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下水处理方法十篇地下水处理方法十篇

地下水处理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8:22

地下水处理方法篇1

【关键词】地下防水;工程缺陷;处理方法

众所周知,地下防水工程对于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意义,更是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有力保障。但是,就我国目前地下防水工程现状而言,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常常发生渗水的现象,这些水流逐渐渗入到墙体结构中,就会引发混凝土结构表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最终致使地下防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本文就对地下防水工程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重点阐释了几种判断渗漏问题的方法及处理办法,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1.渗漏位置的常用寻找方法

(1)施工人员可以对渗水量的多少,或是渗水速度的快慢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对于出现急流或高压的渗水现象,可以及时准确的判断,并寻找出具体的渗水位置。

(2)如果渗水现象并不明显,只是出现了轻微的水痕,施工人员可以再去表面覆盖一层干水泥,这样就可以沿着湿线的位置寻找出渗漏部位。

(3)施工单位也可以采取综合寻找方法,这种方法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通过在渗水出涂抹均匀的水泥胶浆以后,再起表面覆盖干水泥,这样能有有效避免其他完好部位不被破坏,又可以快速找到渗漏点。

2.渗漏前期的处理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进行渗漏处理前期,必须充分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对于渗漏部位,、渗漏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并采取最终完善的处理方式,从而确保后期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加重渗水程度。其次,施工单位经过一系列的寻找以后,应该确定出渗漏点的具置以及渗漏水的来源,才能从根本上一次性解决渗漏问题。此外,当上述问题都得到证实以后,施工单位就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来切断渗水源,将渗漏水进行及时的排除。与此同时,要根据实际的渗漏情况,选择出防水性能较强的防水材料,对渗水点出入口进行严密的封堵。

3.渗漏问题的处理方法

3.1防水硅结构裂缝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水压较小的情况下,对于所产生的渗漏问题,可以采取直接堵漏的处理方法,并沿着开裂缝两边开挖沟槽,对槽底进行彻底的清洁,将水泥胶浆注入到沟槽中,直到沟槽凝固成型以后,才可以将其压实,这样就可以使水泥胶浆与沟槽壁密实的结合在一起,如果裂缝长度较长,也可以采用分段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分别的堵漏。最后,施工人员要对渗漏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无渗漏水流出,这时就可以对沟槽进行填平,以此来提高建筑物的防水能力。

水压较大,但裂缝长度较短时的渗漏可采用下线堵漏,先沿裂缝剔凹槽,在槽底沿裂缝放置一根小绳,绳径视漏水量确定,在缝槽中填堵塞快硬水泥胶浆,堵塞后立即将小绳抽出,使漏水沿绳孔流出,最后堵塞绳孔。

水压较大,且裂缝长度较大时,采用下线法分段堵塞,每段长为100mm,中间留20mm的间隙,然后用水泥胶浆裹上园钉,待胶浆快凝固时插人间隙中,并迅速把胶浆向钉子的四周空隙中压突,同时转动钉子,并立即拔出,使水顺钉孔流出。然后沿槽抹素灰和水泥砂浆,压实抹平,待凝固后安以上方法封孔。

水压较大的裂缝急流漏水,采用下半圆铁片法,先沿裂缝剔出凹槽和边坡,尺寸视漏水大小而定。在沟槽底部每隔500-1000mm扣上一带有圆孔的半圆铁片,并把软管插入铁片上的圆孔内,然后按裂缝直接堵漏法分段堵塞,漏水由软管流出,检查裂缝无渗漏后,沿沟槽抹素灰,水泥砂浆各一道再拔管堵孔。

3.2处理地下室防水结构大而积渗漏时的处理方法

(1)氯化铁防水砂浆抹而法,先将渗漏基层凿毛,不实处修凿补平,刷洗干净,抹2-3mm厚氯化铁水泥浆一道,再抹4-Smm厚氯化铁水泥砂。卷材搭接不良,如搭接接头宽度不够,搭接浆一道用木抹搓平。24h后用同样力一法再抹氯化不严或因铺贴卷材甩搓污损撕破,层次不清而难以铁水泥浆和氯化铁水泥砂浆各一道,最后压光。

(2)环氧粘贴玻璃布法。适用于修补片漏,做在迎水而上,可在干燥或潮湿基层上操作,处理时先将基层上的不实处修凿后用1:2水泥砂浆补抹平整,再在基层上涂刷底胶,立即粘贴玻璃布,并向四周抹压排除空气。

3.3卷材防水的处理方法

可以说,卷材防水层是当今地下防水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防水层材料,其具备较强韧性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地下防水施工中,达到了非常理想的防水效果。并且,这种防水层材料即使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也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还能够对基层内的渗漏缺陷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常常采用质量粗劣、价格低廉的卷材防水层,致使其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长期受到雨水及生活用水的侵蚀,大大降低了卷材防水层的防水能力,最终导致出现沉降的现象。

由于基层潮湿,卷材沥青胶结材料与基层粘结不良,找平层被玷污,卷材铺贴时施压防水砂浆做两道保护层,抹平压不够,以及热作业铺粘不实不严等原因造成卷材局部空鼓,经敲击或手感检查能够发觉。对于检查出的空鼓部位,应切开重新分层粘贴,粘贴边部的搭接长度要大于10cm。卷材搭接不良,搭接不严或因铺贴卷材甩搓污损撕破,层次不清而难以妥善搭接造成渗漏,通常处理方法:用快硬水泥胶浆堵漏法,即用快硬水泥胶浆对漏水部位逐点封堵,堵前要用朔料软管将漏水引出,堵完后再在胶浆表面涂抹水泥素浆和水泥砂浆各一道,厚度约6-7mm;待有一定强度后再涂刷两道柔性防水涂料厚约2mm;再用无机铝盐防水砂浆做两道保护层,厚约15-20mm,抹平压光湿润养护7d。在确认除引水软管四周已无渗漏时,将软管拔出注人丙烯酰胺浆堵水,待漏点封住后用快硬水泥封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地下防水工程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更是地下防水系统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的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加大对地下防水工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监管力度,对其中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找出渗水源,并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从而确保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钟春玲,王Z.地下空间工程防水施工及渗漏处理[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

地下水处理方法篇2

关键词:地下洞库防排水喷锚注浆弹簧滤水管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对于地下洞库的防排水,应始终遵循“以排为主,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从事前控制入手,在施工中的各个阶段均要严格贯彻该原则。本工程在防排水施工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别对扩建罐室穹顶、罐室开挖的岩石面、上下通道及洞内的小型溶洞等特别重要的渗漏点进行了专项治水,同时也对罐室的防潮做了相应的措施。下面就这些专项治水的特殊措施做详细介绍。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湖南某处,地形为低山,山坡陡峻,植被茂盛,岩石类型为较硬岩,岩层表层有一层较薄的强-中风化层,其下部为微风化及新鲜基岩。所处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日最大降雨量302毫米。本工程为洞库扩建工程,设计防水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混凝土抗渗等级p10。共计20座1万立方米金属油罐,其中1号库区扩建罐室17座,共有上下导洞一条,上导洞有洞口2个,下导洞有洞口3个;2号库区扩建罐室3座,共有上下导洞各一条,上下导洞各有洞口1个。洞库内罐室防护为离壁式空心砖砌筑防护,岩石开挖面挂网喷射混凝土10cm,混凝土喷射面与砖墙间最小距离20cm,空心砖砌筑完成后在内侧抹2cm厚砂浆,并刷一道水泥基渗透结晶涂料。2号库区3个罐室穹顶部位均有溶洞,溶洞口面积约0.5㎡~1㎡。

二、扩建罐室穹顶防排水

扩建罐室穹顶内侧混凝土因为年久失修,已经严重脱落,部分部位出现漏筋现象,每处漏筋面积约1~2㎡;穹顶上侧混凝土风化严重,清理表层浮渣后发现表面凹凸不平,部分部位有漏筋现象,穹顶上浆砌片石拱带有倒塌现象。经相关单位检测,扩建罐室穹顶仍能满足使用要求,但要对其重新进行防排水施工。经过方案比选,决定采取如图一所示防护层布置,对穹顶上下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图一扩建罐室穹顶防护层布置图

1、将穹顶内侧的钢筋除锈,清除松散的混凝土层,将穹顶内侧用高压风吹净,确保混凝土面干燥,涂刷一层环氧树脂后喷射5cm厚混凝土。环氧树脂能够有效的起到阻锈作用,还能起到喷射混凝土层与扩建罐室穹顶混凝土粘结作用。环氧树脂涂刷和喷射混凝土应分片连续进行。环氧树脂一次涂刷面积应根据涂刷开始到喷射混凝土完成时间确定,确保在喷射混凝土完成前不凝固。在涂刷下一次环氧树脂时,应与前一次有30cm~50cm的搭接,确保不漏涂漏喷。

2、对于穹顶上侧,将原有的拱带在环梁位置拆除宽约1m的人行通道,并将已砌筑的拱带最顶层石块拆除后在拱带上铺设一层防水板,再补砌顶层的石块,防水板在每侧拱带外露50cm,自然顺搭在拱带上,以阻挡顶部水滴沿拱带渗入拱顶;将穹顶上侧风化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用高压风吹净后,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完成后将穹顶用5cm厚防水砂浆进行找平,再施工原设计的2cm防水砂浆,砂浆中需按设计比例掺入抗裂防渗剂。水泥砂浆防水层应密实、平整、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防水砂浆在拱带处做成L形,并向拱带上延伸40cm。以正对罐前室位置的环梁为最高点,抹不小于2%的排水坡到罐前室,将穹顶上侧的山体渗水排到洞库的排水系统中,抹排水坡时,将砂浆向山体上翻边不小于40cm,以防穹顶上侧的水排到环梁后通过岩层渗入到下面罐壁上。

三、罐室开挖面防排水

罐室开挖完成后,个别洞室的岩壁上有裂隙和小型孔洞,在雨季时,山体的渗水通过这些裂隙和孔洞形成水柱沿岩壁流下,水大的位置流量达到10L/分钟。处理这些裂隙和孔洞的原则是以排为主,最好不要封堵,以防山体内的水又从其他位置渗出。实际施工时采用弹簧滤水管加防水板的处理方法。

对于裂隙,采用Dn75的弹簧滤水管沿裂隙铺设,并将滤水管一直延伸到罐室外侧的排水系统内,在滤水管外侧包裹一层防水板,防水板要严格检查,不得有肉眼看的到的破损,将防水板和滤水管固定在岩壁上,再喷射10cm厚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时注意不得直射滤水管,以防将包裹滤水管的防水板打破造成渗水。

对于孔洞渗水处,先将孔洞凿深约30cm直径50cm的碟形,将Dn75弹簧滤水管一端插入孔内,用水泥掺加速凝剂将碟形槽抹好。将弹簧滤水管紧贴岩面固定好,引到排水系统中(见图二)。喷射混凝土做法同裂隙处理方法。

图二小溶洞处理示意图

为减少环梁处岩壁渗水量,对扩建罐室的环梁一周及罐前室部位进行打孔注浆。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和水玻璃双液浆注浆的方法,注浆配合比为水泥浆1:1,水泥浆和水玻璃的体积比1:0.75,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波美度大于35Be’。注浆孔布设在上坑道环梁外侧,沿环梁布设一圈。在布设注浆孔前仔细观察罐室岩壁的渗漏水情况,在环梁下有渗水点处注浆孔间距为1m,并沿环梁向渗漏点左右侧各延伸3m,在没有渗水点的位置孔间距布置为5m。罐前室位置布设3排注浆孔,第一排注浆孔距离环梁0.5m,注浆孔间距1m,梅花形布设。钻孔工具采用风枪,罐前室的孔必须竖直钻进,孔深不小于3m。沿环梁钻孔垂直,没有施工条件的位置,角度最大不宜超过45°,孔深不小于3m,钻孔直径4.2cm。注浆从罐前室开始,沿环梁向罐室两侧进行注浆。施工顺序为:确定注浆参数—分别配置双液浆—试泵—压水试验—正式注浆—检查—记录。注浆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注浆压力,既要保证注浆效果,又不得浪费材料,注浆过程及用料要现场做好记录。

四、罐室防潮

本工程罐壁采用C20空心砖砌筑,墙厚30cm。罐壁外侧岩面虽然进行了防水处理,但由于冷凝水和一些小部位没有处理干净的水滴的存在,这些水滴仍然会顺着岩壁向下滴溅,有些水滴就会滴溅到砌筑的罐壁上。日久天长,水就会沿着空心砖的毛细孔渗透到罐壁内侧,形成罐壁内潮湿的现象。对于这种空心砖渗水的现象,当然在靠近岩壁的迎水面一侧抹砂浆处理是最直接的方法,但由于罐壁与岩石面间距只有20cm,工人无法施工,经现场实际考察,采取如下办法:在砌筑的内侧抹2cm厚的防水砂浆,砂浆凝固后涂抹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涂料,封堵砂浆内的毛细孔,在结晶涂料外侧再抹一层ii型JS聚合物防水涂料。

JS聚合物防水涂料涂刷前,确保施工表面干燥,可用抹布将罐壁表面水擦净;对罐壁表面的浮灰、杂质要清理干净,对凸凹量超过基准面±10mm的凸起坑洼和疏松、蜂窝部位用水泥修补平整。取聚合物的甲乙两组分施工前现场混合,充分搅拌至没有粉质颗粒后使用,并在1小时内用完。施工时沿罐壁竖向涂刷二遍,第一遍用料1kg/㎡,第二遍用料2kg/㎡。第一遍涂刷时要用力来回搓,确保涂料与基层粘接良好且无气泡;第二遍涂刷时要轻按刷子,确保涂膜有一定厚度。涂料防水层要与基层粘结牢固,不得有脱皮、流淌、鼓泡、露胎、皱折等缺陷。施工完后要注意不要破坏防水涂膜。

五、通道防排水

通道内排水采用弹簧滤水管引至排水系统内,在外面包裹防水板后喷射混凝土的工艺。弹簧滤水管安装前要仔细检查,一般包括玻璃纤维布或塑料滤布是否套紧、弹簧涂塑层是否均匀,有无老化、管径是否是否与设计尺寸一致等。管道布置按5m一道布设环向弹簧排水管,局部涌水量大时还应适当加大其密度。安装时弹簧滤水管应尽量紧贴渗水岩壁,尽量减小山体水由围岩到弹簧排水管的阻力。管道布置时沿环向应尽量圆顺,尤其在拱顶部位不得起伏不平。弹簧排水管与下部纵向排水盲管的连接,确保弹簧排水管下部排水畅通。管道安装好后包裹防水板,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喷射时不得直接对着管道喷射,以防将包裹滤水管的防水板打破造成渗水。

结束语

通过以上防水施工完成后,除冷凝水外,洞库内已无明显滴水,墙面无渗漏现象。说明施工中所采用的防水措施和施工方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GB50455-2008《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设计规范》计划出版社

地下水处理方法篇3

关键词:地下水;岩土工程;勘察;危害;处理措施

一、地下水分类及某岩土工程概况

1.地下水分类

地下水从广义来说是是指赋存在地面下的岩土空隙当中所有水,饱水带和包气带当中所有的岩石空隙当中的水都属于地下水。而狭义的地下水是指其中饱水带岩土空隙当中的水。一直以来,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勘察中重点对岩土浅层饱水带空隙当中的重力水进行勘测,而地下水的含水介质和埋藏条件是地下水的主要赋存特征。

2.某岩土工程概况

某岩土工程位于我国西北某省,工程所处地域潜水、承压水均有一些分布,且各个含水层中没有绝对的划分,工程所处地域浅层地下水水位很浅,地下水因为地貌、地形及开采等原因使得地下水分布很是复杂,另外不同的地域下的地下水介质也有一定的差异,使得该工程水文条件极为复杂。所以,面对这种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以提供科学、准确的地质数据对工程施工就变得很重要了。

二、岩土工程施工中因地下水而导致的主要危害

1.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引起的危害

地下水通常有着很强的季节变化性和区域性,但是因为地下水位通常就算变化也幅度很小,但是近几年来,因为很多人为因素使得很多地方的地下水表现出了很大的不规律性,这使得岩土工程设计、建造变得更加复杂。当前为了更加清晰的掌握地下水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在进行工程前期勘测时添加了潜水测定、静水位测定、承压水位测定及含水层测定等,其中做静水位测定能够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动,为勘测结果提供一些依据。地下水潜水位的变化会危害岩土地基,其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为潜水位上升。潜水位上升是指在当地下水流流通不顺或者地下水出现下渗而导致的潜水位上升。潜水位上升一般会造成如下几点危害:(1)使得潜水位地区土壤、盐碱化、沼泽化;(2)会导致山体下滑、坍塌;(3)使得岩体结构受到破坏,进而导致岩体崩解、松软,有些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岩体砂化、液化或者岩体流砂的出现;(4)会导致工程地基内充水,使得工程结构失去稳定性。其二为潜水位下降(通常是指潜水位突降),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位下降时,周边地下水会自动补给,当自动补给不足时就会使得水位下降,地下水水位下降会使得地基下沉、坍塌危险增大,使得工程建筑结构稳定性明显降低。总之,地下水位的升降都会使得岩土出现膨胀变形,有时甚至会导致岩层出现断裂,大大影响建筑结构质量。

2.地下水动水引起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地下水动水压力较小,但是当进行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地下水动水压力会出现一定变化,这些变化会使得工程地基结构受到很大影响。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大多数都为基坑地基,基坑下必然会有承压含水层,当建筑建成之后必然会给予地基强大的压力,此时就有可能导致含水层动水压力上升,进而压力会挤压基坑底板,严重者将会导致喷涌或流沙,进而使得建筑工程混凝土性质受到极大影响,使得建筑稳定性受到影响。

3.岩土地基遭受地下水侵蚀危害

一些地下水中有腐蚀性成分,这类地下水会不断侵蚀工程地基,通常情况下,这类地下水会和地基中的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发生反应,最终使得地基受到侵蚀,严重者可能导致地基脱落分层,使得建筑地基地下结构不稳,最终影响建筑稳定性。另外一些地下水,其在天然情况下水力作用较为微弱,但是一些人为工程活动使得地下水原有的天然动力平衡被破坏,并在原有的动水压力之下,常常会导致基坑突涌、管涌及流砂等严重工程危害。如一些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开外过程中,当深基坑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时,因为随着基坑开挖使得承压含水层上部覆土厚度减小,进而使得覆土对承压含水层的压力变小,当覆土压力减小到一定程度之后,承压水压力必然会将上部底板顶裂或冲毁,使得发生突涌现象。

三、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勘察要点

1.认真做好相关水文条件检查

对于该方面的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1)对区域性的气候资料,如工程所处地区蒸发量、降水量、历史水位、地下水补给条件、水位动态变化、地下水和地下水间的补排关系等;(2)含水层主要分布、埋深和厚度,隔水层和含水层所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方向及水位;(3)工程施工及周边在建工程可能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等。

2.做好对水文情况的评价

对于水文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在查明地下水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对人为工程活动造成的影响做出预测;(2)根据地下水可能对工程实施造成的影响,找出应对这些影响,应该进行的防治措施;(3)结合工程建筑类型,如(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及桩基工程等)及施工要求,明确相关水文地质问题,找出要使用的各项水文参数。

3.对地下水测定给予足够重视

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勘测过程中,凡是遇见有含水地层时,一定要对地下水位进行测定,在测定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根据测定顺序及注意事项,如测定观测时要统一观测静止水位,使用泥浆钻进,要事先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中或者要洗孔之后再进行测量。

三、岩土工程地下水勘察处理措施

1.严格根据勘测顺序,加强静水位的测量

首先在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应该做好对地下水的勘测,并对勘测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以预估地下水对建筑的影响程度,做出预防方案,尽可能的减小地下水对工程的危害,其中为了尽可能的确定地下水实际情况,在进行静水位测量时,应该做到足够重视,勘测时,按照分层测定原则,制作好测定时间表。另外在工程前期勘测结束前,还应该再次对静水位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将测水管下放至含水层20cm,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取有效的数据,另外还要严格根据勘测顺序,做到科学、系统勘测预防。

2.加强水理性质分析

在进行岩土工程先期勘测时,应该做好岩土水理性质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共同勘测,其中水理性质一般包括地下水作用给予岩土一些应力而导致的土层性质变化,主要有岩土的胀缩性、崩解性、软化性、给水性及透水性等性质。而所谓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指勘测地域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在实际进行勘测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加强对水利性质作分析,通常使用抽样检测的办法,通过分析所得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工程设计,最终尽可能减小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3.根据地下水具体危害原因,制定对应的处理措施

(1)根据地下水造成的危害,进行岩土工程现场勘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重视,其中对于地下水勘查时,要严格观察地下水潜水层、含水层分布及水位留存状况,并通过这些数据来进行地下水影响预防,进而制定合适的预防措施;(2)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查过程中,还必须要从整个工程角度上对可能影响工程结构稳定性的水文状况做勘测,并做好地下水位人工控制升降预防措施,以尽可能避免地下水位升降对工程的影响;(3)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根据地下承压含水层实际情况做设计,根据这一点需要在基坑开挖结束之后做好承压水动水压力冲击底板相关数据的分析,并做合理布置,地基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地下水动水压力对工程的影响,最终有效降低地下水动水压力对工程基底板的侵蚀,提高工程质量;(4)在进行工程施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如果地下水确实含有一些腐蚀因子,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抗腐蚀材料,增强工程基底抗腐蚀性,最终有效延长工程寿命。

四、结论

岩土工程施工中地下水对工程的首先影响就是对岩土地基的影响,地下水压力及水位升降均会使得岩土工程地基遭受侵蚀,进而导致工程建筑的使用可靠性及价值大幅度降低,加强对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的研究,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及提高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地下水处理方法篇4

【关键词】温州浅滩;软基处理;方案

1平面布置

本工程位于瓯江口外,灵昆岛和霓屿岛之间。本工程东、南、北侧依托“温州瓯江口新区一期围涂工程”东、南围堤为边界,西侧以已有经七路堤为边界,北侧以新建H1#隔堤为边界。工程区域基本呈长方形布置,南北向约4.5km,东西向约3.0km,总面积1474.40万m2(约合22119亩),共工程分为五个区块,分区情况详见下图:

2地基处理标准

2.1一般地块

(1)处理后地坪标高:不低于+2.6m;

(2)表层0~1.5m范围内地基承载力50kpa。

(3)软基处理范围:全部吹填土。

2.2道路区

(1)表层0~1m深度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1m以下加固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60kpa;

(2)30年内地基工后沉降要求:≤30cm

3软基处理工程

3.1吹填区地基处理方案

3.1.1常用地基处理方法比选及推荐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处理高扰动的吹填淤泥及下卧软土层,可以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排水固结法、碎石(砂)桩置换法、水泥土搅拌法等。

碎石(砂)桩置换法和水泥土搅拌法工程造价都比较昂贵,不适合大面积采用,较适合本工程特点的处理方法是排水固结法。根据不同的加载排水形式,排水固结主要有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空井点降水法、真空电渗降水结合低能量强夯法和低位真空预压法。

(1)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可以采用堆填土石、吹填砂、充水袋等压载方式。由于本工程缺乏土石,砂料,采用土石料或砂料经济性较差,且堆载预压法施工工期较长,所以对于本工程,其适用性较差。

(2)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系将不透气的薄膜铺设在需要加固的软基表面的砂垫层上,借助射流泵和埋设在垫层中的管道,将膜下土体间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使土体排水而压密。

该法的实质是在总应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孔隙水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加,不存在地基稳定问题,因此真空压载可以快速加载完成,同时结合塑料排水板加快排水速度,加固效果显著,施工速度迅速,比较适合本工程。

(3)真空井点降水法

真空井点降水法适用于水位接近地面的工程,特别适合粉土和细砂地基。该法的加载强度是沿深度向下逐渐加大的,浅层加载强度很低,并且对于渗透性差的地基,降低地下水的效果很难达到本工程的处理要求,因此该法也不适合本工程。

(4)真空电渗降水结合低能量强夯法

该软基处理方法为真空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强夯等多种软基处理手段的联合应用。首先对高含水量的软弱粘性土进行真空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排除土体中的自由水,然后通过电渗降水,排除土体中部分结合水,降低孔隙水压力。通过真空和电渗降水,使原高含水量的软弱粘性土具有了可夯性。通过多次反复的降水和低能量强夯,逐步加固了软弱粘土。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处理后在交工面处承载力较高,据已有工程实践,承载力可达100kpa以上。但该方法所需工序较多,费用较高,尤其是在本工程软基处理要求相对不高的条件下,适用性降低。

综上所述,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推荐采用真空预压法进行吹填土的处理。

3.1.2吹填地块区地基处理方案

(1)有砂垫层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方案

1)加固原理

真空预压法系将不透气的薄膜铺设在需要加固的软基表面的砂垫层上,借助射流泵和埋设在垫层中的管道,将膜下土体间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使土体排水而压密。铺膜前,大气压力pa作用于孔隙水上,对土体不起压密作用。铺膜后,pa作用于膜上,膜下由于抽气产生真空吸力p0,使膜下大气压力降至pv(pv=pa-p0),膜内外存在压差pa-pv=p0,使膜紧贴垫层。也由于土体垫层和砂井或塑料排水板间的压差,自由水发生渗流,使孔隙水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加,土体固结,强度增长。该法的实质是在总应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孔隙水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加。

2)适用范围

适用处理的土质主要是软弱土粘性土,由于真空压力随深度增大压力减小,加固效果减弱,一般加固深度可达15~20m,可得到显著的固结效果,同时真空预压的加载可一次加足,不存在地基稳定问题。

(2)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方案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同真空预压法,区别在于采用排水板直接连接滤水管的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真空预压法砂料用量大、软基上砂施工困难、施工工期较长和造价较高等问题。

该方法在温州地区已进行实践,并取得成功,为该方法在本工程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3)方案比较

表1有砂方案与无砂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

比较项目有砂垫层真空预压方案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方案

处理效果fak≥50kpa,满足使用要求fak≥50kpa,满足使用要求

工期较长较短

单价较高较低

材料来源施工所需砂源紧缺施工材料充足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有砂方案和无砂方案都可以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相比之下,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在软基处理技术的方面对传统的真空预压方法作出了调整和改进,解决了该工程砂源紧缺、软基上砂施工困难,且该工法具有经济性好、速度快、可靠性高的特点,因此本工程推荐采用无砂垫层的真空预压法对地块区进行地基加固。

(4)实施方案

该区域原滩面较高,需吹填淤泥厚度较小,采用无砂垫层的真空预压,一次处理即可。因此,吹填二、三四区采用无砂垫层一次处理的真空预压方案。“温州瓯江口新区一期围涂涂面整理工程”实施后即可开始进行无砂垫层的真空预压,采用人工打板,处理范围主要为吹填土,采用B型塑料排水板,排水板间距为0.8m,正方形布置,排水板打设至原滩面,真空预压时间约为90天。

3.1.3吹填道路区地基处理方案

结合相关工程经验,道路区推荐采用二次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第一次地基处理采用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处理对象主要为吹填土;第二次地基处理采用有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处理对象主要为吹填土及原滩面下层软土。真空预压结束后,由于道路区土体处理深度及压缩量均比较大,标高不足的区域结合市政道路设计回填。

(1)方案实施

所有区块的道路区地基处理于吹填全部完成后进行。道路区第一地基处理采用无砂垫层的真空预压法,采用人工打板,处理范围主要为吹填土,采用B型塑料排水板,排水板间距为0.8m,正方形布置,排水板打深度约5m,真空预压时间约为60天。

第一次地基处理完成后铺设砂垫层进行第二次的有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处理,砂垫层厚度1.0m,采用机械打板,处理范围主要为吹填土及原滩面下层软土,采用C型塑料排水板,排水板间距0.8m,正方形布置,排水板打设至第一处理四根排水板形心位置处,排水板打设底标高-20.0m,真空预压时间约150天。真空预压结束后回填宕渣至交地标高。

(2)处理效果评价

表层0~2m深度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2m以下加固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60kpa。满足工后沉降≤30cm要求。

(3)单块地基处理工期

单块处理工期约8个月。

3.2回填区地基处理

由于回填区原地面高程较高,可直接采用宕渣填筑至交地标高。

3.2.1回填区地块地基处理方案

回填区地块由于回填材料的力学性质较好,且采用分层压实法进行回填,无需进行地基处理即可满地要求。

3.2.2回填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

回填区道路可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天然地基一定深度的软土。

(1)地基处理方案

先在道路区处理范围铺设0.6m厚的砂垫层,后采用机械打设C型塑料排水板,排水板间距为0.9m,正方形布置,排水板打设底标高为-20.0m。分级回填宕碴至标高+6.0m,堆载时间为8个月。堆载结束后卸载至市政道路路基设计标高。

(2)堆载预压的主要施工工序

①整平②铺设砂垫层③插塑料排水板⑤埋设监测仪器⑥回填宕碴或硬土加载⑦堆载预压⑧卸载⑨场地整平。

(3)处理效果评价

表层0~1m深度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1m以下加固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60kpa。满足工后沉降要求。

(4)地基处理工期

单块处理工期约12个月。

4结论

吹填地块区采用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吹填道路区第一次采用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第二次采用有砂垫层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回填区地块区直接采用宕渣回填,回填区道路区采用超载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河道开挖采用先进行河道边坡地基处理,再进行河道开挖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滩涂治理工程技术规范》(SL389-2008).

[2]《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3]《疏浚工程土石方计量标准》(JtJ/t321-96).

[4]《水运工程塑料排水板应用技术规程》(JtS206-1-2009).

[5]《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规程》(JtS147-2-2009).

[6]《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239-2005).

地下水处理方法篇5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我国水利资源丰富,随着我国基础民生的不断建设,水利资源的开发不断的获得新的进展,然而,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意味着对于水利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现有的水利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水利水电工程。其中,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质条件优越的地区,已经逐渐的被开发完毕。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不得不在一些不良地基中进行建设,这不仅仅加大了技术上的要求与难度,还对于不良地基的处理提供了技术上的难题。随着对于不良地基的不断实践与开发,对于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也越来越成熟[1-2]。不良地基对于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基的软弱性导致的受荷载作用时,沉降量过大或者不均匀,严重影响建筑物稳定与安全。

不良地基的主要特点:抗滑稳定性不够,达不到标准设计值;地基内部为软弱持力层,对于其上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潜在威胁;抗震性能差等。下面将对各种情况下的不良地基做一些详细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便为工程项目提供一定借鉴。

1.强透水层的防渗处理

强透水层是指一些刚性坝基,其主要构成为砾石、卵石以及砂石,导致地基土质无粘性,水流容易渗透进入。通常情况下,对于强透水层的处理,是对地基进行开挖清除,对于一些无粘性的坝基,会因为透水强烈,不但造成水利工程的水流损失,而且容易发生较大型的管涌,使得水压力增强,影响建筑物的稳定,需要加强防渗处理。

强透水性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开挖清除砾石、卵石以及砂石,使用粘性优质土或者混凝土,构建一面截水墙。再利用混凝土回填形成一道防渗墙。防渗墙的建筑一般使用高压喷射高强混凝土的方法来施工,这种方法不仅能快速使得混凝土凝结,而且防渗效果优异。在防渗墙铺设完毕之后,为了减少防渗墙的水压力作用,需设置一个反滤层,防止部分水流的渗入。

2.可液化土层的处理

可液化土层是指无粘性不良土质所构成的土层,这种土层在一些恒荷载或者是活荷载作用下,会导致空隙水压力变大,而土质又无粘性,使得土层的抗剪性能差,导致土层液化,造成地基出现滑移,严重威胁上部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

对于可液化土层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1)挖除可液化土层,换入粘性好的优质土,或者可换成防渗性能好的材料;(2)将可液化土土进行压实,通常情况是使用分层压实的方法以增强其强度;(3)在可液化土的周围设置混凝土围墙,进行封闭处理,防止土层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流动;(4)将持力层设置在可液化土的下方。

3.软弱夹层地基的处理

软弱夹层不良地基依据其倾角大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中高倾角软弱带,另一种为

缓倾角软弱带。这两种地基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不同,处理的方法自然也有所不同,下面将会对这两种不同情况进行介绍。

中高倾角软弱带的处理方法。

挖出软弱带的土壤,使用混凝土进行回填,形成混凝土塞。通常情况下,开挖的深度要大于软弱带的宽度,一般为软弱带宽度的1.5倍左右,这样可以彻底清除软弱带的土质。开挖的边坡控制在1:1--l:0.5之间。当软弱带的土质较为疏松、软弱带的宽度较大时,可以设置混凝土梁,以用作承载上部荷载所产生的剪力。对于坝基的软弱带,需要清除软弱带土质后进行回填混凝土,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到水压力作用,就需要在混凝土周围设置防水带。通常情况下,与库水相通的部分,需设置防渗墙。当中高倾角的软弱带处于土坝的坝肩部位时,就需要设置混凝土墙体作为传力墙,将坝肩位置的受力传递至混凝土墙。

缓倾角软弱带的处理方法。

缓倾角的软弱带与中高倾角软弱带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软弱带由于倾角比较小,导致软弱带上部比较宽,下部比较窄,因此,软弱带受到的抗弯曲作用比较强,这就需要清除软弱带后,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回填以增强所填入部分的抗弯性能。同样的,需对所填入部分设置防水以及防渗作用,及设置四周的防水墙,以及防渗墙。

4.淤泥质软土地基的处理

淤泥质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就是土质含水量很高,导致承载能力低,受荷载作用时,容易产生较大变形,其上部建筑会因为沉降量过大或者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失稳。对于淤泥软土地基的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

置换法

置换法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只要是使用优质土置换软弱土的办法来加强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有很多种,人工挖掘置换、机器挖掘置换或者是通过爆破将软土进行置换。置换法的施工原理简单,施工过程较为容易,可能在段时间内达到所需的要求,且人工挖掘置换效果可靠,有效的改善基层承载力,然而这种施工方法施工量大,优质土在长期浸泡作用下也会导致承载力降低。

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是指通过表层的排水使得软土基层的含水量降低,可塑性增强,表层排水主要有以下几种施工方式:

添加剂法。通过在软土基层内深入添加剂,进而改善地基土质特性。通常情况下,添加剂的作用是用来固结土壤,使其稳定,然而软土分布不一,添加剂的添加很难保证软土的固结程度完全相同,这样就会导致软土基层的承载能力不同,建筑物的沉降量就会不同。

第二、敷垫材料法。通过敷垫的材料来增强地基的抗拉与抗剪能力以及地基的支撑能力。施工时应要注意地基表层强度,填土载荷大小与宽度,施工机械重量等,据以选用合适的敷垫材料[3]。

第三、砂垫层法。这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类似,即在软土地基的薄弱处或者是含水量较大处,敷垫0.5~1.2m左右厚度的砂垫层,固结软土层的同时,还起着上部排水的作用。

(3)加载法

加载法是指通过对软土基层的加载,增加其土质的密实度,进而增强基层的承载能力。加载法通常使用的是填土加载法,用优质土加固软基层,可有效的中和软土基层的高含水量,使得软土基层的地质情况发生改变。这种施工方法简单易行,唯一的技术关键是施工过程中要确保不损伤支撑荷载的地基稳定。然而,有时候会出现加载重量较大,却也难以使得路桥路面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时,应考虑置换掉部分软弱土,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加载的土量。

结束语:水利水电工程中对不同不良路基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不良地基处理方法的得当处理将是水利水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具体施工时,应首先根据相关地质条件资料,选择最适当的处理方式,制定出相关的施工方案。不良地基的施工处理的关键在于改善土质条件,使其承载力与沉降量符合相关要求。当然对于不良地基进行处理时,需要理论指导的同时,更多需要的是实际经验的积累。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去选择最适当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少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施工要点[J].科技信息,2009.

地下水处理方法篇6

【关键词】软土地基;沉降;软基处理

一、公路建设中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无一定的模式但却有一定的原则,这就是要依据土力学原理,根据地基特点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法,达到路基稳定和沉降差异符合规范的要求,同时选择的处理方法要求技术可行、施工方便、经济合理。近几年来市区公路建设遇到的软土地段较多,处理方法归结起来大致分为三大类:换填法、复合地基法、堆载预压法。(1)换填法。换填法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浅层软基处理方法,即用物理力学性能较好的岩土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软土,并分层压实,形成双层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为满足路基工作区深度要求,减除路面结构层的当量厚度后,一般路基换填厚度不超过1.5米即可满足要求。(2)复合地基法。复合地基法是采用砂桩、水泥土搅拌桩、碎石桩或预制桩等加固地基的方法,通过桩体对原地基的置换或挤密作用,与桩周软土组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强度,增大地基变形模量,减小地基沉降。尤其是在桥头过渡路段。由于水泥土搅拌桩为柔性桩,根据一些实验研究,当水泥掺入比为15%时,水泥搅拌桩的临界桩长约为17D~18D(D为桩的直径)。(3)堆载预压法。在软土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通道(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或砂桩)和水平排水通道(砂垫层),在逐级填筑路堤荷载作用下使地基土体排水固结,产生固结沉降使土体强度增长,地基承载力提高,并可有效减小工后沉降。若采用大于路堤及工作荷载的预压荷载则称为超载预压。超载预压可进一步减少工后沉降,并可减小次固结沉降。另外,堆载预压(或超载预压)需要大量的填土作为预压荷载,土方工程在项目造价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在取土困难的地区应考虑其它处理方法。

二、公路软基处理创新方法

(1)工程概况。郑东新区新区某公路工程,全长4.5km,路面标准宽度50m,双向六车道,是郑东新区南北向骨架工程,为城市主干路。该工程的场地上部为人工填土,厚度仅0.5m左右,密实度及均性差,工程性质不良。下卧淤泥层厚10m~15m,属高压缩性、低透水性、低强度的软弱土体。(2)软基处理方案。该公路为城市主干路,管线较多,雨、污水管线埋设较深(最深达7m),对沉降要求较高,软基路段均为填方路堤,且工期紧。水泥土搅拌桩直径为500mm,间距1.0m,三角形布置。约40%的路基采用粉喷桩处理,约60%的路基采用袋装砂井排水固结处理。因为粉喷桩处理的单价约32元/米,而袋装砂井排水固结处理的单价约3.5元/米,仅为粉喷桩处理费用的1/10。因此,软基处理费用可节省一半左右,超过1000万元。(3)处理效果分析。为了检验这种“中间软、两边硬”的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在路中心、两种处理方法交界处的两侧、路肩以及坡脚处埋设了总沉降盘、分层沉降盘、孔隙水压力计、测斜管、土压力盒和水位计进行观测。通过观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袋装砂井处理段内,最大的总沉降量发生在路中,为1269mm。两侧粉喷桩处理段内,最大的总沉降量发生在交界处,为254mm,约为路中最大沉降量的20%。二是中部袋装砂井处理区向两侧粉喷桩处理区的侧向位移(最大值为241.16mm),明显大于坡脚处的侧向位移(最大值为48.87mm),坡脚处最大侧向位移位于地表,两侧交界处的最大侧向位移均发生在地表以下5m~6m深的淤泥层中。三是袋装砂井处理段路,基压缩范围随填土的加高而变深,压缩量随深度由大变小,80%~85%的压缩量发生在地表下8m范围内,压缩层范围主要位于粉质粘土层以上13m~16m的淤泥和淤泥夹砂层。四是粉喷桩处理段与袋装砂井处理段相比,复合地基的压缩量很小,压缩层在地表以下到15m~18m范围内,压缩量的大小与深度无关,主要受粉喷桩施工质量控制。五是各测点的孔隙水压力基本上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加荷间歇期,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加载435d后,土层的固结度达到85%~95%。六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中,土应力和桩应力都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停止填土后的堆载期间,随着土体的固结,桩应力逐渐减小,桩土应力比由1.88逐渐减小至1.11。

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新型的公路软基处理方法——在同一断面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案(中间为排水固结法处理,两侧为水泥土搅拌法处理),实测表明,该处理方法能显著提高管道地基的承载力,满足管道对沉降的要求,可大幅降低造价。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寻求更合理、经济的公路软基处理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地下水处理方法篇7

关键词: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severalissueswhichshouldbenotedthatthebuildingsconstructionfoundations,introducedthetreatmentofseveralbuildingfoundations.Keywords:buildings;foundation;approach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变化非常大,差异也尤为显著,而建筑物项目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经济欠发达,设计可靠度低,如使用大量桩基础工程,必然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施工费用加大,也造成工程费用的浪费,这是我国国情和财力所不允许的。因此,低廉、快速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

1建筑物地基处理应考虑因素

1.1冰冻线的影响。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成为冰冻线。当建筑物基础处在冻结土层范围内时,冬季土的冻胀会把房屋向上拱起;土层解冻时,基础又下沉,使房屋处于不稳定状态。

1.2地下水位的影响。地下水对某些土层的承载力有很大影响。如粘性土含水量增加则强度降低;当地下水位下降,土的含水量减少,则基础将下降。

1.3土层构造的影响。房屋基础应设置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要设置在承载力较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基础埋深与土层构造有密切关系。

1.4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紧张的城市用地,使得一栋房屋紧邻另一栋房屋建造的现象经常发生。两栋房屋要么紧紧相连,使用同一地基;要么设一道变形缝,各用一半地基;要么采用悬挑地基或桩地基。尤其是一些设计和建设单位只注意一般新建房屋地基比原房屋地基浅埋,两地基基础间净距一般取地基底面高差的1-2倍,新建房屋周围有旧建筑物时,除应根据上述条件决定基础埋深外,还应考虑新建房屋基础对旧有建筑的影响。

2建筑物地基处理的步骤

首先根据天然地基条件和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确定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的目的、范围以及要求;然后根据天然地层的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过去应用的经验和机具设备、施工所需材料等限制条件进行地基处理方案可行性研究,提出多种可行方案;最后,对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质量、进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同时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确定一种或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在初步确定了地基处理方案后,可据工程实践情况进行小型现场试验或进行补充调查,根据现场试验成果进行施工设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检验以及反分析,如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当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效果感觉不理想时,用各种混凝土桩、钢结构桩基础回避软弱地基的影响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但肯定也是比较昂贵的工艺,需要根据场地具体情况综合分析比较而选用。

3建筑物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地基处理是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改变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采用科学合理地基处理方法,有充分发挥原地基土承载力,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地基处理费用低的特点。从广义上讲,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各种地基加固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其沉降变形;第二,各种桩基技术,其主要作用是把上部荷载传至地基深部;第三,地下连续墙技术,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侧向支护。在长时间的实践中,这三类技术之间,不同的施工工艺正在互相嫁接、移植、交叉渗透,从而又形成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各类技术并不是各自孤立的技术,而是通过嫁接、移植、交叉渗透,产生了更好的技术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前进之路。

3.1孔内深层强夯法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技术是通过孔道将强夯引入到地基深处,用异型重锤对孔内填料自下而上分层进行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孔内深层强夯作业,使孔内的填料沿竖向深层压密固结的同时对桩周土进行横向的强力挤密加固,针对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工艺,使桩体获得串珠状、扩大头和托盘状,有利于桩与桩间土的紧密咬合,增大相互之间的摩阻力,地基处理后整体刚度均匀,承载力可提高2~9倍;变形模量高,沉降变形小,不受地下水影响,地基处理深度可达30米以上。孔内深层强夯技术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以及设计要求,就地取材,例如建筑碴土、土夹石、灰土和混凝土等材料均可做成各种DDC桩,不仅可以大大的降低工程造价,而且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地面振动小、施工噪音低、施工速度快;成桩直径0.6~3.0m,单桩处理面积1.0~14.0,不受季节限制,同时能消纳大量建筑垃圾,可在城区或危房改造居民区施工等特点。

3.2预压法

预压法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建造前,先在拟建场地上施加或分级施加与其相当的荷载,使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孔隙体积变小,土体密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度一般达10m左右。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真空预压法处理深度可达15m左右。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3.3水泥土搅拌法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深层搅拌法系利用水泥或其它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中将水泥和土体强制拌和,使软弱土硬结成整体,形成具有水稳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桩或地下连续墙,处理深度可达8~12m。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于法。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搅拌能力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

建筑物地基还有其他处理办法,例如:砖砌连续墙基础法、混凝土连续墙基础法、单层或多层条石连续墙基础法、浆砌片石连续墙(挡墙)基础法等,在此就不进行一一说明。

参考文献:

[1]郑晖.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地下水处理方法篇8

关键词:垫层排水加固处理地基条件饱和性粘土

中图分类号:U655文献标识码:a

一、饱和性粘土地基处理的对策和种类

(一)地基处理的对策主要包括下述三类:

1、改善剪切特性(防止剪切破坏,防止剪切变形,减轻土压力等)。

地基的剪切破坏以及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取决于土的剪切强度。

2、改善压缩性能(防止固结沉降等)。

对于饱和粘性土地基,固结沉降和侧向流动产生的沉降对工程施工有很大影响,一般需要很多工程费用和很长的工期。

3、改善透水性(防止漏水,截水等)。

改善透水性的目的是对付由于地下水的移动出现的问题,需要研究采用何种手段使地基土变成不透水和减轻其水压力。

(二)饱和粘性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地基的处理方法包括地基土的置换和补强两种处理方式。

1、土的置换方法是将饱和粘性土换填为良性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在地表附近存在有非常软的粘性土层时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当软土层很厚时,即超过3m时,工程费用就很高,不经济。采用垫层处理饱和粘性土主要是采用砂垫层、碎石垫层或者灰土垫层换填既有地基土。

2、土质改良补强方法是指用机械(力学的)、电气、化学、热等手段增加地基土密度,或使地基土固结以达到处理目的。

(1)预压法,这种方法是在场地先行加载预压,粘土地基受荷载时,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消失,地基便产生固结,同时,孔隙水被慢慢排出,孔隙比变小。使土中的空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地基强度,且成本较低,但由于软粘土地基抗剪强度较低,使用排水固结法不能快速加载,必须分级逐渐加荷,需要的时间太长,不利提高施工进度。

(2)垂直排水法,这种方法是在厚粘土层中沿垂直方向放入透水性良好的排水竖井,以缩短排水距离,加速固结进行的方法。这个方法主要考虑到固结所需的时间和最大排水距离的平方成正比。排水材料采用砂、纸板及塑料板等。砂井通常为直径30-50cm的砂柱。但是,当地基发生变形,砂井被截断时,便不能保持砂井的连续性。

(3)降低地下水位法,是利用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水压力以对付地下水产生的问题,同时又可使有效应力增大,促进地基土固结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可采用井点法及深井法进行排水。井点法一般用于渗透系数小于5x10-2厘米/秒的情况,可降低水位5~6米。但单纯的井点法施工工期较长。

基于这些原因,我在现场施工时与施工单位协商采用一种将采用垫层处理与排水固结处理――井点法结合在一起处理饱和粘土的方法-在此称排水加固法,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大量建筑材料,降低造价,又可以节省工期。

二、排水加固法的原理:

排水加固法的原理,在饱和粘性土地基上铺设一层碎石垫层,然后在碎石垫层上加载,空隙中的水被慢慢排出,碎石垫层被压入粘土地基中,空隙体积被填充变小,粘土与碎石结合在一起,地基被加固。土层的排水固结效果和它的排水边界条件有关。根据固结理论,粘性土固结所需的时间和排水距离的平方成正比,土层越厚,固结延续的时间越长。为了加速土层的固结,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土层的排水途径,缩短排水距离。我采用排水加固法处理粘性土地基主要采用铺设碎石垫层和采用砂井降低地下水位两种方法来增加土的排水途径。因为碎石有足够的强度,变形模量大,稳定性好,而且碎石垫层本身还可以起到排水层的作用,并加速下部软弱土层的固结。采用砂井降低地下水位时,土层中的空隙水主要从水平向通过砂井和部分从竖向排出,砂井缩短了排水距离,因而加速了地基的固结速率(或沉降速率)。在何载作用下,土层的固结过程就是空隙水压力消散和有效应力增加的过程。如果地基内某点的总应力为σ,有效应力为σ',空隙水压力为u,则三者有以下关系:

σ=σ'-u

在排水加固法中,用碎石等外加荷载对地基进行预压加固,是通过增加总压力σ并使空隙水压力消散以及碎石对空隙进行填充来增加有效应力σ'的方法;而降低地下水位是在总应力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空隙水压力来增加有效应力的方法。排水加固法的设计,实质上在于合理安排排水系统,铺设碎石垫层与加压系统的关系,使地基在受压过程中排水,加固,不断增加强度以满足加荷条件下地基稳定性要求,并加速地基的固结沉降,缩短预压时间,在设计之前,应进行详细的勘探和土工试验,以取得必要的设计资料。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土层条件,通过适量的钻孔绘制出土层剖面图;采取足够数量的试样以确定土的种类和厚度;土的成层程度;透水层的位置;地下水位的深度。

2、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及随深度的变化。

3、所用碎石垫层的粒径及含泥量。

三、采用排水加固法的具体施工步骤:

第一步:设置砂井采用井点法降低地基土中的地下水位。我们采用轻型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施工过程为:在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进行钻孔,埋下直径为38~50毫米的井点管,埋好后,井点管周围填以砂砾作过滤层,上用粘土填封,以防漏气,井点管下部为滤管,这就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降至坑底以下,既保证旱地工作条件,又消除坑底下地基土发生“漏砂”的可能,这样可降低水深约5~6米。

在这步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井点定位要准确,砂井垂直度要好。

(2)砂料含泥量要少,一般含泥量要求少于3%。

(3)袋中砂要用风干砂,不应用潮湿砂。

(4)施工中要检查桩尖与导管口的密封情况,避免导管内进泥过多,影响出水速度。

第二步:在地基上铺设碎石垫层,并进行加压处理,使其排水加固并趋于稳定。经过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后,地基土中的大部分水已被排走,空隙水压力减少很多,减少并去除剩下的空隙水可以通过碎石加压并填充的方法来完成。施工方法是:选择粒径为5~40mm、含泥量不大于5%的自然级配碎石铺设在地基上,厚度为30厘米,用重60~100kn压路机在地基上碾压,直至将碎石压入地基中,排除碾压过程中从土层中流出的水,测量并记录土层下沉量。继续这道工序,直到压路机压实地基土层后,土层下沉量不大于1.0~2.0厘米时,停止工作。这道工序需要注意的是:

(1)必须将碎石平铺均匀,表层均匀受力,以防止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下面我以一工程实例介绍如何在施工中使用排水加固法,青岛金世纪实业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工程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内,它的轨道衡位于排水沟上,地基土质很差,地下水位埋深0.50~1.30米地下水埋藏类型为第四系空隙潜水,一般在讯前处于低位,讯后处于高位,年内变化幅度为1.0米左右。施工期间为2008年6月,正处于高位,地下水量较大。经钻探揭露,勘区地基土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共分6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为粉质粘土,黄褐色,软塑-硬塑,具小空隙,含铁锰氧化物,粉粒含量较高,沟底有20厘米淤泥。该层取土样1件,标准贯入试验3次,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w:22.8%;ρ:2.04g/cm3;e0:0.625;ip:9.9;iL:0.49;α1-2:0.12mpa-1;es:13.54mpa;n=5.0击。地基承载力σ0=100kpa。

该层厚1.20-2.30米。

②为粉土,褐黄色,软塑,饱和,含有较多粘粒,手振析水,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取土样一件,标准灌入试验3次,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w:24.8%;ρ:2.0g/cm3;e0:0.685;ip:9.1;iL:0.62;α1-2:0.09mpa-1;es:18.72mpa;n=10.7击。地基承载力σ0=100kpa。

该层厚2.20-2.30米。

③粘土,灰黄-微棕黄色,软塑,具高塑性,粘粒含量高,有铁锰氧化物及铁锰结核。结构较紧密。取土样一件,标准灌入试验2次,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w:38.8%;ρ:1.83g/cm3;e0:1.093;ip:25.2;iL:0.60;C:28.3kpa;φ;9.3度;α1-2:0.48mpa-1;es:4.36mpa;n=6.4击。地基承载力σ0=100kpa。

该层厚1.30米左右。

④粘土:灰-深灰色,硬塑。混有碎贝壳,含铁锰氧化物。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取土样一件,标准灌入试验1次,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w:34.7%;ρ:1.88g/cm3;e0:0.978;ip:26.4;iL:0.48;C:22kpa;φ;6.0度;α1-2:0.50mpa-1;es:3.96mpa;n=7.0击。地基承载力σ0=100kpa。

该层厚1.30-1.70米。

⑤为粉质粘土,浅灰色,软塑,具小空隙,含粉粒多,有碎贝壳,夹深灰色粉质粘土

薄层。该层底部见有0.70米厚中砂。该层取土样1件,标准贯入试验2次,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w:25.5%;ρ:2.00g/cm3;e0:0.694;ip:8.8;iL:0.57;α1-2:0.16mpa-1;es:10.59mpa;n=7.7击。地基承载力σ0=130kpa。

该层厚2.20-2.60米。

⑥为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塑,含粉粒多,局部夹有粉土透镜体,有灰色泥质条纹。该层取土样2件,标准贯入试验4次,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w:22%;ρ:2.05g/cm3;e0:0.61;ip:10.7;iL:0.55;α1-2:0.22mpa-1;es:7.52mpa;n=5.4击。地基承载力σ0=150kpa。

该层各孔均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5.60米。

由于轨道衡基底应力达到σ=145kpa。整个专用线施工工期为2个月,该专用线包括2.2公里线路,450米挡土墙,400米整体道床,8000平方米硬面,而轨道衡工程在施工的前期工程中,不能用很长时间。所以我决定采用排水加固法进行轨道衡处地基处理。

具体施工步骤:

第一步:降低地下水位,作80x9.5(轨道衡长75米,基础宽4.5米)的基坑,在其坑每隔2.5米进行钻孔,埋下直径为50mm的井点管,埋好后,按照轻型井点法的要求在井点管周围填以砂砾作过滤层,上用粘土填封。做好这些工作后,启动水泵,抽水5天后,出水几乎停止,撤下各井点,停止抽水工作。

第二步:将80x9.5的基坑平均分为20x9.5的四部分,先在第一部分均匀铺设30cm厚5-40mm的自然级配碎石垫层,用60kn压路机碾压地基,直至将碎石垫层压入地基土中。然后在第二、三、四部分地基上重复铺碎石、用压路机碾压的工作。当在四部分上完成第一次碾压后,则进行第二轮的铺碎石、用压路机碾压的工作。如此工作3天后,土层下沉为1.5cm,则停止该项工作。

该工程在地基土处理中只用8天时间,用碎石4750立方,处理地基土5.6米深,只用到单纯用垫层处理地基所用碎石的四分之一,工期更是大大节省。经过这两道工序,地基土的承载力可达到150~200kpa,且受力沉降均匀,可以满足轨道衡基础对地基的强度要求。经过地基处理,山东金世纪物流中心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自开通六年来,地基基础很稳定,没有出现整体或局部下沉现象,这说明这种处理饱和粘性土地基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四、结论

地下水处理方法篇9

摘要:虽然中国的水资源总量排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随着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中国的用水问题将更加的严峻。所以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用水的重要来源,但是随着对地下水源的过度地不合理地开采,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地区因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的现象。还有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工作刻不容缓,同时也要改进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加强监测手段。本文围绕国内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以及相关的监测技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监测;监测技术;现状

1前言

由于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缺水类型的不同(北方地区主要以地表缺水为主,南方地区主要是水质型缺水),地下水源的利用和开采技术自然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质特点,需要考察之后再进行开采。此时,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就体现出其重要作用。对地下水进行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地下水源的情况,以便合理地开采水资源、妥善管理地下水资源。下文主要简介了我国地下水源监测现状和现有的监测技术。

2国内地下水源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检测系统存在漏洞。我国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较发达国家而言有很多不足之处,现有的检测系统中存在硬件配置不完备,软件系统更新落后等问题。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整个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提高相关方面的知识。

(2)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要合理的开采和妥善管理地下水资源,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也会让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否则监测部门没有章法可循,就无头苍蝇一样,浪费人力物力,还会加大经费支出。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地下水监测工作的效率。

(3)有关监测网站信息更新滞后。我国的地下水监测方面的信息没有及时地公布,导致地下水环境监测部门不能及时进行相关的工作,跟不上社会和经济发展,制约着我国这方面的发展速度。

(4)地下水监测人员专业素质差。除了上面提到的监测系统本身的问题外,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地下水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问题。据了解,由于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监测人员也就没有多大的工作积极性。有的部门是监测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这需要部门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的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是目前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

3地下水环境监测对象

我国采取的人工监测法,地下水环境监测要素有以下几点:

(1)水质,地下水的水质监测指的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用地下水采样器对下水源进行采样,然后在实验室进行分析、数据处理。要提高结果参数的准确性,可以用自动测量仪测量数据。排除其他人为造成的干扰因素。

(2)水位,水位监测相对简单,没有多大的技术难度,就是用电接触悬锤式水尺进行水位测量。

(3)水温,监测地下水的水温是监测地下水是否有受污染的迹象。除了在个别特殊的测量当中需要使用到如水质传感器之类的特殊工具,一般主要采用的测量工具就是各种常规的温度计。

(4)开采量,地下水开采量的监测是地下水监测工作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明渠流量和管道测量的办法来测量由人工抽取或者自动流出的地下水。此外,还可以用电位差法和示踪法等测量地下水的流速和流向。

4探析地下水监测技术

一般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都是人工操作和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精密仪器相结合的,机器的精密性能够提高采样时的数据准确性,而人则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以及处理一些机器不能解决的问题。下面介绍的地下水监测技术主要有:物理处理法、抽出处理法、原位处理法以及水动力控制法。

(1)抽出处理法:此处理技术又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这是应用最广的监测技术,进行监测工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监测办法。物理法:主要通过吸附、过滤、重力分离以及反渗透等物理方法来进行监测;化学法:主要是氧化还原、等离子交换和混凝沉淀等化学方法进行监测;生物法:包括土壤处置、生物膜等生物方法进行监测。抽出处理法能够针对受污染较严重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下水的污染源头,并采取及时的治理措施,妥善管理和治理地下水资源。

(2)物理法:此监测技术可以细分为屏蔽法、水动力控制法和被动收集法。主要是通过结合物理和化学手段来监测地下水环境质量,有效保障地下水源的质量。

(3)水动力控制法:此法是由上面提到的物理法中细分出来的,此技术主要运用于井群中,又可根据不同的井群分布特点细分为上游分水岭法和下游分水岭法。此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注水或者抽书的物理方式,改变地下水的分布梯度,以达到分割污染水质和非污染水质的目的。

(4)原位处理法:此检测技术是目前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因为采用该方法进行地下水源监测时所需的设备仪器等不多,所需的经费支出也不多。同时该技术能减少地下污染物的外泄,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此技术的专业前沿性非常好。

5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的注意事情

(1)主要的实现步骤:首先,在开展监测工作之前,要事先选择好恰当的监测地点和选择相应的监测办法;其次,具有针对性的选择打孔的办法,因地制宜;选好监测所需要的仪器;最后将采集的信息数据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处理,记录数据并录入计算机,保存好数据,方便以后工作中随时调取资料进行对比。一旦发现监测数据发生变化,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2)随着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加大地下水监测方面的经费投入,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另外一方面,应该聘请专业人员对已有的监测网络体系进行升级更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或者还可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在这方面领域取得进展的国家的治理方法,来完善我国的地下环境监测体系。

(3)加强监测的自动化,减轻人工监测的压力。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现代通信、超声波、传感器以及遥测等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并运用到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当中来。

参考文献:

[1]高海臣.关于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J].科技风,2016(12):160.

地下水处理方法篇10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的水利工程快速发展,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必须做好软土地基处理。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应全面掌握软土地基情况,优化和改进施工技术,采用多样化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确保软土地基满足水利施工要求,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主要是指泥炭质土、泥炭、粉土、粘土、淤泥等土质[1],其具有较低的抗剪强度和较高的压缩性,含水量大。软土地基是在缓慢流水或者静水环境中逐渐沉积,在化学作用下慢慢形成软弱的淤泥土。软土地基是一种含有薄层粉、细砂的混合土层,这种地基渗透性能较差,承载力和排水功能不足,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地基稳定性。

二、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添加剂法江

水利施工中对于软土地基可采用添加剂法,在软土土层中添加生石灰、水泥等材料,改变软土地基的土壤成分,优化土壤结构。通过应用添加剂法,将软土地基土层转化为凝固性和强度较高的土壤,这样可有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水利施工过程使用添加剂法,应合理控制添加剂使用量,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节添加剂比例,确保软土地基土壤的水分平衡,为水利工程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2、换填法

水利施工中对软土地基采用换填法,挖去基础底面的软土土层,换填上满足水利施工要求的土质土层,分层进行充填,再使用机械或者人工方法分层进行振动和夯压,形成稳定性和承载力较高的地基。同时,应用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时,要做好地基垫层设计,选定合适的垫层材料,确定软土地基垫层宽度,垫层基底宽度应比厚度小20%,验算软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例如,水利施工中对软土地基应用排水砂垫层法,在路堤底部铺设一层砂层,形成软土地基的排水面,及时排出软土土层固结渗出的水,防止软土地基冻胀,减少沉降量。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砂垫层最佳厚度为0.8m[2],并且在砂垫层上铺垫一层粘性土,在施工现场合适位置修建排水沟,及时排出砂垫层中的水分。

3、加筋土法

加筋土法是指将抗拉性能较高的拉筋埋设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土层中,通过拉筋和土层颗粒位移产生的摩擦力使加筋材料和软土土层形成整体,可有效增强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和控制整体变形。

4、硅化加固法

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采用硅化加固法,在正常压力条件下,通过带孔金属灌注管将硅酸钠溶液注入软土地基土层中,形成一种活化胶凝物质[3],增强土壤颗粒之间的联结,有效控制软土地基变形,通过应用硅化加固法,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土层强度和承载力。

5、灌浆法

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软土地基应用灌浆法,采用挤密、渗透、填充等方式,灌浆法主要包括电动化学灌浆、劈裂灌浆、挤密灌浆、渗透灌浆等,应用灌浆法过程,将浆液通过注浆管均匀的注入软土地基土层,排走岩石裂隙或者土层颗粒间的水气,使软土地基土层硬化后形成化学性能良好和防水性能较高的结石体,减少软土地基土层沉陷,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

6、预压法

预压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上预先施加一定的静荷载,将软土层压密后再卸除静荷载,应用这种预压法,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软土土层的沉降量。水利工程施工时,对软土地基预先进行加压,提前完成软土土层的沉降量,提高地基强度。通常情况下,真空预压是水利工程软土地基预压法处理最常见的一种方法,用大气压作为软土土层的预压荷载,对地基土进行抽气,在土层中形成真空度,利用真空压力和大气压力之间的差值,抽出软土地基土层中的水分,使土层固结加固。另外,还可采用堆载预压方法,在软土地基上堆放石、砂、土等重物,对地基土层进行预压。

三、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1、结合试验数据

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时,应对软土地基土层进行实验,结合实验数据,采用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避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损坏水利设施,消除不利因素。

2、加强深层搅拌桩处理

水利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严禁在恶劣环境中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特别是冬季,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加强深层搅拌桩处理,严格按照水利工程施工要求,规范施工操作,充分考虑到冬季天气变化因素[4],顺利处理深层搅拌桩。

3、考虑到软土地基土层的承载力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时,应通过科学的计算,合理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考虑到软土地基土层的承载力,正确处理软土地基热化土壤,提高地基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4、做好实地勘察

实地勘察是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基础,只有经过全面详细的实地勘察,才能有针对性地采用合适方法来处理软土地基。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时,主要进行水利工程测量、水文地质和地形地貌调查,参考文献资料,做好详细分析,结合实地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结束语

软土地基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水利工程的稳定性,一旦软土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水利工程施工时软土地基处理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提高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艳云.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213-214+244.

[2]朱曙洲,卢大庆.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