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理学学科评估十篇心理学学科评估十篇

心理学学科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5:51

心理学学科评估篇1

诊断证据评估诊断的证据是否充足,是否疑诊或确诊,从而确定是否为冠心病患者。

两项比值评估诊治中的临床决策要注意权衡两个比值,即效益/风险和效益/价格,应该少担风险多获益,少花钱多“办事”。

形态学评估冠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毕竟其仍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并不是所有冠心病“嫌疑人”都必须做冠脉造影,若不是强适应证,或有禁忌证,及其他原因,可以先经过高速多排(≥64排)Cta筛查后再定。

然而,冠脉造影一般不只考虑用于单纯诊断,最好同时具有接受冠脉重建术(支架/搭桥)的必要性时才是强适应证。

冠状动脉功能评估是否有缺血的主、客观证据,有缺血就是介入或手术的较强指征;对于稳定的、无缺血证据而且病变不严重患者,宜保守治疗,同时定期随访观察。

心功能评估心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脏及室壁结构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另一方面,应用心电监测或Holter评价心电状态是否稳定,防治有意义的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评估“五达标”,即血压、血脂、血糖、体重及生活方式改善、心理情况等。

评价防治策略的应用强调形态学与功能评估相结合,预防与治疗相结合,一级与二级预防相结合,专科与全科医生相结合,医护患互动相结合,让冠心病患者掌握更多的科学防治知识,防止各种误区。

冠心病防治中常见误区

症状导向性用药:未明确冠心病为终生病,认为只要无胸痛症状,便认为病愈,不能坚持长期应用有效疗法。

滥用不肯定药物或器具:单用一些尚无可靠临床试验证据的药物,甚至停用指南推荐的最肯定药物。

只图药费便宜:尤其是在病情不稳定时,仅仅使用质量不稳定或不可靠药物,致使病变控制不利。

看药物说明书后过分担心不良反应:不愿意承担极少的不良反应风险,反而承担着未能有效控制病情所致的巨大风险,使冠心病这颗“不定时炸弹”存在随时“引爆”的危险。

心理学学科评估篇2

关键词:现象学心理学;人文科学;心理健康评估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1-0097-06 收稿日期:2011-08-20

作者简介:崔光辉,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 210097

一、引言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经过近20年的努力后,已进入繁荣时期。(叶一舵,2008)不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来说,这并不意味着轻松,相反却更可能是身负重担甚至困境重重。从研究层面看。繁荣背后暴露出来的,是理念的疏离与实践的贫瘠。理念的疏离,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并未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践的贫瘠,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发展出丰富的操作模式。叶一舵教授撰文肯定了当前的“繁荣”,但他随之担忧的两个问题恰恰反映出上述症结:观念未到位,表现为行动落实不够或形式主义还比较严重;缺乏具体操作方案,表现为政策导向与落实及监督措施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叶一舵,2008)

将此问题置于心理学的历史视野中,可以发现,隐藏其后的,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种心理学的分野(郭本禹,2009,总序)。从理念层面看,自然科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例如,心理健康评估采用测验法,重视大样本评估,强调学生在既有维度上的数量表现,难以反映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心理面貌。从实践层面看,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取向的分歧,致使基础研究与实践出现脱节现象(郭本禹,2007,结语),由此也导致具体操作方案的匮乏。

因此,深化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应拓宽思路,在加强自然科学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同时。更应重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建设。这里从现象学心理学角度,就心理健康评估进行初步考察。选取现象学心理学,因为它是最激进的人文科学心理学。选取心理健康评估,因为该领域盛行自然科学心理学的测验法,难觅人文科学评估的身影。尤其从预防、诊断和矫治三级心理健康教育(郭亨杰,2005)看,心理健康评估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评估方法单一,主要采用测验法,不能有效结合其他方法。其次,评估中所使用工具质量难以保证,许多心理健康量表信效度较低,且低水平重复(廖全明、苏丹、黄希庭,2007)。最后,难以普及和推广,由于测验法对施测者要求较高,许多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难以驾驭。综上所述,引入现象学心理学,考察心理健康评估,对于加强该环节乃至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现象学心理学与心理健康评估的关联

现象学心理学是一种将现象学哲学落实到心理学中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它上承意动心理学,是广义“第三势力”心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与哥廷根实验现象学为开端,前期表现为欧洲现象学心理学,主要包括以萨特和梅洛一庞蒂为代表的法兰西学派、以伯伊藤蒂克(f.j.j.buytendijk)为首的乌特列支学派、实验现象学家米肖特(a.michotte)、临床心理学家斯特劳斯(e.w.strauss)等;后期表现为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主要包括以乔治(a.giorgi)为代表的迪尤肯阵营等。(崔光辉,2009)

现象学心理学是一种激进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崔光辉,2011)它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反对二元论和自然主义,提倡从生活世界出发,坚持心理的意向性本质观点,追求普遍的知识。如果说自然科学心理学如行为主义主张取消心理现象,走向一种极端的话;现象学心理学则以一种异常执着的方式深入探讨心理现象的本质,来维护心理现象,从而走向另一种极端,将人文科学心理学推向极致。

现象学心理学已在心理评估领域进行了探索。在欧洲现象学心理学中,乌特列支学派的范伦内普(d.j.vanlennep,1896-1982)开发出了一系列基于现象学心理学的测验,包括四画测验(thefourpicturetest,简称fpt)、a-图画测验(a-picturetest)和房间测验(theroomtest)等。其中尤以四画测验最为有名。该测验通过让来访者看图片写下故事,来测量其人格。范伦内普认为,人总是

处于情境之中,与情境乃至世界有着独特的意义关联,不同的图片显示了不同的存在情境。并且,人有一种离中心(ex-centric)的心态,能够与自己保持距离,通过相似物如图画将意义关联表达出来。这颇类似投射测验,不过范伦内普强调,真正的投射所使用的“并非与我们的情感关联的外部世界,而是作为我们情感相似物的外部世界”(bryant,1990)。

在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中,迪尤肯阵营的费希尔(constancet.fischer,1938-)做出了更系统的贡献。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个体化心理评估(individualizedpsychologicalassessment),后又称作个体化/合作评价,或合作个体化评价。她将评估用于临床心理、健康心理、教育心理、组织与管理心理等多个领域,在美国心理评估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手册》(2001)评价说:“她关于心理评估的新鲜观点,结合了传统的心理测量和投射技术,但又带有明确的人本主义转向。”(schneider,etal,2001)费希尔因此项工作获2005年美国心理学会人本主义心理学分会颁发的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奖、2006年美国人格评估协会(societyofpersonalityassess-ment,spa)颁发的布鲁诺·克洛普弗(brunoklopfer)杰出贡献奖等。

费希尔明确提出“人文科学的评估”(fisch-er,1989),以区别于自然科学心理学。她尤其将心理评估置于现象学心理学背景下,提出“现象学取向的评估”(fischer,1980)。她认为,情境化的意向性,即人始终与环境一致进行经验和行为活动,为个体化评估提供了出发点。进一步,个体化评估采取生活世界取向,发掘个体的真实经验。费希尔提出六种指导原则(fischer,1994)。这些原则体现了个体化心理评估的特色。具体来说,一是结构原则,指评估致力于寻求来访者的经验是什么。二是情境性原则,指评估要从事件所处的情境尤其是个体的世界进行考察。三是描述原则,指评估对经验进行描述,而非采取先在的解释。四是合作原则,评估者鼓励来访者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成为合作评估者(co-assessor),为自己的过去承担责任。五是干预原则,指评估者在与来访者的探讨中,能够推动来访者发现个人的意义,使其产生变化。六是本真原则,指评估者推动来访者在现有条件下,朝向自己存在的开放性努力。

从范伦内普和费希尔的工作可以看出,现象学心理学取向的心理评估以人的经验为重心,通过测验或访谈等途径,来获得评估的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质性的分析,以获得结构性的描述,来达到描述和理解来访者经验世界的目的。自然科学心理学通过量表等工具,来获得对材料的量化材料,从而对来访者置于某种标准之下进行客观评判。相比之下,现象学心理学取向更能够反映出人的丰富面貌,从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从人文科学尤其是现象学心理学角度,是可以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的研究和实践的。实际上。尽管费希尔并未研究心理健康评估,但她的实践已涉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很显然,从个体化心理评估中,已经显现出现象学心理学视界中的心理健康评估的曙光。

三、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评估构想

从现象学心理学人手,需要在理念与实践两种层面上考察心理健康评估。在理念层面上,需要梳理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现象学心理学在践行人文科学中,对心理健康有着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构成了心理健康评估坚实的基础。在实践层面上,需要就心理健康评估的操作提出可行的构想,以将现象学心理学视角乃至人文科学精神落到实处。

(一)心理健康

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建立在对自然科学心理学观点的批判性理解基础上。自然科学心理学受生物医学观点影响,采取自然主义立场,将心理健康视作类似自然的物。它接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认为心理健康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决定。当然最重要的是生物因素如脑,它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的种种问题。自然科学心理学的这种实体观和决定论,容易导致还原论,即认为心理健康仅仅是生物等层面的问题,由此忽视了心理本身的内涵。

现象学心理学在心理健康观上,表现为两种取向。一种取向采用存在的视角,受存在现象学家海德格尔等的影响,从人在世界中的具体存在角度去考察心理健康,将其视作一种存在方式。在这种方式的存在中,人能够推进自己的生成变化。正如哲学家迦达默尔所描述的:“一种不去注意、没有妨碍、对任何事

情都有准备并保持开放的状态。”(kugelmann,2003)与之相反,疾病则是妨碍我们的一种存在方式。迦达默尔将其称作“事物的一种压抑性重量”(kugelmann,2003)。这里的问题在于,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现象学心理学家斯特劳斯认为,异常心理现象是对常态(norm)的偏离。他在研究抑郁状态中的个人时间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对时间的心理病理学的理解依赖于我们对常态的理解。”在他看来,在人与世界处于正常的关系中,事物能够以其自身的顺序和面目呈现出来。但在病理状态下,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变化,事物不再以展现自身的原有面貌。迪尤肯阵营的博士生埃金罗德(j.eckenrod)研究了周期性偏头痛患者的经验。他发现,在健康状态中,患者未加反思地体验世界,他们带着自己的规划前进,感受不到自由的限度。而在疾病发作时,患者的世界出现了问题。稍有刺耳的声音,现在听来要将耳孔刺穿似的,并且使得头痛加剧。患者的知觉似乎在轰炸自己的身体。患者迫切希望进入睡眠之中,因为由此能够使得知觉降低到最低程度。(eckenrod,2005)

另一种取向则受胡塞尔影响,采取经验视角,从来访者的如实体验入手,考察心理健康。这种取向尤其强调将各种先在观点放在一边,用胡塞尔的术语说,将这些观点“加括弧”,“悬搁”起来,从而持一种尽可能贴近对象的客观立场。这种取向首先要搁置的,是健康与不健康或者说“有病”与“无病”的二元视角。健康是一个价值评判的概念,暗含了逻辑上对立的不健康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二元对立并不存在。弗洛姆曾经极端地提出:“最正常的人也就是病得最厉害的人。而病得最厉害的人也就是最健康的人。”(弗洛姆,1997)生病的人更有机会面对自己,其实是最健康的。事实上,经验视角并不关注来访者健康与否,它主要关注来访者的经验是怎样的,尤其在其生活史背景下,该经验具有怎样的面貌。以这样的取向进行评估,其目的如费希尔所说,在于“根据其世界来理解和描述这个人”(fischer,2008)。与之相比,存在视角依然存在二元对立的不足。因此,下文主要采取经验视角。

可以看出,现象学心理学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研究中,它关注人的实际存在状况,关注人的具体经验。相对于主流自然科学心理学关注人的行为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联,现象学心理学对经验的关注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深入到人的世界中,揭示在该状态下,人的鲜活经验究竟是怎样的。由此,心理健康的评估应面向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考察人的经验,来促进人对自身的理解,从而增进其健康。具体来说,这种心理健康评估可总结为如下七个方面。

(二)心理健康评估

1.以人文科学为立场

心理健康评估应坚持人文科学立场。在现象学心理学看来,心理学以自然科学为模板,容易将心理现象自然化,将其视作与桌子一样具有时空特征和因果关联的物,导致心理现象失去本来面目。费希尔明确提出,个体化心理评估是一种人文科学的心理学。(fischer,1994)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评估的人文科学立场表现在“人文”与“科学”两方面。在“人文”方面,尊重学生心理的本来面目,尤其是学生的独特性。例如学生的“意识、语言、目的和反思”(fischer,1994)。每一个学生都是多维度的,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不应从单一维度,来考察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学生视作无生命的机器;尤其不应以分数为唯一的指标,将学生视作考试制造出来的“商品”(许惠茹,2009)。在“科学”方面,坚持评估的规范性。它采用质性方法,通过严谨的资料分析,得出可交流的、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从后一方面来说,现象学心理学与自然科学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2.以生活世界为基础

心理健康评估以人文科学为立场。必然面向人的体验世界,也就是生活世界(1ebenswelt,life-world)。这个概念由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构成整个现象学心理学思潮的基础。生活世界是指我们的日常世界,我们生活于其中,体验着它,经历着它。与之相比,科学世界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第二性的世界。自然科学将科学世界视作第一位的,由此采用量化数据来进行评估,从而导致心理现象失真。心理健康评估应将生活世界视作第一位的,正如费希尔所说:“作为心理学家,当我们对人们人们如何忙于他们的生活时,通过赋予生活世界(人之秩序)而非自然秩序以首要地位,我们将会做得更好。”(fischer,2006)。

3.以经验事件为材料心理健康评估在面向生活世界中,着力于探讨人的生活经验。它所使用的材料,自然是有关生活经验的各种事件。评估师会向来访者详细询问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一切内容,尤其是其生活史,通过了解过去,来看当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与自然科学形成鲜明的差异。后者所使用的材料是测验。它采用既定的量表,以此来看受测者在某一方面例如焦虑上的得分。这种材料往往导致评估师流失于表面,仅仅知晓受测者在焦虑得分上高于常模多少,却不知道受测者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或许,焦虑仅是其他问题的一种表象。一位父亲请费希尔来评估他的孩子,在他看来,这个14岁的孩子肯定“有问题”。但费希尔经过仔细询问孩子的各种经历,发现其实是整个家庭“有问题”。(fischer,1994)如果仅仅采用测验,是难以发现真相的。不过,心理健康评估也可以使用各种测验,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罗夏墨迹测验等等。但这些测验仅用作工具,用以揭示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4.以日常访谈为途径

心理健康评估是通过日常访谈来了解来访者的生活世界的。日常访谈能够让来访者处于真实情境下,自然地展现出自己的内心。评估师尤其能够通过与来访者的互动式对话,获得更深入的真实材料。费希尔非常欣赏评估师与来访者间的互动,她甚至将个体化的心理评估称作“个体化的/合作心理评估”。她解释说:“合作的个体化评估是这样一种心理评评估理论:评估师和来访者一起工作(共同努力,co-labor),形成对这一个别的来访者的创造性理解。合作是将评估个体化的一种途径——包括评估过程,产生的建议,以及书面报告。”(fischer,2000)这也体现出心理评估尊重来访者的伦理原则。与此相对,采用自然科学立场的心理健康评估则将受测者视作测验的“客体”,通过询问既定的封闭问题,获得预定的材料。在整个过程中,评估师是强势的,受测者则是沉默的,仅仅作为测验的各维度的集合而出现;甚至可以说,受测者是“隐身的”,没有机会呈现自己的真实心理面貌。

5.以质性分析为方法

采用日常访谈,并不意味着评估本身是主观随意的。心理健康评估有着自己的严格规范,它也是科学的。这尤其体现在资料的分析中。心理健康评估应采用解释学的立场,将资料的分析视作对来访者的理解过程。评估师要询问的,并非“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这到底是怎样一类人?”,而是“根据提到的关注所在,诊断传统与我们的理解努力有着怎样的关联?”。(fischer,1980)评估师在评估中时处于主体(subjectivity)地位的,但同时要尽可能通过对话,通过严格的程序,限制自己的主观性(subjective),以贴近作为来访者的对象(object),从而保持客观性(objec-tive)。这里的程序与质性分析方法的程序是一致的。通过严格的各级主题提取,最后获得来访者经验的本质结构。在现象学心理学看来,自然科学采用测验法,通过假定科学世界的第一性,认为评估师可以像上帝一样,跳出自己,来纯粹客观地看待来访者。这其实是一种不可企及的理想。

6.以现象描述为报告

心理健康评估应将质性分析的结果写成严格的报告,以与来访者交流。报告是评估师从自己的立场,对来访者真实经验的理解。在现象学心理学看来,研究者所做的,是对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一切现象加以描述。现象即是所呈现之物。评估师的报告因此是对自己所经验到的有关来访者的一切现象的描述。报告应有严格的撰写规范。费希尔提出,报告应包括如下部分:信头;评估类型(报告题目);来访者名字;鉴定信息(来访者基本背景);参考(呈现问题);前期记录(背景);评估程序;来访者物理描述(第一印象);来访者对问题的理解;结果;其他因素;结论;建议(或意义);评估师签名;督导签名;来访者评论与签名;来访者授权他人阅读;技术性的附录。(fischer,1994)可以看出,报告是对来访者心理健康的整体描述,结果以质性的主题范畴呈现,并辅以来访者的具体言说信息。这与自然科学采用量化数据来抽象说明形成明显的对照。

7.以促进理解为效用

评估报告是需要来访者的评论和签名的。这再次说明,心理健康评估应具有平等的对话式伦理立场。评估的结果是与来访者对话的延续。当来访者看到报告时,他读到的是评估师对自己的理解,这就如看到看到一面镜子,能够促动自己返观自照,从而深化对生命的理解与体悟。在这种

意义上,评估是一个动态的,具有治疗性的过程。这与自然科学的心理健康评估间存在截然的分歧,在后者那里,评估仅是对来访者心理健康状况的静态诊断。报告并非为来访者而写,而是为心理辅导乃至咨询师提供鉴定意见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访者仅仅是一个“被试”,他不能驾驭自己的命运,甚至不知道评估结果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在现象学心理学看来,这实际上将评估作为一种控制技术,用于控制社会。这里就呈现出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的兴趣的差异。(艾四林,1999)自然科学的心理健康评估仅是一种技术兴趣,用于指控制世界;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评估则是一种实践兴趣,用于沟通与理解。这里的问题在于,在技术兴趣中,控制世界主导了一切,抹杀了人的存在。正如现象学心理学家苛费尔(s.kvale)指出的,心理学为主流的自然科学所统治,由此使得技术成为心理学的根本范式,导致马克思所预言的人的异化(kvale,1973)。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评估具有如下三种优势。首先,它能够维护以人为本的理念。现象学心理学能够直面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的经验的丰富性。自然科学心理学将心理视作自然物,将心理健康视作各客观因素间的协调关联,侧重心理健康的外在联系,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具体内涵。不仅如此,自然科学心理学在重视心理健康的外在联系中,容易导致决定论倾向,将心理健康视作为其他因素所决定,由此将人视作一种被动的为他物所决定的存在。这就容易导致控制倾向,隐含有上文所述的人的异化危险,从而走向以人为本的反面。这是值得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界时刻警戒的问题。现象学心理学竭力维护心理健康的原本面貌,在评估中以来访者为中心,能够很好地克服异化问题。

其次,现象学心理学能够将评估从理念践行到操作层面。自然科学心理学由于理念的分歧,导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隔膜,难以发展出有效的操作模式。现象学心理学能够一以贯之,从理念下降到操作层面,将心理健康评估视作与来访者的一种互动,通过采用质性分析的形式,促进来访者的自我理解。值得提出的是,现象学心理学的这种特点在在人文科学心理学中也是独树一帜的。与现象学心理学相比,很少有其他人文科学心理学能够抵达这一层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最终还是借鉴数学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的评估。

最后,现象学心理学式的心理评估易于操作实践。现象学心理学由于重视生活世界,所进行的评估其实与每一个人的内心息息相关。评估者并不需要像在自然科学心理学一样,通过学习外在的客观维度,如内外倾等特质,来进行评估。并且,由于采用访谈,并强调评估师自身的理解,这种评估易于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者所采用。在上文中看到,而这些优点恰恰是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就此而论,现象学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评估对于深化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现象学心理学是一种激进的人文科学心理学,由此构设的心理健康评估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激进的特色。它在对自然科学心理学评估的激烈批评中,试图发展出另一种独立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对于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它能够提供另一种思路,从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不过,仍需要保持谨慎态度。这里更需要吸取的,是它所暗含的评估师与来访者间的对话式伦理立场,在与自然科学心理学的对话中,促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艾四林,1999:《哈贝马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28-30页。

崔光辉,2009:《现象的沉思——现象学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第53-111页。

崔光辉,2011:《论现象学心理学的理论特征》,《心理科学》第6期。

弗洛姆,1997:《弗洛姆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第567页。

郭本禹。2007:《西方心理学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郭本禹,2009:《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郭亨杰,2005:《学生三级心理保健工作新构想》,《江苏教育》第12期。

廖全明、苏丹、黄希庭,2007:《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心理学探新》第4期。

许惠茹,2009:《国三学生考试经验之诠释与反思》,《教育实践与研究》(台湾)第2期。

心理学学科评估篇3

关键词: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评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1]。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源。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2]。为了提高继续教育质量,2009年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先后承担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的《继续教育质量管理评估模型研究和实践》和《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标准和管理体系》课题,对比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和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经验,总结了中国科协系统继续教育的经验,分别制定了科协系统的继续教育质量外评估体系、自评估体系和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管理办法。2011年,在中国科协的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科技进修学院实证研究了继续教育的自评估体系。

一、继续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继续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立终身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形式和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科协把发展继续教育作为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学会紧密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来满足科技工作者的需求。但是,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还不完善、不平衡,继续教育的管理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因此,研究继续教育质量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一)继续教育质量外评估体系

为了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一些省、市和行业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继续教育质量外评估体系。2009年,在调研科协系统继续教育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了这些外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中国科协继续教育质量的外评估体系(如表1所示)。该外评估体系重点关注机构或培训中心的办学条件和管理,包括6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为关键指标)和28个观测点。进行评估的教育机构或培训中心必须通过所有的关键指标。6个二级指标有自己的观测点、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由于篇幅有限,文中省略了评估的方法。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等4种。

为了建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示范基地,评估专家将使用中国科协的质量外评估体系,评估申请继续教育示范基地项目的机构或培训中心。评估专家通过查阅申请方所有的文件和资料,然后与学生、管理者、老师和教职员工座谈,重点评估机构或培训中心的办学条件和管理工作。通过评估可帮助培训中心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二)继续教育质量自评估体系

为了提高继续教育行业和培训中心的质量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定性和定量的继续教育质量自评估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调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继续教育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课题组研究了由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等8所著名大学合作开发的继续工程教育自我评估模型(eFQm)[3],结合中国国情和继续教育的现状,配合表1的外评估指标体系,将eFQm自评估模型包含的9项一级指标、39项二级指标简化为6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2010年建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质量自评估指标体系。

质量自评估指标体系不是一个标准评估体系,而是促使机构和培训中心不断提高质量,最终走向卓越的指导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质量自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1.领导力

卓越的领导应明确行业或培训中心的使命,制定愿景规划,能够团结和激励员工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包括3项二级指标为:明确的使命和愿景规划、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

2.法规和政策

卓越的机构应当根据市场和企业条件制定发展战略,并制定相一致的政策、计划、目标和管理流程来实施该战略。其中包括的5项二级指标为:办学合法性、招生工作、学费标准、学术评定和证书发放。

3.组织机构与员工

卓越的机构能够发现和挖掘员工的潜力,为员工发挥他们的能力创造条件。其中包括的5项二级指标为: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负责人、员工能力管理、教师管理和合作伙伴管理。

4.基础设施与资源

卓越的行业能够有效地规划和管理外部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内部资源,能够平衡机构、社区以及环境的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其中包括的3项二级指标为:设施资源和技术管理、信息和资料管理、经济和财政管理。

5.教学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卓越的机构能够设计、管理和改进管理流程,满足客户、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并为他们创造价值。其中包括的9项二级指标为:培养方案和市场、高新技术、教材、实践教学材料、教学计划执行、辅导答疑的管理、注册和学习组织、教学意见反馈和考试、考查。

6.效果

心理学学科评估篇4

关键词教学状态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andexplorationofUndergraduate

teachingStateevaluationmechanism

――take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asanexample

LiChenguang[1],GonGZhengxiang[1],ZHanGShuwang[2]

([1]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42;

[2]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510642)

abstractwithcollegeenrollmentovertheyears,how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hasbecomeanimportanttopic,andhow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hasbecomeanimportantworkincurrentuniversity.tothisend,theministryofeducationhasissuedanumberofteachingqualityimprovementsandprotectionoffilesandnationwideundergraduateteachinglevelevaluation.externalevaluationofteachingqualityassuranceanduniversitieshaveagreatroleinpromotingimproved,butnotenough;universitiesmustestablishasoundinternalevaluationmechanismtoensurecontinuousimprovementofthequalityofteaching.

Keywordsteaching;state;evaluation

1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内涵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是学校对二级教学单位年度教学工作的完成情况、各教学环节及教学管理的规范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效果、取得的教学业绩、出现教学差错或教学事故等本科教学情况的自我评价。目前,我国高校虽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文件和评价机制,例如学生评教、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籍管理规范和考务管理规范等,但普遍没有把它们综合运用起来对高校内部的教学单位进行全面的教学评估,从而未能及时帮助教学单位全面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恰恰能解决以上问题,把高校教学单位各方面的教学工作联结起来,根据学校的规划和需要对教学单位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做出全面的评估,引导各教学单位规范管理,保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2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必然性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高等教育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①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并全面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仅是各高等学校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从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4号)规定:学校内部评估是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估的基础,同时强调学校内部评估的重要性,而高校教学评估更是学校内部评估的核心内容;到2004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新闻会上的讲话》,要求“建立经常性、每年一次的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制度……要做到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评估过程、评估程序和评估结果的全部公开”;到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要求“继续开展并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把教学评估的结果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促进教学工作、重在提高教学质量”;到2010年5月国家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都明确指出教学评估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从2003年至2008年,教育部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各高校在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加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改革与规范教学管理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仅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今后各高校进一步开展自我评估、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由国家行政部门主导的一种周期长的外部评估,因此在接受教育部的评估之后,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建立内部评估机制,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就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3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机制的建立

3.1提前谋划,开展调研并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针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部分教学单位存在的“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比较薄弱、教学改革亟待深入”等问题,华南农业大学自2007年开始,在全校认真组织开展了以本科教学为主题的调查研究。从2007年春开始,学校相关人员就着手制定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到2008年底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进行初次评估的指标体系。

3.2先点后面,逐步推进评估工作

2008年,学校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现状,针对各学院(部)日常教学管理与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决定采取工作状态评估的方式,对各学院(部)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各教学环节的规范性等方面,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评估,并于2009年1月选择了理学院等4个学院进行了2008年度试点评估工作。2009年3月,学校出台了《华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随后,又出台了《关于各学院(部)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保障了学校全面开展2009年度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顺利进行。

3.3聘请校外专家,确保评估的客观公正

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性,2010年1月14-19日,学校聘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的教务处处长、发展规划处处长及评估中心主任分别担任5个专家组的组长,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员担任专家组成员成立了5个专家组,到全校17个学院、2个教学部进行2009年度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专家组每天评估一个教学单位,上午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查阅资料查找各单位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下午专家组形成书面反馈意见,并直接对评估单位全体教师员工反馈评估意见。

4完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方式的探索

2009年的评估流程为专家组上午到学院(部)评估,下午集中反馈意见,每天评估一个单位,最后学校汇总统一公布评估结果;2010年的评估流程为学院(部)自评,校内专家组核评,核评后直接公布评估结果;2011年的评估流程为专家组上下午各评估一个教学单位并形成评估反馈意见,第三天分别向评估单位现场反馈意见,最后学校汇总统一公布评估结果。

由上可见,学校2010年提出了教学单位自评、组织校内专家组核评和隔年学校聘请校外专家评估交替进行的两种方式。2010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采取了教学单位自评、校内专家组核评的评估方式;2011年聘请省内部分高校的教务处处长和发展规划处处长为专家组组长进行评估;2012年则继续采取教学单位自评、校内专家组核评的评估方式;2013年再次聘请广东省内高校的教务处处长担任专家组组长进行评估。经过评估方式的调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评估所需消耗的人、财、物,也给各教学单位一个自我发现问题、整改提高的机会。

5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取得的成效

华南农业大学作为广东省第一所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高校对广东省内高校开展此项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多次召开的高校教学工作会议,多次邀请我校代表在会上做主题发言,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自学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以来,广东省内先后有多所高校来函来电索要评估的相关材料并派人来校交流学习。

连续五年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1)本科教学工作不断得到各学院(部)的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分数明显上升;(2)从评估的各子指标来看:各单位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性得到逐步提高,本科生参加学院和学校科技创新项目的比例得到提高,各单位教师调停课比例明显下降,教师教学差错(事故)的发生次数逐渐减少等等;(3)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内各教学单位的交流学习。

6完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机制的探索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真正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表面上看是评估教学单位,实际上同时也是在评估教务处等管理部门工作的执行到位情况,在帮助教务处等管理部门查漏补缺,因此评估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为不断完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工作,学校积极开展了以下的工作:

6.1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每次评估工作结束后,一方面,教务处会测算出各个指标的得分分布情况,认真研究各个指标权重的分配是否合理;另一方面,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到各被评估单位调查了解评估的相关情况,认真听取被评估单位的反馈意见,虚心接受被评单位教师员工的建议,适时修订存在争议的指标。这样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在绝大多数指标不变的前提下,个别指标处于动态调整之中。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评估工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评估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其充分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作用。

6.2不断规范评估过程,严格执行奖惩机制,确保评估的客观公正

在建立了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之后,能否无差异执行就成为保证评估客观公正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在近年来的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专家对非量化的指标会因为理解的差异而给出不同的评分,即使同一个人对不同单位在同一指标上的评分也会存在差异。(下转第15页)(上接第12页)因此,规范评估过程,加强对评估指标的解读和说明,尽量减少评估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差异是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中需要不断加强的一项工作。

建立评估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学校自2009年首次正式评估就明文规定:对每年评估获得前三名的单位给予10万、5万和3万的奖励,对于评估不及格的单位扣除当年10万元的校内津贴;对于评估造假者给予扣5~10分等相应的惩处。2009~2013年,学校每次都特批经费对获得前三名的教学单位给予奖励,并对查处的评估造假者给予了相应的惩处。

6.3量化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开发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辅助软件

根据学校近几年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工作的经验积累,在评估中量化的指标体系得出的结论是不会有差异的,非量化需要主观判定的指标在不同评估专家组之间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

鉴于以上原因,学校可以研究和开发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辅助软件,使之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动采集各项量化指标的数据,在每年年底的时候通过自动采集的数据测算出各教学单位量化指标的评估结果。这样既能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差异,又能提高评估数据采集处理的效率,以在最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各单位的教学工作状态。

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相比,由于水平需要积累沉淀,而状态始终存在,因此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在教学单位之间更有可比性,更容易在教学单位进行,也更能引起教学单位的重视。总之,高校应该以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为切入点建立起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最终达到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文是华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和2012年度广东省“十二五”社科规划项目(GD11CZZ02)资助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心理学学科评估篇5

此次评估自2011年12月底启动,历时一年,是该中心连续10年自主开展的第三轮学科评估。评估对象是具有研究生培养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以高等学校为主,兼顾科研院所。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参加评估,学科参评率比上一次增长79%。在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大类95个一级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有16、14、9个学科排名第一,位列前三名。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评估,促进学科建设,让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高校、科研机构的教育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进而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李军表示。

与前两次评估相比,传统学科评估结果相对稳定,新兴学科有一定波动,而一些学科内涵界定比较宽泛的学科评估结果变化相对较大。此外,国家新学科目录调整对促进学科特色发展初见成效,分类特色指标体系也比较科学地反映出特色高校学科建设成效,专业院校得分明显提升,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戏剧与影视学”、东华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学科整体水平得分均居参评高校首位。

心理学学科评估篇6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构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核心,以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为根本目的,以高校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活动。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还未形成健全的评估体系与评估标准。所以,加强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探索出科学、高效、完善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至关重要。

一、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一)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偏离正确发展轨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但无法从正面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为科学研究高校心理发展状况的需要,为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必须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进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二)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性

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构建具有监督工作,有助于教育部门与心理健康教师按照评估体系的规定、要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性开展提供保障。同时,评估体系的明确规定和要求还能够帮助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等找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进而为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性

评估体系的构建可以帮助高校查找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促使学校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断改进、完善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从而持续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高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的发展现状

(一)评估指标不全面

当前我国诸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学校环境对师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而对社会、家庭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考虑较少,尤其是评估指标中对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的涉及更是少之又少。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估占据了小部分,而对社会人员、家长等的心理健康评估则几乎没有。

(二)评估人员素质不统一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良莠不齐,诸多评估者都不是专业出身,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评估能力、沟通技巧、品德修养等方面都不具备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具备高素质、高能力、高技能的评估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作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工作影响巨大的评估人员,其素质能力的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心理教育评估效能的提升。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者的聘用标准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工作的专业性特别强,所以,聘用专业能力强的评估工作者是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具体而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高校系统工作有深入的了解,拥有扎实的评估知识与统计知识,并能够对评估数据加以科学研究与分析,了解国家制定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等。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工作技能是聘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者的基本标准与要求。

(二)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信息的真实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有效性。所以,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将会大大促进评估工作的整体效能。其中,信息调查人员的身份不能隶属于任何一方,即被评估方与评估方,且与这两方不存在利益关系,不明确评估目标,只是按照事实进行记录。同时,要采取不定期调查的方式,预防被评估单位事先准备不真实的资料,确保调查人员搜集到的信息真实可靠。

(三)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目标

心理学学科评估篇7

【摘要】基于卫生技术评估的能力视角,提出发展我国卫生技术评估的设想,包括将发展卫生技术评估作为卫生系统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经费和项目保障技术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者的长效多方式培养机制,以及研究者和决策者互相推动,全面提升评估能力和决策水平。

关键词卫生技术评估;能力;发展

SchemeofDeveloping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inChina:Capabilityanalysis/GenGJinsong,CHenYingyao,LiUwenbin,etal.//ChineseHealthQualitymanagement,2015,22(1):65-67

abstracttheschemeofdeveloping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Hta)inChinawasproposedfromtheviewofHtacapability.StrategiesonHtadevelopmentconsistofconsideringHtaasanimportantcomponentofcapacitybuildingofhealthsystem,sufficientfundingandrelevantresearchprogramstoguaranteetheconductionofHtaresearches,establishmentoflong-termandmulti-wayHtaresearchertrainingmechanisms,andactiveinteractionandcooperationbetweenresearchersanddecision-makerstosystematicallypromotetheabilityofbothHtaresearchandevidence-baseddecision-making.

Keywords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Capability;Development

First?author’saddressKeyLaboratoryof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SchoolofpublicHealth,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

卫生技术评估(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Hta)是对卫生技术应用或利用所产生的短期及长期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价的一种研究形式[1]。卫生技术评估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社会伦理性等多方面提供科学证据,有助于卫生技术的合理选择、利用和发展。卫生技术评估作为一种科学决策工具,在国际上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其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卫生政策乃至广泛的社会政策的研制过程中。本文系统分析我国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机构的概况,并探讨开展技术评估的策略,基于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能力建设的角度提出发展我国卫生技术评估的设想。

1研究机构分类及其能力分析

1.1依托高校的研究机构

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门机构,是我国首家卫生技术评估机构。实验室从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欧盟、美国中华医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卫生部、科技部、上海市卫生局等各种渠道申请到多项科研项目。实验室利用卫生技术评估为主要研究领域搭建了多学科研究平台,研究涵盖临床医学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估、重点疾病防治与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干预技术及政策效果评估、卫生技术的生物伦理学评估等,研究成果对我国卫生政策的制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实验室研究人员于1997~2012年间共发表研究论文364篇,并出版7本教科书。

2002年6月,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成立,中心联合校内外药学、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与管理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核心团队。200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机构设有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室,整合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医学信息学等学科和人才优势。此外,原卫生部、教育部共同批准设立了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评估中心,开展技术评估工作。

1.2依托医疗机构的研究机构

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建立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3月,中国循证医学中心获国际Cochrane协作网批准成立中国Cochrane中心(Cochrane协作网第14个中心,亚洲唯一国家中心)。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并启动分中心建设[2]。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为世界各国提供中国的临床研究信息;开展系统评价,为临床医生、临床科研和教学、政府的卫生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培训循证医学骨干,推动循证医学在中国的发展。

1.3依托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

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是原卫生部的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是亚洲卫生技术评估网络(HtasiaLink)的成员单位,其下设有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研究室。研究室共设3个学组,分别是卫生政策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和卫生项目经济学评价。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研究室开展卫生政策效果评价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相关政策效果的科学依据;开展卫生技术适宜性的评价研究,为适宜医药技术的决策提供指导意见;开展公共卫生项目效果评价,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项目实施结果的有效证据[3]。

原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下设咨询评估处,协助政府进行卫生技术准入工作,对现有及引进的卫生技术进行评估;对国际卫生技术评估结果进行传播;为政府、国内外机构和企业提供评估、咨询、培训、调查等服务。

此外,各地区也相继成立了依托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上海市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中心是2011年11月上海市卫生局批准成立的专业性卫生技术评估及研究机构,中心组织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教育培训、开展交流合作活动以及提供相关技术服务。浙江省和广东省正在筹建卫生技术评估机构。

1.4不同类型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机构的能力分析

何种形式更优,从当前的情况看,是各有优势。依靠政府的机构和决策联系更紧密,但是面临机构的人才储备、学科背景等挑战;依靠医院的机构和临床决策有机融合,在有效、安全性评价方面优势明显,但是缺乏经济学和社会影响评价,评价视角偏重临床而轻人群;依靠高校的机构学科、人才梯队齐整、研究方法规范、国际合作较多,但不足之处是和政策决策疏远,评估项目相对较少。因此,不同类型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对于机构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基于循证视角的卫生技术评估能力建设分析

2.1提供高质量证据需求

近年来,新兴的卫生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和高成本技术数量增长迅速。如何对新兴卫生技术进行早期、及时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成本效益不合理新技术可能导致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例如抗生素的滥用[4],以及不同地区Ct和mRi的过度使用与使用不足[5]。卫生技术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问题也值得关注,如迅速增长的公共卫生经费并未显著减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6]。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不公平有可能导致贫困人口无法负担医疗保健费用[7]。为了缓解不公平现象并提高可及性,需要基于卫生技术评估的研究证据,循证优化医疗保险的福利包[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基于最佳的研究证据因地制宜制定控制策略,多方联动有效遏制此类疾病[9]。卫生技术评估为世界各国缓解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和科学化决策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信息[10]。

2.2推动循证卫生决策

目前,我国药物目录和医疗技术评估主要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为主,并未设立专业、独立的遴选机构。在评估方法上,主要依靠专家,而专家评估的依据主要来自于临床经验[11]。我国卫生技术评估的开展和向政策转化明显滞后于卫生改革的进程及其对卫生技术评估活动的需要[12]。我国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机构和组织分布不集中,开展的研究工作未形成协调一致的总体,零散的技术评估研究难以迅速推动卫生技术评估事业。有限的卫生技术评估证据和卫生技术评估服务能力尚不能满足卫生决策的需求[13]。卫生技术评估的能力建设对于循证卫生决策、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发展我国卫生技术评估的构想

3.1将发展卫生技术评估作为卫生系统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如何有效提升卫生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国际经验表明,卫生技术评估为应用与管理卫生技术提供科学信息和决策依据,并为卫生技术的高效配置和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和有效的方法。为了深化医改,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将发展卫生技术评估作为卫生系统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医药生产企业及相关组织机构把拓宽工作人员的卫生技术评估知识面、培养基于高质量的技术评估研究作为组织机构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

3.2经费和项目保障技术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卫生技术评估的经费投入和科研项目立项较少。卫生技术评估人才的培养、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的开展、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机构的发展均离不开经费支持。建议通过优选卫生技术评估课题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和研究团队进行评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医学学会和协会等机构组织提出亟待解决的卫生技术评估问题,并设立卫生技术评估相关研究项目,通过对优选项目投入科研经费,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不断提升评估机构的研究能力。

3.3建立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者的长效培养机制

建立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研究者的长效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者。鼓励研究者参加卫生技术评估学术会议,支持研究者赴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机构深造,鼓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支持研究者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研究能力。确立卫生技术评估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通过学术骨干带动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机构的发展。同时建立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者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于考核优秀的研究者给予奖励。通过长效培养机制提升研究队伍的研究能力和整体素质,推动卫生技术评估的发展[14]。

3.4全面提升评估能力和决策水平

决策者应结合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提出卫生技术评估问题,依据卫生技术评估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合理使用高精尖技术,淘汰无价值的设备和落后技术,降低医疗服务成本,重视卫生技术评估的传播和执行[15]。卫生技术评估过程中研究者与决策者通力合作,研究者基于决策问题开展技术评估;决策者基于卫生技术评估证据、经济水平、资源状况和群众的服务需求进行循证决策。通过上述过程实现研究者、决策者和人民卫生需求的互动,逐步形成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者和决策者的交流合作和沟通反馈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研究者的评估能力和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英耀.复旦大学组建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12(2):10.

[2]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医学平台介绍:网合中心分中心概况[eB/oL].(2013-07-10)[2013-09-10].http://ebm.org.cn/about.php?id=9&module_id=1.

[3]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研究室[eB/oL].(2013-07-15)[2013-09-10].http://nhei.cn/KS_4/ks_004/ksjs/index.html.

[4]DongL,YanH,wangD.Drugprescribingindicatorsinvillagehealthclinicsacross10provincesofwesternChina[J].Fampract,2011,28(1):63-67.

[5]HeD,YuH,ChenY.equityinthedistributionofCtandmRiinChina:apanelanalysis[J].intJequityHealth,2013(12):39.

[6]LongQ,XuL,BekedamH,etal.ChangesinhealthexpendituresinChinain2000s:hasthehealthsystemreformimprovedaffordability[J].intJequityHealth,2013(12):40.

[7]Chenm,Chenw,ZhaoY.newevidenceonfinancingequityinChina’shealthcarereform:acasestudyonGansuprovince,China[J].BmCHealthServRes,2012(12):466.

[8]ZhouZ,SuY,GaoJ,etal.assessingequityofhealthcareutilizationinruralChina:resultsfromnationallyrepresentativesurveysfrom1993to2008[J].intJequityHealth,2013(12):34.

[9]YangG,wangY,ZengY,etal.RapidhealthtransitioninChina,1990-2010:findingsfrom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2010[J].Lancet,2013,381(9):1987-2015.

[10]赵琨,隋宾艳,郭武栋,等.卫生技术评估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2):87-89.

[1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药品和医疗技术评估制度亟待完善[eB/oL].(2010-07-19)[2013-10-10].http://edu.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version=edu&docid=2294163&leafid=3056&chnid=1027.

[12]陈英耀,刘文彬,唐檬,等.我国卫生技术评估与决策转化研究概述[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7):1-6.

[13]胡苑之,林海,陈洁.水平扫描在新兴卫生技术评估中的发展及启示[J].中国卫生资源,2013,16(1):39-40.

[14]卫萍,任建萍,颜丹丹,等.卫生技术评估认知与需求现况调查[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3):23-25.

[15]徐文煜,薛迪.美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的卫生技术评估[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1):8-10.

通信作者:

陈英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

e-mail:yychen@shmu.edu.cn

收稿日期:2014-06-06

心理学学科评估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专业建设

1、国内外资产评估行业高等教育现状

1.1国外资产评估专业高等教育现状

资产评估行业在发达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无论在评估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实际操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人才培养上基本形成了一套由准入考试教育、高等教育和后续教育构成的完善体系。在高等教育方面,早在1894年于英国成立的伦敦城市大学,便设有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其研究重点是在金融、投资等经济环境下,运用定量方法对资产与投资市场互动关系进行评估;美国的霍夫斯特拉大学设有房地产评估、收益资产的评估、评估原理与程序及专业操作规范等专业;新西兰梅西大学设有资产管理专业,具体方向有城镇评估、乡村评估、房地产评估三大方向。

在澳大利亚资产评估人才培养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资产评估高等教育的重视。1972年南澳大利亚大学率先开设了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开始授予资产评估专业学位。通过大学的系统教育,使学生了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其未来的执业素质。由于澳大利亚具有完善的资产评估高等教育,目前,澳大利亚资产评估协会已将大学学历作为入会标准,在大学获得相关专业学士学位并有两年相关工作经历后,可以直接申请成为注册资产评估师,可见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

1.2我国资产评估专业高等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中关于资产评估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工作起步较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和探讨的逐渐深入,进入九十年代后,一些院校开始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方向的学科建设,并开始招收国有资产管理方向的本科生。后来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评估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市场上对资产评估业务、人才也有了大量的需求。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的建立以后,促使一些院校将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方向改为资产评估专业方向,或专门建设了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一些院校不仅进行了本科层次的专业建设和招生,而且延伸到了研究生层次。2004年,厦门大学积极申报并且第一个获得批准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2005年,南京财经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学院也建立了本科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并开始进行招生。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在资产评估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目前来看,我国还未形成完善的资产评估人才培养体系,评估人才缺口较大,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培养数量严重不足。到2010年,全国开设资产评估本科专业的院校有14所,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只有几百人,远远不能满足资产评估行业的需求。在资产评估专业建设方面由于起步晚,目前也处于探索阶段。

2、关于资产评估专业建设的思考

2.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道德素质要求。对资产评估人才道德素质的要求并是仅仅停留在遵纪守法的水平上,而是要在遵守职业道德方面起标帅作用。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遵守社会公德,遵守职业规范、讲究职业道德,弘扬传统美德。不仅能够始终坚持独立、公平、公正原则,而且能够与一切违反职业道德的不良风气作斗争。不仅将资产评估作为一种职业,而且能够真正作为事业来对待,关心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积极为行业的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工作中能够勤勉尽责、廉洁自律、精益求精,谦虚谨慎,团结和带动周围的同事共同为树立行业的良好形象不断作出努力。

(2)知识储备要求资产评估高等应用型人才应掌握外语、数学、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资产评估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并掌握与资产评估相关的法律知识、行业法规、监管规章;掌握每个专业岗位所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资产评估涉及多种特殊行业,需要资产评估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如涉及土地和房地产的评估应具备房地产估价或土地估价的知识;涉及税基评估应具备税收与财政学的专业知识;涉及金融资产的估价、保险评估,应具备金融和保险等知识;涉及车辆和机器设备评估,应具备机电设备专业知识;涉及珠宝鉴定的应具备专业珠宝鉴定方面知识。

(3)能力素质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资产评估人员,首先要具有宏观形势的理解能力,正确把握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动向及趋势,把握重大资产评估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和理念,并合理运用到评估工作中去;其次要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业务工作的能力,如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具有独立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较扎实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公文处理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

2.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2.2.1完善课堂教学体系

(1)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是对所有大学生普遍开设的,为了让学生了解一般规律、掌握一般技能,重在教授系统的通识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的教育课程群,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通识教育课的宗旨不是重在传授某种专门的知识,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基本知识,以有效解决人的全面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通识教育课程群除了包括教育部规定的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之外,还应包括从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具方法科学及艺术素养、体能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精选出来的,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

(2)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学科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课程群。该课程群应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财务会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核心课程,另外考虑到资产评估专业涉及相关学科较多,专业基础知识跨度大的特点,还应开设机电综合技术、建筑工程概论、财务管理、证券期货理论、管理学原理、房地产经济学等课程。

(3)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是在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注重宽度教育的基础上,将资产评估专业教育,向系统化纵深发展的专门化课程群。资产评估专业课程是资产评估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其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于明确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资产评估课程体系、培养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关系重大。这一必修课包括:资产评估学、机电设备评估、房地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投资项目评估等,设置的课程应能直接与注册资产评估师(CpV)考试衔接。

(4)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提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资产评估专业发展方向的课程群。设置这一课程群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专业主干课学业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进行专业拓展和深化教育,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既获得各种必要的知识,又提升了专业能力。该课程群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项目评估、金融资产评估、税基评估、财务报告分析、珠宝收藏品评估、企业战略管理、国际评估准则等课程。

2.2.2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1)开设资产评估综合模拟实验课程。资产评估综合模拟实验是一门将资产评估理论与资产评估实务融于一体,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宗旨的资产评估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开展融合会计、评估等内容的综合模拟实验,强化文理渗透的力度,进行以学生为中心、为特点的教学内容服务(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让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件进行交互式的探索,使学生以评估理论为工具解决实际中错综复杂的问题,学生通过资产评估综合模拟实验,既可以检验与进一步学习在课堂上所学的资产评估基本原理与方法,又可以补充学习书本上没有的,而实际工作中必须了解的资产评估业务知识,还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其他资产评估专业理论与方法,缩短资产评估学专业在校学生从事资产评估实践的距离,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立资产评估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资产评估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促进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做到“坐下去能写,站起来能说,深入实践能干”。同时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有效推动教学、科研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推动资产评估行业科学、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2.3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资产评估高等教育的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组建评估培训师资库,请资产评估研究领域的专家或者资产评估行业从业人员到学校,以讲座等形式提高专业教师业务水平;也可以把青年教师有计划地送到具有资产评估研究生方向的学校进行系统学习,或者鼓励青年教师考取资产评估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以及安排青年教师到资产评估事务所从事资产评估实践活动,以强化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心理学学科评估篇9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规范办学内涵发展为重点,以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为目的,发挥教育督导评估导向功能,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二、督导评估范围及内容

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制定落实发展规划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三、督导评估依据

《津南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指标》(津南教字[2005]70号文件)

四、评估方式

学校自评、过程评价与督导评估结合。

(一)学校自评并完成自查报告

(二)中心校对所属小学进行过程管理评价

(三)相关科室对学校进行过程管理及指导,并对学校落实发展目标过程进行评价。相关科室负责评价内容:

教研室:课堂教学评价。

中学科:中学教学管理评价,提供各类考试成绩、干部听课统计。

小学科:小学教学管理评价,提供各类考试成绩、干部听课统计。

德育科:中小学德育工作规范评价。

德研室:中小学德育研究工作评价。

体卫科: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评价。

组织科:中小学干部队伍建设评价。

工会: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评价,民主管理评价。

人事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评价,安全工作评价,人员效益发挥评价。

财建科:中小学财务、财产管理工作评价。

审计科:中小学财务规范管理评价。

装备站:教学装备维修管理评价。

教科室: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评价。

信息中心: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评价。

办公室:中小学依法办学评价。

津南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中学学生行为规范评价。

高一级学校对所接收学生按学校进行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评价。

社会评价:组织家长、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价学校工作。

过程评价通过白皮书公布。

(四)督导室对学校落实年度发展目标情况进行督导评估

督导评估过程中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听课,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教师学生问卷、座谈、个别访谈,观察。

根据评估情况,将对部分学校进行复查。

五、评估反馈

当日随机反馈,书面反馈,评估成绩列表反馈(白皮书)。

六、时间安排

自查阶段:2009年2月—2009年3月3日

检查阶段:2009年3月6日—2009年5月31日

复查阶段:2009年6月—2009年7月

总结阶段:2009年8月

2009年1月18日前,学校将发展规划报督导室。

2009年3月3日前,学校完成自查,将自查报告报督导室。

心理学学科评估篇10

一、高校档案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指出:“高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各高校必须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档案工作的基础是各种档案资料,而档案资料又与评估密切相关。

高校档案是高校各种门类档案的总称,是广大教职工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和学校党政管理及其它活动的原始记录。从内容上看,它详细真实地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历史全貌。档案不仅记录了历史活动的事实经过,而且记录了人们在各项活动中的思想发展、经验教训以及创造性成果,同时又为以后总结、交流经验、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要对一所高校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作出正确判断和恰当评价,必然离不开学校的档案材料。否则,就难以形成对一所高校全面、客观、真实、恰当的估价。

二、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促进和强化了档案建设

实行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都积极地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开展了评价工作,高校的档案建设也得到高度重视,实现了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步发展。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档案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规范和完善档案资料。高校档案工作随着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而发展。由于档案资料在评估中的重要作用,自开展评估以来,高校领导改变了以前对档案的看法,思想上从不重视到重视;措施上从不得力到得力;管理上从不规范到规范。档案部门及其人员更进一步加强了责任心,在做好档案工作的同时,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宣传档案及其工作在高校评估和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从而使广大教职工了解、关心、重视并利用好档案,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丰富了馆藏。为迎接教学评估,学校各院部系、单位都整理了一大批有价值的评估依据材料,教职工也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平时很难征集到的成果材料、论文、图片、荣誉证书等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这就大大丰富了高校的档案资料。各院部系为收集历届参加工作岗位后有所建树的名人档案材料,深入到各地厂矿、机关、学校等,搜集到许多重要的档案材料。

改善了档案馆(室)条件。评估需要查阅的材料非常多,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存放等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这就要求学校在经费、办公条件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档案工作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从各方面关心档案工作人员,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的改善,领导的支持与关心,使档案建设得到加强。

三、促进高校评估与高校档案建设协调发展

促进高校评估的健康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而做好高校档案工作则是其中内容之一。高校档案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不断加强高校档案建设,不断根据评估指标的要求完善档案目录及相关材料,不断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才能为评估提供更加全面详实的评估资料和评价依据,更有利于专家对被评学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更有利于专家系统总结评估经验,完善评估的长效机制。

高校评估作为一项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