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现代化分析十篇农业现代化分析十篇

农业现代化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7:01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1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发展

1前言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长久以来,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于国内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是个不争的事实。就此,随国际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这种生产力水平低导致竞争力弱问题更为突出,大大制约着国内农业发展走向世界的脚步。为促进国内农业的高水平发展,非常有必要加快国内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良好的农业信息资源交流,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实现最优配置,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在此过程中,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2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2.1农业信息化是带速传统农业发展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高科技发展产物,现如今的时代,信息技术与任何产业的结合,都将很好地助推本行业的倍增发展。同样,与农业产业结合,同样会起到意想不到增速效果。长久以来的传统农业发展,都处于一种低质低效的状态。虽然农业劳动力成本较低,但是,同样管理、技术、经营等综合素质水平也不高。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注意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用当今最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带动传统农业的飞速发展,将实现传统农业跨越式发展。

2.2农业信息化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在现代农业的生产发展中,信息化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在经过的大量农业市场调查中,对本地市场中农产品需求的变化,不少农户不能适时地进行掌控和了解。农业信息上的闭塞,往往导致农业种植的盲目性,待本农产品上市收获时,往往不再有那么大的市场潜力,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极为惨重的,同样会浪费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对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在此,农业信息化在我国的农业市场中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只有充分发展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使农业信息资源得以快捷准确的流通,使农民真正掌握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3有必要将农业信息当作一种产业来规划发展

由此,综上所述,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农业信息化是带速传统农业发展的倍增器,另一方面我们洞悉到农业信息化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在此,非常有必要将农业信息当成一种产业来发展。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农业信息化更是已成为科技含量更高、利润更高的产业之一。

3借助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3.1完善健全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

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完善,同样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某种程度上来讲,信息化指标的高低,同样反映了本地区、本行业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而完善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则重点由如下几部分构成:1)信息量: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通话次数、e-mail数、信函数、报刊数、网上信息数、因特网点数等。2)信息装备: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电话机数、电视机数、计算机数、上网微机数等。3)信息主体水平:如单位面积内人口中的第三产业人口数、大学生数、信息从业人员。4)信息消费:如个人、单位或集团消费中信息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等。

3.2利用农业信息化系统保障粮食购销的安全稳定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保障地方粮食购销安全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信息的实时交流,全面了解市场粮食购销情况,能起到很好的预警作用,避免种植农产品没有销路。通过建立农业信息产业,对实现这样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当然这样的信息预警系统决不是简单的农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对农业信息进行的深加工、分析和预测。如同天气预报,原始的水文、气象资料信息对最终消费者没有多大意义,但经过对这些原始资料加资料加工分析产生的新的天气预报信息却更有价值,这其间通过信息加工形成新的信息产品,使信息在深加工过程中得以升值。粮食预警信息系统也同样如此,在粮食预警信息系统中不单要研究国内农业信息,还要研究国外信息,不仅要从粮食品种、质量、产量、面积、价格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气象、灾害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新的信息产品,以保证粮食运行体制的安全。

4结论

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则体现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低质低效的状态,信息技术作为高科技发展产物,能更好地带速传统农业倍增发展。二则现代农业的生产发展中,信息化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非常有必要将农业信息当成一种产业来发展。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科技含量更高、利润更高的产业之一。借助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首先应该完善健全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其次利用农业信息化系统保障粮食购销的安全稳定,应该全面了解市场粮食购销情况,预警粮食购销的潜在市场买家,避免种植农产品没有销路。

参考文献

[1]林宝洁,谷永丽,魏晓军.呼伦贝尔市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6):114-116.

[2]夏晓波.智慧农业应多做“生态”文章[J].江西农业,2016,(20):16.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2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河南省投入产出

一、前言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在全国各省的粮食产量排行中,河南一直位居榜首,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同时,河南也是人口大省,农业人口所占比例高,农业发展的好坏对农民的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影响。王元福在《产业关联与农业现代化:基于河南省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中基于河南省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但只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对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不免有些片面,不能充分体现农业现代化的状况。本文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与发展,对所分析产业部门进行了调整,并加入了对农业生产现状的分析。对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二、河南省农业产业关联分析

本文从2007、2010、2012三年的河南省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为原始数据,利用投入产出相关理论,对数据进行运算,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一)直接消耗系数。通过计算可知,农业对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在逐年递增,农业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基本稳定,从2010开始,两产业部门都保持小幅上升趋势,说明农业信息化的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农业对金融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也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对农业的投资仍旧没有引起金融业相关人士的兴趣,也从侧面反应了农业的发展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农业的投入逐年递增,且上升幅度逐年增大,表明农业科技化正在逐步推进;教育对农业的投入也从2010年开始上升,随着培养的农业相关人才不断增多,这将能有效的保证农业科技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二)完全消耗系数。与直接消耗相比,完全消耗系数更全面的反映了农业对相关产业的消耗情况。根据完全消耗系数数据可知:每个行业完全消耗系数都在逐年增加,而且从2010年开始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与直接消耗系数构造的折线图相比,在直接消耗系数中系数较稳定,未出现大幅增长的产业在完全消耗系数构造的折线图中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表明农业虽然与这些行业没有较大的直接消耗,但其他消耗较大的产业与这些产业的关联度较大,在间接上这些产业对农业现代化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且越来越大。整个折线图表明,以上六个产业都对农业现代化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三、河南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问题。由于土地目前的流转机制尚不完全,土地承包难以大规模进行,所以无法对土地进行大规模连片耕作。所以使得科技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推进困难重重。同时,单一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没有统一的组织体系,缺乏与市场体系联接的渠道和方式,不能有效预防市场风险、议价能力弱;与科技机构衔接的缺乏,造成农业科技化进程缓慢。这种小而散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得农业生产很难抗御来自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尤其是日益增加的市场风险。

(二)环境污染问题。当前粮食产量主要依靠化肥的大量使用来维持,化肥的使用量已经是发达国家农业化肥使用量的数倍之多,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化肥的过量使用,农药使用也大幅超标。造成了水污染,浅层地下水已然无法引用;产生了粮食污染,粮食农药残留值高,作为人们的食物来源,这无疑会造成人体健康的损害;造成空气污染,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三)劳动者素质较低。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较差,造成农村对现代人才的吸引力较弱,外面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去,农村的人才不愿意留在农村,最后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年迈的老人、妇女,文化程度较低,使得农业生产科技化的推进较慢;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因循守旧,没有创新与进步。

(四)农业现代化进程慢。由于农业生产资金不足,且农业生产以家庭为主,所以农业生产对大型机械的购买力不足,不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行;农村现存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较低,且农村生活现状较差,对人才吸引力弱,导致农村只有极少的人才留存。由于缺乏农业相关科技人才,使得农业科技化的进行缓慢;由于生产经营人才的缺乏,造成农业生产产业化程度低;由于信息人才的缺乏,使得农业信息化的进展较为缓慢。

(五)农业基础设施基础差。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设施在广大地区缺乏,即使拥有的基础设施,大多还是老久的设施,可使用率低。这造成了部分地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情况,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高,产出率低。

四、研究启示

今后农业应大力促进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农业经济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和严格尊重农民的土地使用承包权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连片联合耕作,以更好的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化,降低成本,改善当前小农生产方式带来的问题。通过农业产业化,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3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哲学分析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径探索

党的十报告强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①这是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则依赖于健康、有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一条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实路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实现乡村向城镇化发展,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向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移,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它的实施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有利于农户联合与合作,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有利于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村、农业公用设施的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获得土地经营的规模效率,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路径。辩证唯物论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人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路径的探索也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农村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不改变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性质”为前提。党的十报告强调:“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这一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正确认识,为我国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从国情出发,从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在不改变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性质,并能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还能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③因此可以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模式不同,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也不同。目前,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践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分为分散流转模式和集中流转模式两大类。

分散流转模式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分散流转模式以互换、转让、转包、出租和代耕代种等流转形式为主,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低水平模式。该模式由于主要发生在单个农户之间,且往往是从已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的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户手中,流转到没有能力转移的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户手中,具有流转随意性较大、规模较小和时间较短等特点,虽然该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土地的弃耕和撂荒,但却难以使土地成片,难以实现规模经营,从而对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不大。

集中流转模式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集中流转模式包括企业投资模式、农民集资入股合作社模式、托管模式、抵押模式等,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高级形式。该模式“可以把家庭优势与合作经营的优势结合起来”,④具体表现在可以通过合作社土地的规模开发与集约经营,促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及区域经济形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集中流转模式体现了农业合作制的特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合作制的运用,是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前提下,以农村城镇化与现代农业等方面发展为方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通过多种农民合作制形式,将分散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将农业的产、供、销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及市场化等,这是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⑤

因此,各地不能只关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比例,而要从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和长远需要出发,依法、合理、有序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集中流转模式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但是,因为地理环境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性,所以还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去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的要求

贯彻“以人为本”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人的全面发展”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理论观点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主导性要素是广大农民,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地方政府不能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借口,去损害农民的利益。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时,一方面要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把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出发点;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农户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

注重中国传统土地文化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国传统土地文化中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影响,这既说明当今的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也说明中国传统土地文化有着历史的继承性,二者形成了这对当今我国农村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模流转的阻力。同时,考察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仅要看是否有利于先进工具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要看是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因此,要注重中国传统土地文化对农民的影响,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系统地看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目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任务紧迫。这就要求各地在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必须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均衡,使生产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等;要巩固与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技术的科研及推广,提高农民种植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育职业农民;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生产、加工与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⑥

结语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合理与有序流转,是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各地应着眼于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需要,发展适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以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作者均为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十二五’规划背景下河北农村城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及法律对策”的阶段性成果,2011年度河北科技大学校立科研基金项目“土地经营权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2457204D-36,XL201157】

【注释】

①②《十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8页,第9页。

③詹慧龙:《农业农村发展的观察与思考》,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④茆荣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

⑤毕美家:《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制度研究—基于合作制的经济学与经验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79~180页。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4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民;农业收入;蛛网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043-03

一、衡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体系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理论界有多种论述。其中,中国社科院宣杏云教授在《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透视》一书中的阐述几乎在我国理论界达成共识。他认为:“农业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手段。具体地说,农业现代化既是以直观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又是从自给自足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又包含在此过程中能使落后的农业部门尽快实现现代化的各种手段”。可见,宣杏云教授对农业现代化的解读,反映了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技术与制度的联动创新过程。

为此,科学地衡量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必须从技术进步与制度变革两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技术进步主要体现的是农业投入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这里,还必须注意区分两种农业投入要素与技术创新的不同绩效:一种是有助于增加每亩单产量的农业投入要素与技术创新,另一种是有可能提高每个农业工人耕作面积的农业投入要素与技术创新。生物和化学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增加每亩单产量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尽管某些机械方面的技术创新特别是管井和低扬程水泵,可能会对提高单产量的技术创新具有很大的补充作用,但总体上讲,农业机械化本身对每亩单产量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鉴于此,在下面的分析中,农业技术进步主要用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来体现;关于制度变革主要从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程度来反映,其中,与传统的计划体制相比较,赋予农民自主选择权是问题的核心。因此,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可以反映制度变革问题。

二、凤翔县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进程与种粮农民收入的实际调查

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地区,土地肥沃,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小麦、玉米的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副产品市场化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笔者于2007年底到凤翔县农业局和统计局作了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的调查,同时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实际情况。调查情况如下表。

表1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凤翔县农业技术进步的一系列指标。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凤翔县农业技术进步迅速,特别是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使农业机械化进程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2006年国家又加大了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使2006年和2007年小麦机播和机收水平均达到100%,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玉米由于其种植的特殊性,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为100%和4.73%。(2)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每个乡镇均设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为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再加上电视、广播的普及率已达到100%,这些都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像小麦新品种小堰22号,是从20世纪70―80年代的小堰6号衍生而来,原来每亩产量大约150公斤,目前平均达到500公斤,最高能达到600公斤。

表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凤翔县农业制度变革历程。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农产品价格放开,该县农产品市场化和联产承包制的制度基础已经逐渐形成。从表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小麦和玉米的商品化率提高迅速,但是,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演变缓慢,主要还是以单个家庭为生产单位来组织生产并直接面对市场。在调查中发现,农户粮食销售渠道单一,除了国家收购之外,只能等待商贩上门收购,中间流通组织很少或几乎没有。

表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凤翔县种粮农民收入变动情况。表中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天数,主要反映了农业机械化使农业工人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节约的工作时间,这一数值越小说明农业机械化程度越高。人均农业毛收入指标,是按照该县人均耕地面积(1.3亩)上的小麦和玉米的平均收获量与当时的价格水平相乘之后,再扣除显性成本取得的,成本中不包括劳动力成本。而人均农业纯收入指标则是在毛收入的基础上扣除劳动力成本得出的。

表3可以看出,尽管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种粮农民的农业收入并未同步增长。而且,这种状况在陕西其他地区普遍存在。2008年2月24日,《华商报》记者到陕西渭南地区的韩家村八组做了一次调查,该村村民王计欣老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7年全家总共种了7亩小麦,如果不计人工费和农具修理费,其收益为726.25元。这其中,有两笔费用:(1)雇用拖拉机耕地碎土每亩55元,共计385元;(2)复合肥、磷肥和尿素每亩大约投入153元,共计1071元。另外,王计欣老人还告诉记者,村里强壮劳力大部分都进城打工,差的一个月能挣几百元,好的月入千元。

三、农业现代化对种粮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从理论上讲,农业现代化使农业投入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至少应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提高而增长,但实证分析的结果却并非如此。原因如下:

1.农业机械化与农民的农业收入

机械化水平是农业技术进步并不断提高农业投入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其绩效主要表现在提高了每个农业劳动者的耕作面积,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可能会对提高单产量的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总体上讲,农业机械化本身对每亩单产量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而在现有的土地承包体制下,每个农业生产者的耕作面积不仅不可能增加,反而变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条件。虽然,近年来各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农民转让、转包土地以扩大经营规模。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将鼓励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高度。但是,在土地作为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条件以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能满足农民基本需求,以及绝大多数农民在农业领域以外的就业机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前提下,许多农民还是将土地视为满足其基本生活的生存条件而缺乏转让土地的意愿。表2反映了这一点,虽然近年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自不断扩大,但是,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主要还是以单个家庭为主。

同时,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并不一定必然增加农业收入。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本书研究的结果对农场规模在农业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在研究传统农业特征时,很明显,小农场或大农场并不是基本特征。人们顽固的坚持适度农场的观念,求助于“规模收益”的概念一般是无用的”。因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只是节约了农业工人的农业劳动时间,而节约的时间能否带来货币收入还取决于农民自身的职业转换能力和其他领域的就业机会。

2.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的农业收入

农业科技进步是指生物和化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如优良品种、优质化肥、农药等。它作为现入要素和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增加每亩单产量或降低单位成本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前所未有(如上表1),但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产量增长或成本下降并不必然增加农民收入,即“增产不增收”的特征明显。原因在于,数以千万计的个人或家庭分散决策,使农产品市场呈现竞争性市场特征。竞争性市场特征意味着任何原因(科技进步)导致的成本下降都必然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从长期看,这种竞争的最终结果是那些成本偏高的农户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迅速学会别人的先进技术,而且农业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很容易学习和传播,分散经营的农户也不可能形成技术垄断,这样一来,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产品生产成本下降的利益会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原因全部转移到购买者身上。

3.粮食商品化率与农民的农业收入

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看,我国粮食市场的供给价格弹性均大于需求价格弹性,按照蛛网模型理论,粮食市场的波动趋势必然是发散型蛛网模型(不稳定结果)。就是说,在不考虑政府作用的前提下,单个家庭直接面对的市场风险是巨大的。为什么粮食供给价格弹性会大于其需求价格弹性呢?这一点必须从我国粮食生产和农民实际状况出发进行分析。

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凤翔县,虽然近年来小麦和玉米的商品化率提高迅速,但是,农民几乎没有市场定价权,因为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演变缓慢,单个农户直接面对市场,粮食销售渠道又单一,一般情况下,只能等待商贩收购(一个乡只有一个收购点),其收购价格以国家制定的粮食收购价为参照,因此,农户只能逼迫接受这一价格。另外,因为大部分劳力外出打工(凤翔县虢王乡马洛村共有3200人,18―60岁的劳动力大约1500人,常年外出打工者大约1000人左右,占70%)并在打工所在地解决吃饭问题,致使自产自消部分所占比重大大下降,小麦大约占到产量的15%~20%,玉米大约不到5%,尽管如此,每户都留存1―2年的口粮作为库存以应对各种风险,包括粮食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粮食市场的供给弹性较大,也就是农民的粮食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异常敏感,当市场价格上升时,他们就会减少库存增加市场供给,相反就会减少供给,这是从短期看。从长期看,粮食供给价格弹性大,主要源于农户经营规模小,数量大且分散,使用通用农具从事农业生产转产容易,当新的生产周期开始时,什么比较收益高就种什么。但是,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种粮农民的收入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虽然近年来国家财政增加了种粮农民的货币补贴(每亩40元),但是,国家针对农业的政策波动太大,没有将农业当成一个产业来认真对待。粮食多了就压价格,少了就实行各种措施补贴、奖励,在粮食价格较低的情况下放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具有垄断性,40元的货币补贴很快被化肥、农药、种子的价格上涨所抵消。

参考资料: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5

abstract:aroundtheideaof"people-oriented",intheanalysisofLanzhouCity,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mechanism,describesthefocusofthemodernizationofLanzhouCity,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andurbanizationon"people".throughtheanalysis,theLanzhoucityurbanizationdevelopmenthasenteredtheadvancedstage,the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theinitialstage,thelowlevelofdevelopment,LanzhouCity,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retheproblemofcontradictionbetweenpeopleandland,farmers'citizenizationproblem,urbanandruraldevelopmentuncoordinatedshouldtakepositivemeasurestorealize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

Keywords:urbanizatio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harmoniousdevelopment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但在四化中,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于其它三化,成为四化建设的短板。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化的互动支持,因此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对“新四化”背景下工农关系及城乡关系的深刻解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兰州市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于一体,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分异明显,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建设西部节点城市的根本途径,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中之重。笔者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的思想,阐释了在注重“人”的现代化这一前提下,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本质

“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二者的核心是“人”。也就是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依靠“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让“人”更好地生活。城镇化是“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刺激农副产品消费,推动农业技术改革创新;城镇化的进程推动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交通、住房、生活质量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为实现“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创造条件。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伴随农业现代化产生的“职业农民”有利于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和建设高质量的城镇化,这部分人相较一般的农民有更好的收入,更高的素质,他们在城镇生活,在城镇消费,一方面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支持;另一方面由“职业农民”创办的乡镇企业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2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兰州,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地处黄河上游,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提出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兰州市土地面积为1399953hm2,常住人口为366万,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建成区内非农业常住人口261万,外来流动人口50余万。

2.1兰州市城镇化现状

2015年兰州市总人口366.49万人,城镇人口为296.6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0.95%。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75.86万人)相比,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增加20.81万人,5年增长7.04%,年均增长1.71%。2015年兰州市的城镇人口比重(80.95%)分别高出全国25.57个百分点、全省38.66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二(低于嘉峪关市),2010―2015年兰州市城镇化进程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5.56个百分点)快1.18个百分点。

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城市型社会,按人口城镇化率进行阶段划分,城镇化率51%~60%为初级城市型社会,61%~75%为中级城市型社会,76%~90%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大于90%为完全城市型社会。从图1可以看出,兰州市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64%上升为2015年的80.95%,表明兰州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高级阶段或者称之为高级城市型社会。

据甘肃省统计局2014年底的《兰州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指出,兰州市三县五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均衡”的局面。图2数据显示,兰州市安宁区、城关区、西固区城镇化率率先突破90%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阶段,七里河区和红古区迈入高级城市型社会阶段,而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3个远郊县还处在初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51%至60%之间)以下,乡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

2.2兰州市农业现代化现状

参考已有文献,结合兰州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界定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参考值,如表1所示。

2004年到2013年,分别从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这5个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做了趋势图。

据图3可以看出,兰州市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在逐渐上升。其中波动最大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2009年以后逐渐趋于缓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它4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相反,农业科技处于最低水平,说明农业科技水平是目前制约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据图4可以看出,从2004―2013年,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属于起步阶段(0.5以下),说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2005年以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呈阶梯状平稳上升状态,年均增长率达到4.5%,说明在过去的10年里,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2005年农业现代化指数为0.5355,明显高于前后几年,呈现井喷式发展,对照表1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参考值,农业现代化首次达到初步实现阶段。这是由于2005年,调整引大入秦供水结构、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基地建设以及“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农业水利工程的完善与建设,确保了农业灌溉与增收。

3兰州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3.1人地矛盾加剧

兰州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加之黄河穿城而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又过度注重眼前发展,重工轻农,忽略城镇化的建设质量以及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导致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房价快速攀升,造成城镇“空心化”和“半城镇化”问题。尤其是在兰州市周边的一些地区,房地产开发商新建了很多住宅区,但是目前这些住宅区由于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的缺失,而成为“空城”长久地空置下来。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房价依然很高,住房依然很紧张,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依然住不起房,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人地矛盾加剧,抑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2农民“市民化”问题

兰州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潜在资源丰富。人既多又少,“多”是劳动力总量多,“是”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少。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使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巨大困难,主要有农民进城后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以及住房问题,还有农民在城镇生活的尊严问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以及城镇化的“数量”,而更加关心的是这一过程中“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问题,因此,在实现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为核心问题。

3.3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

兰州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工业和农业的比较利益差距,使兰州市城乡发展失衡,从上文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兰州市目前已经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但是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成为制约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中心问题。而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经济体制所导致,这样的体制造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使一部分优秀人才外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缺乏人才,久而久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相较于城市越来越落后,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严重制约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4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4.1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解决“人地矛盾”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为此兰州市城镇化规划要将重心放在“人”的城镇化以及“人”的现代化规划上。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着重解决“人地矛盾”,合理规划土地,解决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半城镇化”问题,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衣食住行,让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上无后顾之忧,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4.2培育“职业农民”,实现农民“市民化”

开展农民培训活动以及科技下乡活动,加大农村的科技推广力度,重点是对农民素质的培训,培育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让农民在城市生活,在农村上班。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文化水平,让农民和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使农民这一职业成为新时期“四化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鼓励优秀人才回流到农村,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农民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6

【关键词】内蒙古“三化”区域差异对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是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辅相成。从全区总体来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各盟市之间的差异也在逐渐拉大,因此,为全面推进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农牧业地区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内蒙古各盟市“三化”的发展水平现状,认真分析其区域差异及成因。

一各盟市“三化”水平的测定与分析

工业化水平不能简单地选取某一指标代替,本文选取人均GDp、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四个指标来进行综合判断。对四个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换算成可比的工业化率。

描述各盟市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市化率,考虑到我国的城市不仅是聚落形态,更主要的是行政管理单位,为此本文用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描述。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本文根据农牧业现代化内涵,遵循综合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的评价原则,选取农牧民人均收入、农牧业总产值、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粮食产量、畜产品产量、化肥施用量、农村环境治理率、牧民定居化水平和农牧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十个指标来构建内蒙古各盟市农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十个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换算成可比的农牧业现代化率。

综上,截止到2011年,内蒙古12个盟市“三化”水平的测算结果如图1所示。

二聚类分析

将以上测算出的内蒙古各盟市“三化”水平作为聚类分析的基本指标,把相近的并为一类,可以将内蒙古12个盟市分为五类,各类总体特征不同。

第一,呼和浩特、包头市属于综合实力型城市,“三化”水平各方面都较高,尤其是工业化水平。呼和浩特市以伊利、蒙牛为依托建成中国最大的乳业基地,被称为中国的乳都,该市第三产业也有着强大的实力,近几年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59%。包头历来就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更加迅速,积极推动钢铁、电力、稀土、煤化工、铝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产业集聚和规模效益的全面提升。

第二,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和赤峰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东部地区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水量适中,在发展农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通辽市既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又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2011年第一产业贡献率将近16%,呼伦贝尔市东部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为主,是呼伦贝尔市的主要农区,盛产大豆、玉米、水稻,中部为林区,西部为牧区。

第三,鄂尔多斯市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城市化水平较低。鄂尔多斯市属于资源型城市,煤炭资源尤其丰富,天然气、煤气层也十分丰富、化工、建材资源也非常富集。因此依托强大的资源优势鄂尔多斯的工业高速发展,但是存在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工业结构转型步伐缓慢。另外,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这些都造成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符合的原因。

第四,乌海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农牧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乌海市是新兴工业城市,凭借黑色煤炭带来经济繁荣,但是目前产业结构单一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由于乌海市被库布齐、毛乌素、乌兰布和三大沙带所包围,是一座典型的“沙漠城市”,加上气候干旱少雨,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非常小。而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一定比重,但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经营方式较粗放,要达到农牧业现代化还有一定距离。

第五,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工业化水平最低。乌兰察布市具有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但是工业基础薄弱,资源禀赋较差,到目前为止,内蒙古自治区只有乌兰察布市不产煤,尽管乌市被称为“中国薯都”,但土豆与煤炭产生的效益无法相比,对于缺少资源的乌市,就是缺少了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使得其工业发展相对较慢。巴彦淖尔市南部是著名的河套平原,是自治区主要商品粮基地,农牧业现代化水平较高,但是工业发展缓慢。从兴安盟三次产业来看:一产比自治区高22.3%,二产比自治区低21%,三产比自治区低1.3%,由此可见其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优势产业,经济发展缓慢,最根本的问题是工业比重小、水平低、链条短,对一三产业缺乏大的拉动作用。另外兴安盟城镇化率也较低,农村牧区人口多、贫困面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融入东北经济圈进程缓慢。

三推进内蒙古各盟市“三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第一,加强呼和浩特、包头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内蒙古版图独特,为东西狭长形,所以目前各方面发展较好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对周围盟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较小,尤其是对东部的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小。因此,今后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呼市和包头两大城市应发挥更大作用,总结概括为八个字: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率先,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率先实现所设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带动,呼包二市的发展将来要带动全区的发展;辐射,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的能力要进一步增强;示范,为欠协调地区发展摸索一些经验、探索出一条路子。

第二,通辽市、赤峰市和呼伦贝尔市在提升农牧业现代化与工业化水平同时,要加强城市化建设。通辽市、赤峰市和呼伦贝尔市“三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应该是城市化发展水平,尤其是通辽市和赤峰市,“三农”、“三牧”比重较大。在这些地区首先要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这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根本要求。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渠道,服务业发展滞后,必然抑制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而阻碍城市化进程。呼伦贝尔市是自治区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应以旅游业为核心,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通辽市应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努力打造内蒙古东部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发酵工业基地、建材工业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促进城市化发展。而赤峰旅游资源也较丰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大力发展,另外应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以提升赤峰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第三,鄂尔多斯市应将工业化作为“三化”协调发展的“火车头”,带动城乡一体化。鄂尔多斯“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业化发展,而能源等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的产业结构,不利于“三化”协调发展,该地区应在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提高经济质量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大技改投入,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资源初加工工业向资源深加工工业的转变,把资源优势的转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另外,增强区域中心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格局,合理经营城市,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增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创造优良的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走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推动“三化”协调发展。

第四,乌海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应重点提升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上述地区应善于依托中心城市,围绕市场需求,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农业,如乌海市应立足城郊型农业实际,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生态、高效、特色农业。乌海市沙漠是劣势,也是优势,使乌海成为华北地区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因为日照长、积热量高、昼夜温差大,使乌海地区的瓜果特别甜,因此乌海可以围绕日光高效农业做文章。阿拉善盟和锡林郭勒盟应着重提升农牧业机械化水平,用现代农牧业科学技术代替传统劳动密集型农牧业,走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农牧业之路。另外阿拉善盟还有着大漠、戈壁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故应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带动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扩大,促进城市整体水平的上升。

第五,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要加速工业化发展。上述地区应强化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战略思想,以实现工业化更快更好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区域发展战略导向的明确,为兴安盟借助东北振兴带来了重大机遇,因此,兴安盟发展要立足区域协调发展,找准兴安盟在东北经济区的战略定位。而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紧邻呼包鄂,京藏高速、京包铁路等连通东西的交通大动脉穿越,交通便利。应充分发挥这两个地区的区位优势,融入呼包鄂经济圈,接受呼包鄂的辐射带动,把本地区工业的发展置于大格局中统筹规划,使资源有效的在大范围配置,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有地区特色的非资源型产业,实现工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殿廷、田杰、李雁梅.我国各地区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知识化及经济协调发展的初步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1)

[2]张燕、吴玉鸣.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6(6)

[3]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5)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7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中部六省;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2-5651-05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础方向,在中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制度与技术变动的过程[1],具有动态性、区域性、时代性等特征,其进程是判断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顾焕章等[2]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以技术因素为主线,论述了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商品化、农业技术进步相关因素,以及农业体制、农业投资等与现代化的相关关系。柯炳生[3]对推进中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行了研究。杨万江等[4]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业保障二个子系统,对农业现代化的整个系统进行测评,并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划分为农业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目前,中国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定性研究比较常见,但定量研究却相对有限。

农业现代化的定量测评研究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5],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6]。因此,建立一套较为科学且易于操作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能力指标体系,对评价农业现代化水平、监测和准确地判断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1农业现代化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影响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因素繁多且复杂,对其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构建其指标体系。基于系统性、可比性、综合性、易操作性和代表性等原则,借鉴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先从农业现代化基础、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质量3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级指标,随后参照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一级指标所反映的内容,查阅了大量统计数据,通过层层筛选,选取了反映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的6项二级指标和21项三级指标,用其评价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表1)。

2中部6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能力评价与结果分析

2.1数据整理

一份研究报告的价值大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数据的准确性和前瞻性,本研究的数据均为2011年中部6省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tjsj/)和中部6省各省201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较新并且真实可靠。中部6省各项指标的具体数据如表2。

2.2因子分析

农业现代化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7]。因子分析法中各综合因子的权重不是人为主观地进行赋值,而是根据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大小来确定的,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决定权重的主观随意性,使得综合评价更为合理直观。由于数据量较大,因子分析过程是借助SpSS统计软件进行的。首先将中部6省的原始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得出相关系数矩阵。通过验证得知相关系数矩阵中的大部分相关系数都大于0.3,可以继续用因子分析进行计算。求出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如表3的总方差解释表所示,由于前4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95.728%,已经超过了85.000%,所以取前4个主因子来综合描述原来的21个三级指标。

主因子与原有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程度由因子载荷值即成分得分系数体现。由于初始因子含义不突出,在SpSS软件中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变换,经过25次迭代收敛,得到如表3所示的总方差解释表。同时,将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中各指标系数较大的情况分为四类,结合表4可以重新定义4个主因子。

主因子F1在X2(有效灌溉面积)、X3(农作物播种面积)、X4(机耕面积)、X5(农业机械总动力)、X6(化肥施用量)、X12(粮食人均占有量)、X18(粮食产量)这7个指标上的系数较大,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农业现代化物质装备与粮食产量的相关情况,因此F1可定义为农业现代化基础因子。第一个主因子对全部初始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为43.654%,是研究中部6省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

主因子F2在X1(水资源总量)、X8(第一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X13(恩格尔系数)、X19(森林覆盖率)这4个指标上的系数较大,这些指标基本反映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情况,因此F2可定义为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因子。第二个主因子对全部初始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为24.619%,是评价中部6省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主因子F3在X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增长幅度)、X11(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耕地面积)、X14(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X15(平均每一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粮食生产量)、X2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这5个指标上的系数较大,这些指标基本反映了农村社会发展与农民生活质量的相关情况,因此F3可定义为农业社会发展因子。第三个主因子对全部初始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为17.206%,是评价中部6省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考虑的次要因素。

主因子F4在X7(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幅度)、X1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16(农产品当年出口金额)、X17(农业总产值)、X20(农业受灾面积)这5个指标上的系数较大,这些指标基本反映了农业生产效益的相关情况,因此F4可定义为农业现代化效益因子。第四个主因子对全部初始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为10.250%,对于研究中部6省农业现代化主因子F4的重要性要相对差一些。

由以上表达式计算得出4个主因子的得分,然后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4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通过F=(38.463%F1+24.474%F2+19.559%F3+13.232%F4)/95.728%计算得出各地区的综合得分F(表5)。

2.3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所研究的“物以类聚”问题的方法,能够将一批样本数据(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10]。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聚类分析分为R型和Q型两种。R型聚类分析用于指标聚类,Q型聚类分析没有对度量数据之间的亲疏程度给定分类的标准,也没有硬性规定所有数据应该分成几类,而是比较客观地从数据自身出发进行分类[11]。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在SpSS17.0软件上将中部6省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后,采用最远邻元素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群集成员列表(表中分别给出中部6省在分为四、三、二群集时的情况,数字一样的为一个集群)和聚类树状图。如表6和图1所示,当分为4个集群时,第一类是山西,第二类是安徽、湖北,第三类是江西、湖南,第四类是河南;当分为3个集群时,第一类是山西,第二类是安徽、河南、湖北,第三类是江西、湖南;当分为2个集群时,第一类是山西、江西、湖南,第二类是安徽、河南、湖北。

2.4结果分析

结合上述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可知,因子分析得分先后顺序与聚类分析结果排序有着较好的一致性,为了深入分析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区域差异,本研究根据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得分将中部6省分为4个层次。

第一层级:河南省。河南省的综合得分为0.5376,远远高于第二名湖北省的得分0.2288,属于领先类层次,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中部6省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在农业现代化基础这一关键领域,河南省独占鳌头,在农业现代化效益方面也有良好表现,在中部6省中排在第二,而农业社会发展和发展可持续化这两个方面却只排到第四、五名,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水平,今后可以考虑将发展中心向这两个因素偏移。

第二层级:湖北省和安徽省。湖北省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在中部地区位居第二,与安徽省同属于挑战类层次,在农业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效益两方面均属领先地位,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因素排在第三,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农业现代化基础弱,需要加大发展力度。安徽省的综合得分为0.2183,在中部6省中排名第三,与湖北省的分数非常接近,但内部因素却完全不同。安徽省的农业社会发展最为发达,现代化基础也较为扎实,但农业现代化效益和发展可持续化因素的分数拉低了其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得分。

第三层级:湖南省和江西省。湖南省的综合得分排名第四,在农业发展可持续化方面有优势,但其他方面较弱,尤其是农业社会发展方面的得分仅为-1.3205,在中部6省中排名最低。江西省在中部6省中排名第五,除了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和农业社会发展方面处于正常水平,其他方面均属于落后地位。这个类别属于追赶类层次。

第四层级:山西省。山西省综合得分排名第六,属于后进类层次,农业现代化基础和发展可持续化得分均落后于其他省份,另外两个方面也是排名靠后,农业现代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结语与建议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农业现代化基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质量3个一级指标,农业发展水平、农民生活质量、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个二级指标,以及水资源总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机耕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幅度等21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比较适合中部6省农业的具体情况,设计科学合理,操作方便。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不同省在同一指标分数上相差悬殊,各地区具有不同的物质和科技资源,使得农业现代化发展内在驱动力不同,导致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促进各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针对中部各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采取倾向性政策。例如,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基础和效益得分较高,而农业社会发展和发展可持续化等核心指标分数落后,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环境因素。在政府主导下,河南省应有效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内的土地、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推广农业技术,坚持走高效化和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形成以绿色生态为标志的现代农业产业。而农业现代化基础得分较低的省份,在抓好农田基本管理、优先扩展机械化建设、有效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条件的同时,还应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效益得分较低的省份,要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的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殷晓岚.中日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及其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88.

[2]顾焕章,张超超.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3]柯炳生.对推进中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几点认识[J].中国农村经济,2000(7):4-8.

[4]杨万江,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李万明,刘磊磊.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构想[J].生态经济,2009(4):42.

[6]陆相林.山东省17地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分类及区划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403-406.

[7]辛岭,蒋和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646.

[8]吴祈宗.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8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置身于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来考虑。

蓬勃发展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表现在:

l、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公顷(至1998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长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o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疏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达240吨-250kg/人·年,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达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长164倍,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3、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kg/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来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5、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样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6、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园艺及现代化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7、设施园艺工程的科学研究,受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支持

"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所列的部级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瞄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设施园艺高新技术,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广东等不同生态气候型及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五省市,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围绕蔬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主要研究内容有种子种苗工程、种植工艺工程、采后处理工程、设施环境控制工程、相关产业工程(包括温室制造、环控仪器设备、农机具、穴盘生产、蔬菜包装保鲜、专用肥料、生物农药厂等)五大方面。此项目已于1996年正式启动,2000年完成。该项目科研经费总投入高达5000万元,相当于"七五"、"八五"有关设施园艺重点项目经费总和的10倍,足以说明国家对设施园艺工程的重视。

与设施园艺工程有关的科研项目,不仅有应用技术的研究,还有基础理论的研究。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设施园艺高产优质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证式启动,这在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领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反映出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学科水平已跃上新台阶。

8、已形成了一支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专业的科技队伍,二十年来这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强有力的梯队,为设施园艺的宏观决策,生产、科研、教学和推广,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壮成长,成为本领域的支柱力量,为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使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46个蔬菜研究机构,其中绝大部分有从事设施园艺的研究机构和人员。部分农业院校,近几年来陆续开设了"设施园艺"课程,有的还开出了硕士、博士学位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和过去比较,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正处在建国以来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令人欢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静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简易的类型为主,设施环境可控程度与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灾害性天气和年份生产没有保障,农民遭受损失,市场供应出现波动。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截止到97年全国蔬菜设施面积为84.11万公顷,其中中小拱棚面积为42.42万公顷,占到50%,这些都是很简易的设施。档次较高的塑料大棚为19.04万公顷,在冬季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能进行生产。塑料薄膜温室是冬季生产的主要设施,但以不加温为主。有加温设备的只有0.68万公顷,比例不到1%。至于现代化大型温室,全国总面积仅仅有170公顷左右,微不足道;而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的荷兰,现代化温室面积却是我们的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产各种蔬菜和花卉,产品行销全世界。

2、设施园艺工程科技含量较低,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现在作物的产量水平,尽管我国也有高产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积平均单产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以色列…,无论蔬菜还是花卉,平均产量往往是我国的几倍乃至十几倍。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中等水平即可达到60万kg/ha(即4万kg/亩),是我国的4-5倍。从专用品种到配套技术都很完善,设施的光、温、湿、气、肥各个环境因子,全可根据作物需要进行调控,为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3、我国设施园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劳动生产率很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更低,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工程已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我国还是分散的,以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产与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不高,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随着外国温室公司不断涌入我国,他们的产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因质量好,工艺精湛,还是受到欢迎,使我国原本就不太发达的相关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4、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的迅猛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园区遍及全国,但内容雷同,设施园艺有较强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区或单位,不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出发,盲目模仿别人,不惜重金进口外国大型温室,甚至还有个别领导把园艺设施建设做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顾建设而没有明确的生产目的,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效益很差。这些现代化温室冬季需要加温,夏季还需降温,耗能多、运行成本高,不适合中国国情,加之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大锅饭"的管理体制,使得生产不但不能赢利,还严重亏损,体现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今后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必需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及时加以解决,才能使我国设施园艺工程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得以持续发展。从本专业委员会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l、大力扶植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园艺工程生产体系,尽快形成相关产业,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的物质基础,国家应在政策方面给以具体支持。

2、大力加强设施园艺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组织部级的科研队伍,与地方密切合作,抓住关键问题(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联合攻关,边研究边开发,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3、尽快克服我国设施园艺事业迅猛发展的盲目性,尤其对外国现代化温室的引进工作,应有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引进之前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新闻媒体的宣传要实事求是,正确引导。全国各地应分层次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门面。从我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看,目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则会导致"菜贱伤农",关键要提高品质,增加花色品种。

4、设施园艺是一种受控农业,受管理技术的影响程度比自然农业大得多,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千万百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使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其持续、健康、迅速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9

【关键词】新疆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

一、相关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有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比较多。比如中国农科院文献信息中心把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分为收入和消费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农业基础设施与投入、农业生产技术与教育、农业组织与经营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条件等7大类22项指标,同时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四个发展阶段,即:起始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完全实现阶段。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提出了一个由11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五高六化”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即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率高、农民收入水平高,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生态良性化、城乡一体化,并制定了具体的量值。

2010年蒋和平、辛岭建立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算,该指标体系包括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4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农业现代化水平差异明显,东北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徐星明、杨万江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学原理,采用弹性系数法,通过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来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中提出了建立包括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农业保障系统2个一级指标、农业生产条件等5个二级指标,共17项个体指标。

对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的相关性文献较少,可能是由于农现代化程度和金融支持的衡量指标不易测算,以及所需的数据难以获得。

本文将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与金融供给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寻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

二、新疆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综合现有的有关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固定资产投向农业的比重、有效灌溉面积占播种面积比重、单位面积机械总动力、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单位面积粮食产值、人均肉产量、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数比重、森林覆盖率、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9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以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别用x1、x2、x3、x4、x5、x6、x7、x8、x9来表示。选取本地区各年的农业贷款用于反映金融支农程度,用fa来表示。

(二)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本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上述9个农业现代化指标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testofsphericity),经过检验得出,bartlett值为57.066,sig为0.014,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形检验的原假设;同时由于kmo值为0.726,这表明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并且效果较好。

2.构造因子变量。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提取因子变量,提取因子的标准是特征值大于1,从而得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见下表)。因子变量有两大特征根:6.293、1.697,它们一起解释了原变量的标准方差的88.778%(累计方差贡献率)。综合以上分析,可见提取前两个公共因子f1、f2能反映原始变量所提供的绝大部分信息。

totalvarianceexplained

3.解释因子变量。为了加强公因子对f1、f2的分析解释能力,先对提取的两个主因子变量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然后用方差最大旋转法(varimax)对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从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可看出,固定资产投向农业的比重x1、有效灌溉面积占播种面积比重x2、单位面积机械总动力x3、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x4、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数比重x7、森林覆盖率x8、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x9在旋转后的公共因子f1上因子载荷系数大,说明f1主要反映这七个变量,因此将公因子f1定义为基础因子。同理可以看到公因子f2在单位面积粮食产值x5、人均肉产量x6这2个变量上拥有很大的载荷值,这2个变量与农业现代化产出效率有关,可将f2定义为生产效率因子

rotatedcomponentmatrixa

4.计算因子得分。根据spss16.0输出的因子得分表,得出旋转后的因子得分函数的表达式如下:

f1=-0.188x1-0.115x2+0.203x3+0.193x4-0.022x5-0.176x6-0.092x7+0.219x8+0.131x9

f2=0.046x1-0.118x2-0.108x3-0.060x4+0.353x5+0.506x6-0.167x7-0.269x8+0.059x9

在此基础上,再以各因子的贡献率为权重(即:各主因子方差与累计方差的比例)将两个因子的得分进行加权平均,构建出能够反映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因子得分函数fz=0.79f1+0.21f2,计算得出综合因子。

5.农业产业化水平与金融支持的线性回归分析。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fz=β0+β1fa+e。其中:fz代表农业现代化水平,fa代表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fa取各年的农业贷款值),e表示残差。

用spss对fa和fz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fz为因变量,fa为自变量。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时需要考虑异方差的问题,所以本文直接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如下:

fz=-1.768+0.009fa

r2=0.930f=105.977p(f-statistic)=0.000

coefficientsa,b

回归结果显示,常数项和自变量的t统计量检验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105.977,p(f-statistic)=0.000,说明金融投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自变量前的系数是0.009,并且自变量系数是显著的,说明二者呈正自相关关系;判定系数r2=0.930,说明金融投入对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好的解释程度。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可消除异方差,t检验、f检验可靠,因此回归方程较好的表明了金融支持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三、实证结论

由实证结果显示,可以有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从整体上看,新疆在2000至2011年这十二年里,农业现代化各指标和金融支农指标的数额逐年增加,呈现出上升趋势,反映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和金融支农程度的提高。

第二,第一个公因子与有效灌溉面积占播种面积比重、单位面积机械总动力、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数比重、森林覆盖率、固定资产投向农业的比重、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关系密切;第二个公共因子与人均肉产量、粮食单位面积产值密切相关,说明加大对这几个方面的金融支持,可以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第三,由回归结果可知,对农业的金融资金投入越多,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就越高。因此,要提高新疆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就需要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作为保障。基于新疆现在的农业发展现状,有必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合理配置、优化安排农村金融资源,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悦,梁颖.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21).

[2]滕明兰.广西农业现代化测评与路径探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2(10).

[3]倪慧,张士云,江激宇.新时期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襄樊学院学报,2012(5):58-61.

[4]赵红丽,卢玉文.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兵团党校学报,2011(6).

[5]王卫平,王秀强,伍燕.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以昌吉州为例[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1(1):24-28.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10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本文使用调研论证,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比了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的文献资料;并对农业现代化的一些案例做了走访。通过数理统计,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就某个典型山区的情况做了分析,对搜集资料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处理。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研究方向和意义现代农业指的就是劳动生产率高、资源利用率高、产品商品率高的一类农业。目前我国步发展,积极向现代化趋势迈进,为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的,在一系列的优异发展条件、环境中,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阻碍。总体上说,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体系尚不够完善,许多农业现代化的必备要素也存在缺失。我国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发展过程中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整体缺失,并且存在投入机制僵化现象;农业企业发展疲软,无论是在产品数量还是质量上竞争力都较弱,更无从谈到品牌效应。我国的农业生产仍旧维持原有的小农生产方式,即粗放的增长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农业增长不是依赖农业出产率而是依赖于农产品产出量的增加,同时因为对科技的利用较少使得化肥等过多投入,这在增加了消耗的同时,也不利于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农业现代化应用分析研究

本文以典型的农业粮产区进行分析,选用农业的复合指标系统,就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保障进行分析。重点评估农业的科技要素。农业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我国农业向来以种粮为主,林牧业非常落后。依据农业复合系统的具体特征,采用了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农业的现代化,已经不能够仅仅就技术水平进行分析,必须同时兼顾农业科技发展的生态性、经济性和社会性。例如,施加化肥虽然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产量,但是却对农业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使用地下水进行喷灌时,如何喷灌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要兼顾其社会性,不仅要考虑技术的发展,也要考虑到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农民本身的反映等要素。本文主要从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功能方面挑选出了能够代表农业现代化的复合系统具体特征的有关指标,组成水平评价体系和能力评价体系。为突出科技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指标体系中增加了科技提升能力指标。

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保障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了解了农业现代化的科技投入的重要性,由于我国长期的农业投入欠债较多,因此,必须要对现代农业进行持续投入。政府与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政府应搭建农业信息平台,掌握农户的信息需求,通过示范作用激发农户的积极参与,使各种要素连接畅通,形成一体,保障农业现代化体系畅通有效地运行。不过政府在此只是搭台作用,唱戏的还是农民,只有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技术接受、应用,它的价值才能最终体现。所以,政府与农民的联系应更加紧密,可以对信息需求较为强烈的群体加以引导、加以鼓励,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进而带动农户积极参与,逐步实现现代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全面应用。壮大科技队伍,加强示范带头作用人才是农业现代化技术应用的核心,壮大人才队伍是利用好农业现代技术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大力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应用人员的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技术发挥作用;其次,创造宽松的环境吸引人才;第三,强化农民自身的能力,农业现代化需要的是懂知识、会技术的新型农民,农民如果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想状态,如果部分农民首先利用先进的科技取得较好的收益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组织、合作,强化农业科技的运用我国原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过于分散,是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科技运用的。对于这个问题应由政府来着手进行解决,在政策方面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可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分散的经营、生产问题。现代化农业更多的是利用农民自我服务性专业合作组织来进行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根据全国范围来看,各种专业性的合作社是能够很好的对农业生产进行、经营进行组织的自我服务性专业合作组织,它能够很好的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同时也有利于产销一体化、科研一条龙的发展。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