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十篇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十篇

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5:16:05

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煤矿社区计生;信息化管理;现状与对策

一、煤矿社区基本情况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袁庄煤矿社区位于安徽北部城乡结合部,这里人流、物流、信息流十分发达,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流动人口、下岗无业人员的大量增加,无疑给煤矿社区计生管理服务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针对新形势、新问题,社区不等不靠,主动出主意想办法,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矿区计生工作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社区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与实践进行简要分析。

二、信息化管理对计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积极推动矿区计生工作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当前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等方面的协调性,是党和国家制定人口政策,实施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效性有重要作用。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整合人口信息资源,把握人口资源现状,为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人口的素质、结构、分布、迁移规律、老龄化特征、就业状况、健康状况以及收入状况等重大问题搽建了高效而开放的平台,有利于加强对矿区人口问题的研究,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支持与参考。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市、县以上的人口计生部门都配备计算机,初步建立业务系统,为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条件,计生工作的信息化日益成为了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重要部分。

三、目前煤矿计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现状

我国计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截止到目前,全国已经有95.6%的乡镇、街道人口计生部门都配备了计算机,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网络互联。75%的县级及其以上的人口计生部门开始应用信息系统对计生工作进行管理,初步形成了综合管理、服务提供、科学决策的应用体系。在基层,计生工作的信息搜集,传递与处理渠道也已经逐步完善,计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和国外以及国内其他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的部门而言,我国计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主要表现在:(1)信息化管理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计生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因此,煤矿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也遵循系统的规律,逐级逐层的展开,而不能只是在一条线上开展或者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2)信息资源的开发不足。由于在信息化管理建设中难以统一,煤矿社区计生工作中网络数据库的建设存在着大量重复建设的现象,各子系统都有各自的网络,但各系统之间就像一座座孤岛,这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而且,我国目前在计生工作中所使用的软件均已单机产品为主,主要投放在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以及上层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这不仅使得软件的维护与更新变得非常困难,而且,势必会导致基层与上层之间缺乏数据连接,信息化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同时,计生工作的相关部门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方面花费大量精力,在信息资源利用的创新方面却投入很少,这直接导致计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难以有效开展的原因。(3)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明显滞后。目前,主管计生工作的相关部门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存在着滞后的现象。相当多的工作人员虽然掌握了信息化的相关工具,却不会或者不能运用信息化设备为公众服务,这也是当前需要积极推进计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原因。造成选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广大计生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强,使得信息化的成果并未见到成效。第二,目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本就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提高。

四、加大计生信息化建设力度

人口变量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很基本的,且具有全局意义的变量,人口发展战略乃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基础性、最根本性的战略,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是制订人口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最重要的依据。要抓紧制定“十二五”等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始终要把人口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观念中去思考,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去把握,从另一方面来说,要实现由“就数量谈人口”到“就发展谈人口”的观念转变,着重探讨人口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种种复杂的关系,建立科学发展现的指标体系和决策支持系统。加强人口规模、趋势、素质、结构等人口和计划生育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煤矿社区当前面临突出问题的重要办法,才能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篇2

一、“*”成效与问题

“*”期间,河南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努力工作,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现代化管理与服务体系,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建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专网。建成了省到省辖市,市到县(市、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广域网,所有乡镇(办事处)建立了wiS系统,省市两级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大部分县(市、区)实现了上述目标。

二是促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通过建立和应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既起到指导工作和服务群众的作用,又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用于平时专题调研和年度目标考核,简化了工作程序,增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决策质量。全省计划生育系统信息专网的建成,使省、市、县级之间的通讯更加快捷便利。上级的重要文件和工作安排,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输,为各级超前安排工作争得了主动权。各级计生工作人员逐步摆脱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政务信息、业务信息和统计信息等基本实现网络传输。随着“三网一库”的建立,各级计生部门用于决策的信息日益丰富,各级领导的决策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利用信息资源指导工作的作用日益增强。

四是拓展了对外宣传的空间,初步实现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随着国际互联网、公众信息网的开通,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基本动态,伴随着信息网络传向社会各个领域,为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了新的渠道。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已由过去单一的育龄妇女信息管理,逐步发展成为融政务信息、育龄妇女信息、计划统计信息、流动人口信息、财务管理信息、计生协会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资源,能够为社会有关部门提供婚姻、生育、节育、就业、老龄化等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树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良好形象,提高了网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促进了与公安、统计、民政等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计生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互通互联得到加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五是构筑了省级人口数据中心网络应用平台。20*年,我们抓住国家建设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的有利时机,主动申请,争取到发改委的支持,成为全国六个项目省之一,并以信息化国家立项为契机,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同时,应当看到,河南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计生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滞后于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不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市县人口计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应用深度和应用广度不够。特别是近几年,差距拉大更为明显。三是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偏低,网络应用效率不高。四是信息员队伍知识层次偏低,滞后于工作的发展。全省现有专职计算机技术员、操作员配备比例很高,但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少,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主线和职能,以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为核心,以建设应用系统为主导,以开发信息资源为目标,以信息化国家立项为契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调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优化管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要坚持开创性和继承性的有机统一,整合和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和人口计生信息资源,发挥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专网优势,以信息化手段带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带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管理,分步实施。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归口管理、分步实施、协调推进。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涉及全系统的基础应用项目以及跨地区的项目,要由省人口计生委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筹推广应用。

二是突出应用,促进改革。把推进信息化与促进改革发展结合起来。要紧紧围绕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线开展信息化建设,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全面理清各项管理业务,优化管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和管理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把信息化建设融入管理与服务,不断增强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的能力。以信息化手段带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推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三是加强协调,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同相关部门间、地区间的网络互联互通,注重综合协调,提高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

四是提高效益,保证安全。把握好速度、效益、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使用成熟、稳定的信息技术,优先采用集中建库的技术路线,降低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总体目标

依托全省人口计生专网,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依托政府专网,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服务业;建成以人口宏观信息和育龄妇女个案信息为主体的省级人口数据中心,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操作运用能力大幅度提高。“*”末,全省信息化应用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全国信息化先进行列。

(四)具体目标

1、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省辖市人口计生委、县级人口计生委设立人口信息中心。省辖市人口信息中心,承担起本市的软件维护任务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相关人员的培训等。

县级人口计生委或信息中心至少配备2名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1名网络管理员、1名信息技术员。乡级计生办要配备信息技术员。专业技术人员要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历。市级要求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县级具备大学专科以上,乡级要求中专以上学历。

各级人口计生系统信息技术人员每人每年不少于两次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

县级及县级以上的网络管理员取得信息产业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证书和“数据库管理员(DBa)证书”。

2、基础建设

2006年,按照《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规范》要求,加强基础建设、网络环境、人员配备、数据库质量整顿,巩固和提高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在基层经常性工作中的应用,增强市、县两级育龄妇女综合数据的分析、运用能力;各省辖市建立人口信息网站,各县在本市人口信息网上实现链接;市、县两级机房建设要达到规范化要求;建成设施配套完备及安全稳定的省、市、县、乡四级网络,建立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平台;省辖市和部分县建立数字化服务站;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信息系统在全省得到普及应用。

2007年,全省达到网络通讯方式的统一化管理,结合软件系统的要求对全省人口计生专网和网络设备进行整体改造,省、市、县带宽升级;结合省政府对电子政务网的要求,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网逐步实现全系统的内网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的内外网隔离;所有县建立数字化服务站;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应用系统开展工作。

2008、2009年,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远程双向视频会议室;优化网络环境,拓展服务领域,开发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应用软件,实现与政府其他部门信息互联共享。

2010年,建成以省级人口数据库为中心,以人才资源为保障,集网络环境安全稳定、软件系统功能完备、信息纵向交流畅通、横向共享便捷为一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管理服务平台;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信息应用系统在村级普及推广;信息化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3、软件开发及应用效果

2006年,《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河南省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及《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系统》等软件在全省得到普及,所有县(市、区)数据纳入省级人口数据库集中管理;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要求初步实现《全国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软件有关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2007年,开发《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政调评估系统》、《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报表管理系统》等业务软件;全省人口计生专网作用发挥良好,公文、信息、值班、会议、督查等主要办公业务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

2008、2009年,根据业务需要开发新的业务系统,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2010年,实现全省人口预测、统计分析信息和综合决策信息一体化。

4、资金投入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将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年度计划生育事业费预算,专款专用。按照建设与维护并重的原则,在规划项目建设资金时,要落实项目建成后的维护经费,建立科学、合理的维护机制。要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支持,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体系中,要把信息化工作摆到事关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列入议事日程。要充分发挥人口计生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规划、调度、协调、督办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考核评估的力度,逐步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党政、人口计生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严格奖惩。

(二)建立稳定的信息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

财政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主渠道,各级政府要将人口信息化建设日常经费和项目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并随着事业费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政府采购和项目招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积极探索开展社会服务,建立投资的社会补偿机制。

(三)抓好各级信息技术机构和队伍建设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稳定现有技术队伍,加强信息技术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信息化人才的稳定和引进。要加强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把信息化知识和技术培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常抓不懈。加强岗位练兵和继续教育,建立分层次、分类别、重实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制度,对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和信息化专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争取用5年时间,使人人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培养一支掌握信息应用、熟悉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健全制度,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十分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信息安全观念,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安全体系,做到信息安全与规划、建设和发展“三同步”。要对现有的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论证和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与应急建设等工作。要制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规范,统一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逐步推广应用网络资源安全证书认证系统工程,保证政府信息网络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同时,切实抓好各级人员的信息网络安全保密教育,增强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

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管理效率

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繁琐,需要深入社区,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计划生育和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与耐心。计划生育的档案管理一直是作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来进行使用,社会在不断发展,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进行动态的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社区内流动人口、农民工、育龄夫妇计划生育档案的管理。

1.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内容

1.1社区内常住人口计划生育资料的填写

社区内常住人口的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婚姻情况、怀孕信息等,这些信息都要按照要求进行填写,不能够涂改,也不能缺漏某些信息。在每一年的年初,发生变动的信息都要重新填写,每一年的年末都要将变动的信息进行采集、核查,保证其准确性。社区每一年都要将常住人口计划生育档案进行上报,包括社区内的总人口数、居民组的名称等,并上报上年末本社区的计划生育基本情况。社区生育指标的审批要具有完备的手续与资料,夫妇申报的第一个孩子要在街道具备一套完整的资料,社区内有一份申请表以及相关资料,申报的第二个孩子同样也要在街道有一套完整的资料,除此之外,还要有能证明生育情况的材料和相关的特殊情况说明材料,以证明夫妇符合申请二胎指标的条件。社区工作人员要对常住人口进行随访,并做好资料的记录和存档,资料整理之后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做好标记。

1.2社区内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档案填写

社区内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档案包括社区内流入人口资料、流出人口计划生育档案资料。社区内的流入人口登记簿有三类,包括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流入的未婚女性、流入的育龄男性,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要具有婚姻证明,持有准生证的已婚育龄妇女,其准生证每半年要验证一次并做好记录。社区内流入人口离开时要在备注栏内写明离开的时间,资料上报时要及时进行变更。流入人口的婚育情况发生变化时,要由本街道进行变更,并加盖街道计生办的公章。社区内的流出人口登记簿有三类,包括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未婚女性、育龄男性,填写内容包括其基本情况、怀孕、生产等信息。这些内容都不能用铅笔填写,而且不能存在缺漏与涂改。

2.做好社区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计划生育是关系到我国人口素质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大事,社区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计划生育作为我国长期国策的重要性,认识到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性。作为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基层的社区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社区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只有坚守岗位,才能够促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2配置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管理系统

计划生育档案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因此,档案必须要实现完整、准确、完好的保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为社区配置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可以保证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配备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同时,社区还要选拔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以实现计划生育档案的及时更新,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并让档案信息通过软件系统实现共享。

2.3提高对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社区计划生育档案动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在基层社区中,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等同起来,加大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持。社区是我国计划生育最小的基层单位,只有先搞好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管理工作,才能够不断积累经验,做好全国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

2.4做好资料录入和档案建立保存工作

计划生育的资料记录以及信息建档必须要保证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要有理有据,并进行反复核对,避免出现缺漏。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提高自身的责任感,认真做好每一项计划生育资料记录和信息建档工作,使计划生育档案真实可靠,准确详实。同时,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要加强内部监督,实行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2.5认真做好上报工作

在计划生育档案建立的同时,还要进行档案资料的上报,上报时要保证资料的准确与详尽,上报资料应当与档案资料保持一致,动态数据也要准确无误。进行资料上报时,计划生育的资料信息要进行及时变更,上报材料不能弄虚作假,如果出现漏报的情况,在下次上报时要对资料进行说明。

3.结语

计划生育是控制我国人口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少生优生的重要措施。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作,社区的计划生育工作是最基础的计划生育工作,只有抓住基础,从基层做起,才能够搞好整个社会的计划生育工作。实现社区计划生育档案的动态化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责任感,建立健全动态化档案管理体系,才能够不断提高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篇4

一、认真组织,精心谋划,构建科学严密的核算体系

九社被确定为会计核算试点单位以来,以有利于统一品牌、有利于提高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发挥整体优势为出发点,以成立核算中心、健全核算体系为载体,按照“有统有分、统分结合、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总体改革原则,积极策划,周密部署,使统一法人及会计核算工作全面推进。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实现统一法人后会计核算体系的根本转变,切实发挥好统一法人的整体优势,防止简单的“翻牌”现象,九社被省联社确定为会计核算试点单位后,先后召开班子会、社务会及基层信用社主任会议8次,对统一法人会计核算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同时,成立了联社一把手为组长、主管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统一法人会计核算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业务人员成立办公室,做到各部门、各岗位责任落实,分工明确。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由于农村信用社在两级法人体制下,走过了50年的发展史,受传统经营模式影响,统一法人后,必然要面对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比如:原经营状况较好信用社的员工,担心统一法人后优劣难分,干好干坏都一样;原较差信用社的员工认为组建统一法人后不需努力也可坐享其成;原处于中游水平信用社的员工,会左顾右盼,徘徊不前;信用社高管人员最担心的则是取消了法人地位,经营自会受到影响。为了让干部职工都能够了解统一法人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使他们摒弃依赖思想和消除顾虑,积极支持统一法人会计核算工作,九社本着舆论先行的原则,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广泛宣传发动,在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的基础上,精心进行帐务组织,按社设立损益考核台帐。对不良贷款、应收帐款、历年亏损挂帐等历史遗留问题设置辅助帐簿,单独考核反映,帐务划转后仍保留原来信用社所处位置,并完整全面地反映其以后的经营成果,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统一法人后信用社经营权力没有受到制约,个人利益不会受到影响,“大锅饭”现象不会重演,内外部经营环境将会进一步宽松。通过宣传,营造了全员思想统一、上下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统一法人及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摸清家底,规范帐务。为了规范实行统一法人后的各项管理行为,九社做了以下准备工作:一是统一法人开业前重新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二是进行清产核资,全面核对帐务,盘点财产和低值易耗品,清理应收、应付款项,确保帐务“六相符”;三是将人股联社资金150万元全部退回信用社,重新吸纳企业法人投资股8万元;四是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1150万元分别按规定进行了处置,其中按比例补提呆帐准备金667万元、计提应付利息62万元、弥补历年亏损挂帐421万元;五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对6万元的递延资产进行了摊销。

(四)整合资源,明确职责。首先,合理设置职能部室。在原机关部室职能不变的情况下,对机关部室进行整合。整合前联社机关人数加营业部承担联社职能岗位人员共计52人,整合后减少10人。同时,将市区内的储蓄所全部划入营业部管理;撤并3个规模较小、位置偏僻的储蓄所。现在市区内共有储蓄所10个,并已经对其中4个储蓄所按照柜员制标准进行装修改造,建设精品网点。人员臃肿和机构重叠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其次,明确部室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整合后的各部门职责分别是:综合办公室负责行政办公事务、党建群团和后勤保障工作;核算中心负责经营目标考核、会计核算、联行结算、资金调剂工作;经营中心负责制定经营目标、业务指导、产品研发等;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安全保卫部负责安全防范管理、设施建设和经警队伍管理;资产保全部负责不良资产的清收和保全、抵债资产的管理以及检查基层信用社资产保全工作。

(五)制定细则,规范操作。一是根据辖内实际,在《吉林省县级农村信用联社统一法人会计核算与管理试行意见》的总体原则下,制定了《统一法人会计核算实施细则》、《授权授信管理细则》、《核算中心管理细则》、《不良贷款集中管理和处置意见》等9项配套管理制度,明确了会计核算、资金调剂、风险监测、经营目标考核等各项工作职责;规范了会计帐簿设置和科目使用,严密了帐务组织。统一法人后基层社使用的会计科目为74个,其中表内科目59个,表外科目15个;对财务事项实行统分结合,其中营业费用实行报帐制,上收的各项业务实行统管制,未上收的其他业务实行并表制。二是制定核算中心人员竞聘方案。公布核算中心岗位,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公开招聘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三是制定会计核算模拟运行方案,确保帐务合并和会计核算工作有序进行。

(六)模拟运行,成功划转。对《吉林省县级农村信用联社统一法人会计核算与管理试行意见》和九社配套实施细则,组织全辖会计人员进行了全面学习,重点对模拟运行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部署。2005年8月15日至28日,全辖利用两周时间采取“双轨制”模拟运行方式,实行两套帐同时运行。即:现行的两级核算体系保持不变,另编制一套会计传票按一级核算体系手工模拟运行。8月21日进行了微机模拟划转,将划转凭证和各项报表上报核算中心,核算中心按信用社上报的各科目凭证进行建帐,并将全辖信用社与核算中心会计报表进行了汇总。通过模拟运行,对信用社的会计报表、手工模拟的总分帐、自制的传票和联社财务报表、统计报表进行了详细的核对,在确认完全相符的基础上,全辖信用社进行了正式帐务划转,并一次性划转成功,现运行顺畅。

二、时间虽短,效果明显,一级法人核算优势初步显现

九台市农村信用社实行统一法人会计核算与管理后,通过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分级授权、单独考核,在管理和经营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促进了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

(一)经营管理上有新突破。一是费用管理手段创新。将营业费用管理集中到联社,分为统管费用、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三类。统管费用实行限额控制,统一管理,由核算中心按规定掌握统一使用,发生时信用社要事先向核算中心提出申请,由核算中心负责购买和维修。统管后有效降低了固定资产及各种大宗维修项目的费用支出。在核算中心组建一个月的时间里,全辖营业费用就实现同比下降

23万元。对固定费用实行报批制,发生时基层信用社可先在业务周转金科目垫付,月末前统一到核算中心报批,并由核算中心统一下划垫付费用。对可变费用实行收支配比制,在联社核定的比例内,可由信用社自主掌握和使用,联社决不干预和随意调用,给予信用社充分的经营自和发展空间,进而从根本上调动了全员经营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二是有效的减少了地方性税费支出。实行一级法人核算后,对外事项由联社“一口出”。一方面,各种名目繁多的地方性摊派费用将会明显减少;另一方面,税费由联社统一缴纳后,更加有利于用足用活国家优惠政策,免税期过后将会呈现税赋支出大幅下降。以2005年为例,九社辖内有25家信用社计划盈余2500万元,另有4家信用社预计亏损1200万元,实行一级法人核算后,按全辖轧差盈余额计算,少纳所得税240万元。同时,实行一级法人核算可以使多年来无法处置的历史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增强信用社抗御风险能力,极大调动和鼓舞了员工士气。三是信贷管理手段创新。授予基层信用社信贷资金管理权,由原来“一刀切”的传统授权模式变为集中管理、差别授权的办法,根据基层信用社所在乡(镇)农户资信程度、经济状况、信用社班子管理水平,对不同信用社主任和不同贷款方式分别授予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统一法人后最高授权额度由原来的信用社主任3万元转变为大社主任10万元、小社主任8万元、信贷员3万元。贷款差别授权方式,解决了过去管严就死、放松就乱、二者难以平衡的问题,有效调动了基层社经营积极性。同时,由于部分社贷款审批权限的适当提高,减少了报批程序,提高了信用社的办贷效率,既方便了客户,也有利于城乡市场开发和合理利用闲置资金,提高信用社经营效益。四是不良贷款管理得到加强。为最大限度盘活不良贷款,有效化解信贷风险,县联社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全辖的不良贷款进行了全面清查梳理,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成熟一个上划一个,其中对单户3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上划联社集中管理、清收和核算。由资产保全部逐户建立健全贷款档案和保全手续,并对不良贷款实行分类排队,区别对待,多方清收,无论是联社还是信用社,也不论是联社机关人员还是信用社普通员工,谁收回谁受益。同时,对没有上划的不良贷款,逐户逐笔落实清收责任人,并制定了具体的清收考核细则和奖惩办法,充分调动了全员清收积极性。

(二)会计核算质量和核算水平明显提高。实行一级法人核算后,全辖汇总报表以及各项提留和费用的管理、应收款的列支都由核算中心来完成,既减轻了信用社会计核算工作量,又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有利于统计数据口径统一,有利于对非生息资金的及时监测,有利于会计信息传递,有利于领导决策。

(三)起到了减员增效的作用。联社成立了核算中心,归并了原来财务部和营业部的部分职能,减少了管理环节;配备了精干的人员,实行扁平化管理。现机关编制为42人,其中核算中心编制为15人,比原来减少10人,多余人员都充实到业务拓展部。特别是改变了联社营业部多年来职责不清、目标不明、被动经营的不良局面,使营业部由原来的联社兼职“财政部门”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经营单位,由原来的多项职能到轻装上阵,由原来的无偿占用信用社资金转变为自求发展,实现了从不规范经营到良性发展的跨越。

(四)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实行统一法人后,更加有利于绩效工资方案的贯彻和实施,打破了多年来干多干少一个样,以及凭工龄定工资的传统分配方式。通过实施正确导向和正向激励,真正体现了收入靠贡献、岗位靠竞争、绩效挂钩、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五)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联社对信用社的资金实行“统一计划,集中管理,区别对待,比例控制”的管理方式,允许资金富余信用社在联社规定范围内自主运营,合理安排,统筹使用。资金不足的信用社向联社申请调剂,一律通过核算中心进行,并采取虚拟计酬考核方式;对长期靠调剂经营的信用社适当调高虚拟收入利率,有效杜绝了个别信用社重拆借轻存款现象,促使他们加强资金组织工作。同时,也促使资金闲置较多的信用社,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增加收入。

(六)各项工作成果显著。统一法人后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在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经营成果显著。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为10666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不含票据置换贷款)为36895万元,股本金余额达31653万元,实现各项业务收入9386万元,全辖29个信用社中有25个实现盈余,收支轧差后全辖体现盈余1588万元,比2004年多盈余1536万元,人均创利2.5万元。二是职工工资打破旧有体制,实行绩效工资。三是实现了安全稳定经营,没有出现经济案件。四是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加强了干部选拔调整力度,进行了中层干部调整,建立了后备干部梯队,创办了职工业余文化学校,优化了员工队伍结构。五是企业文化丰富多彩。以道德工程建设为载体,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文艺汇演、职工运动会、演讲、业务技术比赛、球赛等活动,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增强了队伍凝聚力。六是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诚实守信大讨论,广大党员认真学习,深入查摆,积极整改,党组织功能得到增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

三、理清思路,积极探索,推进统一法人社工作深入开展

九社将借助统一法人和核算体制的转变,进一步研究好绩效分配、风险防范、资源整合、机制转换等工作,加强调研,认真总结,以科学、严密、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为基础,逐步建立起适应于全市农村信用社发展和市场竞争法则的长效机制。

(一)继续整合城区机构。计划将九台信用社并入九郊信用社,变为九郊信用社的分社。这样,市区内仅保留一个联社营业部和一个城区信用社,比2004年初减少4个信用社。

(二)完善授权授信制度。既要将部分权力集中统一管理,又要将部分权力合理下放到信用社。在贷款发放权方面,逐步把贷款授权的额度适当提高;在财务管理权方面,县联社建立严格的开支标准和审批制度,信用社可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和管理本社的可变费用,以收定支,收支配比,收人多可多列支,以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

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篇5

一、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事关低生育水平的持续稳定,事关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要求各级、各部门把加强流动人口工作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来抓。今年4月,国务院颁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我区是流动人口大区,目前已达10万人,占我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他们大都处在生育旺盛期,且生育观念较为落后,流动性大,而适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特点和新形势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全区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

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精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上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实创新,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加快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的工作新机制,积极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部门联动,综合管理”的新格局,促进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

按照国家“三年三步走,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全国‘一盘棋’的目标要求,建立起‘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统一考核’”的工作新机制。

(一)统筹管理。进一步强化区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统筹全区有关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事项。统筹协调公安、劳动、卫生、计生、房管等部门的工作。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全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范围,切实做到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统一考核。要立足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纳入各街道、社区的工作范围,依托社区协管员队伍,开展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日常服务和管理。

(二)服务均等。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原则,积极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积极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等工作。建立流动人口登记建档制度,完善育龄妇女定点服务制度。依法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优先照顾,落实国家规定的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查孕查环、出具孕检证明等免费制度。要充分利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平台,采取多部门联动,协调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在就业、就医、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公布热线电话,拓宽渠道,及时妥善处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来信、来访,严肃查处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关的侵权行为,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三)部门联动。各相关部门要树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部门联动的“一盘棋”意识,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和综合服务等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全区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合作共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

(四)信息共享。各级、各部门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全员流动人口统计和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监测制度,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人口计生委、公安南开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建委、卫生局、区教育局部门要加强协调,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做好流动人口全员信息采集、录入、上报、和统计分析工作。完善社区楼门长、小区业主委员、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为主体的信息采集网络。把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与全员人口信息库建立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对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人口特别是对无固定居所、无固定工作的人员登记工作,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去向、婚育情况和联系方式。

三、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建设

(一)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与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区人口计生委要在已设立流动人口管理科的基础上,增加干部力量;街道要根据工作实际配备专(兼)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干部,负责本地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宣传服务和协助处理违法生育等工作。具备2名社区居委会计生主任的社区,要有一名主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同时与公安、劳动等协管员加强协调和沟通,共同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人口计生委要建立教育培训机构,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二)实施综合治理。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责任制,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各部门职责范围,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各单位、各部门在制定流动人口政策措施时,要搞好调查研究,主动征求人口计生部门意见,使之有利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从根本上消除存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盲区。区人口计生委要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指导、协调和支持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提高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公安南开分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建委、区房管局、区卫生局、区教育局等部门应当结合部门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相关管理制度,及时向区人口计生委通报在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等工作中了解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用人单位要认真落实法定代表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接受计划生育部门的监督、检查,在招聘外来人员时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做好登记,加强监管,并定期向计划生育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三)深化居民自治。充分发挥社区的前置性、基础性工作作用,以居民自治和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为载体,逐步建立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全方位、广覆盖的服务管理体系。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要管理好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及时向街道办事处通报相关信息。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有责任向属地的计划生育部门如实提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信息和情况。推行计划生育居务公开,促进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四、全面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将流动人口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统筹管理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格局。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日常业务工作,解决具体问题。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议事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落实措施。

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篇6

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粤发〔2006〕9号)和《关于全面开展乡镇(街道)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和村(居委会)无政策外出生活动的意见》(粤人口计育〔2006〕1号),规范我省城市社区居委会人口计生工作,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社区居委会的重要职责,社区居委会应组织本社区群众通过居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制订社区居民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并在街道人口计生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实行“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不断增强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能力和自治能力。

第三条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和居委会的坚强领导是做好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保证。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是本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人口计生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社区居委会成员要共同承担做好本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组织本居委会积极开展无政策外出生活动。

第四条居委会要成立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协调各方面力量,把做好本居委会人口计生工作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分配集体福利等相结合,与保护儿童、妇女、老人权益相结合,为本居委会独生子女户在生产、生活方面提供各种奖励优惠。

第五条居委会要成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居委会党支部、居委会和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本居委会人口计生工作。居委会人口计生委设主任1名,享受居委会副主任或居委委员待遇;居委会人口计生委应按常住人口规模和实际情况配备计生专职干部,享受与村委委员同等待遇。

第六条以居民小组为单位组成育龄妇女小组,并选配组长1名。组长配合居委会“两委”和居委会人口计生委会做好组内育龄妇女的人口计生工作,组长的报酬可实行误工补贴,也可享受居民小组长同等待遇。

第七条全面落实人口计生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实行居委会成员包户制度。按照街道关于实施人口计生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的规定,落实好月度(或季度)工作责任书中规定的工作,做到月清月结。

第八条居委会党支部委员、居委委员、居民小组长和育龄妇女小组长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人口计生专门业务培训。

二、政策法规

第九条依法制定社区居民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并报街道办事处备案。

第十条为已婚育龄妇女办理各种计划生育证明。

(一)协助已婚育龄妇女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告知符合政策可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夫妇怀孕3个月后至生育前持证进行登记;

(二)告知符合政策可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妇在未孕前填写《再生育一个子女申请表》;

(三)在接到《再生育一个子女申请表》3个工作日内,加具婚育状况意见,加盖社区居委会公章,连同有关材料在5个工作日内送街道人口计生办审批;

(四)协助无业、个体独生子女家庭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在申请表加具婚育状况意见,并协助落实独生子女保健费及有关奖励。

第十一条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一)为群众提供相关的政策咨询服务,对来信来访群众做好解释、说服工作,重点做好上访人员的疏导工作,维护居民合法权益;

(二)建立首问责任制,严格按照计划生育办信、咨询、接访、查办的程序做好工作。

第十二条协助做好征收社会抚养费工作。

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第十三条负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健康等基础知识咨询服务;负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采集、核实、录入《广东省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并定期上报。

第十四条协助街道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计划生育服务证》的办理、查验工作;督促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落实孕情监测和节育措施,动员流动人口政策外怀孕对象落实补救措施;做好药具发放、随访服务;做好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合同管理和其他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第十五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具体实施办法,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四、宣传教育

第十六条积极在社区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将其融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在社区内形成一种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谐、少生优生的良好氛围。

第十七条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符合本社区居民需求的各种活动。

第十八条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育龄群众的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第十九条在社区内的居民楼梯间、住宅小区等设立免费宣传资料取阅箱,并根据群众的需求送宣传资料上门。

五、技术服务

第二十条依照法律法规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在生育后90天内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剖宫产术后对象90天内指导其使用避孕药具,180天内落实相应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已生育二个以上子女的,在生育后90天内,一方首选结扎措施。

第二十一条建立已婚育龄妇女定期孕情检查制度。

(一)查环查孕对象包括:放置宫内节育器者;使用避孕药具者;应落实而未落实节育措施者;实施绝育术未满一年者;

(二)流动人口应查对象每年查环查孕不少于3次,城镇失业人员、无业人员、个体经营者中的应查对象原则上不少于每年2次,采用皮下埋植术者在药物有效期内每年检查一次;

(三)居委会进行查环查孕的具体时间应相对固定,并让群众普遍知晓;

(四)结合孕情检查为居委会育龄妇女建立生殖健康档案,并协助提供有关服务。

第二十二条居委会应设立计划生育服务室(或与居委会卫生室合建)。服务室应有妇检床、避孕药具专柜。有足量、品种齐全的避孕药具及药具失效登记本。

第二十三条居委会人口计生专干要掌握群众生育、节育、不育、避孕和生殖健康情况并及时上报;负责避孕药具发放和育龄对象的随访工作。

第二十四条积极、稳妥开展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指导已婚育龄夫妇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六、人口统计与信息化管理

第二十五条居委会人口计生办要配备至少1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专(兼)职统计人员,已应用《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的居委会配备1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并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与使用。

第二十六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育龄妇女信息卡,及时掌握育龄群众的结婚、生育、节育、生殖保健和人口及户籍变动等情况。

设立新婚、怀孕、出生、计划生育手术、独生子女办证、社会抚养费征收、下年度符合政策生育对象、死亡、未及时落实节育措施、查环查孕、术后随访、药具发放、奖励对象等登记册。

第二十七条每年9月底前核实街道提供的由《信息系统》生成的一孩登记、二孩审批名单,并将核实情况上报街道人口计生办。10月份,根据街道人口计生办的批复,对符合生育二孩的育龄夫妇名单进行张榜公布。

第二十八条建立人口计生统计例会制度。

(一)每月定期召开居委会人口计生统计例会;

(二)街道驻居委会干部、居委会党支部委员、居委委员、居委会计生专干参加例会,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至育龄妇女小组长参加例会;

(三)例会的主要任务是汇报、小结当月居委会人口计生工作情况,布置下月工作任务;

(四)汇总本辖区内育龄妇女婚嫁、怀孕、生育、节育和人口及户籍等变动情况,及时填写月变更报告单或同时录入《信息系统》,并在次月2日前上报街道人口计生办。

第二十九条建立计划生育基础资料保管制度。

(一)已使用《信息系统》的居委会应利用《信息系统》生成统计报表及各种登记册;

(二)统计报表、各种登记册、《育龄妇女信息卡》要长期保管,信息变更报告单、已退出育龄期和迁出的育龄妇女信息资料应保管两年以上;

(三)档案资料应分年度、按月份顺序装订成册,分类归档;

(四)居委会应设立档案资料专用保管柜,指定专人保管。

第三十条配合上级做好各种统计质量调查、责任制执行情况考核等工作。

七、计划生育协会

第三十一条社区居委会应成立计划生育协会,社区内企事业单位、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地要成立计划生育协会,可根据居住区域或楼房、行业或摊位划分会员小组,建立会员联系户,发挥会员小组长作用,经常开展活动。

第三十二条社区计生协会应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协会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第三十三条依托和利用社区资源,充分发挥“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职工、老长辈)的骨干作用,建立“会员之家”活动阵地,组织会员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宣传、服务等活动。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自觉参与社区居民人口计生居民自治事务。

八、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规范各项规定的执行与落实情况,是平时检查及年终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主要依据。检查、考核指标、标准参考本规范制定。

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篇7

1、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知晓率。对不同人群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对城镇居民,结合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婚育新风家庭、进学校等活动,通过制作街道灯箱广告、喷绘画、设立“人口”栏目等多种形式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促进生育文化建设;对流动人群,印制可读性强、适用性强、具有实用价值的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如纸杯、塑料脸盆、水桶年画等,定期将计划生育服务进各户,将计划生育宣传手册、宣传品等送进千家万户。

2、逐步建立健全计生系统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对社区工作者的跟班轮训制度。每个社区工作者每年到服务站跟班培训两次,社区计生人员主要学习计划统计工作、政策法规、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生殖健康服务技术和计划生育四项手术技术等;确保完成培训任务;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

3、进一步规范人口学校建设。结合全镇服务网络建设,采取“同炒一锅菜、各敬各的神”的办法,建立并规范乡镇婚育新风示范基地,在建设高标准的人口学校的同时,将社区人口学校建设纳入镇建工作之中。

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篇8

关键字:信息化信息化管理计划生育促进

1、信息化管理与传统工作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这一概念渐渐深入人心,另外信息化所带来的科学技术也渐渐地得以应用,应用得很广泛,越来越多的地方利用都信息技术,因而得以飞速发展。就连我们非常熟悉的计划生育工程,也在逐渐踏入信息化的领域当中,科学地管理计划生育工程,也是很多相关人士的期待,而信息化的管理相对于传统工作方式,到底有怎么样的优越之处,传统的工作方式又有怎么样的不足从而不得不进入淘汰的队伍。

1.1传统工作方式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在信息化管理还没有普及之前,计划生育工作早就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了,但是与预期的结果不尽相同,主要原因是其在工作开展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传统工作方式以人工操作为主,涉及的过程有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又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信息量巨大,所以让人工操作起来,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这样漫长的过程下来,或许最终得到的结果又会因为数据不可捉摸的变化,而使其失去了当初研究的意义。由此可见,传统的工作方式未必适合计划生育这种工作量大、程序复杂的工作,而对于信息化管理,在这些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1.2信息化管理在计划生育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传统工作方式带来的不足,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计划生育工作的进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的质量。为此,信息化管理是人们寻找到管理这项特殊工作的另一出路,它是结合相应的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是一种领先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一方面能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减少实际误差;另外一方面减少工作人员的投入,提高工作的效率。总的来说,信息化管理,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工作方式的不足,在计划生育工作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2、信息化管理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管理,这对推动计划生育工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使其在计划生育这一特殊工作中很好地体现出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使用信息化对计划生育进行管理,这是时展的趋势。信息化的管理,促进了工作效率高、质量高地完成,促进了传统工作方式的改变,也进一步促进了其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信息化管理带来的促进作用是不可比拟的,这也正是它的优越性所决定的。

2.1促进计划生育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

人工作业的方式一直使得计划生育效率低下,而又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却没能理想地得到预期的结果。花费的成本、时间换来的却是令人失望的结果,这无疑给计划生育工作笼罩上了一层阴影。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开始普及到计划生育工作中来,使得工作的进程有了起色,开始了新的研究之路,有效地从阴影中摆脱出来,从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除此以外,信息化管理加快了信息收集、整理的进度,也迅速地进行数据分析,这样便可及时地获得分析结果,从而促进计划生育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

2.2促进计划生育工作方式的改变

新技术的引入,必然使得传统工作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前,计划生育工作往往需要人工收集、统计,再由人工进行对数据分析,可以说都是人工完成的一系列操作。由于人为因素存在的不足,势必会让计划生育工作产生一定的问题,而现今信息化管理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模式,实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高效性、准确性。当然,相关人员也从原来的工作方式转变为新的工作方式,实现信息处理工具的操控,以保障工作的持续进行。可以说,信息化管理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方式的改变。

3、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计划生育方面的建设,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主流,当然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也需要及时留意一些问题的存在。特别是在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建设中,信息化管理可能还不成熟,还不够完善,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建设,下面提出两点建议。

3.1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更新加快,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无疑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问题。如果没有专门的人员去实施信息化管理,那么计划生育将无法正式进行,而传统的工作人员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就适应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所以加强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以便进一步地推动计划生育的信息化发展。

3.2信息化管理的安全问题

计划生育的信息化管理,必然要将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然而这些数据又怎么样保证其完整、安全?数据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如果由于系统故障而致使数据丢失,那么后果不堪设想,直接影响着计划生育工作的进行。所以增强数据安全,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计划生育的正常运作。

4、结束语

利用信息手段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这在计划生育的未来里,应该是一个必要的路径。计划生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往往都是人为难以解决的,所以有必要对信息化管理的引入,既可以保障数据的准确率,又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重复使用,节约人力、物力,从而推动各方面工作的进行。实行对计划生育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水平。可以说,信息化的管理,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进行。

5、参考文献

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无线通信网络

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来说,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技术都能够对其总体的规划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有效实现。有些地区在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单纯的攻破了某一个环节的难题,导致在其他环节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由此可见,要想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需要将每一个因素都考虑到,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工作,都必须融入到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之中。本文就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得实现进行一定的思考。

1GSm系统网络结构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来说,GSm系统网络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在这个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从客观的角度来说,GSm系统网络结构比较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而且比较符合大众的需求。GSm系统由网络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操作维护子系统oSS、移动台等组成,nSS与外部公用网互联,完成通信功能。由此可见,在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当中,GSm网络能够较为全面的满足众多群体的要求,而且有效的进行GSm系统网络结构的设计和实践工作,会对整体的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2话务模型

在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过程中,话务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来说,众多的客户群体对话务模型有着不同的需求,为了充分的满足客户的要求,同时又要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在设计出一个统一标准的话务模型,这样才能在不同的地区,根据不同的话务模型进行一定的改良,从而获得较大的发展。从现有的情况来分析,话务模型基本上需要依据建筑物密度和话务评估来建立,它是进行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的基础。它包含基本参数、话务流量比例、呼叫比例、服务等级(呼损率GoS)4个部分,按照这四个部分建立起来的话务模型,对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在实现的过程中,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

3网络结构规划设计

在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实现过程中,网络结构规划设计是一个核心的环节,对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能够在网络结构规划设计方面获得一定的突破,将会让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实现更加顺畅。

3.1mSC至各局向的中继线路设计

对于网络结构规划设计而言,首要进行的工作就是mSC至各局向的中继线路设计,这个环节的工作队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实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mSC至pStn(本地)的话务量=mSC的总话务量×(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的比例+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的比例)×本地呼叫占总呼叫的比例。根据话务量、呼损率查爱尔兰B表后可得到mSC至pStn(本地)的中继话音信道数,因一个e1可提供30个话音信道,所以话音信道数除以30就可得到数字中继线路e1数X1。之后就可以根据一样的原理,计算出X2至X5,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mSC至各局向的中继线路设计而言,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不同的要求来进行不同的计算,很多的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在计算的过程中,由于的单纯的从技术角度或者计算的角度出发,虽然结果比较精确,但并不符合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实现要求,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将实际的情况有效的结合到计算之中,这样才能对整体的工作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3.2mSC至各局向的信令链路设计

(1)mSC至pStn,mSC,pLmn之间信令路的设计。mSC之间的信令链路除少量越局切换功能外,主要完成电话呼叫的建立、监视和释放等电话接续功能,每次呼叫所需消息单元数量平均为m1个,消息信令单元的平均长度为,L1字节,信令链路传输速率为64Kbit/s。对于mSC至各局向的信令链路设计来说,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精确地计算,比方说信令链路传输速度,每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对信令链的路传输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将这些实际的情况有效的融入进去才能计算出一个理想的结果。

(2)mSC至BSC之间信令链路的设计。在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实现过程中,mSC至BSC之间信令链路额设计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够对整体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决定性影响,我国在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而且非常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人员认为,每个呼叫在信令链路上占用的时间£=(8×m×L)/64000,一条链路的忙时呼叫次数BHCa=G×36000/t,每用户的忙时呼叫次数bhca=(p×3600)/t,则每条信令链路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BHCa/bhca--(G×t×64000)/(e×8×m×L)。由此可见,对于mSC至BSC之间信令链路的设计来说,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公式来实现,从而弥补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一些空缺,这样才能在全局中达到一个较为高端的水准。

(3)mSC至HLR之间的信令链路的设计。在一般的工作人员看来,mSC至HLR之间的信令链路的设计并不是特别的重要,但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为了让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更好的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水平,必须让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最优,才能在实现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我们需要将mSC至HLR之间的信令链路的设计这样的环节重视起来,避免漏洞和隐患的发生。

4总结

本文对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实现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无论是客观方面,还是主观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实现过程并不是特别的困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较多的人群对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的是实现持有肯定态度,相信在将来的发展中,会有一个较大的建树。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实际情况,才能避免漏洞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军.移动通信组网中无线信道数的确定[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4).

[2]王宗月,邓世昆,李广强.LittLe定理推导及在GSm中的应用[J].硅谷,2011(04).

[3]吴孙斌.移动通信网中高话务问题出现的原因与处理[J].硅谷,2009(04).

信用社统计工作计划篇10

一、领导重视,加强队伍建设

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是开展医疗卫生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今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明确医疗卫生工作的工作职责,组织人员积极各类培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自身医疗卫生能力和健康理论水平;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基础工作,定期召开医疗卫生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各工作资料和工作台帐;进一步建立病媒生物、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等为一体的社区卫生体系,把医疗卫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率

一是利用妇女节、青年节、控烟日、9.25计生协会日等重大节日契机进行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正确引导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引导居民把被动的“为疾病花钱”转变为主动的“为健康投资”,从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社区的标语、LRD屏、板报、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阵地,宣传卫生常识、防治等知识,普及与医疗卫生相关知识,以老年人、妇女、青少年、流动人口四种人群为重点,广泛开展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对企业、工地职工广泛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营造关注、关爱流动人口健康的社会氛围。

三是重点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开展各计划生育活动并大力宣传奖扶政策,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妇女病体检,为她们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积极与黄山街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单位经常交流,努力使计划生育协会成员数逐年增长。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协会组织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督促协会单位计生专干及时对单位人员信息进行变更。

三、进一步做好技术服务与药具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开展国免孕优项目城乡全覆盖。

二是积极稳妥地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巩固优质服务创建成果,促进家庭保健、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是全面实施出生缺陷预防和宣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促进、全社会积极响应、群众自觉参与的预防工作模式。

四是加强免费药具发放网络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生育免费药具发放工作规范》做好工作。

五是加强药具应用系统的应用率。

四、坚持依法行政 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法律尊严。依法行政是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我街道将更加严格地执行国家和省的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法程序,严格执法标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国家法律、法规的尊严。

一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别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以及其他各项奖励扶助政策。

二是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在生活照料、大病医治、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依法开展违法生育专项治理工作。落实违法生育责任追究,加大违法生育查处力度,加强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提高孕前性服务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单月访视、双月查孕、季度查环”工作,对政策外怀孕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避免大月份引产,下大力气减少违法生育。

四是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无恶性案件发生。

五、完善信息化建设 提高平台应用率

一是提高全员人口信息系统、业务系统数据质量以及应用水平,实现人口基础信息实时更新,充分利用公安、民政、卫生等方面的统计信息资源,每月与住院分娩、妇幼出生、疾控疫苗注射、新农合报销等统计信息数据比对,建立月通报制度,进行查缺补漏,提高全员人口数据库的时效和质量,提高跨地(州、市)信息协查反馈率,严肃处理漏报瞒报出生人口的现象。

二是每周至少2次登录全员piS平台(迁动信息管理和居住信息管理)、新疆流口平台(反馈协查信息、查看反馈结果、接收网络化协作、受理户籍申请变更),保证平台应用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