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健康饮食重要性十篇健康饮食重要性十篇

健康饮食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6:41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1

关键词:海事劳工公约;船员;健康;饮食管理;

0引言

为有效维护中国海员以及航运业和港口的权益,促进航运业健康发展,我国于2015年11月12日,向国际劳工组织递交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批准书,成为第68个批准这一公约的国家。该公约于2016年11月12日起对我国生效(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中:规则3.2:食品和膳食服务的目的是确保海员获得根据规范的卫生条件提供的优质食品和饮用水,a3.2提出了食品和膳食服务标准,B3.2提出了食品和膳食服务导则。其中对成员国主管机关监管、船东(管理公司)管理、船上管理及厨师任职资历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关注船员饮食健康和安全,加强船上食品和膳食管理,确保提供高质量的船员食品并做好膳食管理,提高在船人员的生活质量,达到让海员真真切切成为一份体面的工作的目的。

oCimF组织的tmSa中第三部分:船上人员的招募和管理,Stage3中要求:公司应开展相关活动,促进船上人员健康意识提高。相应的最佳实践指南(BpG)中提到对健康意识的促进包括在极端的气温、湿度或者其他恶劣条件下工作的注意事项,通过餐饮和其他的设施鼓励船员健康饮食并进行足够地锻炼。因此必须从体系文件、日常管理、实际操作等环节对船上人员食品和膳食进行系统的管理,倡导船员健康饮食文化,逐步让船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船员身体健康。

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饮食健康,新闻媒体中经常谈及有关饮食健康话题。但对于海员这个职业,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环境,无法达到或形成陆地上工作人们的健康饮食习惯,只能结合船上特殊情况借鉴其中通用部分,尽可能地鼓励、带动船员养成相对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船上日常食物的供应及个人就餐时间均受到工作及其他客观因素影响,比如:一个航次可能需要十多天甚至几个月时间在海上航行,不能供应新鲜的瓜果蔬菜;船上实行24h轮流值班制度,加上工作随机性,正常的一天三餐按时吃饭,对在船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种奢望,尤其0000~0400时值班人员可能经常熬夜不吃早餐。加之船上信息相对闭塞,船员健康意识不高,主管机关、公司及船舶自身调配健康饮食的能力相对薄弱,导致大部分船员形成了一些不良饮食习惯,例如高糖、高盐、高脂肪,而瓜果蔬菜的摄入量严重不足,饮食营养严重失衡。另外,船上生活和工作空间狭小,不利于进行体育锻炼,尤其一些年轻的船员,日常饮食及休息随心所欲,形成了极不健康的生活规律,透支着自己的身体。日积月累,导致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患上严重的疾病。身边不乏一些海员,在船上工作几年后,每次健康体检时身体各项指标超标,都苦不堪言,这不仅影响正常上船工作,伤害了自己的身体,也影响整个家庭生活。因此,船舶管理公司对于船员饮食健康的管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制定可操作的控制程序。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1公司岸基应该认识到船员健康饮食管理的重要性

在整个航行过程中,海员不仅工作在船上,而且所有的时间都在船上度过,关注船员在船健康饮食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可供选择的健康食品尽量丰富,让船员有机会养成更加健康的饮食习惯,使他们在船生活更加健康幸福。强有力地执行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高标准,确保健康环境下摄入食品的健康,这对健康饮食管理体制非常重要。健康的食品和愉悦的进餐时间,将有助一个人养成和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2船员健康饮食管理建议

应鼓励和激励船员饮食更加健康。在日常会议、体检等环节更多地关注健康饮食问题。通过各种途径讲解健康饮食知识并激发船员的兴趣,提供多种多样的食物。一个健康的食谱不见得比那些非健康食谱成本高。全体人员均需参与到健康饮食计划中,船长和高级船员需做出承诺。船员饮食习惯的改变可能需要好几个月时间,而带来的实际效果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见到。应针对健康饮食做一个系统性的计划。计划包括在船上健康饮食管理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需要的时间。将厨师、食品供货商等关键人员纳入该计划管理范围,同时应确立一个公司层面的健康政策。为健康饮食项目做好计划,确保计划开展的活动做过充分评估,并准备好调整计划,当有些活动不如其他项目受欢迎(不成功)时须立即调整。正式宣布实施健康饮食计划和预期目标,专门组织一个健康饮食计划启动庆祝活动,比如采用特别的菜单或者给大家分发水果及小礼品等。保证下一周菜单提前公布给大家,并说明菜单中出于健康考虑而提供的食物,同时提供健康的饮品和小吃。在供应食物的地方通过张贴画及宣传单的方式提供相关信息。应要求船员填写调查问卷,评估健康饮食计划的优点和不足,鼓励船员提供改进建议和尝试新的菜谱。跟踪船上食物消耗种类的数量,判断船员饮食情况,当发现饮食不合理或者有失平衡时应及时告知船员。把健康饮食与食品安全和厨房卫生联系起来,系统、全面地进行管理。在船上提供健身设备并开展其他有益健康的活动。还应确保为船员免费供应符合要求的饮用水。

3健康饮食基础

膳食应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来形成和修复人体组织,适当的补充矿物质来加强人体组织,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适量的脂肪为维持人体所需能量。身体同时需要维生素和抗氧化物保证身体所有的功能正常运行。每天至少喝1.5L品质良好的饮用水对于身体至关重要。以下是对健康饮食习惯的五点建议:一是保持平衡是非常关键的信息;二是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土豆和全谷类制品;三是减少对肉类、脂肪、糖类和食盐的摄入量;四是饮用大量的水和奶制品;五是必须吃早餐。

食物金字塔(见图1)是保持平衡饮食的好参考。因各个国家、地区的饮食习惯大不相同,所以不可能提供一个全世界通用的健康饮食和保持身体健康指南,但是人体所需的基本元素是相同的,船上应根据食物金字塔合理安排食物供应,保证每餐营养搭配均衡。

4船上健康饮食相关设备的配备与管理

在船员健康饮食管理体系中,船上食物加工和保鲜设备、饮用淡水的配备是实施健康饮食计划的硬件保证。

在船舶建造时,冷库的制冷能力和储藏容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船舶营运航线、船员配备人数等因素,确保能储存足够数量的食品,储存期更长、更可靠。船上应加强食品日常储藏管理,采用有效措施延长食品的储藏期。每航次开始前应根据航行计划进行合理、充足的安排。另外,船上厨房烹饪设备配备的多样性也应受到重视,应满足船员多样性食品制作的需求。

对于饮用水,除了配备足够的自带淡水外,应设置性能可靠、便于维护的反渗透饮用水制造装置,为船员提供优质水源。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2

关键词:合理膳食;健康教育;饮食行为

现今社会食品安全事件不绝于耳。各种让人痛心疾首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颗毒瘤,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给人民群众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使下一代的健康发育成长有了更严峻的考验。

一、小学生合理膳食健康教育亟待重视

既由于社会现状,食品的各种隐忧,也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更为优越,青少年在物质充裕的环境下,食物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孩子却缺乏健康的意识。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1.社会饮食卫生安全问题频现

“三鹿”问题奶粉、地沟油、问题银鱼用福尔马林、洋快餐速生鸡、双汇瘦肉精、雀巢致癌婴儿食品、催熟芒果、染色馒头、万能牛肉膏、毒生姜、墨汁红薯粉、零食糕点膨化剂……诸多食品问题事件不绝于耳,食品卫生安全的公信力已经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发育和成长令人担忧。

2.青少年儿童饮食行为习惯现状令人担忧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家庭对子女物质上的给予过于迁就顺从,而父母长辈宠溺孩子,往往对孩子的饮食喜好也十分迁就,孩子饮食健康意识低,不清楚什么样的食物对自己的生长发育有益,往往单纯依靠味觉去选择食物。致使大多数孩子养成偏食、挑肥拣瘦,多吃零食,少吃蔬菜、水果、米饭等营养食品的饮食习惯。再加上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在各种隐忧之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饮食上有了更多让人忧心的状况。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对小学生如何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进行合理膳食健康方面的教育,十分必要。

二、针对现状对学生进行合理膳食健康知识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成长也更为看重。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习惯,成为教育工作当中的重要部分。

1.找准时机,对学生进行膳食健康教育

要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要让他们明白膳食健康的重要性,才会在自己平时的饮食当中更加注意。对小学生的膳食健康教育不能依靠生硬的课堂讲说,更多的时候要找准时机,利用身边的例子或者真实事件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在社会上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适时地以之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解关于食品安全和饮食健康方面的知识;又或者以身边某某小朋友不注意饮食健康,随便吃街边小吃以致肠胃不适等实例进行分析讲解,用反面教材加强学生的注意程度。

2.膳食健康教育必须家长配合

父母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导师,在饮食习惯上的养成也是一样,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多是向父母学习的。因此膳食健康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教育工作者在膳食健康教育这一问题上,要多与家长沟通,经常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饮食情况和习惯,向家长灌输青少年膳食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只有家长和老师相互合作,才能更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饮食习惯得到更好的指引,这样,学生在学校能得到老师的教育,在家中亦能有父母管教和约束。

3.身教重于言教

在生活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假如父母喜欢吃零食,那小孩就一定也经常吃零食,而假若父母较为注重饮食健康,在日常饮食当中少接触油炸、肥腻的食品,那孩子们也能对这一类食品很少接触。小学生还处于发育阶段,各种行为动作仍然处于学习模仿阶段,孩子在饮食上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并形成自己的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让家长明白身教的重要性,在平时的饮食上做到以身作则,不能一边在言语上对孩子说教批评,一边自己又在行为上“犯错”。

4.经常提点,反复教育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3

大学生时代是发育身体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形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阶段,在大学时期树立合理饮食的意识,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既能够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又能保证健康的体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肩负重要的使命,拥有健康的体魄,关注自身健康就成为其不容忽视的问题。

饮食能养身治病,亦能伤身致病。均衡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生命体征的正常运作,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无异于透支身体的健康。大部分人虽然懂得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虽然食用营养丰富的食品,却不懂得合理的饮食搭配,这样就会自然影响身体的健康。作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前提是把自己的身体搞好。对于每一名大学生,如果想拥有健康的体魄,不仅需要丰富营养知识,而且需要在专业指导下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正逐渐加大,养成的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与情绪,对自身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2在校大学生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及影响

(1)大学生不吃早餐、爱吃油炸食品。根据研究表明,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会直接影响人一天的精神,致使身体各方面受到影响。大学生爱吃一些油炸的食物,如:汉堡,油条,油炸饼等。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这些东西虽美味,但会给身体造成很大伤害。油炸类食品的营养成分严重遭到破坏,高温还会产生致癌物质,如:丙烯酰胺,苯丙芘等。大学生课余时间多,常常用吃零食来打发时间,零食口感美,可以促进食欲,但大部分都是膨化食品,对人体伤害很大,容易发胖,影响正常的进食。也导致各种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缺乏。很多大学生爱喝含糖高口味好的饮料。碳酸饮料对身体无益,会腐蚀牙齿,也容易发胖。

(2)大学生饮食不规律,不注重饮食卫生。一日三餐应时间合适,比例适当,热量分配均匀,热量分配均匀,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合理的吸收,但是很多大学生饮食严重不规律,一日三餐食物分配不均并且很随意,不规律的饮食不仅会伤害脾胃功能,还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

3对大学生进行健康饮食的营养教育的对策

(1)向大学生普及健康与营养的知识。高校可以向大学生开设普及营养与健康知识的公选课,也可以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营养与健康的知识讲座,加强对大学生的营养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如何科学合理的将食物进行分类摄入,从食物中获得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通过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大学生懂得健康饮食对身体产生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自身饮食的不良习惯,预防营养不良造成的各种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2)向大学生传输健康合理饮食的观念。大学生只有形成了健康合理饮食的观念,才能将所具备的营养知识转变到真真切切的日常行动中,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成分的摄入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需要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人的身体只有得到全面并且均衡的营养才能保证肌体正常的运转。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水平质量不同,人的身体素质状况也存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的身体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形成不同的膳食结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理膳食的营养下健康成长。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4

在一项针对250人以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四年研究期间,饮食健康的人和饮食不健康的人海马区的体积差异超过200立方毫米。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次针对人类来发现饮食和海马区体积之间的联系的研究,与之前观察动物的数据结果保持一致。”由Felicen.Jacka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写道。Felicen.Jacka博士是澳大利亚吉朗迪肯大学营养精神病学研究学院的副教授,以及营养精神病研究国际社团的主席。他们补充说明:“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饮食调理的介入具有这样的潜能――能够帮助改进大脑海马区的健康,降低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萎缩,防止与大脑海马区相关的不良的健康隐患。”

先前的研究表明――饮食的品质与人的精神状态和认知状态相关。动物的研究表明――这会随着大脑海马区的变化而出现转变。

特别指出――高热量的一类饮食会降低脑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这将会削弱神经元的可塑性,人的学习能力以及行为能力。

在当下的研究里,研究者检查了数据:以60到64岁为年龄范围的255人完成的关于《个体与生命健康研究》的问卷――国民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饮食频率调查问卷。

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精简&健康饮食,饮食包括新鲜蔬菜,沙拉,水果,烤鱼;另一组为:西方&非健康饮食,包括烤肉,腊肠,汉堡,牛排,薯条,炸薯片以及软性饮料。每一个饮食种类消费标准为11分,两种饮食存在一分的偏差。

此外,被调查者接受了将近4年的调查左右脑海马区体积的两项t1-称重三维立体结构mRi扫描。调查者发现在清淡饮食的消耗上每一个标准偏差上升。左海马区的体积扩大了了45.7立方毫米(p=.032)。相反的,在西方饮食消耗中,每一个标准偏差的上升与左海马区体积缩小52.6立方毫米独立相关。(p=.05)

单一的影响

饮食对海马区体积的影响和个人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状态,抑郁症状,药物作用,身体活动,吸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无关。

健康饮食者与非健康饮食者的左海马区体积存在203立方毫米的差距,导致四年研究期间的左海马区体积平均值下降62%。

有趣的是,右海马区体积与饮食方式不存在有实际意义的联系,即使它们之间不在研究范围以内。

在medscape医学新闻的采访中,Jcaka博士指出这个研究在自然现象中可以观察到,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西方饮食就会导致大脑海马区的萎缩。但她说:“然而,有很多在动物上的研究表明――富含脂肪和精制糖的饮食对用来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以及加强海马区新神经元的产生的大脑蛋白有着很消极的作用。”

“同样的,很多研究表明,强抗氧化或保护脂质的食物成分,比ω-3脂肪酸,能够促使这些蛋白质的增长。还有很多研究表明,摄入‘垃圾食品’的动物削弱了海马区的学习以及记忆的独特功能。”

重要的是,Jacka博士坚信从“西方饮食”转向“精简饮食”将会使海马区体积增大。

她说:“据我们所知,神经营养蛋白水平和海马区的体积以及功能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包括饮食和运动。”

“因此很多理由可以相信不健康的饮食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来削弱,反之亦然。”

最新的医学期刊thenLancet的“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不健康的饮食导致全世界范围的早衰以及由精神失常导致的全球残疾。

对公众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

Jacka博士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不健康的饮食与精神异常、神经变性病和神经发育异常相关。这样的研究结果对公众健康起到巨大的暗示作用。

首先,人们曾低估了不健康饮食的影响,他们没有考虑到不健康饮食对精神失常的影响。第二,它告诉我们,无论怎样,这是第一次提出一个清晰的引起变化的目标――全民防范不健康饮食的不良影响。

然而,很明显地,通过传播健康信息来催促更健康的饮食方式来改善健康水平,这样的措施的作用非常有限。像Jacka博士这样认为通过注重强调精神健康就能说服更多人吗?

“就个人角度而言,我们相信从精神和大脑层面关注饮食的讨论将会引发很大的反响。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患心脏疾病,糖尿病,或者癌症的威胁只可能在将来出现。这让人们更容易忽略健康信息,因而继续吃垃圾食品,尤其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

她补充道――通过强调健康饮食与精神和大脑健康的关系来传播健康信息,更能让人知道当下改善饮食与自己密切相关,非常重要。

她说:“当前对消化道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的新认识,便于我们提出更明确的膳食建议――比如,注重摄入纤维及发酵食物,避免吃油腻,多糖,乳化以及人工糖食物。这可能帮助人们改变他们的饮食结构。”

激动人心的结果

医学博士DrewRamsey,是纽约哥伦比亚内外科医学院的精神疾病治疗临床助理教授,对medescape医学新闻的这篇报道的评价是――太振奋啦!

这是第一次将饮食方式与大脑的具体变化结合起来研究。我们很早就知道――饮食方式与大部分大脑疾病风险有着联系,比如抑郁和痴呆,这些联系背后的原理,我们相信,与食物如何影响大脑发育的神经重构过程相关。这是第一次如此全面地展示这个原理的研究。”

Ramsey博士还说――营养学应该与精神健康治疗实践结合起来。他说:“这是我们的医学团队在最近5年来做的事。”

“我们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年度会议中进行了很多研讨,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临床医生向病人提出食物治疗,并且让他们对此充满信心。食物是精神健康临床医生应该谈论的话题,因为它对病人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这不仅有效而且还有很多乐趣,因为我们很多精神疾病的治疗期很长,像心理疗法,有些精神疾病还需要花钱,比如药物治疗,但它们都有副作用。”

Ramsey博士说:“食物疗法是很不同的方式――在降低心理健康症状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可以让病人增强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我所交谈过的精神病专家与我都达成共识,而且操作起来不难。”

他认为,下一步是教会精神病专家以及其他精神健康专家营养学,并且把它作为医学培训的重要部分。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5

【关键词】健康资本存量;体育休闲;饮食营养

随着当前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休闲体育与饮食营养作为人们提升自己健康水平的两个关键方面,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对健康资本存量中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的关系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健康资本存量中的体育休闲

体育休闲指的是人们在闲暇的时间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情趣、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进行身体锻炼的一种活动,是社会体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体育休闲对人们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康复、增强自己的体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体育休闲在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人们精神文明,加强人们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体育休闲由于其自身活动的特性而带有文化性、主动性、非功利性以及自由性等特征。

在当前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有各种各样不良的情绪需要排解,各种各样的压力需要进行排放,这时,通过相关的体育休闲,比如说,体育舞蹈、体育健身、户外运动等活动往往可以很好地起到调节作用,另外,这一情绪排解的过程还能起到锻炼人们身体,加强人们沟通能力的目的,也能让人们在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培养自身战胜困难的决心、勇气、毅力以及坚强的品格。

二、健康资本存量中的饮食营养

饮食营养指的是人们通过吃合理的食物,获取科学的营养来促进自身的健康。主要包括饮食方法的选择以及饮食结构的调整等方面。比如说,糙米糙饭可以起到“刮”脂肪的功效,薏米煲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补功效等等[2]。

饮食营养首先能给人们带来身体必须要的营养成分,提供人体生理所需要的各种能量物质。比如说,维生素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脂肪能造成细胞成分等等;其次,良好的饮食营养往往还能带给人们一种视觉上和味觉上的享受,最终使人们获得心理满足感;中华饮食文明的源远流长给人们的饮食营养赋予文化上的丰富意义与浓厚的地方色彩。

三、健康资本存量中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的关系

由以上可以看到,体育休闲和饮食营养对人体的健康资本都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相关的研究可以消除某一方面的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发挥出体育休闲和饮食营养的最佳作用。

(一)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相互一致

一般来说,休闲体育和饮食营养都是人们在其闲暇的时间段内进行的活动,是人们在业余生活中通过有意识地获取能量,进行锻炼来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释放自身的情绪。因此,饮食营养在为人们的休闲体育提供着物质能量,对休闲体育起着基础性和准备性的作用。

(二)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相互结合

从科学的机理来说,有些物质营养的获取能对体育锻炼起到恰到好处的促进作用,而有些食物的摄入则会干扰休闲体育项目的进行。比如说,如果射击运动员在活动开始前摄入糖果,会导致其血糖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其水平的发挥[3]。因此,人们在日常的健康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将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按照具体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合,保障体育休闲运动的良好进行。

(三)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相互促进

休闲体育和饮食营养对人们的身体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增强作用。一方面,饮食营养的摄入通过体育锻炼的进行可以更快地满足人体的需求,增强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而一定量的及时锻炼可以消耗掉人体摄入的过多能量,防止饮食营养过度而产生的肥胖等现象;另外一方面,适当的休闲体育锻炼对人体的能量消耗需要人们通过能量补偿来维持机体的平衡,促进人们对饮食营养的需求[4]。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讲,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四)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的过程需要放松心情

饮食营养的作用不但体现在食物营养对人们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还体现为烹饪过程中的乐趣。人们通过享受烹饪过程中创造与劳动的乐趣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大的放松;而休闲体育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释放压力,排解烦闷的过程,人们在进行休闲体育的过程中,最大的要求就是要绝对地放松自己的心情。因此,笔者认为,健康存量中的休闲体育和饮食营养都应该在一种“静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以充分发挥其愉悦心情,享受生活乐趣的作用[5]。

(五)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的过程都需要回归自然

基于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的愉悦身心作用,休闲体育应该要进一步体现出“回归自然、倡导自然”的锻炼方式,而饮食营养也应该要进一步体现“绿色烹饪、回归生态”的饮食理念,在“绿色、生态”的背景下,将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统一于人们闲暇的生活中,不但可以进一步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提升人们身心的健康水平,同时,还可以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社会生存竞争的加大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人们对自身的身心健康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由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健康资本存量中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存在以下一些关系: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相互一致、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相互结合以及饮食营养和休闲体育相互促进等,通过对这两者关系的掌握可以更好地发挥休闲体育和饮食营养在人体健康资本存量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慧,钱良,李文辉.三大营养物质在运动员饮食中的供能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2]田振生,袁玉涛.河北省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现状和体育参与特征研究[J].考试周刊,2009(28).

[3]张松.大连海事大学第10届“凌风”远航队身体素质与体能训练的实施报告[J].航海教育研究,2009(03).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6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饮食护理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且发病率越来越高,并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高血压有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所以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不仅要饮食调整,还要依赖药物治疗,定期规律的服药有利于降低血压水平,维持血压的稳定。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也是治疗的重要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名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2.7±7.9)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3.8±4.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方法

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和饮食护理两个部分。

1.2.1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

①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指导患者针对自身不同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进行治疗。一般首选作用缓和、持久、副作用小的口服抗高血压制剂,防止用药过猛引起血压骤降等不良反应。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尽量选用aCei类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尽量选用半衰期适中的药物,防止加重机体损害。指导患者定期测量血压,监测治疗效果,根据血压水平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类型,必要时可以采用联合用药。

②指导患者规律服药:很多高血压患者一旦被确诊就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长期服药使患者变的烦躁不安,依从性下降。很多患者发现自己血压水平降低以后就擅自停药或减药,造成血压水平出现较大的波动,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向患者介绍长期规律服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患者坚持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改变剂量和服药时间。

③指导患者如何处理药物不良反应: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服药以后出现低血压、咳嗽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的服药,尽量选择在早晨服药,这样不仅符合人体生理代谢的规律,也有利于一天血压水平的控制。尽量避免睡前或餐后服药,因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血压水平本身就会下降,在服用降压药物很容易引起低血压,严重者甚至引起头晕、昏厥等。而餐后由于大量的血液进入胃肠道消化系统,外周循环血量减少也容易引起低血压反应。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一旦出现尿量减少,且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应高度关注,可能为高血压危象,应及早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1.2.2高血压饮食护理

①控制体重,清淡饮食: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伴有肥胖、脂质代谢紊乱等问题,所以控制体重增长对于降低血压水平,维持整体健康水平都非常重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清淡,指导患者尽量少食用高油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量,炒菜时使用植物油进行烹饪,以玉米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交替炒菜为宜。经常感到头昏、眩晕、颜面潮热,局部麻木的高血压病人,应少吃动物食品如牛、羊肉,可多吃鱼、虾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尽量控制体重的增长,减轻身体负担。

②戒烟限酒,健康生活: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嘱咐患者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烟酒可以使机体小动脉调节机制发生紊乱,导致血压升高或处于不稳定状态。有研究表明,吸烟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诱发小血管痉挛导致血管闭塞,血压升高。同时,烟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兴奋作用,可以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机体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受体的敏感性,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2]。曾有研究表明,血压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饮酒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以外的概率远远大于不饮酒者。因此高血压患者为降低死亡率应该尽量少饮酒或者不饮酒。一方面,酒精可以直接引起血压的波动不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另一方面,酒精对很多药物都有影响,会影响降压药的效果[3]。

③多食用具有降压效果的蔬菜和水果:多食用一些含镁较多的食物如苹果、柠檬、菠萝及山碴等、钾能够有效的对抗钠水潴留作用,减少血管损伤。同时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抗氧自由基对血管的损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④适当饮茶,低钠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减少日常饮食中食盐的摄入量,尽量食用低钠盐,防止钠水潴留增加心脏负担。经常食用芹菜、大蒜、木耳、苦瓜、冬瓜、蜂蜜等高钾低钠或无钠食物,有利于协同抗高血压药物发挥降压作用。提倡高血压患者饮茶,因茶中含有茶碱、茶多酚等多种有效物质,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血管的韧性,促进尿液排出,减轻肾脏负担。但不宜饮大量浓茶,防止过度兴奋引起血管剧烈收缩导致血管破裂发生心脑血管意外[4]。

2小结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降低血压或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有调查表明,高血压的发病主要与遗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因素有关[5]。

本实验中,30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和饮食护理以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控制较为稳定。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治疗过程的认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定时服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让患者了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教会其正确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减少高血压的病死率。饮食护理对于高血压患者是基础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也能促进患者健康,延长患者的寿命。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和饮食护理有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促进患者健康生活,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美,周国秀,蔡玉琴.健康教育路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中旬学术版:65-66.

[2]叶肖红,叶莉,叶锐等.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12(4):3406-3407.

[3]王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J].临床护理2013,11(1):310-311.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7

关键词:膳食营养大学生健康

中图分类号:R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与健康已被日渐重视,《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表明,近几年来,我国的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症也有所下降。大学生是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健康将直接关注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好身体相当一部分是吃出来的,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活泼好动,运动量大,调整好膳食结,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地安排饮食,对改善身体营养状况、促进人体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安排膳食结构,促进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基本要求。俗话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帮助大学生增强科学膳食意识,关注自我,关注饮食营养,关注健康就成为了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1膳食营养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我们营养的主要来源。营养是维持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和制约国民身体素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础,合理膳食结构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大学生繁重的脑力劳动和紧张的学习,是一生中各种营养要素需求的峰值时期。然而,大学生对饮食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对营养素的来源和食物分类了解较少,食物搭配不当,暴饮暴食、偏食、等无规律的饮食是造成消化系统疾病、大学生亚健康现状的主要因素之一,将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高校需要真正做到合理安排膳食结构,以适应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要求。

2大学生膳食营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缺乏营养知识,甚至还存在误区,比如误认为鸡蛋与豆浆不能同食等一些误区。其次,很多学生因为起床晚,偶尔吃早餐或几乎不吃早餐,然而,早餐是中最重要的一餐,它是一天中脑力、体力恢复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吃早餐很可能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滞后,甚至会影响大脑的功能、造成生记忆力疲劳、理解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如果长期不吃早餐,会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结石等病症。很多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不科学,日常饮食没规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时间不固定,这样不合理分配的三餐,就会造成各餐热量摄入量的分布不均匀,不科学、不规律的饮食会造成学生体质的下降、造成对人体多种器官损害。另外,在饮食结构上也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蔬菜、水果、鱼类、乳类、蛋类等的摄入量均未达到要求,因此,食堂应增加这些食品的供应,切实地满足大学生合理饮食结构的要求。

3提高营养质量的对策

3.1加强对大学生营养卫生知识的教育

针对大学生营养知识匮乏,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面向大学生全面开展营养教育和宣传,可以开设饮食营养方面的公共选修课,比如烹饪科学、化学与食品安全等课程,通过指导,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自我保健意识,帮助他们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另外,增设大学生开展健康体育的专业指导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加入饮食与健康的知识,开设一些饮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培训,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提高大学生对饮食营养与健康方面的认识。

3.2完善大学生自身的饮食结构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根据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中显示,大学生饮食中的谷类食物需求是基本符合饮食要求的,但水产品、奶类和水果蔬菜类的摄人普遍表现为较少,同时,大学生普遍表现为早餐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营养不足。因此,建议大学生增加水产品、奶类和水果蔬菜的摄入,以保证我们均衡的饮食营养。

3.3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习惯

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提高品质,早餐注重营养、午餐强调全面、晚餐要求清淡,三餐要优化膳食结构,热量分配要科学合理。学校要注意促使学生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和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杜绝不良嗜好。学校食堂要根据各类食物所能提供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的数量比例来衡量膳食结构的组成是否合理,对大学生的营养问题实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建立良好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习惯,切实地做到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相关的各种慢性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程五凤,刘祥瑞.营养专家说营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王南平.健康教育对大学男生膳食营养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59-460. 

[3]孙建华,陈晓.鲍茵茵.对上海市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2).88-91. 

[4]王延丽,王正翔.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农产品加工,2015(04). 

[5]李世敏,段立华.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对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2,18(6):87-89.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8

倒退十几年在我们为温饱而奔波时,极少有人能将吃喝与健康相联系。现在不同了,当一家人围坐开饭时,总会听到这个要少吃,那个不能沾的提醒,而且说话的多半是老年人,他们一改过去的饮食习惯,不仅总是抱有挑剔怀疑的心理,严重的则要求单独进餐甚至是单独起火。这就是健康饮食痴迷症的典型表现。据调查城市居民中有13.8%的老人患有此症。

它是饮食失调症的延伸和发展。它显然超越了为追求某种目的而长期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的做法,突出表现为,随时处于对健康饮食的搜觅试验状态,一旦自己认为有效果,便立即变得偏执痴迷,不光自己尝试,还不辞辛苦地积极向别人推荐,并以此为乐,全然不顾自己能否适应及给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暴食症与厌食症之间的区别在于所吃食物的数量,而健康饮食痴迷症的饮食与数量无关,他们追求的是所谓“纯天然”“无污染”。离休老干部王大爷被形形的食品安全危机搞得心烦意乱,牛奶有问题他拒绝喝牛奶;肉禽有疑问,他告别肉食,整日为饮食的健康问题忧心忡忡,倾力关注健康饮食的信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战友打电话说,如今不使用农药、化肥的东西只剩下南瓜和红薯了,而这正是他们当年参加革命时的当家吃食。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就靠吃这两样东西,他们精神饱满,浑身是劲。现在继续吃南瓜、红薯,他们也一定能够健康长寿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执著的王大爷专门到出产南瓜、红薯的乡村,买来存储食用,几乎每餐必吃,一顿不落。一直吃到两腿发飘,营养不良。

赵奶奶家名目繁多的保健品、无一例外无不宣称是汲取大自然精华,已经“屋满为患”了。别人推荐推销的她要买;电台电视做广告的她会邮购;遇到商家促销,她就更没有不买的道理了,每月近两千元的退休金几乎一半买了保健品。她白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细细研读这些保健品的说明书,弄清楚今天吃哪一种最合适。任凭儿女如何解劝,她一律当作耳旁风,依旧我行我素,搜买不止。连6岁的小孙子都知道,在奶奶看电视时凑到她跟前,在保健品广告即将播出时,赶紧换个频道,免得让奶奶再花冤枉钱。

“健康饮食痴迷症”患者将承受的主要后果是营养不良以及因此引起的代谢失调,这是因为他们盲目限制自己的饮食,拒绝摄入脂肪、动物产品和与化肥农药沾边的东西,导致身体缺少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健康专家指出,“健康饮食痴迷症”极具诱惑性和隐蔽性。它以健康、自然的面目出现,加之患者多为备受尊重的老年人,很难引起人们的警觉与重视。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年五年,直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甚至发生不可逆转的疾病,才使人恍然觉悟,悔之晚矣。

“健康饮食痴迷症”的治疗并不复杂,除了告诉患者改变饮食习惯非同小可,必须依靠权威的健康饮食专家根据自己身体健康指标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营养需求的饮食方案,而不能单凭道听途说,信马由缰地乱来。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9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76-02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物的种类极为丰富,人们在注重食物营养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饮食有节这一重要环节,而饮食失节是未病时导致许多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既病之后的饮食失节,又影响着疾病的转归,笔者在长期的护理工作的饮食宣教中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中医饮食有节思想的健康宣教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应引起重视。

1饮食有节

中医饮食有节强调饮食必须定时,适量,有规律,避免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内经》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指出饮食应有节制与节度,长期饮食无度对胃肠道等消化系统造成伤害。《东谷赘言》指出:“多食之人者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化。”现代社会人们由于不注意节制饮食,或过饥过饱,或五味调和无度所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日益增多,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因而饮食不加节制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

2重视对饮食有节思想的健康教育

2.1其对疾病的影响在疾病发展之中或初愈之后不仅对食物的种类应有所选择,对进食的数量也应有所控制,否则会使疾病很难治愈或愈后再发,如感冒患者发热时提倡少食为佳,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烂面条等,而发热初愈有些患者想令机体尽快康复,勉强多食,出现余热不尽,而令疾病反复,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更应注意这一点。近年来儿童哮喘及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日益增多,患儿家属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的质量问题,大多数患儿家属认为孩子抵抗力差,于是患病期间过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甚至强令患儿进食,导致患儿胃肠积热严重,胃气上逆迫肺,出现咳喘症状,疾病无好转反而加重。疾病刚愈,又不注意饮食调养,忙急于补充营养,甚至于饮料零食不断,使余热未尽,胃肠道积热不断,导致疾病又复发,因而对患儿家属的饮食护理宣教尤为重要,告知其过多进食的危害性,应予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并掌握好少食原则,康复期间逐渐增加量及改善饮食质量这会令疾病的康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比如目前社区高血压病病例不断增多,这类患者更应注意饮食适量,忌一次性进食量太大,否则可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痰浊内生,如果痰浊上蒙清窍,可以诱发中风,此外还可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的发生。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社区失眠症患者呈上升趋势,这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心理压力大,睡眠习惯较差有关,而饮食不合理所导致的失眠往往被人们忽视,有学者认为吃不饱怎么睡得着,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胃不和则卧不宁”由于饮食无度,尤其是晚餐吃得过饱,容易引发失眠。饮食有节思想的应用不仅仅限于上述疾病过程中的健康宣教,还有如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都应重视饮食有节,从而改变一些人“吃得多,身体好”等这类看法的传统认识。

2.2其对老年人的影响《内经》中说:“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已总结出饮食有节有利于延年益寿。世界卫生组织老龄委专家近十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的百岁老人70%以上的老人有节制饮食的习惯,而且具有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以摄取清淡和低热能膳食为主。老年人因脾胃运化,吸收功能减弱,过多进食还会增加许多疾病发生的几率,适当节制饮食已成为21世纪卫生组织老龄委提倡的最为简便易行的养生之道,因此对这一人群的饮食宣教除了做到饮食清淡、温热适宜、软烂等要求外,适当节制饮食的宣教也是非常重要的。

2.3饮食失节的不良饮食习惯

2.3.1五味不调和饮食有节才能维护脾胃化源,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注意五味(酸、辛、甘、苦、咸)调和,甚至过度享用肥甘厚味的食物,如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已不仅仅是“控盐小勺”的健康指导,人们对味觉的一再高要求,导致了人们不知不觉的过多摄入了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以及有害的食品添加剂等,为身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加强对社区人群树立科学的饮食观,“气味合而服之”的饮食宣教也是中医饮食有节思想的关键之一。

2.3.2晚餐吃的过饱俗话说“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根据一日三餐的食物分配比例,晚餐应占全日总热量的25%~30%,如今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早中餐无暇顾及饮食质量,晚餐成了一日三餐中最为丰盛的一顿,这一现象非常普遍,由于晚餐吃得过饱,营养物质过多摄入,得不偿失,不仅增加胃肠负担,而且日久造成各种慢性病发病的因素之一。

3饮食有节应避免的误区

饮食有节不等同于简单的节食,从每餐吃七八成饱为度,遵循逐渐减少的原则,应注意过度过快节食所造成的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它应以保证全身能量供应为前提,而食物的种类应尽量丰富多样和合理搭配,做到五谷、五菜、五果、五畜兼收并蓄,五味(酸、辛、甘、苦、咸)调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饮食有节,起到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全程式健康教育;骨质疏松;遵医依从性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以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最常见[1]。现今对绝经后女性研究较多,而对老年男性疏于研究,我们在入院休养人员查体中发现,老年男性op病例较多,骨质密度下降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而患者普遍对op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此前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对诊疗建议的依从性较低。我院对2010—2011年度查体后确诊的部分老年男性op患者通过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取得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2011年本院老年男性op休养患者100人作为观察对象,年龄在69—92岁之间,随机分为两组,健康教育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式健康教育。

1.2健康教育

1.2.1建立op患者的个人档案,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生活饮食习惯、治疗方式、家庭成员配合情况等,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本病的知晓程度,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确定最适于患者的教育方式。

1.2.2健康教育方式健康指导由专科护士进行循环教育,采取连续、循环、追踪的全程教育方式做健康指导。在院期间按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紧密结合老年人听力、理解力、知识程度落后于中青年的特点,采取集体授课、个体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已接受健康指导而仍未掌握op知识的患者、对疾病潜存危害不够重视的患者、遵医行为差的患者重复进行循环教育,反复强化,保证在院期间行为干预贯穿全过程;出院后每个月对健康教育组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强化健康教育内容,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1.2.3健康教育内容要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饮食、用药、运动等的宣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3.1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op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与治疗护理、用药等相关知识[2]。

1.2.3.2做好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专科人员重视营养宣教,责任心强,详细指导患者改变导致男性钙代谢异常、钙流失的饮食习惯,如抽烟酗酒、过量鱼肉或蛋白质不足、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蔬菜摄入量少等。指导病人科学合理膳食,口味清淡,少油少盐少甜,避免长期饮用浓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维持正常体质指数[3]。

1.2.3.3指导患者保证充分的钙摄入,1000—1500mg/d。现代医学尚不能安全有效的恢复骨骼原状,在治疗预防op的措施中补钙是最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70岁以上的患者除保证1500mg/d的钙摄入外,还应补充VitD400-600iU/d,促进钙吸收。在用药同时建立终身平衡饮食结构,多摄取食物中的钙,如多选择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虾蟹、深绿色蔬菜、麻汁、蛋黄、海带、紫菜、花生仁等含钙较高的食物。并且适当提高钙磷乘积,因饮食中磷过多对健康成年人钙平衡可能无影响,但老年人可能加速与年龄相关骨丢失[4],所以结合中国人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科学烹饪,多采取去除磷的方法,如面食发酵、蒸米饭前适当温水浸泡、绿叶菜焯烫、肉类沸水煮后滤水烹调、减少含磷高的内脏肝脏摄入等措施。

1.2.3.4.适当户外活动和负重锻炼。指导适于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如中速行走、太极、门球、游泳、爬楼梯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骨骼负担过大导致骨折等损伤,同时增加日光照射加强钙吸收[5]。

1.2.3.5.定期体检,检测骨密度、血钙和血磷的变化。教育患者及家属重视检测指标的重要性,以及时进行饮食、药物调整。

1.2.3.6.安全防范指导,防患者跌倒、坠床;改变宜慢;保证环境安全,如改善照明、避免地面湿滑、不穿滑底鞋等;下肢肌力差者备拐杖辅助[6]。

2遵医行为评定方法

2.1住院期间由专科护士对患者坚持服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定期复查对患者充分解释,患者能理解并按要求执行。休养结束出院后1年内,要求患者遵从以上宣教内容。1年后对100例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op相关知识问卷及电话随访,对比两组患者饮食、体育锻炼、服药、定期复查情况。

2.2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比情况

本调查发现,通过全程式健康教育,一年后健康教育组患者坚持服药等四项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全程式健康教育对op患者确实有正性影响效果,健康宣教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依从性,延缓了骨质疏松发展进程,提高老年op患者生活质量。

3讨论

3.1提高老年op患者遵医行为的重要性老年op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致残致死,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而op是与生理规律、饮食生活习惯、行为意识密切相关的疾病,调查中发现,多数男性患者生活上粗枝大叶,加上老年人认知力和记忆的减退,造成遵医依从性显著减退。部分患者认为该病为因年龄增长导致的自然退行性变而放任疾病发展[7],多数患者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群,生活水平相对低,营养保健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均衡,发病率偏高。所以护理人员要发挥专业特长,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op的认知水平,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加强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依从性。

3.2健康教育在提高老年op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op呈阴袭性发生发展,多数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能引起注意,短期内看不到疾病的严重后果,但不及时采取治疗防御措施,待发生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患者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了解平衡膳食、合理运动等科学生活方式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加强对长期预防必要性的认知,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并身体力行,避免导致op加剧的因素,从根本上控制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op发病率近年来在老年男性中有升高趋势,成为一大健康隐患,应引起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医务人员全面早期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坚持用药、平衡饮食、适度运动等对疾病的影响,为患者传授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的支持作用,降低op及其并发症的危害,在以预防为主要模式的现代社会,健康教育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5-838.

[2]张芬燕,闫慧明.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315.

[3]于康.临床营养治疗学.2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91-292.

[4]蔡东联.实用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2-465.

[5]陈立英,史丽丽.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784-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