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十篇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十篇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3:06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篇1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系统观

1.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背景及发展

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聚居学”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它所考虑的是小到三家村,大到城市带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而非单纯的建筑或城市问题。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后来我国建筑大师吴良镛院士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的学术思想,汲取道氏学术精华,构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以以下方面为最基本前提:

1、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的。

2、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

3、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地,并进一步形成更大规模、更为复杂的支撑网络。

5、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建筑学的发展前提和脉络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前提有相同或相似出发点,那么我们在研究建筑学的发展时可以找寻他们相关的学科焦点,来更好地研究建筑学。吴良镛院士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学已不再局限于个体建筑设计的范围,与建筑学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及相关影响因素都在不断扩展,形成一个相互联系而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建筑学的概念也必须随之扩大,对其做较深入的研究,就不可避免的涉及众多相互联系的学科群,对他们的了解和研究是完全必要的,可以开阔和完善建筑学的思路。

2.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人居环境时我们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可划分为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以上每个大系统内又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特别需要提出得是在上述五大系统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为人类创造与建设的人工系统。五个系统都有如何面向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研究实际问题中,以善于分析,寻找各相关系统间的联系和结合。在任何一个人居环境中,五个系统都综合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地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当然,这种组合不是概念游戏,而是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深入的调查研究、深邃的理解以及对未来大趋势的掌握和超前的预测。吴先生认为,五种系统的划分只是为了研究和讨论问题方便,应当看到他们相互联系的方面。

在借鉴道萨迪亚斯理论的基础上,吴先生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初步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村镇)、建筑等五大层次。就这样,五大系统与五大层次相互交织,相互联系,构成了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这一学科的重要方法。在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构架下的理论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建筑学的发展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对于建筑学的指导意义

广义建筑学提出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通过城市设计整合起来,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三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共同研究如何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场地规划;共同从事环境艺术的创造以及共同从事历史与自然地区的保护和重建,等等。

3.1从宜居城市城市角度出发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意义

建筑学要融合环境、技术理念的发展,从单幢建筑物的设计走向建筑群落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将视野扩展到宜居城市的建设上来,这种城市形态的建设不是单纯一种城市规划思想所能够解决的,它需要综合不同城市规划思想的优点,摒弃其不足。宜居城市的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宜居城市的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应用,需要汲取历史长河点点滴滴的经验加以整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符合现实背景和当地民情的宜居城市建设之路。

西安打造宜居城市的重点应主要解决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相关社会民生问题。只有系统化有层次的分清楚问题,才能多空间、多维度的清晰我们所面对的棘手问题。

3.1从建筑学习角度出发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意义

建筑历史的发展史正如人类社会的进步史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

脉络。我们对于建筑的不断认知也应建立在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之上,就能够更好地学习建筑的发展史,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不断总结做出有利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建筑。分系统、分层次的疏离知识理论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同时找到各个知识理论的交叉点,细致的总结研究,形成个人的理论系统。

4对于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的展望

世界是整体的,建筑是全面发展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是社会理想,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人居环境科学应该作为全社会的科学,各方面都参与它的发展与创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对人居环境科学需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还有全社会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注。我们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更加应该深入了解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以及他所涉及的系统观,学会分系统、分层次、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相信我们将迎来更加完善和更加适应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

参考文献

[1]秋元馨.现代建筑文脉主义[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篇2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10-0058-02

1.引言

《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指出:“在人类迈向21世纪的时候,人类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的持续性发展,人居建设的目标是:使每个人都有个安全的家,能过上体面、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体面生活”。人居环境的建设方向在此被明确,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人居环境科学”(theSciencesofHumanSettlements)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及国家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人居环境的研究核心是人,倡导“以人为本”,以研究探讨“和谐人居”建设为目标。

2.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性思想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是建立在将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的。

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以下简称道氏)认为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其间的聚居”。根据这个宽泛而模糊的解释,任何人类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称为人类聚居地,不论其定位、结构、形态、尺度如何,也不论其设施配套、各层级物质配建如何。总而言之,人居环境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整体概念。

道氏理论的特点就是考虑问题的整体观、系统观。“人们总是试图把某些部分孤立起来单独考虑,而从未想到从整体人手来考虑我们的生活系统”,因此,只注意病状,而不研究产生病状的原因,只把我们生活中的某些要求分开来考虑,就事论事,穷于应付。我们应该把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考虑”。

提出整体观的研究思想的同时,道氏理论同样认为,在建筑与城市科学中,应有意识地运用交叉学科的观点,引入多学科理论方法去从事城市研究。

通过对目前人居科学环境科学所涉及的学科我们可以发现,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为核心的多学科群组,其学科涉及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交通等领域,内容包含人类社会各个方面。

因此,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不同于传统的多学科协作,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更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融会贯通与人居环境有关的学科内容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理论。虽然其方法论体系仍在探索阶段,但主要方法论概念已经确立,即“融贯、综合、集成”。

3.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既有规划编制方面的问题,也有规划管理方面的问题,其核心是规划体制问题。城市规划体制存在着规划决策与规划实施合一,规划实施随意性大;规划职能被肢解,综合调控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工作思维定式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基本上遵循的是“调查先于规划,诊断先于治疗”的工作模式,这种调查――分析――规划的工作程序一直被广泛的采用。这种思维方式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出发将事物先分解再逐一解析,用于学术的分析和认识问题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应用层面却并非如此。

人类在某一阶段对某些事物的认识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这种调查――分析――规划的工作程序人为地将事物割裂开来,使人们不能够全面的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缺乏将事物内在联系整体思考的能力。而且,所需认识的事物越复杂,该类割裂程度就越深,形成了不断割裂,不断分解的恶性循环。

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综合巨系统,在城市规划中仍然沿用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城市各子系统有机联系的认识就会愈加困难,就无法真正理解城市的客观规律和城市问题,也就无法采取正确的行动。

3.2研究方式的过度细化

受工作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城市的了解越多,产生的学科及学科分支就会越多。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对城市进行研究的学科细至十余类,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更新,研究的学科越分越细,造成了学科间的各种交叉或断层。对所研究对象的整体研究目标不统一,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不同,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其综合协调效果大打折扣,使城市规划陷入了仅有针对性没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工作状态。

3.3规划过程的简单化

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是由规划主管部门委托规划设计单位一手包办,中间进行一些象征性的征求意见,规划提出的目标和内容并没有真正形成共识,真正成为全社会尤其政府各部门共同奋斗的目标,规划的权威性不高。个别城市领导,在编制问题上不讲科学,最好是他今天刚提出要求,明天就能按他的意图做好规划,从而导致规划质量的低劣。

3.4规划内容的技术化

城市规划应当既是城市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并且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地趋近目标。因此,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张蓝图,还必须包括实现蓝图采取的政策步骤。而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在对象上仅限于物质要素的层面,在手段上仅限于技术领域。

4.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现代城市规划需要整体观和战略观的指导,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特点符合这种要求。虽然人居环境科学在城市规划研究及建设实践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还未真正融入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发展。

4.1理论构建

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中各学科已经独立发展了较长时间,各学科自成体系,内容丰富,需要运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观从整体角度出发,将各学科进行组织串联,形成整体性强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

这其中可以将“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合为一体,以构建城市规划中的核心理论体系,在近代西方理性思维的影响下,建筑、地景、城市规划被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学科,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它们之间缺乏固有的内在联系,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将三大学科合为一体就是糅合其主干课程,形成统一的城市规划中心理论体系的核心,作为各学科、各专业拓展的基点。

同时将综合型城市规划理论定为目标,在以空间形体规划为主的城市设计和以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规划为主的综合型规划中,确立综合型规划理论体系的首要性,以现代城市系统的发展整体利益为主线,确立综合性规划的主导地位。最后根据城市规划中心理论体

系的要求,加强各学科见的同步协作,形成广泛的城市规划基础理论体系。

4.2规划实践

在规划实践的过程中,从人居环境科学提出的“融贯、综合、集成”的角度入手,提高解决城市实际问题时的整体思考、综合协调和动态应变的能力,使城市可持续地发展。

4.2.1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整体性的思考能力,对城市进行规划前必须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基础调查,调查内容必须包括城市系统组成的各个要素,考虑城市规划过程中将会影响的各个城市领域,并运用最新的技术方法对城市规划区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考证和检验,甚至对该区域的历史形成进行研究,以求现状调查成果的科学性,真实性,有效性。

4.2.2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应对分析方法进行确定,选择一定数量的已有方法,以涉及面广,典型适用为基本原则,对所选择的方法进行选择和修正,争取在整合分析方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研究方法。

4.2.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从分析结果中找寻恰当的切入点,从解决路径中突出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合作,在规划行为中实现城市系统组成要素的优化,最终完成一整套城市规划项目的实践行为。

4.2.4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力度。从保证城市整体利益为前提,确立适度超越政府的规划决策机构,明确规划审批机制,改变目前规划决策与实施管理合二为一的体制,增加规划调整的难度和透明度。同时加快推进规划成果的法制化。改变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随意现象。

4.3方法和途径

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即以人为本,讲求从人的角度去认识世界,生活和城市,根据城市居民和整个城市社会的心理、生理需求,以加强公众参与和树立评价体系为基本途径,提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3.1公众和社会参与是体现居民和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公共决策模式的转变,公众参与科技决策势在必行。有序的公众参与是实现科技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和保障。但我国传统的体制和政治文化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缺失、公众参与能力的缺乏等诸多现实障碍阻碍了公众参与科技决策。因此,我国应该采取转变决策理念、建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体系、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等措施,努力推进公众参与科技决策。

4.3.2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施评价可以全面评估规划项目的实施,有效的监测、监督既定规划项目的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信息的反馈,从而作为政策设计和规划运作制度的架构提出修正调整的建议,使城市规划的运作过程进入良性循环。

对于城市规划领域而言,揭示和剖析自身实施运作的过程和结果,提高实践检验理论的真伪,将促进其不断的进行自身的调整完善,从而有助于规划项目实施的至真至美,确立、巩固和提高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准确的衡量城市规划项目本身的实施效果,客观公正的评说城市规划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对城市规划项目的整体实施运作过程加以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将有助于规划的决策和实施管理者评判自身工作的得失,找寻既定规划存在的缺陷与漏洞,并以此作为提高城市规划实施质量的途径。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篇3

论文关键词:人居环境评价 区域性 gis 指标体系

论文摘要:文章回顾了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的历程.着重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城市因子选择、评价适用性、评价思想等方面。并提出未来人居环境评价应特别注重区域性、引入人地和谐——环境友好观,最、加强多学科的耦合及gis的应用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居住环境发展非常迅速.而人居环境的研究还相对落后。事实上,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日趋严格。因此。对人居环境的研究熏待加强,在纵深方向和不同领域加以深化。本文试图对国内外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作进行系统综述,探究这些研究对中国人居环境的启示、展望人居环境评价.以期抛砖引玉的目的

1人居环境的起源及国际响应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还是一个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交通日益拥挤、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等现象,导致了“城市噩梦”的产生。从而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早在1954年,希腊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等创立了“人类聚居科学”fekistics)的理论,即:scienceofhumansettlement伸文简译为“人居环境学”),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即: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和联系网络)。

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如何建设、评价人居环境成为探索热点。1961年wh0(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即“安全性(safety)、健康性(health)、便利性(convenience)、舒适性(amenity)”),并提出了居住环境的基本理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议程。

1976年,温哥华第一次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通过了《温哥华人类住区宣言》,提出了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类住区政策的首要目标。1996年,伊斯坦布尔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会议(habitatii)探讨了两个具有全球性重要意义的主题:“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城市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人居署从1989年开始创立“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以表彰在人类住区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2001年,在纽约召开的istanbul+5特别联大,检讨和评估了《人类居住议程》的执行情况

2城市人居环境评价

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通过人居环境评价来描述.而人居环境评价则由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或定性描述来体现。人居环境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来刻画人居环境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可以使对人居环境理论的探讨转向如何实施和操作的应用层面.因而人居环境评价是人居环境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环节:还有利于对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并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以便找出不足,取长补短,进而寻求发展的方向。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人居环境优劣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对人居环境质量的一种刻画、描述和度量,是一种“尺度”和“标准”。而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坏则在系列指标体系中表现出来。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是综合评价人居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可为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述评

3.1国外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国外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美国走在前列。早在1976年,美国卡普(cap,f.m.)等学者在调查旧金山的居民对居住区位因素的选择时.让居民从100个因素中挑选出对区位选择最重要的选项.得到了有意义的2o个要素;后来,诺克斯(knox,1995)把这些要素分为6大类(美学、邻居、通达性、安全、噪声及令人烦恼的事情),开创了系统调查评价的先例。《美国城市文化》评价“城市宜人性”涉及到良好的自然条件,良好的人工环境,丰富的文化传统及设施;1997年,美国对301个都市区评选“居家最佳地区”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英国“城市设计小组”的“好的城市设计”的概念中包含了城市最佳人居环境的要核。2001年asami提出衡量居住环境的重要指标和要素应包括可持续性(susmin.ability)[1ol。2004年,英国经济学家智囊团(economyintelli.genceuniteiu)的全球城市“宜居性”排名工作是在其先前“居住困难度”的调查方法上展开,选取40余项因子、五大类,为城市宜居性提供评价的指标ll1。2005年,美国money杂志每年一次对全美宜居城市进行了评选。其评价基于对市民的调查,和英国一样把宜居性放在了重要位置蚴。美国著名的默瑟人力资源咨询公司(mercerhumanresourcecon.suhing)提出了城市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国外在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中主要把‘宜居性’作为重要指标并指导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

目前,由于一系列环境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投入运行及纵深的应用,西方发达国家(美、日、英、法、德等)已应用计算兼容磁带遥感数据方法在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中。这一评价技术手段和方法已成为国际研究城市人居环境的总趋势。

3.2国内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在国内,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相对较晚,但发展快。自吴良镛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要把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科学进行研究以来,人居环境的学术研究逐步展开.并逐渐深入到可操作的层面。由吴良镛提出的“五大原则”、“五大系统”、“五大层次”等理论为我国目前人居环境科学建设的主流导向。在实践层面.已经在两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一,从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即微观层面探讨人居环境建设的操作方法,比如基于小区尺度、居住区尺度的实例研究等;其二,为佐证理论研究而对城市进行中观和宏观层面人居环境评价及措施建议。

和国外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主流方向一样.周志田等(20tma)提出中国适宜人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第一财经年度合作编制了“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o7a)主持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宜居性”评价提供了科学评价的依据fl8刮。而有更多的学者加强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杨贵庆(1997a)建立了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刘颂(1999a)、李雪铭(2002a)、叶长盛(2003a)、李娜(2007a)等构建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提供了展坚实的理论依据。李王鸣(1999a)、张仁开、李华生(2005a)等从城市尺度对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宁越敏(1999a)和胡武贤(20tma)张文新(2007a)、孙志芬(2007a)分别对大都市和中等城市确定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对城市层次上的人居环境研究进行了细化田。陈浮(2000a)等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叶依广(2004a)的最佳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熊鹰(2007a)等以长沙市为例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定性定量评价、李明(2007a)等在我国主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方法、陈春(2007a)等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定级研究。拓宽了我国人居环境研究的评价方法、思路。

国内已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具有代表性的还有以下一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部的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提出了由1o个次级指标构成的我国民众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小康》杂志在2006年1月第一期杂志中推出了“中国小康休闲指数”。纵观十多年来我国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情况,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理论成果丰硕但却不能有效指导实践。

4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分析

综上所述.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多基于建筑学的角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尚不完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人文素养等差异都很大,单一而笼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难以表达不同区域人居环境的优劣,缺少对区域的考虑。在评价内容方面.国内已有的评价体系几乎无一例外的以城市环境质量为着墨点,而忽略了对城市形象与文化等内容深层次评价方法的探讨。在城市因子选择方面,强调了一些细化的且易主观改变的指标.而对地理环境这一制约人居条件的最重要因素缺乏考虑。在评价适用性和结果可比性方面,国外的评价指标相对宏观,使评价体系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从而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程度的横向可比性,亦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我国的评价指标往往根据特定的单一评价对象量身定做,从而使评价的结果具备客观性的同时却丧失了横向可比性。在评价思想方面,不能适应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需要.未能将“人地和谐”和“环境友好”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人居环境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大量数据、图形的分析、处理,在过去的研究中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展望

我国目前对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已备受关注且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现存的人居环境的评价理论、方法、尺度等方面尚存诸多缺陷.难以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服务;因而在未来的人居环境评价研究中以下内容有待深入。

5.1加强区域研究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簏异,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内涵也不同。人居环境中无论是自然因子还是社会人文因子甚至是建筑风格都无不体现出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在人居环境的评价和研究中,难以统一的指标体系对不同区域的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因而.人居环境的区域研究有利于洞悉人居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的机理,预测其发展趋势,拟定调控与管理对策,提出不同类型区域的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模型。例如,四川省的大部分地级市都在四川盆地内,这些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人文因子十分相近.以区域为尺度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地级市的人居环境进行横向评价,从而促进区域人居环境的建设.

5.2引入地理信息系(gis)

人居环境评价很难通过单一而笼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表达特定区域人居环境的优劣。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海量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处理和空间信息模型模拟分析为其核心功能(高级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引人,建立数字城市,可以解决人居环境研究中众多的技术问题。根据对现有人居环境的数据库的建立并对资料进行特定区域与空间的影响分析,体现人居环境研究的整体性和区域性;通过模拟分析,建立特定(非普适性)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而得到模型,从而有效的分析人居环境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5.3注重人居环境评价理念的拓展

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首先要深入对人居环境的内涵、外延及其形成、演进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需加强对“人居环境”的界定、人居环境的实质、人居环境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范畴等进行探索,以指导人居环境建设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城市人居环境研究需要基于“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和谐”的新视野、新思维。基于“人地和谐”的环境友好型城市人居环境,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的城市尺度的人居环境评价的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助于制定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如亲水性指数、绿色度指数(反映一年中可以观赏到乔木绿叶的时间)、近山性、自然宜人指数(冬不用暖气,夏不用空调一既有利于人体健康,又节省能源)等。二是从地理学而非建筑学的视角。审视过去人居环境建设的得失,建构基于“人地协调”的人居环境建设新思维。

5.4多视角多方位研究以及加强学科间的渗透

人居环境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复杂巨系统,具有边缘科学的特点即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根据这些特点。人居环境科学应是地理、城市规划、建筑、园林、环保、生态、经济、社会、人口、哲学、伦理等学科的相互渗透、融贯发展的耦合[2,441。从而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切人点对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多视角和多方位分析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篇4

1.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概述 

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核心在于从人类生存的角度来探究适合人类生活的居住环境,对人类环境的各个利益做到明确认识。在理念结构上,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是由土地、建筑物、规划三个领域所组成,在人类社会上,也同时包含了生态、地貌、文化、社会心理、经济等方面,这些构成是形成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概念上,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是根据道萨迪斯所提出的人类聚居所提出,该理论表示只要人类能够生活的地区,那么都能够称呼为聚居。因此,一座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其规划重点在于从适合人类聚居的角度出发,从环境进行规划,对城市的发展文化、生态、特色等形式作出有效的建设战略,加强对城市各个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以前瞻性的眼光來看待城市发展,对城市的各个制度及法规有着明确认识,打造一座舒适、人性化的人居城市。在理论上,人居环境科学与其它学科有着明确特殊之处,该学科并不属于边缘学科,也无法形成一个单独的学科。在伴随世界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的需求水平会从最基础的层次逐渐上升,而只有当人们当下所追求的层次生活达到时,人们才能感到幸福。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学科,该学科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都是以不断进步的方式发展,因此在当前,该学科还处于探索时期,但基本的概念已得出了明确体系[1]。 

2.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应用 

2.1体系基础构建。城市规划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其中所包含的各个学科也都实现了独立发展,并且每个学科也都形成了相应的体。因此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应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时,需从该体系的整体进行思考,将原本独立的体系理论进行衔接,形成一个综合强大的子城市规划体系。例如,可将城市体系中的生态学、建筑学结合为一体,将其作为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建筑与生态学是两个独立性学科,这两种学科虽然在时代中已发展了很长时间,但其在实际应用时这两个学科仍然存在许多内在联系。在空间规划上,规划方向需综合不同城市的文化、历史、社会状况和经济水平,这对人居环境的科学规划有着重要作用[2]。 

2.2城市规划实践分析。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主要从问题与方法两个方向进行实践。首先,在问题上,其主要以认识问题为主,在认识城市规划体系时,需对所规划的城市项目进行全方位思考和认识,对城市的系统结构、组成、城市领域等做到细致深入的调查,再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影响城市人居生活的因素进行考虑,再运用各个技术对城市不同区域进行调查与验证,对该城市人群对生活居住的各个需求做好调研,在调查过程中需值得注意,所调查结果需符合当下城市的发展现状,确保各个信息的真实性[3]。 

2.2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实践方法。人居环境的核心与根本是人类,因此该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应用时,需从人类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居住环境,了解城市人类需求和对社会心理有着明确的认知。而这些要求的满足途径则是由人类直接参与城市规划和树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为主,使城市规划更符合该城市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首先,在人类参与上,公众已经具备了权利意识,并在技术的支持下,公众能够通过科技平台完成决策,这是城市规划体系走向民主化发展的重要机遇。受我国传统制度的影响,公众在以往是无法完成参与决策的,制度在建设过程中无法实现民主化,参与能力也十分有限,这使得许多现实因素导致城市规划难以按照公众意愿来进行决策。因此,城市规划体系在应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时,需先从政策制度上进行改变,建设相应的公众参与机制,将公众纳入决策环节当中,根据公众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来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这是提升公众参与度的重要举措。 

第二,建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促进城市规划体系完善的重要方式,在评价体系建立上,其可对城市规划项目的建设方式、监测领域、监督等环节进行全面的评估,基于这些评估内容来反馈所得信息,从而将其作为城市规划的设计依据与施工依据,对已具有的制度进行合理调整与完善,使城市规划在实际应用时能够符合大众对环境的需求。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改变人类居住环境的建设项目,其实施过程对自身体系做到不断完善与提升能有效帮助项目在社会中快速确立良好的地位,巩固当前城市规划在人们心里的重要性,对城市规划项目的发展目的有着明确方向,对当前城市规划项目的实行状况做到客观评价,并对项目各个运行流程进行深入分析,这对项目运行的各个决策来说有着重要帮助。 

结束语:综上所述,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应用需着重突出城市的各个利益,从宏观角度分析城市当下的发展速度及未来的发展形势,并从整体上对城市规划进行合理论证,在实践上加强公众对项目规划的参与度,并建立公正的评价体系,客观分析项目问题,从中吸取教训完善体系机制,以此促进城市规划体系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哲涛.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西安段)适应性保护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篇5

关键词: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应用

abstract:sincethe20thcentury,facingtheglobalpopulationexplosion,naturalresourcesfactors,suchasecologicalenvironmentdeteriorationofworldwideproblemincreasinglyandsharpen,humansbegantotherealimportanceattachedtolivingenvironment.inthisbackground,westudy"livingenvironment"theoryofapplicationisverysignificant,thisisbecausethe"livingenvironment"theoryisappliedinpracticeistobetterresearchhumanthemselvesandtheirlivingenvironmentoftheoryandpractice.

Keywords:residentialarearesidentialenvironmenttheoryresearchand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的居住小区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之一,其规划设计在这几年里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如果要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创造一个绝佳的人居环境,那么就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应用“人居环境”理论。

人居环境理论概述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从辞源学的角度来看,“人居环境”一词可以这样理解,“人”是主体,“环境”是载体,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居住”的需求。

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包括人、城镇、城市乃至城市连绵区,都是人居环境,那么把这样庞大的人居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多学科理论分析称为人居环境科学,就是所谓的“人居环境”理论。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城市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居环境,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多方面角度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而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当前我国居住小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

居住小区居民的需求是多样的,有些小区在规划中忽略了形式与功能的相结合的方式,没有从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一些特殊人群的心理需求、生活规律等特点出发来考虑小区的规划设计;没有对小区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及使用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很少真正关心居民身心与健康的需求,使近在咫尺的邻里变成了陌生;不顾居民的生活需求,片面追求高容积率的住宅利润,盲目压缩居住小区内的生活环境,使得建筑之间太过紧密,居民没有生活的私密性。诸多如此规划违背“以人为本”,存在安全隐患。

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缺失,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难以维持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有些居住小区中,居住用地的比重就占到这个小区总用地的75%--80%,这根本达不到国家有关的标准,从而真正留给公共服务空间的用地真是少之又少,居民交流和交往的公共空间就这样被压缩了。居住小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齐全,一些体育设施表现不突出,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尤其是一些陈旧的设施缺乏修葺或者更新,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

过度盲目的破坏自然资源

在我国许多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开发商只是打着“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等口号去追求过高的利益,而没有从因地制宜、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等多方面角度对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也没有根据居住小区的地貌特征、土地面积及形态、土质条件及水资源的情况进行设计;没有合理规划居住小区的模式和发展框架。导致原有环境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如水资源、生物资源、地形资源、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人为地生活困难,很难达到居住小区与其环境的和谐统一。

缺乏成熟系统的理论体系来直接指导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

当前关于居住小区小气候的特征及成因、影响居民舒适度的综合因素、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如何满足居民从物质到心理需求等等,这些能够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安全健康的重要问题却常常被忽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

居住小区中人居环境理论应用研究

人类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并存,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利用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妥善解决矛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人类、自然、社会三大因素协调发展;建筑因素、支撑因素、自然因素是有形的实体因素,但并不能反映整个居住小区的真实面貌,必须加上人类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虚体因素。

虚体因素

3.1.1人类因素需求的应用

①满足生理的需求,包括两种,一种是对空气、温度、食物等人类身体上需要;另一种是对特殊心理的需求。

②满足安全健康的需求,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的安全保护

③满足社会的需求,居民间的互相交往和认同,拥有爱情和友谊等情感,以及情感的归属,即从属于特定场所和社会群体的需要。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人类便具有社会性,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不应忽视邻近区域或是相互关联区域的建设。

④满足地位的需求,被人尊重和自我尊重、地位、威信的需求。

⑤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依照个人愿望,用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取得个人成就,实现个人抱负,在过程中自我发展与完善。

3.1.2社会因素的应用

社会生产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人们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而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居住小区建设与传统建设的观点不同之处在于,用“人居环境”理论应用于我们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这样我们不仅仅看到居住小区的“空间”以及其“实体”方面,还可以看到生活于其中的居民的“行为”等。居住小区建设应强调入的价值和社会公平。从根本上说,公平并不是纯经济学概念,它还含有伦理学意义。

实体因素

自然因素的应用

①自然因素的准确选择。应该实际调查居住小区所在的地理位置,调查周围的自然因素,尽量保持原有的水土平衡,保留乡土树种,在这基础上,适量的选择一些容易管理的自然因素,这样可以使居住小区的美化度绿化度,在最短时间内呈献给居民。

②自然因素的形式丰富多样。园林自然因素的主要形式有:绿化、水景、地形、山石等,还包括这些主要形式在居住小区中形成的特有的小环境和小气候。

③居民和自然资源和谐共生。在居住小区的自然空间不可能像公园内的自然空间一般大小,需要适量的表现出来,同时自然因素的尺度大小要与人的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相结合,不要过分夸张,不容易让人们接受,并且受到自然空间上的压力。

④居民随时可以亲近大自然。尽量使自然因素临近居民的住宅,在居民可以达到的地方尽可能多的设置自然因素,让居民可以随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自然因素要求能做到通达性和应用性,自然因素要根据建筑的大小尺寸等来设计,不能过高影响到住宅的采光和通风,要具有良好的观赏使用效果。

建筑因素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建筑造型等与整体景观环境的整合,并通过建筑自身形体的高低组合变化和与住区内、外山水环境的结合,塑造具有个性特征和可识别性的住区的整体景观。

整体应用

讲究韵律性、对称性、避风性、变形性、分散性,从整体上考虑建筑效果。

细节应用

①色彩设计

建筑的色彩也要与周围环境和人们的行为心理保持一致,它能够清晰地划分和表达空间。在建筑设计中,好的色彩能够给人们带来好心情和愉悦的生活,为周围的环境注入生机活力,同时又是突出建筑个性、优化氛围的重要手段。

②形态设计

建筑的形态首先要有对称性,做到中间高大,两侧低小:其次要结合周围环境,符合居民的行为心理。一些娱乐区、儿童区的建筑外部形态要活泼、多样,让人一见就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而一些老年活动区就要求建筑形态不能过分夸张,要相对安静一些。

支撑因素的应用

①发挥支撑因素的功能,分级处理支撑因素。居住小区的支撑因素应该根据不同的功能,设立不同的级别,优化功能和链接,使得小区内支撑因素分化明确。

②提高居住小区的性能,满足高科技发展。要求居住小区支撑因素应采用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并要求按现有标准规范设计与施工。在高科技的居住小区中,居民们才能感受到更加安全的人居空间。

③提高和改进物业管理水平。近几年我国居住小区的物业问题是急剧攀上,居民与物业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恶化。因此,居住小区支撑因素的建设对物业以及对物业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盲目建设、物业管理人员素质跟不上将会造成严重的浪费。

结语:人类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建筑因素、支撑因素这五大因素可以是单独的个体因素,但这五大因素相互之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只有把这五大因素同时应用于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的研究,才是“人居环境”理论。今后在居住小区中需要由“人居环境”理论来指导规划设计的完成,最后落实到设计和施工上,循序渐进,这样我国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殊.关于住宅小区人居环境的一点思索【J】.科技信息,2009(29):904.

[2]吴殷.上海人居环境评价与生态人居建设构想【D】.上海:上海大学,2006.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篇6

试论从人居环境到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因此,在实践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以科学的发展观践行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给了景观设计以理论的指导。

关键词:人居环境学;景观设计;系统。“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二、景观设计原则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从生态学的角度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强调生物的总体和环境的作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起构成了一个实体,所有的需要都从这个人居环境取得,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它的各个部分建设,还要达到整体的完满,既达到作为“生物的人”在这个生物圈内存在的条件的满足,又达到作为“社会的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需要的条件的满足。因此,人工建设必然以人居环境的和谐作为前提和目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同样不例外。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三、结语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参考文献:[1]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研究.1996(1)1.[2]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曹林娣.静读园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篇7

关键字:人居环境;城市建筑;以人为本;低碳环保;节能

abstract:theprogr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bringusmorepeople-orientedthought,sotheexplorationoflivingenvironmentwasmoreandmorethoughtful,thispaperstartfromthelivingenvironmentdefinition,explainprofoundtheoriesinsimplelanguagepresentationofhumansettlementsandthedialecticalrelationshipbetweenthecityconstructions.

Keywords:residentialenvironment;cityconstruction;people-oriented;lowcarbon;energysaving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我们探索人居环境科学,必须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未来走向。回顾从93年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社会在不断发展,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都推动人居环境科学变成大科学。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而各方努力要落实到人居环境的综合建设当中,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人文问题。

1.人居环境的定义及发展:

1.1人居环境的定义: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一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

1.2人居环境的发展:2001年《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出版以来,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从概念走向实践,不断丰富,取得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学科发展上呈现出多学科繁荣的局面:

1.2.1学科建设上,近年来我们在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方面的进展:许多重大建设工程也力图将建筑与城市、园林结合起来;

1.2.2技术科学的进展(单学科的拓展),目前清华大学在热环境、声环境、面对气候变化的讨论中也取得了许多积极的研究成果;

1.2.3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如京津冀人居环境、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人居环境以及关于面向“北京2049”人居环境规划实践的探索;

1.2.4关于人居环境史的研究,旨在从国家、区域、城乡、建筑群等层面,对中国各时代人居环境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进行探讨,深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

1.2.5关于重点学科群建设,如将人居环境科学列为学科建设的基础研究、关于园林学学科重组的讨论以及转型中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等。

从已有的研究进展来看,这是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科交叉早为我们的先驱者所积极提倡,但是实践中从原有的学科拓展出去,并做出切实的成果仍充满艰辛,不过一旦有所进展,其发展则可影响业界。

2.人居环境与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合:

2.1以人为本

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前提,能够具备实用功能,在设计上可以运用形式语言来表现题材、主题、情感和意境,创造宜人的聚居环境;所谓“宜人”是指除物质环境的舒适外,还包含生态健全,回归自然;同时致力于土地利用,充分保护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建立在科学与艺术创造的基础上。以人为本,走向人文主义景观。回归自然,塑造“自然建筑,生态建筑”。

2.2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贯彻

“适用、经济、美观”的本质就是要整体把握建筑品质。“适用、经济、美观”作为建筑设计的主题是永恒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的日新月异、人们观念的变化,这些因素对“适用、经济、美观”的各个主题和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新时期已经赋予了“适用、经济、美观”以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适用”不仅仅是“住得下、分得开”的简单要求,更多的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经济”也不再仅仅是投资多少的问题,更多的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节地、节水、节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方法和材料;“美观”也不再仅仅是“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而应成为需要普遍关注的原则。

2.3融入生态理念

人居环境是一个整体,是城市大景观的子系统,由环境中各类形象构成。城市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点,人们能改变环境,而环境更能净化人们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符合生态要求的人居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可参与性,人的行为、心理、文化对人居环境都有深刻影响,这样的环境才可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2.3.1建筑设计融入生态理念,对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景观的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恶化,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3.2建筑设计融入生态理念,需要我们尊重自然地形地貌,保护植被与水体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创造出完整而连续的生态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生态健康的人居环境应该是拥有尽可能多的开敞的自然空间,人类可以与自然界的其它生物建立起一种和平共处的伙伴关系,应该是在大自然这个复杂矛盾体中,去把握一种动态平衡。

2.4建筑设计要满足节能要求

建筑设计要满足节能要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针,不断提高用能效率,节约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轻大气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建筑热舒适条件,促进城乡建设、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筑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有利于减少建筑耗能,节约能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转变城乡建设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5突出绿色景观

人总是生存于一定的环境中。随着生存理念的现代性转换,时下,人们对于优化自身生存环境的渴求愈发加重,于是人们总是希求生存环境的生态化、艺术化、审美化,并且又总是将这种优质化环境的求索不断地转换为绿色征象。于是乎,绿色的思绪总是萦绕在人们的心田,渴求绿色的生存条件、器物、方法及绿色环境,就每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对绿色的追思往往又幻化为对艺术与审美的寻求,或者是以艺术审美化的程度作为衡量“绿色”的尺度。绿色植物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其生态效应、视觉感受和人文景观渗透和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建筑环境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栽培技术和环境思想的发展使建筑设计中环境要素的地位日渐突出,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建筑设计突出的绿色景观是优美的人居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

3.结束语:

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历程实践了冀图用“综合的、统一的方式”,“构出一些原则,以便遵从这些原则来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的设想。从我们建构人居环境科学开始,就已经领悟到不是企图建构一门“人居环境学”,一个庞大的、僵化的学术体系,而是随时代需要,组构以解决问题出发的学科群入手,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构建的并且这个学术体系是随时代需要,在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得以不断扩大、成长、创新。人居环境科学要解决的是在快速城市化提升中,人类生活、生产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我们也认识到,人居环境的问题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将越来越复杂,面临的挑战将愈发严峻,与此相应,也就越来越要拓展新的学科参与到解决人居环境的问题中来,将已经成熟、达成共识的学科知识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知识体系,形成复杂的学科巨系统,以应对人居环境面临的共同挑战。

参考文献

[1]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篇8

摘要:聚落是人类居住环境的基础单元,聚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生存的发展史。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刘森林教授《中华聚落》一书,详细、整体、系统的阐述和探讨了中国聚落的产生、发展、变迁与湮灭。通过多种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系统辩证的探究聚落景观艺术及民居建筑环境,完整的展现了中国区域内的聚落艺术。中国的聚落研究荆棘载途,然而刘森林教授以一己之力,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研究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对于研究聚落人居环境的研究者乃至整个学界来说,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榜样性的。

关键词:聚落景观;人居环境;村落市镇;民居建筑

1概述

聚落,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环境最基层和最大量的空间单元,成为构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结构体系与封建制国家机器赖以依托的基础地理单元。《汉书・沟洫志》中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史记・五帝本纪》的“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管子・治国》篇中的“舜一徒成邑,二徙成都,叁徒成国”,以及《吴越春秋・吴太伯传》中“居三月,成城郭;一年,成邑;二年,成都”,这些记载细致的阐述说明了聚落在构筑国家体系框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聚落广义上指的是人类居住的场所,而吴良镛院士称之为“聚落”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房子与房子的简单叠加,而是人们多种多样的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聚落的释义不再是简单的群居场所,而是延至更深层、更广泛的系统化、多学科的人类聚居科学(Scienceofhumansettlements)。因此,对其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更加具有社会意义。

《中华聚落――村落市镇景观艺术》(以下简称中华聚落)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刘森林教授历时十年撰著的“刘森林中华传统人居环境文化研究书系”的第四册,该书基于聚落在社会体系框架构建和国家行政机器组成的重要性,以聚落景观艺术为中心切合点,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艺术、宗教、建筑等多方面因素,对中国传统聚落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比较与探究。书中近千幅精美的图片,数百个乡陬聚落案例,以直观形式将中国辽阔疆域上风格迥异、独具匠心的聚落形态予以展现。其范围从寒冷、辽阔的东北平原到多彩、绚丽的西南盆地,从高亢、雄浑的西北高原到秀丽、别致的东南丘陵,从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到悠闲的巴蜀天府之国,从牛羊遍地的内蒙草原到湖光山色的豫章湖广,从港澳的围拢大屋到金门的客家宗祠……,可以说该书是一部集理论探讨、史料研究和田野调查于一体的环境艺术学术专著。

景观艺术,依托建筑环境而存在,是建筑在外部空间环境的延伸。《中华聚落》中的景观艺术,“指的是乡村环境和城镇环境中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技术价值的自然与人工的物态环境”。这也就预示着该书中的景观艺术,是聚落中的环境艺术,其考察“范围明显小于普遍或宽泛意义上的环境艺术的范畴”。自从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来,环境艺术专业发展空前的蓬勃、壮大,上千所高校设有环艺专业,从事环境艺术专业的研究员、高校教师等达上万人,职业设计师更众,然从事环境艺术理论研究尤其是聚落景观环境艺术理论研究者屈指可数,与之相关的文献,则更是寥若晨星,这更加凸显出聚落环境艺术研究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2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聚落景观艺术的研究中,各种思路与研究方法不断被吸纳和采用,使得研究的范围、层次与角度得以扩大和提升,这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全面的、多角度的了解聚落景观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刘森林教授在《中华聚落》一书中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纵向研究:所谓纵向研究,就是以时间为轴线,对村镇聚落景观的形成、发展、繁盛、消亡等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时期聚落的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和探讨。在《中华聚落》中,时间轴线“大体指古代至1940年,重点是近古时期,即宋、元、明、清、民国五代,尤其是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即明洪武元年(1368)至1940年代,时间跨度约为580年。为了论述需要,亦上溯至隋唐乃至上古,或下延至20世纪中叶后”。(2)横向研究:所谓横向研究,就是以地域空间差异为主,地势地貌、气候植被等差异为辅,对聚落进行探究。中国疆域辽阔,经纬度跨越幅度大,在中国的疆域内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地形地貌,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滨海等等。如此多样的地形地貌,势必使得聚落的空间形态和平面组织形式在其影响下产生多种多样。著者将其分门别类,并就每种不同的类型进行举例说明、分析与探讨。(3)民族差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占90%的汉族外,还有占不到10%的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居住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其聚居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各个少数民族的聚落特点各不相对,即使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的民族之间,聚落形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同一民族因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中,所形成的聚落形态也迥异不同。(4)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通过对生产生活中的田园模式、家族家庭观中的共居模式、堪舆风水观中的聚落模式、文化象征观中的人居模式、宗教习俗观中的村寨结构、安全防御观、政治权利观中的建筑方位布置和生态知行观中有关环境的悖论等八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实践理性精神、小农经济观念和方式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窖藏的悖论结构和矛盾。涉及社会历史形态、文化习俗、政治制度、人地和谐与持续发展等不同内容在村镇实体环境和空间景观中的映射,解析其成因和赖以形成或蔚成风尚的外部条件。

除上述的四点外,著者还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考古学、语言学、地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对聚落的产生湮灭、结构图式、空间格局以及演进变迁等加以探讨。这种跨学科或融汇诸种角度的探究,无疑视野宽阔,新景迭出。

3研究现状与局限

在聚落景观艺术的研究中,理论研究著作凤毛麟角,而众多的本专业的专家学者也极少触碰,究其原因,大致有六方面的原因:(1)分布广泛:中国疆域辽阔,幅员近千万平方公里,每个区域的聚落景观艺术都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很难举一反三或是以一盖全,所以在聚落景观艺术的研究中,大都选取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区域环境进行研究,如果对全国的聚落景观没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把控、掌握和了解很难做到对中国范围内的聚落环境进行全局性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考察、研究、论述、比较和探讨。(2)位置偏远: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中国城镇发展的三十年,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城镇的面貌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大量的聚落景观被成幢、成片、成坊的圮毁、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摩天大厦、高档写字楼与公寓住宅。仅在较偏远、经济欠发达、城市化进程较慢、人口数量较少的乡陬山野还保存有较完整的聚落景观。之所以较为完好的保留是由于其远离“现代文明”,问题随之而来,对这些区域进行考察、研究、探访,是需要有较多的时间与财力、较好的体力与毅力的一项工作,这是聚落景观研究至关重要的前提之一。(3)圮坏严重:近年来,由于盲目的土地开发、追求高GDp、城市形象工程以及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漠视,致使大量城镇中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聚落景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是被拆除、隳圮,仅有少数得到了维护与整饬。现存众多的聚落面临着亟待整饬修缮及被拆除殆尽的问题,这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市、中国东部、中部及沿海地区,尤为严重和突出。(4)设施陈旧:中国现存众多的聚落大多兴建于明、清、民国时期,基于中国传统建筑青睐于具有生命力的木质结构,显而易见的把问题凸显出来,经历了上百年风雨洗礼的市镇聚落,建筑主体、构件及相关设施等均已陈旧不堪甚至已经圮缺、隳堕,有些构件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大多已风化,无法再发挥作用,危险系数成倍增加。部分建筑的屋顶、墙身也已破损,屋顶漏雨、墙体圮塌之类的问题频频出现,致使一部分的村镇聚落被圮废、拆毁。(5)文献资料少:中国自古以来重“道”而轻“器”,关于聚落景观艺术的专著也是极其稀少,仅《考工记》、《营造法式》等少量著作。其余相关记载星罗棋布的散落于卷帙浩繁的各类典籍中,如通史、地方志、家族谱及诗词歌赋等。而关于聚落景观的文化历史及建造时间等,则通常是由祖祖辈辈人的口口相传,鲜有文字记载。种种因素给聚落景观的研究、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带来了巨大的难题。(6)研究者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聚落景观的研究,通常要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这就需要研究者具备考古、民俗、建筑、艺术、地理等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储备。并且研究不仅仅需要调查,更需要大量数据测绘、资料整理以及分类总结。因此,研究者不能只是具备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这无形之中就把聚落景观艺术研究的门槛提高到了一个难以触及的高度。

4启示

《中华聚落》是一部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田野考察、史料研究等多方面于一体的环境艺术学术专著。该书涵盖了民族宗教、建筑艺术、历史地理、社会考古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和价值,包含着丰厚宽广的人文观念、精神情感、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正因为是一部涉及到多学科、跨领域的专业著作,文中涉及到的大量的文史资料,不仅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需要较强的汉字识别能力阅读起来颇费功夫。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对其所处地理环境以及堪舆风水等方面的探究和分析,则需要长时间、大量的阅读加以专业的知识才能得以理解,读者尚且如此,可知著者的艰辛。

《中华聚落》一书,体现了著者高度自觉自律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纵观全书,可见其付诸的艰辛劳动,“板凳坐得十年冷”,数十年如一日的秉承传统学人的治学精神。正如吴良镛院士在其《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说到:“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这表明,研究聚落人居环境是一项全局性的、整体的、多学科领域的系统性工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刘森林教授仗一己之力,耗十年之光景,撰著一套“中华传统人居环境文化研究书系”,“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术精神是值得后继研究者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刘森林.中华聚落――村落市镇景观艺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藤井明(日).聚落探访[m].宁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篇9

关键词:园林景观

当国际Landscapearchitecture(La)学科为国人逐渐熟悉后,景观建筑学、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景观学等专业术语异军突起,并产生了“园林”和“景观”名称上的争论。其结果不仅是业内人士之间的隔阂,而且在回答“园林和景观有什么区别?”时,大部分业内人士都会陷入“说不清,理还乱”之中。专业人士尚且如此,社会大众对此的认知自然更是混乱。

赞同“园林”和“景观”两方之间发生名称之争后,笔者听到过三条解决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一统天下,本着集体主义精神,为了学科统一发展的大局,一方毅然放弃。

第二条途径是一主一辅,为主的一方对应于完整的La学科,为辅的一方对应La学科的一个局部。

第三条途径是各得半壁江山,将La学科内容一分为二,由两方共同承担一部分。学科名称则另谋新名,比如景观园林。

从现实来看,三条途径都不理想,而且最令人着急的是,居于同一学科内的两方认同感下降,争辩胜于交流,揭短胜于取长。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建议采用另一条途径——“一学两名,平行发展”。也就是说,两方都以完整La学科为目标去发展建设。这条途径的核心是相互尊重。

尊重历史。园林、风景园林、造园、景观建筑学、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景观学……,这些名称本身就是本学科在中国曲折发展的见证。譬如在工科院校中形成建筑、城市规划、园林的三位一体学科结构历经数十年探索和努力,但1996年工科的风景园林专业又被并入城市规划专业……园林是中国本学科的渊源所在,世人皆知,要传承,要发扬。但历史也证明景观绝非节外生枝,而是时势造就。本学科能借助社会需求之大势在逆境中奋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景观功不可没。就两方在本学科艰苦发展历程中的贡献而言,值得相互尊重。

尊重现在。目前赞同“园林”和“景观”两方都认为自己与国际La学科对应,这是件好事,有这么多人为同一个学科、为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而且,学科发展以教学、科研和实践单位为载体,这些单位的名称本来就是不同的,不论取名园林,还是称作景观,只要互相尊重和认同是在为同一项事业而努力,就是伙伴,而不是对手。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即将于今年10月28日在同济大学召开,前来交流的就有以园林、景观、环艺、旅游等为名的国内外六十多所院校和系所。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可以使该学科快速全面发展。

尊重未来。既然是同一学科,分只是暂时的,分久必合。在暂时的一学两名的状态下,竞争也是必然的,但要鼓励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避免互相贬低的恶性竞争。分久必合,如何合?本学科的成熟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合”取决于两方未来对本学科的贡献。尊重未来就是要尊重这一客观规律,两方均以积极、客观地态度,在良性竞争中,赢得自己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共同促进学科体系的完善。

既然名字不必讨论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讨论集中在真正急需探讨的问题上,那就是:对应于国际La学科,在当代中国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本学科的目标、学科背景、实践范围等。

以刘滨谊教授领衔的同济大学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学科团队在同济大学48年的园林景观教育积累基础上,提出本学科高等教育的思考,供各界指正:

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三者构成了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的人类聚居环境规划设计学科体系。就相同性看,三者的目标都是创造优良的人类聚居环境,都是将人与环境的关注处理落实在具有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人类聚居环境之中。所不同的是专业分工:建筑学侧重于聚居空间的塑造,专业分工重在人为空间设计;城市规划侧重于聚居场所(社区)的建设,专业分工重在以用地、道路交通为主的人为场所规划;景观侧重于聚居领域的开发整治,即土地、水、大气、动植物等景观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与再创造,其专业分工基础是场地规划与设计。

景观学实践范围涉及景观资源保护利用、人居环境营造、户外活动管理等领域,包括:国土、区域、乡村、城市等一系列公共性与私密性的人类聚居环境、风景景观、园林绿地。

景观学专业人才的作用和目标是运用景观策划、规划、设计等专业知识技能,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风景景观资源;创造与养护优美宜人的户外为主的人居环境;组织安排良好的游憩休闲与旅游活动。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篇10

关键词:人居环境;宜居度;昆明市

中图分类号: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022-03

1引言

人居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5大系统和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5大层次[1]。城市人居环境是人们赖以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场所,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一个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该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而且还影响该城市人才与资本、旅游、商贸等的发展,从而,对提升该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拙文尝试用宜居度来测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3]。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研究编制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的则表明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已初步建立[4]。

从国内研究来看,多已对人居环境的内涵、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对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以及对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人居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评价,把人居环境的自然因素和其他因素分开进行讨论,本文尝试把自然因素作为一个子系统进行分析。

自然环境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的前提,由大尺度的地理因素决定,由人工环境进行小尺度局部化的改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前提,是城市人居环境的基础。经济环境是城市人居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一个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为城市人居环境提供支撑和保障。人文环境为人居环境中最为核心的“人”提供至高无上的人文关怀,是提高人居环境的目的,是城市人居环境的宗旨的实现目标。

本文在对宜居城市理解的基础上,构建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昆明市为例,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三个层面;经济环境系统与人居环境系统、人文环境系统与人居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探讨三个层面、两大系统之间的联系,从纵向上反映一个城市近十年来人居环境适宜度的变化。

2研究区概况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3′~26°33′。南北长237.5km,东西宽152km,总面积约21011km2,是云南省的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昆明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

3研究方法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结果精度,减小误差,本文综合运用熵值法、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构建城市人居环境的定量化评价框架。

3.1建立宜居度评价指标体系

3.1.1指标的筛选

本文在参考国内关于城市人居环境测度,结合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从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居环境的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系统[5],构建昆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二级分级指标体系(表1)。该体系包括自然环境宜居度、经济环境宜居度、人文环境宜居度3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进行测度。

3.1.2步骤

(1)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对原始数据采用极差无量纲化处理,当指标数值越大越利于系统发展时用式(1),当指标数值越小越利于系统发展时用式(2)。

3.2建立评价模型

3.2.1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土地利用效率综

协调度分析,公式如下

3.3计算结果及分析

昆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权重和宜居度逐年比较见表2和表3。为进一步探讨人居环境与经济、人居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拙文尝试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度(表4)。

4结论与讨论

4.1宜居度总体分析

自2001~2010年昆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最低(0.2766),2011年最高(0.7321)。在众多指标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最高(0.0509),说明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的人文环境关联紧密,一个城市的市容市貌对该城市的形象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4.2自然宜居度分析

昆明地处北纬东经,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四季不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气候温和。近年来,由于加大了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建设,绿色城市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4.3经济宜居度分析

经济环境是人居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也一个城市的命脉,良好的经济环境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居环境水平的客观条件,为人文环境提供资金支持,为人居环境提供前提和保障。经济宜居度自2001年的0.0084提高到2010年的0.2606,十年的时间增长超过300%,是最活跃、增长最快的因素。

4.4人文宜居度分析

人文环境是人居环境的“软环境”,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人们提供尽可能完善的人性化服务,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便利,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境界,是人居环境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也是人居环境贡献最大的因素,近十年的时间增长了30%。昆明市积极加快市政建设,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优化城市“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探讨人居环境与经济、人居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得出:人居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人居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趋于平和,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李雪铭,李婉娜.1990年代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383~390.

[3]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J].社会问题,2006,2(5):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