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气象灾害的定义十篇气象灾害的定义十篇

气象灾害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8:34

气象灾害的定义篇1

关键词:气象灾害;红河州;经济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26403

1引言

气象灾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步伐的加剧,由气候变化导致的一系列气象灾害问题也日趋严重。红河州是云南省成灾因子众多,灾情特别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红河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灾害对红河州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因灾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气象灾害对红河州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可以提高应对气象灾害和防灾抗灾能力,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对全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2气象灾害的定义与分类

2.1气象灾害的定义

气象灾害,是由各种气象现象所导致的灾害。对气象灾害的定义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要明确,这是由气象因素导致的一种事件,或者至少是和气象因素有极大关系;其次要说明是否产生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第三要说明究竟有哪些影响或危害。

2.2气象灾害的分类

常见的气象灾害分类是按不同的天气气候现象来划分的,如暴雨、冰雹、台风、霜冻、干旱、大雾、高温酷暑、阴雨寡照等等。按持续时间长短,又可将其分为气候灾害和天气灾害。根据气象灾害的定义,还可以按不同影响面将气象灾害分为公共性气象灾害、行业性气象灾害、高影响天气灾害三类。

3影响红河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

根据红河州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可知,影响红河州经济发展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冰雹、雷击、低温、大风、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崩塌。

3.1干旱灾害

由于干旱的形成原因和发生程度不同,干旱可以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干旱,也可能是农业、水文和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干旱。干旱与旱灾不同,干旱完全是一种气象现象,但旱灾则是这种现象在某一时期异常严重,导致某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受到较大危害的现象,在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长期无降水形成干旱,但并非异常,而且谈不上遭受较大危害(因那里农牧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并不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不能视为旱灾。

3.2洪涝灾害

洪涝主要是持续较长时间的暴雨,形成巨大的地表迳流,造成山洪暴发,江河泛滥,致使江河两岸及低洼地方的农作物被淹浸,这种情况称为洪涝。

3.3冰雹灾害

冰雹是中国主要灾害天气之一,主要出现在5~9月,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亿元至十多亿元。云南是中国冰雹天气最多的地区之一,红河州又是该省的冰雹多发区,除夏季外,每年的春季在红河州屏边一带也会出现降雹天气。

4气象灾害对红河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红河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全州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多个不同的气候类型,主要为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表明了红河“立体气候”的特点。红河的这种气候特点,有利方面是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利方面是干季和雨季过于集中,分布不均,还伴随有洪涝、低温冷冻、冰雹等灾害,给各个产业带来不同影响。

4.1气象灾害对红河州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气象灾害对红河州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具有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灾害强度大、重复受灾区域多的特点,给全州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较重,特别是对设施农业和经济作物等高附加值农业的影响高于粮食作物。其中干旱、暴雨洪涝、连阴雨、大风、冰雹及部分地区的雪灾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较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

尽管红河大部地区四季温和、作物种类多,但是对冷空气的防御能力十分脆弱,历年为数不多的几次降温过程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统计,从1980~1999年的20年间,全州共发生低温冷害41次,低温冷害发生频率为7.34%。

随着红河烟叶生产的发展壮大,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日趋严重。据统计,从1980~1999年的20年间,全州共发生冰雹大风灾害279次,冰雹大风灾害发生频率为6.23%。

4.2气象灾害对红河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与气象关系密切。但气象灾害对红河州工业经济的影响,不像对农业那样强烈。气象灾害对红河州工业经济的影响,往往只对其中一方面产生影响,而不会像对农业一样对整个农业经济产生全面影响。比如,在电力工业中,大风、高温、雷电、冰冻灾害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影响较大。

4.3气象灾害对红河州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

从国内外监测数据评估分析已初步表明,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升高、气候带北移、物种分布改变、病虫害增多、新病毒不断产生等,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共安全、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包括交通、健康、环境、能源、城市规划建设、旅游、商业、农业等各行业。

4.4气象灾害对红河州GDp的影响

表1是笔者根据《红河州年鉴》统计分析整理得出的红河州1994~2004年11年间全州气象灾害损失与GDp对比统计。由表1分析可知:1994~2004年的11年间,红河全州灾害损失达到48.61亿元,平均每年因灾损失4.419亿元,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平均已达GDp的3.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最高年份因灾造成的损失已占当年GDp的7.7%,最低年份为当年GDp的0.75%。由此可见,气象灾害对红河州GDp的影响极大。

5应对气象灾害影响的对策与建议

5.1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5.1.1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

各有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气象卫星工程和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完善雷电、酸雨、臭氧、大气成分、土壤墒情等专业观测网,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网站,形成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5.1.2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

各级政府应支持气象部门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5.1.3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抓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拓展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内容,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接收子系统。完善和扩充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暴雨、大风、冰雹、雷击、低温霜冻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

5.2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

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及时分析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应加快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5.3全面做好全社会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统筹考虑当地自然灾害特点,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

各级人民政府要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6结语

通过气象灾害对红河州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分析,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红河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灾害对红河州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快建立科学的全州性的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对于促进红河州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气象灾害的定义篇2

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明显增多。我市地处秦巴山区,属南北气候过渡带,气象灾害频繁,尤其以干旱、局地强降水、冰雹等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因此,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终端系统、卫星接收站网、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网和区域生态监测站网建设;加快乡镇、重要江河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自动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全市建设1-2套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气象、水利、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共同做好重要部位的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的监测工作。基本形成地面、高空、太空相结合的综合气象灾害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警预测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市县(市)两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立气象灾害分类预报预警平台;加强对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等重大天气过程的会商分析,进一步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和预测时效。重点加强洪涝、干旱等灾害及暴雨(雪)、局地强降水、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中短期精细化预警预报,建立和完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气象衍生灾害预报系统,提高重大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

三、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组织有关单位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内气象及衍生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根据分布、区域、致灾因子,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进行分析评估。要依法开展城市规划、重大建设、重点领域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各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评估,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二)抓紧制订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及时实施河道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抓紧进行病险水库、堤防的除险加固,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暴雨、山洪、滑坡等灾害易发区,要科学制订防治方案,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气象部门要做好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并加强定期检测的组织与管理。

四、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组织气象、水利、民政、交通、卫生等部门,按照《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到位。

(二)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建立多部门相互配合、资源互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与传播体系。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和电信部门要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并根据气象变化需要,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学校、医院、商场、车站、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利用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等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各地人民政府要加快组织农村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切实解决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各地乡村要逐步设立气象义务信息员。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

(四)切实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时分析其对本地区、本行业的影响,并视具体情况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并及时做好气象灾害上报工作。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五)切实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特点,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切实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及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抗旱和防雹作业,努力减轻灾害损失,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要根据应急需要,组织开展森林火灾、污染物扩散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五、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建设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处置责任制。加快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御体系和机制。

(二)加大气象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力度。各地要把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增加投入。

气象灾害的定义篇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49号)和《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增强全市防御气象灾害能力,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和海陆气候过渡带,天气气候复杂,气象灾害频繁。近年来,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异常天气将不断增多,重大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气象灾害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御气象灾害关系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对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公共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我市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切实增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

二、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预测预报体系建设。要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组织建立和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重点加强沿海、沿河、沿库、沿路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和中小尺度天气加密观测系统建设,提高站网密度。气象部门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并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农林、水利、水文、海洋与渔业、环保等部门要向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与之相关的大气、水文、海洋、环境、生态等数据信息,尽快实现监测信息共享。要不断完善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延伸乡镇和村级气象灾害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海洋及港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提高对海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实时动态分析、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

(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灾害性天气气候警报由气象部门统一。各类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准确传播气象部门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或气象预报节目。具备实时传播能力的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在接到重大或突发性天气警报后,要即时增播或插播,确保受影响群体及时知晓,为采取防御或避让措施赢取时间,各地要加快突发气象公共事件预警信息体系建设,在学校、医院、社区、高速公路、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规划设置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具备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功能的设施。要进一步完善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扩充城乡电子显示屏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进一步畅通农村、海上等预警信息渠道,努力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对能力

(一)加快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各县区要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依法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主要任务、措施、工作机制和部门职责,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气象部门及易受灾害影响的部门、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当地政府的防御规划和预案,制定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地及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和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明确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队伍;研究制定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办法,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对相关人员要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更新和补充技术装备,提高应急人员和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设和完善海堤、水库、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各级气象部门要按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设施或场所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完善建筑物、设施和场所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

(四)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县区要按照国家、省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组织气象、民政等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调查收集本地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损失以及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情况,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区域灾害分析评估,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市、县气象部门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对沿海风能及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探测及评估工作。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的影响。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会同气象部门加快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范围和程序。

(五)切实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要根据防灾减灾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及时开展人工增雨、消雹、降温节能、改善生态环境、森林灭火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市、县气象部门要根据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及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并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研究,加快苏北人工增雨消雹试验基地建设,努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防灾减灾效果。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及时分析预警灾害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按规定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避免和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重、特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确定气象灾害等级、性质及发展趋势,为组织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四、进一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逐步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各级减灾协调机构要认真履行气象灾害防御的综合协调职责,进一步完善灾害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加强灾害应对工作的协调联动,形成防灾减灾工作合力。气象、农林、水利、海洋与渔业、建设、交通、安监、公安、民政、卫生、广电、环保、国土资源、海事等部门及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工作。

(二)加大气象灾害防御投入。发挥财政及社会等多方面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将地方气象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地方气象事业所需经费纳入本级地方财政预算,并根据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和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确保省“*”重点项目《江苏省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子项目和《*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切实提高我市重大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气象灾害的定义篇4

一、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市共建立乡(镇)、村两级气象信息员1536人,其中市546人、市214人,县370人、县406人,分别由各行政村、社区中的大学生村干部、水库管理员及炮手等兼任。全市气象部门通过决策服务短信平台、手机大喇叭预警信息平台等,把预报、预警信息传达到气象信息员,通过气象信息员传达到广大人民群众,以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市委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局目前已将大学生村干部纳入全市气象信息员管理范畴。与市移动公司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化建设合作,由移动通信部门为气象信息员开辟气象信息发送专用端口,利用农信通、畜牧通及移动大喇叭等服务平台向农民朋友发送预报、预警、科普等气象信息,充分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协助做好气象服务作用。

加强对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每季度对气象信息员信息进行抽查核实,确保气象信息员信息真实、可靠。将中国局、省局印制的《气象信息员工作手册》、《气象信息员培训教材》等书籍、材料发放到信息员手中,近期将编制印发《气象信息员工作日志》、《气象信息员工作责任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至每位气象信息员。

二、制度制订及落实情况

各县(市)局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协调以地方政府名义下发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相关文件。5月20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各乡(镇)、办事处分管农业或应急管理的副乡(镇)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兼任气象协理员;各行政村、社区中的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气象信息员;林业、农业、学校、水库及其它重要部门要指定1名工作人员兼任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明确协理员、信息员及应急联络员责任义务。要求气象信息员24小时保证手机畅通,调离工作岗位或通讯方式变更须及时上报市气象局,市气象局按上报信息更改信息平台个人档案资料。其他县(市)局也向地方政府报送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相关文件,近期将加大协调力度,力争以地方政府名义下发。

完善气象信息员气象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信息上报制度。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有气象灾害时,要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至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和应急联系人;气象信息员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通过短信、广播、电话、大喇叭、上门等方式,尽快将预警信息传递到辖区内公众手中。当信息员确认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赶往灾害发生地开展灾情调查,并在2小时内将灾情信息上报至气象部门。

三、培训情况

气象信息员工作在气象防灾减灾的最基层,任务重、责任大,因此加强气象信息员管理和培训至为重要。5月21日,局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全市气象信息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气象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识别与防御、气象灾害调查方法及其它相关知识。使每个气象信息员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提高气象信息员的整体素质。其他县(市)局也于6月份先后组织开展对气象信息员的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气象信息员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掌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处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获取与传递、气象灾情调查上报等工作方法,了解气象仪器设施管理办法等,为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切实发挥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气象信息员人员变化较大,对信息收集、更新存在一定难度。

2.气象信息员工作大多属于义务工作,财政补贴支持经费少。

气象灾害的定义篇5

二、建设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要求,气象工作站建设由各乡镇(街道)负责,气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三、建设标准

各乡镇(街道)成立气象工作站,站长由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兼任,并指定一名兼职气象协理员,负责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各行政村、社‘区、学校等单位要从干部职工中确定一名义务气象信息员。

坚持“有场所、有人员、有装备、有职责、有考核”五有标准,工作站应有固定的日常办公场所,有分管领导和专门工作人员,配套相应办公设施、信息管理设备(如计算机等)制定详细的工作业务流程、工作站工作制度、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工作职责、管理、考核办法、气象灾害防御认证制度等相关制度,制作乡镇、行政村气象防灾减灾设备分布示意图、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

工作站所需防灾减灾通讯设施由乡镇(街道)和气象部门共同投资建设。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相关设备的安装,气象协理员和气象信息员管理系统的研制、初期人员培训等。

四、工作职责

一)气象工作站基本职责:

1负责本辖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协助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针对当地易发、多发灾害性天气做出相应风险区划和防御措施。

2负责气象协理员与气象信息员的日常管理,制定气象工作站工作制度,与县气象局联合开展气象信息员培训与考核。

3负责管理辖区内建设的自动气象站、气象灾害信息设施、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设施等,定期进行巡查,发现故障或损坏后及时告知当地气象主管部门。

4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播气象部门的各类预警信息,安排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对灾害性天气进行观测,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上报灾情;协助气象主管机构人员赴现场进行重大气象灾害调查和评估;安排气象协理员与气象信息员为农经网收集各类信息。

5当地政府领导下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气象法律法规、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技术咨询,协助县气象局进行气象灾害防御认证工作。

6收集、掌握辖区内公众的气象服务需求信息,便于气象部门根据需求并发针对产品,组织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完成工作站年度工作目标中确定的其他工作。

二)气象协哩员趵职责

协助气象工作站站长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信息员队伍,组织并督促气象信息员作好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气象灾情反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组织气象信息员开展责任区内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演练;反馈当地政府气象服务需求及建议。当好气象信息的传播员、防灾抗灾的指导员、气象科普的宣传员、气象服务的监督员和服务效益的评判员。

三)气象信息员的职责

收到县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迅速通过有效形式将预警信息传递给责任区内公众;负责责任区域内气象灾情调查并及时上报;负责责任区域内气象防灾减灾设施的日常维护;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和气象科普常识的宣传工作;收集并反馈公众的气象服务需求及建议。

五、工作要求

1年10月前完成工作站挂牌;12月底前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年4月份前完成相关任职人员的技术培训。

气象灾害的定义篇6

关键词气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p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1-0300-02

RestrictiveFactorsandCountermeasuresofmeteorologicalServicesfornewSocialistCountrysideConstruction

weiwen-binmowen-qiu

(XinchengmeteorologicalBureauin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XinchengGuangxi546200)

abstracttherestrictivefactorsofmeteorologicalservicesforanewsocialistcountrysidewereanalyzed.Combinedwiththepracticeofmeteorologicalservicesinruralareas,countermeasrueswereproposedtocarryonmeteorologicalservicesforanewsocialistcountrysideunderthenewsituation.

Keywordsmeteorologicalservices;newsocialistcountryside;restrictivefactors;countermeasrues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和作用,要求加大对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的投入力度,提高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提出了“四要”的发展论断,其中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这一论断。这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4]。

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气象部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基层气象台站处于气象部门工作的最基层,也是与农业生产接触最直接、气象服务见效最明显的机构。基层台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切入点和服务效果,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的效益和质量。气象部门要抓住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事情,在以往成功服务“三农”的基础上探寻新的切入点,使气象服务能深入人心,农民从气象服务中能受益。

1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

1.1气象服务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不高

忻城县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下游,属南亚热带气候。灾害性天气频发,尤以暴雨、干旱为甚。目前各乡镇虽然都建有气象自动站,但分布密度大,布局不合理,南北气候地域差异明显。由于在水库旁边未建设自动气象站,气象观测项目、范围、时空分辨率等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大区域气候观测站和气象灾害监测网点建设。如周围30~40km的区域只有1个气象站点,在进行气候资源评价及气象灾害分区风险评估时,因气象站点少而无法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同时给乡镇农业气象服务带来诸多不便。气象服务的总体水平、服务内容、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需求,特别是短期气候预测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差,有针对性的预报服务产品较少,服务产品比较单一,精细化服务水平不高,缺乏一套从服务需求分析到服务产品编辑、加工、传递、分发的工作流程。

1.2农村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滞后,防灾减灾意识不强

农民通过引进新型粮食作物品种、养殖新家畜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未作气候可行性论证,而气象部门也无法主动介入引种的科学论证,缺乏与农民的有效直接沟通和引种栽培技术,导致当地的气候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损失难以避免。在气候能源方面,除了一些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外,没有其他新的气候能源利用方式。农民对包括气象灾害在内的自然灾害的防御意识不强,无法通过气象科技手段趋利避害,达到农业生产的“两高一优”,尤其是对雷电灾害的防御认识不足,因无法科学避免雷击,每年都会发生财产损失的事件,有些年份还会因雷击导致人身死亡。

1.3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不完善

目前,气象服务信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媒体传输,主要有手机短信、网络、电视、报纸等。但由于忻城县目前气象服务信息仅作为决策依据向政府部门提供,而且广大农村基础条件差,服务产品层次较低,农户无法获取大多数气象服务信息,有约1/2的农户主要通过电视天气预报和手机短信接收气象服务信息,而很多农民无法通过手机接收气象服务信息,还有大部分农民无法定点收看电视台的气象服务节目,更谈不上上网查询或者通过拨打声讯电话等方式获取最新气象服务产品的知识。农民难以及时有效地接收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主要是气象服务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所致,因此造成信息资源浪费,明显降低了农村防灾减灾效果。

1.4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经费投入不足

忻城县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引进人才难度大,尤其是处于最低层的县站,无法吸引气象专业人才长期工作。现有人员中大多数长期从事地面气象观测,人员知识结构趋于老化,无法适应新的气象服务的需求。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气象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捉襟见肘。大量亟需的气象服务项目和服务手段难以有效推出,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指导性不强。气象部门人员少、经费紧、任务重,业务人员对农业知识精通的少,缺少调查研究和及时掌握农业实时动态。因此,的气象信息产品往往重理论、轻实际。

2对策

2.1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能力

气象工作与农村工作密不可分,气象服务是新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气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性作用。建议县政府将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体系纳入当地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县级气象部门可通过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加快农村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业务服务;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积极开展县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运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气象雨量站、闪电定位仪等现代化探测手段,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以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2拓宽信息渠道,切实解决气象信息通道问题

解决气象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气象部门积极思考的问题。解决该问题,一是采取各种形式开展进村入户式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向农民讲授气象灾害应急防御知识,增强农民的气象科技意识;二是通过广播、电视、简报、“12121”电话和手机短信等载体,传递气象信息,增强避灾减灾的信息服务量,达到趋利避害、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增收的目的;三是地方政府及时拨付经费,加快农村气象服务体制建设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制建设步伐,建立基层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明确其防灾减灾的职责,因地适宜,土洋结合,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农民群众,为农民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信息、农村经济信息、农村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服务,实现气象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到户,从而全面提高农村气象服务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

2.3丰富气象服务内容,积极开展专业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应增强气象服务针对性,走出机关,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调查收集农民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知农民之所想,察农民之所急,直接为农民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体的气象服务。如部分农民对一些极端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影响较担心,气象局了解到农民的担忧后,迅速组织预报服务人员给农民进行现场讲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气象与各行各业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要针对不同行业,将气象服务工作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去,必须认真分析其与气象的关系,准确把握服务切入点,提供针对性强的专业化服务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和客户。可根据旅游、建筑、商业、电力、环保等部门自身特点,找到气象信息供求双方的结合点,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量身订做服务产品,从而发挥部门优势,将信息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如与忻城南华集团2家糖厂、县电力公司和旅游局等单位接洽,针对各部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气象服务方案,及时主动地为其做好服务。

2.4积极开展帮扶农村工作,围绕大型工程建设探寻气象服务的切入点

气象部门应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以科技帮扶为着力点,做好帮扶工作,将帮扶工作由以前的“输血”积极转化为“造血”。如忻城县局与遂意乡弄尧村结对帮扶,帮助驻村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抗旱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大背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指导当地农民引种适合该地气候特点的经济作物,大力建设家庭水柜,努力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桂中治旱工程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源头位于忻城县境内,要在工程建设中寻找气象服务的切入点。在为石漠化治理、制糖企业服务过程中,除人工增雨外,还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还可以在地方政府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中设法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地质灾害预报、产量预报等专题气象服务加入其中。

3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更优质的气象服务,扎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气象服务工作,是气象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行动和实践。应不断深化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致力于实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科技新突破,将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网络,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力度,努力提供优质气象服务,提高农村和农民利用气象科技趋利避害的能力,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

4参考文献

[1]王凤莲.规范化气象服务浅析[J].气象软科学,2011(1):81-86.

[2]加强创新为昆明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J].云南科技管理,2010(6):80.

气象灾害的定义篇7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我国热带气旋的出现比率很高,灾害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80个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然而每年大概有7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的沿海城市登陆。洪涝是国内出现比率最多且带来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因此,相关的专家学者针对气象系统的防灾减灾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经实践及分析总结出一系列针对于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相应问题,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1国内气象事业进程为防灾减灾打好基础

要促进气象灾害测检预警系统的构建,气象灾害的应急测检强度有明显的提升。国内气象局强化气象测检预警等相关设施的构建,根据要求进行业务技术模式革新已经有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在,国内已构建了全新的天气雷达系统、地域性测检以及卫星系统,与国内的两千多个县、市相结合的气象通信网络,构建了十分整体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短期预报逐渐变为精准化,气候模式的分析也获得进展,暴雨、大风、高温、沙漠化等预警预报程度有了显著的提升;进一步的构建了生态和农业气象。而且还构建了移动气象的应急测检系统等一系列装备,这样就能够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赶赴实践现场且对气象因素实施测检,为突发事件的解决给出气象数据。现在,国内的气象系统正在逐渐配置这种移动气象测检设备,因此应急服务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深化。

2强化气象应急管理模式

2.1深化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国家气象局一直将气象应急措施作为评定气象工作效果的核心指标,认真贯彻我国一些应急工作的部署,多层次提升对保障及应急措施的核心性。在深化气象应急工作上,主要促进气象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持续提升气象应急相应服务的迅捷性。全面发挥双重管理以系统管理为核心的优势,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气象应急的指挥及调动等,国家气象局灾害测检中心,主要对气象灾害的监控、预警还有气象灾情的分析以及评估。对于强烈极短的天气气候情况,国家气象局每年提前进行汛前检验,持续深化对各级气象应急部门能力的测检,所有气象系统常规及应急处理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从而相互协调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2.2突出协调,强化应急联动和灾害联防

国家气象局把开放协作,以及部门联动当成是提升气象应急服务程度的核心渠道,主动的促进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体系。和卫生部构建处理气象环境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合作模式;和新华社共同签署《新华通讯社、国家气象局与气象新闻信息共享及协议》;和交通部共同签定《交通部、国家气象局联合做好海上搜救协议》,和农业部森林防火办公室共同签定“森林火灾气象测检预报协议”,构建起气象应急信息交换以及协作体系。一些气象系统还和一些通讯系统进行合作,全面的提升气象服务的深度。

2.3提高科普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群众的了解,以及社会的参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以及互救能力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先决条件。国家气象局利用一些手段和措施,深化宣传及培训力度,让所有受众了解必要的应急措施。国家气象系统强化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措施》的宣教,让各界都知道预案的启动模式、级别以及应对方案。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科普书籍与宣传手册,针对气象灾害的类别、特性、预警信号、应急的保护方式等知识实施全面系统的讲解,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给出实用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概念。国家气象局应急管理部门还构建了一系列气象应急宣传参考资料,在国家气象网、国家政府网、各区域的气象网与社会相应的网站上进行发表。在世界气象日等相关活动时,相关的气象系统对外进行活动,请一些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气象工作领域,让他们深入的了解气象,知道一些必要的的气象灾害应急知识。

3针对于气象应急工作的感受

3.1快速构建系统间的联动

在世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下,目前国内的极端天气事件明显的提高。所以,注意全面发挥气象灾害预防的前导,充分的重视气象要素及天气气候对突发事件的作用,结合实际的强化事前及事后的气象保障与评估,能够为科学的应对、合理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3.2构建一系列预案体系

为提升重大气象问题与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全面应对与快速反应能力,要最大限度的防止气象灾害导致的恶劣影响与灾难性的结果。要全面深化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构建,构建完善的灾害类型预案,制定各类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级别与一些部门、系统以及社会民众的应急执行措施,构建测检预警、信息的传播、系统与社会民众的防范规则等一系列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要建立有利于各系统各尽其职,全力合作、全面有效的公共事件处理机制。

4总结

总的来说,想要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要有系统单项防灾减灾向系统之间协同的全面防灾减灾转型。要统筹统一各层次的可利用资源、进行资源共享,作为全面防灾减灾的核心;在此过程中还要有跨领域的合作、进行各学科穿插融合的综合防灾减灾技术,作为防灾减灾的科技辅助;还要构建全面协调的管理体系,统筹协调系统之间的联动性、资源的统一使用与测检预警、应急措施等一系列防灾减灾的全面措施,从而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全面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永芹,张学贤,党修伍.气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对策[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软科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2011,12(06):143-149.

[2]高雪相,吴林荣.一次成功的灾害性天气应急气象服务案例分析[C]//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2010,11(26):405-407.

[3]郭树军,范俊红.范例推理(CBR)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C]//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2011,42(07):218-220.

[4]熊传辉,何卫平,何明琼.清江水电气象服务的系统研究与运行[C]//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2011,30(11):174-177.

气象灾害的定义篇8

关键字;气象灾害;分类;现状;应急对策

abstract:ourcountryislocatedintheeastasiamonsoonregion,naturalconditioniscomplex,climatechange,meteorologicaldisasteroccurredfrequently,itistheworldsufferedseriousmeteorologicaldisasterlossisoneofthefewcountries.meteorologicaldisasternotonlytopeople'slivesandpropertyandsocialdevelopmentbringsseriouseffect,butalsoonthefoodsafetyofourcountry,society,resourcesandenvironmentposeaseriousthreat

Keywords;meteorologicaldisasters;classification;presentsituation;emergency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41

前言: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造成的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灾害现象。从全球及中国气象灾害来看,气象灾害具有以下特征: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十分严重;旱涝等灾害持续特征明显;群发性突出,常常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多种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发生频率高、季节性强;种类多,易引发次生灾害.1998年城市化进程为45.5%,2008年已达56%,且每年保持约1%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城市人口和财产大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气象灾害带来的威胁也更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暴雨、大雾、大风、高温、干旱等各种气象灾害影响也日益加剧,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日趋严重。加强对气象灾害的分析研究,提升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

一.气象灾害分类.气象灾害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天气灾害和气候灾害两类。

1.天气灾害:指大范围或局地性、持续性或突发性、短时间的强烈的异常天气而带来的灾害,如大范围的寒潮、台风等天气灾害或局地区域所发生的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这些灾害常伴随有强风、暴雨和降温等。

2.气候灾害:指大范围、长时间的、持续性的气候异常所造成的灾害,如长时间气温偏高、偏低,降水量偏多、偏少而形成的洪灾、干旱、低温冷害等灾害。

在全国总受灾面积中,干旱灾害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1%,其次是洪涝灾害,占27%,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台风灾害所占比例分别为10%、7%和5%。

二.我国气象灾害的现状

(一)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属世界少见.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特定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致使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之多,属世界少见。我国的气象灾害大致可分为7大类20余种。世界高纬、中纬和低纬度,内陆和沿海各国发生的气象灾害,我国均有可能发生,别国没有的,我国也存在。如因气象因素导致死亡人数较多的孟加拉国有台风、暴雨洪涝和干旱灾害,但没有雪灾、冰和冰凌灾害;美国地形和纬度等条件与我国相似,气象灾害种类较多,但没有黄河冬末春初的凌汛;西欧各国只有中高纬度天气系统造成的灾害,没有台风灾害。我国独有的高原上的冰坝、冰湖,因夏季气温升高,导致冰坝崩溃而使下游形成洪涝灾害也时有发生。

(二)我国气象灾害发生频次高、分布地域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不同类别的气象灾害。春季以干旱、沙尘暴、寒潮、雪害、低温连阴雨等灾害为主;夏季的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风雹、雷暴、干热风、高温酷热等灾害影响最大;秋季台风、干旱、冷害、连阴雨、霜冻等灾害最重;冬季寒潮、大风、雪害、冻害等危害突出。

各类气象灾害发生频次高,持续时间长。如干旱灾害,我国平均每年发生较大范围的旱灾为7.5次。旱灾一般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每年平均要发生12次范围较大的强降水天气过程,最高年份达18次(1991年),由此引发的洪涝灾害平均每年为5.8次。严重的洪涝灾害持续在一周或半个月,甚至数月。

由于地球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关系,气象灾害往往会诱发更多的次生灾害。如台风和强冷空气带来的强风,严重威胁沿海地区海上作业和航运;持续性的强降水会导致江河洪水泛滥并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大面积持续干旱、洪涝、连续高温或低温则会导致农牧业严重受损、疾病流行等。气象灾害随时在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造成农业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以上,受灾人口约达4亿人次,平均每年有3000多人死于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300亿元。

三、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

气象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是气象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服务能力得到了稳步提高,防灾减灾取得了明显成效,加深了政府和群众的鱼水关系。但由于气象灾害是诸多自然灾害的源头,由此引发的衍生灾害涉及的行业和部门较多,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还存在着责任不清,程序不明,缺乏规范的标准等,严重影响了整个气象防灾减灾效益的总体发挥。为此,建议:

1、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指挥系统

人类生活的地球系统具有统一性,发生在不同领域中的自然灾害,它们之间是互为影响、相伴而生。例如,登陆台风不仅造成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台风所产生的暴雨又造成洪涝和山区的地质灾害,台风造成的灾害涉及海洋、水文、水利工程和地质等行业和部门,单一部门的管理和预警不利于综合减灾效益的发挥。建议,国家应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指挥系统。鉴于我国的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70%以上,分布范围广、种类多、发生频次高、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是防灾减灾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信息,气象系统已有建好的信息传递、收集、加工系统,为此建议由气象部门承担国家防灾减灾指挥系统的建设任务。统一规划,强化管理,加强信息共享,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的整体效益。

2、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防灾减灾决策中,气象监测和预警信息极为重要。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准确、及时、客观地监测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和提供预报预警的重要基础。加快气象综合探测体系的建设,包括地面加密常规要素的观测、特种要素的观测(如:滑坡、泥石流、洪水等)、雷达观测、高空气象加密观测、气象卫星加密观测等等;建立能够及时的捕捉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强对流、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和次生灾害的立体观测系统;加强山区山地灾害的普查和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编制工作;在灾害频发地区、人口高密度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更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和完善。

3.加强政府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稳定社会和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

政府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稳定社会至关重要。建议:成立由各级政府主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指挥机构;建立完善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强有力的防灾救灾综合管理机构和应急机制等。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的整体效益。

结语:科学防灾减灾,需要凝聚人心,亦需要凝结智慧。每一个“小我”都是大集体的一份子,“小我”在履行好自身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要结合工作实际,引导所在行业或者领域关注灾害风险,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响应。气象灾害是我国最易发、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占到各类自然灾害的七成以上,因此,气象行业视防灾减灾为工作主题之一。防灾减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广大气象工作者更要站位高远,激发才智,与气象事业共奋进,切实担负起防灾减灾的重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努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等工作,将气象科普知识送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防灾减灾的大气候.

参考文献;

[1]郑彬.浅谈如何做好气象灾害预警报道[J].南方传播,2009(11):149-150.

[2]穆治霖.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15-19.

[3]张斌.浅议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3):102-104.

气象灾害的定义篇9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作物;影响;措施

1农业气象灾害的概念

农业气象灾害,顾名思义,指的是恶劣的自然天气因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利的气候环境不利于农作物的良好生长状态,最终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作物所需的气候环境包括气温,光照、水份等因素,自然界中这些因素的变化不是全部对农作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农业气象是指旱涝、冰雹、强风等对农作物造成破坏性的气象环境。气象灾害与农业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制约着农业向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2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

我国农作物的耕种环境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的气温、地质、水湿条件和自然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状况也不尽相同。但是,通常情况下,农业气象灾害都有规律可循,主要特点如下:

2.1季节性明显

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受气温的影响较大,在夏天,秋天温度较高的季节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时间,因此,这两个季节发生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率较高。尤其在我国四季较为明显的北方,夏季的降雨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旱涝,冰雹强风等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此阶段农作物受气象的影响较大。

2.2局部性明显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纬度不同,受到的自然环境影响也不相同,但是同一地区农业气象特点较为固定,局部性较明显。比如有些地方的雨量较少,农作物经常发生干旱。有些地方容易受台风影响,农作物容易出现倒伏、洪涝等灾害。这些农业气象灾害在同一地区相对固定。

2.3灾害的发生具有连续性

农作物的生长受气温、水份、光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影响农作物最终产量和质量的气象灾害多受多种灾害的共同影响,具有并发性特点。比如在一些雨量较少的地区,在发生干旱的同时,多伴有病虫害的发生,导致农作物产量的下降,破坏较为严重。在强风的作用下,农作物多出现倒伏现象,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后期生长,影响产量。在大力发展农业的时代,这种叠加灾害对作物的影响较为明显,制约了农业发展的长久性。

3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

3.1霜冻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作物在每个生长阶段都有所需的温度要求,而在我国北方纬度较高地方,霜冻时有发生,影响着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特别是春秋季节,北方容易受寒潮的影响,气温骤降,昼夜气温变化幅度增大,不利于农作物的发芽和生长。霜冻灾害多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并且这种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是破坏性的,多会引起农作物的大面积缺失,虽然可以采取后期补种等补救措施,但是错过了农作物的生产节气,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农作物的质量肯定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2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在我国降水较为充足的南方地区,洪涝灾害是对农作物影响较为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多发生在降水较为丰富的夏季,多日的强降雨等导致农田中水分过大,水分超过农作物所需,产生植物根系不稳或者烂根等现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农作物产量的降低。同时,长时间的强降雨会导致水位上涨,严重时会发生河道崩溃等灾害,洪水直接危害着农田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洪灾加重了重金属的污染范围。例如:在镉成矿带高背景地区,由于洪水等作用,土壤中的镉可在流域中下游形成富集区或富集带,使土壤遭破坏性的影响。

3.3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干旱也是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的影响同样严重。在一些降水量较少的地区,冬季降雪量和夏季降雨量低都会造成农作物缺水现象,农田土地发生干裂,农作物由于不能够得到自身的水分需求,因而在光照下造成植株枯萎或者死亡,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干旱同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破坏性是不相上下的,影响都是极其严重的。

4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不良影响的措施

4.1增强气象灾害预防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气象的掌握程度上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同时在植物育种培育上也有了显著的成果。我们农作物的种植者要不断增强气象灾害的预防意识,做到科学的防范,人为的控制,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例如,在强风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选择播种低植株抗倒伏的苗种,增强抵抗强风的能力。在容易出现霜冻的北方高纬度地区,可以采用覆盖薄膜等方法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保证植株减少霜冻的影响。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可以通过修建排水工程,缓解水量的骤增,保证积水顺畅排出。

4.2加强气象灾害预防设施建设

对于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破坏性较强的地区,我国国家政府部门要加强气象灾害预防设施的建设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气象灾害。例如在我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一直困扰着两岸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综合考虑利弊,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坝工程建设,从根本上增强了对水的控制能力,实现了旱涝的有效调节,对改善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5结束语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有着严重危害,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防控是十分有意义的,这对提高我国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贵良,林志宇.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灾害学,2016,31(01):148-152.

[2]钱永兰,毛留喜,周广胜.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变化及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01):226-235.

[3]林志宇,田贵良.气象灾害对福建粮食产量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6,37(01):77-83.

气象灾害的定义篇10

 

一、“三农”气象服务的需求

 

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相关要求,对于气象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首先,对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种服务不仅包括对粮食生产进行气象上的服务,还包括对各种经济作物进行气象上的服务;其次,运用多种合理有效的渠道进行气象信息的普及工作,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气象状况;再次,提高天气预报尤其是短期气候预测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最后,要求围绕以良种工程和种植业标准化的目标为中心,加强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及标准农时气象服务。

 

二、气象为农服务成果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以需求为牵引,以实际效果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主线,以突出科技支撑、突出信息普及、突出长效机制建立、突出防灾减灾基础建设为重点,着力在服务产品好用、能用、服务对象会用上求突破。

 

气象为农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围绕“三个坚持”:坚持“开放合作”、坚持“融入三农”、坚持“科技支撑”,突出“四个纳入”:将气象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议程、纳入公共服务范畴、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工作理念上实现了从重预报业务向重预警服务、从传统农业气象向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从部门型向开放集约式的“三个转变”,建设过程突出了业务技术体系建设、信息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三个抓手”,建设内容上注重依托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三个载体”,服务形式上促进气象服务、气象科普、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向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三个延伸”,产品质量上强调及时性、实用性、通俗性“三个标准”。在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强化服务内涵三个方面,统筹内外资源,农业农村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信息、传播、应用、应急处置和基层防御能力全面提高,目前已构建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精细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逐步形成,覆盖广的预警信息网络逐步建立,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逐步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逐步健全。

 

三、做好“三农”气象服务的几个有效措施

 

1、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能力

 

气象工作一直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现代农业经济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气象服务,所以需要将气象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地级的气象单位应该建设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为农业经济提供良好、准确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并且推广开展乡镇天气预报等服务;使用现代化的气象探测方法包括:天气雷达、自动气象雨量站、闪电定位仪等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预警,充分发挥气象预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测准确率,将因气象灾害而产生的农业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要强化气象工作为民服务的意识,开发出适合农村的产品

 

气象工作者要有服务于“三农”的意识,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虽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气象部门应制定针对特色农业进行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制作更多的符合“三农”气象服务需求种、养业各个环节的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构建现代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3、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

 

气象主管部门要进行多方调研,编写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乡土教材。

 

启动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专题资料、墙报、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现场咨询活动等手段不断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在有关涉农培训基地开设气象科技知识课程,把气象知识编写到中小学校地方教材中,给学生发送气象科普知识,组织气象专家到学校作科普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科普基地、参观气象部门,做到科普宣传从娃娃抓起。

 

4、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

 

研发和完善干旱、霜冻、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开展对特色种植和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其中包括大田作物服务产品(播种期预报、土壤墒情监测信息、干旱监测与预报、气象条件与作物长势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及预报、初霜冻预报)、设施农业服务产品(实况监测信息、设施内气象条件预报,冰雹、大风、寒潮、暴雪等灾害性天气预报,病虫害预报)、特色农业服务产品(气象灾害预报、病虫害预报、果实膨大期天气预报、林果采收期天气预报)。

 

5、推广气象科技实现扶贫

 

提升三农气象服务能力,还要积极推广气象科技扶贫,积极研究特色农业气象实用技术,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报纸、网站等多媒体,建立气象专家讲座、气象科普专栏、电话专家热线,不断拓宽农业气象科技宣传途径,提高气象科技宣传教育质量。此外,气象部门还要积极开展气象技术培训课程、气象科普知识讲座、深入农村解答疑难等活动,落实气象科技下农村,提升三农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农民对气象科技的认识,有效利用气象科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繁荣”,全面提升三农气象服务能力。

 

6、加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相关气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提供气象服务,积极与当地农民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农户们的心理动态,了解其在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困难,解答其对气象服务的不解和疑惑。通过资料收集和教学普及,更有针对性和高效率地为农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气象服务。针对某些农民因极端天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担心和焦虑,气象部门应该教授其灾害天气的预警和预防技巧,以及第一时间的应对措施,帮助其减少经济财产损失。“三农”气象服务的对象是农户,因此需要在了解农户的真实感受和切身需求的前提下提供气象服务,提高对农业气象预测的针对性。

 

四、结语

 

综上,作为气象部门,也要适时地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在对城市气象环境进行服务的同时,更要对“三农”进行服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要不断调整更新气象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手段。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