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金融的重要性十篇农村金融的重要性十篇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1:52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金融覆盖率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

一、前言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长期受到资金短缺、融资模式单一、金融服务机构缺乏等因素限制。农村金融的信贷配给效率低下,出现了农村融资困难与农户信用度高并存、农村资金短缺与农村资金外流并存的不合理现象。(刘文璞,1996)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重心上移,农村基层网点缺乏,降低了农村居民的金融便利。

这与党的十三中全会提出的“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农村金融的根本矛盾并未因市场改革而化解。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下的农村金融逐渐在市场及技术上推进解决农村金融中的交易成本高、基础设施薄弱等不利条件。而中央积极探索农村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结合发展的普惠金融,建设新条件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本文通过研究农村金融在互联网条件下的发展,有助于分析农村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

二、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三个特点。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大批商业银行撤销农村网点,农村地区大量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造成交易风险大、交易成本高的限制因素。二、农村金融对于涉农产业的倾斜过大。有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需要资金支持,但农村金融体系下的扶助倾斜造成一部分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王信、罗剑朝,2006)。三、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单一,扩张能力差。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单一的产品已经难以契合农村地区多样化,特色化的金融需求。(孙中天、李宏畅,2015)

而互联网条件下,我国学者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互联网条件下的金融被我国学者称作一个谱系概念。(谢平,2014)从传统农村金融到无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交易和组织形式,包括了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金融互联网化、基于大数据的征信与网络贷款、众筹融资。农村金融体系通过互联网技术运用,减少了资源的冗余与低效率使用。一、其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二、其资源配置效率高。金融供给双方打破了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需求及时得到满足,资源也减少了闲置率。(何文虎,2014)

三、农村金融重要性及其l展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我国安徽省与辽宁省农村地区为例,金融资金来源主要途径有以下,分别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专业扶持、赈济等性质。但在农村金融体系中不仅没有起到主要的角色,反而随着互联网条件的不断发展被弱化了功能。商业银行属于规模庞大的银行之列,农村金融需求的集中程度与成本投入使得农民基本处于边缘。加上传统农村金融获取信息的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昂,难以满足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合作性金融机构难以独立承担资金供给。非正规金融机构不规范,筹集资金能力差,无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有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而针对目前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条件薄弱。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客观上存在弱质性,因而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弱质性,主要表现为收益不稳定、风险大等特点。风险规避机制建设滞后。作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受到数量、规模、地域的诸多限制。这是推广农村普惠金融面临的重要障碍。

二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渠道存在缺陷。信贷配给和金融抑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完全导致的贷款筛选效应影响市场出清并导致信贷配给,财产较少的低收入人群因此受到了低消费能力之苦和低收入之累的双重诅咒(GhoshandRay,1999)。因此,在互联网变革下,我国逐渐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合作性质的村镇金融组织以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扭曲。

三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基于产权改革的进度,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部分固定资产由于缺乏市场估值体系,价值波动风险较大,大都无法成为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品。目前普遍使用的互助联保模式,该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农村社会关系依赖程度较高。一部分有信贷需求但社会资本不足的低收入群体被排除在外。快速发展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同样无法协调商业利益与农村金融体系主旨的内在矛盾。另外,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不健全也加剧了农村金融的风险。

四是农村金融的信用环境有待改善。农村经济的分散化特点明显,影响农村正规信用激励机制的发展。农村金融部门只能自成体系,独立展开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无形中增加了信贷成本。

四、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农村普惠金融的作用

(一)普惠金融与农村金融排斥

农村普惠金融也是包容性金融,是一种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为家庭、企业等群体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2005年,学者焦瑾璞提出普惠金融不仅强调包容性,还要强调可持续性,要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为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传统农村金融体系有业务下沉的压力与决心。

那什么是金融排斥呢?它是指处于社会经济体系弱势一方难以靠自己的能力参与金融体系,难以用平等合理的方式获得所需求的金融服务。金融排斥程度与金融普惠程度是呈负相关。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农村的金融排斥程度特别明显。促进农村金融特别是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必要学习与借鉴互联网技术与思想的发展。

(二)互联网创新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互联网创新能有效契合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同时也为推广普惠金融、缓解甚至消除金融排斥提供了创新的途径。

首先,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为改善农村金融基础条件,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提供了新途径。它突破了传统农村金融交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农村金融服务基础条件薄弱的关键主要在于高额的农村金融交易成本,而互联网金融服务将逐渐改变农村金融交易的模式。一方面,对金融机构而言,互联网金融服务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互联网创新带来的资源配置去中介化使融资过程更加直接简便,扩大直接融资的市场范围、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马九杰、吴本健,2014)

其次,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为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农村信贷配给提供了新手段。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可以利用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将不对称的信息扁平化、标准化,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与交易成本。(祝国平、程呈、刘军君,2015)

最后,互联网创新为改善农村金融的信用环境、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提供了新空间。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征信系统建设比较落后。互联网创新可以完善基于大数据的用户信用体系完善,降低对农村居民与企业信贷抵押物与担保的依赖,缓解因抵押不足导致的金融抑制。

五、结论:我国农村金融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下的发展

(一)缓解农村金融排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基本途径

1.打造农村“互联网+农村金融”线上线下有机结合金融新态势。把农村金融丰富的社会资源与互联网创新的渠道二者结合起来,这对农村金融体系及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大的推动力量。主要可以从两点发展:一是关注农村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发展,与金融机构的服务结合起来;二是将合作社与金融机构有机结合,打造金融资金供应链。

2.明确划分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的发展空间,打造服务“三农”的新商业模式。从加强渠道建设方面着手,提供机器取代昂贵的人力资源。完善健全网络银行体系,推动农村地区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信用卡的普及利用。

(二)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战略

1.技术创新。农村金融经过多年发展,在农村地区积累了坚实的客户基础和广泛的线下渠道。在互联网条件下,农村金融应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搜索引擎等先进的计算机手段为自己搭建电商平台。利用平台商业模式的开放性和经济性来吸引客户,使吸引渠道多元化

2.业务创新。农村金融要对自身资产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更加合理地提高资产流动性与盈利能力。与农村地区拥有较大流量的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增加机器终端功能与数量。减少业务运行中冗余的步骤与成本。在互联网条件下,不断大胆创新简化业务流程,如提高贷款审批速度、建设电子银行离行服务系统。

3.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往来与合作。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第三方支付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农村金融体系可以借鉴其发展,推出类似产品解决资金与融资项目的匹配问题。(孙中天、李宏畅,2015)发挥政策与资金规模的优势,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以降低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Ghosh,p.andD.Ray,1999,“informationandenforcementininformalCreditmarkets”,BostonUniversityinstituteforeconomicDevelopmentpaper,92.

[2]何文虎.我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基于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的视角.天津:南开大学,2014(11):8-9.

[3]刘文璞.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扶贫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6):3-4.

[4]马九杰、吴本健.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普惠的作用:经验、前景与挑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4(3):53-55.

[5]孙中天、李宏畅.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5(6):18-19.

[6]王信,罗剑朝.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6(8):32-37.

[7]谢平.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思路.国际金融研究,2014(12):21-22.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三农”发展;金融服务;“功能”视角;体系构建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的特征

中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伴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大致经历了1951-1957年的创建阶段,1958-1978年的动荡阶段,1979-1983年的恢复调整阶段,1984-1993年的全面改革和1993年至今的完善阶段。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举措很多,主要围绕着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调整、完善以及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清理整顿,注重的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忽视农户、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和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走的是一条典型的“机构路径”。该改革路径有两个重要特征:农村金融体系的每一次变动,都是围绕着金融机构的合、分、起、落等调整来进行;金融机构的调整基本上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这与中国农村经济制度自下而上、诱发性改革不相一致。其结果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的界定和职能的定位非常模糊且收效甚微,难以真正体现农户的意愿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提高农村金融自身的经营效率。

“机构路径”的改革思路,其实是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指导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的“金融机构观”的产物。金融机构观的分析隐含一个基本前提,即假定金融体系的内部金融机构与组织结构是既定的,公共政策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这一结构,并帮助所有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

二、对农村金融体系演变“机构路径”的反思

金融机构改革的举措很多,但固有的、根本性的问题却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这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依赖“机构路径”的问题所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完善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一的国家银行系统逐步发展为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组成的主导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多元格局,但这一体系及其中的金融机构是否有效地发挥了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中国农村金融“机构路径”改革的实践表明,不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以及由此决定的对农村金融的需求来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而仅仅从机构调整入手人为架构金融体系是难以达到经济﹑金融发展的最终目的的。

第一,忽视了金融功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金融产生于农村经济的土壤,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决定农村金融的服务功能,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反之,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从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来看,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这种联动关系远没有建立。农业发展银行日益成为单纯收购粮棉油的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撤离农村区域,逐步脱离农村金融体系;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一社难支“三农”。为何农村金融机构越改革、越调整,农村金融需求反而越难以满足?问题在于目前的改革仍然是基于部门利益制定的改革方案。

第二,忽视了金融功能的完善是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三农”发展,没有功能健全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是难以想象的。金融的本质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功能主要有3种:投融资功能、金融服务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其中,投融资功能是金融业最基本的功能。随着经济货币化、信用化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体系的支付结算等服务功能、动员储蓄﹑资源配置功能日益突出,风险管理功能和经营监管功能越来越重要。根据金融功能观,执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载体可以是各种金融机构,一项金融业务可以是几种功能的组合体,同一金融功能也可以由不同的金融产品来实现。

第三,忽视了竞争机制的培育对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关键作用。有效运转的农村金融体系离不开农村金融竞争机制的培育。农村金融竞争机制的完善,不仅需要规范发展现有的金融机构,而且还要注重培育新的农村金融竞争主体,使不同所有制性质的金融机构之间适度竞争,共同发展。但长期以来,基于“金融机构观”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忽视了金融竞争机制的培育,缺乏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和以竞争为基础的监管机制,无法促进农村金融同业的良性竞争;缺乏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使资不抵债、亏损严重的金融机构无法退出,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缺乏存款保险制度,无法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成为可能。

第四,忽视了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狭小,而且品种少、结构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是,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力度不足,没能真正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金融创新缺乏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忽视金融法律、监管、信用担保、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建设,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第五,忽视了政府扶持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现象比其他市场更为严重,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因此,政府的适当介入十分必要。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干预完全采取第一种路径,由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政府直接经营农村金融。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后的相当一段时期,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门的中央银行,政府被迫放弃第一种路径,但同时仍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其他路径,政府介入要么陷于严重缺失状态,要么干预过度。鉴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政府应将政策着重于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从逻辑上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起点,是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内容上看,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法律体系、税收优惠体系、监管体系、信用担保体系、资金支持体系、信息和技术支持体系、人才储备体系等。

三、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设计

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默顿和博迪提出的“金融功能观”可以为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即金融体系框架的设计,首先应明确具备的经济功能,然后据此来设置或建立可以更好地行使这些功能的金融机构组织形态、市场竞争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村金融体系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从而更好地支持“三农”的发展。

按照“金融功能观”的要求,一国金融体系的建设要考虑金融机构及其调整,但更要研究如何发挥金融机构的经济功能,这是构建与完善基于“功能观”的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在重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三农”经济运行的特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包括构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和农村金融监管体系,显着增强农村金融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功能。

(一)改革农村合作性金融

合作金融是以合作经济原则为准则,以金融资产的形式参与合作,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一种合作经济形式。中国合作性金融组织的实践表明,合作性金融不仅是适应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金融制度安排,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基础性金融。因此,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要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形成多种产权形式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体系。

(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一国政府为了满足农业生产、流通与服务的融资需要,通过设立农业政策性银行进行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金融形式。农业政策性金融融财政与金融优势于一体,在一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充当政府贯彻农业政策的工具,又补充、纠正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不足与偏差,通过增加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和有效再配置资源,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政策效应。

(三)重构农村商业性金融

目前,政策性金融囿于国家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政策的限制,存在支农范围狭窄和支持对象锁定的局限;合作性金融则由于信贷结构和信贷规模的不足,使其支农对象偏重于农业种植业,对其他涉农组织和农村第二、三产业支持相对不足,因而,从建立合理分工、富有效率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标出发,亟待调整与完善农村商业性金融。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加快中国农业银行转轨改制步伐,要在对农业银行进行全面外部审计、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不良资产处置、国家注资等财务重组和设立股份公司,并实现业务经营战略转型。

(四)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具有涉及领域多、影响面广的特点,它不仅是金融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改革的难度大、复杂程度高、影响深远,既需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还要求改善农村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具体措施:改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加大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的扶农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创新动产抵押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开发适合“三农”发展需要的保障型产品、投资型产品和衍生型产品及服务;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探索合适的组织结构、投保方式、赔付金额和监督职能;完善农村金融立法与金融监管,依法保证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法实施对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经营风险和市场退出的监管,确保农村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从而显着增强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

2、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7-03-02.

8、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8).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篇3

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信用社联合社联合主办、本刊及其他五家媒体协办的第七届中国金融论坛近期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及科研单位的300余名代表出席了论坛,就“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主题展开讨论,旨在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支持。

与会专家认为,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是要放松金融管制,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适度扩大对民营资本及外资的开放程度,吸引多渠道的资金进入农村市场。放开农村贷款利率管制,增加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灵活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金融机构的退出创造条件。

市场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及其对农村经济金融的本质诉求。今天的“三农”,从内涵、目标、政策和标准上,同以往任何时期相比,都是历史性的转折,由此,也必然出现一个崭新的发展期。专家们在主题发言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农民如何摆脱小农经济的范畴,实现资本的集约化经营;二是乡村如何实现工业化,发展县域经济,逐步扩大农民收入的非农业化;三是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性,摆脱小农业的松散生产状态。

研究中国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必须从我国经济改革的大背景基础上考虑。目前,中国面临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过渡的转折点,研究农村问题还须从农业部门及农村需求的角度出发。发展农村金融,必须创新理念、深化改革,这要求首先要解放思想,同时必须尊重基层群众的创造。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跳出以往的思维定势,深入探索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任务和市场定位,重新确立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农村金融机制与体制的创新。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政策设计基本遵循了从需求到供给的研究思路,即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是规范发展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组织,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建立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在评价过去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发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体系之间的差距,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为解除农村金融压抑提供一个较好的突破点和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那么,现代农业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功能?这些功能应由什么样的金融机构来承担?财政、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及民间金融的边界如何划分?其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如何体现?具体来讲,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与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协调?资本的效率如何体现?商业性金融是否适合农村经济发展?是否必须发展合作性金融?政府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直接融资市场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全方位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放松金融管制,培育竞争性的金融市场,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动态农村金融体系?面对这些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问题,与会代表认为,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金融体系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放宽农村金融管制。解决农村融资问题,建千家村镇银行,同时必须重新设立一套新的金融监管体制,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撬动农村经济循环。

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像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由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组成,互有分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为适应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需要建立符合“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农村市场发展的体系,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其他类型的金融组织合理分工,形成高效的服务体系。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要积极推动现有农村机构的改革发展外,还要大力推进小额信贷等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新型机构,鼓励和支持专业性保险公司及商业保险公司等金融组织进入农村地区,探索成立农村租赁公司,引导并规范民间金融组织。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目前,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体制不健全,导致农村地区资金总量多与金融渠道少、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现象并存。在宏观面上,很多专家都在讲流动性严重过剩,但在县域经济,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在资金上基本都是嗷嗷待哺,钱就是过不去,这说明农村金融体系缺乏自由疏导储蓄的功能。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基本上还在延续以往的传统存贷款业务,创新品种较少,不能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要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必须扩大农村金融的研究视野,打破区域限制,立足于农民收入增加与农业发展,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一个包括信贷、股权、保险、期货、租赁、基金等在内的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比如,在注重农民需求的现实性、多样性、特殊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进行农村金融服务工具的创新;构建一个包括补贴、贴息、抵押、担保、期货、农业保险等在内的农村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另外,农村金融机构如何为农业产业化及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如何在现有土地制度基础上进行创新,解决农民的初始信用及抵押品不足等问题也应该引起关注和探讨。农村金融要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要建设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方面,还需尽快将保险、理财、租赁、银行卡等一些比较成熟的产品推广到农村地区。还要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良好的信用文化和信用意识基础上,创造新型的农村担保机制和方式。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篇4

以互联网思维破解农村金融发展难题

1.农村金融需求快速增长与金融供给短缺矛盾突出,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近年来,各方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发展,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的金融服务明显改善,但农村金融体系还远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在,正规金融对农村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还比较低,竞争不充分的局面并没有打破,农村金融供需缺口巨大。截至2014年底,金融机构空白的乡镇还有1570个,金融服务的行政村覆盖率只有75.36%。只有27%的农户能够从正规渠道得到贷款;遇到资金困难时,76%的农户选择向亲友借钱,非正规融资渠道成为农户筹资首选。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民的全面小康就很难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就很困难,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就很难达到。

2.农村金融发展重在兼顾普惠性与商业性。客观地说,各级政府并非不重视农村金融发展,9年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当地吸储当地使用”的要求,并且给予了相当大的政策支持。但农村金融尚未闯出一条良性发展的新路子,根源在于农村金融的普惠性与商业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兼顾。一方面,各方高度关注农民信用、农业生产周期性、农村信贷成本等问题,这是商业可持续的问题。由于抵押品和信用等不足导致农村金融高风险,农民获得金融服务需要支付难以承受的高价格,制约了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少人把农村金融等同于慈善金融或者扶贫金融,忽视了其盈利性和商业性的体制保障,导致农村金融不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重在综合考虑普惠性与商业性,在二者动态平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3.农村互联网金融可以兼顾普惠性与商业性,拓宽农村金融发展空间。

(1)互联网改变农村金融发展约束条件。农村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在农村金融前面加上“互联网”的要素,更是对原有农村金融模式的重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降低了信息整合成本,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的时间、空间与成本约束,可以有效地兼顾普惠性与可持续性,使在传统约束条件下“无解之题”的农村金融变成新约束条件下的“可解之题”。

(2)农村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打破农村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农村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可以有效弥补农村信息的短板,使农村丰富的资源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潜力。比如,通过记录真实贸易、真实物流、真实结算、真实交易等,农村互联网金融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了新的增信方式,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可以有效地促进“三农”发展。

(3)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打破城乡资源单向流动的困局。长期以来,无论是自然资源、金融资源还是劳动力资源,大都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村发展要素被虹吸到城镇中,扩大城乡发展差距。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和普及正在逐渐改变这一态势。比如,电子商务极大地拓展了农村创新创业空间,正吸引大量人才回归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吸引资金从城镇流入农村;利用互联网营销的乡村旅游等,正吸引大量的城镇居民消费从城市转向农村。

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突破

4.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大发展的“风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发展“大风口”,成为影响农村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力量。

(1)农村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农村经济走向互联网化。我国的信息化不仅在城镇中加快推进,而且在农村中也在加快推进。截至2014年12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28.8%,比2013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农村移动端网民增速更快,2013年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84.6%,超过城镇5个百分点。过去3年,农村居民网购接受度达到84.41%,人均网购额在500-2000元之间;全国电商巨头加快布局农村电商,淘宝村、淘宝镇发展迅速,不少地方正在加快打造互联网小镇。互联网经济正在成为农村新经济形态。

(2)农村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空间。目前,城镇地区是互联网金融主战场,竞争十分激烈;农村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未来5年,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健全,广大农村居民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程度和认可程度逐步提高,农村互联网金融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在形成多种模式,比如,以村村乐、大北农、新希望为代表的“三农”服务商;以阿里、京东、一亩田、云农场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和以宜信、开鑫贷、翼龙贷为代表的p2p平台。

(3)以互联网金融释放农村消费大市场。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是世界经济版图上少有的亮点,但有效释放这个巨大的市场潜力还需要相应的支撑。其中重要支撑之一是互联网金融。例如,互联网使城乡居民面对同一个消费品供给市场,互联网金融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全国、全世界的消费品,缩小了城乡消费品价格差距与商品质量差距。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纷纷将业务向农村加快拓展,正是看到了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

5.尽快夯实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从这些年的情况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这就需要尽快夯实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基础。

(1)提升广大农民金融意识。随着农村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变化,农村金融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金融产品如何应对农民文化素质相对不高、投资理财意识不强的挑战。目前大部分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还处于“烧钱”阶段,形成稳定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之中。为此,需要依托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知识普及。

(2)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现阶段农村互联网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村宽带普及率和电脑普及率均低于30%,相当多的农民缺乏互联网知识和利用互联网意识。尤其是随着新生代农民流入城镇,留在农村的老一代农民对互联网并不熟悉。这就需要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设施的建设。

(3)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发展掣肘突出表现在农村的资产货币化程度低,农村非农业资源信息化程度低和农民资金的市场化程度低。目前,京东、阿里等依靠强大的数据信息给企业和个人增信,推动互联网深入乡镇,但没有完全释放农村潜能。这就需要加快建立农村信用体系,降低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

6.分步走,稳步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一方面,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不是取代政策性金融和传统商业金融,而是依托技术进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出一条既有普惠性又具商业性的农村金融发展新路子,形成政策性金融―传统商业金融―互联网金融组成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格局。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不同,必须把农村互联网金融建立在农村实体经济的基础上,避免形成新一轮的泡沫。这就要求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不能急于求成,尤其不能变异为单纯的融资,而要从“三农”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分步推进。

(1)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农业,加快传统农业“上网触电”,鼓励电商进村入户;加快农民互联网知识的普及与推广,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电商;鼓励发展农村物流。

(2)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以农村小额贷款为重点的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民理财业务,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依托互联网真实交易数据,对农民、农户进行有效增信,加快农村p2p平台建设,加快农村消费金融发展。

(3)发展农业众筹等新模式,着力转变农村资金流向。鼓励发展众筹等新模式,吸引城镇资金直接流入到“三农”发展所急需的领域。依托大数据、风控和检测管理等手段,有效打破资金流出农村的传统格局。

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制度保障

7.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关键是加快市场导向的金融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快金融市场开放,跳出政策性金融以政府为主的模式,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获得合理的商业回报。

(1)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为农民提供新型金融服务;加快农村金融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进程。

(2)鼓励传统电商提供金融等服务。在为农村提供商品服务的同时,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做大农村金融市场。

(3)鼓励新一代农民参与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从当地特点和优势出发,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型金融形态,推进创新创业。

8.做好金融监管,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机制。目前市场准入门槛过高与金融监管缺位的问题并存,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统一的监管体系。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缺乏保障,有可能带来潜在风险隐患。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生事物,要在鼓励发展的基础上做好监管。

(1)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农村金融一旦发生风险,受损的是广大农民。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以市场开放为基础,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在构建有效监管体系的基础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2)建立统一监管体系。农村互联网金融涉及多个领域,既有农业领域,也有金融领域,需要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实施统一监管。建议央行下设互联网金融局,加强与市场监管机构的合作,实施统一监管。

9.加快立法,规范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法律层面明确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地位,通过立法规范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厘清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主体地位、业务范畴、监管体制机制等,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规范和引导。建议尽快出台《电子商务法》,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立法的原则,首先是鼓励创新、竞争和发展;其次是规范市场秩序;再次是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10.加快推进农村结构性改革。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牵动影响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全局。夯实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要求加快农村结构性改革。

(1)加快农村。全面开展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作物价格评估机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抵押资产处置机制,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土地租赁、转让、抵押市场。

(2)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大数据征信、风控与监测机制,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 金融缺失 制度安排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我国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随着农村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趋向多样化。但是,在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所提供的金融支持与金融服务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相对落后于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严重的资金“瓶颈”。这种农村金融支持的缺失,使农村陷入了一种“资金少——效益差——农村贫困——资金更少——效益更差——农村更贫困”的恶性循环当中,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使得许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缺乏金融支持而无法正常启动。

一般认为,农村金融支持的缺失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密切相关,但从理论上讲,相关的制度安排不合理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制度经济学认为,金融制度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与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安排,其产生与变迁既不是随意的,也不是按照某种意志与外来模式人为安排的,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有形的框架,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演进过程的结晶。也就是说,我国农村金融扶持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度因素引起的。因此,中央连续5年的1号文件都提出要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提出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立一种既能弥补“市场失灵”,又能避免“政府失灵”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结构优化、产权明晰、机制完善、监管有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农村金融支持的制度安排。

一、国家或政府层面

首先,应该完善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农村金融支持的制度环境。-_一方面,根据农村金融的特点,加强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一是在《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针对农村金融发展实际,尽快制定出台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法、农村金融监管法,如《农村金融法》或《农村合作金融法》等,就农村金融性质、法定存款准备金、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使各种合法资金放心进入农村金融组织,结束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参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经营管理的无序局面;二是借鉴国外的实践,制定有关支持或鼓励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如《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法》、《农业保险法》等,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三是要尽快修订完善《破产法》、《刑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的良性运转提供法律支持。另一方面,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在处理和协调农村经济金融事务中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地方政府要自觉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大力支持司法公正,保障政府信用,杜绝不应有的行政干预。

其次,国家和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信用担保和失信惩罚机制。一个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而要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建立起有效的农村信用体系,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在这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是政府要带头讲诚信,提高行政的公信力;另一方面,政府和司法机关要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列为政绩考核指标,以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农村信用环境工作机制。此外,工商、税收、金融、司法、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要联手打击逃废债务行为,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对失信者进行严厉惩罚,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另外,国家还应该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配套改革,包括农村土地产权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等改革,比如构建农村金融财政补偿机制和税收优惠机制等。

二、金融机构层面

(一)正规性金融层面

我国农村地区的正规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农村信用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即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他们各自的立足点不同,因而应该根据各自的业务重点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第一,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农村信用社支农地位不动摇。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激活其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金融纽带的作用,真正成为服务“三农”发展的社区性金融机构,但目前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出现了“去农化”倾向,有着强烈的商业化趋向,主要表现在“合作”性质退化,“商业”性质增强。因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务必坚持“三农”方向,防止“去农化”,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不能动摇。当前要着力抓好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建设,大力抓好经营和发展,壮大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发挥好支农主力军作用。

第二,大力推动商业性金融立足农村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是大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从农村市场全面退出,应该通过市场化手段发挥支农作用,在农村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即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同时,发掘优质客户,并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开发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存、贷款种类,在支持“三农”的同时,兼顾自己的盈利目标,开拓经营范围。

第三,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强其“三农”服务功能。一是对农业发展银行重新定位,将其营业网点铺设到县级及中心乡镇,并延伸服务对象,在做好传统的粮棉油购销储备信贷业务的同时,应适当拓宽业务范围,积极介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开发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金融业务,办理其他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转贷、委托业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支农活动,探索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新路子。二是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将开发性金融推进到“县域经济”和“三农”领域。进一步扩大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的功能,使国家开发银行能够参与“三农”开发,发挥开发性金融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农村。

第四,加快邮政储蓄机构的改革,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被批准筹建,其业务重点将是面向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篇6

 

农村金融扶贫旨在面向农村弱势群体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保障其生产型金融需求,以提高农村贫困群体及农村自我脱贫能力。作为扶贫开发重要方式,农村金融扶贫提高了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因而被普遍作为现代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和支持机制。1974年,穆罕默德﹒尤努斯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就专为农村贫困者提供小额信贷支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扶贫主要形式有政府贴息贷款、小额信贷扶贫、非政府组织信贷扶贫、农业保险扶贫等。我国农村扶贫要实现到2020年7000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加强扶贫力度与创新扶贫机制。农村扶贫开发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持保障。农村金融扶贫虽在我国扶贫开发战略中地位日趋重要,但是,从现状看,其仍存在瞄准对象偏差、供需脱节、非持续性、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作为其重要保障的金融扶贫法律制度不完善。推进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创新是破解问题的基本进路。

 

从法制变迁视角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所取得现代性成效及存在缺失,是推进其完善与创新的重要进路。目前,国内学者多从经济学、管理学等层面研究农村金融扶贫,鲜有从司法制度层面研究,更没有从法制变迁视角研究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的。基于此,笔者立足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与精准扶贫脱贫战略全面推进时代背景,在全面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发展变迁轨迹、得失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其完善与创新的基本路径,以期为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创新、优化金融扶贫功效发挥、推进农村精准扶贫脱贫战略实施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的变迁轨迹

 

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发展变迁深受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双重影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经历了以区域瞄准为主、以贫困村瞄准为主、以贫困户瞄准为主三个发展阶段。作为农村扶贫开发重要方式的金融扶贫法律制度,也大体经历了产生与形成、全面发展与勃兴、现代性转型与优化三个时期。

 

(一)产生与形成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2000年)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全面推进了以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释放了束缚已久的农村生产力,有效促进了大部分农村脱贫致富。但是,“一些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黄土高原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困难重重,贫困问题突出。”[1]这些地区大多数位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和西部山区,主要包括东部的沂蒙山区、中部的武陵山区、西部定西干旱山区、西海固地区等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而全国农村的绝大多数贫困人口也大部分分布于上述贫困地区。[2]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对这些落后地区脱贫作用有限,脱贫致富道路依然艰难。加之,随着绝对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成为农村扶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因此,瞄准农村贫困区域,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成为该时期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点。随着区域扶贫开发战略的推进,金融对扶贫开发支持作用不断突显,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开始出现与逐步形成。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国家要有计划地发放专项长期低息或微息贷款。为了适应发展农村信贷事业的需要,中国农业银行应当积极做好农村的信贷工作”的加强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决定。1993年8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专项贴息贷款的批复》规定设立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专项贴息贷款制度。同年,《中国农业银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贴息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贴息贷款的对象“主要是乡(镇)、村办企业,乡(镇)、村各种形式的联营企业和企业集团,乡(镇)、村与外商合作合资企业等”。1993年7月制定的《农业法》首次系统规定了农村信贷扶贫、农业保险扶贫的措施与制度。1994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进一步强调了金融扶贫的重要作用,并规定了“适当延长开发周期长的项目的扶贫信贷资金使用期限,调整国家扶贫资金投放的地区结构;国有商业银行,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信贷资金,在贫困地区有选择地扶持一些效益好、能还贷的项目”等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扶贫政策与制度。1994年4月,国务院制定了《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决定建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从而为强化政策性金融在农村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奠定了基础。1995年6月的《保险法》第186条首次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为建立中国特色农业保险制度,发挥农业保险扶贫开发功能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全面发展与勃兴时期(2001年-2012年)

 

区域扶贫开发战略的推进,使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剩余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村庄而非贫困县,而区域瞄准模式使得部分农村贫困人口难以得到有效扶持,影响到扶贫对象的准确性和扶贫脱贫成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时期。为此,我国调整了扶贫开发政策,在继续将西部集中连片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基础上,贫困村成为新时期扶贫瞄准的重点对象。而加强扶贫瞄准对象的金融支持与加强相关法律保障制度建设成为该时期农村金融扶贫的基本内容。2001年6月,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和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继续安排并增加扶贫贷款,积极稳妥地推广扶贫到户的小额信贷,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金融扶贫制度创新目标。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了“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建立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的机制,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的政府、金融机构扶贫义务机制。为拓展农村金融资源,强化农村扶贫开发金融支持,国家逐步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出台了系列促进和规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法律制度,鼓励为“三农”服务的各种所有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按照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目标。2007年1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全面规范了村镇银行的准入、运行、治理结构及监管制度,为促进其支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同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更是明确规定:“贷款公司开展业务,必须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经营宗旨,贷款的投向主要用于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2008年5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就小额贷款公司性质、设立、运行与监管等进行了规定。2010年4月,《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就完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总体规划目标,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政策与制度进行了规定。在总结农村金融扶贫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上,201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全面提出了“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努力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鼓励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层服务网点”的农村金融扶贫核心目标与制度创新思路,为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完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

 

(三)现代性转型与优化时期(2013年-现今)

 

“不论贫困县还是贫困村的瞄准都属于区域性的瞄准,贫困县和贫困村中4/5的人口往往都不是穷人,即便瞄准到村,仍然不能保证扶贫资源准确到户。”[3]随着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纵深推进,区域性瞄准使得瞄准漏出、瞄准错误等问题越加凸显。“在开发扶贫和农村低保两项政策同时实施,农村贫困人口仍然不能大幅度减少”[4]的困境下,提高扶贫瞄准的精准性,实施扶贫到户模式成为必然选择。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2014年3月,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2015年6月,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六个精准”思想,这是对“精准扶贫”思想的全面阐述,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5]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提高农村扶贫开发绩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创新扶贫机制的重要路径。精准扶贫脱贫思想为强化我国农村金额扶贫功能与法律制度创新指明了方向。伴随扶贫瞄准到户与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与推进,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也开始向现代转型,其更加强调保障农村弱势者金融权利,发挥金融扶贫普惠功效,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实效性。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改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金融服务”的金融扶贫目标。2014年3月,人民银行、财政部、扶贫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金融扶贫目标为:“到2020年使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建成全方位覆盖贫困地区各阶层和弱势群体的普惠金融体系,金融对促进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金融扶贫开发新格局。”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也强调了“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设立扶贫再贷款,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的金融扶贫制度创新方向。2015年12月,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强调金融扶贫的对象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并提出推广创新针对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农户、特殊群体以及精准扶贫对象的小额贷款。

 

二、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的现代性检视

 

从以上发展变迁轨迹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伴随农村扶贫开发战略与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发展变迁而不断迈向现代化。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在国家扶贫开发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规范体系逐步完善,不断彰显普惠价值取向和农民金融权利保护理念,为优化农村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同时,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1.明确了扶贫目标和扶贫对象。从以上法制变迁轨迹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不仅扶贫目标越来越清晰,而且扶贫对象范围逐步明确化。首先,从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变迁轨迹来看,扶贫目标逐步明确为促进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为农村扶贫对象提供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不断提高扶贫资金运行的可持续性,实现救济式扶贫向造血式、开发式扶贫转型。其次,我国金融扶贫瞄准对象经历了从贫困区域、贫困农村到贫困区域、贫困村、贫困户三者结合的发展过程。在变迁过程中,金融扶贫瞄准对象逐步明确为农村弱势群体。如2014年3月,人民银行、扶贫办等联合制定的《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金融扶贫主要对象为农村贫困农户、大学生村官、妇女、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等农村弱势群体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农村弱势群体作为扶贫对象的明确,为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精准瞄准与精准施措奠定了基础。

 

2.明确了政府的主导地位。作为市场化运行的扶贫机制,合理协调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关系,是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构建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从以上制度变迁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经历了由单一的政府包办到政府主导、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模式的转型。如在区域瞄准为主扶贫开发时期,我国采取政府扶贫贴息贷款制度;而到了扶贫开发、精准扶贫时期,一方面坚持完善政府扶贫贴息贷款制度,另一方面提出了建立多种类型金融共同扶贫的目标,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支持农村建设。金融扶贫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属于准公共产品。因此,政府应主导金融扶贫供给,但政府主导须建立在金融扶贫市场运行基础上。政府主导地位的明确为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立法、具体制度构建与创新奠定了基础。

 

3.规定了扶贫对象的部分金融权利。加强农村扶贫对象的金融权利,是增强其获得金融服务机会与能力的基础,也是保障其与政府、金融机构进行平等协调的要求。从以上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发展变迁来看,虽还没有法律法规直接规定农村扶贫对象的金融权利,但从相关法律规范来看,扶贫对象的金融权利实践被承认,且内容不断扩大,权利保障机制逐步得到建立。目前,我国农村扶贫对象的金融权利逐步从获得金融服务权、优惠信贷权,发展到获得便利金融服务权等权利。

 

4.强化了金融扶贫义务机制。明确与强化政府等主体的金融扶贫义务,是实现金融扶贫对象权利,强化金融扶贫约束,促进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实施的关键所在。从我国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发展变迁来看,政府等主体的义务逐步具体化。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不仅明确规定了扶贫贴息贷款资金保障义务、规范扶贫贷款投向义务等,也规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探索开发适合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的贷款专项产品和服务模式等义务。

 

5.初步搭建起扶贫方式协调机制。促进农村金融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协调,是形成扶贫合力、优化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实施保障的要求。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探索建立了扶贫协调机制。如2008年国家扶贫办《关于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构建了扶贫部门、财政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等的协调配合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

 

1.指导理念行政化。从以上法制变迁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强调政府等主体对农村贫困者帮扶的主导作用,甚至将金融扶贫看做是帮助农村贫困者的恩惠和优待行为,而不是将其看做农村贫困者应该享有的基本金融权利,不是将其看做政府应该承担的基本义务。农民基本金融权利理念的缺失和指导理念的行政化使得我国大部分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简单采取政策性扶贫立法模式,对农村基本金融权利和政府基本义务规定得极为模糊。目前,不管是农村金融扶贫法律还是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都缺乏从保障基本权利与落实政府等主体的保障义务视角来设计具体制度,所规定的政府等主体扶贫义务缺乏基本实施机制保障而难以落实。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指导理念行政化必然强调政府对农村金融扶贫的管理与控制,轻视扶贫对象权利保护,影响到政府金融扶贫模式转型与创新。

 

2.规范约束力不够。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的主要渊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性规范,国务院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规章,而表现为法律的仅为《农业法》《乡镇企业法》等。从总体来看,农村金融扶贫规范政策性浓厚、效力层次较低,致使规范的法律约束不够,实施性差。特别是作为规范、约束政府金融扶贫行为的重要规范,法律约束力不够更是使其难以完成规制权力、保护基本金融权利的重任。

 

3.规范体系凌乱分散。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规范构成十分复杂。从主体来看,涉及到政府、金融机构、农村贫困者,其中金融机构又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等类型。从类型来看,农村金融扶贫主要包括扶贫贴息信贷、扶贫小额贷款、农村政策性保险等。从扶贫行为来看,包括扶贫对象瞄准、资金发放与回收、运行监管、绩效评价等环节。目前,虽然调整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的法律规范较多,但由于缺乏基本法律的统领,致使这些规范分散零落、相互间缺乏协调。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主体权利义务,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相互关系、金融扶贫机制运行、争议解决及法律责任机制等缺乏体系性规范。

 

4.主要制度缺失。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几个重要制度欠缺,影响到农村金融扶贫的有效运行与实施效果。首先,农村弱势群体权利倾斜保护制度缺失,不仅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金融权利缺乏全面规定,而且义务主体也不明确,权利救济机制缺失。其次,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激励约束制度缺失,对具体激励方式及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方式之间的协调等缺乏制度构建。约束制度也极不完善。不仅缺乏对政府金融扶贫责任机制的规定,更是缺乏对商业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机构及社会组织等主体的金融扶贫义务与责任的规定。再次,我国农村扶贫金融风险控制机制缺乏,实践中被扶贫对象违约现象多发,扶贫信贷等风险高。最后,我国农村金融实施制度缺失。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缺乏实施程序、法律责任、监督及纠纷解决机制等规定,保障实施配套制度也不完善。

 

三、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的创新路径

 

“自上而下”“城市中心”的线性化思维模式、农村金融严格管制政策、利益配置失衡等是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推进制度创新是破解问题、顺应农村金融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要求的必然选择。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应从以下基本路径推进创新。

 

(一)革新指导理念

 

革新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指导理念,是夯实其创新理论的要求。首先,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应以共享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等新型发展理念为指导。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构建的根本目标就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提高农村贫困者自我发展能力。毫无疑问,其内在蕴含了包容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等新的发展理念。只有以新型发展理念为指导,才能深刻认识农村金融贫困问题形成根源,从而从时代高度提出有效的破解对策。其次,确立保护农民基本金融权利理念。确立农村贫困者有权获得金融扶持的基本权利理念,并从基本权利高度系统规定农村贫困者金融权利,才能强化政府和金融机构等主体的保障义务,推进责任机制构建,科学构建农村贫困者金融权利体系。再次,确立金融公平优先、兼顾效益与安全理念。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匮乏与农村金融扶贫非持续性、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公平、农村金融发展不公平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创新必须以金融公平作为核心理念指导制度体系构建,以保障制度构建的公平性、正义性。当然,在坚持公平优先理念基础上,也应兼顾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以实现农村金融扶贫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最后,确立精准扶贫理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国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目的在于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农村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提高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设计的科学性,构架农村金融扶贫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制度体系,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扶贫的有效性、针对性。

 

(二)建立立法保障体系

 

从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变迁与现状来看,我国农村金额扶贫制度法律渊源大多表现为政策性规范、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不仅立法层次较低,而且体系分散凌乱,甚至相互冲突、矛盾。因此,健全立法体系是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创新的基本要求。

 

1.农村金融扶贫基本法。建立农村金融扶贫基本法有利于统帅高度分散的农村金融扶贫规范。目前,我国《农业法》虽然对农村金融扶贫进行了规定,但主要从农业发展金融支持层面进行规定,极为粗放,无法作为农村金融扶贫基本法。笔者认为,我国可采取制定《农村扶贫开发法》或《农村金融法》,并在其中设立农村金融扶贫专章的形式,确立农村金融扶贫基本规范。农村金融扶贫基本法应以新型发展理念为引领,确立保护农民基本金融权利及实现金融公平、精准扶持的基本理念,以实现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民间金融等扶贫协作与适度竞争为目标,从政府、金融机构、农村弱势群体三个层面,金融供给、实施、资金回收与监管四个环节,构建农村金融扶贫基本规范,重点建立金融机构扶贫激励与约束、农村金融基本服务产品供给、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权利配置、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农村信用建设等制度规范,确立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农民等在农村金融扶贫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农村金融扶贫基本法的确立,对强化农村金融扶贫规范的统一性、整体性,缓解规范之间的冲突,提高农村金融扶贫制度的权威性与实施性,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2.农村金融扶贫专项立法。在农村金融扶贫基本立法基础上,根据金融扶贫组织类型和扶贫方式,在金融专项立法中规定农村金融扶贫具体制度和措施。如在《政策性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农村合作金融法》《村镇银行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法》等金融专项立法中,就特定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扶贫具体义务与措施等进行规定。

 

3.其他立法。为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扶贫基本法及专项立法实施,加强农村金融扶贫立法的规划与协调,特别是部门与地方政府立法的协调,强化法律可操作性,可由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以细化农村金融扶贫立法规范,推进立法有效实施。

 

(三)构建基本制度体系

 

1.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权利倾斜保护制度。我国农村金融扶贫对象已明确为农村弱势群体。但是,相关法律并没有在金融服务种类、资源分配上给予其倾斜性保障。在实践中,作为农村金融扶贫对象的弱势群体更是无法与政府、金融机构等处于平等地位。造成农村扶贫对象金融贫困的重要原因在于权利的贫困与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增强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权利,确保其在金融服务供需中的平等地位,是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我国农村金融弱势群体金融权利配置应从以下方面推进创新:第一,以包容创新、实质公平理论为指导,单方突出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权利保护与政府、金融机构的义务规制,对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权利实行倾斜配置、倾斜保护。第二,明确规定农村金融弱势群依法享有金融权利,并依据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普惠金融建设战略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不断扩充金融权利种类与内容,逐步规定获得金融基本服务权,优惠信贷权,参与金融发展权,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权、金融服务评价与监督权等金融权利,夯实金融权利实施保障机制。第三,赋予农村弱势群体紧迫需求借贷的单方强制缔约权。一般来说,农村弱势群体紧迫借贷需求对保障其生存权、发展权与精准扶贫脱贫十分重要。在农民金融贫困日益严峻背景下,针对农民为了生产、生活的紧迫需要而提出的借贷请求,规定农村金融组织强制缔约义务,以实现交易双方的利益平衡,督促农村金融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更具有现实意义。[6]当然,对由于单方强制缔约而给金融机构所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可通过农业保险、贷款保险以及要求政府给予风险补偿等方式进行有效规避。

 

2.农村金融扶贫激励与约束制度。不管是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有限性还是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均与金融业的“嫌贫爱富”有直接联系。[7]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缺乏,是导致其难以推进与运行低效的关键原因所在。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是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创新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目标的金融机构来说,从事农村金融扶贫缺乏内在激励。因此,应通过一些外在的激励机制设计,使得从事农村金融扶贫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我国应在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条件、税收、再贷款、金融调控等方面建立优惠制度与激励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从金融扶贫中获取合理利益。其次,建立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扶贫激励制度。地方政府是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的重要实施主体。在GDp竞争极为激烈的当今,预期收益较低的农村金融扶贫对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激励,特别是国家的扶贫资金往往需要地方政府提供配套,更使其缺乏内在动力。因此,有必要设立激励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投入于风险高、效率低的农村扶贫工作中。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可在金融资源分配、金融调控政策、财政支持等方面建立激励制度,根据地方实际建立合理的金融投入配套机制。同时强化政府金融扶贫绩效评价,构建公众参与绩效评价立法机制,以保障绩效评价的针对性和民主性。[8]农村金融扶贫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首先应建立金融机构农村扶贫约束机制。保障农村弱势者的金融权利,助推农村精准扶贫脱贫是金融机构应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应通过相关法律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保障农村弱势者基本金融需要,将农村吸收存款按规定用于扶贫贷款,开发金融扶贫产品、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平台等法定义务,并规定相应的考评监督机制与法律责任机制,以强化其内在约束。其次,明确规定政府保障农村弱势者金融权利、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组织金融消费知识教育及奖励扶贫金融机构等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追究机制。

 

3.农村金融扶贫风险控制制度。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农村扶贫贷款带来的损失会使得金融机构更不愿将款贷给农民和中小企业,从而加剧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给金融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阻碍。[9]因此,构建农村金融扶贫风险控制制度是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首先,创新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担保制度,构建公司、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担保农村扶贫信贷制度,建立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制度,推进农业保险扶贫与信贷扶贫联动。再次,创新农村扶贫金融监管制度。整合农村金融监管机构,构建专业化、地方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有利于激励农村金融扶贫的差异化监管制度。其次,构建农村民间金融风险控制制度,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引导其支持农村金融扶贫开发,优化金融资源利用。最后,构建农村金融扶贫风险预警制度,强化风险预先化解。

 

4.农村金融扶贫实施保障制度。推进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实施是发挥其功效的关键所在。从法制变迁轨迹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政策性、宣示性特征较为明显,可实施性不强。因此,构建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实施保障制度是其创新的又一重要内容。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实施保障制度创新,首先应构建实施机制,明确实施主体、程序、责任及纠纷解决途径。其次,强化中央宏观领导和监督执法,构建地方金融扶贫联合执法、协作执法机制,构建公众参与执法机制。再次,创新农村产业制度。构建农村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宅基地权等抵押制度,以盘活农民主要产权,为农民金融活动提高有效支持,推进金融扶贫法律制度顺利实施。最后,构建有利于农村金融扶贫的财政、税收、产业政策等配套法律制度,建立农村金融扶贫、财政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制度协调机制,强化农村扶贫开发机构协调主导作用,为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实施奠定基础。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农村 金融体系 改革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至关重要的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质上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建设,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而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能否为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因此,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地区的持续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况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较为齐全的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前,我闻农村金融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的农村信贷和农村信用社业务组成。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后,由中国农业银行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社,从而确立了中同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1994年从中同农业银行分离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金融增加了政策性金融部门。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标志着农村金融体制又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1986年开始设立的邮政储蓄机构被界定为其他金融机构,但因得益于政策优惠,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成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供给方为农发行,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而需求方则主要包括了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农户和农村企业。金融产品受制于供给水平、能力及意愿等因素,目前品种较为单一,对于各种类型的农户和农村企业千差万别的金融需求则显得供不应求。还有,客观上由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短缺和抑制,供给方在市场体系中基本处于垄断者的地位,加之资金的价格未能市场化,由此导致金融交易行为扭曲现象普遍存在。

(三)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对农村金融的监管主要是按金融机构的类型来划分的,既包含银行监管部门也包括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其中银行监管部门主要监管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农发行、农行以及邮政储蓄等。而合作金融监管部门主要监管数量众多的农村信用社,在监管的同时还负责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行业管理。另外,银监会等其他金融组织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也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不足之处

目前虽然建立了以政策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但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完全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尚未发育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不稳定,筹资成本较高,与优惠贷款形成较大反差;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是扮演着“粮食银行”的作用。

2.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信贷业务重点向城市倾斜,农业银行信贷资金已基本从农村市场退出。

3.农村信用社“支农”力不从心,其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三会”制度形同虚设,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率较高。

4.农业保险不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目前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一是受到国家财力限制补偿不足;二是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对农业保险的要求;三是不利于培育农户参与保险的秘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5.民间金融依然活跃,且缺乏必要的规范。农村的民间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其运行极不规范,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1)存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影响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后劲;(2)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二)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不足之处

1,资金供求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未确立,影响资金的优化配置。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实行十分严格的金融管制,资本的基本价格——利率形成机制还未完全市场化,在民问借贷市场活跃的情况下,资金市场存在两个价格,即利率的“双轨制”,导致资金供求基本信号被扭曲,影响了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本身也是导致农村资金抽往城市和地下金融禁而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存在明显的供给短缺,局部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由于农村金融的供给方仅为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且资金供给长期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的需要,资金的卖方市场长期存在。

3,金融产品供给不足,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户和农村企业由于经济活动内容和规模不同,其金融需求也表现出多层次性的特征。而以农信社为主力军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仍然停留在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上,且资金规模有限、金融产品创新少、结算手段落后,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农村经济和农民的需求。

(三)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

1.对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缺乏长远规划。主要表现在: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缺乏明确方向,政策性金融业务散布在多个金融机构。

2.农村金融监管力量有限,难以适应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监管要求。由于存在监管体制设置上的问题,监管结构呈现“倒三角”形态。在基层地市、县人行的金融监管力量最少,而监管任务却最重,情况最复杂,监管人员往往疲于奔波,忙于应付,监管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

三、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战略措施

(一)统筹考虑,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农村;农村金融;金融风险

在现代农村经济体系中,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更是保持农村经济活力的关键点。经过近些年来的努力,我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已经逐步完善,对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内的金融主体及组织通过资金的融通激活农村市场经济活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对于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弊端和风险也在逐渐凸显,金融组织结构不尽合理,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发展。这些困境及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农村经济的持久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研究农村金融风险的有效管控和金融创新对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缓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农村金融风险分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带动了农村经济、金融体系的完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结构。从河南省农村金融体系上看,主要包括正规和非正规的两类金融机构,其中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和村镇银行等;非正规金融机构包括自由借贷、银背、私人钱庄、合会和其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做出了全局规划。着力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大力提高中国各类涉农金融机构的对农业支持能力,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及其他帮扶。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允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金融类机构进入农村市场,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运用财政及货币政策保证涉农金融支持。但是,当前河南省的农村金融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不利因素。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自身发展先天不足,背负历史遗留的沉重包袱,再加上自身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另外,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广大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弱,脆弱的外部环境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远远不如城市。有些风险的产生非常隐蔽,不容易觉察。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农村金融机构一旦受到金融风险的威胁,波及范围很广,对农村经济的冲击很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更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高效运行。所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及时的识别风险、计量检测风险,是今后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河南省农村金融风险的类型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风险,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上与风险并生,因此信用风险也是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之一。所谓信用风险本身是指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对投资对象支持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在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过程中由于三农发展存在的风险性所引致的风险,通常表现为投资失败、坏账、抵押物价格流失等问题。而农村金融的信用风险则主要表现在各类农村金融组织如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如无抵押贷款、小额风险投资等,所引起的坏账率提高、投资失败、抵押物价值流失等问题的风险。因此,信用风险实际上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及创新的主要风险。在风险识别上信用风险一直都是属于交易、服务对象的风险所引致的风险。因此,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前提是对农村金融创新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地风险识别和管理,降低农村金融的信用风险,从而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快速发展。

2.制度风险。制度风险是农村金融的又一重要风险,从风险识别角度,农村金融的制度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即农村金融市场的各种机构在农村金融的过程中将广泛受到制度风险的影响。所谓农村金融的制度风险,主要是指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受到国家制度,包括法规、行政命令的影响所引发的风险。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出台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或者产品,一旦受到制度风险影响极有可能造成利润下降、交易终止、违约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制度风险还表现在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对现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影响,包括利用调控政策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交易产品税收以及与农村交易对象的利润分配关系等,因此制度风险是农村金融的重要风险,对农村金融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上看,我国对农村金融服务、河南省对农村金融具有政策的倾向性和支持性,尤其近年来国家进一步重视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大了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实际上已经降低了因政策、法规、行政命令所引起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萎缩的可能,降低了制度风险,但这种风险及所可能引发的结果并未完全消失。

3.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又一重要风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谓技术风险是指农村金融服务受到技术的制约,例如电子金融平台搭建、风险评估、绩效评估等技术因素所引致的农村金融风险。之所以说技术风险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是指从风险分类的角度上看,技术风险既有系统性风险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非系统性风险的部分特点。所谓技术风险具有系统性风险的特点主要是指一定时间内国家或者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系统的技术水平差异并不明显,因此共同受到技术风险的制约,如农村金融电子平台搭建问题,属于我国农村金融的共性问题,实际上技术风险短时间内共同制约了整个国家农村金融的进展,所以称其具有系统性;但是,从技术风险的内涵上看,技术风险并不完全属于系统风险,尤其在农村金融领域,由于创新实际上具有不可控性和独创性,因此技术风险因农村金融的目标和手段不同又有一定区别,具有非系统风险性,即技术风险既有非系统风险性又具有系统风险性,所以较为特殊。

4.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与制度风险有着相似性。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作为我国关注和发展的领域,加之金融市场对国家政策发挥极为敏感,因此制度风险往往影响着整个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从而导致市场风险的出现。前文已经论述,农村金融过程中,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受到国家制度、包括法规、行政命令的影响所引发的风险。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出台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或者产品,一旦受到制度风险影响极有可能造成利润下降、交易终止、违约等问题的出现。所谓的农村金融的市场性风险,主要针对农村金融的模式和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盈利能力,如果创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或模式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则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或者虽然创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坏账率较高、抵押物价值历史严重则也将引起农村金融发展的风险。此外,农村金融也受到技术风险的影响,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因此市场风险同样具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特点,是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风险之一。

(二)河南省农村金融风险的特点

1.政策敏感性强。政策敏感性强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特点。所谓政策敏感性强是指农村金融对国家政策、法规、行政命令的敏感度较高,容易受到国家对农村金融政策的影响。前文已经论述,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作为我国关注和发展的领域,加之金融市场对国家政策发挥极为敏感,因此制度风险往往影响着整个农村金融市场,一旦受到政策影响极有可能造成利润下降、交易终止、违约等问题的出现。而且,相比城市金融,农村金融的政策敏感性更强,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服务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对三农问题解决的推动作用使得农村金融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因此国家政策将进一步向支持农村金融服务倾斜。然而国家又为了平衡农民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和交易关系,政策的稳定性实际较低,这就使得规模较小、经营较为分散、抵押物价值不明确的农村金融机构对政策的关注度更高,最终造成农村金融的政策敏感性强的特点。

2.风险的破坏性强。风险的破坏性更强是农村金融风险的又一特点。所谓农村金融风险的破坏性更强,是指农村金融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对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的冲击力巨大,进而影响整个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及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风险的破坏性更强主要因为:首先,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和规模较大的外资银行,规模较小、损失的承担能力较弱,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就很有可能出现倒闭的问题;其次,农村金融本身属于农村金融服务的探索,失败的可能性极大,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金融的风险,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农村金融的风险破坏性更强,严重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

3.风险的复杂性强。风险的复杂性更强是农村金融风险的又一重要特点,所谓风险的复杂性更强不仅指农村金融风险的种类较多、风险的破坏性更强,更主要指农村金融的风险相互影响形成合力。正如前文所论述的,农村金融受到市场风险、制度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的影响,而这四种风险本身又相互影响作用:制度风险加深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反过来加深制度风险;同时技术风险加深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加深信用风险;这几种风险之间相互加深、影响,使得农村金融的风险复杂性加剧,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

二、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风险防控

(一)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是推动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河南省农村金融的风险防控措施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是河南省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改革的核心是扩展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项目并且增加营业网点,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农业银行成立时间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应该继续开发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业务项目和金融产品,增加其营业网点数量,为偏远地区的农民提供便利服务,加强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在具体发展上,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对服务三农的时间较晚,经验不足,要学习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多开发符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增加贷款数量,适当的降低农民贷款门槛,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农民一定的优惠。农村信用社在1997年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以后,独自奋斗十余年,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基础薄弱、缺少专业人才、融资渠道匮乏、投资项目少等原因,还有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农村信用社要利用好河南省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示范省份这一契机,努力完善自身的不足,突破发展瓶颈。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要结合农村的实际经济情况,了解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和改革,加大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针对农村地区的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支持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及个人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注资。从目前河南省农村的发展情况来看,存在经济总量规模小且不够集中的问题,如果利用政策性和商业性的金融服务作为辅助,用以开发农村金融市场,就会很好的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为此河南省要长期坚持民主管理、一人一票、非赢利性和合作化制度。

(二)加强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的好项目越来越多,农民的致富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往往苦于没有资金,不能进行生产,作为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对于农民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发农村金融信贷产品。要开发出适合农民的小额、低利率的信贷产品,适当的降低农民贷款门槛,对于偿还能力高、信用好的农户要优先放贷并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于那些信誉不好的农户要采取惩罚机制,增加其违约成本。河南省农村金融机构要继续支持和发展小额信用贷款,结合一系列关于扩大实效,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扩大对于农村地区的贷款覆盖范围。人民银行及银监会要加大力度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指导,帮助其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机制,开展行之有效的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的帮扶工作,与此同时积极调解在创新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河南省政府还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创新适合农村的服务形式,并利用网络平台,使农民在办理银行业务时更加方便。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为农民服务。

(三)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政府扶持

合作金融与政策金融的本质区别是决策主体和决策方式的不同,二者并不是以资金来源为区分方式的,国家应该鼓励民间资本对其进行投资,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国家可以通过政策的导向性,向合作金融提供优惠政策,扶持合作金融发展,但是国家不能够干涉组织内部决定。日本的先进金融模式河南省可以尝试借鉴,就是把归属于国家的信贷银行作为最基本的核心合作组织,长期性的为其提供信贷服务支持。

(四)加强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

农村合作金融想要健康、稳定的发展,就要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倡导行业内部自觉遵守管理条例。坚持农村合作金融就是为了防止其商业化,所以要完善外部及内部的管理机制,让其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做出贡献。农村金融监管方面河南省表现的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合作金融上,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管制度,所以河南省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行业管理机构,运用行政管理和法律两种手段对金融行业进行鼓励、引导和监督管理。

(五)完善农村金融的扶持政策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现状组织体系完善

引言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主要包括广义范畴改革与狭义范畴改革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引导,后者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1]。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进行分析,以了解农村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机构呈现出单一不完善性。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保险体系以及农村合作银行等,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局限于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机构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单一属性。

第二,村镇银行筹资困难性显著。村镇银行大多设立于县城地区,虽然是农民的银行,但基本上也属于穷人的银行,受地区开放程度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村镇银行在筹资方面存在显著的困境。加之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与国有商业银行等相比,居民对其认可度较低。另外其银行网点较少,不能有效吸引农民存储,导致其发展困境的出现。

第三,农村金融环境相对较差。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其功能趋于弱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与商业银行金融支农力度均呈现出减弱的发展趋势,另外农村金融历史包袱较为沉重,经济效益不佳[2],难以有效推动农村市场的深入发展。

二、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

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应重视双重四元金融机构的有效构建,一方面强调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与民间金融机构的组成,同时还需要重视证券、银行、保险与信托租赁四种金融业务组织的作用。

第一,按照股份制原则,改革现阶段中国农村信用社,使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引导力量。农村信用社是现阶段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需要首先改革农村信用社,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根据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股份制改革是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方向,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模式。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区别对待与分析,在坚持股份制改革的前提下,要充分符合地区发展特点。比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建设农村商业银行,并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在原来县联社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核算,并进行重新登记,设置股权、法人治理结构与基本管理形式[3]。再比如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以按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对原有信用社进行规范,国家需要采取有力的支持对策,以有效推动其深入发展。

第二,加强县级以下农业银行的建设,提高农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国家要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突出强调国家银行的重要作用,农业银行作为国家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充分发挥其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通过其资金、网点与技术等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国有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银行的优势特点可以发现,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村,农业银行通过占领大部分的农村市场而有效的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应强调农业银行的这一农业属性,加强农业银行县级以下机构建设,结合农村乡镇实际进行必要的改组与合并,加强机构内部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三农提供更多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内容。

第三,将农村邮政储蓄并入农业银行,以不断规范金融市场。中国的邮政储蓄事业发展对金融市场的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深入改革,邮政储蓄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比如较高的资金价格、不合理的计价方式、只存不贷的服务内容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因此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与金融秩序的角度分析,应当逐步撤销邮政储蓄银行,将其并入农业银行,同时县级以上的邮政储蓄机构也可以并入其他的国有商业银行,以充分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与健康发展。

第四,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近些年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地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农问题开始日益展现出来,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三农的发展需要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同时也需要人寿与医疗保险,因此应充分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机构,扩大农村保险内容与服务种类。这要求相关部门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单位,办理农业与养殖业保险,在保险办理过程中还需要强调强制保险与资源保险的有效结合。

第五,有效引导村镇银行的发展,推动村镇银行合作组织的形成。中国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对于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完善对农金融服务的竞争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在政策上要给与一定程度的倾斜,帮助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进而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融资的基本要求,这里需要充分强调政策性支持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性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方式与途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即货币化程度的加深、财务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以及储蓄中介功能的减退等。农村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与金融体系的科学发展,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化经营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2006;32(4):103-114.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篇10

西部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已经建立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为补充,包括民间金融和农村合作组织在内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西部农村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面对总量越来越大,日益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现有的西部农村金融体系存在明显的弊端和漏洞。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收缩明显

西部农村大多数地区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村经济结构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条件简单,小农经济特征明显,农户资金需求零星、分散。由于西部农村金融经营具有成本高、利润小、风险大的特点,国有商业银行大面积撤并其设在西部地区的县以下分支机构,在一些极端落后的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甚至实施了整体撤退。同时,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出于安全性与盈利性的考虑,也按照商业化原则调整其网点布局,多集中于县城和中心集镇。机构撤并削弱了西部农村信贷资金功能,西部农村落后地区大多数农户享受不到基本的金融服务,甚至某些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

农村金融体系支农作用弱化

一是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只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无力从事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支农业务范围狭窄,难以对“三农”发挥资金支持作用,造成政策性金融供给的缺失。

二是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减弱。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低效率,导致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纷纷退出农村金融市场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在西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支农业务大量萎缩,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减弱。

三是农村信用社支农后劲不足。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经济中最重要的机构,但同时也是力量最薄弱的机构。目前西部农村信用社融资能力有限,开展的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只能满足一部分农户简单农业生产的小额资金需求,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领域也难以适应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

一方面,西部农村金融供需缺口庞大。由于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农业银行收缩网点和紧缩贷款、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能力受限,西部农村金融需求缺乏有力的支持。据估计,新农村建设在未来15年内全国平均农业人口需要投资约1700~4900元,按西部12省(区、市)现有乡村人口计算,西部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达到3782亿~10902亿元。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部农村金融需求将得不到满足。

另一方面,西部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西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的同质性较强,金融产品单一,多数农村基本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而保险、担保、咨询、信托投资、租赁、农产品期货、票据融资等新型金融业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西部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同时造成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民间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由于西部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部分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和融资活动应运而生,广泛存在于西部农村地区,其融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有些西部农村落后地区民间金融所占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是以信用关系为基础,通过地缘、人缘和血缘关系进行借贷活动,其经营手段灵活,手续简便,业务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民间金融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单纯依靠社会关系约束的民间借贷的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利率较高、制度定位不明确,运作机制不规范,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清晰,长期游离于农村金融体系框架之外,缺乏法律约束力和有效监管,甚至扰乱正常的农村金融秩序,不能持久稳定地支持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

西部农村金融体系缺陷成因分析

当前,西部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诸多缺陷,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成本较高

导致西部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西部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民和农村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农村地区具有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等特点,农户资金需求规模小、还款能力普遍较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西部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严重,需要花费更高的信息甄别成本,也极大提高了西部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提供服务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农村企业作为信贷交易的另一个经济主体,其信贷需求具有季节性、临时性、异质性,以及贷款用途难以区分等特点,这就使得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于农村企业的贷款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估,对贷款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难以把握。另外,西部农村金融市场中普遍缺乏有效的、可交易流转的抵押担保品,支持农村金融体系所必需的基础条件尚不具备,致使西部农村的农户和农村企业难以获得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

目前,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虽然存在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但是它们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农业发展银行对特殊的企业群体提供信贷,不直接对农户开展信贷;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弃农,信贷资金向城市和大中型企业集中,基层行网点大幅收缩;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得不到政府政策上的鼓励和保护;在较多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金融组织。在西部大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掌握着农村贷款的利率定价权和客户选择权,缺乏外部竞争压力,阻碍了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对农村金融需求反应迟钝,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难以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广大农户、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不利于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缺失

西部农村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复杂多变,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西部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十分显著。截至目前,西部地区仍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农业保险体系,这既制约了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也进一步凸现了西部农业保险业务风险大、赔付率高、保费高的特征。农业保险是农村最基本的保险需求,也是农村信贷资金安全的保障。西部农业人口约占全国农业总人口的32%,农业保险发展空间巨大。但是西部农村居民思想观念落后,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购买农业保险的需求欲望较低。此外,西部农业面临的风险较大,致使农民增收缓慢,无力缴纳较高的保险费率,对农业保险的购买能力有限,严重抑制了西部农业保险的发展。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的缺失导致西部地区涉农资金损失风险高度集中于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大,出现涉农资金“惜贷”现象也在所难免。

农村土地的抵押融资功能受到限制

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资产,不仅具有社会保障功能,还具有资本功能。农村土地作为抵押担保品获得资金融资,在许多国家已有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大多数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地金融制度。在世界农业发展实践和农村金融发展中,农地金融制度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和提高农业效率与竞争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的抵押融资功能,不但可以解决西部农村经济主体抵押难、融资难的问题,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现阶段,由于我国法律法规的限制,农地产权不明晰,完善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尚未建立和农村社会保障严重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土地的抵押融资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仅处于理论探讨和小规模试点状态,现阶段发挥农村土地的抵押融资功能困难重重,顾虑较多。

重构西部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鉴于西部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状况,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局限于对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小修小补,要构建一个以合作金融为主、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辅,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民间金融为补充,包括保险、担保、租赁、咨询等在内的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西部农村金融体系,给予西部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有力的信贷支持。

加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创新

西部农村金融市场大多数是分散的零售市场,农民贷款具有数额小、频率高、分散化的特点,对小额信贷的需求比较强烈。农村信用社作为最贴近农村和农民的合作金融机构,具有机制灵活、节约交易费用、信息对称性强、对市场反映灵敏等优势,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在西部农村地区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金融的制度优势,加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创新。一是明确市场定位。农村信用社的生命力在于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是当前农村信用社的根本宗旨和最基本的市场定位。二是明晰产权。因地制宜地构造农村信用社产权组织形式,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西部农村地区,可积极开展增资扩股,优化股权结构;对于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可实行股份合作制;对于老少边穷的西部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可考虑转变为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机构,专门从事扶贫开发工作。三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社员代表大会的作用,逐步推行理事长和主任分设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监事会制度。四是加快和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西部农村发展难题。

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竞争市场

西部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建立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要形成西部农村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应适度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扶持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打破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垄断局面,改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工具,提高金融产品质量。一是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鼓励私有资本、外资等多类型资本通过入股、重组、兼并等方式进入西部农村金融市场,积极培育农村民营金融,发展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二是按照产权清晰、组织形式多样化原则,鼓励各类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西部农村社区中小型金融组织,支持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使其合法化和规范化。三是为了适应西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客观需求,应逐步建立起能够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农村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农村证券经纪公司、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农村投资咨询公司、农村租赁公司和农村抵押担保公司等。

引导、规范和支持民间金融发展

民间金融与农村正规金融相比较,其优势在于利用血缘、地缘、人缘建立起来的“关系性借贷”,不但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借贷条件灵活,利率随行就市,能够充分满足农村个体经济和农村企业的小规模资金需求。民间金融还可以填补农村正规金融留下的市场空白,培养一批市场化、商业化的民营金融组织,使其向正规化过渡,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本更广泛地参与西部农村金融活动,大力培育民营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西部农民和农村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打破农村信用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活力,抑制农村高利贷现象,促进西部农村金融体系的良性发展。另外,在放开民间信贷的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将优良的民间信贷机构吸纳为市场主体,并建立市场退出机制,以保持西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健康高效地运行。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