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十篇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十篇

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5:28

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篇1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把“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体实践活动推向深入,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让政府工作更好的顺应群众的期待,确保“十二五”各项工作良好开局。根据精神,决定在全县各乡镇、各部门深入开展大下访活动。扎实抓好干部“大下访”工作,推进“事要解决”,实现现有积案基本化解的目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确保已化解积案无反弹,巩固率达到100%,本县自排积案息访息诉率达100%,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实现总量、到市、集体上访、进京非正常上访、明显下降。为建设“平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重点任务和方法步骤

坚持“走访解民难、走访聚民心、走访促发展”原则,将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积案、探索建立稳定工作长效机制作为干部下访、走访活动的主要任务,做到解决问题、教育疏导与困难救助相结合,全力推进“事要解决”。

(一)集中排查,梳理案件(5月)

各乡镇、各部门继续按照“事要解决”的要求,通过干部走访、下访,对本乡镇、本部门、本系统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可能诱发集体上访、到市赴省进京上访、非正常上访的矛盾纠纷和积案、群体性矛盾,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务必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矛盾化解在内部、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矛盾不上交、不激化、不汇集。

(二)集中下访、重点接访(6月至7月)

采取公开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驻点指导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大下访工作,掌握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制约我县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因案施策,分类化解(8月至10月)

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以“事要解决”为核心,减少存量、控制增量,把稳定工作的重心放在研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上。要组建专门的工作力量,对排查梳理出的矛盾纠纷、积案、突出隐患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逐案调查研究,分析案情,查找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因案施策,分类化解。对有政策规定的坚决兑现落实到位;有条件解决的在不突破法律底线和不引起连锁反应的前提下,积极争取上级出台政策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要做好思想疏导及稳控工作。对于生活困难的人,可帮助人解决目前具体困难。10月底之前,责任单位要逐案上报案件办理情况报告。对仍在办理之中的疑难复杂案件,要逐案写出报告,提出解决方案,明确办理时限,通过多方协同配合推动“事要解决”。

(四)督导检查,务求实效

由政府督查室、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大下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日常督导和集中督导。日常督导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工作情况不定期开展,集中督导分别于5-6月和9-10月进行。

5-6月督导检查的重点是:各乡镇、各部门贯彻落实“大下访”活动情况,特别是已化解处理案件走访、回访开展的情况;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机制制度落实情况;本乡镇、本部门积案排查梳理情况;交办案件领导包案和化解处理措施制定实施情况;稳定工作基层基础建设情况;会商处理疑难复杂问题等。

9-10月督导检查的重点是:交办案件化解处理情况;落实化解处理措施和人息诉息访情况;稳定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总结创新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的先进经验做法等。

(五)认真总结,通报情况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每月通报一次干部“大下访”工作开展情况。11月底前,各乡镇、各部门对2011年干部“大下访”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总结。

三、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下访力度。县政府把“大下访”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乡镇、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要作为干部“大下访”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坚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将干部“大下访”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原则上每月开展下访活动不少于2次。对本乡镇、本部门排查出来的突出问题走访率要达到100%,对上级交办的重点矛盾纠纷走访率要达到100%。

(二)强化工作措施,实行网络化管理。各乡镇、各部门要再次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将排查情况和矛盾纠纷化解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进村入户走访群众的主要内容。对活动开展情况实施网络化管理,建立领导干部走访、接访、下访工作情况台账;建立化解处理积案走访回访工作台账(包括走访回访对象基本情况、走访回访责任领导、走访回访结果等)。建立交办案件办理情况工作台账,按照要求统计汇总并上报积案化解工作进度。

(三)明确工作重点,加大化解力度。各乡镇、各部门对已化解积案的走访回访工作,要明确具体的牵头责任单位、责任人,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要面对面与当事人沟通、了解问题的处理和落实情况。对交办的积案要逐案落实包案领导、承办人员、化解措施、办结时限。重大复杂的积案要由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亲自包案处理。

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篇2

一、关于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

(一)督查情况

从9月底开始,我们组织专人,分南北两片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督查。这次督查,我们到乡镇、村、社区、两新组织、学校等单位,采取了听汇报、开座谈会、查看资料、实地走访等形式,应该说能够总体反映出全县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从面上看,各乡镇学习实践活动按照规定动作抓好动员发动和学习培训,目前大多数已进入走访调研,总体情况看,九坝、花秋、楚米、大河、天坪、羊磴、水坝塘等乡镇对活动领导有力,组织有序,总体较好;但各乡镇对活动的组织开展不一致,工作进展不平衡,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领导不够重视。主要是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书记副书记对本乡镇参学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基数没弄清,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主要环节、基本要求、操作方法不清楚,工作缺乏思路,工作直接交由具体负责人办理。二是方案不够结合实际。部分乡镇方案照抄照搬上级活动方案,没有认真领会县里“1+6”文件的要求,部分乡镇确定的主题载体不切合自身实际,大而空;一些村、学校甚至没有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和载体。大部分镇村满足于完成县里的规定动作,没有结合实际研究活动如何开展,工作缺乏创新。三是工作统筹不够。部分乡镇就活动搞活动,就学习而学习,抓统筹兼顾,与常规工作结合不够好,存在“两张皮”现象,造成活动搞形式、走过场。当前,主要是动员会后组织学习不落实,必学篇目和资料没有按规定组织学习,尤其是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开展不好,镇村学习载体和形式单一,没有创新。四是人财物不够到位。部分乡镇没有明确专人负责,或虽然明确了专人,但兼任的工作多,造成上交资料不及时、信息反馈不及时;一些乡镇没有专门的办公室,没有布置,没有保障基本的办公用品。五是宣传不够到位。部分乡镇没有书写永久性标语或悬挂标语,没有精心制作固定宣传栏、宣传橱窗,宣传氛围不浓。各乡镇向县委活动办报送资料不及时,不规范,报送信息总量少、内容空,提炼不够,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好。六是督促检查不够到位。乡镇党委对村、学校、企业党支部等的学习实践活动指导不力,安排的驻村指导员名存实亡,没有真正下去开展指导和督促,造成参学单位盲目应付,不抓落实。七是资料不够规范。部分乡镇和村学习实践活动资料零乱,排版、印制、装订粗糙,规格不一,没有系统性。

以上存在的问题,各乡镇要认真对照,切实开展自查,看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个性的,把本乡镇存在的问题一项一项进行梳理,全力抓好整改,抓好落实。

(二)当前和下步工作要求

一要深化认识,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针对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和党员的特点,中央强调了“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务求实效、更加注重简便易行、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更加注重强化基层、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的总体要求。因此,各乡镇务必认真领会精神,吃透“五个更加注重”的基本内涵,切实按照“务求实效、简便易行、分类指导、强化基层、统筹协调”要求抓好活动的组织,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确保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各乡镇党委、村、学校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必须高度重视活动开展,全面掌握和熟悉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流程,摸清底数,提高领导和指导具体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要把“四民一体”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结合起来,把强化学习贯穿始终,当前尤其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作为主线贯彻始终,对未完成规定篇目、未按要求组织学习或学习流于形式的,必须组织“补课”;要把调研走访贯穿始终,将听民声、察民意、解民怨、帮民富作为调研走访的落脚点,将走访调研和“感党恩、守法纪”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开展宣讲、教育的过程变成了解民情、化解民怨、集中民智的过程;要把完善规章制度贯穿始终,通过查找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形成保障和促进本单位部门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要把解决问题贯彻始终,始终重视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把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帮助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贯穿活动全过程,将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要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各乡镇党委中心学习组要强化学习,保证学习时间和质量,班子成员、各支部负责同志和部门负责人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带头执行政策,带领群众实现致富取信于民。

二要加强分类指导,保证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各乡镇的情况不一致,县委派出了四个分系统指导组,加强对面上工作的督导检查。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强化分类指导,重视对村、学校等基层单位活动的指导和督促。村、学校等活动单位的活动方案,确定的主题载体和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必须报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审批。各乡镇派出的驻村指导员必须按照县里的总体要求,到岗到位开展指导,帮助各村、校等单位开展工作。特别要强调的是,各单位要坚持开门搞活动,学习讨论、“干部大走访”、“教师大家访”等活动必须充分调动机关干部、学校全体教师、企业职工、团体成员以及农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要搞成少数人的自娱自乐。

三要突出实践特色,切实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此次活动名为“学习实践”,必须体现实践特色。名乡镇、村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具体列出将为基层群众办理的实事,突出解决关系农村生产生活的水、电、路及民生方面的问题,要建立实事办理台帐,明确具体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进行公示,作出公开承诺,要让群众通过实事办理体会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际效果。针对当前的调研走访,各乡镇、村、学校、卫生机构等单位要精心拟定调研方案,明确调研课题。安排调研时,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开始就明确调研成果的走向和使用方向,突出调研成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便于后期的成果转化。要明确调研课题用来干什么,是解决制度的问题,还是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找准本地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调研材料。

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按照“大桥建设决胜年”、“两区建设启动年”和“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要求,以“干部进村入企、一线解难创优”为主题,着力强化机关干部走进基层、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工作的机制保障,努力破解基层群众反映突出的人口计生问题,切实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为迎接党的十的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集中5个月左右的时间,组织全局干部深入全县主要行政村、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着力收集一些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解决一些基层群众和企业职工在享受计划生育服务方面的实际困难,破解一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的难点问题,探索一些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进一步创新服务思路,不断拓展服务群众的内容和范围;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积极探索推进工作发展的新载体,不断促进我县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积极开展人口计生法律法规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校园”活动,不断深化群众对计划生育国策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广大群众提高依法生育意识。

(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当前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要重点听取当事人、矛盾纠纷群体以及困难计生家庭的利益诉求。

(三)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网络。通过走访,了解、掌握基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企业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情况,特别是要指导企业建立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和计生协会组织。

(四)着力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一是要着眼于育龄群众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功能,广泛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和“两癌”筛查活动。二是要紧密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指导、督促镇乡(街道)进一步完善村级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兑现、落实奖励扶助及优先优惠政策。三是要积极实施生育关怀,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及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的计划生育家庭,要通过多种途径帮扶救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活动形式

(一)集中开展调查研究。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线负责,带领相关科室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全面、深入地了解全县各镇乡(街道)人口计生本线工作现状,分门别类收集整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完善基层联系点制度。局机关每位干部重点联系一个镇乡(街道)、二个村、一家企业和一所学校。深系点开展活动,每月进村入企时间不得少于3天,走访户籍人口不少于10户、外来流动人口(含企业职工)不少于5户。

(三)开展集体现场办公。结合2011年镇乡(街道)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结果,分线分析各镇乡(街道)工作现状,对工作相对薄弱的个别镇乡进行集体驻镇指导,并帮助开展工作,提升工作水平。

(四)拓宽联系群众渠道。加强县人口计生网的网上交流与互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研究办理并予以回复。同时,要采取经常性上门走访、民情恳谈等形式,深入了解群众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的意愿与诉求。

(五)落实好结对帮扶制度。要继续落实好局领导班子结对帮扶制度,科室长以上干部明确1人1户的结对帮扶任务。每年上门看望帮扶对象不少于2次,要为帮扶对象做1件以上实事。

(六)建立“民情日志”制度。在活动开展期间,全体机关干部要坚持记民情日志,完整记录走访群众、宣讲政策、化解矛盾、为民办事等具体情况,于活动结束后交办公室进行整理归档。

五、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2月下旬至3月底)。制订“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大走访工作。

第二阶段:集中走访(4月初至6月底)。组织开展一线服务农村、一线服务企业、一线化解矛盾纠纷活动。走访工作过程中,要结合“三思三创”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今年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做好各项工作的衔接,把走访农村企业、调研、接访、服务活动整合起来,积极撰写走访调研体会文章。对群众的意见、建议及反映的困难与问题要及时汇总,并落实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

第三阶段:总结回访(7月份)。对大走访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基层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把成熟的经验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反映的困难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对工作不力、解决问题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抓好督促整改;造成不良影响、损害群众利益的,严格进行问责。

六、机制保障

一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建立全县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和镇乡(街道)分管副镇乡长(副主任)工作例会制度,及时汇报交流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与工作措施。

二是建立工作联络员制度。确定1名“大走访”活动联络员,负责工作联系、信息传递、工作协调等。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大走访”活动情况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表等台账制度,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典型做法和工作经验。

三是建立跟踪督查制度。建立走访笔记制度,及时记录走访农村、企业开展调研及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等情况。对“大走访”活动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跟踪督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人口计生有关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七、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完成好活动的各项任务。要加强对“大走访”活动的领导,专门部署,专题研究,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专群结合,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广大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意见、建议,认真解决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治安问题,进一步理顺群众情绪,不断赢得广大群众对政法综治工作的理解、支持,最大限度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齐心协力创建平安和谐家园的良好局面。

二、目标任务

“大走访”范围覆盖全县所有村组(社区),农村农户、城镇家庭的入户走访率要达到100%。通过走访,使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要求和呼声得到充分的反映,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热情大幅度提升,社会治安大局得到进一步稳定,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方法步骤

“大走访”活动由县综治委统一牵头组织实施,乡镇具体落实。“大走访”以“走千村,访万户”形式组织开展,动员政法各部门、乡镇及村组(社区)干部,通过发放收集“一卡两表”(宣传卡、调查表、回访表),深入每家每户,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平安建设要求,广泛征求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的意见和建议。整体活动分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走访阶段(4月25日---5月1日)

各乡镇组织乡镇干部和入村干警,按照夏综治委[2009]13号文件要求,入户发放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要现场发放,现场填写,现场收回。通过调查表,宣传党的十七大关于关注民生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宣传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的各项举措,发动广大群众踊跃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同时,征求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意见和建议,对住户和居民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和重大困难,特别是对被盗抢侵害过的家庭和人员,进行认真调查,做好记录。了解住户和居民对治安状况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对不满意的住户和居民要详细记录不满意的原因和症结,并以乡镇为单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建立台帐。

走访时严禁弄虚作假,应付差事,一经发现哪里弄虚作假,必须推倒重来,并视情况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直至给以党政纪处理。

走访前,各乡镇、村组(社区)要核准实有户数,对那些举家外出打工或只有留守儿童的户数,要澄清统计后逐级上报。

第二阶段:重点走访阶段(5月3日----5月8日)对走访中对社会治安状况不满意,认为群众安全感低的农户,特别是有固定电话的重点户进行再走访。

对走访中归纳整理的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逐条进行分析,梳理清楚,研究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责任人;对群众提供的案件线索,县公安局和乡镇派出所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侦破;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焦点、热点治安问题,要组织专门队伍进行专项整治,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止。各乡镇各部门在这一阶段要抓紧时间解决处理一批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调处化解一批矛盾纠纷,查找整改一批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第四阶段:回访阶段(5月21日----5月30日)

根据前两阶段工作情况,按照“一村一警一干”要求,对在走访中发现的曾受到过盗抢侵害的家庭和人员以及对治安状况不满意的住户和居民进行回访慰问,并填写大走访活动回访表。对在走访中收集到的案件线索和合理化意见建议,要在回访时把案件侦办情况和意见建议的采纳情况及时向反映人说明或作出承诺。要充分运用回访这一实际行动,去沟通群众,用真情化解群众的积怨,充分获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把广大群众动员组织起来,自觉参与到平安建设之中,共同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以“提高群众安全感”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是我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的一项重要举措。“大走访”活动的开展,是新时期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服务群众、方便便利群众的时代要求,是不断赢得广大群众理解信任,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社会治安,积极同违法犯罪活动工作斗争的有效载体,对于维护全县社会治安大局平稳,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

(二)

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对本地“大走访”活动负总责,党委书记要亲自挂帅,认真研究、具体部署,有关领导要详细掌握活动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活动开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大走访”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县综治办要加强督促检查、协调沟通工作,一村一警平安建设工作队要积极配合乡镇村组(社区)抓好活动的落实。

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篇5

一、深化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巩固扩大农村“学教”活动成果

从前年冬季开始,我县先后在乡镇、县部门和村级广大干部中全面开展了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在整个农村学习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精心指导,严格督查;学教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认真负责,狠抓落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级学习教育对象态度端正,学习认真,检查深刻,整改积极;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关心支持,从而保证了全县农村学习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健康发展。

(一)狠抓整改落实,农村学习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市、县委的部署,坚持善始善终,紧抓不放。根据突出重点、群众满意、上下联动的原则,因村制宜制定整改方案,狠抓整改措施的落实,农村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转变了农村干部的工作风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营造了农村干部学习的良好氛围,培养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基本上理解和掌握了“三个代表”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提高了宗旨意识、政治理论素养、依法办事水平和工作能力,为进一步转变农村干部作风提供了思想保证。广大农村干部能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做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发扬民主,公道正派,保持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学教活动中,广大干部深入农户了解和掌握农民所思、所虑、所求,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如茗岙乡村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就如何当好村干部进行专题大讨论,一致认为在其位先要正其身,当好一名“公务员”,必须做到“五官端正”:眼正而不斜视,耳正而不塞听,鼻正而不混嗅,嘴正而不贪馋,舌正而不乱说。上塘镇群众反映,以前群众有事情不愿向村干部讲,村干部也厌烦听,通过开展学教活动,村干部能主动找群众交心谈心,干群关系融洽多了。乡镇和县部门加大了转变工作作风的力度,简化了办事程序,减少审批项目,建立了方便群众办事的工作制度,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群众反映现在的干部讲学习的多了,满足现状的人少了;讲工作、讲奉献的多了,讲怪话、发牢骚的少了;下基层调研指导工作的多了,发号施令的少了。

⒉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农村学教活动中,深化了农村“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村级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下挂、内选和外请的办法,对名在位不在岗、在家不办事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调整,下派名乡镇机关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第一支部书记,名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举办了各类村干部岗位培训班期,余名村干部参加了培训,同时,全县名村干部参加了高中学历补习班,有效地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好地解决了有人办事的问题。县财政安排了万元作为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安排了万元用于解决个行政村的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和农业开发项目补助;确定了个村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改革试点,进一步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夯实了基层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大若岩镇、茗岙乡进行了“村账乡(镇)”制度试点,并向全县推广。目前已有多个村全面进行了财务清理,并组织村级财会人员集中业务培训,按照村务公开和财经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村级财务的规范化管理。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完善了《村两委工作规则》和《村干部管理办法》,做到有章理事,进一步理顺了村两委关系。通过这些措施,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⒊理清了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乡镇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了一套适应本地经济发展规划。沿江乡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引资招商办度,共引进多家企业。如桥头镇壬田大道开发迟缓,制约该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问题,在这次农村学习教育活动中,县委、县府下大决心,桥头镇党委集中精力,深入壬田村民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于使多年不能解决的矛盾得到缓和,使群众认识到开发的前景和利益,从而使壬田大道顺利进场开工。沿溪乡镇根据人文、地域优势,大力开发旅游风景资源,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如岩头镇下日川村位于狮子岩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无规划的村居严重影响了景观。这次学教活动中,县委组织部牵头召集了岩头镇、县风景旅游管理局、规划建设局等单位专门就该村总体规划事宜进行了商讨和部署,形成以旅游为主,农业观光为辅的规划定位,今年年初规划部门已进点进行勘测,努力促使其成为楠溪江旅游业的一个亮点。各乡镇制定了优惠政策,健全了农技信息服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服务措施,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效益农业基地个;为农民或农业龙头企业联系签订单农业合同多份,产值达多万元。为了转变观念,加快发展速度,组织了多名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与此同时,在农村学教活动中,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先进文化创建活动,巩固去年集中整非成果,全面加强了由佛殿、教堂、祠堂改造过来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共建成了多个文化活动中心。各乡镇按时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努力整治农村社会风气和居住环境,全县清理露天坑多间,新建卫生公厕多座,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还开展了排查调处重大信访问题、信访积案及社会不稳定因素专项活动,各乡镇对本地区重大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调查摸底,排摸出重大信访案件或信访积案件,落实了解决重大信访问题的措施,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

为了解群众对农村学习教育活动满意程度,在回访复查中,我们组织了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问卷和县部门、乡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满意度测评。据统计结果,群众对乡镇“学教”活动满意的占,比较满意的占;对县部门“学教”活动满意的占,比较满意的占;对村级“学教”活动满意的占,比较满意的占,群众满意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认真部署安排,切实搞好学教活动回访复查工作

为了善始善终抓好农村学习教育活动,巩固和发展农村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分个复查组对全县个乡镇、个县部门、个行政村的学习教育活动进行了回访复查。一是坚持标准,认真复查。我们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有关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文件精神,做到真查、真访、真促、真见效。对上级明确规定的内容要求、步骤方法,都一项一项去做实做好。县复查组每到一个单位都听取了主要领导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台帐资料、开展满意度测评或问卷调查,并随机走访几户农户和村民。发现群众意见大、不符合学习教育活动要求的,严肃提出意见,督促重新落实整改措施,确保了回访复查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二是深入乡村,走群众路线。召开各类座谈会多个,走访农户多户,乡镇、县部门和复查组深入基层,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来检查评判整改是否落实,学习教育活动有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县复查组发出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问卷份,县部门、乡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满意度测评表份,组织了群众问卷调查和对县部门、乡镇的测评,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真正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学习教育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三是多方监督,督促有力。回访复查期间,驻乡镇、县部门和村级的指导组继续回原单位帮助指导,对干部作风转变情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内涵理解情况,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情况,特别是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县学习教育办公室认真做好回访复查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等工作,善始善终做好县委的参谋。县、乡镇领导干部也再一次到各自的“学教”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带动了全县学教活动回访复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利用发放问卷、测评表,让群众参与监督;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复查,让人大、政协参与监督;开展农村学习教育活动成果采风活动,让新闻媒体参与监督。通过发挥多方的监督作用,促进了整改措施的落实,提高了回访复查的效果。

(三)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教活动成果

一是继续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全面启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培训工作。今年上半年,输送名乡镇党政“一把手”和中青年干部到市委党校培训,县里举办了新提任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期、组工干部业务培训班期。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干部不断增强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带领农民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二是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干部作风,建立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机制。在领导干部中开展“转变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活动。每位领导干部都要确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工作要求,通过住村入户、走访困难家庭等形式,察民情、办实事,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推动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和乡镇干部住乡驻村工作责任制、民情访谈制度、部门干部进村帮扶制度、村干部联户帮困制度,保持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切实可行的服务群众制度。在总结完善乡镇、部门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政务公开、领导信访接待日、办事全程、便民服务窗口等制度,方便群众办事,树立了新时期干部“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三是规范村级管理,努力形成良好的村级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制建设。全面推广大若岩镇“村帐乡(镇)制”试点经验,从源头上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规范村两委工作规则,明确职责,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健全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积极推行村民民主质询会制度;继续实行群众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四是拓宽发展路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村级发展规划,拓宽增收渠道,找准适合本村特点的经济发展路子,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管理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好个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改革的试点,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继续用好用活县政府支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启动资金,培育壮查看干部职数,提倡“两委会”成员交叉兼职,组成精干高效的村级领导班子。落实村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继续搞好村干部养老金综合保险,逐步解决村干部误工报酬和离任村干部定补问题,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住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契机,组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试点,探索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如何坚定信念、增强党性、牢记宗旨、转变作风、模范带头的新路子。坚持党内评议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两票制”方法,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总结建立异地商会党组织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切实解决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继续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继续实施“帮带计划”,推行建立“党员互助基金会”,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

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篇6

一、乡具体情况

乡位于中江县最南端,距县城87公里,东邻大英智水乡,南连乐至中和镇,西接元兴,北抵仓山,属三市三县交汇地。全乡辖15个行政村,184个生产合作社,1个街道居委会,幅员面积34.9平方公里,总人口27279人,现有场镇两个

二、加强几项重点工作的指导和帮扶

1、加强指导,确保灾后重建项目工作有序推进。

我局深入乡镇、深入到户,时常与乡镇一道认真研究灾后重建中存在突出问题,共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并主动协调县级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问题10余条,有效推进了全乡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序开展。截止12月30日,乡16个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已铺开,学校、敬老院、卫生院3个大项目都相继开工建设,并都已完成基础建设工程。在努力推动灾后重建项目的同时,我局也高度重视、关注“特殊党费”援建农房资金的兑现,通过几次的走访了解,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未出现抵扣、截留现象,全部兑现到重建农户。

2、挖优势,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地处中江县最南端,地理位置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立足实际、深挖农业优势。联系以来,我局积极为的发展想办法,出点子,一直以来的“春兰”牌西瓜远近闻名。2009年度仓永路修建影响了2008西瓜生产,全面积有所减小。2010年随着仓永路全线贯通,我局与乡都明确须继续做大做强这一优势产业。年初就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方案,并协同乡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我局也挤出资金2000元用于西瓜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定点联系帮扶10户种植户,在同乡党委政的共同努力下,广大群众种植积极性普遍提高。2010年西瓜种植面积恢复到了3000亩。

3、关注民生,化解民难。

在场镇开发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遗留了一些问题,场镇排污一直世老大难,影响了下游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也是群众多次上访的老问题。2010年我局加强对场镇污水处理的关注,积极帮助向上争取项目解决,通过努力已成功争取污水处理池项目,现在该项目已全面峻工,在场镇两个主要污水排放点已分别建成污水处理池,投入了使用。该项目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场镇污水直接排放的问题。

4、加强帮扶,共渡难关。

困难群众较多,增收困难,联系后,我局实行了项目帮扶和资金帮扶相结合,对个别重点户实行结对帮扶,共帮扶10户困难户,给他们送种子、送化肥资金达2000余元,利用重大节日期间也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1次,共走访慰问困难户20户,慰问资金总计2000元。

三、存在问题

1、债务压力大,财政运转困难。

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篇7

市局纪检组长及纪检监察干部集中时间和精力,通过调研走访、带案下访、明察暗访、定点接访、问效回访等方式深入蚕桑基地乡镇村、蚕业合作社,走进蚕业大户,走进机关职工家庭,查看关于蚕桑生产方面的富民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了解蚕业发展现状,了解基层干群对现代蚕业发展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热切期盼解决的问题,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化解疑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二、范围对象

局纪检监察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

三、时间安排

2014年5月开始至12月底结束。

(一)充分准备阶段(2014年6月5日前)。一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下访”活动方案;二是认真分析本部门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排查分析基层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按照初信初访、上级转办、老户缠访三大类举报问题,分别梳理汇总,建立台账,纳入带案下访、解决初访、化解积访的范畴,进行分工、包案化解。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6月至12月)。纪检组长组织人员下基层每季度不少于2天,通过会议、座谈等形式了解社情民意,检查富民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与基层干群一道研究解决对策,帮助解决问题。同时要做好民情记录,对活动开展情况实行台账管理,一是动态“建账”,建立群众诉求、反映、意见建议台账;二是定期“议账”,针对台账内容,研究工作措施;三是及时“报账”,采取情况通报等方式,公开办理情况;四是逐一“销账”,确保有关问题得到解决、逐件销号。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4年12月)。活动结束后,局纪检组将整个活动开展情况,包括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的工作成效等进行总结,撰写与实际工作有联系、有实情、有分析、有见解的综合报告,上报市纪委室。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深入基层走访,了解社情民意。深入到柏垭镇、金垭镇、水观镇、宝马镇等乡镇村及蚕业大户,通过个别座谈、发放意见征求表、开坝坝会、与乡镇村领导交谈等多种形式,了解乡镇领导、村负责人、蚕业合作社负责人、蚕桑大户对蚕桑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建议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蚕桑产业方面富民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及还有哪些建议。通过给职工发意见征求表、设立廉政建设意见箱及邮箱、个别交心谈心、会议等方式,了解职工的意愿和想法,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困难,倾听他们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提出进一步改进纪检监察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提升我局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带案下访,推动事要解决。局纪检组对近年来上级交办、领导批办、久拖不决的举报问题以及群众较多的地方或问题较突出的领域进行排查分析,认真梳理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举报案件,作为领导包案下访解决的具体事项。采取定领导、定方案、定专人、定质量、定时限的“五定”措施和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的“五包”责任制,推动事要解决,确保领导带案下访取得实效。

(三)明察暗访,摸清实情。纪检组既要开展面上明查,又要深入普通群众中暗访,从而掌握本系统、本行业真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属于错误行为的,立刻纠正;属于一般性问题的,着手研究对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四)畅通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局纪检组将组织相关股室负责人,择日定点开展接访。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答复咨询提问,做到有访必接、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难必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分门别类的处理,能够当场解决处理的,在现场及时处理;需要调查了解的,及时安排人员限期核实处理。

(五)问效回访,狠抓落实。严格落实责任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谁承办、谁负责,随结案、随回访”的原则,按照快接、快交、快办、快回的要求,切实做好举报处理,进一步缩短办访周期,及时反馈信息。听取人的意见,确保问题解决,群众满意。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纪检组长下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下访既是纪检监察工作形势所需,又是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督导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省、市纪委对此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明确要求。因此,局党组和相关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积极配合。各站、股室要认真排查梳理本部门在落实富民惠民政策、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疑难案件,主动同市局纪检组交流沟通,市局纪检组将在下访活动中帮助解决。

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篇8

(一)整治范围。

全县14个乡镇基层干部。

(二)整治内容。

1、工作日期间,未经许可,不按规定在工作所在地住勤,离岗返家的;

2、不遵守值班制度,工作日夜间和双休日、节假日值班不在岗位的;

3、不能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热衷于往外跑,精力不集中,心思不在基层工作岗位的;

4、无故脱离岗位,出现、灾难险情、重大事故等突发性问题时,不能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及时解决问题的;

5、不遵守工作纪律,不执行考勤制度,无故迟到、早退,不签到或代签到,工作不在状态的;

6、私自驾驶公车“走读”,工作期间或八小时外公车私用的。

(一)组织开展承诺(____4年9月20日前)。

组织各乡镇基层干部,向单位党组织作出“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杜绝‘走读’行为”承诺。承诺结束后,将承诺情况在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二)加强监督检查(____4年11月31日前)。

把整治乡镇基层干部“走读”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作风建设相关规定精神,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开展“”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明察暗访、跟踪督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坚决纠正。实行分片包干,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抽派领导及工作人员组成若干检查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各乡镇基层干部是否存在“走读”行为进行明察暗访。

(三)建立长效机制(____4年12月31日前)。

县委组织部要认真总结专项整治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治理乡镇基层干部“走读”问题的长效机制。要重点针对乡镇基层干部“走读”问题建立健全定期检查、明察暗访、情况通报、问责处理等制度规定,坚决制止和纠正乡镇基层干部“走读”问题。各乡镇要健全完善乡镇基层干部离开工作地请销假制度、报告制度和干部去向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严禁未请假、未报告擅自脱岗、离岗、不在岗的现象。

(一)牵头单位及职责任务。

牵头单位和负责人:县委组织部,李书祥

具体科室和责任人:干部监督科,柴润明

职责任务:负责整治乡镇基层干部“走读”专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承诺及建章立制工作。

(二)配合单位及职责任务。

配合单位和负责人:县委办公室,王伟;县政府办公室,王东钢;县纪委,李东辉

职责任务:完成牵头单位交办的检查督办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乡镇基层干部“走读”专项整治工作,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在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各乡镇作为责任主体,要把乡镇基层干部“走读”专项整治工作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方案。要及时组织学习、细化措施,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走读”问题的危害性和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支持、配合专项整治工作。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整治合力。

(二)加强舆论宣传。

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利用沁源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开展整治乡镇基层干部“走读”专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全县干部群众知晓率,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发动群众参与举报。要敢于曝光乡镇基层干部“走读”的不良行为,强化警示教育效果。

(三)严格工作纪律。

各乡镇要教育干部职工严格遵守相关工作纪律,坚决杜绝侥幸心理,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对在承诺后依然出现“走读”行为的乡镇基层干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四)及时汇总上报。

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篇9

一、前一阶段乡镇机关效能建设的基本情况

全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以来,各市、县(市、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抓好乡镇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社会反映较好。问卷调查中,对乡镇机关效能建设总体评价好和较好的占83.1%,充分说明干部群众对乡镇机关效能建设是比较满意的。前一阶段乡镇机关效能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了推进乡镇机关效能建设的良好氛围。各乡镇普遍建立了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广泛动员,认真部署,措施有力,初步形成了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提高了便民服务质量,方便了群众办事。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乡镇便民服务窗口建设,积极构建便民、为民、利民服务工作体系,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三是深化了政务公开,增加了乡镇工作透明度。规范政务公开的对象、内容和形式,通过建立招投标中心、推广财务公开报审制等,接受群众的监督,进一步深化了政务公开。四是加强了联系群众工作,推动了干部作风的转变。结合派驻农村工作指导员,进一步加强与农村群众的联系,改进联系方式,提高联系效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五是办了一批实事好事,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各乡镇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服务平台,采取具体措施,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了一些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问题。

在机关效能建设中,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力求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在机关效能建设中涌现出不少创新举措:

1、效能听证制度。*县*乡推行效能听证制度,半年来召开效能听证会4次,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机关日常工作。其主要做法:一是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由驻村指导员、村级宣传员等将有关问题上报乡效能办,效能办汇总后确定听证议题、参加对象、时间地点等。二是听证议题确定后,制定工作计划,提前一周把听证会的议题、时间和地点通过广播、公告等途径向广大干部群众公布。三是通过群众自愿报名和乡邀请两种方法产生听证代表,听证员主要由乡党委班子成员和干部组成。四是由乡党委政府组织召开听证会,采取“听证代表提问—听证员释疑”的互动方式,由听证代表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听证员就有关内容即时与听证代表进行讨论,解释说明有关情况。对形成一致意见的问题,可宣布听证结论,未形成比较一致意见的问题,不作结论,由乡党委政府再进行研究。五是效能听证会后,对效能听证会上反映的问题确定落实措施。对暂时不能落实的,作出限时承诺。落实情况通过政务公开栏、告知说明书以及会议通报等形式及时向群众反馈。

2、机关干部月承诺制。*县*镇以机关干部月承诺制为抓手,着力解决干部行为不规范问题。该镇要求每位干部根据本职工作,每月以书面和会议表态发言相结合的形式,对本月工作的重点内容、工作措施、工作目标等作出承诺。镇里统一印制工作月承诺表,每人每月填写表格;同时,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承诺报告会,开展“月析月评”,随机抽取几名干部,报告承诺内容。效能监督员对机关干部每月工作进行监督,镇里核实情况后,对完不成任务的下发通知书,分别责令说明情况、进行诫勉谈话或限期整改。

3、机关绩效复式考评制度。*县*镇城关办事处试行机关绩效复式考评制度,其具体做法:一是分级层评。“一把手”对班子成员,班子成员对分管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对下属干部进行评定。主要是采取记录工作情况册、本人日记帐册和填写测评表的评定方式,半年初评,年底总评。二是日常积评。由效能办组织对干部日常行为进行量化打分,每月公布一次,年终累评。三是效能抽评。效能办采取查阅工作日记、服务对象走访等方式进行抽评。四是群众测评。由机关内部互评和效能监督员等外部测评两块组成,对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的还要到所驻村测评。五是目标核评。根据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核定分值。年终,根据以上五类考评得分和附加分、硬性扣分情况,拟定机关部门和干部考评得分、名次,报效能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后,逐一反馈,接受复评。复评后,绩效考评结果公示一周,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4、便民服务体系。*市*镇以“扩大规模、深化内涵、连动各片、覆盖各村、延伸到户”为目标,从十个方面深化365便民服务,积极构建便民服务体系。其主要做法:一是构建三级服务体系。在镇服务窗口基础上,在中心工作片和其余5个工作片均建立“365便民服务站”,在偏远村建立“365便民服务点”。二是扩大服务窗口规模。镇365便民服务窗口面积扩大一倍。三是深化服务内涵。镇服务窗口由原来的5个窗口扩展为9个窗口。四是规范办事程序。印制了365便民服务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表,发放给群众。五是配强服务人员。镇服务窗口工作人员14名,各工作片服务站确定2名工作人员,各村服务点确定1名全程代办员,由镇发给一定补贴。六是加强组织建设。明确由镇党委政工副书记分管,组织委员具体抓。七是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全程办事制等有关制度,健全完善365便民服务制度和实施细则。八是强化业务培训。九是规范文明用语。十是严格监督与奖惩。设立便民服务意见箱,把反馈意见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有的乡镇还整合资源,镇便民服务中心下设行政服务、综治司法联动服务和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三个分中心,协调互动,方便群众。

5、政务监督平台。*县*镇建立“政务监督平台”:一是公开政府行为。在镇机关宣传窗、镇政府网站上开设政务公开专栏,公布全镇机关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承诺工作事项、投诉电话,确保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充分、完整,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实行重大工程和采购物品招投标。严格把好“接标关”、“开标关”、“评标关”和“定标关”。今年前4个月,顺利完成4项招标,涉及金额228万元,群众反响较好。三是健全监督制度。镇里每天确定一名党政班子成员进行效能监督,负责检查事项办理、承诺情况和填写廉政勤政报表等。四是加强投诉处理。进一步整合意见箱、投诉电话、室等,规范投诉处理和考核机制。

6、“民情三制”。*县*镇推出“民情三制”:一是政情通报制度。镇党委、政府在做出重大决策和确定重点工作之前,不定期召开政情通报会,对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及时向群众代表通报,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民主决策。二是民情答疑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民情答疑听证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现场给予答复和解释。急案采取即来即听,重大事件则实行查案专听。三是民事督办制度。不定期召开民事联合督办会,邀请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办公,互相监督,现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到限时督办,按时报结。

7、“联村访户”制度。*市在乡镇街道开展“联村访户”活动,专门成立了“联村访户”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下发实施方案,发放“百姓卡”,制定详细的考核办法,结合每月重点工作、问题、访贫问苦来开展这项活动。该市佛堂镇确定每月15日为接待日,每月5日前,由各联村干部对所联系村的潜在对象进行走访和排查,在15日前解决好可能上访的问题。每月15日后,重点走访和解决接待日中受理的问题,对暂时不能解决或按政策法规不能解决的,上门解释,避免重复上访。*县在所有乡镇开展“双联双带”活动,要求机关干部联村联户,带着责任进村,带着感情入户。该县球川镇开展“上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增收到项目、服务到农家”活动,要求每位机关干部走访100户农户,还发放农户基本情况调查表,建立每户农户家庭收入基本情况档案,了解每年增收项目和需提供的服务内容。*市长台镇在“走千家、访万户”活动中,把镇主要职能科室责任人的姓名、电话和服务内容印制成“连心卡”发给群众。有的乡镇还试行联村干部由村和干部“双向选择”,没选上的待岗。桐乡市专门制定农村工作指导员有关管理制度,就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作出规定。

8、“菜单式”培训体系和干部学习积分制。奉化市建立了“菜单式”学习培训体系,针对乡镇干部的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班,用请进来、走出去、专题辅导、集中办班、现场示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政策理论教育和业务培训,乡镇干部可根据个人需要按“菜单”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平湖市黄姑镇推行干部学习积分制,把干部的学习情况量化,累加积分,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部分。

二、乡镇机关效能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乡镇机关效能建设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进展不够平衡、措施不够扎实和群众满意度不够高等问题,与乡镇机关在推进“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进程中承担的责任还有相当的差距。乡镇机关效能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乡镇大走访活动总结篇10

一、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成因分析

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起于9o年代初,时间久、数量多,农村干部群众对此反映也比较强烈。各地领导机关多年来也曾抓过这个问题,但为什么成效不明显呢?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思想认识上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一致,找不准解决问题的症结,决心不够大。有的认为,现在是信息社会,交通发达,来去方便,干部没有必要吃住在农村;有的认为,乡镇干部长年奉献在农村,把家安在城里,来回上下班也情有可愿;有的认为,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涉及干部及其家属、子女的实际问题,怕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的稳定等等。因此,有些领导同志对这个问题不想抓、不敢抓,在整治“走读”现象时,瞻前顾后,心慈手软。二是一些乡镇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他们摆不正自己的“公仆”位置,做工作不走群众路线,不愿深入基层和群众,做事情想问题,不是考虑基层和群众的利益,不考虑自身的行为在群众中的不良影响,并认为乡镇干部做“走读官”是应该的,是按时上下班,把密切联系群众置之度外。三是少数干部贪图安逸。工作不求进取,生活追求享受,不安心在基层工作,认为工作在乡镇已经很辛苦了,以致下班时间一到,就往城里家中跑。有的干部还说“我不要什么职务,只要调到城里工作,就是打开水、扫地我也干”。

(二)从客观环境上看,乡镇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通信条件改善。现在不仅公路便捷,通信发达,而且社会车辆多,通信工具多,乡镇干部上下班乘车返城,快的只要十多分钟时间,慢的也只需半个多小时,即使没有公车和自备车,有的可以乘公交车返城。乡镇晚上有些急事,也能较快返回。二是城乡差别仍比较明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干部经济收入的增加,使不少干部把家安在城区,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的还为家属就业和子女在城区读书创造条件。三是干部交流力度加大。近几年来,由于干部上下交流和乡镇之间横向交流逐渐增加,打破了以往干部土生土长和以本地为主的状况。再加上乡镇撤扩并后机关工作人员比小乡镇时人数大大增多,乡镇机关内部的住宿条件相对受到限制。

(三)从具体措施上看,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教育不够。对乡镇干部出现的“走读”问题,由于认识上不到位,导致对乡镇干部缺乏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宗旨观念、群众观念、艰苦创业精神的系统教育,使一些乡镇干部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与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相适应。二是落实制度针对性不强。近几年来,虽然各级党委重视解决乡镇干部的“走读”问题,制订了一些相关制度,但往往是原则要求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客观形势的变化,一些原有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的制度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我们的监督机制不全,导致部分乡镇干部“走读”习以为常,不良作风得以蔓延。

二、充分认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负面影响

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存在,是与乡镇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不相称的,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影响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削弱了乡镇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其表现:首先是脱离群众,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保持与人民群众的亲密感情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基本保证。要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乡镇干部必须主动接近群众,主动了解群众,主动亲近群众,而乡镇干部居住城里,进城下乡公车接送,迎来送往,工作粗线条,服务打“欠条”,难怪有的群众说“乡镇干部住得越远,农民心离得越远”;其次是作风不实,影响工作抓落实。实行周五工作制,工作时间本来就少,再加上乡镇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些干部工作应付多、参加会议多,难以“沉”下去抓好工作落实。同时,“走读”又为一些干部工作浮在上面提供了土壤,导致日常工作一般号召多,深入实际具体指导少,使一些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无法有效地得到贯彻落实;第三是情况不清,影响一些苗头性矛盾和问题的解决。由于乡镇干部时间和精力受到牵制,不下去搞调查、摸实情,不了解社情民意,久而久之,不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容易使农村一些矛盾逐步恶化。

(二)制约了乡镇干部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表现在扎根乡镇思想淡化。乡镇干部“走读”,搞居住城镇化,工作机关化,主观上造成了在乡镇工作的临时观念,工作短期行为,只想早一天回城,无法树立扎根农村、奉献农村的思想;工作能力弱化。由于缺乏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不善于发现和总结群众的首创精神,工作上不依靠群众,结果是处理问题靠拍脑袋,抓工作以点到为止,时间一长,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得不到锻炼成长;个人功利主义强化。助长了一些乡镇干部讲实惠、图乐意的思想,容易导致享乐主义不良作风的滋长。有的为了追求近期效应,不惜劳民伤财,盲目决策,喜欢做表面文章,搞所谓的“形象工程”等。

(三)助长了不正之风。一些乡镇干部“走读”,不仅要安排公车按时接送,而且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内部领导之间和一般干部之间接送用车的安排还要讲攀比,增加经费开支,增加群众负担。部分乡镇“走读”干部,平时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上下班经常出现迟到早退现象,对机关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不严,久而久之,影响了乡镇机关干部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的干部为到城里买房,调动配偶、子女到城区工作和读书,不惜手段,利用手中权力搞关系,谋取私利;有的干部为追求排场、比阔气,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

三、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措施

大量事实表明,乡镇干部的“走读”问题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逐渐累积形成的社会现象,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是生活上住城区还是住乡镇问题,而关键的是要解决心留问题,变“走读”为“住读”。我们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一起抓,方能奏效。

(一)加强思想教育,切实提高干部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搞好思想教育,提高对乡镇干部“走读”危害性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部的作风问题。一是着眼于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乡镇干部思想教育,增强他们宗旨观念和乡镇工作的责任感,使他们明了“走读”的负面影响。二是着眼于提高乡镇干部思想素质。解决乡镇干部的“走读”问题,归根到底在于改进乡镇干部的作风。乡镇干部的作风如何,当前主要体现在对待群众的态度上,体现在与群众的关系上,体现在能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上。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立足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乡镇干部,特别要增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并增强带领农民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三是着眼于加强乡镇干部的艰苦奋斗教育。要教育广大干部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树立起正确的苦乐观,发扬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献身精神,保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良好风气,以脚踏实地、艰苦朴素的态度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四是着眼于强化公仆意识教育。教育乡镇干部正确处理好权力与服务的关系,积极思考如何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虚心向群众求教,善于发现新生事物,推广群众先进经验,努力树立起勤政为民的公仆形象。

(二)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改进乡镇干部作风。

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不能像有些内地省份那样搞“人走家搬”和“要么搬家、要么挪位”的“一刀切”办法。实际上,乡镇干部再要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那样吃住全部在乡镇,客观条件已不可能。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一种切实可行而又能持之以恒的长效制度,真正以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干部的言行。实践中我们主要作了以下探索:一是建立乡镇干部住宿制度。合理安排乡镇机关干部晚上在乡镇住宿的时间,规定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至少有三个晚上住在乡镇,其他干部每周至少有两个晚上住在乡镇。离城区较近、暂无住宿条件的乡镇,在保证有三分之一干部住宿的情况下,允许在晚上9时后安排班车送干部回家住宿。二是建立“夜学、夜议、夜谈、夜访”制度。“四夜”制度主要是解决晚上留下来干什么的问题。“夜学”,就是利用晚上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乡镇干部开展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学文化等活动;“夜议”,就是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利用晚上时间,有重点地开展分析民情,剖析问题,解决疑难,进行决策等活动;“夜谈”,就是乡镇领导干部利用晚上时间,对自己分管的机关中层和一般干部或邀请村、企业干部和群众开展谈心活动,了解情况,沟通思想,解难释惑;“夜访”,就是要结合机关干部联村、联厂、联户等工作,利用晚上时间定期到各村、企业和农户家中进行上门访谈,对访谈了解的情况、访谈对象提出的问题等都要详细地记录在《民情日记》上。同时,规定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其他成员要定期分片听取机关干部访谈情况汇报。三是进一步完善双休日办公制度。双休日期间,按机关作息时间,乡镇党委、政府要各有一名班子成员当班负责,各职能办公室均有一名负责同志或经办人员值班,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帮助群众解决各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提供其他有关服务,保证机关工作正常运作。四是进一步健全驻村联村联企联户制度。建立乡镇干部和村双向选择,责、权、利明确的驻村联村制度,以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对联村工作的自觉性,调动机关干部的联村积极性。驻村联村工作必须达到情况明,底子清,联系紧,工作实,效果好的要求,具体做到五个必到:村召开两委会、党员会必到,村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必到,布置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必到,村开展重要经济活动必到,干部要求解决重要问题必到;三个熟悉:熟悉所联村的基本情况,熟悉村里的每个党员干部,熟悉工农业大户、贫困户及村治安重点人员。通过驻村联村工作,及时将党委政府的工作延伸到村,将乡镇干部的工作延伸到村,做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贯彻到村,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及时解决在村。规定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要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分管片区联村干部会议,交流情况,分析民情,解决难题,指导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遇急、难、险、灾等重大事件必到现场制度。在乡镇出现群体性事件、灾难险情、重大事故等突发性问题时,乡镇主管和分管领导要迅速赶赴现场,亲自组织指挥,及时解决问题。对于借故不到,延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肃处理。六是进一步加强夜间值班制度。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值班人数,明确值班责任。乡镇党委、政府领导要带头率先值班,保证每次夜间值班有一名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当班负责,各职能办公室均有一名同志值班。实行轮流值班制,以保证值班期间工作正常运转。

(三)强化监督管理,促使乡镇干部行为规范。

组织、纪委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监督和管理,严格干部考核,严肃组织纪律,促使乡镇干部行为规范。一是把“走读”的情况与年度考核挂起钩来。组织部门要将乡镇干部的“走读”情况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挂起钩来,对有关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二是要加大对乡镇领导干部管理力度。把乡镇领导干部“走读”现象作为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强化廉洁自廉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财务管理,公车管理,禁止公车私用,严格按这些规定办事。组织部门在干部考核中,要将这些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列入考核内容。三是对“走读”情况严重的,要就地免职。要严肃组织纪律,对那些把组织纪律当耳边风,屡教不改的“走读”领导干部,特别是因“走读”贻误突发性事件处理时机,酿成过错或事故的,造成重大工作失误的,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责任,情节严重的,就地免职,不得易地为官。四是加强督促。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对乡镇干部在岗情况进行不定期突击抽查,发现不在岗的,第一次通报批评,第二次进行诫勉谈话和公开曝光。

(四)实行激励机制,使乡镇干部能住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