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碳中和的建议十篇碳中和的建议十篇

碳中和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3:46

碳中和的建议篇1

摘要: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碳交易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缺失碳交易价格话语权是中国处在国际碳交易被动地位的主要原因。文章基于防范低碳经济“陷阱”的角度,对此观点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并分析了原因,进而从需求、供给、市场和政府限价因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碳交易价格机制的模型,指出从制度基础、碳价格实现场所、设立碳排放的登记机关、开展碳期货交易和建立碳经纪人制度等方面的运行条件。

关键词:碳交易价格;话语权;质疑

关键词:碳交易价格;话语权;质疑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3-0035-03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3-0035-03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首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无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结束以及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召开,“低碳经济”和“碳排放”问题在国际范围具有了“普世性”,中国近年来也顺应潮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将其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路径选择。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首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无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结束以及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召开,“低碳经济”和“碳排放”问题在国际范围具有了“普世性”,中国近年来也顺应潮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将其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路径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碳交易市场分为两类:基于配额的市场和基于项目的市场,后者进行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联合履行(Ji)项目两类交易。2005年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持续快速扩张。据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在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到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目前,中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和市场开发潜力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中国的碳排放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水平相差甚远。据此很多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碳排放大国和非减排义务国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碳减排资源供给大国,却始终处于碳交易价值链的最低端,在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巨量减排资源的同时向它们输送了巨额经济利益,其原因在于中国缺乏碳交易定价权。

国际碳交易市场分为两类:基于配额的市场和基于项目的市场,后者进行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联合履行(Ji)项目两类交易。2005年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持续快速扩张。据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在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到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目前,中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和市场开发潜力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中国的碳排放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水平相差甚远。据此很多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碳排放大国和非减排义务国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碳减排资源供给大国,却始终处于碳交易价值链的最低端,在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巨量减排资源的同时向它们输送了巨额经济利益,其原因在于中国缺乏碳交易定价权。

笔者认为,与铁矿石交易不同,碳交易不存在定价权的问题,中国碳交易定价权缺失是一种不准确的说法。碳交易商品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易市场和定价机制均具有特定的自身条件,区别于传统国际实体贸易,如果缺乏前提条件的研究把两者等同看待,就容易落入欧美极力倡导“低碳经济”提法背后所蕴含的陷阱,重蹈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经济增长的覆辙,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和警惕的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与铁矿石交易不同,碳交易不存在定价权的问题,中国碳交易定价权缺失是一种不准确的说法。碳交易商品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易市场和定价机制均具有特定的自身条件,区别于传统国际实体贸易,如果缺乏前提条件的研究把两者等同看待,就容易落入欧美极力倡导“低碳经济”提法背后所蕴含的陷阱,重蹈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经济增长的覆辙,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和警惕的重要问题。

二、基于“低碳”陷阱分析

二、基于“低碳”陷阱分析

所谓“低碳”陷阱是针对当今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通过环境问题来设定棋局,制定碳排放交易市场、碳金融市场和碳交易核查等相关规则中的霸权,进行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新一轮经济洗劫。认识低碳陷阱最关键点在于认清碳交易中相关规则制定的主导性问题,把中国在进行国际碳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困难归咎于话语权缺失,有悖于以下三点的共识。

所谓“低碳”陷阱是针对当今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通过环境问题来设定棋局,制定碳排放交易市场、碳金融市场和碳交易核查等相关规则中的霸权,进行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新一轮经济洗劫。认识低碳陷阱最关键点在于认清碳交易中相关规则制定的主导性问题,把中国在进行国际碳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困难归咎于话语权缺失,有悖于以下三点的共识。

(一)碳成为商品是欧洲法律框架的产物

(一)碳成为商品是欧洲法律框架的产物

目前,碳在中国还不成为商品,中国碳交易市场和制度的建立还处在商榷阶段,距离其全面启动还有很长的一段发展道路。中国同印度一样,是全球最大的碳卖家,但中印均缺乏碳交易市场,全球主要的碳买家不得不舍近求远,到欧洲Bluenext市场或美国证券交易所去购碳。即使将来中国有碳交易制度了,也不见得要与欧洲进行价格上的比较。碳价是反映国家、企业对这套制度的承受能力,好比欧洲能承受100~200多元碳价,中国只能承受30~60多元的碳价,碳价不存在要绝对统一的情况,不同国家、地区,碳的界定由于标准的不同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事实上,在现实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中,世界各国大多参考欧洲碳交易所规定的价格,对于核定减排额(CeR),国家发改委关注的也是欧洲的价格。

目前,碳在中国还不成为商品,中国碳交易市场和制度的建立还处在商榷阶段,距离其全面启动还有很长的一段发展道路。中国同印度一样,是全球最大的碳卖家,但中印均缺乏碳交易市场,全球主要的碳买家不得不舍近求远,到欧洲Bluenext市场或美国证券交易所去购碳。即使将来中国有碳交易制度了,也不见得要与欧洲进行价格上的比较。碳价是反映国家、企业对这套制度的承受能力,好比欧洲能承受100~200多元碳价,中国只能承受30~60多元的碳价,碳价不存在要绝对统一的情况,不同国家、地区,碳的界定由于标准的不同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事实上,在现实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中,世界各国大多参考欧洲碳交易所规定的价格,对于核定减排额(CeR),国家发改委关注的也是欧洲的价格。

(二)按欧美规则争夺碳交易话语权,容易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

(二)按欧美规则争夺碳交易话语权,容易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

参与国际碳交易,要求的条件不低。中国目前还处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初期,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人民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都将使得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会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国内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总量的增长对高碳能源的依存度较高,能源利用效率低下都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能源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包括碳排放)的变化曲线,呈现出一个“倒u”型的变化趋势。如果现在以同等“低碳配额”作为定价标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处于“倒u”型顶点的左侧)付出的成本和代价要大于发达国家(处于“倒u”型顶点的右侧),它们之间是不等价的,其中暗含了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的历史碳排放买单的陷阱。而纵观历史看,英国和美国的二氧化碳人均历史排放量约达1100吨,而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平分别为66吨和23吨。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到2015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预计会达到5.2吨,只相当于届时美国人均19.3吨的1/4,或相当于整个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3,但十年内中国仍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是不争的事实。发展中国家(处于“倒u”型顶点的左侧)付出的成本和代价要大于发达国家(处于“倒u”型顶点的右侧),它们之间是不等价的,其中暗含了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的历史碳排放买单的陷阱。而纵观历史看,英国和美国的二氧化碳人均历史排放量约达1100吨,而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平分别为66吨和23吨。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到2015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预计会达到5.2吨,只相当于届时美国人均19.3吨的1/4,或相当于整个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3,但十年内中国仍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是不争的事实。

(三)具有独特性质碳商品定价机制遵循独特的运行轨迹

(三)具有独特性质碳商品定价机制遵循独特的运行轨迹

当前中国主要涉及的CDm项目交易,碳排放权商品属于无形商品,其商品品质需要特定的机构进行核证,另外其非实物性的特性使其成本核定不是按一般商品的生产成本而主要是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一吨二氧化碳值多少钱?谁来定价?怎么定价?这正是碳排放得以交易的基础,也是低碳经济、绿色金融的根本。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黄杰夫在上海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在欧盟国家形成的是强制性碳交易体系,一吨二氧化碳售价可以超过10欧元;而在美国的自愿交易体系下,这一价格最高达到7~8美元,最低则只有2~3美元,这些价格都只是在欧美国家的部分地区有相对独立的价格体系。由于各个国家对于碳排放的义务并不相同,导致在全球不同地区形成的碳排放价格并不具有连续性,故二氧化碳或者碳排放在全球范围内的买卖活动缺乏形成一个类似于但又区别于石油或者大宗商品的价格体系。因此,在断裂的碳市场环境下,象价格、供求等市场符号就不能很有效地反应碳商品的真正价值。

当前中国主要涉及的CDm项目交易,碳排放权商品属于无形商品,其商品品质需要特定的机构进行核证,另外其非实物性的特性使其成本核定不是按一般商品的生产成本而主要是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一吨二氧化碳值多少钱?谁来定价?怎么定价?这正是碳排放得以交易的基础,也是低碳经济、绿色金融的根本。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黄杰夫在上海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在欧盟国家形成的是强制性碳交易体系,一吨二氧化碳售价可以超过10欧元;而在美国的自愿交易体系下,这一价格最高达到7~8美元,最低则只有2~3美元,这些价格都只是在欧美国家的部分地区有相对独立的价格体系。由于各个国家对于碳排放的义务并不相同,导致在全球不同地区形成的碳排放价格并不具有连续性,故二氧化碳或者碳排放在全球范围内的买卖活动缺乏形成一个类似于但又区别于石油或者大宗商品的价格体系。因此,在断裂的碳市场环境下,象价格、供求等市场符号就不能很有效地反应碳商品的真正价值。

三、目前国际碳交易定价机制模型及弊端分析

三、目前国际碳交易定价机制模型及弊端分析

由于受地域、环境、国情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当前国际碳交易定价还没有形成一个广泛受世界各国所公认的碳价格定价机制。目前碳价格交易体系主要有两大体系:欧盟碳交易所规定的价格体系(eUetS)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市场价格体系(CCX)。当今世界最大的跨国、跨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市场便是eUetS,它涵盖了25个国家和1.1万多项设施。这一体系非常活跃,参与交易者包括银行、碳密集型行业公司和碳基金等。根据我国的发展情况,中国更

由于受地域、环境、国情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当前国际碳交易定价还没有形成一个广泛受世界各国所公认的碳价格定价机制。目前碳价格交易体系主要有两大体系:欧盟碳交易所规定的价格体系(eUetS)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市场价格体系(CCX)。当今世界最大的跨国、跨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市场便是eUetS,它涵盖了25个国家和1.1万多项设施。这一体系非常活跃,参与交易者包括银行、碳密集型行业公司和碳基金等。根据我国的发展情况,中国更

存入我的阅览室

关注的是欧盟的价格体系。关注的是欧盟的价格体系。

(一)欧盟碳排放定价模型

(一)欧盟碳排放定价模型

eUetS的关键是碳排放定价模式。碳排放定价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产品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碳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它建立在碳排放定价基础上,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

eUetS的关键是碳排放定价模式。碳排放定价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产品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碳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它建立在碳排放定价基础上,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

主要数量模式是:剩余碳排放碳定价=剩余碳排放量×碳强度系数×价格指数

主要数量模式是:剩余碳排放碳定价=剩余碳排放量×碳强度系数×价格指数

1.剩余碳排放量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碳排放配额的差值。

1.剩余碳排放量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碳排放配额的差值。

2.这里碳排放量应理解为动态的,是指每单位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

2.这里碳排放量应理解为动态的,是指每单位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

3.碳强度系数是指单位物品在单位时间内燃料或其它条件下释放出来的以Co2为主的碳量。

3.碳强度系数是指单位物品在单位时间内燃料或其它条件下释放出来的以Co2为主的碳量。

4.价格指数是指一组固定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价格的变动情况。

4.价格指数是指一组固定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价格的变动情况。

碳排放定价价格调节机制涉及一些主要的构成因素,如碳交易市场、碳排放评价指标、碳税、碳补贴和碳排放配额等。

碳排放定价价格调节机制涉及一些主要的构成因素,如碳交易市场、碳排放评价指标、碳税、碳补贴和碳排放配额等。

(二)弊端分析

(二)弊端分析

在看到eUetS碳交易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其存在的碳定价机制的一般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形成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临不等价碳交易的关键原因。

在看到eUetS碳交易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其存在的碳定价机制的一般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形成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临不等价碳交易的关键原因。

1.缺失合理价格的获取途径。碳排放价格极其不稳定。当在碳排放交易制度下信息不充分时,就无法确定最佳排放总量;即使按照某个标准固定排放总量,但由于排放量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政策当局无法预测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当存在这种不确定性因素时,由于获取合理价格渠道的缺失,会引发市场参与者的战略或投机,许可证价格会遭遇暴涨暴跌的状况。实际上,eUetS由于排放权价格不稳定,因此没有发出正确的价格信号。eUetS中的eUa(eUallowace:欧盟排放配额)的价格,在刚开市后立刻在大约18欧元/吨Co2至30欧元/吨Co2之间进行交易,价格的波动非常剧烈,而且其后的价格变化也不十分稳定。另外,从这个价格与各国的边际减排费用推算结果的相互关系来看,排放权的价格被严重低估。

1.缺失合理价格的获取途径。碳排放价格极其不稳定。当在碳排放交易制度下信息不充分时,就无法确定最佳排放总量;即使按照某个标准固定排放总量,但由于排放量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政策当局无法预测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当存在这种不确定性因素时,由于获取合理价格渠道的缺失,会引发市场参与者的战略或投机,许可证价格会遭遇暴涨暴跌的状况。实际上,eUetS由于排放权价格不稳定,因此没有发出正确的价格信号。eUetS中的eUa(eUallowace:欧盟排放配额)的价格,在刚开市后立刻在大约18欧元/吨Co2至30欧元/吨Co2之间进行交易,价格的波动非常剧烈,而且其后的价格变化也不十分稳定。另外,从这个价格与各国的边际减排费用推算结果的相互关系来看,排放权的价格被严重低估。

2.国际碳商品价格现状隐含着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eUetS价格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排放权价格受到来自市场外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另一类是由于制度和交易机制本身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政治动向、突发性事故或事件以及投机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与排放权折旧期的相互关系和交易机制(选择什么样的交易方法)的影响。一般来说,外部因素往往容易受到关注,但是在制度设计上,尤其是后者的设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如何缓和外部原因的冲击这一问题,也像在金融市场一样得到充分的分析。但是,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善问题更为重要,它不仅会导致该制度的崩溃,而且其低效的结构很可能给其他市场也带来影响。

2.国际碳商品价格现状隐含着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eUetS价格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排放权价格受到来自市场外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另一类是由于制度和交易机制本身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政治动向、突发性事故或事件以及投机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与排放权折旧期的相互关系和交易机制(选择什么样的交易方法)的影响。一般来说,外部因素往往容易受到关注,但是在制度设计上,尤其是后者的设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如何缓和外部原因的冲击这一问题,也像在金融市场一样得到充分的分析。但是,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善问题更为重要,它不仅会导致该制度的崩溃,而且其低效的结构很可能给其他市场也带来影响。

3.基于碳交易机制的局限性,其价格机制形成存在偏差。如同当前的金融风险源于市场机制的缺陷性那样,国际碳交易市场也具有严重局限性。自《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西方经济学家、环保主义者和政客不断鼓吹“碳市场教条”,即出售各种碳信用额度是把资金和技术引向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减排项目的有效途径。然而,国际碳交易市场不是自然形成的,完全是人为制造的,供求机制调节作用较弱,当然在这种特殊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碳商品受供求关系的调节而反应其价值就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了。在当前以美元作为主导的货币体系中,不管是基于配额还是基于项目的碳交易,碳资源货币收入变化是无法替代国内各方面的福利要求的。因此,在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时切忌单纯追求货币收入的“经济增长”,应该以满足国民人文需求的“发展”为目标。

3.基于碳交易机制的局限性,其价格机制形成存在偏差。如同当前的金融风险源于市场机制的缺陷性那样,国际碳交易市场也具有严重局限性。自《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西方经济学家、环保主义者和政客不断鼓吹“碳市场教条”,即出售各种碳信用额度是把资金和技术引向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减排项目的有效途径。然而,国际碳交易市场不是自然形成的,完全是人为制造的,供求机制调节作用较弱,当然在这种特殊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碳商品受供求关系的调节而反应其价值就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了。在当前以美元作为主导的货币体系中,不管是基于配额还是基于项目的碳交易,碳资源货币收入变化是无法替代国内各方面的福利要求的。因此,在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时切忌单纯追求货币收入的“经济增长”,应该以满足国民人文需求的“发展”为目标。

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参与国际碳交易,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参与,相反,积极利用类似当年联合国和关贸总协定的制定过程那样的重新制定世界基本规则的机会,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游戏规则”的制定,而促进自身碳交易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是规避“低碳”陷阱的捷径。

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参与国际碳交易,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参与,相反,积极利用类似当年联合国和关贸总协定的制定过程那样的重新制定世界基本规则的机会,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游戏规则”的制定,而促进自身碳交易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是规避“低碳”陷阱的捷径。

四、中国碳交易定价机制设想

四、中国碳交易定价机制设想

在一个确定的总量下,按简单的经济学原理,有了稀缺性,就可以定价。其实无论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还是美国交易体系,基础都是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碳在欧美市场成为了稀缺资源,就可以形成价格。在中国目前没有形成完整的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前提下,碳暂时还不具备商品的实质性,但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45%的碳强度指标,这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的稀缺性。因此,抓紧建立中国碳交易定价机制,对于中国未来享有国际碳交易主导权具有深远意义。

在一个确定的总量下,按简单的经济学原理,有了稀缺性,就可以定价。其实无论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还是美国交易体系,基础都是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碳在欧美市场成为了稀缺资源,就可以形成价格。在中国目前没有形成完整的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前提下,碳暂时还不具备商品的实质性,但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45%的碳强度指标,这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的稀缺性。因此,抓紧建立中国碳交易定价机制,对于中国未来享有国际碳交易主导权具有深远意义。

(一)交易价格模型设想

(一)交易价格模型设想

根据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中国碳交易价格以中国市场上的碳商品供给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决定的碳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主要考察对象,基于中国碳交易主要受到下列四个因素的影响。

根据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中国碳交易价格以中国市场上的碳商品供给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决定的碳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主要考察对象,基于中国碳交易主要受到下列四个因素的影响。

1.需求因素(D)。由于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因此对碳交易商品的需求量是主要的碳价格影响因素。按照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计算范例,碳交易市场的需求量=配额数量Q1-实际排放量Q2。

1.需求因素(D)。由于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因此对碳交易商品的需求量是主要的碳价格影响因素。按照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计算范例,碳交易市场的需求量=配额数量Q1-实际排放量Q2。

2.供给因素(s)。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配额供给方,此因素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影响当然也不容忽视。在CDm条件下,对碳供给因素的影响构成主要是项目成本(c1)、项目文件开发成本(c2)、谈判成本(C3)和合格性审定成本(C3)等等。

2.供给因素(s)。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配额供给方,此因素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影响当然也不容忽视。在CDm条件下,对碳供给因素的影响构成主要是项目成本(c1)、项目文件开发成本(c2)、谈判成本(C3)和合格性审定成本(C3)等等。

3.市场因素(m)。基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期货市场,未开发出相应的碳排衍生品,碳价格信号滞后,这是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中最难把握也是最敏感的因素。

3.市场因素(m)。基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期货市场,未开发出相应的碳排衍生品,碳价格信号滞后,这是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中最难把握也是最敏感的因素。

4.政府限价因素(G)。我国政府限价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的规定,CeR价格在项目设计之初必须由国家发改委审批。

4.政府限价因素(G)。我国政府限价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的规定,CeR价格在项目设计之初必须由国家发改委审批。

基于上述分析,构建碳价格函数模型如下:

基于上述分析,构建碳价格函数模型如下:

pc=F{f(D(Q1,Q2))f(S(C1,C2,C3,C4……)) f(m)f(G)}

pc=F{f(D(Q1,Q2))f(S(C1,C2,C3,C4……)) f(m)f(G)}

(二)运行条件

(二)运行条件

1.制度基础。由于碳价格计算基础之一是碳排放的总量控制,在现有的国际社会碳强度承诺的基础之上,通过某种技术或某种手段把碳强度指标转换为总量指标,从而形成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分人均、人均GDp和行业先进标准等来作为参考指标逐步建立碳交易分配机制;建立涉及碳商品成本核定的碳源和碳汇的交易机制;各级政府有效监管、交易主体的自我监管以及第i方监管三个层次同时推进碳交易监管机制。

1.制度基础。由于碳价格计算基础之一是碳排放的总量控制,在现有的国际社会碳强度承诺的基础之上,通过某种技术或某种手段把碳强度指标转换为总量指标,从而形成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分人均、人均GDp和行业先进标准等来作为参考指标逐步建立碳交易分配机制;建立涉及碳商品成本核定的碳源和碳汇的交易机制;各级政府有效监管、交易主体的自我监管以及第i方监管三个层次同时推进碳交易监管机制。

2.碳价格实现场所。只有在统一的市场中,碳价格交易机制才能不断完善和实现创新,整合资源,发挥最大功效。当今各省市纷纷建立起环境能源交易所、节能减排交易所和排污权交易所等交易平台,笔者认为,可以采用“6+1”模式设立交易平台,即以中国当前碳交易基础较好的6个区域性和1个国家性的交易平台。政府可积极培育统一的交易市场,一方面可以保证市场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对交易所进行管理。

2.碳价格实现场所。只有在统一的市场中,碳价格交易机制才能不断完善和实现创新,整合资源,发挥最大功效。当今各省市纷纷建立起环境能源交易所、节能减排交易所和排污权交易所等交易平台,笔者认为,可以采用“6+1”模式设立交易平台,即以中国当前碳交易基础较好的6个区域性和1个国家性的交易平台。政府可积极培育统一的交易市场,一方面可以保证市场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对交易所进行管理。

3.具有公权力的碳排放国家登记机关。登记制度可以使排放权的准入获得权利公示,使社会公众从登记资料中获得相关信息,还可以衍生出监督管理的功能以及权属变动和交割结算等功能。在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一种倾向,即利用排放权交易洗钱,为了避免这一倾向,应要求这一系统必须披露与排放权交易有关的真正受益人以及相关信息。

3.具有公权力的碳排放国家登记机关。登记制度可以使排放权的准入获得权利公示,使社会公众从登记资料中获得相关信息,还可以衍生出监督管理的功能以及权属变动和交割结算等功能。在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一种倾向,即利用排放权交易洗钱,为了避免这一倾向,应要求这一系统必须披露与排放权交易有关的真正受益人以及相关信息。

4.碳期货交易。实现期货价差的套利,既可以保持价格体系的稳定也可以规避风险。交易主体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利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反向操作进行盈亏相抵来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碳期货、期权交易必须建立排放权的标准化合约,其包含产品上市价、合同类别、价格变化标准、交割价格、上市方式和清算机构等项目。

4.碳期货交易。实现期货价差的套利,既可以保持价格体系的稳定也可以规避风险。交易主体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利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反向操作进行盈亏相抵来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碳期货、期权交易必须建立排放权的标准化合约,其包含产品上市价、合同类别、价格变化标准、交割价格、上市方式和清算机构等项目。

5.建立碳经纪人制度。一般投资者在从事碳交易时,对项目的来源、标准、认证、认购资金去向和VeRS的存续等是没有能力与精力去调查和了解的,碳交易是需要经纪人制度的。碳经纪人需要具备极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知识,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持有从业资格。如同证券经纪人、房产经纪人一样,投资者与项目开发者或企业间,需要碳经纪人的中介服务。监管机构可鼓励培育成立排放权交易协会,从事碳经纪人的培训与认证工作。

5.建立碳经纪人制度。一般投资者在从事碳交易时,对项目的来源、标准、认证、认购资金去向和VeRS的存续等是没有能力与精力去调查和了解的,碳交易是需要经纪人制度的。碳经纪人需要具备极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知识,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持有从业资格。如同证券经纪人、房产经纪人一样,投资者与项目开发者或企业间,需要碳经纪人的中介服务。监管机构可鼓励培育成立排放权交易协会,从事碳经纪人的培训与认证工作。

存入我的阅览室

关注的是欧盟的价格体系。关注的是欧盟的价格体系。

(一)欧盟碳排放定价模型

(一)欧盟碳排放定价模型

eUetS的关键是碳排放定价模式。碳排放定价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产品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碳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它建立在碳排放定价基础上,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

eUetS的关键是碳排放定价模式。碳排放定价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产品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碳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它建立在碳排放定价基础上,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

主要数量模式是:剩余碳排放碳定价=剩余碳排放量×碳强度系数×价格指数

主要数量模式是:剩余碳排放碳定价=剩余碳排放量×碳强度系数×价格指数

1.剩余碳排放量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碳排放配额的差值。

1.剩余碳排放量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碳排放配额的差值。

2.这里碳排放量应理解为动态的,是指每单位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

2.这里碳排放量应理解为动态的,是指每单位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

3.碳强度系数是指单位物品在单位时间内燃料或其它条件下释放出来的以Co2为主的碳量。b>2为主的碳量。

4.价格指数是指一组固定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价格的变动情况。

4.价格指数是指一组固定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价格的变动情况。

碳排放定价价格调节机制涉及一些主要的构成因素,如碳交易市场、碳排放评价指标、碳税、碳补贴和碳排放配额等。

碳排放定价价格调节机制涉及一些主要的构成因素,如碳交易市场、碳排放评价指标、碳税、碳补贴和碳排放配额等。

(二)弊端分析

(二)弊端分析

在看到eUetS碳交易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其存在的碳定价机制的一般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形成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临不等价碳交易的关键原因。

在看到eUetS碳交易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其存在的碳定价机制的一般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形成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临不等价碳交易的关键原因。

1.缺失合理价格的获取途径。碳排放价格极其不稳定。当在碳排放交易制度下信息不充分时,就无法确定最佳排放总量;即使按照某个标准固定排放总量,但由于排放量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政策当局无法预测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当存在这种不确定性因素时,由于获取合理价格渠道的缺失,会引发市场参与者的战略或投机,许可证价格会遭遇暴涨暴跌的状况。实际上,eUetS由于排放权价格不稳定,因此没有发出正确的价格信号。eUetS中的eUa(eUallowace:欧盟排放配额)的价格,在刚开市后立刻在大约18欧元/吨Co2至30欧元/吨Co2之间进行交易,价格的波动非常剧烈,而且其后的价格变化也不十分稳定。另外,从这个价格与各国的边际减排费用推算结果的相互关系来看,排放权的价格被严重低估。

1.缺失合理价格的获取途径。碳排放价格极其不稳定。当在碳排放交易制度下信息不充分时,就无法确定最佳排放总量;即使按照某个标准固定排放总量,但由于排放量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政策当局无法预测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当存在这种不确定性因素时,由于获取合理价格渠道的缺失,会引发市场参与者的战略或投机,许可证价格会遭遇暴涨暴跌的状况。实际上,eUetS由于排放权价格不稳定,因此没有发出正确的价格信号。eUetS中的eUa(eUallowace:欧盟排放配额)的价格,在刚开市后立刻在大约18欧元/吨Co2至30欧元/吨Co2之间进行交易,价格的波动非常剧烈,而且其后的价格变化也不十分稳定。另外,从这个价格与各国的边际减排费用推算结果的相互关系来看,排放权的价格被严重低估。

2.国际碳商品价格现状隐含着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eUetS价格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排放权价格受到来自市场外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另一类是由于制度和交易机制本身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政治动向、突发性事故或事件以及投机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与排放权折旧期的相互关系和交易机制(选择什么样的交易方法)的影响。一般来说,外部因素往往容易受到关注,但是在制度设计上,尤其是后者的设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如何缓和外部原因的冲击这一问题,也像在金融市场一样得到充分的分析。但是,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善问题更为重要,它不仅会导致该制度的崩溃,而且其低效的结构很可能给其他市场也带来影响。

2.国际碳商品价格现状隐含着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eUetS价格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排放权价格受到来自市场外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另一类是由于制度和交易机制本身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政治动向、突发性事故或事件以及投机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与排放权折旧期的相互关系和交易机制(选择什么样的交易方法)的影响。一般来说,外部因素往往容易受到关注,但是在制度设计上,尤其是后者的设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如何缓和外部原因的冲击这一问题,也像在金融市场一样得到充分的分析。但是,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善问题更为重要,它不仅会导致该制度的崩溃,而且其低效的结构很可能给其他市场也带来影响。

3.基于碳交易机制的局限性,其价格机制形成存在偏差。如同当前的金融风险源于市场机制的缺陷性那样,国际碳交易市场也具有严重局限性。自《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西方经济学家、环保主义者和政客不断鼓吹“碳市场教条”,即出售各种碳信用额度是把资金和技术引向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减排项目的有效途径。然而,国际碳交易市场不是自然形成的,完全是人为制造的,供求机制调节作用较弱,当然在这种特殊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碳商品受供求关系的调节而反应其价值就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了。在当前以美元作为主导的货币体系中,不管是基于配额还是基于项目的碳交易,碳资源货币收入变化是无法替代国内各方面的福利要求的。因此,在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时切忌单纯追求货币收入的“经济增长”,应该以满足国民人文需求的“发展”为目标。

3.基于碳交易机制的局限性,其价格机制形成存在偏差。如同当前的金融风险源于市场机制的缺陷性那样,国际碳交易市场也具有严重局限性。自《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西方经济学家、环保主义者和政客不断鼓吹“碳市场教条”,即出售各种碳信用额度是把资金和技术引向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减排项目的有效途径。然而,国际碳交易市场不是自然形成的,完全是人为制造的,供求机制调节作用较弱,当然在这种特殊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碳商品受供求关系的调节而反应其价值就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了。在当前以美元作为主导的货币体系中,不管是基于配额还是基于项目的碳交易,碳资源货币收入变化是无法替代国内各方面的福利要求的。因此,在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时切忌单纯追求货币收入的“经济增长”,应该以满足国民人文需求的“发展”为目标。

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参与国际碳交易,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参与,相反,积极利用类似当年联合国和关贸总协定的制定过程那样的重新制定世界基本规则的机会,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游戏规则”的制定,而促进自身碳交易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是规避“低碳”陷阱的捷径。

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参与国际碳交易,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参与,相反,积极利用类似当年联合国和关贸总协定的制定过程那样的重新制定世界基本规则的机会,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游戏规则”的制定,而促进自身碳交易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是规避“低碳”陷阱的捷径。

四、中国碳交易定价机制设想

四、中国碳交易定价机制设想

在一个确定的总量下,按简单的经济学原理,有了稀缺性,就可以定价。其实无论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还是美国交易体系,基础都是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碳在欧美市场成为了稀缺资源,就可以形成价格。在中国目前没有形成完整的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前提下,碳暂时还不具备商品的实质性,但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45%的碳强度指标,这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的稀缺性。因此,抓紧建立中国碳交易定价机制,对于中国未来享有国际碳交易主导权具有深远意义。台了45%的碳强度指标,这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的稀缺性。因此,抓紧建立中国碳交易定价机制,对于中国未来享有国际碳交易主导权具有深远意义。

(一)交易价格模型设想

(一)交易价格模型设想

根据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中国碳交易价格以中国市场上的碳商品供给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决定的碳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主要考察对象,基于中国碳交易主要受到下列四个因素的影响。

根据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中国碳交易价格以中国市场上的碳商品供给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决定的碳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主要考察对象,基于中国碳交易主要受到下列四个因素的影响。

1.需求因素(D)。由于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因此对碳交易商品的需求量是主要的碳价格影响因素。按照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计算范例,碳交易市场的需求量=配额数量Q1-实际排放量Q2。

1.需求因素(D)。由于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因此对碳交易商品的需求量是主要的碳价格影响因素。按照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计算范例,碳交易市场的需求量=配额数量Q1-实际排放量Q2。

2.供给因素(s)。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配额供给方,此因素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影响当然也不容忽视。在CDm条件下,对碳供给因素的影响构成主要是项目成本(c1)、项目文件开发成本(c2)、谈判成本(C3)和合格性审定成本(C3)等等。

2.供给因素(s)。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配额供给方,此因素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影响当然也不容忽视。在CDm条件下,对碳供给因素的影响构成主要是项目成本(c1)、项目文件开发成本(c2)、谈判成本(C3)和合格性审定成本(C3)等等。

3.市场因素(m)。基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期货市场,未开发出相应的碳排衍生品,碳价格信号滞后,这是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中最难把握也是最敏感的因素。

3.市场因素(m)。基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期货市场,未开发出相应的碳排衍生品,碳价格信号滞后,这是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中最难把握也是最敏感的因素。

4.政府限价因素(G)。我国政府限价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的规定,CeR价格在项目设计之初必须由国家发改委审批。

4.政府限价因素(G)。我国政府限价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的规定,CeR价格在项目设计之初必须由国家发改委审批。

基于上述分析,构建碳价格函数模型如下:

基于上述分析,构建碳价格函数模型如下:

pc=F{f(D(Q1,Q2))f(S(C1,C2,C3,C4……)) f(m)f(G)}

pc=F{f(D(Q1,Q2))f(S(C1,C2,C3,C4……)) f(m)f(G)}

(二)运行条件

(二)运行条件

1.制度基础。由于碳价格计算基础之一是碳排放的总量控制,在现有的国际社会碳强度承诺的基础之上,通过某种技术或某种手段把碳强度指标转换为总量指标,从而形成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分人均、人均GDp和行业先进标准等来作为参考指标逐步建立碳交易分配机制;建立涉及碳商品成本核定的碳源和碳汇的交易机制;各级政府有效监管、交易主体的自我监管以及第i方监管三个层次同时推进碳交易监管机制。

1.制度基础。由于碳价格计算基础之一是碳排放的总量控制,在现有的国际社会碳强度承诺的基础之上,通过某种技术或某种手段把碳强度指标转换为总量指标,从而形成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分人均、人均GDp和行业先进标准等来作为参考指标逐步建立碳交易分配机制;建立涉及碳商品成本核定的碳源和碳汇的交易机制;各级政府有效监管、交易主体的自我监管以及第i方监管三个层次同时推进碳交易监管机制。

2.碳价格实现场所。只有在统一的市场中,碳价格交易机制才能不断完善和实现创新,整合资源,发挥最大功效。当今各省市纷纷建立起环境能源交易所、节能减排交易所和排污权交易所等交易平台,笔者认为,可以采用“6+1”模式设立交易平台,即以中国当前碳交易基础较好的6个区域性和1个国家性的交易平台。政府可积极培育统一的交易市场,一方面可以保证市场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对交易所进行管理。

2.碳价格实现场所。只有在统一的市场中,碳价格交易机制才能不断完善和实现创新,整合资源,发挥最大功效。当今各省市纷纷建立起环境能源交易所、节能减排交易所和排污权交易所等交易平台,笔者认为,可以采用“6+1”模式设立交易平台,即以中国当前碳交易基础较好的6个区域性和1个国家性的交易平台。政府可积极培育统一的交易市场,一方面可以保证市场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对交易所进行管理。

3.具有公权力的碳排放国家登记机关。登记制度可以使排放权的准入获得权利公示,使社会公众从登记资料中获得相关信息,还可以衍生出监督管理的功能以及权属变动和交割结算等功能。在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一种倾向,即利用排放权交易洗钱,为了避免这一倾向,应要求这一系统必须披露与排放权交易有关的真正受益人以及相关信息。

3.具有公权力的碳排放国家登记机关。登记制度可以使排放权的准入获得权利公示,使社会公众从登记资料中获得相关信息,还可以衍生出监督管理的功能以及权属变动和交割结算等功能。在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一种倾向,即利用排放权交易洗钱,为了避免这一倾向,应要求这一系统必须披露与排放权交易有关的真正受益人以及相关信息。

4.碳期货交易。实现期货价差的套利,既可以保持价格体系的稳定也可以规避风险。交易主体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利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反向操作进行盈亏相抵来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碳期货、期权交易必须建立排放权的标准化合约,其包含产品上市价、合同类别、价格变化标准、交割价格、上市方式和清算机构等项目。

4.碳期货交易。实现期货价差的套利,既可以保持价格体系的稳定也可以规避风险。交易主体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利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反向操作进行盈亏相抵来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碳期货、期权交易必须建立排放权的标准化合约,其包含产品上市价、合同类别、价格变化标准、交割价格、上市方式和清算机构等项目。

5.建立碳经纪人制度。一般投资者在从事碳交易时,对项目的来源、标准、认证、认购资金去向和VeRS的存续等是没有能力与精力去调查和了解的,碳交易是需要经纪人制度的。碳经纪人需要具备极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知识,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持有从业资格。如同证券经纪人、房产经纪人一样,投资者与项目开发者或企业间,需要碳经纪人的中介服务。监管机构可鼓励培育成立排放权交易协会,从事碳经纪人的培训与认证工作。

碳中和的建议篇2

   关键词:运动营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补水;电解质;营养补充剂

   中图分类号:G804.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8—0054—07

   在2012年第59届美国运动医学(aCSm)年会上,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营养和运动科学系的melindamanore教授作为受邀的荣誉演讲者回顾了美国运动营养研究发展的历程。在过去将近30年里,运动营养作为一门科学,从开始有意识进行肝糖负载到如今科学验证增进机能的各种增补剂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运动员的所食所饮与其健康、身体重量和成分、运动中能量供给、运动后恢复时间、大赛中运动成绩,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强度的运动训练除了可以提高运动成绩,也有可能会因为增加了脱水的可能性和加大对营养素的需求而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正确的营养可以让各种年龄阶段的人最大限度地维持高强度的运动状态。本文跟据aCSm年会上melindamanore教授的演讲,以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历年来提供的运动员饮食营养标准和具有发展标志性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以主要的营养素为讨论重点,回顾了近30年来美国运动营养研究的变化和进步。

   1碳水化合物

   1982年,Felig等人发现,健康男性以60%~65%最大摄氧量的强度骑功率自行车会造成血糖浓度低于45mg/dL,而低于50mg/dL的血糖水平就被定义为低血糖。1984年,Sherman和Costill指出,限制马拉松成绩的因素除了存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外,肌肉内外的能源储备和利用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导致马拉松运动员疲劳的基本原因是肌糖原耗竭。随后,Fielding和Costill等人发现,每30min补充10.75g糖可在4h的骑车运动中使血糖水平维持在90mg/dL,虽然跟对照组相比,肌糖原的利用率并没有变化,但是4h结束后的全力冲刺时间显着增加。1986年,Coyle和ivy等人证实,运动中补糖可以使耐力自行车运动员在70%最大摄氧量的强度下的运动时间延长1h,这种延长的运动时间来自于机体可利用除肌糖原外的其它能源物质的能力,主要是由于补充的糖维持了血糖水平从而支持了糖的氧化供能。随后在1987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开始关注运动员的饮食,建议运动员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占摄入总能量的50%~55%;在训练中,运动员可摄入高糖饮食,并且建议耐力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糖原负载,包括低糖饮食加高强度训练3~4d,然后进行3~4d的高糖饮食加休息。

   1993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对于运动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又有了更细化的建议。一般情况下,建议运动员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占摄入总能量的60%~65%;如果耐力运动员需要连续几天大强度训练或者连续几天参加耐力运动赛事,他们所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则应该提供摄入总能量的65%~70%。不管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是多少,如果想要维持最佳的肌糖原储备状态,运动员每日应该摄入至少500—800g碳水化合物(合2000—3200kC)。充足的肌糖原储备可在运动中延迟疲劳和提高耐力运动成绩。这时传统的糖原负载理论开始受到了质疑。虽然传统的糖原负载理论被证实可以有效地提高糖原储备,但是消弱了运动员在赛前进行高强度训练的能力,并且有可能引发身体不适和健康隐患。经过改善的糖原负载理论建议在长时间耐力运动赛事前(一般为持续90min以上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应进行至少3d的高糖饮食,每日摄入800g或者每千克体重6~10g碳水化合物,结合一星期的强度渐减的训练计划(taperedworkout),在赛前1d彻底休息。新的糖原负载理论在提高糖原储备的同时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因此可长时间的重复使用。为了确保能量储备不会成为限制运动能力的因素之一,1993年的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对于运动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营养需求做了细致的分类建议。在赛前或运动前2~6h内,建议运动员应摄入85-200g的碳水化合物,食物的选择上应选择运动员熟悉的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低脂和低蛋白质的食物。如果运动员经常在赛前紧张不安甚至引起肠胃不适,则可选择液态的碳水化合物运动补剂。在赛前或运动前5~10min,选择摄入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的液态运动补剂可维持血糖水平。运动中,如果时间持续在1h以上,少量的摄入碳水化合物可以延迟疲劳。研究建议每30min摄入24g碳水化合物最为合适。赛后或运动后摄入碳水化合物则可以促进肌糖原的重新合成。研究证明,运动后即刻、2h内摄入600g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最大程度的加速肌糖原的合成速度。因此,运动员应在运动后尽早开始碳水化合物的营养补充。

   2000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提出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建议又有所不同。专家们认为,运动中能量物质的使用情况决定于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运动员的性别和运动前的营养状况。如果所有其它条件一致的话,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碳水化合物参与供能的比例也在增加,并且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供能形式也会渐渐从肌糖原转为血糖。专家们认为,过去提倡的应占能量摄入60%以上高糖饮食的建议很可能会误导大众。比如摄入的总能量为4000~5000kC,500~600g碳水化合物可提供量50%总能量,这个量已足够维持每日肌糖原的储备。如果摄入的总能量为2000kC,即使摄入250—300g碳水化合物已经占总能量的60%,而这个量对于维持糖原储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专家们建议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该根据运动员个体的体型、重量、身体成分、所从事的运动类型和运动员的性别而不同,一般建议每千克体重摄入6~10g碳水化合物。对于运动前后不同时间的营养补充,美国饮食营养协会也给出了较详细的指导。建议运动前饮食摄入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含适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和纤维素,以此来维持最佳血糖水平,促进肠胃排空和最小化肠胃不适。运动中,为了补充已经消耗的能量,应每小时摄入30~60g碳水化合物以维持血糖水平,这对于需要连续运动1h以上的耐力运动员尤其重要。运动后。营养补充的目的是促进肌糖原的重新合成和加速运动后的恢复。在耗尽肌糖原的大强度运动后的30min内应补充每千克体重1.5g的碳水化合物,随后每两小时应重复补充等量碳水化合物,如此在运动后4~6h的补充将足以恢复肌糖原储备。

   2009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对于运动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建议与2000年的一致,认为应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所从事的运动特点而给与不同的标准)。同样,运动前的饮食建议以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主,适量蛋白质和低脂、低纤维素的食物。研究表明,运动前3—4h摄入碳水化合物,可提高运动成绩的最佳量为200~300g左右。对于恢复时间短暂的运动员,运动后同样建议即刻30min内摄入每千克体重1.0~1.5g碳水化合物,随后每两小时重复补充等量碳水化合物至运动后4~6h。研究发现葡萄糖和蔗糖对于运动后促进肌糖原合成比果糖更为有效。对于运动中的营养补充,美国饮食营养协会这次给与了更为详细的建议。研究发现摄入碳水化合物浓度为6%~8%的运动饮料有益于连续运动1h或以下的耐力项目;而对于连续运动1h以上的项目,建议每小时摄入30~60g碳水化合物,大概合每千克体重0.7g。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以葡萄糖为主,单独摄入果糖效果不佳并有可能引起腹泻,然而葡萄糖、果糖和其它单糖以及麦芽糊精的混合碳水化合物却同样有效。

   2蛋白质

   20世纪,运动员对于蛋白质的需求量是否与常人有异一直倍受争议。1987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建议,运动员每日摄入每千克体重1.0g蛋白质,这也是正常人所需要的量,协会并且指出额外的蛋白质摄入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并无任何促进作用。然而,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为了维持氮平衡,参加大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摄入蛋白质的量应超过建议常人的每日摄取量。1993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提出取得最大化正氮平衡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1.5g,而限制蛋白质正氮平衡的主要因素是能量摄入不足而非蛋白质摄入不足。因此,想要增长肌肉的运动员应当首先通过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保证充足的能量储备,其次才是检查蛋白质的摄入是否合理。另外,研究指出,平衡饮食可以确保运动员获得足够的蛋白质,而额外的高蛋白质/氨基酸食物或营养品的补充并不能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或者肌肉的生长,相反,还有可能对身体健康和运动成绩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摄入的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通过泌尿系统排除其代谢终产物,额外的代谢负担容易造成身体脱水;另一方面,体内过剩的氨基酸会被转化为脂肪储存下来。因此,当时的专家们并不推崇运动员摄入正常饮食以外的蛋白质/氨基酸补品。

碳中和的建议篇3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主要体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以及哥本哈根宣言中。在此背景下,我国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自身资源禀赋的压力,必须要从国家战略高度着手,通过宏观政策调控、微观主体引导和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几个方面来进行应对。

关键词:

低碳;规则;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07702

[HJ1.35mm]

1低碳经济的起源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造成的严重威胁是低碳经济产生的大背景。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问题不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除了化学烟雾和酸雨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亦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伴随着各国政府及民众对上述问题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低碳经济这一理念始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的概念。在这本白皮书中,英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以实现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的目标。白皮书要求通过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以更少的碳排放获取更多的经济产出。

伴随着实践的发展,低碳经济逐渐的被赋予越来越深刻的内涵,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当前,大多数学者认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中国,低碳经济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我国最早涉及低碳经济的政策文件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07年7月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而根据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在2010年5月编写的的《中国碳评估报告》中指出了低碳经济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分别是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高能源效率与低排放;降低化石燃料生产与消耗;商品与服务中的碳强度低;碳交易、金融与税收措施;低碳投资;能源安全;可持续性等。

2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社会逐步接受低碳的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以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状态。人们意识到此前经济发展模式的破坏性后果,为了对人类自身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负责,发展模式低碳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开发可替代性能源、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等低碳化措施可以缓解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巩固国家能源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2008年,低碳行业的收入增幅仍达到75%,并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也使人们在反思既有发展模式的同时,感受到了低碳经济的巨大驱动力,从而更有意愿推进经济结构的低碳化调整。面对巨大的潜在利益,各国意识到,只有主动致力于能源、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参与制定以低碳经济为主的生态文明游戏规则,才能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引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

3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

随着各国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在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在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经济增长与低碳路径选择的矛盾,这也为各个国家的微观经济主体在低碳经济的实现过程中带来了困惑。就此,一些被大多数国家所认可的国际性公约、文件、宣言等的签署为各个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制度性保障和标准体系,也就此形成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这主要体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以及哥本哈根宣言中。

3.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5月9日在纽约通过,并于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供与会各国签署。其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具备法律约束力。公约的目的在于控制大气中Co2、CH4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不破坏气候系统的水平上。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公约要求发达国家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已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确保粮食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2《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通过,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做出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具体实施规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环保协议。其宗旨在于通过国际社会的密切合作保护环境,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在议定书中根据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规定,38个工业发达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的承诺期内,把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排放水平平均降低大约5.2%,并对各个国家规定了具体的减排任务。由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美国一直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而《京都议定书》又必须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后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所以直至2005年2月16日,才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首次出现。

3.3 巴厘岛路线图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会议第13次会议上,经过两周的激烈交锋,最终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确立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之下的双轨并进的谈判安排。其主要包括减缓、适应、技术和资金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个缔约方还通过了《巴厘岛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公约》的发达国家缔约方依据各自的国情,承担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或行动;同时计划还要求发展中国开展温室气体减缓行动,发展中国家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在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国内减缓排放行动,由发达国提供支持。各缔约方通过了《巴厘岛行动计划》(Bali action plan),同意在《公约》之下启动旨在加强《公约》实施的谈判进程。

3.4哥本哈根宣言

哥本哈根会议的目的是为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然而在此次会议最终,仅出台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声明即《哥本哈根协议》。但是该协议依然在指导各国的减排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根据UnFCCC官方网站的信息,在各国向联合国递交减排承诺的最后期限2010年1月31日之前,共计65个国家和地区向联合国递交了减排承诺。这些国家的排放总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78%,主要排放国都承诺了各自的减排量和减排方式。欧美国家的承诺减排幅度在18.9%到24.7之间。按照各国提交的减排承诺,36个欧美国家到2020年,总计减排33.6亿到43.8亿吨二氧化碳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18.9%到24.7%。

4我国面临的压力和应对措施

4.1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不仅被看成了全球低碳经济新起点,更被看做是全球制定低碳经济规则的新角逐。欧美国家的减排目标几乎都附带了条件,主要是两个,一是要形成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全球减排协议;二是主要排放国要承诺绝对减排量。这两条实际上都是针对中国和印度的,尤其是中国。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排放国之一,而且排放量增长迅速,发达国家对我国可能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1)在各种国际场合制造舆论,要求我国承担气候变化的责任;(2)要求我国海外企业遵守所在国的碳排放限额,进行碳披露;(3)要求我国出口商品进行碳披露,对没有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商品征收碳关税,或者禁止进口;(4)要求在我国的外资企业减少或不采购未进行碳披露的中国产品,要求我国按普遍的标准和方式在企业之间分配放额度,并敦促企业遵守排放限额,进行碳披露;等等。

4.2国内资源禀赋的压力

即便不考虑来自国际上的压力,仅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继续增加碳排放量也不是长久之计。碳排放量的增长,不仅意味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同时还意味着对其他地球资源的巨大消耗,包括石油、粮食、铁矿石和淡水资源等。中国的巨大产能必然需要有充足的基础资源作为支撑,资源价格节节攀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众所周知,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其实质相当于所有我们的出口贸易对象国在瓜分我们国家的自然资源,这必将为我们的后裔子孙带来祸患无穷。

4.3我国的应对措施

面对来自于发达国家的国际压力,我国一定要掌握“碳排放”标准的话语权。面对低碳发展所引起的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变化,我国应选择适当的时间承诺减排限额,参与世界低碳发展,一方面打掉职责、赢得舆论,占领国际道德高地,相应的要求发达国家承诺更多的减排份额;另外一方面,可以获得各类低碳经济游戏规则制定的话语权,进而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赢得时间。

事实上,无论我国是否对减排限额做出承诺,我国都会选择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的发展之路。因为我们所面临的资源禀赋的压力已经在说明走低碳发展之路刻不容缓。鉴于此,笔者给出如下建议。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要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着手,制定低碳发展的国家战略。具体规划上,可以从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政策倾斜等方面来落实。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低碳产业发展,同时,可以采取征收碳税等形式提高那些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进入壁垒,做到奖惩并用,以达到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目的。其次,从微观层面上,鼓励企业开发适合低碳发展的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再次,可以鼓励商业银行为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企业创造融资便利,必要的时候政府可以出面做担保或是给与一定的贴息补贴等。最后,政府要积极发展我国的碳金融市场,通过鼓励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创新,指导构建恰当的碳金融市场结构,制定合理的碳金融市场监督机制,旨在达到利用市场手段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建华.低碳金融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碳中和的建议篇4

一、林业碳汇及其发展

1、林业碳汇的起源。碳汇本是自然科学的专业术语,是指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的过程。由于这一过程对减少温室气体、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而被引入到《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中来,同时具备了社会经济属性。《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延伸,规定了工业化国家(又称附件1国家)在第一个承诺期内(2008―2012年)应将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至少比1990年(基准年)减少5.2%。为帮助附件1国家实现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设定了排放权贸易(et)、联合履约(Ji)、清洁发展机制(CDm)3种履约机制,直接催生了国际碳交易市场,推动了国际碳贸易的发展。在这一框架下,碳汇被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林业碳汇是指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活动,增强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2、林业碳汇交易的发展。随着第一个承诺期的到来,全球碳交易发展迅速。据碳监测组织2008年3月中旬预计,全球2008年碳交易市场价值为920亿美元。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最近预测,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但在这些碳市场交易中,大都是减少排放的工业项目,林业碳汇项目所占比例较少。目前,全世界只有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是唯一的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在京都市场外,还存在着不受《京都议定书》规则限制的“非京都市场”(志愿市场),主要是由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府立法,实施减排规定或启动碳交易。这些市场主要进行工业减排项目的交易,林业碳汇项目所占比例也同样很小。

3、林业碳汇交易的制约因素。从理论上说,通过造林增加碳汇即能减少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全球气候变化,成本低、易实施、能见效,但在碳交易中却受到诸多制约。一是可交易总量低,林业碳汇可用于抵减的排放量不能超过发达国家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只占总减排量的19.2%。二是对林地要求苛刻,造林项目要求在50年以来的无林地上进行,再造林项目要求在曾经为林地、而后退化为无林地的地上进行,而且这些土地是1990年以来的无林地。三是交易规则复杂,林业碳汇项目除了满足上述对土地的基本要求外,还需要制定方法学、证明额外性、避免碳泄漏等。此外,项目要经过参与国政府和主管机构批准,还要由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派指定的审核机构(Doe)进行核证,最后由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批准,才可进行真正的交易。因此,包括“非京都市场”在内的碳汇造林项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审定、计量和核证,一般造林以及低效林改造等所产生的碳汇都是不可以交易的。

二、林业碳汇为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提供了可能

1、林业碳汇是生态服务的重要功能。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对稳定全球生态平衡发挥着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空气净化、风沙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功能,吸收二氧化碳、抑制气候变暖是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据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中57%的碳都储存在森林中,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都来源于森林。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通过造林营林,增加森林面积可以达到间接减排的效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

2、碳汇交易可以补偿生态效益的外溢。尽管目前CDm机制下的全球林业碳汇交易还比较少,但碳汇的交易机制证明了森林的生态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实现价值补偿,从而使得具有很强外部性特征的森林生态效益通过交易实现效益内部化。为社会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森林通过市场机制找到了除政府以外的买家,这为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提供了有益启示。在以造林营林为主的生态建设中引入林业碳汇机制,将促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化,进一步改进我国正在实施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建立长期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三、促进北京市林业碳汇发展的几点建议

2004年底,北京市启动实施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使1000多万亩集体生态林得到管护,4.6万名农民实现了养山就业。这种补偿的对象主要是生态林管护员,是不完全的工资性补偿,并没有真正体现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受益者付费”的原则。然而,森林的生态效益难以量化,完全由政府补偿也难以承担,在短期内也难以实现。借鉴碳汇交易机制,面向社会出售可量化、可交易的林业碳汇,实现对森林生态效益的部分补偿却是切实可行的。

1、与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明晰碳汇产权。明晰产权是林业碳汇进行交易的前提,也是生态补偿进入市场化的前提。当前,我市正在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生态公益林实行“均股不分山,均利不分林”、“确权入股,确权确利”。林业碳汇与林权都派生于森林资源的经济属性,二者不可分割,同时共存于一体。在推行林权制度改革时,要加强宣传林业的碳汇功能,在明晰林权权属的同时,将林业碳汇权属捆绑确定,在个人股权证上同时注明林业碳汇股权。

2、与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发展志愿市场。当前北京市实施的碳汇造林项目,严格说与全球碳汇市场毫无关系,只是借用这种机制推行的社会捐资造林,可以说是一种志愿市场。于今年4月4日启动的房山青龙湖镇碳汇林项目由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出资300万元营建;八达岭林场碳汇林项目则是全国第一个民间公众捐资开展的碳汇造林项目。为促进碳汇志愿市场的发展,6月26日,北京市正式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专门管理北京市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为林业碳汇造林营林等活动所捐赠的资金,为社会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实现社会责任搭建了开放的融资平台,是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一种新形式。建议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更多的社会公众自愿加入到造林吸碳活动中来。

3、与企业减排考核相结合,发展强制市场。林业碳汇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一种间接措施,尽管目前我国还不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但作为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一直致力于减排工作。目前,我国已将二氧化硫减排纳入考核指标,二氧化碳强制性减排将是大势所趋。因此,建议北京市率先启动企业二氧化碳减排责任制,与工业减排同等考核,对于完不成减排指标的,可以出资购买碳汇指标用于抵消核定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促进区域内部碳汇市场的发展。

碳中和的建议篇5

论文关键词:低碳,温室效应,经济,日本

 

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过了大自然可吸收量的两倍,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在未来数十年内仍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实现低碳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得到全球各国的认可。

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以抑制全球变暖。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计,从1990年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4℃—5.8℃。也就是说,京都议定书如果能被彻底完全的执行,到2050年之前仅可以把气温的升幅减少0.02℃—0.28℃。

2005年在英国苏格兰鹰谷召开的八国首脑会议上,气候变化成为G8峰会的核心议题。此后,在2007年德国海利根达姆G8峰会和2008年意大利拉奎拉G8峰会上,气候变化问题都成为核心议题。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12月7日在哥本哈根拉开帷幕,本次会议就2012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事宜做出安排。

2010年11月5日,负责气候变化问题的秘书长高级咨询小组向潘基文秘书长提交了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按照2009年12月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以前温室效应,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然而,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做出的减排承诺与科学家提出的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二、日本低碳革命的发起与进展

日本是典型的岛国,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能源也非常有限。这迫使日本极为重视新能源开发,日本正在把低碳政策作为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致力于推行低碳社会。低碳革命政策的推出,并非日本政府的权宜之计,它早已建立在对相关问题深入研究基础之上。作为2008年八国峰会的主席国,日本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建设低碳社会。

日本是最早推行太阳能政策的国家。1974年日本执行了“阳光计划”,把太阳能、地热、煤炭、氢能源等四个领域作为石油替代能源的重点进行开发研究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004年4月,日本环境省设立的全球环境研究基金成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共同研究日本2050年低碳社会发展的情景和路线图。

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在政府报告书《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中提出,为了克服地球变暖等全球性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社会”的目标,需要推进“低碳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三方面的建设。[1]

2008年6月9日,日本时任首相福田康夫发表了题为《向“低碳社会·日本”努力》的演讲,被称为“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福田表示,日本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使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0%至80%。[2]日本政府在6月29日的内阁会议上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这份计划阐述了在未来3年至5年内将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减少一半等多项有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内容。另外,日本政府选定了以横滨为首的六个城市作为“环境模范城市”。这六个城市因为有效地采取措施以防止温室效应而被授予此项殊荣。这一行动的出发点在于建立低碳社会,转变以城市为单位的生活方式、改善城市功能以及交通系统等。

2009年4月,日本环境省又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其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来发展日本的低碳经济。

总之,在日本政府的主导下,依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更新以及对外合作,日本的低碳社会计划正稳步推进。

三、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基本理念

日本政府建设低碳社会的基本理念有三个方面:

(一)实现碳的最低排放

力争将碳的排放量控制在自然环境可吸收的范围以内。这就要求人类必须认识到地球是有限的,人们要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废的思想,要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生产性等方式使碳的排放量达到最小化。

(二)感受富足、实现简朴的生活方式

要求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从过去通过大量消费来寻求生活富足的社会中挣脱出来。同时,生产者也要结合消费者的意向,进行自我改革。

(三)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护森林、海洋等自然环境资源,使其可以再生温室效应,推动“自然协调型技术”的使用,确保与大自然接触的场所和机会。

四、城市与农村低碳革命的开展措施

(一)大中城市

1.建设便于居住、繁华的都市

2.修整道路以利于自行车安全出行

3.灵活运用单体移动物

4.根据都市规模和既有的基础建设设施,修整铁道、公交等公共交通网络

5.提高集团住宅率,缩小工作单位与住房的距离

6.积极利用尚未开发的能源,如污水污泥。有效利用包括热量输送管在内的排热能源

7.确保绿地和水边等风行通道,缓解热岛效应

8.减少室外的照明灯、广告灯

9.整顿防水设备,防止暴雨带来的都市淹没

(二)小城市

1.以铁道站为中心,在周边建设商业设施等,保护城市周边的绿地、农用地

2.发挥公交车的公共交通机能,根据实际需求,运行不同尺寸的公交车

3.城市周边有农用地,努力实现自给自足

4.关于中层建筑物,有效利用国产材料,提高木造建筑和木材、铁骨混合型建筑

5.保护大自然固有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保障城市的防水、防灾能力

(三)农村

1.整顿并保护森林,确保二氧化碳的吸收源

2.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激活第一次产业

3.出行方面,机动车利用率仍比较高,力图使机动车通过马达或生物燃料行驶

4.民房、其他建筑物采用木造

5.将当地的废弃物、稻草、间伐材料等未利用的资源作物作为能源和产品的供应原料

6.在当地相关人员的帮助下,将当地的生物质能在全国推广利用

7.由于通信系统逐步发达,即使住在物产丰富的农村也可以就业。另外,还可以享受到

医疗服务、教育

8.通过整顿和保护森林资源,进一步发挥其公益性机能,有利于防止山区灾害

五、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及进展

2008年,由日本内阁进行的一次舆论调查显示,高达90.1%的日本受访民众表示国家应该努力实现“低碳社会”。可见,日本社会的每个国民,都具备了节能与环境保护的意识。重视每一位国民的作用,让国民理解减排的意义、重要性、做法和可能伴随的负担,从而采取实际行动。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

2003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政府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推动力温室效应,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目前,世界各国均已认识到,人类只有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以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正逐步推广。

(二)主要推进措施

1.发展创新技术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指出,日本必须全力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这个世界上还不存在,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气体的革新技术”。[3]日本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官学”一体化,确保日本在全球环境和能源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2.进行制度革新

日本政府积极颁布新的法律法规,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自1991年以来,先后颁布了《环境基本法》、《新能源法》、《能源合理利用法》等多项法律法规。此外,还推行了“碳足迹”标示制度、特别折旧制度、补助金制度等,力图以富有特色的经济政策加以引导。

3.加强国际合作

为尽早实现低碳社会,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能源署、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等国际与区域组织平台,通过承办G8环境峰会,开展多边与双边的磋商与合作,促进与相关国家的技术合作和经验分享。2010年6月,中日两国签署了《中国沈阳市--日本川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合作备忘录》,这无疑将推动两国城市间在实现地毯社会转型方面加大交流和合作,进而为两国其他城市树立低碳社会建设的典范。

(三)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后,日本的经济形势也受到一定的冲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主要表现为股市暴跌、出口锐减、消费低迷、失业攀升、生产下降、日元升值等方面。而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巨大的财政投资。因此,日本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之中。此外,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产生了冲突。例如,新日本制铁公司社长宗冈正二就表示,过高的减排目标将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他对此表示“很难理解”、“无法接受”。[4]日本经济产业省次官望月晴文也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日本选择的是一条对国民和经济都非常险峻的道路”。[5]

六、日本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启示

发展低碳经济是现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能源和环境领域均有值得期待的新市场,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日本正重点推进能源和环境技术的研发。建设和发展低碳社会是日本的一次新的经济增长机会,因为应对地球变暖将创造新的需求以及新的就业机会温室效应,与此同时还会产生新的收入。日本有许多能源和环境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不少技术的研发动向都值得关注。例如综合利用太阳能和隔热材料、利用发电时产生的废热等技术。这些都是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优势。

日本的低碳革命与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建设本质相同,因此对我国建设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我国尚未有任何正式的有关低碳发展的相关法规,当前低碳发展经济学属于非常前沿的课题,其理论体系和具体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但是,这门学科必定会为经济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要建立起一个低碳的社会,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必须停靠政府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把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相结合。

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是,社会大众是进行低碳革命的重要主体,政府部门应该促进并增强国民意识。日本构建低碳社会发动了全社会的力量,涉及到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因此,要发动群众认真学习低碳的真正涵义,理解低碳背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为了我们的子孙大力创建低碳社会,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义务。

参考文献:

[1]邵冰.日本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北方经济[J],2010(7).

[2]严圣禾.光明日报.日本:多管齐下建设低碳社会[n],2009-12-17.

[3]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4]日本钢铁联盟会要求日本政府再次商讨减排目标.共同网[n],2009-12-21.

[5]黄海.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导向及启示[J],环境经济,2009(11).

碳中和的建议篇6

森林碳汇和减排同等重要

论坛主席宋维明强调指出,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多重效益且不可替代。保护森林和增加森林面积,是最为有效的、低成本的减排方式。我国在森林碳汇研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形成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当务之急则是普及森林碳汇知识,树立碳汇和减排同等重要的理念,使全社会对发展林业有应有的重视。

宋维明说,增加森林碳汇,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恢复和扩增森林碳汇,不仅关系到减缓全球的气候变化,还关系到未来世界各国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道路的选择。

在这位林业经济学家的主持下,八位嘉宾深入探讨了森林碳汇与低碳城市的关系。从森林碳汇的国际经验、中国选择与地方实践,到森林碳汇对实现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的意义;从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前景与挑战,到公众参与在森林碳汇行动中的作用,专家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使在场的200多位各界人士深受启发。

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金晓麒,贵阳市副市长高卫东,中国低碳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秘书长陈建成,国家林业局森林城市评审专家张志强,国家林业局气候谈判专家王春峰,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碳汇办公室主任王小平,中关村碳汇研究院副院长杨晓晖,中国林权交易所总裁王秀强等和与会者一起,就当前森林碳汇的焦点、冰点、热点问题进行了精要的阐述。

减排措施中森林碳汇成本最低

国家林业局森林城市评审专家张志强教授介绍了有关森林碳汇的国际经验。他说,国际上围绕减排和增汇两个方面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举措之中,森林碳汇被认为是成本最低的减排措施之一。

据他介绍,在增汇方面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世界各国都将挖掘陆地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吸收Co2等温室气体的潜力作为其战略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的碳汇功能。其做法无外乎有两种:一是扩大与保护森林资源;二是提高森林生产力。

具体作法有,通过清洁生产机制(CDm)实施林业碳汇项目获得温室气体排放权。《京都议定书》明确了减排目标后,国际社会首次将林业碳汇与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相联系,碳汇造林成为获取碳排放的途径之一。此后,国际社会致力于推进森林认证、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发展碳汇交易体系、强化国际合作等作为发挥森林碳汇功能的主要手段。

张志强说,在气候变化的国际立法上,对于森林碳汇议题经历了从谨慎向开放的转变。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从《波恩政治协议》到《马拉喀什协定》,从《巴厘岛行动计划》到《哥本哈根协议》和《坎昆协议》,森林碳汇都是其中的主要议题之一。森林碳汇的活动范围也从最初的单一化(清洁生产机制)走向了多元化。可以说,后京都时代以通过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森林保护和森林可持续管理增加碳储量为主要内容的ReDD+森林碳汇机制(ReDDpLUS),将发挥更为主要的作用。

林业重点工程增加碳汇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温室气体排放上升速度加快,在国家层面将森林增汇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选择。张教授说,从中国战略选择的实践来看,采取了一些主要措施来实现林业碳汇的发展。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大力推进,夯实森林碳汇坚实基础。张教授认为,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长江、珠江等几大流域的防护林工程建设,这些举世无双的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使中国的森林面积与蓄积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碳汇功能得到增强。在2010年完成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中认为,中国大规模植树造林是2000年?2010年期间亚洲森林面积每年超过220万公顷的净增长的主要原因。该评估同时认为仅世界森林生物量中就储存了2890亿吨的碳。

他呼吁,要严格森林采伐管理,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以提高林业碳汇功能。实行采伐限额管理,打击乱砍乱伐,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方案,通过技术途径提高森林的碳汇功能;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林业投融资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建立中央、各级地方政府、私人等多种林业投入机制,通过对公益林的生态补偿,确保林业生态效益的发挥;强化林业碳汇功能基础理论与增汇技术的研发;森林碳汇研究应该列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项目、行业专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强化国际合作,树立负责的大国形象,推进森林认证、制定可持续经营标准、开展CDm碳汇造林、打击非法贸易与非法采伐等。

低碳城市发展靠森林碳汇推动

目前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经把森林碳汇作为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也在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推动城市低碳转型。

碳中和的建议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碳金融;碳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9-0019-03

碳金融的快速发展始于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中国将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项目的开发。碳金融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碳交易中介服务以及碳指标交易等。支持低碳项目建设、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金融机构积极抢占的新领域。我国的碳金融体系在刚刚建立的情况下存在着诸多的不完善和风险,鉴于此,我国要积极应对和化解商业银行面临的碳金融风险,提升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碳金融风险

(一)法律和政策风险

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过程中涉及国内外多个市场主体,容易产生复杂的法律关系,并且与国外金融机构、CeRs(核证减排量)需求方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法律适用、地域管辖等诸多复杂问题,这就容易导致商业银行面临法律风险。

政策风险分为国际政策风险和国内政策风险。一是国际政策风险,根据《京都议定书》,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暂时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但此协议仅持续到2012年,之后具体的制度安排,包括中国在全球碳金融领域的角色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模式和方向。二是国内政策风险,目前中国还没有出台一个完整的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则和系统性的引导支持政策,一些已经出台的政策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二)技术风险

一方面,低碳经济是新兴领域,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产业标准和技术的不成熟,现在看来一些新兴技术很有可能马上就被淘汰,这个产业的投入产出尚不稳定。另一方面,相当多的节能减排技术尚处于应用转化阶段,在特定情况下存在商业应用前景难以准确评估的风险。技术的不确定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和相关中间业务的利润风险。

(三)CDm项目风险

CDm项目是目前我国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主要方式,CDm开发若干环节均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一是审批风险,与一般的投资项目相比,CDm项目需要经过国内外两套审批程序,一个项目从申请、批准到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审核理事会注册一般需要2-3年,最顺利也需要3-6个月,这使得贷款项目前期投入后最终能否获得批准存在变数,并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二是合同风险,比如现在合同一般签订至2012年,往往还在合同中确定国际买家的优先购买权,购买价为合同签订价。此外,还有些合同确定的争议管辖地为外国,一旦出现纠纷,将适用国外法律,中国企业此时将处于劣势地位。三是工程建设风险,如CDm项目是否按期建成投产、资源能否按预期产生等,尤其CDm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使得CDm项目的贷款风险比一般项目风险更大。四是项目运行风险,项目运行阶段存在监测或核实风险、项目收入不确定性等问题。

(四)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带来的风险

在国外,技术评估、排放权的购买多数由中介机构完成,而我国本土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提供市场需要的大量业务,这导致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中将由于各个环节评估调查了解的不充分而产生很大的风险。

(五)价格风险

很多低碳项目的价格,比如市场交易价格、汇率等,在全球范围内波动非常剧烈,而且容易受到一些突发因素的影响,如美次贷危机中国际碳交易市场价格大跌的事实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金融危机不但重挫了碳交易市场活跃主体,而且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消费甚至缓解了高碳企业的减排压力,直接导致了国际碳交易的萎缩和相关项目的停工或亏损。此外,国际市场碳信用交易一般以欧元、美元等外币计价结算,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碳信用价格。

二、国外应对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的策略启示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较早,建立了较完善的碳金融体系,所以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开展与对外交往过程中就具备了有利条件。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节能减排等碳产业标准与技术相对我国已处于较高水平,对于CDm开发已相当娴熟,并且还建立了服务于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中介体系。那么,国外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就主要集中在了价格的不确定性、法律政策的解读与明晰以及信贷业务所存在的风险。为此,发达国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有力地控制和化解了这些风险,增强了商业银行在低碳金融活动中的竞争力。学习和掌握国外应对碳金融风险的方法措施,结合我国碳金融风险的特点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将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国外应对碳金融风险的方式概述为以下三种:

第一,对贷款项目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动态监控机制。为应对信贷中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国外商业银行都积极开展信贷业务的环境风险评估。如荷兰银行,通过环境风险(高能耗、高污染)识别和预测评估筛选出合乎环境要求的贷款项目,并在贷款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风险监测。此外,由于借款企业可能面临突发性的环境风险或者出现违反环保法规及贷款约定的情况,国际主流商业银行在贷款期间,会对贷款的环境风险进行动态监控。监控方法包括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要求项目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等。

第二,遵循国际国内出台的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原则。针对面临的政策性风险,国际主流银行积极更新理念,制定适应低碳经济建设的业务发展原则,最突出的是纷纷签署联合国环境署提出的《金融机构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或宣布接受赤道原则,并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与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分享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第三,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加强碳金融业务的创新。欧洲碳交易市场上由于碳资产价格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国外商业银行利用碳金融期货合约等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此来防范价格风险。加强环境金融创新,推出了碳交易金融、能效贷款、减排基金、环境结构性产品等金融创新产品,积极支持能源效率管理、可再生能源和资源重复利用等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项目和业务,通过将理财业务与节能减排挂钩,有效地向广大的个人客户传递和宣传低碳经济理念。

三、我国应对商业银行碳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配套的政策

一方面,政府和商业银行要尽快根据《京都议定书》相关条款内容,做好列为全球碳金融领域角色转换的准备工作;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国际气候变化制度谈判的最新进展,及时调整与之配套的业务规则,增强碳金融业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我国政府要出台一套完整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如减免税收、财政贴息、信贷担保、投资优惠等,从而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商业银行必须根据新的产品和技术运作特点,分析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针对碳金融的特点商业银行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办法,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如健全碳金融工作机制,召集相关部门业务骨干,深入研究新政策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及时对国外相关政策、CDm项目流程和交易规则进行研究,深入理解和把握交易风险和业务风险;根据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结构化产品组合降低风险。

(三)建立高效信贷评估机制

加强绿色信贷、低碳金融中相关内容的评估,降低评估成本,建立具体的、细化的绿色信贷指导目标和标准,尽快制定出符合国际标准和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管理指南。比如对各个行业产品、加工工艺等的能耗、污染程度等做出一些具体的界定,作为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建立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商业银行对于这些行业环境风险的评估也可以反馈到环保部门,以便于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的信息沟通机制能够大大降低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的甄别、评估成本,因此相应降低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

(四)加强碳市场交易标准建设

CDm项目的开发,有一整套的基本规则,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项目减排量产生的条件、项目的审定与登记、核查与认证、报告方式等。建立具有普适性、得到广泛认同的碳市场交易标准,并且以此标准作为构筑CDm市场运作的规则和基础,是降低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创新风险的重要途径。标准是建立规则的前提条件,规则是市场竞争的基础。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加强碳市场交易标准和规则的建设,适合中国的标准越多、越受认可,那么中国可以提供的碳减排商品也就越多,这样有助于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风险的降低。

(五)拓展中介机构业务发展空间

我国中介机构需要提高低碳技术前景的预测能力、熟悉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规则、了解CDm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若干细节,不断拓展与碳金融发展相关的业务领域,为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六)提高市场预测能力

从需求―供给理论来分析,如果经济繁荣、碳排放权的需求量上升,形成卖方市场,那么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就会上升,市场的规模也就变得更大;如果经济衰退、需求量减少,形成买方市场,那么价格下降,市场的规模也就变小。由此可见,碳排放权的价格波动和市场规模与经济周期的波动成正相关。因此,提高市场预测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准确把握市场规模和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通过市场调研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增强调查研究的力度以此来了解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国际碳交易实践对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启示》[J],《金融参考》,2010(9):1-7。

[2]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课题组,《发达国家低碳能源政策的借鉴与启示》[J],《金融参考》,2010(8):18-21。

[3]聂青竹、丛佩清、张晶晶,《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国金融》,2010(18):94。

[4]杨毓、韩永光,《商业银行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中国金融》,2010(16):75-76。

碳中和的建议篇8

[关键词]碳排放;碳交易;市场机制;启示

[作者简介]郑晓曦,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陈薇,四川大学商学院在读博士;蒯文婧,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四川

成都610064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118-05

一、碳交易概念和类型界定

碳排放权是指大自然或法律赋予给权利主体,基于生存和发展之需要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本质上是一种对气候环境资源的使用权。由于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国际惯例是把其他温室气体统一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以便最终减排量的计算。

碳交易即是碳排放权交易,此概念源自于《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两个意义深远的国际公约。碳交易是指排放主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在市场机制下,自愿且平等的进行碳减排后所余指标的交易。并接受相关主管部门和机构的监督与指导。以此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降低,提高减排效果的同时削减减排成本,从而达到改善气候环境的一种行为。其核心思想是以法律赋予碳排放权利以商品的性质,通过买入和卖出来达到碳排放量的总体控制,使气候环境得到改善。

碳交易的基本流程是协议或合同的一方通过向另一方进行支付获得一定的温室气体减排额,并将其用于缓和温室效应从而达到其预设的减排任务。具体来说是国际有关机构和部门通过对全球环境容量进行评估。规定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上限,并按照科学依据将排放量总体化整为零,再将这些划分好的排放量发放给《京都议定书》缔约国,各缔约国政府再通过公开拍卖、定价出售或无偿分发等方式对其进行分配,与此同时,建立专门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以方便其买卖。通过此专业市场的建立,买卖双方可以更好的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

从不同角度出发,碳交易可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强制性碳交易和自愿性碳交易

根据是否具有强制性,可将碳交易分成强制性碳交易和自愿性碳交易。

强制性碳交易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制减排”,这类碳交易是当今全球发展趋势最为迅猛的一种。较为有影响力的碳交易体系,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nSwGGaS)和日本东京都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tmG)等都主要是运用此类碳交易方式。

自愿性碳交易分为两种情况:纯自愿碳交易和协议式碳交易。纯自愿交易可以概括为“自愿加入,自愿减排”,日本资源排放交易体系(J-VetS)是采用这种类型的典范;而协议式碳交易为“自愿加入,强制减排”,就意味着交易双方可自愿选择使用此类型碳交易,但一旦采用就要受到一定的法律约束,若不能履行规定的减排义务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是这种碳交易类型的发起者。

2.区域性碳交易和全国/跨国碳交易

根据碳交易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可将其分为区域性碳交易和全国/跨国碳交易。

区域性碳交易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的碳排放权交易,如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nSwGGaS)等碳交易体系都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碳交易。

全国/跨国碳交易是指跨越某一区域进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就是此种类型的运用典范,它包含了欧盟27个国家和挪威、列支敦士登和冰岛,并积极的与发展中国家展开情节发展机制项目的合作。

3.基于配额指标的碳交易和基于项目的碳交易

根据交易标的的不同。可将碳交易分为基于配额的碳交易和基于项目的碳交易。

基于配额的碳交易标的为配额,就是基于总体碳排放量限制而事前分配好的碳排放权指标。此类交易一般需要设定一个绝对碳排放量上限,先分配碳排放配额,减排之后的剩余部分才允许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配额碳交易是目前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主流交易方式,其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和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的碳交易方式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基于项目的碳交易标的为具体减排项目产生的经核证的碳减排指标。它与配额碳交易不同,是一种事后授信的交易类型,主要是买卖双方进行核证碳减排指标的交易。《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行机制分别产生的“经核证的减排指标”(CeRS)和“减排指标单位”(eRUS)都是较为典型的核证碳减排指标。

4.多行业碳交易和单行业碳交易

根据碳交易覆盖的行业范围的不同。可将碳交易分为单多行业碳交易和单行业碳交易。多行业碳交易一般是包含了众多不同行业。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涵盖电力、钢铁、金属和纸浆等等许多行业;而单行业碳交易一般只包括一个行业,如美国的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就只在电力行业内进行交易,总体而言,单行业在进行碳交易时所受到的政策阻力要远远小于多行业碳交易。

5.现货碳交易和期货碳交易

根据碳交易时限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现货碳交易和期货碳交易。现货碳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好支付方式和交货方式并在较短时间内交收碳排放指标的交易类型;而期货碳交易是指交易主体缴纳一定保证金后在气候期货交易所进行指标合约买卖的一种碳交易方式。

二、全球碳交易现状概述

碳交易的产生和发展和《京都议定书》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了限制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温室效应的速度,1997年在东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并对其各自的减排目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议定书同时规定,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前都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的通过,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起点,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碳交易。

为了使各国更好的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京东议定书》约定了三种灵活履约机制:国际排放权交易(internationalemissiontrading,iet)、联合实施机制(Jointimplementation,Ji)以及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前两种机制适用于附件一缔约方(均为发达国家)之间,而清洁发展机制为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弹性机制,其允许附件一缔约方通过帮助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有利于减排或者吸收大气温室气体的项目,作为本国达到减排指标的一部分。这一机制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成为碳交易的主力。清洁发展机制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认可接受在于其制度上的突出优势,那就是在减少总的资源耗费量的同时,实现了社会有效产出,并且使得污染物排放量消减中的等边际原则得以实现。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CDm的制度安排为我国提供了生产和消费模式转变的巨大机遇。

碳交易在近几年发展迅猛。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交易额超过了300亿美元,是2005年的3倍;2007年交易额达到493亿美元;到了2008年,更达到928亿美元。其中,基于配额的交易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2009年,全球碳交易总额已超过1200亿美元。直逼石油全球交易额。其中,欧洲成为碳交易全球最大的买家,交易量达到6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占全球交易总量的73%;交易额达到1185亿美元。2010年,全球碳交易的加权平均价格在2009年基础上增加了17%,由每吨二氧化碳当量15.3美元上升到17.9美元。其中,占全球交易量80%的欧洲排放交易体系(eUetS),其加权平均碳价格上升6.6%,从2009年的每吨二氧化碳当量17.9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9.1美元。2011年,尽管碳价格降至创纪录的新低,但由于流动性被大大刺激,交易活动激增,使得2011年全球交易值比2010年增长4%,欧盟碳交易体系的交易值2011年增长至1309亿美元,增长6%。据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的交易额在2012年底将超过1400亿美元,届时碳交易总额很可能超过石油市场交易额成为世界第一。

目前全球已建立起多个碳交易场所,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该体系于2005年1月1日启动运行,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全球碳交易的领先地位,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碳交易体系,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eUetS的碳交易量占到全球交易总量的75%以上。该体系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成功运行的跨国跨行业的碳交易体系。美国虽然于2001年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从未停止寻求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各界的努力,美国形成了区域性碳交易体系: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是全球首个自愿碳交易体系,该体系于2002年运行,其主要特点是企业自愿加入一个由第三方认证的强制减排系统并签订有法律效力的协议。美国区域温室气体行动(RGGi)是美国第一个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强制性碳排放交易体系。这个体系于2009年1月1日正式运行,是由其参与到其中的州各自单独的碳交易体系组成的,这些单独的碳交易体系自行制定管理条例和规则,然后通过“碳配额互惠”规则相互联系来共同形成区域性碳交易体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nSw)是全球最早的强制减排碳交易体系,始于2003年1月1日。主要致力于减少该国电力相关的碳排放。此外,亚洲的日本和印度也纷纷建立起区域性碳排放交易体系,为本国的碳减排事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我国碳交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截至到2012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数为4782个,年均核证温室气体减排量达到全球总量的60%以上,庞大的供应量决定了一旦我国建成较为完善的碳交易体系,其规模与影响力必定不可小觑。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CDm减排项目中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废物处理与处置类型的项目占总数的77%且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我国的工业基础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最为突出,可进行CDm交易的碳减排项目也最多,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将来,只要继续保持非义务减排国的地位,我国的CDm事业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可以为全球碳交易持续地供给核证温室气体减排量。

随着我国CDm减排项目在数量上的快速增加,碳交易体系初见倪端,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同时,国际碳交易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很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碳交易健康发展的隐患。

1.国际碳交易面临的困境

国际碳交易虽然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可仍然存在着较明显的不足。首先。CDm项目产品——核证温室气体减排量(CeRS)的交易虽然被称作为排放权交易,但因其特殊性并未被定义为产权交易,也没有被赋予明确的法律意义。究其原因,是由于CeRS的交易双方被严格限定,无法进行完全的市场流通;CeRS是基于一定的CDm项目产生而不是基于政策,灵活程度甚至比不上配额。这些都导致CeRS产权不清晰。其次,CDm项目从开发到实施需要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联合国审核期,随后又要经历一年左右的排放周期才能授予核证,进行真正的CeRS交付。而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还难免会涉及到环境保护,外交谈判。贸易壁垒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得CDm项目的实施愈加复杂,而这些并没有明确的国际法律条例约束。再次,我国的CDm项目甚少涉及无偿技术转让,大多是减排难度较低、技术含量不尽人意的项目,201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项目数量上占70%,但产生的减排量只占30%。这说明附件一缔约方国家仍未能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帮助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在CDm项目交易中处于不公平的地位。

2.国内碳交易现存的问题

我国碳交易发展进程中涌现出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影响我国碳交易健康快速的发展。

缺乏定价权。由于我国碳交易体制发展的比较缓慢。至今没有建立起一个符合国内碳交易现状并能与国际碳交易接轨的完善的碳交易体系,致使我国无法获得相应的定价权。我国虽然在CDm项目上占据全球CeRS供应量的60%以上,可是一直没有定价权,只是碳交易的参与方而非定价方,致使我国一直处于国际碳交易供应链的最底端。我国的CDm项目产生的CeR被国际买家低价收购,再经由金融机构的包装高价卖出,攫取了高额利润:目前我国CDm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的国际售价仅为每吨10欧元左右,而到了欧洲市场再次进行交易的时候,每吨售价往往高达20-30欧元。

国内缺乏与碳交易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相关监管机构缺失。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出台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办法》,除此之外,并无其它针对碳交易且较为全面的综合性法规。在此条例中并无涉及企业参与CDm项目交易的详细规定,亦无适用于国际碳交易中保护本国卖方利益不受侵害的相关条例。这使得我国企业在进行碳交易时没有完善的本国法律条款可循,自身的权益在遇到国际纠纷时受到损害的可能性增大。法律的缺失使我国碳交易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交易主体却没有一个可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目前,我国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中的主管机构为国家发改委,该机构的主要职责仅为CDm项目的相关审核。对于CDm项目涉及的诸多重要方面都没有明确的监督管理,如碳排放量的核定和监测。监管的缺位,影响了碳交易的健康发展。

金融支撑不足。我国的碳交易是个新兴事物,开展其主要业务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而国内的金融机构甚少介入碳交易这个领域,目前仅有兴业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很少几家金融机构涉足。在目前的政策条件限制下这些金融机构只能办理CDm项目的相关借贷融资业务,像碳掉期交易、碳证券和碳期货等有广阔前景的衍生交易并未被允许开放。CDm项目的审核实施周期较长,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大,并不符合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经营准则。这就意味着仅靠银行业的介入并不能完全解决碳交易的资金问题,还要依靠证券、基金、风险投资等手段进行融资。而这些金融手段也由于上述的碳交易衍生产品交易未被完全开放而无法顺利实施。

专业人才稀缺。国内碳交易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原因有三:一是碳交易刚刚兴起,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理论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空白,研究较为分散且没有统一的研究机构,亦尚未构建其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二是碳交易涉及金融、环境、法律、贸易等多个学科,能够参与其中的专业人才必须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难度很大,目前国内的高等院校对培养此方面人才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三是英语是碳交易的现行通用语言,清洁机制发展项目从项目文件的编排设计到项目审核,以及相关国际法律条款均使用英语,这对于高端英语专业人才比较稀缺的我国来说仍然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难题。

四、促进我国碳交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1.建立完善的碳交易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政府应当完善碳交易的法律体系,令碳交易的整个流程有法可依。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不是特别完善的情况下建立碳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必然要将政策和制度结合起来。在设计碳交易体制时,应当充分考虑现行政策工具和相关法律制度,争取发挥协同效应。应制定全面的综合性碳交易法律法规,如《碳排放交易法》,并在其中明确的界定碳排放权的概念。只有从法律上将碳排放权的稀缺性、排他性、可交易性明确规定出来,才能使我国卖家在进行碳交易时,有坚定的法律后盾。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碳交易法律体系,才能使我国逐步建立起和国际碳交易接轨的碳交易体系,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碳交易时,不再处于被动地位。

2.加强碳交易的政府监管力度,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

美国知名公共政策教授GaryC.Bryner指出开展有效碳交易的关键是能反映经济承受能力的排放基准线:有效的主管机构和手段实施监测;持续、准确的核查排放量。但在实际操作中,碳交易的无形等特点使得核定排放数量成为首要难题。我国政府应当加大监测技术的投入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应当督促相关监督机构切实有效的行使监督职责,提高监测效率。在CDm项目的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信用基础是碳交易有序进行的保障,如果没有针对信用的有效监控管理,很有可能导致低信用度的买(卖)家进入到市场,对交易的正常进行造成不良影响并带米金融风险。因此要完善CDm管理机构的职能,增设下属监管机构,对CDm项目的每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并建立碳交易追踪制度,如建立统一的碳交易账户管理系统,从而全面及时地了解CDm项目的运行、交易等情况,保护买(卖)家的合法权益,维护碳交易的稳定运行和健康成长。

3.加强金融工具的介入力度,加快相关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创新势必会快速成长并渗透到各个领域。政府应当加强碳交易的宣传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指引政策,引导未涉足碳交易的金融机构逐步参与进来。鼓励已经涉足碳交易的金融机构加快在此交易模式上的业务领域扩展,积极开拓碳期货业务。并完善运作程序,这样能大大的提高交易的活跃程度并相应的降低风险。在碳期货交易机制逐渐成熟时。引入碳保险、碳证券、碳基金等金融工具,使碳交易成为一种成熟而稳定的交易模式。人才是碳交易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首先应当在相关高等院校的金融、管理专业建立碳交易人才培养机制,并着重培养交叉学科的综合性人才;其次应鼓励相关企业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并积极向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学习。

五、结语

我国在碳交易领域承受着诸多压力,但更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在这种形势下,发展并完善的碳交易是历史性的必然选择,但只有事先找出碳交易发展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够真正的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的碳交易体系。

[参考文献]

[1]付玉,金银亮,我国碳交易市场监理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9).

[2]向建红,我国生态公益林碳贸易初探[J],林业经济问题,2006,(4).

[3]付亚菲,我国碳交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3).

[4]程南洋,等,国际碳排放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调[J],生态经济,2006,(3).

[5]江峰,刘伟民,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Swot分析[J],环境保护,2009,(7).

[6]周宏春,世界碳茭易市场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9,(12).

[7]于杨曜,潘高翔,中国开展碳交易亟须解决的基本问题[J],东方法学,2009,(6).

[8]吴洁。曲如晓,论全球碳市场机制的完善及中国的对策选择[J],亚太经济,2010,(4).

[9]刘奕均,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

碳中和的建议篇9

碳金融近年来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本文通过对碳金融市场形成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剖析出我国碳金融领域现在的发展现状。再通过文献资料的搜寻归纳总结出我国碳金融主要存在碳交易市场有效性缺失、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受阻、商业银行参与缓慢、碳金融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产业模式缺陷较大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建立碳排放核查系统、构建碳金融配套服务体系、执行价格柔性机制和实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等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清洁发展机制;市场

引言

碳金融近年来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京都议定书》为各国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提供了三种减排机制,分别为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以及排放贸易机制。排放贸易机制主要针对于发达国家之间,允许发达国家之间交易碳排放权,即完成减排任务困难的国家可以从完成减排任务了的国家中购买超出额度;清洁发展机制针对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即为了促进环保开发机制,鼓励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减排的目标;联合履行机制则是采取了联盟的方式,如欧盟可以视作一个国家,其内部国家减排目标完成可以有不足或是超额,只要其联盟总目标完成即可。本文通过对碳金融市场形成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剖析出我国碳金融领域现在的发展现状。再通过文献资料的搜寻归纳总结出我国碳金融主要存在碳交易市场有效性缺失、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受阻、商业银行参与缓慢、碳金融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产业模式缺陷较大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建立碳排放核查系统、构建碳金融配套服务体系、执行价格柔性机制和实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等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碳金融市场形成背景

对于碳金融的概念目前都没有统一,它泛指所有服务于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它的兴起主要涉及两个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明确地规定了国际社会关于节能减排行动的五项基本原则,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减少各种人为活动对气候造成的破坏,增强环境自身的生态系统,该条约标志着国际社会在气候领域迈出的建设性步伐。

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面世,并且在2005年正式生效。该协议书为各国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提供了三种减排机制,分别为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以及排放贸易机制。排放贸易机制主要针对于发达国家之间,允许发达国家之间交易碳排放权,即完成减排任务困难的国家可以从完成减排任务了的国家中购买超出额度;清洁发展机制针对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即为了促进环保开发机制,鼓励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减排的目标;联合履行机制则是采取了联盟的方式,如欧盟可以视作一个国家,其内部国家减排目标完成可以有不足或是超额,只要其联盟总目标完成即可。

这两个国际公约的颁布为全球的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控制,同时也拓展了国际环境保护的领域,碳金融也由此诞生。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碳交易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碳项目发展迅速;清洁发展机制为核心低碳模式;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四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碳交易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家碳交易市场,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之迅速,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碳排放问题存在着巨大的交易空间,但是碳交易市场的成交量却非常之少,在各地建立的碳交易所总体较为清淡,除了上海交易所能够勉强维持盈亏平衡以外,其他交易所基本上呈现亏损状态。

(二)碳项目发展迅速

也正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减排行动势在必行,并且由于我国巨大的减排能力,碳项目的发展速度非常之迅猛。早就从2006开始有关碳金融的项目就已经开始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到现在为止,可见碳项目在我国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低碳生产的环保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我国企业未来环保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三)清洁发展机制为核心低碳模式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协议书》的三项机制的其中之一,它是用来维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任务的机制,即是一种境外减排。我国作为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自然是减排供给的大国。发展清洁发展机制有利于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引入我国企业,同时也能够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中的形象,增加国际竞争力,发展新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我国早在前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了碳减排的相应目标来推进碳减排的稳定实施。例如北京、天津、上海等7个省市在2013年就建立了相应的碳交易试点,通过对本地区碳排放量的测算和相应分配方案的制定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这7个省市都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省市,把它们作为碳交易的试点有利于我国统一的碳交易平台的建成。

三、我国碳金融市场面临的困境

我国碳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的困境有:碳交易市场有效性缺失;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受阻;商业银行参与缓慢;碳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模式缺陷较大。

(一)碳交易市场有效性缺失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逐步渐入人心,碳减排也持续升温。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各种有关环境交易的机构已经多达30多家,但是虽然碳交易所在不断地建立,全国市场来看,有关碳交易的成交量确实非常冷清的,有很多的碳交易所在成立不久后就变成了空壳公司。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大国,碳排放量是非常大的,所以碳交易在我国的前景是非常良好的,但是现在的碳交易市场情况却非常糟糕,这就反映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一大弊端,也就是缺乏有效的碳交易市场,地方性的划分存在严重局限。由于各个地区的情况都不相同,交易规则也有所差别,交易所的个性化发展直接导致了全国范围内交易平台的混乱性,无法构建一个统一的碳金融交易市场。

(二)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受阻

清洁发展机制是我国碳交易的主要核心机制,它维系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易,间接交易占据了交易比重的一个巨头。清洁发展机制是一个能够实现双赢的机制,它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相应技术进步的同时还能让其获得经济方面的投资。我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已经被很多的企业注册实施,其中可以获得的资金数目相当大,但是由于现在金融格局的限制,我国就碳金融市场方面的话语权并没有那么强,无论是市场的规则还是合作的机制都是由发达国家来主导的。所以我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首先是由于开发期较长而带来的经济市场周期的风险,其次是在中介组织方面我国尚不存在极具竞争力的组织来承担清洁开发机制中的重要职责,第三个方面则是我国在碳金融方面的风险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存在很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解决,这些都阻碍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参与缓慢

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有目共睹,就发达国家来看,在碳金融方面商业银行的参与度已经相当高,在各个方面都建立起了完善的体系来支撑他们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就存在明显的缺失,商业银行在碳金融方面的参与度明显不及发达国家,即便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各方面的因素都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碳交易市场中参与度。首先是商业银行对碳金融的认识存在偏差,由于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规模不大,没有引起商业银行足够的重视程度,商业银行对碳金融的相关问题了解都不是很多;其次是缺乏相应领域的人才,碳金融是在传统金融上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业态,比起传统金融领域的人才,它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需要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但我国在这方面难免有些有心无力;最后是由于碳金融的风险管理难度系数很高,碳金融面临的风险不仅包括信用风险等一系列一般的市场风险,还需要面对全球化引起的政治风险等复杂的风险,这或多或少的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

(四)碳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碳金融是一个包含了很多种项目的系统性工程,碳交易所只是众多项目中的一项核心项目,但并不能囊括所有的碳金融项目。其涉及到的环节非常之多,就清洁发展机制来讲,它不仅仅是涉及到跨境金融所需要面临的政策风险,类似于文化的交融问题以及人才的获得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我国的碳金融市场由于发展时间尚不长久,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相关的行业准入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专业的人才更是非常稀缺,这使得我国的碳金融服务体系极度不完善,存在相当多的漏洞等待我们去弥补。

(五)产业模式缺陷较大

就产业模式来讲,碳金融缺乏议价的能力,其产业模式比较低级,存在一定的缺陷。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量来源,经济的发展难免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这反映出了我国具备着巨大的能源方面的潜力,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清洁开展机制项目只能够占据产业链的低端,想要有一定的产业链方面的突破存在着很多限制。目前我国是清洁开展机制输出最大的国家,但是没有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议价能力比较低,其中利润都由发达国家赚取,它以低价向我国收购相应产品后再进行一系列的重新加工包装,以碳金融衍生品的形式将其卖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碳金融产业能力不强,对于碳金融领域的了解局限性大,缺乏对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了解,所以失去了相应的话语权,致使失去本应该具备的地位,缺乏议价能力,只能位于碳金融产业链的低端。

四、碳金融市场相应建议

本文以上部分通过对碳金融市场形成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剖析出我国碳金融领域现在的发展现状。再通过文献资料的搜寻归纳总结出我国碳金融主要存在碳交易市场有效性缺失、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受阻、商业银行参与缓慢、碳金融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产业模式缺陷较大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下面提出完善碳金融市场的建议:建立碳排放核查系统、构建碳金融配套服务体系、执行价格柔性机制、实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具体阐释如下:

(一)建立碳排放核查系统

碳金融作为一种新型商品,如果想要拥有一个公平的贸易环境,首先就应该精确地测量出碳排放量,然后在进行相应的交易,所以建立一个精确的碳排放核查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想要在碳金融方面更加标准化就必须引入一个严格的核查系统,用它来完善监测碳排放的过程,并且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因此建立碳排放核查系统有助于我国发展碳金融。

(二)构建碳金融配套服务体系

一套完善的碳金融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把金融风险分散化,让金融市场多元化,而且还可以支持碳金融主体的有效发展。在欧盟的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欧盟通过让各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各自进行分工合作来完成整个市场的目标,不仅在促进碳金融市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力作用,而且投资者们还由此有众多的风险管理手段可供其进行选择,这都是值得中国碳金融市场学习的方面。因此,构建碳金融配套的服务体系有助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执行价格柔性机制

建立价格柔性机制,可以通过把联合履约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联系在一起,把核证减排指标等有替代作用的商品引入市场,使得碳排放配额的供给弹性有一定的增强,但是价格柔性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它可能会产生由于配额量过大而导致的供给过剩问题,从而引起碳权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因此我国在运用该机制时,需要格外注意。因此,适当地运用价格柔性机制非常有助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四)实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

碳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些不好事件使得一部分原本就比较保守的交易者对场外交易更加的抗拒。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由于其存在交易对象身份明确、交易过程透明等优势,如果我国实行现货场外市场交易则可以凭借其优点来吸引大部分的交易者。因此,我国大可以推出现货场外市场交易的形式,来增加市场交易者,为交易者提供一个可供保障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碳金融的交易量,体现出碳金融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吴金旺,郭福春.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与我国对策[J].浙江金融,2012,02:7276

[2]李虹,亚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2,08:2629

[3]曹佳,王大飞.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经济论坛,2010,07:154157

[4]翁清云,刘丽巍.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J].金融论坛,2010,S1:411

[5]张婧,贺以然.碳金融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3,01:166167

碳中和的建议篇10

关键词:运动营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补水;电解质;营养补充剂

中图分类号:G804.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8—0054—07

在2012年第59届美国运动医学(aCSm)年会上,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营养和运动科学系的melindamanore教授作为受邀的荣誉演讲者回顾了美国运动营养研究发展的历程。在过去将近30年里,运动营养作为一门科学,从开始有意识进行肝糖负载到如今科学验证增进机能的各种增补剂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运动员的所食所饮与其健康、身体重量和成分、运动中能量供给、运动后恢复时间、大赛中运动成绩,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强度的运动训练除了可以提高运动成绩,也有可能会因为增加了脱水的可能性和加大对营养素的需求而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正确的营养可以让各种年龄阶段的人最大限度地维持高强度的运动状态。本文跟据aCSm年会上melindamanore教授的演讲,以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历年来提供的运动员饮食营养标准和具有发展标志性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以主要的营养素为讨论重点,回顾了近30年来美国运动营养研究的变化和进步。

1碳水化合物

1982年,Felig等人发现,健康男性以60%~65%最大摄氧量的强度骑功率自行车会造成血糖浓度低于45mg/dL,而低于50mg/dL的血糖水平就被定义为低血糖。1984年,Sherman和Costill指出,限制马拉松成绩的因素除了存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外,肌肉内外的能源储备和利用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导致马拉松运动员疲劳的基本原因是肌糖原耗竭。随后,Fielding和Costill等人发现,每30min补充10.75g糖可在4h的骑车运动中使血糖水平维持在90mg/dL,虽然跟对照组相比,肌糖原的利用率并没有变化,但是4h结束后的全力冲刺时间显着增加。1986年,Coyle和ivy等人证实,运动中补糖可以使耐力自行车运动员在70%最大摄氧量的强度下的运动时间延长1h,这种延长的运动时间来自于机体可利用除肌糖原外的其它能源物质的能力,主要是由于补充的糖维持了血糖水平从而支持了糖的氧化供能。随后在1987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开始关注运动员的饮食,建议运动员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占摄入总能量的50%~55%;在训练中,运动员可摄入高糖饮食,并且建议耐力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糖原负载,包括低糖饮食加高强度训练3~4d,然后进行3~4d的高糖饮食加休息。

1993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对于运动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又有了更细化的建议。一般情况下,建议运动员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占摄入总能量的60%~65%;如果耐力运动员需要连续几天大强度训练或者连续几天参加耐力运动赛事,他们所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则应该提供摄入总能量的65%~70%。不管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是多少,如果想要维持最佳的肌糖原储备状态,运动员每日应该摄入至少500—800g碳水化合物(合2000—3200kC)。充足的肌糖原储备可在运动中延迟疲劳和提高耐力运动成绩。这时传统的糖原负载理论开始受到了质疑。虽然传统的糖原负载理论被证实可以有效地提高糖原储备,但是消弱了运动员在赛前进行高强度训练的能力,并且有可能引发身体不适和健康隐患。经过改善的糖原负载理论建议在长时间耐力运动赛事前(一般为持续90min以上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应进行至少3d的高糖饮食,每日摄入800g或者每千克体重6~10g碳水化合物,结合一星期的强度渐减的训练计划(taperedworkout),在赛前1d彻底休息。新的糖原负载理论在提高糖原储备的同时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因此可长时间的重复使用。为了确保能量储备不会成为限制运动能力的因素之一,1993年的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对于运动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营养需求做了细致的分类建议。在赛前或运动前2~6h内,建议运动员应摄入85-200g的碳水化合物,食物的选择上应选择运动员熟悉的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低脂和低蛋白质的食物。如果运动员经常在赛前紧张不安甚至引起肠胃不适,则可选择液态的碳水化合物运动补剂。在赛前或运动前5~10min,选择摄入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的液态运动补剂可维持血糖水平。运动中,如果时间持续在1h以上,少量的摄入碳水化合物可以延迟疲劳。研究建议每30min摄入24g碳水化合物最为合适。赛后或运动后摄入碳水化合物则可以促进肌糖原的重新合成。研究证明,运动后即刻、2h内摄入600g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最大程度的加速肌糖原的合成速度。因此,运动员应在运动后尽早开始碳水化合物的营养补充。

2000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提出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建议又有所不同。专家们认为,运动中能量物质的使用情况决定于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运动员的性别和运动前的营养状况。如果所有其它条件一致的话,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碳水化合物参与供能的比例也在增加,并且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供能形式也会渐渐从肌糖原转为血糖。专家们认为,过去提倡的应占能量摄入60%以上高糖饮食的建议很可能会误导大众。比如摄入的总能量为4000~5000kC,500~600g碳水化合物可提供量50%总能量,这个量已足够维持每日肌糖原的储备。如果摄入的总能量为2000kC,即使摄入250—300g碳水化合物已经占总能量的60%,而这个量对于维持糖原储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专家们建议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该根据运动员个体的体型、重量、身体成分、所从事的运动类型和运动员的性别而不同,一般建议每千克体重摄入6~10g碳水化合物。对于运动前后不同时间的营养补充,美国饮食营养协会也给出了较详细的指导。建议运动前饮食摄入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含适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和纤维素,以此来维持最佳血糖水平,促进肠胃排空和最小化肠胃不适。运动中,为了补充已经消耗的能量,应每小时摄入30~60g碳水化合物以维持血糖水平,这对于需要连续运动1h以上的耐力运动员尤其重要。运动后。营养补充的目的是促进肌糖原的重新合成和加速运动后的恢复。在耗尽肌糖原的大强度运动后的30min内应补充每千克体重1.5g的碳水化合物,随后每两小时应重复补充等量碳水化合物,如此在运动后4~6h的补充将足以恢复肌糖原储备。

2009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对于运动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建议与2000年的一致,认为应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所从事的运动特点而给与不同的标准)。同样,运动前的饮食建议以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主,适量蛋白质和低脂、低纤维素的食物。研究表明,运动前3—4h摄入碳水化合物,可提高运动成绩的最佳量为200~300g左右。对于恢复时间短暂的运动员,运动后同样建议即刻30min内摄入每千克体重1.0~1.5g碳水化合物,随后每两小时重复补充等量碳水化合物至运动后4~6h。研究发现葡萄糖和蔗糖对于运动后促进肌糖原合成比果糖更为有效。对于运动中的营养补充,美国饮食营养协会这次给与了更为详细的建议。研究发现摄入碳水化合物浓度为6%~8%的运动饮料有益于连续运动1h或以下的耐力项目;而对于连续运动1h以上的项目,建议每小时摄入30~60g碳水化合物,大概合每千克体重0.7g。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以葡萄糖为主,单独摄入果糖效果不佳并有可能引起腹泻,然而葡萄糖、果糖和其它单糖以及麦芽糊精的混合碳水化合物却同样有效。

2蛋白质

20世纪,运动员对于蛋白质的需求量是否与常人有异一直倍受争议。1987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建议,运动员每日摄入每千克体重1.0g蛋白质,这也是正常人所需要的量,协会并且指出额外的蛋白质摄入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并无任何促进作用。然而,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为了维持氮平衡,参加大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摄入蛋白质的量应超过建议常人的每日摄取量。1993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提出取得最大化正氮平衡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1.5g,而限制蛋白质正氮平衡的主要因素是能量摄入不足而非蛋白质摄入不足。因此,想要增长肌肉的运动员应当首先通过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保证充足的能量储备,其次才是检查蛋白质的摄入是否合理。另外,研究指出,平衡饮食可以确保运动员获得足够的蛋白质,而额外的高蛋白质/氨基酸食物或营养品的补充并不能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或者肌肉的生长,相反,还有可能对身体健康和运动成绩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摄入的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通过泌尿系统排除其代谢终产物,额外的代谢负担容易造成身体脱水;另一方面,体内过剩的氨基酸会被转化为脂肪储存下来。因此,当时的专家们并不推崇运动员摄入正常饮食以外的蛋白质/氨基酸补品。

随后的几年间研究发现,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对运动员有着多方面益处,包括加快运动引起的肌纤维微损伤的修复,促进运动中利用蛋白质供能,以及促进瘦体重的增加。2000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建议运动员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所从事的运动类型(耐力或力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以及运动员的性别而不同。对于耐力运动员,专家建议男性运动员每日应摄入每千克体重1.2g蛋白质。抗阻运动对蛋白质的需求常被认为高于耐力运动,因此专家建议有经验的男性健美运动员和力量运动员每日应摄入每千克体重1.6~1.7g的蛋白质以维持和增加瘦体重。对于女性耐力或力量运动员,并没有研究结果给出明确的蛋白质摄入量的建议。另一方面,专家提出,氨基酸的摄入一方面可以通过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从而提高耐力运动成绩,另一方面氨基酸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从而延长运动时间。然而由于摄入氨基酸的人体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加上当时尚未对氨基酸补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估,因此并不提倡运动员服用饮食以外的氨基酸补剂。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多方面因素影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蛋白质代谢,包括性别、年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类型,能量摄入和碳水化合物的储备情况。2009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建议,耐力运动员每日应摄入每千克体重1.2-1.4g蛋白质以维持氮平衡,并建议连续运动几个小时以上或者连日进行间歇性的极限耐力运动的运动员应摄入每千克体重略高于1.2—1.4g的蛋白质。同时,专家建议运动员应摄入充分的碳水化合物以确保摄入的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而不是被氧化供能。对于力量运动员,最显着的肌肉增长阶段往往在训练初期,因此需要摄入额外的蛋白质,尤其是必需氨基酸,来维持肌肉的增长。对于已经熟悉抗阻力训练的力量运动员,由于机体已能更有效地利用蛋白质,所需要摄入的蛋白质可略为偏低。总的来说,力量训练运动员应每日摄入每千克体重1.2~1.7g蛋白质。另外,耐力或抗阻力运动后,摄入等热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混合物,肌糖原的重新合成速度并无明显差异,然而,运动后补充的蛋白质可为肌蛋白的修复提供氨基酸,并可促进合成类激素的释放。许多近期的研究表明,高质量的蛋白质,如乳清蛋白,酪蛋白和大豆蛋白,均有益于训练后肌肉蛋白的修复和合成。

3脂肪

运动员脂肪摄入的建议量跟正常人的每日建议摄入量相似或略高。1987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对运动员脂肪的摄入量并未提出特别的建议。1993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建议,运动员脂肪的摄入量不应超出总能量摄入的30%。随着总能量摄入的增加,脂肪的摄入量也会增加。脂肪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但是建议最多只能占总能量的30%。有些专家提议,高脂膳食(占总能量摄入的70%以上)可能有益于运动成绩,然而后来的研究结果并不能支持这一理论。脂肪作为膳食中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能量的供给,是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促进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等。然而,长期的高脂膳食却会威胁人体健康。2000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建议运动员应遵从正常人的脂肪建议摄入量,占摄入总能量的30%(10%饱和脂肪酸,10%多不饱和脂肪酸,10%单不饱和脂肪酸),并且建议摄入量不能低于15%,过低的脂肪摄入对于血脂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2009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对于运动员的脂肪摄入量建议并无明显改动,建议应占摄入总能量的20%~35%。

4水和电解质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运动员在比赛生涯中没有任何的专家或教练给予营养指导,在整个训练或比赛的过程中唯一可能补充的就是水,运动后也没有任何的营养和能量补充。连续三年蝉联纽约城市马拉松冠军的美国长跑运动员albertoSalazar在1982年的波士顿马拉松中再次取得冠军,然而在他冲越终点线的即刻突然晕厥,送至医院救治输了6L盐水,根本原因就是在整个马拉松长跑过程中,albertoSalazar滴水未沾。对于运动员来说,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增进机能的营养手段就是补水。运动中通过出汗减少体重2%以上时,肌肉力量和耐力都会减弱,运动成绩将会显着下降;如果运动中体重减少4%以上,将可能出现肌肉痉挛、热疾病、中暑,甚至猝死。1987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建议,在适宜的气候中饮用普通饮用水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运动员的需求,而极限运动或环境中运动员则需饮用含少量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1993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对于运动中补水有了更详细的建议。对于在剧烈运动中每小时流失2.7—3.6kg汗液的运动员,为了保证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运动员应在运动前后测量体重,运动后体重每减轻0.45kg,则需补充474mL的液体。如果体重跟前一天相比差异超出0.9kg,则运动前需要补充额外的水分。具体的补水建议包括:耐力运动2h前,饮用2杯(474~592mL)运动饮料;运动前30min,再次饮用2杯运动饮料;如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运动,应每15分钟饮用118~178mL10℃左右的普通饮用水或其它运动饮料。对于适宜温度的环境中连续训练或比赛不到1h的运动员,10℃左右的普通饮用水最为合适。对于在极限环境中或者运动时间在1h以上的运动员,则需饮用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研究证明,含有6%~8%葡萄糖、葡萄糖聚合物或者蔗糖和少量钠的低渗或等渗的运动饮料可被肠胃较快的吸收并可维持运动中的血糖水平。以果糖为主的运动饮料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并且在被机体利用前需要经过肝脏转化为葡萄糖,因此不建议运动员使用。

2000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对于运动员的补水建议又有了一些变化。在运动前2~3h,建议运动员饮用400~600mL液体,充分的间歇时间让运动员在补水的同时保证肠胃有足够的时间排空、吸收液体,并将多余液体排出体外。运动开始后,运动员应每1520min饮用150—350mL的液体。参加1h以上的激烈运动时,建议饮用含糖4%~8%的运动饮料。如果运动时间不到3~4h,运动员并不需要饮用添加了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然而在连续运动1h以上的时候,每升添加了0.5~0.7g钠的饮料可以增强口感从而促进运动员的饮水量。专家建议,运动后应补充体重减少量的150%的液体,以充分弥补运动中所流失的汗液和产生的尿液。运动后的饮料中添加少量的钠也可以减少尿液的产生,维持血液渗透压,促进饮水量,增强补水效果。

2009年,美国饮食营养协会根据aCSm在2007年制定的运动补液标准再次修改了运动员补水建议,建议运动员至少在运动前4h饮用每千克体重5~7mL的水或运动饮料。4h的间隔时间可以确保运动员有足够的时间优化身体水合状况并将多余的液体排出体外。运动中,运动员流失汗液的多少决定于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身体重量、基因、热习服和代谢效率。汗液的流失速度少则每小时0.3L,多可达每小时2.4L。汗液中所含电解质主要以钠为主,平均钠浓度可达50mmol/L左右,并且个体差异相当大。运动中补水的目的是控制水流失量在体重的2%以内。因此,需要补多少水,多久补一次水,水中电解质的浓度应该多少,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应该个体化,需要综合考虑运动员的个体特性,包括汗液流失速度、汗液的含钠量、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中补水的难易程度等等。对于大多数的运动员而言,运动中的补液往往不足以弥补流失的汗液,因此运动后常常处于缺水状态。如果恢复时间足够,运动员可以从正常饮食中逐渐获取足够的水和电解质。但如果恢复时间有限,运动员运动后的体重每减少0.5kg则应尽快补充450~675mL液体。

5饮食补充剂

饮食补充剂(DietarySupplements)在运动界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越来越多的饮食补充剂种类和数量让运动员、教练员和各种实践者常常无所适从。一般来说,饮食补充剂可被分为以下几类:已被实验证实有效的,包括肌酸、咖啡因、运动饮料、能量凝胶、能量棒、作为缓解酸性环境的碳酸氢钠、蛋白质和氨基酸补充剂;可能有效但尚无足够实验数据证实的,包括谷氨酰胺、HmB、牛初乳和核糖;号称有效但其实不然的,包括蜂花粉、肉碱、吡啶羧酸铬、冬虫夏草、辅酶Q10、共轭亚油酸、细胞色素C、二羟基丙酮、y-谷维素、人参、肌苷、中链甘油三酯、丙酮酸、含氧水和钒;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威胁的,被禁止使用的,不合法的,包括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19-去甲基雄烯二酮、19-去甲基雄烯二醇和其它类固醇类激素,刺蒺藜、麻黄、马钱子碱及生长激素等。虽然大部分饮食补充剂并无足够的实验数据证明其有效性,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运动员仍然认为使用饮食补充剂可以帮助他们促进训练适应性,提高运动成绩和维持身体健康。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开始使用或使用更多的营养补充剂。研究显示,在2002年FiFa世界杯大赛中,平均每位参赛运动员每场比赛使用了0.7种营养补充剂,而在2006年FiFa世界杯大赛中,每位参赛运动员每场比赛使用了1.3种营养品。美国大学运动协会(nCaa)、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加拿大奥林匹克协会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明文限制运动员使用一些营养补充剂,并要求运动员进行尿液抽查以确保没有使用禁止使用的物质。因此,运动员、教练员和各种实践者应清楚认识到使用营养补充剂所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作用,全面权衡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也许可获得的强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