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十篇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十篇

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0:19

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篇1

为了加快在审项目进度,全面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工作,围绕市审计局和区政府2013年度考核工作目标,经研究提出如下意见:

一、突出审计重点。各项目主审要把隐蔽工程、变更签证、材料报验、现场勘察、材料单价和定额组价等内容作为审计重点,注重发现问题和案件线索,努力提高项目审计质量。

二、提高审计效率。各主审按照制定的审计实施方案倒排时间节点,加强与协审人员联系和沟通,检查其审计工作底稿,督促项目审计进度。同时要求各主审积极主动转化审计成果,创新创优审计项目,将审计信息任务落实到每个在审项目之中。主审对各自负责的优秀项目要收集完善资料,同时排出优秀项目整理时间节点。

三、加强督查会办。分管局长按照审计方案要求,每周召开例会,研究会办问题,督促检查节点进度完成情况,协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审计中存在的关健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各街道办事处,区各委办局,区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资源管理难题,落实共同责任机制,不断总结探索制定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及省、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把创建活动作为促进资源利用结构调整进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发挥资源节约集约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中的作用,探索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使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和全社会的共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工作目标

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保红线为主要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创建活动指标标准体系,深入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健全完善基本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有效保护耕地,建立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按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指标标准体系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建设、管理制度执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管理等考核标准为抓手,顺利完成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工作各项任务。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2年3月)。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创建活动指标体系,召开创建活动动员会,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营造活动氛围。

(二)推进阶段(2012年4月一9月)。按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指标标准体系,逐项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体措施,全面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用途管制,严格用地指标,重点抓批前、批中、批后监管,确保达到省、市创建活动考核指标标准要求。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0月一12月)。对照省、市考核指标标准,逐项进行自测自评,及时整改和完善不足之处,形成创建活动书面总结材料,上报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做好迎检准备和建章立制等巩固完善提高工作,并长期坚持。

四、工作任务

(一)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标准体系。结合我区实际,坚持科学合理安排年度计划和用地指标,重点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公益事业项目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新型产业。

(二)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执行规划就是执法”的高度,强化规划的法律效力,坚决贯彻执行,确保所有用地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认真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规、政策和部、省推进节约集约各项决策部署的同时,建立健全土地审批集体会审、现场勘察、预审评价、实地放样、跟踪督查、全程监控等管理制度,确保资源节约集约落到实处。

(四)强化节约集约工作措施。一是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按照区、街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要求,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及时发现、制止乱占耕地行为,个别重点项目确需占用部分耕地的,依法报批后坚决落实先补后占;每季度开展一次核查和通报,对耕地监护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实施问责。二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项目选址、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容积率、投入及产出等准入评审,把好项目供地前预审关、供地环节关、批后监管关,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对一些闲置、濒临倒闭、产业转移等企业和用地,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异地置换、协议收购等一系列措施,积极盘活低效利用土地,引进新的项目或调整土地用途,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集聚区内大力兴建标准厂房,引导中小项目向标准厂房集中,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三是切实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落实区、街办、居委会三级日常巡查监管和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现、制止、报告、拆除责任制,对典型违法用地组织开展综合执法,使土地违法行为制止率达100%,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秩序进一步规范。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街办、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节约集约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把创建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要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以创建活动为契机,研究探索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将科学发展的理念贯彻好、落实好、实践好。

(二)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创建活动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组建创建活动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各街办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辖区的创建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以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为契机,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协调解决创建节约集约模范区工作中的重大政策问题。

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集约用地,思想导向,挖潜增能,评估考核。

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土地要素支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用地需求日益强劲,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破解用地难题、全力保障发展成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仪陇县立足西部地域特点,积极创新用地模式,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着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走出了一条统筹资源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

1、开展多层宣教,在节地思想上形成正确导向

始终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积极把节约集约用地上升为政府行为。

1.1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每年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并成立了节约集约用地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具体问题,落实工作措施,有力地推进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

1.2科学制定规划。结合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基本农田永久性划定工程,组织国土、住建、发改等部门深入全县各乡镇,集中开展闲置土地专项清理,全面摸清土地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挖掘土地潜能推进节地改造实施方案》,明确了节约集约用地方向,有力地促进了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的开发利用。

1.3广泛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通过新闻网、有线电视等媒体,宣传普及节约集约用地知识,报道先进经验,积极鼓励各行各业节约集约用地。近年来,全县共开展电视专题讲座1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18000余本,举办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训班20余期,全县节约集约用地的氛围日益浓厚。

2、积极挖潜增能,在节地方式上寻求有效突破

根据全县土地利用现状,把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容扩能、提高工业集中区用地强度作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点。

2.1优化城镇布局,高起点推进“三旧”改造,着力构建挖潜增能节地模式。按照“政府主导拆迁安置、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公开进行土地拍卖”的运行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旧城、旧场、旧厂改造。2006年以来,先后对全县510户危旧民房进行了拆迁和还建,对破产倒闭的原二道丝厂、金城畜产品加工厂等9宗土地进行了收储,腾出建设用地50多公顷,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房建设,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深得社会各界好评。

2.2发挥丘区优势,高标准开展土地整理,着力构建新农村建设节地模式。针对仪陇浅丘地貌、旱坡地多的特点,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挂钩项目和“金土地”工程,积极推进缓坡地和两季田改造,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提高了耕地质量。2006年以来,全县组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32个,建设总规模5300余公顷,新增耕地2700多公顷。深入开展农村宅基地和林盘地复垦开发整理,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全县新建村民聚居点59个,移迁居民1470余户,整合园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后,全县增加农用地23.5公顷。

2.3统筹推进发展,高规格实施还房安置,着力构建公寓式安置节地模式。科学统筹城市发展与节约用地,把被征地农民安置纳入城市规划,采取公寓式安置模式,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高层安置住宅楼,集约利用生活用地,有力地拓展了城市建设用地空间,破解了城市发展用地瓶颈。2005年县城搬迁以来,全县已修建了解放、跃进、大东、仁和等农民高层公寓式安置区8个,安置还房面积近72万m2,节约建设用地93公顷。

2.4提升防洪功能,高质量建设河滩堤坝,着力构建防灾固土节地模式。坚持防灾与造地、固土与造林统筹推进,先后投资7794万元,修建了总长达5.18公里的新政嘉陵江防洪堤。采取“填土移沙、阔道增流”等方式,积极开发河滩湿地,新增城市建设用地31公顷,实现土地开发利用效益9300余万元。加强河道水土流失整治,投资近450万元对五棚萧水河等实行引渠分流,培植防护林带,保护了沿岸数千亩农田免遭洪水侵袭和水土流失。

2.5加大投资强度,高效能提升用地水平,着力构建标准厂房节地模式。严格产业园区准入‘门槛’,采取鼓励建设标准厂房,严格审定项目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工业用地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以来,县工业集中区修建了面积达5.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进了意龙纺织、中味食品等51家企业,投资强度平均达到1200万元/公顷,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3、严格绩效评估,在节地考核上强化工作举措

把严格土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主线,加强过程监管、严格逗硬考核,突出政策和利益引导,形成节约集约用地倒逼机制。

3.1狠抓节地绩效考核。建立各行业节约集约用地评估机制,定期组织监察、国土、住建、审计等部门从利用强度、利用结构、投入产出、资源消耗等四个方面,对各乡镇、工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状况展开调查考核,并按照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综合评价,对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较差的给予责令整改、限期退出或缩减用地指标的处罚。

3.2狠抓国土执法监察。建立健全国土执法监察网络,形成县、乡、村、社四级联动机制,开通12336投诉电话,设置网上举报平台,不断延伸动态巡查触角,严厉打击未批先用、批少占多等土地违法违规行为。2006年以来,全县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发案率连续低于15%,立案查处率、依法拆除复耕率、责任落实到位率均达到了100%,顺利通过了国土资源部卫片执法检查。

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篇3

*年,各地区、各部门、有关新闻单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30号,以下简称《通知》)和国务院召开的全社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具体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年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对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党的*大、*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发改环资[*]793号)和《关于全国资源节约活动的宣传报道方案》的要求,现就*年资源系列宣传的有关部门事项通知如下:

一、宣传主题

*年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二、重点内容

(一)广泛深入宣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和即将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积极宣传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做法;宣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突出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要求和主要措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有效宣传,进一步提高公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觉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集中力量开展“资源节约行”活动。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力度较大的“资源节约行”活动,一是集中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先进典型;二是揭露和曝光那些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三是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为构建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树立节约型社会观念,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资源节约行”宣传活动,要紧紧抓住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采访和深入报道,特别要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各种行为和现象展开批评,对严重的典型案例子以“曝光”;对在“资源节约专项检查”中被要求限期整改的情况和进展实施跟踪和监督;对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督导。务求实效,使“资源节约行”宣传活动形成特色,形成声势,形成品牌。

(三)加强对企业、机关、学校和社区开展突出各具特色的专项宣传的指导。要根据不同单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以促进企业依法节约资源,促进公众从自身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方土,形成全民参与资源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的集中宣传。紧紧围绕*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用电、用水紧张状况,突出宣传节电、节水。在夏季、冬季用电高峰期,突出节约用电的宣传;在枯水季节和缺水地区,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促进全社会节电、节水,为缓解资源瓶颈约束做出积极贡献。结合世界水日(3月)、全国城市节水周(5月)、全国土地日(6月)、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10月)等活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的资源节约专题活动,做好相关新闻报道和宣传。对过度包装问题进行“曝光”报道。

(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和联合印发的《关于*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192号)精神,认真组织好今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动员和发挥广大学生、职工、共青团员和妇女在节约资源能源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有效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

(二)精心组织。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把做好资源节约系列宣传列入工作重点,协调指导做好宣传工作。各地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题,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以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好相关活动。

(三)合理安排。新闻单位要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根据媒体自身特点和受众特点做好新闻宣传。各新闻单位要按照《关于全国资源节约活动的宣传报道方案》(以下简称《宣传报道方案》)的要求,高度重视资源节约活动的宣传,切实把资源节约活动宣传报道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内容;科学制定近期宣传方案和中长期宣传报道计划,协同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宣传报道意见和具体安排,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周密部署,认真组织,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搞好资源节约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要选派身体素质好、工作作风正、业务能力强的记者参加“资源节约行”等采访活动,并在播出时间和刊发栏目(版面)上做好安排。

(四)有机结合。一是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既要通过宣传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发挥正面宣传的引导作用。又要大胆地揭露、曝光和批评资源节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形成舆论监督声势,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二是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重点宣传与普及宣传相结合,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节约宣传活动,并根据不同新闻媒体的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在电视、广播等视听媒体的重要时段,开辟资源节约专题报道和相关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等媒体的重要版面,开辟资源节约专门栏目、专题报道和专版,进行集中和系列的宣传报道,营造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

四、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发改委〔*〕793号),全国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主办,国务院有关部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等单位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负责全国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组织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策划系列宣传活动的整体方案,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具体落实,加强协调指导。负责指导新闻宣传,把握舆论导向,协调指导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组织协调各级新闻宣传部门和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宣传活动。

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篇4

【关键词】企业节约之道效益最大化

在今天激烈竞争的时代,每个企业都不得不在分厘必争中生存,“小气”是节省,“抠门”就会多赚钱。视节约为利润之源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多效益。企业要自觉承担起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不断强化资源成本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把创建节约型企业、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科学决策――避免全局性的浪费

决策节约是影响全局性的关键节约,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风险,任何一项企业决策,都关联者企业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投入,决策一旦失误,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抓住决策龙头,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便是对企业最大的节约。

如何正确的决策提高竞争力,企业可以几个遵循:一是效益原则。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因此制定决策方案时,要考虑用同样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二是信息原则。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层出不穷,市场情况变化不定。如果信息不灵,反应迟钝,就难以做出正确决策,难以保证与决策有关的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三是面向市场原则:在科学决策中,一定结合市场实际出发,从消费者的需求着手,把有限的资源用到能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的点上,把握市场规律,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决策,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实施决策;四是可行性原则:可行方案拟定是决策的关键。要保证决策可行,就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客观实际,使决策方案建立在对资源条件,组织保证和风险程度有充分估计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人力、资金、设备、动力、原料、技术、时间、市场、管理等各个因素。

如何运用正确的决策方法:一是确定目标。确定企业一年、三年、五年或十年的发展目标,以企业的中、长期目标来确定企业的战略决策的实质内容,以企业的短期发展目标来确定企业的战术决策,并把战术决策和战略决策方向、战略决策的内容、战略决策的方法结合起来,所以的决策都应该坚定不移地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展开,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二是收集信息和预测。制定决策方案必须了解决策事例的未来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收集与决策有关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预测的结果可以作为决策的依据;三是评价选定最佳方案。要根据决策目标确定的评价标准和各种指标,衡量经济上是否合算,技术上是否合理,时间上是否合适等等。同时还要审定方案中各项措施将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什么影响,是否符合现行法律和政策,最后将几个方案列出来比较确定最佳实施方案;四是制定具体措施执行方案。确定了最佳方案后,还必须不失时机地制定具体措施以尽可能快而准确地保证方案落实;五是跟踪检查。及时反馈和调整。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需要不断收集信息数据,一旦发现有偏离目标的苗头,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或调整方案。

二、生产节约――控制企业最核心的成本支出

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将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在企业预定的水平上,建立一个充满弹性的成本控制系统、掌握成本费用控制的关键点,使企业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规划与控制。

第一,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是预期成本费用应该控制的水平及控制标准。制定成本费用的控制目标,关系到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有效性。可供企业选择的成本费用的控制标准有全面预算、目标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等。一般来说,全面预算可以涵盖其他控制标准,其他标准可以作为全面预算中的部分标准,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以预算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协调企业经济资源的配置和部门之间的关系、考核各责任主体的经济责任、控制生产经营活动。但是预算的编制及实施费时费力,如果企业规模较小,也可以采用其他控制标准。具体采用的标准,应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第二,成本费用控制中的组织:是为实现控制目标,利用工作流程及组织系统等形式,是对企业成本费用控制过程所进行的指挥、协调等工作的统称。成本控制能否实现控制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控制过程的组织工作的合理性。组织工作涉及到谁来组织、怎样组织的问题,有效进行成本费用控制过程的组织。一是可以建立以总会计师为核心、有关生产经营主管参与的成本控制组织系统;二是正确确定成本控制中有关部门的责任,企业应在区分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的基础上,本着谁是责任主体谁负责的原则,将成本控制的责任予以分解,确定各项成本费用的责任归属;三是成本费用控制的动力导向应以激励为主,现代控制是强调业绩与报酬挂钩的激励性控制。在成本控制中,体现激励性导向,要求企业正确确定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及奖惩措施;四是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比如合理确定流动资产的配置量,防止造成资金的浪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的“专家”作用等等;五是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对责任主体的绩效进行正确的评价,并有效地扼制浪费性的支出。

第三,责任评价:是根据责任主体的控制标准及实际资料,对责任主体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认定、分析、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在成本费用控制中,责任评价关系到责任主体的业绩认定及由此而带来的利益,也关系到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激励与约束的有效性进而关系到成本费用控制动力机制的作用程度。

三、节约采购成本――建立第二利润中心

采购是企业最大的支出和成本投入之一,它对企业收益和成本支出影响巨大,如果节约从源头抓起的话,那么企业就必须向采购索要利润。

在拟定采购策略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形态,也就是一次性的采购还是持续性采购,持续性采购对成本分析的要求远远高于一次性采购,如果采购的形态有所改变,那么策略也必须跟着调整,但一次性采购的金额如果相当庞大,也不可忽视其成本接生的效能;二是年需求量与年采购量。年需求量与年采购量各自为多少,这关系到与供应商议价时,能否得到较好的议价优势;三是产品所处生命周期。采购量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所经历阶段有直接的关系,产品的导入期、成长到成熟期,采购量会逐渐放大,直到衰退期出现,才会逐步缩小。

采购节约成本方法可以有以下方面:一是“采购专家”,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国际采购专家、瑞士籍的阿尔特丁。盖瑟尔在《采购与利润》一书中这样描述:“采购者应对生产成本的一半负责。因此,公司的成功明显地受到了采购者在工作表现、发展潜力、谈判技巧、创造力、协同工作能力已经在商业过程中积极配合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采购专家不但了解产品的来龙去脉,更知道整体和个别服务成本,有时候,他们对于产品的各种生产元素和整体运做的了解,比供应商本身更深。由于熟悉供应商的运作方式和工作流程,所以采购专家可以将供应商的价格压至最低。很明显,花较低的代价聘请采购专家对企业进行监管,从而大副降低采购成本,对企业来说是一项值得投资的事情。二是实现双赢,与供货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实现双赢获取组大利润。可以不断开发供货商,较理想的状态采取鲶鱼效应,不断开发新的、更有威胁供货商,它像鲶鱼激活沙丁鱼一样,在供应商之间营造彼此的竞争氛围,一般而言,主要商品、材料的供应商应有5家以上,而且每年至少再发展一家,不拘泥于本地,可以省外的、国外的,一句话要发展优秀供应商;另外培养专业厂商,在特别激烈的竞争社会中,想什么都赚,到头来什么也赚不到,而培养专业厂商,把企业没有精力或做不好的事交给他们去做,反而能节省企业的投资和资本,又能保证高品质;三是集中采购,采购规模优势更大化。比如海尔集团提出:“大订单、大客户、大市场、大资源”的集中采购策略。海尔集团众多产品都要使用的部件,为了做到集中采购,采购部门和产品部门通力合作,对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产品所用到的电缆进行了统一的重新设计,能够标准化的标准化,能采用通用部件的尽量用通同用部件。通过这些措施,海尔集团所采购的电缆由原来的几百种减少为几十种。采购产品种类减少了,采取集中采购,仅此一项,使得他们在电缆采购上节约了大概20%。四是联合采购,可以使中小企业联合抵御风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话听起来有些残忍,但众多中小企业管理者比较认同。在采购价格问题上,小企业的确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众多的中小企业在控制采购成本上无路可走。比如,跨企业的联合采购就不失为一种降低成本的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可以考虑组织或加入采购联盟。中小企业如果在原材料采购上联合起来,就可以增加防范风险的能力。一来多家企业联合采购,集小订单成大订单,增强集体的谈判实力,获取采购规模优势,争得和大企业一样的“江湖地位”;二来联合采购的对象是原材料生产企业,这样就可以摆脱商的转手成本,通过直接与制造商交易,减少中间层次,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和保障产品质量。五是提高产品附加值。通常越是产品附加值高的生产环节,对原材料涨价的态度都比较平和。越是原材料成本占的比例高,产品附加值越小,企业对原材料涨价越在乎。要增加产品附加值,一个是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一个是增加产品的品牌附加值。比如伊莱克斯的一款新型智能吸尘器,售价高达13600元。后来经专家估算,这款智能吸尘器的原材料成本价格约为300元,还不及最终售价的零头,有了那么高的利润空间,成本增加多少都不怕。产品品牌附加值增加,主要是做到“差异化”。企业同质化经营,是造成供需矛盾的结构性原因,而供大于求又造成了终端消费产品只能实行低价策略,唯一的途径还是要实行差异化的产品战略。无论采取何种措施来消化成本增加的影响,都不意味着这些措施仅仅是解决供应成本涨价的问题,恰恰相反,对任何有进取精神的企业来说,成本最小化、销售最大、效率最高,都是一个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节约型社会中,要创建节约型企业,开源与节流就如同企业的两条腿,企业买出更多的产品,省下更多的成本,才能稳步前进,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商战与经济危机立于不败之地,求得新一轮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实现最大利润。

【参考文献】

[1]侯书生、马露:节约=创造利润[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

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篇5

土地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土地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火力发电厂厂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对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节地措施

土地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土地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也是节约资源的重要一环。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复杂,厂区设施繁多,是工业用地大户,在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中“节约集约用地”带来的不仅仅是投资方的经济效益,更有深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如何在满足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工艺流程合理顺畅的前提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是在总平面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火力发电厂厂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今后的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从源头入手,减少厂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1.1采用模块化设计,优化主要工艺系统,合理压缩各车间占地面积

电厂是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各车间、各模块是组构电厂的基石,因而,优化主要工艺系统,合理压缩各车间、各模块占地面积是减少厂区用地的源头工作。如某2×660mw燃煤电厂,在设计中采用集约化布置压缩主厂房纵横向尺寸,优化后的汽机房长度为127.2m,a列柱至烟囱中心线的距离为184.00m,较常规方案减少约28.8%。

1.2采用占地省的新工艺,减少厂区用地

在总平面布置中,本着优化原则,采用占地省的工艺和方案,从而达到减少厂区用地的目的。如某2×660mw燃煤电厂设计中,全厂集中配置空压机房,将各专业空气供应系统的各行其道,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锅炉房联合布置;采用多水合一的方案,将化学的锅炉补给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水工的公用水泵房及水池等水处理设施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新方案和工艺都具备用地省、安全可靠的特点,不仅大大节约了厂区用地,同时也较小了厂区管线长度,有利于电厂运行。

1.3建筑物联合布置

在生产允许、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可尽量减少建、构筑物数量并将性质和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建、构筑物进行合并联合,以减少厂区用地面积。在工程实践中,功能相近的建筑如材料库及检修间、循环浆液泵房及氧化风机房、消防车库与汽车库等往往联合布置,节约了厂区用地。

2合理确定建构筑物间距,提高厂区建筑系数

厂区建筑系数和利用系数是衡量总平面设计合理性和紧凑性的重要指标。在满足生产、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合理确定建构筑物间距,提高厂区建筑系数是厂区节约用地的一个重要方面。厂区建构筑物间距的确定受许多使用要求和规范的影响。

2.1防火间距的要求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厂区建构筑物由于其耐火等级、火灾危险等级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防火间距要求。厂区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一般为10~18m,随着建筑物耐火等级的降低和火灾危险性等级的提高,防火间距不断增加。厂区危险性较高的建构筑物如氢站、油区、危险品库等,与其它厂区建构筑物的间距也较大,最大可达到50m。为节约厂区用地和厂区安全性考虑,一般这些区域布置在厂区边缘,人流较少的区域。

2.2日照间距的要求

日照间距要求一般体现在厂前区建筑物等生活性建筑上。尤其应注意避免将厂前区布置与冷却塔等高大建筑物的背阴面,防止出现厂前区办公楼、生活楼日照不足的情况。

2.3通风间距的要求

火力发电厂一些特殊建构筑物之间的通风间距尤为重要,如机械通风冷却塔,其间距之间影响其冷却效率,在厂区总平面布置时应注意保证其通风间距,其间距根据工艺专业要求确定。

2.4防震、防躁间距的要求

火力发电厂的冷却塔、主厂房等建构筑物,噪声振动较大,其与厂区生活性设施如办公楼、生活楼和厂外建筑物的间距应满足防震、防躁间距的要求,在无法满足时可采用防躁墙等防护措施,以消除影响。在进行厂区总平面设计时应对准确了解各种规范的间距要求,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厂区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以达到节约厂区用地的目的。

3合理规划厂区布置,严格控制道路、广场及管线占地面积

因地制宜,根据场地及工艺流程和功能分区,合理布置。在满足防护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边角地带,并尽量压缩各种管线、道路、栈桥、走廊的长度和宽度。严格控制道路、广场面积,尽量采用综合管架及综合管沟,并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管线及管沟相邻布置,以节约用地。厂区管线采用共架、共沟方式,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用综合管架和综合管沟将同类型的管线敷设在一起;合理压缩管沟间距,管线走向短捷,管网分层和集中布置;利用炉后的设备支架以及建筑物的外墙来架设部分管径较小的管线,减少管架占地。

4合理规划施工方案,减少施工占用场地

按照先土建、后安装的原则,采用时间差,调整土建与安装的用地矛盾,加强土建与安装的良好合作,做到一地多用。如某2×660mw燃煤电厂,在设计中施工生产区仅用地16.00hm2;施工生活区用地4.00hm2,远远低于《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规定的2×600mw级机组施工生产区24.00hm2,施工生活区9.00hm2的限额指标,大大节省了土地资源。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满足规范规定和工艺需要的前提下,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中,只要设计人员坚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理念,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合理布局,就能够通过多种措施节约厂区用地,建设更加科学化集约化的电厂。

作者:姜媛媛单位: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思岗.总图运输设计与设计与节约用地[J].湖南造纸,2000(03):26-30.

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篇6

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20年)》指出,全国耕地保有量到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18.05亿亩,规划期内,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规划期内,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年均提高6%以上,到和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2925万亩和8775万亩,通过引导开发为利用地形成新增建设用地1875万亩以上……到和2020年,全国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1710万亩和5500万亩。

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土地管理法》有明确规定,国务院也多次下发文件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它提高到关乎国计民生和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来考虑。但是发展是第一要务,中国改革开放30年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发展就需要土地。保护耕地和发展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成为各级政府和国土部门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永川在处理保护耕地与发展用地的关系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政策宣传,增强依法保护耕地意识

一是重视土地新政策的学习,特别是对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31号文件)及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永川组织全区处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专题学习,并采取电视、报纸、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力争做到对上每一个干部清楚政策,对下每个企业、职工了解政策。让广大干部群众形成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共识。二是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置警示牌,每年区政府与镇(街)签订目标责任书。三是每年土地日开展系列活动,通过街头宣传、制作电视片、在媒体上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宣传保护耕地和集约节约用地政策。四是结合各种会议和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集约用地、保护耕地专题宣传。

二、争取用地指标,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一)做好项目规划

一是尽力实现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三规统一,项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二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始终坚持引进低能耗、低污染、少占地的企业,把好论证关;将引进项目纳入园区统一规划,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遍地开花,浪费土地。

(二)争取用地计划

在产业规划时,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在项目用地之前,早做预安排,每年底政府将第二年的重点项目列出,做好项目论证,提出用地规模,土地主管部门拿出建议意见。项目用地时,地主管部门主动与上级汇报,完善相关报批手续,争取批准用地。

(三)开展规划修编

一是建设项目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积极主动开展局部调规;二是根据发展的需要,对上一轮土地总规进行修编,在保护耕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三、集约节约用地,科学利用有限土地资源

集约高效,充分利用每寸土地。一是进一步严格土地集约利用要求。在园区建设中,土地利用推行三个硬性指标:其一,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得低于1.0,鼓励建设标准厂房,发展楼宇工业;其二,提高工业投资强度指标,近期不低于66.7万元/亩,中期不低于100万元/亩;其三,提高工业企业单位产出强度,近期单位产出强度不低于133万元/亩,中期不低于200万元/亩。二是积极鼓励企业盘活存量土地。充分利用自身存量土地,扩建或与其他企业合资合作。对工业企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整合挖潜,提高容积率建多层厂房的,不再收取土地出让金。三是对新引进的项目用地单位必须按照出让合同中双方约定的开工、竣工期限进行建设。

四、开展土地整理,保护耕地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一)争取项目时优先考虑耕地问题

一是主动争取部级、重庆市级和区县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获得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在争取土地整理项目时优先考虑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最大化问题;三是按照重庆市切实做好占补平衡、推进土地整理的相关要求,结合《永川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永川区农业产业规划》及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有关意见,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资源特点,重点围绕“土地向大户集中,村民向集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面貌改善”要求修改完善土地整理规划。与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增大项目实施后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效益。

(二)探索土地开发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新路子

一是创新思路,探索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结合永川实际,制定了《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对农民变市民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的补偿及用地管理、集体土地流转管理、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二是土地开发整理与农业生态景观打造结合。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景观生态规划,改善了整理区内的水土结构和农田小气候,丰富了农田景观,增强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积极营造“田块规整、水渠相通、道路相连”的优美乡村农田景观,最终实现农业生态景观的优化。三是土地开发整理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通过土地整理,零碎的的田块整理成标准农田,彻底改变了耕作不便的状况,形成了较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农田灌排系统。结合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对整理后的土地利用进行了总体规划。根据项目区土壤、气候等条件对种植的农作物进行调整。同时发展养殖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全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四是土地整理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结合。在土地整理中,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紧紧抓住“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两个重点开展工作。通过整理,水系畅通,方便了灌溉;分散地块集中,生产道路相连,方便了耕种;耕作层增厚,面积增加,产量得到增加。生产条件的改变,直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通过整理,零散田块得到归并,田间道路硬化整洁,农作物标准化栽培,荒废的宅基地得到复耕,撂荒地种满庄稼,映入眼帘的是整洁优美的田园风光画卷。土地整理既保护了耕地、增加了耕地面积,又美化了农村面貌。

五、推行阳光行政,依法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一)规范征地

一是“三统一”依法统一征地,规范补偿安置。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统一管理土地、组织实施征地,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统一政策,征地批准文件下达后,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严禁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自行制定补偿安置政策标准和补偿安置方案,维护了征地政策的严肃性,确保了征地政策的统一。统一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后,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征地事务机构组织实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具体工作。禁止多个部门分头实施征地,确保了征地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二是认真履行“公开、听证、登记”的规定程序。做到公开征地批文、公开补偿标准、公开补偿方案、公开保障措施、公开财务支出、公开清理登记等“六公开”;对群众要求听证的及时组织听证,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在地上建、构、附着物清理登记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征地安置方案的过程管理,确保征地安置方案合法、真实。

三是全过程接受监督。征地事务机构在实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之前,主动向纪检监察部门汇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争取纪检监察部门对征地安置补偿全过程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跟踪征地程序以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执行情况,切实加强对征地事务机构“六公开”等内容进行监督和检查。特别对群众反映和检查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征地工作中涉嫌犯罪的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予以查处。

(二)公开供地

一是建章立制,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我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工作从1996年开始,原永川市政府出台了《永川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的决定》(永府发1996137号),决定中对公开招标拍卖的机构设置、范围等作了明确规定。为了市场化配置土地,规范和监督土地交易过程中的行为,我区先后转发了《中共重庆市纪委、重庆市监察局、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中违纪违法行为纪律处分暂行规定的通知》、出台了《关于实行土地供应公示制度推进土地招标拍卖的意见》、《建立和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若干规定》、下发了《关于印发落实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活动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及《永川区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指标调整管理办法》。

二是公开程序,建立公平竞争平台。每宗土地出让信息、交易环节、出让结果全公开。我区于底成立了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并出台了《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永川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和《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川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的通知》。工业、经营性用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经区政府批准同意后,由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负责具体组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信息除了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外,还在《永川日报》、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的电子显示屏上,经营性用地单宗100亩以上的还需在《重庆日报》上,加大出让前的宣传力度,出让结果及时在《中国土地市场网》和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的电子显示屏上公布,从而使我区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更加规范。

三是全程监督,严把交易各个环节。每宗土地在出让的每个环节均有区纪委、监察局及媒体的监督,并有严格的纪律规定。违反纪律坚决予以重处。

(三)跟踪用地

成立了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为组长,区纪委书记、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国房局、规划局、建委、司法局、监察局、法制办及相关镇街、工业园区组团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土地批后使用专项清理处置领导小组,并从相关部门抽调3-5人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对闲置土地的清理、核实及处置。

在专项清理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每一宗闲置的土地进行清理,将清理的清款进行分类,查明原因,予以定性,建立档案,每宗土地批后利用情况都十分清楚。根据清理的情况,视其类别和性质提出处置意见。区政府将建立招商引资建设项目会审机制,设立项目评估委员会,在签订协议之前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成员由区领导和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实行分级负责制。

(四)严格执法

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围绕建设特色经济强县、构建和谐的战略目标,按照投资拉动保增长、深化改革强活力、创新举措求发展、推进民生促和谐的总体要求,着力提高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发挥资源节约集约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打造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基地及全国名优花岗石出口基地,实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年创建矿产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工作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验收,年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验收。通过创建活动,全县上下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意识明显加强,矿产资源服务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矿产资源节约率和合理利用率明显提高,矿产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决加大,规模效益不断提高,矿产资源保障发展的实际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改善。

三、创建指标

(一)国土资源规划执行度。严格按照修编后新一轮的《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执行。

(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度。通过创建活动,全县矿山企业采矿回采率达标比率达到95%以上、矿山企业选矿回收率达标比率达到95%以上。积极引导矿山企业综合利用低品位矿、尾矿,开采共(伴)生矿床的矿山企业开采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

(三)矿产资源整合强度。通过整合,我县花岗石矿山由45个减少到6个,减少86.7%,花岗石加工企业由88家关闭整合为18家,减少80%。铁矿山企业由8家减少到5家,减少37.5%,铁选厂12家关闭6家,关闭了50%,石灰石矿山由9家关闭整合为4家,减少55%,关闭石灰小加工厂11家38口石灰窑,在长坡工业园区新建20万吨/年回转轮窑活性石灰加工厂和一枝山工业园区10万吨/年活性石灰加工厂。关闭水泥厂三家,新建120万吨/年干法悬窑水泥加工厂一家。

(四)规模能力提高度。通过整合与整治,花岗石荒料生产能力由5万立方米提高到10万立方米,生产能力增加一倍,花岗石板材生产能力由150万平方米提高到300万平方米,生产能力扩大一倍。铁原矿生产能力由400万吨上升到3000万吨,产能增加7.5倍,铁精矿生产能力由100万吨上升到1050万吨,产能增加10.5倍,钛精矿由10万吨上升到100万吨,产能增加10倍。水泥由24万吨提高到120万吨,产能增加5倍,石灰由8万吨上升到30万吨,产能增加3.75倍。

(五)矿产资源勘查。对探矿进行年检比例达100%,对地勘单位抽查检查比例达到60%以上,对无证勘查发现查处率达到90%以上,地勘单位持证勘查率达100%。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工作顺利进行。

(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执行省市关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各项政策要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缴纳率达100%。

(七)矿产资源执法监察

建立动态巡查制度,动态巡查违法行为发现率达到85%以上,发现后制止率达到100%,矿产违法行为立案率达100%,结案率达到90%以上,依法对违法行为实际作出的行政处罚占应当作出的行政处罚的比例达100%。

四、工作重点

(一)重点矿种:铁矿、花岗石矿和石灰石矿。

(二)重点企业:钒钛磁铁矿采选加工企业、花岗石开采加工企业、石灰石加工企业。

(三)重点区域:

五、工作步骤

本次创建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部署阶段(年9月)

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落实工作任务,研究制定适合我县的指标标准体系。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10月)

召开全县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加强宣传、广泛发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各责任单位按照创建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扎实开展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质量和成效。

(三)自查申报阶段(年11月)

按照矿产资源节约集约指标标准体系,开展自查整改,并将有关申报材料报送市国土资源局和省国土资源厅创建活动办公室,接受省国土资源厅检查验收。

(四)总结整改阶段(年12月)

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学习各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抓好整改创新,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为迎接国土资源年检查验收我县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打下基础。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矿产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活动,既是对我县矿政管理水平的考验,也是推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既是一项重大的专项行动,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站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开展创建活动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把创建活动作为构建科学发展新机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促进矿山企业自觉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

(二)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县矿产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与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白马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公安局、纪委监察、财政、国土资源、林业、水利、环保、安监、工商、经济商务等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未来我县土地保护规划、矿山土地复垦规划、生态环境整治规划、矿产资源勘查计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指标、矿区地质环境恢复计划等相关规划和指标,并严格按照规划指标组织实施。开展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各部门、各矿山企业的积极性,分解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创建活动顺利推进。

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篇8

(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标任务。经过四年的努力,要实现三大根本转变:一是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实现从粗放利用型向资源节约型根本转变,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进一步增强,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益显著提高,土地闲置浪费和低效利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从土地管理部门单一管理向多部门综合协调管理根本转变,使全市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组织有序、职责明确、部门协调,建立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管理机制;三是在实施手段上,实现从事前行政审批向建设用地全程的综合监控转变,充分发挥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促进作用,把节约集约用地融合到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各项宏观经济活动中。按照《*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20年)》相关控制指标的要求,至2012年人均占用建设用地控制在153平方米。

(二)充分认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解决我市土地供求矛盾的重要举措,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意义,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二、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一)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按照“守住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的原则,认真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标准农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耕地占补平衡措施落实。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等规划在用地规模、空间布局、开发时序上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通过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合理布局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引导工业向开发区(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管理,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科学编制年度用地计划。根据上级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和上一年度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及本年度需求情况,科学制订并认真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下山搬迁等民生用地。不断完善房地产用地、工业用地出让计划管理办法,未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用地。

三、加大闲置用地清理力度,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一)加快转而未供土地的供应速度。切实有效利用和消化已农转用未供土地,采取调整项目、盘活指标、加快拆迁等多种方法,有效提高供地率。对已办理农转用征收手续后需改变规划用途的,报经市政府批准调整项目后办理供地手续;对已办理农转用征收手续的土地,前期工作未到位的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园区)负责完成前期工作,及时供地;对已办理农转用征收手续不能实施供地的,按程序上报盘活用地指标。前三年度的已农转用土地供应率不得低于90%、80%和50%。

(二)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对闲置土地满一年以上未满二年,依法应征收土地闲置费的,一律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严格按规定标准收取土地使用税;对闲置土地满二年,依法应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对因企业自身原因闲置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土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园区)管理机构和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责,责令项目土地使用者出具承诺书,督促用地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尽快开工建设或寻找新的投资者,引进新的项目,进行调整使用。

(三)加强土地储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充分发挥土地储备在增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供应中的调控能力。合理确定储备土地规模,优先储备现有未利用建设用地,对因规划调整为经营性用地的,一律统一收购储备,统一公开出让。实行建设用地“净地”出让,出让前处理好土地产权、补偿安置等经济法律关系,完成必要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前期开发。合理确定建设用地出让的宗地规模。要严格控制开发周期,每宗土地的开发建设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二年,防止土地闲置浪费。

四、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管理,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一)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对突破用地规模的,规划部门应会同国土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整修正。要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编制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供应计划,降低传统产业用地规模,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用地比例,提高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用地在住宅用地中的比例,合理配置行政、商服、居住、体育、文化等设施用地,综合发挥社会资源集聚和共享效应。要鼓励建设项目向空中发展,适度提高城市宜建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对建筑高度、容积率没有特别限制的区域,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要适度提高建筑高度和容积率。

(二)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规划部门要会同人防、国土等部门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在符合规划、人防、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地下空间用途和面积等指标明确的经营性用地,要与地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纳入公开出让范围。按市场化途径取得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的,可以单独办理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登记。对行政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人防项目和依法“结建”的人防工程建设项目,以及规划设计条件明确可进行地下设施建设的,可以无偿取得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单独办理登记手续,但不得分割转让。工业企业合理开发利用工业用地的地下空间,不另行收取土地出让金。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管理,控制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一)科学编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化建设项目用地方案。编制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和整合现有及关联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综合服务容量和能力,合理安排新建项目规模,努力提高整体效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选址和用地规模,结合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用地指标,要充分论证,优化设计方案,并严格执行各类项目建设用地定额下限标准,尽量少占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

(二)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规模。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公建项目和生态绿化建设。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严格执行行业用地标准,其用地总规模原则上不得超过项目用地预审时确定的用地规模。

(三)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逐步缩小划拨方式供地范围。今后除由政府全额投资兴建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各类社会事业用地外,其余应实行有偿使用。

六、加强工业用地管理,提高工业用地的投入产出率

(一)坚持项目决策咨询制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进一步明确产业导向目录。合理设置工业用地公开出让的产业类型、投资强度、环保要求、规划条件等内容,强化土地供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把好入园项目的质量关、布局关、经营者素质关,加强项目的协调服务,把工业项目决策咨询与项目投资协议签订、土地公开出让、备案核准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项目决策咨询的科学性和操作性。

(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根据新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细化项目入园标准,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容积率要求达到1.0以上。根据工业用地双控指标和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确定项目供地量。对分期建设的项目原则上分期供地。加强对企业内部平面图设计的规范管理,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

(三)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各项规定,大力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严格执行全国、省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四)建立以土地贡献率为主导的工业用地评价机制。完善工业项目决策咨询与用地预审相结合制度,将工业项目的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投入产出、科技含量、投资强度、节能减排、财政贡献和社会贡献等要求纳入决策咨询内容,作为工业项目出让和批后监管、复核验收的依据。逐步推行工业用地“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实行工业企业土地利用效率与财政、税收政策相挂钩的综合激励措施。

(五)大力开展企业挖潜节地活动。引导企业通过压缩超标的绿地面积和辅助设施用地,扩大生产性用房。鼓励工业生产型企业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对符合规划、安全、消防要求,不改变原用途,经批准在企业原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业厂房,提高建筑容积率的,不补缴土地出让金,并减免城市市政基础建设配套费。对新增工业用地,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部分,不补缴土地出让金。

七、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

(一)科学编制农村集镇、村庄规划。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部门要加快编制和调整农村集镇、村庄规划,加快“中心村”整治和建设步伐,逐步缩小农村建设用地规模。集镇、村庄建设要充分利用村内原有宅基地、空闲地以及低丘缓坡中的非耕地。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控制农民超用地标准建房,要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一户多宅”问题。探索建立农村空闲宅基地退出机制。

(二)切实做好“城中村”改造。按照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要求,根据“统一规划、适当集中、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配套建设”的原则,结合旧城改造和城乡结合部村庄改造,应当集中建造多层、高层公寓,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大力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居则居”的原则,加快制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统一的低丘缓坡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低丘缓坡,拓展土地利用空间。结合下山搬迁、地质灾害搬迁避险安置,加大撤并零星自然村的力度,鼓励搬迁居民点的宅基地复垦。

八、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严格土地执法监察

(一)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动态监管。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项目土地出让合同条款,明确项目开工与竣工期限,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规划条件、投资强度、绿地率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对未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价款的,不得发放土地使用权证书,也不得按土地价款缴纳比例分割发放土地使用证书。强化建设用地项目开发利用全过程的跟踪检查,全面推行以土地使用合同或划拨决定书履行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复核验收制度,对违反约定条款内容的,要追究土地使用者的违约责任,同时限制其参加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

(二)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对非法转让、未批先用、少批多用、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严重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公开曝光违法用地典型案例。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要将企业违法用地、闲置土地等信息纳入信息基础数据库。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建设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发放贷款、工商登记、通电、通水、通气等手续,违反规定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土地管理协管员制度,积极探索农民建房用地、农业生产设施用地、乡镇(街道)区域内违法用地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执法监察的机制。

九、加强组织领导与部门配合,形成节约集约用地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有关部门要转变用地观念,把节约集约用地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出成效。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完善考核奖惩制度,把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纳入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年度考核体系。

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篇9

第二条成立以管委会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开发区国土资源中心所,负责创建活动具体工作落实事宜。

第三条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在创建活动中的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实现“政府统一领导、国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圆满完成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

第四条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及宣传方案,负责协调推进创建活动积极开展,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节约集约用地的认知度。

第五条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的各项要求,对开发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创建活动进行考核,奖优惩差。

第六条落实创建责任,开发区管委会要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情况纳入政府考核体系,考核结果将与用地计划、评比先进等挂钩,并列入各级领导工作业绩考核内容。各有关单位、部门要切实把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

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篇10

【关键词】建筑装饰;技术;装饰材料

每个人对住宅的风格要求不同,装饰理念也不同,它与人的审美标准、文化素养、生活背景阅历及知识构造相关。“现代简约”型、“典雅富丽”型、“复古奢华”型、“中式古典”型、“实用简洁”型等。不同的装饰风格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与对心理和精神的塑造是不同的,因此,人们对建筑物装饰的时候,要考虑装饰完成后的反射效果。风格没有好坏之分,能使人产生共鸣,与人精神追求相统一是抽象的装饰理念实物化后的最佳效果。

1、装饰案例

以某文艺体育馆为例加以说明。该建筑物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跨度24m,一层(层高9.45m)是以篮球场为主的活动场;二层(层高7.0m)是以会议、文艺活动兼有的多功能厅。根据上述的功能需求,在装饰方案招标时,装饰理念的要求:一层“活泼、明快”、二层“素雅、活泼”。

一层活动场装饰共有5个参选方案。其中(a)方案用黑色网状吊顶搭配4个巨大的椭圆反光体,给人压迫之感;(b)方案在原混凝土框架结构上增加一个钢桁架层,属多余装饰;(c)、(d)方案理念空洞,缺乏新奇与特色;(e)方案是让整个空间营造“活泼、明快”,白色吸音板附在黑色钢架结构,增加点缀作用,钢架与高照度的灯具联接起来。以兰色和棕黄色为地板的色调,深度不同的灰色铝塑板饰面装饰墙面,刚好与本建筑的装饰理念相符。

二层多功能厅主要以会议为主,文艺活动为辅的场所。共有7个装饰方案参选。a、b、c、d方案主要突出了会议功能,整体装饰过于严肃,只在局部略有变化;e、f方案侧重舞台,白色主色调,斜顶,只满足了素雅一方面;g方案,顶部弧形处理,呈波浪状,天棚采用银白色铝塑板;舞池光源设置在定中央的弧形状的钢栅处,铝塑板饰面并水平分割条装饰墙面;门是配了红木雕装饰的实木门;音箱竖向设置,镂空木雕设计在舞台两侧。g方案结合了装饰理念“素雅、活泼”。

2、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创新

应该让计算机控制的专用机器设备来完成大量的、重复的、高精度的加工。让人来设计和指挥生产及安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总成”装配式施工方式的施工现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装配车间或总装流水线。凡是进入现场的装饰材料不再是素材,而是经过预先加工的总成体系,是已经适合现场特定部位安装的组件。在施工现场不再见到“切”、“割”、“裁”、“锯”、“焊”、“钻”、“刨”、“磨”、“敲”、“粘”、“粉”、“刷”、“抹”、“喷”十四道技艺为主的加工过程和影响环境保护的现象。而仅仅是将各种总成件进行搭配安装的过程。“总成”装配式施工技术管理,已不再是将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特定组合的方案编制管理过程,不再是按工艺、质量标准进行现场监控的技术管理。总成装配式装饰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施工深化设计。技术人员从事更多的工作内容是现场3D精密测量、相关机电配合数据收集、委托加工的分项总成设计、安装顺序设计、安装过程调节余量设计、以及设计结果的外加工清单编制、现场施程序编制。因此,现场技术管理内容、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完全不同。

3、集成模块装配装饰施工方法的概念

装饰工程将零部件加工和构配件安装按照体系加以划分开来,构配件完全在工厂里加工和整合,形成一个集成模块或若干个集成模块,施工现场只是集成模块在六面体上的安装。而且,加工体系也绝不是仅仅局限在木装修等几个方面,而是覆盖所有装饰施工内容。

集成模块装配式装饰又是木装修工厂化的发展、延伸,它要求覆盖装饰工程所有工作内容。目的在于最终彻底消灭现场手工制作现象,使装饰行业摆脱目前落后现状,它带有整个施工方法改变的性质,与木装修工厂化相比较,集成模块装配式装饰具有提升装饰行业整体水平、带动装饰行业朝工业化发展的性质。因此,集成模块装配式装饰施工方法才是装饰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4、建筑装饰施工应注重节能装饰,提高效益。

4.1减少装修铝材使用量

铝是能耗最大的金属冶炼产品之一。减少1千克装修用铝材,可节能约9.6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4.7千克。如果全国每年2000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可节能约19.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9.4万吨。

4.2减少装修钢材使用量

钢材是住宅装修最常用的材料之一,钢材生产也是耗能排碳的大户.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节能约0.7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如果全国每年2000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可节能约1.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

4.3减少装修木材使用量

适当减少装修木材使用量,不但保护森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而且减少了木材加工,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少使用0.1立方米装修用的木材,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如果全国每年2000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可节能约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29万吨。

5、装饰工程在建筑行业中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步必须进行装饰产业化改革(。引用现代企业管理办法降低成本,借用市场资源、应用高科技手段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做好人性化、市场化需求研究,并且做好后期一体化服务工程的服务细节等)。二步是进行装饰产业商品市场化。(将采用市场平台化运作,扩张装饰产业业务量,进入国际化超市进行产业化商品宣传、并且给以消费者面对面的需求服务的交流,做到企业形象化宣传、一体化的服务理念。并从零散式业务扩张到集群式业务,达到批量化的业务量,这样就可以达到统一生产和管理,而且降低成本,满足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实施。)三步是进行装饰工业化生产,以“三统一”、“四个无”效率式工作办法实施。(根据社会的要求和需要装饰工程的生产应该以高科技手段和技术、以及采用先进设备来进行细分化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安装。并且采用工厂式施工、组合式现场安装。做到无灰尘、无污染、无劣质材料、无质量问题达到健康、绿色环保工程生产。在这“三统一”、“四个无”的效率式工作方法上就可以大大节约生产、管理、安装成本。使消费者的投入成本降低得到更多利益和实惠,让更多的消费者自然消费,而且让社会的人们可以得到舒适、健康、环保的居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