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十篇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十篇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5:31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篇1

关键词:教育功能困境对策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今社会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系统,表现为多元文化性。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会阻碍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对教育提出挑战。该如何破解它们,让教育发挥其应然的正向功能,消除其实然状态存在的负向功能呢?对这些问题的认真研究回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本文进行尝试性探析,提出可能的应对措施。

一、教育功能的内涵及类型

(一)教育功能的内涵

“功能”一词来源于社会学领域,随后被运用于教育领域中。功能指的是一个事物系统具有的对其他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它是事物固有的,要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1]。教育功能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传授给新一代,促进其身心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保证和推动社会发展。”[2]胡德海认为它是指教育究竟自身具有何种作用的问题[3]。杨育智把教育功能定义为:作为社会组织部分的教育在社会运行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4]。在许多学者看来,教育功能回答的是“教育是干什么“的问题;同时不少论者认为教育功能不是仅限于其正向功能,而且包括负向功能在内。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教育功能是教育系统自身具有的对其他事物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的属性。它是教育的属性,在与其他事物联系中表现出来,具有多维性。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教育功能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我们认为既然教育功能为教育本身的属性,那么对教育功能进行分类就理应站在教育立场和视角,而不是用其他标准强加到教育上。叶澜认为,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关于“影响”包含“正”和“反”两种可能存在的影响[5]。不是所有教育活动都能产生与教育目的相适应的积极影响,教育功能就有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同时教育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此,教育功能又可分为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是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社会活动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对教育总会有一定的理想期望;然而现实教育与理想教育不会总是一致的,因此,教育功能表现为应然功能与实然功能。教育正向功能是教育的应然功能,是教育理想目标的实现,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正向功能发挥面临的困境

在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多元的,教育处于困境中。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一)不同文化圈之间的抗拒

社会中的人群是划分为不同文化圈的,而不同文化圈的价值观念也不一样,各种不同文化圈往往具有绝缘性,从而形成一个个封闭的观念王国。在一个文化圈看来有价值的东西,在另一个文化圈看来则可能不屑一顾。社会越落后,文化圈较小,视野越狭隘,教育价值观就越难取的支配地位[6]。地理位置上看,世界上有亚洲文化、欧洲文化、非洲文化、美洲文化等;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语言服饰特点表现为不同的族群性文化;关于族群性文化,尽管强调追求共同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与集体记忆,会成为一种“排异”的过程,不可否认历史文化等族群性因素作为一种已经存在的力量正深刻影响个体的自我认同包括国家认同。族群性文化并不能轻易抹杀,而是要更加妥当地处理。就是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班级,同一个班级不同时间段,同一个班不同小组之间也会形成文化差异性。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它们都确实存在并且影响文化圈内的每个人的思想行动。这些文化圈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绝缘”甚至抵制现象。这对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会产生不利影响,是推进新时期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不良社会因素的干扰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样的命题,说明教育确实与生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生活与教育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能量交换,社会中的一切因素都可能输入教育领域,对教育产生一定影响。胡德海先生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与子宫一样,教育系统不仅从其母体系统即社会获得全部新陈代谢所需的呼吸、营养、排泄条件,而且母体系统释放在血液中的‘激素’,如教育方针的调节控制”[7]。可见社会不仅提供教育所需的条件,而且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领域,更渗透在文化、价值、观念中,各种主体,集团、阶层都有各自的需要利益。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观念都程度不同地侵入教育领域,对正常教育发展产生了干扰,影响了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如教育产业化倾向问题、上学无用论、学术抄袭现象。

(三)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失调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部分对整体有重大影响,当部分以合理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那么,可以知道部分组织是否优化合理平衡对整体功能的发挥有重要影响。教育三大类基本要素在活动中的不同具体构成和不同关系,形成了人类社会中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具体教育活动,而不同层次具体教育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构成了教育系统[8]。构成教育结构的各部分、各要素都具有各自的功能,教育结构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这些部分、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有机组合的整体效应。整体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结构组合是否合理,是否优化[9]。

多元文化社会的主体多元、价值多元特性,使得文化冲突时有发生并表现为一定形式反映在教育领域。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有亲密关系,同时教育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社会上的文化冲突表现在教育领域又是另一种情形,带有教育自身特性。当我们走出书斋,走进学校,深入现实课堂的时候,眼前的景象会使你大吃一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真如我们认为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呢?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这两种文化类型静悄悄地相互对抗,其实质就是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还有教育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取向的争论,教育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问题,都是不同文化取向碰撞冲突的表征。具体层面上,又有了课程内容的编排问题,教育媒介工具设施的使用问题,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适应问题。

三、促进教育发挥正向功能的对策

面对困境与挑战,为发挥教育的正向功能,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努力,以期实现教育正向功能。

(一)创造条件增进不同文化圈的交流

不同文化圈处于不同时空节点上,相互之间缺乏一定的接触、影响的机会和条件,加剧相互之间的不信任甚至“排斥”现象。正是由于缺乏交流、接触才使他们产生相互排斥、抗拒,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相互了解,学习交流,增强信任感。不同区域文化圈之间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跨区域文化交流会,人员相互流动的形式加强交流;而不同国家则可以互派留学生访学,合作办学,在国外举办文化年;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我们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强交流;同样在班级中经常会出现小群体,这些小群体的存在对班集体建设不利,我们应该主动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同时用集体的教育力量感染他们,多进行集体性团队活动让他们逐渐融入班级。我们创造条件增加交流不是为了进行文化的集中划一,而是增进彼此了解,达到文化认同,避免不同文化圈之间的文化冲突目的。

(二)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无时无刻不受社会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不良社会环境不但影响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胡德海先生的子宫与母体的形象比喻说明社会各个方面都通过一定途径输入到教育领域对教育产生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影响。多元文化时代,社会又处于转型期,各种价值观涌现,通过不同渠道流向教育领域,对教育功能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要想让教育功能得到良好发挥,不得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国家、社会、媒体、公民、团体组织对教育功能的发挥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应该举各界之力共同创造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要净化教育生存的社会环境,防止不良因素侵蚀教育,为教育正向功能发挥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支持。

(三)合理优化调节教育内部结构

部分(要素)的合理优化组织对整体(系统)功能的发挥具有重大作用;结构的组织不合理甚至混乱,对教育整体来说则是致命打击。教育功能要想得到最大化发挥,必须对教育结构进行合理优化组合,以合理组织构成的教育系统其功能将大于教育各部分功能之和。面对多元文化对教育内部的冲击,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注意协调好教育要素间的关系,对教育结构和关系的处理要秉持统筹全局、平衡优化和整体着眼的理念,不能偏执一端或者顾此失彼。如教育主体间关系,教育内容选择组织,教育物资的配备、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关系、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等。

总之,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教育功能的发挥不仅是自身的机制性问题,而且需要教育外部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支持。只有综合多方面努力,才能为教育正向功能发挥提供全方位保障。

参考文献:

[1][4]杨育智.论教育功能[J].当代教育论坛,2011,(6):21-23.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7.

[3]胡德海.论教育的功能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4-10.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篇2

首先是解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介绍”中对“历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的规定是“小学教师、边远地区的初中教师”,可以看出,专科学历的历史教育专业学生还是以小学教师为就业目标,这也是与国家师范教育体制从旧三级(中师、师专、师大)到新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师专、师大、研究生)相适应的。加之专科学历已在许多地方成为初中教师不合格学历的现实,师范专科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应该定位为以培养小学师资为主,而不是培养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当然,鉴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目前还应兼顾学生志愿在边远地区做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的需求。其次是解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小学的哪个学科为对口学科的问题。小学取消了独立设置的历史课程,但并不是取消了历史知识,而是将其融入了“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这些综合课程中。因此,历史教育专业在小学的对口学科中,最相关或最相近的就是“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这些综合学科课程。而“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是人文社会知识的综合,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知识。因此,历史教育专业应以小学“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作为对口学科师资的培养目标,要求课程设置不能单独以历史专业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应该融合上述这些学科内容。

2.改革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进行了如下改革:一是融汇历史、政治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让学生学习“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是人文社会知识的综合课程,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知识。专业课程融合的结果是,专业必修课程设置除中国通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通史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以及史学概论、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外,还要增加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专业主干课程为必修课。此外,还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说、西方文化概说、礼仪、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人文类课程以及晋商文化研究、山西民俗、太行革命斗争史等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以满足“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基础。二是设置两门教学法课程,如设置小学社会课程教学论和教学法为必修课;设置中学历史教学论与教学法课程。三是辅修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选并整合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将小学语文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中的现代汉语基础、古代汉语、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等整合成四门课程,分别是汉语基础、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四是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是只求通达,不求精深,即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科的知识框架、思维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这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3.强化实践教学并加强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功能;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实践活动;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1;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01-02

高等教育的功能,通俗地说,就是高等教育对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何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目前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就像诸多教育理论问题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结论,而且各自都有其成立的依据。薛天祥先生在其《高等教育学》一书中,将近年来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的价值外化为教育的功效和目的,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教育价值观有密切的联系。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又有三种看法:第一,一维价值选择模式观,认为高等教育只具有对“社会”或对“人”或对“知识”某一主体的价值,仅有单一的功能。第二,二维价值选择模式观,认为高等教育具有对社会、人或对社会、知识或对人、知识的价值,具有三种类型的双主体的功能。第三,三维价值选择模式观,认为高等教育具有对人、社会和知识的价值。其二,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高等教育功能可分为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育人功能即培养人才,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社会功能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又细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上述两类结论,基本上概括了当今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

一、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功能的转型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经济本质上要求经济知识化,且指向高新科技知识,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高新科技知识,要求高校调整教育理念,确立新的教育价值观,培养掌握现代高精尖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以及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在与现代社会经济互动的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变化,但其中有些变化也值得我们深思。第一,在积极倡导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有的大学变得越来越商业化。有的大学越来越有兴趣提供各种有偿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各种短期培训或成人学历教育,承担各种技术开发,提供各类咨询,合资兴办企业,以及向社会出租各种场馆、设备等等,大学也越来越像一个大型企业。第二,对大学科研功能的强调,使得大学逐步偏离培养人才的基本使命。大学科研职能在最初被提出时,遵循“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研究不仅要为学校教学服务,还要承担各项国家科研任务,有的还参与大量的企业技术开发项目。这样,研究与教学的纽带在减弱,科研功能逐步与教育功能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了教育功能。第三,有时“培养人才”成为“培养工具”,而“全人”教育萎缩成“半人”教育。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有迫切的需求,高等教育实用性倾向愈加明显,大学专业设置越来越细,教育内容越来越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

高等教育在功能实现中出现的偏差,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大学积极而未加区分地响应社会对它的要求,使得大学的诸项行为逐步偏离其培养人才与传播知识这一最本原的价值,而涌动的社会需求和大学自身追逐利益的倾向又不断强化这种偏差。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重视,对拥有知识的人才的重视,对创造和传播知识的学校的重视,使得高等教育的功能进一步深化与转型。这种转型,既包括对新的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也包含对已有缺陷的修复和调整。这种转型可概括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全人”教育,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高校成为知识生产、技术创新与孵化的基地,科研要多为发现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做贡献;高校主动参与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其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大学承担的服务职能更加紧密地围绕大学的学术内涵而展开。

这种转型还包括,在价值观中,“培养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最初和固有功能更受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知识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人力的素|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拥有信息、受过教育、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成为关键性的资源,大学通过培养人才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其产生的作用比大学通过自身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要广泛与深远得多。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立足社会的根本理由在于,大学能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有知识和创造力的人才。因此,“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职能都将在“培养人才”这一基本任务的统领下积极发挥作用,三种功能将协调有序,共同发展。高等教育的这种功能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被视为高等教育功能的再次回归。

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功能转型的关键着力点

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初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使命,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不仅是高等教育对知识经济的积极响应,也是对人性的全面尊重。人类正是依靠着创造活动不断推动社会前进,而且也是通过创造来不断完善自身。创造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核心则是使人类蕴藏的无限创造力得到解放,使得人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培养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功能转型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高等教育功能转型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所以转型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为创新人才培养而实施的各项变革也在影响着高校的具体行为,从而对高等教育的功能转型产生影响。具体来说,两者的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有助于明确高等教育功能转型的目标。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厘清创新人才的概念,要清晰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要反思高校在过去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革的方案,要在高校办学实践中分析改革的效果,并不断修正行动方案。以创新人才培B为目标,高校在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领域中都将有许多革新的措施出台,目标的明确也保证了改革方向的正确。

第二,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有助于消除高等教育三大功能间各自的张力所形成的相互侵害。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类型的高校中所受关注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当某一种功能被过于强调时,投入的时间、金钱、智力都会大大增加。高校自身资源是有限性,某一职能的过度扩张会影响其他职能的发挥。现阶段最明显的例子是高校强调科研与社会服务而冷落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当我们提出高等教育功能转型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时,这将十分有利于明确三大功能间彼此的从属关系,使得“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或扩张更加有利“培养人才”功能的实现。

第三,高等教育三大功能转型应形成合力才能保障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效果不佳,效率不高,其关键因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远离生活实际、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内部有机联系的教学内容,推崇记忆力的学生评价方式,教师绝对权威的师生关系,等等,这些都成为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掣肘因素。人才培养模式要改革,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入更多书本外的知识、课堂外的经历和专业外的能力。这些资源恰好是“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够提供的。让本科生有机会参与科研,让学生能够真题真做、工学结合,这些改革措施拓展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二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变革,三是高校为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服务。这三方面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深化了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功能转型。

第一,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当前高校招生以单一的笔试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以一张试卷来为所有高校挑选学生服务,以一次考试分数作为高校录取依据,这三个“一”都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选择性、灵活性、开放性的要求相去甚远。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形成一个适合不同类型学生、适合不同能力学生的高等教育体系,有不同类型的学校,所有学生能在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教育。因为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所以,今后高校招生必然形成一个多元化趋势。同时,可在公开公正的基础上对优异学生、特殊才能学生启动特别招生机制,在选择专业上给予更多的灵活性,让优秀学生有更加适合的学习成长环境。高等教育改革以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为基础和先行,同时,高等教育的其他改革也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呈现更多新的课题,进入新世纪以后,高校招生改革伴随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深化。

第二,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变革。高校可充分利用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传递前沿性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把真实项目引入教学之中,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校企合作,或者充分利用校办企业的资源形成教学实践基地,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边学边干,工学结合,快速提升综合能力。另外,还可让优异学生参与大型科研课题。高校可以把研究、服务、合作项目都转化为生机勃勃的教育资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

第三,高校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在特定环境下对学习者持续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人的部分个性特征和品质在基础教育学段已经形成,在高等教育学段中很难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才的最终形成关系也十分密切。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很有必要依赖自身具有的学术优势,与中小学联手开展各类改革与创新,利用自身资源为中小学开设形式内容丰富的各类选修课、先修课和讲座,还可以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为中小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咨询、诊断和方案设计。当然,这个过程本身又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很多参与和实践的机会。所有这些活动,既可以视为高校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又是高校直接或间接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

参考文献:

[1]付八军.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性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03).

[2]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篇4

关键词:系统理论;指导;中小学;美育活动

中共中央为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作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这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应用系统科学研究教育问题,把各级、各类、各方面教育视为一个整体,把教育与社会大系统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子系统视为一个整体,从优化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入手,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工具功能)。

系统论最初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主要目的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与随后产生的控制论和信息论合称系统科学的“老三论”。现代系统论是系统工程的理论,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思想、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结合有关专业知识,对各类具体系统进行设计、组织、实施,以达到最佳效益的管理技术。系统原理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十分密切,既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又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深化。包括整体性原理、结构性原理、动态性原理、目的性原理、相关性原理、层次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共七大原理。[1]其中的结构性原理揭示:一切系统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结构指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排列组、合方式;功能指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呈现的功用与效能。结构是功能的内部依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

中小学美育工作既是主体活动,更强调既“活”又“动”。“活”指内容鲜活,贴近学生生活,形式灵活,能把思维激活;“动”指学生自动参与,主动学习,人际互动,身心俱动: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嘴评论,动手记录,动脚行走,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入大社会,内心深受感动,产生积极行动。生命在于运动,事业在于活动,中小学美育是全面育人的崇高事业,不但要注重主体性,而且要突出活动性。我国清朝初年的教育家颜元主张“动”:“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还将活动作为“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2]据此看来,中学美育活动继承了中外教育遗产的精华,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中小学美育管理活动

“管理的根本属性是它的协调性,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协调人际关系;二是协调工作关系;三是协调人事关系。”[3]据此看来,学校管理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协调活动,旨在全员配合,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上,我国最早把协调与和谐联系起来。战国时记载商周以前史料的《尚书》(即《书经》)阐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其中的“协和”即协调、和谐。教育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当代社会是开放型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我国学校要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贯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同,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结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当代中小学美育只有通过管理,达到协调,才能避免文化冲突,构建和谐校园。同时,培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和谐相处的社会成员,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中小学美育作为一个系统,若想强化其功能,必先优化其结构,首要的是通过管理活动,协调各种关系。如人际关系,包括领导与领导、领导与教师、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还有美育与其他四育之间的工作关系和人事关系。这些关系都需要协调,或者说都需要管理,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紧密配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中小学学科美育活动

系统的空间结构指系统的各个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包括数量的比例和联结的方式,系统论中称之为“序”。系统论认为:各个要素的量不变,序变可以引起质变。如黄砂、水泥、卵石用水组合成混凝土,三者的量未变,却产生了质变,1+1+1﹥3,具备了三者原来没有的整体功能,这是优化结构的结果。

系统论的结构性原理追求系统的整体功能,这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是一致的,即: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甚至对立状态下的功能之和。也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和合论”是一致的,其中的“和”指异质因素的和谐共存,“合”指异质因素的融会贯通。其基本精神是:处理系统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时,要着眼于系统的整体,致力于和谐、合作。优化系统的空间结构,就中学教育系统来说,要把“五育”与各门学科视为一个整体。

转贴于 中小学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不相同,因此是中学教育系统内部的“异质因素”。然而,它们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是它们可以和谐共存、融会贯通的内在原因。教学活动不能脱离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要寓于教学活动之中,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写的那样:“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4]据此看来,学科教学应当而且可以渗透美育: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从而强化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

三、中小学班团美育活动

系统的时间结构指系统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呈现出来的动态结构,如学校教育中的开学和放假,上课、下课和课间休息。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论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对我国中学美育的影响很大。既使美育与其他四育的课时比例失调,更使美育成为知识和技能的单向传递,削弱了美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压抑了主体性。

美育的主体性是审美活动的主体(审美的人)和客体(审美对象)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包括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审美是一个个性化特征较为突出的过程”,学校美育要“让学生充分地投入到各种审美活动中去,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充分表现自我的条件,并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予以充分的尊重”,“要改变目前美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多和偏重于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等忽视美育特征的做法,而应该让学生做(动)得多,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5]

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使大千世界“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中小学班团美育活动是在教师辅导下,由班委会、团委会的学生干部为主组织的美育活动。大多数在课外进行,突破了美育的课时局限,优化了美育的时间结构。并且,发挥了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主组织、自动参与、自觉学习,成为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创造美的人。

四、中小学校外美育活动

系统的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统一,就是系统的时空结构。任何系统既不能脱离时间而存在,也不能脱离空间而存在,都是时空结构的系统。优化中小学美育的时空结构,要重视校外美育活动,包括家庭美育和社区美育,这样美育的时间延长了,空间也拓宽了。

把教育的空间拓宽到学校之外,古已有之,如“游学”之说:“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礼记·学记》)“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者矣。”(胡瑗:《安定言行录》)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呼吁学校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6]

开展校外美育活动,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开发美育资源,又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体验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还可以完善学生的个性。学生一到校外,个个获得自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由此可见,校外美育活动是一种最具个性色彩的活动,能够防止和克服用同一标准规范学生,导致个体被群体同化的弊端。在激活个体思维,发展求异思维的同时,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校外美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张扬个性,发展特长,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

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基。参考文献

[1]曾广容,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哲学[m].长沙:中南工大出版社,1988.

[2]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韩延明,等.管理学新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4]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5]杜卫.美育与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9).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篇5

    论文摘要:武术不仅仅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还是一种文化形态。武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武术丈化。当中国崛起首先需求文化软势力崛起时,文化与教育的重要性即凸现出来。武术文化与武术教育如何在崛起的中国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受到武术界的关注,文章认为:武术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只有通过教育的形式才能使之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武术教育是武术文化重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武术教育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健体强身,武术教育还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1武术的文化性与教育

    现在许多学者都认为武术是一种文化,认为武术的成熟与发展,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的融合,才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郭玉成在《武术的属性:文化性、艺术性、体育性》中指出:“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中国哲学、医学、伦理、兵学、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均在武术文化中有所体现。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武术被称为中国传瑰更祀牵瓣颗明珠一点也不为过,也正是由于武术的文化价值、文化属性,武术才成为一种文化。”武术与哲学的结合,促进了武术理论的哲理化;武术与医学的结合,促进了武术健身理论的发展;武术与伦理的结合,则体现在“武德”社会化;武术与兵学的结合.使武术成为了一种技击艺术,促进了武术战术思想的发展;武术与文学的结合,才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的诞生。武术与舞蹈、戏剧的结合,才有了京剧中武打动作,以及现代大型的武术表演活动。正因为“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已经融人了中闰人的生活,成为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诚如阮纪正先生所说,武术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正因为武术文化性的存在,才使得武术得以发展、流传。

    由于“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产生、发展,自然地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伦理、美学、医学、兵法等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容,形成了武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合二为一的武学体系—武术文化”。所以.武术具有了文化属性,它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也就使之具有了教育价值。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武术的教育功能,古往今来皆有之,只是由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武术主要价值取向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代表,从二十世纪初就成为了教育国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手段。可是,在以西方体育为主导的二十世纪中,武术教育没有得到很好地完善与发展,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今天,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武术和武术教育功能,必须构建好中国武术教育的新体系,充分发掘武术的教育功能与途径,使武术教育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武术教育功能

2.1武术教育之武术技术与文化的传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是通过师者来完成的。武术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它能够将前人遗留下来的武术技术、武术文化较好地传承下去。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师父、教练、指导员,都起到了传承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的作用。无论是中小学武术教育、高校武术教育、体校或武校,还是各门派、拳种中的拳术授业,都能有效地将前人遗留下来的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方面的东西传授给下一代。武术技术与文化的传承,也只有通过武术教育才能得到较好的传播。如果武术教育不能较好地发挥它的功能.或者说不能较好地发展武术教育,武术的技术与文化就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不仅要管理好各政府教育机构,还要鼓励和发展好私立教育,实际上各门派、拳种中的拳术授业都可称之为私立教育。只是以前没有重视对各门派、拳种中教育的有效引导,也没有较好地发展其教育功能,致使有些拳种、拳术理论、文化的流失。

2,2武术教育之修德塑人

    “‘武以德立’、‘武以德先’,向来是武林中的优良传统”。武术之“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社会和个人道德理想之实现的影响。所以,千百年来“武德”教育着无数的习武者如何去遵循社会规范.并做一个深受社会尊重的人。只有习武之人做到“正心思、习品行;讲文明、有礼貌;表里如一、举止庄重;动则功夫到家,静则修养有素,行则彬彬有礼”,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而“真正的武者往往是道德高尚,是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被高度社会化的人”。因此,每遇师傅收徒时,必先考察其品行、道德。“未曾习武先习德”也就成了社会风尚,习武者在习武之前必须使自己的品德行为达到、符合社会的一般道德规范、要求后,才开始习练武艺,并在习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提高和完善自我。王岗先生认为:“中国武术注重身教言传与练悟的结合,属于一种实践性的教化。它通过技艺的感性形象对习武者的情感和意志实施影响。”所以说,武术教育是一种修德塑人过程,是一个培育人们健康体魄和高尚灵魂的过程,它是中国武术的丰碑。

2.3武术教育之弘扬民族精神

    2001年,在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武术再一次被列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为了深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武术教育就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近年来,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针对武术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呼吁武术教育必须大力改革。“武术教育改革,不仅关系到武术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武术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体育运动。由于武术的悠久历史.其发展过程中。汲取了许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武术“附载着以爱国主义为主体的尊师重教、仁爱宽厚、习礼守法、自强不息、尚武崇文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武术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武术技术)的传承,而更应该是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播,因为只有“体现在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岳飞之精忠报国,霍元甲之精武门的强国强种、民族自救等,都充分体现了武术是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国人爱因爱民族的重要手段。武术教育就应该培育道德高尚、并极具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的人

2.4武术教育之健体强身

    “武术的健身价值,古已有之。只不过在冷兵器时代的古代教育体系中处于从属其军事格斗价值的地位。”在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后,中国武术教育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其“转型标志之一:在价值取向上确立了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一个多世纪以来.武术更多的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来发展,育体镶丽目的是为去增进人民健康服务,亦即“在古代武术教斌术固有的健身价值,取代了军事格斗价值作为武术主要价值地位”。从近现代武术的转型上看,武术更多的是发挥体育功能,特别是健体强身之功能。

    在近代社会中,出现过“土洋体育”之争,在这场空前的运动中,国人尽巨大之力来发掘武术体育功能,‘.精武会”弘扬的是强国强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新中国体育运动的根本宗旨,武术作为社会和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得到飞速发展,其健身功能在社会上和学校里得到充分体现.通过武术健身的人非常之多。邓小平说的“太极拳好”,是对武术健身功能的最好评价,也是对武术教育的最好宣传,它使更多的人加人到武术健身中来。

3实现武术教育传播武术文化的有效途径

3.1学校武术教育是实现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3.1.1武术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通过教育活动使之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武术教育同样必须从娃娃抓起,使习武之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武术文化熏陶,并通过武术教育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可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都是以西方的体育教育模式进行,偏重于技术和.’体育”形态的中国武术价值,缺乏武术文化和文化精神的教育。而且,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据调查得知“目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只有22.4%的学校非常重视或重视.大部分学校重视程度一般或不重视.导致70.3%的中小学没有开设过武术课。”这么低的开课率已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

    中小学武术教育已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对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王岗教授认为:中小学武术教育应走2+1模式,即三节休育课中,两节为普通体育课,一节为武术课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有利于民族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播。邱王相教授在其(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中就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基本思路:(1)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2)权威性、指导性教材与地方性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3)汲取传统武术营养。(4)遵循“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5)借鉴跄拳道、空手道的成功经验。

    虽然学者们在理论上对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还是没有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和谁来教,’的问题。当代的学校武术,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以青少年为对象、以中小学武术教育为课题进行深人研究,探索武术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镇。不仅把武术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还把武术作为了解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一种可操作性强的身体感悟的手段。中小学武术教育是武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武术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中小学武术教育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武术教育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其意义是重大的,作用是深远的。

3.1.2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肩负着继承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

    武术教育发展的后续力量就是大力培育武术教育人才,各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武术教育人才的重要场所。而武术教育的权威人士,几乎都在各高校中从事武术教育t作。他们在培育一代一代的武术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教育专业中的武术;一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的武术。体育教育专业属师范类,其毕业可以获得教师资格,学生毕业后可以进人中小学从事武术的教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虽然属非师范类专业.但是除了部分学生也能进人学校从事武术教育活动外,还有许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从事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的传播活动。因此,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要培育具有高质量的武术人才,他们不仅能传授武术,还能很好地传播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

3.2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有效地传播武术文化

    媒体是当今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工具,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功能是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是其中一个方面。如影视媒体“在教育层面上,主要有寓教于德的教化功能;寓教于美的审美功能;寓教于新的信息功能;寓教于变的调整功能;寓教于乐的娱乐功能”。不仅是影视媒体,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信息等都具有上述教育功能。武术文化的传播就是要充分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来传播武术在有关自强不息、尊师重道、爱国爱民、见义勇为、文明礼貌等精神。通过电影《黄飞鸿》人们懂了“男儿需刚自强”道理;《霍元甲》让人们知道在民族危难关头的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武术影视明星成龙、李连杰、李小龙等都是青少年心中的偶像。不仅仅是他们武功高强,他们还有着高尚的人品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媒体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媒体强大的教育功能,在武术的教育化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不可或缺。武术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在传播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3.3创立武术品牌,能更好地传播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之博大精深,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拳种、门派众多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渊源有序的拳种就有129种之多。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近年来武术的发展出现瓶颈,竞技武术未能进人奥运会大家庭.传统武术也一直被边缘化,许多民间武术拳种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以及武术传播中文化的弱化等等,武术发展局面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市场、休闲体育的强劲需求,发展文化、建立品牌成为当前社会竞争的重要手段与措施。要抢占市场,就必须建立品牌,并发展其文化。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发展是如此,就连“贻拳道”、“空手道”等亚洲武技也是如此。

    要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就必须大力发展武术拳种。因为“拳种是中国武术价值的核心资源。是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一拳种是代表民族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源文化的活化石”。从中国武术发展的特点来看民间性极强,所谓传统武术的发展,即各拳种、门派的发展都是依赖民间自发性的,政府的干预性不强。虽然,政府在发掘、保护拳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拳种、门派自身的发展仍然要依靠其自身和社会的力量,政府在这方面还没有制度性的发展措施。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将是各拳种、门派在其今后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武术发展必经之路。而“忽视拳种教育的中闰武术教育只能导致中国武术断代失传,只有重视传统拳种在中国武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中闰武术教育才会更加丰盈饱满”。

    武术文化及品牌的建立,将更加有利于武术文化及传播,有利于武术教育的开展,它是武术教育化发展的基础,是武术教育化发展的内容来源,只有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武术的教育化发展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篇6

关键词社区教育功能定位

笔者认为,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功能可以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功能

(一)承担社会职能。

经济体制转型之前,我国是“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政治工作通过行政渠道解决,经济工作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社会工作通过行政逐级落实。总而言之,政府承担了所有的角色,国家行为无处不在,使国家在垂直行政的过程中要直接面对种种压力和困难。改革打破了国家统管的模式,国家、单位、社会各司其职,即政企、政事、政社分离。国家缩小管理范围直接导致社会的职能扩大了,同时也反映为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作为中间组织的社区,在新的体制下很大程度承担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缓冲器。基层社会职能的加强给乡镇社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空间和良好机遇。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事实上已经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职能。

(二)促进再就业。

在改革进入攻坚战的阶段,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落实到了社区,如机构、产业调整带来的下岗与失业问题。这时,乡镇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教育培训可以使下岗与失业人员得到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在“再就业”工程中发挥不小的作用。这样一来,减少了改革对国家的震荡,一定程度起到了政治的功效。

(三)化解基层矛盾。

许多由于下岗、失业等原因闲置在家的人在今天也为数不少,他们经常对周围的事务不满或抱怨,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邻里纠纷或直接找到居委会光火,成为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这时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各类公益性的技能培训和健康向上的社区教育活动,从而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

(四)促进社会安定。

社区教育中心作为乡镇的职能机构,可以在基层社会民众中组织开展政策法规、公民道德等学习教育活动,为社区的治安保卫和防范违法犯罪以及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一定作用,以保障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一个安定团结的大环境下进行。

因此,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作为基层社区的职能机构,其政治功能将伴随着社区社会功能的增强而不断增强。

二、教育功能

二十一世纪是人力资源竞争的世纪,人力资源要靠教育来开掘。开展社区教育较之正规教育范围广,渠道多,方法活,形式多。对于已经不能进入大学深造的成人来说,接受社区教育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是开放的“社会大学”,是本地区社会教育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任,还担负着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培训、青少年和老年教育等重任。一方面作为开展社区工作的组织管理人员即社区工作者,需要通过知识、技能、观念的不断更新来确保社区工作有量有质地进行,针对这部分人员要以提高其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主,邀请有经验的官员、老同志交流社区工作技巧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请学者、专家走进社区,把新观念、新思想带到社区。另一方面,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拥有众多的社区成员,社区居民是最广泛的受教育对象。结合二十一世纪城市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老年人必将成为社区受教育的主要成员,对于老年人的教育可以和老年服务结合开展,以保健、兴趣为主的教育培训有着广阔的前景,当然教育的层面和方式不尽于此。

例如,宜兴市宜城社区教育中心和街道办联合办好社区市民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他们连续实施三年的“十万新市民进课堂”工程已经使6万多人次接受了教育,使新市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促进的社区的和谐稳定、及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拓展市民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开发利用好各种社区资源,由宜城社区教育中心和街道办牵头,主动与2所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市图书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区单位签订了资源共享协议,把社区内各类学校、图书馆,科普、艺术、体育场馆等作为市民素质教育基地,使市民学校的内容得到拓展和补充。可见,社区存在着广阔的教育空间,社区教育中心在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服务功能

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中心服务功能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活动,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学习需求。”目前,社区教育中心的服务内容已由学习服务拓展到生活服务,由为成人服务拓展到为婴幼儿、青少年和老年人服务,包括对孤、老、病、残、幼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等。可以说,乡镇全体“社区人”都是社区教育中心的服务对象。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社区教育构筑网络服务平台,开设网络学习课程,教育服务已深入千家万户。由此可见,社区教育中心的服务功能将渗透到社区的“每一个细胞”。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篇7

基础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教育工程。学术我国在把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领域适度超前发展的同时.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部级期刊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f11.其霞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面对新世纪、新任务的挑战.基础教育决不能沿着传统的道路盲目发展,而应当用改革的眼光、改革的方法推动其良性运行、健康发展。对此,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育学术界的诸多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对他们深表敬意。目前指导我国今后12年教育工作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订12J,该《规划纲要》与中共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时间正好契合[31;而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围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闻。在此情况下,若能把基础教育放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中加以思考.对其概念进行深入辨析。对其功能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合理设计,则对我国基础教育功能、结构的优化和完善.乃至对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

的深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试对此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基础教育概念辨析

f一)主要概念的歧异性及其所面临的矛盾

1.主要概念的歧异性。基础教育的主要概念以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为代表。凝聚了我国学者的长期认识和研究成果.具有开拓创建之功.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是毋庸讳言.它同样也有可以推敲和商榷的地方.而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歧异性。《教育大辞典》关于基础教育的定义和解释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

质的教育。也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它经常与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151笔者认为,这里的概念含有两个方面的歧异性。一是范围上歧异性。

“一般指”、“有的包括”的表述不够确切。且均与我国的有关实际不相符合。我国的基础教育主管部门所管辖的范围.实际上不止小学阶段乃至初中

阶段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还包括普通高中教育(61。基础教育的实际学习阶段,也包括了普通高中阶段的3年(即高一、高二、高三或十年级、十一年级、十二年级)川。二是层次和类型的歧异性。教育既有层次之分.也有类型之别.而有关的概念必须在两者之间有一个确切的定位。基础教育究竟是一个层次概念.还是一个类型概念.二者必居

其一。而这里“基础教育”的概念中则既有层次的成分(中小学教育),也有类型的成分(普通教育)。这些歧异性使概念本身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现

实的矛盾。’

2.主要概念所面i临的现实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全体社会成员个体发展道路多向度化的迅猛推进.教育的类型结构日益丰富多样:而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树立.“终结性教育”的概念也逐渐边缘化。逐步失去社会认同感.从而使现有的基础教育概念面临诸多矛盾。

首先是人才类型多样化与基础教育单一性的矛盾。在现代社会中,除了传统的知识型人才之外,已经形成了包括知识——技能型人才、技能——知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其他各类人才

的基本人才类型结构18];在教育实践中.培养这些人才的学校教育也渐具雏形。而在我国基础教育

的概念中。“基础”一词显然具有一定的比喻性。在其本体学科——建筑学中.“基础”就具有明是的

区别性。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建筑物(如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农业建筑物、水工建筑物、道路与桥

梁建筑物,或木结构建筑物、砖石结构建筑物、砖混结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钢结构建

筑物、索膜结构建筑物等等)各自需要适应自己建筑特性的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或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等)。区别相当大。同样的道理。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自身发展的全面需要.适应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也必然要有类型之别。这一点,在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阶段都应当有所体现。如果把高等教育比喻作建筑物、把基础教育(初等、中等教育)比喻作基础,那么,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也必然需要不同类型的基础教育与之相适应.需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基础教育培养出自己适宜的生源。只提供传统普通教育一种教育基础的基础教育是教育不够发达、不够普及时代的产物.显然不能够满足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这一时代要求,必须加以补充和完善。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是终结性教育与入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

矛盾。由于1985年以来教育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类型已经空前多样化了.除了

“以初中后为重点的教育分流”所形成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之外.还有因早期职业导向的

需要而形成的小学后乃至更早阶段的教育分流。而

根据终身教育的理念.这些“非普通”类的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屁然不应成为终结性教育.从人的可持续

发展的角度来看,接受了这些教育的学生.也应该有一条适合自己的求学、深造之路。否则。“教育公平”、“机会均等”在这里就会成为空谈。再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基础教育精英性之

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大众化最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即除了培养传统的知识型人才之

外.还要培养知识型之外的其他各类人才。而传统基础教育所提供的生源则具有明显的精英性倾

向。即着力培养能够通过普通小学、初中、高中的层层选拔.成功地挤过普通高考“独木桥”的准“知识型”学生。而从教育的适应性角度而言.这些学生只适宜成为培养知识型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的生源.并不适宜作为培养其他类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生源。

上述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现有的基础教育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概念,科学地界定它的范畴。

(二)基础教育概念新探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不是一个类型概念。而是一个层次概念.它与高等教育相对而言.特指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由于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结构已经日益多样化。“公民基本素质”、“继续升学或就业培-iJii”所需的教育基础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基础教育的内容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了.还应包含其他中小学阶段教育的丰富内容。关于这一点,20

世纪90年代初期张友渔先生主编的《政法辞书》中早就有所表述.书中提出了在我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独立设置的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列为义务教育的一种学校形式”19J的权威观点。《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lo年发展规划》也提

出了“职业教育以初中后为重点,实行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三级分流”的目标。这些观点和方略对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都具有深刻的

启示意义。吉林省几台市2005年形成的在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实施“绿色证书教育”、“分流教育”、“职业预备教育”的初中教育改革模式.则是我国基础教育界按照这一观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取得的实践成果(iol。

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功能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应当具有完善的功能体系.能够为我国社会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中小学阶段的相应教育。这个功能体系包括以下两个基本方面.

(一)中小学阶段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功能

基础教育中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功能是其传统的功能.也是其迄今为止基本的和主要的功能。这个功能由来已久.曾经发挥了伟大的历史

作用,并仍然在继续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在基础教育的所有功能中,它具有原生性、基础性和

前提性。不仅普通教育需要这种功能.而且职业教育也需要这种功能。只是由于教育类型和层次

的不同,其容镀、内容、结构有所不问罢了。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这一功能是一种合理的、必然的存在,而且从总体上说,这一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如体育、艺术、武术、戏曲、杂技等类学校所实施的职业教育)来说。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过于弱

化、最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不能保证的情况必须得到有力的改变,不能放任自流。所以。基础教育的这一功能有其光明的发展前景.这是毋庸置

疑、无可厚非的。

(二)中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功能

基础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功能过去长期被人们

所忽视,至今人们一般仍然认为,基础教育中不应包括这一内容。但是教育实践的发展变化正在逐渐突破人们认识的局限.使人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如.人们在高中及其以下阶段所接受的职业教育。相对于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来说。明显地具有基础性、可持续性,而不具有终结性。又如,我国在中小学阶段教育(即基础阶段教育)开设有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如高中阶段的中等专业教育、中

等技工教育、职业高中教育。小学、初中阶段的体育、艺术专业教育等等)。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

家则在中小学阶段的各类学校中开设有职业教育的课程或内容(如澳大利亚在中学阶段所开设的

“新高级中学证书职业课程”【川.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从幼儿园到大学后的生计教育1121.等等)。足见这一功能的普遍存在。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功能必然还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2005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从教育体制上搭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互联互通的桥梁,搞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为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成才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13J贝U从国家意志层面传达出了重要的改

革导向。

三、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结构

2003年.笔者曾提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结构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翼.初等、中等、高等

教育各个层次.成长教育和继续教育各个阶段”【14】的观点。其中初等、中等教育可合称为基础教育。2007年.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围教授也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说法旧.形成关于教育结构的一种基本共识。据此而青,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层次,应该具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普通基础教育

普通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基本教育类型、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形态.在人类社会从古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启迪心智、凿破鸿蒙和普及文化知识、传承文明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的今天.它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因而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f1日.其存在和发展都是无可非议

的。而作为这个教育类型的基础部分.普通基础教育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为以培养知识分

子为使命的普通高等教育提供生源.而且为多数类型(如培养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人才

的类型)、层次(如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职业教

育提供不同普通文化基础的生源。在初中及其以下阶段的基础教育中,它应当占居主体地位。这是因为,人生之始,童蒙初开。人类经过亿万年生物进化

和进入文明时代后数千年社会历史发展所获得的最基本的认知成果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习

和掌握.因而最需要接受的就是知识和心智教育。教育的制度设计必须反映这一规律。所以,除非有特殊的职业需要。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应在小学、

初中教育年龄段接受普通教育。因而普通基础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普通基础

教育应当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不断提高质量.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职业基础教育

如前所述。按照“基础”和“高等”的区别。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高中及其以下阶段各类教育均应称为“基础教育”。从类型结构来说。它不仅包括

传统的普通基础教育.也应包括“职业基础教育”。

“职业基础教育”包括各类中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如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体育学校、武术学校、文武学校、杂技学校、戏曲学校等所实施

的教育)。这些教育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是一种“终结性”的教育(特别是针对以体育竞技、杂技表演人才

为典型“特殊技能人才”教育.至今仍是基础教育中一个盲点【t7】).而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则应当是

一种成型性与发展性有机统一的学校教育.既为学

生阶段性成才创造条件,又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成为本类型、本专业具有更高层次学历的人才打下基

础【嘲。包容这一要素,发展和完善这一要素,应当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区别于传统国民教育体系的一

大特点.也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一项基本工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提

出。要“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119].鲜明地彰显了这方面的国家意志。当然,这也是一项

难度大、阻力多、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进行探索的工作。

教育是社会人才需求的晴雨表。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建构中.除了层次、类型这些教育的内部因素之外。还有经济与社会需求变化(特别

是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方面的外部深广原因。教育职称论文投稿在高等教育中。面向第一、第二产业的“大理工类”人才和面向第三产业的“大文科类”人才的分

野已逐渐明朗阎,在初等、中等的基础教育中。这种

状况也必然要有所反映。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构建应当在明确功能和结构的基础上.充分

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整体优化,进而形成大文科类、大理工类布局均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翼互动。知识型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的培养共同繁荣.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篇8

关键词:功利主义;青少年教育;影响

引言

目前中国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学而优则仕”、“读书为了当官”、读书为了功名利禄“等等功利主义,缺乏真正关注人的内在素质的发展,从而导致了教育的浮躁、浅薄,重结果,轻过程。我们从刚上学一直到大学,父母就给我们灌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学习好,什么都搞到”的极其功利的思想,在这种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带上功利的的应试教育的想法。为了获得一个好的成绩,我们不讲诚信,考试舞弊。为了拿到一个好的文凭,我们毕业论文造假等等。而对于老师而言,升学率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有些师德缺失的老师,不再去关注学习成绩差的“劣等生”,转而全身心的关注那些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优等生。整个社会的衡量标准都在发生严重的扭曲,这就直接导致了我们现代的中学生功利主义心态的滋生。

一、中学教育的现状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历史,所以导致了我们现在的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有很多的封建残存思想,比如“官本位思想”。在大学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领导,他们高高在上,“驾驭”着整个学校的未来发展。他们是权威,不容许任何人的质疑与挑战。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他的下面有一群这样的官僚。他们在乎的不是学术的发展,而是学校的名气与直接的经济利益。在他们眼中,权利大于学术。有这样一种封建残存思想的大学里的管理者,几乎会不假思索的复制行政组织的管理模式,从而一方面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官僚”,另一方面又培养出只服从命令却不尊重学术的大小官僚。由此便会形成一个只以物质生产的标准作为衡量尺度的怪胎。从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就不可避免的带有一种“物质至上”的“功利主义”思想。他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利己主义”。

二、对功利主义的理解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思潮产生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由哲学家培根和霍布斯等启其端绪,中经18世纪洛克、孟德威尔、休谟和斯密等思想家的诠释,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哲学家边沁和密尔正式形成了系统的功利主义学说[1]。西方的功利主义,作为西方经院哲学禁欲主义的对立面,有其积极进取的历史功绩,西方物质文明至今仍然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这种功利主义也是起到一定作用的[2]。但另一方面,它至少诱发了人们的“金钱至上”、“人欲横流”的消极面。翻开我们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史,我看到的史册上密密麻麻的写着几个血红的大字“卖国求荣”。“功利主义”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让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责任。身为天之骄子的我们的当代的大学生难道还想重蹈覆辙吗?功利主义的最大危害性在于,它让人们变得目光短浅,只注意眼前的既得利益,而不去思考这样做的后果。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米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功利主义哲学系统的基本原则是: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

这样,功利主义思维便不难理解。即人在主体能动地,连续性地获取各种环境信息,由特定的组织或组织体系对获得的环境信息和之前的运算结果信息进行一系列的运算,从人得出应对环境变化的方案的运动时,都会围绕着,如何做出“达到最善”的结果进行。

三、功利主义对青少年的影响

功利化的教育重智育,轻德体;重特长,轻全面发展;关注成名成家,忽视如何做人。其结果,教育成了智育,学生片面发展。追求大学升学率乃至名牌大学升学率,成了中学教育者的座右铭;面向市场追求就业率,成了大学教育者的指挥棒,形成了“幼儿园学小学内容;小学生学初中内容;初中生学高中内容;高中生学大学内容;大学生却在学幼儿园内容”的教育怪圈。在教革和教研中,不少地方和学校,什么东西快就学什么,什么东西时髦就学什么,学校的课堂变成了各种流行理论的实验场,一些该坚持的东西没有坚持下去,而所谓新的东西又不能长久,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形成比较冷静、严肃和富有智慧的思考。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成绩论英雄,一些早早就能脱颖而出者就成为所谓的“神童”。但是,我们只视“天才教育”为智力开发而非对于一个特殊人才的完善培养。这种评价的狭隘性,一方面挫伤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误导社会的人才观,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极为不利。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他们不断地用“高分――升重点大学――找个好工作”的目标来诱导孩子,或采用超出正常需要的物质赐予的方式,用功利性的手段来强化这种功利性的观念。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发明创造,本应属于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却被许多家长理解为“不务正业”。家长总是认为只要孩子分数考得高、能升入重点学校,那么,这样的学校、老师才是好学校、好老师。

教师常常面对着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很难反映素质教育的考核指标,同时还有家长与社会评价教师优劣的舆论标准。学校对教师业绩的评价,主要是以他所教授的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在关乎他们前程的巨大压力下,为了使自己的业绩不断提高,他们经常是教学负担超载,心理压力过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时间很少,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来是相当困难的。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改革的重压下,教师呈现疲于应付、疲于奔命的状态。教师很难有冷静思考的时候,很难在工作过程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体验和真正意义上的反思。

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受教育者自身内在的需求。但是,功利主义把教育理想扭曲为“为分数而奋斗”的应试教育,剥夺了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时间,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没有生存的空间,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压抑而荡然无存,他们也没有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和感悟生活以及对人生进行哲理般的思索。教育功利性的取向,忽视了人的情感价值的培养。从小学到中学,智育是衡量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品德考核并不列入高考范围;升学率是衡量学校的重要标准,德育往往被忽视。功利主义的观念也深刻影响了未成年的中小学生,他们也用功利的标准作为评判社会的标准。

扎进书海中,以高考为终极目标;惟有学习成绩好才是人才的标准,使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心理调试能力不足。数学家丘成桐说,“在中国,望子成龙的心理更甚。一味追求功利的教育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它使受教育者更看重教育结果而不是过程,它使学校更加看重商业价值而不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父母为了使孩子早日成材,不惜剥夺孩子的休息、娱乐时间,代之以各种课余学习,这让他们痛苦不堪”。另外,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应建立在学习兴趣和思想自觉的基础上,单靠功利的物质刺激,尤其是过度的物质刺激,只会扭曲孩子的心灵,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减少功利主义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

国际21世纪委员会指出,学会生存的准确含义是“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为此,教育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便是为学会生存开辟道路。教师应培养孩子的主人意识,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自已决定。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挫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和谋生,而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人的终身学习,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新的课程标准把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创新合作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其主题就是以人为本,这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走势,也淡化了教育的功利色彩。素质教育观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观,重视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强调个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的调动,重视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要真正做到不仅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品德的陶冶;不仅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重视学生的行为训练,也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以及身心发展的统一。

结语

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育和谐的人。和谐教育的重要体现就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青少年自我教育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和谐共生。我们应充分发挥政府对教育的正确的主导作用,改变与素质教育相背离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评价标准,提升家长的育人方法,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林英.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第03期.

[2]穆勒.功利主义[m].上海:商务印务馆.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魏宇.当今教育与功利主义[J].当代广西,2004第01期.

[5]胡良人,韦光军.克服功利主义端正入党动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6.

[6]王润生:《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7]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8]舒远招、朱俊林:《系统功利主义的奠基人――杰里米・边沁》,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9][英]诺曼・巴里:《福利》,储建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篇9

“构筑政治大课堂,拓展教学新空间”的教学思路,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扩大课堂外延,开发一切可利用课程资源,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课内课外相连,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学科与学科整合,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社会功能和德育功能,使学生能够知、行、意相统一。

一、突出情境教学,实现“三线合一”

情境教学在政治课中最大的优点是,能够让学生通过经验性的活动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并在知识的运用中培养创造力。教师应以活动教学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由台前退至幕后。例如初三的“模拟法庭”活动,老师只负责庭前准备工作的指导和参讼人员的培训,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法庭”之境,诉讼内容和诉讼过程则完全由学生决定,诉中老师只作为一个旁听者出现,庭审结束后简单总结。这样一来,老师学生都得到了解放,学生因自主性的参与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热情,从而知识掌握的牢固,理解的透彻,并且在经验性的学习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所谓的“三线”,即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教学三条线。如同一场舞台演出:课堂教学是演出内容,要注意避免无效劳动,强调一个“精”字;活动教学是主旋律,要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情境教学是场境设置,要能帮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全身心的投入。只有“三线合一”才能达到最佳舞台效果。例如初三“消费者权益”部分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授课方案,确定以“消费者有哪些权益、权益受损后如何追偿、根据什么追偿”三大快为本课主体内容;以商场购物和到消协投诉为活动方式;以虚拟商场和消协为场境。这样,学生如同亲临其境,在模拟活动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体验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二、打破“知识本位”、“教本课堂”,课堂向家庭、学校、社会延伸。

课能堂教学不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只能是纯知识化的教学,与人的个性化、社会化特点是相违背的,也不符和时代要求。教育的社会化、广延性特点要求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1、向家庭延伸。

从教多年,发现有这样一种不良现象被我们认可式的忽视了,就是不少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言行表现存在着绝对性的差异。如:有的同学在校是个勤奋守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在家却俨然是个好吃懒作、不尊重父母、作威作福的“小皇帝”、“小公主”;有的同学则反之。这种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孰不知这恰恰反映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是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疲软”,最终导致的是学生人格的双重性。

本学期,我们有针对性的开设了《体验亲情》活动课,让学生通过模拟家庭的形式自编自演小品,精彩的表演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影子,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进行了一次自查自纠。之后,我们又开通了“家校热线”,结合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同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互通有无,齐抓共管,促使学生知行统一、表里如一。

2、向学校德育工作延伸。

表演第一种假设的,有两组表演非常成功。一组情节:小B运用法律知识耐心劝解小a,不能打击报复,小a愤然离去,并宣称要找社会青年帮忙。小B一边让人通知老师,一边同班长去追小a。在班长和小B的说服下,小a知错。而在老师的批评教育下,打人者幡然悔悟,主动找小a认错,两人和好如初。第二组情节:小B勃然大怒,找了几个朋友把那人痛打一顿,导致那人住院半个月,医疗费三千多元。对方诉诸法律,小a、小B及其朋友受到法律的制裁。最后该组同学贴出标语:哥们义气害死人!之后同学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写出几篇优秀的小论文,在校报上发表后,反响极大。

3、向社会延伸。

学校教育的终极价值是社会价值,学生最终都将是踏入社会的人。要保证踏入社会的学生不是来自“异域的外星人”,就必须让学生知天下事,包括社会热点、时政要闻都应纳入政治课堂。在这一点上,初中各年级的思想政治教材中都有相应的篇章与之相联系,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机动灵活,正确处理教材与社会热点、时政要闻之间的关系,遵循社会时事服务于教材,政治教学服务于社会的基本原则。如在初四的政治课教学中,“港澳回归、台湾问题、北约问题、‘三个代表’与‘两会’、环境问题、西部开发、扶贫、公民道德建设、择业”等等时政热点、社会时事要闻,都是不容忽视的社会课程资源。教师必须把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使命感作为重要目标,广泛联系社会,敢于把课堂延展到广阔的社生活中。

三、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联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学科课堂”,更强调学科间的渗透,知识的整合,体现学科间的共融性。思想政治学科本身与文史知识、社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课要充分利用学科外课程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政治课与语文

政治与文学是近亲,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如《水浒传》的等文学作品对了解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既有帮助,《红楼梦》对了解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既有帮助,诸如此类举不胜举。教师在教学中要莫择要引入,要莫让学生课外阅读,鲜活的事例对学生的学习功用是不言而喻的。另外,组织演讲、辩论、办报、搞社会调查,都离不开语文。

2、政治与历史

政治与历史是一对孪生兄弟,政史不分家。毛泽东曾说:不了解历史就不了解现实。思想政治教学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教会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认识、分析社会现象、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才能够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3、政治与地理

政治本身具有地域性,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和政治形态都有其自身的地域性特点和原因,只有很好的了解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概况,才能更好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各种社会形态形成的必然性。再者,当前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地理;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离不开地理。如初四学习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台湾问题、美伊战争等诸多问题都会用到一张地图。

4、政治与音乐、美术

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音乐美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一首好的歌曲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幅好的图画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赏和热爱。教师在课堂之中放录音、挂彩图、放影片已经司空见惯,且效果极佳。

5、政治与其他

小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篇10

成人教育促进少小民族文化传承的优势

文化是环境的产物,真正的文化应是触手可及的、存于人们内心的和能引起价值及情感共鸣的,外在的制度化规约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内在的文化认同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每个民族都负有发展与传承的双重任务,只不过主流文化群体因文化的自觉传承而淡化了刻意传承,对非主流文化群体而言,除非非主流文化群体间形成自觉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意识,否则非主流文化将会在与主流文化的涵化与濡化过程中逐渐被同化。因而当非主流文化群体未形成自觉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意识时,教育更应有意识地发挥自身的文化功能,让文化传承渗透于人的内心之中。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成人教育在少小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更具有优势。(一)成人教育具备文化传承的功能自然环境及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少小民族文化的渐变,文化传承断裂成为文化渐变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此时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显得更为重要。成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同样具备文化传承功能。一般而言,成人教育的功能可分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其文化功能包括文化传承与传递功能、选择与统合功能、创造与更新功能。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其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发挥与实现的基础和前提,[7]表现为成人教育对经济、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依托于成人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布朗族善制茶,茶文化是布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因而针对布朗族的技术培训应侧重茶叶种植、管理、加工等环节;基诺族目前以种植橡胶为主要经济来源,因此,针对基诺族的技术培训应多关涉橡胶种植、收割的技术。(二)成人教育直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目前我国少小民族地区仍以发展经济为主要任务,对其所开展的成人教育活动大多是技术培训,而切合少小民族地区实际需求的技术培训本身即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成年人,他们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与社会联系紧密,成人教育的教学成果需要能直接用于实际,成人教育直接反映了社会的当下需要。因此,少小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除了上文提到的技术培训外,还有卫生医疗常识、法律常识、公民生活常识等内容,这些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推动少小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人教育通过提升人们的素质而强化了少小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如布朗族不随意砍伐树木,枯死、倾倒的枯木也要通过相关的“手续”(简单的祭祀)后才能搬回家做柴火,这种行为虽迷信,却保护了自然。如今,尽管市场经济已渗透布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这个习俗并没有被湮没,而成人教育中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知识更进一步强化了布朗族爱护森林的意识。由此看来,直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成人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三)成人教育培养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包括民族内有威望的长者、民族成员及民族文化研究者,其中众多的民族成员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承载主体。学校教育尽管在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之后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但目前相对统一、系统、标准的课程设置难以在少小民族学生群体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且少小民族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较多地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相对灵活多样、实用性更强、更注重终生受教育的成人教育成为培养民族文化承载主体主要的教育形式。一方面,民族文化既可以成为成人教育内容,也可以成为成人教育方法,如将扫盲教育融入民族歌舞中,并在歌单上用民族文字、汉语言文字标注,文盲学员既可以参加民族歌舞活动,又可以习得民族文字与汉语言文字,成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另一方面,成人教育通过提升家长的认识与素质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承载者。文化传承在代代相传中得以继续,而家长作为直接与子女生活、沟通的群体成为子女了解民族文化的主要来源,且少小民族成人教育活动中传承的民族文化也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素材之一。除此之外,成人教育工作者通过成人教育活动提升自身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并在不断的积累、沉淀中成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

成人教育促进少小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树立强烈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感长期以来,成人教育被视为扫盲教育或技术培训,扫盲教育关注的是人们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提升,技术培训关注的是人们某项技能的提升,而很少将成人教育与文化传承联系起来,文化传承被认为是某一部分人通过刻意的、专门的学习才能达到的结果。其实不然,成人教育直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无论是对文化的传承与传递,还是对文化的更新与创造,成人教育总是介入其中。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化传承还未引起成人教育的高度重视,单纯的技术培训仍是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因而提升成人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感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人教育应正确认识自身的使命,正视自身的文化功能;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相辅相成,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后两者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是民族地区开展成人教育活动的基础。(二)确立正确的民族文化传承观社会是发展的,文化也是发展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没有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渐渐失去色彩。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主流文化占优势、非主流文化占优势、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驾齐驱。目前,在我国少小民族地区,主流文化占据优势,但文化的单一化并不利于少小民族文化的发展,如何改变文化一元化发展的趋势,让民族文化与社会相互促进成为少小民族地区成人教育的又一使命。总的来说,在推动少小民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人教育要确立正确的民族文化传承观,即:有意识地端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包括对其价值及意义的认识;民族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表象,而是寄托着民族信仰的内在化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是凝聚民族的核心,它有利于民族团结与发展;文化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文化传承有利于民族正视自身的发展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少小民族经济及社会要发展,必然要积极学习主流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因此,强调民族文化传承并不等于将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对立起来,也不等于排斥主流文化,而是更加关注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互融合,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同中求异。(三)营造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多元文化有利于社会多元发展,为保护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关各方采取了多种措施。如2002年,云南省景洪市基诺乡连降暴雨,巴飘村发生特大山洪滑坡,为躲避自然灾害带来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威胁,香港红十字会捐资帮助巴飘村从交通不便的“山上”迁到现在毗邻公路的位置(其实仍属于‘山上’,只不过交通便利了许多)。为保留民族文化特色,政府严禁巴飘村修建砖瓦结构的汉式民居,而统一出资修建木制吊脚楼。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云南普洱市芒景村,这是一个布朗族聚居的地方,2007年,政府明确规定不准修建砖瓦结构的汉式民居,只能修建木制吊脚楼。此类措施虽只是文化传承的表面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了氛围,有利于年轻一代从感官上认识吊脚楼。除了物理环境的营造,成人教育也应通过教育活动营造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如布朗族不仅在茶叶制造的过程中传授现代制茶技术,还有意识地宣扬手工茶叶的价值,加之市场对手工茶叶的青睐,更多的布朗族人愿意学习手工制茶技术。(四)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之一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它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之一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包括提升成人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的认识,还有利于将民族文化融入成人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它总是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及期望,因此教育目的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在注重扫盲教育的时期,成人教育目的更多地在于提升成人的识字量与阅读、书写、计算能力,在注重技能培训时期,成人教育目的更多地体现为提升人们从事经济生产的能力。由此看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相对于该时期来说是合理的,但这种合理是具有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在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传承民族文化应成为成人教育目的之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成人教育活动开展的航标之一,它应当具有统领性质;好的教育目的既要体现未来,面向现实,满足受教育者等相关利益团体的需要,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发展,还要承接历史,面向过去,将人类历史上积累、沉淀的优秀文化传递给年轻一代,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之一,包括通过成人教育提升人们对少小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少小民族地区正确处理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五)在成人教育内容中渗透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渗透在成人教育内容中能直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此环节也正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手段。目前我国少小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多以职业技术培训为主,因而可将民族文化渗透在职业技术培训或扫盲教育、公民生活常识教育中。如布朗族的茶文化不仅是布朗族文化的精髓,也有助于他们打开茶叶市场,因而在种茶、制茶的技术培训过程中,茶文化的传承始终是其内容之一。另外,有的少小民族地区开展的扫盲教育中包括民族语言文字扫盲,这也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直接体现。由此看来,成人教育内容应展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宣传民族优秀成果,注重民族约定俗成的优秀风俗习惯,让少小民族重视本民族文化,端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保护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将民族文化孤立起来加以保护,而是要用动态的、开放的观点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与策略,将其与主流文化的扩散结合起来,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中寻求有效的、合理的文化传承方式。成人教育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除了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中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己任,还可视民族文化的类型与特点在教育方法中渗透民族文化,换言之,应结合民族文化的特点适时在成人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

作者:张春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