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改革总体方案十篇教育改革总体方案十篇

教育改革总体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6:16

教育改革总体方案篇1

通过这次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深入学习和了解,及时了解党中央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观战略布局,紧跟党的教育发展步伐,把为党培养人为党育人工作落实到自己的教育工作中。

《方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要原则是,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方案》确定的改革目标为:经过5至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方案》列出的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二是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完善幼儿园评价,改进中小学校评价,健全职业学校评价,改进高等学校评价。

三是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四是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五是改革用人评价,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促进人岗相适;

《方案》组织实施,一是要落实改革责任,二是要加强专业化建设,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履职尽责,带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理念。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涉及到不同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以攻坚克难的勇气、久久为功的韧劲,进行系统设计、辨证施治、重点突破。

《总体方案》的基本定位和考虑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以五类主体为抓手,着力做到政策系统集成、举措破立结合、改革协同推进。

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就是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线,贯穿于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始终,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以破“五唯”为导向,就是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紧扣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立足基本国情,坚持积极、稳慎、务实,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既大力破除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做法和导向,又着力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以五类主体为抓手,就是立足全局,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针对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不同主体,充分考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不同教育领域和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特点,分类分层研究教育评价改革思路、提出改革措施、明确实施路径,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为推动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完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的工作机制,《总体方案》提出:“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主要设计了三项改革任务。

第一,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在健全领导体制方面,提出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坚决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在完善工作机制方面,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

第二,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提出对省级政府主要考核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突出问题等情况。在评价方式上,既评估最终结果,也考核努力程度及进步发展。各地根据国家层面确立的评价内容和指标,结合实际进行细化,作为对下一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依据。

第三,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三不得一严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引导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推动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总体方案》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将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以及党建带团建队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依法治校办学、维护安全稳定作为评价学校及其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的重要内容,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为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履行职责,《总体方案》设计了一系列改革任务。

第一,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第二,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第三,强化一线学生工作。

《总体方案》在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和高等学校评价中分别进行了政策设计。

第一,突出质量导向。教师科研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

教育改革总体方案篇2

据获悉,2月23日上午10点,江苏省教育厅将举办新闻会,沈健厅长将通报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新动向,其中包括社会瞩目的高考新方案。根据@江苏教育公布的最新信息,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包括1个整体方案和5个具体方案。

整体方案是《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包括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等5个方案。

江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方案是严格遵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节点和制度框架内,结合江苏省省情和教育实际,并在总结以往高考改革经验、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制完成的,力求体现国家要求,具有江苏特色。

江苏高考新方案23日正式公布采用3+3模式

江苏省教育厅于2月23日上午10:00召开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会,通报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及2019年普通高考工作有关情况。

实施3+3模式选考科目调整为6选3

在高考科目设置方面,和现行高考方案相比,江苏省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选考科目,并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高考综合改革2019年启动2021年正式实施

教育部明确江苏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为2019年,并要求于2019年6月底前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根据这一要求,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应该是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考生可享受同一必考科目两次考试机会

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包括1个整体方案和5个具体方案。整体方案是《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包括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等5个方案。

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方案是严格遵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节点和制度框架内,结合江苏省省情和教育实际,并在总结以往高考改革经验、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制完成的,力求体现国家要求,具有江苏特色。

在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方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做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要求,江苏省实施了招收农村学生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确定了实施区域。

在改进考试形式和内容方面,和现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相比,江苏省将开齐开足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13门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范围,江苏省考生在高中期间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在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方面,严格执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关于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要求,自2019年起,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的考生加分政策;自2019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教育改革总体方案篇3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档案;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为当前高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培养优秀人才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教学质量是评价高等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学档案是全面客观的反映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状况的原始记录,直接揭示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完善教学档案管理,为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服务。

1.高校教学档案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1.1高校教学档案特点

高校教学档案是指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材料,它是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过程的原始记录。它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成效的真实反映。

1.2高校教学档案的主要内容

1.2.1各种教学管理性文件,包括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教学方面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各级教学管理部门下达的教学制度、办法、规定、条例,及教育改革、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培养目标。

1.2.2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及使用,课程安排,学生的实习及社会实践安排,教学检查及实施过程形成的原始记录和各种统计表。课堂教学,听课记录。考试试卷、教学质量分析、学生成绩、学生评教资料、招生、就业情况等。

1.2.3教师的优秀教案、教学成果、精品课程、优质专业等材料。

2.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目标要求

2.1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精神,要求各级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2高校面临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命线的重要内容。各个高校建立各种教学工作目标,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教学质量,要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与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高度重视教学工作。

2.3各个高校增加对教学的投入,保证本科教学经费的投人,切实保证生均教学经费、基本教学保障经费逐年增加;并且加大对实验实践教学、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用图书资料等所需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4要求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树立教书育人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教学工作规范,通过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求管理人员要把主要精力投人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要求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活动,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掌握真才实学

2.5高等学校实施精品专业建设工程,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集中精力建设优势专业、特色专业

3.教学档案与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联系

3.1教学档案是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方案的一个重要依据

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分析和总结过去教学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而教学档案就是完整记载了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和结果,教学实施的状况和效果,具体地指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规模与教学质量,发展目标与经费投入,它全面客观的反映了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状况。是评估教学质量,考核教师,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客观实在。所以,它是实施教学改革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3.2教学档案是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方案的一个重要基础,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加大教学工作的投入、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学档案为基础,对过去的教学工作,做细致的研究和分析,针对本校在教学工作的不足,找到制约和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问题,从而制定出适合提高本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方案的措施,而教学档案的内容就可以为这项工作提供重要基础。

3.3教学档案是评价、总结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方案成效的凭证,是确保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学校内部监控和评价体系的重要凭证

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方案过程中,教学档案真实记载了从制度、计划到实施情况及结果的系统材料。教学档案可以使我们分析评估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后的效果,如:通过学生成绩、学生就业情况、学生评教情况等,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课程设置、专业结构、教材使用等方面的成果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不断进步。

4.完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与服务好教学改革工程思路和方法

当前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使命就是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教学档案作为高校一类专门档案,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正是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完善教学档案工作积极主动地为高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服务。

4.1认真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是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方案服务的基础

由于教学档案的内容丰富、形式复杂决定了教学档案收集工作的艰巨性,所以收集教学档案材料要做到真实、完整。首先是档案基层单位、系、二级学院要及时收集、归档各项教学档案,学校专职档案工作者要积极主动下到基层单位、系、二级学院,针对现阶段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任务,严格按照收集范围和归档要求,指导和协助教学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确保教学档案高质量的收集。

4.2认真做好教学档案的整理、立卷、编目工作,将教学档案及时整理鉴定、立卷编目、制作检索工具

根据现阶段信息时代的特点,建立和完备各种检索体系,以便档案利用者按自己的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项目查找档案。充分揭示教学档案的信息,使教学档案最大限度的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方案服务创造条件。

教育改革总体方案篇4

据介绍,2014年6月14日至15日(双休日),初三学生参加六场笔试。语文(满分120分)、数学(满分120分)两场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英语(满分120分,含人机对话考试3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场合卷、开卷考试,满分各为6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物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化学(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取消2015届初三学生在初二年级(2014年)参加的生物、地理全市统考,由各区在初二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时间进行考试,采用合格/不合格的评价方式,考试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

考务安排

注:2014届初三学生已在初二年级参加的生物、地理考试分数仍按原方案计入中考总分;体育考试满分40分,安排在2014年4月进行。

记者从南京中考改革2014年过渡方案中发现几个明显变化:

一、“赛程缩短”,笔试从原先的3天半缩短为2天;“场次项目缩减”,笔试场次从原来的7场减少为6场,2015届初三学生的生物和地理取消了;

二、“方式灵活”,中考生物、地理将采用在线网络考试方式进行,而体育考试将引入智能测试器材。

“过渡方案变化可以用笔试天数缩短、笔试场次科目减少、考试方式改变来概括。”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分析,此方案适用于2014年初三年级学生参加的中考和2014年初二年级学生参加的生物、地理考试(俗称“小中考”),称为“过渡方案”有三个原因:首先,要延续原中考方案中生物、地理“小中考”的前置规则设定,即考试结果计入中考总分,并且两门学科的分值在总分中的权重不能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中考的总分不宜改变;其次,此时初三上学期学习已过半,简单删减考试科目会影响学校已经安排好的正常教育教学组织工作,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稳定;第三,教育部和省高考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在高考方案没有定论的前提下,明确改革方案的“过渡性”是一种务实的且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记者注意到,南京中考改革2014年过渡方案将笔试时间提前到了14日、15日两个双休日。“放在双休日,可谓一石三鸟。”一位教育专家分析:“首先,家长不用请假接送孩子考试;其次,双休日人少车少,考生进出考场更方便安全;另外,考点学校也不必调整课程影响教学了。”

教育改革总体方案篇5

这次省级实验小学学业评价改革学校实施方案交流会,是今年三月份在建湖召开的全市小学学业评价与监控研讨会的一个后续会议,旨在进一步交流全市省级实验小学对市教育局颁发的《盐城市小学学业评价与监控指导意见(试行)》贯彻落实的情况。会议时间虽然不长,但内容比较丰富。昨天下午七所不同层次的学校作了会议交流。今天上午,同志们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永军博士的专题讲座,吴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小学发展性教学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相信大家受益匪浅。下面,我想就我市今后推进小学学业评价改革工作谈几点想法,供同志们参考。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实施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年初,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在20*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充分表明教育部领导对这次课程改革的态度和决心。今年春天,原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等一批教育界的老领导,联名写信给总书记,恳请党中央、国务院扎实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切实抓好素质教育的实施,胡总书记、温总理对此都作了重要批示。最近,教育部正在开展全国范围的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素质教育发展状况调研。可以说,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世纪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回顾我市课程改革三、四年来走过的历程,我认为,我市小学新课程实验总体来说运行情况是良好的。20*年我市大丰成为首批省级实验区,同时建湖起始年级率先使用新教材。2003年秋学期我市小学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当前,全市小学正朝着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发生着深刻、喜人的变化:变化之一: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现在的课堂大多改变了以往满堂讲、满堂灌的状况,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也富有了灵性,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变得更加喜欢学校、更加喜爱学习了。变化之二: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培训、教研活动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教研活动,正在各地各学校广泛开展,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风气正在逐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广大教师得到了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一大批教师,特别是许多年轻教师,正在借助课程改革这个极好的平台和难得的机遇,脱颖而出,成为小学各科教学的骨干。变化之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改革开始启动。不少实验学校已经把评价与考试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新课程实验同步推进。注重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发展。一些学校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在重视知识、技能考核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业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健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学校、老师总认为:这次课改同以往的课改没有什么两样,也就是开头轰轰烈烈地搞一些形式主义的所谓改革,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草草收场,重新回到过去的老路、老模式上去。二是改革主动性比较缺乏。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途径。要改革就要有创新,就要动脑筋、花力气。而一些同志已经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对新的改革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味等待观望。三是畏难情绪较大。这次改革不同于以往的七次改革,而是一个整体改革,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在教育理念、师资质量、经费投入、教学资源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于是一些同志过分强调这些困难和问题,在新课程实验面前望而却步。四是形式化现象严重。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许多人对这次课程改革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甚至还有人认为改革只是换一换教材,说一说时髦用语。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现象,课堂教学中搞一些看似热闹的对话交流和所谓的小组合作探究,还有的过多地将歌舞绘画、多媒体等引进课堂,从上课到下课热热闹闹,花拳绣腿式的课堂教学显得浮而不实。而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等真正需要改革的东西,却很少去思考、去研究。

以上这些问题是改革发展进程中必然要面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各位校长、各位教研人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定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二、落实措施,扎实推进,以评价改革引领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开展。

评价改革既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评价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度以及参与新课程实验的积极性。我市自新课程实验开始以来,就同步进行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初,市教育局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盐城市小学学业评价与监控指导意见(试行)》。上半年,全市32所省级实验小学和市大庆路实验学校、市开发区实验小学按照市教育局的《指导意见》,分别制定了学业评价改革的学校实施方案,市教科院已经将这些方案汇编成册,并作为会议材料分发到每所学校。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各自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践和探索,将纸上的方案变成实际的操作行为,以评价改革的扎实推进,引领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发展。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宣传。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影响改革深入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各位校长要带头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学习《盐城市小学学业评价与监控指导意见(试行)》。在统一班子成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要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讨论,以形成共识,增强广大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与此同时,还要把改革的精神、改革的利害关系向家长、向社会进行宣传,以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从而为新课程推进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课程改革中舆论宣传工作很重要。今年市区小学毕业生的文化成绩测试,改革了成绩公布方法,学生考试成绩以等级制公布,学校考试结果直接通知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学生成绩只公布等级很是不理解,有的还找到学校质问老师:我们的孩子在你们学校读书,结果考试连个分数都不能知道,这怎么行?这是对学生、对我们家长负责吗?有一些领导干部也找到我们,要查一查孩子的考试分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素质教育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没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因此,对新课程实验中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做法,要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利用宣传栏、校报、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从而赢得社会、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要对《实施方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市教科院已将各校的实施方案汇编成册,并在会上发给了大家。昨天下午,代表不同层次的七所学校,又做了大会交流。这些根据各自学校不同校情制定的、各具特色的、有一定操作性的实施方案,都给我们以启发和思考。希望各学校组织班子成员及教师认真学习、借鉴。应当指出的是,有一些学校对这项改革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没有自己的思考,实施方案制定得简单、粗糙,有的干脆把市局的《指导意见》依样画葫芦地翻版了一下,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做法。这次会议后,希望每所学校根据自己的校情对《实施方案》进行认真的修订,并进行细化,把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位老师。要发动全体教师参与,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把方案修订、完善的过程,变成全校教师进一步学习提高,进一步统一认识的过程,绝对不要仅仅一两个人草草地拿个方案。市一小等学校的方案制定得比较具体、详细,操作性比较强,大家回去可以看一看。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和研究。实施方案有了之后,不要仅仅是纸上谈兵,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为什么这次《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市教育局要紧紧抓住省级实验小学?一是因为省级实验小学有条件来承担这个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也有责任和义务带头实践和探索。二是因为评价改革不仅能将课程改革引向深入,而且也为学校提升办学内涵,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因此,我们的校长应当好好把握机遇,主动地去研究、去实践。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理论大家都知道,关键是要探索具体的实施途径。比如形成性评价怎么评?展示性评价展示什么?水平性评价如何命题?等等,这些需要各实验小学先行探索、超前思考。当然,现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不是否定过去,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扬弃,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对水平性评价改革的实践和研究问题。水平性评价是指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的学科水平笔试。强调这个问题,就是想表明这样两个观点:一是考试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改革并不排斥考试;二是考试需要研究,要严格把握试卷的难易程度,坚持考查学生应知应会、教师应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了解学生对学科课程标准的达成情况,又要避免任意拔高教学要求,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推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在学科考试的命题上要进行研究、要进行改革。市教育局组织的20*年、2004年的质量调研及今年市区小学毕业生的文化成绩测试,其试卷命题坚持“用素质教育思想命题,为课堂教学改革导向”的原则,对试题进行了精心的研制,应当说,较好地发挥了教学调研的导向作用,对全市小学教学改革和新课程实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地各学校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的考试命题,进一步改进水平性评价,使考试的导向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第四,要进一步积累经验。实施评价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可能一蹶而就,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实践和探索过程。因此,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并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不断地完善、提升,从而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次会议主要是实施方案的交流会,下一次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召开评价改革的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希望大家到时能介绍自己学校有特色、有个性的经验,展示自己学校在评价改革实践中的探索成果,更好地发挥省级实验小学的示范性、实验性作用。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我市小学学业评价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学校校长是评价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评价改革是校本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各学校都要成立学业评价与监控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一把手校长不要成为一个不问事的名誉组长。校长、分管教学的校长要和老师们一起研究、一起探讨,真抓实干。学校的职能部门、学科的教研组长、相关教师要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和实验,努力探索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评价改革操作途径。各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档案资料,加强学生学业状况的跟踪调查研究,确保学业评价与监控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教研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研究和指导的职责。实施新课程,教研部门、教研人员要身体力行。教研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能力;要把评价改革作为新课程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和课堂进行调研,和一线老师一起实践、一起研究,并及时解决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要和教师一起及时反思评价改革中的优劣得失,不断提升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实施水平;要及时发现、培植、总结先进典型,绝不能做“教研官”。最近,市教育局常局长在大丰召开的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上,对市、县教研室和教研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县都要建设高水平的教研队伍,各县(市、区)要配齐配足教研员;要实行教研员聘任制度和流动制度,能进能出不搞终身制;要加强教研员的工作考核,考核要和学科教研活动、学科教学质量挂钩,要看帮助基层解决了多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研员每年要开设示范课,下基层指导教学工作四周以上,要在学科研究、教师培训、命题研究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提高全市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贡献;要加大教学视导力度,今后要改变教学视导只是数数学生作业,查查教师备课,看看学校课表等粗浅的、低层次做法,要强化教学视导的指导作用,反馈意见要站在教改前沿,击中实质和要害,重在帮助学校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市教科院、各县(市、区)教研室很好地贯彻落实常局长对教研工作的要求,加大对小学教研员工作的考核力度,努力发挥教研员这支队伍在全市新课程实验中的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

教育改革总体方案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因素;改革对策

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以全面培养高职生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学习与实践能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高职体育教学工作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整个教学体系无法高效实施,如何避免这些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未来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需要重点解决的。

一、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高职体育教学大纲指出,体育教学是当代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培养全面性、综合性、高效性素质人才的关键。其中,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虽同属高等教育,但在培养模式与规格上,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认真理解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高职体育教学应具备四个基本属性。

二、影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因素

从目前体育教学情况看,高职体育教学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体育教学改革成效,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影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

(一)思想问题。高校尚未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教育部提出的教学目标,并未严格落实,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缺少先进的思想为指导,高职教育改革水平难以达到预期状态,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推广,阻碍了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发展问题。体育教学与“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相互违背,无法体现体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关联性,限制了学校参与体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缺乏改革精神,也就失去了教育的竞争力,无法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三)教学问题。教学改革实践不足,教师与学生无法共同参与教改建设,一些先进的国外教学模式得不到推广,提教学缺乏创新性、职业性等特点。例如,教师对体育教学方法研究不足,依旧坚持传统式体育教学方案,这与当代体育教学改革思想是相互违背的,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拓展性思维。

三、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避免的趋势,也是高等教育事业优化发展的必然决策。为了减小高职学校体育改革的难度,教师要懂得转变教学思想,从多个方面实施改革工作。一方面,要深入解读“体育改革”的定位,明确素质教育主体对象;另一方面,敢于创新教学模式,从多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

(一)教育性。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总方针,高职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性。“人性化”是当代高职教育的新概念,体育教学工作更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性化教育发展内涵。教师要懂得为学生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积极灌输体育教学教学理念,把握高职学生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性化教学改革目标。其中,既要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考,也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与发展中,体现出体育教学人性化改革的实际意义。

(二)健身性。学校体育总体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它的本质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体质水平。“体育教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理念,“以体育教学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明之精髓。高职学校开展体育教学教学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角度出发,拟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工作方案。

(三)职业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以学科体系来设置课程体系,它是以按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专业,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课程体系,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上岗,专业就业率高,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确定。

(四)文化性。体育包涵的竞争、勇于挑战、直面挫折、团队意识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人重塑健康体魄,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沟通、创新、决策能力、吃苦耐劳具有独特作用。“人性化”是基于人为主体的思想意识,一切社会改造活动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从教育事业发展来看,人性化是立足于人本思想的特性,以学生为根本,采取一系列有关的教学改革措施。高职体育教学工作改革阶段,要从学生实际需求情况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教学改革方案,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先进性。

(五)全面性。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全面发展思想,从多元化角度时间体育教改目标。彰现高职教育特点,密切与人才培养的关联。在完成一般普通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开展职业体能训练,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体能的提高,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特色;遵循人体发展规律,尊重学生兴趣,发挥教师专长,注重教学实效;融入素质教育范畴,为塑造学生良好个性构建平台。

四、结论

总之,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机构,重视体育教学改革是教学之根本,也是推动学生个人潜能全面发展的关键。针对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校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多个方面拟定教学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而坚持发展性、职业性、文化性等原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围绕着几个原则开展教育改革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娜,姜同仁.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物质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04).

[2]刘凤勇,毕荣君,李军.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7(24).

教育改革总体方案篇7

关键词:应用科技大学;专业培养方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99-03

为了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基于这样的背景,2012年12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启动了“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目前,参与该项目的高校共32所,分别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我国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支持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而如何改革和制定新的专业培养方案成为应用科技型大学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应用科技型大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必然性

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是教育部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于2012年12月部署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对欧洲应用科技大学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研究、对促进本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贡献研究,以及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在本国教育体系中的功能目标定位、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的研究,旨在探索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使得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并促进我国经济转型[1]。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请推荐有关院校参加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的通知》要求,参与高校必须符合“办学定位明确、特色明显,技术技能培养能力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居领先地位,学校重点学科和骨干专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有重大支撑作用,学校领导班子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明确要求。因此,这32所高校有必要按照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特点,改革并制定新的专业培养方案。

二、应用科技型大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策略分析

专业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进行教学组织、运行、管理、监控与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师生完成整个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应用科技型大学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应该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的思路,结合各个高校各自的具体情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科学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做好培养方案,努力使学生成为各具特色的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2]。

1.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是通过对32所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试点改革,以探索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解决企业用人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问题。32所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时,尤其是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应该遵循教育部的这种人才培养思路,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学分、教学内容、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认真研讨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等等,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校企合作落实在各个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使得各专业的学生能真正成为服务地方、服务具体行业和企业的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2.结合实际改革专业培养方案。各个高校有着不同的师资力量、不同的生源特征及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因而,32所高校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校内外的具体情况,将自身特色展示出来。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可以对每个专业做一个Swot分析。先分析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再对比分析同等院校本专业的专业设置特征和人才培养效果分析,最后得出自身专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w)、机会(opportunity,o)、威胁(threat,t)。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在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的前提下,合理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3.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本身就是通过对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在本国教育体系中的功能目标定位、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的研究,来探索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3]。因此,32所高校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应该对比分析欧洲各大学,尤其是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内容,再结合本校特点,具体制定可操作的、具有时效性的专业培养方案。

三、移通学院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策略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成立于2000年8月,是经教育部批准,由重庆邮电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所设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13年参加中国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加入该项目后,移通学院及时调整了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战略,深入细化各个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

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移通学院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致力于培养人格高尚、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工程型、创业型、国际化”、服务于信息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人才。

2.结合实际,制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除了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外,还要对移通学院各专业做Swot分析,也就是对各专业的内外部环境做分析,得出各个专业的优、劣势,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制定独具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

移通学院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经积累了14年的办学经验和教育资源。和其他三本院校相比,移通学院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天优势,当然在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硬件资源上还有不足之处[4]。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经济发展形势、企业应用等宏观外部条件,移通学院在专业结构上进行了调整。新增了物联网工程、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并且对原有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全面改革,重新制定了2014级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改革后的专业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如表1所示:整个专业培养方案共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通识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专攻课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全校任选课程。每一模块下,都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优势,精挑细琢课程安排,合理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在移通学院专业培养方案整体框架下,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要体现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公共必修课程、专攻课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中均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表1中的实践方式①~⑦分别表示:①团队式实践,集体参与,校内双体系人才培养基地、大学校园微创企业、校内拓展训练基地、校内竞技体育中心、校外企业合作;②寒暑假社会实践;③体育;④机房上机实验;⑤校内或校外毕业实践;⑥校内实验室实训平台操作;⑦根据不同课程,具体安排,有校企合作培训、机房上机实验、寒暑假社会实践、校内实验室实训平台操作等形式。对于第⑦种实践方式,因专业课程不同而方式不定。比如,移通学院在制定201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时,从社会需求出发,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5],删减不实用的课程,增加具有专业竞争力的课程,全面改革和制定新的专业培养方案,方案如表2所示。

按照移通学院专业培养方案整体框架下的理论与实践的配置改革后,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比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毕业学分达标。基本要求如表3所示:理论总学分119分,占比73%,实践总学分45分,占比27%,与教育部专业培养方案吻合,而且更符合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规划的相关要求。

3.充分借鉴德国的办学经验。移通学院坚持实施国际化战略,继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联合成立中德应用技术学院以来,已与德国、美国等国的十余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广泛开展了中外联合培养的硕士、本科双学历教育活动。在与德国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充分考察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经验,尤其是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充分借鉴他们的先进教育经验,将可操作的、可移植的教育经验融入到移通的专业培养方案里。

四、结论

应用科技型人才的培养能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教育功能目标定位、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以满足企业对应用科技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201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为例,分析了应用科技型大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策略问题,期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改革,找到适合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学春.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积极创建特色鲜明的应用科技大学[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3,(2):8.

[2]张发明,刘安民.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2012,9(1):26-29.

[3]张有龙,赵爱荣.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分析及借鉴――兼论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93-95.

教育改革总体方案篇8

【关键词】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课堂改革

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有10年。10年过去了,课堂虽然有所变化,但仍然不尽如人意。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声”“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2009年秋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司司长讲道:“课堂教学必须继续改革,如果不改革就会回到老路上来,这是对民族、对国家的不负责任。接下来的改革不是简单的改革,而是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是深化改革。”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然而过去的一些传统教学方法不再适应新课标要求,没有树立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理念。可见,课堂教学改革重要而必要!

一、“自主学习·合作建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由中国科学院卢仲衡先生在上海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为“教师阐明教学目标学生自学(配备自学辅导教材:自学课本、习题本、答案本)3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阅读、练习、自检、小结)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对全班进行总结。”

(二)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由于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其不同的观点的基础。因此,合作学习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二、“自主学习·合作建构”教学模式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

1.组织发动

实施前要在班级中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介绍该学习模式的重要性、课改学校的过去和现在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情况,强调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给学生带来的好处等,使学生乐意接受改革,乐意改变自己。特别是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以便于在改革实施阶段划分学习小组。

2.学习小组划分

实行小组组长负责制,每个小组4~8人,以6人为最佳。小组成员自行组织推荐组长,或由自己成立组长后招募组员,只有自愿组建的团队才能融洽交流,才能形成和谐小组,相互交流才没有压力和障碍,各小组自行命名(命名原则为健康,积极向上),自选竞争口号。建立学习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实行捆绑式评比,各组都有各组的竞争口号,便于经常性评比。

(二)教师的备课步骤

1.各备课老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收集有关课本,本节本章的教学资料,对本科目同章节的内容有全面整体的把握,进而找出各个知识要点及主要问题,然后依据知识点和主要问题设置学习目标,此步要求老师要提前两周左右时间像学生一样去学教材,做练习,然后研究撰写教案,制作课件。

2.集体备课。团结就是力量,充分团队作用。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提前一周研究下周教学内容,针对课时划分,学习目标,学案编制,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共同研究,达成教学共识。

3.编制学案。

①编制原则:以课时学案为基础,即每课时一份学案,但是内容必须精简,内容太多则无法完成,也就失去了学案的意义。

②编制内容:课题名称、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指导、基础知识、问题探究(可选)、当堂检测、能力提高(可选)、拓展延伸(可选)、问题反馈等。

③编制人员安排及要求:编制成员为本备课组成员轮流安排,一人编制,至少一人审阅(以保证学案质量)。编制人要提前一周编好后交给审阅人检查修订,保证学案在上课前一天发放给学生,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自学时间。

(三)课堂教学的一般环节

1.阐明学习目标及任务:学案已经写明,在此只是让学生重新回顾并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1~2分钟)

2.教师强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学案、练习册,组长负责检查组员作业并讨论相关疑难问题,交流并统一组内答案(注:统一答案不是相互抄袭,是在大家有一定基础后讨论得出的最终结果)。(10~15分钟)

3.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同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以部分空白形式呈现),完成后与部分同学交流,检查学生自学讨论完成情况。

4.学生自行到黑板上完成知识框架,构建本课知识脉络,展示自己的才华(注:要求每人只完成一题,不能带书和资料等,照顾尽量多的同学能展现自己),没有上黑板展示的同学则观察黑板上的问题有没有出错,并自行到黑板纠正。(3~5分钟)

5.检查评比小组完成情况。此过程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小组必答题,随机分配给各小组,然后由该小组推荐一人回答问题,以分数的形式展现完成情况,答对加分,答错不记分;该组答错,其他组抢答,按抢答部分记分;另一部分为抢答题,抢答部分设置以必答部分的双倍积分,答错扣必答部分分值(抢答的原则分两优:一是优先给弱势团队,而是优先给先抢答者回答),每次结束给予精神鼓励,对表现较弱者给予安慰并提出希望。(7~10分钟)

6.课堂总结:总结本课知识点及重难点,分析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及原因。(5~8分钟)

三、“自主学习·合作建构”教学模式的完善

在教改实验初始,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难以估计到的。教改实验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不是孤立的行为,它和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不论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就要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全力解决。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进行持之以恒的艰苦探索,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集思广益、通力合作。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智慧是崇高的。咱们有信心来开创中学课堂教学的新天地,探索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教育改革总体方案篇9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合理配置教育人才资源,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符合中小学、幼儿园管理特点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各学校采取“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办法,全面实施教职工聘用。

二、改革目的、意义

目前,我旗教师队伍整体上能够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工作积极性不高,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为用人体制陈旧,机制不活,干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难以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现状,就必须从改革用人机制入手,激活体制和机制。通过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和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的转变,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三、改革原则:

1、法人负责原则。各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本单位教职工的聘用工作。

2、公开聘用原则。以教代会的形式对聘用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坚持岗位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和结果公开的“四公开”原则。

3、择优聘用原则。注重实绩,任人唯贤,秉公办事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

4、公正聘用原则。学校要把设岗情况、岗位需求条件、教师职责、教学任务、任职条件、工作目标、岗位的工作量等进行公布。

5、亲属回避原则,即校长不能聘用其直系亲属为班子成员或学校财物管理工作人员。

6.依编定岗原则。按编制确定岗位(管理人员、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工勤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公平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原则,聘期一般为2年。(在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履行所聘工作岗位职责的,经本人申请,提交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四、改革范围:

全旗各中小学、幼儿园全体教职工。

五、改革办法和程序

1、成立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教职工全员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教职工全员聘用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为:校长、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和教师代表(教师代表则教代会选举产生)。

2、制定聘用方案。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要求,制定学校岗位说明书和人员聘用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聘用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组织实施办法、聘用后考核奖惩办法等。经教代会讨论通过,报教育局审定后执行。

3.公布聘用岗位、岗位职责、聘用条件、聘用方法等事项。不得随意增设内设机构和岗位职数。确需增设内设机构和环节干部数必须报教育局批准。

4.本人申请并提交《应聘意向书》。

5.应聘人员参与学校内部的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竞争上岗的程序是:课堂教学、民主测评、考核、竞职演讲等(专任教师竞聘上述四项均参加,其它岗位只参加后三项;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采取上述三种办法以外的其它办法)。课堂教学主要是评委通过对授课者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量化打分;民主测评是全体教职工对被测评对象工作的评价;考核主要是学校对被考核对象一年来的德、勤、能、绩量化打分;竞职演讲是考察演讲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工作态度。

对于一岗多人参加竟聘的可以采取笔试、演讲、答辩或其他形式进行。对于等于或少于竟聘岗位报名人数的可通过考核确定上岗人员。

聘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竞争上岗的结果,择优选聘教职工,提出拟聘名单。拟聘名单经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在学校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天。

6.竞聘岗位先后顺序为:管理岗位、环节干部岗位、专任教师岗位、教辅岗位、工勤岗位。

副校长、环节干部兼课由本人提出申请,经聘任工作小组研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程。

7.聘用教师,男、女享有平等的应聘权利,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女性的工作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聘女性或提高女性聘用标准。

8.颁发聘书。校长与受聘教职工签订《岗位聘用合同书》,聘用合同书要明确规定聘用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和聘用双方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

9.今后凡补充的新教师,在补充当年由聘用领导小组研究后,安排工作岗位,不再参与当年聘用。

六、聘用合同

1.聘用合同是聘用学校法人代表与受聘教师确定受聘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的协议。

2.聘用合同的期限一般定为2年。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双方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订立的聘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必须严格履行聘用合同条款等内容。

3.建立聘用关系以书面形式订立聘用合同,聘用合同一式四份,当事人双方各执一份,一份存入本人档案,一份存主管部门。

七、逐步推行符合我旗实际的教师激励机制

1、绩效工资中活的部分,在年终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自主分配,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2、旗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重奖在中高考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成绩优秀的教师。

八、强化政策措施,确保改革的稳定和谐

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利益,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依据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改革的稳定。

2.本次改革后各单位不得自行互相借用教职工,也不得自行批准长期病休人员。经指定医疗单位确诊患有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精神病的,暂缓签订聘用合同、缓签期延续直至前述情况消失,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长期病休人员待遇,申请长期病休者,必须经过医疗部门鉴定,教育局、人事局批准并按相关规定办理工资核减手续。经医疗部门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公致残、患有绝症、患有精神病等无法坚持正常工作的,可自愿申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4.未聘人员补聘办法

①系统内补聘:本校落聘人员实行全旗教育系统平衡调配,经本人申请教育局批准到缺编学校(园)应聘。

②待岗:不服从调配,不主动申请到缺编学校应聘视为待岗。待岗期间停发全部绩效工资,在此基础上生活费发放标准。待岗第一年每月按本单位同职务聘任到最低岗位在岗人员工资总额的80%计发;第二年每月按本单位同职务聘任到最低岗位在岗人员工资总额的70%计发;第三年及以后按每月本单位同职务聘用到最低岗位在岗人员工资总额的60%计发。首次聘用的未聘人员在改革前任原职务满5年、距国家规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具备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条件的,待岗期间可以保留原国家和自治区定的工资待遇。

九、改革工作步骤

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具体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成立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2、各学校(园)召开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具体部署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3、宣传动员,公布方案。各学校(园)要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局下发的《***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切实保障教职工对改革政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同时按教育局下发的《***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制定出符合本学校(园)实际情况的教职工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报教育局,经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后组织实施。

4、各单位在竟聘前要组织具备条件提前离岗退养人员提出申请,并由教育局办理提前离岗退养审批手续。

5、组织竞聘上岗。竞聘上岗是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各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负责、缜密细致地抓好落实。

6、签订聘用合同,并报教育局备案。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十、加强领导,严肃组织纪律,确保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校(园)领导要高度重视,按教育局改革方案统一部署,把人事制度改革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按时启动,及时推动,适时跟进,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教育局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所属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要由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经旗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审核批复后方可实施。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对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确保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3、严肃工作纪律。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实事求是,遵守各项纪律,对违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政策规定的,不予确认岗位,并限期纠正。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4、为确保本次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特成立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苏德(旗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政府副旗长)

副组长:郭杰(教育局局长)

刘占武(教育局党委书记)

曹雅琪(教育局副局长)

王永泉(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殷文仁(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李新明(教育局督导室主任)

杨忠(教育局师资股股长)

白来来(教育局普教股股长)

王金良(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

教育改革总体方案篇10

【论文摘要】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基础教育改革计划勾勒出了改革框架,包括早期儿童教育计划;采用更高的教育标准和更适当的评估体系;招聘、培养和奖励优秀教师和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等。不仅如此,《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和2010年度的财政教育预算也极大激起了各州进行全方位教育改革的决心。然而,奥巴马政府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仍然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

奥巴马一直强调教育问题是他执政期间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奥巴马宣布总统就职之前,就努力制定经济方案来解决由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就业问题,大力投资教育以改善美国教育所处困境,促进教育的长期发展。所以,奥巴马认为:“应当为所有美国人提供一个完整的、有竞争力、从摇篮到职业的教育。美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必须再次为全世界所瞩目。这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一、奥巴马政府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因

奥巴马一上台就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教育形势。由美国经济泡沫引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仍然在威胁着美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缓和的趋势,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不断恶化,使教育投资出现了缺口,而美国的基础教育自身也面临着巨大困难。

1.经济危机催生基础教育改革

2008年底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破坏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教育。美国各州和学区的教育经费缺口巨大,成千上万的教师面临裁员,大批学校面临倒闭。仅底特律市的教育经费缺口就高达4.08亿美元,导致数十所学校倒闭,最终由州政府接管该市的教育系统。暖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向教育部门和学校拨款减少,得不到政府拨款的学校只能通过提高学费来维持学校运转。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使他们无力支付昂贵的学费.他们的孩子不得不退学甚至是辍学。造成了学生的流失。

2.《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实施不力

2001年1月23日,布什总统制定了联邦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目的是改变美国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然而,该法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1)意见不一致

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实施以来,美国50个州至少有31个州的议员、州长等对该法持反对意见。2005年,美国各州立法联合会引用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侵犯各州管理权限的问题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教育是各州的责任,联邦政府提供资金的行为与宪法授权比例不相适应,而资金拨付不足又影响了各州教育改革方案的正常实施。同时有一个调查显示,公众对该法不甚了解,对该法有了解的民众持反对意见居多。

(2)教育经费不足

美国联邦政府在议会上两党关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讨论最多的就是教育经费问题。康涅狄格州学区和教育联合会认为,2006年度财政教育拨款被削减了31%,因而跟政府打官司。2007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联邦政府把教育预算削减了21亿美元,严重影响了该法的实施。

(3)效果不明显

美国东北教育评估联合会曾经采集了32万名学生从2003年至2005年的成绩数据.通过比较发现,这些学生在该法实施前2000—2003年度成绩提高的速度要高于实施后2003—2005年度。2004年30多个教育机构发展联合声明一致认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是年度充分发展标准《adequateYearlyprogress)无法实现。在该法实行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经费不足。只有联邦政府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允许各州因地制宜地制定绩效评估体制,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奥巴马总统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黑人总统。他个人的教育经历以及教育理念也影响着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计划

奥巴马自竞选总统以来就非常关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当他竞选成功入住白宫后,就公布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针,包括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公平等.抓住了美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不利,找到了解救基础教育的出发点,获得了民众的支持。

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总统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the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of2009),激励各州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随后奥巴马于2009年3月10日在全美拉裔商会上发表关于美国全面教育改革计划的讲话,2009年5月7日公布的2010财政年度的具体预算计划中将教育预算确定为467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13亿美元,涨幅为2.8%。至此,奥巴马政府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1.早期儿童教育计划

成功的早期教育计划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在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孩子成长以及事业成功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有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儿童早期教育投入.都有大约10美元的社会回报,包括拥有更高的毕业率和就业率、更高的报酬、更少的犯罪、更少使用公共福利体系并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也是奥巴马重视0~5岁儿童教育计划的原因。奥巴马在签署的~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承诺投资50亿美元用于儿童早期教育。

早期儿童教育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

(1)早期教育拨款。在2010年的财政预算中有5亿美元用于这个项目,目的是提高儿童保育和早期教育的质量,为孕妇以及0~5岁儿童教育的服务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求各州提供与联邦政府相匹配的各项资助。

(2)早期开端计划(eadyHeadStart)。奥巴马政府非常重视“早期开端计划”。《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拨款10亿美元资助这个计划的实施,并提供11亿美元用于扩展“早期教育开端计划”项目。在2010年的教育预算中规定,1.625亿美元用于“早期阅读项目”,致力于广泛地为0~5岁儿童提供高质量的以研究为基础的早期文化服务:3.74亿用于扩展“努力阅读项目”,为青少年文化示范基金增加了3.5万美元:另有3亿美元用于一项新的计划,帮助校区为小学程度的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协调一致的阅读指导。

(3)儿童保育发展拨款计划(ChildCareDevelopmentBlockGrant)。奥巴马政府在布什政府的政策基础上.对该计划进行了调整,为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关键性的支持,同时开发保育分级体系以保证儿童保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

(4)护士家访计划nurseHomeVisitationprogram)。为了更好地为0~5岁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奥巴马政府组织5.5万名训练有素的护士进行经常性的家访,为那些初为父母者提供帮助,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转奥巴马政府的早期儿童教育计划充分体现了奥巴马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和关怀,他坚信对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投资有利于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2.采用更高的教育标准和更适当的评估体系

奥巴马政府认为,采用世界一流的标准,能使美国的课程适应21世纪的要求,促进美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布什政府采用的aYp标准无法准确地衡量出教育质量,迫使奥巴马修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加大对该法的资助,确保教育机构和部门能够获得所需资金。与此同时,改变学生的评估体系,寻找更适合学生发展、有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评估数据系统,为学生以后发展做好准备,比如福罗里达州就建立了记录从幼年到大学的学业发展的数据系统,同时还要在学校内部培育一种新的问责制文化。

3.招聘、培养并奖励卓有成效的教师

学生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美国的未来同样取决于教师。在《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联邦政府承诺提供几十亿资金用以保证在经济低谷时期学校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创建了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教师服务奖学金”.吸引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在师资匮乏的地区或者学科领域工作满四年的毕业生可以获得相当于研究生两年学费的资助。在2010年的财政预算中.5.173亿美元用于“教师激励基金”,目的是通过努力为教师提供财政奖励,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缩小城乡教师差距,并将其中的3000万美元用于招聘教师。另有9亿美元用于“州改善教师素质补助金”项目,帮助各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同时将部分资金投资于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如5000万美元用于“教师质量合作伙伴”项目。通过多个项目以及资金支持,试图寻找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拥有更多优秀教师。

4.改革薄弱学校,促进学校创新

目前,美国各州都有许多特许学校,但这些特许学校的效率比较低,忽略了学校创新。奥巴马政府关注这些薄弱学校,在《小学与中学教育法案》中承诺尽量满足这些薄弱学校的要求,通过扩大各州和地区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投入。找到有效措施以便改变这些学校落后的局面,同时积极促进学校创新,增强学校竞争力。在2010年的财政预算中有1亿美元用于“成效与创新基金”,还有《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允诺的6.5亿美元的资助,用于各州和地区的教育机构以及一些非营利性组织进行的一些教育创新项目。除此之外,联邦政府拨款5000万美元用于“中学毕业促进计划”,旨在减少辍学人数。提高中学的毕业率。同时,奥巴马要求父母肩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确保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美国教育的发展尽一份力。

5.“力争上游”计划

奥巴马认为,“未来属于拥有高素质国民的国家”。为了改革目前备受争议的教育。提高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成绩,使美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的成绩国际排名在未来十年里达到中等优秀,2009年7月10日奥巴马发表讲话将预算中的40亿美元用于“力争上游”计划《Racetothetop).设立“力争上游基金”,促进各州围绕《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所勾勒的四大教育改革领域制定出全面、一贯的改革方案。除了供各州竞争的40亿美元,美国联邦教育部还预留了3.5亿美元用于帮助各州建立跟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相挂钩的教育评估系统。“力争上游”计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对改变美国的教育现状起到积极作用。超级秘书网

三、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教育资金匮乏,教育质量下降,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拨款,才能缓解教育财政紧张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使美国在各个方面超越世界引领全球。然而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奥巴马政府的基础教育改革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

在奥巴马登台之际提出了基本教育改革方针,指导教育改革发展方向,随后又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目的就是更加有效地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投资。这笔拨款除了填补财政缺口以外,着重改善了基础教育相关制度.为美国公众所承认。然而,该法案却没有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拨款方式,没有出台具体的拨款指导方针.及关于进度的具体明确的指导方案。

尽管2010年的财政教育预算中有一部分拨款用于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但农村学校担心它们无法与相对来说大些的地区公平竞争,通常这些地区在获得拨款后拥有更多的资源去利用进而更有利地改善学校教育。如何才能公平竞争应该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