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知识性创新的特点十篇知识性创新的特点十篇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2:37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篇1

关键词: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2-0030-05 收稿日期:2008-09-11

1994年,oivatt和mcDougall在《国际商务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论文《towardatheoryofinternationalnewventures》,该论文提及了国际商务活动中一种崭新的现象:在为数众多的国际企业中存在这样一类企业――国际新创企业。尽管上述新的研究成果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解释深化了我们的认识,并且这些解释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学者在某一个研究视角下把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逻辑框架。Uppsala过程模型首开从知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先河,将承诺和知识作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解释变量,这一点与当今国际商务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JohansonJ,VahlneJe,2006)。而后来的学者们也只是考察了国际化知识的类型和获取方式对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影响(RichardD.Hadley,2003),还未全面分析知识管理与企业国际化过程之间的相关关系。知识管理作为一个独立于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领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在知识转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基本问题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及其特征。

一、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及其维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自创立起就试图利用多国资源向多国销售并从中积极寻求明显竞争优势”,oviatt和mcdougall(1994)将这些企业称为国际新创企业。国际新创企业成立伊始就直接从事国际化经营,跨越了国内经营阶段,甚至还可能飞跃了国际化经营的较低级阶段。除此之外,国际新创企业在选择国际目标市场时会更加具有战略性从而跨越心理距离,这一点对那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基发展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国际新创企业”现象对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所认为的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的观点提出质疑,即企业国际目标市场的选择不一定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也不一定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渐进进行。换句话说,企业国际化过程不仅具有渐进性特征,还呈现出激进性特征,大量国际新创企业的涌现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包括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和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是指在地域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心理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选择国际目标市场,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心理距离较远的海外市场。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包括三种最基本的情形:(1)在方式维度上,企业没有严格遵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而是跨越了企业国际化阶段模型中的某些重要环节。比如,国际新创企业在成立时就没有经历国内经营阶段,而是以控制程度、资源投入程度和风险程度都比较高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如对外直接投资起步。(2)在职能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遵循从单一职能到部分职能再到全部职能的顺序将职能活动向国际市场转移,而是从一开始就将某些或全部职能转移到特定的海外市场。例如,国际新创企业成立时,就在特定国际市场投资建厂,由东道国子公司全面负责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使它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并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3)在业务维度上,企业在东道国所经营业务的发展也没有严格依照单一业务一相关多元化业务一非相关多元化业务的顺序进行,而可能在东道国直接经营与母国相关或者非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地域激进性、方式激进性、职能激进性和业务激进性。国际新创企业在心理距离、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职能活动以及业务方面的跨度越大,则表示该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越显著。

二、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解释

尽管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大量涌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旧理论如uppsala过程模型的灭亡,因为其理论基础――知识管理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发展,从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修正以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本文认为,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从成立之初就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和有效率地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共享和应用知识从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以实现跨国价值创造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跨国价值创造就体现在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理解并实施这一过程。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模式是其所积累和控制的国际化相关知识的函数。本文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融合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尝试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作出解释。

首先,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异步性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表现出激进性特征的根本原因。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知识管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得到发展,由于知识发展决定企业国际化过程行为,当知识的跨越式发展所产生的大量新知识和更强的知识管理能力运用于企业国际化实践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体现出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拓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时而超前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而落后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由于企业不仅可以从自身的国际化行为中获得新的知识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知识管理能力,而且还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得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当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要快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的出现。

其次,外部环境中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的存在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呈现出激进性特征的客观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比较典型的阶段,即初始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全球竞争阶段。在初始发展阶段,由于很少或者没有外部知识,所以传统国际化模型特别强调企业自身国际化行为对经验知识的积

累。企业经验知识积累与企业国际化进程螺旋上升,导致企业国际过程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高速发展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营所需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新创企业恰恰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企业没有国内经营的历史而又需要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存在于国际化关系网络中的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使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和激进发展成为可能。

最后,企业可控制知识资源的剧增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的主观原因。在当前动态复杂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结局不再仅仅取决于企业所实际占有知识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它可控制运用知识资源的多寡。由于国际新创企业诞生时外部环境中就已经存在大量的国际化知识,企业家通过与其他企业积极发展信任和合作的国际关系网络,使得企业可控制和利用知识的剧增,从而促使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知识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和应用五个方面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管理能力时,必定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适当的国际化模式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优势来实现价值的跨国创造。可见,知识管理能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迅速提高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主要探讨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和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目前,关于知识和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关系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并且研究深度也不够,所以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过程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使得我们对企业国际化的本质有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按照知识存在主体的层次性,尝试对企业家的个体知识、企业的组织知识和组织间(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一些理论命题,希望能够为日后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一)个体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国际新创企业的一个最大特征是其拥有怀着国际视野、勇于向国际市场进军并具有丰富国际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家个体知识,特别是个体隐性知识或者说企业家精神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将产生重大影响。个体隐性知识是指只能“意会”的个人技能、信念和处世态度等(耿新、彭留英,2004)。企业家的个体隐性知识强调的是企业家在多国市场上能够发现、识别和把握住那些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的机会。企业家个体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体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之中。企业家的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自身未来国际化知识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企业家的知识面(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差异决定其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把握市场机会的差异。企业家的敏感度是指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企业家的认知能力越强,越能够嗅到国际市场上存在的商机及其潜在价值的大小,越倾向于选择激进性显著的国际化道路。第二,知识整合能力。企业家的知识就是关于从哪里以及如何获得知识资源的抽象知识,是一种能够看到专门性知识的价值和潜在的机会,并知道如何整合和利用专门性知识来创造财富的能力。知识的拥有是被动的,为了创造跨国价值而进行的知识整合则是前瞻性的。知识整合的方式就是商业模式,它相当于中介结构,从而把知识领域和经济领域连接起来。企业的商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知识创新是否能产生商业价值及价值空间的大小。当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越强,越能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整合起来并通过恰当商业模式将其很好利用从而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越倾向于走激进性强的国际化道路。第三,国际创业倾向。国际创业倾向是指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为顾客创造卓越的价值和实现企业国际化成长而通过建立知识联盟和某种社会嵌入性的途径从国际经营环境中获取知识并不断创新知识的倾向。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越强,越有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为其创造更多的让渡价值,越有可能掌握有关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越有利于产生新观点及采纳新方法,越有可能从国际关系网络中不断获得足够的有形或无形资源,越有可能以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合理配置资源,因此,越倾向于采取激进的国际化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企业家个体知识的各个维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下命题:Hla)企业家的认知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b)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c)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二)组织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企业的组织知识包括组织层次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组织显性知识有两层含义:一是非人格化的组织规章、制度、流程和技术等,二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显性知识;组织隐性知识也有两层含义:一是群体协作能力和组织的心智模式、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二是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隐性知识如难以表述的技能、诀窍、经验等。第一,组织知识愿景。知识愿景定义了企业应该在哪些领域获取、共享和创新什么类型的知识,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指明了方向。为了使知识管理流程动态、持续、高效地进行,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知识愿景,用知识愿景统一、协调组织的知识流程活动。制定明确清晰的企业知识愿景,可以使企业超越现有的产品、部门、组织、市场和地域界限,实现连续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从而推动国际新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第二。组织知识管理流程。从知识管理流程的构成上看,虽然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基本认同知识管理由知识获取、知识转化、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等环节构成。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各个环节上,而且还体现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方面。也就是说,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包括要素高效性和整体高效性。当企业具有较佳的知识管理流程即实现了目标、技术、人员的动态均衡,其倾向于选择激进式的国际化道路。第三,组织国际化知识。eriksson(1997)等学者对企业在关系网络嵌入背景下不同经验知识水平的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进行的研究,创造性地将企业国际化所需的知识划分为国际商业知识、国际制度知识和国际化运作知识。国际商业知

识和国际制度知识主要帮助企业不断发现国际市场中的机会和风险,并帮助企业判别该市场中是否存在战略性获利空间。国际化运作知识是指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所必须具备的资源、能力和条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条件组织、管理和发展国际化经营活动的知识,包括企业国际化独特技术能力、管理运作知识经验等。这三种知识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H2a)组织知识愿景的清晰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b)组织知识管理流程的效率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c)组织国际化知识的占有量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三)组织间(国际化网络)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在治理模式选择方面,国际新创企业通常选择网络结构这类比较松散的治理成本较小的治理模式。Deo等(2003)重点考察了知识和网络关系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企业国际化过程就是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第一,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国际新创企业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存量由网络规模、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和网络关系强度共同决定。网络规模是指与本企业有联系的国外潜在合作伙伴的数量。网络关系强度是对投入的时间、情感密度、亲密性和相互服务的综合反映。建立较强关系的双方通常着眼于长远利益;而关系较弱的双方则倾向于价值对等的交易关系。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的增加,通过跟网络成员发展信任、合作和互惠的紧密关系,企业可控制知识的存量必然会大增,从而能加快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速度。alexandern等人(1997)研究了社会资本在高技术企业国际成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企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可用资源,有助于企业的跨国成长。第二,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通过跟国际化网络中的成员企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实施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加互派人员交流的频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共享各自的知识,实现知识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快速高效转移。提高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和效率的直接目的是使企业获取和占有外部知识资源并为新的知识创新打下基础,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的激进性发展。第三,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创新能力。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1991)提出的经典知识转化模型SeCi(SeCi是知识转化4个阶段英文名称首字母的大写组合)描述了在一个组织内部单一层次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相转化从而实现组织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是过程耦合的,在知识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知识价值的实现和知识的创造,即知识创新。而在国际化网络中,不同组织间存在多层次知识转化,包括组织间的个体层面的知识转化、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化、组织层面的知识转化,只要每个层次的知识转化都能顺利进行,企业就可以获得和产生许多新知识,这就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协同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沿着一条异于传统的循序渐进的国际化阶段模式来进行国际化。

以上关于组织间(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关系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命题:H3a)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存量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3b)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效率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3c)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创新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篇2

办公自动化管理知识经济制度创新

一、技术还是管理?

对于一个社会,管理和技术同等重要,但技术和管理的结合部比二者更重要。这是最新的“知识经济”理论提出的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创见。它明确地表达了这样一种一直被混淆的观点:人类的首要和终极目标不是为了追求技术而是为了追求知识,知识只有在具有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才能被获得。此外,现实的情形是,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人们可以买到技术但却不能仅靠金钱买到效率,(我们有太多的用钱堆砌起来的信息系统,在那里人们见惯了高技术与低效率畸形并存)。但尽管世人对技术成果必须经由管理创新才能发挥作用不持异议,但如何使技术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成果实现管理创新却是令所有人困惑的问题,而“知识经济”理论所提出的“知识管理”的探讨,令人信服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之处与核心精神。

二、知识与创新

在信息技术时代,知识与创新具有怎样的特征与意义?美国《福布斯》杂志1998年4月22日题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文章1很好地阐述了这一论题。主要内容如下:

(一)信息技术时代的“知识”

知识与信息

文章指出,知识不同于信息,并且,“知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在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的具体涵义和目的是: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促进创新。其产生的过程及在信息时代的运用的具体目的是“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

无形资产胜于有形资产

知识可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正是隐性知识对发展具有潜力,但是目前能管理隐性知识的技术却很少,知识管理的创造性就是体现在使隐性知识发挥巨大潜力的过程中,知识管理要开发提供处理隐性知识的技术“把隐性和显性知识进行处理用一种适合于用户和商业环境的方式表现出来”。从上述意义而言,在信息技术时代,人们将重视无形资产更甚于有形资产。

(二)知识管理

关于知识管理的概念文章提出了如下几点特征:

知识管理不是信息管理,其重点不是“技术和信息的开发”,而是“个人创新和集体的创造力”;

知识管理“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各种可行解决办法的一种综合”,“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属于管理经营范畴,其实施在于建立激励共享知识的机制,培养集体创造力。作者特别指出“创新和创造能力属于经营过程,但是以前几乎没有那个公司持这种观点”。

三、知识管理与管理创新

(一)成就与反思

自1985年以来,我国制定了办公自动化建设与发展的国家规划,政府各部门开始了大规模的信息技术的引进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的进程。1996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制定《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显示了我国为在下个世纪初的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发展中走在前列而为之奋斗的决心。此后,在这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经过了奠基、初创的阶段,已进入成熟期,然而,办公自动化的建设是否在实质上提高了我国政府的管理效率?在那些具体的方面提高了效率?在那些方面没有?从投入与产出的分析来看,目前的办公自动化建设是有效益的还是低效益的?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效益,包括当前的和潜在的效益?

上述问题很少被认真提出,而且也很难回答。众所周知,我国的办公自动化是靠技术设备的配置为主体,而不是以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特别是管理方案的创新为支撑点。以这样的方式实行的办公自动化是高投入和低产出的。目前我国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的效益既没有被重视也没有被普遍地进行评估。在政府管理领域内缺乏新理论和新思维。

不容否认,我们对上述问题尚未能作出科学和明确的回答。特别是当研究的领域不仅仅涉及纯技术层面而且涉及到政府管理以及其间的复合关系时。对于在政府领域内,如何使技术与设备的投入转化为效益成果,当前特别需要各领域专家作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探索与创造性的思维。从国际的经验来看,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经过管理的创新。前述知识管理就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复杂问题的切入点,是任何变革都必须具有的理论准备。

(二)管理体制变革的征象

人类社会仍处于前信息社会,在发达国家,为信息技术时代所作的管理变革也只是初露端倪,但我们已经能够发现一些特定的征象,它们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变革:

组织结构的改变

由于信息传输方式的根本改变,建立在逐级上传下达方式基础上的传统金字塔式等级制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包括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正在逐步解体,有时可能会发生突变。七十年代,以阿尔文.托夫勒等为代表的未来学家对社会信息化特征作出过预测2,这些远见卓识的观察和判断以惊人的准确性预言,将产生符合时代节拍的新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呈现出频率越来越快的不稳定性,非常规部门快速增长,职能部门依然存在,但越来越多为解决一个专门问题而一用即弃的小组在其中“时隐时现,快速来去。”新的组织形式将是暂时性很强、适应信很强、变化迅速的,充满着稍纵即逝的基本单位和流动性极强的个人。相应的信息系统体系的建设也应是具有灵活性和强适应性的体系,特别是它导致重要的观念改变:过去一直认为并强调人??机系统要适应人和机构的要求和工作特点,而现在,情况变得模糊了,人和系统要更多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性的特点,更具体的说,是人在改变、要求人作更多的改变。

2工作岗位的流动与业务过程的多层面交互性

组织结构的变化也会带来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例如,今天美国的工作场所的非全日制工作岗位越来越多,同时,衡量工作结果的方式和观念也大大改变,目前已有3/4的比率的工作脱离了按“岗位付酬”的旧观念与旧制度,转而为按“业绩付酬”。

传统官僚组织包括政府和大企业组织的科层制的典型特点是严格的专业分工、部门分工下的业务过程,在信息技术时代将大大改观,取而代之的方式是跨专业学科、跨部门和跨地域的多层面的交互式业务过程。体现在软件开发方面,有大量的关于“群件”的产品出现,适合不同层面的交互性业务过程:一项设计或一个总体方案是由不同地域不同部门的人实时交互进行的,教师与他的学生动态、交互式完成授课,商家更多地与顾客群体一起在相互切磋的情况下完成交易。在所有这些活动的背后的支撑基础设施是环球信息网络。

知识型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

“知识型工作人员需要领导但不承认等级”,这是被称为美国管理理论界的泰斗的彼得.德鲁克早在30年前就指出的。3他说,知识与任务而不是与等级相关,“任务决定一切而不是取决与姓名、年龄,或科目的预算,或从事这项任务的个别人的等级……所以知识必须象一个小组一样地组织起来,其中由任务来决定谁负责、什么时候、负责什么、负责多长时间”。

(三)支持管理创新的系统特点

由上述信息时代管理体制变革的征象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真正的管理创新必须是与这些变化相一致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灵活应变性

无论是组织机构还是信息系统结构都应以灵活应变性作为主要性能指标,单纯数量上的增减并不能显示改革成就的主要性能。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993年9月一期对美国政府改革的评论文章4中指出“改革需要策略变化,消减工作人员只是精简机构的短期设计,当时间到来时,需求会使机构增加,这种作法不甚明智”。同样的意见也可适用于我国今天的政府改革。

开放交互性

同样,业务变化以及相关的信息系统都以能适应和支持开放性和交互性为性能衡量指标。其长期潜在的好处是这样的系统和工作特点是促进知识交汇同时也是促进知识创新的。

知识中心性

等级威权正在信息时代的面前逐步瓦解。知识威权重于等级威权。对以知识为中心的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支持是管理科学研究和信息系统构造的中心课题。与我国传统的尊重知识分子的观念不一样,知识分子只是一种身份,有时还演变为一种等级身份,而知识管理不重视等级身份重视的是知识,一切围绕知识组织起来,既不为等级所阻隔也不为专业所阻隔。围绕知识的任务一旦完成,组织的使命也就结束。所以,支持知识中心的组织机构或信息系统是最有创造性的系统。

(四)知识管理系统与网络

上述关于支持管理创新特征的系统,即具有知识管理能力的下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一定是一个基于internet的系统,正是因为只有在internet上才具有支持我们所说的创新特征的充分能力:灵活应变、开放交互和知识中心性。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对基于internet网的“网上政府”或“网上办公管理”作前瞻性思考的恰当时机,需要实际地去预见其潜力和风险,作出我们的积极响应与对策。

四政府与管理创新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篇3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科学哲学、认知科学、知识论、科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新发展,学界对创新型知识的生成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讨论科学创新精神对传统德育的提出的新课题,同时讨论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准确把握创新人才的内涵

创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指创造性。具体来看创新就是能够为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行为活动。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可以运用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比如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等。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1.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创新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创新人格,这些特征即为判断是否创新型人才的衡量标准。创新意识主要是创新动力系统方面的内容,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思维就是指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另外还包含合理的知识结构,它是个体的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创新人格则是指个体非智力因素方面应该具备的素质,比如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方面,也就是个体创新个性特征的综合,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的人格特质如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例如像上海财经大学作为财经类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包括以下特点:第一,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第二,国际化视野、宽广的胸怀、战略思维和多元文化背景;第三,对经济现实敏感,有创意,有洞察力,善于寻找商业机会;第四,能创造性地解读、回答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五,具有很强领导力、团队精神、相融性、合作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第六,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2.创新型人才的道德特质

美国学者布兰察德曾经把革命者作为一个群体对象,认为这个群体的行为中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具有特定的道德气质。显然,科学上的创新者与政治社会领域的革命者是有一定相似性的,我们可以合理推论,创新型人才作为一个群体,也具备一定的道德特质。

首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素质构成来讲,创新人才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欲望、坚韧的创新意志、合作和团队意识等创新型的道德品质,需要实事求是,反对学术上的浮躁浮夸作风、学霸作风,能正确对待他人的研究成果,处理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

其次,对创新人才的道德要求不仅是上述道德论层面,还有知识论层面。原先在实证主义知识论的视角下,通常认为科学是道德中立的(即科学家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科学发现过程要排除道德伦理和一切价值的干扰)。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的超然品格,标举科学的非个体特征。学术研究中的个人因素,都被当作无益的东西,纵使不能弃绝,也该尽量克服,越少越好。但近几十年来波兰尼等学者的研究表明,科学的基础里藏着道德的因素,科学创新需要所谓的科学良心。科学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科学发现中有个人的品德气质因素在发挥作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科学发现包含了明确规则所不能穷尽的成分,这些成分往往与科学家的个体有关,包括个体的信念、良知、承诺等等。一方面,科学系于科学家个体的直觉性思考和创造性冲动;另一方面,科学家又需要对这种冲动直觉进行审查、批判。原创性必定是充满激情的,但是这是“理智的激情”,这包含了科学共同体的公断体系的因素,内化到每个科学家心中,沉积为“科学良心”。波兰尼这些观点,启发我们科学家广义的道德气质,是切入科学创新过程的,这个环节上,德育可以有所作为。

二、从德育创新视角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与举措

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目标上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探索精神培养。教学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获取结果,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努力探索的结晶,以此弘扬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其次是综合能力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能力是将现有知识组合成新知识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或者自学,融会贯通运用这些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再次,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真正有效的创新教育,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创新型知识生成规律,按照个性化原则,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与举措:

1.遵循个性化原则,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充分保证学生的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学习自由和思考自由。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旨在激发个体的自尊与首创精神,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与发展空间。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知识论的新发展表明,原来我们追求完全的、清晰的、精确的、普遍的知识,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空想。知识特别是创新型知识具有批判性、默会性、境域性、发散性、个体性等特点,如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就认为:任何知识都是个人知识(这么说当然不是否认科学的公共性)。科学发现包含的成分往往与科学家的个体有关,例如个体的判断力、想象力、直觉、理智的激情、信念、良知、承诺等等。波兰尼声明:“原创性必定是充满激情的。”这一理论运用到我们教育中,就是要允许学生在学科上、课程上有选择的自由,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兴趣。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成立大量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型兴趣小组,要把兴趣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展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力的人。

2.转变教育观念,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我们对教师的考核也应改变单纯以数量为主导的片面方法,真正形成合理评价和筛选机制。应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育人意识,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科研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质量提高,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行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兴趣,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为学生提供扎实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和学科前沿理论和思想。要建设一支具有先进理念、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创新思维、敬业精神、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有必要在尊重知识的个体性基础上改革学生的考核机制,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探究意识,把个性培养列为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必须给每位学生以创造的机会,激发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使每位同学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能有自我探索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当前以闭卷考试为基础的考核制度,考查标准是“明确知识”的对与错。这样考试的知识论基础是一种朴素实证主义的知识观:知识可以简明地表达出来,如果你不能表达,就是你没有懂;是对是错比创新重要,证实比批判重要;知识排除个体性的体验,而考查学生的标准化、一般化的知识把握。在这一准则下,应试者的考虑重点不是创新,而是不犯错误。然而这种知识观念没有辩证地看到知识创新的另一方面。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与库恩都揭示,科学发展不是“正确”理论与“错误”理论的路线斗争。波普尔认为:“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他甚至在《猜想与反驳》的扉页上引了一句:“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尽可能快地犯错误”;波兰尼也论证知识有默会的一面,所以知识――即使是仿佛追求客观和普遍的自然科学知识――都是个人知识。因此要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用批判的头脑去审视现存的定论和成见。改革考试制度,推广口试、课程论文、设计与操作、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有特长、有创新潜能的学生,采取特殊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与考核评价制度。

4.注重导师育人,因材施教,发挥个性化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科学知识的传承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古代的俗语讲“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波兰尼认为,部分知识有默会的特点,那是“一种难以说出其细节的技艺……它只能通过实例由师傅传递给徒弟,这就使其传播局限在个体接触的范围之内”,科学传统中确实存在这么一部分难以编码化、难以明确言说的内容,因其属于默会知识领域,所以其传承主要需要依靠师徒之间的个体性接触。传统手工业时代的“学徒制”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现代大学教育的体制下仍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长期交流,学生朝夕相处,科研新手才能不知不觉地掌握科研技巧。只向学生传递已有的和显性的知识成果和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掌握大量默会的认识信念、概念、框架、方法与技巧等等。所有这些,都将是促使学生迸发创造性思维的“支援意识”。

5.注重创新环境的培育与营造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篇4

关键词:知识经济;继续教育;科学发展

1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它的特点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技术和服务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不断更新为目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能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本。

2知识经济社会继续教育的主体地位

不同的经济时代总是伴随着不同的教育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加速与信息的爆炸性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时代任何教育机构或教育形式都不可能一次性地解决终身教育问题,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揭示了教育与经济这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突出地显示出教育的经济价值。知识经济所依赖的智力资本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知识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主要依赖教育。教育是生产、积累、传播、使用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知识向经济过程融合和转化的桥梁和纽带,知识经济必须以教育发展为基础、为后盾、为保证、为动力。教育是知识经济竞争的基点,谁抓住了教育谁就抓住了知识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根本。

3知识经济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

知识经济的到来将引起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也将导致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将给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1)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占有量是决定经济增长。现代社会的竞争能力主要转移到三种能力竞争上:即获得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当今社会,只有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智能人才,各种经济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2)调整劳动力结构。知识经济的兴起标志着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产业结构也将进行大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导致社会劳动生产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简单劳动将被复杂劳动取代,知识型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这种变化意味着绝大多数国民必须适应知识劳动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形势下,传统的一般劳动者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面临下岗转岗的危险。

(3)迎接知识爆炸的挑战。知识社会的特征是知识生产快速,形成知识的爆炸以及知识寿命的缩短。随着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成果日新月异,新的知识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加快,新知识将产生新的产业和职业。一方面,新产业不断出现、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逐渐发展、转移、异化,甚至消失。许多新兴职业、交叉职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比较高,许多老的职业将被淘汰,即便是一时还保留的职业,也可能由于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注入,要求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掌握新的技能。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设备陈旧,周期愈来愈短,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与产品换代加速相对应的是职业的更替。

(4)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知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触及生产方式,还包括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分配方式等,人们的社会生活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主要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知识产业背景下,绝大多数人从事智力劳动,其消费将由物质性消费为主转向以知识消费为主,社会分配转向基于知识的占有程度的分配,智力劳动将是绝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知识的占有量将是人们富裕程度的标准。同时,知识不仅给个人带来挑战,它也给人们带来生活、工作、消费等方面上的享受和乐趣。

4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教育也必将随着社会变革产生一次革命性的变化。社会对继续教育产生了巨大需求的同时也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继续教育应该不断创新和加快发展。

4.1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动力的创新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经营活动国际化、科技发展高新化等要求决定了继续教育必须树立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观。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创新,劳动者只有以良好的整体素质为依托,才能不断释放自己的潜能,迸发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信息时代,知识是成指数级速度增长和积累的,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要不断的接受新知识,包括知识的传授者。而社会实践是具体的,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4.2树立通才教育的教育内容观

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综合化、整体化,而知识的综合和集成最能反映这一特征。在信息产业中,许多产品都是集各门学科的知识于一身而获得的成果,在科学研究领域,综合性的探索将成为主要方向,在技术领域,更多的将是科学与技术的综合或技术与技术的综合。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和最受欢迎的是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等知识于一体的通才。“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应该树立通才教育的内容观,宽广的知识不仅可以使人从容应对复杂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启迪人的智慧。通才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教育内容上加强基础知识的铺垫,避免过分专业化,尤其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注重文理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一方面,人才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人只有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具有竞争力,开发复合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重要使命。

4.3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教育方法观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发展个性。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知识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是指尊重人本身的价值,使人的一切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包括人的兴趣、特长、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和自我实现。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继续教育应该遵循个性化的原则,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积极为他们提供参与,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提供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条件,调动起每个人所蕴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走上一个最能发挥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人生之路,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达到最佳的状态,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篇5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为此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是在实施创新教育中运用创造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及其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活动方式。根据我们多年的创新教育实践,常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情感策略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是非智力因素。无数在创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创新人格。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化学史的考察,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发挥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二、方法策略

灵活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方法策略就是在实施创新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这是训练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这样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同时它也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

创新思维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和发散性。批判性就是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拒绝复制型思维。创造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思维的发散性,就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是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时间和空间“集装箱”式的程式化,使师生缺乏个性化的选择和自由;统一的学习方法抹煞了学生的思维个性;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尝试错误,更不允许批判思维、发散思维;过分依赖演绎的教学使学生跳不出教材和教师的手心等等。因此在创新教学中要适当调整教材结构和体系,加强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对实验装置运用缺点列举法、特性列举法等创新技法进行改进;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运用大脑风暴法、力行法等创新思维方法进行解决等。如运用这些方法训练后的学生,在学习高一化学时,制取no的实验设计方案多达20多种。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然而这“规矩”绝不是僵化的教学模式,它指的是教学规律和原则,只要遵循它的教学方法就应当是可行的,反之,就是不好的,无论这种教学方法被标榜得多么“先进”。教学方法没有新旧之分,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有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被指为不讲规矩,其实只是教学方法传统一点而已。也许有些领导和老师认为她的教学方法不好,但是在他的课堂上,没有那么多的形式,没有为了追求好看而追求热闹,然而却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朴素、本真,教学目的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明确。

三、氛围策略

创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问题性。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二是探究性。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创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三是个性化。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而受到热潮冷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把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究性学生实验后,自然地创设了师生平等交流、探究问题的创新学习氛围;另外讨论开放性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等都是创设创新氛围的好方法。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篇6

高考改革高考数学数学创新试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我国高考改革的需要,新颖性、独特性与探究性兼备的数学创新试题很可能会成为今后命题的一种趋势和导向。对于高考数学创新试题,学界至今还没有明确定义,多数研究者就创新试题的背景、题型、编制、解答展开了一些研究,但是对创新试题的基本问题――概念、特点、功能基本没有明确阐述,这对于进一步研究高考改革下的数学创新试题是不利的。笔者在对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高考数学创新试题的分析与探究,试图初步提出高考数学创新试题的概念、特点、功能。

一、高考数学创新试题的概念

罗增儒教授认为数学题是指数学上要求回答或者解释的事情,需要研究或解决的矛盾[1]。这是目前对数学题广为认可的一种定义,但是其外延尚显广泛。笔者认为,通常情况下,数学题是指在数学教学或数学学习中,基于诊断或测评目的,由数学教师或者教育研究者根据课程标准和命题理论设计、提供给学生解决的数学问题。

数学题的一般形式包含2个基本的部分:条件(已知,前提),结论(未知,要求)。条件一般具有一定的背景(题目背景),需要借助一定的数学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提供若干已知信息,结论一般指示求值、求证、判断等。

目前,学界对创新试题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基于文献研究和对典型创新试题的探析,笔者认为高考数学创新试题是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依托一定数学命题原理和技术,旨在培养、诊断、测评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试题背景、试题形式,试题内容或解题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的数学题。

二、高考数学创新试题的基本特点

传统的数学题具有接受性、封闭性和确定性等特征[2]。一般来说,数学题考查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熟知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对例题的程序式的模仿,可以顺畅地完成对数学问题的解答。同时,它的形式结构一般是常规的,条件充分简洁,设问清晰明确,答案唯一确定,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去解决它。另外,它的考查目的在于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一般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除具有以上一般数学题的特点外,数学创新试题还有一些其他比较突出的特点。通过对最近10年来典型数学创新试题的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高考数学创新试题有以下的特点:

1.立意的鲜明性

立意是指试题的考查目的。高考数学试题的编制遵循“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这里的能力主要有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7大数学能力。数学创新试题立足学生的知识基础,着力考查数学能力、数学素养,注重测量其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因此,数学创新试题的立意重在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考查7大数学能力,特别是考查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背景的新颖性

试题的背景是指数学题中学生能够理解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以及其他学科现实。传统意义上,数学试题多是以数学现实为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数学现实为背景的数学试题不断丰富,如高等数学背景、竞赛数学背景、数学史背景等;以生活现实、其他学科现实为背景的数学题也逐渐增多,如生活情境问题、物理情境问题等。

例1.(2008年全国i卷)汽车经过启动、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之后停车,若把这一过程中汽车的行驶路程看作时间的函数,其图像可能是()

本题以物理学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背景,也具有一定的现实生活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让学生感受到高考数学试题的学科综合性,也体现了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又具有教导我们关注现实生活、学会应用数学的导向意义。

3.形式的灵活性

试题的形式包含数学试题的呈现方式、设问方式以及题型。目前,数学创新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如采用文字、符号、图形、图表等呈现问题条件,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或者图形关系,推理、判断或者探索其中的规律解决相关问题。开放题引起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后,很多设问方式灵活多变的试题不断出现,它们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另外,为了诊断、测评的需要,传统的数学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课程改革中教育评价的要求,一些新的题型应时而出,如复合型选择题、复合型填空题等。

例2.(2010年安微卷)若a>0,b>0,a+b=2,则下列不等式对一切满足条件的恒成立的是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ab≤1;②■+■≤■;③a2+b2≥3;

④a3+b3≥3;⑤■+■≥2。

例2为改良的客观题型,需要多次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称之为复合型填空题,它有利于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能够比较理想地预防猜选。

4.内容的综合性

试题的内容是指数学试题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课程改革以来,数学高考命题要求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数学试题包含多个知识点,不仅是数学知识密切关联的内在要求,也是数学测试兼顾范围和题量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考数学多数试题呈现出多个知识点交汇的特点,命题者精心挑选相互交汇的知识板块,合理地控制数目和难度,最终能够生成别出心裁的数学创新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3.(2011年陕西卷)设集合m={y|y=|cos2x-in2x|,x∈R},n={x||■|

a.(0,1)B.(0,1]C.[0,1)D.[0,1]

本题综合了三角函数、复数、集合等数学知识,设计简洁、突出基础、考查能力,特别是绝对值和复数模的考查,十分巧妙。

5.方法的多样性

解题方法是指解决数学试题所用的一般解答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很多数学创新试题都能一题多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数学学习经验,选择不同的解答方法和思想方法作答。

例4.(2013年重庆卷)在平面上aB1aB2,|oB1|=|oB2|=1,ap=aB1+aB2。若|op|

a.(0,■]B.(■,■]

C.(■,■]D.(■,■]

本题是向量的综合应用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如解析法、函数法、向量运算法等,至少有10种方法。

三、高考数学创新试题的功能

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中,数学解题是最常见的活动形式。它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数学解题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学题对于数学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鉴于高考数学创新试题的概念和特点,除包含数学题一般功能外,它还具备鲜明的导向功能、测评功能和诊断功能。

1.导向功能

(1)数学创新试题是检测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现实需要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课标》)[3]明确指出笔试仍是定量评价的重要方式,但要注重考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数学思考的深度、探索与创新的水平以及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013年高考数学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创新意识是7大数学能力要求之一,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融合,有利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

因此,在笔试为主的考评体系下,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设置数学创新试题是现实的做法。

(2)数学创新试题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必要选择

对于传统的数学题,学生只要学好课本上的那些条条框框的知识,就能照搬课本的知识、方法轻而易举做好它们。在此过程中,学生虽然巩固了所学知识和方法,但是却停留在简单模仿、机械训练的水平,其能力的发展很有限。

数学创新试题一般包含新颖的问题背景,具有灵活的问题形式和设问方式,综合多个知识点、思想方法,设置发散性的解答方法。解答数学创新试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阅读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迁移、组合和融会,选择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解决问题,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2.测评功能

(1)数学创新试题有利于测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创新试题一般具有新颖的问题背景和一定的深度、广度,兼具多样性、探究性,重点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比较理想地测评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与意识。

(2)数学创新试题有利于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

由于数学创新试题背景新颖、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方法多样,因此它不仅能够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能考查其对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够考查其继续学习的潜能,拉开学生分数差距,进而为不同层次的高校提供不同水平的优秀人才。

3.诊断功能

(1)数学创新试题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教学需要,教师必须要准备恰当、典型的数学题,去了解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从而调控教学内容、进程。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提前预习,以及课本例题比较简单,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合理地更改例题的背景、形式等,或者选择一些典型的高考数学创新试题作为课堂讲练的例题。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评估教学效果,调控教学内容、进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数学创新试题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水平

根据情况的不同,课后习题的布置各异。课后习题的选择,既要综合考虑学生课堂教学的情况、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兼顾学优生、学差生,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数学创新试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探究性,因此,可以选择或改编具有一定梯度、创新度的数学创新试题作为课后作业。教师通过作业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分析总结学习经验教训,指导学生做好学习、复习计划,这样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

参考文献

[1]罗增儒.中学数学解题的理论与实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2]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篇7

【关键词】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特点素质结构素质培养

文化、艺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是二十一世纪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建筑与环艺设计涉及的专业范畴来看,它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新兴边缘学科。作为一个新兴专业,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着眼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怎样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将是高等学校建筑与环艺专业教育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

1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特点

对于高等院校进行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了解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应具有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对其所培养的人才进行恰当的定位,总的来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具有以下特征:

1.1创造性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是以“人”为中心创造出特定的“物”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知识的效益。艺术设计人才作为设计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价值的实现表现为设计知识效益的最佳发挥。因而对于艺术设计人才而言,创造能力是首要的职业生存能力,也是决定设计人才最后成功与否的必备能力。

1.2综合性

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知识包容性大、涵盖面广,所涉及的学科包括设计学、美术学、环境学、技术学、社会学和材料学等学科。作为一个合格的建筑与环艺设计师首先应具备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懂得各种艺术表现技法,熟知建筑结构、材料构造、建筑环境物理与设备、组织管理等基本知识。当然,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技术知识和文化、艺术知识的随意组合,它应该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2建筑与环艺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素质结构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这种网络结构体现了教育与人、社会、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联系。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价值的人才。在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诸多学科领域孕育着重大创新的今天,我们认为创新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博、专结合的新知识

知识结构是人的视野、观念意识、能力的基础,新视野、新观念意识、新能力是建立在新的知识结构上的。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注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是一门和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因而对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培养,建立一个合理、开放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融合多学科的有发展力的知识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

2.2以创造性为特征的综合能力

创造性是艺术设计可贵的一大特征。但是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性,艺术设计创新成果只有在社会接触中,通过社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今天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艺术设计人才仅具有创造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竞争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管理等能力。因此,竞争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创造能力之外决定艺术设计人才最后成功与否的必备能力。

3创新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素质及能力培养的思考

基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特点和素质结构中所确立的各种目标,结合当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设计时代出现的种种变化——新材料、新结构及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与数字化设计的普及,无疑都给我们的建筑与环艺设计教育带来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创新教育观念的提出,迫切需要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观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和改革。

3.1明确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定位很重要,涉及到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由于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多元化特征和大学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这些都决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确定各自的重点,办出特色,要严格把握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目标要求。

3.2改革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素质结构,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建筑与环艺设计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涵盖的知识面之宽,研究对象之繁杂,不是一个系、一个专业的力量可以解决的。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教育要向开放化教育模式转变。为此,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及现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建立以创造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开放的培养模式,实现新形势下对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归纳起来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即由过去的比较封闭的办学模式向开放型办学模式转变,与社会接轨,与市场需求接轨;由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中心向以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强调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和宗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另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师生民主、平等的主体关系,强调教学是主体间的交往(交流、交互)、对话的关系,淡化教师的权威地位,采用民主参与的管理方法,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允许不同学术思想存在、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与自由选择的学习环境。

其次,改革课程体系。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应从过去单一的学科方向发展向学科群方向转变,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加强相近、相关专业领域之间的交流、交叉和课程开放;强化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要在科技、环境、节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更新与探索;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压缩课程总学时和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比重,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整合一体的结构模式,增强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天赋和兴趣,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4结语

培养创新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加强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是多方面的。因而按照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从多方面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是一件意义重大和任务艰巨的大事。

参考文献

[1]薛天详.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4-219.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篇8

教师专业化课堂教学创新性多元化发展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在几年之前开展了,我省教育部门也不甘落后,在全省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课改几年来,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更是走在教学的前沿,不断探索和研究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策略。下面我们就谈一谈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新性特点的关系问题。

所谓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最终要以学生实践对象,要在学生那里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果,作为新课改下的教师应当把握好与学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如何充分把握这个平台,其关键是如何创新,体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性特点。这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多元化发展所决定的。

因此,课堂教学的创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奠基,教师专业化的长足发展能更好促使课堂教学的创新。

一、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有创新性的教师

万丈高楼,起于平地。平地就是高楼的基础,平地就是高楼的关键。

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课堂教学更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

教育的魅力在于唤醒,教师的魅力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人类的进步需要创新,在创新教育中,要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性的教师。所谓创新性教师,就是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创新性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较高的价值取向、远大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具有创新教育科学观;具有较强的监控能力和管理艺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创新性教师必须多渠道、多角度不断的获取新知识,将所获取的新知识融会贯通、更新观念,不断地将自己提高到新的理论高度。通过多思路的解答问题,多角度的展示情景,表现出独特的教学风格,诱导学生在思索中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以人格创造人格,以人才领导人才、培养人才,净化心灵的目的,充分体现教师的楷模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成为学生爱戴的老师,那你就要努力做到让你的学生不断地在你身上有新的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人格的魅力。不断地去创新。

创新性教师所要选择的课堂教学方法,必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知识,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处在新时期下的学生,应当注重发展个性,实施个性教育,让学生在受教育中时时沐浴人文的阳光,培养健康的人格,追求人性的完美。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大胆的创新,其中一个创新之处是:课堂教学的嫁接和联合。简单的说就是语文课和其它课结合在一起,当然,是以语文课为主其它课只是一个陪衬。例如,我们在上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时就将这一节课和音乐、数学结合嫁接在一起,当时课堂上两组三个老师同台讲课,课后效果非常好。

二、创新性教师课堂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讲授和培训,而新世纪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双基”之外,还应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方面知识。在切实操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性教师应当把握新世纪课堂教学的主体性、主导性、民主性、愉悦性、反馈性、评价性、预见性、研究性等特点。

1.教学中的主体性、主导性特点

主体性、主导性特点说明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让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参与者。通过起主导作用,教师创设美妙的问题情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时候也可以鼓励一些能力较强学生,让他们走上讲台尝试教学。这势必将促使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扩展自身的知识视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另外,坐在“观众席”上的同学,也渴望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因此,对于台下的同学无疑也是一种激励。

2.教学中的民主性特点

民主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有着平等的地位、平等的人格,重视信念、情感意志的培养。通过与学生平等的相处,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3.教学中的愉悦性特点

愉悦性特点所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调节课堂气氛,并且善于调节课堂气氛,把紧张的学习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幽默风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愉悦的表情会让学生如释重负;教师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开启学生的联想之门;教师浑厚的声音、诗词朗诵般的声调等都将紧紧地吸引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去理解、探究和应用新知识。

4.教学中的反馈性特点

反馈性特点是指教师恰当的利用时间,对学生当堂课获取的知识情况予以即时的评测,针对反馈信息采取应急措施,从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领悟所涉及的新内容、新知识。

5.教学中的评价性特点

评价性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学生需要的不是对与错的评判,更多的是教师对其情感的倾向,特别是在学生出错时。正应了“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的说法。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正是由于学生多元智慧的存在,教师对学生的评判也应采用多元智力理论评价学生的新视野。

6.教学中的预见性特点

预见性特点指的是教师在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高瞻远瞩,预测学生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前做好铺垫、埋下伏笔,服务于后阶段的教学。那么,教师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系统的知识结构,只有把好了整个知识的脉向,才可能总揽全局。否则,将会导致课堂知识无法拓宽,进而使学生思维的发散受到限制。

7.教学中的研究性特点

研究性特点是指对某些问题通过教师对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有自己的观点之后相互交流、研究,不断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形成成果,然后归纳小结,进一步发展、升华,探索新的知识,摆脱教师这只有力的拐杖。正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学生完全可能涉及教师所不晓的知识,对于知识的探究,学生所研究的成果也将完全可能超过教师。

以上特点也正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这些特点要求只有不断的完善进步了才会在在未来的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进化创新速度。

三、后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出现已是必然,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实践要靠创新性教师,创新性教师需要通过专业化发展提升创新能力,丰富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实践创新。

愿我们的教师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将自己提高到新的理论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用创新的教育方法武装自己,做一名创新性教师,做一个教师专业素质高而且全面的教师,从而,用自己百倍、千倍、万倍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中去来推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苏教版.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篇9

关键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

abstract:Viewedfromthestandpointofpracticalepistemology,the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correlatewitheachotherinactualproductionandlifeandareinassociationwiththeformationandapplicationofknowledge,thusmakingtheknowledgeindifferentbutinterrelatedforms.itimpliesthatthereisanintangibleknowledgechain,namelytheSteiknowledgechaincomposedof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withrespecttotheSteichai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playsakeyroleintheprocessofofferingthe“artificialimplements”resultingfromengineeringknowledgewhichisincorporatedintotheproductivefunctionsinordertoacquirethefirstapplicationofcommercializatio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intheknowledgeeconomytimes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importanceintheperspectiveofSteiknowledgechain.

Keywords:Steiknowledgechain;engineering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y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规律[2],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4],工程教育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

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

1.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JosephC.pitt)、莱顿(edwinLayton)、文森蒂(walterVincenti)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theory-bound),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确的(task-specific)”,“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改变现有的困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

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的阐述。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

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哲学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知识,旨在成功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自然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或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2)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如技能、诀窍);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性(如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3)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讲求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4)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w),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产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不外传。

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

2.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e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网络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Stei知识链中工程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是建造物质世界从未有过的“物”的活动,就此而言,工程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作用只能是作为“造物”的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处于从属地位。

1.工程知识作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的集成体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把工程知识简单地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thomastredgold(1788—1829)最早把工程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观点[11],以及邦格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如莱顿、文森蒂、皮特[7]44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和工程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伯聪教授也明确表示,尽管不能否认现代工程活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以解释为“科学的应用”的成分,但决不意味着工程就是科学的应用[12]226。然后,这些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知识)。正如皮特反复强调的:“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认为二者中的每一个必须依靠另一个,更没有事实根据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子集。”[8]

就实践来看,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体。工程是一定边界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造物活动,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自然界不存在而又可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工物。在工程“造物”过程中伴随着工程知识的生成。工程是技术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的集成体。技术性要素包括技术设备(机械、工具等),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等内容;非技术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人力、社会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技术性要素(如技术原理、技术方法)中必然包含科学知识,如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知识)与目的性的结合[13];非技术性要素中包含着资本、人力等属于组织、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活动中在对各种因素进行实践集成的同时,也包含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由于每一工程都是情景化的、具体的、唯一的,所以工程知识包含科学知识是相对于某一具体工程而言的,它与皮特所强调的并不矛盾。

2.工程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

相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往往发挥“集成”的作用;而相对于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往往是“基层单元”和“构成单元”。相应地,工程知识往往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发挥作用。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研发、产品的标准与测定、营销策略、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等内容。而工程知识主要包括工程规划知识、工程设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安全知识、工程运行知识、工程环境知识等内容。同类工程或不同部类的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产业政策和市场,乃至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工程知识在产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工程创新的知识链视角

尽管就工程的实践“造物”而言,工程知识只是作为“造物”(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挥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工程知识不重要。相反地,工程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知识分类和知识本质上看,工程知识还是“本位性”的知识而不是“派生性”的知识[12]261。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战场、知识创新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的当今时代,从Stei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探讨工程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并且他将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进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4]。后来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abilityofCapitalism)一文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观点[15]。针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界定,从知识角度看,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生产函数的转移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如追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高科技含量”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知识的“高”与“新”。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也日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受到知识型企业的青睐。知识已成为一种特质性的生产力[16]。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创新是凝结于产品中的新知识并入生产函数中得以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工程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莱顿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从科学的观点看,设计什么也不是;可是,从工程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设计。”[12]238下面以工程设计知识为典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分析。

在文森蒂看来,工程设计知识包括基本的设计概念(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设计标准和规格,理论工具(数学、推理、自然规律),量化数据(描述性和说明性的知识),实践因素和设计手段(程序性知识)等。他还发现工程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生成活动,工程知识的应用是作为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生的[17]。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设计过程,既是已有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是新的工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工程知识的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实践的工程活动而言,创新是工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工程设计作为其关键环节也必然体现和反映着工程创新。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体现和反映表现在工程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上。工程知识既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体,也是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要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设计出具体工程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标准与规格、有关量化数据,并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文化风格等)最终拿出设计方案,描绘设计图纸。在这一过程中,在同时考虑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要素的情况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集成,使得这一过程既包含对已有的工程知识的应用,也包含新的知识的生成。新生成的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最终凝结于产品的生产中,从而实现创新。实际上,对每一项工程,无论是理念、规划、设计、实施,还是运行和管理,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局部或全局的创新。从知识的角度看,每一项工程发生的创新总伴随新知识的生成,由于新知识的生成在工程活动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它只能被并入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当中,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为建造出合目的性的人工物并通过进入产业活动过程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服务。每一项工程的完成也预示着工程知识的一次创新,新的工程也酝酿着工程知识的再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因此,从四元知识链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分析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为从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方面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按照工程知识如何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起作用来实现工程创新,进而探寻一种新的生产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杜澄,李伯聪.工程研究[CD2]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2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42.

[2]殷瑞钰.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23.

[3]王大洲.试论工程创新的一般性质[J].科学中国人,2006,12(5):31-34.

[4]张秀华.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5):39-43.

[5]王树国.面向和谐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J].科学中国人,2006,12(7):54-57.

[6]殷瑞钰.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若干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2,4(9):38-41.

[7]约瑟夫•C.皮特.技术思考[CD2]技术哲学的基础[m].马会端,陈凡,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8]pittJC.whatengineersknow[J].techne,2001(3):17-31.

[9]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41-46.

[10]殷瑞钰.工程与哲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0.

[11]Durbinpt.Criticalperspectivesonnonacademicscienceandengineering[m].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1:60-79.

[12]李伯聪.选择与建构[CD2]大脑和认知之谜的哲学反思[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CD2]远德玉技术论研究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231-233.

[1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

[15]曹鹏.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001:14.

知识性创新的特点篇10

一、加强基础教学;拓宽知识层面;提升“智力因素”。拓宽知识层面是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少年儿童的创造能力是千万祖先,至少需要经过五是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的才能的精华,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知识基础都不具备就谈不上具备现代化的科学知识,更谈不上什么先进的航开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又怎么样去应用于实践而形成创造力和创新力呢?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越丰厚,智力发展和提升的潜力就越大,提供智力背景的层面就越开阔。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该让学生从小开始打好扎实坚定的知识基础,开阔学生的知识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生的新旧知识渗透,使知识纵向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加强对于旧知识的回顾与思考、恰当地抓住有效时机做好新旧知识的交接和联系,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一个总体认知过程和联系形式,从而达到新旧知识整体融合的目的。

(2)加强学生课堂和课外的有机结合,使知识横向沟通。由于现在各个学校受到班级整体教学和活动的限制,又加之学生认知、接受、适应和理解知识的程度和方式不相同,所以,学生形成知识层面的范围和广度就千差万别。学校教育的统一性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有限,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增长无限、更新的速度无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不满足,从而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结合知识学习的深度和难度,拓宽知识的横向层面,把知识的视野拓宽,学到更多的基础知识,打好知识基础。

(3)应用直观形象和生动的信息技术,会使知识概念变得活泼和通俗。直观形象的概念教学,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把知识具体化、通俗化和简明化,促使小学生的认识深化和记忆久远,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合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具,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切合小学生特点的投影材料、幻灯片和透视卡片,直观性地再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这样,小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的熏染和认识,而且还让学生在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地动画中得到了能力和情感的锻炼,犹如教给了小学生一把真正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二、强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发展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小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根本和动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保证。小学生在自己、自主和自发的创新过程中,成果的产生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小学生的兴趣、意志、性格和情感等,这些看起来无关重要的东西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在周围现实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尽管没有学校教育的主导性强,可是,也是在制约和限制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上进。由此可见,动机的明显与模糊、兴趣的高涨与低落、意志的坚强与薄弱,无一不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必须紧紧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发展非智力因素,从而达到教学效益最大化。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激发学习情趣,创设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学习情境

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情趣生活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学好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高昂的情趣、高亢的情绪和分发的志趣将使小学生对学习和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动力。一般来说,由于受到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生理特征的影响,他们更需要奋进的激情和鼓励性的言行,激发他们的上进意识和积极行为。这样,会使小学生无忧无虑、和谐自主、民主平等地参与活动和学习,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2)创设学习情境,诱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和生理特征的制约,兴趣和主动性产生和发展的时间短暂而又没有持续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创设优雅、舒心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勇于探究的能力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的。在教学中创设意境,可以充分运用“语言提示”的方式或生动直观的图像把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带进语言文字的优美环境中,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意识。

“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培养和发展,对小学生学习品质、创造品质和创新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必须予以重视,同时,还要注重因材施教、相机训练,从而达到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综合目的。

三、课堂教学要从整体着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核心因素。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是两种特殊形式,人们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所依赖的能力主要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这是顺利开展创造性活动的核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从教学的整体着眼,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肩负着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创造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教师必须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入手,着眼语文教学的整体,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培养,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锻炼创造性的机会和时间,营造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