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十篇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十篇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6:06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工程管理;立体化;体系

一、构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必须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工程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其实践教学对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尽管近些年来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关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并得到高校的重视,业界的专家学者也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但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等诸多理论难以解决与行业发展的矛盾。在教学实践的操作性方面缺乏创新性,难以符合建筑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的岗位要求。因此,迫切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与行业的紧密结合和创新,以满足建筑业市场发展新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则是适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一种极好方式,我们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能够紧跟建筑业行业的发展的趋势,结合高等工程教育与行业发展不相衔接的突出问题,确立培养“复合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强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建筑企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的要求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随着我国房地产产业的飞速发展,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而与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现实相比,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仍显落后,可以说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表现在:实践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实践教学的基础相对薄弱,专业软件、硬件建设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上述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着今后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工程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完善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保证,更需要与行业要求相契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支撑。而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特点,更加突出了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影响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既可完善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又符合工程管理专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构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理念

(一)能力本位理念。工程管理专业所培养的是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建设工程法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这就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强调“能力本位”理念,其宗旨和办学理念围绕实现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对于其就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二)需求导向理念。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工程管理专业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以和工程建设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工程建设领域,而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十分迅猛的新形势,必然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要紧密结合行业和市场的发展需要。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工程建设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学生,缩短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与现有学生的职业能力差距,更好地推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率。

(三)整体理念。我们认为,任何专业的实践教学都不能是单一的,工程管理专业更是如此。由于工程项目具有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协调性等特性,因此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动手技能以及宽泛的管理能力,也就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不能停留于理论课程的实践操作训练以及简单零散的实训上,而是应该有包括课堂实践、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训、校外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训等诸多环节在内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强调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完善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突出实践教学内容的综合效用和整体性。

(四)协同理念。这是因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协同”,需要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同,需要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与有关行业协会、企业等大力协同。只有在学校内、外部多方协同的作用下,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够得以实现。协同理念的具体运用不仅是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核心思想,同时也是构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基本原则,更是工程管理专业深化校、企、政多方协作的根本方式。

三、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改革的实践,我们感到,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按照“三个维度”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核心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职业能力培养”三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是根据工程建设行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按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结合课程内容来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内容主要由“岗位认知岗位基础能力职业能力核心技能创业能力”等构成,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部分。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践教学以及顶岗实习等各个环节的所有实践教学活动。实验教学是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的基础,通过课程实验等校内专业实验的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的实训基地的教学活动等,重在培养学生的专项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在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成果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运用能力;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前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基础。在此过程中重在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二)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式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实际情况,采用实验、实训、模拟、仿真、见习等多种实验实践技术、方法和手段,即实践教学内容实施的具体开展方式和途径。重在训练学生探寻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实务管控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主要通过校内实验、校内外实训、校企政多方合作的方式,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是实践教学内容的具体实现形式。

校内实验是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基础内容和最初环节。学生通过校内的课程设计以及专业实验,进行专业实验教学活动。重在利用新技术、新设备,为学生创造更为生动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

校内外实训是指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技能要求,开展专项的实践操作训练。重在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以及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教学,以巩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效果。

校企政合作,是指学习与企业、政府等部门基于人才的培养而建立起来的学生培养模式,因为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重在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校企政合作要突出学校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共享多方资源,深化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而推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率。

(三)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是衡量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引导大学生朝着奋斗目标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能逐渐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这对于合理定位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当今工程建设领域对于人才的要求。

在大学一、二年级,通过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为接下来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打下基础;在大学三年级,通过校内外的实训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完成实践专项操作内容,具备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能力;在大学四年级,开展实践综合教学内容,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将之前在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所学习到的专项实践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通过顶岗实习方式,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撰写毕业论文,把所有的知识综合运用,为就业打下基础,成为具有较高职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四、结语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支撑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实现和应用的重要保证。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供求矛盾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建议,对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工程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转型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

工程管理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注重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具有符合性、技术综合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突出应用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工程生产实践相结合以及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培养社会需要的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的特点

(一)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突出应用性。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知识结构要突出应用性,要紧紧围绕实际工程建设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各方面进行筹划,构建与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使学生夯实基础性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理论、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更加注重应用性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知识应用性的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

(二)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工程中,突出知识理论的应用性、针对性、相对独立性和模块化,不仅有“厚基础、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更加突出“能施工、懂经济、重合同、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突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与工程生产实践相结合。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打破传统的自我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要加强学生与工程生产实践的结合,把工程生产的实际需要作为培养目标,利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优势和国家的扶持,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将工程管理知识和理论熟练的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除了要加强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道德品质,全方面的提高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推动工程管理行业的发展。

二、建立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的途径

(一)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独立学院要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制定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独立学院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机会,搭建工程管理专业的实习平台,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体系。工程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极强的专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独立学院要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综合考虑没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结构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顺序,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加强实践课程和实训机会,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加大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是要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所以,独立学院要加大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增加实训课程所占的比重,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另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力度,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实训机会,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拥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首先,应提高担任实验、实习、课设等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学历水平和职称层次,并定期指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拓宽教师的行业视野,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学校要经常组织新老教师的交流会,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通过科研项目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此外,独立院校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管理技术人员来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要,因此,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建设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堂教学体系、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提高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苗毓海.工程管理专业建立有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报,2013,18(32):133-135.

[2]李明,吴光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03):193-195.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5?0048?03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教学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作为学校工科类主要专业之一的通信工程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有创新精神、工程能力强、基本素质好、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并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高水平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走“产学研结合”的新型办学之路,对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显得至关重要,其目的是立足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凸现民办高校工科专业特色,谋求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完善教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是教学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两个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1]。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实践创新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必须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理论知识传授轻专业技能培养、重验证性实验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观念,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构建实践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建立并完善一套适应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2-3]。

二、实践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及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根本,坚持“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更新实践教学理念,统筹规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及水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则是实践教学理念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时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队伍,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努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4-5]。

三、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构成学生能力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对形成学生能力要素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组成面向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三大专业课程模块。

1.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由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数字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等组成。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以信号与线性系统和通信原理为核心,通过加强通信网络基础等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字信号处理的学习能力;并以训练通信信号、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为中心,使学生全面掌握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技能。

2.专业课程模块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程控交换技术、通信网等。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将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通过加强通信技术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技能。

3.专业任选课程模块

专业任选课程模块则由电子线路eDa、matLaB、自动控制原理、数字图像处理、DSp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以及通信新技术系列讲座等组成。

专业任选课程模块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通过一批反映通信技术发展前沿的课程和系列讲座,让学生逐步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大课程模块的建立强化了课程之间的理论体系,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二)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新思路

教学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工程性、创新性”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实践环节的设计要体现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根据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应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整体设计,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把实验教学的主导思想定位在注重基础、加强应用、追踪前沿、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上。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大量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学计划中构建完整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实验教学与其它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加强课程设计、实习(含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实施与管理,把工程化教育和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要紧紧围绕创新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既要注重纵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又要注重横向知识体系的相互渗透;既要注意对学生的共性需求,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工学结合;原则;策略

目前,我国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数学作为中职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的开发必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学生的希望。但是数学课程的改革相对滞后,中职数学从课程定位到教学实施都存在不少问题,本人结合所学谈谈关于原则与策略方面的想法。

一、工学结合下数学课程的开发原则

基于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有着相应独特的课程开发模式,以职业分析为起点,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培养基础的新课程模式。在这些工学结合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开始探索中职数学课程开发的原则与思路。中职数学课程开发应遵循下列原则:

1.遵循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工学结合课程理念下,中职数学要重新审视自身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合理定位,明确目标,积极改进课程模式,开创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将其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发挥出来。现在强调基础课程要为专业服务,对各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进行分析,提出数学课的课程目标,使课程目标和各专业总体培养目标相一致,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获得各项知识与技能,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2.加强数学教学的综合性

科技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使基础科学的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而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社会职业呈综合性发展,各个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渗透和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跨学科的新兴职业,如机电一体化类职业、数控一体化类职业等等。这些综合性职业岗位的出现,迫使我们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必须具有综合性,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被劳动力市场所接受。综合性要求课程目标是专业相近的岗位群或工种群,课程内容要有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以后应该具备几个相近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重视数学课程结构的优化

数学课程的开发要恰当处理好各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保证各学科之间的有序衔接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重视数学课程结构优化,发挥数学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工学结合背景下,数学课程的开发一方面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各专业相结合,以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组织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现数学课程的服务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由于数学知识逻辑性与系统性较强,要确保学科的完整性,体现课程的基础性与通用性,不宜对知识结构过分破坏。

4.明确数学课程开发的基本与特殊要求

数学课程开发既要满足为实现培养目标形成的统一、核心的基本要求,又要有一定弹性,能适应专业课程学习的特殊要求。建设中职数学校本教材,既要考虑中职学生入学时的基础又要符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更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数学课程的专业适应性。数学课程的开发还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发展状况,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并且能与高职教育相衔接,培养学生职业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终身教育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服务。

二、工学结合下数学课程开发的策略

工学结合下在中职数学课程的开发中,借鉴专业课程的设计理念,运用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开发方法与工作情境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建设。第一,组建课程开发团队。一般课程开发团队由行业人员、企业代表、学校人才培养与课程开发小组成员组成的。当行业人员与专业教师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梳理筛选出某专业必要的典型的工作任务时,数学课程开发小组成员要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课程框架的内在规律,遵循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设置与该专业相对应的数学课程。第二,根据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文化基础课程目标。第三,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根据职业能力发展顺序,设计课程结构;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编写校本教材。第四,建设体现“知识性、工作性、一体化、学习化和系统化”指导原则的教学环境。最后,依据企业的用人标准,建立学习任务参与式课程评价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评价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

1.注重知识的梳理与内容的衔接

中职学生入学基础普遍较低,尤其对数学学科,在心理上存在自卑、畏难情绪。为了让学生有弥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内容的时机,消除在心理上的阴影,重塑学习信心与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职业教育环境中,教师要注重以前知识的系统梳理与中职阶段学习内容的衔接。

2.加强针对性与分层性

中职数学课程对人的素质影响是全方位的,其显性和隐性教学功能对学生后继获得专业能力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由于中职生的起点和目标不尽相同,有的立志升学、有的倾向就业;因此,进行课程开发时应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施分层、分类导学。

3.突出专业,体现职业特色

数学课程的开发既要突出与学生专业课程相关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普适性的知识内容,构建以满足专业需要为主的新的教学体系,又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满足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新的教学体系要删除繁难教学内容,淡化学科课程特征,重视基础知识和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模块和级别灵活对应,关注学生差异和发展;加强学习策略指引,实施多元教学评价,推动学生适应性发展;开发多种教学资深,构建立体化教学。

4.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而职业教育应更能体现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丰富的专业选择,能让学习者各扬其长。其评价体系应多元化、丰富化,而不是“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和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课程评价方式。课程实施关键在于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恰当处理课程结构和内容,联系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重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真正让学生“想去学、学会学、学得会”。根据多元主体的形成性与终结性、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通过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来评价其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中职数学课程开发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应适应现行职教特点,更新教学理念,既要重视数学知识为专业服务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张旭梅.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09.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篇5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工程学思维发酵工程是直接服务于生产实践及生物技术进步的一门工程学科,是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工业体系,发酵工程的迅猛发展,与高素质的发酵人才密切相关,而高素质的发酵人才培养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合理的教学平台,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不适应时展的教学模式,即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更要拓展学生的工程学思维,提高人才的整体质量,为社会输送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

一、发酵工程发展历史和学科特色

人类利用发酵技术生产食品和药物已有几千年历史,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再加上分子生物技术的建立,已能够通过发酵生产胰岛素、细胞因子和疫苗等多种基因工程药物。随着世界进入资源匮乏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到产业化过程。

发酵是系统而非孤立的工程学问题,需要进行生产过程的经济核算和可行性评估。当前发酵工程课程设置,存在实验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于理论教学改革,亦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需要,实验教学设置多为静态和孤立的验证性实验,缺乏锻炼学生工程学思维的内容。发酵工业急需的人才严重匮乏,而高校毕业生又很难在对口企业就业,其根源在于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的脱节。实验教学不仅为了巩固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更要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工程学思维能力,满足行业进步的要求。

二、传统实验教学特点与不足

传统实验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教学内容相对滞后,验证性实验比重过大,工程设计和创新性实验比重太小。实验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彼此孤立。新技术难以在教学中体现,如对基因工程菌株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几乎没有,已不能满足发酵工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2)教学方式单一,绝大部分高校实验准备几乎全部由教师完成,学生按实验指导操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基本操作完成后甚至不清楚基本原理,学生工程学思维模式得不到有效锻炼;(3)缺乏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传统的实验考核一般以老师为中心,大多根据实验报告和平时表现给出实验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工程学思维模式的建立。(4)实操性实验课时数偏少,由于受专业培养计划学时数压缩的影响,发酵工程教学的学时数偏少,课内一般只能完成某些特定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等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探索性、研究性及设计性的实验教学根本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完成。

三、基于工程学范式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学科范式(paradigm)决定着学科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具体内涵,关系到本学科的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创新方向、学科新的生长点和交叉扩张模式,对学科的学术定位和教学定位具有一定的规范力,影响到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第二课程的配置和其内在联系,同时也会影响教学手段的设计、组织和运用。为了解决发酵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发酵工业对人才需求的不对称性,教学改革有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1.课程体系调整和完善

发酵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接,课程设置要兼顾学科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发酵工程实验设计主要是一些相对独立的验证性实验,彼此缺乏系统联系,需要对实验教学内容做一综合调整,使实验教学形成一个完善体系,并引入工程学设计内容,增加学生整体思维和经济效益的评估以及可行性分析的能力。

2.实验教学模式和手段改革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学生应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应增设一些设计性实验内容,在教师引导下选择一些产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首先提出工程设计方案,并对整个生产过程模拟仿真,并进行经济效益评估,以获得切实可行的完整实施方案。教师负责把关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跟踪完成实验过程。通过工程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学思维能力。

3.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推动学生完成实验的有效动力。实验课程的评价始终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实验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教学考核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学生能够从实施过程中总结、分析、归纳和提高,而不仅获得实验结果。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估不应机械性地对结果数据进行评判。工程设计实验的评判也应符合工程设计的特质。工程设计性实验最能反应学生学习的总体效果,在增加这类实验的同时,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评估体系。

4.开放性工程设计类实验教学

开放性工程设计实验教学要坚持综合性、选择性和灵活性的原则,以跨学科思维构建学科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交叉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解决日益宽泛和综合的多学科复杂问题,协调上中下游的工艺技术需求,建立工程学思维模式。工程学是用于企业分析、设计、改进和运作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是将科学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用途的应用手段。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很难接受和展开相应的训练,发酵工程教学需要延伸到第二课堂,实行开放性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工程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开放性工程设计类实验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运用工程学范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学思维,以更好地适应日益发展的发酵工程领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我国发酵工业培养卓越的工程技术人员。当然,开放性工程设计教学也带来了诸如教学成本增加和实验室管理困难等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韩立敏.发酵工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生物学杂志,2010,27(2):105-107.

[2]曹军卫,马辉文,张甲耀.微生物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大工程观;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86-03

explorationandpracticeofpracticalteachingReformbasedonLarge-scaleengineeringConcept//YanGYanqing,ZHanGYuanming

abstractthe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modedoesnotmeetthetrainingrequirementsofmodernengineeringtalents,Byanalyzingtheexistingproblemsofengineeringeducation,learningfromthenewrequirementsofengineeringeducationbasedonlarge-scaleengineeringconcept,andtheexperienceofpracticalteachingreforminourschool,theengineeringeducationreformideasisproposedfromthreeaspectsofteachingplatform,teachingfacultyandteachingmode.

Keywordslarge-scaleengineeringconcept;engineeringpractice;teachingreform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在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模块的作用尤为重要,现在大多数高校也面临如何由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实践模式向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工程教育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在于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的改革,而我国高校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受到传统金工实习教学方式的影响较大,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美国“大工程观”工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我国高校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促使结合我国工程教育实际,探索适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

2“大工程观”及其对工程教育的意义

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思路。大多数人习惯将“大工程观”与回归工程划等号,其实二者有着本质区别:回归工程的核心内容是改革“过度工程科学化”的工程教育体系,而“大工程观”则是回归工程的结果,是在回归工程过程中,在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指导工程教育改革的教学理念,其本质就是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工程模式”教育理念体系[1]。

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单一知识的授课方式,强调的是知识再现、经验和技能的传授,没有把工程实践看作一个系统的工程,而现代工程更多地是强调综合性和创新性,因此,传统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是不能适应当今需求的。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工程创新人才,他们的使命是既能帮助国家实现工业化,又要帮助国家完成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过渡。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或素质。

一是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整体性思维方式。现代工程最显著的特征是综合性,这就决定了工程人员仅靠单一的知识体系结构是很难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必须要拥有综合的知识背景和知识体系。“大工程观”理念所要求的知识体系不仅强调专业构成内的知识要素和单元,更强调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工程人才不仅能够对于不同技术知识进行选择、集成,同时也要学会利用其他各类资源,形成系统性、集成性、优化性的整体思维方式。

二是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性作为工程活动的典型特征,要求在进行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工程观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复杂系统的工程设计、工程生产与实施、工程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工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三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工程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在工程实现过程中不能仅仅将经济利益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要兼顾一定的社会责任,这就使得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工程教育中变得尤其重要。

四是工程人文情怀。工程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体现,从事工程教育的过程中,人文情怀的培养与科学技术的培养具有同样的地位[2]。

总之,“大工程观”工程教育理念中首先要注重综合知识结构和整体思维方式的培养,其次要更加侧重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同时将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的培养融入其中。

3高校工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高校工程实践教学作为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工程实践教育又与教学平台、教学师资和教学模式三要素息息相关[2],当前国内高校在以上三个教学要素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实践教学平台分散现在高校逐渐重视工程实践,并且建立了很多实践教学平台,几乎每个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都会有自己独立的实践中心。这样确实给学生带来从事实践的机会和场合,而且由于是院系自己筹划、组建,实践教学平台与专业高度吻合,同时使学生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具有很好的过渡性和适应性。

但该种实践教学模式也存在比较大的弊端。首先,由于现在的工程应用多是不同专业的交叉,几乎没有哪项工程是由单一专业来完成的,这就使得每个专业院系在建立该类实践教学平台的时候,单一专业性的实践项目选择比较困难,而且即使建立起来应用面也过于狭隘,不能很好地反映工程实际,所以大多数院系建立的实践教学平台也是一种基于多专业、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实践项目。其次,由于都是独立建设自己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得很多院系的平台具有很大的重复性,包括教学设备重复、实践项目重复、师资人员重复,造成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浪费。最后,由于实践教学平台的分散性和管理的相对独立性,无法实现整个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整个实践教学平台的利用效率得不到提升。

师资素质亟待提高学校在工程实践教学中十分重视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理念的升级、教学模式的改进,但是忽略了真正去实施实践教学的师资人员相应素质的提高,既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以先进制造技术实践为例,大多数实训中心都会去购买最先进的五轴加工中心并为其匹配最先进的数控系统,但是买回来以后没有相应的师资培训配套,导致现有人员无法操作先进设备,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大部分工程实践人员以前都是企业里面的人员,他们对于工程教育的认识可能仅限于“师傅带徒弟”这种专业知识能力的传授,与“大工程观”工程教育理念中工程人才的培养不相符。

培养模式有待改进现有工程实践教学中,以机械制造实践为例,大部分院校都还是采用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模式,侧重单一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的不是学生需要学到什么,而是我要教什么,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过程,很难培养有创造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人才。现代工程系统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在培养工程人才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一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而培养有创造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则要求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主动吸收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

4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综上所述,在分析当前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之后,结合“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理念和学校在工程实践教学方面做的探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建立综合实践平台现代工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强调综合性和创新性,需要的是多学科知识交叉与融合的技术要求,同时涉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非技术要求。分散的实践教学资源很难适应现代工程人才培养,也造成工程系统整体的割裂。这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建立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工程实践平台,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实践环境,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能够接触到工程系统整体的原貌。

构建综合实践平台,首先要打破本位主义思想,本着资源共享的宗旨,站在全校甚至社会角度上,跨院系、跨学科专业,将各学科专业资源、科研资源、企业资源和各类社会资源等充分整合;其次,综合实践平台的建立不是将各类资源实现一个简单的叠加整合,而是要实现有机的统一。

综合实践平台的建立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1)先进性原则,符合现代工程的发展潮流;2)综合性原则,能够符合工程系统的要求,建立各个学科形成的完整工程实践链条;3)扩展性原则,平台建设要能够随着科技发展具有一定的扩展性,满足现代工程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为工程实践教学服务;4)开放性原则,该平台既要对学校师生开放,又能够对社会开放,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既为社会做贡献,同时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一个链接平台;5)统一性原则,该平台要想发挥其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必须要做到管理的统一性和运行的统一性,保证其使用效率。

东南大学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就是借助上述建设理念,把原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原校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相关院系(动力、自控、电气、仪科等)的机、电类实验室及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并借助于与企业共建的校内外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形成贯穿多学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引领学科前沿、反映生产主流技术、开放性的综合实践平台。

建立项目实践与竞赛引导的培养模式现代工程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工程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现代工程实践教育中建立符合“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培养模式。首先要摒弃原有的培养模式,建立以项目实践为主导的培养方式,在工程实践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不同的实践项目,实践项目要突出综合性和创新性,要求学生以完成某一项目为目的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工程实践,增强其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东南大学在机械、电气、自控等专业的大三、大四年级开设机电综合实践、机器人足球与人工智能(项目研究型Seminar课程)等课程,并依托课程设计若干创新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综合运用三年多学习的知识,自主完成“构思―设计―制造―调试―答辩”全过程,形成项目实践引导下的学做融合培养模式。

其次,在进行工程实践教育过程中,不一定非要把实践过程局限在课堂上、车间里,而是要充分调动其课余时间,可以建立以竞赛为引导的实践培养模式,选定若干个竞赛题目,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工程实践环节。东南大学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承担或参与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机械设计竞赛、华东区大学生CaD技能竞赛、智能车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等,学生通过参与竞赛可以获得课外研学学分,激励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各类实践竞赛中。通过实践竞赛引导能够增强实践教学的灵活性,并能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力量,建立综合能力创新工作室交由学生社团来进行管理,并委派教师定期进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建立师资培训体系“大工程观”工程教育理念中强调的全方位要求,使得师资人员的自身素质决定了工程实践环节实施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实践平台建设、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更加重视师资人员的素质,增强师资人员的危机意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在制度上完善对师资水平的评估、考核和培训,建立可持续的、常态化的提高师资水平的新体系。

东南大学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用教授、理论课教师、实验教师、实习指导人员多元化的结构组成方式:教授主要起引领性作用,通过科研成果带动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发展;理论课教师兼上实践课,实验教师兼上理论课,通过这种互通机制达到教学、科研、工程技术的融合;通过定期系统的进修计划、校内外合作交流,邀请知名专家(含企业)作学科和技术讲座,以及指定导师传帮带,使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知识、技术等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5总结

本文利用“大工程观”的工程实践教学理念,从实践教学平台、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东南大学在工程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提出符合现代工程人才要求的培养模式改革方向。结合工程实践教学效果,改革后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综合创新工程人才,提升教学师资水平,发挥工程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2]居里锴,徐建成.“大工程观”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68-70.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工程;划界;本质;特征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科学、技术二元论,为工程哲学的建立奠定了逻辑前提和基础。但是,学界关于工程活动与科学、技术、生产等活动之间的划界仍然较为模糊,尤其是没有在工程与生产之间作出清晰的划界,甚至混为一谈,由此严重地影响着工程哲学研究的深入。本文以朝向工程事实本身的态度,力图较为深入地探讨工程活动的划界问题,从而阐明符合事实的工程界定,并在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的视域中,显现工程活动的本质与特征。

一、工程的划界

把工程作为相对独立的哲学研究的对象,这样做的合理性,关键取决于如何从理论上来说明工程活动与人类其它相关活动之间的划界,这是关系着工程哲学研究的对象能否确立,关系着工程哲学何以可能的重大问题。

1、工程与科学的划界:科学活动是以发现自然规律为核心的理论性认识活动,其结果形成关于自然的普适的描述性理论知识体系。在哲学上隶属于认识论、知识论研讨的范围。工程活动是以建造人工物为核心的、改造自然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工程活动要应用科学知识,但科学知识并不能涵盖全部的工程知识,它仅是工程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工程的哲学反思应该隶属于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研讨的论域。

2、工程与技术的划界:在科学、技术二元论的传统框架下,最广义的技术界定为:技术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的知识方法、实物手段及活动过程的总和,其活动的结果创造出满足人类存在与发展的人工物品。这种技术界定包括了三类集合:知识的集合(包括工程知识、工艺方法、程序知识、诀窍、技能等);活动的集合(包括发明、研究与开发、操作、实施、生产等)和人造物的集合(包括工具、复杂的装备系统、人工物产品等)。工程活动作为造物实践活动、作为技术实施的环节,已经包含在技术的“活动集合”与“人造物集合”里了,工程与技术之间的划界根本不可能!

这种过于宽泛的技术界定,并不利于厘清工程与技术的本意,我们必须面对工程与技术的事实本身来划界。首先,在日常话语中,我们可以说“三峡工程”、“曼哈顿工程”、“青藏铁路工程”等等,但不会把它们替换为“三峡技术”、“曼哈顿技术”、“青藏铁路技术”,我们可以说“技术转移”、“技术传播”、“技术进步”等等,同样也不会替换为“工程转移”、“工程传播”、“工程进步”。可见日常用语已经显露出工程与技术的不同。在英语中,“工程”(engineering)这个动名词衍生于动词engineer(建造、设计),其词根gen的意思为“生产、制造”,因此,“工程”(engineering)含有行动(action)、做(Doing)之本意;而“技术”(technology)

一词的现代含义通常意味着工艺学、技术学的知识。其次,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从古代技术演变而来的现代技术,呈现出科学化、知识化的鲜明特征,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知识创造的角度去解释和界定技术活动。m邦格就认为:技术是“对人工物的科学研究,或者根据科学的知识关注设计人工物和计划它们的现实化,操作,调整,维护和监控的知识领域。”〔1〕在哲学上隶属于知识论研讨的范围。

技术在这种符合现实的解释与界定下,与工程的分界就明确起来:1)技术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类的某种目的,导向实践的、“应当怎样造物”程序性知识的认知活动,而不是造物实践活动本身,也即工程活动本身。2)工程必须应用技术知识,但不能等同于技术的应用,技术知识作为工程知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与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境域性知识等一起服务于建造人工物的工程实践。

3、工程与生产的划界:“生产”最广义的定义是:“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2〕但在日常用语中,“生产”往往被限定在物质生产的范围之内:在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一切改造物质自然界的实践活动都称为生产活动(或劳动)。显然,在这种广义界定的物质生产的层次上,工程已经包含在生产之中,无法对它们进行划界!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能普遍感觉到工程与生产存在区别,但区别在哪里?我们必须朝向工程与生产的事实本身,并从理论上来加以说明。

从产业层次来进一步规定生产与工程,它们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两种实践形式的区别与联系就能显现出来。陈昌曙教授十分正确地指出了生产的特点:“生产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其相对严格的规范性、确定性和计划性,工业生产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尤其如此。在这里要按明确的、基本固定或定型的操作规程行事,生产的进度要明晰,成本的核算要确切定量,批量生产还有较大的重复性。”〔3〕与生产活动相比较,现实工程活动的特点可概括为:1)现实的工程活动总是意向着某个特定的欲求建造的人工物对象的。正如陈昌曙教授指出:“工程项目是强对象化的,有其特殊对象。……它常常不是批量化的,而是‘唯一对象’或‘一次性’的,如青藏铁路工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工程。”〔4〕严格地说,工程几乎没有可重复性。在英文中,动词engineer就包含着谋划、独创的意思,2)这种特定的人工物总是嵌入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的,这些特殊的自然、社会因素不是工程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而是工程活动的内在要素,因此,工程活动必然具有明显的空间场域性。工程的名称一般都冠予某某地名就是明证,而生产活动的产品往往冠予品牌名。3)工程活动也具有很强的计划性,但是,这种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工程的推进过程也不完全按照固定操作规程确定地在进行,少有乃至罕有成型的规范;欲求建造的人工物往往不是定型的产品。许多问题往往只有在工程活动发生的时间结构的具体情境中才会涌现出来,从而使整个工程活动充满着不确定性。4)不确定性决定了工程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层次、多角度,对其事前事后的工程风险进行评估与控制尤为重要。这些特点,把工程与生产的分界明显地呈现出来。

二、工程的本质

根据以上对工程与科学、技术、生产之间划界的分析,工程作为相对独立的哲学反思对象确立起来,工程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据此,我们可以把工程更具体地界定为: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在集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等理论性知识及境域性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经济核算的约束下,调动各种资源,在特定的空间场域和时间情境中,通过探索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社会建构过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实践活动。

在划界问题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明确地看到,科学、技术隶属于认识论、知识论研讨的范围,而工程与生产作为具体的实践形式则隶属于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研讨的论域。因此,只有把工程置入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的论域之中进行研究,才能显现出工程的本质。

在哲学的历史上,最早明确地确立实践哲学地位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形而上学》中把知识(episteme)分为三类:实践的、制造的和理论的(praxis,poiesis,theoria)。理论知识与认识(episteme)相关;制造知识与技艺或技巧(techne)相关;而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phronesis)相关。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境域性的伦理道德行为,这种把实践局限在伦理道德哲学范围之内的传统,一直沿袭到近代。例如康德,他虽然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但他所理解的实践仍然局限于道德活动,他认为:“纯粹实践理性的真正动机”就是“纯粹的道德法则自身”〔5〕可以说近代以来的绝大多数西方哲学家仍然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方面去规定实践的。并且构成了影响至今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

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批判了对实践仅作为伦理道德行为理解的哲学解释,他宣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传统的实践哲学相比,具有崭新的、革命性的特征:1)超越了传统实践哲学局限于道德伦理领域的实践观,把实践理解为人的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实践首要的、决定性的形式是物质生产,以改造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理论认识活动的基础,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反对实践仅仅是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理论脱离现实的、静观的抽象性质。3)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反对传统哲学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的作法,既反对实践是理论的纯粹应用活动,又反对把理论逐出实践活动的领域。实践,作为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最活跃的话动,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的、认识的和组织的活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我们深入地研讨工程的本质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背景。

工程作为广义的物质生产实践的具体形式,必然体现出实践哲学的内在规定。从我们上述对工程的界定来看,这个界定显然是符合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的:首先,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工程活动的根本目的,它体现出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与目的性;其二,科学、技术、社会、人文、境域等多种知识经验在工程活动中的集成与创造,反映了实践活动中认识的探索性、创造性,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其三,工程活动过程中的场域性、情境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更是生动地体现了实践的空间性、时间性、鲜活性、探索性与创造性;其四,整个工程活动的有计划、有阶段、有组织性,深刻地反映了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组织性与社会性;其五,而工程活动的结果——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建造,则体现了生产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性。

同物质生产实践一样,工程的本质也在于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它不仅在改造自然的意义上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与人之复杂的社会关系,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而可能导致社会组织、制度安排、仍至于社会结构的变迁,从而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及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工程活动打开了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着人作人的自由存在。

如果说工程本质的实践论解释从宏观的层面揭示了工程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那么按照现代行动理论的进路,则可以从微观具体的层面,通过探索工程本身的行动结构及其过程,来更深入地揭示工程的本质。

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区分了四种社会行为:目的行为、规范调节的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按照这样的划分,显然,工程活动属于人类的目的行为。哈贝马斯认为:“目的行为概念的前提是一个行为者与一个实际存在的事态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个客观世界被确定为事态的总体性,而事态可能是一直存在的,也可能是刚刚出现的,或是通过有目的的干预而带来的。目的行为模式向行为者提供了一种‘认知一意志的情结’,从而使得行动者一方面可以培养起对于实际存在的事态的意见,并通过感知传达出来,另一方面则可以形成一定的意图,以便把理想的事态付诸实现。”〔7〕显然,在工程行动中,人工物不是已经存在的事态,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干预而带来的”事态。工程主体的多元构成不仅意味着构成它的个体具有戏剧行为,更意味着个体之间存在互为主体性的交往行为、规范调节行为。通过戏剧行为,个体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与创造性,通过规范调节行为,个体之间才能构成工程共同体,通过交往行为,各主体之间才能充分沟通,达成目标共识,决策合理、设计优化、操作协调、评价客观、控制适当。因此,从结构上讲,工程行动由工程主体、人工物、决策行动、设计行动、实施操作行动、评价行动、场域与情境条件、自然与社会环境等构成的复杂结构。三、工程活动的特征

在上述工程的划界问题、本质问题的讨论中,工程的特征已经逐步显现出来,我们进一步把工程的特征概括为如下:

1、工程决策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工程的决策指的是工程主体对工程目标选择与确立。工程主体要根据工程的可能性、可行性、合意性与正义性等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的预期与解析来进行决策,它广泛关联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科技水平、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利益分配、政治影响、社会问题、社会组织、文化习俗、公众理解等众多的因素,其中必然存在大量的观念、利益等的冲突与矛盾,工程决策的过程就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所进行的合作、搏弈、协商、竞争的过程。决策者必须对各种因素及其冲突与矛盾进行分别体认、综合考量,才能做到整体协调、整体筹划、综合决策。正如a西蒙所说:“工程与‘综合’有关,科学与分析有关。……综合即是创造。”〔8〕工程决策就是要确定新的工程目标,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要,这本身就意味着要创新。而工程的唯一性、一次性、不重复性,决定了没有可完全照搬的先例或固定不变的操作规程、规范,必须通过创新才能实现新的工程目标,“独创性”(ingenuity)就是工程的本意,工程本身就意味着创新。

2、工程活动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工程活动中包含众多的要素,但工程活动的整体并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加和,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层次、功能的整体,形成具有一定组织性和自组织性的复杂系统及其环境,现代大规模的工程项目更是如此地显现出系统性。工程活动可以说是典型的人工系统,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就是来源于工程活动的系统性,系统工程指的是“对某一系统进行构思、定界、设计、建造、操作和检验一系列活动过程。所谓系统,就是将多种相互作用的人、机因素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人力、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调配与控制,以实现某一理想的目标。”〔9〕这几乎就是工程本身的定义。除了工程活动内部的系统协调,还必须与其环境中的其它系统相协调,即与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系统相协调。

3、工程知识的集成性与优化性:工程知识要集成多种自然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技术发明、技术决窍,但不能仅仅是它们的单纯应用或集成,还必须集成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例如,在以培养工程师而闻名于世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了构成未来工程师们合理的工程知识结构,其工程教育开设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大类课程。但是,工程知识仅集成这三大类知识还不够,还必须集成相关的已有经验,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集成在当下具体工程现实发生中,依赖特殊场域、情境而产生的境域性知识与经验。这也是mit在工程教育中强调实践情境教学的重要原因。集成并不是上述四类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并转化为与当下工程现实境域相符合的,可行、可操作的知识、方法、程序、规则、规范、指南。在以上知识中,尤其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数量经济学等,正因为抽象掉了境域性、特殊性而获得了普遍性的理论特征,但在工程知识的集成中,它们必须重返境域性与现实性。实现工程目标的可选择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存在优劣好坏的差别,因此,围绕工程目标,还必须通过设计对工程知识进行优化。但是,优化并不意味着是最优化而是满意化,现实工程知识的集成不可能有“最优解”,只可能有“满意解”、“妥协解”。

4、工程行动的场域性与情境性:工程行动欲建造的人工物系统总是嵌入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的,工程活动必然具有明显的空间场域性。工程发生的特定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特殊的自然因素,以及该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政治生态、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习俗、宗教关系等社会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工程活动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许多大型工程往往就是对该地区某些自然、社会环境结构与功能的改造、重塑,与工程直接相关的因素已经构成了工程活动的内在要素和内生变量。同一类型的工程,会因为实施地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场域性,导致同类工程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工程的唯一性、不可重复性正是与此相关。情境性反映了工程行动的时间维度,从工程启动开始,工程行动就成为朝向未来将完成的工程目标不断推进的时间历程,“全部设计过程都以幻想的方式存在于设计者对未来行为举止的止的预期之中。……这种将来会完成的活动,是我们全部设计过程的出发点。”〔10〕但预期未来是当下的行为,总有预期不到的事态会随着时间展开的情境而到来,当在时间情境中才涌现出来的事件,影响到未来工程目标的完成时,工程行动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反应、调整与创新,解决情境中不断发生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工程目标推进。

5、工程过程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工程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是多方面、多层次存在的。首先,工程中的各种要素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无论是自然属性的要素、社会属性的要素,还是人本身,都存在不确定性。其二,不确定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工程整体往往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其中某些重要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增大工程整体的不确定性,从而加大工程的风险。其三,由于工程主体认识、实践能力的有限性,不能完全预期工程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可能完美地做好工程中的每一件事情,从而造成工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其四,由于工程行动过程的场域性与情境性,不确定的情境事件不可避免地随机发生,造成工程行动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带来风险。其五,已完成的工程在其运行中,也存在不可预见的不确定,可能使整个工程人工物给其嵌入的特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带来灾难性的风险,危及周围人群的生存。总之,在能控制的条件下,把工程活动中不确定的因素控制在确保工程目标能够实现的范围之内,以减少或降低风险,是工程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

6、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工程人工物不是中性的,它负荷着价值,正面的效益是工程活动追求的正面价值,而负面的作用与影响则是工程活动企图避免但又不可能全部消除的负面价值,这就是工程结果的双刃性。负面价值之所以不可完全避免或消除,这是因为:1)工程人工物本身不是中性的,它负荷着价值,无论在什么情形下,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负作用。2)尽管工程主体心怀为人类造福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认识水平、实践能力的有限性,不可能完全预期人工物的使用与长期运行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与影响。3)工程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性,也会造成工程结果与设定目标的偏离,由此可能带负作用。4)工程主体受个人或集团利益的驱使,在能预期工程带来的负作用的情况下,仍不拒绝或终止工程的进行,或不采取必要的避免措施,甚至采取欺骗的手段向社会公众、政府隐瞒实情,这就使工程的负作用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因此,必须强调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必须对整个工程进行价值估价,从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到工程的运行,都要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价。这种评价必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生态的、环境的、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人文的、审美的等众多的维度,业已成为现代工程活动重要的内在特征。

参考文献

〔1〕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40.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3〕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32.

〔4〕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180.

〔5〕康德.康德文集(中文1版)[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233.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中文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7〕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5~86.

〔8〕a西蒙.人工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肉制品工作过程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26-01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12年末教育部公布了首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规范了高职院校教学的基本文件,其中包括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课程标准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和落实教学计划最基本的纲领性教学文件,也是教材编写、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课程标准是强化课程建设的硬性文件。对于高职《肉制品生产与控制》课程,强调要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所以在课程开发时必须基于工作过程,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课程定位

《肉制品生产与控制》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在科学合理分析专业办学定位,明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开设的。在《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质量管理》《食品机械使用与维护》等课程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对肉制品加工工(高级)技术职业工作岗位进行整体化的调研与分析,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形成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后续的企业顶岗实习过程可以巩固、加强对本工种职业技能的强化训练。

本课程针对肉制品加工工(高级)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着重培养学生肉制品生产、检验、质量管理、设备使用与护养的职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肉制品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一线生产人员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考取肉制品加工工(高级),进入肉制品企业顶岗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课程的开发对提高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课程设计

2.1教学设计

本课程依据高职教学规律和工作过程系统性原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原则建设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按照“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具体生产任务为载体,以各类肉制品完整的生产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课程团队积极与双汇集团、雨润集团等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合作,在充分调研我省肉制品加工企业状态和工作岗位职责要求上的基础上,参照国家高级肉制品加工工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按照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在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构建过程中,注重情境性、科学性和人本性这三个结构性原则的平衡与互补,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以及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以哈尔滨红肠生产工艺为典型工作任务,从畜禽入场(屠宰场)到肉制品出厂(加工厂)全程工作为教学顺序设计五个学习领域(见表1),按照产品生产的实际工序顺序设计教学顺序,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环节,整体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具有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并能充分体现本门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

2.2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每个学习领域选取多个情境,学生在仿真实训车间的真实生产条件中学习,并从生产过程中提炼、总结理论知识,增强其对工作方式方法、程序步骤、生产工具、环境、劳动材料及自身职责的认识,强化质量意识、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卫生操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及与团队共享价值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依据各教学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学习领域(课程)中的比重分配各教学项目的课时数。

3教学内容

选取哈尔滨红肠作为典型的工作任务,将生产过程按照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划分为五个教学项目,其中包括了从家畜屠宰、分割,原辅料选择、检验,哈尔滨红肠生产加工,最后到哈尔滨红肠的检验、出厂的全过程。开设在第四学期,具体教学设计见表1。

4构建过程考核体系,全面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

注重评价考核的全程化和多元化,改变原来的期末考试为单一考核的做法,现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重,过程性考核占60%,终结性考核占40%。通过学生工作考核引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办法,考核学生的设计、任务完成情况、出勤率、卫生清洁、质量意识等职业素养。同时注重多元性评价,由过去教师一人评价改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评、互评、组建学生评审小组评价)和企业评价等多元性评价体系,做到参与面广、公正、客观评价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具体分配情况见表2。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篇9

随着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科技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也越来越快,因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就越显突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创新基础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国民,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工程教育只有适应这种需要才符合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如果墨守成规,或者仅进行“微调”来应付,那是没有出路的。当前,我们只有站在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高度,对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国际国内双向比较,确定创新、复合型人才为培养方向,并明晰创新和复合的形式、内容及其进程,这样才符合时代对工程人才的要求。基于此,现阶段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都必须从今后的工程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实际出发,把对人才的素质和特点的要求作为考虑问题的依据和前提进行工程教育的改革,都需要以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去观察研究和解决问题。众所周知,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部分为达到某些特定目的所组成的完整综合体。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组成部分的配合与协同作用的优劣。系统的具体构成形式是系统的结构,结构是系统功能与质量的集中表现。教学过程全局作为一个系统,课程和有关教学环节(含理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等)构成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教学计划是系统的结构。由此可见,改革不能保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仅改变个别课程和环节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够,而应该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予以应有的扬弃,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建立新的体系结构,对课程进行合理的综合与集成,同时必须对教学方法、手段和设施进行改进,以形成面向21世纪的教学体系。

高等工程教育无疑是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无论是侧重工程技术,还是侧重工程科学,他们都是未来的工程专业人士,都必须以工程实践为基础,以实践作为立足的根本。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实践)教学,它承担着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学校的主体工作,它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工程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在学校里加以启迪和培养,便会延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进程,也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步伐。综上所述,围绕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1)构建科学优化的、与理论教学环节相辅相成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编写系列的实践教学大纲、教材、指导书、报告书等一整套实践环节教学资料,独立设置实验课。以“开放实验室”为依托,在实验(实践)内容改革中,依据信息学科(专业)特点,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一步有序地构建起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匹配,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由单项到综合性、设计性与研究性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基础实验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整个实践环节的思维和过程训练;在综合性实验中突出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中,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学生自己设计思路、总体方案和实验步骤,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坚持科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拓宽专业口径,构建信息与电气工程大平台,将相近学科的实验室“联合共建”,形成“大概念”、“全方位”实践基地,以扩大其规模效应。建立一个现代化、多功能、多层次、立体型、开放型的工程综合训练中心。

(3)建立“开放实验模式和基地”,实行资源共享。学生随时可以到实验室做实验,把实践基地作为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和融合点,这更有利于激发创新的火花;实验内容上的开放,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拟定实验课题、实验内容、实验条件和步骤,进行创新地研究和探索。真正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地。

(4)改革考核方法,建立工程创新人才的质量评价体系。既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又考核学生能力,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

2实践教学改革的国内外双向比较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高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所有重大科学技术领域几乎都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尤其是市场竞争激烈化与国际化中优势的争取,都使得对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空前迫切。发达国家无不把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日益深切地认识到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培养质量与实际发展需要之间不相适应的严重性。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推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和经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培养人才的类型和要求上、教学思想上、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重大转变,突出特点是加强工程素质培养,课程的综合与集成,教学手段与设施的高技术化。1994年美国Derxel大学Quinn教授在“传统工程教育必须改革”的论述中指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我们的工程教育几乎总是按照各自独立的课程顺序讲授的,极少涉及与工程的关系,更谈不上讲授它们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致学生很长时间体会不到自己是在学习工程专业。我国学者李哲浩在论述教育改革时也曾指出:现行教学计划,一方面在体系上仍然沿袭50年代的模式,另一方面又确实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些改变大都带有硬砍、硬压、硬加的性质,造成相当严重的畸形发展,甚至比例失调。

上世纪末,美国Cornell、Stanford、加州Berkely等8所大学联合进行的工程教育改革计划中,认为传统的工程专业课程是一个僵硬的、彼此分离、各自独立的课程序列。每门课程一般都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且倾向于抽象化,似乎与工程实际不相关联。他们联合进行的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五年计划,改革的核心思想是“综合”,其含义是指将设计在内的工程知识与社会上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集成。为了改变僵硬、彼此分离、各自独立的课程序列的传统模式,在一年级就设置工程设计课,同时大力组织“综合课程”,大量开发“课程模块”。在教学手段上,建立“高技术教室”,“在现代化的实验室中学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作为美国政府的联邦机构来推动美国的工程教育改革,使得高等工科院校出现了几种变化:由科研优先、注重研究生,转向重视本科教育;开始重视与工业企业界的结合,重视工程实践;师资队伍由原来注重学术研究型开始转向注重工程型;改革、修订教学计划。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当前水平、资源、制度和政策上,以及社会条件方面,都存在不同性质或不同程度的差别。但从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却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办学特色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共同点是均有一流的实验室(工程中心)。而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情况是,实验(实践)教学规模小,效率低,且实验多以验证性为主,管理封闭,实验手段落后。

不少学生不知“工程”为何物,加之设备陈旧,经费短缺,实习(实践)机会和场所不足,工程环境训练有名无实;不少高校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陈旧,单一(按课程、专业分类)。实践教学未体现其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参加工矿企业的实际课题,固然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但由于校外实践不可控因素多,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经受较全面的工程实践训练,且一般生产现场不便于亲手做试验。由此可见,现有实践教学已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成为学科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各大学教学中受到制约最多、困难最大的一环。根据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现状,为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把高等学校办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建立一种具有系统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工程训练基地势在必行。

3改革方案的实施

航空工程的先驱者、美国加州大学的冯•卡门教授有句名言:“科学家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未有的世界”。用术语来说,前者是“发现”,后者是“发明与革新”。这些区别与联系,向我们展示:工程自古以来就是以利用和改造客观世界为目标的实践。作为高等工程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彼此没有高低和主从之分。但是事实上,实践性教学环节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就目前的实验(实践)教学来看,其体制、实践内容和手段等都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①实验室隶属于各教研室,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使本来就不足的经费更显不足;②依照课程设置实验,使实验项目凌乱,缺乏系统性;③实验内容陈旧,且多为验证性实验。针对上述状况,我们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配套,构建新的实验教学、工程实践及工程训练体系;将各个分散的专业实验室合并、改建为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大平台的实践基地,实行统一管理,以便于系统地考虑实践教学体系。

(1)遵循认识论原理和教育规律,打破原有以“课程”设置实验和按系(教研室)严格划分实验界限的条块分割局面,对实验(实践)基地进行调整和整合,消除小而全、低水平、低效益建设的弊端。按实用、先进、集中的原则,从管理体制、实验内容、方法、手段及实验条件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将现在开出的几十门课程的几百个实验进行整合、优化,重组实践教学体系。既要注意到各门课程的独立性,又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及专业的系统性,进行分层次教学,形成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含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等由浅到深、由简到繁,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创新能力的逐步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把附属于理论课程的实验内容抽出来,按照三个不同层次的总体方案进行建设:基础实验及基本实验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培养;工程技能训练与科技创新。每门实验(实践)课程均制定完整的教学大纲,编写专门教材,且规定为学生必修课程,单独进行教学和考试,使学生受到较全面、系统的工程技能培养。如我们正在筹备的自动控制系统综合性实验,覆盖了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十几门课程。该实验平台既可以开设某一门课的实验,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各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工程;划界;本质;特征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科学、技术二元论,为工程哲学的建立奠定了逻辑前提和基础。但是,学界关于工程活动与科学、技术、生产等活动之间的划界仍然较为模糊,尤其是没有在工程与生产之间作出清晰的划界,甚至混为一谈,由此严重地影响着工程哲学研究的深入。本文以朝向工程事实本身的态度,力图较为深入地探讨工程活动的划界问题,从而阐明符合事实的工程界定,并在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的视域中,显现工程活动的本质与特征。

一、工程的划界

把工程作为相对独立的哲学研究的对象,这样做的合理性,关键取决于如何从理论上来说明工程活动与人类其它相关活动之间的划界,这是关系着工程哲学研究的对象能否确立,关系着工程哲学何以可能的重大问题。

1、工程与科学的划界:科学活动是以发现自然规律为核心的理论性认识活动,其结果形成关于自然的普适的描述性理论知识体系。在哲学上隶属于认识论、知识论研讨的范围。工程活动是以建造人工物为核心的、改造自然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工程活动要应用科学知识,但科学知识并不能涵盖全部的工程知识,它仅是工程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工程的哲学反思应该隶属于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研讨的论域。

2、工程与技术的划界:在科学、技术二元论的传统框架下,最广义的技术界定为:技术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的知识方法、实物手段及活动过程的总和,其活动的结果创造出满足人类存在与发展的人工物品。这种技术界定包括了三类集合:知识的集合(包括工程知识、工艺方法、程序知识、诀窍、技能等);活动的集合(包括发明、研究与开发、操作、实施、生产等)和人造物的集合(包括工具、复杂的装备系统、人工物产品等)。工程活动作为造物实践活动、作为技术实施的环节,已经包含在技术的“活动集合”与“人造物集合”里了,工程与技术之间的划界根本不可能!

这种过于宽泛的技术界定,并不利于厘清工程与技术的本意,我们必须面对工程与技术的事实本身来划界。首先,在日常话语中,我们可以说“三峡工程”、“曼哈顿工程”、“青藏铁路工程”等等,但不会把它们替换为“三峡技术”、“曼哈顿技术”、“青藏铁路技术”,我们可以说“技术转移”、“技术传播”、“技术进步”等等,同样也不会替换为“工程转移”、“工程传播”、“工程进步”。可见日常用语已经显露出工程与技术的不同。在英语中,“工程”(engineering)这个动名词衍生于动词engineer(建造、设计),其词根gen的意思为“生产、制造”,因此,“工程”(engineering)含有行动(action)、做(doing)之本意;而“技术”(technology)

一词的现代含义通常意味着工艺学、技术学的知识。其次,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从古代技术演变而来的现代技术,呈现出科学化、知识化的鲜明特征,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知识创造的角度去解释和界定技术活动。m•邦格就认为:技术是“对人工物的科学研究,或者根据科学的知识关注设计人工物和计划它们的现实化,操作,调整,维护和监控的知识领域。”〔1〕在哲学上隶属于知识论研讨的范围。

技术在这种符合现实的解释与界定下,与工程的分界就明确起来:1)技术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类的某种目的,导向实践的、“应当怎样造物”程序性知识的认知活动,而不是造物实践活动本身,也即工程活动本身。2)工程必须应用技术知识,但不能等同于技术的应用,技术知识作为工程知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与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境域性知识等一起服务于建造人工物的工程实践。

3、工程与生产的划界:“生产”最广义的定义是:“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2〕但在日常用语中,“生产”往往被限定在物质生产的范围之内:在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一切改造物质自然界的实践活动都称为生产活动(或劳动)。显然,在这种广义界定的物质生产的层次上,工程已经包含在生产之中,无法对它们进行划界!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能普遍感觉到工程与生产存在区别,但区别在哪里?我们必须朝向工程与生产的事实本身,并从理论上来加以说明。

从产业层次来进一步规定生产与工程,它们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两种实践形式的区别与联系就能显现出来。陈昌曙教授十分正确地指出了生产的特点:“生产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其相对严格的规范性、确定性和计划性,工业生产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尤其如此。在这里要按明确的、基本固定或定型的操作规程行事,生产的进度要明晰,成本的核算要确切定量,批量生产还有较大的重复性。”〔3〕与生产活动相比较,现实工程活动的特点可概括为:1)现实的工程活动总是意向着某个特定的欲求建造的人工物对象的。正如陈昌曙教授指出:“工程项目是强对象化的,有其特殊对象。……它常常不是批量化的,而是‘唯一对象’或‘一次性’的,如青藏铁路工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工程。”〔4〕严格地说,工程几乎没有可重复性。在英文中,动词engineer就包含着谋划、独创的意思,2)这种特定的人工物总是嵌入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的,这些特殊的自然、社会因素不是工程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而是工程活动的内在要素,因此,工程活动必然具有明显的空间场域性。工程的名称一般都冠予某某地名就是明证,而生产活动的产品往往冠予品牌名。3)工程活动也具有很强的计划性,但是,这种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工程的推进过程也不完全按照固定操作规程确定地在进行,少有乃至罕有成型的规范;欲求建造的人工物往往不是定型的产品。许多问题往往只有在工程活动发生的时间结构的具体情境中才会涌现出来,从而使整个工程活动充满着不确定性。4)不确定性决定了工程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层次、多角度,对其事前事后的工程风险进行评估与控制尤为重要。这些特点,把工程与生产的分界明显地呈现出来。

二、工程的本质

根据以上对工程与科学、技术、生产之间划界的分析,工程作为相对独立的哲学反思对象确立起来,工程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据此,我们可以把工程更具体地界定为: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在集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等理论性知识及境域性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经济核算的约束下,调动各种资源,在特定的空间场域和时间情境中,通过探索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社会建构过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实践活动。

在划界问题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明确地看到,科学、技术隶属于认识论、知识论研讨的范围,而工程与生产作为具体的实践形式则隶属于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研讨的论域。因此,只有把工程置入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的论域之中进行研究,才能显现出工程的本质。

在哲学的历史上,最早明确地确立实践哲学地位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形而上学》中把知识(episteme)分为三类:实践的、制造的和理论的(praxis,poiesis,theoria)。理论知识与认识(episteme)相关;制造知识与技艺或技巧(techne)相关;而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phronesis)相关。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境域性的伦理道德行为,这种把实践局限在伦理道德哲学范围之内的传统,一直沿袭到近代。例如康德,他虽然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但他所理解的实践仍然局限于道德活动,他认为:“纯粹实践理性的真正动机”就是“纯粹的道德法则自身”〔5〕可以说近代以来的绝大多数西方哲学家仍然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方面去规定实践的。并且构成了影响至今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

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批判了对实践仅作为伦理道德行为理解的哲学解释,他宣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传统的实践哲学相比,具有崭新的、革命性的特征:1)超越了传统实践哲学局限于道德伦理领域的实践观,把实践理解为人的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实践首要的、决定性的形式是物质生产,以改造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理论认识活动的基础,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反对实践仅仅是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理论脱离现实的、静观的抽象性质。3)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反对传统哲学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的作法,既反对实践是理论的纯粹应用活动,又反对把理论逐出实践活动的领域。实践,作为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最活跃的话动,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的、认识的和组织的活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我们深入地研讨工程的本质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背景。

工程作为广义的物质生产实践的具体形式,必然体现出实践哲学的内在规定。从我们上述对工程的界定来看,这个界定显然是符合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的:首先,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工程活动的根本目的,它体现出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与目的性;其二,科学、技术、社会、人文、境域等多种知识经验在工程活动中的集成与创造,反映了实践活动中认识的探索性、创造性,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其三,工程活动过程中的场域性、情境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更是生动地体现了实践的空间性、时间性、鲜活性、探索性与创造性;其四,整个工程活动的有计划、有阶段、有组织性,深刻地反映了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组织性与社会性;其五,而工程活动的结果——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建造,则体现了生产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性。

同物质生产实践一样,工程的本质也在于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它不仅在改造自然的意义上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与人之复杂的社会关系,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而可能导致社会组织、制度安排、仍至于社会结构的变迁,从而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及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工程活动打开了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着人作人的自由存在。

如果说工程本质的实践论解释从宏观的层面揭示了工程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那么按照现代行动理论的进路,则可以从微观具体的层面,通过探索工程本身的行动结构及其过程,来更深入地揭示工程的本质。

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区分了四种社会行为:目的行为、规范调节的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按照这样的划分,显然,工程活动属于人类的目的行为。哈贝马斯认为:“目的行为概念的前提是一个行为者与一个实际存在的事态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个客观世界被确定为事态的总体性,而事态可能是一直存在的,也可能是刚刚出现的,或是通过有目的的干预而带来的。目的行为模式向行为者提供了一种‘认知一意志的情结’,从而使得行动者一方面可以培养起对于实际存在的事态的意见,并通过感知传达出来,另一方面则可以形成一定的意图,以便把理想的事态付诸实现。”〔7〕显然,在工程行动中,人工物不是已经存在的事态,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干预而带来的”事态。工程主体的多元构成不仅意味着构成它的个体具有戏剧行为,更意味着个体之间存在互为主体性的交往行为、规范调节行为。通过戏剧行为,个体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与创造性,通过规范调节行为,个体之间才能构成工程共同体,通过交往行为,各主体之间才能充分沟通,达成目标共识,决策合理、设计优化、操作协调、评价客观、控制适当。因此,从结构上讲,工程行动由工程主体、人工物、决策行动、设计行动、实施操作行动、评价行动、场域与情境条件、自然与社会环境等构成的复杂结构。

三、工程活动的特征

在上述工程的划界问题、本质问题的讨论中,工程的特征已经逐步显现出来,我们进一步把工程的特征概括为如下:

1、工程决策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工程的决策指的是工程主体对工程目标选择与确立。工程主体要根据工程的可能性、可行性、合意性与正义性等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的预期与解析来进行决策,它广泛关联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科技水平、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利益分配、政治影响、社会问题、社会组织、文化习俗、公众理解等众多的因素,其中必然存在大量的观念、利益等的冲突与矛盾,工程决策的过程就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所进行的合作、搏弈、协商、竞争的过程。决策者必须对各种因素及其冲突与矛盾进行分别体认、综合考量,才能做到整体协调、整体筹划、综合决策。正如a•西蒙所说:“工程与‘综合’有关,科学与分析有关。……综合即是创造。”〔8〕工程决策就是要确定新的工程目标,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要,这本身就意味着要创新。而工程的唯一性、一次性、不重复性,决定了没有可完全照搬的先例或固定不变的操作规程、规范,必须通过创新才能实现新的工程目标,“独创性”(ingenuity)就是工程的本意,工程本身就意味着创新。

2、工程活动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工程活动中包含众多的要素,但工程活动的整体并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加和,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层次、功能的整体,形成具有一定组织性和自组织性的复杂系统及其环境,现代大规模的工程项目更是如此地显现出系统性。工程活动可以说是典型的人工系统,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就是来源于工程活动的系统性,系统工程指的是“对某一系统进行构思、定界、设计、建造、操作和检验一系列活动过程。所谓系统,就是将多种相互作用的人、机因素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人力、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调配与控制,以实现某一理想的目标。”〔9〕这几乎就是工程本身的定义。除了工程活动内部的系统协调,还必须与其环境中的其它系统相协调,即与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系统相协调。

3、工程知识的集成性与优化性:工程知识要集成多种自然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技术发明、技术决窍,但不能仅仅是它们的单纯应用或集成,还必须集成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例如,在以培养工程师而闻名于世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了构成未来工程师们合理的工程知识结构,其工程教育开设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大类课程。但是,工程知识仅集成这三大类知识还不够,还必须集成相关的已有经验,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集成在当下具体工程现实发生中,依赖特殊场域、情境而产生的境域性知识与经验。这也是mit在工程教育中强调实践情境教学的重要原因。集成并不是上述四类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并转化为与当下工程现实境域相符合的,可行、可操作的知识、方法、程序、规则、规范、指南。在以上知识中,尤其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数量经济学等,正因为抽象掉了境域性、特殊性而获得了普遍性的理论特征,但在工程知识的集成中,它们必须重返境域性与现实性。实现工程目标的可选择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存在优劣好坏的差别,因此,围绕工程目标,还必须通过设计对工程知识进行优化。但是,优化并不意味着是最优化而是满意化,现实工程知识的集成不可能有“最优解”,只可能有“满意解”、“妥协解”。

4、工程行动的场域性与情境性:工程行动欲建造的人工物系统总是嵌入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的,工程活动必然具有明显的空间场域性。工程发生的特定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特殊的自然因素,以及该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政治生态、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习俗、宗教关系等社会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工程活动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许多大型工程往往就是对该地区某些自然、社会环境结构与功能的改造、重塑,与工程直接相关的因素已经构成了工程活动的内在要素和内生变量。同一类型的工程,会因为实施地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场域性,导致同类工程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工程的唯一性、不可重复性正是与此相关。情境性反映了工程行动的时间维度,从工程启动开始,工程行动就成为朝向未来将完成的工程目标不断推进的时间历程,“全部设计过程都以幻想的方式存在于设计者对未来行为举止的止的预期之中。……这种将来会完成的活动,是我们全部设计过程的出发点。”〔10〕但预期未来是当下的行为,总有预期不到的事态会随着时间展开的情境而到来,当在时间情境中才涌现出来的事件,影响到未来工程目标的完成时,工程行动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反应、调整与创新,解决情境中不断发生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工程目标推进。

5、工程过程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工程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是多方面、多层次存在的。首先,工程中的各种要素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无论是自然属性的要素、社会属性的要素,还是人本身,都存在不确定性。其二,不确定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工程整体往往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其中某些重要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增大工程整体的不确定性,从而加大工程的风险。其三,由于工程主体认识、实践能力的有限性,不能完全预期工程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可能完美地做好工程中的每一件事情,从而造成工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其四,由于工程行动过程的场域性与情境性,不确定的情境事件不可避免地随机发生,造成工程行动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带来风险。其五,已完成的工程在其运行中,也存在不可预见的不确定,可能使整个工程人工物给其嵌入的特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带来灾难性的风险,危及周围人群的生存。总之,在能控制的条件下,把工程活动中不确定的因素控制在确保工程目标能够实现的范围之内,以减少或降低风险,是工程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

6、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工程人工物不是中性的,它负荷着价值,正面的效益是工程活动追求的正面价值,而负面的作用与影响则是工程活动企图避免但又不可能全部消除的负面价值,这就是工程结果的双刃性。负面价值之所以不可完全避免或消除,这是因为:1)工程人工物本身不是中性的,它负荷着价值,无论在什么情形下,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负作用。2)尽管工程主体心怀为人类造福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认识水平、实践能力的有限性,不可能完全预期人工物的使用与长期运行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与影响。3)工程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性,也会造成工程结果与设定目标的偏离,由此可能带负作用。4)工程主体受个人或集团利益的驱使,在能预期工程带来的负作用的情况下,仍不拒绝或终止工程的进行,或不采取必要的避免措施,甚至采取欺骗的手段向社会公众、政府隐瞒实情,这就使工程的负作用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因此,必须强调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必须对整个工程进行价值估价,从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到工程的运行,都要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价。这种评价必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生态的、环境的、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人文的、审美的等众多的维度,业已成为现代工程活动重要的内在特征。

参考文献

〔1〕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40.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3〕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32.

〔4〕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180.

〔5〕康德.康德文集(中文1版)[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233.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中文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7〕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5~86.

〔8〕a•西蒙.人工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