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气候变化的概念十篇气候变化的概念十篇

气候变化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6:14

气候变化的概念篇1

关键词环境移民;气候移民;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C92: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4-0096-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4.0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得环境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与此相关的概念有:环境移民、生态移民和气候移民。目前这些概念在国内外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尚不一致,鉴于统一的概念界定有助于学界明确研究问题、帮助决策者制定政策和指导实践,本文拟从厘清这几个密切关联的概念着手,分析概念的内涵及其驱动因素,阐明概念的理论基础,并在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探讨我国应对环境移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气候变化的概念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理比较法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52-01

就高中地理教学而言,绝大多数地理规律及相关知识都是以地理概念作为基础而建立的,由此可见,要熟练运用地理知识,首先就要掌握好地理概念。然而当前,高中地理教育中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地理概念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才能记牢记熟的现象,他们错误的把地理知识当作抽象概念,没有将地理与实际联系起来,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所掌握的地理概念不全面,导致不能正确理解与辨析地理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工作,帮助学生了解及掌握地理概念中传达的信息。地理比较法作为地理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强、逻辑性高、适用范围广及简单明了等特点。通过在教学中使用地理比较法,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水平。

1图形对比法

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地理概念,就需要应用到图表与地图[1]。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除了课文中附带的地理图表以外,还能运用多媒体设施向学生展示图形图表,以此教授有关的地理概念知识,其相对于静止的图形更生动形象,并且不受制于课本,能更全面的展示相关地理活动。课前,教师可事先制作多媒体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施采取边展示边讲解的方法进行授课。例如:在学习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三3.1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程内容时,课文中附带有泰国湄南河平原水稻的种植与澳大利亚牧场的插图,为了使学生对两地特征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利用投影仪播放动态图形课件,向学生展示泰国湄南河平原水稻的种植的地理环境,然后提问:“为什么人们会选择泰国湄南河平原作为种植区?”由于课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了泰国

湄南河平原水稻种植区的地势特征与气候环境,并联系该地人口稠密等特征,学生很快就举手回答:“湄南河平原位于北半球,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降水丰富,水热充足,地形宽阔低平,因此非常适于进行水稻耕种。”教师给予肯定,接着向学生展示澳大利亚牧场的地理环境,继续提问:“为什么人们不在澳大利亚牧场上种植农作物,而是选择了放牧业?”学生在观看完课件展示并结合对泰国湄南河平原水稻种植区的理解后回答道:“澳大利亚东南牧场”,属于亚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比起水稻种植业,澳大利亚东南部更适合发展放牧业。”教师给予赞同,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农业区位。

通过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直观图形图像的对比法,有效让学生掌握了两地的地貌类型与气候差异性,并进一步使他们思考可对农作物耕种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2概念对比法

由于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某些地理单词的概念注释往往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对该单词概念理解错误而发生知识混淆的现象。比如“气候”与“天气”,多数学生都了解两者间存在意义上的不同,但又大多无法真正区分二者概念。为此,教师可以学生熟悉的地方为例,利用概念对比法进行讲解。如南宁与哈尔滨,南宁今日气温为20~25℃,哈尔滨今日气温为-1~7℃,这是指天气;南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7℃,而哈尔滨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仅为3.5℃,这是指气候。通过这一讲解,学生明白天气指地区短期内的气象变化,气候则指长期的天气变化情况。

3同类对比法

在地理比较法中,同类对比法即是教师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应用现有知识从同类型地理现象或事物中找出二者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2]。例如:在讲解北美温带气候环境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亚洲温带气候这一课程进行回顾,而后提问:“北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诸多共同特征,那么请问,两块大陆之间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学生纷纷翻阅课本,将北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的共同特征记录下来,然后回答问题:“由于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亚洲与北美洲的气候都是随大气环流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气候多样性的特点,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比如两者均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学生回答结束,教师给予赞扬,然后继续提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北美洲与亚洲之间的气候具有相似性,但由于诸多因素,两块大陆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请你们将这些差异找出来。”话音刚落,学生再次纷纷埋头,课堂中翻阅书页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快便有学生找出二者间的差异,举手回答:“亚洲与北美洲的主要差异是来自海陆位置上的不同。”教师接着引导:“比如有哪些不同?”学生由于先前为了找出北美洲与亚洲之间的差异与相似性,已经将课文内容熟记于心,此时不必翻书也能作答:“比如在热带气候类型上,北美洲不如亚洲那样全面,一是其热带干旱气候、半干旱气候及热带干湿季气候在分布上不如亚洲普遍,其次是亚洲具有典型赤道多雨气候,北美洲则基本缺乏该气候类型。但是,北美洲又拥有亚洲所没有的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且其极地冰原的气候分布也较亚洲更广。”回答结束后,教师再次给予赞扬,继续利用地理比较法引导学生探究造成北美洲与亚洲之间气候差异的成因。

通过地理课堂上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不仅巩固了学生之前所学的地理概念,同时也令学生对新学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的地理概念,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的概念篇3

【关键词】地理概念教学策略

一、掌握地理概念的重要性

准确的掌握地理概念是掌握地理知识的钥匙。地理概念是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导航仪”。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主要是一系列的地理概念。形成准确的地理概念才能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从做题角度看,准确把握试题中的关键词是顺利解题的保证,是答题的基本方向。如:

(1)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要素分析。

(2)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去考虑。

(3)“气候特点"可从气温(年均温、冬夏季气温、年较差)、降水(总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与气温的配合情况)、光照等方面去考虑。

(4)“自然资源”要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方面考虑。

(5)“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6)“自然灾害”可从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旱涝)、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类型考虑。

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有一些地理概念容易混淆,并导致在做题时出现失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握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那么,如何高效进行地理概念教学呢?笔者认为,对地理概念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本人采用了下列几种做法。

二、地理概念教学的策略方法

1.分析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这两个概念同学经常会混淆。“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活动”是太阳外部大气层发生的剧烈变化。这两概念区别的关键是“辐射”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太阳辐射本质是能量,时时刻刻在进行着;“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异常变化,不是经常发生,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11年。

2.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或指导学生去观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水资源”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河流、湖泊、池塘、水井,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实地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组成、特征、衡量指标,“看到”水资源的多种利用,不可缺少;水资源是能够循环更新,但是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布不均的;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水污染使得水资源数量及质量下降,而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的提高,能增加水资源的数量。

3.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的加工,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得。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还可以用例再归纳,如,石油和汽油,因为石油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所以石油是自然资源,而汽油是石油经过加工来,从自然界中不能直接获得,所以汽油不是自然资源。

4.类比法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概念的系统归类,找出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和内在联系。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荒漠和沙漠,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地形和地形区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

此外,还要注意日常用语和地理专业概念的辨析

如月亮和月球:月亮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有圆缺变化,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如寒流和寒潮:生活中冷空气来了说寒流来了,实际上应该是寒潮,寒流是洋流的一种,指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运动且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的海洋水流。

参考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气候变化的概念篇4

一、借助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化学非常奇妙、非常“好玩”,学生初次接触化学非常感兴趣,但当要从表象去理解本质的时候,不少学生又觉得很难,不容易理解许多化学知识中的奥妙,觉得化学知识很抽象很不可思议.但是如果借助实验演示化学现象,抽象的知识就会变得直观易理解,同时实验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所以教师在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方式,避免由于知识抽象而学生无法理解,尽量将抽象知识简单化、直观化.

比如,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个基础概念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先把一张纸撕碎之后再用火点燃,然后向学生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什么?两者之间存在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便可得出纸撕碎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而纸燃烧成了纸灰,称之为化学变化.再比如讲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教师通过演示改变温度和溶剂量后溶液中溶质的变化,让学生判断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这两个化学概念.

二、选择适当的方法解构化学概念

教学化学基本概念,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能在教师“教”概念中归纳总结、掌握学习基本概念的方法,走向自主学习、自主理解概念.教师如果设置合理的学习情境,将完整的化学概念解构成几个要素,渗透进情境中,引导学生从某个角度来解析这种情景,总结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这不但让学生理解了概念,同时也能熟练解析概念的方法,在以后学习过程中能找出重点难点,明确学习目标,为自主学习化学概念作铺垫.

比如,在学习氧化物这一知识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先将学过的化学式进行整理.例如“no、So2、Co2、Cao、Fe3o4”等等这些化学式,再根据化学式写出化学名称“一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钙、四氧化三铁”这些化学名称,让学生寻找这些化合物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都是“氧化”这样的字眼,所以,在课堂上就很容易引进氧化物这个名称.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总结:像氧化某或者几氧化某以及几氧化几某都可以将其称作为“氧化物”.教师接下来又让学生归纳这几个氧化物之间的共同点,学生就很容易看到,每个化学式当中都有“o”这个字母,而且基本都是在化学式的后边.这样总结之后,学生对于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都比较容易,学生就不会觉得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自己探究学习,自己归纳总结化学概念和知识点,最后理解化学基本概念,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提升了.以后再遇到化学概念就可以自己进行概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化学概念

理论联系实际,借生活实际来理解概念,来印证概念,是学生在化学概念学习中乐于接受的方式.教师不妨教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化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基本概念时,教师就给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在我们生活的空气当中,存在氮气、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等等的气体,因此空气是由很多种气体构成的,是一种混合物;海水的成分有水还有盐,也是混合物;我们经常喝的自来水中也有很多矿物质离子存在,在自来水烧开之后,锅底会有水垢,因此自来水也是混合物.但是冰水不同,虽然是冰也是水,但是属于一种物质,所以说这是纯净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学习化学概念,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

四、总结对比,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彼此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为了使初中生学习时不混淆,指导学生对概念总结对比,非常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气候变化的概念篇5

【关键词】概念图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引言

“地理概念”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涉及到非常多的地理概念,如果学生记忆不清或混淆就很难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教学可以将地理学科中概念的含义以及不同概念之间相互的联系形象的表达出来,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更好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的优势

1.符合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

高中地理课程的知识结构是层层递进的,各个章节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分支又非常复杂,只有对所有的知识很好的组织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高中地理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而人文地理的知识与人类社会又有着紧密的关联。高中地理的知识结构比较复杂,而借助概念图就能将地理知识系统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并掌握。

2.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是非常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不能提高他们进行地理学习的热情,导致整体效果效率低下。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概念图可以将整个教学过程都关联起来,让教师的教学预设更加清晰,使得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轻松,改变了传统地理教学知识分散的缺点,使整个地理教学更加系统化,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3.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的课堂显得单调、乏味,学生对地理知识及概念的学习往往是死记硬背并重复机械的训练,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课堂参与度偏低,运用概念图教学可以将复杂的地理知识以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有效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同时还能以此为基础组织他们开展合作学习,提升他们地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概念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1.概念图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是保证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设计中使用概念图,可以帮助地理教师将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理清,并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教学计划。运用概念图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清晰简洁的目的,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快速的呈现教学内容中的主要概念以及框架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的安排时间,控制好整个教学过程的“火候”,避免在一些“非重难点”环节的教学上花费过多的时间。除此之外,还能将具体的教学环节和知识结构设计的更加详细,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加井然有序,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教师在进行《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设计时,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将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原因内力、外力以及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用概念图形象的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对地表变化的原因以及影响一目了然,进而轻松的理解内力作用于地表形态以及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之间的紧密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概念图理清各个概念的重要程度,从而使教学过程条理清晰环节紧凑,提高整体教学的效率。

2.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新知学习的主要阵地,而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非常少。而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需要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教师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进行提示,让学生可以自己开动脑筋学习,真正成为有效学习的掌控人。

如,在教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课时,我运用了概念图将全球划分为五带,旁边提示是利用“温度”这一尺度进行划分的,再根据空间尺度划分为海陆分异,然后构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热带沙漠气候”等概念图运用到教学中来,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

气候变化的概念篇6

[关键词]肿瘤;中医系统学;发病机制;气化;运化;疏泄;虚;瘀;毒;

1中医系统学的建构

建构中医系统学需要遵循三个原则:聚焦、简化、可实证[1]。众所周知,中医发展面临的问题不是资料太少、无从着力,而是历史积淀厚重、文献浩如烟海,如何“抓主干、去枝蔓”成为发展成败的关键。聚焦、简化、可实证是一个连续的、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众多中医知识内容中,发掘出核心概念,将平面化的柔性中医理论体系变为具有一定刚性的立体理论体系。首先采用“两刀法”,一刀将中医概念切为“虚概念”与“实概念”,一刀将两类概念分别切为“核心概念”与“延伸概念”。其结果是,象数类概念为虚概念,核心者有三:阴阳、五行、六律;本体类概念为实概念,核心者也有三:经络、脏腑、气血。然后,将虚实概念相配,便可形成一个关联的网络[2],阴阳(气血)-五行(脏腑)-六律(经络);在此基础上,引入系统学的三个基本概念“序参量”“调控”“适应”,分别对应阴阳(气血)、五行(脏腑)、六律(经络)。其中序参量标志系统的动力机制,调控表示系统整体与局部的协调机制,适应指称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机制,三者共同维护系统的平衡,保证其生存与发展。至此,中医系统学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但还在定性描述阶段,如要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更深入地揭示生命的活动原理,完成中医现代化的任务,就要走向实证。中医现代化的内涵是多样的,但其技术落实不外乎实证与量化两件事,而实证又是量化的前提。这里需要把握两个要点,其一,要特别警惕,防止“西医化”,如果不慎按照西医结构医学本征,通过细胞、分子对中医命题进行结构化实证,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异化,偏离中医信息医学本征,出现用“0”做分母后,1=2的谬论。其二,在经络定位基础上,开始实证探索,因为在中医概念中,唯有经络边界清晰,循行有度,可以作为全部实证工作的基石。现在,虽然尚未对经络的特定实体结构做出清晰的说明,但对其体表循行线上的生物物理信号检测已有丰富收获,声、光、热、电、磁皆有,只是其生理、病理意义尚有待深入揭示。在理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不能消极等待,而应实践先行,同时进行方法论反思。难道经络一定有其特定结构?这些信息不能算作它的本质属性?对于这些深层问题,哲学家们已经给出启发性结论,他们认为:除了实体本体,也存在关系本体,两者皆为事物本质,不必也不能在关系本体背后找到一个实体本体,关系本体本身就是事物的存在方式[3]。这对于理解中医意义重大,只有这样才能区分中西医的本征差异,不至于犯方法论的错误。按照这一观念,经络的认识便清晰了许多,它是生命信息之网,可以反映生理、病理规律,而其背后并不存在一个线性对应的特定实体结构,而是无数实体性载体非线性相互作用后的信息涌现,它从系统角度体现了生命过程的复杂性。这里不需要,也不能给细胞、分子找到岗位,能够发挥作用的是“系统”和“信息”这些更为偏爱关系本体的概念。有了经络的定位基础,通过经络脏腑相关、经络气血运行、药物归经这些命题,便可形成一个中医学核心概念之网,通过对经络、脏腑、气血的定量信息化检测,就能准确说明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药理作用的细节,为全面深刻认识生命与健康的真谛提供新视角。

2中医系统学对生命过程的认识

按照上述中医系统学的建构逻辑,可将机体的生理活动概括为三个机制,分别是气化、运化和疏泄,三者均由气血、脏腑、经络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不能进行线性对应,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4]。也不能将这些生理机制简单地分配给单一脏腑,而是各个脏腑综合集成的结果,其边界难以清晰划分。不过,综合中也有相对分工,气化主要由肺肾承担,运化主要由心脾负责,疏泄主要由肝与心包把握。除了对生理过程的综合理解,对病理状态也要有综合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执简驭繁,实现对中医理论全面实证、量化的现代化目的。作为基础性的病理学机制,总的原则应率先考虑,细节问题留待日后有条件时处理。此时,仅从前面宏观概括的三大生理机制出发把握病理过程(大证候),相对微观的小证候辨识暂且搁置,如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如此,通常让人头痛不已、难以掌握的辨证问题就简洁明了了许多,气化异常便是“虚”,运化异常便是“瘀”,疏泄异常便是“毒”。结合病因再继续追问病理学本质,就能对中医学全局了然于胸。一方面可深化对生理机制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与临床诊疗以及养生原理建立起系统联系。按照系统学含义,气化是动力,虚者动力不足,原因或者内耗损太大(劳神、劳力),或者外阻力太大(焦虑、紧张),依中医原理,前者伤肺,后者伤肾,治则便是润肺理气和补肾益气。同理,运化是协调,瘀者则是紊乱,动力足自然是健康的基础,但动力虽足,却秩序紊乱也同样是病态。原因有二,一是中央指挥失误(信息有误、制度漏洞),二是地方行为失控(天灾人祸、组织破坏),依中医医理,前者伤心,后者伤脾,治则便是平心、健脾。以此类推,疏泄即守衡,疏泄不佳者失衡产毒,原因也有二,一是资源配置不公(感情用事、违背规律),二是外敌防范不力(防线松弛、纵敌深入),依中医医理,前者伤肝,后者伤心包,治则便是疏肝、祛邪[5]。

3中医系统学框架内的肿瘤发病机制

气候变化的概念篇7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方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7-0161-01

1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对实验进行充分利用

感知是一切认识的开始。学生对于化学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都很生疏;少部分内容可以直接感知,更多的内容需要间接认识。运用实验和其他直观的手段可以增加学生的感知机会在教学中这也是符合教材要求的,同时学生的知识积累可以得到扩大,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活动也需要这样的前提条件。直观现象反映出来的只是个别思维的外表特征与外表的联系,仅仅是认识的一个开端,作为一个向导方便入门。教师对于学生正确思考需要及时的引导这些建立在实验和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要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从现象到本质的去掌握和理解,从而使正确的概念得以形成。在讲授“催化作用”和“催化剂”的概念的时候需要做好氯酸钾加热分解的几个对比试验。学生可以观察到氧气的放出速度很慢在对氯酸钾进行加热的时候;没有氧气放出在用酒精灯加热二氧化锰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时候学生可以观察到氧气的放出速度较快。分离加热后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剩余物得到的黑色粉末再和氯酸钾混合加热后,会观察到氧气的放出速度还是很快,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建立催化剂概念的同时对获得概念的方法进行掌握。教师加强直观教学还可以通过模型、实物和图表等处了学生使用和教师演示以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说描述的事物生动形象还可以慎重的运用恰当的比喻。可以把思维由抽象转化为形象。

2概念的讲授要求准确、突出、严密

理解概念的关键及与易混淆的概念的区别就是化学概念中的字和词。所以,教师要充分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教授概念的时候,要向学生交代清楚组成句子的关键和重要的词句,使学生对所讲概念可以理解的比较确切。第一,对理解进行强调不是记忆。学生不必死记懂了的概念。例如,“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教材上对于分子的概念。在这不多的字数里有非常深刻的含义:1)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分子,同种物质的分子具有相同的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2)分子只是组成物质的多种微粒中的一种;3)分子是一种微粒,肉眼看不到。教师这样分析、讲解概念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便于记忆也容易理解。第二,要咬文嚼字重要的概念,进行逐字理解最后牢记。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可不可以把概念中的关键词用其他的同义词代替,看会有怎样的区别产生。

3注意分析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事物本身之间都是存在着相互影响和联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同样的也会存在于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之间,化学概念之间也是这样的。学生对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化合价等一系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会受学生对原子、中子、质子、电子和原子核等概念理解的影响。教师要切实注意开拓学生的思路及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观点与知识系统上给予帮助。对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起着牵线搭桥作用的是对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区别进行分析,经教师的正确分析学生往往会豁然开朗对于认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都存在于中学化学中。所以必须重视分析在讲授概念的时候。学生会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了解如果不进行分析的情况下,结果就是学生对于概念的实质不能系统地牢固掌握。

4结合练习与复习,促使概念的巩固与发展

注意加强复习和反复运用可以使学生对一个新概念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教师能只是满足于学生能背出和默写出所学的概念。教师应做到几项工作对于概念的巩固:第一,要求学生作典型的记忆用于巩固概念在每学习一个新概念之后。第二,为了使所学概念得到巩固安排一些巩固性的学习。第三,应反复订正、分析错误对于那些学生容易弄错的概念。由少到多,由浅入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同时,人们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思维在实践中,这是有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所决定的。概念的阶段性及发展变化是为了避免教学上的绝对化和前后矛盾必须要注意的。教师要做到胸怀全局对于概念的深化与发展过程。要有意识的渗透或者适当的点明还需进一步研究了解即使在开始的时候只是对初步概念进行引入。不分阶段,急于求成而一味追求深入也是不行的在教学中。

5注意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需要随时贯彻的一条原则还有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使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不断的得到提高。提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问、习题、实验和讨论是课堂中经常用到的运用方法,其中用到最多的是习题练习。所以,一定量的精选习题要配合在教学中使用,对习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接受新知识和对所学过的知识不断的巩固最终使智力得到开发。在进行习题练习时教师可以针对习题进行关联性提问,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让学生自己联想总结规律,老师起到引导和归纳作用,做到这些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灵活掌握。总结,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概念教学就需要多联系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考虑问题,尽量为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创造有利条件,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可以对化学概念牢固掌握的同时可以灵活的运用,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婷.基于认知灵活理论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李思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设计与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孙建明.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气候变化的概念篇8

实验是学生形成概念的依托。化学教学需要实验,很多抽象的化学概念,通过实验以后,学生就明白了,就理解了,因此,利用化学实验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是比较好的教学手段。在具体教学中,不少老师也是掌握这个教学特点的,但多数老师常常只做一个实验,其实,只通过一个实验使学生形成概念,未免有点难度,毕竟学生才开始学习化学。比如,学习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概念时,假使老师只做一个蜡烛燃烧的实验,然后指望学生能透彻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这两个概念,是不可取的,也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在进行这个概念教学的时候,能为学生多做几个化学实验,那么,教学效果毫无疑问会更好,学生也肯定能得到更加丰富的感知,这样,在理解这些概念的时候,肯定会更加透彻。比如,在学习物理变化概念的时候,可增加做个冰融化或者水加热至沸腾的实验,以及一些石块被敲碎等实验,尤其在做水加热沸腾实验时,为了降低学生对它的理解难度,可以用玻璃片盖住烧杯的上方,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又液化成了水,这样更能说明这个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变来变去,只变了状态。

接下来,老师还可以再做一些形状变化的实验,比如:用橡皮泥,将它捏成各种形状,但无论它是什么形状,还是橡皮泥,没有别的物质出现,由此让学生判断:冰化成水,樟脑丸升华,铁球压成铁饼,是不是与上面一样的,属于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物理变化。在学习化学变化这个概念时,同样可以多做几个化学实验,除了蜡烛燃烧外,还可以补充沾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产生白烟、硝酸银与碘化钾溶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锌粒放入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等,说明与物理变化不一样,有新的物质生成了。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理解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就是有没有产生新物质。同样,其他化学概念也要进行类似教学,多做一些有鲜明特征的实验,让学生对化学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好。比如,在研究置换反应规律的时候,不能只做一个Fe与CuSo4的化学反应,还应该多做几个类似的置换反应,如,Fe与HCl,Zn与H2So4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感知,从而形成牢靠的化学概念,而且理解得更加深刻。

二、重视概念中关键词的理解

初中化学概念中的关键词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领会关键词的含义,那么即使熟背了化学概念也是没有任何学习意义的,可见,掌握化学概念中的关键词语的含义是多么重要。比如,化合物与单质这两个概念,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其中的关键词———纯净物,只有纯净物才能说明问题。比如,把石墨、金刚石混在一起,这种混合物也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但不能叫做单质。又如,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强调单质与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产生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而复分解反应强调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产生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有时候,老师只向学生强调关键词,还是不够的,要正面与反面都要讲清楚。

比如,氧化物这个概念,假如不能讲清楚,学生一定会模糊不清,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氧化物就是含氧的化合物。其实,氧化物这个概念中,首先要明确一个关键词———两种元素。此外要考虑含有氧元素。假如只强调含氧一词,忽视了两种元素这一关键词,那么,就会与含氧化合物混淆。所以,在讲解概念的时候,既要按照概念的表述来分析,更要将一些混淆的概念拿出来与此对比讲解,也就是正面与反面都要强调。不少学生感觉化学不怎么难学,但检测成绩并不理想,最后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化学概念的内涵,总是与相关概念混淆,以至于无法辨清概念,导致检测成绩不理想。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老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概念,尤其要防止学生与其他概念混淆,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认真剖析化学概念,加深对它的理解

化学上部分概念的叙述还是比较长的,如果不一点一点给学生剖析,就很难完整地理解,即使记忆了这些概念,也是掌握不了的,因此,老师要慢慢剖析给学生听。比如,催化剂,溶解度这些概念,属于初中化学上的难点,有必要为学生剖析。对于催化剂这个概念,要注意其中的化学反应前后一词,尤其要注意其中的“化学性质不变”这句话。其实,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也包括物理性质,但催化剂这个概念强调的化学性质不变。对于溶解度这个概念,需要注意四个方面:溶剂的量必须是一百克,还要注意的是在一定的温度下,除这两点外,必须强调是饱和溶液及溶解的质量。这四要素一个也不能忽视,有一点不强调,就无法说明此时的溶质的量为溶解度。

四、结语

气候变化的概念篇9

一、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不同层次的系统。

二、时间、时刻、时段、时区、区时和地方时

时间即时段,又叫时间间隔,指时间的长短,通常是用开始和终了的时刻来表示;时刻是指时间的迟早即时段图像中的某一点,时刻因适用经度的不同分地方时和标准时(区时);地方时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为克服其在使用中的诸多不便,人类建立了时区和区时的概念,前者指空间,后者指时刻。

三、理论时区和现实时区

某一种标准时适用的地区范围叫时区,分理论时区和现实时区,理论时区是按经度把全球分成24区,每区跨经度15度,各区中央经线都是15的整倍数。分别为各区统一使用的时间,每一个时区的空间范围很严格;现实时区指某标准时适用的范围突破了理论时区的局限,如中国统一使用东八区的区时。

四、昼夜之分、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天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年变化的现象。

五、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度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六、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8.16焦/厘米。

七、光照和热量

光照主要是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越充足,光照能量大小由太阳辐射能和日照时数来衡量。一般光照充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长绒棉、青藏高原上青稞产量就很高。热量资源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提供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对农业的影响用无霜期和积温来衡量,直接农业的种植制度,特别是农作物熟制。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多,如青藏高原表面,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气候变化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化学概念;阶段性;有效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1-0033-01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1.015

化学概念在初中化学教材中随处可见,有些概念在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而且每次呈现的内涵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层次性,把握好概念教学的度,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不能一开始就追求概念的科学性、严密性,更不能对教材说三道四,甚至横加指责,而应该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初中化学概念。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九年级《化学》(2006年第二版)为例加以说明。

关于氧化反应的概念,在九年级《化学》上册做了这样的描述: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由于氧化反应概念在教材中是通过观察氧气与红磷、硫、铁丝反应的特点概括出来的,所以概念里“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中“氧”,在这里只要求理解为“氧气”就可以了。到了九年级《化学》上册学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时,由于木炭夺取氧化铜里的氧原子而被氧化,所以概念里“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中“氧”,此时要理解为“氧原子”了,同时还要指明氧化反应是针对某个反应物而言的,整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到了复习阶段,为了能顺利解答相关信息给予题,不能只局限于氧原子得失,而要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等方面来帮助学生认识氧化反应。

关于催化剂的概念,在九年级《化学》上册是这样描述的: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由于催化剂概念在教材中是通过比较分解含与不含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快慢而得出的,所以一开始对于概念中的“改变”,只要求学生认识到加快就可以了。后来在加热分解含与不含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时候,提出催化剂不都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举例说明有的催化剂能减缓化学反应速率,此时,概念中的“改变”要理解为加快或减慢了。到了学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时候,再要求学生认识到催化剂不能增加产率,此时,将催化剂概括为“一改”、“两不变”、“一不增”。到了复习阶段,对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结合分子、原子、离子知识做适当阐述:催化剂改变反应物微粒的有效碰撞。这可以为将来学习活化能埋下一个伏笔。

关于盐的概念,在九年级《化学》下册是这样描述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由于盐的概念起初是在九年级《化学》下册学习中和反应时提出的,虽然在九年级《化学》下册提到了氨水是碱,但是没有氨水与酸反应的实例,所以此时只能认识到盐的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到了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铵盐时,再指出盐的组成里还可能含有铵根离子。到了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拓展性课题――“物质的分类”时,再对盐的组成进行小结。到了复习阶段,结合无机物的反应规律,从盐的形成入手,加深对盐的组成、分类的认识。

总之,对概念不能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方法去认识,而应该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理解。教师要深入钻研化学教材中的概念体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阶段性计划,实施概念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