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十篇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十篇

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2:07

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篇1

1.探索群文阅读议题策略提出的原则、标准和方法。群文阅读的关键是如何根据阅读素材的性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确定相应的议题标准,以此来探讨议题提出的方法。

2.构建以议题策略研究来促进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群文阅读议题策略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议题策略研究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并根据议题的原则、标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议题研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以此探讨课堂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3.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阅读点,从而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更多议题探索的途径和方法。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面对诸多阅读素材时能迅速发现自己的阅读点,提出相应的阅读议题,围绕议题自主阅读、自主欣赏,从而发现议题提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就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群文阅读议题提出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大幅度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4.通过议题策略研究,形成系统的关于高中群文阅读议题策略研究的理论体系,以期在未来的高中语文阅读中向全省高中推广。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目前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我们就想通过这个课题的探索和研究为今后的阅读教学提供一条有效途径,以此构建和丰富群文阅读理论体系。

二、群文阅读议题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掌握议题提出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效率。

2.将优质多元的阅读资源引入课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群文素材,研发群文阅读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等校本教材。

3.构建以议题策略研究为目标,以单元整组文章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方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高效课堂,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足够的阅读时间,帮助学生树立生正确的阅读观念,端正阅读态度,激发阅读兴趣,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5.将课堂掌握的议题提出的方法和策略运用到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为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奠定基础。

三、群文阅读议题策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打破现有教材的编排序列,根据议题重组教材内容,并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阅读素材,编订适合群文阅读和学生阅读实际的校本教材,让教学目标和阅读目标更为明确。

2.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推广群文阅读教学,侧重研究议题提出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以此指导学生的课堂阅读实践。

3.打破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以议题为标准的多篇文章阅读的课堂新模式。

4.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素材中找准不同阅读素材之间的相同议题,以议题为标准广泛阅读一组文章,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课堂容量,实现阅读效率的最大化。

5.运用议题提出的方法,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技能。

四、群文阅读议题策略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1)多角度,多议题,多选材。结合教师的阅读教学实际,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学校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广泛收集阅读素材,然后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作者经历、时代背景、主题情感及表现手法等设置议题,并以此为标准要求学生选文、读文。让学生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阅读一组同一议题的文章,少则三四篇,多则五六篇,这样既扩大阅读量,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阅读的新鲜感。

(2)多质疑,多交流,多分享。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预先设置的议题,让学生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分享阅读成果。让讨论和交流真正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养成敢提问题,提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习惯。

(3)多方法,大量阅读,实践性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围绕议题,采取默读和朗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对比式阅读以及其他在具体情境中临时应急创造的阅读方法,教师依据阅读状况,适当点拨、点评和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满怀激情地阅读大量文章,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技巧,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阅读专著、报刊,收看视频录像等形式收集、查阅、摘录相关资料,了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比较当前的一些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建构“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

(2)问卷法。通过自编问卷等形式,定期对我校的学生、教师等进行现场调查,掌握学生阅读情况,了解当前高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访谈法。深入各年级、各班级或学生家中实地考察,通过与学生、教师、家长的交流和访谈,掌握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

(4)教材重组法。大胆尝试,勇于打破传统教材的编排序列,根据议题标准重组教材,编订适合群文阅读的校本教材。

(5)议题提取法。根据阅读素材的作者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主题情感及表现手法等内容设置议题,并以此为标准选文、读文。要求学生在阅读一组文章时,根据阅读情况归纳、提炼出新的议题。

(6)分组实验法。结合阅读教学实际状况和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在语文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实验,小组之间既有竞争又有交流。

(7)质疑探究法。围绕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探究。让讨论和交流落到实处,真正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8)阅读对比法。围绕议题,让学生采用默读和朗读、精读和略读、整体阅读和局部阅读、泛读和重点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批判式、探究式阅读和休闲式阅读、研究式和消遣式阅读及其他阅读方式阅读大量文章,分析、对比不同阅读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3)02-0138-01

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应用的时代,语文教学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永远都是语言运用的艺术。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在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要求,请提出建议,越多越好。”从学生的建议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运用到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觉得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引发了学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的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地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

认读虽然简单,但也会受到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的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差异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积累阶段: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的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的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理解阶段: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评鉴阶段: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才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才能评鉴作品。小学阶段可以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做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

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篇3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体验积累

课外阅读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是学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重要平台。然而,据调查研究,目前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选择面窄,主要围绕教辅资料,纯为考试服务,真正看名著的微乎其微;二是盲目追星,追赶潮流,网络小说、武打言情小说、漫画书是大多数同学在课余时间的首选;再加上僵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忽视学生是作品的意义建构者,课外阅读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

针对此种情况,笔者从教师的角度,就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提三点建议。

一.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先行者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要教育学生,教师自己的榜样作用不能削弱。要学生每天积累古诗词、名言警句,进行阅读,教师必须先读,并说出这些篇目的好处,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要求学生对阅读名著感兴趣,教师先要自己读进去。教师要广泛阅读,多读书,才能从书海中筛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并推荐给学生。凡要求学生必读的书,教师要先读这些书,知道这些书写什么在那里可以找到或买到。以后才有资格与读过这些书的学生交流,学生读过的好书向教师推荐,教师也要虚心学习,确认是好书也可以向其他学生推荐。只有这样,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同时给学生做出表率。

二.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引路者

1、推荐优秀书目,供学生自由阅读。学生受年龄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对书籍的辨别选择能力比较弱,课外阅读往往求奇求快,只看一些有趣逗乐的书籍。即使看到一本好书,也缺乏细读研读的良好心理。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目,提高学生选读兴趣和能力,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教师要教会学生会使用工具书,掌握工具书的使用,学生就多了一位无声的老师,也掌握了一种学习本领,阅读的道路上就可以自己排除常见的“拦路虎”,这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条途径。

3、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读者在读书过程的情感体验、感悟、引发的思考等思维的火花,还有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等,只有借助读书笔记或在书上圈划、批注等进行记录,才能把这些稍纵即逝的收获保存下来。而不是自己的书是不能随便在书上圈圈点点的,所以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

4、保障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周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小学生平均每天有一个小时,中学生有半个小时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注意适度,每周都要有两节课外阅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好书好篇目去研读品味,读出成效来,把那些只需基本读通、了解大概内容的书或篇目留到寒暑假让学生阅读。

三.做学生课外阅读的促进者

1、建立班内小小图书馆。倡议每学期每个学生购买1―2本课外书,争取家长的同意,在班内建立小小图书馆,课余时间供学生阅读,每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就能读上几十本不同的书,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2、做好读书统计及跟踪。学期初,教师与学生商定当学期的课外阅读计划,每半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一次统计,检查读书笔记,公布学生阅读的书目做笔记的字数和完成读书计划的进度等。通过小组评议、班委会评议,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评价、建议和要求。据此评出每月课外阅读的先进分子,并将每一个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家长反馈。

3、对学以致用进行激励。心理学家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同样,阅读行为得到充分肯定,才能激起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会应用才体现了读书的真谛,体现了会读书、把书读活了,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篇4

【关键词】安徽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103-03

效度的高低是衡量语言测试的主要指标,效度指:一个测试能够测出预定要测量事物的程度,内容效度是指考试的题目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所要测量的目标。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内容效度研究方面内容呈多样化趋势,影响较大的有:杨惠中和weir对大学英语四六级从结构、内容、预期效度方面的研究;邹申对tem考试效度的历时研究等。

高考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部级教育考试之一,据笔者对文献检索,发现近几年关于安徽高考英语阅读测试内容效度的系统研究不多,所以此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语篇输入和读者预期回答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依据语言测试效度理论,结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说明等来验证其内容效度,旨在为今后的试题设计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一、内容效度验证依据和标准的建立

1.内容效度的验证依据。本文将依据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检验其内容效度。

(1)近三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安徽卷)、《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它们共同规定了高考英语阅读测试的考查内容、阅读的语篇特征。与以上三项的符合程度越高,其内容效度越好。

(2)语言学和语言测试中的有关阅读理论。这些理论解释了阅读及阅读测试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一个有良好阅读效度的阅读测试,也一定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3)关于阅读测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测试的研究成果。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经过长期的积淀,已经非常成熟、稳定。

2.内容效度标准的建立。在效度研究框架方面,Bachman等提出了测试任务特征框架,该框架把测试方法分为五个层面:测试环境、测试说明、测试输入信息、输入信息的预期回答、输入和回答的关系。这个框架的提出为其后各种测试的效度研究提供了方法依据。笔者在此任务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命题要求及受试者特点,将从语篇输入和受试者的预期回答两方面来研究,具体见下表1。

二、2012~2014安徽高考英语阅读内容效度实证分析

依据上述内容效度验证依据和标准,笔者对近三年安徽省高考英语试卷阅读部分的材料从题材、体裁、文章长度、阅读速率及阅读微技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验证。

1.文章题材。题材是文章所涉及的话题领域,在阅读测试中,输入的话题对考生的表现有很大的影响。阅读文章题材分布的得当与否不仅影响试题的偏颇性,而且关系到试题效度的高低。同时,《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教学大纲》要求读懂有关任务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和有关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等内容的材料以及简单的应用文。此外,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考生应该熟悉涉及社会、校园生活、科技、历史等24类话题。为此,笔者对近三年的阅读材料的题材做了统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首先,安徽省高考英语阅读材料文章题材涉及到人文、科技、生活、环保、中西文化等多方面话题,题材分布广泛。其次,选材贴近考生生活,如:2013年a篇关于生活中的习惯和建议,2014年a篇的智能机器人等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上的服务,兼具知识性和时代性。同时,题材的选择契合了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理念,不仅选取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材料,也选用了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文章,体现了语言学习的本质。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拓展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又了解了历史文化,实现了阅读测试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近三年安徽省高考英语阅读部分文章材料符合命题要求,题材深浅有度,安排较合理。

2.文章体裁。体裁涉及到篇章组织的文体特点,不同体裁的文章会对受试者的理解会产生影响。文章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纯粹的描写文非常少见。同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高中毕业生能够识别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及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因此,笔者将文体划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以下是笔者按此四类对高考阅读材料的体裁进行统计。

由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安徽省的高考英语阅读体裁主要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说明文所占的比例最大,较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其中,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比例比前几年的有所下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阅读技能教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说明文信息量较大,议论文论点鲜明,有利于考查学生的信息定位、推理判断能力及逻辑思辨能力。但是,近三年对应用文的考查非常薄弱,虽然说明文和记叙文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但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笔者认为,加强对应用文的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3.文章长度。阅读长度得当与否是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水平的英语考试对阅读材料长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并以此来考查学生不同的阅读技能。比如,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主要考查学生的速度和信息定位能力;而对于短小的文章,主要考查学生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文章长度即文章所包含的的总词数,这里我们按单词数来表征文章长度,同时除去了文章中所有汉语注释。下表是对近三年安徽高考英语阅读材料长度的统计。

《考试说明》对阅读量的要求做了明确的阐述,在2005~2008年说明中要求对所提供的文章长度不少于1000词,而自2009年新课改起考试说明规定阅读文章长度不少于1200词。按照五篇文章计算,每篇文章的阅读量至少应该控制在200~240词左右。此外,韩宝成提出阅读文章的单篇长度在200~500词以内比较恰当。据此对照表4,可以看出近三年的阅读部分总的阅读量大致在2000~2200之间,2013和2014年的阅读量基本持平,总体上来说阅读量有上升趋势。据笔者推断今后的高考英语阅读量应该是上升趋势,这也符合课程标准上对课外阅读量加大的要求。

4.阅读速度。阅读速度常被视为衡量阅读者阅读水平的参考性指数,在安徽省高考英语中,自2009年起,《考试说明》要求考生应在规定的35分钟内完成阅读量不少于1200词的文章。给定的35分钟包括阅读文章及回答问题的时间,按照杨惠中和weir给出的1U0.75的时间分配比例,可以得出阅读文章的时间为20分钟,而答题时间为15分钟。依据此时间分配,笔者分别通过计算得出近三年文章的阅读速度。结果如下:

从表5可以看出,文章阅读速度基本在60词/分钟至80词/分钟范围内,三年的平均文章阅读速度为71.3词/分钟。总体阅读速度基本上在50~70词/分钟之间,体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在阅读速度上,课程标准指出在文章生词率少于3%的情况下,基本阅读速度应达到50~70词/分钟。而较高要求应达到70~80词/分钟。可见近三年文章阅读速度是处在较高要求的水平上,总体阅读速度达到了基本要求。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笔者认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加强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5.阅读微技能分布。除了分析语篇内容,对阅读测试内容效度的验证要从读者的预期回答方面进行研究,这里的预期回答指得是学生处理阅读材料的微技能。杨惠中指出阅读测试内容效度的研究要考察连续几年试题是否覆盖了对全部或大部分阅读技能的考查。此外,《考试说明》明确列出了六种阅读微技能: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推断生词词义;做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对阅读微技能统计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试题的不同层次技能的分布特点,而且有助于优化和调控试题的内容效度。下面是笔者对近三年阅读微技能考点的统计,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的阅读理解试题总体上涵盖了《考试说明》中对阅读微技能的考查,其中对文章结构的考查很薄弱,近三年基本上没有考此类型的题目。而近些年对“理解具体信息”和“判断推理”两类技能的试题考查力度大大加强,占了整个试题的75%。其中判断推理”、“理解文章主旨要义”、“作者观点态度”题占56.6%。可见,阅读测试是以中等难度的试题为主体,兼顾对高难度试题的考查,基本符合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的命题思路。纵观近些年的高考英语阅读试题不难发现,理解文章具体细节信息题一直是独占鳌头,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迅速定位和正确理解信息的能力。同时,鉴于“判断推理”类题目量加大和对阅读能力要求的提高,笔者建议中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三、对阅读教学的反拨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得出近三年安徽省的高考英语阅读测试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从语篇输入和读者预期回答的角度对阅读测试进行效度研究也是行之有效的。虽然如此,笔者认为还有三点需要加以思考。

第一,阅读理解体裁需要完善。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英语的交际性和工具性日益突出,应用形式也越发丰富,因此,高考英语阅读测试应当适当增加对应用文的考查。纵观近些年的高考阅读材料,笔者发现以说明文最多,其次是议论文,而应用文则是凤毛麟角,因此,笔者建议今后可以适当增加应用文的篇幅,以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全面发展。

第二,注重语篇教学。据笔者了解到,现在很多中学都是把高考作为指挥棒,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考试,教师们上课的重点还是集中于语法和词汇的枯燥教学方式,因此造成了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由于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应该注重语篇教学,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

第三,拓宽英语学习渠道,丰富英语学习资源。基于高考阅读题材的广泛性、生活化和时代化,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向外延伸,教材不再是孤本,而只是英语学习的一个范本。教师有必要对教材材料进行全新地解读。另外,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如让学生阅读英语报刊、英文简写本经典小说,充分利用因特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测试与教学密不可分,本文对近三年安徽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内容效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并给出对阅读教学的建议,希望后来的广大研究者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以提高高考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Bachman,L.F.&palmer,a.Languagetestinginpractice[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weir,C.J.UnderstandingandDevelopingLanguagetests[m].LondonprenticeHall,1993.

[3]刘润清,韩宝成.外语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杨惠中,weir.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有效性

在新课标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地认识到: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文章的水平较低,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不够,思维的深度不够。课堂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在开拓思维方面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和“教”之间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合点。而现在的初中考试卷大量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考的是思维方法。由此看来,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丰富的阅读想象力,掌握阅读思维方法并能再次指导自己阅读分析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即阅读教学中,增强思维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除了学生要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教师还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点经验: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你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教师一一阅读,认真分析学生的建议,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的建议被教师采纳,学生就有了积极参与教学的动力。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教师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哪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三、大量阅读,着重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21世纪是信息时代,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会不会将决定一个人从社会获取信息的能力?我国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屏提出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同时,我国的教育正由原来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考试题中把考查阅读能力作为重点改革,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越来越被摆在一个突出的地位上加以关注和研究。那么,如何构建课外阅读基本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

1.分析课外阅读意义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渗透课外阅读的意义,使学生明白课外阅读对于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2.成立课外阅读小组

信息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同伴。因此,组织好阅读小组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3.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篇6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点滴体会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组织指导读写听说训练,使学生又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这个过程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这个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规律。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在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要求,请提出建议,越多越好。”从学生的建议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运用到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觉得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引发了学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的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地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

认读虽然简单,但也会受到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差异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积累阶段: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的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的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理解阶段: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评鉴阶段: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才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才能评鉴作品。小学阶段可以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做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学生的文斗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专心、自觉的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还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求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心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以和作者产生共鸣。

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篇7

针对文化建设,政府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保护文物。加快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倡导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与多年来新闻出版界及相关业界两会代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对于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2014年新闻出版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以及其他界别的两会代表又有哪些建言?他们又将引导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本刊编辑部针对这些提案议案,整理了十一个关键词,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之一: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不仅是一项文化教育工作,更是关乎一个国家文明富强,乃至始终保持蓬勃发展活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倡导全民阅读,这对全民阅读更加健康有效地发展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阅读立法

为阅读立法并不是中国人的首创,一些发达国家早就以立法的方式促进国民阅读。有的国家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特地颁布亲子阅读法,要求家长每天必须抽出一定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家长如若没拿出规定的陪读时间,就触犯了法律。

本届两会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作为第一提案人,40余位政协委员共同签名,联名提交《关于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提案》,对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提出四项具体建议:一是建议国务院建立全国全民阅读促进工作协调机制。二是推动建立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保障促进全民阅读所必需的设施建设、产品和服务提供、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组建。三是建立全民阅读促进保障制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鼓励和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政府购买补贴、税收优惠减免、奖励机制等方式使其成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构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四是推动全民阅读服务均衡发展。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进行全民阅读设施建设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保障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有特殊阅读需求的群体平等享有阅读权利。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关于将9月28日设立为“国家阅读节”的提案》中建议:将每年9月28日的孔子诞辰日设定为国家阅读节;围绕国家阅读节,多层动员,多管齐下,全年无休,全面推动全民阅读。

阅读指数

围绕全民阅读活动,近年来一些省市还开展了城市全民阅读状况调查,有效促进了全民阅读活动深入持续的开展。目前,全民阅读活动常常限于一些宣传、交流、捐赠图书等活动,而对于各地区全民阅读的现状和开展活动取得的实效,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评价,很不利于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提出《关于省区市开展全民阅读状况调查评价工作的建议》:①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小组做出部署,要求各省区直辖市把开展当地全民阅读状况调查评价工作列入当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经常性开展的专项工作。②各地全民阅读状况调查评价专项工作目前暂时以城市全民阅读状况调查评价为主要对象,待条件成熟后,可以扩大到农村。③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小组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城市全民阅读状况调查评价方案。④由于阅读专业性较强,可以由省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委托专门行业机构进行调查评价,也可以委托当地统计部门进行。⑤为了确保专项工作的经常性开展,建议各省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协调当地财政部门拨付专款用于此项调查评价工作。

关键词之二:图书馆建设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仅为每50万人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全国人均一年购书的经费也仅为0.5元,这两个数字证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人均占有率和人均购书量,仍处在贫穷国家的水平线上。依靠政府和文化部门单方面建设公共图书馆,目前无法满足公民的阅读需求,特别是一些农村和不发达地区,如果按照目前的公共图书馆发展计划,即使十年以后,我国多数公民仍然很难有机会就近进入公共图书馆阅读。

鉴于此,朱永新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提案》和《关于建立公共图书馆基础书目配备制度的提案》中建议:①建立国家公共图书馆(含大中小学图书馆和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基础书目配置制度。②组织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尽快启动公共图书馆基础书目的研制工作。③根据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分别研制不同数额的基础书目,供图书馆选择和配备图书。④每年对出版的新书进行遴选和增补书目的持续研究。⑤对于入选基础书目的优秀图书,图书馆应在日常工作中向读者予以持续推介。⑥对于入选基础书目的图书,进行严格的价格监控。⑦对特定人群的图书馆(室)进行相关的基础书目研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关于倡导和扶持文化名人、著名学者建立公益性个人图书馆的提案》建议:①国家和政府的文化部门将文化名人和著名学者建立个人公益性图书馆事项,列入政府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体系之中。②根据列入国家和政府扶植的文化名人和著名学者自愿建立公益图书馆的名单,再与地方文化部门商定是否在文化名人的家乡和生活的社区建设个人命名的公益性图书馆。③这样的图书馆建立起来后,由文化部门按国家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方式统一管理,政府每年可根据图书馆的规模和读者需求,补贴3万-5万元的新书购买费和图书馆基本建设费用,使图书馆更具公共性。④文化名人和著名学者一旦将图书捐出后,允许其本人在研究、工作时可以到所建图书馆阅读及提出合理的管理与更新建议,但产权归社会。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建议,加强文化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制定公共文化设施配置标准,特别是对每万人拥有的文化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等)最低数量进行规定,提高文化消费便利性。加快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争取早日实现市域范围内街道、镇的文化服务全覆盖。强化对重点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保障和考核,对于一些具有“城市名片”的文化基础设施,政府应予以优先扶持,引导文化项目建设资金向重点区域集中。

关键词之三: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所在,它只有通过传承才能实现自身根本价值。纵观现今中国社会,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却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缺失,如同笼罩在人们心灵的雾霾,将给整个民族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状态下,如何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成为我们关注的一大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普及传承到青少年中,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对此,她在《关于在全国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建议》中提出了四点建议:①政府组织文化、教育专家对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就阶段性的必修、选修分别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界定。②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专项事业经费。③对“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动画制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将已列入世界非遗保护的昆曲、国粹京剧、秦腔、黄梅戏、花鼓戏等地域性戏曲进行创造性地普及推广。④强化公共服务责任,通过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赛事等活动,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人们喜闻乐见、能够广泛参与的方式不断予以推广。

朱永新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他认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为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教育在其中的特殊使命。第二,系统研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以多种形式对师范院校的学生和相关学科教师进行培训。第三,注重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向全民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和家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之四:文化消费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多,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界定,文化消费主要指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扩大文化消费不仅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和实现国民幸福的重要手段。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建议应进一步促进文化消费。一是通过完善财政收支出制度及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手段,来调节不同群体间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民生问题,释放中低收入者文化消费能力。增加科技、教育、文化娱乐、信息等方面的投入,积极发展文化消费信贷,调动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的积极性,提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二是发挥电视、报纸、互联网的舆论引导功能,通过举办全民文化阅读、欣赏、体验、养成等活动,增强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意识。三是通过支持党报党刊免费赠阅,扩大农家书屋数量,调动各类文化机构开展“文化下乡”、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服务。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参与供给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委托、服务承包等多种方式,扶持社会组织成为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对企业为文化消费所作的新探索,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和宣传推介支持等措施,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关键词之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建议:一是完善和规范主管、主办制度。需要根据出版体制改革的需要,针对公益型事业单位和经营型出版企业确定不同的主管、主办体制。主管、主办单位与出版企业之间,除分别承担出版导向和文化品位的职责外,还应该明确它们之间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法定关系,使得出版企业的投资者能够按照投资额度享受有限权益并承担有限责任,经营者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成为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二是加快出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步伐。通过建立股份制公司的方式来完善出版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既可以解决出版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也可以推动解决部门所有、区域壁垒等瓶颈性问题。

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长效约束激励机制,王亚非提出《关于在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议》:①培育职业经理人的成长发展环境。②建立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③建立科学规范的职业经理人评价、认证机制。④规范职业经理人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⑤更加重视发挥优秀企业家的作用。

关键词之六:版权保护

我国版权侵权问题时有发生,业界几乎长期处于一种“民不举、官不究”的状态。这种漠视,如不加以重视,将在业界形成版权意识的集体缺失,最终损害的不仅仅是广大作者、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还有出版业本身,甚至会损害全民的版权意识、权利意识,乃至法治社会的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在其提案中呼吁开展“教辅侵权专项整顿治理行动”,并且建议,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会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新学期开学时应开展一次“教辅侵权专项整顿治理行动”,建立对教辅编写出版单位(包括与出版社合作的民营文化公司)对《著作权法》的执行情况的常态监督检查机制,并将其列入出版单位的年检核验范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在他的提案《将列入一档立法计划、赋予录音制作者广播权和表演权》中提到了两点:一是建议国务院法制办尽快将修改《著作权法》列入2014的一档立法计划,全面修订现行《著作权法》,从而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二是增加录音制作者广播权和表演权,从而增加录音制作者的收益,是目前著作权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之七:稿酬所得税征收

近些年,国家对文化产业非常重视,对出版业也给与了很多支持,如,2009年,国家降低了增值税先征后返的门槛,使出版社普遍受益;2013年,国家进一步扩大扶持范围,对图书零售、批发环节5年免征增值税。但对创作者,国家给予的支持并不多,起码在作者稿费的所得税征收上,国家的扶持力度并不大。

聂震宁、张抗抗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总编辑臧永清等再次就调整稿酬所得税问题提交提案或议案:①对于一些种类图书的稿酬,应该考虑免征所得税,如学术著作、科技著作、科普著作、艺术类著作等。②提高出版物稿酬所得税的起征点,将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调整到当地工资薪金的所得税起征点。③按照多收入多缴税的基本税收原则,建议稿酬的所得税征收税率也应该像工资和劳务收入那样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关键词之八:文化走出去

一个国家的强大,一方面取决于其能否及时了解和吸收世界上最新的先进科学与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取决于其能否及时把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通过最新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成果传播出去。

在传播中国科学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翻译上的“文化输出”任重道远,意义重大。朱永新提交《关于建立国家翻译院推动翻译事业发展的提案》,建议:①成立国家翻译院,便于统筹完成以下三大使命。一是将国外最新、最好的科技成果、人文社科方面的成果及时地引进来;二是把我国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文化产品有意识地及时翻译介绍出去;三是兼具翻译研究和培养翻译人才的功能。②提高翻译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今年的提案,是建议要更加及时、全面、准确地把党政文献翻译到国外去。这就涉及到翻译人才的问题,提高待遇是培养和保留翻译人才重中之重。翻译人才应该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稿费制度应该更加灵活,从事中译外,尤其是定稿这部分,应该提高他们的待遇,至少跟国际上相符。

关键词之九:大数据

我们处在一个大数据的时代,面对如此繁杂庞大的数据信息,如何认清其未来发展趋势及走向,如何正确合理使用和利用好这些数据,便显得尤为至关重要。

在大数据的利用上,全国人大代表、金山和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提出《关于加快实施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建议》:一是重视大数据人才培养、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研究;二是完善相关法规,推动政府部门等率先开放大数据;三是重视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尽快启动大数据产业的试点,建立大数据交易平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集团董事长奚国华也提到,互联网对传统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且影响刚开始。他提醒,信息流里的大数据、云计算必须引起更多注意。

在基础建设方面,全国政协委员、百度Ceo李彦宏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制订相关政策,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负责制订本地区实施方案,推动各学校将其教案、课件、试题等资料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免费公开、共享,鼓励来自非省会城市的优秀中小学校向社会共享教育资源;并通过专项经费、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完善学校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电子化教育资源制作的培训和服务支持,引导、鼓励学校和教师高质量开展教育资源公开上网工作等。

在信息安全方面,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认为互联网安全仍然很重要,建议制定《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条例》。针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亟待解决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联想Ceo杨元庆建议,应该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同时加强信息安全行业监管。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信息安全要将保护个人隐私纳入法制轨道的提案》中也提到,应制定统一的《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法》,强化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手段。

关键词之十:互联网监管

互联网虽在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是,当前互联网环境不容乐观,互联网色情、低俗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加强互联网监管,净化互联网环境,成为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长城在其提案中,分析了互联网低俗色情问题存在的三个原因,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申请加快立法进程。向全国人大提请加快网络立法进程,以法律的形式严厉打击互联网色情低俗,为青少年营造纯净健康的上网环境。二是明确治理标准。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修订,明确现阶段打击互联网色情低俗信息的法律依据,制定清晰的色情、低俗等判定标准并对外公布。三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和综合治理体系。将打击互联网色情低俗专项行动变成常态化,建立互联网长效监管机制。

无独有偶,郝振省在其《关于从严治理互联网色情低俗现象净化互联网环境的提案》中,也谈到了存在该问题的原因:一是为数不少的互联网企业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二是政府监管还没有到位,三是法律法规对色情低俗的规定不够明确。对此,他提出了四点建议来净化互联网:一是从严打击、以儆效尤,二是加快立法、明确标准;三是加强自律、公众监督,四是长效监管、综合治理。

关键词之十一:互联网金融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金融业务与移动通信终端的加速融合,尤其是以余额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平台异军突起,使互联网金融呈现出几何式爆增。互联网飞速发展下的互联网金融,未来又会呈现如何的发展态势,势必成为当前乃至未来我们应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认为,国家应尽快针对互联网金融特殊性,修改现有法规,制定新法规,以形成包容互联网金融的特定法规体系。建议通过从法律层面界定互联网金融,建立合适的行业准入门槛,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通过修正完善互联网金融配套法律体系,对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涉及的框架性、原则性内容进行细化立法,推进个人信息保护、征信、电子签名、电子票据等方面的立法;通过制定互联网金融相关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比如支付技术、客户识别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为网络金融平台运营商等参与者提供具体的规范引导。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整合或新设相关机构,形成既专业分工又统一协调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体系,以平衡创新与安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另外,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还提出了其他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提案,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在其《建议制订》的提案中认为,作为文化工程之重要内容的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不仅对促进我国教育科研、新闻出版、国计民生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对建立和传承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表现手段的科技文化知识体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发展创新民族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我们应当制订一部国务院行政法规,以立法形式促进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可以考虑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名词管理条例》。

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篇8

因此,新阅读研究所,作为新教育实验团队的组成部分,它的成立便是应运而生的了。

新教育实验改变教育的切入口是从改变教师做起的,试图通过改变教师来改变学生。而改变教师和改变学生,阅读,无疑是其重要的工具之一。而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之首便是“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师生阅读来改进教育生活,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作为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对阅读的作用十分重视,他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朱永新曾经感慨地说,哪怕最终实验失败了,而只在老师和学生的阅读方面确实有了推动,那也足够令人感到欣慰了。

因此,新阅读研究所,作为新教育实验团队的组成部分,它的成立便是应运而生的了。

新教育情系阅读,从书目研制出发

2010年8月,新阅读研究所成立。而新阅读研究所的成立是缘于新教育研究院将承担一项书目研究――中国小学生基础书目。这个书目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委托新教育研究院来进行研制的。

事实上,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团队一直关注书目的研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朱永新在担任苏州大学教务长时,有感于大学生阅读匮乏的现状,就曾在校内给学生开书目,进行阅读指导和监督评价。后来,中小学生和教师的阅读也引起了朱永新的关注。因此,他组织苏州大学的教授和全国的知名学者进行中小学生和教师阅读书目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在江苏教育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等陆续出版了《新世纪教育文库》。该文库由于光远、李政道、张中行、钱仲联等国内外著名院士、学者近四十人担任顾问,该文库的编选分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四个系列,每个系列一百种(其中重点推荐书目二十种)。直到2005年,经过征求意见,新教育实验团队最终将这四个书目修订完善,并向社会公布。这四个书目至今在全国各地的学校以及网络上仍然有较大影响,成为许多中小学开展书香校园建设的主要参考书目。

但是,随着实验的推进,一些问题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了实验老师的面前:我们能确保这些书籍是最优秀与最适宜的吗?对一个具体的儿童来说,他能够读什么书?一本《爱的教育》,真的能够适合1~6年级所有的学生吗?再进一步讲,许多孩子喜欢读的读物,它们真的适合孩子的成长吗?为了解决以上的种种问题,新教育实验自2006年拥有了自己的专职研发团队以后,开发的第一个项目便是“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项目。这个项目重视小学生阅读的阶梯性。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研究认为,在低年级(1至3年级)倡导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低幼儿童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在中年级(3至4年级),开始逐步从绘画中淡出,而加大文字阅读;结合讲故事,加大整本书的主题探讨,并开始进行历史故事与人物传记的阅读;在高年级(5至6年级),则主张共读方面以主题探讨为主,加大自由阅读的量,加入自然科学方面的阅读,将阅读与儿童文学创作相结合。为此,项目研究团队研发了一套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儿童文学书包(分低、中、高段三个书包共计36种图书),受到了老师、家长,特别是孩子们的普遍欢迎。

随着实验的深入,新教育研究中心团队将精力更多投入到新教育实验的课堂教学和学校文化等方面,而阅读研究就转到了新成立的新阅读研究所。

2010年8月,新阅读研究所成立,朱永新任名誉所长,邀请王林博士担任项目主持人。王林博士是国内第一批儿童文学博士,长期热心于儿童阅读推广。我们确定研究所的机构宗旨和使命:通过研究和推广阅读,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阅读;通过倡导阅读的核心价值观,推广新阅读理念和阅读方法,促进人们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高;通过阅读研究项目和公益活动,营造全民阅读之风,使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于是,新阅读研究开始上路了,在阅读研究与推广的道路上开始了自己的求索。

小学生书目,把最美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

新阅读研究所甫一成立,便迅速组织专家,组成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研制项目组,开始了长达近一年的小学生书目研制之旅。

应该说,研制书目从来都是不讨好的事,尤其是研制小学生的书目,况且还是基础书目,更让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们的小学生书目项目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的支持,也得到了陈一心家族基金会的资助。除了朱永新老师和研究所成员外,研制组还邀请了北师大著名儿童文学博导王泉根教授,北师大教授、科普作家吴岩博士,中国作家协会创研处处长、作家李东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科幻文学作家杨鹏,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和李怀源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王蕾老师,以及当当网副总裁、少儿图书主管王悦等。此外,项目还邀请众多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和作家等担任学术顾问和咨询专家,根据项目研制进展,还不断邀请基层一线教师来参与研制。

项目启动之初,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该以什么样的阅读价值观、选书标准来给小学生制定基础书目呢?项目研制组为此不断地开会研讨。

可以说,在整个研制过程中,我们的阅读价值和选书原则不断地经过调整和完善,而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也就是书目成熟的过程。

我们非常关注作品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价值问题是我们研制书目的出发点之一。“真”、“菩”、“美”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最简练、最基本的价值。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是具有普遍性的人类基本价值,是每个民族在生活实践中的基本度量衡,也是每个人成长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的“立人”之本。而我们的小学生书目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文学类、科学类、人文类。我们认为,科学、人文和文学作品恰恰是表现“真”、“善”、“美”的有效文本形式。文学类成果和作品更多地凸显人们求“美”取悦的方面;科学类成果和作品更多地凸显人们求“真”知本的方面;人文类成果和作品更多地凸显人们求“善”得仁的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八个价值领域,分别为: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历史、人与未来。这关系,分别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家庭观、群己观、国族观、自然观、国际观、历史观和宗教观。

研制组还最终拿出了一个推荐书目的基本原则,注重围绕我们的阅读“核心价值”展开研制,要求推荐时对题材、体裁、国别、出版时间、出版社等均不做限制。但最终呈现的书目应当综合考虑图画书与文字书、中外、文学与科普、题材与体裁、经典与流行等要素。同时,还要求,

对于三年内出版的原创图书一般暂不推荐。

我们确定,这个书目将按小学低(1~2年级)、中(3~4年级)、高(5~6年级)三个学段推荐,每个学段推荐基础阅读书目10本,最后形成30本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另外推荐70本的阅读书目,供小学生选择阅读。

在研制过程中,项目组的专家们常常会因为一本书而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通过研制组内群发电子邮件打笔墨“官司”,甚至研制组成员中有作家相约要到咖啡馆辩论“对决”,比如对《安德的游戏》、《三字经》、《弟子规》等书的内容或是否入选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辩论。特别是《三字经》、《弟子规》等书的入选,最终还要靠朱永新老师作为总主持人拍板敲定。

书目项目组参考了众多国内外的图书奖书单,项目组成员甚至还到图书馆和书店去浏览查找图书。项目组还购书在北京、山东、河南等省份10所城市和农村学校的6000名学生、老师和家长进行试读和问卷调查。同时,还在腾讯网、“教育在线”网站就大书目进行网络海选调查投票,获得了10万个有效的调查数据,对书目研制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最后,还开了几次专家咨询会。终于在2011年4月23日赶在国际阅读日来临前公布于众了。同时,我们还发放了书目手册。书目公布后,项目组起初还心有惴惴,但是,小学生书目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央视还做了几次报道,这才让专家们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即使这样,我们的项目也决定每隔一定时期,还要进行修订。书目颁布出来了,项目并没有结束,还要进行书目图书的教学设计和课堂阅读教学光盘的拍摄,还要出版书目指导手册,还要对农村学校特别是西部农村学校捐献图书和教学光盘,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们最美好的童年。

新阅读,继续在宽广的田野上耕耘

其实,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项目,只是新阅读研究所书目项目中的一个,是我们理想中要完成的“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中的第一个。

在我们的计划里,还将有幼儿书目、初中生书目、高中生书目、大学生书目、教师书目、父母书目、企业家书目、公务员书目、中国人基础书目等9个书目尚待研发。

小学生书目后,2011年8月,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开始启动,项目主持专家仍为王林博士。与此同时,新阅读研究所邀请著名教育管理专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主持研制的中国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高中生基础阅读书目,以及邀请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大春教授主持研制的中国公务员基础阅读书目,邀请著名青年企业家、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赵民先生主持研制的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项目等,也都一一正式启动了。

接下来,还将有中国教师基础阅读书目即将启动。而2012年,还将启动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项目研制。而书目最后一个项目则是在其它书目都完成后,将由朱永新老师担纲主持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这样,我们就将有了一整套的作为中国人应该阅读的图书书目系统。

当然,我们对书目主持专家说,不管哪个书目,可以等到研制成熟了再推出来,不必去着急赶时间,2012年,我们只要能推出1~2个书目就可以了。

新阅读研究所除了研制书目,其实,还有一些重要工作内容。

比如,作为阅读研究机构,我们非常关注关于阅读的调查研究和提出政策建议,以推动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阅读问题。2011年全国两会上,新阅读研究所配合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教授,参与研究完成了《关于建立国家基础阅读书目的建议》、《关于倡议将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作为“国家阅读节”的建议》、《关于扶持和发展基层图书馆,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的建议》、《关于切实加强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建议》等提案,并提交全国大人会议。

比如,我们还与出版社合作,进行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方面的研究;还与出版社合作编选、翻译、出版“新阅读文库”。

比如,我们将成立新阅读基金,以推进书目研究、亲子共读项目实践等。

更为可喜的是,2011年11月,新阅读研究所还成立了新教育亲子阅读研究中心,由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担任负责人,开始实施新教育萤火虫家校共建亲子共读项目。项目将在全国十大城市设立分站举行大型阅读推广活动。

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篇9

关键词:教师知识体系的建立;名著阅读兴趣;分层教学;摘抄积累;影视作品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如下:“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如: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升入初中以来,学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而且还要从有限的休息时间中抽出一部分用于课外阅读,况且这一举动有时还不能得到部分家长的认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在教学中针对名著阅读我尝试过以下几种做法,现与各位共同分享。

一、教师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名著阅读教学走捷径

教师全面、整体的名著知识结构的构建至关重要。它决定教师认知的高度、知识延伸的宽度,同时也决定学生了解名著知识的深度和名著阅读兴趣的浓度,还将影响到学生喜爱名著的程度、阅读名著的速度。教师对必读书目了然于心,自会在课堂内外熟练驾驭名著考点,按部就班的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共同阅读、共同成长。

二、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名著阅读见成效

1.趣味导入教学,将名著中的细节或精彩片段作为普通阅读教学的导入部分,先将学生走进名著的“胃口”打开。如教学《丑小鸭》《香菱学诗》《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孤独之旅》等篇目时可摘取相关情节中引人入胜的部分导入在课堂上设置悬念,吸引学生课下去读更多的相关篇章。

2.课前趣谈名著(形式如表演、朗读、对话、背诵、印发知识点问卷、抽签讲故事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本册教学任务中的名著篇目随机安排,目的在于让学生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自主完成名著篇目的阅读,实现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还能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下深刻体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作品主题,这些独特的个人体验也将助推语文课堂迸射出奇妙的思想火花。可谓是知识在于积累,兴趣在于培养,能力待于提高,功夫全在平时。

三、分层、分阶段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有助于名著阅读做到“少食多餐”

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余力精心阅读,教师就要指引他们进行合理的名著读,并读出自己的见解、感悟和乐趣。每册必读的书目可合理的分配在18个教学周中,每月利用一节课进行读书交流,既能促进学生总结阅读中的收获与感悟,还能帮助读书进度慢的同学加快阅读速度。读书交流既是对某一阶段名著阅读的总结,也是新的名著篇章阅读的开始。针对阅读速度快的同学教师还可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方面的书、励志方面的书。如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或阅读三毛、余秋雨、林清玄等作家的散文。名著的学习不能等,不能攒,不能靠,不能丢,这就迫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规划时间,分配学习名著的时间。

四、摘抄应日月积累,有助于名著阅读“消化吸收”

1.摘抄喜欢的句段。文学作品中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共通之处应慢慢品味,阅读课上也可让学生反复诵读或一月交换一次摘抄本阅读,相互学习加强生生间的阅读交流。

2.摘抄经典的句段。某些文学作品之所以经典,自有其中的奥秘与魅力,理应抄下用一生去体味。

3、摘抄生动的细节描写。这个细节描写的内容或喜或悲,或大或小,或简或繁,或美或丑,或真或假,或短或长……这其中自有可以学习借鉴之处。

4.摘抄景物描写的句段。看景不若听景,听景不如读景,读景不如写景。怎样才能将满眼的风光汇于笔下,需要功夫,这功夫在乎平时的积累和思考。集思广益,终有一获。文见百家之长,将百家之景汇于心中,自有一杆秤衡量眼中的风景该如何下笔,从何处落笔。

五、影视作品,有助于名著阅读画上感叹号

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建议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缺失建议

引言

英语阅读能力是学习英语中必须培养的技能之一,要求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养成阅读习惯且成功运用阅读策略,最终实现阅读目标,发展阅读能力。但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是对文本进行分析,忽视了对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教学,造成学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指导的欠缺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指导建议。

一、初中生特点

初中生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个是性格特点,一个是学习特点。从性格特点上进行分析,初中生处在幼稚与成熟的交替阶段,所以也是依赖性、独立性、自觉性的矛盾时间。所以整体认识能力相对较差,个性倾向不断发展,趋于不稳定阶段,所以家长的关怀以及教师的指导对于初中生的自我修养以及学习问题具有直接影响。从学习特点上来说,初中生刚刚跨过小学,对于中学的学习以及生活均处于好奇阶段,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厌学、逃学等问题;部分学生还会因为不断地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高,从而丧失信心的情况。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其需要教师――新的大家长对其学习上进行指导,并帮助其进行合理安排。

二、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缺失

就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来看,教师的指导方法缺失没有针对性,所以学生根本无法集中课堂注意力,具体总结阅读教学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Skimming,然后综合文章研究的内容对学生设定相关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一系列阅读,当然阅读的方式完全是学生自己选择,有的选择大声朗读,有的选择笑声阅读,有的还会默读,有的学生完全在假装阅读。其次,教师会在课堂中间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例what’sthemainideaofthetext?。每一位英语教师为学生上课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学好英语,所以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借助多媒体视频或者音频软件,来让学生了解阅读课文时候的读音以及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等等,但是往往这一类方法都会干扰学生,学生无法成功进行语言表达。最后,问题阅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为学生提前设定问题,在学生快读阅读完的前提下进行提问。很显然,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将过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了自学,而每一个学生其本身知识构成能力,所以想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完成阅读工作,无疑浪费了阅读速度较快学生的时间,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三、初中英语阅读指导对策

在对初中生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力等情况,确保指导对策能够适用于每一类中学生。

1.进行针对性指导。针对性指导需要对英语教师提出建议,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前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这样做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延伸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总结、学习、再总结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课文内容的阅读――学生发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内容阅读――教师准确表达文章叙述内容――总结与学生发言中的相似点,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很显然,在教师完成整个文章的阅读以及讲解工作之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为明确的对象以及学习目标,今后在针对性的环境下,不但能够产生阅读的兴趣,还会强化阅读能力。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在进行策略指导中不要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我们知道学生的兴趣以及自由发挥有利于思维的养成,但是相对于高中生或者大学生而言,初中生还处在创建学习结构的初级阶段,其学习结构创建的良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

2.技巧性指导。

首先,要推断词义。所谓推断词义,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对某一个陌生单词进行推断和理解。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来进行词义推断。

其次,略读。初中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短,所以其在略读上有明显的不足,要求教师去引导学生学会略读,只有学会略读学生才能了解文章所要表述的大致内容,对于后期学习有积极意义。

最后,明确主旨。教师要在综合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接受程度等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主旨的充分理解。

四、结语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需要教师本身的锻炼与提升,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情况动态选择,选择适合课堂教学发展的策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另外,要从生活上关注中学生的发展,合理的关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冬兰,黄雪祥.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的缺失及建议[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9,11(3):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