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奖励金使用办法十篇奖励金使用办法十篇

奖励金使用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4:00

奖励金使用办法篇1

一、资金来源

资金由各项目单位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0.2%拨付至管委会资金专户。(根据市总工会、市发改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重点工程“争先创优”立功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各重点项目单位的立功竞赛活动经费列入项目总投资,总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0.5%。)

二、资金用途

立功竞赛奖励资金专户的全部资金主要用于奖励施工优胜单位、监理优胜单位、组织管理(业主)优胜单位和先进个人(建设明星)等,被评为先进个人、优胜单位的集体或个人从账户中直接划拨资金,立功竞赛结束后,奖励预算资金结余部分将全部退还至各项目单位。

三、资金核算

立功竞赛奖励资金专户将由管委会统一进行核算和管理使用。管委会自文件发出之日生效,管委会成员将督促各单位将资金打入账户,监督账户奖励资金划入账户。

立功竞赛奖励资金专户资金将在管委会的监督下,自文件发出之后10个工作日之内由各单位会计打入账户之中,逾期将自动取消参赛资格。

管委会将对每一笔打入专户资金进行核算,对每一批转出资金进行记录、跟踪、备案、登记。管委会名单分别是:。

立功竞赛奖励资金专户的资金由各项目单位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0.2%拨付至管委会资金专户。以此推算:

工程应缴纳奖励资金元。

工程应缴纳奖励资金元。

工程应缴纳奖励资金元。

工程应缴纳奖励资金元。

工程应缴纳奖励资金元。

合计元。

各重点项目单位的立功竞赛活动经费列入项目总投资,总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0.5%。以此推算:

工程预计可奖励资金元。

工程预计可奖励资金元。

工程预计可奖励资金元。

工程预计可奖励资金元。

立功受奖竞赛结束之后,奖励预算资金结余部分将全部退还至各项目单位。立功竞赛奖励资金专户的资金清零。

四、资金开户

立功竞赛奖励资金专户的开户银行主要是:银行。在保证账户资金到位、富余的情况下,有条理、有步骤地根据立功受奖的表现开展立功竞赛奖励。发生账户资金支付时,向该银行发出拨付信息。标明项目名称、序号、用款金额、收款单位、汇入银行、汇入账号、支付日等基本要素,经办人员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收、付款单位,金额,用途等内容严格办理此项资金。

1、资金使用支付内容:

立功竞赛奖励资金专户专门针对全市重点工程“争先创优”立功竞赛活动获奖单位和个人。

全市重点工程“争先创优”立功竞赛活动允许全市各重点工程,包括、、等重点工程参与竞赛奖励活动中来。

2、资金支付程序:

1、成立立功竞赛评委会;

2、评委会名单分别为:。

3、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全程各重点工程竞赛中宣传各优秀单位和个人。

4、公示全市各重点工程竞赛获奖单位,由评委会综合评定商议确定之后方可将资金从本账户中划出。

5、立功竞赛奖励资金专户将在评奖结束之后,根本评委会最终的结果以及奖励金额从账户中划出资金。

五、详细事宜

1、办法涉及的处理业务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领用资金的正常时间,为通知受奖之后的两个工作日,如遇节假日向前、向后逆推。正常截止时间外的突发性支付,需通知资金管理部门。

2、违反本办法规定、故意破坏规定,或擅自动用资金账户的,应责令立即归还账户金额,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直至记大过处分。

3、任何个人或集体无权私自使用、划拨、转移立功竞赛奖励资金专户的资金。此专项基金由转向负责,监督使用。

4、立功竞赛奖励资金专户的利息直接在银行记账日自动转入账户,本办法与其他条例和办法不相冲突,以前所发文件如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奖励金使用办法篇2

《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保证计划生育奖励金按时、足额发给计划生育奖励对象,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根据《办法》第二条关于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给予奖励的规定,以及1973年6月29日在全省推行计划生育的实际,在确定计划生育奖励对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属于计划生育奖励对象:

(一)1973年6月30日以前夫妻中女方已退出育龄期(49周岁)的;

(二)1973年6月30日以前已丧偶、离婚而在1973年6月30日以后未再婚的;

(三)1992年4月1日以后收养子女,未办理民政部门颁发的收养证的。

第三条计划生育奖励金由市、县(区、市)人民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单位。

计划生育奖励金的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应与当地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财政、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以下简称人口计生部门)签订委托计划生育奖励金协议书,并按协议书规定负责将奖励金发放到户、到人。

第四条各级财政部门所承担的计划生育奖励资金应按《办法》的规定,在每年二月底前集中划拨至当地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财政计划生育奖励金专户。集中后的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由县(区、市)或不设区的地级市财政部门按月划拨给单位。单位按县(区、市)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乡(镇)计划生育奖励对象名单,将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直接划入到计划生育奖励对象个人帐户。

第五条计划生育奖励金的申请。

凡本人认为符合《办法》第三条规定情形,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本省农业户口人员,均可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有关证明材料,向其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领取并填写一式三份的《广东省农村计划生育奖励金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属独生子女或纯生二女死亡的,还需提供有关的死亡证明。本人未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应有当地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分局)出具的当地户籍证明。《申请表》和有关证明材料由村委会初审后送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以下简称计生办)。

第六条计划生育奖励对象资格的确认。

(一)初审。村委会在接到申请人的《申请表》后,并依照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在三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初审,将符合申请条件的对象名单报乡(镇)计生办。

(二)审核。乡(镇)计生办在接到村委会的初审对象名单后,应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分局)核对名单,在三个工作日内审核后,将《申请表》和《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对象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报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和当地乡(镇)有承担财政分担比例的同级财政部门。

(三)确认。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对乡(镇)计生办已审核的对象名单,三个工作日内进行确认。审核确认后,人口计生部门汇总所有乡(镇)上报的对象人数名单及所需资金情况,在五个工作日内报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人口计生部门,同时将已确认后各乡(镇)计划生育奖励对象名单、《登记表》和《申请表》返还各乡(镇)计生办,由乡(镇)计生办将名单及《申请表》返还各村委会存档。

(四)张榜公布。村委会送乡(镇)计生办审核的计划生育奖励对象名单,应同时在村委会张榜公布十日,以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有异议的,村委会应报乡(镇)计生办并在三个工作日内调查核实清楚后重新公布;特殊情况的,可延长十日。

(五)发放《广东省计划生育奖励金发放证》。乡(镇)计生办对确认后的计划生育奖励对象,负责发放《广东省计划生育奖励金发放证》(以下简称《发放证》)。

《发放证》格式由省人口计生部门统一规定,统一印制,免费发放,所需经费由省财政拨付。

第七条计划生育奖励金的发放。

计划生育奖励金按月发放。计划生育奖励金的发放,按男性满60周岁之日、女性年满55周岁之日起、外地迁入的从迁入之日起计算。不足一个月的,发足当月的奖励金。

第八条计划生育奖励金的领取。

计划生育奖励对象,凭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发放证》,按规定到当地的单位按月领取奖励金。当事人委托他人代领的,应出具委托书。

计划生育奖励对象每半年要到乡(镇)计生办见面一次。因健康等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到乡(镇)计生办见面的,乡(镇)计生办应回访当事人。

第九条村委会的职责:

(一)协助乡(镇)计生办做好《办法》和本实施细则的宣传、发动工作;

(二)协助乡(镇)计生办对辖区户籍人口中计划生育奖励对象的调查摸底,填写《登记表》,建立档案。对符合条件的,告知当事人向乡(镇)计生办申报,协助当事人填写《申请表》;

(三)对申请人的《申请表》进行初审;

(四)协助乡(镇)计生办对奖励对象及其变动的调查核实、张榜公布等有关事宜。奖励对象迁出、迁入、新增、死亡等变动的,应在当月填写《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对象变更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变更登记表》)报乡(镇)计生办。

第十条乡(镇)计生办的职责:

(一)负责做好《办法》和本实施细则的宣传、发动工作;

(二)负责审核计划生育奖励对象资格;

(三)分类登记,建立信息档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已确认资格的计划生育奖励对象签发《发放证》,建立相关的信息档案;

(四)负责及时审核村委会填报的《变更登记表》及有关证明,并将审核后新增的奖励对象名单和退出奖励人群的名单及相关资料,于五个工作日内上报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和有关部门;

(五)为杜绝出现奖励对象情况变更或死亡后其他人冒领奖励金,每半年与奖励对象见面一次,核实情况;

六)建立《计划生育奖励金统计表》(以下简称《统计表》)填报制度。《统计表》为半年报表。年中报表统计上年10月1日到当年3月31日情况,年终报表统计上年10月1日到当年9月30日的情况。乡(镇)计生办上报半年报表和年终报表的时间分别为4月10日前和10月10日前。

第十一条市、县(区、市)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责:

(一)对所属乡(镇)办理计划生育奖励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会同当地财政部门与单位签订委托计划生育奖励金协议书;

(二)对各地上报的《统计表》进行审核后报上级人口计生部门。市级人口计生部门在每年4月30日和10月31日前将《统计表》一式两份报省人口计生部门;

(三)市、县(区、市)人口计生部门在每年10月底前应组织对下年度的奖励人数进行调查摸底,制定奖励计划,并在11月底前分别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人口计生部门,以便财政部门做好奖励资金预算、筹集工作;

(四)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应在每年1月底前将各乡(镇)的奖励对象名单确认后,正式报同级财政部门和单位;对临时增减的对象名单应在确认后五个工作日内通知单位。

第十二条省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责:

(一)审核各地办理计划生育奖励情况,汇总全省《统计表》,并在每年11月底前报送省财政厅;

(二)在每年11月底前将各市的奖励计划预算报送省财政部门,以便财政部门做好预算、资金下拨工作;

(三)负责《发放证》印制等工作。

第十三条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

(一)对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计划生育奖励资金预算进行审核,列入下年度财政预算,并逐级上报财政部门;省财政当年下达的奖励金数额不因当年奖励对象人数的变动而调整,若当年的补助对象人数增加而增加奖励金数额的,由市、县(区、市)财政部门负责解决;

(二)省、市级财政部门在每年2月底前将本级应承担的计划生育奖励资金下拨至各县级财政部门专户;

县级和不设区的地级市财政部门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镇级财政,每年2月底前将本级应承担的年度计划生育奖励资金拨到当地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财政部门专户;县级及以上财政部门会同同级人口计生部门与单位签订委托计划生育奖励金协议书;

(三)县级及不设区的地级市财政部门在每年2月底前将年度计划生育奖励资金及时下拨到单位;

(四)对年终《统计表》进行审核。根据年初下拨的实际发放情况进行结算,在下年拨款数中平衡;

(五)监督检查计划生育奖励金发放的执行情况,查处违反财经制度的行为。

第十四条单位的职责:

(一)应与当地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财政、人口计生部门签订委托计划生育奖励金协议书;

(二)建立奖励对象个人帐户。单位在收到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乡(镇)计划生育奖励对象名单五个工作日内,应将资金直接划入到计划生育奖励对象个人帐户;

(三)建立计划生育奖励对象数据库。单位在每年4月5日和10月5日前,分别将年中和年终实际发放名单、数额和汇总情况通报当地乡(镇)计生办和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财政部门;

(四)确保奖励金发放到户、到人。对符合规定的奖励对象,要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确认其身份和核对名单后,应立即按规定支付奖励金;当事人因特殊情况委托亲属或关系人代领的,应查验其是否有当事人的委托书,没有委托书的,不予办理;

(五)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人员,有权拒绝发放奖励金。

第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乡(镇)计生办不予办理计划生育奖励手续:

(一)未填写《申请表》的;

(二)不按规定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的;

(三)不属于《办法》第三条规定对象的。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乡(镇)计生办有权取消其奖励资格,收回行为发生后领取的奖励金,并由有关部门按规定追究其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计划生育奖励对象领取奖励金后又政策外生育的;

(二)计划生育奖励对象领取奖励金后又违法收养他人子女的;

(三)弄虚作假,骗取、冒领计划生育奖励金的;

(四)奖励对象户口迁出或死亡后仍继续领取奖励金的。

第十七条计划生育奖励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用于日常办公及其他人员经费开支,发现克扣、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应严肃查处。

第十八条乡(镇)计生办、村委会拒不办理符合奖励条件对象有关手续的,当事人可向其上一级人口计生部门投诉,经上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查认定可以办理的,乡(镇)计生办、村委会应在接到上级人口计生部门通知后五日内予以办理。不依时办理的,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的责任。

符合奖励条件的对象办理申请手续和领取奖励金时,村委会、乡(镇)计生办不得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如有发生,奖励扶助对象可向其上一级人口计生部门投诉;一经查实,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各市、县(区、市)人口计生部门应设立并公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工作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的举报投诉事项。

奖励金使用办法篇3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二款对城镇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的奖励对象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不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享受职工退休奖励待遇的;

(二)具有本自治区城镇居民户籍,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男性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年满五十五周岁;

(三)实行计划生育只生育(含依法收养)一个子女。

第三条奖励标准:

(一)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每人每月参照全区上一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平均标准的百分之五发放奖励金;

(二)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条件,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每人每月参照全区上一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平均标准的百分之十发放奖励金。

符合享受奖励待遇条件的人员(以下称“申请人”)实行一次性申报原则。已享受职工退休后增发待遇的,不得再申报。

2012年6月1日前,男性已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已年满五十五周岁的,奖励金从2012年6月起计发。

第四条本办法奖励对象依法享受奖励待遇所需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属国家、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的,奖励金由自治区财政负担60%,县级财政负担40%(市本级与市所辖区分担比例由各市自行商定);属非国家、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的,由自治区财政负担40%,县级财政负担60%(市本级与市所辖区分担比例由各市自行商定)。

第五条人口计生部门、财政部门每年度集中受理申报、审批一次。申报、审批、资金拨付和发放程序为:

(一)申报。申请人如实填写《城镇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享受奖励待遇申报表》,并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优待证》)或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计划生育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于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间向其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

(二)审批、资金拨付和发放。

申请人的计划生育情况由其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负责初审(居住地和户籍地不一致的,居住地应配合户籍地做好审核工作),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计生办再次审核并在申请人户籍地居委会公示7天,接受社会监督。社区居委会、乡镇(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公示无异议后,符合发放条件的,在《城镇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享受奖励待遇申报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制作《城镇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享受奖励待遇人员名册》,连同申请人提供的相关材料,于每年9月30日前报送县级人口计生局。县级人口计生局复核无误后,与历年所报人员名单(剔除退出人员)一起汇总,以报告(附符合发放奖励金条件的人员名册)的形式,于每年10月31日前报送自治区人口计生委(市辖区人口计生局同时报送所属市人口计生委)和本级(或所属市级)财政局。

自治区人口计生委对各县级人口计生局报来的报告及名册进行汇总,向财政厅申请本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奖励资金。

财政厅对所需资金报告进行审核后,会同自治区人口计生委联合行文将自治区本级财政负担的奖励资金下达到各市、县。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本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奖励资金使用申请,同级财政部门要将上级下达以及需要本级配套的奖励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发放机构,并督促发放机构将奖励资金及时划转到申请人开立的实名制账户。

第六条领取奖励金后又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停止发放奖励金,已领取的奖励金由原发放单位收回。

第七条对不再符合奖励金发放条件或因死亡退出奖扶的,当事人居住地的社区应及时汇总(当事人居住地和户籍地不一致的,由居住地社区向户籍地社区通报情况),按照上述报送时间逐级上报至自治区人口计生委。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将退出机制的执行情况纳入对各县(市、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

第八条每年4月底前,各市、县(市、区)人口计生和财政部门应将上年度城镇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上报自治区人口计生委和自治区财政厅。

第九条各级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应当加强对奖励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第十条自治区相关部门负责每年向自治区人口计生委和自治区财政厅提供全区上一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平均数。

奖励金使用办法篇4

一、简化审批程序

工业园区管委会组织各职能部门“联合办公、集中会审、分头承办、限期办结”,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验资、注册及开工建设等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站式服务。

对属平遥县审批权限内的项目,只要符合国家企业登记注册的有关规定,报批手续齐备,管委会在10个工作日办理完毕营业执照并转交投资商;对在平遥县审批权限外的项目,管委会在20个工作日办理完毕营业执照并转交投资商。

二、优化投资环境

工业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园区管委会一个窗口对外,各种检查评比、费用收取必须经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和管委会许可,方可进行。

三、基础设施配套

工业园区由管委会统一规划,实行“六通一平”(即建设主干道和次干道,配套邮电通讯、宽带网,供电、供水、排水,建设场地平整),逐步实现整个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将园区建设成为高标准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四、土地使用政策

工业园区内土地使用,如属租赁性质,前三年土地租赁费由县政府承担,但每亩土地企业需垫支3000元,用于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后在综合设施租赁费中逐年抵顶。三年后,土地租赁费由企业支付,每亩租赁费为300—1500元。

企业要取得土地使用权,每亩最高不超过5万元(含税费),并视项目投资规模、产品科技含量、发展前景等情况予以相应优惠。

五、人才、户口、用工政策

工业园区内企业所聘的各种人才,其劳动关系可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同时由公安局负责办理户口手续;属国家干部或聘用制干部身份的,可在档案中保留原身份;符合国家晋级、调资条件的,由县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有关政策办理晋级调资手续。

工业园区内企业中的经理级管理人员属外地城市户口的,可直接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属农业户口的可办理“农转非”并免收一切费用;董事会成员未成年子女的入园、入学可按本人意愿安排,并视同本地居民收费。

工业园区内企业的劳动用工,经劳动部门备案,免收手续费和订立劳动用工合同成交费,用人单位除可使用劳动部门统一印制的合同文本外,也可以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实际,自行制定合同文本,但需经劳动部门审批,如劳动部门在七个工作日内没有提出修改意见,该合同文本即可使用。

工业园区内从业人员如须办理暂住证的,经公安机关备案后免收管理费。

六、扶持政策

从搬迁到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达产达效后的当年新增税金和新建企业达产达效后的上交税金的地方留成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返还科技工业园区管委会,用于扶持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前三年返还管委会80%(其中:20%用于园区的继续建设,70%用于扶持企业,10%建立工业发展奖励基金);第四年至第六年返还50%(其中:30%用于园区的继续建设,60%用于扶持企业,10%建立工业发展奖励基金);第七年以后每年返还管委会10%,主要用于园区继续建设和建立工业发展奖励基金。

七、招商引资奖励

凡是为工业园区内引入内、外资项目的单位或个人,均可给予奖励,奖金来源为工业发展奖励基金。

1、独资经营项目(含内资):对引进独资项目者,实际到位投资固定资产在500—3000万元(有证明手续)由工业园区管委会按1%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到位资金折算成人民币,奖金以人民币支付),3000万元以上部分按0.5%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其奖励金额上不封顶。

2、合资、合作经营项目:对引进合资、合作项目者,在外部(平遥县外)资金到位后,比照独资经营项目奖励办法,按外部出资额给予奖励。

3、如引进500万元以下符合高新技术项目条件的单位或个人,项目经工业园区管委会确认后,给予到位资金1%奖励。对引进外资大项目,如世界500强企业、知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含独资、合资、合作)项目的单位和个人,除按以上奖励标准进行奖励外,政府按下列标准另外奖励:

实际投资金额在2000万美元至3000万美元之间(含3000万美元),奖励人民币20万元。

实际投资在3000万元美元至5000万美元之间(含5000万元美元),奖励人民币30万元。

实际投资金额在5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之间(含1亿美元),奖励人民币40万元。

经科技工业园区管委会认定后,管委会从所设立的奖励基金或财政资金中对引进项目、资金或技术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每次奖励只奖励一个认定的引进者,奖金兑现不超过六个月。

奖励金使用办法篇5

8种行为适用有奖举

为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佛山市环境保护局于2016年11月1日印发实施了《奖励办法》。

实际上,该办法并非佛山首个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的奖励办法。早在2006年和2013年,佛山就分别制定实施了《佛山市公众举报违法排放工业废水行为奖励暂行办法》和《佛山市公众举报违法处置工业固体废物行为奖励办法》,重点打击违法偷排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佛山纳入奖励范围的有效举报93宗,共奖励金额70.1万元,其中最高一次奖励金额达3万元。

但随着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完善,原有的有奖举报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需要。佛山市环境保护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环境违法行为呈现出更加隐蔽化、专业化、团伙化等特点,依法查处的难度随之增加,需借助公众力量进一步发现违法行为。”因此,结合本地实际,去年年底佛山对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适用的举报行为、举报方式、奖励条件、奖励标准、奖励程序等进行了调整。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奖励办法》列出了8种适用的举报行为,明确了市民如果发现有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擅自建成化工、电镀、纺织印染、造纸、铝型材、金属表面处理企业,并排放污染物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方式排放废水的;擅自拆除、闲置或者不正常使用废水、废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含自动监控设施);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废水、废气的;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环保部门已采取责令停止生产、查封扣押等措施,未经批准擅自恢复生产的;在禁燃区内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的;私设暗管排放含重金属污染物等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均可以向环保部门举报。

举报最高可奖励20万元

相比原有的有奖举报办法,此次《奖励办法》的举报方式更多样。既可通过来电、来访、来信等传统方式,也可通过电子邮箱和微信公众平台等便捷方式进行举报,极大地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按照“谁查处、谁奖励”的原则,环保部门根据举报线索价值等级与违法事实查证结果,给予举报人奖金奖励。“举报的内容越翔实、与违法事实越契合、提供的证据越充分,且能参与到现场调查取证的,给予的奖励也越高。”佛山市环境保护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奖励办法》设定的三种奖励标准,如举报人举报的违法行为被依法立案并实施罚款,根据举报价值等级,可分别按案件罚款金额的20%、10%、5%的标准予以奖励,最高可奖到20万元;对于取证相对困难、只能提供线索的举报,也会给予一定奖励,最低不低于500元。

另外,如违法行为被依法立案,实施查封扣押、移送公安机关并实施行政拘留、责令停产整治等措施的,根据举报价值等级,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1万元;若违法行为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后,经人民法院审判,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的,根据举报价值等级,分别奖励10万元、8万元、5万元。

除了奖励金额提高外,一些具体的举报规定也有所改变。根据原有办法,举报人原则上应当实名举报,在举报时需提供姓名和联系方式。而《奖励办法》规定,举报人在举报时不再需要提供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领奖时才需要携带身份证,有效打消了举报人的顾虑。

值得注意的是,《奖励办法》还明确了三种形式是不予奖励。即举报事实不清、环境违法主体难以确定;举报前新闻媒体已经曝光或已被环保部门掌握的;举报的环境违法行为已被环保部门依法作出处理的;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奖励情形。

首例环境违法举报奖金已发放

2016年11月9日,一名举报人向佛山市环境保护局举报佛山市南海区某企业存在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行为。

接到举报后,佛山市环境保护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人的指引到被举报企业进行检查。经查,企业已办理环保审批验收手续,但现场发现该企业一台热风炉配套的废气治理设施因长期使用已老化,麻石脱硫塔已被腐蚀出现很多漏洞口,烟气管道也存在破损,部分燃烧废气未经完全处理连同喷淋水从漏洞口及破损处冒出,烟气积聚在处理设施周边,现场烟雾缭绕,带有一股硫化物的刺鼻气味,废气治理设施的喷淋水经pH试纸检测呈酸性。

企业上述行为属于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佛山市环境保护局责令被举报企业立即停止违法排污,改正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违法行为,并对企业的违法行为处罚款人民币15万元。被举报企业于2017年1月完成了缴款。

同时,因举报人举报的企业行为属于《奖励办法》的“适用举报行为”,即举报内容翔实,经查证与违法事实相符,且举报人能亲自到现场配合开展调查取证,在举报人协助下,环保部门能够直接、快速地查处这一环境违法行为。

根据《奖励办法》规定,举报人的举报价值等级为重大价值,且举报的违法行为被依法立案并实施罚款,按案件罚款金额的20%的标准予以奖励。

奖励金使用办法篇6

关键词:民办院校奖励基金激励机制人力资源

由于人力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知识资本的力量日益壮大。因此建立一套规范、公平、竞争力强的奖励基金激励计划,是民办职业院校亟需解决的股权激励的过渡性方案。因为民办职业院校属于高级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而且目前面临着公办院校用人机制的巨大影响,如何留下这些“知本家”确实是一个难题。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设立了破解民办高职院校用人难的制度设计研究课题,由于这些都是在探索中前进,所以我们在股权激励的大背景下,先行研究奖励基金,也才顺理成章出现本命题方案的研究设计。

一、民办职业院校奖励基金的内涵界定

民办职业院校为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增强员工凝聚力,激励员工长期服务、爱岗敬业,而对长期服务于民办职业院校的教职员工每年按其工作表现经年终评定考核后,每年可享受民办职业院校的年功奖励基金激励。可享受的年功奖励基金以民办职业院校的经济效益为基础进行提取,按每个会计年度或学年度当年度归属于民办职业院校所有者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该年度奖励基金的总额用于对教职员工的奖励。其实质是让教职员工分享一定比例的股权的红利以吸引优秀人才与股东共谋长期发展,其奖励以基金形式发放,量大而时长,一般设置有三年以上的等待期和锁定期,用利益来捆住教职员工与股东共同进步,以达到留人用人之目的。

二、民办职业院校设立奖励基金的目标指向

民办职业院校设立奖励基金的目的,从本源上讲是蕴含于民办职业院校内部的利益调整机制,即在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新型的利益关系。从民办职业院校内部经营管理上讲,设立奖励基金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奖励基金是一种报酬机制,在民办职业院校的薪酬包中,工资是保障要素,奖金是短期激励要素,福利是保健要素,而奖励基金是员工持股的变相形式,是长期激励要素。

民办职业院校奖励基金激励方案设计的主要目标指向可以概括为:

1.完善民办职业院校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体系,让教职员工分享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成果,吸引、保留和激励实现民办职业院校战略目标所需要的人才,提升民办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完善院校激励机制,奖励为民办职业院校持续贡献的员工,激励员工不断地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促进民办职业院校业绩持续增长,在提升民办职业院校价值的同时为员工带来增值利益,实现员工与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

3.建立对民办职业院校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核心员工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将激励对象利益与股东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激励对象的行为与民办职业院校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促进民办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

三、民办职业院校奖励基金激励方案的基本设计

(一)确定激励对象

一般来说,民办职业院校奖励基金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可分为三个层面:核心层、骨干层、操作层。核心层是中流砥柱,与院校共命运;骨干层是红花,是机会主义者,他们是激励的重点对象;操作层是绿叶,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就是一份工作。具体的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对象:

1.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人员:

(1)为民办职业院校的正式员工;(2)截至某年某月某日,与民办职业院校的劳动合同连续签订了3年以上;(3)为民办职业院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核心专业技术教职员工。

2.虽未满足上述全部条件,但民办职业院校董事会认为确有必要进行激励的其他人员。民办职业院校激励对象的资格认定权在民办职业院校董事会;激励对象名单须经民办职业院校董事会审批,并经民办职业院校监事会核实后生效。

(二)确定奖励基金总量和个量

奖励基金总量的确定是民办职业院校实施奖励基金激励方案的首要条件,因此了解激励总量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是必要的。

影响激励总量的因素有民办职业院校的总股本、总利润及薪酬福利规划等,一般来说,激励的总量应与总股本和总利润形成一定的比例,民办职业院校的股东自觉自愿拿出多大股本的利润与其发展壮大的员工分享。从股东的利益来说,这个总量当然是越少越好,但如果太少的话,又不能达到理想的激励效果,且当今民办职业院校的教职员工的总收入呈总体上升趋势,而民办职业院校如果薪酬福利较高,那么激励的总量相对降低,反之则提高。总量的确定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民办职业院校留存利润率的最高额度。这一额度往往代表了股东所能承受的最高额度,再超出这个额度股东就不愿意改革激励方案了。

2.根据薪酬水平来确定激励总量。这就是按照院校的薪酬总量来确定某个比例,或以其他薪金为基础,计算出激励的总量。有研究表明,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所拥有的分红价值是其年薪的1.5倍;20年以上的是其年薪的4倍。

3.基于院校业绩来确定激励总量。这就先要确定业绩目标,在完成业绩目标的情况下拿出多少比例用于激励,超额部分重奖,未能完成少奖。

单个激励额度的确定,就是在院校激励总量范围内,明确每个激励对象可以获得的奖励基金激励数量。激励额度确定的关键点,一是要参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要利用价值评估工具对激励对象的贡献进行评估;为此我们拟引入奖励基金激励计划的实施考核机制,具体见下文;三是平衡激励对象的收入结构。影响激励个量的因素有职位、业绩表现及工作的重要性、工作年限和学历职称情况等等,我们要重点考虑激励对象的影响力、创造力、经验阅历、历史贡献、发展潜力、适应能力六大因素。

我们建议用于奖励基金激励的奖金总量为学院当年总利润的20-50%为宜。个人授予量根据人力资本价值予以确定,即个人授予量=奖金总量(万元)×个人人力资本价值/∑个人人力资本价值。如果民办职业院校的学年度利润较前学年提高10%以上,其超过部分可提取30-60%用于奖励基金,以显示利润分享激励的内涵和和实际。

(三)确定时间

奖励基金激励计划涉及的时间,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有效期、授予日、等待期、可兑现日等等。有效期为三年,自民办职业院校股东大会批准奖励基金激励计划之日起计算。授予日就是民办职业院校将在实施奖励基金激励计划通过后的第一次授予日,此后每一学年度的这一天如9月10日教师节都授予一次。等待期就是激励对象每期获授的标的奖励基金在授予日后的三年内为锁定等待期,激励对象获授的标的奖励基金在锁定期内锁定,不得承兑。可兑现日,就是等待锁定期满后的第一天,如每年教师节后的9月11日为可兑现日,从这一日后的每一天激励对象都可以自由兑现自己可以解锁的奖励基金。以下是解锁规定:

激励对象获授的标的奖励基金在距授予日满三年后,分两次解锁:第一次解锁为锁定期满后的第一年,解锁数量不超过相应的获授标的奖励基金总数的60%;第二次解锁为锁定期满后的第二年,解锁数量不超过相应的获授标的奖励基金总数的40%。激励对象可就符合解锁条件的标的奖励基金向民办职业院校董事会申请解锁,由民办职业院校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核无误后,办理符合解锁条件的标的奖励基金解锁事宜。

(四)确定奖励基金激励的调控机制

1.设置管理机制。成立民办职业院校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奖励基金激励的计划和管理。

2.业绩考核机制。对激励对象的业绩进行考核,将考核分为民办职业院校绩效、部门绩效(或项目绩效)、个人绩效三个层面。对于层面比较高的员工,强化对民办职业院校绩效的考核;对于层面稍低的员工,强化对个人绩效的考核。根据考核成绩从高到低划分成s、a、b、c、d五个等级,按考核等级确定最终激励额度,比如依次为1.2倍、1.1倍、1.0倍、0.8倍、0倍。可以以每一学期为考核的时间单位,激励计划的实施要建立在一个科学的考评体系之上,需要院校内部机构合理设置层次、岗位职能权责分明、目标业绩考核体系完善。没有有效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就不能把奖励基金奖励给该得到的人。

3.控制、变更、终止机制。

民办职业院校的实际控制人若因任何原因发生变化,可由民办职业院校董事会提出奖励基金激励计划变更议案,报经民办职业院校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民办职业院校合并、分立时,可由民办职业院校董事会提出对奖励基金激励计划变更议案,报经民办职业院校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若激励对象职务发生变更,但仍在民办职业院校任职的,其所获授的标的奖励基金不作变更。若激励对象离职(指因各种原因导致激励对象不在民办职业院校任职的情况):

(1)激励对象与民办职业院校的聘用合同到期,民办职业院校不再与之续约的:其已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和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继续有效。本人不愿与民办职业院校续约的:其已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继续有效;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不再解锁和兑现,予以作废。

(2)激励对象与民办职业院校的聘用合同未到期,因民办职业院校经营性等原因被辞退的:其已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和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继续有效。激励对象因个人绩效等原因被辞退的:其已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继续有效;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不再解锁和兑现,予以作废。

(3)激励对象与民办职业院校的聘用合同未到期向民办职业院校提出辞职并经民办职业院校同意的:其已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和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继续有效。未经民办职业院校同意,擅自离职的:其已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继续有效;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不再解锁,予以作废。

若激励对象丧失劳动能力的:

(1)激励对象因公(工)丧失劳动能力的:其已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和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继续有效。

(2)激励对象非因公(工)丧失劳动能力的:其已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继续有效;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由民办职业院校董事会酌情处置。

若激励对象退休或死亡的,其已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和已授予但尚未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继续有效。

民办职业院校发生如下情形之一时,应当终止实施奖励基金激励计划:

(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最近一年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民办职业院校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3)最近一个学年度的业绩利润不能与上年持平并出现利润大幅下降的。

在任何情况下,激励对象发生触犯法律、违反职业道德、泄露民办职业院校机密、失职或渎职等行为严重损害民办职业院校利益或声誉的,民办职业院校董事会有权立即终止其所获授但尚未解锁的标的奖励基金。

参考文献:

奖励金使用办法篇7

第一条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形成,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市高级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等文件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立“市高级技能人才奖励基金”,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能人才的奖励和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以及市组织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高级技能人才是指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获得者。

第二章基金来源和管理

第四条“市高级技能人才奖励基金”和市组织举办的技能竞赛费用由市财政列入预算,专款专用。

第五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市高级技能人才的评选和奖励基金发放、管理,于每年年底向市政府报告当年资金使用情况和下年度基金调整建议。

市财政、审计、监察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对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实施监督。

第三章基金使用

第六条“市高级技能人才奖励基金”列支范围

(一)有突出贡献高级技能人才的政府奖励;

(二)新获得高级技师、技师证书人员一次性培训补偿;

(三)新获得国家、省、市各级“技术能手”称号者一次性奖励;

(四)市级一类以上职业技能竞赛费用;

(五)奖励为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六)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的有突出贡献高级技能人才评审、公示、表彰等费用;

第七条在本市范围内工作的高级技能人才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享受一次性培训补贴或高级技能人才政府奖励。

(一)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心于的经济建设并作出贡献者;

(二)职业技能处于领先水平,在生产、科研中发挥关键作用且成效显著,技能竞赛中成绩优异且在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发挥传、帮、带作用且效果明显;

(三)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中技术工人岗位工作人员,劳动合同期限不少于3年;

(四)在法定劳动年龄以内;

(五)新技师、高级技师享受一次性培训补贴必须持本办法实施期间在本市范围内工作获得的技师证书、高级技师证书。

(六)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第八条“市高级技能人才奖励基金”奖励标准

(一)在符合第七条规定的市高级技能人才中,每年评出200名有突出贡献者,可获得一次性奖励1000元/人。

(二)新获得高级技师、技师证书者发给一次性培训补贴,其标准为:2000元/人。

(三)新获得国家、省、市各级“技术能手”称号者发给一次性奖金,标准为:部级技术能手10000元、省级技术能手5000元、市级技术能手2000元、市技术能手1000元。

第九条“市高级技能人才奖励基金”申报程序和发放办法

(一)申报程序

1.个人申请;

2.用人单位推荐;

3.主管部门申报;

4.评审委员会评审考核;

5.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

(二)申报“市高级技能人才奖励基金”的人员须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1.申报“有突出贡献高级技能人才政府奖励”者须提交下列材料;

(1)“市有突出贡献高级技能人才奖励基金申报表”并附事迹材料;

(2)高级技师证书、技师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人事行政部门鉴证的个人与所在工作单位签订的期限为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2.申报“新获得高级技师、技师证书者申请一次性培训补贴”者须提交下列材料:

(1)高级技师证书、技师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人事行政部门鉴证的个人与所在工作单位签订的期限为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3)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填写的“市高级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备案登记表”原件。

3.新获得国家、省、市各级“技术能手”称号者申请一次性奖励,须提交下列材料:

(1)各级“技术能手”称号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人事行政部门鉴证的个人与所在工作单位签订的期限为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3)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填写的“市高级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备案登记表”原件。

奖励金使用办法篇8

一、奖励范围

第一条凡引荐国内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来我区投资(以下简称内资)以及国外(含港、澳、台地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来我区投资(以下简称外资)的国内外经济组织、中介机构和个人。

第二条我区所有在职机关干部职工引荐投资者来我区开办企业的,不适用本办法。

二、对引荐人的奖励条件和标准

第三条引荐者引进内资新办企业(原我区内改制重组等企业除外;新办企业以我区税务机关的确认为准)落户我区,其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在企业办理完毕工商、税务登记手续后,引进到位市内资金部分,最高按注册资金的1‰给予引荐者奖励(最高不超过1万元人民币);引进到位市外资金部分,最高按注册资金的2‰给予引荐者奖励(最高不超过2万元人民币)。

引荐工业企业进入金牛高科技产业园的,按注册资金的2‰给予引荐者奖励(最高不超过3万元人民币)。

第四条引荐者引进国外或港、澳、台地区新办企业到我区落户,在企业办理完毕工商、税务登记手续后,最高可按企业实际到位注册资金的3‰折算为人民币(按当月国家外汇牌价折算,下同)给予引荐者奖励(最高不超过6万元人民币)。

引荐外资工业企业进入金牛高科技产业园的,按注册资金的3‰折算为人民币给予引荐者奖励(最高不超过8万元人民币)。

第五条以上引荐奖励(引荐国内市内资金、国内市外资金、国外资金)按注册企业记奖,奖金额最高不超过单项最高奖励。

三、兑现引荐奖的程序和时间

第六条引荐奖兑现资金根据“谁受益谁支付”原则,由引进企业的税源关系所在街道的财政支付;因属地化税收分的企业,由项目引进方街道财政支付。

第七条在拨发奖励金时,支付街道应按有关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第八条引荐奖兑现程序:引进企业落户手续(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办理完毕(外资企业资金到位)后,由引荐者凭相关证明材料(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验资报告或到位资金证明、新办企业确认书复印件等)向受益街道财政提出申请,受益街道财政应在一个月内兑现应发金额的50%,在该企业产生税收后一月内兑现剩余金额。

四、附则

第九条各街道对引荐者的奖励不得突破奖励上限,但对我区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优势项目,对引荐者的奖励需突破奖励金额上限的,须报区财政局和区投资服务局初审后,由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否则按违纪处理。

第十条各街道应对引荐奖资金使用情况单设会计科目核算,集中反映,并接受区财政局、区审计局的监督。

奖励金使用办法篇9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绍市委发〔*〕112号)、《关于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绍政发〔*〕41号)、《关于优化市区产业结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绍政发〔*〕56号)和《关于进一步鼓励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绍政发〔*〕66号)的精神(上述四个文件以下简称《政策意见》),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市财政局设立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包括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该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统一安排。

第三条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市外经贸局、市商贸办、市环保局等部门(以下简称归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财政扶持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市财政局负责财政专项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管理原则。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科学、规范、效率和突出重点、专款专用的原则。

(二)坚持按照我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要求,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加强各归口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按照“稳存量、调增量”的基本要求,保持现有各资金渠道和管理途径的总体稳定,着力优化资源整合和配置,促进资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

(四)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制度,落实部门管理责任和科学决策程序,确保各类资金使用取得实效。

第二章扶持对象、重点、方式及标准

第五条扶持对象。在*市区范围内经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管理健全、依法纳税的企业及依法成立的相关单位。

第六条扶持重点。

(一)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科技新产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创建科技型企业。

(二)实施扶优扶强,着力培育成长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软件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提升竞争实力。

(三)支持企业开展以产品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

(四)鼓励建设区域创新扶持体系,支持企业构建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投资建设公共技术平台,鼓励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及科技中介机构。

(五)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推广。

(六)鼓励建设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共同建设创新载体。

(七)鼓励企业争创知名品牌,加强品牌经营,提升产业水平。

(八)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创业和拓展市场。

(九)支持企业腾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生产制造企业主辅分离,鼓励引进新办现代服务业。

(十)鼓励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促进发展建筑产业研发总部基地、文化创意总部基地、商务服务中心。

(十一)优化结构,鼓励企业做强对外贸易。

(十二)鼓励引进优质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

(十三)鼓励企业扩大对外合作。

(十四)国家、省专项资助并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的项目。

第七条扶持方式。按照《政策意见》确定的方式实施,原则上采取一次性奖励、补助及配套补助。

第八条扶持标准。财政扶持按照《政策意见》的规定执行,并对相关内容的扶持标准明确如下:

(一)技术开发费的奖励政策。

1.《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绍市委发〔*〕112号)第2条规定“对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以每年实际抵扣额为基数,在20%以内予以奖励,单项最高不超过50万元。”

2.《关于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绍政发〔*〕41号)第2条规定“企业技术研发费用(不包括政府补助部分)当年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3%的,超过部分财政给予20%的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同一单位享受上述两项政策按最高原则执行,不重复奖励。

(二)企业与院校科技合作专项资金。

1.院校科技合作一般项目:与院校合作金额不得低于10万元,按项目计划投入总额(包括硬件、软件投入和技术开发费用)的20%以内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2.院校科技合作重点项目:与院校合作金额不得低于15万元,按项目计划投入总额(包括硬件、软件投入和技术开发费用)的30%以内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3.院校合作共建创新载体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按项目计划投入总额(包括硬件、软件投入和技术开发费用)的20%以内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4.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招投标项目:按项目计划投入总额(包括技术研发、中试、推广及专项试制设备投入等费用)的30%以内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上述项目在验收时的实际投资额小于项目计划投入总额90%的,则同比例减少补助总额。

(三)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专项资金。

1.市区投资20万元以上的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按设备投资额的20%以内给予资金扶持。列入市级综合节能技术专项改造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30%以内的资金扶持。单个项目当年最高扶持金额不超过50万元。被省级有关部门考核认定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绿色企业的,给予每家企业5万元一次性奖励。

2.同一单位涉及不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的,按最高原则执行,不重复奖励。

第三章申报、审核及拨付程序

第九条资金申报程序。

(一)依据固定资产投资额、技术开发费、广告实际支出额、实际支付诉讼费用、销售额等确定奖励、补助金额的项目申报程序:

1.在项目投入次年4月底前由归口管理部门和市财政局联合下发通知并组织单位申报。

2.单位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和年度申报通知的要求,向归口管理部门和市财政局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1)奖励、补助资金申请报告。

(2)有关设备投资额、技术开发费、广告实际支出额、实际支付诉讼费用、销售额的有效证明材料(或具有一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设备投资额、技术研发费用、广告实际支出额、实际支付诉讼费用、销售额的专项审计报告)。

(4)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3.申请技术开发费奖励的单位,应以技术开发项目为单位进行单独核算,建立技术开发费管理台帐,对技术开发费用进行准确归集、核算和统计。申请时还需提供由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审核确认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和由政府相关部门或企业自行立项的技术项目开发计划(立项书)等材料。

(二)定额奖励资金的申报程序。

1.涉及奖励的评比、认定及资格审核等事项由归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进行审核,市财政局参与。

2.市政府发文的定额奖励资金,单位依据市政府批准文件直接向市财政局提出申请。

3.各归口管理部门发文的定额奖励资金,由市财政局会同各归口管理部门向市政府提出奖励申请。

(三)视地方财政贡献大小确定奖励、补助金额项目的申报程序。

1.由市财政局在次年4月底前组织单位申报。

2.单位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和有关要求,向市财政局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1)要求奖励、补助的资金申请报告。

(2)资金申请表。

(3)对地方财政贡献的有关证明材料。

(四)配套补助项目的申报程序。

由单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和有关文件要求,向各归口管理部门和市财政局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1.配套资金补助申请报告。

2.企业营业执照及相关获得补助项目的有效文件和复印件。

3.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对于上述四项内容之外的其他奖励、补助项目,由市财政局和各归口管理部门协商后确定。

第十条资金审核和拨付程序。

(一)各归口管理部门对项目情况进行审核,并可采用专家评审、论证等形式;市财政局对企业项目资金投入和效益情况进行审核,并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二)市财政局会同归口管理部门向市政府提出申请。涉及视地方财政贡献大小确定补助、奖励金额的项目,由市财政局向市政府提出申请。

(三)市财政局在市政府批复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到位。采用合同制管理的项目,根据合同要求按进度拨付。

(四)市政府直接发文的定额奖励资金,市财政局在收到单位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到位。

第四章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第十一条单位在收到奖励、补助及配套补助后,应严格按规定使用,并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二条监督管理。

(一)实行财政扶持资金的中止机制。各归口管理部门要强化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掌握项目进度并及时反映情况,对达不到目标要求,或进展情况差、资金使用无明显效果的项目,经归口管理部门和市财政局认定,应予以中止,并停拨或追回已拨付的财政专项资金。

(二)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市财政局要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同时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审计,并接受社会监督和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防止截留或挪用。

(三)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对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或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单位,要依法进行查处,收回资金,并处相应的罚款。同时在3年内取消该单位申请各类财政奖励、补助的资格。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绩效评价。

(一)各归口管理部门应按《*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试行)》(绍市财绩效〔2006〕1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要求,组织项目单位自评和归口管理部门绩效评价。每年各归口管理部门要按《实施意见》要求将绩效评价的计划、情况汇总和评价报告报市财政局。

(二)市财政局根据财政管理要求,每年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和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项目组织评价。同时也可对各归口管理部门的绩效评价情况进行抽查。

(三)对未按规定进行绩效评价的项目和资金,市财政局应暂缓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同一企业同一内容的项目只能向一个归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否则取消该项目当年申请资金资格。

第十五条企业类似项目同时获得国家多项支持的,原则上只对其中一项给予配套(该项目已享受市政府专项资金资助的,视同配套资金)。

第十六条本办法实行最高限额制度。对企业同一事项涉及多项扶持政策的,按最高一项执行。

第十七条凡对地方财政贡献额低于奖励或扶持额、节能减排未达标、发生严重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环保事件等的企业,不得享受有关奖励、补助政策。

奖励金使用办法篇10

为进一步调动全街道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强化督查考核、奖惩兑现,努力促使全街道经济工作实现新突破,结合我街道实际,现就2014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制定如下考核奖励办法:

考核范围

街道各社区、相关单位。

奖励办法

(一)奖励范围及原则

1、时间要求:对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街道辖区内办理注册(或增资)且符合本办法奖励条件的内外资项目进行奖励。

2、注册要求:注册资本(或增资)在100万美元(含1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或当年注册(或增资)在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的市外内资项目。

3、单一项目实际到位资金限时到位原则:对单一外资项目,自营业执照下发之日起当年内按照规定比例到位的实际到位资金予以统计,按规定比例未到位部分计入下一年度统计;对单一内资项目,自营业执照下发之日起当年内按照规定比例到位的实际到位资金予以统计,按规定比例未到位部分不再计入下一年度统计。

4、单一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比例最低限额原则:对单一内外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达到下述注册资本比例以上,方可进行奖励。

(1)外资项目:当年注册资本(或增资)100万美元(含1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的项目,到账外资应达到注册资本的50%以上;当年注册资本(或增资)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到账外资应达到注册资本的30%以上;

(2)内资项目:当年注册资本(或增资)500万元(含500万元)至5000万元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应达到注册资本的50%以上;当年注册资本(或增资)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应达到注册资本的30%以上。

(二)奖励标准

1、有基本任务指标的社区:到账外资或新引进外资大项目完成当年任务指标,分别奖励基本奖2万元;注册市外项目实收资本到账内资或新引进内资大项目完成当年任务指标,分别奖励基本奖1万元人民币。超出当年任务指标部分,按到账外资每100万美元或注册市外内资项目实收资本每2000万元或每超额引进1个大项目,再奖1万元。

2、无基本任务指标的社区、单位:按到账外资每100万美元或注册市外内资项目实收资本每2000万元或每新引进1个大项目,奖1万元。

3、当年新引进跨国公司在街道设立且注册资本500万美元(含500万美元)以上或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的地区总部、运营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及研发中心(含创业投资、外资基金性公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检验中心且按规定比例出资的,再奖1万元。

4、当年新批准(不含增资)总投资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大项目且按比例出资的,每当年开工或投产一个,再奖1万元;属当年新批准注册资本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的内资大项目且按比例出资的,每当年开工或投产一个,再奖1万元。

5、当年引进注册资本达到500万美元(含500万美元)以上的世界500强项目,再奖2万元;当年引进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国内百强项目(含国内500强、民营100强和行业100强),再奖1万元。

6、当年引进投资额度较大、区域带动作用强的内外资大项目,其奖励政策实行一事一议。

7、由区直部门和街道引进的内外资项目,只作考核加分,不予奖励。

8、经查实,对所引进内外资项目因社区、单位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取消该项目的奖励。

9、对于社区、单位向其它社区、单位介绍引进项目的按3:7比例划分奖金,即:项目引进单位得3,项目落户单位得7。

10、对于社区、单位从其它社区、单位获得土地使用权并引进的项目,按8:2比例划分奖金,即:项目引进单位得8,项目土地所在单位得2。

以上奖励除基本奖外,同一社区或单位得奖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

认定标准

(一)项目落户社区、单位按项目营业执照注册地和投资方进行确认。项目注册在原城区工业园内的,由社区、单位申报,招商办按占地数划分项目归属比例。项目引进社区、单位按项目落户社区、单位所出具的引资、征地证明进行确认。

(二)市外内资项目实收资本认定标准:市外内资项目实收资本以工商局当年注册资本(或增资)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市以外投资的内资项目(含房地产项目)累计计算实收资本。

(三)外资项目到账外资认定标准:以项目验资报告正本为准。

奖励实施程序

(一)2014年年底对当年的实到位内外资进行考核确认。

(二)街道以文件形式下发实到位资金奖励申报通知。

(三)各社区、单位将申报表、相关证明提报街道招商办,由招商办进行审核。

(四)审核后,报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确定后,予以发放奖金。

奖励资金由街道财政列支,主要奖励社区书记、主任、有功人员,各相关单位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