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经济现状十篇生态经济现状十篇

生态经济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9:09

生态经济现状篇1

作者:熊则华 

(工作单位:高明乡人民政府 邮编:413500)

[摘要]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利用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生态经济的发展和应用在解决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品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文章浅析长株潭生态经济的现状,根据现状指出长株潭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长株潭;生态经济;展望 

1 引言

目前,全球发展陷于经与环保的两难选择之中,世界各国都在加速经济发展而又不可避免地破坏生态环境。纵观人类文明进程,自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昌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世界性人口膨胀、粮食危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向人类敲响了生存与发展的警钟。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生态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调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生态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理念,一种新的战略,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生态经济的生产观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物质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地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这是一个创包括人类自身生产、精生产和物质生产以及生态系统的再生产的全面综合的生产观,克服了传统生产观的狭隘和不足。生态经济消费观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观,这种消费观要求人们走出人与自然对立状态下的消费误区,因为大自然无法毫无节制地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人们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性原则下去规范消费行为。在发展观方面,我们要实现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经济与社会相协调的发展观,再到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转变。

2 长株潭生态经济现状

湘江北去,到了中下游段,在湖南东北地区向西拐了一个弯,接着又调头向北,自然地画出一个三角形。历史上就是这条水脉,滋润出一方富庶的土地,哺育出无数杰出的三湘儿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区域慢慢发展成湖南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形成了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湘江流经这三个市,都是穿城而过,先到株洲,再过湘潭,后经长沙。它们的距离之近,省外人想不出来:株洲与湘潭相距10余公里,而两地到长沙都是40公里。如果把长沙看成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株洲和湘潭就是它的两个底角。

2006年,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比2000年提高30%以上。专家认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长株潭城市群,进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试验恰逢其时湖南省委书记张春强调,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引领区,湖南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以及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集中了湖南省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是全省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重要生产要素的核心富集区。200年,这一地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14个市州总额的379%;到2012年,这一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比例将达到15%。2007年底,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被批准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又一引人注目的城市群,在日益隆起的中部经济版图上担纲“主角”。

3  长株潭生态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3.1人口压力大、资源不足。长株潭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应控制耗能产品、环境污染产品出口,努力发展水电,适度抑制人口增长遵循功率最大化原则提升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2湘江污染严重,急需进一步整治。尽管近年来湖南省和湘江沿岸各城市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湘江水质恶化的趋势却没有明显改观。湘江污染难以根治,首先源于沿岸城市的地方保护主义。上游肆意污染,下游叫苦不迭在湘江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如湘江长沙段的水质,在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仍只能“勉强符合饮用标准”。长沙水质恶化的个直接原因就是上游的株洲、湘潭治污不力。今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就查处了这样一起恶性事件:特大型国有企业株洲化工集团公司一个下属企业竟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站停止运行,将高浓度酸性废水直接排入湘江。傅玉辉等专家认为,有必要用市场手段提高用水单位和个人的污水处理费标准。如果不确立一种“人人有责”的治污机制,不明确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权利和责任,那么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意识就无法真正深入人心。

3.3长株潭三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长株潭三市一体化过程中,共建一个污泥处理处置中心,将会有效解决污泥问题。此外,城市生活垃圾与工业废物处置、给水排水、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环境等在一体化进程中都是可以统筹规划。这有利于长株潭城市群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整个城市群在生态环境、功能布局、城乡协调等方面形成特色。

3.4长株潭三市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第一、第二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发展不迅猛。生态技术的投资和引进没有落实到实处,这些仍是三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湖南省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解决长株潭地区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蒋作斌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推进湘江和洞庭湖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构建水体生态系统;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形成集生态、文化、居住、教育、研发、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长廊”;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以城镇为节点的城乡统筹工程,采取建设中心城镇、对接城乡设施、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等措施,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资本”。

4 长株潭生态经济现行采取的措施和展望

湖南省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长株潭作为湖南省的中心城市群,对生态经济的发展更加迫切,因此也制定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1创新生态资本利用方式。中国科学院城市规划设计总规划师杨保军建议,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总体发展战略过程中,要强化生态格局,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核心区集约化发展,建设一体化区域交通网络,并不断提升存量空间和创新增量空间。

湖南省是我国8个生态环境“优等”省市区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一地区环境压力日益加重,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为了解决长株潭目前面的这一现状,杨保军规划设计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是,建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生态型城镇体系和环境基础设施体系,通过生态结构培育、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使这一地区成为生态安全、环境优美、人类适居的生态型城市群。“利用湖、河、江、山,形成网状生态廊道,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健康”。杨保军说,长株潭城市群要以湘江及其支流、交通干线为经纬,建设生态廊道和江河交通生态网络;以丘陵生态核心区保有为基础,向城市引入绿模,构筑生态核心区生态骨架;以城市生态片区建设为主体,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和宜居家园。

4.2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布了“湖南省湘江长沙株洲湘罩段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护办法”,湖南省环保局专门研究了并制定了“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保护”办法。长株潭环境实行监管同治,湖南省环境监督执法总队成立了一个直属支队,专门负责长株潭地区环境问题的执法,有利于解决三市环境保护中一直存在的执法难问题。有关的环保问题可以协调联动如株洲霞湾段的湘江岸边污染带、湘潭岳塘岸边污染带、长沙浏阳河和三叉矶的工业废水带等地段都可以实现协调解决。

4.3湘江生态经济带正在加紧建设,它把三座城市连为一体,是一个集景观道路、防洪堤、高科技园区、高档住宅小区和重点小城镇的带状经济综合体。它绵延128公里,像一条绿色的飘带,扮靓了湘江母亲河,也让“三兄弟”挽起了坚实的臂膀。

结 论

根据目前长株潭生态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特提出几点建议。

1. 从生态截面(包括资源和环境指标)、经济截面和社会截面3个截面,选取基本指标和综合指标,建立适合湖南生态经济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长株潭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效率、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协调能力来综合评价长株潭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必须确立生态环境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基础地位,从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谈调整。调整要区分措施、政策和战略,五年见效的东西,是措施和政策调整不能没有措施和政策,但调整首先应是战略性的,要考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最为关键的是,要从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上谈调整,长株潭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3. 必须确立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动地位,从有利于民众利益增长的基础上谈调整。建设生态经济特区,必须坚持科学规划,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长株潭地区特色生态经济要想形成规模,形成品牌,走出孤岛,一定要有政府的责任意识。

4. 必须确立“城乡一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地位,从有利于长株潭全局发展的基础上谈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各个产业各说各活,而必须有长株潭发展全局个单靠水泥、钢筋、混凝上垒起来的城堡,没有什么可爱的。我们必须自觉地把农村看成是城市的纵深和延伸,旅游业则是把城乡串连起来的朝阳产业。一个企业,如果以长株潭为依托,把长株潭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那自然功德无量。无论工业、农业,还是旅游业,都可以发挥自己在城乡一体、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协同作用。政府通过加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品供给,让工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具有了超越自身的多重含义时,“城乡一体”也就从观念变为现实。

由此可见,长株潭城市群经过协调发展、融合,将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区域内实现有特色的循环经济,保障长株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长株潭城市群拟在中部隆起经济版图担纲“主角”湖南省发展改革委

[2]长株潭。加快经济融合步伐来源:经济日报

生态经济现状篇2

[关键词]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69-01

生产业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服务,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生产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是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的现状

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准立项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环鄱阳湖区域主要包括南昌、景德镇、九江、鹰潭、新余、抚州6个市,38个县和整个鄱阳湖;国土面积约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的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的60%;区域内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成长的区域之一。

(一)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逐步推进信息软件、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新兴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内部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传统服务业占GDp比重下降,现代生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二)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

2011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销售总额1979.8亿元,同比增长18.3%,比江西省平均增速高0.4个百分点,占江西省比重达57.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731.6亿元,同比增长30.5%,比江西省平均增速搞0.2个百分点,占江西省比重达66.9%。由此可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商贸物流业发展迅速。

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业结构欠合理

生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从生产业分行业来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金融业发展迅速,但是其它行业发展则相对较慢,特别是科研开发、信息咨询、计算机服务等行业严重滞后。不合理的生产业内部结构问题都是要获得生产业的长远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从经济中心城市来看,整个生产业仍然是一种技术层次不高的服务业,高薪技术层的服务产业不发达,从而造成生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不高。

(二)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低

在区域联合管理程度不高的情况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的生产多由企业自身承担,生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经过多年的改革,企业相似程度依然很高,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将进一步制约着服务业的发展。

(三)生产业技术水平不高

生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多数属于小企业,所提供的只是知识和技术服务链上的低端服务产品,远未成为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的促进者、承载者和扩散者。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研究开发的投入明显不足,综合技术服务产值仅为186147万元,占第三产业比重的2.3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国内先进省市。在外部环境上,尤其是制度和政策层面,存在着普遍重视制造业领域的研发投入,而忽视生产业的研发投入现象。

三、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优化生产业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内部的整合

产业内部的整合需要产业内部企业通过合作、兼并等措施形成战略联盟,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量。通过战略合作模式,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能在局部区域产业的集群,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作用。产业内部的整合需要市场机制力量作用的同时,也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政策的支持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有针对性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的产业有着各自特色,各自有着不同的优势也有不同的劣势,对于共同的劣势,采取建立产业发展基地,辐射周边区域。

生态经济现状篇3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南端,辽东湾东北部,大辽河入海口右岸。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为盘锦辽滨经济区,是大洼县的县级开发区;2005年更名为“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2006年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纳入辽宁省对外开放“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列入省级重点开发区;2007年更名为“盘锦船舶工业基地”;2009年更名为“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决定将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文本中。目前正在编制的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战略规划(2010―2030年)总区域面积为306km2,包含现有辽滨沿海经济区110km2规划范围、西扩工业区81.32km2、以及向北新扩展的区域114.68km2。作为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最高境界――辽滨水城,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直接关系到周围生态环境的好与坏,关系到该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辽滨水城生态建设情况

辽滨水城要建设北方湿地的生态型滨海城区,规划面积已由110km2扩大到258km2,水城建设主要分港口、主体产业区、绿色轴线、黄金经济圈和大学城5个功能区,形成“一轴”、“两圈”、“九区”规划结构。其水城特色有防波堤。

辽滨水城重点的基础配套工程――填海造地及防波堤。填海造地15.2km2,吹填土方4405万m3。一期工程吹填面积6km2,吹填量为725万m3。二期吹填面积9.2km2,吹填量为3680万m3。配套的防波堤工程17600延长米,总工程量370万m3,将随其填海造地工程同步进行。目前,9.2km2核心商务区已围堤4.2km,海抛石9万m3;3.2km2的商业娱乐区已经完成围堤700m,完成路抛石1.5万m3。吹填造地后,将在这里建成辽滨水城的核心商务区,这里是辽滨水城最靠海的位置。辽滨水城之动脉环岛路。环岛路北起荣兴水库,南至辽河口、环绕生态的鸭舌岛。公路覆盖辽滨的全境,环岛路与辽滨水城的公路网融为一体,与滨海大通道相连接[1]。辽滨水城之标志为雁河。辽滨境内水系的贯通,城内河网的存在,是辽滨水城建设的重要标志。在荒滩上开通一条雁河,雁河的一期工程总长1000m、宽80m、深2m。将动用土方量62万m3。

2辽滨沿海经济区的生态问题和隐患

近年来,渤海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滨海湿地面积减少,海水盐度升高,渔业资源衰退,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外来物种入侵等。

2.1生态问题

辽滨新城的建设势必减少滨海湿地的面积,造成大量植被的破坏,减少渔业资源,提高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辽滨沿海经济区建设最易出问题的是围海工程带来的生态问题。一是围海工程不仅破坏原来的潮流系统,削弱了海水净化能力,而且围填海不断从内部蚕食滩涂和海域,加之水动力条件减弱和沉积环境的改变,造成整个地区生态环境改变和严重退化,并导致生物多样性大大减少。资料显示,胶州湾20世纪60年代河口附近生物种类多达54种,70年代减到33种,80年代只剩下17种。原有的14种优势种仅剩下1种,东岸的贝类养殖已不复存在[1]。二是围海工程往往会使得入海口变得狭窄,易造成海水倒灌、水灾内涝等多种灾害。荷兰曾经是一个热衷于围海造地的国家,荷兰人填出了1/4的国土面积,但是改变海岸线扩张国土的同时,海水污染、生物减少等生态问题也随之而来。2009年,荷兰内阁批准了一项“退耕还海”方案,决定将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推倒,让围海造地得来的300hm2土地再次被海水淹没。三是围海工程会使重要渔业资源被破坏。近岸海域是很多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重要场所,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改变了水文特征,影响了鱼类的洄游规律,破坏了鱼群的栖息环境、产卵场,很多鱼类生存的关键环境遭到破坏,渔业资源锐减[2-3]。

2.2生态隐患

随着辽滨沿海经济区规模性的土地开发,大量人口涌向滨海地区,沿海滩涂围垦、港口建设、石油化工和海洋装备制造发展、大规模水产养殖造成部分生态资源的永久性消失,水污染问题不断呈现,对滨海湿地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

3新形势下辽滨沿海经济区的环保要求和责任

当前,辽滨沿海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其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国际生态城区。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将辽滨新区建设成为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行区、辽宁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拓展区、国家生态型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国际生态城区:将辽滨新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国际一流生态城区。

从资源、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2006年底开始,国家环保部开展“环评风暴”,启动2次“区域限批”、“流域限批”。辽宁省辽河流域就曾榜上有名,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害不可估量。可以说,对于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而言,环保已成为资金、土地两个发展瓶颈之外的又一大制约因素,如有不慎,受到环保部的挂牌督办、限批,将会对经济区的建设造成极大的影响。对此,必须引起经济区每个人的高度重视,经济区的环境保护要严格要求,责任重大。

4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4.1健全环保队伍,加强监督监管

辽滨沿海经济区目前已有市环保局派驻的机构,对于经济区内环保事宜,可以直接监管、审批、验收。及时解决了经济区环保审批、验收等问题,又可以对经济区进行现场监管,大大加快了经济区内环保相关手续的的办理。但派驻机构必需的环保基础装备、基础能力建设相对薄弱,应加强基础装备、基础能力建设,以提升环境的执法监督监管[4]。

4.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就辽滨沿海经济区而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缓解结构性污染的治本之策。一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型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二是要延伸现有产业链条,加大上下游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园区内部经济循环;三是要与周边市区、县域经济紧密联系,统筹协调,打造一体化发展格局。

4.3严把新进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

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项目是根本。没有项目带动,经济区就不能实现追赶跨越。但是,在目前形势下,环评已成为项目建设前置审批条件。也就是说,无论什么项目,都要先经过环评这道关。因此,实现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产业政策的项目,严禁入区。符合入区项目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分类管理。

4.4加快污染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济区绿水蓝天

按照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辽滨沿海经济区的污水处理后要达到“零排放”。因此,做好水污染治理,将是经济区的重点工作。治理水污染,一是要求入区的高污染企业投资建设专业污染处理设备,既提高循环利用率,又降低排污量和浓度;二是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升级改造,确保与园区企业同步建成,避免污水直排现象发生;三是与辽滨新城水系规划相结合,建设完备的雨污分流城市管网,既为将来条件具备时对雨水再利用打下基础,又有利于合理控制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量,使得污水处理设备发挥最大效力。开展大气污染控制,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要严格控制So2排放总量,开展noX排放控制设施建设,加强tSp排放控制。

4.5适度围填海工程,有序开发

滩涂生态有其自身的发展和演替规律,静态保护不现实,应该动态保护。填海不能太频繁,首先注意促淤及填海布局,其次注意填海的时间间隔。依照滩涂的构成,通过滩涂再生实现循环推进,使滩涂处于优质循环状态,防止“海洋圈地”的产生。

4.6建立生态影响跟踪监测制度

辽滨沿海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围海造地,减少了海域面积,增加了陆域面积,对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局部气候、海水倒灌、水灾内涝等生态问题还不能直观反应出来,因此需要建立生态影响跟踪制度,对于不良生态影响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需要做生态补偿的,要严格论证,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实时监督落到实处。

5参考文献

[1]杨旋.围海造地须科学论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5-31.

[2]于淑文,李百齐.简论加强我国围海造田的科学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1(9):49-52.

生态经济现状篇4

关键词:绿色经济;生态设计;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162-03

1引言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1]。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施以低能耗、低污染与低排放为实质的绿色经济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突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的有效途径。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十”和“十三五”规划中均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生态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生产和消费系统更具可持续性[2],是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美国、欧盟等大多数发达国家均把实施生态设计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异常、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3]。《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要“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2我国生态设计现状

2.1生态设计政策法规

为应对国外生态设计要求和提高产品环境性能,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产品生态设计。2011年10月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就将“推行工业产品生态设计”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2012年1月,工信部了《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把“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作为推行工业清洁生产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2012年5月和6月,科技部和国务院先后了《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强调要开展和推进产品的生态设计。从2012年8月起,工信部在家电领域启动“能效之星”评比活动,在活动的评比细则中,首次将产品生态设计评价纳入家电产品领域的部级评比活动(在15分的环保评比总分中占据5分),要求企业对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并编制产品生态报告。2013年1月,工信部、发改委和环保部联合了《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引导企业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促进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并正在陆续推出相关配套政策。

2.2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标准

为建立产品生态设计评价的指标体系和促进企业有效实施产品生态设计,我国陆续了一系列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标准。2009年9月1日,GB/t23109-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生态设计电冰箱的特殊要求》正式实施,规定了冰箱生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特殊要求,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冰箱等产品的生态设计。2015年10月1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和国家标准委分别提出和批准了共6项生态设计相关标准,包括《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生态设计产品标识》以及家用洗涤剂、可降解塑料、杀虫剂、无机轻质板材4种产品的《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规定生态设计产品应同时满足基本环境管理要求、评价指标要求并提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为具体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指标选取参考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基础。2016年3月22日,国家工信部了覆盖4类产品、7家企业、11种产品的首批绿色设计产品名录。

2.3生态设计重点行业与示范企业创建

在重点行业中选取典型企业开展生态设计试点先行是我国现阶段推行产品生态设计的主要行动之一,有利于总结生态设计的相关推进模式和有益经验,引导更多工业行业和企业开展生态设计。《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首先在汽车、电子电气等类产品中开展工业产品的生态设计试点。2014年7月,工信部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组织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通知》,选择钢铁、有色、石化、建材、机械、电子电气、汽车、纺织等8个行业进行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第一批确定了41家工业产品生态设计试点企业,并在2016年3月了58家第二批生态设计示范企业。2015年3月,工信部推出了《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工业绿色发展。2015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荐2015~2016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重点项目的通知》,重点支持包括生态设计在内的5大领域10个方向的项目,支持生态设计试点企业按照《生态设计示范企业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2.4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将环境因素融入整个供应链管理,使产品从原料获取、生产、使用、消耗、报废直至在回收利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同时利用协同机制使供应链上的每个成员都负有环境责任和义务[4]。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适应国际贸易绿色壁垒要求和利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绿色供应链最早在美国开始发展,至今已得到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广泛接受和重视[5]。近年来,绿色供应链在国内也逐步引起关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于2012年向国务院提出了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在2013年启动了天津和上海绿色供应链政策示范项目,上海通用汽车、宜家家居贸易等大型企业均开展了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工作。2015年10月,东莞也启动了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

3我国推行产品生态设计面临的挑战

实施生态设计对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目前采取的生态设计措施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国持续推进生态设计仍面临诸多障碍,绿色经济发展存在较大挑战。

3.1技术基础薄弱

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产品生态设计的重要工具,可在设计阶段对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有助于企业识别环境影响大的环节和因素,为产品的绿色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欧盟的能源相关产品生态设计指令(erp)和美国的电子产品环境影响评估标准(epeat)都将开展生命周期评价作为生态设计产品评价的重要指标。评价范围界定、清单数据收集和建模计算等是开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主要技术难点。相对于国外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国内的生命周期数据库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科院生态中心、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环境材料与技术研究所和四川大学亿科环境科技公司均分别建立了综合性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但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缺乏实地调研,数据量总体上仍较少,且尚未完全公开[6]。此外,可使用专业软件进行产品生命周期建模计算的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和少数大型企业,可见国内企业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的技术基础仍较薄弱。

3.2评价指标体系可操作性不足

一系列生态设计相关标准的和实施为企业开展产品生态设计提供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及要求。但从目前的产品标准来看,一方面某些产品标准缺乏量化要求,例如GB/t23109-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生态设计电冰箱的特殊要求》均为定性的指标要求,缺乏量化的指标和要求;另一方面部分量化评价指标缺乏可操作性,家用洗涤剂、可降解塑料、无机轻质板材的《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中均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单位产品能耗和排放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价。然而工业产品通常为批量生产,一个生产工序或设备可能生产多类产品,例如家用洗涤剂产品范围涵盖织物洗护、餐具洗涤、消杀、家居清洁等多个品种,计量措施很难统计出生产某一类产品的能耗和排放。

3.3相关财税扶持政策缺乏

我国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政策支持对于推动企业实施产品生态设计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设计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但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则相对不足,国家工信部在《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方案》中也仅提出对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和达到生态设计示范创建要求的试点企业经验收合格后授予“工业生态设计示范企业”称号,缺乏相应的财税政策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企业实施产品生态设计的积极性。尽管我国从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政府采购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环保总局先后建立了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优先或强制采购的制度,但目前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占公共采购比例仍相对较低。

3.4绿色供应链促进机制亟需完善

绿色供应链需要通过带动上下游企业采取环保、节能和降耗等措施,并通过绿色采购的市场机制,实现产业向绿色的转变,这可能会使企业成本在短期内上升。通过绿色供应链示范项目实施,初步建立了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推动绿色供应链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总体而言绿色供应链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参与绿色供应链的企业仍较少,示范效应仍不足,绿色供应链促进机制亟需完善。此外,绿色供应链相关法规与标准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供应链上企业生态设计相关信息的披露与互相监督。

4促进我国生态设计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实施生态设计面临的以上障碍与存在的不足,为建立推进生态设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4.1完善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和完善生态设计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合理引导企业实施产品生态设计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具备可操作性的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标准有效实施的关键。针对某些产品标准缺乏量化要求和部分评价指标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应继续加强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同时应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及未来发展趋势,逐步实现国内评价指标构成和要求与国际接轨,从而有助于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此外应在完善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大标准的产品覆盖度,加紧制定生态设计产品标识的实施细则。

4.2开发生态设计基础数据库

数据库缺乏是企业开展生命周期评价和实施生态设计的主要难点之一,综合性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所包含的行业和产品众多,数据库开发工作量巨大,建议我国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的开发可结合目前国家开展生态设计的重点行业和产品,选取典型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围绕重点行业涉及的零部件、原辅材料和能源输入情况,依托供应商,对相关生产过程的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等数据进行收集,优先开发和建立重点行业的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同时鼓励开发生态设计的技术服务平台,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已有生命周期评价软件的基础上,简化评价模型,从而减少企业开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建模计算的技术难度。

4.3搭建绿色供应链促进平台

我国绿色供应链推进工作亟需政府的引导,建议首先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外向型经济主导的地区继续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搭建绿色供应链促进平台,以点带面,在试点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广绿色供应链管理。同时应加紧出台在全国促进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的指导意见,制定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办法,建立有利于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绿色金融、绿色信息公开等制度建设,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评价认证体系,逐渐完善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制度,切实推动供给侧产业结构提升和绿色生态产品供给。

4.4建立生态设计激励机制和推行模式

财税政策对于生态设计技术发展与生态设计产品的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与支持作用,我国应加大财税方面的扶持力度,增加生态设计的财政支出,建立生态设计专项基金,灵活运用基金、补贴、奖励、贴息、担保等多种形式鼓励生态设计,充分发挥有利于生态设计的各种财税政策的组合引导效应,研究建立生态设计激励机制和长效推进模式。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是构筑绿色消费模式的重要措施和推动生态设计发展突破口,对企业和消费者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应优先考虑将生态设计产品列入政府采购名录,明确采购规则和比例,为绿色产品和服务开拓市场。

5结论

推行生态设计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措施。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系列生态设计政策、制定生态设计相关标准、开展重点行业生态设计示范和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多项措施推进生态设计,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相对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设计推进机制而言,我国实施生态设计的技术基础仍较薄弱,评价指标体系可操作性不足,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缺乏,绿色供应链促进机制也亟需完善,给生态设计的持续推进带来较大挑战,中国必须抓住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机遇,针对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生态设计产品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充分引导与加强监管,建立有利于推进生态设计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向绿色转变。

参考文献:

[1]YiH,LiuY.GreeneconomyinChina:Regionalvariationsandpolicydrivers[J].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2015(31):11~19.

[2]LofthouseV.ecodesigntoolsfordesigners:definingtherequirements[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06(14):1386~1395.

[3]郑德凤,臧正,孙才志.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及绿色转型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5,31(2):64~68

[4]王义琛,王远,朱晓东,等.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评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9~12.

生态经济现状篇5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DpSiR模型;可持续发展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水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条件下,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满足代内和代际人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

城市是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地区,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简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因此,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开发水资源;第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3]的发展战略;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代内与代际间的平等。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对这类复杂的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应从机理上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和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胁迫因子,进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由pSR模型延伸出来的驱动力(Driving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

1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环境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共同描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以用DpSiR模型来描述其发展过程。

1.1驱动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驱动力是指造成水资源复合系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自然驱动力是指城市化导致的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环、城市气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应及城市水环境的变化[1]。社会经济驱动力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水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人口目标和经济目标。从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作用的时效性上来说,自然因素导致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变化是缓慢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影响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

1.2压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是指通过驱动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资源复合系统之上的促使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压力,直接表征驱动力的强度。驱动力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对水资源的竞争上,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态需水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废污水的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调节,使水分沿着特定的路径循环运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对水资源的特殊需求,同时使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并可持续发展。

1.3状态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是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现实表现,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描述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物理特征。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驱动力和压力的基础,也是分析影响和响应的出发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可用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资源重复利用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来表征。

1.4影响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是指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状态的变化。与状态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现实表现,不同之处是状态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而影响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变化,对影响的分析是决策的基础,是响应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竞争,导致了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资源量的变化、水资源质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1.5响应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响应是指人类对状态和影响的反馈,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塑造了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等,为了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社会的响应。

1.6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机理分析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DpSiR模型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模型,存在着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水资源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水资源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孕育、滋养、促进和支持的作用,水资源复合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加的压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包括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资源的水文循环过程等都发生了改变,而水资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后,人类逐渐通过经济和管理策略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一方面调整水资源系统的驱动力和压力,从根源上改善水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资源的状况及生态环境状况,从而使水资源复合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演进,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S型发展过程。

2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遵循以下过程:首先评价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变化的原因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驱动力和压力,找出胁迫因子,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此调整当前的发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及需水预测

DpSiR模型的状态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的调查及需水量的预测。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状况。城市水资源包括传统的淡水资源和非传统的水资源。对供水水源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构成城市水源的各种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状况,包括供水设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质的调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对用水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状况,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收费等方面。

在对城市水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对城市发展的需水量做出预测,预测方法主要有万元产值需水量定额法、用水增长趋势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额法、关键因子相关分析法等,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需水量预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预测方法相互校验。

2.2城市水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响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水资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第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水资源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对城市水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胁迫因子,即城市水问题产生的驱动力和压力。目前水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低、用水浪费、供水漏失量大、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响应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即为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水问题的原因的调查分析,从调整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改善状态因子和影响因子两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而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水战略方针,遵循“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科学配置、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强城市水系统规划;加强水市场监督;加强管理,创建节水型城市[3]。

3结束语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DpSiR模型的应用可以简化这一过程。通过全面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可以深入理解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等.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132.

[2]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2-214.

生态经济现状篇6

改革之为一个“过程”的复杂性,在于它同时改变一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游戏规则”的社会选择(政治的)过程与资源配置的经济过程同时展开,从而整个“过渡时期”成为一个“政治经济过程”,其复杂性首先表现为“无序”,或“混沌”,或“前秩序”。

不论我们如何试图讨论“纯经济学”问题,张春霖已经指出了包含在中国经济的效率问题里面的两个政治经济学主题:建立以“资本-劳动”关系为轴心的市场经济所面对的公平与效率的冲突问题;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在“全球资本主义化”的大背景下所面对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冲突问题。

在社会选择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包括:既有的权力格局、意识形态、知识结构、社会文化习俗(前三项因素的“余项”)。这些因素塑造了社会成员的“正义”、“公平”、“自由”、“幸福”等等观念,从而决定了社会成员经济行为的目标函数与他们对经济格局的评价体系。正是这些因素之间以及这些因素与其它因素(包括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活的“复杂性”。在此我以一张高度简化了的“效率增量-收入平等增量”相平面图来说明这一复杂过程所包含的诸多可能性当中的四种。

所谓“相平面”,指若干(通常是两个)变量关于时间的导数之间的动态关系。如果我们把纯粹经济因素“简约主义”式地归结为“效率”,把政治经济因素按照同样的(常常是不可容忍的)“简约主义”归结为“收入平等程度”,那么在关于这两个变量的“相平面”上标出的就是这两个变量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增量”。

我列出四种可能的状态:状态i,效率增量从一个较低水平不断上升并且公平增量从一个较高水平不断下降,因此假如选择合适的原点和初始条件,公平程度本身就会表现为从一个较高水平不断下降的过程;状态ii,效率增量上升并且公平增量也上升,这是所谓“帕累托改善”的状况;状态iii,效率增量下降并且公平增量上升,这是所谓“福利国家”的状况;状态iV,效率增量与公平增量同时下降,这是马克思说过的“东方式的腐败”状况。最后,图中还标出了状态V,相当于一个更高(或更低)循环里的状态i,用来表示“福利国家”(或前俄国和东欧国家)为改善效率而进行“自由化”改革的阶段。

生态经济现状篇7

关键词:生态问题萌芽突现

1生态问题的萌芽

所谓生态问题的萌芽阶段并不是指生态状况开始出现恶化的时期,而是指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相对落后,生态状况恶化现象已经出现,人们已经意识但尚未深刻意识到生态对人类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未大规模地对生态状况的恶化进行治理的阶段。

1.1经济发展未积累足够资金解决生态问题。处于生态问题萌芽阶段的国家,在经济上已经有了较快地发展,但是尚未积累足够的资金用于全面、彻底地解决生态问题。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在其处于这一阶段时,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英国的GDp由1700年的10709百万国际元(在多边购买力评价比较中将不同国家货币转换成统一的货币,以1990年为标准,下同)增加到1820年的36232百万国际元,在120年内增长了2.38倍;而在上一个百年内,英国的GDp由1600年的6007百万国际元增加到1700年的10709百万国际元,仅增长了0.78倍。同样,当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进入生态问题萌芽阶段时,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就达到了9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经济的成功“起飞”不但为其创造了财富,而且也为其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之后,经济发展十分迅速,1885~1900年,日本制造业的国内净产值由8600万日元猛增至36500万日元,增长了3.24倍,年平均增长率高到10.1,同期,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也高达7.6。

由于这一时期主要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大量资本和资源的投入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尽管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对于解决生态问题无疑还是杯水车薪。

1.2对生态的需求仍未上升到第一位。所谓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在人类生态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所反映的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和。生态意识在人类远古时期已经产生,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在人们还没有对生态有足够的认识以前,非理性的人类行为在所难免。发展到生态问题萌芽阶段,由于经济水平低下、生活状态落后、发展后劲不足等情况,相对于生态需求来说,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和强烈,生态需求仍未上升到第一位。另外,尽管这一时期人们的行为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但是并未超出当时生态空间的限制和人们忍受能力的极限,加之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和人们改善自身经济条件的迫切需要,人们对生态的需求并不是十分强烈。

1.3萌芽阶段生态问题的具体表现。生态状况的变化始终与人类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经济规模日益扩大,致使资源的开采量和投入量急剧增加,资源的存量以惊人的速度递减。煤炭、矿山、森林等重要资源遭到过度开采,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状况出现失衡,加之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一系列诸如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土地沙化、地面沉降、物种减少、生态失衡等生态问题。

在生态问题萌芽初期,由于人口相对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生态的能力相对有限,加之此时生态的自净能力比较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开发离生态空间的承载极限还有一定距离,相对于稀少的人口及有限的开发能力而言,生态资源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然而,随着人口激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的剧增,人类活动对生态状况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尽管也有有识之士意识到如此下去经济发展将会受到生态状况的制约,但是由于此时人们对经济的需求仍就是主导需求,加之生态状况的恶化程度尚未超出人们的承受极限,关键还是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达到能够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程度,生态问题始终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进行生态建设,但是这种建设的投入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甚至可能会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因而人们对生态的需求仍只能是停留在需求愿望阶段,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促使其成为有效的需求,生态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2生态问题的突现

生态问题突现阶段就是指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人均GDp也有进一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逐渐增强,对生态的需求更加全面,并上升为主导需求,解决生态问题已经具备了各方面条件的时期。

2.1经济发展基本具备解决生态问题的经济实力。进入生态问题突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会有所减缓,但仍旧呈现上升的趋势。仍以美国为例,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29年,除了20年代初有一短暂的萧条阶段外,美国经济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1947年到1953年的7年时间内,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9,并且这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同时,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全世界GDp从1913年的27048亿国际元增加到1998年的337256亿国际元,在80多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1.5倍。至1998年,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西欧人均GDp已达17921国际元,东欧已达5461国际元,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已达27331国际元。人均GDp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近些年来增长幅度有所加大,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生活状况不断好转,人们的经济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生态问题突现阶段的发展并不仅仅表现在GDp的增加,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逐渐由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转变为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方式也过渡到绿色型经济增长方式,减少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减少了对生态的破坏行为。

2.2生态需求发展为第一需求。这一阶段,人们能够得到的物质供给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需求,对经济的需求会变得相对弱化。在人们衣食无忧之时,人们会考虑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在当代人生活质量提高时,如何满足下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对生态的认识逐步深化并且更加理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状况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加之思想观念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愿意承担生态税等利于改善生态状况的税收,甚至有可能愿意承担为消费生态而实际支付费用,这时人们对生态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生态问题已经突现出来。

生态经济现状篇8

关键词经济运行城市化金融经济力

当前,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市场机制,金融经济力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市场机制。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的数量以及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短缺型与过剩型两种类型,这使我国城市化经济运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无法更好地向前发展。对于城市化经济发展而言,金融经济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动力机制,能够有效地调节城市化的经济运行,其优势较为明显。

一、城市化经济的相关概述

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经济占据着核心地位,同时城市化的经济运行状态的好坏会给城市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为了能够保证城市化经济的更好运行,便需要充分了解城市化经济的内涵以及运行状态。

(一)城市化经济的内涵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经济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城市是城市化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化是根本的动力所在。如今,在我国城市化功能发展期间,城市化经济表现为人口向城市流动期间所产生的不同的社会行为,加之社会各种行为给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立足于本质,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已经实现了城市“化”的经济,并且分别从“城”和“市”这两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所谓“城”主要指负载城市基本功能的具有非农业性质的用地,同时也是非农人口生活所需要的资本化土地。“城”的经济运行主要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与城市土地经济相关的一种运行活动,在这之中也包括不同类型的土地地租和土地的选择以及利用情况,这些会给城市化经济的运行效率带来极大的影响;另外一种运行活动为市政经济,该部分的作用在于利用公共服务,满足人们在生产与生活方面的需求。[1]这与齐昕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城”的需求不仅包括人们对生产方面所提出的需求,还包括生活性需求与投机性的需求等;而“城”的土地供给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土地资源与土地负载物。“城”的均衡状态便是能够有效实现“城”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平衡的目标。

“市”主要指买卖市场或者交易的中心,立足于不同的方面,“市”的经济运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站在经济流量的角度,“市”的经济运行主要为财富生产、收入配置以及资金循环;立足于市场主体行为角度进行分析,“市”经济运行主要体现为生产者、生产行为以及投资行为等各个方面。“市”的均衡状态实现主要为“市”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

(二)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

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主要有“城”的经济运行状态和“市”的经济运行状态两个方面,只有确保两者之间保持均衡的状态,才能够达到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态的目标。城市化经济均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为“城”经济运行在空间维度中表现的均衡态,另一方面为“市”经济运行在空间维度中表现的均衡状态。在经济运行均衡状态下,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有“城”无“市”以及有“市”无“城”的状态。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非均衡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为可持续型,另一种为不可持续型非均衡。其中可持续型非均衡主要指将非均衡限制到适当的范围之内,并且确保不会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大幅度的负面影响;不可持续型非均衡代表非均衡已经超越了一定的限制,并且出现了一定的异化情况。如果城市化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不可持续型非均衡形态,则需要将金融经济力作为重要的调节方式,[2]让城市化经济运行能够转变成可持续型的非均衡状态,从而确保最终达到均衡态的目标,能够更好地保障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化经济运行中调节金融经济力的措施探究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经济的更好运行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城市化经济运行中,调节金融经济力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重要方面:

(一)需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地租调节能动力

对于金融经济力而言,城市地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地租会给城市化经济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城市化经济运行期间,城市地租的作用在于恰当的调节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状态,使其能够从短期平衡转变成稳健均衡的状态。因此,城市化经济运行期间,需要给予城市金融市场高度重视,尤其在房地产市场建设方面,需要确保为金融市场创建更好的条件,从而将城市化金融经济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在完善土地市场自由流转机制方面,[3]这与王健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处于非均衡状态的背景之下,需要利用资本市场交易使储蓄投资化能更加顺畅地转化。

(二)确保金融经济力传导优势的发挥

在城市化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经济力是其调节的基本手段。金融经济力的功能包括共享与普惠两个重要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功能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中存在的非包容矛盾,从而能够实现城市化经济在均衡基础之上,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包容性目标,并且实现金融经济力对城市化经济运行调节路径优化的目标等。立足于城市生产方面,社会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在金融资源掌握和使用期间,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平等性,[4]并且在掌握金融资源的基础之上,能够充分地掌握和实现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最终使主体财富能够进一步的增长。如果从消费角度进行分析,需要确保社会的各利益主体实现对金融产品平等消费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受益权利与福利改进权利。金融体系与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与包容性的发展中,能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撑。[5]这与付祺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极为相似。与此同时,金融经济力的融入,也能够帮助商业性金融以及农村合作性金融等方面构建金融服务框架。

三、结语

近年来,伴随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经济是其重要的发展产物,城市以及发展动力作为重要的空间载体,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经济的相关内容,第二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经济运行中调节金融经济力的措施。在分析中明确,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要使金融经济力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便需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地租调节能力;构建金融体系期间,还需要将金融经济力的传导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最终确保城市化经济运行中金融经济力的作用以及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更好地带动城市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枣庄农村商业银行高新区支行)

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现状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生态承载力测算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也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2―2020)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提出合理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市生态空间,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中的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外学者对承载力的研究文献十分丰富,但对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则不多。目前,对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对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概念、内涵的研究,虽然也提出不少测算生态承载力的模型,但是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模型来具体测算城市的生态承载力;二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大多是对区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仅仅从某一区域出发对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并没有从整体上对全国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缺乏全局性。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运用状态空间法,从整体上研究我国城市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纵向差异,分析我国城市生态承载力目前所处的状态,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文献,并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构建中,即考虑了生态系统承载力中所涉及到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诸多方面,同时充分考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到的新城城镇化的主要指标,突破以前学者研究中仅仅对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或者仅仅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的局限,将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上对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探讨,对今后城镇化过程中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考虑到正向指标和反向指标之间的差异,运用差值法将反向指标正向化,即将指标体系中反向指标如城市人口密度、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GDp能耗指数等正向化,然后考虑到各个指标之间单位的差异性,将所有正向化的指标数据标准化(极大值法),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个指标的相应权重。我国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附权重)如表1所示。

三、我国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测算与分析

1、研究方法

状态空间法本质上是一种时域分析方法,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外部特征,而且揭示了系统的内部状态和性能,它是欧氏几何空间用于定量描述系统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由表示系统各要素状态向量的三维状态空间轴组成。状态空间法是定量地描述和测度区域承载力和承载状态一种重要的方法,在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中,三维状态空间轴分别代表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和人类活动等。

根据状态空间法在区域承载力中的应用成果,生态承载力的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

式(4)中,a、b分别代表状态空间中的两个向量(现实生态承载力与理想生态承载力),假定其顶点为a、B,xia和xib则代表顶点a、B在状态空间中的坐标值(i=1,2,…,n),n代表状态空间的维数,?兹可区分为系统承载状况中的超载和可载两种情况。根据承载状况的数学表达式,我们设定在环境资源相同组合存在的空间,eCS在绝对值上必定小于eCC(0

?兹=>0,?坌eCS>eCC=0,?坌eCS=eCC

式(5)中,eCS表示现实生态承载力的矢量模,eCC表示理想生态承载力的矢量模,其中第一种情况是超载,第二种情况是满载,第三种情况是可载。

2、我国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测算结果

(1)社会子系统承载状况分析。根据状态空间法的原理分析,将标准化后的数据作为承载力系统各指标在状态空间中的点的坐标值。由式(2)可以计算出2009―2013年间,我国城市社会子系统的理想承载力,即eCC=0.7691,其中,社会发展因子为0.8629,人类发展因子为0.3494。这个数值本身代表2009―2013年这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在理想状态下的承载状况,因此该数值可作为我国社会子系统承载状况的判断依据。

通过式(3)可以计算出2009―2013年我国城市社会子系统的生态承载状况,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我国城市2009―2013年承载状况均大于0,并且逐年递增,这说明2009―2013年各年度实际的生态承载状况大于理想承载力,我国城市社会子系统一直处于超载状态。究其原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密度居高不下,城市人口基数过大使得尽管不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使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并且恩格尔系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增长迅速,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变大,这也是城市生态承载力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2)经济子系统承载状况分析。根据状态空间法的原理以及公式(2)可以计算出2009―2013年我国城市经济子系统的理想承载力,即eCC=0.7017,经济增长因子为0.7888,产业结构因子为0.4663。eCC的值是指2009―2013年这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在理想状态下的经济子系统承载状况。

通过式(3)可以计算出2009―2013年我国城市社会子系统的生态承载状况,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我国城市2009―2013年承载状况均大于0,并且各年度实际的生态承载状况小于理想承载力,这说明2009―2013年我国城市社会子系统一直处于可载状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使得人均GDp呈上升趋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提高以及城镇失业率的降低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经济承载度处于可载状态。但是2009―2013年间,经济子系统的承载状况非常接近理想承载力,经济处于可载和满载的边缘,原因在于政府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可持续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调,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过低,如果这些问题还不能得到重视,经济发展会慢慢向满载和超载方向发展,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提高城市经济系统的承载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

(3)生态子系统承载状况分析。根据状态空间法的原理以及公式(2)可以计算出2009―2013年我国城市生态子系统的理想承载力,即eCC=0.7545,城市生态因子为0.8660,环境污染因子为0.5000。eCC值是指2009―2013年这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在理想状态下的生态子系统承载状况。

通过式(3)可以计算出2009―2013年我国城市生态子系统的生态承载状况,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知,我国城市2009―2013年承载状况均大于0,并且各年度实际的生态承载状况大于理想承载力,这说明2009―2013年我国城市社会子系统一直处于超载状态。2009―2013年来,人均城市绿地面积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但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根深蒂固使得这种状况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缓解。城市生态问题的治理是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不能一蹴而就,要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和新型城镇化规划,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建设绿色城市。

(4)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的分析。根据三个子系统的权重,对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后,可得出2009―2013年我国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为0.7419,小于各年度的生态承载状况,这说明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处于满载状态。

如表5所示,2009―2013年,我国城市生态处于稳定状态,但始终高于理想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状况取决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制约。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立,但是几十年的发展问题不能够短期内得到解决,我国生态系统仍然存在重大的隐患,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建设,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

四、关于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影响一个城市生态承载力主要有三个重要方面: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以及环境子系统。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承载力与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在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同时,基于生态文明城市理论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妥善处理好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入手,实现城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政策方面,我们要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加快城镇化发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经济政策方面,我们要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强城市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加快绿色城市建设,为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环境政策方面。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法》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此外,还应按照统一规划、协调推进、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环境优先的原则,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

(注: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提升河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研究(批准号:2014224);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4年度科研项目――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KYZD01)。)

【参考文献】

[1]Holling.Resilienceandstabilityofecologicalsystems[m].annualReviewofecologyandSystematics,1973.

[2]peterson.estimatingresilienceacrosslandscape[m].Conservationecology,2002.

[3]walkerB.Resiliencemanagementinsocial-ecologicalsystems:aworkinghypothesisforaparticipatoryapproach[m].Conservationecology,2002.

[4]谢高地、曹淑艳、鲁春霞:中国生态资源承载力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1.

[5]王开运、徐建华、俞立中等: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11.

[6]叶裕民: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7.

[7]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8]王家骥、姚小红等: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J].环境科学研究,2000(2).

[9]王亚文: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西北大学,2006.

[10]毛汉英、余丹林: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J].地理学报,2001,56(3).

[11]殷培杰、杜世勇等:2009年山东省17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J].环境科学学,2011(9).

生态经济现状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指数

aComprehensiveandevaluativeStudyof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development

[abstract]asalong-lastingpursuitthemeofpresenttime,theharmoniousdevelopmentbetweeneconomyandecologyisalarge,interactiveandmutualinfluencingsystemconstructedbyaseriesofeconomicandecologicalchains,andlinksbetweenthesechains.itistheorganicconformationoffourlevelsofthedegreeofregionaleconomies,of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regionalecology,ofrelativeness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logy,andofdiffusionofpollutioninregionsthatarethestartingpointandpathwaytoconstructcomprehensiveevaluationsystemof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nomy.Furthermore,thedegreeofharmonybetweenregionaleconomiesandecologyisnotmoving-lessbutchangingallthetime.

[Keyword]regionaleconomies;eco-development;degreeofharmony;comprehensiveindex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产经营活动,而生产经营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和经济社会背景的环境下进行的。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而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既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化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一个急需深入探索的重要实践范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是否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怎样?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行性态如何?以往人们大多只是根据生态环境的质量水平来进行单方面判断,既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又缺乏判断操作上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其判断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不高。本文试图以区域经济发展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就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讨。

1.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涵义和特征

1.1300多年来的“工业文明”,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也导致了目前全球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全球资源的严重锐减。当今人类,一方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忍受着前所未有的恶劣生态环境。自从联合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以来,世界各国都迅速作出积极的反应,一致表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要求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趋于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背离和谐,便不可持续发展。

1.2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生态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通过经济链、生态链以及经济与生态联动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动的庞大系统。

1.3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其运动变化具有5个特性。

1.3.1综合性。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中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

1.3.2整体性。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面临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等诸多方面优劣程度的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总体评价。

1.3.3层次性。它是由多层次构成的,既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也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模和效率水平,还包括区域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

1.3.4过程性。它贯穿于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全过程,即这一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存在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问题。

1.3.5运动性。它是运动变化的,即随着经济与生态发展运动时空的位移变化,与之相并行交替的经济与生态发展及其质量优劣水平的也随之发生变化,既有可能变强,也有可能变弱。

2.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2.1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可以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来表示。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报告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所结成的和衷共济、相互适应、协调运行的良好状态关系的程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大,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小,则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不和谐。

2.2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通过统计指标来反映,而统计指标的设置又必须服从于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动变化的特殊规律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究竟应该选取哪些指标,建立什么样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才能既有利于计量评价,又有助于严密监测和科学决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现实课题。我以为,综合评价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下6项原则:

2.2.1客观性。设置的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运动变化状况的现实特征。

2.2.2完备性。从整体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包括空间完备性和时间完备性,空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要成系统,应包括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主要方面;时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要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行现状,更要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运行态势。

2.2.3科学性。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深刻内涵。应该根据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内在联系,选择含义准确、便于理解、易于合成计算及分析的具体、可靠和实用的指标,以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应当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由局部到整体,由复杂到简明,在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对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的直观结论。

2.2.4系统性。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一个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指标和指标系统并不是一个静止和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动态发展变化的概念。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指标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和衡量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指标;既要有反映和描述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系统状况的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统质量改善和提升的动态指标。

2.2.5可比性。评价指标既便于进行纵向比较,也要便于进行横向比较;既要可用以进行时序比较分析,也可用来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分析。这就要求在选择指标时,必须考虑到指标的延续性、综合性和关联性,同时考虑支撑分析和预测的可能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统计资料及其含义,参考统计年鉴和其他相关年鉴及文献,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2.2.6实用性。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指标体系应该简单明了,所要求的数据资料能够及时、正确、完整地取得,计量评价上要简便易行。指标数据的选择、获得、计算或换算,必须立足于现有统计年鉴或文献资料,至少容易获得、计算或换算,并采取国际认可或国内通行的统计口径,指标的含义必须十分明确,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估。

2.3根据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特殊规律性及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综合评价和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与生态两大领域的四个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及其若干分支项目的和谐指数系统(见表1)。

表1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表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

生态保护与修复度

植被损毁率(逆指标)

水土流失率(逆指标)

水质污染率(逆指标)

食物污染率(逆指标)

酸雨率(逆指标)

飘尘覆盖率(逆指标)

有害气体覆盖率(逆指标)

水资源缺乏率(逆指标)

自然灾害率(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固废排放量(逆指标)

“三废”治理率(正指标)

经济发展度

GDp增长率(正指标)

人均GDp(正指标)

人均GDp增长率(正指标)

单位土地面积GDp(正指标)

单位土地面积GDp增长率(正指标)

经济与生态关联度

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增长率(正指标)

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占GDp比率(正指标)

绿色GDp占GDp总量比率(正指标)

周边区域生态恶流度

周边区域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逆指标)

周边区域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逆指标)

周边区域“三废”治理率(正指标)

3.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3.1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评价指标权重

确定指标权重就是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指标越重要,其权重就越大。权重一般要进行归一化处理,使之介于0与1之间,各指标权重之和等于1。主观赋权法是一类根据人们主观上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来决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两两评分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就是依据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规则进行自动赋权的方法,主要有主成分析法、熵值法、多目标规划法等。这里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

设n个评价u1,u2,…,u4的相对重要程度依次为ω1,ω2,…,

n

ωn,0<ωi<1,i=1,2,…,n,且∑ωi=1,则称ω=(ω1,ω2,…,

i=1

ωn)t为u个评价指标u1,u2,…,un的权重向量。

为了确定n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由评判者(多人背靠背的方式)将n个评价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建立判断矩阵=(aij)n×n,aij是评价指标ui与uj对于评价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之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其取值按下列各种情况处理:

若ui与uj同等重要,则取aij=1;

若ui比uj稍微重要,则取aij=2;

若ui比uj较明显重要,则取aij=3;

若ui比uj明显重要,则取aij=4;

若ui比uj很明显重要,则取aij=5;

若ui比uj非常明显重要,则取aij=6;

若ui比uj极端明显重要,则取aij=7。

显然,判断矩阵u满足aij=1/aij,aij>0,i,j=1,2,…,n。

当判断者的判断确实真正反映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时,矩阵U满足aik·akj=aij,i,j,k=1,2,…,n,此时称U为完全一致性矩阵。将U的任意一列归一化后则为所求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ω,

nn

如取a的第一列归一化得ω=[a11/(∑ai1),a21/(∑ai1),…,an1

i=1i=1

n

/(∑ai1)]

i=1

3.2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分指标达标系数值的量化计算

计算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四个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U1、经济发展度U2、经济与生态关联度U3、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U4)共24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

根据评价指标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U1的13个分指标U11,U12,…,U1i(1≤i≤13)的达标系数值h1i,其方法为:

若U1i为正指标(其值越大越好的指标),记U1i的基准值(即取U1i所有可能取值中之最大值)为U01i,则h1i=U1i/U01i;

若U1i为逆指标(其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此时U1i的基准值U01i取U1i所有可能取值中之最小值,则h1i=2-U1i/U01i;

若U1i为适中指标,取值越靠近其最优取值U01i(称为U1i的基准值)越好,则h1i=∣1-(U1i-U01i)/U01i∣。

为防止个别指标特好或特差,导致评判结果的不合理性,特别约定0≤h1i≤1。

同理,可以计算出经济发展度U2的5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h2i(1≤i≤5)、经济与生态关联度U3的3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h3i(1≤i≤3)、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U4的3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h4i(1≤i≤3)。0≤h2i≤1,0≤h3i≤1,0≤h4i≤1。

3.3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四个层面得分系数的量化计算

采用通常的加权合成评价法,分别计算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四个层面评价指标(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得分系数。

3.3.1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1。

mi

h1=∑ω1ih1i(1≤i≤13)

j=1

式中,h1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1i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1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1i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1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达标系数值,0≤h1≤1。

3.3.2经济发展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2。

mi

h2=∑ω2ih2i(1≤i≤5)

j=1

式中,h2表示经济发展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2i表示经济发展度层面的5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2i表示经济发展度层面的5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达标系数值,0≤h2≤1。

3.3.3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3。

mi

h3=∑ω3ih3i(1≤i≤3)

j=1

式中,h3表示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3i表示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3i表示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达标系数值,0≤h3≤1。

3.3.4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4。

mi

h4=q∑ω4ih4i(1≤i≤3)

j=1

式中,h4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4i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4i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达标系数值,q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对评价区域的扩散系数,0≤q≤1,0≤h4≤1。

3.4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指数计算与分级

前面所述的4个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从4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反映有关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整体的状态特征。如果要总括揭示和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整体的运行状况,还需合理设置各项指标的比较标准,将各项指标与比较标准进行对比,并将结果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构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整体状态的评判模型,即:

h=ω1h1+ω2h2+ω3h3+ω4(1-h4)

其中,h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指数;ω1,ω2,ω3,ω4依次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权重系数,且ω1+ω2+ω3+ω4=1;h1,h2,h3,h4依次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得分系数。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指数h的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相对越好,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指数h的数值越小,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相对越差,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弱。

为了便利地将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的综合指数应用于综合评判和管理决策,有必要根据综合指数,对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的等级进行粗分处理。可以将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划分为7级:综合指数h=1(通常不会出现),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完全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85,1],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很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70,0.85],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较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60,0.70],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基本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45,0.60],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较不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30,0.45],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很不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0.30],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完全不和谐的状态。

4.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性态的综合评判方法

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性态,是指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量变状态之特征。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具有运动变化之特征。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随地都在运动变化着的。那么,一个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和谐程度究竟是向好的或更好的方向运动变化,还是向差的或更差的方向运动变化,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我认为,应该建立判断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性态的数学模型,据此来进行定量评判。

判断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过程中量变状态的特征,具有以下数学模型:

p=ht/h0

式中,p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指数;ht表示报告期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h0表示基期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

公式的经济意义是:当p=1时,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在运行中其程度没有变化;当p>1时,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在运行中其性态从差的(或较好的)向着好的(或更好的)方向运动变化;当p<1时,表明在运行中其性态从好的(或较差的)向着差的(或更差的)方向运动变化。

本文研究所完成和揭示的是关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而更重要的是将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实证研究分析并据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刊物所允许容纳的篇幅所限,笔者将另文就本文所提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综合评判中国及其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2:136~142.

2.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2:17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