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十篇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十篇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6:53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徐特立考察国外教育思想主张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88-03

徐特立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之一,是中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在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候,为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1910年,33岁的徐特立东去日本考察教育。后不久,他又远涉重洋,西赴欧洲强国法国留学。留法期间,他考察了法国的教育。之后,又相继去德国、比利时等国考察教育。在留学,考察它国教育的活动中,徐特立认真思考,撰写了多篇考察调研文章,回国后,他又作了多场演讲。在文章和演讲中,他针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提出须极力追赶先进,革旧布新,虚心借鉴他人教育经验,从而阐发了他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思想观点。

一徐特立赴国外“留学”,考察教育之活动概略

“徐老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作为一位老教育家,他不像当时许多办教育的人一样不问政治、不管国事,而是很关心政治,很关心国家命运。他的一生是随着革命潮流而奋进的。”1905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成立,其时,关心国事与民族前途的徐特立由相信康梁而“走上了反康梁而相信孙文的道路”。

1905年,徐特立科举考试落第,后考入宁乡速成师范。此校由曾留学日本、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周震鳞担任校长。徐特立在这里学习4个月,民主革命意识有较大提高,教育思想有较大转变,科学知识也有较大的增进。受周震鳞等人的影响,又目睹国内真正有志于教育改革的人并不多,认为长此以往,不仅教育改革无望,国民文化水平无法提高,而且对于革命事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他觉得自己应该主动担当起这一责任,于是,他接受周震鳞的建议,决定先到外省学习,然后东渡日本去考察,研究中小学教育。

1910年春,33岁的徐特立在江苏教育会办的小学教师培训班学习。学习期间,他到上海多所小学参观考察,并参加了一些学校的教学改革活动。举办培训班的俞子夷曾留学日本多年,他鼓励徐特立到教育发达的日本去考察。1910年7月,徐特立东去日本考察2个月,在湖南留日学生的帮助下,他阅读了一些介绍日本教育的书籍,如《小学校事汇》《三千个优良小学校》等,这些书对他影响较大,此后被他反复提及。据日本学者大丰介绍,《小学校事汇》由日本教育学术研究会编写,1904年出版,主要内容有12篇,包括小学教育的沿革,小学校的各类法规,小学教育的近况、组织、设施、事务、职员,讲授与管理的训练,教育行政的现况,小学与社会,参考书,内务等。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日本的有关教育书籍大都是从西方国家的著作翻译过来或改头换面编写成的,介绍的多是欧美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而此书却是根据日本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搜集第一手资料加以具体系统分析研究而写成的,这在日本尚属首次。徐特立注意到这本书,而且认真地翻阅了此书。这说明他很注意联系本国实际办教育的经验,同时也表现了后来他成为教育家的超前的卓越胆识。

前后,徐特立在湖南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驱逐湖南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中,他成了斗争的骨干。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1919年9月,徐特立离开上海远赴法国,11月到达法国马赛,至1923年9月,他在法国半工半读,达4年之久。留法时他已经43岁,有人问他何必去吃苦做“扶拐棍的学生”?他认为:“年老的人多半在社会上有些权柄,倘若全不求学,社会上受害就不小。”因此,他下决心要做一个进步的老人,不远万里到法国一边做工,一边学习自然科学,考察社会。1923年9月离法赴德国考察教育,1924年1月离开德国去比利时考察教育,7月回国。除此之外,1928年5月,受党中央委派,徐特立去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六大”,并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俄语和马列主义,1930年回到中国。

二徐特立考察国外教育之思想主张

在国外留学和考察教育期间,徐特立带着问题学习、思考他国办教育的方法和经验,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与改革的办法,他经常给同仁寄信,并在报刊发表文章,如《徐懋徇由巴黎致湘学界书》《致留法湖南勤工俭学学生书》《徐懋徇自法来函:报告归国原因》《法国小学状况》《请湘教育界诸公注意》《致黎邵西书》等文。回国后,他在湖南教育界结合自己的学习考察心得作了多次演讲,如《在法比游学归来的讲演》《欧洲义务教育现状》《法国小学教育状况》等。反思中国教育,主要是中小学教育中的弊端,提出应借鉴日本、法国等国教育制度与办学经验。他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对办好教育,尤其是办好中小学教育,极大地提高本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阐发了一些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的思想观点,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普及小学教育

自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以后,中国的小学教育普及与日本、法国等国比较,速度很慢。徐特立比较中国与它国在普及小学教育上的差距,直指当时本国的弊端:“我国的教育现象,最受影响的就是什么玉皇、观音,操之一般无聊的无知识宗教家,这是中国教育不进化的现状。”且认为,中国教育没能普及的根本原因是人民无权自治。要实现义务教育,应该从乡自治办起,多办小学,因为“教育之基础在小学。根沃者枝茂,源深者流长,固其理。”民国成立后,徐特立下决心要在湖南从大办小学教育开始,从而达到普及基础教育之目的,他和好友,时任长沙县第一任知事的姜济寰商议,准备在长沙县办1000所国民小学,姜济寰还向他提出为了满足师资需要,有必要大力培养师资。他委托徐特立先在长沙办一所师范学校。在艰苦努力和多方筹措下,1912年,徐特立在长沙创办的长沙师范正式开学。在姜济寰、徐特立、朱剑凡等人的辛劳操办下,后来,在长沙办成了800所小学,成绩卓著,颇受湖南教育界称道。除此之外,他还办夜学等补习学校,招收社会上从事苦力劳动的学生就读。如黎明州、廖奕等就是徐特立招进长沙师范读书的苦力学生。为了普及小学教育,让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上书,他反对湖南省当局的错误教育政策。当时,湖南省教育司司长主张贵族式教育,要裁减学生,兼任湖南省教育司科员的徐特立力争无效,最后,丢下委任状,弃官而去。

徐特立留法时了解到法国的国民教育即公共义务教育,成效显著,他写信给姜济寰,提请在国内办小学时主意:“教育程度不必高深,普及最要。足下仍须用民国元年之精神,极力提倡。”与此同时,徐特立还极力支持举办女子教育。以前,中国能够接受学校教育的女子凤毛麟角,中,由于西方新思潮的传入,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张旗鼓地宣传妇女解放的主张,这就大大地刺激了社会各界对妇女教育问题的关注。无疑,这对设立女子学校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鉴于长沙女子学校太少之缘故,徐特立大声疾呼:“学龄儿童,须强迫入学,女子尤须注意!”“女子补习学校,宜从速设立,一年或半年毕业。俾成年女子,略识之无,可以做工,可以经商;程度稍高者,可以办公。”为解决师资严重匮乏的问题,他通过自己创办的长沙师范大力培养师资。徐特立普及小学教育的思想与时俱进,后来在延安期间,他提出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不分男女成分、民族国籍、一律平等、免费的……进行普及的民主教育”。

2.反对专制,民主办校

徐特立留法和考察德国、比利时等国教育,尤其是对法国教育的办学新风印象深刻。期间,他深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家“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启蒙和影响,看到法国教育民主管理,风气甚浓。回国后他在创办的长沙师范和长沙县五美小学等学校中,积极倡导民主作风,反对专制主义。在民主治校中,他采取多项措施使师生行使自己的民力。如他在一些公立学校,破天荒地提出在学校组织“校务会议”,吸纳学生代表参加,让他们反映学生意见,使师生平等参与学校管理。又如开放校禁。清末民初,受封建教育思想和新式教育思想的交叉影响,教育事业处于传统向现代过渡、新与旧交替的阶段,但是,多数学校仍墨守陈规,对文化专制主义的风气未有大的触动,即使是新办学校大多还实行封建家长式管理,学校大小事,均由校长一人说了算。徐特立针对此种不民主的风气,他在自己管理的学校率先示范民主管理。长沙女子师范是他一手经办的私立学校,为了发扬民主,组织成立学校董事会,董事会集体讨论产生校务委员会,选出五个常务委员,轮流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这些做法在湖南各校开了民主治校的风气。在西方,尤其在法国等国家,妇女得到解放,女权与男权无异,妇女权益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中国通过,妇女处境虽有所改善,但还有很多权利没有争取到,就连在校女生都受到有形或无形的禁忌羁绊。为此,徐特立带头在长沙师范开化良好校风。过去不允许学生随便走出校门,徐特立当校长时“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出入。过去不许女生过问政治,现在可以参加社会活动了。”有时,他还带领学生进行郊游,打破学校对女学生的长期禁锢状态。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和其他学校一样,规定女生学习期间不准怀孕,否则取消学籍。后来遇到一个湘潭籍的早婚女生许德耀深夜临产,徐特立打破原来的规定,允许她在校分娩。1912年春,春柳社在长沙文庙里演文明戏,徐特立带领学生去看戏、学戏。可想而知,徐特立在当时的背景下,要力革旧制、大倡民主、以人为本,那是需要何等的魄力和勇气。徐特立之所以敢这样做,这与他留学时目睹了法国女子活动自由有很大关系,而这些行为的背后却蕴藏着深刻的男女平等、自由,要彻底变革社会制度的思想。

3.工读并进,学以致用

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封建社会的教育是一种“治术教育”,是以培养“君子”或士大夫之类的“治术人才”为目的,封建时代的教育思想、内容与方式,基本上与生产劳动脱节。而且当时一直流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思想观念。徐特立对培养封建士大夫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极为不满。他深受国外的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坚决反对“劳心者要受教育,劳力者不需要受教育”的观点。在日本考察期间,徐特立对于学生要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勤工俭学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例如,东京的鲛桥小学,学校的作息时间与工厂上下班时间配套,学校为了使在工厂做工的学生无论什么时间下班都能有书读,便设立二部和三部。二部是上下午开两班课;三部是上下午开三班课。这就使学生做工学习两不误,这是日本半工半读学校的基本做法。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兴起时,蔡元培等人曾提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这一口号影响甚大。五四时期的勤工俭学运动主张以勤工为手段,解决学生学费问题,并创造“工读并进”“学以致用”“学用一致”的新生活。这一做法,可以说是对封建教育的严厉批判,也是对中国现代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有益探索。徐特立留法期间,抱着学习西方科技、“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以期改革本国教育,改良中国社会的愿望,他“赞成工学主义,赞成勤工俭学到底”。回国后他主张学校可实行半工半读。在长沙,他不遗余力地办工人夜校、农民夜校,显然,与他受到勤工俭学思潮影响有关,他认为应该让劳力者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新中国建立后,徐特立在兴办社会主义新教育的过程中,一再强调办教育就要贯彻“劳力与劳心并进,手和脑并用”的思想观点,“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剥削阶级的思想。”勤工俭学的作用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从用中去学”打下基础。我们必须懂得:“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劳动才能创造世界,劳心者只是学习前人的实践经验,把实际理论化。光劳心不劳力,把心吊在半空中,光用脑不用手,瞧不起用手的人,在我们的社会里是行不通的;光劳力不劳心也会变成狭隘的经验主义者,所以劳心必须和劳力并进,手和脑应该并用,这就是我们提倡勤工俭学的实质。”

4.勤俭治校,注重效率

在国外考察中,他对勤俭治校,注重效率的做法是特别赞赏的。1910年,他在日本考察教育时对日本教育大加赞赏,日本学校十分注意人力、财力、物力的节约,不搞铺张浪费,注重工作效率的提高。他曾访问过一所叫做“实践女校”的学校。这所学校的行政人员,就只有校长夏田戈子一人,其余都是教员。校内的日常事务,均由学生自理,学生亦即工作人员。学校的房屋设备,都能充分发挥效用,一室多用,如缝纫教室,只要把工作台搬走,就成了室内操场。学校课程的开设,也注意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根据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工作需要而开设,如“家政”课之类的开设。由于学校勤以做事,俭以办学,因此,学校环境整洁清雅,教学安排井然有序,效率很高。徐特立非常佩服这位精明能干的校长,认为其经验值得学习。后来,他回国后,在创办长沙师范时,他就以“勤、俭、公、实”四字为“校训”。他经常告诫学生:“我们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注意节约俭朴,不要铺张浪费,你们从小就要养成这样的习惯。”

徐特立留学,考察国外教育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我们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要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大量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重温徐特立考察国外教育所提出的思想主张,我们应为此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志明.徐特立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73、41

[2]徐特立.徐特立文存(第一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69、32、33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篇2

一、家校联合的示范性,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养成

在家庭活动中,会遇到很多反应家长或者其他家庭成员道德的问题,学生处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家长或者其他家庭成员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质。当然,如果在家庭活动中遇到家庭成员道德素养较差的情况,小学生会结合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内容,有所感悟,指出家长的错误,获得新的道德体验。如,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要求,如果家L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坚持走人行横道,孩子则会向学习家长,培养讲文明、懂规矩的优良道德。如果有的家长出现了闯红灯、横穿马路等不文明的行为,孩子则可能给家长指出错误,纠正错误。总之,家长坚持示范性,对孩子的教育就有促进作用,反之亦然。

二、家校联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

1.爱劳动、讲卫生的优良品质。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是家校联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如晚饭前布置饭桌、饭后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等,并将相关的图片提交到家庭作业交流平台。二是尊重并感恩别人的劳动成果。如开展家庭劳动体验活动“我和妈妈互换角色”,体验妈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妈妈的劳动量很大、很辛苦。体会到妈妈劳动的辛苦,不要随地扔垃圾,不要弄脏了家里的地板等。三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求小学生自己的个人卫生自己做,并要求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完成,要求家长监督小学生洗澡洗头、换衣服、剪指甲等个人卫生问题的完成情况,是家长帮助完成还是个人独立完成,家长通过写小纸条的方式将孩子的家庭表现反映给教师,对于不良习惯,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做专项教育。

2.遵纪律、重安全的优良品质。一是遵守交通,注意安全。家校联合调查学生每天上学、放学的交通工具,课堂教学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家长接送孩子过程中要结合路上的交通状况,给孩子讲述交通知识,并通过现场观察,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矩的重要性。如,在一个拥堵的交通路口,有的人乱闯红灯,遇到交通事故。有人违规超车,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交通瘫痪。二是不买小摊贩吃食,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大多数小学校门口都会有一些无证摊贩在出售不卫生食品,家校联合共同监督孩子不要随意购买,不卫生的食品对健康不利。

3.爱学习、懂知识的良好品质。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技能是学生的必备品质。一是通过家校联合建立学习反馈机制,有利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的针对性课堂教学。如建立“预习卡”制度,学校教师布置了课前预习内容,学生在家庭作业中完成得怎么,家长要做出评价,并反馈给教师。二是通过家校联合动态跟踪学生的学习动态变化。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会出现大的波动。如有的孩子因为迷上了电子游戏,导致上课不听讲,作业完不成,成绩下降等情况,家校联合的双向沟通平台,家长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反馈给教师,教师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双方约定应对措施,共同教育。

三、小学品德教学中家校联合的具体措施

1.家校联合,合理衡量学生的品德状况。学生家长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如学习、劳动、公德意识等方面做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表现不好的“后进生”,要具体分析原因。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家长的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正确地分析其心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教育。对于教育效果的评价,也需要家校动态跟踪,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家校联合,健全“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评价制度能详细记录学生在不同年纪、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中的道德表现,既需要家长记录家庭表现,也需要教师记录学校表现。要尽可能详尽、精确地评价一个学生的道德变化情况。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篇3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构机制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高度重视,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由徐局长任组长、段副局长、社保办张主任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大队、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于局办公室,由段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梁劳社〔2009〕15号)发文执行,按照《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认真对照责任书各项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贯彻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在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之上,按照《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制定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对照计划安排,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与各股室中心大队站所负责人签订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责任分解意见的通知》分发到各股、室、中心、大队所,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将责任层层落到实处。

二、抓学习,重教育,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对象是老弱病残穷等社会弱势群体,工作内容是社保七险、劳动监察、技能培训和就业再就业等,肩负着行政执法的职能。我们在抓学习上,首先制定了学习计划,由支部组组织集中学习,各经办机构定期小组学习。其次明确学习内容:主要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各级组织出台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政治、业务知识等。再次是注重学习效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实质,进入思想,融会贯通,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坚持学习制度,加强检查督促,跟踪问效,要求学习时要认真记录,深入思考,写好心得,组织交流,共同提高,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当学习型人才。

在抓教育上,局支部高度重视。一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纳入支部议事日程,纳入各经办机构工作职责,与其他各项工作同布置、同安排、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专项教育,主要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贯彻、遵守、维护教育,牢记“两个务必”、“八荣八耻”等教育,开展以郑培民、牛玉懦、钟明斌、刘运芬等为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开展以、、李真等腐败分子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还结合建党90周年,举办文艺晚会和知识竞赛,开展“学、树形象、创佳绩、为党旗争辉“的教育,开展艰苦奋斗,弘扬长征精神教育。三是抓经常性教育。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教育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拒腐防线,我们还结合各项工作,有效地开展事前教育、事中教育和事后教育,把教育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把领导教育、自我教育和同志之间相互交流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大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廉政建设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围绕工作大局,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有序开展,行风建设稳步推进

行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行业的生命,结合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阳光政府”的工作安排,全面贯彻落实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着力加强96128专线建设,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定期召开支部会议,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效能型机关,为党委政府分忧,为职工群众解难的要求。在08年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围绕全局工作大局,整体推进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

(一)层层明确责任,确保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落到实处。明确把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内容,确定以社保、医保、养老、农保、就业、仲裁、监察、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十大窗口,开展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推行挂牌服务,文明用语,首问责任制等措施。为抓好落实,明确一把手是全局行风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的第一责任人,对全局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向支部和局长负责,对分管的经办机构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责,各经办机构领导对本机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责,全局干部职工兢兢业业负责做好本职工作,争当行风建设楷模,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树劳动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全面贯彻省委白恩培书记提出的“工作热情一团火、个人形象一面旗、谋事布局一盘棋”三个要示。局领导在各种会上讲,当领导的就是排头兵,要叫响向我看齐的口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领导的带领下,每个领导就是一根标杆,每个党员是一面旗帜,全局上下服务意识,群众观念增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慰然成风,群众来访做到热情周到接待,耐心细致的处理,不厌其烦解释,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和解答。凡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充分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反映的任何一件事,如果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三)创新方法,不断拓宽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建设的路子。为开创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新局面,我们一是从抓宣传入手。二是利用劳动保障网创建活动方案和优质服务窗口,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三是开通了局领导和各经办机构优质服务窗口的热线电话。从局长到办事人员实现了与职工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服务。四是加强纵横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县职中、农机化学校联合为广东组织劳务输出,拓宽了就业再就业渠道,开扩了视野,学习和积累了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增强了发展后劲,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提供了平台,增添了活力。

四、贯彻落实有关规定

年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在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中深入学习贯彻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9〕11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云办发〔2009〕13号)两个文件,我局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题学习县委、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家公职人员严禁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规定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2、加强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注重加强对劳动保障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三保”教育,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养劳动保障队伍的依法办事能力,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打牢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努力做到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更加关注民意、倾听民声,把劳动保障惠民政策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改善民生、惠及百姓上来。

3、高度重视工作,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及上级各有关部门转交的件。本着“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原则,采取疏通、调解的方式,及时作好争执不大的劳动争议处理,做到基本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截止6月底,共办理来信来访事件200余件次。

热情接待来信来访人员,对前来咨询了解劳动政策的群众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个具体答复,树立了“热情、和蔼、可信”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形象。

4、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贯彻执行。

5、坚决贯彻有关规定,没有公款出国旅游情况发生;

6、认真完成“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相关工作安排,没有发生怡误工作的情况;

7、认真开展清理“小金库”工作。没有发生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8、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纪律,用制度管人,依法办事。

9、以推行四项制度和“五不准”为契机,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篇4

同志在评点古今人物时曾指出:“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2002年5月,同志在两院院士代表大会上指出:“早在2300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墨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数学的基本要素。”2005年2月,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墨子创立的墨家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相比,更具人民性,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更是后者无法比拟的。职业教育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类教育,是与生产劳动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类教育,是面向全社会、面向人人的教育。总理曾经指出:“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当前,我们国家正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在这个进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向世界上先进发达国家学习,另一方面还应该从我们历史传统中吸收营养。墨子在2300多年前提出的许多思想和他的教育实践,对于当今我们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挖掘、分析、吸收。

把墨子像请进职业院校的校园,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育人的重要因素,应该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校园文化有共性,又有其个性。我们的校园文化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共性。不同类型的学校又应有其个性,甚至相同类型不同学校都要有其个性。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好事,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特色不突出,主要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不突出。以校内文化景观为例,一些职业院校和普通大中小学一个样:学校立的像、挂的像,绝大部分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学问家。不是不可以立这些人的像,更不是说这些人不值得尊重,而是他们离我们学生的距离太远,不能很好地起到正面激励的作用,至少是体现不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有些像主人,其思想中就有浓重的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成分,与我们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格格不入,我们的学校却把他们的塑像立在校园最显著的位置,这就很不协调了。为什么不挂墨子像、鲁班像、黄道婆像?为什么不挂工程家、实干家、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创业典型、致富带头人的像?校园文化景观应该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希望和信心,与学校培养目标相协调,而不是相反。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文化,把“平民圣人”墨子塑像立在职业院校校园,会对形成这种文化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德育;小学;人格;品德;人生观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德育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小学老师要更新德育观念,对德育内容进行革新,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目标,对德育方法进行创新,提高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时效性,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1.学风浮夸,言行不一

通过一些媒体就可以看到,当前社会的小学生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小学生,从小就喜欢夸夸其谈,对什么事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实际行动却与此相背离,行为怪异。而且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即使是自己错了也能进行曲解,说出一番歪理。遇事逃避,在做了错事之后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如何去改正,而是想着如何去推脱责任[1]。

2.逆反心理乐

逆反心理严重也是当前小学生表现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在家庭中,小学生和父母一言不合就会顶嘴。在学校里,小学生经常和同学吵架或者打架,有些学生甚至还敢当面和老师进行顶撞,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敷衍,逆反心理非常重,总想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3.双重人格

部分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在家里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在学校里,对待老师和同学,礼貌有加,在劳动方面也表现的十分积极,学习非常认真。但是在家里面对父母的时候,从来不愿意做家务,不肯吃苦,懒惰自私,贪图安逸。

二、小学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1.爱祖国教育

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爱祖国教育,引导学生对祖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总理曾经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宏大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小学老师要在课堂上经常讲一些祖国的文化遗产、优良传统和悠久历史,将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充分激发出来,要引导学生爱国歌、爱国徽、爱国旗、爱祖国。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和思想品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理解能力适当渗透爱祖国教育,在小学生的行动上落实爱国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2]。

2.爱劳动教育

热爱劳动是中国人民必备的一种精神素质,也是道德品质中的重要内容。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不仅能够让人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能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各种能力。首先,小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劳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从劳动观点教育着手,让学生知道劳动可以创造世界,并且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历史就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其次,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譬如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农场进行参观或者组织学生进行采摘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同时,让学生在采摘活动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小学领导或者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捡垃圾活动,将爱劳动教育和环保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既提高学生的劳动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精神。

3.爱人民教育

学会爱人是一个人必备的精神道德品质,现在的小学生逆反心理非常严重,在家和父母顶撞,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这种现象不仅会导致学生性格存在缺陷,还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等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学生无法融入到社会集体之中,性格会越来越孤僻,行为也会越来越怪异,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3]。在小学生性格未定型之前,小学老师要进行爱人民教育,对学生的叛逆等不良行为进行纠正。首先,要教育学生在家爱父母,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友好相处,并且要尊重老师,不断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小学老师可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同学之间做到友好相处。最后,小学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譬如让学生回去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减轻妈妈的负担。或者开展学雷锋活动,引导学生向雷锋学习。通过爱人民教育培养学生尊师敬长、友爱同学、乐于助人等高尚的品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性格、品德等各个方面尚未定型,在这个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老师要积极和小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通过爱祖国教育、爱劳动教育和爱人民教育的渗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有效落实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11-15.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篇6

《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指出“劳动与技术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学科本位,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同时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特征,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可以依据丰富的教学内容、不同活动的类型以及教学活动的侧重点去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单”,常见的学习单设计类型有:

1、头脑风暴式学习单

这种发散式结构式的学习单可以使学生能根据关键字的提示,了解和把握探究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如六年级劳技家政内容的《我的新家我做主》一课设计学习单,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购买家电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把知识探究点作为研究主体,然后开拓思维,借助编号进行归类,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中心网络图。

想一想:采购家电前你会考虑以下因素吗?试着编号,按照采购首选的方式排序。

2、自学导读式学习单

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设计各个自主探究栏目让学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学习单。如劳技五年级的《纸编动物》一课,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温故知新,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导读式的自学单栏目结构:

技能加油站(三股辫的编织、五股辫的编织)实践操练(纸编小兔)我的质疑(交流讨论)举一反三(创新编织)评评议议(我的反思)

自主导读式的学习单体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研究,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表格比较式学习单

对于容易混肴或较难判断的知识探究点,可以运用表格比较式学习单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学生准确把握该探究点,提高探究效果。

如六年级的《我的新家我做主》一课中涉及学生调查研究电视机特点时,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归类填写来得出结论。

4、问题驱动式学习单

问题驱动学习单是旨在通过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六年级的综合制作《桌面垃圾桶》,通过设计成问题式学习单,让学生在五个问题的驱动下经历整个探究过程,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问题1:桌面垃圾桶是用哪些材料和工具制作?

问题2:通过自学,你能用简练、概况的词语归纳步骤吗?

问题3:概括每个制作步骤的要领,你能找到制作中的难点吗?

问题4:比较同桌的作品,成功与不足在哪里?

问题5:运用创新十二法,能不能设计独一无二的我的作品?

5.组合式学习单

这种学习单是结合活动内容的特点把上面几种学习单形式灵活组合而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和层次性,能更清晰地教会学生探究学习的思路和更多的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五年级纸工拓展课《小球滞空》的一课中设计学习单:

我的分析小球滞空的轨道有哪些形式

我的选择对影响小球滞空时间长度的()、()两个因素分别进行实验。

我的设计用三张同样大小的a3,设计多种形式的规道。

我的验证(1)改变轨道面的形状进行对比实验。

(2)改变轨道之间距离进行对比实验。

(3)结构变化后的落球时间长度实验

我的发现发现1:()

发现2:()

我的总结通过多次实验,影响小球滞空的主要因素有(),我的改进()。

二、学习单的实施策略

学习单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指导工具,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教学前需要教师充分的研究和剖析教材,再来精心的设计学习单,恰如其分的运用学习单使教学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学习单的设计目的就是要让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技课程设计学习单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策略一图文并茂,放大难点。

一般劳技课的教学实施是以“作品”为项目来进行引导教学,操作性很强。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示范仅能让学生体验初步的直观感受,学生对制作细节的关注,难点的掌握还远远不够透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作品”制作过程分解成几个关键步骤,把示范教学拍摄成照片进行编排,借助图文并茂的图示来指导学生学习,将“学习单”辅助于课堂教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以《涤纶彩球》自学单制作为例,介绍设计步骤:

1、模板压在涤纶纸的上面,为了防止滑动,衬纸垫在后面,用夹子夹好后细心的剪。

2、沿着扇面的一边贴双面胶,然后卷贴成喇叭口。

3、针线一头系上流苏,另一头把12个涤纶片穿连,压紧后打结,收线完成。

利用这图形并茂的《涤纶彩球》学习单便于学生开展自学,熟悉制作涤纶彩球的步骤,梳理制作的过程,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设计图文类的劳技课程学习单要做到:精――拍摄图片反应教学过程要精选,文字解说要精炼。准――准确反应教学过程,便于学生模仿,一下子掌握方法和要领。大――针对难点操作的地方可以着重放大图示或友情提示。便于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操作,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实现眼、手、脑并用,这样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策略二巧设栏目,循序渐进。

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多层次的学习菜单,设计栏目要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借助学习单激发学生解决探究各种问题的“思维模板”,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习过程投入,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技术思维习惯。

以《涤纶彩球》的学习单设计为例:

“芝麻开门”栏目引导学生了解材料工具;设计“巧手试做”栏目引导学生对照图文掌握制作步骤;设计“你评我议”栏目,让学生对作品和操作过程进行反思;设计“心灵手巧”栏目让学生对制作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创新方法进行拓展。老师在设计这些栏目时既要注意有趣味香还要注重深度的挖掘,这些环节设计不仅能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还能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技术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技术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技术素养。

策略三夯实技能,适度拓展。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互动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学习单的内容设计要注重对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引导,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再拓展内容,深化活用。

技术技能的掌握如果只是老师的单项输出,让孩子一味的模仿操练,那培养的学生只是工匠。反之如果通过点拨提升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探究掌握知识技能的途径,授之于渔,这样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既扎实又灵活,这样的学生才富有创造的智慧和灵魂。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单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学习单的内容不能与学生的认知基础脱离太远,可以采用“跳一跳摘桃子”的策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体验劳动与技术体验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以学生自学《折纸动物》制作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制作流程学习单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和制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复制过程。在实际操作中作品容易出现折错方向,翻面不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学生对关键点的分析和掌握还没有达到能自主研判的深度。为了培养学生提高关注细节的意识,在学习单中就要设置“温馨提示”、“小贴士”、“小助手”等提示栏,将制作的细节和关注点列出,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和实践,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生操作实践的成功率。

策略四适合教育,分层设计。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当下教育的基本命题。适合学生,是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前提。正如原省教科院成尚荣所长所说:“基础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适合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才能保证面向所有学生,也才能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成为真正的基础教育。”

在劳动技术课程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差异,他们各自的认知能力与兴趣爱好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分层教学正好提供了学生适合的展示平台。

以《平结》为例,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掌握后,可以在学习单设计上体现分层的作业要求。

技能掌握模仿制作一个平结小珠人。

灵活运用根据自己掌握情况挑战完成一个“变化小珠人”、“旋转小珠人”、“单线小珠人”制作。

尝试有选择的拓展制作,是让孩子自己选择,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研究点来提升和巩固技能。

三、学习单的实施应用

1、凸显指导,促进反思

有了学习单使教师的教学思路变得更清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减少了繁琐而无效的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精简、有效。学习单是“做”和“回应”之间的平台,通过对学习单的进一步解读,更客观地了解学生探究活动的进程和学生的探究能力。把它作为反思工具,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指导行为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价值的,帮助教师整合和丰富自己的经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

2、梳理问题,有序参与

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可能不是很难,但要从了解到的信息中筛选和找到最有感兴趣的问题有一定困难。学习单可以作为学生探究的工具,帮助学生把他们的兴趣点汇集起来,从中选择受关注面比较大的话题,做为探究的主题。

在小学中高年级动手操作、活动策划、设计类等劳技实践活动中,有许多活动由于活动阶段多,过程比较复杂,往往要分几个层次的探究和体验才能完成整个劳技项目活动过程。如五年级纸工《小球滞空》一课的拓展学习,通过学习单让学生的“照单干事”,体验了“猜测―选择―设计―验证―完成”五个过程,教会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学会要考虑控制变量进行实验制作,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与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

3、掌握方法,培养品质

劳技课堂需要实践操作,但是操作完成的作品本身并不是最终目标,劳技探究不仅在乎是否有动手形式的参与,更在乎是否有动脑参与的理解过程,我们应将思维的培养与具体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思维”,这样的实践指向才具有终极意义。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服装设计专业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中,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开展劳动。

1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合作交流。在集体劳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集体的劳动目标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因此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作交流意识,并且严格按照课堂秩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展开导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具备的特征进行合理分组,并且确定每一组的组长,学生在接受课堂反馈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提出疑问。学生在这种小组学习合作中更积极投入,更乐意地参与其中,更珍惜这样的小组学习合作方式,通过小组协作进行小组学习,并彻底检查问题,以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学生在反复的问题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材料,建立有序的合作分工,在相互激励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最终追求骄傲和荣誉,克服问题解决中的困难,以促进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2)促进动手实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缺失了劳动教育,也就失去了实践的重要含义,一些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推进高阶思维的形成,而不是一味地将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唯一途径,否则会失去实践学习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劳动实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折射到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教学分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划分不同的知识点,也不知道分类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因此,教师在合理分类时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科学分类的意识[2]。(3)累计问题经验。劳动教育涵盖了很多方面,在进行高校劳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动手实践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实践产生价值。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劳动经验更好地学习,充分发挥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得学生意识到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解决问题及经验累积的过程。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通过经历和学习形成经验、技巧、方法等,最终能够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学习的多样性,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意义认知建构能力[3]。

2思政教育元素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应用

(1)创设劳动情景。作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及重要资源,在文化传承及知识传递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教材,并且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有关劳动教育及思政的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当下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存在的价值。通过围绕教材例题创设相应的情境,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落实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功能。同时,教师应从劳动教育这一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探索,并且创造性地对教学资源展开利用和挖掘,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质量[4]。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特征,将军队文化及企业文化贯穿于专业教学中,以校企合作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的各项措施作为重要的载体,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度融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宇航服、战训服等类型的服装进行项目探究,最终融入爱国教育及劳动教育。(2)打造师资队伍。想要推动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更加专业化,应当建立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应当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当加强理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同时,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在校内选择一些具有相关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讲师,也可以对外聘请一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及实践经验的劳动教育传递者,如劳动模范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构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根据教学规律设计多媒体课程,收集数据,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维、练习等教学联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元素,围绕品牌文化及毕业生案例等多项内容出发,使得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3)开展教学评价。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服装设计专业劳动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的最终目的。故而,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目标构建不能过分依赖传统评价体系,而是应敢于挑战,突破原有评价体系的桎梏,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与创造、合作与共享等目标设定其中,立足“教”和“学”两个基本点制定综合性评价目标体系。其次,教师主导下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不能只拘泥于劳动知识的建构,应充分了解学生劳动学情,预设教学目标,并预测教学目标达成度[5]。教育事业是人的事业,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底蕴。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建立也应是动态发展、有机生成的。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应从对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文关怀和美育情感培育出发,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出发,把美育能力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设计到教学评价中,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因子设计必须体现学生持续发展的特征,如合作、自我管理、美育创造力等内容;其次,评价措词要彰显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持续提高的特点,如“不断改进”“学会使用”“持续提升”;最后,评价的标准要符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美育培养规律,不能出现“揠苗助长”式标准[6]。(4)开展提问教学。高校劳动学科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蕴含丰富的知识量,其教学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合理设置相应的问题,使课堂提问环节得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后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并围绕重难知识点作相应的知识延伸,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及知识理解能力,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要注重连贯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前后的密切联系,实现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渐理解问题背后所揭示的课程内容。此外,教师需要关注思政学科所具备的较强抽象性而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带来较大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设置问题内容时可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深入思考,加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感知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服装设计专业劳动项目,并且自觉维护劳动的成果,在专业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使专业教育能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坚定学生的专业志向及劳动信念,努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特教中专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138-139.

[2]葛彦,傅海洪,吕冬云,等.“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21(6):63-64.

[3]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4]王新刚,郭宏洋.中高校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提升问题研究:以统编人教版教材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21(6):102-107.

[5]梁杰,肖扬伟.新时代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逻辑与路径[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3):1-6.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篇8

一德育教育,从平时抓起

从开学以来到现在,我校的德育教育--养成教育也着实开展有一段时间了,但从种种迹象来看,效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许多同学表面上看是在进行养成教育,而反过来细细品一下,就会发现,那完全是缩水的“养成教育”。学生在实行着当面养成教育,背后却“桃花依旧”。因此,在进行养成教育时,我们一定不要只是提一提养成教育就算了,而是要经常提,经常说,要常抓不懈。在这里,我有一些在日常工作中的小经验,不妨介绍给大家,那就是在平时,多留心一些,那么学生的毛病就会凸现,这时的你不要大声地喝斥,而是用一种礼貌的、平等的态度与其交谈。让该学生在你的言行中受到感染、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养成教育不再流于形式,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多个人的,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食其力的好习惯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人,这是十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人类的社会进程,都是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前进,不断进步的。应该使学生懂得,劳动并不是被奴役的形式,而是一种权利,是一种义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劳动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劳动成果的,当然劳动有时有一定的报酬,但我们并非只是为报酬而劳动的,更主要的是为创造新生活而进行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要坚决反对视劳动为惩罚,视劳动人民为低级下贱者的剥削阶级思想,学校要开设劳动技能课,要将之列入考核中,同时还要定期到校外参加义务劳动。

四改革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方式,推出“思想品德课星级评价”

我们改革创新了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中完全依赖学科水平考试的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代之以“思想品德课星级评价”和学生的学科成绩并重的多元评价。其中,“思想品德课星级评价”主要指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后的实践活动效果评价,即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师结合每一课的知识和德育目标,制定了一个个详尽的检验学生“知行统一”的星级评价表,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优化自己的习惯。我们通过这个星级评价体系将学生能否做到“知行统一”置于小组长、学生导师和家长的监督之下,力求使学生在学会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完成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五搞“三访”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新课标;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28-01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小学阶段一种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它的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内容上虽然没有一定的体系化标准,可是劳动与技术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自我、对自然、对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它的课程目标对具体的活动主题以及开展的活动项目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给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基础,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文章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新课标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一、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是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因而,要科学制定劳动与技术的总目标以及开展各种活动项目的课程目标。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需要和动机,以及孩子的年龄特征,制定开展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各类目标。比如,教学“快乐的纸贴画”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完成一幅有生活情境的剪贴画,但学生对此类教学设计没有接触过,所以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你们准备这幅画以什么为主题?先命名。(2)画中会有什么?它们的位置分别在哪里?(3)在小组内,每个同学怎么分工?三个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快进入了合作学习的状态。各人发挥所长,在组长的协调下进行了分工,贴、画、剪,忙得不亦乐乎。但总有几个学生没有听从安排,以自我为中心,拖慢小组进程,甚至进行不下去。这时,教师就要教会小组长起好协调、指导的作用。教导学生向同伴学习应成为教学过程的本身,贯穿于教学内容的学习之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制定劳动与技术课程各类目标的基本依据。现在社会发展非常迅速,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这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具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此,学校的课程要有利于合作意识、民主意识与环保意识、创新思维意识等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与基本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我们孩子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育目标要具体体现这些基本要求。

三、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的学科不断产生,学科门类日益趋向精细化,同时各学科门类之间的综合性不断加强,需要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因此,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各类目标,需要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1)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创新性、反思性、研究性、发展性的实践。学生通过一定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亲自参与与思考,更加深刻地了解自然与社会,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2)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学生走出书本,走向自然与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实践研究、综合探究、合作学习、生活学习、探究发现,是学生知识与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不可把学生再次捆绑在书本中进行教学,否则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不一致的。(3)劳动与技术课程真实地体现了学生是教育和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积极主动地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视野得以开阔,知识得以丰富,个性得以发展。(4)劳动与技术课程根本的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让他们认识社会,感受生活,为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四、课堂教学的需要

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实践素养,所以,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知识的实际应用、实践的发展史或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方面组织学习,归纳原理或概念,使学生学得实际些,理解得深刻些。要通过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对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响应,从而让学生适应社会及科技的发展。

五、结束语

劳动创造财富,也使人精神振奋。为给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基础,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劳动与技术课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基础学科。新课标体现了课程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劳动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反映了素质教育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技术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志敏.当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2(03).

[2]王贵春,沈月飞.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效合作学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3).

[3]洪明,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反思篇10

一、走入角色,重新定位,拒绝眼高手低

【事件回放】开学初,我从教学一线走上协管高一年级的管理岗位,从普通教师的一个“小分子”成为年级组的一个“大分子”。

兴奋、焦虑中,很快到了第一次月考。试卷到位、监考教师排定、考场布置妥当、学生准考证发放等工作有序完成。要不要开一次监考会,把各种事项再向老师明确一下?我觉得监考会不是很重要。毕竟教师都是科班出身,谁没有监考经验?作普通教师时,我就很反感“形式主义”,监考流程虽然琐碎,可大家都是轻车熟路,何苦伤神伤时伤力?年级主管外出,我就个人“拍板”:年级监考会不开,避免“劳时伤神”。

【情境再现】高一学生刚刚入校,不熟悉考场位置,像沙丁鱼一样到处“乱窜”;个别监考教师迟到,甚至有的教师没有被告知有监考任务(排定教师后,没有及时通知),考生在考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监考教师试卷缴送不符合规范……

【补救措施】安排教师指认考场位置,紧急联络机动监考就位。

【反思】教学和管理是两种不同职责,有相通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别,不能简单从一个角度或者固定的眼光看待全局。工作角色转变后,要积极重新定位,变被动为主动。工作中要立足前瞻,根据预设去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要善于请教别人,避免眼高手低的低级错误;发现问题应及时补救,总结教训,不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二、走近学生,引导成长,拒绝固步自封

【事件回放】学校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一项是实践班级按照年级组安排执行校园卫生清扫任务。学生还不会打扫卫生吗?这样的问题再简单不过,只要给班主任做一下要求就可以了嘛。我给各班级分配了卫生区,简单布置了工作任务,只等最终检查验收了。

【问题再现】劳动现场绝对出乎我的意料!高一学生第一次参加户外劳动,兴奋异常,大多数学生不是劳动而是在“聊家常”;还有的学生不会正确使用劳动工具,把拖把像拖拉机耕地一样向前推动;部分学生在校园里兴奋地奔跑,用扫帚、拖把和洒水壶等工具作为“武器”互相战斗,随风飞舞的垃圾如同我的心情一样凌乱。如今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在家里根本不干活,也不会干活!”一个学生的真心话道出了症结所在。

【补救措施】召集班主任,严肃劳动纪律和工作要求,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劳动指导及示范,让学生明确劳动的意义,掌握劳动的方法,熟悉劳动的流程。

【反思】教育管理者要了解管理对象的基本情况,工作作风应雷厉风行,不打折扣;不能拖泥带水、含糊其辞。管理者要知情顺势,不能完全依据过去的经验和固有做法处理新情况、新问题。管理对象的个性特征、生活环境及原有道德基础各不相同,作为管理者,就要从他们的具体身心特点出发,关注其发展历程,激发其自主性和向善心。管理者还应率先垂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鼓励他们在实践中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觉发展。

三、走近教师,读懂生活,拒绝以偏概全

【事件回放】上课10分钟了,高一某班六七名学生还在教室外窃窃私语。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我在办公室向他们了解情况。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骂我们,说得很难听”“老师让我们出来的”“老师教学态度不好,教学水平也不行”。同学们所指的王老师(代指)近50岁,性格内向,不太善于交流,但平时工作很认真。对学生们的“矛头共指”,现场的年轻班主任也有“微词”,我给同学们作了解释和安抚,私下里对王老师的不当言辞与做法产生了质疑。

【问题再现】王老师主动找到了我,说明了原委。原来王老师要求学生背诵抄写课文,并牺牲休息时间进行检查。个别问题学生没有按要求完成,反而主动逃离教室,串通起来“反制”,王老师气头上说了过激的话。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我错信了学生的一面之词,错怪了老师的好心。

【补救措施】肯定王老师做法的同时,我委婉指出了她的不当言辞。针对班主任不明真相产生的“偏袒”,我给出了具体工作建议并要求迅速召开班会,沟通师生情感,避免冲突扩大。

【反思】用敬业之心、宽容之心和平等之心读懂生活,理解师生作为活生生的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有着自身的情感体验。工作时要尊重理解冲突双方,不能偏听偏信,避免工作有失偏颇。

四、结语

成功总被他人遗忘,失误却被别人记得清清楚楚。孔子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主动剖析、反思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追求人格完整和行事端正的一种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