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政改革发展十篇财政改革发展十篇

财政改革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4:52

财政改革发展篇1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是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财政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主要表现在:建立和完善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复合税收体系,实行并不断完善了分税制财政体制;逐步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1994-2002年,中国的财政收入从5218亿元增加到18904亿元,8年增加了2.6倍多;加大了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通过相机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丰富了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实践;加强了财政法制建设,促进了依法理财。

   今年以来,在新一届政府领导下,中国财政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为抗击非典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财力和政策保障,积累了建立公共风险应急反应机制的经验。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国财政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迅速出台了非典防治的资金保障措施,特别是明确了对农民和城镇困难群体中的非典患者实行免费医疗救治,对有效防止疫情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及时出台了针对民航、旅游、餐饮等受非典冲击比较严重的行业在一定时期内减免部分税、费、基金和财政贴息政策,帮助困难行业尽快走出困境,恢复经营,有力促进了经济稳定发展。二是制定方案,出台政策,对现行出口退税机制进行改革。为根本解决出口欠退税问题,我们在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上个月出台了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方案。总的原则是“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等。这项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调动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深化改革、增加出口的积极性;有利于调整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出口效益;有利于消除财政和经济运行的风险隐患,缓解国家财政的压力;有利于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沿海与内地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发展出口贸易、加强退税管理的两个积极性,必将对中国外贸和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三是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势头。虽然今年以来相继发生了非典及旱、涝等灾情,但1-9月份,全国财政收入仍达到16131.85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加2961.95亿元,增长22.5%o.这些成绩表明,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形势下,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种生机和活力,必将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战略部署。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中国的公共财政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今后几年,我们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继续积极深化财政改革,努力做大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蛋糕,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

   一是进一步健全财政宏观调控职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综合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中国政府决定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根据当前民间投资增长逐步加快等新情况,适时适当调整政府投资的方向和力度,适当减少规模,调整结构。在继续安排政府技资进行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并支持财税体制创新,引导和促进投资、消费增长,努力扩大内需。

   二是稳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总的原则是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这方面内容很多,我着重介绍两项:第一,今后我们将按照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税收环境的原则,研究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同时,研究统一各类企业所得税制度。第二,今后几年,中国政府将根据加入wto的关税减让义务,继续逐步降低关税税率,到2005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将按照承诺降到10%.三是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在完善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税制。

财政改革发展篇2

这次全县财税工作会议是在我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抢抓中央和省、市扩大内需机遇,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市财税工作会议、县委十届五次全体会议和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年财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2009年财税工作,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确保2009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财政是经济的命脉,财税工作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此,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吴县长对做好财税工作多次召开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了今年的财税工作目标任务。今天的会议,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有禄亲临会议指导,对大家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是个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下半段的会议,县财政、国税、地税三位局长还要作大会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团结拼搏,攻坚克难,20*年全县财税工作呈现良好局面

20*年是我县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加快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重压力和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严峻挑战,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沉着应对,顺势而谋,正确判断形势,积极采取措施,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全县财税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强化收入组织工作,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努力推进财政改革,着力完善公共服务,确保了全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新一届政府实现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财税收支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年,全县财税部门紧紧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挖掘潜力,积极组织各项收入,财税收支跃上了新台阶。全县完成上划中央、省、市税收10585万元,比上年增长48.39%。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399万元,比上年增加3633万元,增长26.39%,其中,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279万元,比上年增加5257万元,增长43.73%。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3882万元,比上年增加10232万元,增长30.41%。国税组织税收收入完成10797万元,占年度计划8155万元的127%,比上年增长了47%;地税组织收入14170万元,比上年增长48.56%。财政收入实现了县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和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的目标,财政收支增幅再创分税制改革以来最好水平。财税收入实现了去年全县财税工作会议上县人民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财政支出保障能力提高。财税收支实现新突破,财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保民生、保工资、保稳定和促进经济较快发展、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财政支出规模大。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39亿元,比上年增加1.02亿元,增长30.41%,其中,县本级支出完成39794万元,比上年增长32.24%,提高10.68个百分点;乡(镇)级支出完成4*8万元,比上年增长14.9%。二是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重点领域投入加大,其中,支农资金支出5464万元,较好保障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教育支出8993万元,增长9.97%;医疗卫生支出4077万元,增长35.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051万元,增长46.73%;环境保护支出313万元,增长44.91%。三是公共财政实现“四个全覆盖”。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安排政府“10件实事”资金,全县基本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同时,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筹集安排资金270万元,支持1.1万平方米廉租房建设和实行廉租房补贴;安排资金支持开展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

(三)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坚持把推动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着力解决了一批农业最关键、农村最薄弱、农民最急需的问题。全县财政支农支出完成5464万元,增长22.4%,支农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2.45%。重点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烤烟生产、畜牧业发展、退耕还林、村容村貌整治;继续落实支农补贴政策,兑付47403户农户的种粮补贴资金支出141万元、48022户农户的农资综合补助资金支出886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资金支出648万元,兑付率达100%。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争取省、市奖补资金48.25万元,县级财政投入76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奖优免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繁母猪保险和补贴等得到较好落实。切实安排林改经费62万元,推进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康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扶贫资金302万元,重点开展了整村推进、易地搬迁、革命老区28个扶贫项目实施,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出130万元。

(四)依法理财治税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动力,着力推进财税改革,坚持依法理财治税,提升财税管理水平和工作绩效。一是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和农村综合等方面的管理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范围覆盖全县预算单位190个,开设县级单位零余额账户109个,将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管理,财政直接支付资金25138万元、授权支付资金8453万元,分别占地方财政支出的57.29%、19.26%,实现了统一运筹财力、统一调度资金、预算约束监管、安全高效规范。启用部门预算指标管理新软件,实现与市级预算编制接轨。二是财政监管力度加大。加大财政收支预测、预算执行分析、资金筹措调度管理,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和优化经常性支出;加强政府性债务清理统计核查工作,积极防范和规避财政风险;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专项调研、省市评估验收,为教育工作考核奠定坚实基础;认真清查预算单位“小金库”和银行账户开设,签订“小金库”承诺书,规范账户管理和财务行为;制定非税收入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运用新软件对全县财政票据实行微机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政府采购规范运行;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基金、教育“三免一补”、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等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检查,规范财政资金支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积极开展农村合作基金会中央专项借款清收还款工作;规范会计基础、从业资格管理。三是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国税、地税部门积极加强税收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加强税收组织收入工作领导和考核,通过对重点税源、税收发票、税收稽查、欠税清理、纳税评估、优化服务等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措施,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国税部门认真开展重点行业、重点纳税户的重点评估和专项评估,20*年查补增值税税款15万元,冲减留抵增值税8万元,调增2007年企业所得税额800万元。

(五)财源税源工作有气象。地方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国税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连续7年无新增欠税,地税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财税部门与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以培植财源、发展县域经济和优势特色产业重点为抓手,突出抓好矿电、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烤烟产业、“三棵树”产业等方面为重点,提高经济总量,进一步打牢财税增收基础。加大对矿山、土地资源、国有资产盘活,充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财政盘活国有闲置资产497万元,实现了资产向可支配财力的转化。为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及政府性贷款担保1200万元,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强竞争实力。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注重研究政策、体制、机制方面带来的新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13634万元,比上年增加2416万元,增长21.5%。抓住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机遇,引进玉溪城市商业银行项目落地××,经上报农开行玉溪分行确定的海口至县城的农村公路、国开行省分行确定的4万口小水窑贷款项目正在审批中,进一步推进了政府与金融部门投融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六)财税干部队伍建设展新貌。全县财税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四项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行政效能建设;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地税邀请云南财经大学教授讲授《企业所得税法》,并进行培训考试;国税在参加全市国税系统第二届“税苑杯”文化周活动和“彩云之韵”歌曲创作活动中取得好成绩;财税改革与发展文章被省市刊物采用达数十篇。加强队伍建设,更新理财治税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改进机关作风,切实履行职责,优化政务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工作水平有效提高,社会形象明显提升。

从总体上看,在去年宏观环境(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变化大、减收因素增多、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财税工作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人民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财税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财税干部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尖锐,预算平衡压力日益加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不断向财政集中。二是刚性支出不断加大,特别是行政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财力紧张,资金筹措调度难。三是一些单位财务管理不严,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花钱大手大脚,损失浪费现象严重。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减税政策,对我县重点纳税行业和重点纳税单位的税收收入影响较大,税收减收不确定、不可控因素增多。对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生财、聚财、用财的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努力把各种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把握形势,统一思想,坚定做好今年财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对我县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的影响,国际经济增长下行的态势尚未见底,全球经济低迷不振,全球性经济衰退持续的时间难以预见。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运行困难明显增加,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保持经济增长的压力明显加大。去年以来,我国经济一些重要指标明显回落,经济增速首次回落到10%以内。从我县的情况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我县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将不断加深、加剧,企业技改投入资金紧缺,扩张规模、提质增效的活力不足;新上项目受环评、用地政策和产业政策调整的限制,工程推进缓慢;储备项目市场分析不透,投资主体不明,很多项目难以及时争取上级支持;磷化工、建材、房地产等主要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就业压力增大,消费需求减弱,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显而易见,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2009年宏观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各种减收增支因素相互交织,使得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一方面,增收势头将进一步减弱。据预测,增值税转型改革、小规模纳税人税率降低、暂免征收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提高营业税起征点、减免房地产交易环节税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加之税收政策调整,一次性收入的减少,将导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财税发展形势将更加严峻、收支矛盾将更加尖锐。另一方面,在财力增长受限的同时,有关民生的各项刚性支出增势强劲,启动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保扩大内需项目实施和配套省市项目资金、保政府举债信用支出、增加公共投资等,县级可用财力缺口增大,各种复杂情况的交织出现,将使财政压力不断加大,实现预算平衡十分艰难。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矛盾叠加在一起,使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今年可能是近年来我县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有的同志对当前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觉得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离我们很远,不会对我县经济形成多大影响,认识上存在误区,思想上有所麻痹,工作上有所松懈。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感觉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正确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大势,把形势看得更重一些,把困难想得更难一些,把措施定得更硬一些,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但是,越是在形势严峻的时候,越要看到我们的优势,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增强我们的信心。“危”中有“机”,今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条件不少。一是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国十条”、“金融九条”等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国今年1月份的经济数据表明,全国经济形势已有回暖迹象,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省委、省政府迅速做出了“增投资、稳工业、促消费、保民生”4项重要部署、出台了20条政策措施,省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千方百计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伴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整体经济发展将出现新的积极变化,这对于长期以来受制于项目、资金制约的我县来讲,绝对是一次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二是我县经济发展仍然呈现出较强活力,各种综合不利因素并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全县经济连续几年保持快速增长。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非烟产业产值超过烟草产业,县域特色经济迅速发展,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形成了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后劲充足的良好态势,大大增强了全县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三是县委十届五次全会的召开,为做好今年财税工作确立了方向和目标,强化了思路和措施。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凝心聚力谋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全县正处于一个最想干事、最能干成事的好时期,为我们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2009年是我县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牢固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以求真务实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前瞻性,毫不松懈地抓好增收节支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的财税工作目标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上一层楼。

三、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努力做好2009年财税工作

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财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县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快财源培植步伐,依法强化税收征管,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税科学管理,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县委、县人民政府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2009年财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以上,达到2.05亿元。从今年的形势来看,完成上述目标虽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人民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财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新思路破解新难题,用新机制营造新环境,把各项措施考虑得更加周全,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确保实现2009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

(一)抓住机遇,确保扩大内需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我们要牢牢抓住扩大内需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一系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定发展信念,正确把握形势,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契机。进一步把握好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充分挖掘潜力,扎扎实实做好项目策划、申报和工作衔接,加强向上级部门的汇报沟通,努力争取国家、省、市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把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贯彻好、落实好,把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能力办的大事办成、办好,着力夯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挖掘潜力,整合专项资金安排,足额留够配套资金,优先保障扩大内需项目的落实,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县财政预算也要认真贯彻保扩大内需配套的原则。如果资金配套不到位或没有配套,问题出在哪一级就由哪一级负责。部门专款已涵盖扩大内需项目的,不再新增支出安排。

项目是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总抓手,要树立“项目就是争取、项目就是保障、项目就是发展”的意识,加强项目规划、论证、储备、筛选和编报工作。在新增投入和新上项目中,要重视新上财源性项目,新增投入既要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又要能够有力促进财政增收。要加强对扩大内需项目的监督检查,防止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发生盲目投资、随意增加建设成本的现象,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切实加强扩大内需项目和资金管理,杜绝“豆腐渣”工程,严防“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现象发生。

(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由于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多,各种减收增支因素相互交织,财政增收困难,支出压力增大,发展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形势十分严峻。今年将是我县多年来财政最为困难的一年。全县上下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今年财政支出要坚持有保有控的原则,所谓保:就是重点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优先保证扩大内需项目配套资金;所谓控,就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要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过紧日子的关系,严格实行“四个零增长”,即: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出国出境经费等实行零增长。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和部门一般性项目支出;严格控制会议规模、档次,杜绝非政府的会议费增加。

(三)创新征管方式,保持财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国税、地税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对我县税收收入影响的研究,坚持把应收尽收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目标,创新方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依法强化税收征管。一是以税收执法手段的创新,实现依法治税工作的突破。加强对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车船税、建安工程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加大欠税清缴力度,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增强地方财政收入。二是以税源盘活方式的创新,实现税收征管工作的突破。树立应收尽收的征管理念,加强税收预测、税源监控、税源基础、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工作力度,加强税法宣传,严格依法治税。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税收大户的税收征管。三是以税收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组织收入工作的突破。国税、地税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的协调配合,加强征管领导,落实税收责任制,本着“抓大不放小、大小同时抓”的原则,采取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尽力做到不漏征一户、不欠税一分。

(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在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预算平衡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整合现有资源,从而集中财力保增长、集中财力保民生、集中财力保稳定。一是以涉农资金为重点,把性质相近、目标相同、用途相似的资金整合集中使用,改变财政资金多头管理、重复安排、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使之相对集中、相互匹配、形成合力,切实保障好实施扩大内需要政策的资金需要,支持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做好项目融资互动工作,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投融资平台整合,充实投融资平台资本金,提高融资能力,争取上级政策性贷款,切实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三是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管理,建立运转规范、滚动发展的科学机制,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效益,真正发挥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蓄水池”作用,推进项目落实。

(五)强化监督手段,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加强监督管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规范财经秩序、堵塞漏洞、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财税部门要加强对《税法》、《会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财税运行机制,强化监管责任,提升监管水平。在收入预算监管上,既要防止收入混库,也要防止收入虚增虚减,杜绝收入水分,合理保持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比例,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在支出预算监管上,要严格按照《预算法》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意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各级财政部门要将中央扩大内需资金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特别是对资金下达、资金使用情况及使用效益做到事前预警、事中跟踪监督、事后问效的全过程监督,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资金的行为,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到位,不留死角,发挥效益。强化各级预算单位非税收入管理,将大量长期游离在财政监控范围之外的非税收入,通过法定的方式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综合调控能力。

(六)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近年来,我县各级各部门根据发展需要,争取金融部门贷款和政策性贷款,促进了部分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各级政府举债建设债务风险也不断加大,对财政还本付息产生了较大压力。各级要积极探索“举债有度、偿还有方、管理有序、监控有力”的债务管理新办法,既要充分发挥社会资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又要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当前要抓住国家信贷政策放宽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切实做好到期贷款的置换工作,增强政府举债信誉,促进债务资金良性循环。各部门、特别是县级各融资平台要加强与金融部门对接,妥善处理好各种历史性欠账,本着“认账、付息、逐年还本”的原则,在友好协商下达成共识,按时兑现承诺,防止债务风险向财政转嫁。

四、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财税工作效能

财税干部是我县经济工作的排头兵,财税改革与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实现财税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要加强财税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财税事业健康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重视和支持财税工作,做到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练的财税干部队伍。各级各部门要把抓好财税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认真听取财税部门的意见和工作情况汇报,主动帮助解决财税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及时搞好财税运行情况的分析与调研,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地做好财税工作。同时,各级财税部门也要多向党政领导请示、汇报,积极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可靠、分析有力、对策可行的政策意见和建议,从更高的层次争取更大的理解和支持。

(二)要进一步提高财税干部能力建设。各级财税部门要加强思想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服务意识,增加责任感,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和强大动力,提高创新思路、创新发展、创新举措的能力,提高执行能力、履职能力、行政能力,认真研究当前和长远的发展问题,提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解决突出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具体措施,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为部门、基层提供优质服务。各级政府和部门领导也要注意学习财税知识,熟悉财税政策,把握财政运行规律,学会运用财税杠杆调控管理经济,进一步规范理财行为,减少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

(三)要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树立大局意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特点,大力支持财税部门的工作,形成搞好财税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规范经济秩序与规范税收秩序结合起来,做好协税护税工作,大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政府各职能部门、各预算单位,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支持和配合各项支出改革,自觉接受财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尤其是对非税收入的管理,以及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各部门、各单位都有义务和责任与财税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四)要进一步做到廉洁理财。总体上讲,这几年财税部门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引导财税干部职工树立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县人民政府对这支队伍是放心的,是可以信赖的。希望你们继续发扬成绩,时刻牢记为人民聚财、为人民理财、做人民公仆的宗旨,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把握住自己、自觉抵制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日常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割断与服务对象不正当的经济联系。做到小事上能够防微杜渐、抗拒诱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财政改革发展篇3

【问题】中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得十分迅速,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主要是:总体投入不足,投融资支持体系比较滞后,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文化经营人才短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有待提高;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不够合理,文化产业各门类区域间的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现象十分突出;文化单位规模小、实力弱,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低,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存在;文化贸易逆差较大,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待加强等等。

【对策】文化是无形的,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它必将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不再单纯搭台,它将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财政政策将向其倾斜,主要是:

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不含基本建设支出)的增长幅度将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对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的安排,也按照上述原则增加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保证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加强重点文化领域经费保障。新增财政文化投入重点向农村倾斜、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向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加强重点领域经费保障。即,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建立完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的长效机制;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责任,大幅增加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地方财政也相应增加投入。支持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对外文化传播,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鼓励和引导优秀文化作品创作和人才培养;增加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企业发展,落实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和重组,推动文化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努力发展新媒体和新的文化业态,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财政改革发展篇4

一、改革目标

就河北省而言,我认为,财政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现代公共财政体系,以财政体制机制优势助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以少走弯路、减少浪费、提高效益,尽早实现富民强省的蓝图。具体目标如下:

1.在权限范围内实现公共财政收支体系的科学化。税收体系的完善属于中央责权,中央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我们的目标是在地方权限范围内使非税收入体系合理化,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尽可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2.建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省内财政体制。包括:与河北财力水平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收支范围,适度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节促进作用;相对清晰合理地界定地方各级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以及政府内部财政管理责权分工;以清晰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责任为基础,相应调适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效发挥纵向财政体制的激励发展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

3.加快构建制度健全、方法科学、机制严密、行之有效的财政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实现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最大化。我们要努力使河北各方面财政管理水平达到全国一流、世界先进。目前,河北省财力水平低的窘境需要逐步改变(2008年在31个省、市、区中,河北按财政供养人员计算的人均财力居第23位,按全部人口计算的人均财力居第28位),但在管理上我们应当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因为管理出效益,各方面财政管理的高水平,必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提高,从而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落后的局面。

二、主要任务

1.按照简明、规范、公共化原则和有效发挥聚财、调节双重作用的要求,加快推进财政收支体系改革。

(1)完善税制,推进费改税。在国家层面,要研究开征不动产税或物业税,将排污费改为环境税,将社会保险基金改为社会保险税,将各种教育附加改为教育税。这方面地方没有权限,我们要及时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改革决策。

(2)按照部分社会成员享用公共服务付费原理,系统地调整、规范和简化非税收入体系。

(3)按照财政公共化方向,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对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过分干预,强化公共服务功能。

2.着眼于提高财政体制运作效能和全面发挥调节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财政体制科学化。

(1)按照公共财政原则进一步解决财政支出越位问题,腾出财政资金加大对重点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投入力度,最大限度地增进居民公共福利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2)优化公共财政管理责权的横向配置,解决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公共财政管理中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问题,强化各级人代会及其常委会对财政配置结构的整体科学性、各部门发展性支出项目的合理性、同级政府举债规模的适度性和各部门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的审查与监督职能,强化各级政府常务会和全体会对预算草案的集体决策职责,强化各级财政部门对预算资金的统筹配置审核、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以及政府投融资事务的宏观管理职能。

(3)上下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根据责任与权利相匹配和效益外溢补偿原则,清晰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按照财力与责任相适应的原则,调整政府间财力配置格局,同时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相适应,并着眼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经过努力,2009年河北省已实现县乡财政体制两种模式对所有乡镇全覆盖的任务,为促进县域经济资源集约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创造了有效的财政体制环境。2010年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这项改革,进一步限定实行分税制模式的乡镇比例(不超过全县乡镇总数的30%),同时取消统收统支模式中的收入“激励”机制,以利促进县域非农经济资源的集约配置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各级都要深刻认识搞好这项改革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准确而全面地贯彻省改革指导意见的各项要点,并且按照两种不同的体制模式实行相对应的乡财县管。县级要认真落实省里的要求,设区市应当加大督导力度,省财政厅也要组织处室单位分工包片开展督导工作。

3.按照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方向,下大力深化各项财政管理改革。目前,我国财政管理距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要求还相差甚远,深化改革的任务非常繁重而艰巨。

(1)收入管理改革。尽快实现财税库银横向信息联网,通过电子手段和相关参数法强化税源监控;加快开发运用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能;依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方式征收非税收入,对涉及企业的地方税费实行大厅集中征缴方式,优化财税服务环境。

(2)支出管理改革。完善政府采购改革,扩大公开招标采购效果;推进公共部门信息系统、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科技研发平台等公共物品共建共用,提高使用效益;部分政府公共服务实行采购式外包,借助市场活动主体力量完成;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支出,要尽可能通过贷款贴息和政府投融资方式间接化,放大调节功能;对城乡居民各项政策性财政补贴实行一折通、一号通,降低服务成本(邯郸市2008年率先进行此项改革,全市每年节省行政成本约3000万元),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完善财力性转移支付和社会发展领域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因素公式法分配机制,增强科学性和透明度。

(3)预算管理改革。财政预算作为公共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必须追求预期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作为公民公共选择的政治活动,必须逐步提高民主化程度。为此,我国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目标至少应当包括:①构建一般公共预算(归并目前一般预算与政府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完整有序的预算体系;②完善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预算的审议批准机制,在有条件的县试行公众参与式预算,进一步发展预算民主;③继续下大力改革财政资源配置机制,克服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机制;④全面推行绩效预算管理,实行部门预算资金绩效问责制;⑤逐步扩大推行三年滚动预算,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2008年河北省省级发展性专项资金三年滚动预算继续扩大试行范围,已囊括发展性专项资金的70%左右,2010年要基本实现所有发展性资金全覆盖;将规范的部门综合预算(包括作为预算执行结果的决算)管理模式贯彻推行到所有县(市、区)和实行分税制的乡镇;有条件的市县要积极试行绩效预算管理。

(4)国库管理改革。在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除极个别情况经过特许外,取消所有预算单位处于财政监控之外的银行账户;在财政专户限度内进行无风险现金运作,实现财政结存资金最大可能的增值。

(5)监督机制改革。各级人大对财政事务的监督应当进行明确适度的定位,依法规定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加强审计监督力量,提升审计监督层次,直接隶属各级人大机关。强化政府层面的无缝隙财政监督,通过信息网络实时监控和不断扩大对预算部门派员监察,将财政监督贯穿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

(6)财政政策管理改革。强化中央和省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对各项财政政策的综合管理职能,克服财政政策政出多门的弊端和脱离预算约束的倾向,重大财政政策要经过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在财政政策层面贯彻责权一致原则――“谁请客,谁买单”。建立包括出台论证、阶段性效果反馈和最终效果评价全过程的财政政策科学管理机制,抑制低效、无效和负效政策的出台。

(7)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坚持财政预算、财务、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避免多部门分割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权的倾向。在财政和国资部门分工管理非经营性和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基础上,建立更高层次的国有资产、资源统筹管理平台,实现国有资产、资源的转换性整合和统筹配置,盘活整个公共资源存量,提高全部公共资源配置效益。

(8)政府投融资管理改革。政府投融资是公共财政职能的延伸,其资本金注入依赖公共财政,其投资运作要与财政调控政策紧密配合,其经营风险和债务风险最终要由公共财政买单。因此,明智的政府应当将公共投融资管理责权赋予同级财政部门,让其与公共财政预算统筹兼顾地实施管理,共同服务于公共物品提供和财政调控经济的政策目标。经过认真研究,2008年12月邯郸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统管市级政府投融资重大事务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将作为其办事机构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挂靠市财政局,承担整个政府投融资重大事项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责成市财政局牵头整合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搭建经济社会事业项目投融资平台。国外如新加坡,国内如广东、内蒙古、合肥等地,都采取了类似做法,体现了这些地方政府高层管理者高明的政治智慧。

(9)改进和加强财政改革管理。我已多次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强化对全国财政改革的全盘谋划和组织推进。就河北省省、市、县三级而言,无论党委、政府还是财政部门,在研究谋划财政改革方案时,都要面向全辖区、各方面,通观全局、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努力取得整体效果。

为了以典型示范方式加强对县乡财政改革与管理的指导,财政厅2008年决定在每个设区市重点建设一个财政改革与管理综合示范县,省财政厅和各设区市财政局共同实施指导,确保使之在各项财政改革与管理方面达到一流水平,既成为省厅率先探索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试验田”,又成为每个设区市范围内各县(市、区)推行各项财政改革和现代财政管理模式的就近学习样板。省市两级财政部门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示范县建设进程,尽早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构建地方现代公共财政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我们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因其艰难便望而却步,必须采取整体谋划、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策略分步实施。

财政改革发展篇5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理财为民的服务宗旨的发展思路,努力做大财政经济“蛋糕”,增强财政的调控能力和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坚持“吃饭、发展、建设”三位一体,促进自贡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动自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

1、财政收入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与全省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幅不低于15%,明年超过20亿元;上划中央、省级收入年均增幅不低于12%,明年超过20亿元。逐步缩小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地方人均财政收入与全省的差距。

2、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的协调性增强,财政收入来源进一步合理。来自于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比重提高,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有所上升,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

3、财政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继续保持增长。全市可用财力年均增幅不低于8%;人均财力增长幅度不低于10%,明年超过50,000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幅不低于10%,明年超过60亿元。

4、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确保教育、农业、科技、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生态环境建设等支出增幅;确保社会保障支出做到“两个确保”,进一步提高低保标准并“应保尽保”,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5、努力争取转移支付力度,缩小财力差距。切实缓解财政困难的局面。

6、严格控制新增债务,逐步化解县(区)乡历史债务。

7、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有效遏制规模过快增长势头。

8、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

三、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法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创公平”这一中心任务,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促进财政事业发展。

1、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财政部门要推进科学发展,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丰富政策手段,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体现重点性。要加大对重点优势企业、新材料基地、大型企业集团等企业技术改造、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实施名牌战略。要继续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支持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主辅分离、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要支持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要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是体现效益性。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动态调整项目内容,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项目决策方式,把有限的资金投向经济发展需求程度最高、扶持效益最好的领域。

三是体现导向性。政府扶持政策的导向性具体体现为通过有效的政策杠杆,引导社会投资投向政府需要扶持的产业领域。要通过财政贴息、补贴、奖励、投资等多种政策手段的运用,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坚持城乡统筹,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级财政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继续推进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坚持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逐步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确保“三农”工作有新的突破。

一是明确目标、分类指导。“三农”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财政部门在制定落实具体政策中,必须明确政策目标,体现政策要求。对于农村福利性政策,要注重体现“公平”目标,通过对特定群体、特定区域、特定产品和特定环节给予支持与补偿,调节不同产业和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对于农村公益性政策,要注重体现“协调”目标,围绕政府扶持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环节,着力解决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农业生产性政策,要注重体现“效率”目标,按照市场化择优原则,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予以扶持,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突出重点,稳妥推进。财政“三农”投入将继续保持增长。各级财政要按照突出重点、稳妥推进的原则进行分类排序,使农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读书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在农民减负增收方面,要巩固改革成果、防止负担反弹,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专合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帮助农民增收。在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要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扩大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完善扶贫投入管理为重点,切实增加投入,推进改革,完善机制。积极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下大力气解决“三农”资金使用分散、项目整合不够、整体效益欠佳的问题。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和分清轻重缓急的原则,集中资金支持解决最急需、最重要、最有效的项目,办一件,成一件。要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推进建立部门间“信息互通、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的协调工作机制,促进扶持(或救助)对象、扶持内容、扶持资源的协调统一,实现政府投入的产业集聚、地域集聚和项目集聚。

3、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公共财政的保障水平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加快完善运行机制,努力增加社会公共产品供给,切实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提高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金保工程”建设,使社会困难群众能够获得基本生活保障;要支持城乡救助体系建设,健全城市低保制度,稳步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要坚持城乡统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教育事业方面:要支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各类教育助学体系,逐步提高职业教育投入水平。公共卫生方面:要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医疗卫生三项制度建设,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支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科技、文化、计生事业方面:重点是推进事业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二是完善投入机制。事业发展涉及各级政府投入责任问题,核心是合理界定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同时还涉及政策引导机制问题,重点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事业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低保等方面的支出在执行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分担比例,各级财政部门一方面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确保应由政府负担的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完善投入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是规范基础管理。公共保障支出很多涉及对老百姓家庭或个人的直接支出,具有面广量大、支付分散的特点。要结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完善支付方式,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兑现。今年,省厅将对部分涉农个人财政性补贴支出试行“一折通”改革试点,并逐步扩面,各级财政部门务必要积极配合这项工作的开展。

4、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提高财政管理的综合效能

一是规范政府间财政管理关系为重点,继续探索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总的要求是:按照“财权与事权基本适应”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要加快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大力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模式,确保乡镇政权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必需供给。要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办法,确保县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权的实现。要防止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把“办事钱”变成“吃饭钱”。要健全和完善财政困难程度评价体系、标准支出定额体系,增强财政转移支付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要推进建立地方财政运行的监控和评价系统,逐步实现对地方运行的动态管理。

二是优化预算管理制度为重点,提高公共财政运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针对项目预算编制粗、执行难、结转大的问题,健全以投资评审、专家论证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决策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完善部门预算的调整机制,明确财政与主管部门的管理权限,实现财政管理与部门管理之间的工作协调。要建立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主管部门与财政、审计部门的协调沟通,确保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得到及时改进。要健全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系统,把部门各类政府非税收入和部门所有下属单位全部收入纳入管理范围,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严格预算约束、完善经费控制机制为重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近年来,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水平不断提高,但资金紧张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强调增加投入,不仅不现实,而且由于管理缺位,还会陷入投入越多、浪费越严重的误区。因此,必须加强管理,通过管理降低行政成本,通过管理提高资金效益。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为细化部门预算、制定预算定额提供可靠依据。要加快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压缩公用经费,规范支出范围,节约财政资金。要创新财务管理,在人员、用车、会议、通信、接待等支出方面规范运作,严格预算约束。

5、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全程监督机制。财政监督工作要拓展,必须坚持“监督寓于管理、管理寓于服务”的指导思想,赋予监督工作新的目标、新的手段和新的内容。要把监督工作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通过事前参与项目论证、事中开展预算合规性审核、事后开展资金流向跟踪,把监督工作变成为覆盖财政资金全流程的管理活动。要把监督工作与推进政务公开、实施投资评审和开展绩效评价结合起来,让监督工作贯穿于财政改革与财政发展的全部领域之中。要把监督工作与调查研究、监管处罚和整改服务结合起来,切实增强财政监督对决策管理的辅,树立监督执法的权威性,提高监督管理的实效性。

二是建立协同监督机制。财经纪律的执行和财政资金的监督不仅是财政部门或少数监督部门的事,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特别是具有二次分配职能的主管部门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监督工作同样也不只是财政内部监督机构单家的事,财政内部支出管理机构同样必须履行监督职能,协同监督机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工作。因此,财政部门要加强与资金主管部门的联系,财政监督机构要加强与内部职能机构的协作,把监督寓于管理之中,在推进业务工作中实现有效监督。要加强与审计、监察部门的协作,建立定期工作联系制度,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政出多门、重复检查。要加强与立法、司法和执法部门的沟通,遇到问题及时沟通。

三是建立效力监督机制。要认真执行《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政法律法规,对违纪违规行为,坚决实施财政制裁;触犯刑律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切实加大惩戒力度。完善监督结果信息披露制度,对查实的严重违纪违规案件要进行公告和通报,提高社会监督实效。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监督成果完善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被监督单位要充分利用监督成果促进整改,改进工作。

6、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财政,就是要把握职责定位,依照财政法定的权限理财,不越位,不错位,也不缺位。要坚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加强制度建设,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按法定权限、规范程序和规定时限办事,严禁违法理财、不规范理财和财政不作为。

二是提高财政干部“四个能力”。要提高依法行政、科学理财的能力。财政干部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在财政工。作的法律授权、法定程序和职责权限框架内,力求决策科学、管理规范、监督有效。要提高把握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财政工作必须有财有政。如果仅仅局限于算算帐、拨拨款,那财政工作就会陷于平淡甚至无所作为。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把财政方针政策执行好,把党委、政府的决策落实好,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要提高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能力。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财政工作既是数据工作,也是政策工作,更是综合工作,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少说空话套话,狠抓决策落实,才会有执行力、影响力;加强学习调研,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情况,财政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要提高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能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增强廉政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杜绝制度要求与具体工作两张皮,确保反腐倡廉工作取得实效。

财政改革发展篇6

关键词:城乡统筹财政体制公共物品

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财政问题的重要性

城乡统筹发展是指改变“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思维方式,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一协调,全面考虑,树立工农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发展的眼光,统筹的思路,解决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统筹”的第一位,可见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着巩固政权、发展工业的紧迫任务,需要巨额资本投入,在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其结果只能导致计划经济体制,以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制度,强化政权的经济能力,实现经济跳跃。但是,“传统计划经济以人为方式推进工业化进程,其实质是工业剥削农业”(何帆,1998),据测算,仅仅国家通过工业产业价格“剪刀差”政策剥夺农民的权益每年就有200亿元左右。计划经济体制实现的结果,国家的经济能力仅仅能够安排少数人(市民)在城市先进部门就业,仅仅能够建立少数人(市民)的福利保障体系。这便是我国“城乡分治”治国方略起源的财政根源。

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治”治国方略一旦起步,农村落后于城市便成为必然,城乡差别不但不会缩小反而逐步扩大。近年来,“城乡分治”问题虽然受到政府重视,但由于旧的财政体制和政策壁垒的极大惯性,偏向工业和城市的经济社会政策并没有得到完全的矫正,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仍向工业和城市倾斜。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分治”局面,其主观原因在于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社会经济资源人为配置的城市偏好、工业偏好和市民优先。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国家长期实施“城乡分治”(不统筹)政策,其深层逻辑又是财政问题。

现行的财政政策已经成为一种体制,城乡分割的财政体制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前财政部长项怀诚曾经告诫:“要善于从财政观察全局,从全局贯彻财政,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研究和把握财政问题,发挥财政的导向和点睛作用”(项怀诚,1999)。因此,只有统一城乡财政体制才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切实保护农民的自身利益,保障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本文将从财政政策的角度分析探讨改革城乡统筹发展的财政体制。

现行财政体制及其弊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城乡经济快速增长,城乡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这种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根基并没有彻底动摇,总体上看城乡仍是分离的。从目前看,城乡差别的财政政策是形成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弊端:

县乡财政困难抑制了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

在农业税还是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今天,农业税减免对乡镇财政收入冲击是很大的,我国的乡镇政府职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一定财政基础上。随着农业税的减免,本来就不宽裕的乡镇财政就更加捉襟见肘,地方财政出现缺口,乡镇财政压力过大。虽然中央政府会转移支付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央转移支付的金额与地方农业税减收部分之间往往存在一定数量的差额,而这部分差额需要靠地方自行消化吸收。对于经济发达省份来说,他们完全具备消化吸收这一差额的能力,而对于地方财政原本就比较困难的省份来说,则需要政府通过精简机构、开源节流等手段来克服这种财政困难,其难度可想而知。这就势必会减少对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投入,最终受损害的还是农民。在这种环境下,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无从谈起。

不合理的现行财政体制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

我国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是完全不一样的。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由国家或各级政府供给,如教育、道路、环境、卫生等等,城市居民自然地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然而在农村,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划分不尽合理。除大型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外,国家把地方建设的任务也交给县乡政府,不再通过拨款加以支持。此外,中央政府把有些事权下放得过低,又没有给予足够的转移支付,如基础教育、乡村道路建设等项目本应是国家的事,应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其发展的资金需要,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体制,最终是由农民负担。

中央税与地方税结构不合理,上级政府集中了过多的收入,预算内收入不能满足基层政府的基本需要,国家不得不允许基层政府通过税外收费筹集资金。原应由财政预算负担的乡村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道路建设等公共事业,都通过征收乡统筹费、教育集资费或义务工解决,甚至一些行政人员的工资也要自筹资金解决。这都无疑大大加重了农村的财政性负担。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政策的差异性加大了城乡差距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产品基本上由国家免费供应,而农村公共产品却要农民自己解决,主要体现在:

财政对农村和农业投入明显不足,而且出现相对下降的趋势。从1978―2003年,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3.43%下降到7.12%,财政支出中支农资金的比重由6.86%下降到4.60%。1996―2003年,财政支农资金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为6.7,低于发展中国家10%―12%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0%―50%的水平。(国家统计年鉴,2004)

城镇居民基本上免费享受财政投资或补贴的各种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如发达的交通、便利的通讯、完善的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体系等,而农民主要靠自己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自己承担养老、教育、医疗等费用。政府转移支付中很大部分用于维持城镇下岗人员的生活水平及补贴相关企业的亏损上,农民同样几乎享受不到同等待遇。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财政体制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也到了需要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关键时刻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首先需要对城乡二元财政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和制度创新。

改革现行财政体制的若干建议

统筹城乡财政体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要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改革县乡财政体制

加大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使财力分配适度向乡镇财政倾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开支不足的问题,以达到杜绝农村税外收费泛滥,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去年中央财政专门安排150亿元,用于对财政困难县乡政府增加县乡税收收入和省市级政府增加对财政困难县财力性转移支付、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产粮大县等给予奖励;对以前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工作做得好的地区给予补助。加大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力度,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此外,应积极推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创造县乡财政解困的体制环境。本着“多予少取、放水养鱼”的原则,多把财力留给基层,给县乡“休养生息”的机会,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乡镇政府进行必要的撤并,试行“乡财县管”,大规模压缩财政供养人员,防止因庞大的行政经费支出而加重农民的负担。

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分清市、县、乡各级政府的事权。合理划分职能,明确划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并以此为依据赋予其履行职责必须的收入来源。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政府职能也正在调整,具体事权的划分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逐步调整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财权和事权,做到事权与财权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根据事权核定所需财力,本身财力不足的,上级财政应给予补助;科学确定分税范围和共享税分成比例,适当扩大地方政府财权,使其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以提高农村基层财政自给率,确保乡镇政府有充足的财力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要调整政府公共支出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力度:要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加大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既靠国家,又要靠农民自己,实行责任分摊。小型农业基础设施由农民自筹资金解决;中型以上的农业基础设施由地方政府立项审核,财政根据建设规模大小按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要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贯彻执行九年义务教育。从去年开始我国已经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惠及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约3000万名,占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人数的26%。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

要构建多元化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村纯公共产品由政府公共提供。如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农村道路建设以及全国性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等,由于其只有外部收益而没有内部收益,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适合于政府公共提供。但政府提供并不是说这些产品一定要由政府部门生产,政府可以通过合同的形式引进私人投资或直接交由私人生产,然后再由政府购买。

农村准公共产品应该按照政府补贴和私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由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提供。如地区性的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小型水利工程、农业科技教育、农技推广和农业机械推广等,通常既有社会受益,又有生产者个人受益的特点,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可以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由农民按照具体受益程度的大小进行集资生产。一些小范围受益的低级公共产品,可以考虑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俱乐部的方式提供。如灌溉、治虫、养殖的产供销联合体,乡村道路等,可以通过农民个人出资进行。

参考文献:

1.毕红霞,李普亮,朱永德.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性思考[J].前沿,2004

财政改革发展篇7

财政学史中众多理论存在源于生产而又轻于生产的不足? 

本文传统财政理论的创立者,公推亚当·斯密。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中,就国家的支出、赋税、国债等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平等、确定、便利和最小费用的税收四原则。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在资产阶级财政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财政学之父”。? 

之后,萨伊、李喜图等经济学家对财政理论都作了深入的研究。19世纪下半叶,德国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瓦格纳推出了代表巨著《财政学》,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财政学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财政学奠定了基础,对以后西方的财政理论和政府的财政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 

 1928年,福利经济学派创始人庇古,根据他的福利经济学原理,认为国民收入总量愈大愈好,国民收入分配愈平均愈好,他把财政视作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要工具。庇古的福利财政理论把财政学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本世纪30年代,传统财政学让位于现代财政学,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干预经济,成为这一时期财政理论的主旋律。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供给学派、货币学派提出了与凯恩斯学派不同的财政政策主张。? 

作为区别于传统财政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成为现代西方财政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穆斯格雷夫等财政学家都在这个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因为深刻地剖析了决定税收水平和支出水平后面隐藏的政治背景,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基本内容主要源于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阶级学说、国家学说等。(2)我国传统的理财观念和文化背景。(3)前苏联模式。? 

财政理论诸学派中居主流地位的是“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持这一观点的著述把财政定义为国家依靠其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和实现其自身职能的需要,从而由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独立出一种由国家赁借政治权力(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 

持“剩余产品决定论”者不同意国家赁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观点,认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作为社会扣除的现成形式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财政分配得以发展的因素,且所有权和社会扣除是决定因素。? 

 “社会公共需要论”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采取的分配形式。还有“再生产决定论”等等,各自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财政的范畴。? 

上述诸观点中,“国家分配论”的观点已被国内绝大多数财政学教材所采用,财政分配的强制性、无偿性被界定为财政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概述为社会主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调节、控制、反映、监督财政收支和国民经济各方面的运动,具有分配职能、调节职能和监督职能。? 

综上所述,历代经济学家都关心和研究财政问题,并对财政理论、财政本质作了很多创造性的论述,大大促进了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诸财政理论包括福利经济理论、公共需求理论、国家分配理论等等,观点各有不同,有的差别很大,但它们也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为财政来源于生产——剩余产品或国民收入,依靠国家权力,通过税收等方式取得财政收入,实现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满足国家需要、均等分配收入、实现公共需求等等,而轻于或疏于研究财政与生产发展的直接联系。这在现代生产大分工、大协作、第三产业大发展的情况下,显然存在欠缺和不足。财政收入来自三次产业的创造,而财政支出也主要用于三次产业,特别是公共产品部门的发展。三次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则是财政收支的本质所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应该成为财政学的基础性理论,国家权力只是方便履行其职能而已。下面分成几个问题作进一步阐明。? 

 m之中存在mc,是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和财政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推进?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物质生产观点,只承认工业,农业、建筑业和商业、货运业的生产性,号称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国民核算制度规定只对五大部门的活动成果计算产值,对于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卫生医疗、生活旅游和国家管理等部门,统统是非生产部门,不作为生产活动,采用mpS国民核算制度,对它们规定不计算产值,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处理,这对比西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核算制度Sna存在极大的不同。改革开放,面向世界,深感物质生产观点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对比的需要,决心改革,确认上述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来的生产性,称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并多方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改变了我国原来第三产来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落后状况,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果,下面是我国和几个国家的历史对比材料。? 

第三产来占国民经济的百分比???? 

国家 1970 1980 1985 1990 1991-1994间的一年 

中国  21.4 28.5 31.3 31.8 

美国 58.9 54.0 57.6 61.3 63.9 

日本 47.2 54.4 55.8 55.5 57.6 

英国 52.4 55.0 57.1 62.9 66.3 

摘自《世界统计年鉴》199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相应地,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我国国民核算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引进了联合国制定的国民核算制度Sna,拓宽了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对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活动,统统作为生产活动,并计算产值,这是一个巨大的改革和变化。?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基础环节拓宽了,其他再生产环节——分配和使用,也必须相庆地变化。根据三方等价原则,国民生产=国民分配=国民使用,即生产量、分配量和使用量应保持相等。同样,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值指标主算到哪里,中间消耗和最终使用也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和派生收入就在哪里分界。”现在生产范围拓宽了,由物质生产扩大到包括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分配和使用的范围也要相庆地扩大。过去对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生活旅游、城乡交通和国家管理等公共产品的部门,统统不作为生产部门、不计算产值,当然不能算使用。现在不同了,处了产值就要算使用,用于正常生产的臬中间消耗,用于人们消费积累的算最终使用。也就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因为生产需要享用公共产品(或称为公共服务)就要作为中间消耗,并应给以相应的报酬。这些报酬应该和生产耗用的原材料、零配件一样,作为C,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对这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报酬,例如安全服务、城乡交通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国家管理服务等,都不好直接计费,很难直接支付。世界各国都采取税收的形式,向财政税务部门缴纳,再由财政给上述公共服务部门拨款,作为“再生产”之用。税收是剩余价值m的组成部分,因而原来剩余价值m中的相当部分,在此已经不是什么剩余了,而是企业享用公共服务的一种报酬和费用。对公共服务支出这种形式上为m而裨上为C的支出,我们称之为mc,数量很大,但内容复杂,除了为生产服务外,还有相当部分是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服务,难以计处,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只好冒扩大国民收入总量的失误,作“政府消费”或“社会消费”外理。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在美国有国民收入之父之称的S·库兹涅茨早期的计算,在许多国家其扩大数占GDp的8.1%,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①现在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和比例。? 

财政收支一般都讲是剩余产品、剩余价值或国民收入的一种分配,而mc实质上是一种费用支出,是一种偿付,是成本开支中的C,从性质上它不属于国民收入的内容,因而国家分配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公共需求理论等所讲的内容,与此不相符合,也就是扩大生产范围、对公共产品部门计算产值以后,改变了原有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从而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并且显著地表露出了原有诸财政理论观点存在着偏颇和不足。? 

国民经济包括无以计数的部门和单位,彼此实行社会大分工、大协作,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而有秩序序地进行。只有实行大分工、大协作,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的正常生产,取得盈利,建筑在其他众多企业大分工、大协作的基础上。否则,离开社会的分工协作,离开公共服务部门的支持,包括安全服务、交通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国家管理服务,生产马上就要停顿,处于瘫痪之中。企业享用各种公共服务,就要给以报酬,不给报酬,公共服务部门就无法存在下去。为了保证社会大分工、大协作,保证社会生产正常有序地进行,一如前说,企业采取“纳税”的形式加以支付,形成纳税双方的收支往来的经济联系,通过对公共服务部门的经济往来剖析,可以使纳税、收税者双方取得下面的共识:? 

 (一)任何一个生产部门和单位,都享用了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凝结了公共服务的劳动,需要给以相应的服务报酬,作为成本开支中的C,公共服务不便直接计量和支付,一般采用税收的形式,使得m之中存在m。? 

 (二)公共服务部门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有关部门劳动投入的成果,必须得到报酬或补偿,否则公共服务就要停顿,社会再生产就不能进行。? 

 (三)公共服务部门应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促使各企业更好地发展,进一步降低中间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了上述三点共识,对于收税和纳税者双方,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和协调作用。? 

对于纳税者,各企业了解自己之所以能顺利生产,是因为享用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他们的产品和盈利中,凝结了公共服务部门的劳动,不能无偿占有,应该给以相应的补偿。得之于众,还之于众,从而会大大减少纳税者的心理矛盾和阻力,心诚意服地纳税。? 

对于收税者,有了上面的认识,确认收税主要是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报酬,不是对企业外加的额外负担,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纳税者收税,并且和各种逃税潜心税的行为作斗争。(当然,税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再分配的份额)。收税是对过去,用税即拨款是对未来,国家财政要进一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办教育、办科学、搞好国家管理,发展社会公用事业,为一二三产来的发展,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更好的硬软环境和条件。? 

既如此,财政的收支与社会生产密切相联系,财政理论研究就应该反映这个实际,并进一步促进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此,国家分配论、福利经济论和公共需求论等等,都无法说明财政收支的上述主体内容,只反映财政收支的一部分内容,不能以偏概全。一二三次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则形成了财政收支和财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作为理论建设来说,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是基于改革开放、基于扩大生产范围,大力发展第三产来产生的,一句话,改革开放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一方面作为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始终和商品的“使用价值”联系在一起,它代表着无以计数、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劳务;另方面,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主要是指创造剩余价值,同等劳动在同等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产品,也就是提供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讲财政学以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作为基础理论,就是讲财政理论研究不能就财政论财政,或者是仅仅考察社会福利、公共需求、国家凭权力分配国民收入等等,而是要把财政收支立足于生产,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在生产的发展上。生产发展,财源扩大,使财政与经济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当然,财政还有基他职能,如公共积累、社会福利等等,但均应以生产为中心,使财政收支建立在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上,并且对财政工作和财政理论建设,赋予更为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优化资源配置,赋于财政部门以更为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资源有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其中包括自然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资源乃是最重要的资源。有了财务,通过各类市场,可以雇请劳力、购买生产资料,以及租购各种自然资源,以弥补其他资源的配套和不足。财政部门职司财务分配,对国家资源的分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政部门决不是单纯的管收管支,平衡预算,崦是要立足于发展生产,满足需要,以优化资源分配,协调经济关系为己任,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劳动更好地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随着生产范围的扩大,财政部门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要求在如下几方面发挥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一)发挥对经济增长和产来结构的调节作用。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收,商品税、所得税和其他税,税率提高,税额啬,企业收入会相应地减少。财政集中的财力除了作为公共服务的报酬外,还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短线产品或关键产业,对比留给企业安排和支用,结果自然不同,影响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起调节作用。因此,如何确定税种和税率,以什么方法计证,要不要采用累进制或采用什么标准的累进制计征,其中大有学问。税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用很大而且更为重要,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各方,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瞻顾发展前景,加以研究和确定。应该看到,我国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比过去大大地降低了,国家可以运用的财力,特别是用以解决重点项目、克服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能力,已经明显地降低了。这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从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产业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来综合加以研究和确定。? 

 (二)发挥对公共服务部门规模结构的优化作用。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治安、城乡交通和国家管理等部门必须有一个合理合适的规模结构,而且会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不稳定,安全无保证,一切生产再生产都夫法顺利进行。现代高科技,教育是基础,必须把科技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实行科教兴国,但都不能脱离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财政拨款,大增小增或者减少,优化资源配置,使公共服务部门保持合适的比例,这要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现有基础和发展前景有着充分的了解,统筹兼顾,科学安排,从而使财政拨款建立在促使各公共服务部门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提供更好硬软环境的基础上。? 

 (三)发挥对生产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协调作用。发展生产,满足需要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由此产生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在经济学中一直是很难解决的课题。发展生产必须讲究效率,满足需要要求注意公平,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二者是矛盾的统一。在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下,有不同的比例标准,过多过少都不好,要求财政部门发挥其必要的协调作用。企业财务属于企业范围,但众多财务制度是由财政部门制定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收入分配。财政部门集中的国民收入,一部分也用于社会福利,应该统盘安排,发挥其协调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一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低下,长期存在亏损,需要财政补贴或抵消财政收入,显然是不正常的。但事关职工的基本保障、起码的生活条件,又非开支不可。不正常的情况不容许长期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财政对生产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协调能力,一定要通过企业改革加以彻底的解决。? 

财政改革发展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财税政策;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5-0032-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目前这种依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需要市场推力与群众首创,更需要政府的适时引导。而政府所制定的财政与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其与财税政策的关系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增长意味着国家财富和产出量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但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方面并未改善,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公仍十分严重。因此,经济学家通常会把经济发展同经济增长区别开来。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还涉及社会结构的改善、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全民福利的改善以及环境质量的提高等。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时期,2012年人均GDp达到5432美元,在世界排名第87位。根据世界银行高、中、低收入国家组划分标准,我国已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然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条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产业结构也处于转型阶段。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按照理论界的观点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规律,当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如果顺利转型,经济发展将很快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国民收入下限为12000美元);如果转型不顺利,经济发展有可能停滞甚至动荡很长一段时间,陷入所谓的“拉美陷阱”。转型是否顺利决定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方式不转变,财富蛋糕就难以做大,贫富分化继续扩大,人民福祉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就会落空。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阶段,担负着增加社会财富、实现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重复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主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既要有市场推力,又要有“顶层设计”,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3.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调整时期,国际市场需求会相对收缩。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有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挖掘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将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使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变化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4.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优势。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各国都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加大科研力度,抢占世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可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那么,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是什么呢?经济发展方式是在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既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的共同协调发展,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经济发展基础的不同,可将经济发展方式分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现代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以GDp增长为目标,只注重生产环节创造的物质成果,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既注重生产环节创造的物质成果,又考虑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共同协调发展创造的各类成果,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现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升华,这就要求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则包括更丰富的经济社会内容,如生产力发展途径与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另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应该包括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内容,比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居民医疗保健以及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和改善环境等。可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走科学发展道路,以经济协调增长为核心,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正如“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指出的,“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政府的适时引导,而引导的有效办法就是利用财政与税收政策。财税政策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手段之一,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着重要作用:第一,导向作用。财税政策通过收支规模、结构和方向等政策调整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政府支出的“乘数”驱动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资源节约、技术含量高、效益显著的经济领域,通过收支总量的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二,协调作用。财税政策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衡状态进行制约和调节,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控制作用。财税政策可以调节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控制。财税政策可以通过对个人所得征收超额累进税控制人们的收入,防止两极分化,促进消费需求;通过税收与收费等政策控制企业生产中资源的消耗与污染排放等;调控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正常轨道中运行。第四,稳定作用。政府通过财税政策自身的稳定器作用,来缓和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稳定的环境保障。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很难实现的。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资源消耗明显加大,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改变。虽然我国的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量却很少: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的1/3,人均水资源是世界的1/4,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的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的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世界的1/10。2011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10.48%,而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20%。经济较快发展导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近十年间,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增速超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0.5-1倍,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铁矿石等大宗矿产均已超过50%,然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却分别为30%和35%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我国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已达133平方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远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目前,发达国家利用市场优势,已完成了对全球主要资源的控制与布局,正加快控制新兴战略资源,新兴国家也大规模介入全球矿产资源市场,围绕资源的争夺空前激烈,我国从国际上获取资源的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开源节流、节约集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在消耗资源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日益严重,其原因在于各地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2000年的8.16亿吨上升到2010年的20.4亿吨;日污水排放量在2亿吨左右,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且每年新增1.5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且每年新增3436平方公里,每年增加退化草原2.5万公顷;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华北平原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1]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GDp的3%-8%。[2]近年来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拉动,增长过快,加剧了环境压力。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2.创新能力不高,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掌握核心技术,多数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和产品附加值都很低。我国产业技术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少,在高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左右。我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高端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我国作为工业品的出口大国,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差,高精尖加工工艺和重大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薄弱。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一些重要装备依赖进口。目前,我国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人、财、物投入严重不足,尽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位,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每万名劳动力拥有的研发人员,差距仍十分明显。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大中型企业拥有自己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主要是因为促进其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缺乏不断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同时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大型科研设施严重匮乏,使用效率不高。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我国人均GDp在2011年已达5432美元,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并没有随着人均GDp增长而提高,一直在40%左右徘徊。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其他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十几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50%。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约着居民的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靠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占到GDp的50%左右。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需求拉动,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这种过分依赖外需而忽视内需、重投资轻消费、重第二产业而忽视第一第三产业、重大企业而忽视中小微企业、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的结构性不合理发展,必然难以为继。

三、我国财税政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转变;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保护环境、创新技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但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财税政策还有局限,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不足。环境保护政策能引导企业从依赖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变到对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投入。目前环保政策的不足主要有:一是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的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约为1.6%,而发达国家基本达到GDp的3%,我国人均环境治理投入差距更大,改善环境质量的欠账较多。二是环境污染收费不合理。首先,我国环境污染的收费标准过低,而且在不同污染物之间收费标准不平衡,造成了企业宁交排污费也不治理的不良结果。其次,按单因子收费,即在同一排污口含有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时,按含量最高的一种计算排污量,这种征收依据很不科学。三是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如环境税,这一税种应当在环境保护税收制度中处于主体地位,它的缺位既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的调整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对环境保护的引导作用。另外,消费税和资源税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不健全、税率过低、税档差距过小、征收范围狭窄,对环境保护的调控力度不够。

2.缺乏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政策。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还不完善,目前,对所有研发活动都有税收优惠,这种均等化优惠政策,很难鼓励企业从事风险较高的基础环节研发,基本上企业会选择风险较小的试验发展阶段的科研活动,而不是研发基础环节;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只要获得认证即可享受税收优惠,研发活动与非研发活动没有区分,使得与研发活动相关联的市场拓展等非研发活动也享受优惠,因此企业没有持续创新的动力,相反可能会把资源更多地用在已获得更多优惠的非研发活动上;对企业发明人所取得特许权所得、转让所得税收优惠不够;对企业通过投入创新增加的利润所得,以及开发高技术产品承担的风险,财税政策都没有规定,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规模仍然较小,虽然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1.83%,但与世界领先国家3%左右的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有待完善,政府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采购一定程度缓解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市场风险,但对技术创新早期的风险起不了多少作用,企业为规避风险对技术创新的早期活动没有积极性,也缺乏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的动力。

3.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不合理。首先,“分灶吃饭”的财政分配体制是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重要原因。其次,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合理,各地由于盲目追求GDp增长,对第二产业投入过大,生产性投资支出使用效率低下,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督管理。对第一产业扶植仅限于中央政策,地方配套政策不完善,财政补贴政策的补贴方向和补贴方式缺乏对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例如,农业是弱质产业又是基础产业,需要政府扶持,然而财政补贴在支持农业方面只是实行简单化的“低价补贴”模式,使农业生产缺乏激励机制,刚化了农户的依赖补贴心理,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此外,目前的政策主要依靠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补贴有待完善,财政贴息等经济杠杆利用不足,没有很好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3]再次,企业在购入固定资产和技改过程中,容易被重复征税,以至承担较高的增值税,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营业税对知识产业等急需发展的第三产业扶持力度有限,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建议

财税政策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具有规范性和长效性。财税政策要弥补“市场失灵”,必须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4]根据前述的我国财税政策的局限,目前,应该主要针对促进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促进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和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财政政策进行改革,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5]

1.促进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1)完善资源产品市场定价制度,在其生产经营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功能,解决资源产品的“市场失灵”问题,将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融入价格当中,发挥价格的资源配置作用;实施环保收费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制度,提高排污费、污染处理费的征收标准。(2)发挥税收政策对环境保护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对节能产品的生产给予税收优惠,对能源消耗量较少的产品在消费税上给予减免优惠。(3)完善资源税的征收,开征环境税,将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高能耗产品纳入征税范围。(4)建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鼓励发展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和污染处理系统,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打下良好基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污染控制和生产环保产品。一方面可以提供优惠贷款,对企业的环保项目可以在贷款总量、贷款利率以及贷款偿还上提供优惠;另一方面,建立环保基金,奖励企业在环境保护技术上取得的成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加速折旧、财政贴息等措施对企业治污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资金补助。

2.促进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1)财政直接拨款用于技术创新,并从立法上规定每年财政支出的一定百分比投入到技术创新当中,奖励和引导产业自主创新。逐步加大对基础性、理论性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重大关键性领域的科技项目,引导非政府资金的投入。推进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支持产学研、教科文的融合创新。在科技投入拨款时,规定将科研院所必须和企业合作作为获得科技资助的资格,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化。同时,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对企业重点研发项目给予补助。(2)对技术创新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区分研发活动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阶段,根据风险程度的高低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应给予风险高的基础研究阶段较多的优惠,应用研究阶段次之,风险较小的实验发展阶段相对最少。(3)完善技术创新取向的政府采购。在政府采购立法中,明确采购扶持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先购置技术创新含量多的产品。

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财税政策:(1)财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善和优化,加快工业企业改革与重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打破垄断,促进合理竞争机制的形成。重点支持第三产业中的教育、环保、医疗卫生等服务行业。对经济效益低但社会效益高的产业或急需发展的产业,如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财政支出力度。(2)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税收政策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总体目标,综合运用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方式,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服务产业结构优化的宏观战略,发挥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3)合理利用财政补贴政策,以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要对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两方面进行补贴。(4)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以税收减免的方式,或者以财政专款设立中小微企业基金,或者通过财政补贴的方法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积极进行结构性减税改革,以增值税代替营业税,减少或基本消除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原来存在的营业税重复征收问题,促使第三产业加快升级换代。

参考文献:

[1]袁春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表述的背景与原因分

析[J].现代商业,2011,(10).

[2]韩保江.中国发展的忧患之思[J].望周刊,2004,(2).

[3]王雪珍.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财政政策支持分析[J].中国

市场,2012,(14).

[4]贾康,刘微.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建议[J].中国

发展观察,2007,(4).

财政改革发展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税政策;经济转型

一、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实现低碳经济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进入21世纪以来,若仅仅从总量上来说,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尽管中国正在大力研发和部署低碳技术,用低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但中国要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却面临许多问题和考验。究其原因:

第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迅速的加快,使得中国的能源需求处于不断快速增长阶段,这就使得二氧化碳无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的排放,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刚性需求,这种状况还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第二,作为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经济要实现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科技水平、技术研发能力的落后是制约实现低碳经济的最大因素。

第三,由于中国自身存在“富煤、少气、缺油”的自然资源条件,使得中国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煤炭为主,采用低碳能源资源选择余地十分有限。

第四,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客观上使得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是工业企业,而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在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无疑加重了推进低碳经济的难度。

(二)低碳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总体向好

早在上世纪末,中国政府就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目标。其后,在国家确定的第十一个5年计划中,又明确提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如,扩大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制定车辆排放的标准、增加森林覆盖的面积、扩展保护生态的区域等等。同时,又规定在政府经济计划中,绿色支出应占9%,对于研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低碳汽车、太阳能、风电、智能电网等)等基础设施,以及废水、废弃物处理等实施必要的财政补贴。此外,国家环境保护部为推动各地低碳经济的落实,于2009年底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相关政策”专题报告会,明确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要点、原则。随后在201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陕西、云南、广东、湖北、辽宁5省和厦门、杭州、天津、重庆、南昌、贵阳、保定、深圳8市展开实施低碳经济的试点工作。显然,在中国实现低碳经济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过程中。

二、发展低碳经济突显现行财税政策的缺陷

(一)税收政策方面

1.税制结构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税收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这种稳定性要符合时展需求、税制结构为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就要与时俱进。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在探索中建立过程中,而有关与之相适应的税制结构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使得现行的税制结构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如何适应国家推进低碳经济方面。如,碳税、环境税讨论了多年却一直未能出台,出台的资源税又存在涵盖面过窄和实际税负过轻的问题,对促进低碳经济的效果不明显。又如,税收结构不合理,流转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超过了60%,而增值税的比例又过高,这就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为追求高财政收入而忽略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致使推进低碳经济便多停留在口头上。

2.税收公平原则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税收公平原则在部分地方的税收实践中,未能真正落到实处。为了实现招商引资,一些地方政府在税负上采取了种种税收的优惠措施,使得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不在同一平等的起跑线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某些地区为了突出引资的成效,对外资良莠不分的统统“引进来”,使得一些重污染、高能耗企业堂而皇之的进入到我国,不仅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也使得低碳经济步伐难以有效的推进。

3.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十分有限

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成长,国家在企业所得税等方面对这些产业做出了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对环境保护项目、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实行“三免三减半”;又如,对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措施,减免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但实践的效果表明,这些税收优惠措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成效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推行的优惠政策主要侧重于对事后的利益让渡,针对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经营结果进行减免,由此使得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与刺激作用十分有限。

(二)财政政策方面

1.财政收入增长缺乏动力

上世纪90年代实施分税制以后,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收入呈现不同的特征,税基广与税源稳且便于征收的税种大多划归中央政府或由中央与地方共享。而一些诸如车船税、契税等零散、难征的小税种划分给地方。在某种意义上,这就使得一些工矿企业较少的地区存在着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在追求政绩和GDp增长的压力下,地方政府往往以有形的手去干预市场对自然资源的配置和市场价格的机制,甚至部分地方还放任“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的随意发展,这同国家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显然背道而驰。

2.财政支出力度不够

根据联合国就环境问题制定的研究报告,当一国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比重达到1%~1.5%时,便可在一定程度控制环境污染恶化的态势;投资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就得到大大改善。欧美一些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该比就达到了1%~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治理环境方面的财政投入目前尚不足1%,财政在这方面支出力度显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财政改革发展篇10

关键词:小微企业发展;财政政策;经济结构调整

一、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

由于受金融危机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小微企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必须引起中央与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成本上升是利润下降的只要原因之一。调查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电费、水费、暖气费、房租等近年来增加较快。以电费为例,工业大省辽宁居电实行阶梯电价,而小微企业则不享受阶梯电价阶梯待遇,一律实行0.90元/度政策。人力成本也快速上升。一个酒店服务员的工资、伙食费与保险费大约需要3500元/月;建筑行业的一个普通力工日工为200元;大中企业升级引起的生产材料与配件上涨使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更是进一步缩小。

(二)融资难没有得到缓解

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是小微企业。由于小微企业百分之百地靠市场配置资源,故它们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令人不安的是,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高度化的影响,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小微企业亟待引进技术设备或购买相关技术专利对产品进行技术升级,而融资难是小微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的金融瓶颈。

由于现在企业可以跨地区申请贷款,故金融企业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情况要采用小微企业信贷份额在总行总体信贷结构的占比来说明。据中国工商银行统计,截止到2012年6月,在工商银行企业信贷结构中,小微企业为3.4万家,占企业客户的55.9%,贷款额为4041亿元,占企业贷款的比例仅为9.8%。另一统计数字表明,小微企业信贷机构网点过少,信贷增速缓慢,而且呈现极大的不稳定性。工商银行2008年底有15767个营业网点,平均每个网点只有2.2个小微企业,同期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8.5%;2012年全国中小企业新增贷款约为1.20万亿,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18%。

(三)扶持政策定位扭曲

多年以来,地方政府在抓经济建设、抓改善民生时,往往将政策导向、资源配置等均倾向于招商大项目、大企业,小微企业则一直处于边缘化或自生自灭的不良生存环境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小微企业为寻求优质服务和较高的外界信用认可度,一般都会在各大银行开户,但反过来却得不到应有的信贷支持,这显然有失公正。

二、美国的经验

美国扶持小微企业的做法主要有:

1.在政府层面设立专职小微企业管理局,负责制定小微企业扶持的相关方针政策,出台扶持措施,统一协调有关部门的支持行为。

2.政策导向

美国每出台一条法律都要照顾到小微企业的利益,因为如果某项法律对小微企业有负面影响,小企业管理局会通过在社会上游说,要求政府不要通过该项法律。

3.参与政府采购

美国小企业局下设政府采购部,保证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占有一定比例。小微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利益是通过法律予以保障的,其具体做法主要有:

(1)打包分拆。即把一个大项目分解开,让小微企业有能力参与进来;

(2)实行项目公开招标,鼓励小微企业积极投标。

4.美国小企业局通过向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使小微企业能够很容易地获得单个项目在25万元以下的贷款。

5.技术支持

联邦政府各部门通过对大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津贴,支持法人和自然人免费对小微企业提供社会层面的技术培训。

三、改革财政支持政策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的战略地位

小微企业的充分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只有经过小微企业的充分发展,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才会在竞争中应运而生,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升级效应。中央政府应该在国家经济与社会中长期发展纲要中进一步明确和提升小微企业的战略地位。在目前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财政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要在总体力度上大于大中企业。

(二)强化财政政策的稳定性

中央财政可考虑一下措施有:

(1)增加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具体数额由各省视财力而定;

(2)要求各省、各市普遍建立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基金;

(3)降低小微企业税收负担:第一,将小微企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从2万元提高到3万元;第二,把政府采购预算总额的30%中小微企业,其中的70%以上留给小微企业。

(三)今后要按照财政收支的合理比例安排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担保基金及其他基金,具体比例为5:3:2,就是中央财政负责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的50%,省级财政负责30%,市级财政负责20%,以此类推

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实现收支平衡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完善经济结构的需要。按比例安排风险担保基金及其他基金将使财政的扶持政策更具多维性和稳定性。

四、结论

(一)改革财政政策的重点是为小微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实践中要注意各项政策措施普惠性。

(二)要把支持小微企业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扶持政策相配合。

(三)小微企业是大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们会在某项产品或某项技术方面给大企业提供结构高度化的契机,因此,要把财政政策扶持与小微企业技术升级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