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十篇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3:52

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篇1

一、工作目标

以乡镇为单位,托幼机构、学校开展儿童查验证工作普及率达100%;儿童建证、建卡率分别达100%;儿童补种后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95%。

二、职责和分工

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对入托、入学儿童查验证工作的领导。依据本《规范》共同制定工作方案、管理制度及培训计划,并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定期组织督查考核。

县教育局负责对托幼机构、学校实施查验证工作的管理,指导托幼机构、学校建立和落实查验证责任制及其具体措施;组织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证责任人参加培训;将该项工作纳入对托幼机构和学校卫生工作的考评内容,加强督导检查。

县卫生局负责对查验证工作的技术指导及补证、补种工作的管理,组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落实指导措施,开展培训工作,实施补证、补种工作,并组织开展技术评估。

托幼机构、学校负责入托入学儿童查验证工作的具体实施。要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专人负责查验证工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向需补证补种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发放《补证补种联系单》(附件6),督促无证和漏种儿童及时补证、补种,及时收集查验证资料和上报有关报表。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托幼机构、学校和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承担预防接种证查验的培训工作,提供查验预防接种证有关登记、统计和宣传资料,指导各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补证、补种工作;定期汇总工作情况和数据资料并上报。

各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指导、协助本乡镇辖区内托幼机构和学校开展查验证工作;实施儿童补证、补种工作;及时收集补证、补种资料和上报有关报表。

三、查验对象及判定标准

(一)查验对象

1.全县托幼机构、小学和初级中学每年新入托、入学和学期中转学的儿童。

2.在校在托未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儿童。

(二)判断标准

我省纳入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的为百白破疫苗、卡介苗、脊灰糖丸、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7种疫苗,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规定的免疫程序,根据查验对象的预防接种证,未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疫苗接种的儿童,即为需补种的儿童。

四、查验工作的实施

(一)县教育局、卫生局定期组织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培训,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承担培训任务,托幼机构、学校查验证责任人和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参与补证补种工作人员均应当参加培训。

(二)托幼机构和学校在招生信息时,告知新生报名须携带预防接种证以备查验;并在9月7日前将新入学儿童接种信息录入《托幼机构(学校)入托、入学儿童免疫状况登记表》(附件1),于9月10日前报当地中心卫生院或乡镇卫生院。对已全程接种的儿童将预防接种证复印件归入学生健康档案;同时书面通知需补证、补种儿童的家长或其监护人,督促儿童在12月25日前完成补证补种。

(三)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在9-12月的27日前将《入托入学儿童补证补种登记表》(附件2)反馈给托幼机构和学校。托幼机构和学校收齐需补证补种儿童的接种证后,将补证补种信息填入《托幼机构(学校)入托、入学儿童免疫状况登记表》,同时将全程接种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复印件归入学生健康档案。

(四)县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实施补种、补证进行技术指导;在每年查验证工作结束后,汇总全县托幼机构、学校开展查验证工作及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补证补种工作情况,进行技术评估,并将有关资料报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报表的汇总上报

(1)托幼机构、学校填写《托幼机构(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情况汇总表》(附件3),于12月31日前报所属学区和所在地的中心卫生院或乡镇卫生院;

(2)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填写《乡镇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情况汇总表》(附件4),并和工作总结一起于次年的1月5日前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月15日前将《浙江省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情况汇总表》(附件5)和工作总结报县教育局和县卫生局,同时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篇2

疫情报告与调查方法

2007年3月临沂市发生手足口病流行,共发生6138例,出现因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病例,引起了卫生部及各级政府的重视。疫情波及位于临沂市西部的费县,致使我县首次发生较大规模手足口病流行。在流行期间我县动员乡村干部、乡村医生、托幼教师等对全县所有5岁以下儿童进行摸底登记,每天巡回访查,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发现发热、皮疹的7岁以下儿童均转至定点医院费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县卫生防疫站及时派专业人员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卫生处理,认真详细调查询问并填写调查表,发放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单及病家预防控制意见书,对各地报告的我县每个病例安排所属乡镇进行疫点卫生处理,将疫点处理通知书发给乡镇政府;针对一村1周内发生3例以上的由县卫生防疫站进行调查处理,并下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意见书,处理结束后按时上报疫点处理小结。

结果

发病率:自2007年5月14日发现首例手足口病病例来,全年共报告179例,无死亡,发病率19.14/10万。病例分布于全县18个乡镇150个行政村。

时间分布:5月14日由临沂市胸科医院报告的首例手足口病病例,至5月31日报告92例,6月份报告27例,7月份报告34例,8月份报告11例,9月份报告5例,10月份报告3例,11月份报告4例,12月份报告3例,分别占报告总例数的51.40%、15.09%、19.00%、6.15%、2.80%、1.68%、2.24%、1.68%。5月份手足口病疫情,自5月14日开始出现病例,5月19日发病最多(16例),占5月份报告病例数的17.39%,以后每日逐渐降低;全年5~7月份最多,报告153例,占报告病例数的85.48%,以后每月呈下降趋势。见图1。

图1费县手足口病按时间分布示意图

地区分布:疫情波及全县18个乡镇150个行政村,没有出现一村2例以上病例,报告病例前4位的乡镇是费城镇(43例),梁邱镇(19例),汪沟镇(13例),方城镇(11例),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4.03%、10.62%、7.27%、6.15%,以上4个乡镇占全县报告病例总数的48.05%。发病率占前4位的是费城镇(36.45/10万)、芍药山乡(31.65/10万)、大田庄乡(28.07/10万)、方城镇(25.83/10万)。

人群分布:①性别:179例中,男123例,女56例,男女之比2.20:1。②年龄:5个月龄~27岁,以5岁及以下年龄组为主,报告168例,占报告病例数的93.85%。其中0~岁组16例、1~岁组40例、2~岁组50例、3~岁组35例、4~岁组14例、5~岁组13例,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8.94%、22.35%、27.94%、19.56%、7.83%、7.27%。③职业分布:散居儿童123例(68.72%),幼托儿童48例(26.82%),学生7例(3.91%),教师1例(0.56%)。

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篇3

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对于传染病防治的意识相对不足,易引起传染病发生流行。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广大农村地区传染病疫情检测的第一道观察站,在农村防治传染病的发生蔓延中起到重要作用。乡镇卫生院早发现、早报告疫情,为各级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农村蔓延提供疫情信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人口流动增多,促进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新老传染病双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一些基本控制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例如性病、耐药性结核和血吸虫病;新的传染病也接踵而至例如SaRS、H1n1、禽流感、手足口病。传染病防治工作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在农村防治传染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下面就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建设和传染病防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一、乡镇卫生院的防控体系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地位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乡镇卫生院更要建立起基本的传染病检测组织,院长为组长,并明确组内其他成员职责。同时要建立健全一些防治传染病的相关制度例如传染病分诊制度等。并且要严格按着传染病防治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考核业绩,进而才能保证各负责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对于分诊标志的设置及向导要明确,特别是对于农村一些人遇到传染病往往容易惊慌失措,所以在疫情爆发流行必要时,可以派专人进行疏导分诊。将疫情的蔓延降到最低限度。

二、乡镇卫生院新时期防控体系在传染病防控中的职能

(一)建立传染病预防的快速反应能力

农村地区是传染病防范的重要区域,由于农村的一些特殊情况给传染病的防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乡镇卫生院新时期防控体系的建设可以快速的对一些突发事件做作出反应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防止疫情的蔓延扩散。乡镇卫生院的防控体系,可以每天迅速的将疫情进展状况以及控制治疗状况进行上级报告,进而提高了医院对于传染病的及时有效地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加了对传染病的相应防范措施,为医院迅速对传染性重大疾病的暴发流行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为预防控制赢得了先机,更有利于传染病的控制。

(二)疫情报告职能

通过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不断完善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人,首诊医生及时向防控体系小组汇报,然后直接以电话形式和信息化处理向上级报告。防控体系相关部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数据采集,依照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和时限(甲类传染病<2小时;乙类传染病<6小时;丙类传染病<12小时),有条不紊的及时上报各级单位和部门。

(三)传染病预防控制与技术指导职能

大量的流行病学特别是近几年来频发的大规模传染病等资料显示,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不被人们重视,这就导致了传染病有机可乘可迅速传播开来。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的建立完善就是要通过基层的广泛性及时发现疫情进行早期预防控制,特别是早期散在传染病病例的控制中人员防护、消毒隔离、疫点处理、督导检查、效果监测。坚持实行预防为主的防控原则,防控体系小组进行疾病各个处理环节的专业指导,特别是对于一些现场处理、消毒、隔离、防护等技术要点。

(四)监督检查职能

在传染性疾病暴发时,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要强化监督职能,对医院关于传染性疾病处理的各环节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记录总结。同时对于医院的防控硬件设施建设例如隔离诊室和病房的建设及相关仪器设备的配备督导,进而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各项措施。

(五)宣传教育培训职能

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要积极的进行传染性疾病相关预防和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对于院内的职工,重点是职业防护相关的注意事项,使医疗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院内感染一些疾病的传播特点和传播途径等,做好有效的预防。同时还要走进基层社区,让更多的寻常百姓对于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当出现疫情能够进行正规有效地就诊,不恐慌并能及时向医院报告反映。

三、疫情突发时如何确保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发挥作用

(一)防控体系小组建设和设备投入

健全乡镇卫生院防控体系组织建设,防控小组领导成员由院级领导担任,进行专人负责日常疫情报告检测任务并及时上报,保障疫情检测体系的完整顺畅,应对重大疫情能及时准确的上报。硬件设施同样需要跟上,完整的信息化网络建设的配备,计算机的应用,

疫情门诊病房及防护服等配备,一些疫情药品的储备要进行及时补充,检验检疫仪器的配备要到位才能更准确的进行疾病的检测定位。

(二)专职人员培训

良好的防控体系的建设,需要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应当依据相关的传染病卫生法规和制度进行学习贯彻。将医院的防控体系的成员进行专业化传染病知识的相关培训,进而加强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储备,并进行考核,对专业化人才持证上岗制。防控体系专职人员除了院内一些感染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对传染性疾病的具体防治办法和处理措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条例、以及重大灾害医学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三)与其他相关科室协作

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体制的日益完善,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效果也在不断提升[1]。笔者所在乡镇卫生院,近年来在传染病管理方法等相关规范的指导下,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也颇具成效。但就传染病疫情报告方面来看,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不乏问题的存在,因此造成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低下,对具体工作的有效落实带来不便。现通过资料收集统计,对影响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因素及对策作一详细分析与论述,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乡镇卫生院2013年1月~12月有关传染病疫情的上报资料,收集2014年1月~12月我院有关传染病疫情的上报资料。纳入标准:符合《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监测的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数据资料。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以《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及《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等规章条例作为参考,设计传染病疫情上报质量的调查评估表[2,3],对本乡镇卫生院2013年1月~12月有关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进行调查评估,调查内容是指填卡质量与及时性的分析。①填卡质量。对传染病卡填写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评估,必填项缺一项则视为不完整,填写无逻辑错误则视为填定正确;②及时性分析。采用"诊断-录入"与"录入-审核"两个时间间隔,来评价报告与审核的及时性。通过上述调查,对疫情报告质量做出比较合理、客观的评估。同时分析本卫生院规章制度建设情况、疫情登记报告情况、疫情管理人员情况、直报系统运行情况等,总结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

1.2.2改进对策通过调查,对2013年1月~12月影响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改进对策,并于2014年1月起全面落实,同时分析2014年1月~12月本卫生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评价改进对策的应用效果。

1.3统计学分析应用excel表格、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分析,计数用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当p

2结果

2.12013年1月~12月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评估及影响因素

2.1.1报告质量评估2013年1月~12月本乡镇卫生院共填写148张传染病卡,填写完整数82张,完整率55.41%;传染病卡存在逻辑错误17张,错误率11.49%。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分析,及时录入率48.65%(72/148),及时审核率70.95%(105/148)。

2.1.2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卫生院传染病卡的填写、及时录入与审核的质量有待提高,整体报告质量水平低下。进一步分析认为,导致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低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类:①重视程度不足。乡镇卫生院日常工作繁忙,接收患者较多,接触疾病类型繁杂,容易忽略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性。②制度不完善。在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报告方面,尚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③相关知识缺乏。

2.22014年1月~12月改进对策落实及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评估

2.2.1改进对策针对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影响因素的改进对策如下几点:①加强培训。定期对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就传染病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与指导,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的了解程度,意识到疫情报告的重要性,增强其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意识及工作能力,避免工作疏漏发生,最终达到提高疫情报告质量的效果。②完善制度。根据本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关于传染病疫情的管理条例,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管理制度,约束医务人员的行为,做好疫情的记录工作。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传染病商情报告质量,避免差错发生。③加强监督审查。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监督审查工作,对疫情报告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监督审核,包括对报告方式、报告流程、报告资料的严谨性、合理性与完整性的审核,同时加强对相关医务人员的工作监督与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去强化处理,切实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4]。

2.2.2报告质量评估通过1年的持续质量改进,2014年1月~12月共填写162张传染病卡,填写完整率、逻辑错误率、及时录入率与及时审核率均明显高于上1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综上所述,针对影响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因素,必须进一步加强督导,采取有效策略进行改进,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培训指导,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还需加强录入与审核,以提高疫情报告质量,为有效防控传染病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韦彬,王福春,农娟.2011~2013年靖西县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4,20(3):159-160.

[2]魏文君.医院传染病报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11):1060.

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篇5

为适应新的卫生工作要求,江西省各地区先后建立了与卫生院并行的防预保健站(简称防保站)上饶,赣州,九江等地均取得巨大成功。抚州稍晚也启动了该项工作。南城地属抚州,下辖12个乡镇人口32万余。於2002年全部建立了乡防保站。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成立乡防保站在增强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高了经济效应,对加强农村防保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此,建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并扩大防保站的机能。

1管理模式

1.1机构独立,人员固定。乡镇防保站的机构是以卫生院防保组为前身和基础,成立与卫生院并行的独立行使职权的机构。根据乡镇管辖人口及卫生院原有职工的多少,一般每乡镇3~5人,人员固定并相对稳定,以公卫专业人员为主。防保站站长由卫生局任命。后来根据实际情况,为更好地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协调卫生院鹤防保站之间的工作,卫生局研究决定,卫生院院长为防保站法人代表,防保站站长为第一副院长(正股级),副站长为副股级。

1.2经费单列,全额管理。防保站经费收支另立账户。会计由卫生院主办会计兼任,出纳由防保站指定人员兼任。专职防保人员的人头费实行全额补助。并规定补助经费留下10%年终工作检查后下拨。

2任务划定,关系明确

2.1防保所主要任务是开展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妇科病的防治、母婴保偿和儿童计划免疫服务、乡村医生(卫生员)接生员的管理和培训,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做好计划生育和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等项工作。另外,乡镇防保所还承担当地卫生协会工作。

2.2领导体制上,乡镇防保所行政上接受县卫生局和所在地乡镇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业务上接受县防疫站、保健站指导。人事管理、目标管理、业务管理以条条为主,配合中心工作、服务基层、村级防保等项工作以块块为主。

2.3卫生院和防保站既是独立体,又是双联体。他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工作有分有合,即人员上分,思想上合,财务上分,资产上合。乡镇防保站独立后卫生院要支持防保站的工作,不能截然分开,思想上要统一。

3职责分明、制度监督

3.1明确了防保站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特别规范了站长合副站长的职责。防保站的具体工作由防保站站长全面负责,有奖惩权和人事调度权。

3.2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规定每月召开一次防保工作例会,总结当月工作,布置下月工作坚持报表制度。按时按月上报各项业务报表等。

3.3强调财务管理制度。为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县卫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乡镇防保站财务审计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明确了防保站有偿服务收入的范围,并接受财务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3.4奖惩制度。为调动防保站工作的积极性,实行奖惩制度。防保站职工奖金按阳光工资全额的70%发放,年终考核打分,合格者发放余下的30%部分,工作表现差的可下沉,对工作表现好的可上浮30%,予以奖励。

4经验总结

4.1农村三级卫生防保网重点在乡镇,它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只要乡镇有机构,有专职人员抓防保工作,防疫保健的各项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县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防保站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召开包括卫生局、疾控、妇保,卫生院、防保站相关工作人员的会议。防保站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甲感的流行防治工作中起到特殊的重要作用。

4.2防疫保健工作是整个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防保工作重点在广大农村。因此稳定乡镇防保机构对于推动农村卫生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4.3我县过去的普遍做法是在乡镇卫生院内设立防保组,曾发挥过一定作用。由于目前卫生工作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发,卫生院的工作重心也由医疗转移到公共卫生,防保站的工作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此要不断完善防保站的机能,还要将防保站的机能扩大,以健康服务为主的新的卫生工作模式正在形成,我们应积极思考并采取措施,因对新的形势和考验。

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篇6

]346号)精神,现将我县农村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治县基本情况:

××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区,成立于1952年5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辖3镇8乡81个村(居、社区)委会,总人口14.8万人,其中瑶族人中占34.44%。瑶族中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和坳瑶5个支系,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县之一。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县级4个,中心卫生院2个,普通卫生院9个。此外,还有行政村卫生室15个,厂矿场、学校等医疗室2个;城镇个体医疗诊所68家。全县总床位312张,其中县级202张,乡级110张;国家卫生技术人员356人,其中西医生231人,中医16人,护理95人,其他专业14人。已获得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38人。全县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8人。11个乡镇共有村医121人,每千个农业人口拥有村医0.87人。

二、自治县农村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情况

(一)组织领导方面:

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全县卫生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卫生工作列入全县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自治县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以及自治县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认真地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推行县、乡、村领导干部卫生工作责任制,级级把关,层层落实,把各级卫生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在具体的工作中,实行领导负责制,平时加强相关理论学习,认真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有针对性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全县卫生工作的政策、制度和措施,以确保全县卫生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工作措施方面:

一是出台政策,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全面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决定》(桂发[

]8号)下发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立即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出台了《自治县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暂行办法》(金政发[

]32号)和《自治县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金政发[

]3号)两份重要文件,并于今年4月29日,召开了全县卫生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保健规划要点(2001——2010)》(桂政发[

]1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了《自治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2001——2010)》。调整、充实了自治县初保委员会成员单位,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责成各初保成员单位依据《自治县初级卫生保健规划(2001——2010)》制订了本部门、本单位的初保工作实施方案。并且于今年

月协助来宾市相关技术人员完成对我县医疗卫生状况的专项调研,并形成了《夯实基础,保障健康》的专项调研报告。

二是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综合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自治区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于5月31日在南宁召开,会后,我县迅速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为主任的自治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卫生局局长担任,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县、乡工作委员会辖区内艾滋病防治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工作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协调会,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台。按照要求,县委、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金发[

]36号)。县卫生局也因应下发了《关于印发金秀瑶族自治县高危人群工作队实施方案的通知》(金卫疾控[

]46号),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组成干预工作队,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落实专人负责管理艾滋病防治工作,负责的工作包括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病人的个人档案、随访、探视及面对面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疫情的统计、上报等等。

三是采取措施,防控结合,对狂犬病进行有效防治。狂犬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关于加强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金政办发[

]79号)和《关于预防控制畜类狂犬病的通告》,要求各部门加强合作,开展犬类免疫,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间狂犬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落实专人负责狂犬病监测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监测报表,同时要求各乡(镇)卫生院上报监测月报表,做好犬伤人员、疫苗接种人员和病例的登记工作,及时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为提高犬伤处理能力,我县举办了一期由乡(镇)卫生院院长、防疫医生、县直医疗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狂犬病知识培训班。加强狂犬疫苗的管理,实行逐级供应,保证狂犬疫苗的质量,有效地控制了全县狂犬病的发生。

四是认真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和落实卫十项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自治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通知》(金政办发[2003]132号)。县卫生局下发《关于印发金秀瑶族自治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200年实施计划的通知》(金卫疾控[2003]58号)、《金秀瑶族自治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归口管理规定的通知》(金卫疾控[

]15号)、《金秀瑶族自治县结核病控制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金卫疾控[

]14号)。

年3月正式启动了结核病控制项目,对辖区内的结核病人实行了归口管理与治疗。目前在案治疗结核病患者为170人。

七是积极开展计划免疫工作。

1、为规范县、乡、村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上卡和接种证的管理工作,在今年5月份我县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200-2010年广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广西计划免疫条例》、《广西预防接种工作暂行规定》、《全区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监测综合评估方案》、《全区计划免疫工作三年奋斗目标》、《金秀瑶族自治县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从而使他们在工作得心应手。

2、加快计划免疫接种场所的“四室”建设步伐。各乡(镇)卫生院加大“四室”建设力度,今年已累计完成6所,占目标任务的54%,达到自治区规定要求。

3、针对冷链运转、上卡、接种的不同情况,实行定点集中接种三个乡镇,其余为上门巡回接种的方法,今年已完成上级指定的每年6次运转,截止9月,今年出生儿童上卡1130人,上卡率7.63%;五苗接种率情况为:卡介苗96.36%、脊灰糖丸98.4%、百白破菌苗97.63%、麻疹疫苗97.38%、乙肝疫苗96.78%,五苗全程接种率91.30%。在1月份开展了一轮全县强化免疫活动,全县5631名儿童得到了有效免疫,服苗率94.77%;9月份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共搜索门诊病例164556例,住院病例6865例,未发现afp病例,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儿童计免针对性传染病发生。卫生部门还通过安全注射培训、强化安全接种意识,全县所有接种点都配备了自毁型注射器,做到安全注射,有效地避免了接种事故的发生。

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病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对各种疾病的症状、诱因及防治方法进行广泛宣传,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不同群体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为加强狂犬病知识的宣传工作,在县有线电视台和桐木镇有线电视站播放狂犬病预防知识光碟录相,十月份全县科普下乡活动中采用发放宣传单、现场播放录相等方式进行狂犬病知识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狂犬病预防知识水平,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中,全县已发放由自治区提供的宣传资料共计4万多份。

(三)、落实资金方面

1、200年,县人民政府在保证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工资及业务经费的同时,将乡村医生开展公共卫生补助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确保预防保健三级网的正常运作。在县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不仅划拨了医疗救助专项资金,还与来宾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来宾市200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责任状》。

2、县财政局每年拨给县卫生局艾滋病/性病防治经费5000元。

3、县财政每年拨给冷链经费2万元,村医补助1万元,乡镇财政按人口0.05元/人,每个村民委50元拨给计免经费和村医补助。疾控中心每年投入大量的业务经费,确保计免冷链工作的运转。

4、县人民政府与自治区财政厅于200年7月28日签订关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增款实施广西结核项目的再转贷协议。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极为困难,资金缺口仍然是制约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帮扶力度,增加对我县农村卫生基础建设的投入,逐步提高我县的防病治病能力。

2、卫生工作发展不平衡。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乡(镇)卫生院则普遍存在发展滞后的问题。

3、由于自治县财政困难,仅靠县财政微薄投入,开展各种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举步为艰,很难将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到最好。

4、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管理难度大。目前,我县所掌握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制科反馈来的信息,很多是没有详细地址的,有些甚至是假名,因此,无法有效地落实国家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政策。

5、卫十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配套经费不到位,加上我县地处偏远山区,病人分散,县、乡、村督导存在较大困难,复治的老结核病人,耐药性病人数多,难治愈,而多数病人的经济条件困难,又属不符合免费治疗的涂阴病人,这给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对我县加强督导,提供技术支持,对涂阴病人提供免费药品治疗。

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来宾市;免疫规划;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a)-126-02

免疫规划工作,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的调查,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力,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实践证明,被国家列入了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的免疫规划工作,是消灭相应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措施。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下,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乡镇,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来宾市近年来免疫规划工作情况,同时对当前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初步探讨,旨在进一步发挥免疫规划工作的最大效益,促进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向更高层次,持续、健康地发展。

1近3年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及经验

来宾市2006年底总人口2473633人,统计局统计2006年出生儿童24942人,计免上卡36567人。全市辖区6个县(市、区),有66个乡(镇),741个行政村,5420个自然村/屯。经过多年努力,来宾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层防保网络。县级以上接种单位22个,其中仅承担新生儿HepB1和卡介苗接种的医疗机构16个、设立预防接种门诊6个。分别设有县、乡、村级接种点22个、86个和162个。每个乡(镇)均设有一个防保科(组),村卫生室共869个。近几年来出生儿童建卡率不断提高,全市2006年出生儿童建卡数占总人口达14.78‰,“四苗”接种率达90%以上。各县(市、区)免疫针对性疾病均未超标。总结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机构完备、检查督导到位

全市各县(市、区)均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免疫规划协调领导小组,疾控中心均设置有独立的计免科,县乡“四室”建设已基本完成。预防接种单位均能100%按要求完成县、乡、村级预防单位的指定工作。各地均成立了由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多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组成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负责辖区内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同时,定期进行县级、乡(镇)级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检查,如每年6次常规运转、2次查漏补种及自治区要求开展的强化免疫工作等。

1.2专业队伍稳定,素质有所提升

免疫规划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技术性强,专业队伍不稳定,会导致免疫规划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来宾市在确保县、乡二级的专职免疫规划人员达到配置要求的同时,还对专业人员进行县级对乡级,乡级对村级的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稳固队伍。

1.3重视经费保障

虽然有个别乡镇免疫经费落实不到位,但是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的经费保障开始逐年重视并不断加强。近几年来,各疾控中心定编人员的工资由县财政全额拨款;预算外收入上缴的资金也能100%返还各疾控中心。按要求落实免疫规划经费。

1.4信息化、制度化,提高工作效率

充分利用好电脑设备,以保证免疫规划的报表及时上报。县级免疫规划管理科、乡防保组均按要求配备计算机,安装有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记录有免疫规划工作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各县(市)均建有完整的aFp病例主动监测记录和旬报报表。根据现场查阅县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内科、儿科的门诊日志和住院病例,均未发现漏报现象。

1.5加强免疫规划宣传

近几年来均以县为单位开展了电视免疫规划宣传活动,每年县、乡均定期以宣传车、挂横幅、贴标语、发传单等形式开展免疫规划宣传,调查的12个乡镇卫生院均有5条以上固定免疫规划宣传标语,村卫生室有1条以上固定的免疫规划宣传标语。

2现阶段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经费不足,落实不及时

2006、2007年有武宣、象州、合山、忻城、金秀5个县(市)未及时下拨冷链经费;最近一次强化免疫经费,有武宣、合山两个县(市)乡级未及时下拨。乡村医生补助费,2006年只有忻城发放不及时,2007年有金秀、忻城、合山三个县(市)发放不及时。由于经费不足,未及时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

2.2部分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相对滞后

因为经济原因,部分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相对滞后。如少数乡(镇)仍在进行国债项目的建设,“四室”建设还没有完善;部分乡(镇)疫苗管理不够规范,基础五苗的损耗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部分乡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偏低,“五苗”有超龄接种现象。

3相应对策及工作展望

3.1充足的资金保障

政府对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会造成免疫规划工作基层环节薄弱,应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继续加大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支持和投入,保证免疫规划工作各项经费的及时落实,保持防保队伍的稳定,调动积极性。

3.2加强流动人口免疫规划工作

因地区经济差异,人员流动性加大,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疫苗漏种已经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据2006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来宾市计免上卡的36567人中,流动儿童有1726人。应制定针对流动儿童的管理方案,开展流动儿童的专项调查。

3.3继续加强宣传力度

利用多种群众易于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方式继续加强对计免的宣传,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动员群众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接种工作,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对边远、免疫工作薄弱的村屯要经常性的上门宣传和督导,强化群众防病意识,以提高接种率。

3.4全方位增强业务水平

不断加强免疫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操作技术水平,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和相关疾病的监测能力,杜绝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做好疫苗管理(特别是卡介苗),降低疫苗损耗。加强信息交流,每年由市卫生局组织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以借鉴区内外免疫规划工作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免疫规划工作具有动态性、社会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领导,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各项措施,以促进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来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宾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估情况报告[R].来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简报,2007-9-17-p1-6.

[2]余文周,崔钢,于竞进.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筹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

[3]董学明,申树林,万正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影响因素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11(2):8.

[4]董蒲梅,郭万申.计划免疫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5):272.

[5]柴丽敏,车颖悟.计划免疫及其在社区服务中的实施管理[J].航空航天医药,2005,16(3):57.

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篇8

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区各医院、各乡镇卫生院抽调局部医护人员协助防保站实施应急接种工作。各乡镇防保站要向当地政府汇报本次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工作。实施并完成好此次活动。

全市范围内所有8个月龄至14周岁儿童一律免费接种单价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剂量为0.5ml禁止用二类疫苗替代)既往有麻疹病史及具有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者或在3个月内证实接种过麻疹疫苗或含有麻疹疫苗成份的多价疫苗的除外。

二、任务指标

全市8个月龄至14周岁儿童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率要达到100%既往有麻疹病史及具有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者或在3个月内证实种过麻疹疫苗或含有麻疹疫苗成份的多价疫苗的除外)

三、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并成立市年麻疹疫苗应急接种活动领导小组和督导小组,具体负责应急接种工作的实施和督导。相关部门配合。各乡(镇、街)村委会、居民委员会负责本次应急接种工作的组织实施。成立由有关专家组成的麻疹疫苗副反应处置小组”负责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和副反应的处置工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工作的具体实施、质量控制和疫苗接种副反应处置等技术工作。各乡(镇、街)麻疹疫苗接种中出现副反应情况要及时向处置小组汇报。

市卫生防疫站负责疫苗、注射器材和免疫接种登记表格的贮存、运输、分发、技术指导、实施接种督导、人员培训和适龄儿童统计工作。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学校应急接种工作的宣传、接种通知单”发放和在校学生接种的组织工作。社区儿童、托幼机构儿童到市区防保站接种。宣传、公安等部门负责本次活动的宣传、报道、治安秩序保证工作。

(二)广泛宣传。广泛开展应急接种的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保证儿童家长都能充分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时间、地点。流动人口聚集地、学校或人群聚集地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每个接种点都要设立明显标志,悬挂宣传标语,张贴宣传画,保证每名儿童家长都能收到接种相关信息”

(三)做好人员培训。市防疫站要在4月1日对各乡镇及市区防保站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保证全市顺利完成应急接种工作。

四、几点要求。

(一)做好冷链的运转和后勤保证工作。市防疫站负责本次麻疹应急接种所需疫苗的分发。防疫站、各防保站要制定好物资的分配计划,保证疫苗、接种器材、相关资料的合理分发,保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各村防疫员在接种疫苗期间都必需使用合格的冷藏包,确保疫苗效价。要严格执行接种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胜利率。

(二)认真落实现场接种工作。为保证接种质量。要通过反复通知和动员等措施,确保所有儿童到指定接种地点接种。乡镇由乡医、包村乡干部、村委会主任、村民小组组长组成工作小组;市区由防保站、包片医院和居委会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学校由校长、班主任组织学生到接种点接种。现场接种完成后,依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学校、市场和流动人口聚集地对免疫活动实施快速评估。

(三)配备好应急处理的药品、器材。具体要求为:

接种器械:75%酒精、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

5ml10ml注射器,急救器械药品:0.1%肾上腺素针剂。抗过敏药物,糖水等惯例急救药品。

并认真填好记录。所用过的注射器、安瓶由防保站、医院统一回收、销毁。

(四)落实检查督导工作。市防疫站要向各乡镇派定点督导员。并在督导活动结束时,将督导结果及时反馈到被督导单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开展接种率快速评估工作。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年月日。评估重点是容易漏种人群,如市场、流动人口聚集地和以往工作单薄的区域。乡卫生院在应急接种结束后,要对村级上报的接种率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对低于95%单位,立即返工重新接种。

(六)为保证接种平安和便于统一布置。各地不要安排麻疹疫苗惯例接种工作,待应急接种完成后,恢复麻疹疫苗惯例免疫接种。

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篇9

县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解放前,**县俗称:“小夷方”,是疫瘴流行之地。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高度重视卫生工作,1951年1月接管了仅有3人的**卫生院,从此**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起来,1952年设立县卫生科,1966年改为卫生局,主抓全县卫生工作,1956年成立了县卫生防疫站,1963年成立了县妇幼保健院。在上世纪50年代建立了龙潭、平坡、脉地、太平四所乡镇卫生院,60年代建立了富恒、顺濞(小村)、瓦厂、双涧(桃园)、鸡街五所卫生院,70年代初又建立了上街、河西两所卫生院。到彝县成立之时,全县已基本建立了医疗卫生防疫框架,全县医疗卫生人员为防治流行病、地方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贡献。1982年县人民医院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单位,1984年漾濞被卫生部评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先进县,得到中央血防办公室的表彰。1985年,全县卫生机构15个,其中:局机关1个,县级3个,乡镇卫生院11个,全县卫生业务总收入67.5万元,房屋65.9万元,设备47.6万元,床位214张,人员237人。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医疗设备不多,房屋简陋,主要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件看病,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彝族自治县成立以来的二十年,是卫生工作最快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历届县委政府始终把卫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立足发展,深化改革,狠抓卫生工作,使卫生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县人民医院不断壮大,发展迅速,现占地面积11906.89m2,建筑面积9489m2,业务用房面积5827m2,尤其是总投资300多万元的国债项目,住院大楼竣工投入使用,提升了综合医院的服务水平。楼内有电梯、呼叫系统、护士站、病房电话等设施。设有普通病房、标准间、温馨病房、多数病房面对面,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庭院经多年的绿化,院内绿树成荫,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的鲜花盛开,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使来诊的病员倍感亲切、温馨。医院现核定床位110张,有一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2人,初级职称57人的高素质的医疗队伍,设有全面诊疗的十七个科室,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既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还能治疗疑难杂症,一直保持着外科强项。现能开展:脊柱外科、整形外科、口腔正畸、断指再植,门脉高压断流、脱落细胞学检查、微波治疗扁桃体炎、白内障摘除、胃大部切除、肝叶切除、肠梗阻畅套叠、胆囊摘除、阑尾、疝气、泌尿结石、前列腺、宫外孕、新式剖宫产、体表肿瘤摘除等手术。财务电脑管理,实行收费公示制和诊疗费用清单制。医院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绩斐然。地氟病、血吸虫病基本消灭,地甲病疫情显著下降,麻风病、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鼠疫、霍乱、“非典”等烈性传染病防治扎实有效,爱国卫生深入开展,县城灭鼠达标,计划免疫规范运转成绩显著。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人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1991年底综合检验楼竣工,设施逐步配齐、配强。疾控队伍发展壮大。妇幼保健门诊大楼昂首耸立,基础全面提升,业务迅速发展。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妇幼健康显著改善,人口素质不断提高。1989年成立了**彝族自治县中医院、发展了祖国医学。填补我县无中医院的空白。随着形势发展,建立了卫生监督所,加大了卫生执法检查力度,为全县人民的医疗安全、健康保证方面发挥了保障作用。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彝县成立后,各乡镇卫生院起伏跌宕,为加快发展积累了经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2年后乡镇卫生院下放地方政府管理,虽走过一段坎坷之路,但在国家、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仍取得可喜的成绩,房屋不断更新,先进的医疗设备得到配备,医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现在多数卫生院有了b超,x光机,心电图机、显微镜、氧气瓶等医疗设备,可开展下腹部外科手术。鸡街、顺濞、河西、双涧等卫生院配备牙科综合治疗椅,开展了口腔专科业务。XX年乡镇卫生院收归卫生局管理后,发展势头愈加显现。目前我县医疗技术最强的是鸡街乡卫生院,单位建筑面积1217.07m2,拥有200ma双床双管x光机,十二孔无影灯、高频电刀、心电监护仪、b超以及相应的手术器械设备,能开展胆囊切除、肝叶修复,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全切术高难度手术和骨科手术,做到了中型手术不出乡。房屋建设最好的是河西卫生院,做到了院庭绿化美化。XX年乡镇卫生院业务总收入194.42万元。房层487.90万元(砖混结构达7843.29m2),设备11.25万元,在1985年乡卫生院业务总收入71.09万元;房屋17.00万元(土木结构);设备20.5万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2.7倍、28.7倍、5.5倍。床位虽从85年的144张下降至106张,但整合了卫生资源,提高了病床使用率。特别我县三级卫生网络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卫生工作对农村的服务面。初步解决了我县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到XX年我县有17个医疗卫生单位,县级5个,乡镇11个,卫生局机关1个,卫生人员23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8人。全县设病床250张,固定资产总额1846万元,房屋面积23291.24m2。全县国家医疗机构业务总收入为800万元,医疗设备463万元,分别比85年增12倍和9.7倍。设66个村卫生室,现有村医138人。私营诊所30家,其中乡镇有7家,建立了以国家投入为主体,个人私营补充的医疗卫生防疫体系。针对新时期流行病的特点,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构。启动了新一轮结核病防治项目,开展了食品安全、艾滋病防治、“120”急救、巡回医疗、社区服务、红十字会、乡镇区域药品同价等工作。县医院传染科大楼、县疾控检验大楼,正加紧施工,在10月1日前投入使用。回首二十年,彝县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房屋由土木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看病从问病吃药到科学检测,从翻山越岭求医到就近就诊,医疗网络不断健全,医疗项目不断拓展,医疗环境不断优化,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统计漾濞的人均寿命从解放初期的45周年岁增至66周岁。现在70岁的老人多见,80岁不稀奇,90岁可见,100岁才稀奇,而且漾濞已有百岁老人。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借西部大开发和中央对农村卫生工作加大投入的契机,我县县医院的门诊大楼、妇幼保健院的住院部大楼、县疾控中心的艾滋病防治大楼,县卫生监督所的办公大楼,11个乡镇卫生院基本

建设,要争取立项实施。贫特困村卫生室建设要争取由国家投资,为提升卫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再立新功,为全面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推进小康进程再谱新篇。

[1]

乡镇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篇10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改进工作作风

为加快全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扎实完成xx年年各项卫生工作目标任务。县卫生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年初举办了乡镇卫生院发展研讨会。参会的乡镇卫生院长和县级医疗机构领导,结合我县农村卫生的实际,针对当前卫生院所面临挑战与机遇,献计献策。就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县、镇联动,建立和谐的协作关系,为全县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进行热烈的讨论。还组织召开了防保单位负责人会议,就如何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强化卫生监督进行座谈。卫生局领导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还到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调研。通过广泛听取县、乡、村不同渠道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全年工作计划与重点,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突出重点,抓好民生工程的落实

根据县政府下达的十七项民生工程任务,县卫生局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有序的运行,各项运作指标符合省合管办规定的要求。形成了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医院得发展的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