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十篇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十篇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3:25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光伏发电;并网;配电站;水电站;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文献《光伏发电在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中的战略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对光伏发电的前景,市场和目前的科技水平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叙述,同时提出了农村离网供电,分布电源等对光伏发电的建议。

《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则是从电网角度指出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使大电网在研究与实验验证手段、对光伏发电系统影响大电网机理的认识、新型配电系统的规划、电网运行控制、电网监测保护与控制装备、技术标准与规范等方面面临新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

《中国光伏发电的市场规范化间题》从光伏发电市场规范化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光伏市场规范化的措施。

《居民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引起的问题研究》从居民光伏发电的角度分析了居民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可能带来的管理、电能计量等方面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本文在以上文献的基础上对光能输出的逆变,并网环节进行了改进,将逆变并网部分从完全分散至居民处改为由配电站进行,同时提出了光能和水电站综合应用的方法。

2.制约光伏发电的问题

我国能源供应状况为煤炭比重过大,环境压力沉重;人均能耗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技术落后,系统效率低,产品能耗高,资源浪费大。我国能源供应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能源决策国际环境复杂化,对国外石油资源依存度快速加大,二是化石能源可持续供应能力遭遇严重挑战。长远来看,能源资源及其供应能力将对我国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构成严重威胁。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由于较易获得且对环境无污染,被视作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

在众多分布式发电供能技术中,太阳能产业是全世界公认的最有前途的新能源产业,世界各国都将光伏发电作为发展的重点。美国政府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能源部和有关州政府制定了光伏发电的财政补贴政策,总光伏安装量已达到3000兆瓦以上,连续三年光伏产业均以高于30%的年增长率上升;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把发展大规模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其新能源的重要组成提上议程。日本也早在1974年就开始执行"阳光计划",1992年电力公司收购光伏发电系统剩余电力制度开始实施,1994年提出"朝日七年计划",到2000年已完成16.2万套太阳能光伏屋顶计划,1997年又宣布7万光伏屋顶计划,到2010年将安装7600兆瓦太阳能电池。德国1990年提出1000屋顶发电计划,1998年进一步提出10万屋顶计划。到2007年5月为止,全球已建成容量超过5兆瓦的光伏电站10座,容量在2兆瓦以上的光伏电站超过了50座。

中国在太阳能产业方面起步较早太阳能电池产量方面处于世界前列,然而在并网光伏发电应用方面才刚刚起步,近年各地建造了一些并网光伏示范或试验系统,2008年底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有上海崇明岛和深圳园博园的1兆瓦光伏电站。国内的光伏生产企业在设备、工艺、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都需要引进、消化和吸收,多数核心技术特别是硅材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在整个产业链中,国内太阳能企业能做的只有终端设备的研发和生产,90%以上的原料和设备进口,90%以上的产品出口。

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的功率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呈非线性,需要mppt控制器找到光伏阵列在确定日照和温度条件下输出最大功率时对应的工作电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力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力,逆变器的工作点在输入侧要与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匹配,在输出侧要满流并网的条件;逆变器会在交流侧注入高次谐波,要通过优化逆变器控制方式和滤波来降低谐波含量;光电能量转换过程中不产生也不消耗无功,在逆变过程需要消耗无功,这是与其他常规发电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因此光伏发电系统需要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对并网点的功率因数进行控制。大电网受到的扰动可能影响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行,尤其是如果出现光伏发电系统孤岛运行时,必须迅速感知以调整逆变器的运行状态,避免光伏发电系统受到危害,且为后续再并网做好准备。以上问题可以概括为输出功率不稳定,孤岛效应问题,对电网冲击问题,谐波问题,无功平衡问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用户侧由于环境与技术条件所限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由于光能的采集一般都在白天进行而居民用户对电能的大量需求则大多在夜晚。可知电能的有效存储,电池的使用寿命,充电容量大小,充电时间,放电时间等问题同样制约着光伏发电的发展。

3.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所提出的问题可知,用户侧光伏发电并网存在较多技术问题,在传统技术条件下难以等到有效的解决。即使解决部分也会对电网造成影响,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3.1逆变及并网地点的重新选取

可解决的方法有研究新型与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相配套的电气设备。或是将部分地区光伏发电电流集中在一起,如配电站等区域进行统一的逆变或是存储。这样只需保持这一配电站所影响的区域即可,无需考虑每个用户的操作对配电网所造成的影响。同时对于并网控制,继电保护,无功补偿,电气量测量,谐波问题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监控。

3.2与智能电网的相互配合

根据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则可形成大地区间的平衡(由国家统一调控)和小型区域自身的自身控制。这样由大功率传输电能提供基本符合,而可再生能源则在现阶段扮演辅助功能,提供调峰等辅助作用。待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更加成熟以后再进行逐步的改变,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0到100年。

3.3光伏发电电能的储存和利用

良好的储存和应用是推动太阳能并网发展的强大动力。

3.3.1光伏发电电能的储存

由于光伏发电输出功率不稳定,光照时间,强度无法预测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的光能利用并非直接向重要负荷供电,而大多是以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储存起来。待能量接近饱和后在进行输出。但是由于电池技术发展的制约,电能转化效率,电池使用寿命,电池容量,价格等方面均无法达到全面推广的要求。对现有调峰方式(如水电调峰)的利用则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解决电能储存的问题。此时对水库容量的要求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此阶段用户所发电能并不能直接为自身所用,电用户同时也扮演了电能提供方的角色,通过分用电表进行能量监控,并且最终从中获益。

3.3.2建设太阳能电站

同时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光能型电动汽车"加电站"具有环保无污染,且无储油罐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只需一次投资便可获益等优势,也会促进电动汽车的推广。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光伏产业;分布式光伏发电;可持续发展;中国

作者简介:吴琦(1981-),男,山东莱芜人,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北京100053)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97-02

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以来,能源的重要性逐步显现,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焦点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能源需求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枯竭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2]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自1990年起了四次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环境问题,而能源消耗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则是引起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3]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4]在当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以煤炭为主体能源的格局不会改变,这将严重制约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举措。[5]

光伏产业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产能和产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也进入世界前列。但由于当前欧美市场需求增速放慢、国内应用市场开发不足、企业产能严重过剩、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我国光伏企业普遍进入了生产经营的寒冬期,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颖的能源供应模式,将会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光伏发电的优势与制约因素,也决定了光伏发电发展应用更适合分布式。[6]我国对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也为分布式能源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我国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能源需求仍面临刚性增长,同步进行的区域总体规划和分布式能源规划,将使建设更多的区域型或大规模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可能,为实现能源体系变革和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因此,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推进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概念及特点

1.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概念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建在用户需求侧,通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有别于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当地发电、当地并网、当地转换和当地使用,有效解决了光伏发电的并网问题,以及长距离输电的损耗问题。但大多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也需要公共电网的支撑,否则就无法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2.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具备如下特点:

(1)较小的输出功率。光伏发电的模块化特点,决定了光伏电站的规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同时项目经济性却不受影响。相对于动辄几十万千瓦乃至几百万千瓦的集中式光伏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大都控制在在数千千瓦以内,但投资收益率并不会低于集中式项目。

(2)较轻的环境污染。除了需要考虑分布式光伏与周边环境和景观的协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噪音,也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3)可部分缓解供电紧张。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用电需求最高的白天出力最高,但是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较小,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的供电紧张状况。

(4)可实现发电用电并存。集中式发电是升压接入输电网,仅作为发电电站而运行。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接入配电网,发电用电并存,且要求尽可能地就地消纳。

二、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1.发展现状

我国从2009年开始启动了“金太阳”工程和光电建筑示范项目,明确规定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行补贴。在相关政策的激励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到2011年年底,我国光电建筑示范项目装机规模已达30万千瓦,“金太阳”工程的装机规模也已超过117万千瓦。而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201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要达到1000万千瓦。2013年,国家电网继2012年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政策之后,再次《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用户自己装置光伏发电设备,国家电网可以为其接入电网,发电量可以自用,多余部分也可以上网卖给电网。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已受理分布式光伏报装业务119件,发电容量33.8万千瓦。

2.面临问题

现阶段,我国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

(1)从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来看,供能企业若依赖单一能源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会受到地域、环境、成本等方面的限制。

(2)从运营方面来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规划设计、施工规范和运营标准等尚不健全,可能会导致后续问题的集中显现。

(3)在并网和配电方面,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和配电均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分布式供应与集中式供能之间调配困难,难以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不稳定的缺点。

(4)在发电业务许可方面,按照国家规定,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尤其是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存在法律规定与现实需要不符甚至相悖的问题。家庭分布式光伏主要用于自发自用,项目容量小且分散,不具备成为从事发电业务的法人主体的资格。因此,如果套用集中式发电的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尤其是家庭用户可能会因为经济性和便捷性的考虑,放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三、我国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对策措施

1.开拓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

鼓励各类电力用户积极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做到“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优先支持在电价较高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大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支持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和居民社区等建设小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2.加强分布式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指导

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需要,编制并执行国家及地方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规划。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全国规划与地方规划、发电与配电的协调发展。根据当地电力市场规划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合理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

3.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

制定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行业规范,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秩序,避免恶性无序发展。健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构建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监测体系,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监管力度。

4.加强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相适应的电网建设

督促电网企业加强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配套的电网改造和建设,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网接纳能力。对于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电网企业负责接网及公共电网改造。对于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电网企业负责公共电网改造。

5.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服务

督促电网企业简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程序,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运行的监管力度,构建简捷高效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服务系统,保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及时并网。

6.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价和补贴政策

根据当地的光照资源禀赋和生产建设成本,分区域制定分布式光伏电站上网标杆电价。建立并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支付制度,电网企业按月向项目转付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7.建立健全扶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金融机制

鼓励金融机构出台适合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信贷政策,创新有利于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等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技术创新。

8.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土地政策

对利用建筑物等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满足国家相关要求的情况下,简化项目申报和建设管理的相关程序。对未利用土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土地主管部门可以在土地规划、计划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

9.促进分布式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

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等途径,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配电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mohanmunasinghe.SustainableenergyDevelopment(SeD):issuesandpolicy[C].washington,D.C.:theworldBank,1995.

[2]LiZhidong.QuantitativeanalysisofsustainableenergystrategiesinChina[J].energypolicy,2010,38(5):2149-2160.

[3]Bwo-nungHuang,m.J.Hwang,C.w.Yang.CausalrelationshipbetweenenergyconsumptionandGDpgrowthrevisited:adynamicpaneldataapproach[J].ecologicaleconomics,2008,67(1):41-54.

[4]Britishpetroleum(Bp).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FullReport2009[R].2009.

[5]江林.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国内外政策分析与启示[J].江苏电机工程,2013,32(3):66-68.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3

abstract:theexternalityof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isafundamentalproblemintheprocessofitsdevelopment.Byintroducingthedevelopmentsituationsof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athomeandabroad,theexternalitytheoryisusedtocompareandanalysetheexternaleconomyof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andtheexternaldiseconomyofnon-greenbuilding,thenthepoliciesandmeasure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areproposed,includingtheguidanceofgovernmentpoliciesandindustryconsolidation,thecompensationofprivatebenefitswhenimplementing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andincreasementofprivatecostswhenimplementingnon-greenbuilding.

关键词:光伏建筑;经济外部性;资源配置;政策措施

Keywords: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economicexternality;resourceallocation;policiesand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m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078-03

0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太阳能光伏建筑将光伏发电系统和建筑物进行了高度集成,是一种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的最新方式。但因其经济外部性问题,太阳能光伏建筑仅仅靠市场机制难于推动,通过对比非绿色建筑的外部不经济性分析了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外部经济性和资源配置非优,从而提出需要依靠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来推动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发展。

1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发展现状

1.1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在国外,美国于1997年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发展规划的国家;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迅猛发展,崛起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和以江苏、河北、江西等省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基地,出现了湖南中建大厦国际首创的百页式非晶硅太阳能光伏发电幕墙、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的屋面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天津张家窝镇社区光伏电网工程等项目的成功实践。

1.2太阳能光伏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太阳能光伏建筑优点突出,从效益角度看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和环保三个方面。其中经济效益主要有并网发电、光电补贴和税收优惠等,社会效益体现在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等起到了积极作用,环保效益表现为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健康效益等方面。但是,对私人投资者来说,太阳能光伏建筑在实际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光伏系统初始投资成本较高,投资回收周期较长;②光伏发电多余发电量并网的可能性,这决定能否快速地回收成本;③国家有关光伏发电的指导电价、财政补贴和税收等政策的影响。

这些问题正是影响投资者对项目投资积极性的关键因素,由于目前光伏系统成本较高,单纯从直接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太阳能光伏建筑一般都不能吸引投资者投资。

2太阳能光伏建筑的经济外部性

2.1经济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外部性,也称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当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此时这个人从其经济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而当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损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承担足够抵偿这种损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项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

外部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市场交易中的买方和卖方并不关注他们行为的外部影响,所以存在外部影响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率的。在这种情况下,从社会的角度关注市场结果必然要超出交易双方的福利之外,所以外部性将导致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

2.2太阳能光伏建筑导致资源配置非优的情况

由于太阳能光伏建筑带来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而个人又没有得到多出来的这部分利益,因此存在外部经济。在存在外部经济时,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只要个人从事某一经济活动所支付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则个人就不会采取这项活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此时的私人成本仍小于社会利益,继续进行该项活动是有利的。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图1所示,mR和mC分别表示太阳能光伏建筑生产者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曲线,而带来的社会收益mSR由私人收益加上外部收益构成,mSR>mR。在市场交易中,生产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产量确定在mR=mC的水平Q1上;但从全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要求看,使社会利益达到最大的产量应当定在mSR=mC的水平Q2上。由此可见,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水平常常低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即Q1

2.3非绿色建筑导致资源配置非优的情况

跟太阳能光伏建筑相对比,非绿色建筑带来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而个人又没有为多出来的这部分成本付出任何代价,因此,存在外部不经济。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个人经济活动的决策基于私人成本与私人利益的比较,只要这个经济行为者从事该项经济活动所得到的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私人就会采取其经济活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此时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成本,该项活动应减少或停止。

如图2所示,非绿色建筑造成的社会成本mSC由私人成本加上给社会造成损失的外部成本构成,mSC>mC。此时个人的最佳产量决策仍然确定在mR=mC的水平Q1上,但从全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要求看,最佳产量应当定在mSR=mC的水平Q2上,Q1>Q2。因此,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个人而言,他承担了太阳能光伏建筑的社会成本,却没有得到全部的社会收益,而是由其他人得到了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外部效益。这就是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外部性问题,是太阳能光伏建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太阳能光伏建筑仅仅靠市场机制难于推动的主要原因。

3推动太阳能光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

太阳能光伏建筑的经济外部性使得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得不到统一,资源配置难以优化,是应当在最大程度上被限制和消除的现象。但是,这种经济外部性难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消除,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予以规范和转化。

3.1政府政策引导,进行产业整合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对光伏发电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如对一些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进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技术上的支持,对光伏发电厂的建设和产业进行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技术上的研发和示范等。另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太阳能光伏建筑进行引导和规范:

①制定关于绿色建筑和太阳能光伏建筑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目前,我国已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对节能和绿色建筑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标准要求;另外,住建部于2010年颁布了《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国家能源局于2013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专业委员会主编了《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系统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等,均对我国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今后,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光伏发电的应用对研发、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等整个产业链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也可以强制要求那些有支付能力以及大型的建筑项目使用光伏建筑技术,并制定严格的程序步骤,促进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发展。

②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全球光伏发电产业增长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成本持续下降,对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快速发展非常有利。政府可以利用宏观控制手段,将所有与太阳能光伏建筑相关的企业进行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等产业链,支持企业进行新技术的研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探索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③防止产能过剩,应对价格波动。目前,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生产能力巨大、但市场容量较小的特点,多晶硅原料90%依赖进口,太阳能电池90%以上出口,受外国政策波动影响较大。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产品价格波动明显,会对企业造成相当的压力。所以,政府从企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关键时刻给予指导和警示,在经济震荡和下行时期防止企业出现产能过剩,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3.2补偿太阳能光伏建筑的私人收益

太阳能光伏建筑存在外部经济,带来的社会利益大于私人利益,而且私人活动水平常常低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所要求的水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指导电价、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补偿私人的部分外部效益,从而发挥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外部经济性,并提高最佳产量,如图1中提高到Q2的产量水平。

①对太阳能光伏建筑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可以对太阳能光伏建筑生产者的直接补贴,也可以对光伏建筑消费者的间接补贴,还可以将两种补贴方式相结合,既能够鼓励投资者积极开发应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和产品,又能促使消费者主动参与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实施。

②税收优惠,减少企业负担。鼓励太阳能光伏建筑的税收优惠包括对研究或实施太阳能光伏建筑项目的企业减免增值税,对企业用于生产太阳能光伏产品的设备允许加速折旧,企业在太阳能光伏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设备投资可以抵减所得税,企业生产或销售太阳能光伏产品取得的收入实行税前减免等。

③提高指导电价,并网回收多余电量。建立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使实施光伏电网工程的用户按高于现行电价的光伏上网电价价格将多余的电量回收到电网中,能够鼓励消费者主动积极地实施光伏建筑,并节约用电量。

例如,在山东青岛某大学光伏屋面项目中,根据山东省光伏上网电价价格1.2元/kwh计算,如果没有补贴、税收优惠的情况下,项目财务净现值为-34.659万元,经济上不可行;若考虑国家对光伏发电补贴0.42元/kwh,不考虑税收方面的优惠,项目财务净现值为-8.803万元,经济上不可行;而同时考虑政府补贴0.42元/kwh和增值税减半按8.5%计算的话,项目财务净现值为1.367万元,在经济上可行。可见,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的话,太阳能光伏建筑很难被私人投资者所关注。

3.3增加非绿色建筑的私人成本

非绿色建筑存在外部不经济,带来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而且私人活动水平常常高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所要求的水平。因此,可以通过对非绿色建筑企业征税、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限制或界定产权等方式使私人承担部分外部成本,从而消除其外部不经济性,并控制其产量水平,如图2中限制在Q2的产量水平。

①对非绿色建筑征税。对非绿色建筑的限制和征税,包括开征能源税、环境税等税种鼓励企业和家庭节能减排,对高能耗建筑以及不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提高征收税率等。

②对非绿色建筑制定污染标准,或建立排污许可证市场。政府通过调查研究,确定社会所能承受的环境污染程度,规定各企业所允许的排污量。凡排污量超过规定限度的,则给予惩罚性收费。如果制定排污标准有可能导致排污成本很高,还可以引进市场机制建立排污许可证市场。每张许可证都规定许可排放污染物的数量,超过规定数量将会被处以巨额罚款;许可证在生产者之间分配,并且允许买卖。这种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既能够有效控制排放水平,又能使减污成本尽可能的低,也有利于太阳能光伏建筑产业的长远发展。

4结论

太阳能光伏建筑因其较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对私人投资者来说,其经济外部性问题依然是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通过对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外部经济性和非绿色建筑的外部不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依靠政府政策引导、进行产业整合,补偿太阳能光伏建筑的私人收益,增加非绿色建筑的私人成本等推动太阳能光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骆聪,陈政.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的经济可行性研究和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5(2):92.

[2]叶雪华.杭州地区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分析[J].建筑节能,2014,42(4):30-34.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光伏产业贸易结构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本文以山东云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光伏产业贸易结构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因其在光伏产业链上游存在技术壁垒,该公司现主要以光伏电池组件制造为主,还处于光伏产业链中游,而且未来光伏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但是该公司拥有自然资源及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有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市场,成产成本相对较低,对大量生产光伏产品和应用光伏产品有着先天的优势。机械自动化程度低,依赖人工劳动,生产效率低。

一、山东云凯公司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光伏产品技术落后,人才短缺

在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生产技术成为制约企业光伏发展的关键因素。生产技术的研发需要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的提炼技术,目前还不能自主生产高纯度的多晶硅,使得企业只能依靠进口晶硅材料维持产业链的发展。对此企业一直处于被动局面,企业进入低、产品差异度低等,产业间的竞争加大,因此企业利润会降低。

(二)出口市场不稳定

欧洲各国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力度逐渐减少,对于本国的进口产品采取了谨慎态度,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增加,开始减少光伏组件的进口,近几年,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光伏产业飞速发展,造成公司出口面临困境,产品积压。山东云凯光伏生产的光伏产品出口国外总量较低,对国内市场过度依赖,一旦国内市场出现政策或需求变动,光伏产品就会积压过剩,对企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三)贸易壁局圃肌⒊隹诓品单一

虽然山东云凯光伏产品进出口逐年增长,但产品和市场集中。出口产品主要有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站,对外贸易结构比较单一,其主要原因为产业链不完整,企业自身实力有限,企业竞争实力不强,产品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没有达到系统性。

(四)处于产业链下游,企业供需失衡

山东云凯光伏还处于直接参与生产方面的阶段,包括光伏电池的生产和组装,组件的封装和系统集成,光伏系绕的安装和维护等,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下游,对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的晶硅原料的生产及设备制造技术还不具备,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晶硅原料,在国内用进口原料进行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与国外的企业形成产品互补,形成了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现状。运用进口原料制备光伏电池,将电池出口,山东云凯光伏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只是“代工者”的角色,技术含量低。

二、推动山东云凯公司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科研力度,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山东云凯光伏在光伏产品生产中,将“高耗能、高污染”留在了国内,而将“清洁、无污染”送给了国外,实际上只是国外的“代工车间”,究其原因就是尚未掌握高端技术,科研水平不足。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技术人才,寻求政府在资金和光伏技术上的扶持,在掌握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尤其是在生产多晶硅及其设备的生产上,早日摆脱“代工者”的角色,向高附加值环节发展。加大科研力度,在原有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将产业链垂直整合,努力将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上面转变,形成垂直、完整的产业链。

(二)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

近期,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光伏产业出现了的较大波动,但这种波动只是暂时的,新兴能源取代石化能源将是必然的趋势。2016年,我国光伏电池新增装机便达30Gw仅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3.5%,不到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的7.8%,国内市场需求与光伏产品的产量严重不匹配。欧美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市场需求日趋饱和,增长速度减缓,占全球份额减少。光伏企业应努力寻求新市场,减缓市场单一风险。与此同时,非洲、中东和南美开发光伏产业力度加大,出现很多生产采购商。

(三)突破贸易壁垒,到光伏产品出口市场设厂

经过美欧“双反”我们可以看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在我国光伏产业将会持续性地面对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束缚,针对这些问题,该企业可以通过资本、技术输出的方式到光伏产品主要出口国家或者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及地区设立生产和研发基地;还可与当地光伏制造商入股合作,从而突破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为今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完善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进行产业链整合,加强品牌意识、改进技术、提高优质服务。

(四)寻求政府的扶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法规

企业应积极寻求政府政策的扶持,向政府寻求金融方面的支持,企业想扩大规模存在着问题,国家应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从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贴息或减息贷款,来增加资金的周转和使用的范围。寻求政府财政补贴,可以增加人们购买的欲望,从而刺激消费,增加企业的销售额,寻求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的对象包括企业本身和购买者,为企业的资金周转减轻压力。

参考文献:

[1]孙岳军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现状与前景分析[D].复旦大学,2009.

[2]凌捷.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走向及战略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2.

[3]王江.中国光伏产业国际化发展中的困境与应对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2.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5

对于前者,补贴额度相比征求意见稿或将有小幅上浮,四类资源区大型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或将统一上调0.05元,为0.8元、0.9元、1元和1.05元,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部分补贴或从0.35元调整为0.45元。

对于后者,光伏并网问题一直是行业的痼疾,两份国标的出台将带来新的变化,它意味着多方一直纠结不下的光伏发电干扰电网运行问题将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光伏逆变器和变频器等光伏设备行业或将因此面临一次技术洗牌和淘汰。

“国标”从严

对于中国的光伏行业发展,当前最棘手就是并网难和补贴的额度与落实两大难题。

中电联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为2.12Gw,而当年光伏安装量为2.89Gw。这意味着,2011年国内光伏系统并网率为73.4%,即近四分之一项目未能并网。

而分布式光伏的并网情况更为艰难,以金太阳工程为例,截至2012年上半年,2009年和2010年项目目录中,金太阳工程批复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并网项目106个,主体工程完成未并网项目44个,并网项目占完工项目的71%,但具有国家电网正式并网许可文件的项目不超过10个,也就是说,90%甚至更多的项目都没有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并网。

对此,2012年10月底,国家电网针对并网难问题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表示将对分布式光伏开辟绿色通道。

事实上,除了对用户端的“服务”外,国家层面还将对并网的“标准”进行升级,《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和《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已经报批国家标准委,不出意外,7月份将颁布实施。“两份标准都将以国标的形式形成约束力。”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朱凌志表示。

据了解,《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在2005年曾作为国标使用,后超过使用期限,在2009年进行了修订,改为《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此后,2011年定为国网企业标准。“作为企业标准,就很难有约束力,我们在实际运行检测中发现很多干扰并网的因素其实来自于光伏设备,很多设备与电网的标准不匹配,甚至一些设备完全无技术规范可言。”朱凌志表示。

与大型光伏电站的并网国标不同,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国标是单列的,而这也与风电的并网国标不同,风电统一为一个国标。

对于国标的主要修订方向和主要指标,朱凌志称,“对于接入380V电压等级的小型光伏电站,要求总容量原则上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的最大负荷的25%,但没有对容量约束提出要求;对于大型光伏发电站,主要是加入了短期和超短期功率预测的要求,不仅要求低电压穿越,还要求零电压穿越。”

然而,风电国标当初在时引起的最大争议就是低电压穿越,很多风电企业因此折戟或受影响严重。一方面,低电压穿越测试只有国网电科院一家可做,而且收费颇高,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一年多都没排上队。

这次光伏并网国标,不仅提出了低电压穿越,还涉及零电压穿越的测试,是否会重蹈风电覆辙,对此朱凌志解释称,“光伏与风电的低电压穿越测试有所不同,而且光伏设备的适应情况比风电设备要好。”

在朱凌志看来,国标最大的影响不在于此,而在于对光伏设备厂商的洗牌。“国标出来后,受影响最大的是逆变器和变频器等的设备企业,所有指标都对它们提出了从严的标准。”但他同时解释称,“其实制订时有些大型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考虑到大多数企业,我们做了适度的调整,但即使这样,很多企业也将会因此被淘汰,这个行业现在比较乱,也可以通过国标的施行推进健康有序的发展。”

度电补贴上浮

除了并网难问题,补贴问题也是备受关注。

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将光伏产业作为议题之一进行重点部署,并确定了6大扶持措施,包括重点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所发电量;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支持关键材料及设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抑制产能盲目扩张。

其中,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并确保资金发放到位被认为是最立竿见影的救市方法。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将光伏发电价格分为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和分布式发电项目两种,针对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提出分四类资源区分别执行0.75元、0.85元、0.95元和1元/度的标杆上网电价,对于分布式发电的电价补贴为0.35元/度。

此后,各方对此价格均表示普遍偏低,要求上浮。据悉,上述电价或将小幅上浮,目前的方案是四类资源区大型光伏电站分别执行0.8元、0.9元、1元和1.05元/度的标杆上网电价,对于分布式发电自发自用部分的电价补贴为0.45元/度。也就是说,大型电站或将普遍上浮0.05元,分布式上浮0.1元。

“相对于0.75元起步的四类电价,0.8元起步的度电补贴额度对于企业来讲,盈利应该不存在问题。”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凤起表示。“对于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补贴0.45元应该说挺高,上网电价高的地方,电站设计的好,负荷匹配好,那就可以高盈利。”朱凌志认为,“大型光伏电站,0.8元在青海和,只要并网没问题,就能收回成本,但问题是鼓励建设了一大批电站后,是否存在有效的消纳市场,当然还有输送问题,最重要的是对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原本就那么多缺口,再提高电价补贴,这些钱哪里来?”

据了解,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主要来源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2011年欠账100亿元,2012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00亿元。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6

摘要:“双反”调查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发了对光伏产业安全的思考。文章梳理了中国光伏产业研究现状,分析了面临的产业安全问题。

关键词:光伏产业;产业安全;现状

一、中国光伏产业研究综述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光伏产业开始萌芽,到20世纪末,开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其迅速发展始于2004年以后。由于国外市场对光伏电池的需求不断攀升、中国光伏产业也具备快速扩张的基础、地方政府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大力支持,自2007年,中国的光伏电池总产量名列世界榜首,成为最大的光伏电池产出国。但是在取得卓越进步的同时,中国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其弊端不断显现,尤其“双反”调查,给中国光伏产业以重创,而且从目前来看,中国光伏产业只在数量上取胜。

目前,国内学者对光伏产业的研究焦点多数集中在对国内光伏产业现状的分析,从而提出光伏产业今后如何发展的对策。宇文旭(2009)从世界光伏产业概况及光伏产链结构的视角,剖析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应对之策。李园红、高明(2010)基于产业链视角分析了中国光伏产业在光伏产业链的上、中和下游这三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认为中国在光伏产业产业链上游缺乏核心技术、国内市场受限且不稳定、供给与需求发展不平衡。马宁、董莉(2011)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讨了中国光伏产业价值链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光伏产业一直以来都存在原料在外、市场在外以及未掌握核心技术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中国光伏产业该如何实现升级。有学者指出中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但是还未突破起步阶段,通过运用归属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总结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和所处困境,进而基于法律、技术、财税和金融四个角度提出应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有学者利用太阳能光伏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之术和显示性竞争力指数来衡量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认为中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强化,但是仍与世界强国存在较大差距,存在弊端,据此提出了增强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也有学者分析了中国光伏产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一些学者从高纯多晶硅、硅片制造、电池生产、太阳能电站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发现了中国光伏产业在其发展中存在一些障碍性问题,如产业发展高度对外依赖、国家长远规划受到对产业现状认识不统一的阻碍。也有学者把波特钻石模型作为出发点,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应该从技术创新、企业战略等方面提升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

有些学者对引发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些学者认为领先技术的缺乏和经济竞争力不足是困扰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有学者在分析了国际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是因为对抵挡技术过度投资、发展模式缺乏价值链两端。也有学者从国际竞争力角度研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综上,鲜有文章从产业安全角度剖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本文从产业安全的因素来剖析中国光伏产业安全面临的问题。

二、中国光伏产业安全面临的问题

在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下,产业安全包括产业组织安全、产业结构安全、产业布局安全和产业政策安全。而从生产要素角度可以将产业安全划分为资源安全、技术安全、人口安全和市场安全。由于与光伏产业密切相关的有资源、技术和市场三个方面,人口对其影响甚微,所以文章从资源安全、技术安全和市场安全三个方面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分析。

1.资源安全

光伏产业链由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和应用系统五大环节构成。硅料的生产是后续环节能够继续的基础,同时也是光伏产业链上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由于多晶硅电池一直居于光伏市场的主导地位,在2007年,其市场份额超过了90%。但是用于制造多晶硅电池的原料需要复杂的技术、大规模投资和长周期建设的支持,导致其发展速度缓慢,落后于整个光伏市场的发展水平,这导致了硅材料紧缺的态势,而中国要面对的是更加严重的硅材料紧缺问题。自2004年到2007年,中国硅材料缺口一直在90%左右,有时甚至超过了90%。硅材料的缺乏几乎成为整个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不但阻碍了增加多晶硅电池产量的步伐,而且制约了整个光伏产业链的有序发展。这是因为生产硅材料环节薄弱,导致出现光伏产业链上游小、下游大的局面,即生产链上游比下游薄弱的状态,上游和下游生产能力不匹配,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步伐。

2.技术安全

光伏产业要求硅材料纯度达到99.9999%以上,但是这对生产硅材料的技术要求很高。而中国主要向市场提供耗能高的粗硅(纯度在99.9%以下),以低价出口到国际市场,有外国企业提纯后在转销中国,加工成可以直接用于光伏发电的电池组件,其中超过98%又被出口国外。由此可以看出,生产高纯度的硅材料技术被外国企业所掌握,使得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受阻,导致中国光伏产业那以实现向市场提供低成本纯度高的硅材料的战略目标。而该项技术主要由美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所掌握,这些国家以技术垄断取得高额利润。中国光伏产业一直未能掌握核心技术,有关技术的发展也多以跟踪模仿为主,难以突破现有生产技术,从而导致国多数光伏企业将生产集中在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环节,而该环节位于光伏产业链尾端,几乎趋于完全竞争。光伏产业发展的好与坏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的技术,企业产品要想形成市场竞争力,那么企业要具有技术研发以及创新能力。

3.市场安全

中国光伏产业是一种典型的“两头在外”发展模式,不仅生产光伏产品使用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于从国外进口,而且对光伏电池组件的市场需求几乎全部来自国外市场,从这可以看出,中国光伏产业的主要面向的是国外市场,而且几乎完全依赖于国外市场,这使得中国光伏产业抗击国外政策以及国际金融等影响因素的能力弱化。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光伏电池展开“双反”调查。2012年9月初,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9月下旬,欧洲光伏产业联盟向欧盟委员会提起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补贴”诉讼。自“双反”调查事件以来,中国光伏产业生存面临危机,一些小规模、不具有生产成本优势的企业面临着倒闭风险。这是中欧之间最大的贸易纠纷,也是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这些将对中国的光伏企业造成巨大的困难,若提高征收关税,那么中国的光伏企业的市场将大面积萎缩,诸多企业将面临破产。由于中国光伏产品生产成本高昂、还未形成完善的营销渠道,国内现有光伏产业市场极小,而且不稳定。

三、小结

综上,中国光伏产业安全面临着资源、技术和市场的威胁,要想该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可以从资源、技术和市场三个方面来考虑提升其竞争力。(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宇文旭.光伏产业发展概况与产业结构分析[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9(3).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屋顶;光伏发电;居民意愿

[中图分类号]tU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8-0105-02

1南昌市居民屋顶采用光伏发电的实证调查

1.1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在2014年2月至4月进行,调查对象为南昌市部分硕士研究生和居民,地点为前湖大道口、银河城小区、幸福家园小区等。总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83份,有效率为83%。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受访者的背景信息,二是家庭基本情况,三是受访者对屋顶光伏发电相关信息的认知程度,四是受访者对屋顶光伏发电的接受程度和消费意向。

1.2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1.2.1受访者背景信息和家庭基本信息

受访者男女比例各占40.96%、59.04%。其中66.26%的受访者处于25岁以下,45岁以上占8.43%。硕士研究生占25.30%,初中以下占8.43%。40.96%的住房属于自建,商品房住房占50%。74.7%的受访者住房拥有屋顶,91.56%为平屋顶。对于住房屋顶,66.26%处于闲置状态。

1.2.2居民对屋顶光伏发电相关信息的程度分析

在对光伏发电产品是否了解的问题上,比较了解的只占16.86%。对于国家有关光伏屋顶发电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有74.7%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49.39%、16.86%的受访者认为屋顶光伏发电的吸引点在于节能和环保。对安装屋顶光伏发电最关注的问题是考虑费用问题的达到49.39%,而安全、屋顶资源和盈利各占25.30%、8.43%、16.86%。这表明大多数人对光伏发电产业并不熟悉,对屋顶光伏发电的认知程度并不高。

1.2.3居民对屋顶光伏发电的接受程度分析

在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66.26%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会注重环保,不会注重环保的只占8.43%。认为现有的火力发电严重污染环境的受访者占25.30%,比较同意的占40.96%。而在供电方式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愿意尝试安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受访者高达74.7%,其中16.86%的受访者表示可以考虑。

1.2.4居民对安装屋顶光伏发电的消费意向分析

如果在屋顶光伏发电总成本控制在2万,收益抵消成本的时间在4年内的前提下,愿意安装屋顶光伏发电的居民人数占总人数的33.73%,有很大可能性安装和还需考虑的比例高达66.26%。在回答影响安装屋光伏发电的最大障碍这个问题时,49.39%的受访者选择成本,其余依次是发电效率25.30%、安装和政策各8.43%。

1.3调查小结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对于屋顶光伏发电及政府对其的政策补贴了解程度不高。在回答影响对屋顶光伏发电安装的问题时近一半的受访者选择成本,1/4的受访者选择了发电效率。我们认为,在影响推广屋顶光伏发电的因素上,光伏发电成本、政府政策的实施力度及居民对光伏发电的认识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2影响居民屋顶推广光伏发电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光伏发电自身存在的问题

2.1.1从成本角度分析

无论是集中式的大型光伏电站还是分布式的屋顶电站,经济性是光伏发电是否被采用的最重要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光伏发电相较于传统发电方式成本较高,年运营时间较短,上网电价高。

2.1.2从发电效率(光伏组件)分析

在不考虑光照因素的前提下,屋顶光伏发电的发电系统组件的选择对光伏发电的发电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以光伏电池为最,而电池的选择却有很大的主观性。用于光伏电站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薄膜电池。从表2可以看出晶体硅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转换效率也很高,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

2.2政府实施力度不强

虽然我国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屋顶光伏发电的发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重号召轻落实,政策连贯性不够,支撑体系不够完善[2]。国内对光伏应用市场的扶持政策主要有“金太阳工程”和对分布式电站的补贴。但这些扶持政策基本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没有实施细则。政府补贴以经济补助为主,比重达到50%,但没有设计出一个有效协调机制,光伏制造企业、施工单位、电网公司、物业、建筑物业主间关系和权责不清;而“金太阳”工程补贴较明确,但地方政府一般只是给予配套补贴,补贴范围和比例不明确,用户难以核算安装成本,无法预期收益和收回成本期限,采购光伏电站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此外,政府扶持政策基本上是在光伏电站安装时给予一次性补贴,而电站建设完成之后的验收、测试、并网缺少政策指导[3]。

2.3居民对屋顶光伏发电以及相关政策的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太阳能屋顶的市场认识很低,居民对光伏发电的组件、效益等不了解,对政府出台的政策关注度不强。如江西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的一期工程补贴每峰瓦补贴4元,二期工程暂定为3元,补贴程度在下降。但是二期政策出来了,仍有多数居民对屋顶光伏发电相关信息及政策不是非常了解。

3推广居民屋顶光伏发电的对策建议

3.1加强技术研发降低发电成本

目前居民是否采用光伏发电的最重要因素是成本,所以要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而降低成本要从光伏组件开始。光伏材料生产成本的降低,转换效率的提高,光伏发电波动性、有效存储等问题的解决,是积极鼓励技术研发的方向。

3.2政府补贴与居民对屋顶光伏发电的认知程度相结合

短期内看,屋顶光伏市场发展必须得到政策支持,特别是经济补贴。因为短期内光伏电站发电成本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比较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光伏电站初期安装成本的下降空间已经不大。如果缺少政府补贴,以目前的价格在家庭住户推广光伏电站几乎是不可能。因此,补贴虽然不能解决光伏应用市场发展的全部问题,但确实是短期内光伏应用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现行补贴政策必须继续执行下去[3]。

3.3加大对居民相关屋顶光伏发电的宣传普及

在我国太阳能屋顶还处于示范阶段,政策效应还不是很明显,普通民众对其更是知之甚少[4]。为加强居民对屋顶光伏发电的了解,创造良好的信息对称的环境,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居民,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推广屋顶光伏发电的宣传,提高居民对于屋顶光伏发电的认知程度,促进政府政策与光伏发电的信息对称的形成。

4结论

在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屋顶资源的条件下,通过对屋顶光伏成本的降低、居民了解程度的加深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屋顶光伏发电能够走进多数家庭。推广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的趋势下,人们不仅有注重环保节能的意识,而且愿意为之放弃一部分个人消费用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叶.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1):22-23.

[2]黄健.我国屋顶阳光发电的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8

去年1o月,美国Solarworld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的一纸“双反”调查申请,将我国的光伏产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同时,光伏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开始映入公众视线。

先是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接着又挨了美国“双反”的大棒,产品80%出口欧美的我国光伏业遭遇重挫,纷纷进入调整的阵痛期。

梦魇并未结束。今年5月17日,经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认为我国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及组件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国销售过程中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达31.14%-249.96%。有消息称,欧盟也将于6月底启动对进口中国的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至此,这个贴着新能源标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年少轻狂后,开始步入了一个发展的低潮。

粗略估算,我国光伏产业从真正兴起也只有五年时间,5年里一个行业就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超的地步,发展的速度之快着实让人震惊。

近几年,除了太阳能光热企业纷纷上马光伏项目,连做毛巾等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企业也不断介入,以期攫取新能源产业的一桶金。

有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为10Gw,其中8Gw来自中国。预计今年产能过剩将上升到惊人的22Gw。

出口的受阻,过剩的压力,让这个只有5、6岁的产业像一个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而挨打的孩子,孤独无助。

其实,光伏行业发展到今天,出现诸多问题并怪不得别人,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山东省商务厅的一份调查报告为该省的光伏产业做了深刻剖析,也点在了全国光伏产业的相同要害之处。

报告分析认为,该省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的哑铃型,市场在外,原料在外。其中,90%的市场在外,以欧洲市场为主,美国市场大约在10%。近年来,欧洲主要市场下调光伏发电补贴,令需求增长放缓,光伏组件价格降幅达四成,是对光伏企业利润造成重创的主要原因。

而美国的“双反”,无疑又给身受重创的光伏行业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这样一个两头受制于人的哑铃型产业,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得不让人深思。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近期也发出预警,提出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避免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做财经新闻十余年,笔者已经看多了跟风上马的产业现象,多数从业者也都领教了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魔力”,但跟风仍在进行。

光伏的跟风更是盲目的,没有建立在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角度,不仅要靠政府补贴来发展,成本更是传统发电成本的数倍。

最近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上传出消息,到2015年,我国光伏企业的发电成本将下降到0.8元一度。即使到了2015年我们达到这个成本,仍然是目前民用电价的1.5倍左右。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9

要的角色,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在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情况下,目前国内光伏发电产业有盲目增长的趋势。无论是离网光伏电站的后期运行维护的问题,还是并网光伏发电市场拉动的问题,都有赖于《可再生能源法》的全面实施。本文主要分析了光伏发电的概念及关于光伏发电对于环保的重要性。

关键词:光伏发电;优点;发展前景;问题;建议

abstract:(pv)powerinsolvinginourareawithnoelectricpower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andpowerofthesizeofthegridgenerationmarketwillplayheavy

torole,shouldpayseriousattention.intherawmaterialsandmarkettwoheadout,thecurrentdomestic(pv)powerindustryhaveblindgrowthtrend.whetherfromthenetsphotovoltaicpowerstation'slateroperationandmaintenanceproblems,orgrid(pv)powermarketpullthequestion,dependsontherenewableenergylawoftheoverallimplementation.thispapermainlyanalysestheconceptandphotovoltaicenergyabout(pv)powertotheimportance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

Keywords:photovoltaicpower;advantages;Developmentprospects;problem;suggest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什么是光伏发电系统呢?白天,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通过组件的串并联形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使得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再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起来。晚上,蓄电池组为逆变器提供输入电,通过逆变器的作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由配电柜的切换作用就能进行供电了。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同时是资源消耗大国,而人均资源储量又偏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和巨大的消费需求使我国资源的对外依赖性逐步加强,环境污染也愈发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很多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还存在着用电困难的问题。这些客观条件迫使我们更加努力寻找和开发新能源,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就是其中之一。

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光伏系统电池控制器、蓄电池和交直流逆变器构成,核心元件是光伏电池组件。其中光伏电池组件: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交直流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此外逆变器还具有自动稳压功能,可改善光伏发电系统的供电质量。蓄电池:用于存储从光伏电池转换来的电力,按照需要随时释放出来使用。充放电控制器:具有自动防止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储能蓄电池组过充电和过放电的设备,它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

2、光伏发电的优点

光伏发电的优点充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要比人类目前消耗的能量大6000倍。2).绿色环保。光伏发电本身不需要燃料,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污染空气,不产生噪声。3).应用范围广。只要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光伏发电系统。4).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可靠性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寿命长达20-35年;由于无机械转动部件,操作维护简单,可靠性高,加之现在均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基本不用人工操作。5).太阳能电池组件结构简单,体积小且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周期短。6).系统组合容易。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单体组合成为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蓄电池组;逆变器、控制器也可以集成。所以光伏发电系统可大可

3、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3.1至2007年底,已有大约75万套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进入用户家庭。在这些用户之中,大多数都是牧区的牧民家庭,这些家庭的通电水平还比较低,一般只能满足基本的照明需要。除此以外,还有林区和农区的农户和养蜂户以及无电的学校、商店等小单位已在使用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还有一些缺电地区的城镇居民,也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用户。如果这些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保有量按80%计算,加上国家光明工程和送电到乡工程的光伏电站,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万户家庭主要依靠光伏发电系统解决基本的生活照明用电。

3.2到2007年底,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累计安装量达到70mw,其中约43%为农村电力建设方面的应用,而全国大约还有300万无电户,估计其中至少还有150万户需要在今后的十年内采用光伏或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来解决。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采用分散的供电方式,即采用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而许多已经用上光伏系统的用户也将升级换代,提高用电水平。因此,中国的光伏市场潜力仍然很大。在人口稠密的都市中,光伏发电系统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没有油田煤矿的上海拥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每天只要有阳光,每个屋顶将会是一个小型的绿色发电厂,如果一个城市有两亿平方米平屋顶,用它1.5%即十万个屋顶(约300万平方米),为其安装“太阳能并网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每年至少能发电4.3亿度,这将极大的缓解城市的用电紧张。

4.目前我国光伏发电存在的问题

4.1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主要问题是“两头在外”,95%的高纯多晶硅需要进口,95%以上的太阳电池出口。

4.2光伏发电的成本仍然很高。光伏市场依赖于国外是非常危险的,光伏组件不像纺织品等商品,只要质量好价格便宜,每个人都需要购买,光伏产品远远没有达到商业化的水平,目前的初投资为每kw装机5万~8万元,发电成本大约3.5~5万元/kwh,这个价格比常规发电成本高10倍以上,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没有人会购买太阳电池。

4.3国内光伏产业仍在盲目膨胀。现在,还有投资者不断涌入光伏行业,原来的一些企业也

在不断扩大生产能力,预期我国的市场2010年以前每年为50mw,2010~2020年每年为140mw,现有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预测。中国的光伏产业是否可以长久地依靠外国的光伏发电市场?本人认为当每年300mw产量的时候,有可能95%以上出口;当每年2000mw产量的时候,决不可能再依靠国外的市场了。

4.4边远地区独立光伏电站的后期维护管理没有保障。

2002年,我国启动了举世瞩目的“送电到乡”工程,在西部7省建立了720多座无电乡政

府供电的独立离网光伏电站,加上2002年以前实施的“无电县建设”和“光明工程”等计划,

全国已经建成的离网光伏电站大约有1000多座。所有这些电站普遍存在业主不明确,保修期

已经结束但仍然由电站的安装公司无偿提供维护服务等问题。独立离网光伏电站由于存在蓄

电池每5~7年必须更换的问题,使得运行维护费用非常高,根据测算,每kw每年大约需要

4000元的维护维修费用(其中50%是按照每5年更新一次蓄电池的年平均费用,这部分费用至今没有落实(“送电到乡”工程总计安装1.8mw太阳电池,每年全国共需要7200万元运行维修和蓄电池更新费用)。如何落实离网光伏电站的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使这些电站长期可靠地运行下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也会影响即将实施的“无电

地区电力建设”中光伏电站的推广。

4.5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虽然已经生效1年,但是没有真正落实到光伏发电上。在当前光伏发电成本还很高的情况下,拉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关键要依靠《可再生能源法》的全面实

施,否则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很难推开。

5.建议

5.1光伏发电在解决中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在电力规模的并网发电的市场中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5.2硅材料短缺是当前光伏工业发展的障碍,目前95%的硅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但是这个问题有望在2~3年内缓解;

5.3市场在外的危险性很大,大力开发国内市场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4全面落实《可再生能源法》是拉动国内并网光伏发电市场的关键;

5.5全面落实《可再生能源法》也是落实独立光伏电站的后期运行维护资金的有效途径;

5.6建议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等地通过建立与建筑结合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BipV)工程示范,真正落实《可再生能源法》,推进“上网电价”政策的实施,引入市场机制,启动BipV市场;

5.7建议尽快落实边远地区独立光伏电站的后期运行维护资金,尽快开展“农村能源服务公司”(ReSCo)的招投标工作,使得已经建成和即将建设的独立光伏电站长期、可靠地运行下去,真正发挥其作用,造福于民。

6.结语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篇10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五年,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率达55.2%,光伏电池的主要生产地集中在亚洲,其中包括中国和日本,欧洲是最大的需求地。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年产量达到2000兆瓦,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造就了一批龙头企业,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拥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和光伏企业,其产值居全国前列。

(一)重点发展领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光伏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多晶硅材料提纯技术、硅片切割工艺、硅屑回收与利用的技术工艺、硅片开发、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等。2010年鄱阳湖区已形成高纯硅料年生产能力12600吨,硅片年生产能力4850兆瓦,太阳电池年生产能力1300兆瓦,太阳电池组件年生产能力1000兆瓦。截止2011年8月,仅在新余市注册成立的光伏企业就达82家,其中投产22家,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96%,光伏企业用电量11.7亿度,同比增长80%。

(二)产业基础优势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产业已逐渐形成强势,光伏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26.2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16.23亿元,利税总额62.42亿元,实现了收入和利税一年翻番的目标。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硅片生产,产能突破3吉瓦,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硅片供应商之一。2010年9月全球首条双线双结大面积硅基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在江西实现大规模投产。2011年4月,鄱阳湖区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一期5兆瓦工程建设完毕,年产电量为500万千瓦时。在鄱阳湖区光伏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投资者可利用硅料和硅片的原材料优势,进行深加工形成最终产品,这使光伏企业之间、光伏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可以共享资源优势。

(三)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

近年来鄱阳湖区光伏企业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光伏技术人才和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江西赛维LDK从“硅片生产”扩展到“硅料”,发展到薄膜电池,再到电池组件的光伏全产业链发展过程,必将进一步强化鄱阳湖区光伏产业的科技实力。除了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竞争实力外,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江西旭阳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晶大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江西赛维BeSt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加威实业有限公司、江西中材太阳能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通能硅材料有限公司等,都拥有一定的研发能力。

(四)管理工作全面

江西省委省政府对光伏产业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将光伏产业作为重点项目来抓,成立了阵营强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太阳能学会等数名教授作为光伏产业顾问,制定了促进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江西省加强重点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光伏产业集聚地建设公用和自用保税仓,建设综合保税区,支持光伏产业合规收结汇、落实保险。同时,对光伏产业发展给予扶持措施,如融资、电力保障、优先安排用地、税收减免等。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销售策略单一,生产过剩

2009年仅江西赛维LDK公司总投资约120亿人民币,建成1.5万吨硅料项目投产,实现产能规模1000兆瓦。2011年全球光伏总装机量大致为24吉瓦,而国内已建和在建光伏产能大致为50吉瓦。因我国光伏电池产品90%以上出口国外,欧洲市场占70%以上,整个产业对外依存度太高,在欧洲市场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国内光伏企业根本找不到出口,外销策略严重影响了多晶硅产业的循环发展。而日本、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国内、国外市场同时开发,当国外市场不景气时,国内市场能够消耗大部分太阳电池,可抵御国际市场变动带来的冲击。以下为近几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及对海外市场的依存度,出口额占全年总量的95%以上(见表1)。

(二)过多依赖进口,成本增加

在光伏电池中晶体硅电池目前主导市场,2010年占世界光伏电池产量的80%以上,为了降低成本,各国在技术上进行研究突破,研发工作围绕稳定性高、效率高、成本低的光伏器件和建筑集成应用系统进行,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国内一些研究所虽然积极研究太阳电池的生产设备,但在产能及可靠性方面与进口设备仍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还没有掌握,技术工艺的落后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鄱阳湖区光伏产业中的关键设备大部分由欧美进口,这将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制约太阳电池产业的发展。

(三)光伏产业链不够完善

经过努力研发,鄱阳湖区的几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从硅料、硅片生产到电池片、电池组件生产的光伏产业链已基本形成,然而与江西赛维的多晶硅片产量相比,太阳能电池投资项目与赛维相差甚远,远远跟不上赛维的发展速度。以下为我国2011年主要多晶硅产量和产能公司比较(见表2),鄱阳湖区除了江西赛维,大多数企业都还存在差距。

(四)高层次人才匮乏,技术力量相对落后

国际光伏产业已经由第一代生产硅晶片光伏电池发展到第二代薄膜技术的光伏电池,减少了消耗,降低了成本,现在已进入第三代光伏电池的研发,目标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热损耗、减少光伏电池内阻、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增加光子有效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光伏企业缺乏一支稳定、强有力的技术研发队伍,技术力量相对落后,中层以上的技术人员绝大部分是外国人,企业为此要支付高昂的工资待遇,同时高薪聘请的外籍人士随时都可能离开,这将导致人力资源的不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

(五)产业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虽然薄膜电池发展很快,但目前硅片电池仍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随着非晶硅材料的衰减降低、制造技术的突破,光伏生产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核利用技术的进步,短期内核能在新能源结构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源、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利用也已形成格局,未来光伏产业能否持续发展成为主流还难以定论。

三、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政府补贴,加大金融投资。德国、西班牙光伏补贴每年下降幅度从5%逐步提高到7%—9%,光伏产品每年带来的成本下降也在5%—10%之间。美国实行大幅度减税,奥巴马政府延长或推出补助、奖励政策,使得美国光伏市场有了实质性的增长。我国也可实行政府补贴,驱使光伏产品快速进步;对光伏企业新建项目进行财政贴息、国债安排及专项资金支持;对外向型光伏企业实行出口奖励、补贴;对光伏企业制定更优惠的税收奖励政策。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金融投资体系,吸纳国内各方面资金和国外资金,以及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资本进入光伏企业投资;在优化配置、财务管理、资产重组等方面提供协调服务和上市辅导,对光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第二,启动国内市场弥补缺口,实现供需平衡。通过整合力量,强化国内同行业企业间合作,加强大型太阳电池组件企业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大力合作,引进外资,吸引电池组件和光伏发电应用项目,有效地改进多晶硅供过于求的现状,避免国内企业间恶性竞争。开拓国内市场,进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试行“光伏扶贫计划”,国家补贴电费;在大中城市应急体系机构及公共应急场所安装应急光伏电源,平时并网,应急使用时独立供电;安装光伏照明灯,用于城市和村镇的道路、街巷、住宅小区、公路、桥梁、隧道照明等,拉动光伏产品的国内需求,改变主要依靠出口为导向的单一战略。

第三,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技术进步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促进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技术进步要依靠人才,创建光伏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基地定向培养和输送各类普通员工,实现实习与就业联体、教学与生产同步的发展方向。积极组织申报建设部级光伏工程研究中心,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建成企业核心团队,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大研发力度,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技术,增强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固定上网电价法。光伏发电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经过十五年以上的发展才能获得,所以完善光伏产业必须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手段来培育。世界各发电大国行之有效的政策是采用上网电价法,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在使用上网电价,我国可吸取国外的有效经验,出台固定光伏上网电价,尽快规范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明确各有关方的责、权、利,为光伏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市场保障。合理且行之有效的上网电价是良好的经济杠杆,能撬动多方面的资金进入光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