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设计过程十篇城市设计过程十篇

城市设计过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5:06

城市设计过程篇1

【关键词】城市设计;过程性;相关理论;案例分析

一、城市设计操作过程的相关理论

城市设计操作过程的相关理论包括描述理论、分析理论、设计理论、控制理论及评价理论。我所理解的描述理论是对“现实”和“理想”的描述,“现实”即是对场地相关背景资料的描述,而“理想”往往是甲方为项目勾画的蓝图或者是上层次规划为用地定位的发展方向;分析理论是对用地的各方面条件进行深入解析,包括系统分析、土地分析、关联分析及场所文脉分析等;设计理论包括功能理论、形态理论及场所理论;控制理论包括导则编制及实施管理;评价理论包括量化及非量化的评价。好的城市设计的标准包括可渗透性、多样性、可识别性、适宜性、丰富性、人性化、生动化、可持续性及安全性。

二、城市设计的目标修正――强调“过程性”

城市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生长或衰败,扩张或收缩,以此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并没有一种最终的形态和结构。随着城市设计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我们逐渐认识到城市设计作为一种环境、政策甚至社会过程的特性,对于城市设计的目标也应随之做出修正和发展,从关注具体化的建设“结果”发展成一种控制或者引导城市发展的过程。

城市设计是一个过程,而过程论就是其哲学基础。城市设计过程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切城市设计都是过程;城市是城市设计过程的集合体;前进的发展是城市和城市设计总过程的主导方向。对于城市设计目标的认识必须从物质形式的“结果”发展到控制发展的“过程”。城市设计作为过程参与城市发展的方式具有指导性的特征。城市设计的基本职责是指导不同阶段的环境开发活动取得理想的结果。

三、以泉州市永春县和塘街片区城市设计为例论述城市设计的操作过程

以下介绍的案例就是根据城市设计操作过程的相关理论来进行的,由于该案例是在笔者课程学习之前所做,所以并未完全实践了前文所说的相关理论,但是大的逻辑是相同的。同时,该案例也实现了前文所说的城市设计该关注的“过程性”。笔者希望所做的城市设计方案不仅仅是给当地带来现有面貌的改变,而致力于寻找适合当地的发展方向,通过控制引导其未来的发展之路。

1、描述理论

项目基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茂霞村的和塘街片区,凭借泉三高速与省道206接入点成为了永春县的门户。岵山镇拥有历史久远的宗族文化、丰富的闽南民俗文化等,也是闽南著名的侨乡。甲方的意愿是希望开发旅游带动地区发展。

2、分析理论

我们对项目基地进行了区位分析、区域资源分析、基地现状分析。通过区位分析我们得到基地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通达可能性,区域资源的挖掘为开发旅游项目带来启发。岵山镇位于泉州市的自然景点牛姆林、清源山,人文景点开元寺等的中间位置,同时兼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多样的闽南人文资源。在建筑资源方面,岵山镇保存了大量的闽南传统建筑,包括陈氏宗祠、李家大院以及众多田野古厝,不少厝内拥有精美的石雕,木雕,灰雕。其建筑文化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基地现状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交通流线分析、环境要素分析及名树古木分析。笔者对建筑肌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包括整体肌理演变分析、建筑肌理演变规律总结、古厝建筑历史价值评价及田野古厝格局分析等。

在了解了基地的现状及历史之后,我们分析得出,岵山镇和塘街片区集聚了岵山镇大部分的商业用地与公共服务设施,是岵山镇的核心区域。同时基地范围内保存有大量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及古树名木,应作为历史文化区域重点保护。不难发现,项目基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极富历史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准确为其规划定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大量案例的研究及学习,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是一个通过科学的、教育的方式形成的文化机构,这个机构以一种永久的方式,在一块特定的土地上,由公共权力机构和当地居民共同设想、共同修建、共同经营,保证研究、保护和陈列的功能,强调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整体,以展现其有代表性的某个领域及继承下来的生活方式。其中展示的内容包括文化和自然的。文化不仅仅是有文物价值的实物遗存,还有传统的风俗等一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展示方式是时间和空间、静态和动态有机结合,将展示内容原状地、动态地、鲜活地保护于原生环境。

在分析比较了案例及本项目的基地之后,我们认为引入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是对基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扬的最佳方案。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规划利用现状保存的农田、古树古木等自然资源以及闽南古厝、骑楼等建筑资源建造一个闽南生态博物馆。

3、设计理论

方案设计的出发点是抓住用地的三大要素:山、水、街。我们希望抓住场地历史脉络,注入新生活力。我们不仅关注三大要素,还关注与其相关的建筑。场地的山主要集中在北面,有沿南北向的两条山脊三条山谷,形成脊谷相间的格局,现状建筑多依两条山脊而建,因此山脊形成两条道路,山谷形成三条河流。我们筛选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厝,进行修复改造,同时保存了山脊的原始肌理;场地南面临水,在和塘古街的南部有多条水系,将场地切分成多个部分,建筑大多沿水系建造,形成了背水面田的格局,但由于地势较低,易发生洪涝灾害,临近干流的建筑较少。场地南部的普通建筑质量较差,都不予保留。设计在原始水系的基础上扩大部分水域,将水系分割的区域划分为不同功能的景区,新加建的建筑保持原有风格。整个水系区域都作为景点供游客参观体验,中心设置节点广场,举办大型民俗活动;要素三是位于场地中央的“街”,是整个区域的商业中心,沿街有不少骑楼。设计在古街南侧新建一条步行街,形成三条街道并联的模式,并在东侧入口处设置入口广场,作为整个生态博物馆的门户。

在整合了三大要素之后,设计形成了环形系统,将北面的街巷,中部的横街与南面的厝围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格局,同时作为主要的游线。

随后我们还做了该地块的控规,相当于实践了控制理论。但由于该项目没有具体落实,所以没有评价理论。

小结

总而言之,正确定位城市设计的发展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设计方案不能盲目关注具体化的建设结果,更应该为当地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并进行控制引导。城市设计操作过程的相关理论是复杂而有条理的,必须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使设计趋于严谨。

参考文献

[1]赵志庆.城市设计过程理论探究.[J].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1999

城市设计过程篇2

【关键词】海绵城市;景观设计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也日益加剧:一方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质严重污染,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量河流出现断流局面,湿地和湖泊面积大量消失,许多地方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已面临地下水资源枯竭的严重危机;另一方面,雨洪雨涝频繁发生,绿化用水、工业用水等与城市用水竞争频繁上演。如何留住雨水并回补地下水,强调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理论应运而生。近两年,国家连续颁布了多项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从理论形成向实践应用的过渡。海绵城市建设如何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海绵城市内涵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对海绵城市的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建设海绵城市,即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解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谐、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转变排水防涝思路、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内涵。

二、国内发展现状及案例

国内发展状况及案例:我国的海绵城市起步相对较晚,随着国内雨水问题的日益加重,雨水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才逐渐多起来:北京、大连、宁波、长沙、杭州、昆明等先后于2010年左右开始研究雨水收集、利用方案,涉及道路、绿地、湿地等多方面城市建设,内容涉猎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槽、雨水湿地、打孔立缘石、透水铺装等等。

2012年北京大学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一词;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同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宣布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武汉、重庆、贵安新区、遂宁、南宁、常德、鹤壁、济南、萍乡、厦门、池州、嘉兴、镇江、白城、迁安16个城市,至此,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三、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要点总结探讨

海绵城市”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是一系列具体雨洪管理技术的集成和提炼,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

1、道路景观设计要点

道路作为城市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廊道,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主要对道路中的硬质景观(铺装样式及铺装材料)和绿化景观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绿化设计:在道路隔离带或路测绿化带设计中,设置植草沟、植物缓冲带和下沉式绿地,对雨水进行截留,当设施内雨水饱和时,可通过溢流口经过滤处理后排入雨水集水池中,干旱时可向周边绿地提供水资源。

硬质铺装:指通过改变地面铺装材料自身的透水性或扩大材料之间相互衔接的缝隙面积,使雨水下渗到场地内部。即一方面增加透水混凝土和透水面砖的使用面积,促进水体渗入地下,另一方面,增加汀步、石材拼接间的绿化面积等,以至当有降水时,雨水可顺着材料自身的孔隙或之间的缝隙下渗留存;当没有降水时,材料自身的孔隙或之间的缝隙又可作为土壤通风换气的通道,减少城市干岛效应的发生。

2、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广场是城市中面积广阔的场地,是市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空间。这里指的是不含自然水体的平面型广场。

纪念性广场由于其政治思想性更强一些,可以采用大面积透水瓷砖或者透水混凝土铺装,通过不同色彩和样式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图案,提高广场的美观性和艺术性;商业和游憩类的广场,基于其休息、娱乐、观赏等功能,结合运动、休闲设施和场地规划,合理设置下沉式广场、下沉式生物滞留带。

3、水景(湿地)景观设计要点

河湖水系、坑塘湿地等是城市天然的雨水滞纳净化场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恢复的重要场地,可以调节局域性的雨洪管理、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保育,甚至是局部微气候调节等等。水景(湿地)景观设计要点即构建“水质净化(水景营造)-蓄滞水湿地(水景)-地下水回补”多级水景景观。

由于景观设计者所处的设计阶段往往处在规划阶段的后期,因此这里不去研究宏观层面水生态安全格局及中观层面的“城镇海绵系统“,只研究微观层面的海绵体。设计要点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尽可能保护利用原有生态系统如河流、湿地、湖泊、坑塘,在其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景观设计;二是对遭到破坏的海绵体,采用生态方法进行景观的修复和恢复;三是在缺乏海绵体的场地内新建新的海绵体。

雨水花园就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水景(湿地)景观设计最小的海绵体之一。即在浅洼区域种植花草、灌木,甚至树木等植物的工程性措施它可以减少径流量、净化雨水、美化环境。

结语

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城市洪涝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海绵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这是改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重大契机。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海绵城市构建的框架下,通过对海绵城市的解读和国内外案例的分析总结,提出景观设计方面的相关要点。希望为景观工作者在海绵城市建设景观设计中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城市规划》,2015年第6期.

城市设计过程篇3

关键词:园林植物;设计思路;色彩

城市园林植物建筑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在城市园林植物建设的过程中,它可以改善市容市貌,缓解生态环境,并且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高质量的城市园林综合体系,与城市园林植物设计有着紧密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要想将城市园林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就要对植物的色、香、资、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利用它们各自的颜色、肢体等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将城市园林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如何对城市园林植物间设计的呢?本文以太原市为例,进行简要的阐述。

1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城市园林植物建设的过程中,其中园林植物的种类是各式各样的,不同的植物,其功能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植物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要求进行设计,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质量,下面就对太原市的园林植物设计为例,对其要求进行简单的介绍。

1.1根据植物的功能进行设计

由于城市园林植物具有一定的美化功能,并且对城市的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缓解功能。因此,在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发挥的功能进行分析,并且要有一定的明确性。所以,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对根据植物的综合特点,及综合要求进行设计。

1.2按照生态系统进行设计

城市园林植物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并且具有自己的生长系统。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植物的生态系统进行设计,这样可以使城市园林对环境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缓解了城市空气雾霾的现象。

1.3合理、学习地进行设计

每一个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方式,并且设计人员要全面展现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过程中,要全面分析时间、地点、场合等,使城市园林的效果更加突出。

2城市园林植物设计色彩体系

2.1叶色

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色彩的搭配、类型、格调等和叶色有着直接的联系。然而叶色的形式,主要是依靠叶片的叶绿素、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含量的变化。另外,叶色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太阳光的影响,树叶对太阳光的吸收和光线反射差异之间的影响,其中叶色主要包括有:绿色系、春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秋色叶类、常色叶类、双色叶类、斑色叶类等着几大类。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只有对其色彩的变化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并合理、科学地进行搭配,才能使城市园林起到一定的观赏价值。

2.2花色

花色是指植物花冠或者花被的颜色。在众多的城市园林植物中,有很多种类都具有花色,例如:珙桐、叶子花、四照花等,是以花苞的颜色为主,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的花种类都是以白、黄、红等这3种色彩为主。同时,在花色的领域中,也分单花色和复花色这2大类,单花色多为天然生长的植物为主,复花色多为人工培植的植物为主。同时,在有些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会因为花期的长短,在色彩中也有一定的变化,就像绣球这类植物,开始时花为绿色,但是随着逐渐地开放,在盛开的过程中,就变为白色,其中杜鹃花、梅、桃、樱花、紫薇、玉兰等植物最为突出。另外,部分植物在开花时特别光彩夺目,一直到盛开时,如:玉兰、紫荆、紫藤、结香、樱花、迎春等植物。

3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思路分析

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过程中,设计思路体现一个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也是保证城市园林植物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思路不仅仅是设计人员的想法,更是坚持什么理念进行设计,注重什么发展原则。下面就对太原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设计思路进行简要的分析:

3.1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

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要想有效连接新城区和老城区,并且有效规划绿色带,符合人们对绿色建设的要求。那么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树立长远发展的原则,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效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避免各自为政的现象发生。另外,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其郊区进行有效的利用,有效连接全程,要有大园林、大环境的设计理念,才能有效构建美丽的太原城。

3.2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

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所有的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详细分析城市街道的绿化带,例如:人文、气候、土壤的条件,这对城市园林植物的规划和分配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制定出最合适,有特点、特色的植物园,才能将城市园林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使得城市街道具有一定程度的观赏价值。同时,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植物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规划,也要根据土壤的特性进行一定的设计,这样可以很好地树立以本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点缀的设计理念。

3.3注重大自然的生长规律

在我国一些城市对城市园林植物进行建设和设计的过程中,有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价值,将植物原本的生长规律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不仅不能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也会对大自然的生长规律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按大自然原本的生长规律进行设计,充分展现其自然特性,避免重复设计和建设的现象发生。由此看来,我们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大自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模仿,要高于自然,但是又要尊重自然。

3.4注重文化的设计

城市园林不仅仅是供热门欣赏的景观,也是太原市文化和风俗的代表。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园林文化的设计,充分展现其市花和市树。转移传统的种植观念,注重审美、品质、文化等设计理念,以此构建美丽的太原城。

城市设计过程篇4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素;过程

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对城市道路空间进行研究,并且实现景观布置的一个具体过程。具体而言,是对城市道路或者城市中某个地段的物质要素进行全面综合设计,根据城市道路的特色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设计,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加舒适、适宜的环境,以满足人们的物质以及精神追求。通过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改进城市道路的环境质量,对空间进行有效利用,进而促进城市道路的建设与发展工作深入开展。其中,景观设计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对城市道路的景观风貌进行规划、对街区进行设计、对城市道路的历史文化要素进行规划设计等。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加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要素以及过程分析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体设计内容,是对城市景观功能进行实现的重要步骤。城市道路的规划与景观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城市道路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等。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是为了使城市中的各种要素能够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2.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要素

2.1.1城市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城市道路都有与其它城市不同的特色,这是城市景观设计中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以及地貌等,都是自然环境要素的内容。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根据城市道路当地的特色进行设计,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比如,临海的城市道路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进行景观设计。靠山的城市道路,则可以充分利用山资源,加强对山的开发和利用,形成有特色的景观。

2.1.2城市道路的建筑特色。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反映,建筑特色对景观设计也有很大影响,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建筑的形象也决定了城市道路的景观特色。比如,我国南北方的温度差异较大,在北方的建筑,一般是将就保温性能的保障,南方则主要考虑建筑的通风、隔热等,再加上南北方的环境差异,在北方的一些城市道路,其街区一般比较宽大、笔直。南方地区由于人比较多,地比较少,因此,很多城市道路的建筑比较密集,从而形成街道狭窄的景观形式。建筑物的风貌对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具有一定指导和影响。

2.1.3城市的人文特色。人文环境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人文特色的形成,往往是由历史过程决定。城市道路在发展过程中景观历史的变迁,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文化历史以及人文特色的反映,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在现代化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对城市道路的人文特色进行充分体现,不仅要对传统进行传承,还要结合现代化的理念,对人文特色进行发扬。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城市景观设计都面临着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人文特色的保持以及发扬对于城市道路的个性化建设,以及城市内涵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准确把握城市道路的人文特征,才能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保持城市道路的灵性,彰显城市道路特色。

2.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

2.2.1对景观进行分析。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根据环境学、生态学等相关理念,对城市道路的景观进行分析和评估,对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损失进行估算。尽量采取措施将损失降低,并且要对景观进行详细分析,制作相应的评价图,为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2.2.2景观规划与设计过程。城市道路的景观规划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将景观规划区域分成几个比较大的板块,每个板块承载不同的功能,如休闲区域可以进行公园规划设计;商业区域可以进行购物中心的规划设计等,要从整体环境的策划上进行景观规划,保证城市道路的功能有效发挥。此外,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对景观规划的内容进行具体反映。比如,对道路、道路两旁的草地、道路两旁的建筑等方面的设计,都是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特色以及资源进行设计,营造一种适合生活、视觉效果良好的景观环境。

3结语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也逐渐加大。景观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配套工程,相应的规划设计部门要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景观设计,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智博,马力,杨岚,胡金萍.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

城市设计过程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abstract:Cityplanningisthecradleinarchitecturaldesign.inmanyaspects,bu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andtheprogr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thedifferenceofcityplanningandarchitecturaldesignhasbecomemoreevidentandexpand.thebuildingdesignandcitydesigncombined,soastocreateabeautiful,harmonious,pleasantcitylivingenvironment.

Keywords:Cityplanning,architectural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规划设计目标的不确定性

一般的建筑设计总是由委托者提出设计任务即设计目标,建筑设计者所做的就是利用有关建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发展和提供各种达到设计目标的备选方案,并根据各种事实条件和价值偏好体系去评价和选择方案。可以说建筑设计技能实质上就是问题求解“找方案”的技能,或者说是一种“答案搜索”的技能。

然而城市规划往往没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提不出具体的“任务书”。建筑设计的委托者一般说来就是该建筑的拥有者、使用者或开发承包者,而城市规划就不可能以这样的拥有者、使用者的身份出现委托者,即使有所谓的委托者往往也应该是该城市的建设管理部门来充当。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拥有者或使用者,因此他们也无法提出类似设计任务书那样的“规划目标”。

城市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是人民,是城市居民。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他们应该需要什么、拥有什么。这些作为城市规划目标和任务本身,就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对象和工作内容,就是城市规划所面临的任务。因此,城市规划的过程并不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而首先是一个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它并不是为达到目标而寻找和选择途径的过程,而首先是提出任务、寻找目标的过程。由此,做规划设计不能只是进行“答案搜索”,而是进行“问题研究”或“目标分析”。如果说建筑设计可以根据设计目标从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挑选出一个“理想”或者“满意”的方案来的话,那么城市规划就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城市规划是一种不断调整和改造的过程,是一种“短期行为”,而这种“短期行为”的可靠性如何,则由“规划年限”来衡量。所以“规划年限”几乎是城市规划工作即目标选择的最主要依据。

2规划设计过程的多目标综合性

建筑设计的过程是答案的启发式搜索过程,建筑设计程序遵循从一般到特殊演绎推理过程

城市规划则不同了。城市规划并不是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而是在一规划过程中考虑多目标权衡过程,是城市各基本要素之间关系的建立与处理的过程。它并不是一个推理、演绎的过程,而是系统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城市规划所面对的是城市居民的多方面、多种类、多层次的需要,并且存在着彼此矛盾的价值判断。因此,规划的目标是一个相互矛盾的多目标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并且是变化无常的。

世界上没有两座城市是一样的,并且对于规划来说各种制约因素也不可能有完全雷同的情况。因此,城市规划就无法找到“类”的模式,无法应用“法式”通过推论、演绎出具体城市的规划来,当然就更无法套用其他城市的规划图纸了。

3城市规划设计目标的超前性

一般说来,每幢建筑的性质和使用功能都是较为明确和稳定的。每一个建筑设计基本上都是一次”终级目标”的静态设计。但城市规划不是有终极目标的稳定性系统,城市规划的整个过程都是对未来目标的探讨、修改与调整的过程,是必须顾及发展变化的动态设计。

从总体上讲建筑设计还着重于内部体系的完善,可以说是“独善其身”的自封闭系统,而这样一种系统的设计,对于建筑师来讲是完全可以用图解的模式语言来表达,并在图纸上完成的。因此图面工作就成了建筑师职业性的“看家本领”。城市规划则不然,城市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使城市对于规划者来说是一个很难用图解的语言所能把握的“灰色系统”。城市的功能关系不仅仅取决于内部的结构,还取决

于它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关系,这样的适应性系统要求内部结构必须随着不断变化的外环境有所改进、变化,才能“适者生存”。因此仅仅图面的作业就很难胜任城市规划的工作,分析透彻的文字、表格等其他的表达手段甚至比图纸更重要。

4规划设计构思的概率性

建筑设计以其象征性强为主要特征,所以要求建筑师形象思维的能力要强。城市规划设计师不仅要有形象思维的能力,而且要有把城市各要素高度抽象化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

现代的城市规划已不仅是物质规划和工程规划,而且是社会发展规划与环境规划。被称为“信息富城”的城市规划,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面相当广,具有极大的信息量。城市规划工作一般不是一个人所能胜任,需要各种专业人员的分工合作才能完成。现代的城市规划设计还要注意城市景观元素的设计,包括建筑小品、广场及人行道铺装、绿化、亮化、城市的标牌及广告牌等等。

5规划设计的公众参与性

建筑设计的参与者只是建设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以及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很少有公众参与讨论的现象。建筑设计只要满足建设单位的使用功能以及建筑风格满足规划要求即可。

然而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居民共同参与的设计。规划师根据所谓的委托者出具的规划设计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必须通过对市场强有力的调控,来保证城市在展中“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和实现城市、人、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民众谋求更多的福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出发,从实现发展的公正、公平的需要出发,必须将城市规划变成国家重要的公共政策。只有当城市规划成为公共政策,让广大市民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才能避免公共利益被资本侵蚀,才能保证城市发展能够为民众而不是只为资本“谋求更多的福祉”。

公众参与效力预期的基础是国家的法制保障,如果存在相关的国家法制、法规,能够保障公众在城市规划进程中参与的内容、程序和权力,那么认为参与有效的积极预期则会大大增加,反之则会降低公众的积极预期。此外,效力预期还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果社会大环境鼓励公众参与规划,并且有实践证明公众的意见能够对最终的规划决策结果产生作用,也可以从效力预期的角度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提高公众参与规划过程的真实性。

6结语

从目标的不确定性、综合性、超前性、构思的概率性及公众的参与性介绍了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并将其与建筑设计做了比较分析,指出应将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优美、和谐、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建筑设计主动按规定后退道路红线,并留出绿化用地和停车位,保证建筑的造型和色彩与城市周边环境相协调。这样不仅改善了环境生态质量,而且作为城市景观的构成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景观的空间层次。因此,只有了解规划设计特点与建筑设计有何不同,才能更好地做好规划设计或者说做好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李长君.创造宜人的城市景观[J].华中建筑,2000(2):91􀀁92.

[2]余柏椿.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101.

城市设计过程篇6

关键词:规划体系;总体城市设计;措施

近年来,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然而,尽管我国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全国各地城市原本的特点以及个性逐渐被埋没,每一座城市整体给人的感觉越来越相似,这种消失了传统特色的城市设计并不受人们的喜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未来在积极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提升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一过程中,城市设计必须能够适应我国城市规划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城市建设的意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一、我国现行规划体系和总体城市设计

(一)我国现行规划体系

我国经济进步和社会的重大变革是现有城市规划体系形成的基础。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我国城市规划体系包含行政、法规以及运作等内容;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只包含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具体运作,如实施、监督、管理以及编制等细节内容。其中核心体系为城市规划编制。大到城市规划小到村庄规划都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详细的规划以及总体的规划两种形式共同存在于城市和镇的规划过程中,从而能够提升细节规划力度,提升城市规划质量。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规划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成为城市规划编制运行过程中的核心[1]。同时,村、乡、镇、城市以及城镇等规划体系是根据不同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的;然而在规划过程中存在法定和非法定规划两种方式,专题规划、发展规划以及概念规划等是非法定规划的重要内容。由以上划分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内部,城市设计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内容,但是城市规划的整个流程当中都存在城市设计的思想。

(二)城市规划同城市设计之间的联系

在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城市规范拥有更加广阔的覆盖面。将核心作为土地的有效利用,重点设置为功能的合理布置是城市规划最主要的特点,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能够对形体环境以及二维土地利用状况进行有效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这一规划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够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以及未来发展等多种因素。而我国现代的城市设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现阶段已经能够应用综合控制环境、社会、人等多种因素替代三维空间的艺术设计。在对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部分学者认为城市设计建立在城市规划基础上,而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设计进行利用从而获得空间以及形象上的创造[2]。事实上,从发展关系的角度来看,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产生的根源,城市建设体系当中,既包含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同时也包含景观建筑学等内容。在对城市设计展开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反向,该领域具有高度综合性,在同其他几门学科保持紧密联系的基础上,贯穿于整个城市建设体系当中。

二、在我国现行规划体系下加强总体城市设计的措施

(一)坚持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向融合的设计方法

新时期,在积极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够提升城市设计效果和功能,为人们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对城市规划体系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应对城市设计的本质进行了解[3]。首先,城市设计是重新构思城市空间的一种理念,它建立在现有城市规划的基础上,是城市规划整个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其次,城市设计控制、引导城市中建筑以及环境等因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技术方法功能,为提升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奠定良好基础。我国城市规划中,始终存在城市设计这一组成部分,实际上是对城市设计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因此根据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必须提升二者的融合程度,提升城市设计对城市规划的依赖程度。现阶段,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设计拥有三种表现形成:首先,以一种思想方式存在,无形的影响城市规划状态,人们可以从城市规划目标、指导思想等内容中发现城市规划的踪影;其次,针对城市规划中的特定城市空间环境来讲,这些项目的指导以及设计都需要城市设计进行装箱的规划;最后,城市设计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如局部和整体的城市设计。现阶段,在积极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三种形式进行充分的利用[4]。

(二)提升城市设计的开发控制作用

在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中运用城市设计展开城市建设,必须加强以下两点认知。首先,重新认识控规的特殊性和实质。在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控规以层次的形式体现,它能够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特殊的建设项目以及特殊空间进行规划,在引导以及控制城市建设发展空间的过程中,控规发挥功能的主要方式是详细划分土地、充分应用建筑技术管理规范等,从而促使城市规划过程中呈现出开发控制型特点[5]。城市设计建立在控规层基础上,各项工作开展的依据为城市总体设计与规划,控制中观层面的设计主要指的是对空间环境、建筑以及城市体型的设计。其次,特定的联系和互补性存在于控规和城市设计之间。理性研究有形物质形体空间是控规的主要特点,而城市设计在应用过程中,更能够对人类的思想、文化以及风格等进行充分的体现,这些物质具有无形性。然而二者的紧密联系存在于目标、方法和内容当中。对二者进行科学的综合应用,能够更好的对城市空间进行组织并对城市建设进行控制。由于控规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因此城市设计中的关键构思来自于控规[6]。如果城市设计在控规层面基础上,不行将控规的规划功能以及总体设计思想进行综合应用,有效指导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现阶段,在积极进行我国现行规划体系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过程中,不行对城市设计与控规的联系进行充分研究。

三、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为人们构建更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然而,我国的城市建设必须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应同我国城市现行规划进行紧密的结合,相关人员应及时找到二者之间的融合方法,从而提升各项措施的科学性和多样性,促使城市经过规划和设计以后,能够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并拥有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功能。

作者:李小晓单位: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咏梅.行动规划视角下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以安吉县城总体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2,05:42-45.

[2]梅刚,王永强.城市设计导则与我国规划管理体系相结合的理论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153-155.

[3]周显坤,谭纵波,董珂.回归职能,明确事权——对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辨析与思考[J].规划师,2015,07:36-41+54.

[4]陈宏军,施源.城市规划实施机制的逻辑自洽与制度保证——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实践[J].城市规划,2007,04:20-25.

城市设计过程篇7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施工;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本身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也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生产力比较发达地区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城市建设力度不断的加大,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在逐渐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的增加,使得城市的周围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随之也产生了城市空气污染、水质恶化、土壤流失等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人类本身的生存。所以,在城市建设中,加快城市美化工作,必须要加强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以及其施工工作的管理

一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将城市的园林发展工作作为城市树立形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比较好的效果。在经济方面以及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仅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发展,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城市的园林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

城市的园林本身在设计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集中的表现在城市的空气污染、水质恶化、土壤流失等的问题。城市环境的质量不断的下降,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这就需要城市通过园林的设计和布置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

2城市的园林有利于体现城市人文关怀

城市的园林本身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更加的赏心悦目,丰富人们的文化活动和精神生活。不同主题的城市园林布置具有不同的观赏效果。人们在不同的城市园林中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心情,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熏陶。这对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调节。这样的调节将直接的体现在人们的心情和人们的心理角度,使得人们更加好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二城市园林设计原则分析

我们知道,城市的园林设计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载种花草树木,而是通过一种科学和艺术化的表现形式,营造出一定的环境。在一定的土地上,通过植物、山石以及水等的元素布置,通过科学的指导和美学的原则,创造出那些可以供人们游玩和休息的环境。其是城市建设的必然产物,也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艺术。在城市的园林设计中,所要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适用性、经济性、美观性。

1宏观与微观相互统一的原则

在城市原理的设计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将项目的计划放在整个城市的规划或者是区域的发展方向的角度下,将城市的园林设计与城市的整体之间相互协调。园林的设计要与城市的整体功能之间协调统一。城市的园林要在元素构成的质地上与周围的环境相互符合,与周围的其他景观相互协调统一。整体的布局要与周围的环境体现出一定的主次关系和烘托对比效果来。

2天人合一的设计原则

城市的园林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协调好城市主体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使得人与城市园林元素之间能够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在植物学、公务学、人居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对城市园林的植物、动物等元素进行有效的统一布置。要尽量的减少城市的园林布置对于城市自然环境的破坏,达到城市的人与城市的自然环境之间完美的协调。将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以及生态学的原理与城市的园林设计规划结合在一起。建设的目的本身也是要使得城市的居住主体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甚至城市的园林要满足城市居民在美以及情操上的追求。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符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和理念。

3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在城市的园林设计中,城市的园林设计特色是城市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特点以及当地的居民居住和生存的习惯,针对当地居住者对于城市园林的不同要求,做出不同的设计。比如,在北方的园林设计中,要针对北方的四季特点,在园林的设计方面做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同时,考虑到北方风较大的特点,就要从加强城市绿化方面入手,做好城市的防风防尘工作。

三城市园林项目的施工与管理工作

城市的园林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的过程,其本身的目的就是要创造比较好的园林景观。由于城市的园林工作本身包含了山、水、树等的多个项目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是经过不同的施工单位和部门配合而建设成的。所以,在城市园林施工的组织以及配合过程中出现了任何的问题的话,都会对工程本身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所以,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1要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施工的单位要与设计单位进行一定的沟通,做好施工的具体概算,为工程的开工做好准备。对于施工的场地、施工的材料、施工的机械以及施工的队伍等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施工准备做的足够充分之后,才能够按照计划开始施工。

2注意土壤的选择与养护

城市的园林施工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城市绿化工作的一个分支。也就是,在城市的园林工作中,一方面要尽量的使用符合植物生长的合格土壤。同时,也要依靠养护的措施针对城市的土壤进行一定的改造。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肥料的追加,满足城市的植物生长需要。

3加强城市苗木的在培育养护

在城市的园林施工和后期的管理中,最不可控的因素就是城市的园林中植物的养护问题。由于植物本身是具备了可生长性的特点。所以,在施工和后期的养护过程中,就要根据不同的苗木本身的生长特点和生长规律,科学的布置植物的分布层次。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要将适宜套种在一起的植物种植到一个区域。在后期的养护中,要注意对于植物的修剪工作以及浇水、固定工作。只有这样不断的精心养护,才能够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否则将很难达到园林设计的景观要求。

参考文献

[1]杨靖辉,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园艺,2012(10)

[2]许志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03)

[3]王定岛,旅游景区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

[4]王建兵,苏利英,张堃,王艳林,南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的探讨[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

[5]金新琼,浅谈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0)

城市设计过程篇8

关键词:城市绿化设计绿化规划问题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187-02

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对于我国现代城市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能够有效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稳定性,保证人类同自然的和谐相处,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来说,受相关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予以重视和注意。

1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的作用分析

1.1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合理的绿化设计和规划工作,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绿化设计的主要应用元素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释放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氧气,尤其是在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增加城市中绿色植物的数量,能够有效抑制城市中二氧化碳含量,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对于城市居民生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城市中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会释放一定的有毒气体,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威胁,部分绿色植物能够对有毒气体进行过滤和消除,保证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城市建筑过程中的粉尘以及汽车尾气,绿色植物都能起到一定的清除作用,是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1.2有利于提高城市美观度

合理的绿化设计和规划工作,对于现代城市起到有效的美化作用,提高城市的美观度。园林设计是一门集艺术和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园林设计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绿化效果,是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良好的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能够将城市的历史积蕴和现代化发展气息紧密融合,提升城市的综合特色,促进城市美观度的提升。

2我国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中的问题分析

2.1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改造和建设过程中,都开始逐渐加强对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的重视,以保证城市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绿化效果。但是,就目前我国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来说,缺乏统一的设计指标,是知道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缺乏统一的设计指标,绿化施工设计过程中就会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对绿化工程日后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造成了非常大的不便,造成严重影响。

2.2改造区绿化工作开展困难

城区改造,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改造工作,是促进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就目前我国城区改造工作来说,由于老城区人口较多,街道较狭窄,导致改造进度较为缓慢。同时,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导致旧城区的绿化面积较小,在改造过程中,却缺乏有效的绿化土地,无形中增加了绿化成本,使得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2.3绿化资金匮乏

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结束后,便需要由工程施工企业负责工程施工建设,但是,当工程项目施工结束后,绿化养护工作的缺乏,是导致城市绿化质量降低的关键问题。就目前我国城市绿化来说,居民小区绿化占重要比重,绿化建设结束后,后期养护资金无法有效补充,导致绿化养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最终导致植被的死亡,最终影响到城市实际绿化质量。部分老小区的绿化养护费用由政府承担,但是实际养护效果却并不乐观。

2.4缺乏对城市绿化的合理认识

目前,我国城市改造和城市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也伴随着城市建设工作开展着,但是,由于城市管理者缺乏对城市绿化工作的合理认识,也很大程度上导致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到城市绿化工作的实际效果。城市绿化必须要同城市发展相结合,不能盲目进行绿化建设,更不能照搬其他城市的绿化方法和规划模式,应该结合地区特色进行绿化建设工作,但是,目前城市绿化效果仍旧存在上述问题,影响到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进度。

3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的改善策略

3.1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应该充分结合城市的主体规划思路

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充分参照城市主体规划思路,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应该服务于城市主体建设,同时,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应该充分同城市的发展状况相结合,同城市的历史、人文相融合,不能够将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孤立进行,这样将严重影响到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的实际效果。首先,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不能影响到城市建设的整体布局、城市道路设计、城市商业区域建设等等。比如,城市绿化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绿化带对道路的影响,绿化植物高度不应该阻碍道路两侧通讯线路的布置,绿化植物树冠不应该过大,以防止风力影响下植被的倾斜而影响到道路的正常通行。

3.2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应该充分结合地域特色

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应该充分结合地域特色,突出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人文特色,使绿化设计能够充分凸显城市的整体美观效果,而不要使城市绿化设计结果孤立于城市整体设计之外,将会严重影响到城市形象和品位。比如,在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时,应该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在城市绿化区域设计时,以雕塑、植被等元素营造城市人文景观,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此外,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强调绿化工程的实用性,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对居民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比如,城市绿化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凉亭、小品、长椅等设施的建设,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休闲场所,确保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3.3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应该重视后期养护工作

在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后期养护工作的分析和加强,使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后期养护工作能够有效开展,避免由于养护工作不合理而影响到绿化设计与规划效果,影响到城市绿化工程的实际效果。绿化工程的保养工作,出了除草、浇水、喷洒农药之外,还应该做好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只有保证全面对植被的全面养护,才能够保证绿色植物的存活效率。因此,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后期养护工作的安排和处理。

4结语

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是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整体美观效果,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必须要重视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保证我国城市化进度促进,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灿,陈婕.城市绿地规划的生态建设浅议[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0(1).

[2]曹勇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生态对策——以长春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5).

[3]蔡永立,郭佳.藤本植物适应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J].生态学杂志,2009(6).

城市设计过程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1导言

随着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重视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我国在城市建设规划发展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建筑设计是主要解决办法和唯一选择。只有将生态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生态环保效果最大化,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国家建设发展需求。

2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2.1有效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城市拥有很多魅力吸引着外来人员,大量的农民工和各种择业者涌入城市,给城市的有效运转造成很大的负担,远远超过了城市科学负载的能力。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导致城市发展中很多矛盾突出出来,以交通拥堵为例,就能形象表明人口涌入造成的城市病。基于这种情况,当地政府想要确保城市的生态良好发展,就需要采取合理手段,适当地控制外来人口的涌入,以保证实现城市的承载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

2.2与时俱进地建立生态建设保障体系

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要能够将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考虑进去,只有将城市的环境资源和城市的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通过建立一定的低碳环保体系来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传统的城市发展规划中人们更多的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所以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要能够将城市居民的意识进行改变,通过采取建设生态保障体系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同时能够将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才有可能促使生态环境和生态结构健康发展。

2.3遵守城市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在做城市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根据城市的不断发展而进行适时的变化调整,确保城市的发展方向是科学合理的。同时也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将城市的成长性这一原则应运于城市规划中,就是尽可能地将一个城市中的文化、建筑、经济、环境等作为一个生命体征对待,我们人类要尽最大的能力来维护生命体成长,不断帮助它发展壮大。

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3.1土地利用布局与生态功能区划

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对于生态城市规划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土地利用布局、生态功能区划。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城市环境条件、城市土地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要以实际情况为根据,提出相应的改进、优化建议。

3.2建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

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中,要能够从各项指标上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规定,其中生态低碳指标是整个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通过生态低碳指标能够反应出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科学环保程度。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要能够从根本上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对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够通过指标制定来完成,而生态指标的制定通常包括更多的方面,比如城市的基本功能、生态环境、城市绿色交通规划、以及城市新能源的有效利用等情况,对其进行生态规划能够更好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3.3重视整体和局部间的关系

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城市的区域性设计,尤其是要有效地强调生态变化频繁的区域,在一个特别的位置上进行城市规划考量设计,从大的城市背景出发,认真设计细部的生态规划。强调能源以及资源的再利用。城市生态规划主要强调的是物质循环以及能量循环,这2种循环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不断地合成新物质,同时新物质又被分解成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使之具有新的使用价值。周而复始地循环利用是我国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设计初衷。

3.4调整人力资源

在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能够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管理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在进行人员分配上,不断更新管理模式,保证整个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只有合理分配生态城市建设者的职能和责任,优化人员管理责任,才能够保证整个自然资源的的使用率达到最佳效果,有助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

3.5明确城市交通设计及要求

完善合理的交通网,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减少城市生态压力,所以对城市交通网的建设,应尽可能完善、便捷。能源清洁,秩序井然。健康安全,美化环境的效果。提倡人们低碳生活,文明出行。加大新能源公共汽车的投放力度。建设完备的地下轨道交通。多途径多方法地实现城市交通的科学发展。

3.6综合防治环境污染的规划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综合防治环境污染的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整体上做好控制污染物排放,并要建立完善的预防环境污染的监管机制,实时监测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功能区目标的不同为根据,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并逐步实现生态城市规划的要求。

4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生态城市建设也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应当用生态视角来探索城市在未来的发展模式,并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不断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作者:高姗单位:安阳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

参考文献:

[1]褚忠兴.浅谈城市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5:173.

[2]俸荣伟.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3:95-96.

[3]吴一真.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析[J].江西建材,2016,15:32-33.

[4]周力锋.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33:50-51.

[5]赵悦.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120.

城市设计过程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12.08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但是工业社会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高了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关注,因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为了满足人们对环境改善的要求,必须有效掌握到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的有效措施。以下就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因而对城市园林工程施工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未将城市园林建设放在城市发展的中心,只是将其作为点缀城市的植物,因而总是为了城市的美观问题而不停更换植物的品种。在这种状况下,将影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并致使城市的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其次,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部分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对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对西方文化的运用,而忽视了我国文化传播,因而由于设计方法不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使园林设计缺乏一定的民族特色,并无法凸显出城市的发展特点[1]。

除此之外,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错误理解了秉承传统文化的理念,因而出现对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抄袭的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得不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以便更好完善园林设计的方法。

2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的有效措施

2.1整体协调性

在对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方法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将整体协调性作为城市园林设计的目标,并且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对城市园林设计之前要深入到城市的生活了解当地的风土文化和城市自身的历史人文等,进而在确保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的整体协调性的同时,促使城市园林的设计能凸显出地方的特色;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充分了解到城市居民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而在满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实现对园林景观的有效设计;再次,在保证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协调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在设计中对中式的象征表现手法的应用,进而有效结合表现手法区别开地方城市与其他地域所具备的特点,并且促使园林景观的设计能凸显出国外景观所不具备的文化风情[2]。

2.2尊重自然

在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当中还应注意在设计中尊重自然规律,进而对城市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氛围。同时,由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严重的影响到了城市的环境,因而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实施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生态环境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来看,部分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仍未提高对尊重自然的意识,因而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对于此,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中应更为注重设计理念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目的,进而实现最佳的景观设计的效果。

2.3尊重地域文化

城市园林设计师在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之前,要求其必须先深入了解城市的地区文化特色,进而在对生态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能充分将地域文化特色运用在设计当中。同时若城市园林设计师能将城市人文环境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那么设计的理念能更好地凸显当地特色的同时,也可在与其他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理念的比较中更好地凸显自身的与众不同;其次,在园林的设计中尊重地域文化的设计方式,可以促使人们对园林设计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可致使人类与社会的关系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并促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实现有效的发展。

2.4利用可持续技术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太阳能等可持续技术的应用,以便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能降低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的可能,同时通过对可持续技术的应用,也可促使城市环境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促使在可持续技术的应用中城市园林景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3]。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日益变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将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提到社会发展的日程中来。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重整体协调性和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以便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并同时有效解决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缺乏文化风情等问题,进而有效推动城市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军.浅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09):112-114.

[2]杨艳.城市河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潍坊蛟河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2011,32(08):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