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十篇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十篇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35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篇1

关键词:医疗机构;医疗废物

同心县属国定贫困县,尚未建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各医疗卫生机构自行处理。为了解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状况,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公众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2010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专项监督检查的要求,对全县37所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检查对象医疗卫生机构共37所,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所,乡镇卫生院10所,民营医院3所,个体诊所20所。

1.2检查内容与方法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与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法,根据2010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专项监督检查表规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实行分类收集、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医疗废物记录、医疗废物贮存设施(位置、警示标示、防鼠防盗、消毒、上下水、通风)是否符合规定、个人防护等项目逐项登记,统计分析。

2结果

2.1组织机构及应急工作预案37所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疗废物管理组织领导机构20所,占54.1%,县级机构最高为100.0%,个体诊所最低为20.0%;制定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13所,占35.1%,县级机构最高为75.0%,个体诊所最低为20.0%;具体详见表1。

转贴于

2.2分类收集、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和医疗废物记录实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医疗卫生机构7所,占总数的18.9%,10所乡镇医院均没实行;10.8%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专用包装及容器收集医疗废物,为3所县级机构和1所民营医院;37所医疗卫生机构均对医疗废物收集实行了登记记录;具体详见表1。

2.3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及个人防护有1所县级医疗机构有符合规定的医疗废物暂存设施,占总数的2.7%,16所医疗卫生机构为当日收集当日焚烧,20所个体诊所当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一起交给环卫处理,36所医疗机构没有对感染性废物进行消毒;4所医疗机构配备有个人防护装备,占总数的10.8%,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的医疗机构为0。全县37所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合格数为0。见表1。

3讨论与建议3.1理顺管理体制,强化依法监督,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守法管理的意识全县37所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为0,组织机构和应急预案建立率也仅为54.1%和35.1%,其它工作落实比率除登记记录为100.0%外,均较低,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民营医院部分工作落实率为0。一方面反映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只限于表面,另一方面反映出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全面落实。根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监督”[1],目前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管办不分、民营机构许可与卫生监督管理分离、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监督的卫生管理体制,给同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依法监督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同时行政管理机制不健全,受社会各方面的干扰,执法缺乏公正,各种权力主体为局部利益干扰法律实施时有发生[2],加之环保执法的缺失,由此出现了上述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工作不落实,监督机构执法工作不到位的局面。对此笔者建议,加大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加速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管办分离;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基本原则实施卫生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卫生监督执法与行政机关合二为一,责权统一的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卫生监督与环保执法的密切配合,全面强化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监督管理,对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决不姑息,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守法管理的意识。

3.2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推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全员责任管理制本次调查反映出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在实行分类收集、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医疗废物贮存设施、个人防护等方面,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均不到位,有的甚至没有落实,特别是做为全县医疗卫生主体的公立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严重滞后。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垃圾的处置从技术上、处理成本上考虑多一些,而对依法处理认识不足[3],管理乏力;再者医护人员医疗废物处理知识欠缺,责任感缺失,造成工作落实不到位。对此提出以下建议:①实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法人分级管理责任制,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其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职务认定以及相应的行政、经济处罚相结合;与民营医疗机构许可、校验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对医疗废物处理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②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医疗废物处理相应法律、法规、规范的培训,既利于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的保护,也有利于提高其遵守相关法律规范的意识,并通过实行全员分级负责制的实施,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医疗废物处理的工作水平。

3.3实行分类管理,连片集中处置,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化全县只有1所县级机构建有医疗废物专用焚烧炉,其它均为自制简易焚烧设施。20所个体诊所因经营场所临街设置,受场所限制,无法焚烧而直接与城市生活垃圾一起倾倒,个别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减少成本,也有类似现象。鉴于此,全县医疗废物的收集与焚烧应结合同心实际实行分类管理,按照“产生者付费、就近处置、存储警示、密闭运输、集中处理处置”的原则,实行连片集中处理的办法,对县城25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由设置专用焚烧设施的医疗机构统一回收焚烧,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有效消除了医疗废物流失造成的公众健康安全隐患;乡镇卫生院加强土炉改造提高焚烧效果。

在解决了医疗废物末端处理设施和最终去向后,对全县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篇2

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加快推进全县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建设,根据XX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健全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和合理配置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的紧急通知》(X土领办〔2018〕X号)、《XX市加快健全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摸清本辖区内医疗卫生单位底数和医疗废物产生情况,加强医疗废物源头管理,提高医疗废物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完善医疗废物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和处置的全过程规范管理,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二、工作内容

(一)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收集体系

为解决基层医疗机构(19张及以下病床)布局分散、产废收集困难的问题,加快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建设,科学合理设置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场所。以五个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现有医疗废物贮存场所为依托,负责收集和暂存辖区范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诊所、门诊部等)的医疗废物;周转站(点)建设应符合《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高标准建设,规范管理。确保实现辖区城乡所有医疗废物收集全覆盖。

(二)完善全县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

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全覆盖。县级医疗机构应设立各自医废暂存点,基层诊所、卫生室等产生的医废由管辖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设立的暂存点负责收集、贮存。全县范围内产生的医废必须由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订合同,进行统一收集处置。

(三)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贮存的管理

1.分类收集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配置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要求的医疗废物贮存箱或周转箱;按照医疗废物的类别对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分类予以收集,装入贮存箱或周转箱内;损伤性医疗废物不得混入感染性废物,针头等锐器损伤性医疗废物应全部剪除并纳入利器盒;确保医疗废物包装物和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处理后使用双层专用包装袋盛装医疗废物,采用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确保封口严密;医疗废物贮存箱或周转箱外表面,必须有警示标识并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须标明医疗卫生机构、产生日期和医疗废物类别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等内容。

2.移交运送的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到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暂存点之间的运输问题,采取因地制宜、选取多种方式进行管理,包括:采用小型专用收集车上门收集;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移交;委托第三方机构收集和转运。收集、送交、转运时间不超过48小时。小型专用车辆应具备防雨、防晒、防遗洒等措施,并设置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定期消毒,此类车辆仅限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疗废物暂存点之间的医疗废物转运,不得用于暂存点与医疗废物处置单位之间的运输。

3.暂时贮存场所管理。各医废暂存点要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建设完善医疗废物贮存场所,悬挂(张贴)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分类收集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配置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贮存容器和设施,张贴专用标识,设置警示标志,配置能储存一个月数据的电子秤,消毒设施等。明确专人管理,对本单位产生和其他基层医疗机构送交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盛装贮存容器,并分别做好医疗废物收集和转运登记记录;医疗废物移交后立即对贮存地点、贮存容器和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洁;病理性医疗废物应当在低温或者防腐条件下暂时贮存;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在收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过程中双方必须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标明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地点及经办人等,各种登记资料保存期限为3年。

4.医疗废物运输的管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当检查集中处置的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和标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盛装于周转箱内,但不得打开包装取出医疗废物;对不符合包装和标识要求或者未盛装于周转箱内的医疗废物,应当要求医疗卫生机构重新包装、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使包装、标识和盛装达到规定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因集中处置的医疗废物的包装、标识和盛装发生争议时,应当首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并及时报告XX县卫生健康局和XX市生态环境局XX县分局作出处理决定。

三、工作要求

(一)建全长效机制。

XX县卫生健康局、XX市生态环境局XX县分局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掌握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实际情况,着力解决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置困难的问题,逐步建立符合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乡镇和偏远地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能力。

(二)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加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适时召开多部门联席工作会议,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医疗废物专项或联合监督检查,发现涉及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等安全隐患的,及时通报,依法查处,需移送公安部门的要及时移送。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篇3

1 材料与方法

对长宁区29家个体诊所、57家内部医疗机构(按市卫生局规定分类)进行全覆盖调查。根据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交接等工作环节制作调查问卷表,由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并填写问卷,调查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建设与人员管理、分类收集与无害化处置、内部转运与暂时贮存、处置与交接登记等情况。调查结果采用excel表收集汇总,采用Stata7.0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9家个体诊所中,口腔诊所20家,美容诊所3家,中医针灸诊所2家,中医推拿诊所4家,除了中医推拿诊所不产生医疗废物外,其他诊所均有医疗废物产生。57家内部医疗机构中,医院1家,门诊部(卫生所)7家,保健站(医务室)44家,村卫生室5家,产生医疗废物的内部医疗机构有39家,其中医院1家,门诊部(卫生所)5家,保健站(医务室)28家,村卫生室5家。

2.2 制度建设与人员管理

个体诊所和内部医疗机构中,都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度,以单位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为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的建立健全(包含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内部转运、暂时贮存、处置、交接登记等内容)、发生医疗废物处置意外事故时应急方案的建立等方面,个体诊所稍好于内部医疗机构(表1)。

个体诊所和内部医疗机构中均配备了专(兼)职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其中个体诊所专职比例为32%,兼职比例为68%;内部医疗机构专职比例为3%,兼职比例为97%。

区卫生局每年组织1次医疗废物管理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个体诊所中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率为92%,内部医疗机构为64%。

2.3 分类收集与无害化处置

个体诊所的主要医疗废物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无病理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产生;内部医疗机构的主要医疗废物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无病理性废物产生。个体诊所废物总体产生量大于内部医疗机构,但村卫生室的废物产生量大于个体诊所(表2,表3)。

25家个体诊所均设置了专门分类收集点,并做到相对独立且易于管理。39家内部医疗机构中35家设置了专门的分类收集点,33家的分类收集点做到相对独立易于管理。

25家个体诊所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均符合要求,39家内部医疗机构的符合率为74%;个体诊所脚踏开启的封闭硬质医疗废物盛器符合率为56%,内部医疗机构为41%;72%的个体诊所和15%的内部医疗机构做到在医疗废物盛器上标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说明。5家个体诊所、11家内部医疗机构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可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进行毁形处理并浸泡消毒,医务人员均采用人工毁形方式,在毁形操作时只有2家个体诊所、2家内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佩戴护目眼镜、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常用的浸泡消毒剂有戊二醛液、消毒灵粉、爱尔施消毒片、银燕消毒粉等。

2.4 内部转运与暂时贮存

16%的个体诊所单独设置了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84%的个体诊所暂时贮存场所与分类收集点合并设置。设置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的个体诊所做到对内部运送时间和路线有具体规定,及时清洁消毒运送工具。3%的内部医疗机构单独设置了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74%的内部医疗机构暂时贮存场所与分类收集点合并设置,23%的内部医疗机构未设置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

92%的个体诊所使用密闭周转箱暂时贮存医疗废物,76%标有明显的警示标识,68%定期清洗消毒。41%的内部医疗机构使用密闭周转箱暂时贮存医疗废物,13%标有明显的警示标识,23%定期清洗消毒。

医疗废物在个体诊所暂时贮存的平均时间为19d,在内部医疗机构暂时贮存的平均时间为44d。

2.5 处置与交接登记

个体诊所医疗废物主要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处置,由处置单位专用车辆统一上门回收,平均处置周期为21~28d,夏季时7~14d。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废物回收对象为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不回收处置化学性废物。内部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由医疗机构自行运送至附近的公立医疗机构,由后者一并交给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处置,运送车辆多为自行车、小货车,周期长短不一,部分内部医疗机构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直接混入生活垃圾丢弃(表4,表5)。

个体诊所与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双方交接时,均做到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内部医疗机构与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双方交接时,46%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88%的个体诊所对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造册,登记内容包含有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经办人等信息。59%的内部医疗机构对所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完整率为86%。92%的个体诊所对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资料落实3年限期的保管工作,48%的内部医疗机构落实资料的保管工作。

3 讨论

3.1个体诊所医疗废物总体产生量多而稳定,处置环节规范,内部医疗机构应重视对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

个体诊所中除中医推拿诊所外,其他类别均有医疗废物产生,产生种类取决于诊所类别。内部医疗机构总体产生量比个体诊所少,不同类别产生量差异明显,其中村卫生室医疗废物的产生量最大甚至超过个体诊所,与其承担着乡镇地区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职责相关。个体诊所的经营方式为个体工商户,参与市场经济运作,对外开展诊疗服务,需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并保障患者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因而对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更为重视;内部医疗机构多为企事业单位内设科室,属单位福利性质,且不对外开展诊疗活动,所以在废物处置管理方面就显得较为薄弱。内部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在承担企事业单位职工健康保健职能的同时,应重视日常对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露、扩散,保护环境,做到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要求与规范,落实相关人员参加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责任意识与处置能力。适当投入经费用于购置存放医疗废物的专用包装袋和盛器、医疗废物警示标识、暂存周转箱等硬件设施,使医疗废物在医疗机

构内得到规范管理。

3.2内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污染隐患更大,个体诊所与内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回收应全部纳入集中处置

与个体诊所相比,内部医疗机构由于没有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处置,没有专用运输条件自行运输医疗废物,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丢弃等现象较普遍,医疗废物传播疾病与污染环境的隐患更大,这与内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产生量相对较少、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减少经济成本支出等原因有关。医疗机构将医疗废物自行运送到其他医疗机构代为处置,在运输环节中没有专用运输设施与设备,可造成医疗废物在运输路途中的遗撒、泄露和丢失,存在疾病传播的风险与环境污染的隐患,而代为处置的医疗机构按法律要求是不得接受非本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的。还有部分内部医疗机构直接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中丢弃,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在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更为回收重复利用一次性医疗器具器械提供了便利,埋下安全隐患。个体诊所与内部医疗机构应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纳入集中处置,不得自行将医疗废物运送至附近医疗机构代为处置,更不得随意丢弃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村卫生室作为内部医疗-机构中的一类,具有特殊性,产生的医疗废物量比个体诊所多,更应直接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订处置协议上门回收处置。

3.3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缩短上门回收的周期并加强处置废物的能力

目前上海市具备处置资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数量很少,集中处置单位具备医疗废物处置经营许可证,使用标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运输车辆到各医疗机构上门回收处置医疗废物,但回收处置的医疗废物种类较少。个体诊所产生的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可回收处置,但化学性废物则被拒之门外,只能将废弃的化学消毒剂、放射诊疗使用的废显影液、废定影液等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既污染了自然水体,又使部分可回收重复利用的金属银离子被浪费。内部医疗机构产生的药物性废物常常混入感染性废物一并回收处置或直接丢弃。医疗废物在个体诊所和内部医疗机构中的暂存时间较长,分别达19d和44d,超出了法规规定的2d期限,主要因集中处置单位上门回收处置的周期较长,一般为21~28d,在夏季时周期稍短一些为7~14d,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运输能力、人员数量、处置能力、处置成本等因素相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做到至少每2d到医疗机构收集运送一次医疗废物,建议集中处置单位增配人员和车辆,缩短上门回收的周期,尤其是夏季的处置周期更应缩短,避免医疗废物在高温季节的腐败变质及散发异味。集中处置单位还应加强处置废物的能力,除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的日常处置外,还应增加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的回收,确保处置能力。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篇4

一、过渡期时限

*区医疗废物处置过渡时期从本方案下发之日起至*年10月。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成立*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区过渡时期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

组长:*区副区长副区长:

副组长:*区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区区长助理

成员:区卫生局副局长

区环保局副局长

区民政局副局长

区物价局副局长

公安*分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由任建斌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三、主要内容

负责本区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消毒、贮存制度的建立和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建设监督管理,以及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四、处置原则及规定

本方案适用于本辖区内的医疗(含部、省属和驻*辖区内的军队及行业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医学科研、医学、教学、尸体检查和其他相关活动中的医疗废物产生者。

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坚持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坚持相对集中的原则;坚持规范设点、布局合理的原则;坚持定时、定点、专人负责收集的原则;坚持依法统一管理、强制执行的原则。

(一)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区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在7月20日以前,到区环保局办理排放医疗废物申报登记,逾期不申报登记由区环保局依法处罚(见附件1)。

(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依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消毒、收集、贮存、管理。

(三)*区辖区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焚烧设施、设备一律停用。无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医学科研、医学、教学、社区医院、个体诊所、尸体检查和其他相关活动中的医疗废物产生者)的医疗废物的收集,按*区医疗卫生机构过渡时期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收集区域划分表之规定进行收集。(见附件2)。

(四)按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国家五部委的文件精神,*区过渡时期的医疗废物的处置实行有偿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付处置费,原则上按每袋(5公斤,规格600mm×600mm)15元收取处置费(见附件3)。

(五)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六)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要求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五、处置规范

(一)医疗卫生机构

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严格的分类管理。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管理,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环保部门确定的专门机构处置;

(6)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7)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9)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3.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4.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5.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6.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7.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8.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露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9.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作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具体标准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号文件(附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第二章规定执行(暂时贮存库房专用废物警示标识具体要求见附件4)。

1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5年。

12.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二)医疗废物的交接

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统一交由取得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处置单位处置。

2.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受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的医疗废物,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要求医疗卫生机构重新包装、标示。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有权拒绝运送,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3.化学性医疗废物应由医疗卫生机构统一收集、贮存,定期交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可有经营资格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未取得相应许可的处置单位,医疗废物运送人员不得接受化学性医疗废物。

4.医疗卫生机构交予处置的医疗废物采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的日常医疗废物交接是应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一式两份,每月一张,由处置单位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和处置单位分别保存,保存时间为5年。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的格式见附件5。

5.每车每次运送的医疗废物采用《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管理,一车一卡,由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填写并签字。

当医疗废物运至处置单位时,处置单位接收人员确认该登记卡上填写的医疗废物数量真实、准确后签收。

《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格式见附件6。

6.处置单位应当填报医疗废物处置月报表,报市环保主管部门。

医疗废物处置月报表格式见附件7。

六、要求

(一)各单位领导要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医疗废物的监控部门要有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要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和医疗废物管理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明确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严格管理、杜绝环节漏洞,注重落实,真正做到医疗废物管理有法可依、责任到人。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篇5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专用包装袋(容器)、交接记录、集中处置和签订处置协议方面均符合要求,社区服务站和个体医疗机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医疗废物外包装中文标签方面所有的医疗机构均不符合要求;在运送工具和运送工具的清洗消毒发那个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均不符合要求(表2)。

2医疗废物暂存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废物暂存点的选址、存储设施、有门上锁、警示标识方面均符合要求,不符合的主要问题为:医疗废物暂存间内混有生活垃圾,无门无锁无警示标识,可开启门窗未装纱门纱窗,无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废物暂存间设在工作区域,无警示标识,内有大量工作人员个人物品混放;检查时医疗废物暂存场所无人,但医疗废物暂存间并未上锁;医疗废物暂存间内有生活垃圾混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及个体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时长平均符合率较低,调查显示最长暂存时间达到15天(表3)。

3问题分析

3.1主要存在问题

此次调查发现,丹阳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及个体医疗机构,存在法律意识不强、医废管理人员相关知识欠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工作不够规范、处置人员未开展健康体检,整体队伍水平不高、无专用转运工具、运送工具未清洗消毒、暂存间及卫生设施不符合要求、登记交接记录不完备,医疗废物暂存时间偏长等问题。

3.2原因分析

(1)认识不足、意识淡漠。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缺少法律意识,对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对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培训不够;部分个体诊所负责人只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认为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没什么区别,只顾着日常的诊疗,而对医疗废物缺少相应的认识和管理。(2)硬件限制、先天不足。小型医疗卫生单位场地规模较小,没有空间设立独立隔离的医疗废物暂存点[5],有的是医疗废物暂存点设置的位置不符合要求,没能远离医疗人员活动区,有的和生活垃圾存放处混在一起。(3)处置垄断、能力不够。环保部门规定,每个地市级原则上只设一家工业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所占业务比例远远少于工业废物,因此处置中心对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视程度不够。作为本市唯一的一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来说,在做好市区大医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同时,要按时做好所管辖县(市、区)及乡镇的其他小型医疗内的医疗废物转送工作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农村的基层医疗机构,即便与处置中心签订了合同,处置中心也无法及时运送医疗废物[6]。

4对策

4.1专长结合科学监管

规范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是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对医疗废物的监管除了专项监督检查,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废物长效管理机制和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的长效机制。完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防护措施和应急保障制度,做好暴露后的预防措施、医学观察及预防性用药等,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免疫接种[7],才能有效提升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效果,规范管理行为。

4.2细化法规强化服务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如何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置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但只是原则性的条款,例如“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日常监督检查时也发现,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常常对该建立哪些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知晓,只是从网上下载一些制度应付检查。因此在开展监督检查的同时,应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医疗机构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例如“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可以帮助医疗机构确定培训的内容和周期,用细化的指南指导医疗机构组织培训。同时应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指南,认真执行。

4.3严格执法加大处罚

本次检查,我们对16家医疗卫生单位实施了行政处罚,并提出整改期限和要求,在整改复查环节,这16家医疗卫生单位对存在问题均进行了整改,医疗废物管理和硬件设施配备上了一个台阶。可见,在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对医疗卫生单位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法律条款的行为,采取行政处罚手段,对今后医疗卫生单位重复类似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不断规范其守法行为。

4.4普及宣传实施公益

检查中发现,不仅是有些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知识不了解,甚至不清楚哪些是属于医疗废物,而且几乎没有医护人员会告知患者哪些物品属于医疗废物,医疗废物该如何处置,因此,加强对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的社会化普及化宣传尤为重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在新闻媒体上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医疗废物及其危害的认识,增强公众法制观念和污染预防的意识。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有利于环境保护,防止疾病传播,具有明确的社会效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应当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增加医疗废物处置的专项资金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在县级市增加设立相应规模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确保农村基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安全集中处置。

4.5强化协调全程管理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篇6

【关键词】居家治疗;医疗废弃物;感染;处理方式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传染病患者及疑似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弃物处理)[1,2]。其较强传染性和污染性经常被人们所忽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医疗废弃物与突发急性传染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让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了解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提高卫生安全意识,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的任务变得刻不容缓[3]。

目前,绝大多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社区医院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已基本规范,而居家治疗所产生的废弃物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我们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以120名居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例进行了调查,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使患者逐渐能自觉自愿的按规定对医疗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门诊就诊及出院后需继续居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名,男79例,女46例,年龄23~70岁(平均48.5岁),均采用口服药物加胰岛素治疗,患者能自行注射胰岛素及进行血糖快测,本着自愿的原则,各项调查均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及积极配合。

1.2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首先调查患者对医疗废弃物的认识,目前所采取的处理方法,有无被废弃物损伤的经历等。根据调查结果,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医疗废弃物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医疗废弃物回收的重要意义,建立联系卡,制定废弃物回收卡,并和社区、当地基层医院建立联系,借助社区医院、基层医院为载体,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利用废弃的广口硬质塑料瓶,将居家治疗中产生的医疗垃圾有效收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

2结果

基础调查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个体化干预,一年后再次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调查;于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医疗废弃物的回收情况进行统计。参与该课题医护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3讨论

3.1随意处置医疗废弃物的危害医疗废弃物具有感染性、毒性、危害性三个特点,在国外医疗废弃物被视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4]。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并随意丢掉,势必会严重的污染环境,传播疾病,最常见的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等,使用过的注射器中,乙肝病毒能存活一周[5]。糖尿病患者用过的废弃针头、血糖试纸,若混入生活垃圾,将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对环境和人们身心健康构成直接威胁。我国也有报道儿童因捡拾废弃空针玩耍而剌伤眼球的事故等,给社会及家庭均造成了严重后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3.33%患者有被针头刺伤的经历。经过干预后,针刺伤发生率降为12.5%。

3.2居家治疗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现状伴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健康状况的提高,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造成了大量医疗废弃物品的处理障碍,在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上仍存在薄弱环节。本调查说明,80%的患者经常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主体是针对各大医院、社会办医和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涉及如何正确处理居家治疗所产生的医疗垃圾,缺乏相关规定,目前在管理上仍然是空白。只有少数患者(9.17%)曾接受过关于医疗废物处置方法的指导,非医务人员对此认识不足。在所调查的120人中,仅有23人知道什么是用来废弃物,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后,95.83%的患者对医疗废弃物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知道正确处置医疗废物的方法,但因没有比较便捷的终端回收部门,所以仍然有15%的患者将医疗垃圾最终全部混入生活垃圾。

4对策

4.1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废物处理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对公众的环保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强化环境法制观念,提高社会公德和处理医疗废弃物、防治污染的责任感,切实提高公众的自我卫生和环保意识。

4.2指导正确处置方法在储存、收集医疗废弃物过程中:色袋分装,封闭存放,分类收集医院废弃物,使用利器盒存储利器如注射针头等都是针对处置医疗废弃物的有效方法和技术准备、保证。本着就近原则可与患者居住地附近社区建立联系,使之代为处置医疗废物,鼓励患者利用回医院复查的机会将医疗垃圾带至医院统一处理。可根据科室情况,酌情奖励患者免费测血糖一次或奖励试纸、注射针头等。

4.3生活区垃圾规范处理:环保部门加大对于垃圾的规范处理力度,在居民区设立医疗垃圾收集装置,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6—7.

[2]张战赛,俞晓红,张韧.环境相关卫生监督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25(5):453—455.

[3]邓乔丹,潘华峰,江启煜,等.医疗废弃物与健康管理现状研究的启示与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2):122—123.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篇7

据2008年统计,全省有村级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门诊部、急救中心(站)、妇幼保健院(所、站)和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等医疗卫生机构3961家。其中,各级医院590家、乡镇卫生院799家、妇幼保健院(所、站)72家、社区服务中心2500家。医疗单位有病床91282张,产生医疗废物14088.81吨/年。

目前我省对医疗废物的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缓慢,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水平较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中的医疗废物处理厂建设进度比较缓慢,部分城市的医疗废物处理厂尚未建成,致使部分医疗机构自建简易焚烧炉对医疗废物进行焚烧处理,这些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不符合环保标准,无害化处置水平不高。

(二)部分医院购置焚烧炉或建设简易焚烧炉,自行焚烧处置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置系统存在着焚烧炉结构不符合要求、焚烧炉选址不合理、焚烧不彻底,达不到安全焚烧处置要求等弊端,特别是二恶英的含量难以控制,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焚烧后产生的灰渣大多混入生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严重。大多数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一起由环卫部门收集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对疾病预防存在极大的潜在风险。

(三)对农村医疗废物处理监管难度较大。农村医疗机构点多面广,一些乡镇、个体医疗卫生机构暂时贮存设施简陋,没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及低温贮存条件,并且医疗废物产生量少且无规律,医疗废物贮存时间过长,不能做到日产日清。而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数量有限,同时缺少相应的交通工具,对农村大量医疗单位不能做到有效监管。

此外,国家相关法规与规划之间存在矛盾、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医疗废物仍处于低水平处置状态。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在新闻媒体上开辟环保专栏和专题,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重点加强对医疗废物产生、转移、处置单位的宣传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环境意识。

(二)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对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监管,加大现场检查频次,积极与卫生等部门协调,密切配合,强化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全过程的监管。积极推进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争取将医疗废物收集网络覆盖全省各乡、镇医院。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规范,规范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和处置工作,确保医疗废物达到无害化处置标准。严肃查处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以及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生活垃圾排放的违法行为,消除污染隐患。

(三)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对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医疗机构以及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技能。

(四)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关系,解决实际工作中二者之间的矛盾。并对《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适当进行调整,在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县(市)建设医疗废物处理厂。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篇8

1专职人员工作现状

1.1专职人员现状文化程度低,年龄大,流动性较快,来自农村,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理解能力差,同时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严重缺乏。他们不分洁污只知赶快把工作做完,配了防护用品怕麻烦不用,还说哈哈没关系的。

1.2工作范围全院所有区域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病房、手术室、门诊及相关医技科室,要确保这些地方产生医疗废物安全到达暂存处,最后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公司安全运走。

2管理方法

2.1健全管理制度健全责任制,医院成立监控部门,明确院长为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成立了由分管副院长为组长,院感科长、后勤总务科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病区负责人、护士长为成员的工作小组,通过切实履行职责,明确责任,特别是加强后勤物业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院感科做到多指导、多监督。抓好环节管理,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也防止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非法加工利用。

2.2规范岗位培训对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等方面的知识学习,重点学习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别或者联合制定:《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标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等。培训内容要浅显易懂,深入浅出,采取图文并茂形式讲解,能充分提高专职人员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保证医疗废物在暂存处不外流、不乱放、统一保管,从而保证这一关键过程的安全性。

2.3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告知平时只要接触医疗废物,就要戴帽子、口罩、手套,注意手卫生,防止自身和周围物品受到污染。对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要求在收集转运过程中不但要戴帽子、口罩、手套,还要穿防护服及橡胶靴,必要时戴一次性眼罩,被污染防护用品,要及时消毒和处理。运输过程走专运通道。防止交叉感染或间接感染。

2.4专人专车专运专管专人专管,只有自身能进出暂存处,其余时间一律上锁,下病房自带弹簧秤秤重和签字,护士填写和粘贴医疗废物标签,并与科室护士交接登记,实行双签字,按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运输过程走专门通道。最后集中到暂存处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公司运走,再次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公司人实行双签字。运送时间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特殊情况可以增加收集次数。

2.5提高周围人群感染管理理念根据某大学调查资料显示,对一次性医疗废物管理认知了解程度:4%完全了解,30%基本了解,39%大部分不了解,27%完全不了解。可见医院以外的人群对医疗废物的认知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1]。因此院感科在做好全院职工培训情况下,还要发动全院职工对住院患者及家属、门诊患者及家属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普通民众对医疗废物所产生危害的认知度和管理水平,这样能使医疗废物的管理步入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确保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篇9

1医疗废物的概念

医疗废物是指医院所有需要丢弃、不能再利用的废物,包括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的,也包括生活垃圾;是指在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虽然医疗垃圾仅占城市固体废物的3%,但它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有害的化学物质、易造成锐器损伤等,对人民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我国《危险废物分类》中将来自于临床的医疗废弃物视为1号危险物品。

2医疗废物的危害

由于医疗废物具有全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所含有的微生物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废物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处理不当,会成为医院感染和社会环境公害源,更严重可成为疾病流行的源头。医疗废物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而且废物中的有机物不仅滋生蚊蝇造成疾病的传播,并且在腐败分解时释放出的氨气(nH3)、硫化氢(H2S)等恶臭气体,生成多种有害物质,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是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由医疗废物引起的交叉感染占社会交叉感染率的20%。

3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其收集与运送

3.1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2)病理性废物: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

(3)损伤性废物: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4)药物性废物: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

(5)化学性废物: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

3.2废物的收集及运送

(1)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确保包装物或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破损的包装应按治疗废物处理。

(2)废物盛放不能过满,大于3/4时就应封口,封口紧实严密,注明科室和数量。

(3)分类收集,禁混;禁漏;禁污(利器放入利器盒内,非利器放入包装袋内)。

(4)运送时防止流失、泄露、扩散和直接接触身体;运送医疗物废物应使用防渗透、放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各种包装和运送工具应有专用医疗废物标识。

(5)建立医疗废物暂存处、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并设专人负责管理。

(6)做好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和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签名等,资料保存三年。

(7)对垃圾暂存处、设施及时清洁和消毒处理,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8)医疗垃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天,每日工作结束后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9)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应在48小时内及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导致传染病发生时,按有关规定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

4医疗废物的处理办法

医疗废物的处理技术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优选方法仍不够成熟。目前相关的处理技术大体分为三类:①高温处理法,如焚烧法、热解法和汽化法;②替代型处理法,如化学消毒法、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干法热消毒法、微波处理法和安全填埋法;③创新型技术,如等离子技术、放射技术。用于处理医疗垃圾已有多种技术,根据处理原理不同,一般可分为灭菌消毒法、焚烧法、等离子体法、热解法和卫生填埋法等。

灭菌消毒法:灭菌消毒处理方法较多,可采取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微波消毒法等。灭菌消毒法主要是通过高温、高压、化学试剂、一定频率或波长的微波等技术,破坏微生物及病毒的生存环境,降低医疗垃圾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危害的程度。

高温焚烧法:根据研究,医疗垃圾中占总重量92%的组分为可燃性成分,不可燃成分仅为8%,在一定温度和充足的氧气条件下,可以完全燃烧成灰烬。焚烧处理是一个深度氧化的化学过程,在高温火焰作用下,焚烧设备内的医疗垃圾经过烘干、引燃、焚烧三个阶段将其转化成残渣和气体,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在焚烧过程中也因高温而被有效破坏,还能有效实现减容和减重。焚烧法适用于各种传染性医疗垃圾,是医疗垃圾处理领域的主流技术。

热解处理法:热解法是利用垃圾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将医疗垃圾中有机成分在无氧或贫氧的条件下高温加热,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使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变为可燃性气体、液体燃料和焦炭的过程。这种处理技术与焚烧法相比温度较低,无明火燃烧过程,重金属等大都保持在残渣之中,可回收大量的热能,较好地解决了医疗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最大难题。

等离子体法:等离子体法是处理医疗垃圾的一项创新技术,它消毒杀菌的原理是:用等离子体电弧炉产生的高温杀死医疗垃圾中的所有微生物,摧毁残留于细胞的毒性药物和有毒的化学药剂,并将金属锐器及无机化学品熔融,使其彻底销毁。

电弧炉处理技术:电弧炉是以电弧加热的批次式反应炉,其燃烧温度约为1650~3300℃,停留时间约8~10min。电弧炉的电极棒透过交变电流产生强大磁性搅拌作用,废弃物与钢液能充分混拌,废物在极高温情况下被裂解氧化成Co和Ho,从而传染性病菌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完全破坏。电弧炉技术最早在日本被用于处理医疗废物。

辐照技术:辐照处理技术是利用电子束杀灭微生物和细菌。电离辐射源(如Co60)激发出来的电子与处理对象分子结构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所积累的能量可以破坏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从而将微生物加以裂解破坏。但是辐照技术不能用来处理放射性物质,还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防护。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篇10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焚烧;微波;高压消毒压实法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76-02

theexperienceofmedicalwastemanagementathomeandbroad

wangZhao1wangXiaokun2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stheweaknessofmedicalwastemanagement,makesomeexamplesofexcellentmanagementexperienceofHongKong,theUnitedStates,Japan,andtheUnitedKingdom.atlastitmakesadiscussionofthedevelopmentaldirectionofmedicalwastemanagementinChina.

【Keywords】medicalwaste;management;burning;microwave;autoclavedcompaction

医疗废物是指在对人和动物诊断、化验、处置、疾病预防等医疗活动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或液态废物,主要包括传染性废物、病理废物、利器废物、制药废物、基因污染物、化学品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定义和分类见Ct/t3083-199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医院临床废物和医药废物为危险废物。即从医院、医疗中心和诊所的医疗服务中产生的临床废物,包括手术、包扎残余物、生物培养、动物实验残余物、传染性废物、废水处理污泥等[1]。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微生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

有害物质未经正确处理而排放到土壤和大气环境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害人类和生态健康,所以国家将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排在危险废物名录中的第1位[2]。

1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存在问题

1.1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现在国内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基本上是自行分散处置,方法很不规范。许多传染性医疗废物仅简易消毒或根本不经任何消毒就混入生活垃圾运走。而国内大多生活垃圾都进入填埋场进行简单填埋处理。填埋场一般很简陋、无衬层结构。活垃圾中混入医疗废物,会带入很多致病菌和重金属,对周围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构成很大威胁。

1.2小型焚烧炉污染严重:有些医疗机构会对废物采用焚烧处理,但目前都采用结构简单、廉价的间歇式固定床焚烧炉,而且一般都不配置烟气净化装置,这将会使医疗废物产生更具环境毒性的二英类物质,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而大多数医院没有固定的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操作工均未经严格培训就上岗操作。这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自身健康有很大威胁,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为废弃医疗用品的非法收购提供了可能。

1.3输运体系不完备,容器和人员都不规范: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对医疗废物的运输颁布了有关包装袋、利器盒和周转箱的相关规定:包装袋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应出现渗漏、破裂和穿孔;颜色为淡黄,颜色应符合GB/t3181中Y06的要求,包装袋的明显处应印制警示标志和警告语;包装袋外观质量:表面基本平整、无皱褶、污迹和杂质,无划痕、气泡、缩孔、针孔以及其他缺陷。利器盒整体为硬质材料制成,封闭且防刺穿;整体颜色为淡黄,颜色应符合GB/t3181中Y06的要求。利器盒侧面明显处应印警示标志,警告语为“警告!损伤性废物”;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1.2m高处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3次,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3]。而国内大部分医疗废物收集袋过薄易破,造成污物渗漏。有些与普通生活垃圾带没有区别,对分类收集处理很不利。针头等利器收集也不规范,废物周转运输设备简陋,极易造成收运人员的感染和损伤。

1.4监管体制不完善,实行力度不够:缺乏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的执法人员和统一标准的收费罚款措施。管理困难较大,各地区管理水平差别明显。

2国内外优秀管理经验

2.1美国:大部分医院废物在离开医院运抵最终处理之前需在医院的初级处理点进行适当的集中和整理。有些废物在初级处理点还需进行初级处理,包括压缩,磨碎或打浆。简单的将废物体积压缩可能不会产生太大的经济效益,但如有合适的填埋场所,废物经压缩体积并填埋仍不失为最经济的处理方法。另外,医疗废物在美国的处理也在尝试非焚烧法,以减少强毒性二英类物质的生成。其中技术上比较成熟的有:高压消毒的压实法、机械-化学消毒法和微波法[4]。高压消毒压实法主要是将高温蒸汽消毒和压实过程结合起来,经济实用。优点在于需求空间小,设备简单,但是其灭菌效果受到接触面,蒸汽压力高低的影响。而且处理过程易产生有毒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废液。而机械-化学消毒法主要是利用漂白粉、次氯酸钠等进行消毒处理,但会产生余氯的污染问题,增加有害污水排放。微波法的无害化效果好,最近几年才被加以应用,但是经济成本较前两种高一些,而且存在电磁波危害的可能。

2.2香港:香港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法为较传统的焚烧和填埋。但是医院本身对于医疗废物的分类和管理比较严格。有很多优秀经验:如设立了跨专业的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有对问题进行科学化研究和统筹改善措施;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守则》;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组的功能及统筹网络;并且把医疗废物管理的改善工作结合到医院每年工作计划及服务承诺上来。并且对医院员工进行有关教育;对政府部门、环保署、立法局议员、传播媒介、市民进行教育及游说[5]。从而保证了医疗废物处理的科学环保性。

2.3日本[6]:日本的垃圾处理法经过几次修正,对带有感染性的特别管理性垃圾的处理作出了具体规定,且制订出了较为详细的操作规程,特别是新的修正法中强化了感染性垃圾排放者的责任,同时加强了对垃圾处理者的处罚条例。2000年6月2日公布了新修正的垃圾处理法案,对违法投弃垃圾及无许可输出垃圾等有关事项的处罚法则进行了强化。2001年4月再次对垃圾处理法规进行修正,禁止垃圾野外烧毁,强化了以前的产业垃圾管理票制度(此制度是日本产业垃圾处理推进中心发行的账票,是从委托到最终处理的全过程的记录。对于特别管理性垃圾在法律上规定义务使用)。此外,对医疗垃圾排出者、医疗卫生单位主管的刑事责任及高金额的处罚规定也在此法中具体列出。日本医师协会也成立了医疗垃圾处理检讨委员会,针对修正后法案的具体规定、要求,指导医疗卫生单位对医疗垃圾进行适当的安全处理。

2.4英国[7]:英国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比较严格,对每一类废物都有相应的处理措施,见表1。

表1英国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处理简要

另外,医疗废物绝不允许与其它废物混装。所有医疗废物都应放入内置黄色塑料袋的垃圾箱内,塑料袋上应有“医疗废物,必须焚烧”字样。医疗废物的搬运必须使用专门的容器和设备,运输使用全封闭式卡车,医疗废物最终处置是送入废物焚烧炉高温焚烧。

3经验的借鉴和探讨

医疗废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8],从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的医疗废物处理还处在很不规范的阶段,技术不成熟,管理不严格,环境污染仍然比较严重。而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日渐增长的人口数量,这个问题如果不加重视,产生的危害加愈发严重。因此,我国需要借鉴国内外医疗废物管理的优秀经验来完善这一体制。首先从技术来说,焚烧炉仍为一种较通用而经济的处理设备,在最终处理时效果最为彻底,但需要配合严格的分类和管理,以减少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高压消毒压实法和微波法也是很有潜力的处理技术,国内的大型医院可以尝试与焚烧配合进行。对难处理、高感染性的废物进行焚烧;而普通医疗废物则采用高压消毒压实法。另外,在技术达不到的时候,进行严格的管理也是经济有效。香港和英国的经验证明,只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医疗废物分类、运输和管理,也可以很有效的控制医疗废物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对中小型医院最为合适。而日本的医疗垃圾处理管理则突出了立法的强制性作用,事实证明效果良好,提示了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推进医疗废物处理的严格化、统一化、环保化。

总的说来,我国的医疗废物管理水平是随着生活废物管理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发展的,但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探索,需要所有医院管理者,政府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全书(1997―1999)[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68

[2]张炳新,陈义芬,伍继新等.浅谈医疗废物的管理[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16(1):60-61

[3]HJ421-2008,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S].

[4]陈扬,王开宇,刘富强.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工程与技术,2005,7:57-58

[5]何兆炜.科学化的医疗品质管理―香港医疗废物管理的经验[J].中国医院管理,1997,17(7):27-28

[6]李前喜,罔本真一.日本的医疗垃圾处理系统[J].中国环保产业,2004,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