数字化控制装备等。(3)蔬果:浦江葡萄、金东草毒、兰溪杨梅、永康方山柿等特色产业,重点推广水肥药精准施用数字化控制装备、设施农业环境数字化控制装备、智能控制栽植与收获机械等。(4)食用菌/中药材:磐安县、武义县、东阳市等区域,重点推广食用菌/中药材智能生产与加工装备、设施农业环境数字化控制装备等。(5)畜禽水产:金东区、兰溪市、婺城区、武义县等区域,重点推广畜禽养殖环境智能装备,精准上料、畜禽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推广水产养殖水体环境实时监控、智能控制饵料精准投喂、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等数字技术装备。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篇2

关键词:数字中国;农业保险;现代化

1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一直在沿着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策略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为:通过保险公司以市场化的经营模式补贴农民因不可抗力而导致种植业和养殖业遭受的经济损失。如图1所显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2010年至2019年赔款给付和保费缴交都呈现递增的态势,这为农业经营与生产伫立起越来越坚强的防护盾。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式于2004年起开始实施。为了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我国在2006年推动保监会降低对保险公司的管费收费标准以缓解保险公司的资金紧张,促进保险公司的发展。到了2007年,中央财政为了鼓励农民自愿投保,了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进一步减少农民投保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在2012年了《农业保险条例》,规范了农业保险活动,提升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抵抗风险的能力。2015年,中央政府开创了农险发展新模式——“保险+期货”,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与期货市场捆绑,促进了农产品保值。2017年,中央政府为了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开展特色农业保险,鼓励地方政府及保险公司多途径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价格指数试点,从而建立起农业保险的收入制度。到了2019年,以加快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和林草局联合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尽管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不断完善,但从图1可以看出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上升速度较为缓慢,说明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2“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在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强调“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标志着“数字中国”成为未来数十年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数字中国”包括了“宽带中国”、大数据、“互联网+”、数字乡村等,在“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在手机不离身的时代,网民大规模增加,7.72亿的网民中高达7.20亿的即时通讯用户,人均上网时间也达到每周27h的高峰,这表明“数字化”已不再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有关数据显示,以智能化、高端化、高科技化为代表的新动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超过三分之一、对城镇化就业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就业白皮书(2019)》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去年达到了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正在实现跨界融合和全面创新,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全球企业发展主旋律。

3农业保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就出现私人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和农业保险产品的现象,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很多学者对农业保险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如Just(1999)、o’Donoghue(2014)都研究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与农业保险的相关性,指出政策性补贴能明显提升农民的购买欲,但在保费相对较少甚至没有的情况下,只有少数生产高风险农产品的农民愿意购买农业保险。同时,o’Donoghue(2009)等人在进行农业增产增收方面研究发现农业补贴包括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补贴能增强农业生产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Yamauchi(1986)通过研究日本的强制性农业保险政策得出,农业保险有平滑收入的作用。该政策的实施能使大部分农户享受农业保险,能使农户在灾害严重的年份提高收入的稳定性。直到20世纪末(1982年)中国才开始出现一些由保险公司和民政农业部门主导开办的农业保险业务。此后,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起点低、速度缓慢,保险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到2013年,农业保险渐入人心,试点范围也不断扩大,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才正式形成。但国内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数字中国”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并不多,通过知网进行检索,输入“互联网+农业保险”,按主题搜寻,与“互联网+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的学术文献仅14篇,输入“智慧农业保险”,按主题检索,相关学术文献仅5篇。而“单纯依靠政府补贴”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难以支撑农业保险的有效开展。更好地为国家的农业产业提供可靠的保障,改善农民预期产业收入,走向双赢才是农业保险发展的方向,所以必须正视如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度发展滞后、农业保险行业缺乏专业性人员、农民投保意识不高、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

农业保险亟需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应该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因此,需要在现有农业保险产品基础上创新和丰富农业险种,针对不同的农业产品因地制宜地推出带有特色的农业保险产品。销售渠道方面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类似于淘宝店的网络销售是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供应要跟得上需求才能更好地拓宽市场。基于购买农业保险的大多都是农户,应将农业保险条款设置得更通俗易懂,满足此消费群体的文化水平,利于消费者了解农业保险产品,防止部分农户面对冗长的保险条款产生误解或增大不信任度。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严重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有些文化水平高的农户充分利用大数据掌握大量的保险信息,钻合作条款的空子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来谋取农业保险收益,导致保险公司经营的持续亏损而退出农险市场,造成农业保险市场的萎缩。

4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乏“数字化”

4.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农业保险“数字化”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保险形式,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更快更好地推行到农村地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关键因素,也是一直制约着农业保险“数字化”的首要障碍。在互联网时代,没有网络支持,农业保险就难以顺畅地实现获取市场信息、保费保额测算和勘测定损等功能。我国的网络基础建设还有待加强。虽然我国农村在2016年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6.7%,但直到2018年,全国的网络普及率才达到59.5%,而农村网络普及率只会更低,这对“数字化”农业保险的发展是巨大障碍。4.2农民投保的消极性制约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推广。农民参保的意愿不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一是与我国的地形和地势有关。我国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分布,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基于此,中国大部分地区无法做到土地集中管理,导致许多农民人均耕地不足,收入水平无法提高,故不愿意花费金钱进行投保。二是与农民心理活动有关。他们中的许多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自己多花心思和精力在农作物的种植上,就能避免遭受损失。并且不少农民认为天灾人祸发生的是小概率事件,没必要为其花费一笔费用。三是与经济水平和生活压力有关。虽然国家实施了许多农业补贴政策,但是只靠农业收入,大部分农民在支付日常开销、看病吃药、子女升学和赡养老人等费用后并不充裕,因此他们常常抱着能省则省的思想,不愿意支付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市场运营需要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打造一款这样的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而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又会制约着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发展。4.3农业数据获取难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正在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是“互联网+农业”模式在农村推进进度缓慢,这也间接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难于推进,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在农村无法做到信息实时、实地共享。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第五代通信技术发展迅猛,但是现在还无法做到彻底融合,这导致与它们相关的设备可操作性并不强且价格高。二是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义务教育普及范围不断拓展使农村人口平均文化水平也大幅提高,但是老一辈农民的文化水平仍然偏低,而年轻人又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制约了现代数字技术的推广,不利于农业数据的收集。三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的研发离不开科学数据共享。“数字化”要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自动理赔,而当前,气候数据不够精密、监测站数量也不够,无法满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数字化”发展。

5“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篇3

关键词数字阅读图书阅读农村书业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Ruralpublishingindustry:DigitalReadingRevolution

StepingacrosstheBook-readingtimes

ChengYanlin

(ZhejiangwanliUniversity,ningbo315100)

abstractalong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networktechnologyandsocialeconomy,digitalpublishingindustrydevelopsveryrapidlyinruralareas,sotheruralpublishingindustrywillalsostepacrossthetraditionalbook-readingtimesandhasapreviouslyunimagineddigitalreadingrevolution.

Keywordsdigitalreadingbook-readingruralpublishingindutry

一、三大因素决定农村即将结束图书阅读时代

当前,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出版事业的逐渐市场化,即在确保政府有效监管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出版产业由政府调控转向由市场调节。而这种市场调节行为所遵行的根本规律依然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主导下,利润和使用价值无疑是出版商和读者之间各自利益最大的攸关点。一方面,作为图书消费的主体,读者普遍看重的是物美价廉的图书,而对于农民读者而言,受阅读兴趣和文化消费能力影响,他们对图书的“物美价廉”的追求更显实际,期望更高,需求也更强烈。另一方面,作为图书出版和经营的主体,出版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在利润的驱使下,他们将想尽办法出版低成本、高经济效益的涉农图书。表面上看,供需双方的愿景趋同,似乎农村书业理应焕发青春。但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涉农图书出版商与农民读者之间的供需矛盾不可逾越。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农民的阅读需求越来越高,出版商现有的出版模式根本无法满足消费端的阅读需要。从消费群体来看,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整体素质迅速提升,他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急剧膨胀,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媒体等信息传播途径的快速普及,使农民对知识和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挑剔。从消费个体来看,农民的图书阅读呈现“三分”特点:一是分散的阅读兴趣;二是分层的阅读水平;三是分群的阅读习惯。而现有的涉农出版物大多都是“城市人在写农村事”,或者“坐在咖啡厅里写田园生活”。这种文学创作式的编撰模式,使很多涉农出版物注定了一出版就会成为库存品。因此,表面上看农民的阅读群体基数庞大,消费需求旺盛,但实际上农民的阅读需求非常分散,大众化的涉农读物很满足农民的阅读需求。

2.农村图书发行的高额成本和精品书籍高昂的编纂成本,决定了“物美”的涉农图书不可能“价廉”。纵观制约我国农村书业发展的诸种因素不难发现,农村图书发行问题始终是中国农村书业发展挥之不去的阴霾。受发行体制、交通、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图书发行不仅成本高昂、周期性长,而且发行渠道极不畅通,发行状况极不稳定。在此背景下,出版商的发行成本必然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受农业书籍的专业性和精确性的制约,精品的涉农图书无论是稿费支出、营销宣传,还是编辑和装帧设计成本,都要高于其他大众读物。这就决定了涉农图书质优则不可能价廉。

3.地方政府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对市场调节下的农村图书业的发展不可能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政府重视农村文化事业不等于扶植农村文化产业。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的要求。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②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在巩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在中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等地广人稀的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建设流动服务网络。……县(市)图书馆逐步实行分馆制,丰富藏书量,形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的图书配送体系,充分发挥县图书馆对乡镇、村图书室的辐射作用,促进县、乡图书文献共享。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市场运作发展”的要求,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③这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彰显了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表面上看,似乎为农村书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的方向主要是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和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并不太多涉及农村的文化市场;而且从政府的调控手段来看,主要是采取行政手段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并未形成具体的市场调节和引导机制。因此,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农村书业发展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相反“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电视进村、电话进村、网络进村、通讯信号覆盖进村,使农民的知识接触途径更加多元,对图书阅读的依赖进一步削弱。因此,从长远来看,地方政府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对市场调节下的农村图书业的发展不可能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的原因,笔者以为图书阅读时代的中国农村书业“变”与“不变”都没有出路。

不变,农民必将放弃纸质图书阅读。因为,随着农村图书需求与图书供给矛盾的不断加剧,农民真实的阅读渴望长期得不到真正满足,必将严重挫伤农民的阅读积极性,农民阅读兴趣减弱。其结果是必将导致农民主动放弃纸质图书阅读,进而转变信息获取渠道,而电视、广播、手机等媒体信息传播优势在农村淋漓尽致的发挥,也对农民信息获取途径的转变推波助澜,极大地挤兑了农民对图书阅读的吸引力。所有这一切必将导致农村图书市场的进一步萎缩。

求变,出版商必将放弃农村图书市场。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决定了农村书业发展必须从分众出版、多样化出版、精品化出版中求得生存,受农村图书发行困境以及农村图书的季节性、周期性等因素影响,分众化、多样化、精品化出版的成本必将剧增,从而导致农村图书经营必将进入微利时代,市场调节下的图书经营者必然放弃无利可图的农村书业。

二、数字阅读:农村书业的变革与新生

面对变与不变都将进退两难的境地,无论是涉农图书的出版者还是经营者,必将另觅它途,探寻农村阅读市场新的富矿领地,而惟一能触动出版商趋利神经的将是数字出版――一种饱含无限商机的“文化矿产资源”。如此论断,原因有三:

1.中国农村进入数字阅读时代已是大势所趋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的读书率为58.8%,平均每人每年读6.4本书;农村居民的读书率为43.0%,平均每人每年读3.3本书。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④2006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则显示,全体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8.8%,继1999年以来首次提高,而数字化阅读持续升温,互联网阅读率为44.9%,比2005年提高了17.1%。⑤而CnniC公布的另一项调查表明,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我国农村网民数量为5262万人,年增长率达到了127.7%,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2007年新增网民7300万,其中有4成(2917万)都来自农村。⑥

一系列数据表明,原本不高的农村图书阅读正在快速下降,而原本奢侈的数字阅读正在快速普及。这种截然相反的阅读趋势,反映了农村读者顺应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改善、教育事业发展、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生活水平改善的客观现实,它表明农村读者知识更新途径和信息获取方式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也昭示着中国农村传统图书阅读时代的终结与数字阅读时代的中兴。

未来的世界,有人的地方必将有网络,有网络的地方必定有网民,任何网民的生活都离不开数字阅读。

2.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正在为中国农村步入数字阅读时代平整道路

尽管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体制转型、版权保护、盈利模式、技术开发等诸多难题,但人类网络化生存的总体趋势决定了数字阅读终将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21世纪的中国也已经为农村步入数字阅读时代铺平了道路。

(1)数字出版的技术准备

从技术层面来看,随着现代it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出版已经不存在太多的技术难题。从国内技术提供商来看,无论是方正的数字出版解决方案,还是青岛华光的eBook整体解决方案,都能够为数字内容经营商和数字图书读者提供较理想的技术支持。而国外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如adobe、elsevier等等都能够提供强大的数字出版技术支持。而网上最大的多媒体DigiBook的不断发展壮大,数字出版物呈现平台及其相关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数字出版进村入户准备了技术条件。

(2)数字接入的渠道准备

从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已经步入了快车道。从中西部地区“乡乡有网站”工程的全面实施,到东南沿海地区“网络村村通”项目的积极推进,网络进村已经不再是奢望,许多城市的近郊乡村已经全部实现了网络接入。随着国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网络村村通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现实,这将为农村数字阅读的网络接入扫清障碍,为农村读者的数字阅读疏通渠道。

(3)数字阅读的教育准备

随着《义务教育法》的强制实施,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急剧提升,而高校扩招战略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农民的受教育层次,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这不仅因农民具备阅读能力而为农村阅读市场准备了读者群体,也因新型农民更高层次的阅读需求而为出版商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市场。

(4)付费阅读的消费准备

数字阅读时代,付费阅读成为出版商追逐的现实目标,优质信息资源的享用成为读者的终极追求。21世纪初网络产业的诸侯争霸,主观上成就了一批it新秀,客观上却造就了无数甘心情愿为网络生活埋单的付费网民,这种消费观念的悄然培育,不仅使网络积淀的财富越来越不可估量,也为数字出版雪藏了无限商机。

从图书经营现状来看,2005年底eBook的销售额占到出版行业的6%~10%,到2020年将达到50%,预计到2030年,90%的图书都将是eBook版本。另据微软公司预测,到2020年,90%的图书品种将同时采用电子和纸张的方式发行。数字出版潜力巨大已是共识,国内的超星、书生、方正等公司的迅速崛起也印证了这一点。⑦

毋庸置疑,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成为电子图书的巨大市场。有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4月,中国电子书出版总量就已经增至14.8万种,成为全球第一。

目前全国约有300余家出版社同步出版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用户也超过了1000家。⑧

这些数据表明,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图书经营中最具前景、最具活力的要素。而随着农民工市民化生活程度的加深,他们使用网络的频率急剧提高,也逐渐接受了付费消费的网络生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极大的改变了返回农村后的农民读者的网络阅读习惯。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他们也逐渐成为付费阅读的现代网民。而农民读者群体中的这种“付费阅读乐意”为农村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打开了心灵之门。

(5)公共服务的政策准备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公共服务这一至关重要的产业环境要素。农村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而近几年来,政府积极推行的出版体制改革不仅为传统出版产业松绑助推,而且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扶持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政府把数字出版产业作为高新技术行业和新兴产业业态来大力扶持,在政策倾向上积极鼓励,在产业发展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极大的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了网络进村入户,为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提供了强大支持。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农村传统出版产业正面临着阅读兴趣、图书质量、图书发行、经营价值等问题的严峻考验,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原因在于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传统图书阅读最为理想的替代品,而数字出版产业的经营价值也远远超越了传统图书的经营价值。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中国已经从技术、渠道、读者素质、消费观念、公共服务等各方面为数字出版产业在农村的飞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基于此,笔者认为,农村书业将跨越传统图书阅读时代,迎来一场盛况空前的数字阅读革命。

注释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篇4

关键词:农村电商;农民增收;数字化

1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发展农村电商的题中之义

农村电商的重点在于解决小农户与市场的对接难题,如何更好地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实现农村收入增加是其中的关键。在陕西省商洛县考察调研时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随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农村电商将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已达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随着一系列适应电商市场的农产品持续热销,农村电商不仅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发展,而且将有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 131元,比1949年实际增长超过40倍,比2012年翻了两番[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未来农村电商应该起到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2农村电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面临的深层挑战

2.1农业品牌建设的挑战。品牌强则农业强[2]。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打造农业品牌已经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品牌农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作出重要部署,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考察调研时强调,“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另一方面,社会消费进入“品牌时代”。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质量、安全、营养、绿色有机等要求越来越突出,农业品牌的整合重塑迎来了新的机遇。另外,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正在被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流通等农业生态链的全过程,“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但相比工业品品牌,农业品牌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初期,发展并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品牌,大多数品牌都是各自为政,行业内部缺乏相互合作,也不注重线上线下的互动发展。现有的农业品牌,由于品牌保护力较弱,部分商家“以次充好”的现象严重影响农业品牌的口碑,进而影响品牌的长远发展。简言之,实施农产品的品牌战略,已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由之路。2.2农村场景条件的挑战。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各地区地理地貌差别较大。从贫困地区的区位因素来看,更是呈现出“山大沟深”的特点。从农村电商发展进程看,农村电商发展状况好的地区有着以下两方面特征:其一是本地已经有着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传统产业和区域产品,传统产业依托数字化转型得到了新的飞跃。例如,吉林省通榆县依托当地优势农产品,通过统一品牌授权面向全国销售的原产地直供农村电商发展模式。通榆县对于地处世界公认的“黄金粮食产业带”,是有名的“杂粮杂豆之乡”“绿豆之乡”“葵花之乡”。通榆县利用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对本地优势农副产品的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不仅实现农产品利益最大化,而且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二是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当地农产品运输、配送方便快捷。例如,被誉为“买西北卖全国”的陕西省武功县是有名的“西北电商第一县”。武功县虽然是陕西省面积最小的县,但凭借距离西安市80公里的优秀地理位置,经短短五年发展,形成了专属的农村电商销售模式,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更多的贫困地区既没有特色农产品,也没有良好的地理条件,极大地影响了地区农产品的销量和销路,制约农民持续增收。2.3培育农民网商的挑战。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地方政府虽然将培训农民技能摆在人才培养体系的突出位置,但农村电商发展是长期工程,当农民短期看不到收益回报,就会立刻选择放弃,回归到原来的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或者继续交由第三方交易平台代为销售,导致虽然地方政府开办的网商培训项目不少,但是农民网商转化率低、培育难的问题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外出务工获得工资收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常住人口55 162万人,相比2015年,减少了8.6%。现代农业建设离不开农业数字化发展[3],农村电商则是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先导和基础,不仅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数字技能和数字思维。相比起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各方面基础较为薄弱,对数字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而基础网络的维护、农产品网店的运营、农村电商园区的建设等都离不开数字技能人才的参与,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数字技能人才短缺和农民网商培育难度大仍然是当前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难题。

3数字化建设下农村电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路径

3.1提升农业产业链数字化水平,着力打造品牌农业。推动农产品从原产地生产到加工包装再到仓储、物流、配送全程信息化、数据化,提升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水平。根据生鲜农产品分布的区域化、产品种类的差异化以及消费者群体分布广、产品需求的个性化等特点,建立区域性生鲜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信息交换、共享,打造农产品物流监控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信息基础。加强在农业产业链的上下游推广市场信息、产品售后服务、产品仓储配送运输管理等数字软件的应用,建立健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以及“从餐桌到田间”的全程信息收集、处理、系统,确保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效率和质量安全。打造品牌农业是农村电商发展中,尤其是推动农产品上行的重要一环,不仅提升农产品价值,而且能够推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首先,打造品牌农业有赖于生产与经营的规模化。摒弃原有的小农意识,集合各方力量,形成规模效应,通过农村合作社等集体组织,促进农业品牌化。其次,打造品牌农业需要摆脱农业的局限性。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农业生态产业链,为农产品上行打造完善可靠的供应链。最后,标准化生产是品牌农业的支撑。以农业的自然生态属性为主抓手,通过引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手段,设计系统的种植标准、行业标准、流通标准等,为优质、合格的农产品设立准入门槛与流通规范,形成打造品牌农业的有力支撑。3.2打破场景条件的桎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宽渠道。对于既没有本地特色农产品,也没有便捷的交通条件的贫困地区来说,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发展较好的农村电商模式,并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从农产品角度出发,农村电商带给贫困地区对接广阔市场的机会,地方政府和电商平台可以通力合作,深度挖掘本地优质产品,做好产品设计,讲好产品故事,增加产品附加值,帮助农产品网货化。例如,2019年,在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八科村有一种叫“黄豆荚”的豆类植物在盒马鲜生上市后,仅仅三周时间,便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一跃成为盒马生鲜的明星蔬菜。据调查,八科村种植黄金荚的农户,已经达到了53户,每亩地农户普遍增收7 000至8 000元,八科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盒马村”。从物流成本出发,贫困地区建立物流服务中心成本太高,可以通过共建共享县域物流服务中心,以及“自建+共建”构建村级物流服务站,与其他服务场所共建共享办公场地、公用办公设备,办公人员也可身兼多职,例如,依靠农村的小卖部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站,不仅方便村民寄递快递,而且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3培养本地化农民网商,提高农民数字技能。农村电商发展起步阶段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解决短期内的人才问题,但是,“走出去”成本高,覆盖面不广,“请进来”难以形成常态化,最终人才还是流失。因此,只有本地化培养才是最终解决之道。农村电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各类人才支撑体系,所以农民网商的本地化培养需要体系化推进。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农村电商发展各类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制定系统化、长效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培训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重视农村电商实战性要求,注重农民网商的“转化率”和“实效性”;最后,农民数字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电商发展的水平,开展农民数字技能培训是数字技术普及、农民生产技能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各种有效的网商培育模式,不光要教农民怎么开办网店、直播卖货,更要提升农民网商数字技能,学习互联网基础知识,以及包括从网店设计、营销推广和运营策划等网络销售全过程,通过提高农民数字技能,促进农民群体整体素质提高,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天成,王大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路径研究[J].新视野,2019(6):41-46.

[2]林广毅,王昕天,李敏,等.农村电商100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胡青.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策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5):69-75.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篇5

关键词:钻石模型;竞争力;地面数字电视

一、引言

地面数字电视又称“地面波”,是一种无线广播电视传播方式,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向用户传送广播电视节目,具有下行传播速率大,信息损失小的技术优势。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主要向人口密度较低、有线电视覆盖困难的农村用户和城市移动用户提供音视频传播服务,是广电信息传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了4G牌照,开启了4G商业化运营时代。4G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和质量。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收看高清音视频节目。可以预见,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将面临4G移动互联网的有力竞争,其产业竞争优势也将发生变化。本文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优势及4G技术对其竞争优势的影响,并为促进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二、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力分析

1.钻石模型概述。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钻石模型”。波特通过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及国际贸易新理论各种观点的归纳,指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竞争者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决定性要素;机遇和政府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辅助要素。该模型已成为竞争力分析理论的基石,被广泛用于产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分析中。

2.生产要素。地面数字电视的主要生产要素有频点资源、技术标准、传播系统、运维管理人才。

(1)频点资源。地面数字电视采用无线广播发射技术,频点数量的多寡直接决定地面数字电视网络总体信息传播能力。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经营者只有获得合法的频点使用权,才能开展信息传播业务。其取得频点使用权的意义相当于房地产开发商获得土地使用权。在我国,频点资源由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统一管理。地面数字电视使用的频点具体由广电系统分配。目前多数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存在频点资源数量少,权属不清晰的问题。频点资源的稀缺性和不确定性是制约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障碍。

(2)技术标准。国际电联批准的地面数字电视传播标准有美国atSC、欧洲DVBt、日本iSDB-t三种。国内已建成的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中,欧标网占有较大比例。2006年,我国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强词编码和调制”(DtmB),并于2007年7月起强制实施。DtmB标准的推广和使用不但降低了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技术选择的风险,而且还为结束我国地面数字电视领域多标准并行,网络整合困难的局面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国标的推行还为树立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品牌形象,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3)传播系统。在国标标准的制定阶段,各方参与者已充分考虑传播系统的研发与生产问题。我国基本能够实现传播系统所需的主要软硬件产品的自主研发和批量生产。但受技术不完善,网络建设投资不足,多个经营主体网络重叠冲突等因素影响,传播系统整体运行效果欠佳,信号盲点和信号干扰现象频现。目前,多数地面数字电视终端用户收看的电视节目只能达到准标清标准。而现有传播系统的优化升级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因此,投融资能力对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

(4)运维管理人才。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掌握最新数字电视传播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地面数字电视经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加之受广电政企难分影响,人员流动难度大。相比技术人才,地面数字电视专业运营管理人才更加匮乏。当前地面数字电视经营管理人员主要来自有线电视领域,很多管理者不但不熟悉农村市场,还缺乏地面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等新兴领域的经营管理经验。懂技术、懂市场的现代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3.需求要素。地面数字电视以农村用户和城市移动用户为主要服务对象。按照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需免费提供基础广播电视节目公共覆盖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值业务等获得经营收入,其服务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2012年,我国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到97.6%,其中有线广播电视用户仅8432万户,占农村家庭总户数的33.5%。余下的大部分农村市场由地面数字电视供给。加之城市移动用户,地面数字电视总体需求巨大。但当前地面数字电视用户消的费主要是免费服务,付费业务市场有待开发。

4.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目前我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已经较为成熟,前端发射设备、核心芯片、接收终端都能实现自主研发和量产。与数字电视相关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应用软件开发等产业发展迅猛。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联盟等组织也为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协调、业务拓展等支持,推动国内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地面数字电视上下游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5.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竞争者。受地面数字电视公益性约束,地面数字电视企业赖以生存的收视费已被逐步取消,部分企业持续营利能力堪忧。此外,发生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通道化”问题也已在地面数字电视产业中初现端倪。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亟需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为此,一些企业选择拓展个性化、多样化有偿增值服务作为业务发展方向,并希望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实现规模经济。

我国禁止外资,限制民营资本进入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各地面数字电视企业股权结构单一,主要领导由广电部门选任,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完善,网络建设和业务拓展过多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主动性不足,市场适应性差。

当前,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呈现主体众多、地域性割裂的产业布局。由于法律规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只有一家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故在特定区域内,经营者处于政策性垄断地位。但受四级办广电的行政管理体系影响,部分地区存在省、市、县多级网络之间的重合与竞争。目前,各省广电管理部门正努力推动本行政区域内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和经营主体的一体化,但进程缓慢。

区域垄断的竞争格局导致地面数字电视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外部。最直接的竞争者是卫星数字电视。目前卫星数字电视在国内的普及率较高,并且主要客户群与地面数字电视重合。相比之下,卫星数字电视价格低,节目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售后服务较差,播出安全性有待提高。地面数字电视必须不断丰富产品内容,通过特色增值服务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争取客户。

4G技术支持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是地面数字电视的潜在竞争对手。4G商业应用后,每秒100兆的下载速度使网上看视频令人焦躁的卡顿显现象成为历史,画面质量显著提升。大量视频信息和影视节目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迅速传播,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节目成为现实。受宽带互联网和网络电视竞争影响,当前城市地区有线电视开机率下降、用户流失趋势明显。2013年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且收视群体老龄化严重。可以预见,4G技术的推广将深刻动摇广电网络在音视频传播方面的霸主地位。加之无线互联网同样具备成本低、覆盖广的无线网络特征,其对年轻、高端用户的吸引力更强,必将是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的强有力竞争者。

6.机遇。数字电视服务和“三网融合”的推广是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按照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计划,我国将在2015年全面实现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化,并逐步停播模拟电视信号。数字电视终端的推广和普及为地面数字电视传播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消费基础。目前,通过加装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方式,很多农村地区已经通过地面数字电视网络观看到更加清晰、流畅的电视节目。

“三网融合”指通过充分发挥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在信息传输中各自的优势,在高层应用层面进行整合,组建高效、双向、安全的信息传输网络。三网融合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便捷的信息传输和增值服务,如节目点播、缴费付款、语音通讯等。当前,城市有线电视用户已经通过智能机顶盒,享受到部分三网融合带来的新视听服务。而农村用户对该类产品的需求还不清晰,付费意愿不足。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值服务需求的发掘与培育,这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7.政府。政府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中作用具有两面性。从积极方面,政策主导的数字电视推广计划和三网融合信息化战略为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财政投资、税收优惠、频点分配都有力地推动了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的建设与运营。

但政策的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四级办广电的管理体制和国资控股的投资要求造成了当前地面数字电视地域割裂产业布局和单一的产权结构。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被局限在指定的行政区域内经营,相互之间无法展开市场竞争。国资主导的经营主体对其他投资者的进入和同行的并购重组行为都十分敏感,使得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的规模经济特征难以发挥。在同一区域内,地方广电管理部门和电视台对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的政策态度对各方发展前途影响重大。例如,一些地区有线电视兼并地面数字电视的趋势正在加强。因此,各类电视网络经营者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对政策资源的争夺,而非业务和服务的竞争与合作。这使地面数字电视企业经营的政策风险加大,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三、4G技术对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在4G应用之前,广电网与移动互联网之间互补性强于替代性。广电网凭借其在海量数据下行传播方面的技术优势,始终居于音视频信息传播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在热点新闻和直播节目中,广电网具有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但4G的应用有望打破广电网在此类业务中的垄断地位,其对广电网的替代性明显增强。每秒100兆的下载速度使网上看视频令人焦躁的卡顿显现象成为历史,画面质量显著提升。人们通过4G移动互联网收看直播节目和热点节目正成为新的潮流。4G这个广电体系外的竞争者与地面数字电视网同样具有无线传播的技术特征,都可以满足城市移动用户和农村用户的音视频收看需求。此外,移动互联网又具备数据上传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交互式信息服务,而地面数字电视网则无法独立实现此项功能。4G的技术特点使其与地面数字电视的用户存在着重合,双方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4G对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的挑战不仅来自其功能上的替代性。4G在产业布局、企业管理、相关产业协同程度上均比地面数字电视更具竞争力。当前只有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电信运营商获得了4G经营资格,呈现寡头竞争格局。这三家均属大型国有上市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相比众多小而散的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4G运营商们组织结构健全,运营管理效率高,投融资实力强。为推动4G业务发展,三大运营商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借助产业链内各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效应,强强联手使得4G网络、终端、应用得以迅速推广。

地面数字电视必须正视4G应用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既有价格低和用户多的优势,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业务领域,在竞争中保持并取得竞争优势。

四、促进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建议

为应对4G对地面数字电视的挑战,广电主管部门、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均应积极行动,积极应对,不断提高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力。

1.打破当前产业布局。四级办广电的管理体制及其形成的小而多,分散且割裂的产业布局是影响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的首要问题。政府应当取消地面数字电视经营上的地域限制,减少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干预,允许企业运用市场手段通过合作、并购等方式跨地域建网经营。建立全国统一的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不但可以解决网络建设重复,相互间信号干扰,竞争不充分与无序竞争并存的问题,还能通过人员、技术、设备的整合减少总固定成本投入,实现规模经济。

在推动地面数字电视网络整合的方法选择上,行政放权,市场竞争方式当为首选,慎重选择行政主导的大一统方式。在有线电视领域,为推进全国广电网络的整合,提高广电竞争力,我国组建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该公司组建长达两年之久,期间有关出资、业务范围、领导人选等重要问题久拖不决,直到电信4G牌照下发数月后才正式挂牌成立。尽管该公司已经成立,但各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已经发展成熟,更有歌华有线、电广传媒等上市公司,各自依靠有线电视传播业务发展了庞大的业务生态圈,经营格局难以被打破。新广电公司整合各地有线网任重道远。

2.提高服务质量。地面数字电视经营企业应当围绕地面数字电视传播这一主营业务展开竞争,通过提高传播服务质量不断扩大用户群,提升企业竞争力。相比尚未普及的4G技术,地面数字电视在广大农村地区已经发展了数十年,其既有用户总量远远超过移动互联网电视用户。以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较好的湖南省为例,目前该省农村地面数字电视用户超过60万户,覆盖人口约2000万。此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面数字电视仍具有移动互联网不可比拟的价格优势。同时,地面数字电视以电视机为播放终端,其终端普及率远高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但其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节目少、信号差是用户反映的主要问题。优化现有网络,减少信号盲点和干扰,确保用户总量稳定上升是当前各数字电视经营者的首要任务。

3.拓展业务范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民的各类信息服务的需求明显增加。不同地区、年龄、家庭结构的用户对电视节目有着不同的选择偏好,这为地面数字电视企业提供个性化电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需求基础。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应当深入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细分市场,结合三网融合技术创新,通过高清互动、智能控制,培养用户由看电视到用电视的消费模式转变。这部分增值业务的发展将是经营者增强用户黏度,获得信息传播收入,贯通上下产业链的利器。

五、总结

4G技术的应用对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依靠行政保护的地面数字电视产业暂时在农村用户音视频信息传播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其市场份额正在不断被侵蚀。受广电管理体制影响,地面数字电视电视产业内部形成了主体众多,局部交叉覆盖,区域性分隔的产业布局。这种有限竞争格局严重影响了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内部的竞争,阻碍了优秀企业的发展。面对4G技术的商业化运营,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应当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价格低廉和既有用户数量众多的优势,提高服务质量,挖掘增值服务潜力,贯通上下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广电主管部门应当总结有线电视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主动打破广电地域割裂的经营局面,为地面数字电视网络整合提供政策支持。总之,4G技术下,地面数字电视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住发展机遇,以市场手段实现产业调整是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谷干.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广电人“失机”还是“伺机”.声屏世界,2014,(2).

2.修庆波.浅析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的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电子世界,2014,(8).

3.张鹏.4G来了,广电怎么办.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4,(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2CGJ013)。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篇6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部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篇7

【关键词】涉农期刊数字化传播新农民发行模式

科技更新换代频率的加快,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视听体验、阅读方式。数字化交互方式的运用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颠覆了传统的期刊发行模式。而这种数字化发行模式的出现,对出版者、读者及其相关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

一、期刊数字化发行模式的迅速崛起

数字化发行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新方式,是借助二进制数字的方式把期刊所要传达的信息包括文字、照片、视频、语音等,存放在特定的服务器中,通过网页、通讯运营商、手机类app运用、电子阅读器等媒介传播的出版发行形式。

涉农期刊数字化以易得性、及时性、全面性、低成本等优点,填补了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技术资源之间的交流空白,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加速了信息传播的进程,给农业期刊的制作与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我国目前尚处于期刊数字化的初级阶段,传统期刊纷纷组建以现有品牌为中心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传统平台与数字化平台的相互推进、相互补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数字出版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540.4亿元,而其中,期刊数字化销售与数字报纸收入增长仅为7%,远低于数字出版整体增速,这说明期刊出版物的数字化平台尚需进一步加强,①同时也表明当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的抗衡、甚至是取代传统出版依旧有巨大的困难。

纵观国内市场,传统期刊数字化的崛起只是迫于市场和科技的压力,将传统期刊文本数字化成网络信息,用管理期刊编辑发行的方法来打造数字化平台;而少有期刊能够大刀阔斧的改革,按照互联网思维建设期刊的数字化平台,从崛起的“百度”、“新浪”、“网易”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的手中夺取市场份额。

二、涉农期刊数字化发行的必然性

1、国家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方案》指出: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比例达到95%。②

2、农村信息化对涉农期刊的冲击

宽带农村是宽带中国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以宽带为载体的数字化信息进入农村后,传统涉农期刊的功能逐渐式微,期刊已不是农村农业生产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昔日,期刊、电台、电视“三足鼎立”的农村信息的大众传媒时代以被集三者于一身的互联网所打破。互联网以自身的独特性造就了其他大众传媒不可匹及的影响力。

同时,涉农期刊读者群发生了变化,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网民的数量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急剧增长。尤其是随着全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现今农村的20―40岁的主力人群,都能很好的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便捷性也使农村居民更倾向于接受这种无纸化的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

3、涉农期刊的传统发行模式面临的问题

邮政发行系统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有邮政系统独揽天下,邮递成本也不断提高,涉农期刊的发行成本已经高达40%。

我国农村有6亿多人口,有阅读杂志能力的人群至少有3.6亿。但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偏低,真正有阅读期刊习惯的连2%都不到。此外,进城务工人口的快速增加,农村常住人口减少,涉农期刊面向的受众群不断缩小。2013年,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比上年减少1261万人。况且,进城务工人口中95%以上初中以上学历。③农村常住人口要么是儿童、要么是老人,均不是涉农期刊可拓展的受众群体。

近年来,城市最低保障工资不断上涨,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也在不断提升。按照2014年深圳市最低保障工资计算,个人年内最低收入在20000元,而现今粗放型的农业生产,农村收入的相对减少,导致了大量的用户放弃了涉农期刊的阅读。

涉农期刊的内外困境,将其数字化、信息化改革推上了日程。如何借助数字化,使期刊重新赢回受众,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成为所有涉农期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涉农期刊数字化发行模式的着力点

从信息化发展的历程看,未来农村信息化将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网络化,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村,用于传递文本、图片、音频、动画和视频等信息。二是专业化,专业化服务将进一步突出,“小而精”将成为农业活动中的重要表征,将农业活动分解为无数的细节、过程和阶段,每个单元都要形成专业化服务。三是傻瓜化,即农村用户使用信息简单方便,实用性、模仿性强。④根据未来农村社会的特点及其要求,涉农期刊应与时俱进,平步于甚至是超前于农村的发展,为健康农业的建设保驾护航。

1、涉农期刊内容的转变,由综合性向专业化或情感化方向分散

传统期刊大都是综合性期刊,既有专业性的科普知识,也有怀乡念故的诗歌散文。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与接收速度,人们获取信息的目的性也日益增强。

首先,增强专业性的科普知识,打造专业的数字化期刊。《农村百事通》从创刊以来,坚持以“为农民生产生活当参谋,为读者经营致富当顾问”的办刊宗旨,以“服务大农业”为己任,以“传科技,授知识、教方法”为内容特色。开门见山地引导农村群众“做什么、怎么做”。

其次,贴近“新农民”,挖掘乡土特色,拓展潜在读者。2006年1月,《读者・乡村版》作了重大调整,更名为《读者・乡土人文版》。该期刊,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内容的定位,主要传播情感类要素,获得了城乡读者的欢迎。

2、涉农期刊宣传方式应主动、积极,由之前单靠邮政代为推广的方式转变为全方位推广方式

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的推广方式,一是涉农期刊数字化应依托互联网,要想期刊进入人们视野、走进农村并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利于互联网自身的宣传是不可缺少的;二是手机平台的运用,运营商短信、wap网页及app客户端运用。相对于互联网的普及来讲,手机的便利性、易学性使其在农村得到了很好的普及。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已经开通农村服务平台,为农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

利用杂志自身的准确定位和参考价值,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书屋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科技下乡活动”等政府服务项目,有选择性地免费向农民赠送期刊杂志,并推广数字化杂志。参加各类农业展览会,改变“靠天吃饭”的观念,宣扬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由单纯的技术支持拓展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支持,延伸服务广度与深度,打造生产预测、疾病控制及产品市场的拓展等一体化信息提供服务,赢得受众的信赖。《农村百事通》自1992年成立读者服务部以来,每年都为读者邮购农产品,培训实用技术,这也受到了全国广大读者的广泛欢迎,从而实现杂志的口碑效应,打造了自身的品牌。

3、涉农期刊数字化合作对象的多样化选择

高等院校、农业企业、政府农业部门,独立在各自领域为农民服务,服务虽然专业化但并没有为农民带来全面效益。各类农业机构单位一直经由涉农期刊,向农村提供生产生活的重要信息。涉农期刊应借助自身在农村的优势和地位,打造信息的数据库体系,减少搜索和应用的难度。

不能把期刊的销售作为期刊寿命的终结,而应以期刊的销售为开端,带动农业市场、农业科研机构的一体化;经由期刊提供更多的咨询渠道,读者可与技术人员、产品厂家咨询与反馈,建立农业虚拟产业链。而借助于互联网数字化的优势,虚拟产业链的建设也更为简单和迫切。农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都迫切需要进行转变。期刊的数字化发行可借助网络自己检索功能,形成不同的板块和体系,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期刊的关注点,而应更多的关注“生态农业”、“幸福农村”的时代要求。

近年来,“三农”服务的力度不断增大,农村生产资料的集中,高层次农业从业群体的出现,为农业期刊及其数字化的发行模式提供了更为专业和广阔的市场。农业逐渐摒弃以往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像工业和第三产业一样,需要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指导;而且,我国农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庞大,决定着农村杂志市场的广阔,也决定着农业信息的数字化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参考文献

①《2013年新闻产业分析报告》,2014-09-17

②《宽带中国战略及其实施方案》,2013-08-17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篇8

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是由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地方政府、大型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聚焦发展“三农”、产业、绿色、数字以及普惠等金融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有效模式、创新场景平台、创新发展范例、创新金融环境,共同打造的金融创新示范区。国家大力构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金融业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尽快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复制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通过大型金融机构的引领示范,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的行业优势和融通功能,进一步集聚金融要素资源,对于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目前,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金融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建设。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目前面临以下困难:一是农村金融体系有待完善。缺乏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缺乏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防控、补偿等制度体系。在涉农贷款的政策支持方面,贷款贴息、补助的鼓励措施较少,影响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如农信社、农商行等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经营发展能力和资本实力较弱,管理水平落后,资产质量较差,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农村金融资源供需严重失衡。在传统农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投入的资金较少,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资金外流明显,导致农村资本结构性短缺。另外,受农村经济体制制约,涉农企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抵押担保条件差,导致涉农企业融资规模小、利率高、以抵押担保方式为主,具体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且长期得不到解决,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性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创新动力,金融产品供给不足,主要集中于存款、贷款、取款、转账、汇兑等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也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缺乏特色的农业保险产品,并且保险品种少、覆盖范围小、保障额度低,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农户、农村经营主体的保险保障需求。五是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乏力。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金融科技和产品认知程度低。此外,在农村地区,公安、医保、工商等政务系统建设滞后,政务大数据共享系统尚未搭建,政务数据无法实现共享。

二、创新内容

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主要围绕“三农”领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短板进行创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一是开发更多为农民创收的金融产品。围绕农村中的低收入群体和脱贫户,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开发更多利率较高、风险较低的特色化金融理财产品,由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入户推广,不断提升农村贫困人员的财产性收入。二是扩大农村资产抵押、质押物品范围。逐步将农业生产设施、农民自住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活体畜禽、圈舍、养殖设施、特色农作物等纳入抵押、质押物品范围,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切实帮助农民提高融资能力。三是建设数字人民币惠农场景。加快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数字化服务水平。围绕农村的金融服务、日常消费、教育医疗等具体场景,搭建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设立数字化支付钱包,在日常经营、消费中使用,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环境。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研发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围绕我国农村地区的各类资源条件,加大农村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治理合同收益权以及基于碳汇数据的金融产品,设立农村碳交易服务平台,加大碳产品的交易力度,支持农村地区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三、实施路径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篇9

用系统论的眼光。探寻一揽子振兴政策下的行业机遇――

200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强调,“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继中央于去年11月初宣布总额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后,5个月时间内,一揽子具体实施规划纷纷出台,以应对愈发难测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总体来看,中央管理层的政策着力点聚焦两个方面――同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内核的产业振兴规划。

对于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城市与农村经济长期运行于“剪刀差”之下的中国来说,工业经济对农业经济的反哺阶段已经到来;反过来,农业经济与农村市场的深度激活,又将为应对金融危机、提振经济信心、全面走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其实,人们没有读懂中国所采取的一揽子计划的全部内涵,我需要借这个机会再扼要地向大家介绍一下――经过半年努力,我们形成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四项内容,就是大规模的政府投入、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大力度的科技支撑和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四项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体现了我们计划的远近结合和标本兼治。

――国务院总理在今年“两会”闭幕后答中外记者问

2009年2月2日,新华社受权播发2009年中央l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c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关于“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

文件强调,“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文件提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综观1号文件,涉及“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五大方面。其中,第一、三和五部分,对广电、彩电行业来说,均蕴含着巨大的产业发展机遇和动能。

首先,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意味着农村消费能力的持续增加、农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

“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护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是1号文件对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的四大举措,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不断增加对“三农”的货币供给,其必然结果是农民富裕、市场繁荣。

据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的测算结果显示,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实施4年,预计累计实现销售6亿台(件),将拉动国内消费约16000亿元!

事实上,这16000亿主要还集中在硬件产品的产销环节。但对于彩电、手机、电脑等3C产品而言。其市场价值的重心早已不是硬件的一次销售,而在于结合广电、通信和互联网的持续运营。但在这一影响深远的产业进程中。移动通信运营商远远走在了前面。成功地使手机替代电视机。成为最普及、廉价的信息化终端。

近两年来,广电在大力推动“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电信则更是将手机、宽带的市场增长基点放在农村!相比之下,后者的动作力度更大,如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已突破6.5亿,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农村用户已占新增用户的50%以上!围绕农民用户的各种增值应用日渐丰富,譬如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中国移动就推出了专门为农民工群体定制的免费“打工e族两会手机报”。

“许多农民没有电脑,把手机当电脑用,用手机上网。在这种情况下,更重要的是推动内容建设”――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的如是表述,对数字电视的震撼其实很大!因为在近几年的数字电视推进中,一个被经常提及的论据是,“电视机是中国最普及的廉价信息化终端,数字电视的转换将成为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基石。”――现在,“最普及的廉价信息化终端”已经变成了手机。

所以,广电运营和消费电子行业应该更紧密地携手,在“家电下乡”的同时推进“广电下乡”。从直播星、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尤其是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广电网络对农村的有效覆盖度、数字平台成熟度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未来行业的战略地位走向。

其次,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为数字电视进军农业信息化提示机会、

在“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的政策表述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是数字电视可有所为的两个基点。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需要科技信息与科技人员的积极下乡,通过信息化手段,尤其是借助视音频的远距离传输,是多快好省的一条路径。基于目前的固网带宽和技术制式,数字电视网络将是一个很好的承载平台。

这个承载平台的立体化完善,又可顺其自然地为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提供全面服务。

再次,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引申出文化的城乡一体化繁荣命题,直接对广电提出政策要求

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显然,这是直接对广电及文化部门提出的政策要求。事实上,来自行业与基层的携手创新已经在进行中。2009年春节前后,在文化部、财政部、广电总局和辽宁省的合作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顺利实施,为4000农户免费安装内置硬盘的pVR机顶盒,通过pUSHVoD机制,将海量信息资源推送到农民身边。

这个案例,是广电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的直接体现,并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在农村市场抗衡iptV的潜力。

作为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以下简称“《规划》”)。于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

解析《规划》,可以得出如下要点――

首先,其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性质给予更加明确的点明,即“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

这是因为,“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拉动出口的强大动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改善民生及扩大消费的保障力量,是实现国防现代化、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的基石。并广泛渗透和应用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对于正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交织演进的中国而言,保工业就是“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振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规划》出台的一个大背景就是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影响相当明显,并放大和加速了行业深层次问题的严峻性。

综合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8%,回落6个百分点出货值增长10.2%,回落9.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8854亿美元,增长17%,占全国比重35%,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218亿美元,增长13.6%,占全国比重36.5%,回落1.0百分点;进口3637亿美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比重32.1%,回落4.7个百分点。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元芳先生认为,“综观整个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处在战略转型结构调整进程中。国内行业基础薄弱、应对冲击能力差等深层次问题,在新形势下更加突出!”

这些深层次问题包括: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产业链不完善;整机与零部件供求错位;出口结构呈现“五多五少”外贸非均衡性局面;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没有形成。

“事实上,在2006年‘十一五’开局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深度调整阶段,这既是全球产业竞争加剧的结果,也是我们自身谋求创新、发展、升级的主观要求决定的。”林元芳对本刊表示。

根据林元芳先生的研究,新的深度调整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呈现出如下六个特征――

电子信息产业增长已从三十年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30%)进入中低速期(年均增长13%):

基础行业逐步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产品升级效应明显,高低端市场呈现不同格局:

软件业务收入增长高出制造业增速17.3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速度明显慢于内资企业,电子信息产品的外资利用率大幅走低;

东部地区发展慢于中西部地区。

第三,《规划》对数字电视产业的重点专项扶持《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六大工程建设――

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水平和产能提升;

平板产业升级和彩电工业转型;

新一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完善;

数字电视推广应用和产业链建设;

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

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

从广义的数字电视产业出发,上述六大工程均有密切相关度,其中第2、4项更直指终端制造、运营应用两大环节。

《规划》的具体目标包括:力争在3~5年内,以平板彩电整机技术改造为龙头,以建设tFt-LCD高代生产线、pDp生产线等显示器件为突破口,形成平板显示产业工业配套链。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高适应市场应变能力、提高国际地位竞争力,初步建成研发、生产、应用、服务“四位一体”的平板显示工业体系。保证国内自主品牌彩电的CRt市场份额向平板电视转移。保持全球彩电市场50%以上份额,确保我国显示产业的国际地位。

实现上述目标,相应要对现有彩电骨干企业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并向模组、系统设计等上游产业链延伸;新建高世代tFt-LCD生产线、pDp生产线;实现50%以上的平板显示面板本土配套,70%以上的上游原材料本土供应,同时加大对o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第四,《规划》的政策指向需要与具体的实施措施相配套,后者的细则制订成为当务之急!

《规划》中明确了对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所需的十项扶持措施,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出台和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完善融资体系、加大对外向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扩大国内需求、建立产业安全和损害预警机制。”

接下来的细则制订与实施铺开,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规划》目标的关键。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篇10

从“工业经济扶贫”向“数字经济扶贫”思路转变

只有从意识上“脱贫”,才可能从行动上“创富”。这其中需要政府、企业、个人思考如何从工业时代“授之以鱼”靠政府救济,向数字经济“授之以渔”靠本事创造财富,最终营造“共创渔场”建生态系统扩大财富实现利益均沾,而电商正是通往“创富”彼岸的康庄大道,实现“平等分享”“普惠富裕”,共享改革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红利。

传统的工业经济,强调大规模、标准化、集中化管理,经济中心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主要的原材料消费地;工业经济在产业分工上,呈现金字塔或链式的、垄断垂直的分工体系,即发达地区控制产业链的设计、组装、精密制造、品牌、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落后、贫苦地区提供原材料、低端劳动力等附加值环节。在产业转移中,贫困地区虽然也从“扩散效应”中受益,但这种受益是相对的,并且是梯度式、跟随性质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在一轮轮的产业转移过程中,西部地区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工业化的自上而下、垄断垂直分工体系,固化了落后地区的角色定位,加剧其边缘化趋势。

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其底层架构就是分布式、网状的结构,在产业分工上日趋表现为分布式、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价值网络。贫困地区的人口、企业有机会接入到这一协同价值网络,就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节点”,摆脱封闭状态,并与发达地区的“节点”保持相对平等的关系。而且落后地区还具有很多文化、生态优势,有可能获取更大的价值。例如,四川青川、江苏沙集、浙江遂昌、山东曹县、江苏沭阳等通过电子商务接入到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节点”。

着眼于产业兴旺,探索可持续的脱贫模式

产业兴旺是实现永久脱贫的最关键因素。数字经济的发展,为贫困地区换道超车提供了可能。

发挥平台优势助力农产品上行。整合、利用优质平台资源,开设平台脱贫活动专区,推动优质平台商家对接贫困县域优势产业,让更多的原产地“好货好品”具备“供”的能力,集中资源帮扶当地农产品上行。作为电商促进农村偏远地区产品外销的典型代表,淘宝村从2009年的3个,扩展到2019年的4310个,其中800多个分布在省级贫困县,63个位于部级贫困县,部级贫困县的淘宝村年电商交易额接近20亿元。有效解决“空巢家庭”“空心村庄”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发挥技术优势实现以销定产。深入产业基地,通过技术赋能帮助贫困县域完善供应链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水平,帮助更多贫困县域实现由“品”到“业”的全面升级。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购买习惯进行分析,为当地农户制定种植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在打造特色产业带的同时,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产增收,让科技赋能农业和农民。

此外,乡村物流和普惠金融,也要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通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通道。为全国贫困县的农民和个体户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无接触贷款,满足农户季节性资金需求,为其发展注入了新血液。

着眼于人才振兴,探索具有内生动力的脱贫模式

人才是贫困地区未来的希望,也是促进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从乡村教育、电商直播、女性培训、人才输出等方面助力贫困地区人才振兴。

乡村教育面向未來。通过赋能乡村教师、优化育人环境、培育乡村学生,助力每个乡村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通过扶持乡村教育,带动更多的社会人士,投身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教育,为贫困地区未来发展点亮灯光,带来希望。

培育电商直播人才。通过培训普通农民主播,让农民直接对接市场,帮助乡村乃至贫困地区更高效地销售特色农产品。电商直播不仅培育了大批农民“网红”,也吸引了领导干部为家乡产品代言,给农货带来了很好的品牌背书,共同孵化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农产品销售额大幅提高。

建立脱贫特派员制度。选派互联网人才扎根基层,真情付出,针对地方发展实际需求,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发挥经济体技术和平台优势,让更多的脱贫项目落地,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全方位激活县域经济,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实现数字经济创富的建议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数字鸿沟。持续加大对公路、电力、网络接入、上网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让贫困区域人群“用得上、用得起”互联网,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共享改革开放、技术进步红利。

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从“扶贫”到“创富”。通过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帮助贫困地区寻求致富机会,进一步挖掘农村及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加强贫困村的电子商务培训和帮扶。支持各地发展农产品原产地网上直销模式,打造更多农产品品牌,探索农产品预售模式,多途径激活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实现从“扶贫”到“创富”的根本性转变。

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信用体系,通过扶贫小额贷款等多种方式建立金融扶贫长效机制、造血功能。建议逐步建立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发挥互联网银行的技术和平台优势,探索提供无抵押信用担保的扶贫小额贷款等多种金融服务,解决贫困人群首贷难问题,建立金融扶贫机制,发挥金融杠杆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不断改善市场监管环境,进一步削减行业准入的事前审批事项。目前,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和退出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针对传统企业设定的准入、退出条件与规定,与互联网环境下草根创业者进出市场的速度、频度、经营跨度不相适应。在扶贫工作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适度降低贫困人群经营准入门槛,减少审批环节,压缩证照审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