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安全工作现状分析十篇安全工作现状分析十篇

安全工作现状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3:52

安全工作现状分析篇1

【关键词】消防意识高校安全教育

一、引言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消防管理的重点单位。由于广大师生防火意识淡薄,在火灾中自我保护能力和救护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加强高校消防安全的思想性建设、安全管理,普及消防知识和技能,落实消防工作的规章制度,做好防患未然的工作,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二、高校火灾事故的现状

高校大多历史悠久,电力设备老化严重,消防器材、设施短缺、陈旧;还有一部分老建筑房顶大多为木质结构,极易因漏电而引发火灾。近几年来学生宿舍中的家用电器数量激增,手机、电脑、电视机、电热毯、电热水器等的使用,造成用电量猛增,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高等院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建筑火灾在建筑火灾中占有很大比例。近年来,高校火灾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对高校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火灾事故的特点

高校建筑物相对密集,有宿舍、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和食堂等场所,人员密集,用电负荷大,楼道狭窄拥堵,发生火灾时,易发生群体性死伤,损失将会无法弥补;高校是集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教学设备中的精密仪器、图书馆中的馆藏书籍等都是昂贵的物品,还有一些实验室中存放了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是消防工作的重点对象,一旦发生火灾,轻则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重则发生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另外,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对消防安全教育有所缺失,导致学生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不足,知识不普及,缺乏现场灭火和自救知识。

四、高校火灾隐患对策

高校消防安全必须走“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路线,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加强经费的投入、改善消防设施和装备,是预防大学校园火灾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校园消防安全必须建立防火安全组织,制定职责范围,建立岗位责任制,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人,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按照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数量足够的消防安全通道和疏散楼梯,并确保安全通道畅通,做到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使高校消防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高校应该组织学生全面地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宿舍安全管理规定等。对违章用电、使用明火等违规情况进行严肃处理,促使大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自觉地提高法律素质,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从而做到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高校消防安全措施

高校应该科学地制定消防安全预案,包括消防组织机构、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救火措施、通讯、防护救护等内容。确保预案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高校应该加强消防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师生的正常教学中才是治本之道,提高全体师生员工客观上的安全文化素养,使他们掌握一定自防自救的知识和技能,并定期组织师生开展消防演习、疏散演练,遏制大火灾的发生,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灾救灾的能力。

完善的消防设施是高校消防工作体系的物质保障,所以,高校必须把火灾隐患的整改作为消防工作的重点,加强校园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配齐配足必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和检测,加强力度,切实改善高校消防安全条件,改造、更新老建筑的消防设施。

六、结语

高校务必切实转变消防观念、加大安全教育、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考核办法,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切实地建立科学、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消防工作应增加消防安全经费投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消防设施建设,及时进行消防检查和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职责,不断提高消防安全工作水平,使高校消防安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岚.高校建筑火灾安全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0.

[2]王翠.高校宿舍火灾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与软件设计[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9.

[3]时丕生,郭传金,张常法.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8(1):43-44.

安全工作现状分析篇2

一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分析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由于人为疏忽、设备老化、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管理缺陷等原因,从而发生的安全事故,使人触目惊心。因此,各高校应根据本校自身的教学、科研需求及特点,探索与本校相适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

二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高校化学实验室承载了教学及科研任务,是高校化学类专业课程进行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工作。教育部针对实验室安全工作,分别出台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教备[1992]44号)等文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也于2013年出台了《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实验室管理和安全工作做出一系列有章可循的规定。但随着我国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发展规模的扩大,各类新型实验技术、实验仪器设备、药品试剂的不断涌现,实验室安全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仅仅依靠国家颁布的各种管理办法文件很难满足各个高校化学实验室的个性化需求。所存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各类问题中,有以下几个共性的问题: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但在法律、法规或各种规章制度上仅依靠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等文件,很难有针对性的实现对各大高校的化学实验室进行有效管理,提出的文件要求也是总体指导性精神,很难落实到工作实处[2]。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分散

各大高校均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及管理机构设置特点,不同学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方式不同,有些由设备管理处与教务处共同管理,有些则分散到保卫处、设备处及科研处共同管理,部分高校将安全管理划归到综合治理委员会或发展规划处等部门共同管理。由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水电、房屋、消防、设备、保安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方面分属不同职能部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问题,多个职能部门协调沟通、共同工作的情况下,很难迅速有效解决问题[3]。

(三)安全教育重视度不足

许多高校在教学科研过程开展前,未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的宣传和系统讲授。虽然在实验室中悬挂有本实验室的安全须知,但并未在开课之前进行系统实验安全知识的讲解,也未针对实验安全方面开设专门的课程供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门学习,安全教育往往是走过场,不能达到实验室安全教育本应达到的效果。

(四)实验室安全专项经费投入不到位

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综合排名,往往出现“重科研、轻安全”的情况,因此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教学、科研设备的购置等,但对于安全方面的专项经费则投入有限。有些实验室由一般教室改造,水电布局、防火防盗等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如烟雾报警器、喷淋、排风系统不足或根本无法配备,同时有毒有害、具腐蚀性或易燃易爆试剂的放置间防盗系统不足,使实验室存在安全隐患。

三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针对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各个高校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室安全体系构

(一)制度建设

在任何工作开展前,制度的形成和建设都是核心工作,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更是如此。建立符合高校自身发展需求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考虑两个问题:①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各高校在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所指定的制度,需要考虑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同时针对化学类实验自身的特点,以及各个化学实验的不同内容,该制度还应具备特殊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不同实验提出不同的实验要求以及事故预案,每一流程均有指导性的操作意见,使制度落到实处;②制度针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处理流程。一旦发生事故,除了进行紧急处理及善后工作,还需在制度中明确应急处理上报流程,使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流程清

(二)管理体制建设

制度建立是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但体系建立和完善才能将制度落实。高校化学类实验室管理一般由学校管理层、教务处、设备处等各系分层管理。其中各系管理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化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各层领导下,由实验室主任及化学类实验室负责人主要执行安全管理工作,检查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同时责任落实到人,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到实处,授课教师同样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从而达到将安全管理工作层层负责,提高实验室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

(三)安全教育建设

针对学生,在大学第一个学期开设普适的实验安全教育课程,使每个学生均构建基础的实验安全意识。同时在开设的所有化学类课程开始前,均应根据本门课程实验的特点和危险性,提供专门的实验安全课程内容学习,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实验特点,提升学生安全操作意识。针对教师以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开设安全管理教育类课程以及风险应急处理等课程或专业培训,使授课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从业务上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及应急处理方法。

(四)硬件设施建设

化学类实验往往需要进行加热、各种化学试剂反应等,有许多试剂具有腐蚀性或有挥发性,因此化学类实验室必须配备通风橱、洗眼器、烟雾探测器、喷淋设备、消防设备等安全设施,用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化学类实验的废弃物有许多直接废弃会污染环境或侵蚀管道,因此还需配备废液、废弃物回收设备,用以进行无害化处理。

安全工作现状分析篇3

关键词:HaZop生产工艺分析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可按分析的准备、完成分析和编制分析结果报告3个步骤来完成。由各种专业人员(如:工艺、设备、自控、现场操作人员等)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偏离设计的工艺条件进行过程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鉴于此,虽然某一个人也可能单独使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但这绝不能称为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所以,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与其他安全评价方法的明显不同之处是,其他方法可由某人单独使用,而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则必须由一个多方面的、专业的、熟练的人员组成的小组来完成。

一、生产工艺过程的自动HaZop分析

1、基于符号有向图进行工艺过程深层次HaZop分析

在进行HaZop分析时,将工艺流程图或操作规程划分为分析节点或操作步骤,然后从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变动、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分析,判明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寻找出现变动或偏差的原因。

2、间歇生产工艺过程HaZop自动分析

对于间歇生产工艺过程,按生产阶段采用连续过程HaZop分析法,进行HaZop分析时步骤较繁杂,且不利于前后工序的HaZop分析衔接。但很多精细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为间歇生产工艺过程,它们也是具有离散事件系统(DiscreteeventSystem,DeS)特征的混杂工艺过程,因此需要专门对混杂工艺过程的自动HaZop分析进行研究。

1)基于petri网的间歇过程HaZop

petri网是一种结构化的DeS描述工具,可以描述系统异步、同步、并行逻辑关系,可以较好地表达离散事件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变化,已在间歇生产和离散制造工艺过程建模中得到广泛应用[8~10]。而SDG模型是表达变量因果关系、自动推理判断变量偏差的非正常原因和不利后果、进行HaZop分析的有效工具。

在此可结合petri网DeS建模和SDG模型HaZop分析方法,建立间歇生产工艺过程的三层知识表达模型。而最下一层应用SDG模型表示具体操作任务中各工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应用此三层知识表达模型,同样利用SDG模型HaZop分析方法,可实现间歇生产工艺过程HaZop自动分析。

以实时智能专家系统G2为软件平台,应用此三层知识表达模型,利用SDG模型HaZop分析方法,开发间歇生产工艺过程HaZop自动分析专家系统。

间歇生产工艺过程HaZop自动分析专家系统主要由图形用户界面、HaZop知识库和HaZop推理机三大部分组成。图形用户界面包括带控制点流程图编辑器、SDG-HaZop模型开发器、生产配方图形化编辑器和过程化学模型编辑器等HaZop分析图形界面开发工具;HaZop推理机基于G2内嵌的推理引擎,开发了发现非正常起因的方法、发现不利后果的方法、偏差与故障传播方法以及误操作分析方法,可以实现间歇过程的HaZop评价。

2)基于动态SDG建模的间歇过程HaZop

对间歇过程,普通的SDG建模已经很难达到要求。间歇过程每一步的操作失误都可能会对后续步骤造成影响,而每个步骤所对应的SDG图是完全不同的,怎么运用SDG建模来描述步骤之间的接续问题,是运用SDG对间歇过程建模的关键所在。文献[11]引入了一个动态SDG的概念。其主要思路如下:

(1)建立整体SDG模型。

将整个间歇过程在各个状态下可能产生联系的所有变量都联系起来,建立一个整体SDG模型。该整体SDG模型必须涵盖间歇过程任何一个状态下变量相互影响关系的SDG模型,并为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即有向支路)设置使能条件。这样一来,在特定状态下,通过改变有向支路的使能条件,就能在整体SDG的基础上获得所需的、当前状态下的、相对独立的SDG模型。

(2)建立状态顺序图。

将间歇过程分解成若干个连续过程,抽象成若干个步骤,并按步骤建立间歇过程的状态顺序图。状态顺序图结构建立在整体SDG的上层,掌控总体SDG的有向支路使能条件。运用顺序状态图来描述间歇过程的状态改变,确切地说,就是运用状态顺序图,将整体SDG步骤化。

(3)建立状态顺序列表。

建立关联链表,将阀门信息(含人工误操作)、设备失效与整体SDG中的相应节点关联起来。分析间过程并找出部分关键节点,将系统状态的切换与键节点的状态关联起来,由关键节点的状态来决系统状态。

依据以上动态建模策略,可有效地建立间歇程的SDG模型,对间歇过程进行准确的HaZop析。

二、过程安全仿真系统的构建

综合应用工艺过程动态模拟技术、半实物仿技术、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和单元设备仿真术,以及工艺过程的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建造精化工生产过程安全综合仿真系统,实现工艺过程全状况的动态模拟,分析、验证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控制方案,培训工艺人员的安全操作能。

考虑到本仿真平台的多种用途,并可以很方便地扩展,在硬件的总体设计上采用分布式结构,由多台工业控制计算机、高性能服务器、高性能pC机等通过高速网络连接组成。包括由实际控制系统、数据信号采集站和现场信号发生站等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由数字控制站和仿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简称DCS)操作站组成的全数字仿真系统,以及仿真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和工作终端等部件。

三、过程安全控制系统设计

应用冗余和容错控制技术,以高可靠可编程控制器为硬件平台,开发安全事故连锁保护和紧急停车顺序控制软件,设计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专用紧急停车控制(eSD)系统,提高生产工艺过程的安全控制水平。

其中主控制器拟选用故障安全、容错、高可应用性的SimatiCS7-400FH可编程控制器,信号输入输出(i/o)部分拟选用适用于恶劣环境的故障安全分布式i/o模块SimatiCet200m和位处理模块Si-matiCet200S,通过执行pRoFisafe通讯协议的pRoFiBUS总线互连。系统对内部、外部故障进行全面诊断,实现在线无扰动切换,使系统安全等级可达SiL3级,即其安全保障率为99.9%~99.99%,完全可作为紧急停车控制(eSD)系统使用。

该安全控制系统的软件由图形用户操作界面模块、基本检测控制模块和安全连锁保护模块组成。安全连锁保护软件模块使用安全矩阵开发软件SimatiCSaFetYmatRiX开发,用已知的事故原因/结果方式组态安全逻辑控制功能,自动生成相关的Step程序,实现对工艺过程事故发生时的安全连锁保护。

通过探讨基于SDG的自动HaZop分析、安全仿真和安全控制等综合性技术措施,提高精细生产工艺试验和生产安全系数,减少过程危险,把过程危险性降到最低,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和次生化学危害。达到以下目标:

(1)实现生产工艺过程的自动HaZop分析、内在安全设计,达到iSo9001中对过程风险分析与评估的要求,使改进后的生产工艺过程的安全完整度SiL(SafetyintegrityLevel)等级提高。

(2)开发的HaZop自动分析软件能用于生产工艺过程研发各阶段的HaZop自动分析,包括概念设计阶段的重大危害分析,以及设计阶段、装置开车前、现有装置、装置改造前、装置大修前的危害分析,以及对研究设施和实验室的危害分析。提出有效的设计改进和运行、维护改进措施,提出设计、安装阶段的预防性安全措施,以及运行阶段的安全操作措施,把过程危险性降到最低。

(3)间歇生产工艺过程HaZop自动分析

安全工作现状分析篇4

危险化学品行业生产流程长、环节复杂、设备要求高、产品危险性大。因此危险化学品行业既是高风险的行业,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我国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但事故总量依然很大。2004年初,国务院提出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决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并于2008年出台了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以下称《通用规范》)。

在安全标准化的实际工作中,一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认同度不够,存在企业领导不重视,职能部门没有能力有效开展标准化工作;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文本和运行表单,不注重与自身企业特点和现场状况的结合,建立了一套管理软件,但并不切合本企业实际;与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或综合安全评价等雷同,照搬照抄其他体系;职业危害因素申报不完全,危险源识别不到位,风险评价企业自己做不好,中介机构又不能完全掌握实际情况等。企业内部的实际安全生产反而出现管理死角,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人员缺乏安全管理和专业培训,违章作业时有发生的情况,其内部安全状况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切实开展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重要内容。

安全标准化的灵魂是风险管理,必须对企业进行充分的调查、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安全风险评价必须依据我国安全生产和危险物质管理和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评价理论为基础,涵盖系统安全全方位内容,深入分析评价体系的复杂结构,清晰表达各子系统的关系,明确识别风险源,区分主次,体现直接因素,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

风险评价其程序可以分为:准备(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对象资料,制定工作计划)、风险识别和分析(识别和分析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确定其位置和存在方式,挖掘事故发生途径和规律)、安全评价(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确定风险等级)和提出对策措施(针对安全隐患,提出措施,制定期限,确定责任人)4个步骤,其中的难点和重点是企业内部危险源的识别以及安全评价等级的确定。

风险因素识别

风险识别指用感知、判断或归类的方式对现实的和潜在的风险性质进行鉴别的过程。感性认识和工作经验可以作为风险识别的基础,而对各种资料和事故记录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同样能够有效识别风险因素,进而对各种明显和潜在的风险及损失规律进行研究。

风险识别和分析的方法,根据《通用规范》可以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这些方法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艺,对分析目标进行研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我国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采用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这是基于事故原因统计分析方法。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如图1)认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了“人的失误”,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就会造成“物的故障”,这些情况往往又是由于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相互影响的,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促成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客观上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物质条件;但二者又是相互结合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所耦合形成的“隐患”,会直接导致伤亡事故,甚至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分别对人和物以及管理因素进行分析,对各个因素进行合并、删减、添加、替代和重组等简化操作可以发现:

人的因素包含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和安全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操作人员的违章操作、身体和心理状态等。

物的因素可分为危险化学品、设备和环境3个要素。其中危险化学品要素包含危险化学品的物性、储存状态和储存量、监控记录、档案和安全标签等;设备要素包含生产设备工艺、工作状态、摆放位置、检修及报废状态、特种设备、安全设备、消防设施、应急设施等;环境要素包含安全标志、照明、噪声、通风、给排水、静电、雷电等。

管理因素包括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计划、检修计划、责任制、操作规程、技术培训、安全培训、防护用品管理、设备管理、危险作业审批、危险物储存、运输管理、废物处理、事故应急救援等。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就是对已通过危险源识别得到的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其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确定系统的危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

风险度R是分析评价项目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程度,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格雷厄姆-金尼法(LeC法)认为事故的风险度受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人员在危险环境内的持续时间e和事故发生后造成的后果S3个因素的影响,并认为危险性评价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分析:

R=p×e×S

按照格雷厄姆-金尼法的原则,对于单一危险化学品,其风险度R可以表示为:

R=m×C×p×D×S

安全工作现状分析篇5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第二工程处,徐州221000)

(theno.2engineeringDivisionofChinaCoalno.1ConstructionCo.,Ltd.,Xuzhou221000,China)

摘要:曾经不少人在落实党管安全责任这项制度方面提出质疑:“是不是安全工作完全由党组织来管理”。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并阐述落实党管安全责任主要做法,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落实党管安全责任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oncealotofpeoplequestionedintheimplementationofthepartychargingsafetyresponsibilitysystem:"issafetyworkentirelymanagedbytheparty?".Basedonthis,thispaperanalyzesandexpoundsthemainmethodsofimplementationofthepartychargingsafetyresponsibility,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policyrecommendations,whichprovideareferencebasisfortheimplementationofthepartychargingsafetyresponsibility.

关键词:安全责任;安全状况分析;安全教育培训

Keywords:safetyresponsibility;safetysituationanalysis;safetyeducationandtraining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318-02

作者简介:艾会忠(1975-),男,吉林梅河口人,政工师,1996年毕业于内蒙古海拉尔煤炭工业学校,现任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第二工程处党群工作部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企业文化。

1落实党管安全责任主要做法

1.1突出落实党员干部安全责任,重在“责”字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安全是第一要务。为此,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管理、监督、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二处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安全责任。一是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安全责任,对于处领导班子成员来说,通常情况下需要分区包片蹲点抓安全。二是落实干部带班责任。按照“一超前,两同时”的原则,带班干部需要事先对当班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同时落实整改责任人,切实做好班前安全确认工作。三是将党员安全监督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制定实施党管安全六项基本责任,同时对党员安全责任区、党员安全示范岗区域等进一步进行明确。通常情况下,在危险区域设置党员安全责任区;对于要害工作岗位,需要设置党员安全示范岗。四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处党委对干部带班情况进行月度抽查、季度检查,考核结果和带班人员绩效工资挂钩。党员安全责任区和党员安全示范岗分别对照五个方面的考核标准实行月度考核、季度奖罚,季度3个月均评为优秀的,奖励责任人员300元;季度中有一个月评为不合格的处罚责任人300元。党员出现“三违”,按照“三违”处罚条例加倍处罚。党员所在区域发生安全事故,另按规定扣除责任人安全结构工资。五是积极推广并实施党员干部月度自我评价制度。对照6项安全工作责任内容,由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在每月的1至5日对上月工作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各总支、支部根据党员的自我评价,结合对该同志的考核打分进行定格。

1.2突出对人的不安全因素管控,融入“情”字在安全监控过程中,人是监控的重点,同时也是管理的难点。对此,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二处党委坚持管控对人不安全的因素。一是安全理念灌输亲情化。通过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亲情提示语,同时在施工现场出入醒目处张贴父母、妻儿的嘱托和全家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家庭责任警示职工确保安全;《二处通讯》通过开辟相应的安全小故事专栏,每期通过两个不同的安全事故案例,对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借助每年三月的安全警示月,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演讲、宣讲等和文艺活动。二是对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常态化管控。将危险人群、危险时段和危险区域作为管控人的不安全因素着力点。规定定期(每10天)、不定期(节假日)排查“九种人”,并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建立谈心制度,盯紧不在状态的职工,对其进行疏导。在对“三违”人员诫免谈话时,针对本人发生违章的直接和间接原因进行仔细分析,推心置腹做工作,然后让本人当场表态,跟踪掌控,定期复查。对于探亲休假的职工,党组织对其往返进行安全嘱咐,并要求休假职工往前返后休息一个班,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工作。三是群监网络正规化。通过组织选聘一批在管理、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职工,进一步组成安全网员、青年岗员队伍,同时为每位岗员、网员配备统一的黄色安全帽,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责任感,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安全管理。职工家属、子女等在工会、团委的组织领导下,通过编写安全祝福信的方式,让职工切实感受家庭的关爱。

1.3突出安全状况分析,体现“实”字思想是安全有效管理的重要屏障。在“只有感悟不到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理念的指导下,二处党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思想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是每月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状况分析报告会,出现特殊情况随时召开。对于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在分析报告会上进行重点分析,同时归纳分析“三违”行为的原因、种类等,进一步对“隐性三违”进行挖掘,在一定程度上提出安全管理措施。二是扩大安全状况分析覆盖面。项目部班子成员,党组织负责人、安全特派员,以及区队长等共同参与每月的安全状况分析会,会议内容主要是对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安全活动开展情况、安全培训情况等进行集中检查和分析。三是做好安全状况分析闭环管理。每次会议都要事先通知与会人员,突出会议重点、确定主题,同时围绕会议主题作好相应的会议准备工作。在会议期间,需要做好相应的会议记录。

1.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发挥“效”字在提高职工安全防范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安全教育培训是一条有效途径。按照“安全发展,教育先行”培训理念,二处党委对干部职工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①对日常安全培训模式进行规范。同时制定和完善“月计划、周重点、日落实”的教育模式,各项目部对当月的培训计划在月初进行汇报,同时由人力资源科牵头,安监、工程、机电等部门会审通过后下发执行。培训按照“三贴近”,以规程、措施、岗位红线和应知应会知识为主。培训教师除干部和技术人员外,还请有经验的班组长参加,地点除在培训教室,有时也在井下。在培训过程中,与职工一样,干部和安监人员要做到同时培训、同时考核、同时奖罚。②继续保持,并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党委通过人员、内容、时间进行指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组织开展“师带徒”活动,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给每个项目部安排师徒名额,同时制定师徒津贴标准,进一步确保“师带徒”活动的顺利进行。几年来,经过师傅精心传带的职工总数超过500人,这些人在生产一线逐渐成为独挡一面的行家里手,甚至有些人也开始带徒弟。③注重培训效果。在每个季度,处党委充分利用党建工作季度检查的时机,组织干部职工按比例进行随机抽考,对于职工来说,通过真学、真带、真考,其安全防范技能、劳动技能大大提高,同时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大幅度提高,先后被评为全煤优秀施工等级队称号的队伍超过30支。

2结束语

党管安全就是在党委的工作中,纳入相应的安全工作,并且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在工作过程中,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搭建系统平台,选择合理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夯实安全工作基础,使得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艾会忠.落实党管安全责任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矿工,2010(11).

[2]贺宪平.党管安全责任制在企业中的落实研究[J].河南科技,2013(03).

安全工作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大大促进了电气工程的发展,因此加强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电气施工人员,必须在电气工程中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着力提高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以此确保电气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作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电气工程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分析

1.1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从应用角度上讲,在电力系统工程中,保证电路系统供电的安全性、经济性、优质性有利于实现整个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此外,电网调度自动化对电气工程的生产自动、现代化管理也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而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实践应用主要有调度主站系统、运动装置系统。根据该配置结构,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1.1.1稳定、持续地监控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与相关动作

电力调度员在对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比如周波指标、潮流指标、负荷指标、电压指标等)进行监控管理的同时,也可以让各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下的具体运行情况和相关工作指标(包括用电指标、用水指标等)全部得到完善、可靠的反映。而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保证上述的各项监控指标的取值满足规范要求,还可以保证电气工程的终端用户在电能、汽能及水等方面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

1.1.2保证电网系统开展调度工作的经济性、可靠性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应用,可以在实现对电网运行系统的安全监督控制前提下,有效控制并合理降低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能源损耗问题,同时满足现代化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多发电、多供电等要求,确保电网调度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1.1.3科学分析并有效处理电网运行状态下所发生的安全事故

实践表明,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运行事故或异常性运行问题,其发生的原因都十分复杂,而且大多数的运行安全事故都是顺发行,因此,如果在实践过程中,不能科学判断并恰当处理这类电网运行事故,则会严重威胁到电力运行系统覆盖范围内的运行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用电设备的安全。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实现电力工程工作与电力调度自动化化技术的有效结合,为科学分析电网系统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时,还能提供对应的有效的事故处理方式和电网监控策略,从而最大化地避免发生电网运行安全事故,对实现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1.2电气工程中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分析

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支持来讲,发电自动化化技术的主要构成包括有动力机械自动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三方面。尤其在我国,根据发电厂的不同运行方式,一般都把国内现阶段的发电厂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火电厂自动系统以及水电厂自动系统。但应重点注意的是,不管该发电方式是以水电为主,还是以火电为主,或者属于其他类型的发电方式,其在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和技术运用时,都表现出不少的相似之处。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2.1电气工程中关于水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为确保整个电气工程应用质量的稳定、可靠、充分发挥,往往要求水电厂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必须具备含有水轮发电机组系统、水轮机装置、调速器装置等在内的模块。鉴于自动化系统不同运行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水电厂自动化系统主要分为梯级综合自动化模式、单机模式、全长自动化模式、公用设备模式等类型。从实际应用方向讲,在电气工程中结合应用水电厂自动化系统及其对应技术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水电厂的经济性,增加水电厂的经济效益,并为供电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作用。

1.2.2电气工程中关于火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火电厂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应用同样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火电厂自动化技术的主要构成包括有机炉主控系统、发电机自动控制系统、汽轮机控制系统、锅炉控制系统等方面,通过计算机的实时监视和有效数据的全面共享方式,科学保障了电气工程应用的可靠性。而从实际应用角度看,火电厂自动化技术不仅具有信息与数据综合处理功能,而且还具有自动保护运行设备功能、自动检测运行状态功能、综合管理功能、运行控制功能等。

2.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

2.1管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从理论角度上讲,电气工程中的管控一体化技术是指重点针对电气工程的不同通讯环节,通过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充分发挥相关信息数据的整合性、集成性优势。而集成控制系统在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彼此融合的过程中,能够用一种集成的综合的方式把处于正常应用状态下的电气工程所应用的信息控制网络完整表现出来。

2.2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

从应用视角上讲,电力工程中的状态检修技术可以定位为:通过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方式,重点发挥其在故障诊断、状态监视方向的综合功能,并提供状态检修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的状态信息和数据,并有机结合该部分数据有效预测电气工程对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潜在的安全隐患或故障因素。根据这种方式,还可以实现由传统的故障检修模式向状态检修新模式的转变。从电气工程的实践应用的角度讲,状态检修技术在电气工程实践工作过程中的科学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对应的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而且有效克服了传统的定期故障检修模式存在的遗漏性问题和缺陷,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实践工作中的科学应用意义重大,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基础,能够提高电网系统供电的稳定性,保证电网系统的供电质量,减少停电、断电等对社会生产、居民生活的影响。因此,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电气施工人员,在电气工程的过程中,应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合理应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技术,从而有效控制、监督、调节和管理整个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同时推动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的广泛和深度应用,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降低安全施工的发生概率,保证电网设备及电力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安全工作现状分析篇7

关键词: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

化学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任何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都离不开分析化验这项工作[1],在化工企业中,分析化验是化工企业总体设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化验室作为化工企业分析检验的重要机构,对其生产过程控制、入厂原料、出厂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化验室的安全是分析化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化工企业根据其生产产品及生产工艺的特点,分析化验室作为检验工厂产品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也是技术改革的重点。随着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多,实验设备不断更新,仪器和药品也不断增多,化验室变得更加复杂,随之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2]。在工作中如果马马虎虎,不遵守操作规则,不但分析化验会失败,还可能造成事故,不但国家财产受到损失,还会损害人的健康,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安全是贯穿整个分析化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决不能麻痹大意。

1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

分析化验室存在专业职能单位具有的所有危险源:剧毒化学品、有毒有害废弃物、易燃易爆化学品、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众多电器高温设备以及日常用水用电用燃气等等,根据美国海因里希(heinnichwh)灾害理论模型[3],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

1.1直接原因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4]。

1.1.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在分析化验中分析人员的精神状况、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安全意识以及操作能力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是影响分析化验室安全的主观因素,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1.1.2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安全化学环境和不安全物理环境两大类。

①不安全化学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危险化学试剂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范,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b化验室中存放或有些生产中间产品是剧毒的,这些剧毒药品(产品)若保管不当、使用不当或处理不当,会引起环境污染及导致人身伤亡。c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物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甚至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来治理环境。d有放射源的分析仪器因储存、使用不当,工作人员经射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病变反应。②不安全物理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仪器设备因缺乏保护装置和设备老化、超负荷、超载使用造成的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事故;b因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常发生短路、防火能力低,操作人员用电不慎,极易引起电气火灾和触电、灼伤或电休克等事故;c分析化验室中常要用到煤气、氢气、氧气、液氨、液氮、液氦等压缩气体,盛装这些气体的容器是移动式的,搬运时的碰撞、安置时的位置不当(烈日爆晒、靠近高温热源等)、使用时不慎泄漏等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的事件;d因分析化验室分布不合理或上下水管道老化,上层化验室有忘关水龙头或管道破裂而造成渗漏,损坏下层分析化验室精密仪器或化学试剂的现象发生。

1.2间接原因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就是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5]。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会导致分析化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业务技能欠缺,责任心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互相不配合、交接不当等,都会给平日的工作造成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引起事故的发生。

2分析化验室安全措施

分析化验工作是化工企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分析化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化验室[6]。面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方方面面,如何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处理解决好实验室安全的问题,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2.1建立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制度是做好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7],化工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制定出规范的安全

产管理体制细则,科学且极具保障性的安全生产制度、各类规范的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范围、内容,要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约束力,形成文件下发。这些制度包括:①仪器的管理;②化学药品及危险品的存放与管理;③三废处理与某些试剂的回收;④化验室工作要求;⑤化验室常用工具等。

2.2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同时向每个实验室派发化验室交接班记录本、岗位安全联检记录本等,记录内容要求检查房屋、水、电、设备状况,危险品存放状态,灭火器、门窗状态,要求分析化验室检查人员、安全负责人签字。

2.3 紧抓基础理论,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在新的分析化验人员进入化验室之前,进行必要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分析化验人员对各种仪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全面提高化验人员从事分析化验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使之树立“安全操作,人人遵守”的思想[8],从而减少因人为不安行为而发生的事故。

2.4 加强分析化验室安全教育,进行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分析化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组织安全教育讲座,进行灭火、自救的演示,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使每一个在分析化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都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注重细节,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事故总在薄弱环节出现。化验室每天都有危化品的使用操作,一个不注意的动作,一个淡化的意识,都会潜伏可能的危害发生[9]。主动从细节入手,降低“金字塔”最底层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预防重大事故的出现,实现全员安全。

3.1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分析化验室应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实现入库检查验收、分类存放、加强储存养护管理、出库登记、专人负责、领导联检等细节管理,将事故苗头封杀于萌芽之中[10]。实施按岗位配置相应的应急物资职防装备;对设施设备更新,实现自动化操作;将危化品安全知识考试、危化品相关作业安全生产禁令学习、安全作业五分钟检查经常化常态化等,从根本上降低因危险化学品管理使用不当而造成危害事故。

3.2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治措施及应急处理分析化验室要根据工作环境,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建立安全报警系统,安装室外事故电话,配备急救箱。为了更好的控制分析化验室事故事态的发展,做到及时处理,及时救治,要事先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根据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编写,切合实际,安全有效。

4结束语

化工企业中的分析化验室涉及到许多精密仪器和化学试剂,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人员安全、设备完好,不污染环境[11],只有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将分析化验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为化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越敏.化学危险药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措施[j].化学教育,2007,(4):57-58.

[2]唐满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4).

[3]崔政斌,邱成.企业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胡小明.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5]朱丽娟,高琳.浅析化学实验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7.

[6]赵文武.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

[7]孙婷全.关于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

[8]刘桥阳.对高校化学品储存及使用管理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

[9]张春英.邓亚娟.化验室的化学试剂管理[j].黑龙江粮食,2004.

安全工作现状分析篇8

关键词:火电厂;状态检修;设备维修

1实施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状态检修就是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状态监督,对设备运行状态、影响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设备进行前景预测,根据结果再拟定检修内容和确定检修时间,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实施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科学保养设备,在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检修人、财、物的浪费和检修磨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然,状态检修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和电力行业“安全为基础、效益为中心”的原则相一致。

状态检修有政策依据,也是时代要求。早在1987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中就提出:“企业应当积极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采用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方法”。1992年,国务院经贸办又在《“八五”后三年工交企业设备管理工作重点》中进一步明确指示:“要继续破除单纯以时间为基础的设备维修制度,建立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制度”。国外一些高层技术管理专家也指出:“减少停电和缩短维修时间以提高有效性应成为商业经营的目标”。一些国家也都向传统的维修制度告别。显然,传统的计划检修不仅仅制约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2对状态检修管理的实践

针对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弊端,作为一个基层单位的电站,当然不能从宏观制度上去寻找改革的路子。机组的大修周期也作了一些变动,如:我厂#2机到了大修周期,但设备健康良好,而#3机距大修周期还差一年,而设备的健康状况较#2机差,我们就作了调整,对#3机先进行大修。三年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收集基础数据,完善原始资料,以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详细记录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累计试验数据。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关于数据采集的具体做法如下:①分门别类地将全厂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按设备台帐方式建立数据录入计算机;②建立设备现有的备品备件数据库;③实现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有选择地采集现场的一些实时数据,通过不断积累和加工,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数据信息库;④建立表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电量、水头、温度、振动、摆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直方图以及变化趋势的曲线等;⑤定期(每日或每季)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2)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我厂对机组等主要设备安装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主要有:机组的振摆度测量;定转子的测量,温度、压力等。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我们就采取了强化跟踪监督措施,掌握状态变化规律,找出故障的根源,利用小修机会进行了彻底处理,现在运行正常,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透平油的处理,油的加注,设备轮换运行,甚至设备吹灰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忽视。延长了设备的寿命周期。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应及时消除处理,做到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4)应用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首先要找出统计数字与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联系,我们对机组运行小时数、发电量、启停机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有些设备虽然检修周期已到,但其运行小时累计比其他同类型设备少,于是就适当延长了设备的大修周期。而有些设备虽然未到大修周期,发现一些重大缺陷及时进行了处理。由于运用了这种方式进行了预测,每次小修前,就做好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节省了检修时间。

(5)合理确定检修项目,尽量缩短检修工期,由于对设备进行了较全面的状态监督和技术分析,掌握了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检修项目,如:每次大修,我们根据设备的原始监测数据,分析设备各部件的健康情况,大胆取消了一些重大项目,对机组以往大修都是全拆,吊出转轮体,工期长,工作量大。而近几年,我们只拆到发电机部分,节省了大量的检修工期,每台机可节省15天工期。检修投运后,未发生任何临时性检修现象,安全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3进行科学有效的状态检修管理

(1)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详细记录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原计试验数据。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可对机组等主要设备安装一些在线监测装置,主要有:机组的振摆度测量;定转子的间隙测量、温度、压力等。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透平油的处理、油的加注、设备轮换运行,甚至设备吹灰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被忽视。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应及时消除处理,做到“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安全工作现状分析篇9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煤矿安全与否决定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环境,而人的安全行为与人的安全心理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矿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装备保障。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时离不开心理调节,人不可能随时保持正常心理状态,有时会出现侥幸麻痹、心不在焉、忘乎所以等心理状态,加之的思维方式和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造成诱发形成员工不安全心理状态和引发的不规范行为及人为失误的因素不断增多和日益复杂。虽然矿井连续多年杜绝死亡事故,但碰手碰脚等“零打碎敲”事故时有发生,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威胁。国内一些人十虽然开展了煤矿不安全心理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一些煤矿企业也进行了安全心理研究和干预的探索,但研究成果很少应用于煤矿实践,加之煤炭企业地域和文化的差异,难以产生普遍的指导作用。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徐庄煤矿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机理人手,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和思想实际,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开展全员安全心理调查,对煤矿的心理表现进行调研和评估,建立个人安全档案,进而有针对性制订措施进行干预,提升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超前性。

1 煤矿不安全心理表现

对徐庄煤矿不安全心理状态进行走访与数据统计,分析徐庄煤矿的不安全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

①麻痹心理。表现为部分认为自己经常干的工作,十分熟悉每个流程,因而心不在焉。加之有近13年的安全周期,加重了麻痹心理。

②捷径心理。表现为部分将安全措施当作完成生产任务的障碍,人为简化操作步骤和安全措施。

③被迫心理。表现在担心被众人反对或孤立,不从众时会感到精神压力。

④投机心理。表现为认为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不一定会酿成事故,贪图省事省时、减少疲劳。

⑤摆脱心理。表现为对井下环境紧张压抑,急于上井,这种心理在多数甚至管理干部中均有所表现。

⑥恐慌心理。主要表现在对井下环境心生胆怯、焦虑,一下井就害怕,这种心理在新人人矿中表现尤为突出。

⑦逞能心理。主要表现为争强好胜,自以为是,盲目行动且不听劝阻。

⑧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将安全规程置之脑后或对制度、管理方式不满而故意抵制、不配合,个别在井下乱写乱画,甚至有意破坏,发泄不满。

2 开展员工安全心理预警分析

2.1 安全心理调研分析

开展全员安全心理普查,主要包含3条内容:

的风格①结合徐庄煤矿发展与员工工作现状,集中收集与安全生产心理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对一线员工、班组长以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初步访谈;

②结合员工应具备安全心理特质,针对其近1个月工作生活状态,编制初测问卷,分心理健康状况自评、日常行为态度、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5方面,随机抽取了7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

③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初测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结合深度访谈编制正式问卷,重点调查员工来自领导、同事、家人、朋友及其他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现状和员工生活事件。主要从安全事故归因、对工作效率看法等维度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调查。通过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10个因子的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员工心理健康水平。

2.2 安全心理数据系统分析

选取员工工作生活主要事件分析对员工身体及精神产生的影响。

(1)员工生活事件方面。调查显示婚恋方面对员工普遍产生影响,主要为恋爱(28.4%)和家庭增添新成员(22.9%),基本上可以认定为相对正面的生活事件。而婚恋方面对员工影响重大的前3个生活事件为:与爱人两地分居(27.4%)、与家人不和(23%)和离婚(18.2%)。

(2)家庭方面。选取了4个生活事件:子女学业或管教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重病、重伤或死亡;住房紧张。通过分析得出家庭方面对员工普遍产生影响,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61.6%)和经济情况显著改善(64.9%)。而影响重大的生活事件为住房紧张(24.8%)、家庭经济困难(18.2%)和家庭成员重病重伤或死亡(14.2%)。可见员工家庭普遍经济压力过大,住房成为严重困扰、影响员工的主要问题。

(3)工作方面。调查显示,对员工影响重大的生活事件主要为:工作中压力大(56.2%)、扣发奖金或罚款(46.5%)、与上级关系紧张(32.7%)。可见,员工在工作中压力多来自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

(4)社交及其他方面。共选取了5个生活事件:与工友不和;好友重病、重伤或死亡;被人误会;失窃;意外惊吓。调查表明对员工影响重大的生活事件为意外惊吓(24.2%)、好友重病(23.1%)、财产损失(17.8%),需要对有上述经历的人进行适当危机干预。

(5)员工安全意识和行为方面。①对工作认识。分析发现有少数员工对井下工作片面认识,对安全检查敷衍面对,忽视交接班工作,应对这部分群体进行思想干预和行为引导。②对工作效率的看法。调查显示,8.1%的员工认为工作熟练后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适度违章操作,26.8%的员工认为虽然单位强调安全,但最重要还是生产效率,12.2%的员工认为为了及时完成任务,适度违章也可以。可见员工对安全与效率选择趋于两难,要求煤矿企业管理层对安全和效率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③对事故归因上。调查显示,员工普遍认为事故是缺少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应重点加强对员工操作技能墙训,提升员工现场处理事故技能,加大劳动防护用品投人。④在导致事故隐患的常见心理方面。8.7%的员工认为出事故的概率很低,9.4%的员工认为没必要天天强调安全问题。可见仍有少数员工对井下工作危险性抱有侥幸心理,对强调安全存在抗拒心理,对井下安全确认存在从众心理。这要求煤矿企业改变以往片面强调安全意识做法,更新强调内容和方式。

(6)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通过对徐庄煤矿员工调查数据整理分析,SCL-90总分超过160分95人,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84人,总计被筛查出员工202名,占调查总体33.22%。可见超过1/3的员工心理健康不容乐观。通过与全国常模比较发现,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员工在其他8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探究生活事件是否对员工安全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通过相关分析显示,生活事件与安全意识和行为两个变量相关系数为0.067,p值为0.336,无显著相关。进一步发现,社会交往与安全意识和行为的相关系数是0.176,p值为0.043,显著相关。而其他2个方面家庭生活相关系数为0.057、工作相关系数为0.056,无显著相关。

3 建立安全心理数据库和筛查系统

3.1 选取员工安全心理预警指标

据调查,在员工因不良心态所产生的负性情绪中,忧郁、焦虑、愤怒等情绪出现频繁。从持续时间来看,大于巧d的负性情绪有焦虑、忧郁、无聊、空虚、痛苦,诱发因素是个人工作与家庭、环境、人际交往等生活事件。由此可以选取员工个人基本情况、从业基本情况、家庭信息、日常表现、墙训情况、安全心理量表、个性测试7个维度作为员工安全心理预警指标。

3.2 员工安全心理预警数据库

员工安全心理预警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预警系统及范围。把预警对象分为群体和个体对象。群体对象包括贫困员工、新员工、升职员工、老员工,个体对象是具有某些人格特征、家庭教养环境和行为表现偏常的不特定个人。

(2)预警指标。依据对预警对象(事件、个人)情况建立一套有监测功能的预警指标体系,分析确定预警对象与危机情势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此进行危机早期预测。

(3)危机环境分析。通过对员工所在外部环境分析研究,掌握客观环境发展趋势和动态,了解与危机事件发生有关的微观动向,从而敏锐地察觉环境的各种变化,保证当环境出现不利因素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趋利避害。

(4)建立员工安全心理与行为预警筛查系统。根据调查分析和国内外对安全心理的研究表明,从煤矿安全事故原因看,地质条件复杂、安全投人不充分、人员素质不均衡、组织管理受限是事故频发的4个主要原因,而掌握员工心理现状是避免安全事故的落脚点。建立员工安全心理与行为预警筛查系统能增强管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5)建立预警筛查系统。预警管理系统主要由筛查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2部分组成,筛查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其中,监测系统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完成信息采集,供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对信息存储、处理、识别;预警评价指标系统完成指标选取、预警准则和阑值确定;预测评价系统主要完成评价对象的选择,根据预警准则、选择预警评价方法,给出评价结果,根据危险级别状态,进行报警;预控对策系统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

(6)确定预警等级,预警指标分类。

4 构建安全心理宣传及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4.1 健全预控对策

一级预警可以采取参加集体活动,多与身边亲朋好友交流想法、学习如呼吸放松法等,寻找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担当一定的责任,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二级预警可以通过主动了解和学习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多参加一些活动,试着从客观或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审视问题等。三级预警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等途径解决。

4.2 构建干预体系

构建以优化员工心理素质、提高应对危机能力为目标,建立活动训练、咨询辅导、朋辈互助、调查研究、环境建设、心理训练“六位一体”安全心理干预体系。

(1)广泛开展安全心理知识宣传,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构建包括橱窗、海报、折页、网络等多途径安全心理宣传平台,广泛宣传与员工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同时,在员工居住相对集中区域建立矿地安全协保互助机构,开展亲情管理,增强归属感、稳定感与成就感,定期开展安全心理咨询服务、安全文艺进乡村等联谊活动,发挥员工家属协保安全作用。

(2)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筛查出存在不安全心理及行为的重点人群,开展一对一个体咨询。通过安全心理行为训练,让参与者在情景训练中去体验心理上的变化,使其养成应对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形成所需安全心理素质。开展面询、团体辅导等心理咨询服务,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心理咨询,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实行回访制度,检验干预效果。建立“心灵释站”员工安全心理咨询室,墙养矿井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面询、网络、电话咨询服务。

(3)举办安全心理主题讲座。针对筛查出影响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聘请相关院校专家或心理咨询师开展针对性安全心理讲座,宣传普及安全心理知识,现场对保持安全心理和安全行为提出建议。

(4)开展团体辅导。高安全因为和人积极安全状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就是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支持安全行为,调动积极有效的行为变化。针对分析不安全员工群体特征,开展团体辅导,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态,加强互助,学习掌握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方法。同时持续开展“关注心理资本,建设幸福企业”、“安全文化与煤矿本质安全”、“心理疏导”、“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专题墙训。

(5)对重点人员特别关注。对于筛查出存在不安全心理的,所在区队领导要利用班前会观察、个别谈心、家访等方式加以关注和疏导,同时合理安排其下井和工作任务,在作业过程中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等方式,安排有经验者与其同上同下矿井,帮助其尽快走出困境。

(6)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持续开展文体活动进班组等活动,完善员工活动中心、图书室等设施,在职工宿舍开通网络、电视,多渠道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安全工作现状分析篇10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状态检修

1、引言

目前,国家对电网的主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电网主设备要实现安全可靠运行,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设备完好率,才能达到电网坚强和供电可靠。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作业。在电网发展日益庞大,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状态检修更加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开展状态检修,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满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目前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是按照春检安排的,由于春季是用电高峰的开始以及试验设备量大,所以仅预防性检修工作就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如果再加上工程施工和事故引起的可靠性下降,显然难以实现逐步提高可靠眭的要求。二是设备的健康状况比以往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如果完全按照当时的规程进行春检,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只要到期就修,不仅加重了现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处。只有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检修才能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达到保证系统安全的目的。

1状态检修的概念

1.1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环境、效益为基础,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

1.2设备状态量

直接或问接表征设备状态的各类信息如数据、声音、图像、现象等。

1.3例行检查

定期在现场对设备进行的状态检查,含各种简单保养和维修,如污秽清扫、螺丝紧固、防腐处理、自备表计校验、易损件更换、功能确认等。

1.4巡检

为掌握设备状态,对设备进行的巡视和检查。

1.5带电检测

在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的现场检测。

1.6家族性缺陷

经确认由设计、材质、丁艺共性因素导致的设备缺陷称为家族性缺陷。如出现这类缺陷,具有同一设计、和/或材质、和/或工艺的其它设备,不论其当前是否可检出同类缺陷,在这种缺陷隐患被消除之前,都称为有家族性缺陷设备。

1.7不良工况

设备在运行中经受的、可能对设备状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特别工况。

1.8基准周期

规程规定的巡检周期和例行试验周期。

2状态检修对缺陷管理的要求

设备缺陷信息是状态检修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也对缺陷管理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2.1家族性缺陷

如前定义,状态检修提出家族性缺陷的概念是为了加强缺陷分析,找出缺陷的共性原因,为我们安排类似设备类似缺陷的检修提供依据。

22不良工况

设备在运行中经受的、可能对设备状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特别工况。

对于运行工作具体来讲,应重点记录分析变压器经受短路电流的影响,变压器温度异常,变压器过负荷,断路器跳闸次数和故障电流,六氟化硫断路器气体压力等一些不良工况。

2.3对缺陷管理的要求

为状态检修提供重要依据,对于缺陷管理,我们必须对设备缺陷信息进行标准化定义和分类,加强同一设备不同时期和同类设备相似缺陷的对比分析,并且把缺陷信息对设备的影响按权重对设备进行考核,这也是设备状态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设备不同缺陷程度的不同处理时限,合理制定停电计划,保证设备健康运行。

3状态检修的解决方案

开展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必须抓住设备的状态。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3.1、抓住设备的初始状态

这个环节包括设计、订货、施工等一系列设备投入运行前的各个过程。也就是说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检修环节的工作,而是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时是处于健康的状态,不应在投入运行前具有先天性的不足。状态检修作为一种设备检修的决策技术,其工作的目标是确定检修的恰当时机。另一方面,在设备运行之前,对设备就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信息。

3.2、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

对设备状态进行统计,指导状态检修工作,对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举足重轻。

应用新的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试验,准确掌握设备的状态。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是必要的。但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在目前在线监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得足以满足状态检修需要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成熟的在线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油气像色谱测试等,对设备进行测试,以便分析设备的状态,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从设备的管理上狠下功夫,努力做到管理与技术紧密结合。建立健全设备缺陷分类定陛汇编,及时进行内容完整、准确的修订工作,充分考虑新设备应用、新的运行情况出现及先进检测设备的应用等;各部门每月对本部门缺陷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分析,每年进行总结,分析的重点是频发性缺陷产生的原因,必要时经单位技术主管领导批准,上报相应的技术改造项目。

基于上述基础,应用现有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生产管理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生产管理系统是以设备资产为杨,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主线,涵盖变电运行与检修、试验、继电保护、调度和安全监察等专业,涉及送电设备运行和检修管理、变电运行管理、设备定级管理、变电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检修计划与管理、各类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设备的绝缘和化学试验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等的计算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而且要利用系统所具有的分析和统计功能,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比较高效的信息。比如断路器的切断短路电流的次数、变压器经受短路冲击的次数、设备检修的时间、历史上设备试验结果的发展趋势等等。

3.3、制订完善的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对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专业管理观念上的一次转变,要改变传统的专业管理模式,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

根据采集到的状态信息,对变电设备的状况进行评分,评分值可以基本上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并以此作为延长或者缩短检修周期的依据。对设备状态进行评分所依据的信息称为状态信息。主要包括运行工况、预试数据、缺陷、检修、在线监测数据、家族缺陷等。对设备健康状况的评分,目前采用综合分析,加权计算的方法,实施百分制评价,对一些重要状态信息合理选取加权系数,并通过分析计算,提高分析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基于对设备状态评估的结果,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维修、试验计划。设备检修的目的是通过检修消除设备缺陷,恢复设备的设计能力和出力,保证设备在检修周期内稳定可靠运行。对此我们要积极探索,结合安全性评价、反季节性预防措施、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计划中有关检修改进的项目,初步形成一些状态检修原则和规定,产生基于设备状态检修理念的试验、大小修计划,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做到了有的放矢,减少了检修工作的盲目性,大幅度减少检修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可用率。

4、客观的评价状态检修

提高供电可靠性。状态检修实施的结果是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特别是减少了变电所全停的次数,因而使得供电的可靠导以明显的提高。

降低检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停电次数不仅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线损,而且减少了维护工作量,节省了成本。

减少了倒闸操作。在实施状态检修的情况下,调度在安排计划时,为了使设备维护单位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设备检修仍按春季适当安排;对先进设备或室内设备,在试验单位不要求试验的原则上不安排全所停电。编制计划时,协调有关单位将定检予试任务和全年的送变电设备治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早进行设备摸底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要求有关单位提报设备停电定检予试计划的同时,统筹考虑设备治理的具体内容,做到一次停电,一次完成。

提高人身和设备安全。通过状态检修减少了大量的停电检修和带电检修工作量,减少了发生人身事故的机率。由于计划检修时间比较集中,在2―3月的时间内进行,有时每天都有停电检修,工人很疲劳,在实际工作中,发生人身事故的险情在系统内时有发生。状态检修由于减少了停电次数,减少了变配电设备操作,从而减少了变配电误操作的机率,对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十分有利。

5、正确的认识状态检修

对状态检修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及其蕴藏的巨大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从事状态检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缺乏对其理论的学习及深入的研究,认为减少停电次数,拉长检修周期不仅可以少于活,也能保证安全,对状态检修如果存在以上片面的看法,是对状态检修的认识处在―个浮浅的状态,认为状态检修就是少干活,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陛和复杂陛。

技术水平跟不上实际的需要。从检修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无论事故后检修还是预防性检修都是与技术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状态检修也是一样。实施状态检修,是有技术基础的。只有把这个基础夯实,我们的状态检修工作才能够健康地发展,获得长期的利益。

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但我们的生产技术管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基础管理不能提供完整的设备档案记录及运行、检修、试验记录,或运行检修记录不详、不衔接、资料丢失等。历史记录没有被很好地组织利用起来,只能提供十分有限的信息来改进我们的生产检修管理工作,各级专业人员不知道自己在状态检修中所扮演的角色,检修工作没有着眼于取消没有必要的工作,多年延续下来的定期检修制度严重束缚人们的思维,只知道按“规定”办,至于该不该修则很少考虑。至于新的检修周期的确定、检修项目的变更是否合适,怎样在实践中去检验,寻找规律,找出每类设备检查或检修较经济的周期,在这方面我们专业管理人员做得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