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十篇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十篇

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9:34

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篇1

专家论道技惊四座

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后,随之而来的是教材的开放。面对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许多在中小学从事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感到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英语周报社组织刘润清、钟道隆、刘道义等多位专家学者和特级教师深入到全国各地进行了近百场的系列讲座。这些讲座深入浅出,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英语教师们的困惑。

《英语周报》名誉总编、特级教师、国务院特贴专家黄国斌关于“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在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中引起了轰动。黄国斌在有的地方不仅做报告,还参与教学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一线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收到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在黄国斌的指导下,英语周报社教研部成员与各编辑部编辑对《标准》进行了认真反复的学习与研读。在此基础上,另一方面将《标准》的精神贯穿到报纸的编辑中,一方面组织编写《名师说课》系列教案,效果较好。

名师说课盛名远播

说起编写《名师说课》系列教案,就不能不说主管此项工作的副总编师传宝。他指出:“我们的教案绝不能粗制滥造,要编就编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案,要编就编可供操作的教案,使它成为报社品牌个性化的又一个亮点。”

在众多教学一线名师的共同努力下,《名师说课》系列教案出版问世。这套系列教案的特点是:第一,在有效学习的原则下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的灌注式;第二,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名师说课》科学地确定了学习任务与运用任务的时空定位,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为三维目标体系:语言目标、能力目标、学能目标。使教师对每课的教学内容重点一目了然,每节课的“能力目标”具体明确,并且把语言目标与能力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名师说课》系列教案来源于一线的教学名师,课堂设计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语言学习的规律,出版以后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喜爱与欢迎。

教师培训推陈出新

报社的教研人员在与一线中小学英语教师接触中,听到最多的是这样一些话,“心中没数”。针对这种情况,报社主动提出与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联手合作,共同担负起培训的任务。

为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负责此项工作的陈选和师传宝首先把目光锁定在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西部。他们万里跋涉到新疆、甘肃、贵州和陕西,先后组织了五次大型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活动。刘道义、龚亚夫、李力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和朱京力、王璐、裴芳等十多位教坛新秀现身说法,执教示范。通过专家讲座、观摩课、专家点评、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使参加培训的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受到启迪。每次活动都座无虚席,当地教师给予活动高度的评价。

名师座谈踵事增华

如何利用报社与全国英语名师联系面广泛的优势,把各地名师组织起来,这是师传宝副总编辑反复思考的一件事。经过一番认真筹备,《英语周报》“教研年”名师座谈会在北京举办。

座谈会上,来自北京的近百位名师就“英语教师该如何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特别是北京四中著名特级教师、光明日报出版社《考试》杂志英文编审李俊和介绍的经验深入浅出,得到与会者的肯定。

北京名师座谈会的消息一见报,就在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接着,广州与北京名师座谈会遥相呼应先后召开。

通过《英语周报》和《英语教学通讯》杂志,报社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与方法介绍给各地的英语教师,对当地的教学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搭建平台服务科研

纵观《英语周报》的教科研活动走势,可概括为四大特点:一是积极参与全国性学术活动。报社先后在上海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研讨会,在天津和重庆举办了第五届全国中学(初中)英语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了第四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太原举办了山西省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大赛等。二是构建独立自主科研体系。经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考察后,报社设立了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中心,并在全国建立了数十个“英语教育实验基地”,面向全国招聘特约研究员进行课题研究。三是有选择地推广专家成果。《英语周报》先后对张思中“十六字”教学法、钟道隆“逆向”教学法和黄国斌“新法学英语”等英语教学法进行系列宣传和推广,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四是搭建科研成果交流平台。通过《英语周报》与《英语教学通讯》宣传和推广先进的教学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有力地促进了各省、市基础外语教育教学的发展。

实验基地健康发展

实验基地,实质上就是科研基地。为了进一步搞好教科研工作,2003年,聘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黄国斌为中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一年来,黄国斌到各地指导实验基地的教科研工作,深入课堂了解课题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在他的指导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各实验基地的工作进展顺利,阶段性研究成果喜人。

山西省芮城县实验基地开展“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广西北海五中实验基地开展“任务型教学的研究”,尝试“学习性任务运用性任务”相整合的教学途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山东滕州一中实验基地开展“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创造了“三案备课法”。

随着实验基地的健康发展,使从事实验的学校和教师切身感受到科研的好处,坚定了大家携手搞科研、共同谋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正在积极地申请建立实验基地。

改版突破创新超越

为适应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2004年开始教师版进行了全面的改版。改版后的栏目以“零距离贴近教师,全身心服务教师”为原则。

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篇2

关键词:专业英语工程实践网络工作室高分子材料

高等学校工科英语教学体系,是在配合大学英语公共教学的基础上,在本专业前沿研究领域上拓宽拓深专业知识,旨在培养大学生同时具备英文和专业的技能,能在工作实践中熟练掌握与本专业相关英语工具的能力。

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负责教授学生对本专业科技英语具备一定的掌握能力,通过所掌握的专业英语知识进一步发展英语科技书刊、文献等的查阅能力,提高科技英语的口语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获得更深专业知识的能力[1-2]。

在过去的十几年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中,仅仅从教学成果来看,始终无法很好地达到培养具备工程背景的专业英语人才的目的,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现实问题:(1)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英文这一语言工具,然而不具备工科专业背景,在学术交流中仍无法胜任口译工作,遑论工作实践。(2)具有工科背景的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具备一定水平,甚至可以独当一面,在英文读写方面也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是口语水平不足,往往在国际交流中成为“哑巴”。

因此,如何利用和整合高校现有各专业人力资源,在配合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旨在以培养工程类口译人才为核心的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成为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1.英语网络环境工作室

英语网络工作室的建立,本着我校“一体化数字化教学支撑环境”的思想,旨在提高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的学习环境[3-4]。其工作模式呈多样化,包括:在线对话、学生专区、英文微博、问题反馈专区等。

在线对话专区由指导教师负责。2015年我院各专业引入创新周与毕业设计详解的模式,学生进入大三学年即分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将有两年的时间对毕业设计做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分组讨论和确定流程等工作,直至实施和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并通过答辩。引入在线对话专区后,学生将和指导教师在线对创新周和毕业环节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定期沟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各种问题将会得到指导教师及时的帮助和建议。

英文微博专区的设想借鉴国外热门网站的经验,在专区内设置不同板块,各个板块都涉及科技英语的学习和应用等环节,由专职教师定期进行更新维护。这一专区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学习思路,对本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和整个学院的专业英语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调整授课模式

传统的专业英语授课模式,以授课教师为主导,整个教学过程以讲授和翻译为主题,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甚至完全没有参与进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科技英语进行学习。然而,这种模式的劣势更加显而易见。“填鸭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存在随学随忘的现象,导致整体学习效率过低。

通过在专业英语的授课过程中引入工程实践的概念,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相比阅读科技文献,学生对于实践过程似乎更有兴趣。课堂教学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可以呈多元化发展。如在保留原有的词汇语法讲解的基础上,增加分组谈论和教师一对一口语辅导环节。授课内容甚至可以简单到仅仅是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一张1H-nmR谱图(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学生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将教师在词汇语法讲解环节中讲授的诸如化学药品名称、官能团名称、化学位移等科技词汇进行融会贯通,学习效果更好。

在此基础上,增加授课教师一对一口语辅导的教学环节。我国的工科学生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科技英语的掌握只能停留在阅读上,以至于有机会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突破语言关,尤其是口语关,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在授课教师一对一口语辅导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仅仅讨论浅显易懂的专业科技问题,学生不需要耗费大量课余时间查阅科技文献,而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敢于张口”上,随学随说。

3.创新周和毕业设计

创新周是近年来我校引入的一套全新的教学时间理念。这一环节完全以学生为主导,指导教师通过题目和任务,并定期组织分组讨论和网络英语工作室交流,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指导教师仅仅规定实验原料和最终目标产物。学生通过大量查阅专业科技文献,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完善配比、参数、控制产品性能等多种环节,力争在创新周达到“自主设计自主完成”的学习目的。

最后的分组答辩采用小组答辩的形式。不同组员除了对自己负责的模块进行答辩外,最后全组同学还将根据产品设计、方案指定、工艺流程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和总结小组创新周的任务完成情况。贯穿整个创新周的过程中,学生将逐层次接触本专业科技英语的词汇和阅读等学习过程。

经历了大三学年的创新周学习,学生对本专业科技英语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在大四学年完成毕业设计环节的过程中,除了延续创新周的“自主设计自主完成”模式之外,更加培养学生个体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以往在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对于英文文献的翻译工作要么相对抵触,要么使用各种翻译软件应付了事。引入专业英语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模式后,学生需要自主设计毕业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的建立需要建立在查阅大量英文书刊、文献的基础上。由于有了大三学年创新周作为基础,这一环节难度将大大降低。在查阅文献、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英文文献的翻译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还在这一过程中对本专业的科技英语有了进一步了解。

4.结语

以培养具备工程类口语能力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把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领域的科技英语能力放在首位,引入了多种模块相结合的全新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方面,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这项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目前仍存在大量内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相信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全新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具备工程类口语能力的工科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世云,邹俊,周海骏.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广州化工,2012,40(18):154-155.

[2]王艳芝,张旺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河南化工,2011,28(10):58-60.

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篇3

我们也看到了针对学生的“助记器”(用于记忆公式、定理、外语、史地等知识)、“助听机”(用于英语听力)、“智力增长器”、“语言电脑复读机”以及“清脑助学器”等广告,且大部分是邮购广告。

多数广告都把自己的产品说得很神。学了某种英语教材“中级本”,就“从此可自由驰骋于英语世界的广袤天地”;购买某种教学录像带,就“没有学不好的孩子”;请某某老师来教作文,“写作文会变得像说话一样容易”;使用了某种“英才教育计划”,“您就再也不用为孩子考学担心了”。

很多广告都以一句蛊惑人心的口号开路: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且,向高考冲刺的起跑线原来在高中,现在在初中和小学,甚至已移到了幼儿园。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向媒介呼救:“我就要累死在起跑线上了!”

有些报社专门请专家谈了他们对英才教育广告的看法。这些资深教育专家至少提出了三点质疑:

1.早期教育能决定一切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赵忠心教授指出:这些广告宣传反映了“早期教育决定论”的观点,这个观点过分夸大了早期教育的作用,是不科学的。目前的早期儿童教育和智力开发,“大都是一种‘掠夺性’教育,基本上超出了孩子们这个年龄的承受能力,是通过增加孩子们的负担来进行的,这些只能迎合部分家长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对孩子本身的教育和发

展并没有多大作用……”

2.教育就等于传授知识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庞丽娟说:“现在这些方案都有一个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有的方案讲,参加我这个训练的孩子8天就会叫爸爸,似乎在证明参加方案训练好,而且越早越好;还有的方案在宣传小孩在1岁、2岁、3岁时分别能认多少字,会说外语,会四则运算等,实际上在客观上强化了部分家长过分重视儿童智力教育的倾向。”庞丽娟认为:从儿童发展规律来看,儿童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不能只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还要进行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这类教育比知识教育更能影响儿童将来的生活和事业。

3.英才教育适合所有的孩子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劳凯生说:“教育面对的是具有千差万别的个体。如果把一个人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方面的教育就能完成,以一个方案包打天下,而不论什么背景下的孩子,都能变成神童、天才、社会的优秀分子,这种宣传本身就不是科学的。”对于“只要通过我这个方案就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的说法,劳教授指出:“这种预言设计的培养模式,我敢肯定它是伪科学的。实际上,对于个体的成长来说,没有任何一个现成的方案。”

那么,早期教育、英才教育是不是就是错的呢?这些专家都说,教育计划或方案本身不是错的,在出台前,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有相当的理性成分。但是,经过某种“包装”和“广告的渲染”,就带上了神奇的色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董奇指出:“这些方案在宣传中过多地考虑了其商业利益。每一个方案的有效性是多少,标准又是什么,负效应是什么,这些都应该一并告诉读者,而现在媒体在信息传递中只宣传了方案起作用的那部分实例,结果弄得不少读者以为这些方案对谁家的孩子都适用,对什么样的毛病都适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丛立新说:“我认为媒介应老老实实地告诉家长,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不是什么方案能代替的,即使今天试一个方案,明天试一个方案,也不可能把孩子成长中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

对英才教育广告,我们需要作出四个基本的判断:

第一,仅仅依靠一个智力发展的方案或计划不能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或许健康人格的发展比智力发展更重要。

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篇4

北京,

媒体工作者

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外语都是主科。外语成绩的好坏,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研究生、公务员考试都需要英语考试,求职、晋升需要英语证书,留学群体更加低龄化,富裕阶层希望把孩子直接送到国外读中学甚至小学。2011年中国仅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就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他们要参加托福、雅思、Sat考试。即使在“小升初”的各种隐秘考试中,英语仍旧是一个重要的考核项目。竞争的加剧,使考试难度逐渐增加,甚至达到了中考或高考水平。

教育主管部门希望小学英语回归于兴趣,而家长们却将英语作为一项必须提前开发和熟练掌握的技能。这种落差的根源在于,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英语本身的地位越来越高,早已超越了其作为工具的价值。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并征求意见:自2016年起,语文学科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语学科分数由150分减为100分。方案还同时明确,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设英语课程。这是继2001年后英语教育政策的一次较大调整。

小学英语课程列入部级课程正式开设,始于2001年秋季开学。教育部明确,全国小学可在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一年级就开课。也就是说,按照2001年教育部的规定,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最早为六七岁。新政策实施后,北京市学生在学校内学习外语的年龄将被推迟到八九岁。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人类语言学习能力的研究,一直是生理学家、语言学家与教育学家们共同热衷的问题。究竟有没有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孩子是否应该尽早学习外语?很多父母、家长也同样期待明确的答案。

专家们的实验结果却各不相同。主要原因在于,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年龄条件,还取决于语言环境、师资状况、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因素。但比较统一的意见是,就语言学习本身,“年龄小”有一定优势,尤其在语言学习方面。

那么,到底儿童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外语最好?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语言学家莱尼伯格认为,大致时间是两岁到青春期。在两岁前,语言学习是不可能的,因为大脑还不成熟。所以,国际上一般认为,儿童在6岁开始学习一门外语最佳,最迟不能超过12岁。因此,很多国家的学校选择8至9岁开始学习外语。在此期间,可以赶上外语的“可教学期”,同时也给予母语一定的巩固时间。理想的做法是,在母语不会读写前不要教孩子们去读写外语。这样,第一语言的那些基本概念通常可以成为儿童外语学习的敲门砖。

值得注意的是,在掌握母语能力之前,过早学习外语需要比较苛刻的条件。主要制约性因素在于缺乏外语的语言环境。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移民家庭的孩子可以熟练掌握两种语言。不具备这样的语言环境,则会使孩子的发展面临一定的风险。我国脑科学专家杨雄里院士认为,过早学习外语,极可能对孩子学习母语造成干扰,导致逻辑思维能力缺陷。因为人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会逻辑思维,通常而言,一般人的逻辑思维形成是通过母语学习。此外,儿童的数学运算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都需要提升,而不应只限于外语学习。

我国的教育部也认为:“8岁左右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外语学习,不与母语学习冲突,效率较高。”因此,北京市将英语课程的开始时间推迟到三年级,即孩子八九岁阶段,并不会错过学外语的最佳时期。

但另一方面,英语学习的低龄化趋势却越来越明显。很多孩子开始在学龄前,即四五岁就进入各种英语早教班中。在调查中不难发现,上学的孩子中参加课外英语班的比例也非常高,甚至整班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会在学英语。在目前的全球化趋势与英语作为国际交流默认通用语言的前提下,英语学习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篇5

关键词:外语教师;培训模式;模块

一、引言

在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多元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进程中,外语,特别是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已成为我国未来公民的必备素质,英语教师担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新型外语人才的重要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谈到外语教学质量时指出: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社会环境(4分)+教学方法(3分)]×教师素质(章兼中,1997),因此,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外语教学质量之影响不言而喻。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恶劣、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公民外语素质普遍较低。外语教育投入不足和师资队伍水平相对较低,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西部地区外语人才培养的两大难题。

为提高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西北师范大学在实施了2007年教育部委托西北师范大学“送培进疆”新疆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又承担了教育部2008年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项目,其中关涉英语学科教师培训,取得较好效果;本文拟就本次部级培训中外语学科(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之处进行厘梳,期冀对今后我国外语教师教育和发展之有效模式加以探索。

二、国内外关于外语教师培训(教育)范式之回顾

(一)外语教师培训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刘润清先生在JackC.Richards&Davidnunan主编的《SecondLanguageteachereducation》一书的序言中指出,英语文献中,师资培训(teachertraining)这个概念已变化三次。即教师培训、师资教育(teachereducation)、师资发展(teacherdevelopment),还有一个中性词教师培养或教师准备(teacherpreparation),这里不再赘述。Stevemann(2006)认为这几个概念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但也有细微差别:师资培训主要是介绍可获取的方法并使教师熟稔语言,教师当前普遍认可的一系列概念和术语,尤其以培训者呈现一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为典型特征。parker也指出“完全不合格的教师教授语言的时日将屈指可数,但仍有相当多的低水平的语言教师存在,只能对其进行职后培训”(parker,2004)。Stevemann也认为“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师资培训的概念不会受到挑战,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培训是外在的――一种已被接受的方法”(Stevemann,2006)。但从广义上讲,无论是“培训”“教育”还是“发展”,其目的都是围绕“教师”这一主体以促进其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新手到专家的逐步成长的过程,正如Lange(1990)所说,在英语教育文献中,教师发展指教师在智能、经验及教学态度上不断成长的过程。所不同的是,三个词汇所暗含的对教师培养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以及侧重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当然,也有许多学者没有对三个词汇的内涵做详细的划分,将它们等同起来,互换使用(贾爱武,2003)。

(二)当代国内外关于外语教师培训(教育)之三大范式

国外语言教师教育三大模式经历了从匠才/学徒模式(thecraftmodel)、应用科学模式(theappliedsciencemodel)到反思模式(thereflectivemodel)的发展过程(wallace,1991)。

匠才/学徒模式即经验教师告诉新手做什么而且演示该如何做,新手通过观课和模仿向经验教师学习,最后形成教学专业能力,如图1所示:

应用科学模式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专业培训或教育领域中最有影响的一种方式。学员教师从专家学者的讲授中获得科学知识和实验的成果,然后将它们应用于教学实践,所以该模式也被称为从理论到实践模式,如图2所示:

反思模式强调教师将专家的理论研究与自身的实

践相融合,并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变化个人的认知体系,即通过“行动中的反思”(reflectioninaction)形成“行动中的理论”(theoryinaction)。在外语教学领域,间接获得的知识即理论知识一般包括英语史、语言学、学习论、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英语教学法等。由实践产生反思和由反思推进实践形成的连续反思回路成为语言教师专业能力呈现动态发展趋势的动力源,如图3所示:

上述三种模式中,匠才模式突出教师专业发展中经验层面的训练,无法应对当今科技知识剧增时代对教师教育的要求;应用科学模式虽弥补了这一缺陷,但将理论与实践分割开来,并且“科学”的结论并不能解决复杂的专业困境问题;反思模式比较折中,把教师的科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经历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为教师反思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准备条件,该模式也重视学员教师本人以及他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自身作用,但主体活动的个性化使个人反思的经验结论存在着与群体共享的矛盾,而且对每个学员教师而言,很难找出一种适合他们个人反思活动的框架结构。

三、外语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实践及评价反馈

(一)注重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和培训方案的设计

在本次部级培训启动前,负责外语学科教师培训的学科专家带领相关培训人员深入兰州、庆阳、陇南等地,同当地外语教研机构人员、一线教师进行交流座谈,并发放问卷,了解基层外语教师对新课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及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本次外语学科教师培训预备方案,然后在省教育厅师范处确定了参加本次部级培训的外语学科学员名单后,将培训预备方案和需求调查表寄发给每位学员,征求其意见和建议,并对这些意见和建议做了详细整理,作为修改预备方案和设计培训内容与活动的主要依据;然后再根据一线调研和二次问卷的基础上,对预备方案进行了修改,并将修改的方案反馈到教育部师范司,听取意见,进行第三次修改调整,从而形成本次培训的执行方案,最终的培训方案和内容以模块形式设计和出现,下文另有论述。

(二)多元化培训团队组建及学科专家负责制

有了好的培训方案,还需有高水平的培训团队去实施。我们根据部级培训和外语学科培训方案,认真选聘培训者(见表1)。

同时,我们采用学科专家负责制,由西北师大外语学院英语教学研究专家担任学科培训负责人,从需求分析、方案制订、内容安排、活动设计、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对本学科负责;尤其是在学科负责专家的带领下,每个参与本次培训的培训者进行集体备课,并向其他培训者展示和说明自己的教学安排与设计,集体研讨,不断完善,形成集体智慧和合力;这样避免了教师培训中培训者各自为政的现象,也避免了培训内容和方式上的重复或矛盾,从而保证了学科培训的整体、系统和有效。通过这一合作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师培训必须是培训者全员参与、协商、交流、研讨和帮助的过程,那种一人一讲,互不干涉的培训,只能导致培训的低效甚至无效(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2007)。

(三)模块化的培训内容和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模块一:课标与教材(curriculum&subjectmatters)本模块具体包含英语课程标准内容解析与研讨、课标实施中的问题梳理与研讨、不同版本英语教材使用中的问题梳理与研讨和不同版本英语教材之比较等版块,旨在使英语骨干教师进一步理解新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了解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从而形成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

模块二:经验与分享(experience&sharing)该模块主要由英语新课程教学经验交流、教学问题梳理及解决新课程教学问题对策等版块组成,旨在使骨干教师共同分享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经验,梳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探讨开展新课程教学经验交流与问题研讨的策略与方法。

模块三:观摩与研讨(observation&discussion)本模块的主要素是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语音课等课例观摩与研讨,通过真实感知课例并开展研讨,使骨干教师以课例为“案子”向“镜子”“引子”转变,即启发其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不再是“挑刺”评课,而是从课例关照自己的教学,进而引发对不同课型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本真的思考。

模块四:专题与探究(issues&inquiry)该模块主要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新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英语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策略及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版块组成,旨在使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及与时俱进的教学观、教师观和课程观等理念进行深刻反思,进而提高对外语教学的宏观把握和反思能力。

模块五:设计与展示(design&performance)本模块主要涉及英语课文教学活动、单元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活动及中小学衔接教学方案设计与展示等内容,使外语教师能以实际案例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掌握新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原理与途径,反思和探究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及方法。

模块六:对话与交流(dialogues&communication)该模块也是培训内容接近尾声的模块,包括与一线英语教师和课改研究者的对话以及对学习内容的反思总结与交流,意在帮助学员教师梳理培训期间的学习内容,并同其他同行和专家展开对话,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有效的教师培训,必须使教师能够主动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这就需要在培训中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法。本次培训中多元化的培训方法具体包括参与式研讨、对话与交流、专家讲座与解疑、现场学习与课例观摩等。

专家讲座也是教师培训的方式,但不应成为主要方式。本次培训中,专家讲座只占了10个学时,仅占总学时的1/8(共80学时),分别是英语课程标准内容解析、不同版本英语教材比较、新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整合、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方案等,而这些讲座也都是基于需求调研和分析而设计的。

同时我们也考虑到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点,突出了参与式培训方式,采用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现场学习、课例分析、对话交流等多元化形式,充分体现培训过程的针对性、平等性、参与性与实效性,以调动骨干教师的主动探究与学习的积极性。

(四)对本次外语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的评价与反馈(以初中英语班为例)

参加本次初中英语学科部级培训的教师为45人,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4份,收回率为97.8%,现将本次培训效果评价反馈分析如下:(见表2)

通过问卷可以看出,在培训方案的设计方面,有42人认为很好或较好,比例高达95.5%,无一人认为差,这说明本次培训方案赢得了参训教师的高度认可。培训方法的多样性方面,有42人认为本次培训方法丰富多样,比例占到95.5%,仅有2人认为一般,占5%,无一人认为差;说明本次培训在方法的选择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为国内外语教师培训方法和模式积累了经验。同时,有37位骨干教师认为理解了培训内容,对自己的教学有信心,占84.1%;有7人认为一般,占15.9%;无人认为差;有36人认为能将此次培训中学到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占81.8%;有6人认为这种可能一般,占13.6%;还有1人认为不能将培训中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这说明大多数参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有效性及对今后教学的指导作用还是认可的,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可能受现行考试评价体制的影响,有15.6%的教师不能确定落实培训中的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等。

最后,42人对此次培训整体感受和印象认为很好或较好,总计占95.5%;2人认为一般,占5%;无人认为差;由此也看出,基本上全体参训教师对本次外语教师部级培训给予了高度认可。

四、结语

如引言中所言,我国是英语教育大国,但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亟待提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的外语教师的发展已刻不容缓,否则我们谈教育公平和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点上无疑是自欺欺人之语;当然我们也看到,国际外语教师培训(教育)已经进入反思发展和建立学习型组织、组建学习共同体的时代;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一概否定教师培训在特定历史阶段所承载的意义,尤其在我国,教师培训还将继续为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推进我国外语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探索与国际外语教师培训(教育)相衔接的、兼具中国特色而富有实效的培训模式和体制应是我国外语教育界和教师教育机构不断研究的课题;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外语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成长,促进其专业觉醒,进而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专业自主地位的实现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教育部2008年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英语学科在外语教师培训模式方面做了大胆探索并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赢得了参训教师们的高度认可,期望能对今后西部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开展外语教师培训提供借鉴和启示。

05

参考文献:

[1]Freeman,D.,(1996).Renamingexperience/re-constructingpractice:developingnewunderstandingsofteaching[J].inFreeman&Richards(eds.),22-32

[2]Lange,D.L.,(1990).ablueprintforateacherdevelopmentprogram[J].inJ.C.RichardsandD.nunan(eds),Secondlanguageteachereducation.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3]mann,S.,(2006).thelanguageteacher’sdevelopment[J].Languageteaching.

[4]parker,L.,(2004).adultlearninglanguages:thechallenge[J].inHarnischSwanton(eds.),9-20.

[5]wallace,m.(1991).trainingforeignlanguageteacher:areflective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6]程晓堂.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34.

[7]贾爱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45-48

[8]刘道义,龚亚夫.中国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14-15.

[9]王蔷,张连仲.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英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0-121.

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篇6

关键词:SpoC;中医翻译;混合式教学

近些年,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和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与mooC相比,SpoC更加强调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通过限定学生规模和课程的准入条件,避免了mooC的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情况。因此,SpoC是将mooC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是mooC的继承、完善与超越[1-3]。中医英语翻译是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是连接学生中医药知识和英语能力的桥梁,是培养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解决中医英语翻译传统课堂课时不够、学生课堂参与机会少、翻译练习枯燥等问题,是中医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重点。本研究将探讨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中医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由于江西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没有平行班,且学生只有30余人,所以本教学研究需跨学期展开。2019年9月选取2017级英语专业本科生作为对照组,2020年9月选取2018级英语专业本科生作为实验组,2组各35人。在实验开始前,组织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参加中医翻译测试,测试的题量、题型、难易度基本保持一致,分别得到实验组平均成绩68.23分,对照组平均成绩67.43分。2组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任课老师按照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大纲要求,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主讲翻译理论和技巧,学生进行翻译训练。1.2.2实验组开展基于SpoC平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分为线上学生自主学习和线下翻转课堂两大教学模块。下文将以“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的翻译”为例,详细介绍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实施过程。1.2.2.1线上教学过程教师提前2周布置学习任务,学生5人一组,共7组,在上课前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登录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英语翻译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翻译的视频和课件学习,完成相应内容的线上小测试,检测自主学习情况;(2)针对教师线上提供的中医经典汉英资料,收集其中修辞手法的翻译并分组讨论翻译方法;(3)完成线上作业,找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修辞手法并给出适当翻译;(4)线上互动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教师全程监控学生的线上学习过程,学生线上单元小测试成绩、视频和课件观看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互动讨论次数等学习记录均计入线上学习成绩。1.2.2.2线下教学过程在线下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以下学习过程: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结果总结,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1)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各小组派代表以ppt的形式汇报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及其翻译的线上视频、课件的学习成果。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和其他组共同评分,成绩计入小组成员平时成绩。通过学生的成果汇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翻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2)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并总结汇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线上提供的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及其翻译的双语资料,学生分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翻译案例中常用修辞手法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作出总结,最后根据学生案例分析情况进行打分,成绩计入小组成员平时成绩。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医古文汉语资料逐步建立中医思维;另一方面,通过英文资料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医古文不同修辞手法的翻译策略和方法。(3)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找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修辞手法并给出适当翻译”的线上作业,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汇报翻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表现进行打分,成绩计入学生平时成绩。在该环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查阅文献理解《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常用修辞手法的内涵,拓展其医古文知识面,而且还能在自主翻译过程中逐步提升探究、创新等能力。

1.3评价指标

(1)课程结束后,组织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参加中医翻译测试,测试的题量、题型、难易度基本保持一致,分别测得2组平均成绩。(2)课题组对实验组学生发放问卷,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基于SpoC平台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翻译测试结果

课程结束后,实验组测成绩平均分77.2353高于对照组平均分64.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2.2问卷调查结果

课题组对实验组学生发放了问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问卷结果表明:有31人选择非常喜欢和喜欢基于SpoC平台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教学模式。在多选题“你最喜爱的翻转课堂活动是什么”的回答中,29人认为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环节可以帮助掌握所学知识点,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30人觉得自己在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并总结汇报环节更愿意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31人认为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不仅有助于自己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探究、创新等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基于SpoC平台的中医英语翻译翻转课堂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可和好评,是培养学生中医翻译能力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3讨论

3.1基于SpoC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3.1.1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基于SpoC的线上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点学习,在线下翻转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中医英语翻译课堂课时不够的问题[4]。同时,教师通过翻转课堂中学生个人和小组的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结果总结,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等环节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线上和线下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3.1.2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传统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仍采用教师主讲中医翻译理论和技巧,学生进行翻译训练的模式,这种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氛围不佳。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完成学习内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次实施的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以“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的翻译”为例,在线上学习环节,要求学生进行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翻译的视频和课件学习,完成相应内容的线上小测试,检测自主学习情况;然后针对教师提供的中医经典汉英资料,收集修辞手法的翻译,并分组讨论翻译方法;学生完成线上作业“找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修辞手法并给出适当翻译”并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在线下翻转课堂环节,要求学生完成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结果总结、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等学习任务。通过这些学习任务,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中医翻译的学习兴趣。

3.2基于SpoC的中医英语翻译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2个方面虽然基于SpoC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效果显著,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1)在线上教学方面,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线上教学视频的形式、内容,以及线上测试、作业的数量和内容[5]。(2)在翻转课堂环节,应合理安排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任务的组织形式。不建议中医英语翻译课程的所有知识点都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比如中医翻译原则、中医翻译技巧等需要理解和应用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翻转教学,中医翻译的过程、中医翻译的单位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则不适用。

参考文献

[1]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2]梅雪,孙颖,曹珊,等.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微生物学各论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9):36-38.

[3]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8-34,53.

[4]孙淼,魏巍.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9):18-20.

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篇7

mooC的英文直译是“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记者了解到,美国等教育输出大国近年来将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课程搬上互联网,以此方便全世界更多有需要的人接受高水平的大学教育。而在我国,北大、清华也相继开设了自己的慕课网站,而以“中国大学mooC”为首的网站也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课程云集而闻名。但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出现以高中课程为主的慕课网站,上海市教委此次力推的高中名校慕课平台在全国尚属首例。

上海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主要采集来自沪上“四大名校”的特色课程,目前有21门课,由13个教师团队或教师建设,其中11人为特级教师,此外还有外籍教师和高三学生参与课程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名校”此次拿出的课程,多为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非主流课程”。例如,上海中学教师王永庆以“幻方”为主题开设了一门数学课。华师大二附中科技辅导教师团队则拿出看家本领上一门“科创从这里起步”的自然科学类课程。复旦附中教师黄荣华开设了“《中国人》系列课程”。上海交大附中拿出了全系列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4个门类课程的首字母简称)课程。

江苏新高考模式敲定:“3+3”模式不分文理

《扬子晚报》消息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会明确表示:江苏高考改革将从2018年高一入学新生开始,改革后的江苏高考方案将为“3+3”模式。另外,学业水平测试和英语的听力、口语将推行一年两考。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介绍,从2018年新高一入学起,江苏高考模式从“3+2”改为“3+3”。目前读初一的学生将成为新高考方案实施第一届学生。和现行高考方案相比,江苏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由选择3门选考科目,选考科目不再区分文理,并记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在这种模式下,出现了多种可能。算下来要有20种左右。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鞠勤介绍,改革后高考总分值定为多高,目前正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目前,江苏高考总分为480分。鞠勤表示,浙江高考总分700多分,江苏未来的新高考方案总分将与浙江分值相接近。

备受关注的英语“一年两考”方案有了初步计划。鞠勤介绍说,英语总分值要提高,现行高考方案中英语满分为120分。听力和口语都要“一年两考”。听力和口语考试要进一步改革,将化解目前在考试中存在的风险。“不过笔试会怎么办,还要听取各方意见,最终确定英语笔试的分值和要求。”

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篇8

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一次校级英语公开课上,内容为9aUnit1ReadingStarSigns第二课时,教师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宣布讨论:“whatisyourstarsign?whatareyourcharacteristics?Doyourcharacteristicsmatchyourstarsign?”只见教师宣布完内容,我走进仔细观察有的小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的,有的小组学生搞“一言堂”,其他学生一言不发;有的小组高谈阔论偏离主题,而教师在不断地说:”areyoureading””Catchyourtime””timeisup,stophere.”然后听了几个举手的学生运行会回答,小组合作学习就此结束。

(案例二)同样是一节校级英语公开课,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曾5次搬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内容为:8BUnit1Reading“timehaschanged,”第一课时,本人记录下B教师的5次小组合作内容:1小组合作:whatisthepastandpresentinourhometown?2小组合作学习新单词。3小组合作学习阅读课文。4小组合作回答案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题目。5小组合作解决课后练习题。教师则是站在讲台上控制时间,小组合作讲座后B教师没有任何评价,也没有让小组展示小组成员合作努力的成果。

分析反思

a、B两位教师都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却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实际效果。针对以上案例: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1、注重小组内容成员的编排。案例一中各个小组的表现可以看出成员组成的不合理导致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乡镇中学,学生英语水平相距甚远,小组内容全是优等生或全是基础薄弱生,出现案例一中的现象实属自然。因此如果是4人或6人小组,应安排1到2名优等生,2到3名中等生,1名后进生,小组间均衡的实力,无论是对活动的开展还是对活动后的评价都是有力的保证。

2、体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交际性,各个学科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其特殊性,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如何跟小组内同伴进行交流才能最大效果的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也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而案例中a教师、B教师都忽视了此点,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装点课堂的门面。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以及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案例二中讨论:whatisthepastandpresentinourhometown?可以综合小组内各个成员的观点;又如案例一中讨论:whatisyourstarsign?小组内各个成员分别讲述给其他成员听,培养了学生口语能力、自信心、自尊心以及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再如案例二中小组合作学习单词或阅读课文,应该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尤其是优等生对后进生的帮助。

3、因材施“讨”,因生施“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小组合作学习不能不切实际教材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导致小组合作的形式化和表演化。如果把一些不需要列入小组合作学习的也列入,只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泛滥成灾”如案例二中B教师曾一节课5次小组合作,而又缺乏教师的必要指导与提高,让小组合作学习“无功而返”。

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篇9

关键词:校本研修;教师专业素质;平台;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21-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校本研修已经成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学校只有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学校英语教研组以学科教师为对象,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为方向,建立相应的校本研修制度,有力地促进和提升了英语教师专业素养。

一、开展校本研修,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教书匠”型的教师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急需向“科研型”教师转型。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研修活动,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自从开展校本研修以来,学校英语学科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申请了多个科研课题,如微型课题“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提升小学生英语童话故事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小学三年级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区级课题“小学英语结课环节设计的实践研究”等。在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跟踪调查、查阅文献等多种研究方式,运用个体研究、小组研究、集体研究等多种研究形式,获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最近几年,科研硕果累累,2012-2015年,发表英语教育教学论文十多篇,并有多篇获奖。校本研修大大提升学校英语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学校教师多次在区教师基本功大赛、区中小学英语教师演讲比赛、区小学英语朗诵比赛中获奖,辅导多名学生参加中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获奖,多名辅导教师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二、开展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1)立足课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研活动时,让教师把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来,由教研组长整理之后,带领组内成员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讨论,或向教研员请教,然后在活动中围绕其中问题进行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形成最佳的方案。以译林出版社五年级英语Unit3askingtheway为例,本单元教学难度大,词汇量多,与问路相关的日常用语、交通方式的表达琐碎且容易混淆,如何让学生学会这些内容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组内成员经过深入而细致的思考之后,出示一张简单的城市地图,勾勒出主要街道、标注重要的地标及十字路口,以创设真实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操练句型和词汇,学会用英语问路和指路,教师据此设计以下任务。第一项任务:用歌曲《thewheelsonthebus》导入新单元话题,用猜谜的形式复习交通工具类词汇。第二项任务:教师利用图片和问答的方式,呈现目标词语bookshop、cinema、hospital、shop、zoo,并拓展toyshop、supermarket、museum、shoppingcenter等词语,用小组操练的方式进行词语和重点句型的操练,重点操练本单元主要句型Howdoigetto…,Youcangetonthemetro/busat…then,walkto/goalong…。第三项任务:1)播放动画,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从YangLing家到SuHai家的基本路线,并回答相关的问题。2)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小组合作画路线图。3)教师播放课文第二段录音,学生听录音回答相关问题。4)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段,继续画路线图,呈现YangLing从地铁站出来后的路径。第四项任务:教师利用有关场所、交通标志、路名的图片,把教室设置成一个“活地图”,组织学生充当路人与警察的角色,并运用本单元句型Howdoigetto…?Youcangetonthemetro/busat…then,walkto/goalong…the…isonyourleft/right进行表演。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爱表现和爱活动的心理特点,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实际的运用中学会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2)开展扎实有效的业务学习。学校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英语组都集中学习,研究新教材的内容、理念以及新教材中练习题的处理技巧。积极开展研究课活动,组织组内教师听课,课后进行及时的点评。在突破重难点、关键习题的设置、教师问题的设置、学生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此外,英语组经常组织教师观看名师、骨干教师和本校教师同课异构的课堂实录,开展教学案例分析,反思教学设计,并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想、心得或是体会,上交教研组存档。除此之外,教研组还组织教师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说课比赛、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等活动,让教师从中领悟自己的不足,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三、结束语

校本研修是为了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研究活动。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认识到个人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及时纠正教学行为,建构新的教学经验,使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得到提升,专业素质不断得到完善,从而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小学英语学科线上教学方案篇10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性的商务合作越来越频繁,大量的跨国公司涌入中国,许多国内企业也纷纷进军国际市场,社会对外语人才,尤其是对有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趋渐递增态势。主动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人才需求,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业务规格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努力办出高职特色,是高职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学院应从地区经济对生产、建设、服务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出发,立足地区实际,面向生产一线,适应人才需求,服务企业,培养熟悉本行业生产现状、能从事本专业各岗位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结合我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及以专业为工具的具有专业背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复合型“高级蓝领”和“应用型白领”的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我院行业背景和专业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了解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关产品的技术标准,掌握国际贸易的知识与技能,能胜任纺织行业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涉外文秘、商务接待等岗位的商务人才。

一、根据岗位需求,灵活设置专业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的目的性、针对性极强,特别是企业对学生的期望值很高,因此,该专业方向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企事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为了保证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校企双方针对企事业目前和将来岗位需求及具体岗位工作的技能要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学院与相关教学系部根据已有专业特点,坚持“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与企事业发展相协调,与岗位需求相一致”的原则,确定了专业开设方向。例如,服贸英语班、旅游英语班都是根据社会需要增设的专业。

二、行业岗位调研,动态开发课程

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对学生培养的具体内容,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能力结构。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既不照搬照抄传统的课程计划,也不简单地移植和模仿,而是创造性地开展这项工作。首先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把握培养意向和目标,然后深入用人单位,对其整体和具体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职业岗位和样板人才分析,由此归纳出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道德、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等各种职业素质;再征求用人单位意见,根据现代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趋势,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以及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加以选择和提炼,据此确定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双证融合”的课程结构方案。将语言、商务、纺织服装三种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融通;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商务知识与商务技能有机融通;将学校考核和社会考证有机融通。这种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更具有企业个性和职业特色。课程开发须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课程计划的内容不断地被修订和改善。

图1双证融通结构图

三、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实践性课程设置

实践课程设置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一条主线、一个重点。作为应用英语专业人才,以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线,使之贯穿于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应用型商务人才,以商务操作技能的培养为重点。实践教学把商务技能训练放在突出地位,以英语为实践课程的教学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商务技能的训练,从而融合语言训练和商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的设置特别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希望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其次,专业教学要求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开展广泛的学生学术和实践活动,一方面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术潜力,另一方面,学生得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加以深化和提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所长、学以致用。特别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教学实习是专业教学的要求,也是专业教学的补充。第三,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学生除了参加教学指定的社会实践外,还千方百计的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一而再、再而三地参加实习。因此有必要增加一系列具有专业特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内容,如知识模块实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生涯设计、心理素质训练、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

四、市场导向型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与成效

1.坚持工学结合的双元化课程建设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国家职业标准调整教学计划,“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标准为尺度”构建课程体系,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职业分析、专业剖析,确定具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重组与整合,,进一步完善“双元”之路的课程建设。通过本课程教学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有能力参加英国剑桥委员会、国家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外经贸企业协会举办的剑桥商务英语、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外贸执(职)业资格考试,取得外贸行业的上岗证书;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将课程与考证、教学与就业有效地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的需求,实现了“一教多证”的多元化课程目标。

图2工学结合的双元化课程建设结构图

2.优化培养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应是围绕企业实际岗位群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而展开,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等几个方面。结合职业能力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是:语言应用技能+商务知识和商务操作技能+综合技能,尤其重要的是商务英语的沟通能力和商务操作技能。所以实用型实践体系为:专业综合能力(定岗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模拟英语商务谈判、模拟进出口贸易、外贸综合模拟、涉外礼仪训练、英语课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操作技能(商务视听说训练、商务口语训练、商务阅读训练、商务翻译训练、商务综合技能训练;国际贸易操练、商务函电操练、单证操练、跟单操练、涉外合同操练)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学和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独立自主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面对未来工作有信心、上岗有特色、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创业有希望。

3.实施与企业“无缝接轨”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式

全方位、多样化地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形式,形成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双边多赢的教育环境。利用区位和行业优势,建立“校企合作联盟”,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图3“校企合作联盟”模式

4.推广应用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按照职业教育特点和认知规律,围绕教学任务或单元,来进行课程的整体和单元设计,以教学项目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不断吸纳、引入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把明天的技术教给今天的学生,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面向应用需要,采用多种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实践训练,培养创造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目前已探索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和工作小组的学习方式等方式,实施“案例引入、项目综合”教学法,“引探式”教学法,“问题牵引”教学法,“多维多层次”教学法;适合操作性的“教、学、做”三明治教学法,“项目递进驱动”教学法,“双层循环”教学法和“应用项目开发驱动”教学法等。并充分协调校企双方的教学资源,从经济、方便等角度来考虑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大量采用“实例”和“真实环境”方式培训,如顶岗实习、现场参观、学习考察、案例研究、实物演示、模拟实训等,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专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相结合,独立思考、独立探索能力培养同集体协作、共同交流能力培养相结合,确保了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5.构建与就业挂钩的立体多元化评价体系

依据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在评价方法上,围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下工夫,不再单凭一纸试卷,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评定成绩。借鉴国外多元整合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观察等,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标准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制度,使考试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衔接。同时改变原有的仅以理论性为主的毕业设计方案,一方面从企业引进实际课题,如与企业合作的项目策划;另一方面,导师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双向选题,这样既有理论性又有实战性的双向式毕业设计教学。为毕业生今后有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方向发展做好选择准备,既符合了学生的愿望,又符合了市场的需求。让学生参与动起来,让学生感到能学会,让学生今后用的上,让学生有成功喜悦!充分发挥了学生潜能,张扬了个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结束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必须本着“以我国教育十年发展纲要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突破口,构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社会适应性”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即“面向一线、立足岗位、产学结合、注重素质、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二十一世纪是实现专科英语教学根本转型的时期,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预见未来的教学发展趋势。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目标不仅要求毕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使其尽快融入工作环境,缩减学校与社会之间衔接的时间,因此,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实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徐鲁亚: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民族教育研究,2005.6

[2]梁志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探讨.职业教育与研究,2007.4

[3]马庆发: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基于哲学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4]金双秋:高职高专文科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思考.职教论坛,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