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从众心理的原因十篇从众心理的原因十篇

从众心理的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9:17

从众心理的原因篇1

一、高职学生从众心理的主要表现

从众行为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表面服从,违心从众;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就从众心理的客观影响来看,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看从众行为的具体内容。高职学生从众心理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道德从众

大学时期是高职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从众心理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把握从众心理对高职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至关重要,同时也要避免消极的从众心理。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学生参加学校的公益活动,如爱心募捐、青年志愿服务等,同时也有很多学生旷课、夜不归宿、考试作弊。很多同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对其心理健康和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把握从众心理对高职学生道德观的正确引导。

2、消费从众

上了大学,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有“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喝高档穿戴时髦,烟酒名牌网吧长耗”之辈。进餐馆、游名胜、过生日、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主要原因就是高职学生从众心理在左右着他们的消费观,从而引导学生跟风潮流,使大学校园攀比之风日渐盛行。这种从众心理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身心健康。

3、学习从众

有这样一种现象,进校时随意安排的班级、宿舍,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各种不同,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得奖学金的、英语过级的、考证的总是集中在某些班级、某些宿舍。有同学说,哥们几个都在考证,我不上进,岂不丢人?也有同学说,我们宿舍英语三级都没过,我急啥?勤奋学习和虚度时光在大学校园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气,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4、作弊从众

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样一句话,大学校园里也是如此。有学生说“不抄白不抄,考试没过,看谁同情你”,有学生说“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有学生说“你辛苦一学期还赶不上我突击一晚上”,考试作弊方法越来越多,同学间互相学习,考试时发挥得淋漓尽致。那些不作弊的或不会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蠢蛋”。

5、恋爱从众

众目睽睽之下,青年男女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同坐一张凳,在大学校园随处可见。大学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恋爱场所和环境。时间、环境、年龄、文化程度相差无几,无疑方便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所以很多学生走向了恋爱的天堂,坠入了爱河。可是随着时光流逝,那些本来在教室、图书馆、宿舍的学习爱好者也耐不住寂寞,也走向了恋爱的潮流,“再不谈就没有机会了,马上要毕业了”。这种现象也是从众心理的误导。

6、择业从众

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学生就业日渐市场化,大多数高职学生就业观掺杂着功利性。现如今的高职学生在就业上产生了盲目性,不从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的能力出发,盲目跟从别人。看到其他同学工资高,选择盲目跟随,从而耽误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这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对高职学生自身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高职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当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主要因素有:1、群体因素,2、情境因素,3、个人因素。一般地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妇女比男子容易从众。从众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觉的;可能是表面的顺从,也可能是内心的接受;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1、社会环境是高职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高职学生在选择社会价值观念时无所适从,从众心理成为高职学生的必然选择。高职学生面临着传统价值体系重构和新的价值观念形成的复杂状况,当他们对自己的观念无所适从时,就会选择跟从自己群体或团体盛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成为当代高职学生的从众和模仿的标准。高职学生对社会规范的遵从,也是产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社会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下,形成了固定的共同的遵守规范,因而遵照规范办事,是高职学生心理准则和模式的首选。

2、高职学生自身心理需要是产生从众心理的内在原因

高职学生从众的根源就是环境对自身的无形压力。现如今高职学生在心理承受能力非常欠佳,在自己观点与其他多数人观点发生冲突或产生异议时,大多数的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选择从众。每当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与群体的观点或行为准则发生矛盾时,学生就会从内心感到紧张不安,使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改变原有的观点,保持与其他人一致的状态。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经常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平时没有主见的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从众心理,随大流。致使大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服从大众,导致盲目跟风。

三、高职学生从众心理的弊端和危害

有的人对“从众心理”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等。

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发扬“从众”的积极面,避免“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能够正确判断,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1、从众带来的学生个性消失

当今社会,家长都重视孩子的特长,“大家都在学,我不学不就落伍了”,于是乎也不管有没有天赋,什么钢琴、足球、跆拳道等等,什么都学,课余时间一点没有,文化课成绩也下降了,高考也考不到理想的大学。最终结果到了大学,个性特长不专不精,落得两头失误。这就是从众心理造成的个性消失,在高职学生中显得尤为突出。

2、从众的心理使学生获得了匿名感

从众的心理在群体高度一致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了匿名感,因此学生做事会无所顾忌。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时出现。过马路红灯亮时,本来还打算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时再走,可发现闯红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有了大家都闯,自己一个人也没什么大事的想法,也就无所谓了;很多像随地吐痰、不遵守公共规则等现象,都受这种从众行为的影响,导致学生很多不文明现象发生。

3、从众的心理给学生带来了淹没感

从众的心理因为群体的共同行为给学生带来了淹没感,扼杀了创新的勇气和锐气。从课堂上的发言到开会时的表决,从思维的定式到惧怕风险的承担,无一例外的都有从众心理在作怪。这种心理有的是因为利益,有的是因为怕出风头,有的是因为要明哲保身,有的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将本来刚刚萌发的新思路和新观点活活扼杀在萌芽状态。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4、从众也容易导致学生心理障碍

从众心理的原因篇2

[关键词]标记理论广告英语受众心理效应

一、标记理论

标记理论认为:“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中,某些语言成分比其他的更基本、更自然、更常见(是为无标记成分),这些其他的语言成分称为有标记的。”标记性和非标记性会随着语境的动态变化而相互转化。

Greenberg(1966)通过研究发现无标记是简单的,有标记是复杂的。一对语言特征包括两个对立体,有标记的和无标记的。无标记在意义上具有一般性,因而分布比有标记项要广。

心理语言学家Boucher&osgood提出了pollyanna假设:人们倾向于“看到(和谈到)生活的光明的一面。”因而逐渐习惯于将具有肯定值的词作为无标记成分,将具有否定值的词作为有标记成分。Lakoff&Johnson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人们是“直立行走”的,是前视的,经常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认为“自己”基本是“好”的,因此,就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基本认知规律,从一般到特殊、从单数到复数、从近到远、从高到低、从肯定到否定等。前者是以“我”为中心的,被认为是无标记项;而后者是背“我”而去的,被认为是有标记项。

二、广告英语特点

广告目的在于吸引广告消费者,达到宣传效果。国际广告心理学基于aiDaS公式,即吸引注意(attention),刺激兴趣(interest),唤起欲望(Desire),购买行动(action),买后满足(Satisfaction)。该公式既包含一般的无标记又有特殊的有标记。

广告英语是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既传递信息,又担负着刺激受众消费心理的功能。因此,广告英语词需以Leech的四条重要原则为基础,即:可理解性原则、清晰原则、经济原则和表达生动性原则。

可理解性原则要求说话者的话语表达易于听话者迅速理解。在广告英语中,由于时间及篇幅限制,广告商必须注意语言的可理解性,这样才能引起受众的足够注意。

清晰原则分为:透明准则;保持语义和语音结构之间是一种直接和透明的关系;歧义准则;避免歧义。广告英语的清晰使受众能准确捕捉广告的内涵信息。

经济原则要求在不引起歧义的前提下尽量用较少的语句或词或音节表达意义。语言简洁、明快既能够给产品商带来可观利润,又能敦促受众产生购买的欲望。

表达生动性原则主要指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在语言交际中力求表达生动有趣,语音和谐、协调,结构整齐、平衡。达到这些效果的手段包括重复、节奏和语调等。广告英语的一系列修辞手段既突出了产品的优势,又能达到琅琅上口的效果。

三、广告英语中的标记分析

丰富多彩的广告词汇颇具鼓动性和感染力,便于受众理解、记忆,捕捉到所传递的信息。

1.无标记词迎合受众的求好心理

积极形容词在社会标准的体系中强调一种正面价值观,体现了理解上的经济性,符合人类思维的“求好”原则,因其意义概括、分布广、信息处理所需时间短而受到广大广告策划者的青睐。如:

(1)Goodtothelast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

(2)Feelthenewspace.感受新境界。(三星电子)

(3)Greattime,greattaste,mcDonald's.美好时光,美味共享。(麦当劳)

以上下划线描绘性和评价性形容词皆为无标记词,他们容易通过受众的求好心理投射。

2.标记词体现受众复杂的认知心理

有些广告英语策划者用标记形式传达更精确、更具体的信息,体现了清晰原则,如:

(4)engineeredtomovethehumanspirit.(mercedes-Benz)人类精神的动力。

(5)Safety,SecurityandSimplicity.安全,安心,实用。(手机)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是形容词原级的有标记项,他们既能显示该产品比其他产品所具有的优势,还可以促使受众进行产品对比。如:

(6)Let'smakethingsbetter.让我们做得更好。(飞利浦电子)

(7)tobethebestratherthanthelargest.不求最大,但求最好。(中国光大银行)

3.成对标记项同时出现迎合受众的审美心理

广告英语中不乏一对对应标记项在同一语境中的同时运用,显得结构对称,意义对照鲜明,形式匀称整齐,在修辞学上称之为平行对照,其音、形、义的重复强调与反衬对照显得广告语言内容韵味十足,能引起受众的充分关注。例如:

(8)Hotwhenit’sCold.(赛车广告)

(9)Bigthrills,smallbills.(出租车广告)

(10)tide'sin,dirt'sout.(汰渍洗衣粉)

4.杜撰新词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

一些广告商富有创意地杜撰或者拼错相关的新词、怪词,将一些受众所熟悉的无标记词变为标记词,使受众耳目一新,符合Leech的表达生动原则。如:

(11)theorangemostestDrinkintheworld.(饮料广告)

orangemostest是由orange+most+est构成的,相对而言,前者为有标记,后者为无标记。标记词突出了这种橙汁饮料的高质量、高纯度。

(12)Goingeast,Stayingwestin。(宾馆广告)

无标记词western被转换成有标记宾馆名westin,使人联想到与east对应的west,达到了标新立异的效果。

(13)inaCookout,itoutcooks.(烧烤广告)

杜撰词“outcook”是由前缀“out”(胜过)加上“cook”构成,传递“胜过厨师”之意,是“cookout”的标记项,使受众联想产品的超能。

(14)Kripsycreamdoughnuts.(甜面包圈广告)

K和C发音相同,但K比C不仅从视觉上更能吸引受众,而且易使受众产生对这种面包圈的口感的联想。

(15)weknoweggsactlyHowtoSelleggs.(鸡蛋广告)

eggsactly是exactly的标记项,在形态上与“egg”相对应,达到了诙谐的效果。

(16)Fortwogethertheultimateallinclusiveonepricesunkissedholiday.(旅游广告)

在这则为夫妻俩人提供旅游休假的广告中,标记词twogether取自together之音,又取“两人”之意,比together更形象,既倍添情趣,又具有诱惑力。

5.标记颠倒激发受众好奇心理

美国语言学家Givon认为标记性取决于语境。在不同语境下范畴的标记值(markedvalue)会发生颠倒,这种现象被称为标记颠倒。广告英语常借这种标记现象在特定的语境中以简洁、风趣的语言传递表面和内涵的双重意义,符合Leech的经济原则,这在修辞学上称为双关,是广告英语常用的修辞手段之一。

(17)i’mmoresatisfied.askformoRe.(香烟广告)

moRe为more的标记使用,不仅诱导受众将摩尔牌香烟与“更多”的词意联系起来,直接宣传了香烟的品牌,又达到了劝购的双重作用。

(18)FromSharpminds,comeSharpproducts.(夏普电器)

Sharp一词出现两次,相对于前者的普通意义,后者就成了标记项,达到了宣传该电器的效果。

综上所述,别出心裁的广告英语纳入了受众的心理因素,因为不同的受众对广告词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而精彩的广告英语基于对标记理论灵活运用,并以Leech的四条重要原则为标准,使受众在注意、理解、吸收广告语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产生购买意念,发挥了广告英语在商品-广告-消费行为过程中的沟通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从众心理的原因篇3

一、存在的问题

1、在是否存在造声势、重包装、演戏作秀的现象上,存在深入调研不够系统的问题。虽然制定了相关联系制度,但落实的效果不是很好,人少事多的矛盾解决的不好,下基层有走马观花现象,到基层例行公事多,面对面沟通谈心少,有针对性的专题调研少。

2、在是否存在只顾自己舒服,丝毫不考虑群众感受,呼啸而来、扬长而去的现象上,存在服务基层不够贴心的问题。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真正关心体贴的少,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不够,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3、在是否存在批来批去、转来转去,层层甩锅、层层空转的现象上,存在落实基层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相关制度体系不健全,分工不明确,对待一些工作存在管不了、不想管的思想,对基层反映的问题跟踪落实、监督检查不够。

二、产生原因

1、理想信念有时松懈。主要原因是是学习抓得不紧,思想理论之基不牢固、理想信念之魂不坚定,身份意识弱、表率作用差,站不稳身形、走不进群众。党员意识淡化,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光荣感、正义感、使命感缺乏。

2、政绩观有时偏失。主要原因是衡量得失的判断标准模糊不清,没有把群众的发展所需放在第一位,一定程度上得了“近视眼”,患了“急性病”。没有完全尽到一名党员干部应尽的义务。

3、宗旨意识有时淡化。主要原因是群众立场还不坚定,群众路线时有偏离,面对矛盾和问题,不能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去对待和解决。没有始终牢固树立党员就是公仆、领导者就是服务员的思想,没有始终做到将群众成长进步和冷暖安危放在心中。

三、改进措施

1、坚定理想信念之本。理想信念就是党员干部精神上的“钙”,是干部开展工作的源动力、内生力,是实现一心为民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精神支撑,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正气之魂、动力之源。要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就要经常“补钙”,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经常到实践中补、到群众中补、到基层一线补。

从众心理的原因篇4

[关键词]陌生化美学;电影片名;翻译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号:2012324)。

随着中西文化领域交流的日趋频繁,作为文化直接载体的外语影视作品得到了国内越来越多渴望了解和认知西方文化和生活的观众的喜爱。电影片名是影视作品传递给观众的印象性信息,涵盖了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所以电影片名译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受众群体对影片的心理接受能力以及将来电影的票房号召力。因此,电影片名的译制既要体现出译出语片名的商业广告性,更应重塑译出语片名的艺术欣赏性,即创造性地再现原片名的陌生化美感。

一、陌生化理论与电影片名翻译

“陌生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华兹华斯指出,艺术创作应该“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过唤起人对习惯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世界的魅力和惊人的事物”。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明确提出了“陌生化”的概念,即“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以延长审美的过程”。(1955:12)换言之,陌生化就是以艺术的手段赋予日常熟悉的事物以陌生感,以期带给读者新鲜、奇特的感官体验。

电影片名作为影视作品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往往采用一些陌生化手法以延长观众对电影片名的审美难度和审美时长,从而在电影观众心理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诚如朱刚指出的,陌生化理论“跨出了语言文学的范畴,而把它放在了‘感知’的层面上。这样,以陌生化为代表的‘文学性’就不止于文学作品,……因为一切艺术形式都是通过感知产生审美效果的。”因此,作为旨在推新求异的陌生化理论从一诞生就对翻译交际活动,尤其是以感知审美为基础的电影片名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电影片名的译者如能洞悉译出语片名陌生化的文化美感和修辞特色,并在译入语片名中如实地或创造性地再现原电影片名中所蕴含的这种陌生化的音韵之美、修辞之美和文化之美,不仅能够再现原译出语片名陌生化的艺术价值,也才能在译入语受众心理产生与译出语受众功能对等的美学感知,从而更好地达到影片的商业预期。

二、英汉电影片名翻译技巧

电影片名翻译与其他任何形式的翻译不同,因为片名是对电影所含信息最凝练的表述,其译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片名在译入语受众心理激起的美学感受,进而影响到影片最终的票房号召力。中英片名在命名之时,就往往借助陌生化手法,以期打破电影受众程式化的心理预期,进而引起观众的好奇之心,因此,单纯的以是否直译或意译,甚至归化或异化等传统翻译手法,对电影片名译制水平进行衡量和评价通常起不到太大的指导作用。不妨,从以下三个翻译标准对电影片名译制质量进行衡量,即是否保留了原片名的音韵之美,是否创造性再现了原片名的陌生化修辞之美,是否忠实地传递或重塑了原片名的文化意象。

(一)保持音韵之美是片名翻译的前提

电影片名与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学语言没有本质区别,同属于有声语言,首先诉诸听觉。诚如雪莱在《诗辨》中强调的,语言的音韵与意思的结合能产生巨大的艺术张力,使读者产生多重的心理感受,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体验。可见,音韵之美是语言创作的必要前提。但英汉语分属于语调语言和声调语言,因此在音韵的表现形式上也不尽相同:英语多以辅音+元音的多音节单词为单位,因此音韵美主要表现在轻重音的交替更迭以及首尾押韵;而汉语则主要以声母+韵母+声调的单音节汉字为单位,因此音韵之美表现在文字的平仄和元音的辙韵上。

汉语电影多以平仄对称或交替的四字短语命名,例如《非诚勿扰》采用的就是两个平音与两个仄音前后对称,读起来抑扬分明、朗朗上口;同样,叠词、叠韵和双声都是汉语电影常用的命名方法,几部耳熟能详的电影《庐山恋》《紫日》和最近刚出的影片《寒战》都是采用的叠韵方式,给观众以过“耳”不忘的听觉上的陌生化美感,让观众在没有观赏精彩的影片之前已经感受到了电影片名带给人的听觉上的音乐美感。

在电影片名翻译时,译者应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努力保留译出语片名的音韵之美,虽然此类译名屈指可数但也不乏佳译。例如影片theGreenwasmyValley的译名《青山翠谷》,采用的乃是平平仄仄的音律,甚至较之原片名更能给人以一碧千里、翠绿欲滴、绿草如茵的视觉与听觉上双重的美感;再如YouCanttakeitwithYou译为《浮生若梦》,其中“生”“梦”叠韵,译名极富乐感,给人以人生变幻无常的听觉美感,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还有另外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theSting,译名为《骗中骗》,采用的乃是aBa的叠词方式,读起来朗朗上口,以音韵上的陌生化美感讨好受众眼球的同时,也愉悦了其听觉对美好的追求,不失为片名翻译上的佳作。以上译名忠实地保留了或创造性地表现了原片名的陌生化的音乐美感,使译入语受众体会到了与译出语受众功能对等的音韵之美。

(二)再现修辞是片名翻译的基础

陌生化修辞在电影片名中的使用,能够以语言的新奇之美吸引观众的注意。诚如冯庆华指出的,修辞格是“语言中最为独特、地道的表达形式,因此也更能够深层次地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审美倾向”。(2011:224)在电影片名中加以矛盾、隽句、用典、回文等陌生化修辞格,可以激起观众审美的热情,并延长其审美的时长,从而给观众留下更为难忘的印象。因此,译者应该在深刻理解原片名修辞美感的同时,力争在译入语中找到对应的修辞格或者创造性以崭新的辞格保留原片名的修辞之美。

不妨以电影theotherBoleynGirl为例,该片名译为《雀占鸠巢》,为原本平淡无奇的片名加入了仿拟的修辞格。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该片名是对“鸠占鹊巢”的仿拟,但又不是单纯把“鹊”与“鸠”对掉了位置,而是以“雀”取代了“鹊”。译者如此处理可谓煞费苦心,因为该影片讲述的是16世纪英王亨利八世与大臣的妻子玛丽・波琳及其姐姐安妮・波琳香艳而荒唐的恋情故事。因此以“鸠”和“雀”形容这两个为世俗所不齿的女子可谓传神之作,同时也为影片增添了几分陌生化修辞美感,更能吸引国内受众进入影院一探究竟。再如另一部喜剧电影mrsDoubtfire,片名使用了oxymoron修辞格,即将意思截然相反的两个词搭配一起,并使它们在对立中凸显所要表达的思想,从而制造出诙谐幽默的陌生化修辞美感。基于上述原因,有译者将其译成《窈窕奶爸》,把形容女子的“窈窕”和“奶”与表示男性的“爸”字搭配一起,再现了原片名的矛盾辞格,给译入语观众以陌生化的新奇之美,也把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因思念自己的孩子而乔装打扮的辛酸表现得淋漓尽致,忠实地再现了原片名的修辞美感和主题内涵。

(三)传播文化是片名翻译的灵魂

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交流传播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中西方“在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2010:127)译者只有做到对中英两种语言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了然于胸,才能够在译入语中忠实地传递原片名的文化信息,从而使译入语观众得到与译出语观众功能对等的陌生化美学体验。

因此,翻译某些含有文化信息的电影片名,如能洞悉两种文化的相融共通之处,会给译名带来别样的风味。以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为例,香港的译名为Chineseodyssey:pandorasBox。众所周知,odyssey是有关奥德修斯冒险历程的希腊神话故事,与中国的《西游记》体裁相仿;且pandorasbox也是来自希腊神话,喻指灾难的渊薮,与电影中使至尊宝备受感情折磨的月光宝盒十分相似。因此,该译名做到了中西文化的水融,使译入语观众获得了与中国观众相同的文化美学感受,真可谓不可多得的佳译。再如影片thewizardofoz,译为《绿野仙踪》,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FrankBaum发表的奇幻冒险故事集,被誉为美国的《西游记》,讲述的是小女孩Dorothy在寻找回家路上经历的神奇古怪的奇幻之旅。众所周知,《绿野仙踪》原为清朝李百川所著的一本志怪小说,讲的恰恰也是主人公在修仙路上收徒降妖的奇幻历程,这与电影thewizardofoz的主题不谋而合。如此翻译既保留了译出语片名的思想内涵,又迎合了译入语观众的文化审美要求,不失为形神俱佳的译作。再如另一部电影Firdaythe13th,译为《13号星期五》,恐怕许多潜在的国内受众因片名的不知所云而会望“名”却步。其实,根据《圣经》所载,耶稣被犹大出卖,当时参加最后晚宴的正好是耶稣与12门徒总计13人,这一天又恰逢星期五,因此在西方文化里,13为不吉利的数字,如果再赶上星期五就更加不祥。笔者拙见,片名若改译为《黑色星期五》,则一方面照顾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原片名的陌生化美感,更易于引起观众的好奇之心,从而为电影带来更佳的票房收益。

三、结语

电影片名作为影视作品的精髓所在,其译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影视作品能否得到观众的接受和喜爱。陌生化美感正是为了打破日常习见、俯拾皆是的平淡与乏味,使读者在惊喜中获得新奇的美学感受,从而体会到作者匠心独运的良苦用心。需要注意的是,原本陌生化美感十足的电影片名在译入语中或许平平无奇,这就需要译者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深谙中西语言文化之异同,在译入语中创造性地表现出这种原片名的陌生化美感,从而实现艺术美感在两个不同文化领域的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ViktorShklovsky.RussianFormalistCriticism:Fouressays[m].LeeLemonandmarionReis,trans.Lincoln:Uofnebraskap,1955:12.

[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

[3]冯庆华.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4.

从众心理的原因篇5

abstractin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hereinafterreferredtoas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communication,theaudienceisoneofthebasicelementsoftheconstitution,astheyspreadthestartingpointanddestination,isthefinaldecisioncommunicationefficiencyandsign.theaudienceasasocialgroupwhohascertainpsychologicalandphysiologicalmechanism,thispaperanalysestheimportance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fromtheaudience'spsychology.Fromobjectivity,audiencepsychologysystemandpracticalaspectsandfromtheperspectiveoftheaudiencetoconsiderthepsychologicalofcolleg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newenlightenmentandnewthinking.

Keywordspsychologyofaudience;colleg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newthinking

1受众心理的理论概述

1.1受众心理的界定

传播过程是信息的交流与分享的过程。正如古代大文豪韩愈所作《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传播知识,知识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有传播者(教师)就必然会有受众(学生)。不言而喻,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包括个人或者组织发出的信息并最终达到了接受者的大脑中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存在两个主体:传播者和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会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对传播信息进行筛选,这个过程就涉及受众心理的活动。受众心理就是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心理活动对受众选择行为的影响。

作为信息传播的落脚点和目的地的受众,有关他们的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早就散见于古代一些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著作中。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时都有一些关于受众心理的观点。譬如孔子《论语》中所提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方法,就是强调充分发挥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受众的思维能力,发展受众的创造性。在西方,早期的一些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有许多涉及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能动作用方面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依据。欧洲近代的传播学家霍尔、马克?列维(markLevy)和斯文?温德尔(Svenwindahl)都讨论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受众问题,把受众的心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寻求传播理论研究的突破。

1.2受众心理特点分析

(1)客观性。每一个教育主客体的心理发展都有一定的客观性。从受众心理的视角看受众心理的研究要实事求是,尽管心理现象就其映像来说是主观的,但是作为一种反映过程,它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并表现为人的外部活动。因此,客观地研究受众心理现象是完全可能的。(2)系统性。教育受众的心理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对他们的观察研究要遵循一定的系统性。从受众心理的视角来看受众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一定的系统性。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既要把个体看做一个系统,也要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不能孤立片面地考察问题。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坚持系统性原则,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本质极其必然联系才能在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得到体现。系统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适应性四个方面。(3)实践性。在受众心理研究中要求把人的心理看做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实践性原则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受众心理研究中坚持实践性原则,必须结合教育实际,从实践出发,解决教育实际中的问题;教学受众心理的研究成果也要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突出应用研究成果的核心位置,这样才能彰显受众心理研究结果给教学带来的活力,也才能达到通过受众心理研究来实现教学实践的新突破。

2受众心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受众心理客观发展的理念,使学生在关爱中接受教育。教育工作秉承遵循教育客体心理发展客观性原则的核心理念,教育主体对教育受众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尊重,启迪了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改变思政教育工作者孤立教学的原则,放眼全社会把学生作为大的教育环境中一分子去考虑,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性,提供长期服务,有规划地和学生一起努力改变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在客观的受众心理视角工作原则启示下,有助于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摒弃老师作为权威者,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的说教模式。以一种平等的、为学生服务的、充分尊重学生心理发展客观规律的姿态,真正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对话合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就是让学生在被相信、尊重中教学环境中得到成长。

(2)聚焦受众现实需要,在教育“松绑”下关注受众成长。从受众心理的视角出发认为,很多教学问题出现的根源是教学活动中的传播主体与受众系统沟通不畅导致的。从受众心理学的视域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作为弱势一方的大学生群体需要重新解读,用一种缓和的方式着重于给紧张学习状态中的学生“松绑”。合作的商谈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师生相互作用而增强了各种联系,学生的优点是需要先关注和开发的,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系统中,学习愉悦感受可以由双方的不断互动带来,从而能够避免标签化,开启受众愿意自我改变而进入良性循环过程。

(3)突出系统性、实践性特点,促进受众的身心发展。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从消极被动的问题视角入手,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关注受众客体而忽视了家庭系统以及日趋复杂的社会层面的大的环境系统影响。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教学实践出发,才能对症下药,这为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单一化干预模式提供了新的启示。现代社会,人们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容易受到影响,尚未定型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断受到社会变革的思潮干扰。令一些青年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将受众心理研究中凸显出来的系统性与实践性原则的视角引入高校思政教育,行为偏差的现象可以得到更深层次的解读,特别是对一些需要介入的特殊受众的关注,才能提供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和服务,使自我的潜能、成长的前景被学生个人看到,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众心理的运用

(1)借鉴“客观性”特点,深化“差异性”教育方式内涵。虽然教育这个传播知识信息的过程对接受知识信息的受众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受众心理发展的规律又制约着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受众心理发展的客观性必须得到教育者注意,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育应该考虑到受众的生理发展水平,注重学生进行某种新的学习的准备状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视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定教学模式。这种原则又称为“可接受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就要依据受众心理发展水平,确定每一个年龄段能最有效掌握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古人说:“人心不同,各有其表”。学生之间的心理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活动只有建立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差异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因材施教,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重教育主体自身的主观臆断而轻受众客观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状况是我国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中常见现象,侧重对学生的整体教育,而针对个别差异化的教育是需要不断得到重视的。思政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挖掘学生的差异性“对症下药”。改变过去作为权威者的角色,避免标签化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从众心理的原因篇6

一、政治原因

目前新闻娱乐化泛滥的原因之一,是政治原因。在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新闻行业的娱乐化一直受到有关政策法规的限制,新闻报道中更是不允许出现娱乐性成分,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策环境的日渐宽松,特别是对传媒性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情况迅速发生了改变。娱乐功能被视作新闻传媒产业的一部分,大量的娱乐报道、娱乐版面、娱乐节目开始出现,新闻报道也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娱乐化趋势。

新闻娱乐化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传媒迈出了产业化步伐,成为“眼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党报党台仍承担着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道德建设的重大责任,仍然承担着宣传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但它们旗下的子报子台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转变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尽管它们一方面要或多或少地承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责任,而另一方面,它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受众需要的信息。

改革开放前,传媒的主要功能是单纯的宣传教化功能。改革开放后,传媒在注重发挥政治教化功能的同时,重心开始向注重经济效益的方向转变。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传媒已经悄悄完成这一转变,一旦传媒完成这一转变,在自我控制上传媒便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便在新闻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对新闻传媒的娱乐化,官方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新闻娱乐化可以消解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缓解民众过高的政治热情。娱乐是受到大多数人欢迎的传媒产品,对融洽社会各阶层关系可以起到剂的作用。由于新闻娱乐化不挑战现存社会的各种规章制度,所以有其生存的政治空间。①

作为大众代表的西方新闻传媒,与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是处在对立状态下的,因此才有第四种权力之说。大众通过传媒对政府进行指责、批评、监督,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中国的新闻事业与西方的新闻事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国,政府与大众不是处于一种对立状态,政府与大众的基本目标是共同一致的,政府更是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由于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是前人从来没有实践过的,很多时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种摸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产生一些问题,公众因此也难免会有一些不满情绪,产生一些抱怨,发一些牢骚。当牢骚、抱怨和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给社会制造出不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娱乐化可以放松人们的紧张情绪,释放人们的焦躁不安心情,同时也可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这样,政府的压力便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减轻。显然,政府不希望新闻传媒每天关注最敏感的社会难点问题、热点问题乃至疑点问题,如果传媒紧盯着这些敏感问题不放,势必会激化矛盾,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由此产生的结果,对社会经济发展不仅不能起到推动作用,反而有可能影响和妨碍社会的发展。传媒不过分关注社会最敏感的问题,不给政府施加压力和制造紧张气氛,政府便可以一心一意推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

由于不挑战现存社会制度,甚至与我国的现行政策有着某种程度的暗合,新闻娱乐化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政策的默许。另一方面,由于新闻娱乐化有面向市场的重要价值指向,其形式上的自由度大大增强,内容的选择也颇具自主性,新闻管理就显得力不从心,新闻有游离于政治意识形态控制之外之嫌,更多地倒向大众、倒向市场,新闻的监督作用减弱、“喉舌”形象有所改变,但是,却有效地转移了受众的视点重心。新闻因“娱乐”而走向大众,远离政府;新闻同样因“娱乐”走向政府,远离大众。这样,新闻娱乐化就成了政府与大众同谋的产物,新闻娱乐化成了社会发展的文化上的内在需要。②

二、经济原因

新闻传媒新闻娱乐化的根本原因,乃是新闻传媒市场化和商业化,是市场经济特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而经济原因又产生于受众接受观念与兴趣的变化。

随着新闻体制改革及中国传媒产业化进程的深入,新闻传媒面对社会的姿态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变,逐渐由你应该了解什么或我想让你知道什么变为你喜欢什么或你想了解什么,我就为你报道什么。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子报子刊子台等市场化的传媒是最先适应这种变化的新闻传媒。

受众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从社会群体构成特点来看,受众由于政治背景、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职业特征、文化水平、个性心理、地域特点的不同,会产生特定的、满足其自身的需要,不同的受众对不同的新闻信息存在着相异的兴趣。另一方面,受众也有着共同的社会需要,受众的心理需要在某些方面也具有相同的兴趣,即受众超越了人的阶层、地位、职业、学历、地域等社会属性的兴趣。受众最广泛的普遍兴趣是非社会属性的兴趣,如好奇心理、求异心理、求快心理等,主要就是与、、冲突、猎奇等有关的本能兴趣。传媒的新闻娱乐化,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新闻的表现上,都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些“原始兴趣”。这些“原始兴趣”主要就是感官刺激的兴趣,比如“美女”、“血腥”、“暴力”、“绯闻”等等,这些新闻信息往往能引起受众的普遍兴趣,激起受众的“共鸣”,在新闻传媒中,这些新闻往往能挤占报纸最重要的版面位置,挤占电视和广播最重要的、大量的时间段。

从受众接受传媒信息的行为看,受众接受大众传媒的基本动机主要有两点:一是有用,二是娱乐。在社会转型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常常感到手足无措、困惑彷徨,急需消除心理上的疑虑、寂寞等不良感觉,减轻心理的苦痛,消除生理上的疲惫和劳累,刺激神经和感官,只有经过娱乐化处理的新闻和信息才能满足受众这样的需求,因此,受众对新闻的娱乐化需要日益迫切,日渐增多。

新闻传媒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变,一方面顺应了时展的需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但另一方面更是出于传媒市场化的需要,其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利润。新闻传媒要赢利,必须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以换取广告主的广告。对于商业性或具有商业化倾向的传媒,市场逻辑成为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量的指标,已成为生命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受众群的追逐,而传媒产品生产和销售也不可避免地执行市场经济商品的大数原则和

通用原则,即什么商品最好销,消费群最大,就生产什么。③与此同时,新闻的专业化逻辑则让位于市场逻辑,处于受摆布的地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人们的兴趣和观点以及利益要求各异,但还是有相对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娱乐。显然,智力要求低但娱乐性强的新闻最受受众欢迎。正如美国著名报人威尔・欧文所说:“公众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不必费心考虑如何提高国民意识。”因此,名人趣事、花边新闻等逐渐排挤严肃的政治新闻、会议报道,窥视性的丑闻、煽情新闻、暴力事件以及灾难性事件在新闻传媒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占的版面位置越来越大,占的时间段越来越多。新闻传媒也因此产生了自己的格雷沙姆法则,即经济领域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变种――在争夺受众的竞逐中,出现诽谤性丑闻和煽情新闻排挤严肃新闻的倾向。④

就新闻娱乐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新闻传媒的新闻娱乐化可能只会愈演愈烈。据美国学者预测,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席卷全球的经济大潮。尤其以传媒为核心的文化娱乐产业,更成为21世纪令人瞩目的暴利产业,因此,如果管理部门不加以严格限制,新闻传媒的新闻娱乐化现象将会更加严重。

新闻传媒热衷于娱乐化的新闻报道,除市场需求之外,也有自身普遍实力不足的因素。硬新闻采编在政策、人才、技术、资金上都有难度,即便是身边发生的事件,也很难抢到第一时间报道、独家报道或者是独特视角。于是,众多传媒退而求其次,发展或看好一般的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无关痛痒的小新闻,诸如名人趣事、花边新闻、暴力或色情等新闻,因为它们对传媒议程设置要求相对较低,影响也不会太大,所投入的财力、人力也较少,这也是传媒选择走新闻娱乐化道路的原因之一。

三、文化原因

新闻传媒新闻娱乐化产生的文化原因是大众文化的盛行。中国新闻传媒的出现,实际上是主流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新闻传媒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以服务大众、满足大众、一切以大众为依归为宗旨的。因此与其说是新闻传媒顺应了整个社会大众化的趋势,毋宁说是新闻传媒主动选择了大众文化为自己的媒体文化。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的文化,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方便、时髦、流动的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它是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这就是大众文化的特征和本质。⑤

大众文化与传媒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大众文化为传媒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内容,而传媒为大众文化提供了广泛散布的传播平台。在一定意义上,传媒文化与大众文化是同义语。⑥大众传媒制造了大众文化,同时它又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大众文化成为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主流,大众化、娱乐化也就成为现代传媒的主要特点。

从性质上看,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和市民文化,是现代工业与市场经济的产物,追求工业化、市场化,以关注时下的感受状态为目的,创造短暂的流行时尚。因此,消费性和享乐性是其主要特征。大众文化奉行的信念是:大众社会不需要文化,只需要娱乐,娱乐行业提供消费品就是为了让社会享用。商业动机与大众社会的消费趣味决定了它将顺应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由于大众文化商业性和市民性特征,传媒的质与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通俗类、娱乐类的传媒异军突起,发行量和收视率飙升,其中最能体现大众文化特征的新闻传媒成为传媒发展的主力军。新闻传媒的繁荣期正是大众文化的盛行期,新闻传媒与大众文化在商业上一拍即合。⑦

从内容上看,相对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内容具有平面化、浅薄、无深度、感性、娱乐,甚至低级趣味等特点。大众文化远离意识形态、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拒绝崇高和神圣,摒弃“严肃”、并消解价值、消解意义,追逐平面化、零散化和享乐化。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商业社会,人们为社会生活紧张的节奏所困扰,渴望轻松、渴望解脱,于是大众文化以“娱乐”的方式承担了精神宜泄与慰藉的功能。大众文化以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为目的,通过灌输一些娱乐性、刺激性强的内容,释放人们的某种紧张情绪或压抑心情,使人们逃避现实世界。

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下,新闻传媒对大众文化疯狂追逐,对其娱乐功能极力强化,这使新闻传媒的内容变得肤浅,显示出享乐倾向和游戏特征,造成文化消费的媚俗低级倾向,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新闻传媒对大众文化娱乐特性的强化必然会增加受众的被动性,在给人们带来瞬间感官愉悦和满足的同时,造成感望的泛化,导致人的生存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干扰了受众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判断,同时也降低了受众的审美能力。⑧

注释:

①④朱文丰、罗应纯:《我国大众传媒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源》,《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②朱秀清、张艳梅:《新闻娱乐化:新的新闻存在方式的自然生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

③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3)。

⑤邹广文:《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文化定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6)。

⑥禹建强、李永斌:《对传媒制造大众文化的批判》,《国际新闻界》,2004(5)。

⑦⑧刘寒娥:《试论新闻传媒的“新闻娱乐化”》,《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4)。

从众心理的原因篇7

关键词:从众心理;科技创新;影响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科技研究领域,也时常出现,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尤为明显,给创新带来重重阻碍。其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对权威人士或者其他相关科研人员的服从和顺应,常常造成科研资源和成果的浪费,尤其是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的进程。因此,探究从众心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1从众心理的科学描述

(1)从众心理的科学涵义。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人的存在不可能是孤立的,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了整个社会。人与人的相处中,人们常常发现自己被困在社会影响的网里,作为回应,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别人的期望,这就是所谓的从众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定义从众,他们说,“从众的本质就是由于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行为。”

了解从众心理产生的根源,才能更透彻的理解从众心理的科学涵义。纵观大多数的从众心理,我们发现从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信息性社会影响。这种影响通常发生在全新的、令人困惑或出现危机的情景中,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做或怎样说是正确的,或者说是最好的。此时,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并将其看成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并据此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其中,专家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因为他们通常拥有做出合适反应的丰富信息。二是规范性社会影响。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显然与信息性社会影响不同:一些人改变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保持一致,并不是因为他们看来更了解情况,更懂得怎么样去做或去说,而是因为这些人希望能够一直维持其团体成员的身份,继续获得这种身份带来的好处,并避免遭到嘲笑和拒绝带来的尴尬和痛苦。

(2)从众心理的科学实验。1935年,谢里夫最早利用“游动错觉”研究了个人反应如何受其他多数人反应的影响。实验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被试者在暗室里,在被试者前面呈现一个固定不动的光点,被试者会产生光点在游动的错觉,请被试者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实验分为3个阶段:第一次实验,被试者分别在暗室里单独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结果发现个人判断的差异大。第二次实验,把被试者分为小组,让他们在暗室里一起估计,结果发现,开始进行小组判断时彼此差异很大,但在几次判断后,差异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基本趋于一致。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被试者以别人估计的距离作为自己判断的参考依据,建立了共同的参照系统和准则规范,表现出了从众行为。第三次实验,被试者又一次独立地进行判断时,他们与第二次实验时情况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即表现出与第二次小组趋于一致,并没有退回到第一次独立判断的结果上去。这表明群体的标准一旦为个体所接受,便会有力地左右着他的思想和行动,自始至终影响着他的判断。

(3)影响从众的因素。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即群体因素、个人因素和刺激因素。群体因素主要体现为当团体对个体而言非常重要、团体成员在观点或行为方面一致性较高、团体的成员数量较多时,个体最可能出现从众行为;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格特征、知识经验、性别差异、群体成员的身份等个体差异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刺激因素主要表现在因刺激物的清晰性、刺激物内容不同,从众的程度也大有不同。

2从众心理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1)从众心理的现实表现。从众心理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服从和顺应。这主要是由从众的心理基础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个体都期望被他人喜欢和接受或者期望自己正确。从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时个体并没有自己的意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时个体有自己的意见,但与大多数人或其他人的看法都不同,在群体压力下,放弃原先的意见,改变态度,转变立场;有时个体只是采取了与众人一致的行为,但并没有改变态度,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它是一种直接的、感情的心理反应,不能与丧失立场、没有原则混为一谈。

(2)从众心理和科技创新的本质背道而驰。科技创新的本质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并应用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以促进企业获得成功、人们生活得到改善、国民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社会取得进步。思维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同样一个问题,思维不同,所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有意识的克服从众心理有益于实现思维创新,最终达到科技创新。因此,要想使自己有科技创新能力,首先应具有创新精神,不轻信传统,不迷信权威,不唯书是崇,不囿于思维定势,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思维创新。这也就从根本上抵御了从众心理。

创新必须求真,科技创新也不例外。从众行为一味的服从和顺应,达不到求真的要求,也就很难有创新。所以说,从众心理和科技创新的本质是根本背道而驰的,有意识的克服从众心理,鼓励科技创新,这是当今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主题。创新就是发展,创新就是财富。爱因斯坦曾说:“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转贴于

3如何克服从众心理,实现科技创新

(1)积极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科技人员而言,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尤其重要。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其中科技人员的科学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素质主要反映在科技人员对科技相关问题充满好奇心,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并具备说明、解释、预测科技问题的能力,理解大众传媒中所报道的科技文章的能力,以及就科技问题参与社会讨论的能力。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谈不到创新,只能亦步亦趋,照猫画虎,甚至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社会就不能进步,科技也不能发展。就科技创新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重在先理解,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无法很好地消化所接触的知识,不可能真正深入地想清其中的道理,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更不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所以,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创新的首要前提。培养科技人员各方面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核心。不善于独立思考,各方面具体能力的培养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在能力层次上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不可能有效地运用各方面的知识,独立地去分析、解决问题,特别是遇到新的科技难题。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形成习惯。有了它,就有了自我探究的可能,也就迈出了科技创新的第一步。

(2)理智、自信地面对科研问题。理智、自信地面对科研问题要求科研人员不能惧怕科研问题,冷静的思考、验证、最终解决问题,避免从众行为的发生。当然,这里所说的自信,是理智的自信,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从容,而不是盲目的、过度的自信。

在面临一个崭新的或者难度较大的科研问题时,科研人员应该通过有根据的思考,选择适合自身的科研方向,相信自己驾驭科研的能力,本着对科学以及科研负责的态度,积极进行科技创新。

(3)积极增强自身判断、选择能力。增强判断科技问题发展方向的能力,可以在科技创新方面很大程度上限制从众行为的发生。辨别、判断科技问题发展方向并不意味着逃避科技问题,或者惧怕科技问题,而是科学的选择科技研究的内容,避免从众行为。科技上的从众行为容易导致迷信权威,以致科技事实的掩盖或滞后发现,给科技创新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的原因篇8

1直接翻译

如:例1weareSiemens.wecandothat.我们是西门子,我们能办到。———西门子例2enjoyanendlessstringofdazzlingrewards.耀目奖赏,一一尽享。———HSBC/汇丰银行[7]以上两个例子原文意义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原语与译语不存在社会文化因素的差异问题,所以译者按字面意思采用直接翻译策略,将西门子和汇丰银行两则广告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很清晰明了地传达给了中国广告受众;而中国受众只需付出少许的认知努力便能推理出原广告的交际意图,获得与原广告受众相同的语境效果;同时这两则广告译语也符合中国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但通常情况下,虽然直接翻译的译文无论从结构还是从内容上都忠实于原文,但很难传递原广告语的广告韵味,也很难满足译语受众的心理需求,无法真正实现语用语言等效或社交语用等效,所以需要变换为其他的翻译策略。

2间接翻译

间接翻译通常是指保留原文内容和精髓而舍弃其形式和结构,有时甚至舍弃原语中的文化意象,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最终求得意义基本对等的翻译策略。通过间接翻译策略,广告原语的表层意义或信息意图必须舍弃,在最佳关联的指导下,译者只需传递给译语广告受众广告原语的交际意图,保证这些受众无需付出没必要的认知努力,便能获得最佳语境,实现语用语言或社会语用的等效。例3wecaretoprovideserviceaboveandbeyondthecallofduty.殷勤有加,风雨不改。———UpS快递例4whatevermakesyouhappy.为您设想周全,让您称心如意。———CreditSuisse以上两个例子中,原广告语与译语的词在意义上几乎没有对应的,且原语的结构形式更是荡然无存,但原广告语的深层含义或交际意图仍然在译语中得以保留[6]。在例3中,原语完全可以直译为“我们非常乐意提供高于或超出我们责任的服务”,但这样的译文很难取得与原语一样的意境效果,即语用等效,因为它不能满足译语读者的消费心理和符合译语读者的审美习惯。“殷勤有加,风雨不改”这一译文正是快递公司的服务宗旨,是原语的交际意图或精髓,还符合汉语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在例4中,译文采用对仗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把瑞士瑞信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更符合汉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真正实现效度的等值。

3创译

有时,在广告翻译中直译和意译的译文都无法达到与原广告语相同或相似的意境效果,那就需要采用创译的翻译策略。创译通常是指译语对原语文本的重新创造,因为译语与原语文本在表层意思上很少有相似之处,但却是带有一定创造性的翻译,而这种翻译通常采用一种或一种以上修辞手段,使译语很难找到原语的蛛丝马迹[6]。通过使用创译,原广告语的信息意图和表面内容必须舍弃或改变,以实现原广告语的交际意图与广告译语受众的消费心理和接受水平的吻合。例5Connectingpeople.科技以人为本。———nokia例6Goodtothelast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在例5和例6中,原文与译文在表面内容和结构上几乎没有对等之处,但却是两则非常成功的广告翻译。例5中,原文意思是“nokia手机使人们沟通更加方便”,正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具体表现,而且“以人为本”符合我国的文化和消费者的社会心理。例6的原文和译文表面上毫无联系,连“lastdrop”尝起来都那么“good”,正说明了此种咖啡每一口、每一滴都很香,此广告原文的交际意图与译文的意义实现了对等,实现了社交语用等效。

4套译

套译就是通过套用译入语中某些惯用结构,将人们熟悉的谚语、成语或是名人名言套用到译入语广告中。采用这种方法,读者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而很容易记住广告[8]。例7wherethereisaway,forcarthereisatoyota.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车必有丰田车。———丰田车例8桂林山水甲天下。eastorwest,GuilinLandscapeisthebest!Bywater,bymountains,mostlovely,Guilin.例7的汉语译文和例8的英语译文分别套用了中国谚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和英文习语“east,west,homeisthebest”。通过套译这种手法,原广告语的交际意图很容易为译语广告受众所接受,这符合译语消费者的审美期待,也实现了原广告与译语广告的社交语用等效。

5结语

从众心理的原因篇9

国际广告的文化风险是指:广告传播的直接和间接信息与广告国家或地区受众或社会的观念、道德、情感、信仰、风俗和法律相矛盾或不协调,使当地受众或社会对广告主产生,或者可能产生消极情绪、消极行为,甚至反抗情绪和反抗行为的危险。国际广告的文化风险通常表现为:品牌美誉度降低;消费者拒绝购买;市场占有率下降;产品退出市场。所以,国际广告的文化风险实际上是广告传播的文化与受众的文化发生矛盾或者不协调而产生的广告负面效果或者低效、无效等危害。那么,国际广告的文化风险有那些呢?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进行划分。按文化风险的危害程度划分。负面效果风险:广告伤害了受众或者当地政府的感情、危害了他们的利益,甚至违反了相关法规导致反感、愤怒和遭到禁止。“丰田”越野车广告就属于此类。低效或无效风险:广告传递的信息因文化差异不被受众理解或者不能完全理解,导致广告无效或者低效。根据文化风险的内容划分。观念风险:国际广告传播者的价值观念与接受者的价值观念差异导致受众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理解,甚至反感而导致国际广告低效、无效,甚至负面效果。民族风险:广告信息伤害了地区、国家受众的民族自尊、民族感情而导致的危害。“丰田”RaV4多功能运动车2001年在美国广告,因种族歧视惹的麻烦就属于此类风险。风俗与宗教风险:国际广告传达的直接和间接信息与广告地受众的风俗和宗教禁忌相违而导致受众抵制和反对的危害。索尼录音机在泰国的广告因亵渎了佛祖而违反了崇敬佛的禁忌遭到泰国人的普遍反对。翻译风险:采取标准化策略的国际广告主在异文化国家广告,因翻译使广告受众不能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而产生广告低效、无效或者负面效果。“福特”把“Comet”汽车引进给墨西哥取名为“Caliente”,此词在墨西哥的行话术语是“streetwalker”(),这必然妨碍人们购买,甚至拒绝购买这样的车。可见,文化风险是国际广告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风险也是影响国际广告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形成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文化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国际广告文化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广告主与广告受众之间的文化距离。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距离是客观存在的,文化风险的产生则是广告主体漠视、不尊重广告地的文化差异或者违反广告地文化的主观和客观相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从主客观范畴去探究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成因。文化风险意识缺乏或者不强广告主体缺乏文化风险意识或者文化风险意识不强,是造成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根本的原因。广告主体文化风险意识的缺乏,就不可能事先发现文化风险和规避文化风险,而文化风险意识不强就轻易忽视风险,更谈不上防范风险。所以,文化风险意识不强或者缺乏是导致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根本的原因。“丰田广告风波”后广告公司出来解释道歉,丰田中国投资公司总经理的致歉,也证实此点。从广告主的利益和广告的利益来看,以伤害消费者来做秀品牌知名度的分析是错误的。因为,国际大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的“丰田”既不可能如此愚蠢,更没有这个必要。对异文化熟悉不够国际广告是跨文化的传播与沟通。广告主体要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必须迈过两道坎,一道是熟悉的坎,另一道是表现的坎。认知心理学揭示,人熟悉新事物是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实现的。广告主体以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知识经验去熟悉异文化现象和异文化受众。所以,广告主对异文化的熟悉和了解在客观上存在距离,也轻易出现偏差。国际广告商拥有的国际广告运作的经验有助于减少熟悉上的偏差,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以有限的、特定的文化去熟悉差异的、多变的和无限的异文化的客观现实。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异文化的熟悉和理解是有限的。另外,即使是本土的国际广告,由于自恃对文化的熟悉,在文化风险意识不强的条件下,往往轻易产生心理倾向,从而丧失了对文化风险的警惕。广告主对本土或国际广告的信任和广告的局限与麻痹心理妨碍了广告主体深入熟悉异文化。因此,国际广告主体对异文化的熟悉不深、理解不透是易出现的现象,也是导致文化风险的重要原因。广告表现是国际广告沟通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由于国际广告主体对异文化的熟悉、理解不深,运用的表现符号轻易出现异文化人群不理解或者不能正确理解的问题。中国“丰田广告风波”和美国“丰田广告风波”,也证实了这种认知心理倾向性的存在。另一方面,异文化人群受认知心理规律的作用,他们不可能站在广告主体的文化角度,以广告主体的文化价值观和与广告主体相同或相近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国际广告的表现。所以,国际广告主体与广告受众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和心理距离,它增加了广告表现沟通的难度。这也是造成国际广告主体对异文化熟悉不深、理解不透的又一客观原因。以“受众为中心”的广告沟通观不强“以受众为中心”的广告观是现代营销观在广告领域的反映。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产生从熟悉论上看,是广告主体该观念不强,“广告主体中心意识”发生支配作用的必然结果。“广告主体中心意识”是“以受众为中心观念”的对立形态,它是广告主体企业“由内向外”经营观在广告上的反映,它在广告活动中往往表现为广告主体对产品考虑得多,对受众考虑得少;对自我目的实现考虑得多,对受众的要求考虑不够;对自我感受考虑得多,对受众的体验考虑得少。正是如此,作为广告主的丰田投资公司才在审查广告时没有发现问题,国际广告商在策划广告时也没有能够发现广告隐藏的风险。所以,广告主体“以受众为中心的广告沟通观”不强是产生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重要熟悉原因。缺乏防止文化风险机制观念的错误以及熟悉不深刻必然导致在作业和组织环节上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机制。国际广告作业和组织环节上的风险防范机制有助于从广告策划、制作和实施等环节上,发现并过滤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减少或杜绝广告文化风险的产生。创意的聪明轻易忽视对文化风险的知觉和防范好的创意是国际广告沟通的利器,但创意效果的追求不应以增加风险为代价。国际广告创意是产生风险的高发环节。Roi是最有影响的创意哲学之一。国际广告创意也讲究Roi,即相关性、原创力、冲击力。伯恩巴克的Roi没错,但三者的效力都依靠于对广告受众及其文化的深刻把握。国际广告创意仅靠Roi是不够的,因为它没有考虑跨文化问题,自然不会强调规避文化风险。另外,广告主的异文化特点决定了他们了解广告国文化和消费者是有限的,因此对广告创意的文化风险的熟悉和防范就更难。从心理上看,创意时大脑里形成的注重中心是创意,广告文化风险处于注重的边缘而轻易被忽视。所以,现行的创意理论轻易忽视对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知觉和防范。国际广告文化风险规避文化风险是国际广告的主要风险之一,规避文化风险应做好如下工作:牢固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广告沟通观”国际广告的沟通是以跨文化为特点的,广告主体只有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广告沟通观”,才能从思想上规避国际广告的文化风险。国际广告的受众对广告主体而言是异文化受众。以异文化受众为中心的观念就要求广告策划、创意和要充分考虑并尊重异文化受众的需要、价值、情感和习惯特点。树立正确的国际广告沟通观,要求放弃广告“请消费者注重”的倾向,转为“注重消费者”,使国际广告沟通以异文化受众为出发点和归属点,以他们受尊重和满足为中心。坚持以正确的广告沟通观,广告主体必须从根本上肃清“广告主体中心观念”、“由内向外的观念”、“产品中心观念”和“以创意为中心的观念”。所以,坚持和落实以“受众为中心的广告沟通观”是规避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根本措施。加强对异文化和国别文化差异研究营销的全球化是现代国际营销的重要特点,国际文化的趋同倾向虽然是一种潮流,但国别文化差异仍然是文化主体和主流。国际广告沟通是以对异文化的尊重和认同为前提的,是以异文化和国别文化差异研究为基础的。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产生直接表现为对异文化和国别文化差异缺乏熟悉或熟悉不深,所以,加强对异文化和国别文化差异的研究是从知识上和熟悉水平上规避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重要措施。深入研究异文化和国别文化差异,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根据不同文化差异的特点和对文化刺激反应的不同敏感与激烈程度建立全球国别文化差异分类体系,以便广告主体更好地策划和实施跨文化广告,减少文化风险。第二,建立全球国别文化禁忌和文化风险核对表,为减少和消除国际广告文化风险提供方便。第三,建立全球国别文化风险评价体系和确立国别文化风险等级,为规避国际广告文化风险打造预警系统。建立风险作业和实施上的规避机制国际广告文化风险在作业上的规避机制指的是,国际广告在主题和创意表现领域必须设立文化风险的检查环节。检查者按照异文化的风俗、习惯、价值观、禁忌和民族情感等具体指标进行专项的反思与评估,以便查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在国际广告制作完成后,必须组织各方代表观看并进行文化风险查找,清查潜在的文化风险;在正式之前,还可以将广告在一定范围试验,对观众进行文化风险的专项检测,在更大的范围查找隐藏的文化风险,把它消除在未发之前。广告正式后,建立风险的适时监控机制,随时检测风险,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及时处理。综上所述,国际广告的文化风险是在异文化沟通条件下,由文化因素而导致的广告负面效果或者广告低效、无效;国际广告文化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广告主体错误观念、熟悉不深、风险意识不强和缺乏科学的防范措施;有效的规避文化风险的科学措施,一方面是彻底解决思想熟悉问题,另一方面是建立有效的风险研究和甄别体系,再者就是建立从广告生产环节到环节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完整的规避体系。参考文献:1。BaRBaRamUeLLeR。国际广告:跨文化沟通(英文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张惠辛。评丰田越野车系列广告【J】。中国广告,2004年第1期

从众心理的原因篇10

关键词:配音翻译以普遍受众为中心顺应论

1.前言

影视翻译是翻译研究领域里一个非常特殊的分支,而配音翻译则是影视翻译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频繁,近年来,中国引进了大量进口电影和电视剧,为了顺应中国不同观众群的年龄、地位、审美观、文化习俗、等各种因素,专业配音人员对它们进行了配音翻译。我们把这种外国配音电影称为译制片。

2.配音翻译和普通受众

Hatim和mason(1997:82)指出,屏幕上的演员说话让人感觉很逼真,可是作为剧本的编剧,他们是为观众而写的剧本。a.Bell(1984:177)也指出,大众传播过程中广大受众是最为重要的。因此,译制片译者也应当将观众作为最优考虑对象,即以受众为中心,顺应普通受众的各种因素,比如语言习惯、文化习俗、等。因此,我认为Verschueren的顺应论对于配音翻译非常具有指导性。

3.Verschueren的顺应论

比利时语言学家Verschueren在Understandingpragmatics(1999)中首次提出语用综观的概念,同时明确表示语言使用即是一种选择并且具有顺应的本质特点。在此基础上,Verschueren提出了语言顺应论。如今,很多中国学者将语言顺应论作为指导语言翻译的理论之一,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配音翻译从广义上来说就是语言翻译的一种,它是指将电影中的源语翻译成目的语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选择语言、动态生成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语言选择的过程中,应该要顺应目的国观众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习俗等,因此,用顺应理论来指导配音翻译能够使配音翻译更加符合目的语观众的审美观,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源语文化的美。

4.配音翻译和顺应论

4.1配音翻译应顺应目的语观众的语言习惯

配音翻译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被目的语观众所接受,而要让目的语的普通观众能够接受,必须顺应他们的语言习惯。从语言层面上来说,译文的语言结构、修辞方式、幽默效果都应大体对应。而反映到普通受众来说,最直观的就是口型、表情、动作、画面的统一,即顺应受众的听觉和视觉。如下面这段话:

①原文:马林(marlin):He’sgone,he’sgone.

多莉(Dory):there,there.it’sallright.

此段对话节选自海底总动员,原文中,有的版本将Dory的配音翻译成“他不见了,没事了”。从原句看,there,there是四个音节,译文“他不见了”虽然也是四个音节,但是在此句中,Dory是为了安慰着急害怕的marlin,有感叹的意思,原文是两个短暂相同的感叹词,所以我认为译为“好啦,好啦,没事了”更加符合原句,也顺应了受众的视觉和听觉,保证了节奏和口型的统一。

②Yourvisabillishuge.

此句是美国电视连续剧《六人行》中的一句对白,译者将其翻译成:“你的银行卡欠账数额很大。”同理,我们可以看到原句是六个音节,而中译文却有11个音节,明显长于原文。也就是说,受众在观看电影时,影片中演员已经停止了说话,而受众却还能听到声音(配音),因此,此译文没能顺应观众的听觉和视觉,语言选择和转化的过程并不成功,我认为译成“卡上欠了很多”或者“卡账数目很大”都可。

4.2配音翻译应顺应目的语观众的语境

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动态顺应语境的过程。配音翻译是将源语翻译成目的语的过程,源语和目的语属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传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这种语言之间的转化与语言所处的不同语境息息相关。语境是动态生成的,它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和文化习俗,对说话人和听话人言语行为规范的原则和准则;物理世界主要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也包含了交际者的身体姿势、手势和外表现象等。如下面这几个例子:

①King:Seetoitthatthiswomanismadeamemberofmycouncil.

Yourexcellency:But...therearenocouncilpositionsopen,yourmajesty.

此段对话是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中皇上和臣子之间的对话,皇上为了嘉许花木兰代父从军,想委任她当官,源语用了“council”一词,其原意为政务会、理事会、委员会和参议会,在欧美国家尤指参议院、议会。如果剧本译者将其直译为议会议员,中国观众会觉得无法理解,因为在我们的国家机制中没有议会,而花木兰的故事更是发生在古代的中国,在古代中国的政体结构中,皇上下面就是宰相,所以译者将其译为宰相是非常正确的,这样顺应了中国观众的传统文化习俗和认知概念,让译文清晰易懂,使得中国观众了解到这个官位是多大、多么重要的位置。

②i’mgonnabelesbian.

这句话是《格蕾丝医生》一片中女主角对自己的一句嘲讽,译者将其译成:“我开始痛恨男人了。”此句中敏感词应为“lesbian”,译者应该考虑到“同性恋”在中国是不受认同的一种行为,“同性恋”一词也非常不雅,被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鉴于文化差异和中国受众的言语行为规范,译者的翻译是比较合适的。

欧美影片的剧本由于社会发展和文化习俗不同,与中国的表达方式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一些隐晦语、与性有关的词语等。在将源语转化成目的语时,在考虑中国受众的文化背景下,很多时候译者用一些看似比较乏味的词语代替,在一定程度上将原剧本的幽默性或者意义打了折扣,这都是配音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力争符合原文,传达原意,又能让受众接受喜欢。

5.结语

麻争旗(1997)在《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中提出了影视翻译的五项基本原则:口语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口型化和通俗化。这五项基本原则指导下的配音翻译都是为了更好地顺应目的语观众的语言和语境因素,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译制片的受众,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众,译者和配音人员应该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考虑受众的各种不同因素,以顺应论为翻译的指导,力求使配音翻译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Hatim,Basil,ianmason.thetranslatorasCommunicator[m].London,Routledge,1997.

[2]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

[3]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