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土地开发利用十篇土地开发利用十篇

土地开发利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7:19

土地开发利用篇1

一、首先要摒弃开发就是开荒的传统理念。

不论是解放以前或是解放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人口、粮食问题的压力下,兵团经历了多次大规模开荒的时期,农业的重点由南疆拓展到了北疆,耕地由山前平原延伸到沙漠边缘,大规模的林地、草地、湿地被改造成了耕地,历史的变迁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总认为兵团的开发就是开荒,就是扩大农业的规模,直到上个世纪末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后,一些政府部门立即提出大开荒的应对方略。继后中央相继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和重视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后,才初步克服了开发就是开荒的传统理念,但远没有达到摒弃这一理念的境界,在考虑新疆兵团的发展思路时,总是念念不忘开荒,甚至还把开荒作为今后大开发的重点,把扩大农地规模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建设用地发展的研究则远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这种传统观念必须尽快扭转。

二、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

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部分基建项目用地不报请批准或先用后报,宽打宽用,少征多用,早征晚用,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

三、土地退化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起因,恢复则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前提。

土地的退化和恢复是两个长期的过程,其机理更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这项研究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今后必须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1、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需求量会日益增多,解决耕地资源稀缺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开源”即加大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复垦;另一方面“节流”即节约和合理利用及保护耕地,提高土壤质量,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由于农业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几乎都已被开垦用于种植业,其余土地的生态条件较差,因此应当弱化后备资源开发,重视对已利用地的挖潜整理。

2、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实现质和量的统一。切实保护耕地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效力,制定耕地保护的专项规划,严格执行用途管制;加强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晰耕地产权,建立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土地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调整土地利用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对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管,防止因利益驱动而多占、乱占耕地;建立耕地变化的动态监测系统。

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1、要加强教育和宣传,使各级领导和大众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认识到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要满足人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的平衡;要关注人类当前的利益,更要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逐,忽视生态效益,只求索取,不讲投入,掠夺式利用,将加剧地力退化和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土地不仅是财富之母,更是民生之本。要积极转变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用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年度计划管理,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合理确定各类用地的规模、结构,使之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衔接。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规划引导与成片开发,标准引导与保证质量作为结构调整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

3、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把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上升为法律行为,对任何破坏土地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以提高违规成本。

4、严把用地审批关,坚决纠正、收回各种违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备案和批后核查制度,建立土地利用信用评价机制。

5、完善供地政策和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减少耕地占用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推行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制度。进一步细化各业用地标准,严格按标准供地。

土地开发利用篇2

关键词:土地规划,土地利用效率,地铁沿线土地

引言

城市土地利用的实质是对土地区位的利用。区位是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而交通地理位置又是自然位置与经济地理位置最重要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交通条件是城市与其他周围地区和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相互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城市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城市交通条件的重大改变将对城市土地区位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城市土地利用[1]。作为地铁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产和地铁都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地铁作为一种手段,一种生活方式,而地产作为一种承载生命与思维的载体,都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进入后工业时代城市文明的生成,当房地产遭遇到地铁,遭遇成熟快捷便利的交通体系,地产秩序便面临重建,地产格局便面临突破。

1西安市地铁沿线土地现状及区位分析

区位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商业、工业及居住等各类非农业用地聚集的结果,城市土地利用实质即是对土地区位的利用,所以区位是城市土地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城南区用地结构中突出的特点是教育科研用地比重较大,为12.12%,该区是西安市高等教育科研的聚集区,为全市居住、文教中心。城南区土地使用是以居住、办公为主,辅以商贸、金融等配套设施,省测绘局所在小区、长安大学所在小区、以小寨什字为中心的小区分别为典型的行政办公、教育科研、商贸密集区。

城北区聚集大量的文物古迹,包括汉长安城遗址(占地约36km2)、唐大明宫遗址等大面积遗址保护区;其他用地以居住、工业为主,两者所占比重分别为14.12%,14.13%,配以少量的教育科研、公共服务设施。该区域村镇比重较大,开发潜力较大,也是西安主要的对外交通之地,其中以铁路为主,西安火车站即位于城北区,即将开工建设的火车北客站也在该区域。

城东区以工业用地为主,占该区总面积的17.16%,西安市总体规划中的三个主要工业区———以黄河厂、西光厂、陕西汽车制造厂为主的大型工业区,以西安电机厂为主的一个小工业区,以氵产河经济开发区和陕西重型机械厂为主的大型工业区,均集中于该区域。

城西区以工业用地为主,占该区总面积的20.47%,该区域制药厂集中,化工、机械工业较发达,教育科研用地占3.7%,现状村镇用地比例较高,可开发潜力较大。

形成“十字型”的1,2号线贯穿城内和城外东南西北区,地铁沿线的土地利用类型受区段的影响,和各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完全相似。

2 地铁沿线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用地结构不合理

1)商业、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过小,没有发挥出地铁沿线的土地经济效益。2)工业企业、住宅占地比重过大。尤其是城东地铁沿线工业用地过多,明城区住宅用地比重过大。3)道路比重过小。4)绿地覆盖率低。

2.2 土地利用效率太低

从前面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地铁沿线土地基本上是属于粗放利用方式,容积率过低,建筑密度不大。特别是地铁的两端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如:火车北客站至陈家堡,三爻村至韦区,三桥镇至后围寨,万寿路至纺织城。

2.3旅游资源开发尚有巨大潜力

西安是十三朝(代)古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且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2004年接待海外游客65万人次,国内游客20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4.4亿元,较上年增长45.1%。这说明西安的旅游资源开发有巨大的潜力,可以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提高城市品味,精心进行城市设计,大大提高地铁沿线内旅游资源价值。旅游业的发展又将带动沿线第三产业的极大发展。

3地铁沿线土地规划建议

新世纪的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其核心是在总结50年的基本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本市的地理环境、资源状况、城市特点,来规划发展自己,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区域经济间的协调,又要突出自己的特点。依据经济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品牌战略,掌握信息,运用市场,掌握市场,发展市场,是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2]。

1)对轨道交通1,2号线沿线土地进行控制并联合开发。合理组织用地空间布局与密度分配,形成站点周围500m半径范围内以高密度开发的居住、商业用地为主,向逐渐降低密度并向人流少的用地性质过渡,各类公共交通接驳良好的新型城区。2)以钟楼和北大街为中心,建立西安中心贸易区,特别是钟楼区,为寸土寸金之地,适宜布置高级商务宾馆、会议中心或高级写字楼,充分发挥黄金地段的经济效益。3)进行旧城改造,疏散旧城人口,严格控制人口密度。重点发展商业、贸易、保险、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结合道路建设及沿街大型项目的开发建设,尽可能多的布置街头绿地、小游园等,提高绿地覆盖率,以修建多层、高层、超高层相协调的群体建筑为主,提高土地利用率。4)城北区聚集大量的文物古迹,包括汉长安城遗址(占地约36km2)、唐大明宫遗址等大面积遗址保护区,在规划时应注意整体格局上的控制与历史风貌的继承与发扬,保持沿街建筑立面的协调统一和历史的延续性。5)城南是教育文化中心,高等院校分布密集,具备一定的文化氛围,因此应建设大型影剧院、歌舞剧院等设施,建成西安市大型文化中心。6)城西和城东一些地铁沿线的工业占地应进行搬迁,腾出用地,改善环境,重新规划,统一开发。重点发展金融、贸易、旅游、信息等产业。汉城路至西三环、幸福林带至东三环在原规划基础上,结合地铁站点设置,调整土地布局和开发强度,建议调整为东边以商业零售为中心,西边以配合城西客运站的发展,形成客运交通中心为主。7)沣惠路、洒金桥、北大街、五路口、金华路宜为商业中心点;交通枢纽三桥、汉城路、玉祥门宜为交通枢纽;桃园路、朝阳路、氵产河宜为一般居住区;北大街、万寿路、西京医院可为其他活动中心。8)地铁沿线房地产应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结合城市和本地的自然特点,设计出特色建筑,这样能够给城市景观带来美感,可以统筹规划,分期开发,使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达到统一,容易形成规模,降低开发成本,住宅小区的配套建设(如:小学、幼儿园、医院、公共设施)较完善,园林、绿地容易得到保护,并做出统一规划,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9)严格地铁沿线的土地储备,运用市场机制收购、征购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土地,以满足各类建设用地需求、合理调控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保持地铁沿线土地的增值。10)在规划的作用下,土地还受市场的不断调节和影响。即地租与土地使用配置的影响———转换边际理论与竞标租金。

4结语

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城市地铁、过江隧道、悬浮式列车等都将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如何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其沿线土地,使现代交通设施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值得深入研究[1]。

参考文献:

[1]吴风华.武汉地铁沿线土地利用开发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03,1(1):7779.

土地开发利用篇3

土地资源自身的特性———有限性与需求无限增长性决定了我国城镇发展与土地需求不足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将是保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需求之间平衡的重要措施。我国土地资源正由过去的粗放式开发利用过渡到可持续式、循环式、集约式的开发利用。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探索高效、可持续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探索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平衡点。

关键词:

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城镇化;可持续

随着人口增长,我国农村逐渐城镇化,用于城镇建设的原有优质农田越来越多,种粮和城镇建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解决我国由人口增长对土地可利用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通过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来满足我国对土地和粮食的基本要求,已经成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世界性命题,尤其体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土地资源供应不足与经济发展需求逐渐赠涨这一难以协调的矛盾中,这一矛盾将会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化。我国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三,耕地面积排名世界第四,但由于我国人口密度大,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土地面积0.72hm2,人均耕地仅0.09hm2,是世界人均耕地(0.037hm2)的1/4,人均占有量极低[1]。由于我国社会发展前期未认识到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需求之前存在的矛盾,造成粗放化、无序性、缺乏科学性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我国土地由于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盐渍化、草场退化以及土地污染等,造成土地资源总体质量下降,使得可利用土地进一步减少。

1.2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楼市开发、工业区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和耕地过度用于城镇化建设等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耕地面积减少过快。煤矿等工业给我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土地带来了“三废”污染,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5[2],这部分污染场地由于修复费用高、技术难以推广,污染场地的修复成为当下环境污染中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2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现状

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现阶段主要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集约性、循环性层面进行研究,多从土地开发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如何保持平衡这个根本点出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在1900年就已在国际上提出,研究内容主要为可持续利用规划和管理、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者最早从技术角度、政策角度、社会—经济—环境角度对可持续利用规划和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张雪靓等[3]对淮海平原的耕地分布进行研究,表明淮海平原高利用地下水增加耕地的利用强度的这种高投入高集约耕地利用方式不可持续,对地下水位影响较大,造成地下水危机。随后,为了更加规范地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判,学者开始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三大方面进行可持续评价,目前对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为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古丽齐克热等[4]从这三大方面建立了适宜其所选案例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价。

3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展望

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研究主要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集约利用和循环利用三大类研究,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其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影响因素、土地使用管理以及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的途径等方面。城镇化发展必将会占用农村现有耕地,关于城镇化与农村耕地之间的可持续利用、循环利用已有部分研究,但关于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动态分析、定量分析将研究较少。工业发展造成的污染土地再利用的研究还停留在治理方法探索阶段,如何有效治理现有污染土地实现再利用和如何平衡污染土地治理成本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博弈将是今后需长久研究的课题。偏远地区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是未来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难题。此外,如何规划发展新型城镇,使其对耕地的利用更加合理高效、可持续也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嘉璽瑄.我国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博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2]陈能场,陈彦鸿.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到底有多大[J].中外书摘:经典版,2014(6):29.

土地开发利用篇4

关键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策

一、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1.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

土地集约利用又称为土地集约经营,其概念最早来源于对农业利用的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农业土地集约利用为“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由此可以得出,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的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意义

(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适应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着总量多,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客观情况。开发区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而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开发区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占用土地。

(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内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开发区经济集约增长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实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转变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开发区经济发展效益,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

2.魏都民营科技园区的概况

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始建于2003年3月,2005年2月被河南省科技厅命名为河南省首家民营科技园区和河南省民营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发展纳入了许昌市城市建设整体规划,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纺织、造纸、机械加工、档发、继电产品、汽车贸易六大特色产业小区。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占据独特的地理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打造园区特色品牌,使园区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大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概况

3.1空间集约度分析

魏都民营科技园区按综合城市功能建设,分为产业区、生活区、服务区。园区内已修主干道路9条,面积达到35.3万平方米。从用地结构看,功能分区明确,结构基本合理。调查数据显示,魏都民营科技园区的生产性用地、居住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的比例分别为45.8%,37.6%,16.6%。其中生产性用地占了大部分比例,但居住用地比例也偏高。整个园区用地比例略有不当。

3.2资金集约度分析

2009年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入驻企业130余家,总投资26亿元。园区年工业总产值28亿元,年实现利税2.9亿元。从数据分析得出,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1.开发区土地利用相对粗放。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开发区土地资源高耗低效的情况仍然存在。究其原因,第一,魏都民营科技园区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然而实际可利用土地只有4.8平方公里,即土地利用率较低。第二,为了招商引资,管委会征地成本低和土地出让金减免政策使许多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

2.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意识淡薄。大部分企业缺乏土地集约利用观念,仅仅追求低成本。河南省相关文件规定,集聚区标准厂房至少要3层。而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多是采用1~2层的钢结构厂房。这一现象在国内许多开发区都存在着。

3.不同性质企业的客观情况决定了土地利用程度。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内,机械加工企业占约28%。这些重工企业由于机器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易建造高层厂房。因此在扩大厂区规模时不得不占用更多的土地。

4.相关管理人才的缺乏。在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内,由于土地管理人才的匮乏,无法有效宣传土地集约利用的意义,在土地政策制定方面也缺乏理论指导。

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1.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水平、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结合起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严格保护好、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确保土地集约利用。

2.形成集约用地共识。要做好土地集约利用的宣传工作,切实增强企业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方面合理利用现有存量土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减少对土地不必要的占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3.构建集约型园区模式。第一,合理布局用地结构,立体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标准厂房建设为基准,多渠道促进企业集聚。第二,发展产业链模式,依据群体化布局、专业化招商、职能化服务的思路,以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4.构建科学发展新机制。

(1)健全监管机制。开发区应统一规划,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土地市场监测机制,强化土地用地监督。

(2)构建激励考核机制。一是建立税费调节机制,通过税收制度调节建设用地占用。二是建立费用减免机制。对高效利用存量土地的企业免收相关费用或给予一定补助。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制定投入产出比、单位GDp和固定资产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强化考核评价结果对土地利用的约束。

参考文献:

[1]姚沈欣.宏观调控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2);

土地开发利用篇5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绵阳工业园区

开发区作为城市的特殊经济区域,自1984年在我国产生以来,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助动器和科技创新基地,在对外吸引投资、扩大出口、引进人才和对内服务于母城、发挥改革试点的辐射作用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3]。但在开发区土地利用中,重扩张轻挖掘、重规模轻效率、重引资轻规划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4]。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正是以符合有关法规、政策、规划等为导向,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不断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5]。因此,本文以绵阳工业园区为例,在全面掌握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来分析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提出相关的优化提升建议,旨在为促进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及为开发区的扩区升级审核、动态监管、规划计划管理及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研究区概况

四川绵阳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为12.89平方公里,位于绵阳城区西北部,东至一环路涪江二桥段,西接绵(阳)广(元)高速公路绵阳出口,南临绵阳高新区,北靠绵阳市城区。区内水、电、气、路、电讯、雨污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交通四通八达,绵阳高速贯穿园区,通过九洲大道、剑南西路、元通路与绵阳老城区和高新区紧紧相连接,区位优势明显。园区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33568.84万元,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25282.56万元。

2.研究方法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的要求,以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结合开发区的实际情况,依据指标选择的综合性、代表性、合理性和易获取性等原则,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选取了土地利用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土地利用强度、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在内的6个子目标以及相关的13个指标,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2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通过对评价目标、子目标、指标的权重进行多轮专家打分,并按下式计算权重值:

w=

式中:w―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权重;e―专家j对于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打分;n―专家总数。本文权重打分邀请了来自绵阳市建设局、国土局、招商局和管委会等各个部门的18位具有代表性的专家,通过两轮专家打分,并且最终结果通过了χ2检验。指标权重结果见表1。

表1四川绵阳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表

2.3指标理想值的确定

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理想值是指依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技术标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开发区实际确定的各评价指标应该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6]。由于各指标的现状值是确定的,那么,能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指标的理想值直接关系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本文根据《开发区土地节约利用评价规程》和《关于明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几个具体问题的函》的要求,充分考虑开发区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开发区自身的发展情况,本文确定理想值的具体方法是:对函件中已规定的全省统一理想值标准的部分指标,统一采用理想值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对函件未给予统一理想值标准的指标,采取目标值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理想值;对于现状值大于给定理想值的指标,则以其现状值作为理想值。

2.4指标标准化

评价指标标准化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以指标实现度分值进行度量,按照下式进行计算。各指标实现度分值见表2。

S=×100

式中:S―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实现度分值;X―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现状值;t―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理想值。

表2四川绵阳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现状值、理想值和实现度分值表

2.5集约度分值计算

2.5.1子目标分值计算

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各子目标分值可以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F=(S×w)

式中:F―i目标j子目标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S―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实现度分值;w―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相对j子目标的权重值;n―指标个数。

2.5.2目标分值计算

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目标分值可以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F=(F×w)

式中:F―i目标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F―i目标j子目标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w―i目标j子目标相对i目标的权重值;n―子目标个数。

2.5.3集约度综合分值计算

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可以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F=(F×w)

式中:F―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F―i目标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w―i目标的权重值;n―目标个数。

3.评价结果与对策建议

通过计算可知,四川绵阳工业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为81.41分。其中,开发区管理绩效非常突出,集约度分值为100.00,这主要是因为开发区内没有一宗未处置的闲置土地,也没有有偿使用到期但未处置的土地;用地效益较好为88.53分,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较高;土地利用状况67.61分,水平不太理想,其中用地结构39.35分,土地利用强度75.10分,还处于一个低效利用水平,主要是由于开发区受到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调整的影响,正逐步将区内的工矿企业迁出导致工业用地率低下的缘故。

为进一步提升绵阳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下列建议:

(1)发挥政策优势,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园区应充分发挥省级开发区的政策和品牌优势,落实国家、省、市赋予开发区的行政授权和各种优惠政策,紧紧抓住“十二五”发展和成渝经济区建设两大机遇,突出主导产业,以产业集聚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用地效益。

(2)严格项目准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园区继续完善项目准入和评审制度,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作为项目入园的基本条件。将项目的实际用地需求与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指标、建设投产周期、工程验收等指标挂钩,确保入园项目均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质量水平和发展潜力,从而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

(3)强化节约集约理念,引导土地高效利用。

园区应持续强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思想观念,并制定相应的开发区土地利用政策和措施,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方向性指导;科学的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强调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引导土地利用合理、高效利用;对园区内在建或待建企业的建设施工状况进行跟踪监督,促使其达到符合标准的容积率和建筑系数,同时鼓励园区企业在不增加项目用地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内部用地挖潜,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参考文献】

[1]王梅,曲福田.昆山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6):24-27.

[2]陈逸,黄贤金,陈志刚,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6):108-110.

[3]侯丹,丁锐,李双异,等.辽宁省部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104-107.

[4]吴郁玲,曲福田,金晶.中国开发区土地市场化发育程度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48-54.

土地开发利用篇6

土地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并且已经威胁到人类生产和生活,我国的土地资源无论面积还是质量都已显现出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1、我国土地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的损害

在地球这个生物圈中,土地的恶化程度最为严重,毫无节制的对森林进行砍伐和对农田农药的使用以及不合理的开采,使我国土地面临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肥力减弱等严重的生态后果。由于土壤贫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和土壤沙化等,已经造成我国45%以上耕地土地能力减退。

(2)土地建设用地总量过大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步阶段,经济发展快速。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导致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土地利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开发比例失衡,而且体现在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不能合理的有效配置,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3)耕地数量减少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一是由于土地产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二是大量的建设用地所造成的耕地消失,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农村耕地流失严重。

(4)环境污染造成土壤污染和破坏

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和交通。在工业方面,近年来私有企业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其技术落后,环境意识淡薄,大量“工业三废”排入环境中,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土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水体和土壤等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农业方面,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并且雨水的冲刷给地下水造成污染。此外,矿产的开采,尾矿的堆积,也占用和污染了大量的土地。

2、土地开发利用的生态价值

土地是各种陆生生态系统的摇篮,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可以引起土地利用类型种类、空间位置和面积的变化。由于房地产的开发导致土地转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减小了土地的生态价值,使土地失去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

我们对自然生态价值观的正确看待,有利于人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规范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在确认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基础上确认其生态价值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但是要把这种生态价值变成考核人们经济活动的指标,就必须制定实现这一生态价值的措施,使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成为一种真正国家资产。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应该确立严格的土地生态所有制度。土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作用是可以量化的,这些生态系统的价值是一种资产,它体现在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上,所以生态系统的价值应该计入经济活动之中,用以实现它的环境资产价值。

其次要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既可以使土地生态价值资产化,也能让土地资源成为一种真正的生态资产,使生态资源经济内部化,让土地生态资源保护者得到满意的回报。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有偿制度有效的经济手段,是生态资源受益者在合法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资源所有者和为生态资源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的相应费用。

土地开发利用篇7

关键词:长三角;土地开发;集约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F0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00107

长三角经济圈主要由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组成,本文所使用的长三角相关数据均按照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进行统计。目前长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在全国乃至在世界迅速崛起,到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率已超过60%,快要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工业化发展已初步进入后期阶段;人均GDp达到了7800美元。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土地资源的紧缺越来越成为了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瓶颈。

一、长三角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长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历来十分紧张,居住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尤其是在当前城市化加速度发展规律的推动下,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推动下,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各大小城镇的城市建成区急剧扩大,大量的高速公路、城乡道路、大小桥梁、各类科技工业开发园区纷纷开工建设,从海外拥来以及从珠三角迁来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这就导致长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2005-2010年,上海市GDp从9248亿元增长到了16872亿元,增加了7624亿元,增加率为82%;耕地总面积则从355.95万亩减少到了301.50万亩,共减少54.45万亩,减少率为15%;人均耕地面积则从0.20亩减少到了0.13亩,减少率为35%[1](表1)。

2005-2010年,江苏省GDp从18599亿元增长到了40903亿元,增加了23304亿元,增加率为120%;耕地总面积则从7170.55万亩减少到了6906.46万亩,共减少264.09万亩,减少率为3.7%;人均耕地面积则从0.96亩减少到了0.88亩,减少率为8.3%[2](表2)。

2005-2010年,浙江省GDp从13418亿元增长到了27227亿元,增加了13809亿元,增加率为103%;农作物播种面积则从4256.91万亩减少到了3726.97万亩,共减少529.93万亩,减少率为12%;人均播种面积则从0.87亩减少到了0.68亩,减少率为22%[3](表3)。

综合来看,“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苏浙沪三省市GDp从41264亿元增长到了85002亿元,共增加43738亿元,增长率为106%;耕地总面积(浙江省为农作物播种面积)则从11783.42万亩减少到了10934.94万亩,共减少848.8万亩,减少率为7.2%;人均耕地面积(浙江省为农作物播种面积)则从0.83亩减少到了0.70亩,减少率为15.7%(表4)。

根据苏浙沪三省市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在“十二五”期间GDp平均增速为8%,按此计算,到2015年GDp将达到24790亿元,将比2010年的16872亿元新增7918亿元;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GDp平均增速为10%,按此计算,到2015年GDp将达到65875亿元,将比2010年的40903亿元新增24972亿元;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GDp增速为8%,按此计算,到2015年GDp将达到40005亿元,将比2010年的27227亿元新增12778亿元。按此统计,长三角三省市到2015年,GDp总值将达到130670亿元,将比2010年的85002亿元增加45668亿元,增长率为54%[4-6](表5)。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每增加1亿元GDp则减少耕地71亩(544500亩÷7624亿元=71亩/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按照规划,上海市的GDp要从2010年的1687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4790亿元,将新增7918亿元,如果用地方式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调整,按照71亩/1亿元的比值关系,那么,2015年则还要减少耕地562178亩(71亩×7918=562178亩)。即现有的3015000亩耕地还要减少19%。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每增加1亿元GDp则减少耕地113亩(2640911亩÷23304=113亩)。在“十二五”期间,按照规划,江苏省的GDp要从2010年的4090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5875亿元,将新增24972亿元,如果用地方式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调整,按照113亩/1亿元的比值关系,那么,2015年则还要减少耕地约2821836亩(113亩×24972=2821836亩)。即现有的69064639亩耕地还要减少4%。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每增加1亿元GDp则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384亩(5299350亩÷13809亿元=384亩/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按照规划,浙江省的GDp要从2010年的2722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0005亿元,将新增12778亿元,如果用地方式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调整,按照384亩/1亿元的比值关系,那么,2015年则还要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4906752亩(384亩×127784906752亩)。即现有的37269750亩耕地还要减少13%。

再单纯从耕地面积减少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耕地面积((浙江为农作物播种面积)从2005年的11783.42万亩减少到了2010年的10934.94万亩,减少率为7.2%,人均耕地面积从2005年0.83亩减少到了2010年的0.70亩,减少率为15.7%(表4),如果“十二五”期间,这种用地方式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调整,还是按照7.2%的减少率来减少耕地面积,还是按照15.7%的减少率来减少人均耕地面积,那么到2015年时,长三角地区的耕地面积将只剩下10147.6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即使按现在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计算,也将从0.70亩减少到0.59亩,远远达不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警戒线。照此下去,到2020年时,长三角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半亩了。

二、长三角土地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分析

造成长三角土地资源紧缺现状的原因,既有长三角地区人多地少,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有人为造成的粗放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观原因。近年来,在长三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走的是一条单纯依靠增加土地供应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粗放、浪费、效益低下、消耗的土地资源过大。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土地开发利用项目用地过于浪费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在土地开发利用上仍属粗放模式,即通过增加土地利用量来扩大经济规模,用这种粗放模式来支撑发展,必然要大面积占用耕地。在长三角地区的各类建设项目中,论证报批的计划用地量一般都较大,最后实际开发的用地量也较大。许多项目用地宽打宽算、宽打宽用,粗放式、耗竭式利用土地,建设用地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以及产出率普遍偏低,远不如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二)土地闲置与撂荒现象依然存在

土地紧缺已成为制约长三角地区经济速增长的“瓶颈”,但长三角一些地方土地闲置与撂荒现象依然存在。土地闲置抛荒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征而不用,转而不用;二类是征多用少;三类是开发破坏了农田水系导致周边农田抛荒。

2010年,国土资源部调查统计了全国2815宗闲置土地的案例,从全国闲置土地分布来说,东部地区数量最多,分别占上报总宗数和面积的62.24%和62.46%。其中江苏省共有119块土地被闲置。国土资源部向全国公开曝光了26宗闲置土地名单,其中上海有五宗,江苏有两宗[7]。浙江嘉兴在2010年公布了市级11宗闲置土地的情况,这些地块超过合同约定开工时间,最长的已经长达7年之久。

(三)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在土地利用的内在结构构成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

一是长三角各地现有乡镇企业和自然村庄的分布过于零乱,用地量过大。据统计,江苏无锡农村自然村庄的人均占地达到了170平方米。远远超过省政府规定的100平方米的标准[8]。

二是长三角各地现有各类工业用地占用面积过于宽大,据统计分析,现在苏南地区新增建设用地中各类工业用地占到了5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

三是各种类型土地利用的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挖掘。长三角地区有不少丘陵、山坡和水域,但一些地方仅注重成片的大田大地开发,对边角余地的非农业建设开发利用不够。

(四)土地开发利用的环节常有脱节

在长三角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中,不少地方的土地征、转、供环节脱节,导致土地闲置和粗放利用现象较为严重。原因主要有征地补偿资金没有及时解缴到位,征地农民没有及时纳入社保安置,各类建设项目征、转、用审批和供地审批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造成一定数量的已供地未使用的闲置土地存在,以及已批准未供地的闲置项目存在。据2010年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公布信息:1999年至2009年,温州市“转而未供”的闲置土地近10万亩。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分析报告指出,导致“转而未供”的原因有10个,主要是政策处理不到位、规划调整、审批时限过长、“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未到位、资金缺乏等。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土地开发利用的环节出现了严重脱节[9]。

(五)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实施多年,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受地方利益主体的干扰,在土地使用权的征用、交易、转让等利益分配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现象。在利益驱动下,有的农村集体大量建厂房出租,违章出让宅基地,建房超标现象时有出现,客观上形成了部分非正式地产。同时,由于农村自发流转的集体用地随意改变用途,导致权属不清诱发纠纷,这对于农村土地的集约使用和农村资产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十分不利,亟待加以政策规范和引导。

由于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土地责、权、利的主体不明确,因此政府、集体土地所有者(农民)和用地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常常发生冲突,难以协调,致使在用地秩序上存在着某些混乱现象。

(六)追求经济增长付出的土地资源代价过大

近年来,长三角经济发展势头猛,速度快,GDp总值高,财政收入贡献大,但是付出的资源代价也不小。其中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土地资源大量减少就是代价之一。

在“十二五”期间,既要节约土地,又要完成GDp的增长,就要充分重视内涵发展,在新增建设用地方面,必须要提高每亩新增土地的投资强度,这样才能提高每亩新增土地的产出值。因为目前中国的投资额度在整个产出值中占的比重较高,一般要占50%以上。显然,投资额度越大,新增土地的产出值就越高;新增土地的产出值越高,要实现“十二五”期间新增45668亿元的GDp,所占用的土地就越少。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三集中”是长三角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模式

今后要继续保持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如期实现“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土地资源紧缺条件下,科学开发使用土地的唯一选择只能是显著强化对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特别是对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因为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用地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大空间了,开发建设用地的主战场逐步转移到了农村。因此,如何实施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开发利用,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土地资源紧缺条件下,目前长三角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模式应该是以进一步改进、深化与完善农村“三集中”为主。长三角地区的农村“三集中”已推行数年了,但在实际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当前需要深化与拓展“三集中”的新举措,通过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实施新的对策措施,继续深入推进长三角农村的“三集中”,以有效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一)农村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通过农村工业集中,可以切实解决乡镇工业遍地开花的局面,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产出值。但在长三角地区集中后的各类工业园区中,有部分企业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问题。重复建设除了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外,也必然带来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低水平的项目投资对社会资本、土地资源、原材料的利用都非常不经济。另外,在每亩土地投资强度的要求上,有些项目存在着完成时间过长,或者项目变动导致投资减少等现象,使最初要求的投资强度大打折扣。

为此,在农村工业向重点园区集中的过程中:第一,必须同步进行农村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少投入多产出,提高优质产业单位土地的产出率。第二,在新的工业园区建设中,仍然要按照集约化开发利用土地的原则,对园区建设和进园企业进行规范运作。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限制性产业项目供地,从土地供应上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求进园的新企业在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上,以平均每亩土地为单位的投资额度,或者投产后的产值,或者上交的税收,不得低于一定的限额,以此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第三,大力提倡和激励建设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增加厂区容积率,以此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第四,切实加强对投资项目施工的时间、进度、目标等环节的监管,把投资强度规定落在实处。对一些分期实施的大型建设项目可以根据其实际到帐资金和生产建设进度分期确定供地数量。

(二)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

根据长三角的区情,长三角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只能是都市农业和规模化经营。通过农业集中,实现土地的成片开发和规模化经营,走产业化、市场化之路,追求土地的规模化效益。

在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农民承包地的流转。在农业生产集中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农民的承包地加快流转。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解决人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经济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是在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必须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来讲,只有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大多数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时,才有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所以,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条件具备的基础上进行。

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土地产权关系模糊、土地流转后的管理不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农民社保制度不健全等[10]。对此,一方面,要坚持《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本制度,明确农民的农地产权主体地位[11],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另一方面,要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探索建立以村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以农户为单位量化股份,建立村级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在稳定承包权的基础上,搞活使用权,推进规模经营,规范有序地引导农民将承包地向规模生产和农业园区集中,通过引导承包地加快流转,以此来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三)农民居住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

近年来在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较快、生活水平较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长三角地区,出现了实施农民居住集中的客观趋势。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依然要按照集约化开发利用土地的原则,对社区建设进行规范。具体要求有:一是要强力推进高层安置房建设,向空间要地,提高农村新型社区的容积率;二是农村新型社区用地的绿地率、容积率、建筑密度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以此保证农民居住集中后的农村新型社区土地使用的集约率。

从近年来长三角各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实际操作来看,大部分自然村的拆迁撤并、农民居住新型社区的建设都是靠工程项目的带动推进的。一方面,可以预计,今后长三角地区仍将规划设计、开工建设大量的工程项目;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今后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将会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原因在于:一是在经过近十年来大量建设工程项目,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之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对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开始了制约;二是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旧账的逐步偿还,城市建成区将会逐渐饱和;三是随着市域基础设施的逐步建成和完善,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项目将会逐步减少;四是随着外商投资进一步向全国各地扩散,“十一五”期间已经初步出现了外商投资增长率的下降,今后外商投资项目增加也将会逐步趋缓;五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到70%的高级阶段后,城市化进程将会出现明显趋缓的规律。基于以上原因,过去那种以工程项目作为主要措施来推进农民居住集中的模式今后将会受到挑战。

因此现在必须积极探索除工程项目之外的其他推进手段和措施。要把这一点作为今后推进农民居住集中工作的重点来加以研究和探索,并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否则一旦工程项目大量减少,长三角地区要想通过实施农民居住集中来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就将十分困难。

在非工程项目的推进措施中,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取得的成果经验值得长三角各地乃至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学习借鉴。如江阴市在推进农民居住集中的手段措施中,除了工程项目带动之外,还采取了其他有效措施:一是以富村并穷村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典型的有华士镇以富村带穷村的“大华西”建设为主带动农民居住集中;二是新村建设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如周庄镇以行政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中心村建设为主带动农民居住集中。

无锡市锡山区出台了“关于非规划建设区内农村居民住房安置暂行办法”和“关于对非规划建设区20户以下自然村撤并实行以奖代补的实施意见”等政府文件,对非规划建设区内,无法依靠工程项目来推进的自然村和农户的拆并以及居住集中问题,由政府财政拿出资金给予一定补偿。通过奖励性的补偿措施来引导农民主动拆迁[11]。

一方面,农民集中要走新型社区之路,另一方面,村庄整治也是建设新农村系统工程中人居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推进农民居住集中进程中,可以同时进行村庄整治。通过村庄整治既能改善人居环境,美化新农村,又能起到良好的节约用地效果。在当前长三角农村的村庄整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江南农村的优美景观和传统文化特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长三角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各地要将村庄整治与特色村庄建设结合起来,注意增加环境绿化的投入,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推进自然村的撤并整合中,要对有文物价值的古村落以及历史文化特色村镇给与保护,避免对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破坏。要从历史的高度,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来对待和规范村庄整治工作中的拆、建、管。

四、强力推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其他措施

除了以“三集中”作为长三角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的主要模式之外,其他推进长三角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手段与措施还有以下方面。

(一)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力争保值增值

在长三角城市与农村中,有不少闲置的存量建设用地,对此,各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应通过采取诸如激励和惩罚等多种办法,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一定要使存量用地使用起来,以实现存量用地的保值和增值。

(二)扣紧土地开发利用环节,完善土地管理

土地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土地的征、转、供各相关环节上必须要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土地、资金和拆迁安置政策处理,这三个因素是绕在一起的。很多政府投资项目主要资金来源是靠土地出让收入,而土地出让必须要先完成好拆迁安置和政策处理。在土地出让收益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综合协调、服从大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合情作出科学决策。征地补偿资金要及时解缴到位,征地农民要及时纳入社保安置,各类建设项目征、转、用审批和供地审批要环环相扣,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土地节约、集约、高效使用的目标。

(三)强化用地批后监管,定期检查督促

在建设用地的管理上,今后要切实改变过去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坚决执行国家政府建设项目用地验收制度,推动长三角地区建立用地跟踪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建设项目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可以包括:供地备案制度的落实情况;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书履行执行情况;闲置土地及处置情况;行政审批主体供地审批实施情况;建设用地复核验收情况等。重点检查建设用地面积、用途和容积率等重要指标。

(四)有效利用暂闲耕地,加强处置力度

在闲置的土地中,有一部分原因是长三角地区各类科技工业园区的开发过程中,占用的一些耕地从征地到动建有一段较长的闲置时间。积极利用这些暂闲耕地进行农作物的耕作是提高土地集约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要加大对存量建设用地的处置力度,尽量减少暂闲耕地面积,对于土地荒闲时间超过规定期限的,或者开工不足的,应对开发单位征收土地闲置费直至完全收回土地。

(五)积极推进土地复垦,加大整治修理

土地复垦是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对集中连片的耕地区进行田、水、陆、林、村的综合整治,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土地复垦既可以恢复耕地、增加耕地,缓解人地矛盾,又可以不占或少占耕地,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据苏南地区经验,一般情况下,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增加5%的土地面积。长三角地区三省市现有耕地总数为10934.94万亩,如果整理其中的一半,即5467万亩,按新增率5%计算,则可新增耕地273万亩。

(六)用活土地置换政策,实现高效配置

在推行农村“三集中”的过程中,对一些位置分散的空闲地、闲置土地和低效土地,如“边角地”、“插花地”等,通过复垦整理,可置换成相应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土地置换来盘活建设用地。

具体置换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土地置换盘活分散土地。即通过“易主”、“易位”、“易权”、“易用”,把零散土地归并整合到一起,与不便于开发的已批未用的建设用地进行置换,使得建设用地位置趋于集中,便于充分开发利用。另外一种是耕地折抵增加建设用地。如果通过土地整理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那么在符合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新增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进行折抵。

(七)构建土地利用考核体系,开展土地集约评价工作

针对长三角各地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长三角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各产业发展进程的差异,各地各级政府可参照省、市相关指标从系统的角度选用相关的集约用地指标体系,对本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具体的、各具特色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包括土地投入程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经济产出、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等。涉及的具体指标有:土地价格的实现程度、土地闲置率、商业用地价格水平、工业用地价格水平、人口与用地增长弹性、建筑密度、土地出让价格增值收益率等。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原则、区域性原则,对各地特别是各类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同时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评价工作的日常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年鉴2006—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1.

[2]江苏省统计年鉴2006—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1.

[3]浙江省统计年鉴2006—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1.

[4]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10-20].中国江苏网.

[5]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10-20].中国浙江网.

[6]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10-20].中国上海网.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关于房地产闲置土地情况的公告[eB/oL].[2011-10-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

[8]陶培荣.集约之路—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文集[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1.

[9]法制日报视点.温州近十万亩土地闲置十年谁担责[n].法制日报,2011-06-02.

[10]吴丹妮.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100-104.

土地开发利用篇8

今天利用一天的时间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工作进度,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部署下一步工作。刚才各部门、乡镇领导就工作现状、遇到的问题、下步工作打算、对县里的工作建议等方面作了汇报,充分说明各位领导都亲临一线,协调安排,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我在宏观上谈一些想法和要求。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

国土局班子调整之后,推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力度更大,成效明显,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实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氛围比较浓厚,县级、部门、乡镇以及老百姓的接受层面,都很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二是相关主管部门加强了总体工作安排、指导、管理、检查和督导,工作细致到位。每个乡镇、每个项目、每个环节,都能够做到经常梳理,分析清楚。三是各乡镇真抓实干,全面铺开,条件成熟的已经迅速投入实施,条件不很成熟的也在积极的创造条件争取立项。四是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办法,针对性、操作性、导向性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深入探讨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五是成效明显,今年已有多亩土地指标可以调剂使用,为我县完成上级任务,拓展发展空间起着很大的作用。

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乡镇工作不平衡。有些乡镇实施的进度比较快、规模比较大,但也有部分乡镇面临的困难比较多,工作开展得不很顺利。要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明确任务,强力推进平衡发展。二是实施过程中困难、问题比较多。资金、技术、人员、办法等方面还不十分具备。如今天我们现场调研的三个项目,涵盖退宅还耕、废弃矿山复垦、低丘缓坡开发等三个土地资源开发类型,只有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存在的问题较少。三是破解难题的对策和办法不够多。在工作进度上、工程质量上、与县里的要求上,差距还比较大。五个方面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也是明显的。

二、深化认识,形成合力。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多赢的项目,要充分认识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首先,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村庄整治等方面都起到一个非常基础性的作用。其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保障工业发展、社会事业有序推进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土地要素的紧缺。解决土地要素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这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有效途径。再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县与杭州、宁波等发达地区资源产业合作的基本要求。要抓住机遇,切实完成这项任务,从而有利于我县利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第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实施增加了乡镇、村的资金流量,改善和弥补了乡镇、村财力的不足,增强了自我活血能力。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从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上级任务完成,事关部门职能履行,事关乡镇、村现状改变的战略高度,齐心协力,切实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三、抢抓机遇,加快进度。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内容很多,有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已经完成施工的项目如何通过验收的,有正在施工的或者签了协议马上要施工的,有正在做前期调查的。这四块工作都要加快进度,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一是拓宽思路。技术人员不足,资料收集不易,乡镇领导、干部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寻找后备资源困难,这些都需要拓宽思路,多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查找原因。每一个进度不快肯定有不快的原因。要针对不同的环节,下达不同的措施,制定不同的办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三是健全制度。制度的健全不是一朝一夕的,要不停的完备和完善。每个环节,包括立项、招标、实施、验收,每个层面,包括县级、职能部门、乡镇、村都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做到制度完备,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对这些制度进行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完善。四是制定计划。要倒排工程计划并严格执行。要有紧迫感,经常反思、检查,坚持科学开发,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确保质量。五是落实责任。要尽快落实责任制,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把责任落实到人、到单位、到部门,谁的工作谁开展,谁的责任谁承担。利益和义务是对等的,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没有只享受权利、利益,不承担责任、任务的情况。

四、把握标准,提高质量。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不参照标准实施,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提高工程质量,确保项目通过验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掌握开发标准。坚持“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对上级明确的要求,要吃透其核心内容。乡镇领导在总体上对寻找后备资源、立项、施工、验收等标准,尤其是验收标准,一定要很好的领会和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加强施工管理。要将一切问题解决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完成后才发现问题,重新返工,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影响项目的最后验收。三是要强化指导监督。乡镇因为技术、人员等因素,对项目的包装、实施、验收等工作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指导和监督,使项目尽快实施到位,顺利通过验收。四是要确保资金到位。要确保项目最低投入资金到位,减少程序、环节上的资金浪费,逐步提高乡镇工作的支出标准,使土地资源开发工作符合投资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土地开发利用篇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切实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并为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科学依据,部决定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价对象及范围

评价对象为全国各级各类开发区(包括部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旅游度假区除外)。评价范围为经开发区审核公告的开发区四至范围内的全部土地。

二、组织实施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审核验收。开发区所在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资料收集、审核、测算和分析,并可根据需要委托有条件的技术单位承担具体工作。省(区、市)及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经费。

三、技术要求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要严格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详见附件)的要求执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为技术指导单位,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也要确定相应的技术指导单位承担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指导工作。

四、工作要求

各省(区、市)要抓紧组织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部级开发区评价结果经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于2008年底报部。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应于2009年6月底前完成。

五、评价成果应用与更新

各级各类开发区扩区、升级的用地审核必须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部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经部审核后,统一向社会公示,并作为部级开发区扩区审核依据。省级开发区评价结果,由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和公示,并作为省级开发区扩区和升级审核的依据。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评价结果研究确定推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和政策措施。经评价符合“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要求的部级开发区,由相关省(区、市)优先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原则上每两年更新一次。

土地开发利用篇10

[关键词]旅游;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62-02

近十几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突飞猛进,不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日显重要,而且在许多省、市、县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支相产业和新的经济增民点。作为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吸引物,是旅游供给的重要内容。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景区建设日益提到的各级政府和经济主体的议程。在各种类型的景区中,乡村地区自然生态景区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资源之一,也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最持久的资源。

一、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发端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实践中存在的旅游发展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矛盾。为了解决旅游设施用地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旅游用地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与研究。目前有关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能查到的最早的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的文献为1988年,截止2007年,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涉及到旅游用地相关问题的论文达50余篇,硕士论文占绝大部分,博士论文不到10篇,充分反映了我国尚未对旅游与土地利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已发表的所以相关硕博论文和期刊可以看出,我国对旅游用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就研究案例来看,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的用地研究方面,所占比例达50%以上,其他类型的旅游用地研究较少。就研究内容来说,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方面,所占比例为30%左右,其他内容较少。而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影响土地利用的驱动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涉及旅游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旅游用地评价、旅游度假区的研究、旅游用地管理和持续利用、景观房地产、旅游与地价的关系、旅游用地的分区和结构,引景空间的研究、复垦与旅游。等方面。其中代表性成果有左冰、梁栋栋、陆林、吴必虎、李江敏、席娅、张凤英等人的研究论文。

左冰(2004)《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研究》,该文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形态及其价值变化剖析了旅游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基础和旅游需求类型,总结了旅游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土地利用》、《山岳型宗教旅游地的土地利用分析》等,主要从旅游用地的特点、原则、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的变化,指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吴必虎等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动力机制研究》、《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诸文,主要从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的空间分布规律。李江敏、张立明(2005)在《基于环城游憩带建设的城郊土地利用研究》一文中则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城郊土地发展利用现状,指出了城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就环城游憩带建设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实现环城游憩带建设与城郊土地利用两者良性互动为目的,提出了新的发展背景下城郊土地永续利用的途径。

二、国外研究进展

关于旅游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关系问题的研究,国外是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1930年,美国学者麦克默里(mcmurry)在《美国地理学者联合会年刊》(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上发表了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首次讨论了土地利用与消遣娱乐的关系,明确指出旅游业是一种独特的、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从此,与旅游业发展相关联的土地利用问题成为地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克罗森等人(Clowsonetal,1960)研究了户外娱乐休闲活动的分类方式,根据人们出游距离与休闲需求类型,确立了一种简单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后来,Hammes(1994)研究了旅游度假村的开发与土地市场的关系,明确指出,随着旅游度假村的开发,当地的土地市场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明显变化,土地级差地租的空间格局也随之变化。wesleyS.RoehlandDanielR.Fesenmaier通过对美国旅游地土地利用改变与旅游地的居民态度进行研究,发现旅游地的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是消极的。Fache(1995)将北欧的度假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根据设计思想不同,将度假村的空间模式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土地多样利用国际研究组”(iSGmUL,theinternationalstudyGrouponmultipleUseofland)的研究者们则描述了多目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D.pearce(2001)从旅游交通的角度对旅游电车轨道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Fossen&Lafferty(2001)以夏威夷与昆士兰作为对比案例来探讨不同的土地管制方式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果。mccarthy(2004)在探讨马耳他的历史港口城市的旅游导向的滨水区开发时,发现历史港口城市新的旅游导向的土地利用形式的出现带来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变化。YalcinKuvan(2005)以土耳其antalya-Belek作为案例调查以旅游为目的森林的使用情况。发现林地的使用与转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发展在自然资源上的消极环境影响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土耳其迅速出现的大众旅游,在没有考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前提下,被地方政府积极鼓励与支持,由此造成了森林区域的严重环境问题。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