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十篇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十篇

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0:59

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篇1

[关键词]《牡丹亭》;《终成眷属》;叙述结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中图分类号]i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2-0038-03

1598年的中国,明朝廷腐败,社会动荡,封建伦理纲常思想禁锢人心,汤显祖弃官归临川,作《牡丹亭》,给受迫害最深的女性带去煦煦温暖。同时期的英国,伊丽莎白统治进入晚期,宫廷挥霍,官吏贪污,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反差巨大。1602年,莎士比亚创作《终成眷属》,揭露黑暗现实,蕴含着深刻的批判性。更值得注意的是,两部作品所提出的共同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门第与爱情”,这也是爱情悲、喜剧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这两部剧作为例,试图参照西方戏剧结构研究的理论体系,用叙事学理论分析中西方爱情悲喜剧的文本叙述结构及其创作特征,探寻此类作品文本结构安排上的一致点,使西方的叙事学理论为更多文学作品服务,达到旧文本新理解的效果。

一般而言,叙述结构包括叙事语法中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叙事语法的提出,旨在通过发现普遍结构模式及其转换原则使叙事文研究从经验描述走向抽象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结构主义背景下,为了从叙事作品中建构一套有限的结构模式,叙事学家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出现了普洛普的民间故事分析,列维·斯特劳斯对结构主义的探索,以及一系列叙事性作品结构分析的尝试。基于此,需要说明两个问题。

首先,叙事学理论是从叙事性作品中归纳出的一般规律,那么叙事语法能不能分析戏剧作品?有学者提出,叙事文不包括戏剧文学,原因是叙事文有叙述者以及以叙述者为中心的一套叙述方式,而戏剧文学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戏剧文本整体都是在直接呈现故事,而故事是由人物的语言表演完成的,叙述者不参与其中。①但仔细分析,戏剧文本中该谁说话、说什么话以及人物的上下场等都不能自行实现,而是由叙述行为支配,叙述者以一个隐匿的角色承担了这一任务,并且为了剧情的发展、结构的需要常常出现剧中人物充当叙述者的内叙述者、超叙述层中的叙述者等多种类型。戏剧作品通过人物对话、场景变换、激烈的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放于首位,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体现了叙事性作品的基本要求,可以进行叙事理论分析。

再者,既然叙事学理论是西方叙事作品的产物,那么对于中国的古典戏剧该如何分析?由于中国戏剧自古以来品貌独特,“四功五法”的程式化表演功法、对时空流变的虚拟等在世界戏剧发展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本文只就戏剧文本进行讨论。中国古典戏剧至元展成熟,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为了迎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许多剧作家往往选择才子佳人题材,配以大团圆式结局;为使舞台表演效果达到最佳,戏剧剧本在体例上历经一折到十一折的变化;男女主人公对白较多,言语优美,诗情画意。除此之外,中国古典戏剧在艺术风格、对现实的审美把握等方面与西方戏剧也有很大不同。尽管如此,中西方戏剧情节在基本结构上是一致的,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构成,通过具体可感的环境描写、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特点,通过深层结构安排深化主旨,重塑人物形象,总体上符合西方叙事学理论对叙事性作品的定义。

叙事作品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历时性向度与共时性向度。历时性向度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也即表层结构。根据托多罗夫的层次说,一个故事中可包容若干基本事件,这些事件必然是关于一些人物的行为或状态,把这些人物当作主语,把行为化简为谓语动词,或者把状态化简为表语可作为叙述内容简化的基本方法。《终成眷属》的主要故事内容可用这种办法化简为下列几个叙述句:

(1)仆人海丽娜爱上了主人勃特拉姆。

(2)海丽娜治好了国王的病,以此为条件挑选勃特拉姆为丈夫。

(3)勃特拉姆不爱海丽娜。

(4)勃特拉姆出走征战。

(5)勃特拉姆爱上了狄安娜。

(6)海丽娜与狄安娜导演了一出戏,证明了海丽娜对勃特拉姆誓言的实现。

(7)国王牵线挽回这段感情。

(8)海丽娜获得勃特拉姆的爱情。

这里把故事的基本内容简化成了几个谓语动词或补语,即“爱上”、“治好”、“挑选”、“不爱”、“出走”、“征战”、“爱上”、“导演”、“实现”、“挽回”、“获得”。这样每个基本事件的结构特征通过句法关系而显示出来。一般情况下,对故事结构化简提炼的结果是形成序列。《终成眷属》的八个叙述句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单线序列:第一、二句是初始的平衡状态,第三、四、五句是平衡状态的破坏,第六、七句是恢复平衡的努力,第八句是新的平衡的建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试着将《牡丹亭》化简成以下几个叙述句:

(1)杜丽娘爱上梦中的柳梦梅。

(2)杜丽娘相思害疾而死。

(3)柳梦梅游园拾得丽娘画像。

(4)柳梦梅受到杜丽娘鬼魂的指示掘坟开棺,丽娘起死回生。

(5)杜宝反对杜、柳二人的结合。

(6)柳梦梅进京考中状元。

(7)皇帝给二人指婚。

(8)杜、柳幸福地在一起生活。

这里把故事的基本内容也简化成了几个谓语动词或补语,即“爱上”、“相思害疾”、“死”、“拾得”、“掘坟开棺”、“起死回生”、“反对”、“进京”、“中状元”、“指婚”、“生活”。通过上述方法,《牡丹亭》的八个叙述句也可以构成一个单线序列:第一句是初始的平衡状态,第二、三、四、五句是平衡状态的破坏,第六、七句是恢复平衡的努力,第八句是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建立。

从以上两个故事的表层结构特征中可以看出,这种序列的次序和环节(即平衡—破坏平衡—恢复平衡的努力—新的平衡的建立)作为经典叙事作品结构的基本条件,符合爱情悲喜剧由悲到喜的转变,读起来情节具体生动,层次清晰,不会有支离破碎和不知所云之感。但是,叙事学的结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研究历时性的表面,更要寻找作品生成的深层意义。这些深层结构是共时性的,它会联系叙述话语与整个文化背景生发出超越话语字面的深层意义,产生出人类行为的规则和规律,推动我们从开端向结尾运动。

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称为深层结构。当代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是从探讨神话结构入手进入叙事语法的。他在研究神话叙事的意义时,打乱叙述顺序,将各个神话要素按照某种相似特征重新组合,从中寻找支配具体话语的深层文化关系。②我们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将《终成眷属》和《牡丹亭》中有意义的事件的叙述顺序打乱,而按照性质的相似和逻辑关系进行重组,将事件分为行为和后果,其中行为分为遵循常规(礼教)的行为(a)和违背常规(礼教)的行为(B),后果分为失败(C)和成功(D),“”为连接因果的符号,相当于“导致”,每个具体事件用数字按顺序表示,得到以下两个图式:

(1)B1仆人海丽娜爱上伯爵勃特拉姆D1伯爵母亲鼓励海丽娜为国王治病并寻找勃特拉姆,B2国王接受海丽娜治病的要求D2海丽娜治好了国王的病并挑选勃特拉姆为丈夫,a1勃特拉姆拒绝婚姻并出外参战C1国王一度对勃特拉姆反感,a2海丽娜接受并履行勃特拉姆书信中的内容C2勃特拉姆爱上狄安娜,海丽娜漂泊他乡,B3海丽娜与狄安娜密谋设计D3狄安娜成功取得勃特拉姆的指环,海丽娜腹孕一子,a3勃特拉姆接受拉佛给他女儿的提亲C3勃特拉姆事情败露,拉佛取消婚事,B4狄安娜与海丽娜堂上揭发勃特拉姆D4国王指称勃特拉姆有罪,海丽娜实现信中的誓言,勃特拉姆与海丽娜重归于好。

(2)a1杜丽娘自小不离闺房C1杜丽娘怀春伤感,B1杜丽娘携春香同游后花园D1杜丽娘梦中遇到柳梦梅,a2杜母训诫丽娘后花园一游之事,严禁丽娘出闺房C2丽娘害相思病,病入膏肓,B2丽娘为自画像留春容,并放在假山石下D2柳梦梅拾得画像,朝夕思念丽娘,B3丽娘魂入冥府,与监察御史弹劾胡判官D3冥王应准丽娘到阳间探亲,B4丽娘用所藏积蓄向胡判官行贿,换梦梅还阳D4梦梅掘墓开棺,丽娘还魂,B5虽过日期,但钦差使臣苗舜宾特许梦梅参加考试D5梦梅高中状元,a3杜宝不服,上告圣上给梦梅治罪C3圣上主婚,令杜宝认女认婿,B6杜母、丽娘面圣D6梦梅与丽娘获准结为夫妇。

从上述图式中很容易看出,a组行为的后果在C组,B组行为的后果在D组。换言之,循规蹈矩是导致行动失败的原因,若向成功的一方转化则都与违背常规或礼教的行为有关。这两个故事的主旨都是由C组(失败)向D组(成功)的转化,而a、B两组是达到上述转化的行为方式或条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试想:如果海丽娜接受并履行勃特拉姆书信中的内容,那么“为君注瓣香,祝君永康好,挥泪乞君恕,离别以终老”这首感人泣下的送别诗,可能会由缓兵之计变作真离别;如果丽娘不踏出家门,走向后花园,梦到“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可能会像普通千金小姐一样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永远不会发生后来的超越生死的、令人为之震撼为之饮泣的爱情故事。

上述关系是这两部作品的深层结构,它们都启示出表面故事的背后意义——对封建礼教与门第观念的怀疑与抗争,努力从对现实的反叛中求得幸福,从而达到悲喜剧由悲向喜的转化,剧中人物为使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做出了种种反抗和努力,最终都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婚姻。

深层结构建立在表层结构之上,对《牡丹亭》和《终成眷属》深层结构的挖掘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汤显祖反礼教反理学思想和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也应看到,运用西方叙事学理论对中国古典戏剧文本进行分析,尤其从共时性向度对其结构进行拆分重组,以见其义,实属“用西式的瓶,装中式的酒”。虽然这种西式的解读与以往学者们选取的分析角度与方式有所不同,但在对结构服从主题的永恒探索方面中西方作家却是殊途同归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叙事语法展示了叙事文产生的过程,它可以用来检索一个作家、一个叙事作品,甚至同一时期的不同叙事作品创作的基本结构和逻辑模式,从而进行一种类型研究。然而正如计算机不能代替人脑工作一样,叙事语法对文艺作品的分析也有难以企及之处,如对经典叙事作品《红楼梦》的研究。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革新与完善叙事语法理论,探索抽象理论如何与有机世界联系起来的新道路。

①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②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46~55页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胡亚敏.叙事学[m].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篇2

摘要: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画种,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本文以工笔画的审美特征、花鸟画的审美特征、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为三大理论层面,采用层层分解、层层深入的研究方法,对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对于工笔花鸟花的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工笔 花鸟 审美 特征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画种之一,它兼有工笔画与花鸟画的审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它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为此,我们采用层层分解、层层深入、层层递进的研究方法,对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进行分层研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研究。

一、工笔画的审美特征

工笔画,又称“细笔画”,简称“工笔”或“细笔”,是中国画中工整细致一类的绘画品种,与“写意”画相对应。

写意画又称“粗笔画”,简称“粗笔”、“写意”。属于中国画中纵放一类的绘画品种,它通过简练的笔墨,画出物象的形神,并表述画家的意向、情感。

工笔画的特征是:用笔细致工整,线条分明,结构严谨,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抑或是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都刻画得十分具体入徽。写意画则与之相反,它笔墨简练,高度概括,洒脱舒放,在表现物象形神的基础上抒发画家的情感,表达画家的思想、愿望、意向等等。具体而言,工笔画的审美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线条细致入微

丁笔画强调线条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要求线条细致入微,清晰分明,丰宦多彩。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干湿、刚柔、肥瘦、曲直、畅涩、轻重、缓急、浓淡、隐显等等,都各有特色与艺术功能。物象的质感与明暗。也都用线条来表现。

我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说过:“雪者,画(指划)也。即以线为界,而成其画也。”Ⅲ工笔画的毛笔,有尖、齐、圆、健等特点,画了的线条具有力度与厚度,能够产生节奏感与主体感。工笔画讲究“骨法用笔”,“骨法”指的是物象的轮廓;“用笔”则主要指的是线条。对此,著名美家学宗白华先生阐释说:“骨法用笔,即系运用笔法把握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向。”也就是用线条描绘图像,并借此表现宇宙的节奏和动律,也表现画家的心灵。不仅写意画如此,工笔画亦如此。工笔画的线条画法十分丰富,仅画人物衣服的褶纹,就有柳叶描、琴弦描、铁线描、橄榄描、枣核描等将近20种之多,画其他物象,线条技法就更多得不可胜数。

(二)色彩的和谐

工笔画的色彩强调均匀和谐,其色彩结构多以调和色为主,具有高雅、古朴、柔和、含蓄、稳重、平实、沉着等美感。而不用或少用具有鲜明、醒目感的对比色彩色结构,也不用或少用具有神秘、辉煌、华贵感的类比色彩结构。更忌用不良的色彩结构,以避免产生单调、乏味、平淡、沉闷、陈旧、脏乱、俗气的感觉。

(三)构图均衡稳重

工笔画的构图强调均衡稳重、协调完整,追求平衡、稳定的艺术效果。

二、花鸟画的审美特征

花鸟画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原始社会民族部落作为图腾到作为祥瑞图案装点生活空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最后脱颖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到了唐代,花鸟画正式定型,并分为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两类。到五代、北宋时期。花鸟画达到了艺术高峰。具体而言,花鸟画具有以下几大审美特征:

(一)表现生活情趣

花鸟画,顾名思义,它以花、草、鸟、鱼、虫为题材,这些物象都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情趣息息相关,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把养花养鱼作为生活情趣的寄托,以其陶冶性情、寄托情态、涵养品行。所谓“鲜花鲜艳,闲草不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表现文化品格

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释放,是文化品格的展现,它具有稚气、雅趣,属于文人文化与高雅文化范畴。

(三)表现思想感情

花鸟画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绘,表现的是画家的生活爱好、个人志向、思想情感,并不是简单的照相,也不是简单的写生,而是意与象、情与物的有机统一。

三、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

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不仅是工笔画与花鸟画审美特征的有机综合,而且是二者审美特征的升华与重构。具体而言,工笔花鸟画具有以下几大审美特征:

(一)中正平和,天人合一

工笔花鸟画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中正平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中正平和”追求平衡、和谐美。工笔花鸟画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构图,都以中正平和为主要特征。工笔花鸟画是在绢、绫或宣纸上用严谨工细的线条画出形象后,再填以色彩并渲染背景而成。例如宋代的一幅团扇形式的《荷花》,虽然并无作者署名及年款,但细丽的造型与柔和的敷色,既表现出荷花的质感,又刻画出沐露荷花的娇憨妩媚之态。

(二)托物咏志,寄情花鸟

工笔花鸟画多以美好、吉祥、高贵的花卉、鸟禽为题材,如牡丹、松、柏、梅、兰、菊、竹、孔雀等等,有的是象征意味,有的取其谐音,以体现喜乐、富贵的气氛。

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篇3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简答题解答方法答题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简答题是常见题型。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述的条理性。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中简答题的分值占到10%左右,在总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分量。简答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要准确回答不易,学生多感到有力无处使,造成失分较多。学生在简答题中常见错误是:

1.基础知识不牢固,对有关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透彻,不能回答出知识要点。

2.思维混乱,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表达不规范,不能用准确的化学用语回答问题。如何才能准确、完整、简练、严谨地解答此类题呢?我认为,除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抓住答题的关键和要点、使用准确化学用语表述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此类题解法的指导。下面就以近年高题为例,分析这类题的解答方法。

例1.80℃时,纯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

答案:水的电离Ho=H+oH是一个吸热反应。室温时,纯水中[H]=[oH]=10-7mol/L,因而pH=-lg[H]=7。但温度升高到80℃时,水的电离度增大,[H]和[oH]均大于10-7mol/L,故pH=-lg[H]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易混淆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生往往错误认为在任何温度下纯水的pH值都是7。80℃时,纯水的pH值虽小于7,但仍是中性的,[H]=[oH],这是不以温度升降而改变的。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增大,80℃时,水中[H]和[oH]均大于10-7mol/L,故纯水的pH值小于7。答题不仅要求学生回答“是什么”,而且着重要求回答“为什么”。不少学生仅回答“因为[H]>10-7”,这只是pH[oH]、[H][oH]

例2.当化学反应pCl(气)=pCl(气)+Cl(气)处于平衡状态时,向其中加入一种Cl含量较多的氯气,平衡发生移动,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中所含Cl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状态时是否会增加?请说明理由。

答案:加入Cl含量较多的氯气后,平衡向左移动,使pCl的分解反应也在进行,所以pCl中含Cl的百分含量也会增大。

分析:本题是用同位素示踪法考查学生关于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这一基本概念。动态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是中学教学反复强调的重点。题目没有直接问pCl,而是问pCl的变化情况;不是问建立平衡后而是问建立平衡前;不仅要回答是否会增加,而且要求说明理由。这样把基础知识作了两次转换,答题难度加大。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思维灵活性、变通性的训练。

例3.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和0.1mol/L,则甲、乙两瓶氧水中[oH]之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说明理由。

答案:在同一温度下,对于同种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甲瓶氨水的浓度是乙瓶氨水浓度的10倍,故甲瓶氨水的电离度比乙瓶氨水的电离度小,所以,甲、乙两瓶氨水中[oH]之比应小于1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质浓度对电离度的影响。考生常常把浓度对电离度的影响和对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相混淆,造成错解。有些考生虽对“同一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这个大前提清楚,但要应用这一大前提分析具体问题时,却显得思维混乱、表达的逻辑关系不清。其实“答案”中用到的推理方法是我们思维中常见到的形式逻辑推理方法——“三段论”。除此以外,还有因果、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等思维方法在近年的高考简答题中均有体现。因此,应加强学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训练。

例4.在25℃时,若10个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和之前该强酸与强碱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答案:pH酸+pH碱=1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溶液酸碱性和pH值之间关系等知识的认识。25℃时,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说明反应中强酸的H离子和强碱中oH-离子物质的量相等。令强酸中H离子物质的量为0.1mol,1体积为1L,则强酸中[H]=0.1mol/L,pH酸=1,强碱中[oH]=1mol/L,强碱中[H]=10-14mol/L,pH碱=14,因此,pH酸+pH碱=15。

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篇4

关键词:方法论;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突破都离不开方法论的变革,深入了解不同经济学体系的方法论是把握好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关键。本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进行比较,对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是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经济学与其它经济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对经济制度、经济权力及其历史变迁的研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分析个体的经济行为;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归结为经济关系,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生产关系及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把生产关系的变化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从生产力水平出发,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反映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并使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一个整体、一种范式与其它的经济学流派区别开来。马克思经济学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意义不仅在于其理论,而且在于其方法。

当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视为一般和永恒的范畴,从总体上看,其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并以个人主义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在这一哲学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并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可见,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出发,侧重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也有类似的体现,虽然马克思并没有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也没有使用过相同的名词。

二、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一)总量研究方法和个量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个量研究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其特点是把一些复杂的外在因素排除掉,突出个体经济主体的现状和特征。这种研究方法在实践中主要分析单个企业中要素的投入量、产出量、成本和利润的决定及单个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单个居民户的收入合理使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单个市场中商品供求的决定、个别市场的均衡等问题。这种研究方法往往将某一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局部特征表现得非常清楚,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难以注意到宏观经济对个量关系或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二是研究结果常常是有条件的,因为这种方法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排除一些外部经济因素来研究个体经济问题,但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一些外部因素却常常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有时还可能会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而且研究结果往往与现实不符。

总量研究方法把制度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及后果和个量都看成是不变或已知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的总体或总量为研究主体,研究宏观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研究消费时,只着眼于社会总消费与总收入、总投资、总储蓄的相互关系,对个体的消费行为及其变动则不予关注。这种研究方法由于抓住经济运动的总体状况及总体结构,因而其研究结果对把握国民经济全局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研究方法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往往忽视个量对总量的影响。

作为分析经济的具体方法,不论是总量研究方法,还是个量研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个量与总量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有些经济现象从总体和个体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其结果会有所不同。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运用了总量与个量研究方法。关于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马克思有时以个别资本为研究对象,有时以社会总资本为研究对象。在对魁奈的《经济表》中运用的总体的研究方法,曾给予很高评价。他说:“魁奈的《经济表》用几根粗线条表明,国民生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年产品怎样通过流通进行分配,……无数单个的流动行为,从一开始就被概括为它们的具有社会特征的大量运动,——几个巨大的、职能上确定的、经济的社会阶级之间的流通。”但由于魁奈“有限的资产阶级的眼界”,使他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进行错误的划分,因此,他虽然天才地应用了总量分析的方法,却不能得出完全科学的结论。从马克思对个量和总量研究方法的运用中,不难发现:第一,马克思的总量分析总是以个量分析为前提,因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宏观分析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贯性。而二战后以凯恩斯主张的以总量分析方法建构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却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这也是近些年来西方经济学理论界为之修漏补缺的重要原因。第二,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作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个量或总量的研究方法。而西方主流经济学者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则往往忽视甚至抹煞了现实的阶级关系。

(二)均衡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均衡分析方法是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如何趋于平衡的方法。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曾借用机械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研究方法来说明经济均衡。因此,均衡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各种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和均衡实现稳定的条件。虽然,由于影响均衡的条件经常变动,以致难以达到均衡,但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研究各种力量的均衡方向,仍然极为有用。均衡分析方法通常有两种: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将经济事件分为若干部分,集中考察其中的某一部分,而对其他部分存而不论。一般均衡分析法则侧重用各种经济因素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重视不同市场中各种商品和资源的产量和价格的相互关系。如果资源供给状况、消费者偏好、技术函数已知,一般均衡理论便能从数学上证明通过资源和商品价格的自行调节以达到彼此相互适应的水平即均衡状态。

均衡分析法侧重经济数量关系的研究,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其科学性不容怀疑。但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在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时都往往忽视量的平衡背后质的关系,甚至用量的平衡取代质的同一性,这往往会掩盖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如,马歇尔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确立了供求相等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并以此代替价值关系。但他从来不回答为什么供求相等时的价格恰好处在这一水平,而不会处于其他水平。因此,这种分析方法缺乏对价值实体的分析。从均衡方法的具体运用来说,决不能用函数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的分析。函数分析是量的关系的研究,而因果关系的分析是质的关系的研究,因此,不能用量的分析代替因果关系的研究。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在《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将经济规律和一切规律分为三类,即因果律、同时律(或结构律)和函数关系律,并指出:“最基本的是因果经济律,因为其他两类经济规律都可以转化为因果律”。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也完整系统地运用了均衡分析法,在分析供求时马克思不仅分析了竞争如何使供求趋于一致,同时也着力分析在供求一致时的价值决定问题,这实际上是分析价值实体问题,因此,马克思能科学地揭示价值是价格变动的内在根据。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均衡分析,他深入地研究了社会再生产平衡发展的实现比例或均衡条件,但并不说明资本主义经济是均衡的,而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难以达到均衡,并且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及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三)静态和动态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静态研究方法是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而静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为了说明什么是均衡状态和达到均衡状态需要的条件,而不管达到均衡的过程和取得均衡所需要的时间。当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均衡会由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只着眼于前后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而不考虑从一个均衡点到另一均衡点的移动过程和经济变化中的时间延滞,则被称为静态的研究方法。动态分析方法是对经济体系变化运动的数量进行研究,通过引进时间的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从前到后的变化和调整过程。汉森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引用拉格纳·佛里舒的话说“不但考虑在某一时点的系列数值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要考虑在不同时点某些变数的大小,同时我们引用某些足以在同时属于不同时刻的其中数值的公式,这是动态学说的重要特点。只有通过这种学说,我们才能解释一种情况怎样从前面的情况中产生出来。”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指出:“我把那些我们并不计较日期的经济理论称之为静态经济学;而把那些对每一个数量都必须注上日期的理论称之为动态经济学。”

由此可以看出,用是否考虑经济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来区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如何将根据有无时间的变化与有无增长来区分的动态和静态分析统一起来?阿克利在《宏观经济学》中指出:“静态分析,不论简单的或比较的,都只集中在均衡位置上面。它既不涉及达到一个均衡位置所需要的时间,也不涉及各个变量向均衡状态所经过的路线。这是一件关系动态分析的事。”“如果均衡是在时间推移中没有变动的一种状态,那么只要均衡保持着,一种关系的时间维度就可以略而不论。”按阿克利的意思,尽管均衡是在时间中变动的,但量上没有变动,可按静态来处理。瑞典学派的林达尔在《货币与资本》中认为:“没有经济事物不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如果要具体考察动态与静态,我们就可以给出一个一般方程,然后又将具体的经济量值带入方程中,如果在量上不变动,这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如果有量上的变动,就称为特殊的动态。”

西方经济学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法各有所长。静态分析可有效说明均衡的条件,而动态分析可观察到经济变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物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运动的,运动是普遍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例,并且认为静止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否则任何事物都不具有质的稳定性。但决不允许用静止掩盖和替代事物运动变化的绝对性。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必须在质量互变中研究动态与静止。因此,西方经济学中的静态与动态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运动与静止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局限在数量关系上。

(四)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比较与评析。实证分析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樊刚指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经济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从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假设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于现实得出的假设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设,使理论结论更加接近具体事实。”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实证分析这个方法论术语,在一些学者看来,马克思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强调的只是规范分析。其实,马克思主张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就是规范与实证有机结合的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分析方法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证分析方法,是“动态实证”。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事实的分析。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他说:“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马克思很重视实证分析,如,马克思对分工、生产、交换、市场、利润、利息等范畴的考察和研究都是实证分析,他的经济研究实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五)数理模型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析。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可使对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研究的表述更简洁清晰,推理更直观、方便和精确,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与英国的斯密、李嘉图,法国的魁奈、西斯蒙第及德国的李斯特等同时代的经济学家相比,马克思是当时经济学大师中运用定量分析最多和最好的。《资本论》在数学方法上,除运用简单的加减乘除之外,还有比例关系、函数关系、不等式及众多的统计图表。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恩格斯认为:“单靠数学演绎就确定一个论断为真理的事,这种情况几乎从来没有,或只是在非常简单的运算中才有。”而且列宁也指出:“数学公式本身什么也不能说明,它只能在过程的各个要素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以后对过程绘图说明”。可见,马克思经济学对数学的运用,只是把数学当成一种工具。而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把数学当成一种目的,以数学化的程度来评价经济学达到的水平。

(六)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析。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在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经济问题。在一定情况下,这种假定有利于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做深入分析。但在许多情况下,经济行为远比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复杂得多。因此,制度经济学家创立了将制度作为变量,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用,采取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揭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方法论。总体来看,制度分析方法的特征主要有:第一,动态化特征。即用进化或演进的眼光看待经济世界,这是制度分析方法的一个突出特征。制度分析方法特别看重制度的演进,而且认为促进制度演进的真正动因是技术的变化或技术的能动性,同时还认为技术变化和经济政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必须在制度演化的动态过程中去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二,“非纯粹经济分析”的特征。制度分析方法始终坚持一种信念:社会经济是一个整体,经济系统中一切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且任何事物都是其他事物的原因。所以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既考虑“经济因素”,又考虑“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并把法律、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非经济因素纳入经济研究的内生变量中。第三,方法论的集体主义特征。从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有两种途径:一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二是方法论的集体主义。正统经济学是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为基础,而制度经济学则带有强烈的方法论集体主义色彩,他们认为对制度这一集体行动的考察和描述才能最好地理解个人的经济行为。第四,具体化特征。制度经济学家使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及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带有具体化的特点,侧重研究微观经济制度,并更多地从现象上和形式上进行分析,较少进行内在矛盾的分析和考察。其理论核心总是围绕制度的内涵和构成、制度变迁和创新、产权制度和国家理论这些具体的制度范畴。

制度分析方法不是西方制度经济学家的独创,其实马克思就是一个制度经济学家,他的生产关系分析实质就是制度分析,与西方制度经济学家不同的是,马克思是从本质上来进行制度分析的,西方经济学家则是从现象上进行分析。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注重从现象和形式上进行制度分析,因而具有客观实用性,所以它针对当代外部性经济问题的解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理论的研究中。

三、结论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经济学是制度分析,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经济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中,进行观察和感悟事物所形成的理性结论。

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篇5

请紧扣下面这句话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解题要点】

这道题考查同学们对“和”的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以古代著作为载体是一大亮点。答题时,从《论语》《三国演义》中寻找到关于“和”的材料是关键,同时还要顾及主题、修辞、字数等方面的要求。【参考答案】

示例1:《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

示例2: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

【201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第23题】

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解题要点】

图画描绘的是一个人走跷跷板的过程,三幅图分别显示了跷跷板翘起、落下和平衡的状态。再细读第二幅图下面的文字,将跷跷板落下的状态描述为越过平衡点后走下坡路,其中“平衡点”“下坡路”等字眼提示了思考的方向。

这道题以看图说话的形式考查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三幅图之间的关系及背后蕴含的哲理是解题的关键,答题时,将跷跷板翘起和平衡的状态分别体现的哲理写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①从低处往高处走,每走一步,就会站得更高。

③原来,只有找到平衡点,才能站在最高处。

【2014年高考语文安徽卷第19题】

下面关于我国正在建造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是某中学科技节期间一块展板上的内容。请筛选相关信息,以解说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作介绍。要求:简明、生动、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

名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选址特点:贵州黔南平塘县天然喀斯特洼坑

构造特点:球冠状反射面由约1800个六边形球面单元拼合而成

建造特点:利用四面环山、中间凹陷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铺设超大口径的球冠状反射面

用途:将我国空间测控范围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探测宇宙中的遥远信号和物质,搜索地外文明和生物

意义: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未来20~30年处于世界一流地位

【解题要点】

这道题要求根据图片和文字材料写解说词,形式较新颖。

答题时要注意解说词的文体特征,应简单明了又生动易懂。材料提供的信息很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筛选出名称、基本特征、位置特点、用途及意义等主要信息,然后在规定的字数内条理清晰地将其表述出来。表述过程中还要注意解说词口语化的特点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切忌照抄原文。

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篇6

关键词: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体系;治水实践;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7)01-0018-07

abstract:watersystemisconstantlychangingundertheinfluencesofclimatechangesandhumanactivitiessothat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waterresourcesshouldbeadaptedtothesechangesratherthanconformtoafixedcontrolthresholdorcertainconstraints.Certainly,itisnotapassiveandfreewheelingadaptation。therefore,studyingtheadaptiveutilizationandmanagementofwaterresourcesisofgreatsignificance.inthispaper,theprincipleandmodeofadaptiveutilizationofwaterresources(aUwR)isexpoundedbasedontheanalysisofwatersystemanditsrelationshipwithenvironmentalchanges.BasedontheunderstandingofthemechanismofaUwRunderenvironmentalchanges,thetheoryofadaptiveutilizationofwaterresources(aUwRtheory)isputforward,aframeworksystemofthetheoryisconstructed,anditsbasicconceptsandkeycontentsareexpounded.BasedontheanalysisofmodernwatermanagementpracticesinChina,thispaperelaboratesontheunderlyingaUwRtheory,andtheexistingproblemsinmodernwatermanagementpracticesinChinaaswellasthepossiblesolutionstotheseproblemsusingtheaUwRtheory.thestudyshowsthattheaUwRtheorycanprovidesignificantguidanceontherationaldevelopment,comprehensiveutilization,andscientificmanagementofwaterresources,aswellaslaythetheoreticalfoundationfortheresearchandpracticeofwaterresourcesutilizationunderenvironmentalchanges.

Keywords:adaptiveutilizationofwaterresources(aUwR);theoreticalsystem;watermanagementpractices;adaptivemanagementofwaterresources(amwR);adaptiveutilizationmodeofwaterresources(aUwRmode)

自然界和人社会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也必然带动与之相关联的水系统的变化。特别是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水系统或社会水系统特征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比如,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的增加或减少,径流量过程和特征参数的变化(包括突变、增加或减少趋势等特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适应这些变化,来应对因环境变化带来的水系统的变化。因此,研究环境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和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水系统演变的研究成果非常多,涉及许多方面,比如,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1-2]以及对与水有关联的事件的影响[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2]以及为了适应气候变化提出的水资源管理对策[4]。国外对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研究较多[5-6],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分析,对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具体应用指导还有限。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于2013启动了未来十年水文科学计划pantaRhei(2013-2022)计划[7],强调自然与社会交叉研究人水关系,探索人水系统协同演化规律,积极推动人水关系适应性研究。国内文献有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提法[8],主要从适应性管理角度进行分析。从目前情况来看,为了应对环境变化,提出水资源适应性对策、适应性管理的研究较多[9-11],但多数是从水系统的外部因素视角来分析由于环境变化带来水系统内在因素变化的对策,很难从水系统与环境变化互馈关系整体高度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略,还没有上升到一种水资源利用模式,更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剖析水系统与环境变化互馈关系入手,分析水资源适应环境变化的原理,提出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模式及其理论体系,并分析其在治水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

1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原理与模式

1.1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原理

一方面,由于产生水资源的条件不断变化(包括气象条件变化、水文结构变化),从而带来水系统本身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水系统以外的环境发生变化(比如,人工筑坝、引水、排水等),影响水系统变化。把因气候变化、陆面变化(地震、火山喷发、地壳运动、地貌改变等)、人类活动等因素带来的水系统变化称为水系统的供给侧变化。把因人类生活、生产、生态对水需求的变化称为水系统的需求侧变化。为了保障水系统良性循环,水系统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应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当供给侧发生变化时需求侧也要适当作出调整,这就是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可以把其概念定义为:水资源适应性利用(adaptiveutilizationofwaterresources,简称aUwR)是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适应人类活动、气候变化、陆面变化等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保障水系统良性循环,所选择的水资源利用方式。简言之,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是一种适应环境变化且保障水系统良性循环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原理见图1,其对应的管理模式称为水资源适应性管理(adaptivemanagementofwaterresources,简称amwR)。

在解释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原理时,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适应?一方面,因为产生水资源的条件不断变化,比如,气象因素变化、陆面变化。不顾及水系统变化的开发利用水资源是不科学的;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水系统的需求不断变化。因此,从水系统的供给侧和人类社会对水系统的需求侧来看,都需要相互适应。否则,就可能会带来水系统的破坏(包括水量、水质)或人水关系的不协调。

(2)谁适应谁?一方面,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要适应因环境变化带来的水系统变化和与之相关联的生态系统变化以及整个供给侧的变化,不能超出水系统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水系统以及相关联的生态系统按照自然规律应适应因不可抗力原因(如地震、河流改道、气候变化)或人类必须开发因素(如引水工程、水力发电工程)带来的环境变化。这种适应是自然界自身的调整或自适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极限。当然,如果超出某一极限,有可能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性后果。

(3)怎么样适应?一种情况,由于水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使水系统变化和人类适应水系统的变化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进行。比如,因气候变化导致来水的增加或减少,必然带来与之相关联的水生态系统和用水系统的渐进变化;另一种情况,因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带来水系统的破坏,导致人水矛盾突出,原本相互适应的人水关系被打破,被迫转移到一种新的平衡。通常情况下,这种适应是被迫的,可能朝向更好的平衡状态发展,也可能朝向不好的平衡状态发展,因此需要人为科学调控。比如,因地震、火山爆发等因素带来河流系统改变,导致水生态特征的改变时,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情况下,通过人为科学调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是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研究的重点内容。

(4)适应后又如何?在内部或外部因素影响下,水系统发生变化,人水关系平衡状态从一种平衡向另一平衡转移。那么,是往好的平衡转移,还是不好的平衡转移?首先,需要对适应前后的状态进行评估;其次,对转移到好的平衡状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或维护好人水关系;如果转移到不好的平衡状态,需要采取必要的人为调控措施,使之向好的平衡状态发展。因此,在水资源适应性利用中需要有一系列保障措施配套,进行科学调控。

1.2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模式

目前,水资源利用已出现多种模式,如水资源综合利用模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水资源优化配置利用模式等。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是一种新的模式,其是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水系统影响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即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模式adaptiveutilizationmodeofwaterresources(aUwR模式)。该模式的特征和大致轮廓表述如下。

(1)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需要考虑环境变化对水系统的影响,适应因环境变化带来水系统的变化,使水系统的承载能力在良好的、可控范围内。

(2)正确理解因环境变化带来的人水关系从一种平衡转移到另一种平衡,但可以通过人水关系调控,避免出现人水矛盾恶化,使人水关系朝着更好的平衡转移。

(3)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同样追求水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应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寻求水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因此,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模式涵盖水资源综合利用模式、水资源优化配置利用模式,并追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目标。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手段。

(4)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是针对“环境变化-水系统变化-生态系统变化”以及“水系统供给侧-需求侧变化”一体化的适应,不是简单的某一方面对另一方面的适应。比如,针对气候变化提出的水资源适应性对策,这种提法不全面,应该从“导致水系统变化的总体状态”高度,系统提出调控对策。

2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体系及关键内容

水系y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水资源利用涉及到水系统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因此水资源利用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再加上环境变化的复杂性,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就更加复杂。为了更好地应用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原理,需要构建一套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即本文提出的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

2.1理论体系框架

对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的主体内容描述如下(见图2)。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图2只是完整表达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的主体内容,各组成部分间不是严格的并列关系,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叉与因果关系。

(1)研究对象:人水系统。人水系统是以水循环为纽带,将人文系统与水系统联系在一起,组成的一个复杂大系统。其中,人水关系是人文系统与水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12]。

(2)实现目标:通过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达到人水和谐的目标。

(3)驱动因子:人类活动、气候变化、陆面变化。针对具体的区域或流域,其驱动因子也比较具体,这是促进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的源动力,也是进行科学调控的主要因子。

(4)辩证关系: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水资源利用带来的影响正面与负面并存,水系统供给侧与需求侧并存。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复杂的辩证关系,需要引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来分析其中蕴藏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5)顺应规律: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6)演变过程:正确认识人水关系的平衡转移,从一种平衡转移到另一种平衡,可能是进步的转移,也可能是倒退的转移。水资源适应性利用需要考虑人水关系的平衡转移。

(7)和谐调控:通过一系列调控手段,实现适应环境变化的和谐平衡转移,朝向人水和谐方向发展。

(8)理论方法:指应用于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的已有理论方法,包括指导性理论方法、基础性理论方法。其中,指导性理论有:人水和谐理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基础性理论方法有:水循环理论、水量平衡原理、水系统模拟方法、优化技术方法、和谐平衡理论、和谐调控方法等。

2.2基本理念

(1)客观面对因环境变化带来的水系统变化,辩证分析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影响正面与负面、供给侧(各种水源)与需求侧(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关系,正确认识人水关系的平衡转移,水资源利用应适应水系统变化和人水关系的平衡转移。

(2)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辨识主要驱动因子,通过一系列调控手段,实现适应环境变化的和谐平衡转移,朝向人水和谐方向发展。

(3)综合运用已有的理论方法,实现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和谐平衡状态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在没有达到人水和谐状态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和谐调控方法,选择较优的水资源利用方案。

(4)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是一个巨大的复杂工程,需要有一定的科技支撑、政策支撑。科技支撑包括创新供水、用水、排水、治污、回用水等技术以及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分析等科学方法,政策支撑包括健全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监控管理制度等。

(5)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又用以指导实践。在我国治水实践中,蕴含着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的思想,但距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该理论可进一步指导治水实践。

2.3关键内容

(1)人水关系分析及关键因子识别。

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的研究对象―人水系统,通常情况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引用系统分析方法、数学方法、辨识方法等手段,分析人水关系的内在联系和关键阈值(具有变化特征),识别关键因子及指标。这是进行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内容之一。

(2)人水关系演变过程分析与定量模拟。

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水系统不断变化,人水关系也处于演变之中,需要对这一复杂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特别是需要依据水循环理论、水量平衡原理、水系统模拟方法,构建人水关系演变模拟模型。这是进行水资源适应性利用优化方案选择的重要基础模型。

(3)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方案优选。

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达到人水和谐。因此,在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方案优选中,首先要用到人水和谐理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其次基于人水关系演变模拟模型,依据和谐平衡理论[13],建立和谐调控模型;再采用优化技术方法,优选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方案。这是优选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方案的重要基础,目前缺少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4)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支撑体系。

包括科技支撑和政策支撑两大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供水效率,降低用水成本,节约用水,减少排污,增加水回用率,提高水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等。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政策支持,依法管水、严格管水、科学管水,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节约利用、可持续利用。其支撑体系建设是水资源适应性利用重要保障和关键内容之一。

3我国治水实践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尽管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刚被提出,但在治水实践中,很多地方已经表现出该理论的思想,或者说与该理论不谋而合。为了说明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的应用前景,下文将选择我国目前4种主要的治水实践,阐述其蕴含的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分析其与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要求存在的差距,并进一步说明运用该理论的可能解决途径。

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篇7

[关键词]三维动画网页动画美学特点形式美法则

创作精彩的网页动画对于网站设计来说相当关键,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对动画的视觉元素多做深入的了解,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和人的视觉规律,创造出让人觉得很形象的网页动画,达到相应的目的。而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之上的三维动画艺术具有技术美、运动美、造型美、意境美和精神美的主要美学特点。

一、三维动画与网页动画概述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兴影视艺术。全电脑三维动画主要是指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动画,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动画的设计、创作与制作,产生真实的立体场景与动画。三维动画艺术是一种影视艺术,包括视觉上的美感、听觉上的享受等。真正的全电脑三维动画艺术的历史很短,可以追溯到8o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页设计也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在网页中出现的小动画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引起人们的重视,它的运用领域还会不断的扩展。它已经不仅仅是枯燥的广告而是逐渐的受到重视,人们对它的审美要求更高了。

二、三维动画的美学特点

1.意境美与精神美。动画创作者创造三维动画艺术,就是以虚拟性的动态影像和夸张性的叙事场景将人们的心绪和意识带入一种奇特的审美情景之中,产生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精神意象。133229.com全电脑三维动画用虚拟而又不受现实条件限制的创作手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它能够创造出人类的视觉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感受到的光影景象,甚至拟造出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样在这种与原有视觉景象和心理完形所形成的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中,增强了动画受众的好奇心与欣赏欲望,并使其审美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挥,迅速地融入到动画影片的艺术氛围之中,构成审美意境。同时,三维动画片依靠高科技手段,创造人类想象力所能抵达的任何情境、物像和人像,使人重温童年时代的梦想与异念,洞察在现代工业文明车轮之下的人与自然互相戕害的残酷,从而感受到无比强烈的精神震撼力。

2.运动美与造型美。三维动画艺术是一种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空间形式决定了它拥有美术绘画的色彩、光线、构图等造型特点,而“时间艺术”说明它能够体现力量、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对于造型而言,角色形态和场景的构成是屏幕视觉的中心,动画在虚拟环境中的制作手段突破了现实中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对三维动画的场景、人物的形、色、质进行塑造的时候,可以有意的放或缩小某些细节,以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受众获得奇特而新颖的审美感受。同样,对于三维动画中的运动,是通过设计师意识的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对运动效果的模拟,它能够表现出其它艺术所不能表现的运动美,也正是这些运动构成了影视动画富于表现力和吸引力的美学特征。

3.技术美。技术美是技术活动和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是技术美学的最高范畴。技术美与技术紧密相连,没有技术也就没有技术美。全三维数码动画艺术是建立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它的审美价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环境,在全三维动画产生发展之初,每一次视觉上产生的新冲击,都与新技术的采用密切相关。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是电脑三维动画制作的首要前提和最终目标,从皮克斯对三维动画的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在形态方面,角色的造型和动作越来越趋于优美和流畅;在质感的处理方面,其质地也一步步地趋于真实;在效果的营造方面,其气氛的烘托也逐渐步入成熟;在光效方面,其画面效果也更加丰富和细腻。在这每一次视觉观感改变的背后,都是技术在做支撑,技术所能达到的这种虚拟的真实,让三维动画的受众不蘩一次次的感叹于技术所创造的视觉冲击。

三、网页动画形式美法则

人类在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中,不仅熟悉和掌握了各种形式因素的特征,并对它们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多种形式美的法则。多种形式美法则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总规律,其它的形式美的规律都要统一在这个总规律下面,他是形式法则的高级形式。多样统一是指形式组合的各部分之问要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形式和节奏,使人感到整个艺术作品内部既有变化与差异,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式美的主要法则简述如下

1.节奏与韵律。节奏是韵律形式的纯化,韵律是节奏形式的深化,节奏富于理性,而韵律则富于感性。构成要素做长短,强弱的周期性变化产生节奏。最单纯的节奏是重复,节奏带有机械的美,韵律则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有一定变化的相互交替,是情调在节奏中融合,能在整体中产生不寻常的美感。韵律按其形式特点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连续型韵律;;交替型韵律;渐变型韵律;起伏型韵律。渐变韵律;旋转型韵律;自由型韵律。

2.对比与和谐。对比与和谐反映了矛盾的二种状态,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和谐是在差异中倾向于“同”。对比是设计构成要素的差异和分离,是表达物象的基本手段,能使物象产生富有活力的生动效果,使人兴奋,提高视觉力度。对比,是对差异性的强调,是利用多种因素的互比互衬来达到量感,虚实感和方向感的表现力。和谐是表现形式之间的协调性,从差异中达到统一的重要方法,是构成要素的一致和协调。和谐,是近似性的强调,是两种以上要素相互具有共性,形成视觉上的统一效果。对比与和谐是相对的,是对立统一的艺术手段,不是简单数值上的差异。

3.对称与均衡。所谓均衡是指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形式诸要素之间保持视觉上力的平衡关系。在视觉艺术中,均衡是任何观赏对象中都存在的特性,在审美上使人产生了视觉平衡心理,得到审美上的满足,审美中的均衡观念是人们从经验中积累而形成的。均衡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静态均衡形式,一种是动态均衡形式。对称的现象,在自然界从人体,动物,植物到抽象的图案构成里均可找到。对称之构成能表达秩序,安静和稳定,威严等心理感受,并能给人以美感。均衡,是指不等质和不等量的形态求得非对称形式,它是对称的变体,在静中倾向于动。视觉设计美学上的均衡,是由形状,色彩,位置与面积决定的,利用虚实达到呼应和谐一致,造成视觉上的均衡。比之于对称在心理上偏于严谨和理性,均衡则在心理上偏于灵活和感情,具有动势感,应用与设计可以带来构成的无限变化,开拓表现领域。

参考文献:

[1]沈梦忱.浅谈三维动画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5.

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篇8

关键词:视觉规律;产品;设计;平衡;简化

造型是为了什么?首先,并不是为了美观。在审美的“好”与“恶”当中,存在着一个非常广茂的阐述空间。显而易见,只有摒弃了最简单的“好”与“恶”得评判标准,才能够设计出更为经典且耐人寻味的设计作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迭,视觉处于设计生产系统中心,新的视觉方式与体系在不断被创造出来,越来越多的人被裹挟进视觉图像之中,而观看俨然成为生活的本身。当视觉化渗透进日常生活中时,除绘画、摄影、电影、电视、广告、动漫等视觉媒介之外,还有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但不论是哪一种媒介,都是在严格巧妙的运用人的视觉规律的前提下产生和发展的。人的视觉规律建立在人的潜意识行为下,与人的种族、层次、社会地位和学历背景没有直接联系,从而形成了美与丑。

工业设计产品也是一样,作为能满足社会与人类需要的人造物,以可视的物质形态出现时,更具有实用的功能性。它不仅通过点、线、面、体、材质、色彩和结构等要素和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主次、对比等形式法则来塑造具有审美特性的形态,更以此来清晰传达“何物?何用?如何操作?”等视觉信息,以便于人们能简单有效地认识该产品的特性与功能,并利于人们进行良好地使用与操作。因此,与纯粹的艺术品观赏不同,审美的愉悦感不是工业设计产品观看的终极目的,产品造型在形式上追求的审美观赏性是服务于产品实用的功能性指向的,也就是说,获取产品的特、操作方式、意义价值等实用信息才是工业设计产品观看的根本目的。所以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形式上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更加在于其形式对应和解释功能的匹配度和形式带给人的情感体验。而人的视觉规律在产品传达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像一个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塑造的产品形式被人解读以后,从而完成认识产品的过程。

一、人的视觉规律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一)视觉规律是产品形式的基础

美国现代建筑设计奠基人路易斯・苏利文(LomsSullivan)说:“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造形,也就是说,一个形式,一个外在形象,它使我们了解这事物的含义,并且把它和我们自己及其他事物加以区别。”在这里,形式决不只是物质目的上的需要,它还可表现出生活的可识别性并关注人的精神与心理需求。但是形式是怎样让我们所感知的呢?我们看到一种形式的时候是如何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感受呢?是什么在作为判断的依据控制着我们的意识?

工业设计产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不论哪种产品,都遵循着基本的造形规律。意大利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ettoreSottsas)1981年设计的卡尔顿书架。

索特萨斯的卡尔顿书架在造型上以中间绿色的板和中间的对称轴等主要特征为视觉中心,左右的书架隔板的方向的趋势都是向着视觉中心,形成了一种绝对平衡的视觉美感。一些格式塔心理学家在心理学领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平衡、最简单、最规则的组织状态。然而事实却与上述结论恰恰相反,人是活动的个体,并不是在不活动的静止状态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而是在不停地运动、劳动、变化与成长探索中。例如一位健身运动者,在不断追求运动的人,总是设法把自身的生命状态之中互相冲突的力量组织起来,使他们达到一种最平衡的状态。正式因为这样,使我们知道在视觉心理中,我们为什么需要平衡,去探寻平衡是什么,平衡的作用等等。这样,无论是心理平衡还是物理平衡,都蕴含着相同的内容:它所包含的每一件事物,都达到了其停顿状态时所特有的一种分布状态。一个处于平衡的构图,在其形状,位置,方向等诸多要素中。都达到了最平衡的状态,导致其不能够有最细微的变化。

在索特萨斯的这个作品中,通过运用艳丽的色彩来挑战现代主义风格,以标榜以孟菲斯为代表的有激进意义的后现代主义风格。艳丽的色彩同样在这个作品中达到了绝对的平衡和谐。圣维克多的雨果说“色彩的美款待视觉”。在各种视觉要素中,色彩是最普遍的形式,它最富表情,能带给双眼最强烈、最直接、最深刻的感觉,它所引发的视觉刺激能使人产生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索特萨斯的卡尔顿书架就是通过色彩和视觉上的平衡来给人营造一种美的心理感受,各种元素的绝对平衡和对称就是其成为后现代主义风格里程碑作品的原因。

(二)合理的视觉规律可以激发产品的情感属性

当功能不仅仅指向产品的实用性,而是指向解决与生活的关系时,功能的内涵开始趋于多元化,从简单纯粹的操作使用性扩展到了产品对使用者及环境所产生的整体影响,与之相适应,产品形式也从对传统古典功能的强调转向对各种社会、文化、情感等信息的关注,并通过材质的混搭,全新的工艺,艺术的造型,等多种表_方式,是产品富有多元化。

形式依然追随功能,但同时形式也能再造功能,产品会利用形式引导人们寻找和发现新的生活形态,形式和功能之间不是只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个可动态调节的系统,当形式追随扩大化功能时,必然会用更丰富的形式语言去表述功能。

二、结语

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篇9

提分要领:

1.高考征描述类综合题的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征”“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2.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②对地理事物的位置、时间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

一、定性描述

定性描述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足够数量的地理专业术语,以便使用时能恰当、准确、规范地表述地理事物。在考试中常见的以定性概括为主的描述有以下几种。

1.地理位置特征

经纬度位置(北半球/南半球;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东半球/西半球);海陆位置(临××洋/海/湾;与××国接壤);政区位置(属于××政区;位于××洲的××方位;处于××洲与××洲的交界处);交通位置(描述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的地理位置时需补充的,如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咽喉要道)。

2.地形特征

地势(如西北高、东南低或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起伏状况(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密集,起伏大);海拔、相对高度;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及分布;地貌(如欧洲西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海岸线特征(若是沿海地区或半岛、岛屿等,有时需描述)。

例1简述该区域(图1)的地形特征。

【答案】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大;海岸线平直。

3.河流水文特征

径流量的大小及季节变化、日变化;水位变化;汛期长短及出现的季节;含沙量;结冰期(若河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出现凌汛);流速等。

4.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性质、流向、源地、注入地;干流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和水系形状(常见的有放射状、向心状、对称状、树枝状、平行状等);河道特征(河面宽窄、河床深浅、河道曲直、河道形态);河床比降等。

例2图2为东北河流水系示意图,简述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答案】西部较东部支流多;西侧向东南流,东侧向西南流;西侧支流流域面积广;西侧支流流程长。

5.降水量特征

降水总量;雨季长短;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

例3简析④地的气候特征(图3、图4)。

【答案】终年温暖,年温差小;年降水量较大,季节变化明显,双峰型(11月―12月、2月―5月降水较多)。

6.天气特征

气温高低;气压高低;干湿状况;风(大小、风向);天气状况(阴/晴)等。

7.自然资源特征

资源储量;资源种类;人均占有量;资源空间分布;资源组合状况等。

8.自然地理(地表环境)特征

气候;地形及土地类型(林地、草地、耕地、荒漠);地貌类型(主要有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植被(多少、类型);河流(数量、水量);土壤(类型、发育程度、肥力高低、深厚程度、酸碱性)等。

例4描述中国南疆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气候干旱;河流稀疏,多内流河,河流短小,水量不大,湖泊多为咸水湖;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广泛;植被稀少,多荒漠;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

9.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各部门结构(农林牧副渔比重)、农业地域类型;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主要指种植业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单位面积产量);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集约化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及专业化水平(有时说种植历史和经验);商品率等。

例5描述东北农业生产特征。

【答案】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以种植业为主,一年一熟;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以国有农场为主,农业地域专业化程度高,单产高;商品率高。

10.工业生产特征

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结构(轻重工业比重);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

二、定量表述

定量表述能很好地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组织语言、科学表达的能力,从其形式表现上看,可以分为点状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线状(包括等值线)地理事物空间分布、面状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从多年高考试题命制规律来看,关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描述类试题考查较多,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1.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①总体分布特征(分布的密度特征――是均匀分布还是差异分布,其密度变化体现在哪些地方);

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可以从与背景图中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描述);

③点组成的形状反映什么规律;

④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制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征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为密集。

例6读中美洲区域图(图5),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答案】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城市分布较密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

2.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具体分为两类:

①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如400mm年等降水量线、0℃等温线)

描述其位置;延伸方向(按照“拐点”进行分段:东西延伸则可依据变化情况分为东、中、西段或东、西段);弯曲方向。

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呈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若是描述管道、道路等具体地物类的分布时,要包括起讫、延伸、与背景图中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等。

例7描述图中(图6)一月0℃(虚线)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答案】西段(西部沿海):南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中段(南段):向南弯曲(凸出);东段(东部地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②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如区域等高线、近地面等压线、某地地租等值线等)

宏观上整体表现的变化范围和变化趋势;微观上的弯曲、闭合(极值)、疏密情况。

等值线五读:读数值数值变化范围;读递变递变趋势;读弯曲弯曲处较两侧大/小;读疏密单位距离内地理事物变化大小;读闭合地理事物的极高值或极低值分布方位。

例8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图7)。

【答案】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3.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

一般从地理位置、分布范围、面积大小、形状、延伸方向、动态变化趋势等方面回答,有多个地理事物时,还要描述相对方位。

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面积64万平方千米。

①面状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静态

宏观整体表现:总体分布趋势(根据哪儿多、哪儿少得出分布是否均衡);

微观差异比较:多集中分布在哪里,少在哪儿有分布;突出情况最高(低)、最大(小)分布,增加(减少)最快(慢)。

例9简述图中水土流失区的分布规律(图8)。

【答案】面积较大;主要位于地形第二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②面状地理事物时空变化分布特征――动态

宏观整体表现总体变化趋势(哪儿快,哪儿慢分布是否均衡);

微观差异比较多和少集中分布地区的变化;突出情况最高(低)、最大(小)变化的分布。

例10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图9)。

简述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篇10

关键词:转型社会;信用困境;信用行为决策模型;博弈论

一、引言

所谓“信用困境”就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的社会失信行为泛滥的现实,这一现实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故称之为“困境”。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是政府主导的外生型演进过程,虽然体制建设可以由政府在短期内完成,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通过“后发优势”在短期内追赶,但是一些思想意识转变却很难在短期内迅速实现转型。一个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还没有在短期内完全接受现代市场经济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失信行为还比较普遍,人们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信用规则行事。

社会的“信用困境”可以说贯穿于我国整个改革开放的历程,而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角债”问题,到后来的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再到近期的资本市场造假丑闻频出、地方政府信用形象不佳。虽然失信行为的阶段特征不同,但是一个基本的结论是成立的,那就是我国目前尚未走出社会的“信用困境”。针对上述信用问题,本研究将以博弈论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深入挖掘我国当前“信用困境”的内在根源。

二、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运用博弈论来分析守信问题最为广泛的研究是在产业组织领域,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之间的战略博弈。所不同的是,在不同市场环境与前提假设下,企业之间的博弈结果往往出现巨大差别。例如,古诺模型、波特兰模型等经典产业组织模型在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框架之后都得到了巨大的改进。国外有关博弈论模型应用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很少将博弈论模型引入较为宏观的信用问题分析,或者说国外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对宏观信用状况分析的研究缺乏现实意义。因此,国外的博弈论方法当前多结合信息经济学的相关概念运用于机制设计等微观研究领域。

国内学术界关于社会信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领域较为广泛。首先,很多学者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对信用这个概念本身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研究的基本思路都是通过引入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交易费用等)强调“信用”本身的重要性(茅于轼,1999;郭红玉,2002;刘拥军,2003)。部分文章通过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信息不对称)试图给出信用缺失的一种解释(肖建,2003)。但是这些研究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对于信用问题的分析多处于概念阐述阶段,即使将信用问题纳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也只停留在概念引入阶段,缺乏规范的数理分析。从2006年开始,国内一些学者也试图通过引入博弈论的模型来分析信用问题,尤其是解释当前中国信用缺失的现实原因。这些研究文献存在一个不同于西方的突出特点,那就是不拘泥于微观领域,而多侧重于宏观领域,这也许更多是源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这些文献中,大部分研究还都是将比较基础的博弈论模型引入信用研究,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博弈双方既得利益的策略设计过于简单,导致博弈模型推导比较简单,博弈分析的结果也比较模糊,很难将与社会信用机制相关的制度因素作量化分析。

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两点:一方面,不仅全面地引入了博弈论的基础模型和多期模型,而且较为详细地定义了社会信用制度的相关变量,使得模型的推导过程更为规范,其结论也更具有现实解释力。另一方面,在具体应用上述博弈论模型的时候,将“社会流动性”变化作为不同社会制度形态比较的一个线索,通过比较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态,结合博弈论模型的分析,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信用困境”是中国转型社会背景下社会流动性增强和社会相关信用制度发展不同步的产物。本文还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技术性不足,那就是博弈论模型仅限于完全信息,对于信息不完全的更为复杂的博弈模型,将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步引入,不断充实博弈论模型对社会信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三、“信用困境”的博弈论分析——“信用行为决策模型”

(一)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基本假设

在构建信用行为决策模型之前,我们有必要把信用这个概念进行适当的阐述。信用的本质是衡量人们对契约(包括正式的有形的合同和非正式的无形的合同)的遵守程度。从单个社会成员的角度来看,是否遵守合同可能与个人的天性和教育背景有关,存在巨大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但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经济活动中成千上万的人对合约的遵守情况则表现出一种规律性趋势,或者可以看成是在一定制度安排下的多重博弈的结果。如果这种在一定制度安排下的多重博弈的结果是一种均衡状态,符合纳什均衡的基本特征,即没有一个参与者在他人不改变策略的情况下会有单方面改变战略的激励,那么,这种均衡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则是整个社会所体现出的共性的制度安排特征。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要深入分析信用问题,我们离不开博弈论的基本方法。在介绍具体模型之前,我们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模型的基本假设,这样有助于我们对模型的深入理解。

假设(1):模型中作出守信或者失信决策的行为主体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即该模型中的信用决策主体是利己主义者,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信用决策主体总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假设(2):基于以上“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我们需要具体探讨关于不同决策的成本、收益问题。首先,守信的决策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当交易的双方一方守信而另一方失信时,守信的成本会大幅提高。当然,守信同样会带来收益,这种收益相对于守信的成本而言,往往是一种趋于长期化的收益,可以表现为良好的个人信誉、良好的商誉或者是良好的政府公信力等。同时,失信的决策也是有成本的,这种行为模式的成本与失信带来的收益相比也是趋于长期化的。失信带来的这种长期化成本相对于守信的长期化收益而言更加难以消逝,一旦失信造成了不良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很可能像阴影一样,让人挥之不去,无法摆脱。同样,失信也会带来收益,尤其是当交易的双方一方守信而另一方失信时,这种因失信而产生的收益往往会更加明显,但是这种收益也更加趋于短期化。因此,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信用行为决策简单地可以看作是一个关于守信或者失信的成本收益比较。从这个角度来看,守信或者失信的行为决策问题也就成了一个衡量和比较守信、失信的净收益问题,带来更大净收益的行为模式往往更加有可能成为人们最终的信用决策选择。

(二)单期信用行为决策模型

1模型的推导

(1)a表示因为守信行为人们所获得的收益,这里我们称之为“信用价值”,即我们现实中通常可以观察到的信誉、商誉、公信力的无形价值。这种守信带来收益是一种趋于长期化的收益。

(2)e表示因为失信行为人们所获得的收益。上文关于模型的基本假设已经谈到,这种失信带来收益在交易的双方一方守信而另一方失信时,往往会更加明显,但是,这种收益同时更趋于短期化。

(3)β表示对于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即失信行为被惩罚的严厉程度。如果一个失信行为被发现,那么监管机构将对失信的一方处以失信所得(e)的β倍惩罚。通常而言,β>1。从下文的模型结论可以看出,如果艮1,那么失信行为将会成为人们的最优选择。

(4)p表示对于失信行为的监督力度,即失信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我们假设整体社会管理体制可以有效监管社会全部交易行为的p倍(0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1)如果交易的一方在对方守信的情况下做出失信的行为,那么失信者的收益可以表示为:u(breakfaith)=e×(1-p)+(e-β×e)×p=e(1-β×e)

(2)如果交易的一方在对方失信的情况下做出失信的行为,那么交易双方都无法得到失信带来的额外收益,其双方的整体收益都可以表示为:U''''(breakfaith)=0

(3)如果交易的一方在对方失信的情况下做出守信的决策,那么守信者因为守信可以带来良好的信誉而获得一个a的收益,同时因为守信也让渡给交易对方失信者e的利益,因此守信者的收益可以表示为:U(keepfaith)=a-e+e×β×p

(4)如果交易双方在交易中均做出了守信的行为,那么交易双方都可以因为赢得并维护了信誉而获得一个a的长期性收益,交易双方的收益都可以表示为:U''''(keepfaith)=a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分析模式虽然需要依靠很强的理论假设作支撑,与现实情况相差较远,但是,这种分析模式比较清晰,可以作为我们理解问题的出发点(图1)。

考察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的纳什均衡条件,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守信策略能成为整个博弈的最终均衡结果,那么必须要满足条件:a>e-e×β×p且(a-e)+e×β×p>0

经观察可知,上述条件组包括的两个条件是等价的,因此该组条件可以简化为:βp>1或者0<βp<1,且a>e(1-βp)

考察这个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的纳什均衡条件,我们可以发现失信策略也可以成为整个博弈的最终均衡结果,如果博弈满足条件:

a经观察可知,上述条件组包括的两个条件是等价的,因此该组条件可以简化为:

0<βp<1,且a通过上述守信均衡和失信均衡的条件比较,我们发现实现守信均衡的核心条件在于两个:监管力度βp是否大于1,信用价值a与e(1-βp)的大小比较。

2单期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一个简单变形

为了使得上述模型更能反映现实世界情况,我们这里引入“补偿机制”的概念。假定α代表守信补偿比例,即第三方监督机构对失信者的罚金以一个什么比例转化为交易中守信者的补偿。从对补偿比例α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补偿比例的值域应该介于0到1之间。上面分析的是一种极端情况:α=1,即第三方监督机构对失信者的罚金全部用于补偿守信者的损失。引入守信补偿比例α的概念之后,图1中的博弈模型可以变化为图2。

(1)当α=1(全补偿),即我们上文分析的博弈。

(2)当α=0(无补偿),该博弈的解为:

当a>e时,上述博弈有唯一均衡解(守信,守信);

当a当e-e×β×p(3)当o<α<1(部分补偿),该博弈的解与情况(2)的解相似:

当卢p>1或者0<βp<1且a>e-e×β×p时,上述博弈有唯一均衡解(守信,守信);

当0<βp<1且a当0<βp<1且e-e×β×p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于守信补偿比例α基本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第三方监督机构对守信者的补偿力度越大,即α的数值越大,信用交易者就越有激励在交易中守信,反映在上述博弈论模型中,即出现(守信,守信)为唯一均衡解所要求的条件越宽松。

3模型分析小结

从上述简单的单期信用行为决策模型我们可以发现,保证信用行为博弈出现(守信,守信)的唯一均衡解主要依赖于两类条件:(1)第三方监督者对于失信者的监督惩罚力度,反映在模型中为βp,即如果一个失信行为被发现,那么监管机构将对失信的一方处以失信所得(e)的β倍惩罚;如果交易的一方选择了失信行为,那么他(她)有p(0以α=1(全补偿)的单期信用行为决策模型为例,如果第三方监督者对于失信者的监督惩罚力度足够大,能够满足βp>1的条件,使得失信者的失信收益期望值e-e×β×p<0,那么根据模型的假设,信用交易行为可以达到(守信,守信)为博弈唯一均衡解的理想情况。如果第三方监督者对于失信者的监督惩罚力度不能使失信者的失信收益期望值e-e×β×p<0,即0<βp<1,此时依赖市场利益调节机制,模型中的信用交易行为仍然可以达到(守信,守信)为博弈唯一均衡解的理想情况,其条件为:a>e(1-βp)。当0<βp<1,且a

(三)多期信用行为决策模型

多期信用行为决策模型侧重于分析市场利益调节机制对于信用交易者的行为模式的影响。通过多期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重复博弈(信用交易)的前提下,市场利益调节机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即在单期博弈的守信收益不够大,即a在推导模型之前,我们需要详细说明模型的一个关键性假设。首先,我们需要澄清,在多期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分析中,a被视为守信的长期收益,而且根据现实情况,守信带来的收益一般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反映出来。因此,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假设一种比较极端同时又比较贴近现实的情况,即每次博弈中如果信用交易者做出守信的行为,那么他(她)将得到一个a的守信收益,但是这些收益只能在多期博弈的最后一期全部实现。因此,在两期博弈中,即使是博弈双方在第一期均保持守信,根据这一原则,他们在第一期的收益也均为0。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考察两期博弈的简单情况。

第一期的博弈模型见图3。如果第一期结果为(守信,守信),则第二期的收益矩阵见图4。如果第一期结果为(失信,失信),则第二期的收益矩阵见图5。简单起见,我们在这个两期模型中假设贴现因子为1,即第二期的收益贴现到第一期之后没有贴现损失。为了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我们假设在多期博弈过程中,考虑信用交易者采取如下的带有“报复性”的行为策略。自己在第一期守信,如果对方在第一期守信,则自己在第二期守信;如果对方在第一期失信,则自己在第二期失信。在上述条件下,我们可以证明,当ae-e×β×p,两期博弈模型的均衡结果都是守信。

首先,我们证明,当信用交易的一方采取上述策略,那么交易的另一方的最优策略也是采取上述策略。如果交易者乙采取上述策略,那么交易者甲也采取上述策略,则甲的总收益为2a。如果交易者乙采取上述策略,但是交易者甲在第一期失信,那么甲知道遵循上述策略的交易者乙会在第二期失信,则甲在第二期的最佳策略应该为失信,因此甲的总收益为e-e×β×p<2a。如果交易者乙采取上述策略,但是交易者甲在第一期守信而在第二期失信,甲的总收益为e-e×β×p<2a。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交易者乙遵行上述策略的前提下,交易者甲的最佳策略也是遵循上述策略,反之亦然。这说明,上述策略是一个纳什均衡策略,其均衡结果为“双方在两期都守信”。

如果把上述的两期模型推广到n期,根据上面的逻辑,我们不难证明,当ae-e×β×p时,双方在n期都守信可以成为一个纳什均衡结果。这一结论表明,即便守信的单期收益很小(ae-e×β×p),在多期博弈模型中,市场利益调节机制一样可以实现“守信”的行为均衡。

(四)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基本结论

1实现信用交易出现守信结果的途径主要有两条:第三方监督惩罚机制和市场利益调节机制。

2第三方监督者通过提高对失信者的监督惩罚力度,使得失信行为本身就不具有利益上的吸引力,进而使得失信行为消失。可以说这是保证信用交易出现守信均衡的“强条件”。

3当保证信用交易出现守信均衡的“强条件”不能被满足时,即0<βp<1、e-e×β×p<0时,市场利益调节机制也可以让市场信用交易行为出现守信均衡的情况。但是相对于上述第三方监督者的监督惩罚力度的“强条件”而言,这种市场利益保证可以视为一种“弱条件”。

在单期信用交易(博弈)的情况下,只要守信行为带来的收益a足够大,即a>e(1-βp),那么信用行为博弈的结果可以出现(守信,守信)的情况。如果守信行为带来的收益a不够大(a但是,在多期信用交易(搏弈)的情况下,这一条件可以放松,如果单次博弈守信带来的收益不够大(ae-e×β×p),双方在n期都守信可以成为~个纳什均衡结果。可以说,在多期交易(博弈)的情况下,市场出现守信结果的要求变得更加宽松,市场出现守信结果的可能性增大。

四、“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一个应用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应用上文的“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基本分析结论,同时引入“社会流动性”这一概念。这一部分的基本思想是:不同社会形态社会流动性变化和相应信用制度的变化,可以导致不同社会形态满足不同的“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结论性条件,进而导致不同社会形态出现不同的社会信用状态。通过不同社会信用状态的比较分析,挖掘出当前中国转型社会条件下的“信用困境”的根源。

(一)传统社会的信用制度安排——“儒商秩序”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下,“重义轻利”和“重农抑商”的儒家信条在整个社会意识中根深蒂同,商业并不能作为社会的主流产业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商业活动中的高级交易活动——信用交易在传统社会中并不普遍。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商业行为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传统社会发展到16世纪左右,与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一样,传统社会的这种商业崛起趋势不断明朗化,并积极要求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制度的出现。在这种历史环境下,儒家传统“重农轻商”的价值观开始逐渐松动,人们逐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儒家文化中“重义轻利”的思想,即只要利义一致,牟利也符合道德规则。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传统社会后期出现了“利以义制”的新儒家商业习俗与经营制度。在这个传统社会局部思想解放的进程中,山西商人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不仅是宣传新儒家商业思想的理论先导,将自身的行为在儒家文化的框架中合理化,而且切身履行着“利以义制”新儒家商业信条,不仅实现了晋商足迹遍布天下的辉煌,而且实现了“汇通天下”这个传统社会的金融梦想。此处以晋商票号为例,详细解读传统社会弱流动性条件下,信用制度安排如何规范人们的信用行为。

虽然晋商票号不仅限于本地经营,还不断追求着“汇通天下”的目标,但是,我们认为晋商中的各个商业家族,基本上是处于一个弱流动性状态,这种人员的弱流动性状态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形态。这种弱流动性状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票号总号的稳定性,(2)票号背后家族关系的稳定性,(3)晋商票号历史传承的稳定性。这种时间和地域双重意义上的弱流动性条件为传统社会实现稳定且良好信用行为提供了有效的现实保证。首先,基于传统社会下“人治”模式,对于信用交易行为的第三方监督力量处于“真空状态”,不仅相关法律接近空白,而且缺乏保证相关法令实施的制度性安排。保证良好社会信用行为的唯一途径就是有效的市场利益调节机制,幸运的是,这种利益机制在“弱流动”社会条件下,通过小范围内重复交易实现了信用信息在局部范围内自然充分扩散和信用交易带有多次博弈属性,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保证了传统社会良好信用状况。

而且,传统社会实现的“信用行为决策模型”中守信策略能成为博弈双方的均衡结果是一种相对稳态的博弈结果。当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诚信,就会生发出广泛的“集体惩戒机制”(即人们会排斥不诚实的人,并对发现别人不诚实而不排斥的人进行追究),这使人们不易于打破这种惯例,这就是maynardSmith所说的“演进稳定性”。㈣它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维护,每个成员都会自觉遵守——无论他出于习惯、模仿还是理性计算的动机。因此,我认为传统社会的信用秩序有着很强的自我维系能力和自我延续能力。

(二)现代西方社会的信用秩序——以美国为例

这里谈到的现代社会,是针对上文的中国传统社会和当前转型社会的概念而来的。现代社会既是指在农业社会长久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工业社会,也是指转型社会的转型目标。这部分以美国为例,具体分析现代西方社会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状况,将“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解释能力进一步扩展。

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社会管理模式上“法治”取代“人治”成为政治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社会的民主化程度提高。这种“法治”取代“人治”的根本转变填补了传统社会中第三方强制力量监督惩罚能力的缺失,大大提升了社会中第三方强制力量对于失信行为的监督惩处力度。这里所说的信用监管制度包括行业自律的内容,但是主要以完备的法律体系来支持。美国相继颁布的《个人信用保护法》、《信用平等机会法》、《公正贷款对帐法》、《破产法》、《个人信用限制计划》等法规,规范了信用活动。不仅如此,美国多年的司法成功实践基础使得美国可以有效地执行相关信用法律。总之,有效的法律系统和高效的现代监管体系有效地保证了现代西方社会守信均衡的出现。

不仅如此,我们认为在信贷社会可以实现守信均衡的“强条件”情况下,现代西方社会的信用体制还可以保证“信用行为决策模型”中守信均衡“弱条件”的实现。这无疑为保证社会良好的信用状况增加了一个制度性保险。现代西方社会完善的国家征信体系满足了强流动性社会的信息扩散特点,在关键信用信息的统一搜集和统一制度框架下,现代西方社会交易者的交易行为的强流动性伴随着信用信息的强流动性。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西方社会较为普及的信用评级系统为充分流动的信用信息进行了科学的加工,使得在现代西方社会中信用信息不仅能够充分流动,而且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现实信息。这样,从“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框架来看,守信带来的收益a将被放大,因为良好的信用信息可以被更多的潜在交易者获知;同时失信带来的收益e则很难实现,因为在潜在交易者比较知情的情况下,他们不会轻易选择带有失信历史的人进行交易。“信用行为决策模型”中,单期信用交易(博弈)的守信均衡的“弱条件”(a>e(1-p))就很可能被满足。

(三)现代中国转型社会“信用困境”的根源

结合前文分析不难发现,贯穿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信用制度的分析主线是“社会流动性”的提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伴随着社会流动性的提高。社会流动性的提升不仅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信用制度分析的基本背景,对于中国转型社会信用危机根源的分析,社会流动性这个基本背景显得更加具有解释力。

中国是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转型社会。这种典型性不仅表现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的现代化过程中,而且表现在中国正在经历着社会“双重转型”,即同时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双重社会转型;既要完成传统工业化的历史遗留任务,又要追赶信息化的步伐。伴随着社会的双重转型,社会主体形态正在经历从“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再到“自由个性”的个性转型。这是因为,社会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社会现代化归根到底反映的是人的现代化。同时,这种双重转型和人的现代化过程还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在全球化伴随下的双重现代化进程中,在双重现代化推动的人的自由个性现代化进程中,两股力量正在合力推进社会个体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整个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在这种社会流动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国以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习惯为起点,正在向现代社会靠拢,但是就在这个制度“破”、“立”交替的过程中,一系列制度转型问题凸现出来,直接导致社会信用危机的出现。

具体来说,由于传统社会原有的时间、地域双重意义上的弱流动性被打破,原来的以亲缘和地缘为基本背景的信息传输渠道和契约裁定渠道已经限制了交易扩大的客观需求,但是整个社会建立起如现代社会那样的完善的社会信用系统又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以及财力和物力,更需要大量的时间让人们接受和适应新的全民征信制度。这种背景下,社会一方面不相信原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借助于全民征信系统,无奈之间,社会自发选择了一些带有典型权宜之计意味的预防失信的制度。首先,社会部分地延续了传统社会的亲缘商业模式,以家族企业为基本经营模式,试图模仿传统社会依靠家族信任来避免信用缺失问题。不可否认,家族信任作为传统社会维系信用的基本模式,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逐步扩大,交易的范围不断向纵深延伸,传统的家族经营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显得漏洞百出、难以为继。其次,传统社会亲缘、地缘信用模式在转型社会的另一个演变就是“熟人经济”或者称“关系经济”,这种模式无非是亲缘、地缘信用模式适应社会流动性增强的现实的一个变体,以关系为纽带,力图在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监管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利益调节机制,进而抑制失信行为的出现。但是,这种非制度化、非正规化的模式,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表现得如此简陋,以至于在现代社会浪潮袭来的时候,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无所适从和不知所措。

转型过程中的这种“破”而未“立”的尴尬局面反映在“信用行为决策”模型中,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社会第三方强制力量对于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和威慑作用不大,守信均衡的“强条件”(e-e×β×p<0)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在缺乏完善的社会征信体制和社会信用评级体制的情况下,市场利益调节机制带有明显的传统社会模式的变体特征和“权宜”特征,因此,守信均衡的“弱条件”(a>e(1-p))也难以满足。可见,依据“信用行为决策模型”的逻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出现信用危机就不足为奇了。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