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实体经济模式十篇实体经济模式十篇

实体经济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0:25

实体经济模式篇1

关键词:实体经济空心化;产融结合模式;动因;企业集团;针对性策略

一、关于产融结合模式与企业的实体经济空心化发展

在国内,产融结合模式是指产业资本通过构建内部财务公司、入股外部金融机构渠道形成全新金融领域,它主要通过实体经济平台实现融资,全面深入开展实体经济范围相关业务,就目前来看,产融结合已经成为我国中大型企业打造金融平台的核心模式。这些企业也通过这一平台实现海内外并购,争取快速获取宝贵市场资源,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不过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大与我国实体经济的逐渐“虚弱化”,我国经济也逐渐走上了“脱实向虚”的发展道路,实体经济已经完全陷入“空心化”发展困境。就以目前许多企业为例,他们在利益驱使下已经逐渐将大量资金转投向投机市场,例如股市、房地产、信贷、成立了多个财务公司,希望构建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融结合新模式。这种产融结合模式如果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代表了企业的制度建设改革,希望确保实体经济背景下产融结合的良性向前发展,因此这是当前我国企业集团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企业集团实体经济化发展困境与产融结合模式的关系分析

当前社会中的企业集团在发展进程中深深嗅到到了网络经济资本市场的诱惑味道,所以这也是他们弱化甚至放弃实体经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当企业集团将大量资金投向虚拟经济领域后,实体经济空心化困境就逐渐形成,它与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模式相互关联并发挥作用。在本文看来,首先实体经济空心化确实是刺激到了产融结合模式的快速发展,比如说许多实体企业集团希望“赚快钱”,所以他们放弃了坚守多年的实体经济,而选择建设网络经济平台。当企业集团尝到虚拟经济的甜头以后,他们开始将产融结合模式与虚拟经济联系起来,不断提高产融结合模式的运营效率,优化其发展态势,希望通过企业的大量融资来增加更多虚拟经济发展空间,改进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用。当前社会经济市场背景下,社会中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规模也逐渐扩大,它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空心化困境。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集团所采用的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经营模式,他们一般都掌握了较多的社会资源,且具备相当强大的运维实力。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虚拟经济领域的收益率也逐渐增大。在如此背景下,虚拟经济愈发膨胀,它一方面为市场股市、外汇市场吸引了大量资本,一方面也导致社会资金供求平衡的丧失,导致利率的大幅度下降。客观讲,它在某种程度上就提高了实体企业集团的整体融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实体资本的利润率,此时的实体经济发展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停滞、萎缩状态,其空心化困境问题就会越来越明显。

三、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生原因与现存问题

1.发生原因

第一点,在实体经济空心化背景下的企业集团追求产融结合模式,这是因为产融结合首先能延伸企业价值链,帮助企业扩大利润空间。比如说此时企业就会积极联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在内的多个领域实现企业集团多样化发展,比如说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或者基于垄断行业的利润潜力增长优化调整等等。换言之,当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过程中,他们的企业价值链在延伸,所创造的利润也更多,所以许多企业集团愿意建立产融结合模式。第二点,企业在产融结合模式中希望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发展,而这一长期价值最大化可帮助企业实现利润贴现值总和的有效提升。如果从成本降低角度来看,企业产融结合一方面希望扩大企业发展规模,一方面就希望降低技术开发为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还能实现对企业产品与服务范围有效扩大,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还会通过合并报表实现赋税的减少。而如果从增加收入方面来看,产融结合为企业规模扩大、夯实经营基础、拓展客户渠道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企业集团的市场美誉度也会因此而获得优化。在该过程中,企业的收益与风险承受能力也会得到全面优化。第三点,企业在产融结合过程中希望满足自身的非价值最大化发展需求,结合特殊情况确保产融结合模式最优化,而并非是价值最大化。在该过程中,企业集团经济成本是受到更多的非价值最大化因素影响,因此在产融结合模式建设应用过程中,企业需要时刻保护自身利益,拓展业务范围,并伺机兼并其他企业,目的就是为了稳定自身发展地位,争取为企业长期价值提升创造先决条件。

2.现存问题

就目前来看,社会上某些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模式发展并不到位,其模式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首先就是模式发展目标不够合理,模式发展形式不够集中。从本质上来看,目前许多企业的产融结合模式发展目标都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普遍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规划。这种“拼盘式”模式实际上对企业集团的发展转型是严重不利的,客观讲它缺乏对企业深层次经济模式的优化与渗透,是典型的松散式结合,对企业集团整体发展不利。再一点,部分企业集团在产融结合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法律规范不够完善,特别是对某些大中型企业集团而言,他们在战略转型过程中成立了金融控股集团,但明显缺乏对集团新控股公司的有效定位,导致公司监管力度严重不到位,其中的会计制度建设存在严重滞后问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在该过程中,部分企业集团的资本构建存在明显的法律盲区,这在无形中为企业增加了产融结合模式创建的风险因素。

四、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未来创建的针对性策略

为了有效应对实体经济空心化背景,同时解决产融结合模式中的诸多现实问题,企业集团还需要思考良方,结合国家地方政策设计行之有效的针对性策略。本文主要提出三点策略。

1.对资本市场的深度完善

首先要深度完善资本市场,深度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转型期间发挥其应有作用,帮助企业集团解决自身产融结合模式构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发展结构不够合理、层次性严重缺乏、发展规模受限、制度完善度不强等问题。而对于某些上市公司,他们还需要解决上市公司质量偏差、市场监管不到位、交易主体、披露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总结来讲,企业集团必须建立一套规范化的体系,确保企业集团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同步发展。

2.健全企业集团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平衡发展体系

要深入健全企业集团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平衡发展体系,结合产融结合与实体经济发展稳定规模,从资本基础这个根本上构建金融业务安全管理体系,解决金融业务管理中所存在的某些风险性问题,刺激企业经济发展优化。在该过程中,企业应该实现金融业务与产融结合模式的有效扩大,保证企业产业与产融结合体系之间构建良性互促的发展新格局。

3.构建适应于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金融业务监管体系

除上述两点外,企业集团还需要构建自身适应于产融结合的金融业务监管体系,将产融结合中的混业经营相关机制内容明确化,结合不同监管模式与风险类型构建目标监管体系,优化目标监管导向,构建全面有效的监管框架,提高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发展的有效性。在该框架中还应该建立日常动态跟踪机制,时刻强化摸底调查机制,及时向企业汇报信息,并同时改进监管方法与制度,为企业建立健全审批流程,全面降低企业监管成本。

实体经济模式篇2

1.问题的提出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简称cbe)为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其核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导理念和方向。

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中,cbe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按照流程组织和安排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应能得到每次评价的信息反馈,以便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cbe模式内容组成与模式管理如图1所示。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与cbe模式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在此过程中,高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为此,可以在国贸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cbe模式,切实提高学生从事国贸工作的实践能力。

2.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双师型”教师

国贸实践教学需要的是既有外贸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这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各高校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普通高校,这些老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缺少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的经历。此外,由于实践教学在课前准备、课堂问题的现场解答以及课后的考核评分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专业教师普遍不愿意上专业实践课,实践教学课大多只能流于形式。

2.2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是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国贸实践教学中,由于没有摆正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关系,课程的设置依然延续普通课程设置的模式,过多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实践教学所占的学时过少。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和评价体系而无法实施,随意变更实践教学的学时、内容和实训要求的现象较为严重。此外,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在教学方法上,依然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只重视理论的传授和记忆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2.3实习基地严重不足,实习环节流于形式

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实训和社会实践两大类。实验室实训主要是利用国际贸易实验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这种模式由于其智能性太强,流程中几乎不用学生自己动脑,只要按照提示点击即可,整个流程下来,学生知道的就是流程的顺序,同时模拟平台也只反映一类业务或者公司共性的情况,缺乏针对个性化的指导,教学效果不佳。在社会实践环节,学校虽建立了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但是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教学主管部门的检查,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有些学校虽然也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一些学校所处地区的外贸企业较少,校企合作难度大以及实践教学的经费不足等,致使这些学校缺乏真正能让学生进行有效实习的实践基地和实习单位,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严重缺乏。

3.cbe模式下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确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运用cbe理论,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完成国贸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使学生获得该专业上岗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在明确国贸专业性质、专业方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关注行业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提高实践课时所占比重,使学生有条件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摆在教育活动的核心位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3.2加快建设理论知识与实务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关键。因此,高校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由于各高校现有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的经历,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各高校应积极与外贸公司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同时,学校应该出台相关配套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以提高教师实务能力,拓宽知识层面。同时还应鼓励专业课教师考取国际经贸类相关资格证书,达到国贸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最后,还应定期聘请有经验的外贸公司业务人员到学校给老师和学生做培训。

3.3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体经济模式篇3

关键词:中国模式核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性统一

近年来,鉴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崛起的中国现象,学术界以中国模式这样一个概念对其作一种高度抽象的指代和把握。毫无疑问,中国模式在现象层面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宏大叙事,而对其进行理念概括和逻辑提炼也极具复杂性。当前,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在诸如有无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什么?中国模式可否认识?中国模式如何评价,是“唱衰”、“慎言”还是“高论”中国模式?表现为多视角多层面的观点杂陈、莫衷一是甚至矛盾对立。众说纷纭的观点,固然表现为一种学术繁荣,但对于中国模式的认识,在学术的繁荣之上更需要达成一种共识。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已过三十多年,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于是,中国模式的学术讨论,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实质上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来研究中国现代化和未来发展问题,不但是要审视和总结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而且是要透视中国的未来。

基于三十多年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崛起的中国现象和事实,现象反映本质,事实包含逻辑,现实昭示未来,历史透出玄机,可以对中国模式从其历史背景、现实矛盾、发展趋势的高度、广度、深度作出一种最具逻辑高度的提炼和概括,即中国模式的根本或者核心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中国模式从“破茧而出”、铺陈展开、走向成熟到“化蝶而飞”,已然和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此,理论界在广泛讨论之上应达成共识,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中国模式的重要前提。

中国现代经济建设的一般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之废除与市场经济体制之建立的“历史大取舍”,确证中国现代经济建设的一般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探索,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选择和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或模式。尽管此一模式实行近三十年,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在拉大,邓小平曾说,计划经济使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可见,计划经济模式是一种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行不通的经济模式,甚至是一种存在逻辑上明显错谬的经济模式(王子龙,201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个基本取向就是不断地打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探索和走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2年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政策和模式;第二阶段:是从1983-1986年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从1987-1992年实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体制和模式;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建立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显而易见,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多年来在世界经济史上表现出的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奇迹,就是在日益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采取较为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催生了包括个人、企业在内的大量市场主体,释放了经济活动的创造活力的结果。

因此,一些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模式、中国成就的造就归因于采取了较为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应该说是比较客观中肯的判断。如果把视野投向新中国经济建设的60多年,中国经济模式或者说中国模式中,前30年的最大特点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而后30年的最大特点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模式,作为一种被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做过短期实践探索的经济模式因不符合现代经济规律已经被中国宣告废除,其历史实践表现为缺乏足够的经济活力、创造力和竞争性,以至于在现代经济背景下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及其经济事实,尽管是其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前提,比如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和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计划经济不构成中国现代经济的逻辑基础,完整的计划经济和整体上的市场经济是完全对立的。计划经济本质是管制经济、命令经济,政府主导经济,取消了多样化的经济主体,削弱或者取消了竞争,而市场经济本质是一种自由经济,社会发动性经济,富于竞争和创造活力。计划经济模式下总是试图完全消灭商品经济和市场因素,而市场经济模式并不完全排斥经济活动的某种计划性。

历史和逻辑提供给我们的一个深刻结论是:中国模式尤其是中国经济模式不是计划经济模式,也不是其某种变种如“政府行政主导,受控市场”的模式(高尚全,2012),透过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发展巨大成就对于其内在驱动力作出一种恰当的抽象和概括,把握引来这种经济变化的根本动因,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和发展。中国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背景下走向市场经济,这种历史取舍绝不取决于主观上的好恶,而是现代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尽管中国的市场经济不会和别国的市场经济雷同,但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遵循现代经济规律。

中国现代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在性质上相区别的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形而上”又“形而下”的存在和渗透,确证中国现代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在性质上相区别的社会主义经济。

面对计划经济被宣布废除和整体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有观点认为中国模式就是自由市场模式,与西方自由主义市场模式没有什么大的不同;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推行市场经济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搞资本主义,或者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名,资本主义之实。这种观点否定在中国模式中社会主义因素的积极作用,并认为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将逐步和完全地资本主义化。也有观点认为中国模式就是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加上政治上的威权主义,或者说经济民主与政治集权的统一。本文把社会主义同威权主义、集权主义划等号,认为在政治、文化高度集中和控制下实现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奇迹,这就是中国模式。还有观点认为,中国强有力的的国家宏观调控,对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低速以及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经济事件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模式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所具有的巨大的调控和干预能力。需注意的是,过分地强调国家干预就会使中国重返计划经济,在走向市场还是回归计划之间发生摇摆。那么,这种种观点都提出和指向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即中国模式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要求深刻透析社会主义的因素在中国模式中性质、地位、作用及趋势等问题。

社会主义在中国很重要地包括两大层面,一是理念和逻辑层面,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理念、原则和意识形态,所谓“形而上”的体系;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原则、所有制、所有权、经济事实等较现实的“形而下”体系。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因素反映在中国社会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层面,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

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因素来看,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方式并存;公有制又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毫无疑问,占主体地位的庞大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物质体系的存在,对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发挥影响是无疑的、不言而喻的。虽然就全民所有制而言,在与私人经济的效率比较中,直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其效率较低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但是却不能就此简单作出国有企业有必要完全私有化的结论,和对国企的经济意义予以否定的判断。而从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农村土地在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两权分离的制度改革后,农村经济所体现出来的创造力和活力不容否认,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1/5的人口就是明证。中国历史上私有制条件下,长期无法解决的三农问题,在今天公有制前提下得到较好解决。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通过家庭承包制使广大农民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藉此较好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安全、社会保障等战略价值。农村集体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不可低估。农村的稳定在某种意义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安全的大后方。这种种事实,足以得出,公有制经济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不能简单削弱或废除。而公有制实现的形式,尤其是国有经济实现的形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就像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所找到的土地承包责任制一样,这是进一步进行国企改革的议题。

因此,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色,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不容否定的战略原则。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公有制占主体相联系,国家拥有大量经济资源,也与计划经济的历史相联系,国家对社会经济具有较强的控制力;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作为一种管制经济、政府主导经济,是缺乏活力的,必须打破和废除,但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不等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所以社会主义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正确和有效地运用计划手段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在近年来中国经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以及重大自然灾害中,中国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效果,为国内外学者所肯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家干预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现代市场经济不能停留在自发或自由的市场经济的较低层面上,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干预调控更是必不可少。当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具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色,如何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社会主义的政治因素,以其在三十多年来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和稳定,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社会环境,避免了社会动荡对经济的破坏性。但是如果藉此认为政治上的高度控制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这种判断无疑是错误的。中国的政治体制在近三十年来也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下沿着民主化、法治化的方向不断改革和演进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社会主义在政治上就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民主,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因此把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等同于集中主义、集权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的误读和歪曲。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上可以搞民主,政治上应该实行集权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从中国民主法治传统比较薄弱的历史前提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以在社会稳定的条件下,推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但是如果对中国民主法治取得的积极进步视而不见,特别是如果认为中国民主法治不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就应当是一种集权政治,那将使社会主义从根本上陷于停顿、失去方向以及十分危险的境地,因为从根本逻辑而言,经济自由与政治上的民主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所要追求和实现的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民主仍然是现代经济以及未来经济更加强大的动力。因此,在现实层面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国模式形成中,社会主义政治所追求的民主价值,稳定价值,团结合作价值得到了较好的结合;尽管中国的政治民主还相对滞后,但其发展既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止步不前。应该预见,在中国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中,政治民主发展的因素及影响必将日趋凸显。

至于社会主义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按劳分配为主”、“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念原则,更是对高度的经济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反映和要求,尽管在现实层面,这些原则还实现的不够好,甚至有些偏离,但这丝毫动摇不了这些原则作为社会主义原则所表达的真理意义和正义立场。可见,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主义性质和因素已经现实发挥并将长期发挥其从理念、原则到事实的巨大历史作用。

中国模式在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创造性结合

中国模式的关键和前途,在于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创造性地结合。

应该讲,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普遍模式,而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在价值理念和制度构建上的最进步的要求和实践,二者具有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但过去既没有这样的理论,更缺乏这样的实践。但在三十多年来促成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社会历史系统中,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成为最为重大的两重要素。二者的初步结合的成功造就了今天的中国奇迹,也是对历史必然性的一种呈现,即中国经济模式或中国模式就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历史实践的最大特色和创造。但作为一种模式来自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未来趋势的预见,表面看是一种特色和创造,而其根本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透视和把握,从而具有足够的解释力、建构力和创造力。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出这种历史和逻辑的高度,呈现为历史必由之路。

如果说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根源于中国模式也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合理性;而中国发展中的现实弊害和突出问题,则反映其距离逻辑合理性的演进和发育还不足,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的较低水平;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同样也处于较低水平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垄断、行政垄断、贫富差异悬殊、资源掠夺性开发、产品质量下降、环境遭受破坏以及官员腐败等问题产生的一个基础性原因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所致,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广度、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市场经济在经济活动领域所要求的平等、公平、竞争、自由、合法的生产及交易原则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而由旧的计划经济向新的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市场经济表现出“松绑性”和“自由性”的特征,这无疑是市场经济的较低层面。这与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初期表现出的某种混乱、无序具有某种相似性。所以许多根源于市场的问题,一是必须沿着市场化的方向去解决;二是必须假以时日。

中国市场经济要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借鉴历史经验,加快其向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演进,随着市场体制、机制、制度日趋完善和健全,许多现实弊害如行政垄断、不公平竞争、产品质量等问题将会趋于减弱和逐步解决。尤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包括理念、原则、方法、条件等在内的理论设计和构建,其着眼点就是要克服和超越现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和不足的。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还不够完善健全,社会主义物质、制度和观念体系对于现实市场经济的提升、规范、引导作用还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或超越性。但是以社会主义去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金钱至上、贫富悬殊、恶性竞争、阶级分化等弊端,这无疑是历史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对传统市场经济的改造与提升应当是一种通识。社会主义的原则立场,如看重劳动,看轻资本,高扬人的价值,反对把物凌驾于人之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反对和消灭剥削,反对两极分化等,是一种最为科学进步的现代经济正义思想和社会原则,把人的公平与人在经济上的公平联系起来,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核心内容。

把资本主义价值和制度体系奉为圭臬,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贫富悬殊、阶级分化、金钱至上当成天然合理的原则,是缺乏理论上的说服力的,资本主义后来的发展实践也对之予以某种改良,发达资本主义表现出某种趋向社会主义经济公平的改良,这一趋势也正好反映着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社会主义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体系其基础和核心是崭新进步的经济理念、原则和方法,如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保障、公共教育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等,当然也包括了计划经济的因素等。现在看来,计划经济的思想在现代经济实践尤其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马恩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整体上丧失了科学性和正义性。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片面的。就马恩对当时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的批判而言,他们更多批判的是资本的私人占有制以及贫富悬殊,而对商品交换的平等形式,马克思评价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马克思坚持平等这一人类最高度抽象的原则,尤其主张经济平等,分配平等(按劳分配)。

现在看来,在马恩经济思想中既包括价值理性,又包括工具理性,既有经济目的,又有经济手段。相对于经济目的而论,经济手段是第二位的,是可以选择的。因此邓小平在后来总结经验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典观点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也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突破,突破了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体现了巨大的理论创造性。中国模式是在实践层面对这一重大理论创造的运用、探索、现实化和模式化。

因此,认为中国搞市场经济就是放弃社会主义,或者认为中国搞社会主义就应放弃市场经济,都是缺乏历史论证和逻辑论证的误断。尽管今天看来,中国市场经济发育还很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级阶段同样很不健全,二者的创造性结合还需要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已初见成效,呈现极其巨大的发展和创造空间,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既意味着希望,又面临着考验。但应该形成一种信念,即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信念,从长远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既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必然要求,又是中华民族富于探索和创造的伟大成果。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

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

4.王子龙.计划经济历史终结的一种逻辑透视.商业时代,2012(8)

5.高尚全.强调中国模式可能误导改革.人民论坛,2012(19)

6.杨永华.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础: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容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实体经济模式篇4

关键词:规模范围经济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基本要求可归纳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可见,“大力发展生产力、引导农民实现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自“新农村战略”提出以来,有关专家已从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思路、途径、机制及其与相关部门的关系。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究竟应如何发展生产?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何处?农民的主体地位究竟如何体现?农民究竟应如何“运作”才可脱贫并持续致富呢?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笔者以为这需要从微观层面来加以分析和研究,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结合调查和理性分析,笔者仅就“农民如何有效发展生产力来脱贫致富”作些思考。本文认为“引导农民对传统农业进行科学改造,实现生产方式的有效现代转型,以获取规模范围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那么,什么是规模范围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又如何实现规模范围经济?其现实条件是什么?本文对此做一初步分析和讨论。

规模范围经济的内涵

规模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总称,在经济学中,它们原是工业经济的一个常用术语,与企业的扩展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获取规模范围经济不仅是企业制胜的法宝,而且是少数民族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生产方式。

规模经济。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能使绝大多数产品的成本曲线呈现出U型,随着产出的增加,固定成本分摊到每单位产品上,这样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是下降的,当产品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出的成本)就会小于平均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否则便是规模不经济。当然,规模经济有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之分,前者是企业集聚的效应,后者是企业自身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规模经济是关于生产系统的规模,而不单是企业的规模,生产系统是指从原材料到整个生产过程和要素的有机组合体,可能只有一个企业,也可能有多个企业共同参与。这里之所以把规模经济引入到农业生产中,是因为在现阶段农业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已成为可能,对某个具体的家庭来说,可实现部分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辣椒和魔芋的种植、生猪的饲养等)的适度规模化,从而实现其规模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农户就是一个小型“企业”。

范围经济。在工业经济活动中,范围经济是指企业(公司)活动的多样化(产品的多样化及多种服务等),通过固定成本的分摊来享受共同投入和多样化经营,以降低成本而获取的经济利润,它与规模经济是相互联系的。当然,不可否认,范围经济在以前的农村经济活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显得更为突出。笔者认为,农村范围经济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同一产品、同一工具用途的多样化和农业产品、人力的多样化经营,他们是通过技术的共享和不同的业务组合来实现的。

这里还需进一步指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虽有联系,但还是有区别的,不能够把二者混同。前者主要体现在“规模效应”,后者则主要是基于“区域、用途”上的相关性而产生的“综合效应”。

规模范围经济的实现

(一)实现规模范围经济的现实基础

随着科技进步及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一主三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战略的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现实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利用规模范围经济来脱贫致富的时机已日渐成熟,其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

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引起了交易市场范围的扩大及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备;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发展逻辑要求农村生产要适度“规模范围化”;党和政府的有效引导和相关惠农政策的支持;农村交通、信息网络、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推进和完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全球化(经济、文化等)及时代背景的要求,等等。这些条件的日趋成熟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实现“规模范围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二)实现规模范围经济的途径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既然已具备了获取规模范围经济的条件,那么究竟农民应怎样才可以实现规模范围经济呢?其具体实现途径又有哪些呢?下面笔者结合调查对此做简要分析。

1.规模经济的实现形式。规模经济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来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成本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主要有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品(经济农作物、粮食作物及畜牧等)的规模化生产等两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单位劳动为达到最佳投入产出的经营效益,所能够经营的最大土地面积”,这种规模经济的实现有赖于农村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合理协同的作用,有着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等优点,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就当前情况来看,土地规模经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合同承包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农产品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则是在土地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市场行情及其潜在趋势利用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来优先发展部分农产品并使之规模化以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生产方式,如生猪饲养、魔芋种植、番茄等蔬菜的温棚耕作、乡镇企业的运作等等。

当前,这种使部分农产品规模化的生产已成为部分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当然,农户在利用规模经济发展自己时究竟采取何种形式,这就要求农户的当家人要视市场行情、消费心理及自身特征(家庭结构、成员文化素质、土地面积及经济状况等)作出正确的自我战略定位和规划,以便准确判断和决策。这就是说,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经营水平的差异,要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形式。笔者经分析整理认为,现阶段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规模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家庭规模经营—独立经营的农户,主要有“手工劳动为主、机械化为主和家庭工业为主”等形式;联户合伙规模经营—基于各户实行独立核算的合伙经营;双层规模经营—合作经济与农户经济并存,有统有分;集体规模经营—以机械农业化和乡镇企业为主;社区(包括群体)规模经营—农户个体经营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等等。

实体经济模式篇5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对策;运行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6-0141-03

一、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的界定及优势

(一)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的界定及我国的模式分析。经济型酒店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其服务模式为“b&b”(住宿+早餐)。对于国内外对经济型酒店的定义却不十分明确,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是指价格低廉,设施简洁、安全、干净和性价比高的一种酒店业态模式。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是经济型酒店运营的主要方式,是使酒店企业经营规模化、组织化、现代化的有效方式,即是经营同类酒店的若干个企业,在同一总部管理下,按照统一的经营方式进行共同的经营活动,以求得规模优势和共享规模效益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态。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是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经济型酒店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具有低投入、高回报、周期短等突出的优点,“莫泰(motel)”、“如家快捷”、“锦江之星”作为国内经济型酒店的三支主要力量,其扩张速度惊人。同时,美国的“速8”、法国雅思集团的“宜必思”也相继进入国内。从沿海到内地,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如今拥有强大网络平台支持的连锁酒店也日趋成熟,如七天连锁、城市便捷连锁、汉庭连锁等。但在其蓬勃发展的光环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不乐观因素。国有宾馆的改制,规范化的政策法规引导,服务软件的提升,管理模式的升级……,许多问题不容忽视。但不容置疑的是,经济型酒店必将由幼稚走向成熟,将在中国酒店市场上占据特殊的重要位置。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从经营模式看共分为直营店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战略联盟模式、兼并收购模式,发展初期则以标准连锁的直营店模式,目前多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但从长远来看,将逐渐向兼顾战略联盟和兼并收购的模式发展。

1.直营店模式。直营连锁是资产所有者独自投资、直接管理的一种经营模式,一个企业最初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在进入一个区域时,往往采用标准连锁的直营店模式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如锦江之星、如家快捷、宜必思等经济型连锁酒店最开始人市时均以直营店模式拓展市场。直营店模式最开始的投入较大,但却有利于统一的管理,可以积累稳定的资产,有利于酒店企业的形象塑造。

2.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是指特许权拥有者授予特许权经营者一种获得许可的特权以从事经营的行为。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规模扩张需要走低成本战略,特许经营模式对于酒店总部而言,只需将规范化的管理方式、经营技术及经营理念通过受让或转让给加盟者,就可以实现规模扩张。对于加盟者而言,只需支付一定的加盟费用就可直接套用酒店成功的经验和技术,降低投资风险。目前,国内运作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已经逐渐向特许经营模式转化。

3.战略联盟模式。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要改变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状,需要集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酒店资源和优势,形成战略联盟经营模式。建立经济型连锁酒店战略联盟更有助于了解市场形式、风险共担、资金、经验、技术共享,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

4.兼并收购模式。兼并收购模式是另一种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可以促进酒店发展,扩大经营规模,有效降低进入壁垒,并获得原有酒店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各种资产、企业经验和市场份额。兼并收购模式主要适用于发展成熟、规模较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目前国内并不常见,如家快捷这样的品牌连锁酒店曾采用过这种经营模式。

(二)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的优势分析

1.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以控制成本实现竞争优势。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的优势很明显,采取统一的采购系统、订房系统,批量采购,降低酒店的固定成本投入,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资金优势,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企业知名度,实现竞争优势,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目前,我国有实力的经济型酒店都选择了连锁经营的发展模式,如锦江之星、如家快捷、莫泰。

2.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因设立网点众多而贴近目标市场。在旅游和商务集散地,经济型酒店的存在,使连锁经营模式在布局上具备绝对的优势,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的网点众多,统一标识、统一品牌和形象,可以更贴近目标市场,有利于了解宾客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经营战略,最大限度地聚集顾客群。

3.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借助信息资源共享降低运营风险。我国经济型连锁经营酒店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可以通过连锁酒店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立中央预定系统和免费的预定电话,各分营店之间可以共享客房数据库和客户信息档案,通过分析客户信息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客户需求,可以有效稳定客源,进一步降低连锁酒店的运营风险。

二、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的运行分析

(一)特许经营模式的运行。经济型连锁酒店在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时,正确选择特许经营的方式是关键。目前,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最常用的特许经营模式是特许转让,特许方提供品牌、生产及经营中必须遵循的方法和准则以及产品、技术方面的培训,确保业务有效运行。经济型连锁酒店特许经营实施的第一阶段是品牌推广,要求连锁酒店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自己的经营特色、经营理念及特殊经营技能,通过Dm单、网站、媒体等渠道扩大酒店的宣传,吸引加盟者;第二阶段是加盟者资质的审核,酒店总部在接到加盟者申请后,还应委派饭店管理专家对加盟者资质进行检察和考核,重点考察从业经验、资本金及经营理念与酒店是否一致,并严格按照有关章程经总部审批后方可考虑吸纳;第三阶段是履行加盟义务,应进行店面选址、统一装修、管理技术传授、人员培训等工作,统一品牌,统一标识,并对加盟者深入传授统一的服务理念,形成以品牌和网络为主要纽带的联盟;第四阶段是建立一整套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系统中包括物流配送体系,良好的预定、采购集团培训体系,真正实现连续的规模经营,同时还应建立客户管理系统,真正形成品牌共享、客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二)战略联盟模式的运行。我国经济型酒店战略联盟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联盟方式,根据治理结构的不同建立战略联盟,可以进行股权联盟和非股权联盟,股权联盟最常见的做法是建立新实体或者通过股权投资和相互持股的方式共同经营。非股权联盟是一种合作联盟,联盟

方只保持合作关系,不需要建立法律实体;根据在价值链环节上的不同位置建立战略联盟,可以进行竞争对手联盟和顾客伙伴联盟。经济型酒店之间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关系,开展竞争对手联盟运作模式可以加强酒店之间联合,扬长避短,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顾客伙伴联盟是以全方位、立体式的一条龙服务要素来组织服务流程,将“服务营销”的内涵延伸到每个环节,向顾客提供超值的个性化服务。

(三)兼并和收购模式的运行。兼并和收购模式是我国经济型酒店实现集团化发展后的趋势,经济型连锁酒店开始时都是单一品牌、单一细分市场的企业,形成规模发展后,对其他经济型酒店进行兼并和收购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经济型连锁酒店集团多采取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与联合两种运作方式。横向并购是在经济型酒集团之间实现跨地区、跨所有制或同地区酒店之间的并购,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并为酒店的所有者退出行业提供了一个机制。纵向并购与联合是经济型酒店与提供互补产品的企业,如旅行社、旅游交通企业、旅游商业企业、旅游景点等之间的并购与联合,这种模式直接关系上、下游企业结成联盟,形成纵向生产服务的一体化,有利于相互沟通与融合,获得共享和互补效应。

三、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运行的制约因素

(一)奈块分割的传统管理体制限制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运行。目前,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体制对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的运行非常不利,经济型酒店在连锁经营的过程中往往重形式而轻实质,即只注重店名、装修、标识上的统一,而在管理体制上仍沿袭单店操作模式,各店顾各店,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和客户需要信息方面的共享。正是这种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使许多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有名无实,无法得到充足的市场份额,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的规范、有效运行。

(二)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制约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高效运行。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经济型连锁酒店规范化运作,增强自身实力,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许多经济型连锁酒店仍属于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缺乏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产权不分、权责不明,管理随意性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总店、分店之间关系复杂,组织结构混乱,管理层分工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运行的有效性。

(三)自身实力不强的企业现状阻碍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高速运行。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不足、分店扩张缓慢的局面,但无法解决实际困难,一些连锁酒店自身实力不强的现状短期内很难根本改变。

(四)专业化管理人才缺乏的现实制约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长期运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应势而生,经济型酒店人员配置非常精简,组织结构层次少,要求员工技能多样,一人多岗、一职全能的要求让许多服务人员摸不到头绪。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其经营的直接因素,既懂连锁经营又懂酒店运作的专业管理人才非常稀缺,一些连锁经营者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方法,且不注重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特点和顾客群定位,无法达到连锁经营的真正目的。

四、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运行的理论依据分析

(一)劳动分工理论与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运行。劳动分工理论研究劳动分工是如何影响劳动生产率,并继而影响经济效益的。实际上,经济型酒店的分工策略就是一种劳动分工,通过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酒店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型酒店的发展。

(二)规模经济理论与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运行。规模经济性理论研究的是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规模提高而逐渐降低的规律。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集中度较低,单体酒店规模较小,经济型酒店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积累或资金的投入设立新的单元,扩大规模,实现连锁式经营,同时经济型酒店还可以通过兼并、收购或合并其他企业来扩大规模,形成一体化的企业集团,以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三)旅游经济理论与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运行。根据旅游经济学理论,如果生产大量的适合现阶段国内需求的经济型酒店产品,则需求弹性会变大。同时,经济型酒店要持续发展,还必须研究消费者行为,通过细分市场,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客户对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忠诚度。

五、保障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有效运行的对策

(一)针对市场空白点,坚持走专业化经营道路。针对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运行的现状,经济型连锁酒店应善于抓住市场空白点,坚持走专业化经营之路,创造发展机遇,并借鉴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应坚持走专业化道路,添加安全、清洁、方便、温馨服务要素,及其他增值服务,力求使顾客在经济型连锁酒店中享受到星级酒店的服务,努力打造服务无限、设施齐全、价廉物美的标准、统一、独特的经营模式。

实体经济模式篇6

共享经济是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对现有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利用了社会现有的闲置资源,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我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共享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个体之间的信任,有助于不同类型资源的使用权流转,提高了社会总体福利水平。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稳定性和潜力。中小企业的管理工作是其软实力的体现,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是由自身规模、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的限制,也面临着许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存在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企业要根据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实际要求,优化管理模式,重视管理模式创新,在将传统业务方式与互联网融合过程中实现管理模式从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变。

二、共享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

共享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和应用,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了中小企业日常经济管理和业务操作方式的转变,为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提供了新的路径。

共享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时代特点。有一种经营模式是从实体店经营到互联网经营,这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构造模式和生产销售模式,互联网经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渠道。互联网经营的出现,是由互联网直接或间接推动的。由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际网络系统的日趋完善,能够使中小型企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取得最大程度的市场份额。首先,共享经济发展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因此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特征。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而言,大量的虚拟企业成为经济中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互联网使得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转变,部分传统行业积极与互联网结合,呈现出了实体企业与虚拟企业混合经营的形式,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在事实证明的情况下,构成竞争威胁的企业不仅在于科技水平和公司规模,一个成功的中小型企业最能够发现现代消费者的最新消费需求,以实现客户心中的归属感。其次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组织效率、资本存量、产品多样化等方面的竞争,而主要体现在速度、发展战略、客户认知等方面,企业竞争具体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战略竞争,企业的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到未来发展前景。

规模经济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社会经济,旧时的垄断经济早已消亡,新崛起的中小企业拥有更加细致、专业的销售。同时,中小企业的竞争从决策竞争向速度竞争转变,对市场发展的把控和决策制定的速度直接决定企业存亡。再者,从生产者规模经济向消费者规模经济转变。互联网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新的桥梁,为消费者个性定制提供了可能。生产的规模经济不再适应共享经济发展趋势,只有消费者规模经济才能够给企业带来稳定的客户流量,实现客户认知度的提升,口碑相传成为主要的营销模式。

三、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因素分析和应该采取优化措施

1.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因素分析

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重视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综合分析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影响因素。

(1)战略因素。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战略机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战略代表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管理模式的创新要重视企业战略的方向。同时,人是观念的产物,企业的战略影响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企业要有效的转变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并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岗位,以便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

(2)员工培训因素。企业要做好管理模式创新工作,就要重视员工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管理模式创新需要有员工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在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小企业可以提高员工对共享经济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更新员工的互联网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员工对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热情和支持力度,保证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组织结构因素。在共享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种速度竞争,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战略竞争,企业经营理念、客户认知程度、物流管理、仓储管理等是体现企业组织结构合理与否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组织结构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影响到企业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效果。良好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有着促进作用,有助于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敏感性,进而为企业在共享经济中获得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2.共享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实现管理模式创新应该采取的措施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危险并存。如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长寿企业,必须实现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共享经济中,中小企业要重视管理模式创新,更新管理观念,实现管理观念的升级和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树立全局统筹的管理观念,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共享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应该努力更新管理观念,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和限制,并从企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对企业和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统筹兼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企业与市场的联系程度,实现服务或者产品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了解市场需求,使得产品的销售与生产均有效的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体经济模式篇7

1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1.1抽象理论与复杂模型并存

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样,都是采用抽象分析的方法,在一系列前提假设的基础上,将部分在现实中存在但不影响主要结论的因素去掉,构建了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方法虽然利于宏观经济学整体架构的梳理,这对于虽然有微观经济学基础,但较少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大多数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在内容编排上,都是利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这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即便是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在大量的公式和计算面前也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给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造成了明显的困惑。

1.2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紧密

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熟悉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后,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宏观经济学社会总量行为及其后果为分析对象,以需求和供给的均衡为分析框架,涉及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实现的主要目标有抑制通货膨胀,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其教学体系则是从短期的经济波动和政策、长期的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对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进行均衡分析,涉及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等(图1)。并以此为基础扩散开去,形成了以宏观经经济学为中心的、连接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金融学和国际贸易的广义的知识体系(图2)。可见,宏观经济学在众多学科类别中具有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地位。

1.3强烈的实践意识和阶级意识

宏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的经验总结,这一结论性的知识体系直接产生于现实的经济生活,并对现实经济生活起到指导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宏观经济学和社会学科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强实践性是其一个主要的特征。此外,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讲,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应的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所以,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结合本国国情,对其分析依据和主要结论要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不可盲目的照搬甚至直接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实践。

2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特征和思维模式

2.1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特征

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能对后者的学习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后,学生会对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产生初步的认识,而在学习完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以及福利经济学之后,对iS-Lm模型和aS-aD模型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但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核心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解决的问题方面毕竟存在明显的不同(表1),所以,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异同,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和阐述,使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并且明确宏观经济学具有自身特殊的分析方法,激发起其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主动性。

2.2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式

宏观经济学的各章节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联,因此,学习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在授课之初就应该将整个课程的思路和逻辑讲授清楚。此外,宏观经济学涉及到众多的经济变量,整体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各个经济变量逐渐放松的过程,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有效把握宏观经济学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习过程更加简单和有效。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充分分辨和理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等宏观经济学各流派的学术观点,把握这些派别之间的对立和关联,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全面理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多元化的经济学思维模式。

3宏观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3.1讨论式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是宏观经济学可以选取的主要模式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写作、口头表达以及研究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该模式下,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态度,组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主动学习是讨论式教学得以开展的关键),并将形成的观点与他人进行分享,并结合教师的讲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敏感度,培养其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具体的课程设计方面,讨论式教学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安排,教师首先要确定讨论的主题,然后将学生分组后组织其通过图书馆、网络媒介等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各组自身的观点后,由小组成员代表或全体成员阐述观点,并由其他组的组员进行提问后产生辩论来形成思想碰撞,最后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对现实经济数据和现实宏观经济危机进行理性的反思,提高其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3.2研究式教学模式

研究式教学模式是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环境加以有效的利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以科学研究的模式实现教学目标。具体的操作步骤为:首先要建立科学研究的教学团队,以教师的科研工作促进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其次,整个教学过程要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数据、资料出发,引导学生掌握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为其观察问题、改变错误认识提供及时和必要的帮助。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3.3仿真式教学模式

宏观经济学的仿真式教学模式采用实验验证的方法,以真实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人行为特征为基础,将经济系统以程序模型的形式呈现,并通过计算机中辅助计算,生成相应的经济结论。它以计算机为数据计算和生成媒介,通过教师或学生建立的复杂的、虚拟的经济系统,来分析经济主体的各项活动,这种仿真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宏观经济学传统研究方法难以进行重复实验的约束,方便了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将仿真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与学生共同进行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将相关的宏观经济理论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选择合适的经济仿真软件将模型转化为经济实验模块,并对模块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满足实验的各项指标,最后将调整后的模块加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使其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提升教学效果。仿真的前两个步骤可以由教师独自完成,也可让部分学习兴趣浓厚、实践能力强、分析问题独到、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参与其中,最后一个步骤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期间教师要对实验模型和仿真过程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演示,让学生对模型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亲自尝试获得对模型及其运行结果的直观认识。当然,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以在学生能够熟练操控实验模块后,安排其进行相应的练习,比如,通过观察和讨论,对模型的结构以及其中的各个参数进行修改,对仿真结果存在的差异进行修正等。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宏观经济学的仿真教学模式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不但教学内容具体,大大节约了板书和幻灯片的制作时间,还扩大了信息的范围,学生通过参与获得了更多的主观感受等。

实体经济模式篇8

关键词: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重庆

中图分类号:F0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099-0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关系国家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农民、农业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路径之一就是实行“城乡统筹改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进行了大胆而富有创新性的“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土地流转不但是“城乡统筹改革”中的重点,更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重庆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西部直辖市,属于国家确定的“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所以对重庆市的土地流转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城乡统筹改革”的顺利实施,对“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关对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很多新鲜事物。

例如,在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四川等地,生产要素流动十分活跃,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正悄然变革,杨学城、罗伊.普罗斯特曼和徐孝白归纳了诸如反租倒包、有偿转包或转让、土地投资入股、土地信托服务、土地互换等流转模式,并以此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基础。邓大才提出对不同地方应实行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提倡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和城郊非农机会较多的地区使用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承包土地资本化模式、承包土地证券化模式;在经济条件不太好,农民非农就业机会不多的地区采用承包土地反租倒包模式、团体租赁经营模式、托管经营模式。

刘海云、李改英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四种模式,即土地换保障型模式、土地入股型模式、留地和就业相结合模式和集中开发模式。

洪增林、薛惠锋则更加细化地提出集体土地流转的三种模式:国有化转制模式、保权让利模式、“一村两制”流转模式。秦秀昌阐明了农村土地的“两田制”流转模式和抵押流转模式。根据对土地使用权的利用情况,杨德才将现有的土地流转模式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股田制、股份合作制、出租、反租倒包、转包、转让、拍卖、互换、代耕。

以上诸多土地流转模式都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不断产生的,十六大、十七大的胜利召开,面对中国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尤其是城乡统筹这一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新要求,因此,如何根据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选择符合当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流转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二、重庆市目前在进行城乡统筹改革中实行的几种土地流转模式的简要介绍及比较

(一)重庆市目前在进行城乡统筹改革中实行的几种土地流转模式的简要介绍

1.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

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方案是指用社会保障代替土地保障的方案。农民年老进入小城镇定居,拥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又自愿出让其原先承包经营的土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可以申报为城镇居民户口,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子女入学政策,并对其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给予适当补助,并纳入城市廉租房范围,实行就业扶持。该种模式的土地流转各区县政府要统一实施征地,统一各补偿政策,统一办理失地农民农转非和养老保险,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民实施不同的补贴和社保政策。

2.宅基地换住房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

宅基地换住房方案是指用集中兴建新型农村社区或城镇住房替换农村宅基地的方案。按照土地集中、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思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入股、联营、出租或租赁、转包、转让等方式实现集中,农户获得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入,同时,农户可以退出其宅基地使用权进入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购买经济适用房或商品房,政府给予旧房拆迁补偿,并将增加的农村宅基地指标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用土地出让金等收益对农民购房进行补贴。

3.集体经济发展型模式

集体经济发展型方案是指以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方案。将集体土地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组织或公司制企业,对集体资产进行经营,农民可以到合作组织或公司制企业投劳打工,获取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入。

该模式可以把辖区农民的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集中起来,实行集中开发、连片种植,将农村划分为农业生产区、工业开发区和群众商住区,依此实施统一规划和经营。

(二)三种土地流转模式的比较

1.从预期收益的角度看

在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下,农民所获得的预期收益的稳定性则取决于政府的执行力度和相关的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农民转为市民后在就业竞争中的竞争力强弱。这主要是因为农民退出承包地后,并且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其收入来源于政府的生活补贴和一些其他的政策优惠以及进入城市工作所得到的工资(这部分工资并不稳定,因为政府是不可能直接为这部分农民提供工作岗位)。另外这部分农民转变为市民后,其住房则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尽管政府提供廉租房,但如果这部分新市民的收入来源极为有限,同样也会承受不起。而宅基地换住房模式与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相比,解决了农民急切希望改善居住这一重要问题,其预期收益的大小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宅基地换住房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大规模的流转的情况下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就当前我国土地制度来说,要实现这一条件则还需要进一步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第三种土地流转模式――集体经济发展型模式,其获得的预期收益取决于三部分,即:租金、薪金、股金。这三部分收入中租金与宅基地换住房这种模式一样是建立在土地流转市场比较发达的条件下才能较大程度地实现;薪金取决于再次就业时所从事的工作与工作所在地的工资水平;股金则取决于土地进行折价入股后组建的股份经济合作组织或公司制企业的经营效益的好坏。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仅从所耗费的成本来说,集体经济发展型模式比较适合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集体经济发展型模式政府所投入的成本相对于另外两模式来说要小得多,农民所承担的风险也比这两种模式要小得多。从重庆市目前对江北区、渝北区及九龙坡区所采用的三种模式的实践情况来看,采用经济发展型模式所花费的成本是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的1/10,是宅基地换住房模式所耗成本的1/6。如果从所获得的预期收益大小来说,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系列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采用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每户农民可得到的预期收益(即与土地相关的利益加上变为市民的利益)为282017元;若采用集体经济发展型模式,每户农民可预期的收益(即与土地相关的利益加上保持农民身份的利益)为86094元。若采用宅基地换住房模式,按照农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宅的集体土地流转模式,则每户农民的宅基地置换收益约为73500元。由此可以得出,从所获得的预期收益大小看,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宅基地换住房模式。

3.从城市化进程角度看

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下,农民可得到城镇居民户口和相对较好社会保障政策照顾,比如农转非优惠政策、子女入学优惠政策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由此可知,此种模式能使农民在城市里安定生活,非常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而且城市化的稳定性较好,不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在宅基地换住房模式下,不及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发展速度,集体经济发展型模式是三种流转模式相对于另外两种模式来说其城市化速度更为缓慢,因为集体经济发展型模式主要是通过提高农民向城市的转移“能量”来促进城市化发展。一旦集体企业经营不善,城市化也就无法推进。总之在对城市化进程的积极作用方面,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大于宅基地换住房模式,宅基地换住房模式又大于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4.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

如果政府财政支持不到位,则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很容易给社会稳定性威胁,农民既没有能力购买住房,也没有政府提供保障性的收入。尤其是在医疗和养老保险金不能到位的情况下,将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而宅基地换住房模式,相对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来说,情况要稍微好些,因为这种模式只是给原有农民进行耕种时可能带来不便,如果土地流转市场比较完善,那么这种模式对社会稳定将不会有多大影响。在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下,农民一方面可以获取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入,另一方面,农民仍然对所承包的土地具有部分收益权和处分权。因此这种模式相对于政府还没有足够的财政实力时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模式。当然,众所周知,集体经济发展型模式同样也存在经营风险,股金和薪金都有可能化为泡影,因此,这种模式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隐患。

(三)选择土地流转模式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城乡统筹改革中选择什么样的土地流转模式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的来说,选择什么样的土地流转模式能够更加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则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弱、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农业企业产业化程度、政府政策及政策的执行力度。就目前重庆市在进行城乡统筹改革试验中所推行的三种土地流转模式来看,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对政府的财政实力,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及土地市场特别是城市土地市场和农业劳动者的技能等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否则推行该种模式将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宅基地换住房模式只是对土地市场尤其是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要求相当高,而对政府的财政实力、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与社会保障换承包地模式相比,其要求稍微要低。集体经济发展型模式目前基本上在全国各地采取的比较普遍的一种模式,但是与转包、代耕这类模式相比,其所要求的条件又更苛刻。

参考文献:

[1]杨学城,罗伊・普罗斯特曼,徐孝白.关于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的实施过程的评估[J].中国农村经济,2001,(1).

[2]邓大才.论农户承包土地流动的条件和模式[J].南方农村,2002,(2).

[3]刘海云,李改英.可资借鉴的四种失地农民安置模式[J].集团经济研究,2007,(6).

[4]洪增林,薛惠锋.城中村集体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收益测量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

实体经济模式篇9

所谓“中国模式”论,尽管表述不一,但都涉及维护某种程度上的经济自由,同时结合以威权政治控制。

有关中国经济成功的推手,存在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把它归因于威权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第二种看法把它归因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第三种看法则强调“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两者作用的组合。

力挺“中国模式”论者,也支持第一种看法。这种威权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必然在我国各地多多少少打下其烙印。于是乎,有人提出,广东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中国模式的广东样本”;也有人提出,重庆的发展可用“重庆模式”来指称,可代表真正的“中国模式”,是“中国模式”的缩影。

这里就需要澄清一系列问题:是否存在“中国模式”?如果存在,广东和重庆的发展是否均属于“中国模式”的地方版?“重庆模式”是否真的属于“中国模式”的缩影?“广东模式”是否不同于“重庆模式”?“中国模式”是否代表中国甚至世界的未来?

经济成功的多元成因

中国经济成功的成因很多。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总体上是比较适宜的。这些经济政策基本上是选择性和工具性的。但总体上是选择性地增进了经济自由,解放了生产力。

而地方分权无意间引入了激烈的地方政府竞争,加上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挂钩程度高,地方政府有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激励。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推行,契约自由和强化责任也相应逐步推行。

除了上述政策和正式制度之外,我国有着有利的非正式制度。比如,我国的“小传统”或民间传统对于商业活动不仅不排斥,而且较为重视,而我国的“大传统”,尤其是儒家文化,要求政府官员不经商,但不禁止民间商业活动。国人还有吃苦耐劳的传统和态度,重视教育的传统。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官方意识形态的祛魅化也在进行。这些都是有利的非正式制度。

可以对中国发展道路作出如下总体认识:一是中国经济成功是经济自由增进的结果,二是经济赖以运行的环境较为稳定的结果。这种稳定环境是威权政府提供的。所有这些均发生在经济发展较低的阶段。总体上看,可以说中国经济成功是市场化和经济自由化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力量均发挥了作用。

中国经济成功的真正奥秘,其实是在竞争性领域对一种标杆性竞争秩序的无意趋近。可以说,中国当前奉行的是一种有缺陷的、仅仅是相对促进绩效竞争的竞争秩序。

这里可以把类似于德国早期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秩序视为标杆性竞争秩序,这种竞争秩序为一国解放生产力、发挥企业家精神提供了较好的空间。

德国这一竞争秩序的理念源自弗莱堡学派的理念。该学派的欧肯提出了一组竞争秩序构成性的原则,包括:币值稳定、私人产权、开放市场、契约自由、承担责任、经济政策的前后一致性和连续性。

广东与重庆的模式异同

所谓“重庆模式”的拥护者和实践者,基本上就是拥护和实践所谓的“中国模式”。重庆市“唱红”运动声势浩大,发起者、组织者与其他参与者的心理动机多种多样。但这种运动总体上反映了对“中国模式”以威权政府在其中的作用的支持和追捧。

与此相对,也有很多人推崇所谓“广东模式”,认为它总体上属于“市场模式”。虽然广东地区也必然受到威权政府与威权文化的影响,但是与当地的市场力量与市场文化相较,“广东模式”的市场取向特征是比较明显的。

广东和重庆的经济发展在现阶段还将持续。而从经济成功成因及其深层因素的视角看,无论是所谓“广东模式”、“重庆模式”,还是所谓的“中国模式”,其实质仍然是把经济自由维持在一定的高度,但不是依靠,而是依靠威权政府来保障一个稳定的经济运行环境。两者均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

“天下模式”而非“中国模式”

无论是所谓“广东模式”、“重庆模式”,还是“中国模式”,均没有跳出决定经济成功的普适法则:那就是要增进和维护经济自由,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这些所谓“模式”也没有跳出有意无意遵循某种程度的竞争秩序及其构成性原则。因此,“中国特殊论”并无法立足。经济发展存在这样一些普适法则。若要经济发展,必然需要遵循这些法则。别无他路可走。

可以说,中国经济成功的背后不是“中国模式”,而是类似于德国或者美国的“西方模式”。这些国家都在普适性地遵循一种竞争秩序。

但话说回来,“西方模式”也不是纯粹西方的模式,其演化过程也吸纳了其他国家的经验。经济成功的这些必要条件是人类所共需的,与东方、西方的地理划分没有关系。因此,所谓“西方模式”背后,实际上是需要人类普遍遵循的“天下模式”。

经济发展的“天下模式”包括两大部分的因素:一是经济自由的增进和维护,二是保障经济运行的稳定环境。

如果考虑经济发展阶段,那么“天下模式”还有一层意蕴,就是:在最初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情况下,威权政府或者体制均可以在实现以上两个因素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到了一定的阶段,要实现较高水平的人均收入,则需要通过体制来增进和维护经济自由,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此时,威权政府很难进一步增进和维护经济自由。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由威权政府增进和维护经济自由、提供稳定的经济运行环境问题不大。但随着经济发展,不管是“广东模式”还是“重庆模式”,都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未来中国若要实现高速增长,仍然需要进一步增进经济自由,并继续为经济运营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但是,未来的成功要求与改革30年时的完全不一样。

实体经济模式篇10

1.实验经济学的定义

所谓实验经济学,是指将某一特定经济现象置于可控的实验环境下,通过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来检验和完善相关经济理论,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经济学理论难以像工程科学那样,可以通过实验来予以验证。然而,20世纪40年代末,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张伯伦首次尝试了经济学的课堂实验,这是经济学诞生后的第一个经济学实验,其实验的内容是为了验证市场的不完全性。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弗农?史密斯教授当时作为课堂上的学生之一,受到很大的启发,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从此他对经济学的实验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开始进行市场实验的研究,他非常关注经济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之后,为了对市场竞争的均衡理论进行验证,他用了6年时间在亚利桑那大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经济学实验。1962年弗农?史密斯教授“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公开发表,这篇文章对市场竞争均衡理论的实验过程进行了总结,也是对经济学研究实验方法的总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

2.实验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行为主义、合理预期等新的经济学流派的诞生,为经济学实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技术支持。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经济学实验成为可能,通过计算机操作可以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模拟化、简单化。随后,美国很多大学把实验经济学引入经济学教学,实验经济学逐渐发展起来。当然,早期的实验经济学研究主要是关注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研究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行经济学实验也主要是对这两种理论进行验证。如今,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诸多经济领域,许多经济学研究要通过经济学实验来完成,实验经济学创始人弗农?史密斯教授于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实验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学科,且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之一。

与国外相比,国内经济学实验教育、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国第一家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名字命名的经济管理实验研究基地--南开大学泽尔滕实验室于2003年11月成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于2004年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学探索,并创建了经济学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为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思路。参与人通过联网的计算机来完成所有的决策行为,其实验研究的内容包括市场实验、博弈论实验和个人选择三种类型,尤其在证券市场实验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对实验经济学的理念与微观经济学的模块式教学相结合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大方。

二、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的构建

1.模块式教学的定义

“模块”,一般是指具有标准尺寸的家具部件、建筑部件,或是指计算机的硬件或程序的组件。在我国,模块式教学一般称之为“模块式教学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这里“模块”指的是由教学内容所组成的各个不同的知识单元,它反映了教学内容、学习内容,既不相同而又彼此相互关联的知识内涵。模块教学是指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即由若干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模块)组成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模块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模块式教学把不同或相同学科的具有同类知识点的内容组合成能力模块与知识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模块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以提高学生具体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识能力的统一,在学习方法上强调知识和行为的统一。因此,合理的、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程序地安排多种模块进行模块教学至关重要。

2.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的构建

近年来,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又比较抽象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将枯燥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了以讲授为主的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赋予微观经济学教学以全新的方式,使微观经济学理论生动化、具体化和形象化。但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微观经济学实验的效能,在实验中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是经济学实验教学应当面对和实现的目标。

微观经济学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微观经济政策等内容。在实验中,具体的实施步骤是依据微观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将整个课程体系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分割成不同的模块,模块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具体可以将实验的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基础模块、研究模块和综合模块,三者各不相同而又紧密相连。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夯实了学生的经济学基础,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微观经济学实验更全面和系统。

(1)基础型实验模块。基础型实验模块是为了对所探讨的理论进行检验所设置的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进行操作,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或学生间角色扮演,详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实验结果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写出实验报告。如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等理论适合验证性的实验方式。实验完成后,学生主要有三个直接收获:验证所学习的经济理论知识;掌握与微观经济学实验有关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如何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掌握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撰写合格、高水平的经济学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基础性实验模块对基本理论进行验证,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也能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训练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2)研究型实验模块。研究型实验又称设计型实验、探索型实验。由学生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按照实验大纲、实验目的的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依照设计的方案自主开展的实验。相比较其他两种模块,研究型实验是一种高层次的实验,更注重创新性,旨在发现实验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型实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实验设计,利用经济学实验平台,可发现人才,在对少数拔尖学生夯实基础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能力。这个模块的实验可以与大学生各种创新、创意大赛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如对微观经济学有些不完善或有争议的理论,可考虑让少数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

(3)综合型实验模块。一般而言,综合型实验是建立在基础型实验的基础上,由多个实验组成,其内容涉及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或与本学科的综合理论知识相关的实验。综合型实验通常是由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实验组成,实验的重点在于进一步了解和理解经济学理论的内在联系。综合型实验比较适合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学基础实验之后的学生。综合型实验模块的重点放在展示经济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上,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找出经济学的规律,使其对经济学理论的认识得以提升。如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这部分内容涉及市场的供给需求、生产者的成本收益等相关内容,因此,这部分内容选择综合型实验更好,有利于升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理论。

3.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的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模块的构建使得微观经济学实验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和多样化。但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但又不能脱离理论教学,它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的运用同样如此。经济学实验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或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是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关系。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会使教学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也会使教学手段进一步更新和拓展,因此经济学实验教学必须与教学内容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例如,学生在了解供给需求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基础型实验模块对市场机制的调节过程进行模拟验证,可以进一步加深其对这一理论的认识。(2)实验模块之间并非孤立,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从内容上由浅渐深,从实验的形式上由简单到复杂。基础型模块是基础,综合型模块是验证型模块的提升,设计型模块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年级、个性、能力等选择不同的模块。(3)不同的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其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不同,实验结果的考核也不同,因此必须编写、制定实验模块大纲,实验中严格按照实验大纲的要求实施,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核。

三、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教学的意义

1.丰富了教学方法,改革了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是以实现教学任务为目的、由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共同学习、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教学方法可分为三类:1)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表达向学生直接传授理论知识,如讲授法、案例法、问答法、讨论法等;2)教师借助于外部环境指导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知识和技能,如实验法、实习法、参观法、演示法等;3)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如练习法、自学法等。目前,微观经济学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第一类。通过“以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为基础内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内容”实验模块的构建与实施,将有力地促进第二、第三类教学方法的高效运行。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这种模块式教学要求教学对象只有掌握比较系统、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各个模块的实验。在理解和掌握了基础理论后,学生往往会通过实验去探索、验证其感兴趣的问题,这一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的构建与实施,特别是研究型实验模块,实际是开发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一改传统的灌输教学长于培养学生知识储备能力的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由于微观经济学实验是从实验参与人的行为模式入手,通过对实验中经济人行为过程的观察和总结,构造微观市场理论的动态部分。因此,无论选择哪个实验模块,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如模拟和仿真、比较与评估等都要有选择地运用,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3.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