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十篇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十篇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5:24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篇1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趣味性的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让小学生快速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减轻小学生负担“寓教于乐”的目的。

(一)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当前,我们的小学生普遍年龄集中在7岁~12岁之间,他们正处在人生发育的关键阶段,对于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我们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趣味性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保持高涨的积极性。

(二)让小学生快速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抽象性和宏观性相结合的统一体。面对这种抽象的宏观性的理论知识,我们要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改变小学生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让小学生更加快速有效的掌握这些数学知识。

(三)减轻小学生负担,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随着新课改进行的不断加快,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也成为了我们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小学教学中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快速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切实减轻小学生学习负担,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的现状

从当前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发展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的重要性,然而依然存在着趣味性不足的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当前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当前,我们的小学数学老师越来越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趣味性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因而,他们越来越多重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于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老师们纷纷探索相关的趣味性教学的方法,采取多种有效的游戏等方式,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从当前具体的教学效果来看,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然而,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当前依然存在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不足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心智十分脆弱,特别是在遭受打击后,便会影响到接受新鲜事物的热情。因而小学生在面对如此抽象和复杂的数学知识,存在着畏惧心理,不知从何下手,再加上老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趣味性方法不足,直接影响了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反而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三、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建议

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游戏、灵活多样的操作、紧张刺激的比赛以及生动有趣的练习等多种措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一)在形式多样的游戏中让小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小学生们在做游戏中学习到各种数学知识。我们可以采取夺红旗、爬高山以及数学医院等游戏来帮助学生们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比如在数学医院这一游戏中,可以让学生们担任“数学医生”,帮助学生迅速的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

(二)在灵活多样的操作中让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这一天性,让小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操作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采取数小棍、数方格等方式,让小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体会加减法所带来的奇妙感,从而在这种灵活多样的操作中让小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得出:中国的小学教学,尤其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1,应试教育的现象依然普遍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在小学生教育上,强调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上面的主人。但在中国诸多小学内,应试教育的现象依旧普遍,过度的重视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以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

2,教学模式单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大多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将书本上面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生们天生好动,在一件事情上面的专注度不够。这就会出现一旦遇到学生们不懂得数学难题,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而不是迎难而上,积极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教学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目的。还会加重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对待数学的学习上,调动不起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3,学,难以因材施教

数学这门学科要具有发散性的思维与敏锐的观察力,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作出相应的教学方针。但中国受教育人口基数大,班级成员众多,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改善课堂教学的现状,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策略,依据数学自身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心理规律,探索出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依靠多元化的学科知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的学生实践,落实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的。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措施

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趣味性,无论是变换教学方法还是增添其他元素,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够更有兴趣,更喜欢数学学习。

1,建立数感,数学教学融入生活

提高学生数学修养,就是引导学生们建立数感,用数学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们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数时,开展“寻找数字”的活动,同学们畅所欲言:“早晨起床要看手表;打电话要看电话号码;我们的教室是几楼几班”。这就逐渐引导学生们将现实中的生活与课本上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克服数学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倾向,逐步地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考的方法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2,多元化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通过一些活动,感知数学,让学生们知道,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生活实践,调动学生们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在一系列的小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进行平面图形的设别时,利用七巧板进行讲学,使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所学知识,不仅在学生学习《生活数学》时,我们可以引进自行车各部分的形状、大树的粗细长短、圈养牛羊时篱笆靠墙或不靠墙之间的篱笆长度关系、电视机屏幕大小是如何测量的等等许许多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一来,数学给学生们带来的压迫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更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3,小组合作,增强数学学习乐趣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见解表现出来。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构架体系。既激发学生活力,调动学生积极行与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乘法口诀时,可以将乘法口诀编成学生喜欢的儿歌在音乐课上学习,从而让知识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乘法口诀学会;又或是将乘法口诀分成几个部分,进行小组竞赛背诵,前几名可以获得奖励等,既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又增加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做到了全面发展,在合作中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在快乐的环境中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4,改进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课堂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们要更加专注与学生能力的表现情况,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将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重要指标,重视学生们的素质教育,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总结:

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针,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让学生们成为课堂上面的主人。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发散创新思维,开阔创新,与时俱进。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实用性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童兆康.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2,01:110.

[2]吕敏.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趣味性教学[J].才智,2015,34:96-97.

[3]智娜.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216.

[4]姚佳.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3,73:73-74.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篇3

一、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引起趣味性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较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被周围的事情吸引,这成为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障碍,因此教师应当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与吸引力,营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外,虽然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枯燥、抽象,所以导致不能理解,但是低年级的数学课程普遍内容较简单,教师只要通过简单加工就可以包装成有趣的故事或游戏。一旦进入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其中的知识点就难以做到如此具有趣味性的讲解。

二、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中引入趣味教学法的具体对策

1.引入趣味游戏,构建活泼生动的数学课堂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抽象学科,在学习的初期,对于没有形成完整思维回路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也更加难以产生兴趣,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入一些有趣的游戏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今后要学习的数学课程继续保持积极性。

现阶段的小学课本考虑到这一点,课本中所选取的例子都很贴近生活,教师可以酌情选取一些问题,在课上设置趣味游戏环节。例如,在学习“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绎销售货物时的情景,一个人饰演售货员,另外几人饰演顾客,将老师事先准备好的明码标价的道具当做售卖商品进行这一情景的演绎游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与同学进行游戏的同时训练了课上所学内容,不仅加深了运算法则的记忆与理解,还大大提高了上课的趣味性,对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十分有效。

2.创设数字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老师通常都是顺着教材设置的过程照本宣科,虽然小学低年级的数学难度还不是很高,但这样的授课方式只会打击学生探知的欲望与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只会记笔记,不会主动思考,被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应当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数字转化为真实可感的日常事物。例如,在学习“0”这一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小明手里有10颗糖,吃掉3颗糖以后,小明还剩下几颗糖呢?这时学生会回答7颗。老师可以继续问学生:如果小明还想继续吃,那么他最多还能吃几颗呢?通过思考学生会回答7颗。这样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所有的糖都吃完以后,小明手中还有几颗糖。这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思考“0”这一概念。

3.组织小组学习,采取积分竞赛制

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形式,将任务以小组完成的形式布置下去,在锻炼学生与同学相互交流及合作互助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带给学生竞赛的紧张感与优异完成布置任务的紧迫感。

举例来说,老师可以准备一套口算题目,要求各小组以抢答的形式来累计分数。在老师念出题目的同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开始抢答,抢答正确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加一定分值,抢答错误则要扣掉一定的分数,这样就可以验证学生口算的能力。

在完成比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力合作,竭尽全力才可能获得优胜。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为了在班上取得优胜,学生也会付出更多努力去学习相关知识,因此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应当把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稍有欠缺的学生交叉分组,不然可能起不到教学的效果甚至导致反作用。

4.组织活动尽量多样化,激发学生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教师需要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有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工作进行时,教师建立的多样化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教师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联系,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课程时,教师可以开展手工活动,借助剪纸或者拼图的方式让学生认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通过对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来掌握各自具有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不仅仅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加深对知R的印象,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不仅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带动学习的学习热情

轻松、欢快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此刻面前有两座外观一模一样的方式,但是一个是桑拿房,一个是温度适宜的空调房,你会怎么选择呢?毋庸置疑,大部分都会选择后者。与小学教学课堂的氛围相同,教师营造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喜欢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轻松、欢快、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一副只有1-9数字的纸牌,在课堂上使用。教师从一沓纸牌中随机抽取四张,学生随机进行抢答,在最短时间内使用加减乘数的方式将四张纸牌所对应的数字凑成24者获胜。借助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的在失败中找寻正确的答案。由于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并且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来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动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比如,教师提问学生,一天有多时间?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答案应该是24小时,但是也可以是144分钟,89400秒。看似一个简单的回答,教师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判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只用重视个性化发展,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三、建立趣味乐园,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

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建立趣味乐园,能够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师可以借助知识抢答、脑经急转弯、趣味活动等方式来辅导教学,其中,脑筋急转弯,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比如,哥哥小明和弟弟小军两个一起去书店,两人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了书本,但是,由于两兄弟携带的钱不够,哥哥小明买差5元,弟弟小军买差1角钱,两人商量之后决定将钱合并在一起用来买书,发现还是不够,那么请问这本书的售价是多少?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分析判断,但是却无法获得正确的答案。然而,借助数学方法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本书的售价为5元钱,哥哥小明买不到是因为自己没有钱,而弟弟小军只携带了4元9角钱无法购买。学生听到类似的脑筋急转弯题目,就会自主的进行思考,这样以来,不仅仅学习到了基础数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课程的启蒙教育,也是学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性时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欢快、充满乐趣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体会到数学的奥妙,提高综合素质。这样以来,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46-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性教学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突出的贡献。让学生不再是像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死板、强制的学习,而是主动探究,自主的进行学习和思考。本文作者就以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为题材探究趣味教学的途径。

一、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键是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讲,脑子思考,这样才会使书上的知识融汇到他们的思想中去,真正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也才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增强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上台讲题不失为一种凸显学习主体的好教法。例如,教学“正方体的认识”一节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同学们积极响应。一位中等生手拿着自制的正方体,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然后引导学生向其提问,他都能清楚地一一作答。对于那些没有机会上台的学生,可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讲解,以此使大多数学生的个性风采得以展现。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适当奖励,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观念在新课改中被不断的被重复提到。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让学生融入课堂,而不再是做课堂的旁观者。教师也要告别传统的讲课方式,特别是学生手背后不能动,乖乖听讲的模式,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这样的小学数学课堂才是成功的。小学生好动,有童心,这些都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要注意的特点。因此,教师不要放弃像讲故事、提有趣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比如,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口诀”后,教师用发奖品的奖励措施来激励学生背诵乘法口诀和在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这种小的鼓励方式,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小学生天真活泼,但也需要证明自己,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对学生的进步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创造了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皆宜、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为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认知障碍,加速学习的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中能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动态,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有趣。一旦知识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的信息又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生化的浓缩信息,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有力的认知工具,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四、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适时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建立的学习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发展,关注差异,有效解决了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难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有积极意义。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正确的评价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当学生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学生会呈现出更为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要随便说“错”;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可将一些富有感召力、激励性的语言贯穿到课堂讲解和随机提问中。如“谁能巧打智慧锁?”“真不错!”“你说得太精彩!”“说的有道理,再进一步想想看”等。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思维,挖掘潜能,增强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灵活运用,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篇6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法的应用论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趣味性浅析小学数学中的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中的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策略探究小学体育中的趣味性教学应用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小学体育中的趣味性教学应用分析浅谈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浅论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趣味性教学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趣味性教学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让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教学都变成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习惯,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趣味性教学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无论是概念背景或例证,还是应用题内容的选择或练习题的设计,都应注意贴近实际,富有趣味性。

一、创设朴实、有效教学情境

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讨论概括等多种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普遍认为教授学生解决应用题很困难,连很多学生家长教认为辅导孩子应用题是非常头痛的事。这样的结果反馈,我认为是教材中的应用题许多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缺乏趣味性,才导致学生对应用题的烦感。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应在这个“趣味性”上下功夫。我们可以让应用题变成一种情景剧。比如说:关于学生“握手”的应用题的情境,三个人两两握手共要握几次手?然后让学生上来表演,学生会积极参加。因为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兴趣浓厚,很快就得出了结果。接着进一步追问,如果是4个人两两握手,又需要握几次呢?再换一组学生让学生进行现场握手。让其他学生根据表演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动嘴说一说,学生不仅画出了示意图,还列出了加法算式——3+2+1=6,并且说清了算式中各个加数表示的意思,这一过程完成了生活到数学的抽象。为了落实数形间的联系,在学生解释了3+2+1=6这一算式的意思之后,教师有意顺着学生的思路说道:“a和别人握了3次手,B握了2次,C握了1次,D一次也没有握。”周老师故意把“D一次也没有握”说得很响亮,马上有学生反驳道:“不是这样的,其实每个人都和别人握了3次手。”“那既然每人都握了3次手,共有4个人,那么他们一共应该握4×3=12次喽。”“不是12次,而是6次,因为每人都重复握了一次,都握了2次,因此还要除以2.”……引导学生得出了另一种算法。这个环节的巧妙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学生在一种微妙的思维张力下,层层推进认识的完善和引申。

二、充分展示学生的真实想法,做到“对症下药”。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条件,展开合理的想象、推理。例如:从“一本书8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0%”三个条件中,可以想象出什么结果。经过思考后学生提出:1、从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可知小红第一天读书的页数;2、从第一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中可知小红第二天读的页数;3、从第二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中可知:(1)两天共看56页,(2)还剩24页没看;(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8页;(4)第一天看的是第二天的1。4、从以上三个条件可知:(1)两天共看45页,(2)还剩24页没看;(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8页;(4)两天看的页数的比是4:3,……通过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锻炼;解题思路它以前活跃,化难为易的本领也逐步具备了。让学生掌握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深刻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起点,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寻求多种解法,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训练,学生学会多向思维,就能开阔思路,使思维敏捷,达到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到有效主导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一道“猴子分桃”的应用题远比“制造拖拉机”更受学生欢迎。鉴此,我在教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给学生一张居室平面图,让学生帮助住户计算每个房间的面积,在教约数、倍数时,让学生分乒乓球:把12个球放在若干盒子中,使每盒数量相等,有几种放法?在教应用题时,补充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做小当家。这样一来,学习内容既有趣味性,也有实用性。对每一个学生,包括“困难生”,都有一种吸引力。教师不用强迫他们,好奇心已使他们开始积极思考了。

四、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篇7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2-0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高年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逐渐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转变为运算图式。作为一门逻辑性、推理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学科,数学可以培养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过度时期的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在课堂上注意力经常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若教师的课堂教学枯燥无聊,会导致学生厌烦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听讲不专心,使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首先,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处于绝对主动的状态,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讲授的方法,教师没有根据小学生性格特点进行课堂教学,使课堂枯燥无聊,学生没兴趣听,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再次,教师未能从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最后,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过于追求形式,导致真实性低效果不好。

二、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爱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小学生特别喜欢课堂的游戏活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阶段,趣味性教学更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首先,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比起其他的学科,小学生学习数学还是相对有难度的。趣味性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兴趣教学法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最后兴趣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处于轻松的状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巧妙运用趣味教学法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趣味教学的基础条件。在小学课堂中,要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立能力不强,对教师有着绝对的信任和服从,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这一特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的严格要求是每个教师对学生负责任的行为,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学生不听讲,未按时完成作业,教师进行严厉的批评或者惩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的心理。或者教师平时对学生过于严肃,可能会造成教师给学生的印象过于威严,亲和力不够,在实施趣味教学时也会显得别扭,学生也会难以适应。因此,教师在惩罚或批评学生时,要做到就事论事,对学生循循诱导,指出错在哪,万不能拿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比较,讽刺挖苦,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幽默的教师能很好的运用趣味教学法,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二)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想要成功开设趣味性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前要将课堂所需要的资料准备充分,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课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趣味性教学法在课堂的顺利运用。例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需要准备所要观察物体的相关教具,上网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做好ppt等相关课件,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颜色和图形合理运用,适当加入动画,将课件设计的更具有特色,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三)在课堂进行智力游戏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入游戏的环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但在课堂中设计一个有趣的游戏是相对有难度的,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教师设计游戏时不能像低年级游戏那样简单,过于简单会导致学生会失去兴趣,达不到趣味性教学的效果;若教师设计的游戏过难,学生不会,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的时候,可以选择相对有难度的游戏,这样的游戏使学生不觉得简单又具有挑战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强课堂趣味性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既可加强学生的自己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一课时,学生可能对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无法理解或计算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如何用纸片制作圆柱和圆锥。以做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圆柱体为例,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拿出所准备好的纸片,在纸片上用圆规画好两个半径为5cm的圆形作为上底和下底,在通过圆形的半径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即圆形的周长C=2πR)为31.4(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多预留一点距离,以便在后面方便粘贴),而长方形的宽即圆柱的高10cm,在纸上画好图形以后,用剪刀或者小刀进行裁剪(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裁剪安全),最后将裁剪好的长方形和圆形用胶水进行粘贴,这样圆柱体就做好了。通过做圆柱体的过程,学生生动的了解到圆柱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展开后即两个圆形、一个长方形),使圆柱的表面积一目了然,学生很快能理解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课堂不会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枯燥无聊,让学生轻松而快乐的学习,相比于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记忆更加深刻。

(五)在课堂开展有奖竞答

在课堂上进行有奖问答的方式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对于小学生,奖励总是会吸引他们的眼球,有奖问答相对于其他的活动方式来说,更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通过还提高了学生的反应速度,考查学生的知识点是否掌握,在有奖问答过程中,还可以加强知识点的记忆,掌握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课堂上进行奖竞答,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有奖竞答的题目,再将学生根据作为情况分好小组,并在黑板上分好每小组的版块,用来记载每小组的题目回答正确量,给学生讲清楚有奖回答的规则,然后开始进行有奖竞答,当给出问题后,给予最先举手的小学生先回答的机会,若回答正确,则给该小学生所属小组加分,若答错可给予扣分,让其他举手的成员继续回答问题。最后计算每小组的总分,根据得分多少来进行奖励,奖励物品可以是学习用品也可以是课外书籍。通过在课堂生进行有奖问答,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结束语

趣味法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且趣味教学并不仅仅是文章所描述的几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自己不断的学习、实践,在不断尝试中研究出符合自身的一套教学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趣味性教学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防止过度娱乐而偏离教学目标,因此,一定要把握好适当的度。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篇8

关键词生活素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8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要求,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无法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枯燥的课堂教学之中,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在课堂学习之中,也更希望有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可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兼顾到知识性,也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吸引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教学之中。从教学实际来看,小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生活经验有限,很多素材都不适合被使用,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就必须抓住学生可接受的、可理解的、能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连接的素材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挖掘生活素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一、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学生的共同兴趣点

从心理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一节课中的有效注意时间大约为20到30分钟,如果课堂教学内容枯燥、难度较大等,很多学生的注意时间还会随之降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难度并不高,学生只要能够投入足够的精力,就能够很快弄懂,但是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学生依然游离在课堂教学过程之外。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看,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总是能够很快学懂,教师只要抓住学生的共同爱好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就能很好的完成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找到学生的爱好,并且在爱好中缩小范围,找到他们的共同兴趣点。其次,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爱好融合进去,无论是内容的呈现上,还是课堂的组织环节,都要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点”。做好了这两个方面,就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以《买文具》一课为例,本课要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小数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都已经实际接触过小数,因此教师准备了一些学生使用的文具并标好价格,让学生来认读并解释其含义,学生认读之后,教师再引出小数的概念,最后教师还设计了“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小数”的环节,学生踊跃的列举自己的见闻,教师则做好记录,再次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整个教学过程都没有离开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课堂时间大多都留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延伸课堂训练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有效的练习既能保证学生的思考,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相反有些练习则由于难度、学生不感兴趣等因素流于形式,消耗了课堂教学时间。通过实践发现,如果练习题的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练习之中。一方面,教师要对练习题进行延伸,不能局限于现成的题目,要通过挖掘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内容,设置题型相符、表述有趣的题目供学生练习;另一方面,在课堂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引导语,让课堂训练不枯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货比三家》一课为例,从本课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要比较大小,而买货时学生都有过比较大小的经历,在课堂训练时,教师没有呆板的照抄训练题目,而是准备了丰富的物品,让同学们来扮演顾客购买,并说出自己为什么要买这一个商品。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纷纷投入到实践之中,每售出一件物品,教师都让学生现身说法,对比小数之间的大小,其他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如何比较小数之间的大小。由于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并没有进行统一,而是让学生们自己选择掌握比较方法,最后再设计少量的比较大小抢答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整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氛围浓厚,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设计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无法有效参与课堂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学习之中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状态每况愈下,单纯的约束和提醒并不能有效的扭转。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力而进行有针对的设计即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状态,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并组织相应的教学实践。一方面,分层设计的教学目标也要相应的分层,后进生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的完成上;另一方面,分层教学实施中不能忽略主要教学内容的落实。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趣味竞赛、积分奖励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被保持,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以《轴对称图形》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区分,分别让各层学生画对称图形、表演对称图案等,并对分组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学生完成之后进行讲解和说明,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之中。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不断的创新形式、激发思维,挖掘生活之中的趣味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之中获得能力、获得乐趣。

参考文献:

[1]赵春梅.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及课堂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篇9

一、以讲故事导入新课

每次上新课,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上一段音乐,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来导入新课。小学生活泼好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经常会玩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学生个个竖着耳朵听讲。故事讲完了,他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出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笔者编了一段小故事:“喜羊羊和懒羊羊在树林里采蘑菇,喜羊羊的篮子里有8个蘑菇,懒羊羊的篮子里只采到了3个蘑菇,懒羊羊就在一棵小树下睡着了。就在这时,灰太狼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冲了出来,一下就抓住了懒羊羊,吓得懒羊羊直喊救命。喜羊羊?到呼喊声马上赶了过来,看到这种情况,喜羊羊对灰太狼说:‘灰太狼,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答对了,你就把懒羊羊抓到你的狼堡里去;如果你回答错了,你就把懒羊羊放开,好吗?’灰太狼不知是计,就爽快地答应了。喜羊羊就说:‘我的篮子里有8个蘑菇,懒羊羊的篮子里有3个蘑菇,请问8和3哪个大?’灰太狼整天就知道抓羊,它怎么会知道这些比大小的知识呢?它一心想着把懒羊羊抓到狼堡里去,就说:‘当然是3大了。’小朋友,你们说灰太狼回答得对吗?”学生个个争相发言,积极性非常高,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快就学会两位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

学生通过做习题,可以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深化教学内容的目的,但是,大部分小学生在做数学习题时会有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这样,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改变练习的形式,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例如,当学生在认识圆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观看轮子是圆形的公交车、电动车、自行车在一起行驶的场面,然后让学生观看轮子是多边形、三角形等交通工具在一起运行的场面,此时,学生会说:“这样的车坐上去太危险了!”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交通工具轮子的形状都是圆形的呢?”学生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引发他们探究圆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动手习惯

培养学生动手习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是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常用策略。数学知识的特征就是抽象。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要使他们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仅仅凭借老师的语言讲述是满足不了学生学习需求的。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让他们真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此外,老师要善于把学习、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更要注意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促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观察、操作、思考有关数学问题与现象,不断增加学生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机会,把有关数学知识的外现动作过程同内隐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化,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在学生自身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比一比”、“看一看”等,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

四、组织数学竞赛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比较强的表现欲望与较强的好胜心,且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与关注。基于此,教师可依据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各种竞赛,以便在竞赛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积极展现自我,继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实现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加减运算”一节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准又快;或者是组织数学小故事比赛、剪图形比赛、猜(数学)谜语比赛……通过各种类型的竞赛,将小学生引入数学世界中,让其在游戏竞赛的过程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除此之外,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引导其战胜数学学习期间所遇到的每一个难题,且使其慢慢意识到竞争、团结协作的意义,最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

五、注重合理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新知

一、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1.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2.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数学新知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数学新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数学新知兴趣

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调动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兴趣。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联系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1.直观操作

通过直观操作,可以增强小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思维活动。人的头脑是思维活动的机器,而兴趣是启动思维机器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生动形象,适合儿童发展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具、学具的使用。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可让学生动手折纸,亲自“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丰富而生动的感性困难材料,引导学生操作学具,通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2.亲身体验

体验成功,可以发展小学生学习兴趣,兴趣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会逐步加深,特别是在活动中不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会使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兴趣也会随之产生和发展。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其力量就越来越大。学生的点滴进步他本身有时是觉察不出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肯定、鼓励、表扬,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答对了,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在他的心里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因而就能更加发奋学习的增强自信心,进一步产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识过程,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学习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很好的学好数学这门基础学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