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全面发展的理解十篇全面发展的理解十篇

全面发展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8:30

全面发展的理解篇1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人的全面发展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意义

江泽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时代背景和世界潮流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创造性地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深刻论述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自然的相互关系,并根据“三个代表”要求,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标准。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要尽快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从一切工作的着眼点的战略高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断一方面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重要手段和强劲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从现在开始,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从而把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一起,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的高度。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证明,人们在个性、需求、才能发展方面的各种问题,是只靠经济发展远不能解决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上,而且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提高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的特点,就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我们在牢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还必须牢记经济建设仅仅是手段,它是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社会需要服务的,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要着眼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同志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结论。

2.概括出“两个历史过程”的内在关系,揭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诸环节的辩证统一

江泽民同志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江泽民同志的论述澄清了以往的模糊认识,明确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是包含关系,不是从属关系,不是主次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并列的,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党必须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既要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又要研究人的发展规律,更要研究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两个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提高人的素质与开发人的潜能的统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江泽民同志曾经反复强调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潜能的开发、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把提高素质与开发潜能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要“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的创造精神”。提高素质与发挥潜能的统一,是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两个历史过程”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发展与精神生活发展的统一。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指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实现人民物质生活的高质量、高水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定外在发展要求。同时又指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人们道德与智慧,知识与能力,素质与潜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定内在发展要求,这种内在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是人类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现代文明标志。物质生活的发展是精神生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精神生活的发展是物质生活发展的精神动力并引导物质生活发展的方向。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发展与精神

3.根据“三个代表”的要求,总体上确定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标准。

人的全面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江泽民同志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综合体现,它反映出人的潜力潜能的充分挖掘和发挥以及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充分施展和表现。

人的全面发展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一致的。社会文化的进步包括道德水准的提高和科学教育的发展,这两个方面都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是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人,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个基本标志。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江泽民同志在阐述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时指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同时还指出“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可见,这不仅是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整体概念,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在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是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过程。我们党要真正地做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长期地切实地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把如何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研究问题、制定政策、作出决策的出发点和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在实践中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三、结束语

江总书记的“人的全面发展观”,不仅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指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的。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

全面发展的理解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发展;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7-0004-04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着力回答的核心问题。同志指出:“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伴随着科学发展的热潮,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浪潮正从东南沿海地区起步,逐渐在全国各地兴起。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是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内核的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其重点是要着力解决中国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问题。

一、东部沿海地区在新的

解放思想中责任特别重大

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2]党的十七大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明确提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回顾过去30年,解放思想不仅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而且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始终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而深化。30年里,我们经历了两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着力破除了思想政治领域“两个凡是”的困扰,第二次着力解决了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束缚,有力地促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步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都首先得益于思想解放的成果。实践同样充分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率先走在全国大发展的前列,就是因为思想解放始终处于领先位置。

现在,新的思想解放任务又历史地摆到了我们面前,这就是要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上确立新理念。假如从发展的角度作回顾分析,第一次思想解放实际上解决的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第二次则解决在什么体制条件下发展的问题。而深层地看,在发展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上取得新的突破,这正是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内核。这是关于发展观问题的思想大解放,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其重点是要着力解决好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问题。

如果说,早先的思想解放主要是着眼于“大胆试”、“大胆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性改革实践,那么,新的思想解放无论在经验积累上还是在总体理论指导上则相对成熟得多,必须在一系列关于发展的基本问题上深化理论认识。观察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深刻变革,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城市化、市场化等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新变化,新情况新课题层出不穷,新矛盾新问题也层出不穷。既有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思路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深入解放思想显得十分紧迫。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继续突破,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继续推进。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对待“发展”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一些顽固的认识偏差。比如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GDp增长简单等同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经济至上”的绝对发展价值取向。直至今天,还有人把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义”的精神要旨,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原则要求相割裂,致使发展很容易就陷入“见物不见人”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可见,实现科学发展绝非易事。

科学发展任重道远,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东部沿海地区是发展的先行军、示范区,理应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地,也必然是解放思想的前哨,担负着特别重大的责任。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东、江苏等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发展寄予深切厚望。科学发展观即萌芽于广东。2003年4月,同志到广东考察,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路子。他要求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2004年5月,同志考察江苏,首次就一个省域范围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和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总书记先后两次参加江苏代表团的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期望江苏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继续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中央决定,把江苏以及广东惠州、东莞等市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省份和地区,表明了对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东部沿海地区在科学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的内在需要和难得机遇。解放思想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思想解放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东部沿海地区要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必须首先在思想解放上走在前列,有所作为。这就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清醒认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清醒认识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征,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清醒认识自身在国际国内发展大格局中的方位和水平,不为眼前的小富而停滞,以思想的新解放引领新发展,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争创领先优势,走在全国前列。

二、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新的思想解放最有力的武器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必须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并以此为根本思想武器,着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理论创新。历史而纵深地看,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因为看到了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弊端,从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人类社会指出了一条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又是具体历史阶段的产物,指引着具体时代的发展,并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继承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精华,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位、发展特征、发展内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规律等一系列新的思想认识,系统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规律性把握的思想超越,是对发展问题考察视域的思维拓展,是对发展的人本特质的深刻揭示,从而把发展问题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正因为此,科学发展观又成为在发展问题上深入解放思想的评价标准和判断尺度。

科学发展观作为解放思想的评价标准和判断尺度,更深层地契合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要求我们必须把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激发人的创造活力,首先必须激发人的思想创造活力。就是要通过推动人的思想解放,进一步破除既定的思想框框、观念障碍和习惯束缚,进一步提升人的思想素质、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有效唤起全体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追求,激发起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际上,这就牵涉到我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我们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以人为本”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方法论。“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的、具体的人出发来反观生产过程,反观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本”这样一个根本理念,是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联的。人类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历史才真正启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必须在发展理念上来一个极大的思想解放,以重新审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本身发展的问题。并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放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来考察。因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本质上讲也是人本身的发展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只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人的自身发展的条件,是实现人自身发展的形式和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目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发展理念的升华,也是判断发展实践的尺度更新,它为我们提供了解放思想最有力的武器、最明确的标准。

三、新的思想解放重在解决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说:新的思想解放的核心,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认识、切实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实解决好“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创新和完善科学发展的理念。一句话,新一轮解放思想,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中国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问题。

一是在深刻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中解放思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4]850-851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主要是解决“要不要发展”、“敢不敢发展”的问题,那么,今天的解放思想主要是解决“会不会发展”、“善不善创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大力破除对GDp的盲目崇拜,抛弃单纯速度第一的观念,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真正把发展这个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脚到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来。

二是在深刻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中解放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850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主要是树立了“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重点解决了增加物质财富、发展物质生产力的问题,那么,今天的解放思想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标准,解决人的利益关切、需求期盼和全面发展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坚决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维束缚,摒弃为追求“数字”和“政绩”而牺牲人民福祉的错误做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见物又见人”,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是在深刻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中解放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志指出:“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4]850。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发展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重在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重在强调增长速度的话,那么,今天的解放思想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坚决摒弃片面发展、畸形发展、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式发展,进一步补软、补短、补缺,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四是在深刻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中解放思想。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志指出:“要正确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善于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其各个环节统筹好、协调好,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5]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着力于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那么,今天的解放思想必须充分体现发展的“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坚决摒弃简单化、片面化的做法,确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重大关系,强化全局观念、树立全球视野、增强战略思维,提高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的能力,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谋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解放思想和实践创新是辩证统一的过程。解放思想既要务虚,也要务实;既要观念创新,还要实践创新。解放思想最终必须落脚到引领实践创新上,落脚到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上,以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这才是推进新的思想解放的旨归所向。

参考文献:

[1].推进合作共赢,实现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4-11-21.

[2].在学习《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8-16.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

全面发展的理解篇3

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内涵

1.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在批判继承近代世界历史理论,尤其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批判黑格尔忽视历史与现实之间,尤其是历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走向唯心主义。马克思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人们之间普遍交往的基础上,“地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原理和趋势,提出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

1.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关于“世界历史”的含义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世界历史”主要有两层含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①这里的世界历史即人类总体历史,它是从整体上来看待人类从古到今的历史。但马克思并不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他所使用的世界历史指的是现代社会产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各民族由过去相对孤立的发展走向全面的彼此影响、彼此渗透、彼此融合的历史状态和趋势。

1.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1.3.1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②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而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世界性的交往和联系,从而形成世界历史。

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前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还不足以提供有效手段来打破限制民族普遍交往的屏障,因此是狭隘的、地域性的民族历史。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地域的、狭隘的个人为世界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所以,世界历史归根到底是各民族、各国家的生产力和人们之间普遍交往发展的结果。

1.3.2世界历史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现实的个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一个对象化和自我确证的过程,人在他创造的世界里直观自己的本质,而且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这意味着人要占有整个对象世界。所以,不仅世界历史是人的一种社会历史存在方式,它的发展进程同人的解放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的历史,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这点。”而“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③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个人解放的条件,并且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解放才能实现,因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马克思指出,世界历史的终极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他蕴含的“以人为本”思想,对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1.3.3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也就是资本主义历史时代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历史时代的转变。马克思从生产关系和资本的本性出发,分析资本的扩张和资本主义的扩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并促使无产阶级产生;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其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它固有的矛盾和弊端必然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和日益严重,于是资本成了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它虽然开创了世界历史,但世界历史却属于共产主义。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只能是资本主义推行到整个世界,但终将被共产主义所代替。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才真正从物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个人才能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最终会走向使个人获得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其实现途径是以无产阶级为依靠力量的阶级斗争。

2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待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是一个理论内容丰富,坐标体系新颖的研究课题。与当今时代主题相适应,“当代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和谐发展。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④

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

发展,即:人们从被迫的分工和狭隘的职业中脱离出来,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自由地选择活动领域、自由地进行创造;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体力和智力、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在实践活动中都得到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等都得到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即:人从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对人的限制中脱离出来,克服外在的异己力量对人的发展的强制,从而使人的发展得到更大的自由度;个性的自由发展,即:人的主体性水平得到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增强,人的人格、气质、精神都得到良好塑造。

只有这些方面都得到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解,把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有重大的启示。

2.1用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全球化的现实印证了马克思的科学预见,狭隘的、民族的历史必将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实现“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状况下,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不具有全球化的眼光。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普遍交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普遍交往可以克服“狭隘地域性”个人的局限,扩大人的活动范围,从而提高人的活动水平,增强人的自由发展的程度。另一方面,普遍交往可以实现“文明共享”,不仅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还可以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丰富人的发展。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的社会联系越广、越复杂,人所受到的制约和支配也就越大。“单独的个人随着自己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⑤很显然,这种异己的力量对人的全面发展是很不利的。然而,人可以依靠共产主义革命,来驾驭和利用这种异己的力量与关系。

所以,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把握人的发展很重要。全球化在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及扩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就要求人们在各方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适应,以适应现代化潮流;促进了人民世界性活动的频繁和普遍交往的扩大,这就使人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不得不开拓创新求发展,这些都有利于人的塑造,有利于人的现代化。另外,由于当今的全球化又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在本质上它极力要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扩大到全球,于是不可避免,会对人的精神世界,价值追求产生冲击,甚至新的国际分工会使人的职业呈现出一种新的片面化现象。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们必须积极融入其中,趋利避害。

2.2用历史的、过程的观点来看待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片面到相对全面,最终到全面。人的发展和解放的程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发展水平也不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理想境界,又是一种发展现实,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社会进步逐步积累的过程。

历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进步,都是人们通向全面发展之路的阶梯。对于人类整体而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⑥

所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我们在对待当代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要具体地、辩证地看待。一方面要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是一种发展过程,既不能将其视为“乌托邦”,也不能一味的批判、指责。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存在于认识与实践的互动之中;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当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根据现实生活中人的实际发展问题确立阶级性目标,并加以落实,最终向新的目标靠近。在当代中国,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2.3用整体的观点看待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不仅表现在世界历史是由各个部分即各民族的历史构成,也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同样,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涉及人的方方面面的发展的。马克思从克服社会关系对人的限制和束缚出发,来辩证分析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明显标志就是人不再受强制性的限制。

我们在分析研究当代人的全面发展时,不能仅仅局限在对各种具体发展方案的制定上,而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促进社会关系的发展。当今,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促进经济改革、制度创新,同时将之与人的活动方式的变革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寻求人的全面发展之路。

2.4用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观点看待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既包含对历史进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包含着对人的自由解放理想目标的价值追求。作为评价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也即:生产力尺度和人道尺度,两者在总发展趋势上是一致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也逐步获得解放与发展。马克思在评价资本主义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导致了人的价值的失落,于是马克思在构想未来社会时,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了两个尺度的统一的社会,既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也有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在当代,人的发展采取了异化的形式,我们不能仅从价值尺度出发一味地批判和指责这种状况,甚至脱离世界历史重新走向封闭,而要用历史与价值相统一的尺度去衡量,既要看到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时代,人为物所束缚的异化状态,也要看到这是人的发展的一个必经环节,全球化时代造成了人的独立自由个性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3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寻求当代人全面发展的途径

3.1促进交往,以普遍交往促进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⑦。所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依赖于普遍化交往。个人通过交往,一方面从狭隘的、民族的局限和地域的局限中走出来,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个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从而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如今,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我们既要始终不渝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积极投身到全球化中去,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高本民族、本地区在全球往关系中的地位,防止依附化和边缘化,从而为人的普遍交往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为人的普遍交往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3.2大家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发展促进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要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需要,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它,人的全面发展便无从谈起。马克思明确指出:“个人怎么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⑧所以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并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现当代,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规定性,也要求满足由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人民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强烈期盼,更要求要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处理好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关系,激发生产力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要处理好“先富”与“后福”的关系,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3.3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的历史,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这点”。⑨而“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

所以世界历史理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当今时代,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问题是与人类命运相关的根本性问题,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发展观,即:以经济技术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它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而且也包括社会与人的全面进步,真正的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社会等多方面的全面进步。我们在参与全球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丰富民族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让人进一步“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先进的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使人人都享有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平等权利,从而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条件。

全面发展的理解篇4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总结前一阶段我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情况,对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市上下以新的面貌和作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历下区、商河县、市直机关工委、*日报报业集团和市公交总公司5个单位的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十七大闭幕以来,我市结合实际,自去年11月中旬至今年2月底,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三个多月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密切联系实际,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突出解决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坚持把解放思想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了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各级各单位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开展大讨论活动的首要任务,贯穿到大讨论活动的始终和各个方面。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市委先后在党校举办了7期学习十七大精神专题培训班,1500多名市管领导干部参加了集中学习;各级宣传舆论部门充分发挥喉舌作用,广泛宣传、积极引导,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和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进一步坚定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较好地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二是促进了一些思想工作作风问题的较好解决。各级各单位按照“坚持科学理念、树立一流标准、破除陈规陋习、推进提速提效”的要求,始终把大讨论活动的着眼点放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坚持把解放思想与转变观念、提升境界结合起来,与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工作上的差距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结合起来,努力使大讨论活动的过程成为深入整改、解决问题的过程。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着重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整改,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强化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意识,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工作;着重围绕开创工作新局面进行整改,对照先进找差距,瞄准一流干工作,增强了省会意识、责任意识和争先创优的精神;着重围绕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行整改,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改进工作作风,普遍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服务基层、便民利民的措施和办法,并落实责任、加强检查,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都有了明显转变。大家普遍感到,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思想观念转变了,境界标准提升了,服务意识增强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过去很多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做到了,一些过去干不好的工作现在干好了。

三是促进了当前各项工作的开展。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与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以大讨论活动为动力推动工作开展,以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大讨论活动的成效,努力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落实和体现到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紧围绕“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探索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事业进步等方面形成了一些新的思路和举措。高度重视和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大了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城乡统筹和节能减排的力度,全市经济保持了速度较快、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良好态势;高度重视和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着重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办事难等实际问题,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办实事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关部门、单位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发扬敢打硬仗、勇于拼搏的精神,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发生新的变化;高度重视和切实维护省城和谐稳定,齐抓共管,落实责任,加强矛盾排查、监督检查和综合治理,及时控制和解决了一批不稳定、不安全、不和谐的因素,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各级各部门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在加强理论学习、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考核监督以及做好服务基层和群众工作等方面,建立和形成了一些务实管用的规章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我市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认真总结、深入宣传。同时应当看到,这次大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果还是阶段性的,我们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对此不能估计过高。各级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继续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面上看,主要问题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还不高,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学习不深入、领会不深刻,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还不够强;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思想观念、境界标准、领导作风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部门和单位服务意识还不强,衙门作风、官僚习气以及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转变发展方式、重视改善民生、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维护省城和谐稳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在加强监督管理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还需要我们深入探索、做大量工作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解决。

二、在新的起点上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社会实践永无止境,时代步伐永不停顿,解放思想也必须一以贯之。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结果。当前,省会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更好地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解放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立足于解决思想观念、境界标准、干劲作风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紧紧围绕“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思路,在新的起点上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泉城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科学理论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又对继续解放思想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的共同思想基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旗帜来高举,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作为科学理论来运用,作为共同理想来追求。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牢固确立以人为本意识、全面发展意识、协调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要毫不含糊地去改,切实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省会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2、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解放思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时期的解放思想,有不同的内涵;不同时期的解放思想,有不同的要求。现阶段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解决矛盾、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事关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继续解放思想,努力使解放思想的过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一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放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其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生动实践。要坚持好字优先、稳中求进的方针,坚决避免和克服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立足省会实际,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解决发展中不全面、不协调、不稳定的因素,在优化结构、自主创新、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要围绕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9·29”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充分认识举办全运会对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住机遇,奋战两年,使*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市容市貌和城市载体功能有一个大提高、上一个大台阶,以新的面貌、新的形象、新的姿态办好十一届全运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新区开发建设与老城改造提升的关系,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努力提升境界和层次,自觉用省会城市的标准来审视*的城市建设,瞄准国内外先进城市,努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真正使*代表山东形象,成为山东经济、文化大省的窗口,山东人民的脸面。三要围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解放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崭新的时代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有步骤地持续推进。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民生为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自觉克服在经济发展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从具体事情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重视创新文化建设,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要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四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把纪念活动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继续解放思想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重在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3、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以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为重点。继续解放思想,重点在领导,关键在实践。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作为经济社会事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带头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只有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带头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才会有大的转变,境界标准才会有大的提升,干劲作风才会有大的改进。要带头加强学习。继续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要带头提升境界。境界标准的高低决定领导思路、工作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高低。要继续坚决克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增强居安思危、奋发图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想,增强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思想品质;坚决克服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思想,增强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决心和信心,始终保持知难而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要带头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求,使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群众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出实招、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使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要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创新指标体系,加强考核监督,使各级干部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研究问题、谋划发展、推动工作。

三、以新的面貌和作风扎实推动当前各项工作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境界、转变作风,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各级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各项事业大发展,把解放思想激发出来的热情和积极性,及时引导到做好当前工作上来。

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保持省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抓在手上,深入研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发展服务业,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着力抓好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思路、措施和办法,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发展目标和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和完成。我市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各地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工作推进上,各级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针对本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弄清推进的重点,找准工作的突破口,研究提出具体的思路和举措,扎扎实实抓出成效。

继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要抓住当前经济形势较好的时机,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投入,切实维护教育公平,积极促进社会就业,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确保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得到改善。要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积极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当前特别要及时足额发放低收入群众的物价上涨补贴,确保他们的生活不因粮油涨价而降低。

集中全力打好迎全运的攻坚战。目前,距第十一届全运会召开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级一定要顽强拼搏,打破常规,全力抓紧抓好已经确定的重点建设工程和综合整治重点项目,确保重点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年度目标的实现,综合整治重点项目要下决心在今年内全面完成。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现场检查监督,确保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不出质量问题。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项目进度,特别是对奥体场馆工程、腊山分洪工程、小清河综合整治工程以及棚户区改造、违法违章建设整治、破损山体治理等,要倒排工期,强力推进。要严格落实责任制,进一步深化细化目标任务,把年度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好。要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的督促检查,加强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工作考核,对完成任务出色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误时误事的要追究责任。

全面发展的理解篇5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街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丰富了这一思想理论。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观点带有时代的络印(局限),但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他提出的“人的解放”、“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光辉思想,对于实现和推进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着作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途径等基本内容。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州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它以其独创性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正确地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前提条件:人的解放

  人的解放包括人的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思想解放。只有解放和发展“新的革命的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所有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正平等,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的机会。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思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上都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

  (一)政治解放: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要获得解放,必须****旧的国家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只有先获得政治解放,才会有最终走向人类解放的现实起点。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首先获得政治解放,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争取政权的思想,领导人民取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第一次获得了独立的政治权利、应有的人格尊严和基本的生存权利,使“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旧的政治的枷锁砸碎了,旧的思想的牢笼冲破了,人民解放了,创造的伟力焕发出来了,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政治环境。

  (二)经济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指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只有生产力发展,才能减轻人的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才使人有可能扩大自己的活动领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毛泽东相应做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首先是在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白”局面,满足人民的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增强我国国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日益丰富和完善的物质条件。

  (三)思想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最高目标。每个人依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在感兴趣有特长的方面获得突出的发展,并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贯彻这一思想,毛泽东提出了“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思想,1964年毛泽东对《减轻中学生负担问题的意见》作出批示“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石进一步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德、智、体方面的均衡发展,更是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百花齐放式地发展,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思想解放,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核心内容:德、智、体全面发展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毛泽东对全面发展的人的总体要求。1957年,他首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科学论断,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把握。

  “德”是人全面发展的灵魂。毛泽东突出德育的重要性,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1939年6月,他要求青年“应该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求培养的人应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社会负责任并作出贡献”。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上,毛泽东坚持“又红又专”,1958年毛泽东在撰写《工作方法(草案)》中又提出:“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毛泽东提倡“红”就是要培养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和观点;主张“专”就是要求广大青年具备扎实的为人民服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坚持政治与业务的统一,走“又红又专”的发展道路,是毛泽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针对特定人群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一种特殊表达,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智”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既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既强调“知’,又强调“智”,以期达到二者的统一。文化知识是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理论的工具和基础,“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学。他要求:“人人都要努力学习。有条件的要努力学技术,学业务,学理论。”毛泽东重视智力的培养,要求青年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训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满足于书本知识的简单记忆,要多思,并且要自学,以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毛泽东还特别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智育是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主体渠道

  “体”是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方面毛泽东十分重视体育,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他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进修勇而收效远”,随后,先后提出了“健康第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希望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等一系列指示,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毛泽东正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结合社会主义初创时期的实际,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育是方向和灵魂,智育是主体和中心.体育是德育、智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三者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毛泽东关于德、智、体三者辩证统一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途径:教劳结合

  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看作“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充分说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条根本途径。毛泽东继承、丰富了这一理论成果,并使之闪烁了独特的思想光芒。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途径问题,毛泽东坚持了马克思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并且创造性地使之变成实践的活动。毛泽东认为,必须打破旧式分工的束缚,适应新社会工作的需要量,培养以实践、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多面手”。早在1934年毛泽东在论述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时就提出:“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建国后他更加重视这个问题。1958年他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在视察天津大学时又强调应“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具体地说,毛泽东突出强调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突出强调了实践活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毛泽东所创立的独特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形式,正是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全面发展的理解篇6

今天的解放思想动员大会,是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又一次直接面向镇街基层、直接面向在宁高校院所、直接面向中央省属企业的三千人大会。目的就是要按照十七大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和市委全会部署,把各级党政机关发动起来,把各级干部发动起来,把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发动起来,全面深入地开展南京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刚才,冷溶同志为我们作了非常深刻、非常生动的辅导。我们就是要通过今天的大会,让大家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认清形势、自加压力,振奋精神、凝心聚力,自觉做到先解放思想、真解放思想、快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新一轮事业大发展,实现新的发展大跨越。

一、解放思想是推动南京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前列的强大动力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首30年,解放思想始终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首先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思想解放史。南京与全国、全省一样,在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正是由于我们冲破了一个个思想上的藩篱,才逐步走上了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快车道。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党中央和江苏省委又一次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继续以思想解放引领南京发展,是时代的召唤,是人民的意愿,是形势的要求。

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明确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再次要求全党,一定要充分认识解放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会议时,进一步要求江苏要真正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更大的步伐,继续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刚刚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作出了重大部署,保华书记明确提出南京要先解放思想、真解放思想、快解放思想。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就是要引导推动全市上下,正确理解中央、省委一系列要求的深刻含义和现实针对性,紧密结合南京实际,按照十七大的要求解放思想,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解放思想,按照省委全会“四个清醒认识”、“四个不为”的要求解放思想,把中央和省委关于解放思想的重大部署化作南京的具体实践。

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是南京解放思想光荣传统的传承延续。进入新世纪以来,源潮同志、志军同志带领全市人民,先后开展了多次大规模全市性的解放思想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了南京干部群众思想的大解放。在一次次的思想大解放中,激活了思想,廓清了思路。无论是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发展定位,还是“两个率先”、“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目标的提出;无论是“一城三区”、“三个集中、一个疏散”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还是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重大决策的出台,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晶。正是有了一轮轮的思想大解放,才全面开启了南京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征程;正是有了一轮轮的思想大解放,南京才实现了发展的大跨越,过去五年成为南京发展史上又一个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这一轮思想大解放,是在南京处于新的历史发展起点、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关键时期开展的又一次思想革命,既与历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我们要在继承、坚持两次党代会作出的科学决策、战略部署,持之以恒地抓落实、抓推进的同时,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时俱进地丰富完善南京的发展定位、战略取向,理清思路,明确举措,不断开创南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是南京走在科学发展前列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30年,南京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最突出的经验,就是南京每到发展的关键时刻,就用与时俱进的新视角全面审视自己,敢与先进比差距,直面挑战和危机。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南京召开了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指出了工作中还存在经济总量不够大、科教人才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优势、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6个方面的差距。2006年,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市委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找出了南京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干部队伍能力水平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等6个方面的不足。这些问题事关南京发展大局,有的得到了很好解决,而有的问题要得到根本解决,需要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我们要看到,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快,一些新的发展问题也显现出来,南京面临着“好”与“快”的双重压力,发展“快”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发展“好”的问题更没有根本突破,一些弱势环节仍然薄弱,一些优势领域也有退化危险。

从“快”的方面看,作为省会城市,南京经济总量等重要经济指标与苏州、无锡的落差在逐年拉大;地区生产总值在副省级城市中已由前几年的第6位降至第7位;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南京的GDp总量是上海的27.3%,比杭州也少了近900亿元,差距越拉越大。南京的郊县整体实力还不强,与昆山、江阴等相比差距还很大,苏州、无锡2005年以来分别有11个建制镇入围全国百强镇,南京一个也没有。从“好”的方面看,南京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也由省内领先退至去年的第三位。财政收入已远远落在苏州后面,又面临被无锡赶超的趋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深圳相差10多个百分点,增长缓慢。去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仅相当于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实践已经充分印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这就是南京的最大现实。居安要思危,居危更要思危。全市各级干部都要清醒认识发展的差距,清醒认识面临的挑战,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更高的发展追求,确立更高的目标定位,找准南京新一轮发展的“省内坐标”、“国内坐标”和“国际坐标”,力争在新一轮科学发展中走在前列。

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是南京干部群众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束缚的根本途径。源潮同志曾经在全市负责干部大会上讲,“南京是个好城市,南京的人民是好百姓,南京的干部是支好队伍”。我对此深有体会,感到这就是南京科学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南京走在前列的重要保证。现在,南京干部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是好的,是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工作是认真努力的,这是我们与自己比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但比照国内外先进地区,横向比较我们的差距还是不小的,不容乐观。一些问题令人堪忧,急待警醒,急需改进。有些干部思想观念跟不上科学发展新形势,对什么是科学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学得不深,想得不透,信息量不够、眼界不宽,经验转型滞后于发展转型;有些地方、部门和干部工作标准不高,处于一般化的工作状态,看到先进不学习,自己落后不着急;有些干部求稳怕冒、安于现状,锐气不够、闯劲不足,创业的激情不大、干事的热情不高,争先进位的意识不强;有些干部害怕矛盾、回避问题,遇到困难就退缩,碰到难题就扯皮;有些干部浮于表面、忙于应付,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落实任务不得力,推动工作不深入,执行力不强;有些干部敬业不够、投入不足、干事业抓发展的精力不集中。

这些消极的状态已经成为制约南京发展的主要障碍,成为企业和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问题。扫除这些障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大力推动新的思想解放。先解放思想、真解放思想、快解放思想,就是要体现到振奋精神上,就是要落实到转变作风上。要切实创造让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公道正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平台,使他们有舞台、有条件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中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选拔重用那些坚持科学发展、善于科学发展、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善于破解难题、能够打开局面的干部,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完善机制,让优者上、能者上、强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强而又强。

二、紧扣走在科学发展前列目标,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在重点方面、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刚刚召开的市委全会,贯彻省委要求,坚持继承创新,明确了新阶段南京全局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坚持科学发展、强化创新驱动、赢得新的优势、奋力走在前列。大力推动新的思想解放,是贯彻落实好这一工作思路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先导,是南京思想解放历史进程的发展和提升,我们既要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思想解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发扬好,更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未来应对思想解放的新课题。紧密联系南京发展实际,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要集中唱响“三个弘扬”的主旋律,即弘扬科学、进取、服务的发展意识,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的时代精神,弘扬面向国际、追求精细、提升效能的务实作风,以思想解放的新成果推动南京发展的新跨越。

第一,牢固树立科学、进取、服务三个意识。南京能否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前列,关键看整个城市的发展理念能不能与时俱进、走在前列,归根到底看各级干部的发展意识能不能与时俱进、走在前列。这是关系发展走向的方向盘,这是决定发展成果的发动机。各级干部要切实树立强烈的科学意识。新一轮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发展,鲜明导向是又好又快。实现科学发展,科学意识是必备前提。我们多次强调,科学发展,第一要义仍然是发展,不同的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动力以及衡量发展成果的那把尺子。实践已经充分表明,在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上,谁转得早谁就早主动,谁转得快谁就快获益。要争取新一轮发展的主动,多分享新一轮发展的蛋糕,必须切实在发展意识上转变,通过思想先解放、真解放、快解放,在全市各级干部中普遍、深入地树立起科学发展的意识,使大家的观念认识都自觉地往科学发展观上靠,往优化发展标准上贴,真正做到全市上下认识一致、步调统一。

只有这样,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才有坚强保证。各级干部要切实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认识挑战、看清问题、找准差距,只是思想大解放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自我超越的勇气,有没有创新突破的能力去对待困难,赢得发展新优势。过去我们讲发展,提出“争先进位”四个字的要求,强调快发展、强调发展速度“一马当先”多一点,那时的宏观政策要求是“又快又好”。现在国家对发展的要求转到了“又好又快”上,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停一停、歇一歇,就此放慢发展的脚步,争先进位仍旧是我们面对的形势任务要求,也是这些年大家已经形成的思想共识,但说全了说准了应该是“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八个字的要求,要更多强调发展质量效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齐头并进”。这就是形势要求变了,我们的发展意识也要跟着变,不变不行,不变不转不仅不会进位,反而有可能走到反面,影响长远发展。形势发生变化,更要树立进取赶超意识,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确立更远大的目标追求,敢于同先进比、与强者赛,从传统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从已有的成就包袱中解放出来,以坚定的信心去面对困难,以勇于争先的进取意识,寻求迎接挑战的办法。

我听到一个说法: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落后找借口。南京人就是要有这种气魄,这种豪情。要把思想超越的能量释放到争创“五个优势”工作上,聚集到“五个走在前列”目标上,以思想的大解放、认识的大提升引领南京的大跨越、大发展。各级干部要切实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环境是生产力、服务是竞争力。结合南京实际,要通过解放思想,突出做好“四个服务”。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意见,特别是在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困难等方面要加大力度、用更多办法。千方百计为基层服务,创新服务理念,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精简环节、压缩时限,尤其是当基层遇到发展难题时,要主动想方设法协助他们寻找破解难题的办法。凝心聚力为发展服务,要把心思用在求发展上,把精力投到干事业上,不说空话大话,腾出时间多搞一些调查研究、多办一些具体实事,多求发展的实际成效。真情实意为驻宁机关单位服务,要经常性地深入大机关、大单位,了解他们的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三创”精神。市第11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在实践中,大力倡导“三创”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南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是,与先进城市相比,我们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潜能还没有充分发挥。根据市社科院提供的材料,杭州人自认为创新创业精神较强的高达88.6%,而只有39.8%的南京人认为自己适合创业。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解放思想,迫切需要继续弘扬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时期市民精神,迫切需要在全体人民中激发励精图治创大业的勇气、开拓创新闯新路的锐气、敢于超越争一流的志气。要从思想上强化锐意创新精神导向。创新是南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希望,也是南京未来发展的主脉。创新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大家都要想一想自己敢不敢创新、会不会创新、能不能创新,是否把创新落实到战略上、思想上、工作上。在战略上,要真正把创新作为南京新一轮发展的“魂”;在思想上,真正把创新作为思考问题、科学决策的“源”;在工作上,真正把创新作为处理问题、破解难题的“本”。

要以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为契机,通过大力推动新的思想解放,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个关键,坚决革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坚决改变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做法和政策规定。要针对南京自主创新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三大现实问题,扭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下大力气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平台,加快建立起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新模式。要抓住营造创新文化这个重点,大力倡导和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社会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善待挫折,激励成功,让南京成为一个创新创业者向往之城。要从思想上强化艰苦创业精神导向。我们南京人朴实忠厚、善良纯朴,但面对市场经济大潮,面对激烈的发展竞争,还存在着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的现象。要破除小富即安、小胜即满的意识,破除转变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意识,增强发挥优势、走在前列的勇气和胆魂,树立敢于创业、奋发进取的雄心和壮志,奋力走在全省新一轮发展的前列。要破除重官轻商、重工轻商、重文轻商的错误思想,使更多的南京人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自强不息,敢闯敢试,勤劳致富,把南京广大群众的致富愿望充分激发出来,把南京科教资源所蕴含的生产力充分释放出来。

要广泛动员,全民发动,使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成为南京城市文化的显著特征,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形成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要从思想上强化立志创优精神导向。创新的实质是人无我有,创优的实质则是人有我强。只有树立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只有挑战自我,勇于攀登,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城市竞争中真正实现争先进位。要突破一般的工作目标,树立更高的发展标杆,在全国、全球的坐标系中找差距、找目标、找对手,敢于同高的攀、同勇的争、同快的赛,力争在全省、全国同类城市发展中走在前列,力争在世界城市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突破一般的工作要求,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制约,不为常规的眼光所局限,不为既得利益所羁绊,自加压力、奋勇争先,创造更加优质产品、更加优良服务、更加优秀品牌。要突破一般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形成各个劳动者创优争先、各个单位励精图治、各个地区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要把能否创优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标尺,使那些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同志加快前进,使那些慢慢悠悠不着急的同志赶快转变,投入到争先创优的发展热潮中去。

第三,切实突出城市国际化、管理精细化、执行效能化工作取向。南京城市发展已经到必须加快与国际接轨的现实阶段,这对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思想大解放,推动城市国际化、强化管理精细化、提升执行效能化。推动城市国际化,就是要以国际理念、国际视野、国际标准谋划城市的发展。我们要坚决克服“不敢”国际化的问题,深刻认识到,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南京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向型经济占了很大比重;南京的服务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占了很大比重,南京已经初步融入了世界城市体系,国际化离我们并不遥远。要坚决克服“不愿”国际化的问题,深刻认识到,国际化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的发展潮流,如果还是眼光向内、坐井观天,只能被这个潮流所淘汰。要坚决克服“不善”国际化的问题,要深刻认识到,推动国际化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方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发展快、发展好的城市,往往是国际化步伐快的城市,往往是地方决策者、管理者善于精于面向国际争取资源、面向国际拓展空间的城市,国际化的大潮决定了,必须通过解放思想,提高各级干部在经济国际化背景下推动工作的能力。

全面发展的理解篇7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新趋势

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一半是指,在进行经济管理中,专业人员不断的进行总结和研究,使得经济能够跟上较快的节奏发展,以至于能够适应经济和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本篇文章向我们详细解释着关于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以及叙述关于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全球化推进我国经济发展

伴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改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改变与结构的变化。在此前提之下,经济结构会不断的向人们展示自身的魅力,这样做可以进一步为自己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资金和市场的吸引。

(二)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加强自身经济建设

对于经济管理单位来说,应该鼓励新技术的研发及使用,为了能够鼓励企业中以及社会上的科学技术人才进行相关内容的研发,可以设立一个奖励机制,把得到认可的项目进行奖励,这样的话能够促进行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树立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在经济管理上,应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充分认识和掌握当前造价管理中相关的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应用于具体的经济管理中。

(三)当前经济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1.我国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根据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前进与发展,但是在发展的期间,并不能将社会主义发展的国情进行改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专业人员更应该加强对其落后的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控制与改善,不断的进行学习与改善,结合自身,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条件与方式。2.使用正确方式将问题进行解决处理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要坚持让正面思考变得具体。子曰:“思而不学则殆”。思路决定出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只有管理者通过让正面的思考变得具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业观,才能真正用正确的思想支配行动,从而使它成为用以分析和处理企业发展中各类问题的基本原则,让企业管理真正走上事有所知,物有其管,人尽其职,物尽其用的规范轨道,让正面思考变得具体,是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前提。专业人员应该使用正确方式将问题进行解决处理。

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一)强化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建设

在强化经济管理,要充分考虑现代化社会在发展中发生的一些变化,根据这些情况,系统性的将企业经济体系进行完善与总结。根据相关背景,结合实际,将企业管理进行实际的汇总,改变之前较为传统的思想意识,建立健全适合现代化发展的形式。将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制定出适合当前发展的优化管理经济方式。

(二)实时发挥市场对经济发展作用

在建设中,要充分研究认识经济建设发展的管理制度,并且还应该进行经济策略的制定,要考虑企业和市场价值的要求。根据实际的市场经济,将经济发展形式进行创新优化管理。

三、企业经济发展策略

(一)详细解读国家经济政策

具体来说,企业自实行经济管理时,在现代化的经济条件下,政府人员不再成为能够掌控市场的主要操作人员,但是国家比较重视的,那么政府人员就会加大对其投入。因此,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子在进行经济管理控制时,需要使用正确的方式去解读与国家发展顺应的政策,借助政府的力量将其进行全面的建设。首先,企业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经济制度的解读,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行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还需要注意一定要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其次,企业部门之间的人员应该进行全面的交流与合作,进行经济策略的研究与控制;最后,政府人员应该将经济政策放宽,把握好市场,争取将国家经济建设的完美无缺。

(二)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与更新

专业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创造出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对之后的经济发展进行详细的规划与制定。因此,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掌控,只有这样,才能将经济发展出合理有效性。专业人员应该利用政府的功能“无形的手”将经济建设发展到最大化。专业人员成立相应的组织,将经济建设做到全面可持续化发展。

(三)加强企业经济制度管理意识

根据实际情况显示,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需要一个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这是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然在思考如何打造一个健全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之前,企业应该思考怎样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算是健全的管理制度。首先,一个健全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必须符合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切不可天马行空或者形而上;其次,一个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必须是有效率的,可以充分的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最后,一个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必须稳定的,它不以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从而杜绝“人走茶凉”或者“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现象出现。

(四)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

当前经济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国家的相关人员在管理上的方式比较落后,管理制度不能健全,相关技术人员急缺,不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能在竞争的环境之下取胜,对创新的意识比较少。因此要想长时间立足,就必须结合实际,结合自身,全面培养各种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训可以是员工的在岗培训,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让他们能够了解到社会比较先进的处理技术,然后找到运用到自己企业之中的方法,保证人才的稳定性和上进行。

四、总结

综合上述情况来看,相关专业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的特点,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使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出使用的合理方式,这样做可以将经济进行全面化建设。专业人员更应该强化自身经济建设现代化专业技能培养,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将经济建设推向全面的发展与进步。使得相关经济进行全面的掌控与发展,将经济建设更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姗姗,张弘毅,王志涵.浅谈信息化建设模式下的企业管理理念创新[J].河南科技学院经济系,2014(6):104.

全面发展的理解篇8

目前,全市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我局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努力做好改革创新工作,积极推进____烟草的发展。这次讨论学习对单位的发展以及对我本人自身的理论素质的提高是十分重要、非常及时的。对于我们更好的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必将为单位全面完成20__年各项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____烟草在____的带领下,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对照上级的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与全市、全省、全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来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要认真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活动,切实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破解企业发展的难题。我认为,解放思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找差距,实现思想上的新突破

解放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先导,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是否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要求相适应新的思想观念、工作理念。纵观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大突破、大发展。在大讨论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深刻的认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大讨论的重要意义,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讨论时深刻认识,在理解上准确把握,在工作上,能够结合企业实际,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同时,要结合企业实际,不断的解放思想,认真地反思我们的工作,深入查找企业在发展思路上存在的思想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要强化敢于大胆的试,大胆闯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先突破企业发展的思想上瓶颈,全面解放思想,寻找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新企业发展的理念,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大讨论为契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单位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科学的决策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企业的发展的各项工作,要以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科学决策科学发展。把企业发展作为是第一要务,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在管理理念上要不断更新,在工作思路上要不断拓展。在工作效果上追求高效,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不断的转变,加快自身发展。

三、强化工作作风建设,求真务实,注重实效

全面发展的理解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21-01

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教育要肩负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物理学科作为一门既能够给学生以知识,同时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物理学科教学的作用,在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本文就通过高中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展开论述。

一、教师要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物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才能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就目前高中物理教师而言,教师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依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面对这一事实,为了转变目前重理论轻能力的物理教学现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通过物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首先应该让教师认识到通过物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继而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更多发展的机会。

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然而教师不仅要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更要具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通过物理学科教学虽然能够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然而想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在实际的教学中去归纳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物理学科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很多在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现象,同时也能够对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有更加科学的认识,这就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习的物理知识点增加,虽然有些现象是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但是却与实际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从理论的角度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能够通过物理知识的应用,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一个学生是否有开阔的视野,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开阔的视野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在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穿插一些与物理课堂教学相关的,同时又能够扩展学生视野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了解到更多。

四、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管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言,还是于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具有核心竞争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就是自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高中物理这门有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必要。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本身学习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物理是一门在创新中得到不断发展的学科,可以说创新是推动物理学科发展的灵魂。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习的学科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很多复杂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通过对多个知识点进行灵活的组合与应用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而在对多个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的过程中,无疑就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在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会明显感觉到思维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管是在学习简单的物理概念的过程中,还是在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维活动。实际上学生进行有效思维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思维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学生个人也要把握好每一个进行思维的机会,使自身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五、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是现代社会十分流行的一个名词,同时也是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个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单凭个人的单打独奏,想要取得成功变得十分困难,只有有效的团队协作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物理是一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学科,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呢?本人认为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全面发展的理解篇10

市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定,从十月份开始,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市委交给我们的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更是推动管理处后勤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我们一定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坚决执行好市委的部署。

为了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我处在市委动员会议之后,及时成立了南大院管理处党总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已经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指导组同意,确定我处内设五个党小组,近五十名党员和其他干部职工参加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召开这次大会,就是要动员全处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上来,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在全处迅速掀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高潮。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和载体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局,始终坚持为领导、为机关和基层服务。下面我就如何搞好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大院后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我处坚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和主题,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学习日益深化,认识逐步提升,实践不断推进。但也存在部分党员的认识层次还比较低,理解范围还比较窄,领会程度还比较浅,在工作指导上还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把全处党员干部的思想真正统一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上来。

只有把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好,才能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才能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在改革创新中促进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在从严治党中凝聚党心民心。

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把握好指导思想,立足后勤工作实际,扎扎实实搞好这次活动。

在后勤工作中,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全处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处党员干部受教育、后勤管理服务上水平、大院干部住户得实惠,紧密结合我处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后勤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处广大干部职工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后勤管理服务协调发展的各个方面,奋力开拓全处科学发展、大院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学习实践活动要突出解放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一批重要思想成果;突出边学边改,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管理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形成一批重要实践成果;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创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重要制度成果;突出转变作风,加强处党政领导班子和全处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形成重要党建成果。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对事关我处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形成共识,自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后勤各项工作。

2、理清后勤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服务协调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着重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领,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后勤工作的本领,提高灵活运用掌握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本领,提高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本领。

3、解决后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升科学发展水平。把查找和解决问题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紧密结合实际,下实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下实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推动科学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4、健全制度体系,创新科学发展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后勤工作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的决策指挥、操作执行和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机制,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5、推动后勤各项工作,构建科学发展格局。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后勤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作为构建科学发展格局的重要机遇,努力实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在加强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展,着力构建我处科学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把握好基本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逐步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后勤事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贯彻群众路线。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做到每一个阶段都坚持群众参与,每一项成果都坚持群众评议,每一个环节都坚持群众监督,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3、正面教育为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党员干部的发展积极性。

4、注重改革创新。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围绕市委提出的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载体,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积极探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和方法,树立新理念,提出新举措,破解新难题,取得新成果。

四、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在转变观念、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密联系实际,着力解决五个方面的重点问题。

1、按照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着力解决发展后勤工作中的思路不宽、创新模式不够、节能减排滞后、国有资产管理不细、部分同志执行制度不严的问题。

2、按照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着力解决执政为民的认识,倾听群众意见,对弱势困难群体的疾苦关注不够,对和谐稳定重视不够等问题。

3、按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着力解决服务意识弱,不能妥善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4、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着力解决少数党员服务科学发展的意识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少数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实的问题。

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抓好以下几个做法: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一是按照中央确定的内容组织学习。

①中心组学习;②集中培训;③个人自学自写体会等形式。

二是紧密结合本单位的特点深化学习。

①请专家辅导;②深化党员干部职工对发展观重要性的认识。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习的实际效果。

①典型引路;②通过案例剖析深化学习;③开展“科学发展在身边”、“为科学发展进一言”活动。

2、坚持突出实践特色,务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观主题确定具体的实践载体。做到“三个率先”的实践:学习率先、工作实践率先、解决实际问题率先。

二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强化实践特色。

3、坚持围绕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一是着眼于更加明确“四个清醒、四个不为”即:清醒地认识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清醒地认识后勤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清醒地认识后勤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征,不为传统的后勤工作模式所局限;清醒地认识南大院管理处在整个后勤系统发展大格局中的方位和水平,不为目前的工作成绩而停滞。

二是组织好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展“要不要,能不能,会不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三个问题”讨论:

①在明确新形势、接受新任务中要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②思想不解放有小富则安“能不能”贯彻科学发展观?

③后勤工作年复一年,管理服务依旧“会不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三个问题”的讨论,积极创新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目的是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调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4、坚持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组织广大党员全员全程参加。

一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走在前、作表率。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抓。处主要领导带头学习调研,带头解放思想,要主持研究分析检查报告,主持制定每个环节的方案,班子成员按照分工认真落实各自的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是要求广大党员全员全程参加。各党小组、各科室、各工作小组要结合实际建立学习园地,编发党员的学习体会和工作建议简报,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们要通过开展“科学发展观在我身边”“后勤党员在行动”“工、青、妇学习论坛”等多种形式,吸收团员青年、工会、妇女等组织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提倡“党员登高计划”,从实际出发引导广大党员对照科学发展观,从思想觉悟、业务技能、工作政绩等三个方面寻找差距,改进提高。

5、坚持群众路线,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内外群众满意工程。

一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和吸收群众意见。要采取“大院问卷”调查活动,组织群众代表直通车行动,敞开大门,请群众参与进来,征求意见建议,把群众参与落实到学习活动全过程。

二是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

6、坚持结合实际,在对后勤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途径、发展方法上形成共识。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普遍要认识到管理服务的实质,要看到工作的不平衡,要看到处情的特点:内部人员多、工作涉及面广、服务对象情况复杂、财力上底子薄、方方面面欠发达。

让大家必须牢牢把握努力于快、服务于好、质量要高,做到又好又快的总体取向,继续牢固树立强力发展、跨越赶超的思想。

让大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树立六破六立”的思想,即:破除单纯追求客观真理,不顾环境代价的思想,树立“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观念;破除片面追求个人发展,忽视整体建设的思想,树立大局意识,全面协调的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思想,树立开放创新,敢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观念;破除狭隘的自由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树立“一盘棋”的全局观念;破除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树立服务优质至上,效能第一的观念;破除追求个人政绩,忽视群众利益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观念。

7、坚持认真研究把握方案,结合处情提出的“问题”,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积累经验。

一是如何突出后勤工作的实践特色;二是如何突出抓好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三是如何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四是如何确定活动的阶段和具体步骤;五是如何加强对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六是如何坚持群众路线;七是如何评价活动成效;八是如何巩固发展活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