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青少年死亡教育十篇青少年死亡教育十篇

青少年死亡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2:09

青少年死亡教育篇1

关键词:生死观;青少年;生命教育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基本状况

(一)生命教育简述

生命教育是指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生命价值提升,最终使受教育者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生命教育的宗旨是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提升生命境界

[1]。

(二)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的匮乏

青少年会面对死亡,青少年也渴望了解死亡,但大多人还是认为凡是涉及到死亡的课题都是消极的、灰暗的,应该让孩子远离这些东西[2]。于是,我国的青少年教育便把死亡课题尘封,把死亡与青少年远远的隔离起来,让他们偏离真相,甚至连教育者自己都不相信真相确实存在,好像是不让青少年接触,不跟他们谈论就可以避免其对死亡的恐惧,就可以消除死亡的负面影响了。正如索甲仁波切在《生死书》中所说的那样:“今日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3]。

不可否认的是,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触碰到与死亡相关的事件。如家人离世、同学死亡以及意外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群体性死亡事件等,有一些就发生在青少年身边或者自己身上,而有一些则通过媒体等途径非常直观地呈现给青少年。那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如此地暴露,通常会给青少年带来非常大的心理震撼,让他们对死亡产生了极大困惑、焦虑和恐惧心理。然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缺少甚至缺乏对青少年进行生死教育的意识,那些尊崇生命的口号,没有实际的内容,只能让生命变得贫瘠。家庭和学校既没有给青少年提供足够的机会来进行引导,以缓解这些问题给青少年造成的困惑与恐惧,也没有抓住时机对青少年进行生死教育。青少年对死亡的困惑和焦虑得不到解决,要么憋在心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要么寻求其他解决之道,获得一些被歪曲了的错误的生死认知。

经调查发现,青少年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大众传媒获得相关的生死知识。而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两大主要场所,家庭和学校提供的生死知识竟然只占到了青少年获得生死知识途径的20%[4]。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死亡课题因为其特殊性是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不能回避的。正如江西师范大学的郑晓江教授曾在《穿透死亡》中指出的那样:“一个回避死亡问题的人,永远也不会真正地成熟;一个不能面对死亡问题的民族,永远也不能深刻,自然地就无法真正解决生存的问题。”

[5]

二、佛教生死观

(一)佛教与儒、道教生死观的区别

从三大教的生死观来看,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生命有限,但精神可以永存,只要道德学问的修养达到一定境界,并主张有一个外在的、超自然的力量实体来主宰人的命运;道家则提出“生死气化,顺应自然。”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是气之聚,死便是气之散,同时倡导由一个外在必然产生或依靠自我的修道而达到长生不老[6]。不难看出,儒家和道家都是在告诉人们不畏死亡。不畏死亡纵然是好事,但太过于忽视死亡,这对于现世懵懂地看待死亡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或许会因为迷惘、猜疑以及好奇,反倒助长了其对死亡的一些憧憬。而作为在中国流传范围最广的教法,佛教以其不同于儒、道轮回的生死观,对死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死亡的本质,督促人们在活着的时候思考死亡本身,以更好地反思活着应该做的事情,这似乎要比儒、道的生死观略胜一筹。

(二)佛教对生死的基本观点

佛教认为,人们因为未知的痴愚、盲目的贪爱等无明的缘故,将自己的安全感和生命寄托在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物质上,让自己躲在肉体之中备受折磨,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而最后多是带着遗憾和悔恨投身到下一痛苦的有形生命轮回中。如果一个人能够洞彻自己的本心,了解安详的死亡会换来真正的解脱,了解真正的解脱是不用再加入痛苦的轮回,尔后在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安详,便能从容地生活下去,最后带着了脱生死的安然投身于永恒的无形生命。这样看来,佛教生死观的着眼点并不是单纯地在于生前或死后,而是在于生命个体的永恒归宿,教导我们为了死得好而活得好,而死得好又是为了轮回被超越,不必不再进入痛苦的人世流转。

佛教有轮回观和超越轮回说。轮回观是告诉人们死亡不是生命的消亡和终止,而是一期生命的暂停和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是一种延续。这种延续,首先,放在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来看,就不能再狭隘地理解为一个人的生命在来生还能继续,而应该看作是几代人不断地传承。其次,一旦重复这一期的无明(痴愚、贪爱、物欲横流等),那又将是几代人痛苦的轮回,所以产生了超越轮回说,即要求人们离开肉体轮回,用这一世优质的生命创造永恒的无形生命――不再轮回到有形生命(肉体)的生死流转之中。至于如何创造,便依赖于这一期如何死去,就是要让人们为了死时的安详,重新思考自己应当如何去活,如何在活着的时候培养安详。

(三)佛教的生死关怀

佛教的生命观不是只谈有形肉体的出生与死亡,还包含无形生命的存有。佛教最关注人的有形生命,致力于人的生命体验与生死关怀,指引人们洞察生命的本质与彻悟人生实相[7],体会到存有的苦迫纷乱与生死流转,都是身心五蕴和合下的我见与执着,而佛教的最大特色,就是要解脱众生一切存在之苦[8]。

三、佛教生死观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佛教立于超越轮回的高度,从死亡的本质出发,对生命的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如何面对生命、生活、死亡等人生重大问题的科学态度与原则,指出要依赖人类自身的特长:理性、意志力和进取心,才能得以自我解放,最终走出痛苦的轮回。佛教以独特而深邃的生死观为现代人思考和解决生死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对青少年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死亡教育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认知观

佛教主张“缘起说”,认为世间一切造作而生的现象,都处于恒常的流转变化之中,没有湛然常驻、永恒不变的事物存在。人生也一样,荏苒数十年,弹指一挥间,生与死都在不断地变化中,人类要认真看待死亡,明白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死是无法逃避的,不必恐慌死亡的到来,把死亡当做生命的总结而非终结,从而为了总结时的圆满更加重视鲜活的生命。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虽然具有独立人格,但并不完整,这种不完整就决定了其对于社会现象认识的简单与肤浅,尤其是死亡。曾有学者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谈死亡是什么,会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青少年对死缺乏正确的认知,将会导致其群体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轻视生命的事件。所以当青少年与死亡信息接触、摩擦甚至碰撞,产生对死亡的好奇和疑惑时,他们所生存的环境就应该适时地辅以死亡教育进行引导,把死亡摊开来放在他们面前而不是尽可能地避讳谈及死亡,坦诚地和青少年谈论并解释死亡以解开他们对死亡的困惑和焦虑,使其明白死亡的真谛、原因和过程以及濒死的感受,能充分了解死亡的真相。

佛教把生死看作一体,死只是另一期生的开始,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生命的整体意义。而在周围死亡事件不断增多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年轻人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却对于了解生命整体意义及与生存相关的主题茫然无知,导致了不少人特别是青少年轻视死亡的态度――认为每个人都会死,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死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9]。更有甚者,把死亡当做一种炫耀。这些,都是源自于社会大环境潜移默化的感染,需要我们的教育发挥其导向作用,通过对死亡真相的剖析与答疑,透过他人的死亡来评述其一生,从中引申出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有限性,而生命的质量决定着死亡的重量,所以当我们活着的时候,就必须熟悉生命及其意义――每一个生命的出现都不是偶然,我们活着是为了探索生与死。正如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中阴教法》中所表达的观点,如果我们所了解的心,只是我们死亡时消散的心,我们就会对死后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无法了解比心性(历经净化后的心)更深的实相所呈现的新面向。

在这样的教育下,青少年既知生又知死,两相结合,使其获得正确的生死认知观,可以消除青少年对他人及自身死亡的恐惧,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生命应当如何继续,使他们正确认识并恰当处理身边发生的生死事件,在生死离别之际建立合理的情感模式。

(二)佛教生死观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遍布祖国大地,众多社会现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阶段的青少年,性格和自身想法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由于居民家庭环境的改善和独生子女的教育误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丰富而精神食粮匮乏,致使不少孩子生活空虚、角色混乱,精神无处寄托,面对诱惑无从辨识,从而导致部分青少年沉迷于暴力网游和虚拟世界,并在其中迷失了自我。而将佛教生死观注入生命教育,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首先,佛家倡vf导“置一切忧喜于心外者,得大自在”的淡泊态度,这有利于在当前浮躁的社会中给青少年漂浮的心灵注上一针镇定剂。佛教认为有形色身(肉体)有生死,但是无形生命是永恒的,就是说肉体存在于这一世的时间流转中,一切都在改变,而我们所执着的东西,本质是执着不了的。一方面,荣华富贵与享乐拥有不过是过眼烟云,青少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应当过于追求眼花缭乱的物质和因爱生恨的情感,若是迷惑在虚假的暴力、希望与梦想中,只会让自己更痛苦。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要引导青少年科学认识并尊重自然、社会和人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学会珍爱仁慈,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极端的心态对事,以淡泊的心态对待利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次,佛教作为最关怀人体生命的宗教,以其独特的生命智慧和慈悲的临终关怀,给青少年生命教育以爱的启示。在青少年当中,大多数人与死亡没有直接接触,这就需要社会教育结合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死里逃生事件,利用濒死经验强调对别人的关怀,进一步突出要以慈悲之心对待众人与自身,让青少年发自肺腑地肯定爱的重要性,自觉降低追求物质的兴趣,更加相信生命的精神层面和精神意义。

(三)引入佛教生死观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生命责任意识

如今不少家庭都是三代甚至四代同堂,隔代教育的家庭充满溺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习惯了优越,心理变得极为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学习负担的加重和父母的期望更是让青少年们不堪重负。精神生活的贫瘠和对生命的不负责任,让青少年产生焦虑和绝望的情绪,把死亡当儿戏,对于死亡感到绝望和陶醉,更有甚者相信死亡是美丽的事,也是对于生活压迫的解脱,而后走上绝路。

佛教不追求生死,也不反对生死,而是要以有形的生命去论证无限的生命[10],重点在于将永恒独立于有形肉身之外。这里说的永恒是无形生命,而我们正是需要对有形肉身的改变才能获得无形生命的永恒,中间就隐含了对生命的责任意识,唯有对生命负责,才能够追求永恒。大多数青少年涉世不深,对生命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社会教育,这就需要社会教育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予以足够的重视。有学者认为,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而在没有直接的死亡触碰情况下,我们又如何通过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呢?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在一条街道上行走,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他掉了进去。

在洞里他迷失了,绝望了。但他想的却是这不是自己的错,然后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第二次他走上同一条街遇到同一个深洞,他假装没看到,然后又掉了进去。他简直不敢相信居然会掉在同样的地方。但他思索的依然是这不是自己的错,又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第三次遇到这个洞时,他看到它在那儿,但还是掉了进去。他已经把这当成一种习惯。这一次他的眼睛张开着,他知道自己在哪里,也开始明白是自己错了,然后他立刻爬了出来。第四次相遇深洞,他绕道而过。而第五次时,他终于选择了另一条街行走。故事中的人,在无数次掉落之后反省,先是避免掉落深洞,然后改变道路,这显然是培养责任意识的过程。而社会教育便可以将青少年生活中的死亡事件融入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对死亡进行反思。反思死亡,是为了让青少年自身对死亡形成概念,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知道生命有多可贵,并在内心深处做出真正的改变,学会如何避免人行道上的洞,又如何走上另一条街。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真正睁开眼睛,认清应当如何对生命负责。

综上,佛教生死观让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精神生命的状态和质量,打破对生命外相的执着与死亡的恐惧,分析生命流转的规律与周期性的特征,相信生命本性的清净,提升生命品质,追求一种轻松而自在、洒脱而尊严、快乐而清净的生命状态[11]。

[参考文献]

[1]李厚刚.老子之生命观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J].社科纵横.2010(03):157.

[2][4]牛国兴.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1.

[3][9]索甲仁波切.生死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前言.

[5]郑晓江.穿透死亡[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73.

[6]李统亚.走出痛苦的轮回――论佛教生死观[J].黑龙江史志.2009(14):93.

[7]郑晓江.宗教生死书[m].台北:华成图书出版公司,2004:44.

[8]印顺.佛法概论[m].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81.

[10]郑志明.佛教生死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6.

青少年死亡教育篇2

1资料来源

1.1资料来源

以上海市虹口区1991―2011年5~19岁户籍人群为监测对象。死因资料来自历年生命统计报表,人口基本信息由公安部门提供。所有死因资料通过历年死亡报告质量检查,资料来源完整可靠。

1.2研究方法

病伤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9、iCD-10标准统一编码。以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为标准化人口资料,统计分析指标包括死亡率、死因构成和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潜在寿命率(pYLL率‰)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YearsofLifeLost,aYLL)等。

3讨论

3.1儿童青少年死亡率状况

死因监测和分析可以衡量区域卫生状况和疾病综合防治策略效果,进而实现循证策略[1]。本研究显示,1991―2011年虹口区5~19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率为20.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3.45/10万,2011年上海市儿童、青少年标化死亡率为37.18/10万(与虹口区标准化人口一致);1991―2011年虹口区儿童、青少年死亡率低于上海市水平。20年间女性死亡率下降速度高于男性,男、女性死亡率比值是1.48。从不同性别、年龄组减寿年数显示,各性别年龄组SpYLL明显高于虹口区pYLL,这可能与虹口区计划生育工作做得较好有关。

3.2青少年死亡原因构成情况

20年中损伤中毒(7.39/10万)和肿瘤(5.80/10万)是构成5~19岁儿童、青少年病伤死亡的前2位主要死因,占5~19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的65.74%。进一步评价损伤中毒、肿瘤对人群健康寿命影响,结果显示,损伤中毒pYLL是12035人年,占死亡全部pYLL的36.29%,肿瘤为9690人年,占死亡全部pYLL的29.22%,分别排在标化减寿率的前2位。表明了损伤中毒、肿瘤这两大疾病对儿童、青少年生命健康危害的严重性和特殊性,应当成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从男、女性损伤中毒、肿瘤死亡率可见,男性损伤中毒、肿瘤死亡率分别是女性的1.89、1.47倍,可见损伤中毒、肿瘤对儿童、青少年生命健康的威胁男性大于女性。

3.3预防损伤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的改变,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生命和健康的的传染病、营养不良已被损伤中毒所代替,损伤中毒已成为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亡原因。虹口区5~19岁儿童、青少年首位死因即损伤中毒,同时也位居男女性首位死因。损伤中毒中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自杀(20.97%)、交通事故(15.05%)和意外中毒(13.98%),提示在进行损伤中毒干预措施中,尤其要完善儿童、青少年自杀预警机制、交通安全预防和生命保护健康教育,针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联合卫生、教育、公安等社会各部门,构建家庭、学校、医院和社区健康支持性环境,维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2-4]。

本研究除了死亡率、死因构成和顺位等生命统计指标外,还结合使用pYLL、pYLL率、aYLL等健康测量指标,进一步评价疾病“早死”对人群寿命危害影响,全面地反映疾病负担特征和人群的健康状况。[HJ*3][HJ]

4参考文献

[1]费小兢.2005年吴中区居民主要死因减寿年数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6):453-455.

[2]杨功焕,黄正京,谭建,等.中国人主要卫生问题-全国疾病监测死亡资料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4):199-202.

[3]王声涌.死因分析与评价方法的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4):239-241.

青少年死亡教育篇3

关键词:生死教育;生命教育;幼儿

作者简介:寸晓红(1970-),女,云南腾冲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系,副教授。(云南芒市6784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109-02

生命及死亡一直是中国教育中所忽视的议题,其中死亡更是在中国文化中避忌碰触的。所以,儿童的生死教育相对受到忽视,不但学校中避免谈到死亡议题,许多家长更常以负面或敷衍的方式处理死亡相关事件,现今媒体传播信息速度快,通过传媒可以了解到大量的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死亡事例。诸如9・11恐怖袭击、SaRS风暴、南亚大海啸、5・12大地震等震撼人心的惊恐的死亡事例,触及了根源于社会文化中集体的一种“死亡否认”价值体系。

大多数人认为幼儿就像刚萌芽的树苗,教导生命喜悦的课程都来不及,何必教导生死的悲伤,甚至还以为太早进行幼儿生死教育,会造成幼儿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因此,许多家长与保教人员认为幼儿不需要生死教育,即使想要实施,也无从着手。无可讳言,幼儿生死教育的实施确有其先天的局限,因为幼儿的身心既不够成熟,又缺乏生活经验,以致这方面的教育往往被忽视,认为生死教育应该等幼儿长大后再讨论。然而,如果一味逃避或置之不理,不仅无法真正发挥幼儿教育的功能,更无法让幼儿成长为“健康的新世纪公民”。(赖伶蜜,2005)

一、在幼儿阶段实施生死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致儿童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比以往更直接深刻的死亡事实的信息传递,顿时觉得死亡离生活是如此的近,儿童虽然对死亡存有高度好奇、迷惘,却仅能通过图画书、卡通、大众传播或民间传说得到拼凑的、不完整的生死概念。

死亡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自幼便对消失与死亡产生疑问与好奇,如果过度避讳,或反而以神秘恐怖的方式来处理的话,容易对儿童人格与人生观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张淑美,1989、1996)我国文化更是将“死亡”视为禁忌,刻意忽视生命从生到死的完整历程。反而会因为忌讳逃避而丧失孩子自然接触生死意义的机会,甚至会让孩子造成对生命的错误认知。然而人们对死亡的知觉、概念与看法,将可能影响其一生的思想行为,也是生命中重要的组织原则,对人格形成、情绪、心理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Crase,1982;Kastenbaum&aisenburg,1976)

哲学家海德格(martinHeidegger)在分析死亡意义时也曾说到:“逃避死亡的话题,只会使自己更远离生命本质的真相。”唯有正视死亡的不可规避性,才能真正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地将死亡纳入生涯规划的一部分,积极地用有限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因为有死亡,生命才显得有限,所以我们必须珍惜有限的生命;体验了死亡,就是体验了生命价值;而学习接纳死亡,则是让我们学会承担生命的责任。(赵可式,1998)

由于幼儿对任何的事物及知识都充满好奇与探究能力,并且其吸收力非常强,更没有先入为主的定式,所以从幼儿阶段开始实施生死教育,应是最佳的时机,这样才能使生死教育往下扎根,此外,由于幼儿的这些特性,使他们容易有奇思幻想,无法分辨真假,往往容易被误导而造成憾事,如:2005年7月1日《青岛都市报》报道了一位三岁幼儿学习电视剧上吊,不幸身亡,这就是幼儿受到传播媒体的不良影响所产生的悲剧。(林慧珍,2004)对幼儿进行有关生死问题的教育,并不是提早告诉幼儿悲伤或是不美好的事,而是通过“生死”的教育,让幼儿对死亡有正确的认知,以及在面对“生死”、“濒死”的问题时不会恐惧,更重要的是让其了解生命的美好,使其在活着时会更努力增添生命的意义,不过,让幼儿对生死有所认识或了解,只是教育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让幼儿对生命有更积极与正面的看法,学会珍惜生命、尊重别人,以及如何面对死亡。

幼儿或许可以等到成人阶段再接受生死教育,但如此一来,他的人生观及世界观已经成形,吸引力及影响力反而没有那么强了。虽然成人有了足够的身心成熟度、认知能力、生活体验,并且会主动寻求解答,生死教育的实施成效似乎在他们身上较容易察觉与受用,但不能就此就认定成人比幼儿需要接受生死教育。因为生死教育就是从生始到死终,谈死是为好好地生,所以幼儿从小就接受生死教育,将会一生受益,就经济效益而言,比起到成年才实施生死教育,幼儿时期就实施生死教育的好处是难以估计的,毕竟根基扎得越深,日后才长得更壮、更结实,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当然,对幼儿实施生死教育困难重重,教育者不仅要了解生死教育,更要了解幼儿,但实际上生死本来就是无解的谜团。(郑晓江,1995)何况幼儿的能力有限,如何将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教给幼儿确定比较困难,而且幼儿生死教育只是生死教育不同阶段的一个起点,假若这个起点做得好,不仅使往后的不同阶段的(青少年、成人)生死教育都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更能使教育的功效发挥到最大,毕竟我们不能等到青少年自杀后,才开始重视及实施生死教育,因为这时为时已晚,要彻底减少自杀,以及解决对生命不珍惜的问题,就要从小开始教导,一旦幼儿生死教育能够落实,到了青少年及成人时再接受深度不一的生死教育才能解决问题,并可减少青少年迷失及自杀等种种问题。无论如何,幼儿生死教育的成败在于教育方式,除了专业的从业人员外,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支持与参与。尽管幼儿生死教育比起成人生死教育更棘手,但其作用却更广、更远,急需大力推广,一旦生死教育能确实打下基础,他日一定能开花结果,所以对幼儿进行生死教育实在是当务之急。

二、幼儿所面对的生与死

生命是指从生到死的过程,因为生是死的体验,死则是生的完成,如果生死这个根本人生课题没有获得正确的教育,则一切的学习都是空谈,(许雅芳、刘翠华,2005)所以幼儿生死教育是所有教育最根本及基本的一环。毕竟幼儿的经历不多,而且心智不够成熟,对死亡的认知概念不清。(margaret,1993)一旦面临突发、震撼的生死事件,身心必会受到极大的创痛。但不幸的是,在幼儿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总会遇到一些预期的,或突发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会造成幼儿的身体及心理的伤痛,例如天然的灾害或人为的意外:地震、火灾、海啸、恐怖事件、重大的车祸、飞机失事等;遭逢生死威胁:幼儿自身遇到生命威胁的意外,如被绑架、生大病、慢性重病(癌症)、罕见重大疾病等;幼儿经历生死及分离等失落事件:亲友、宠物死亡,或是父母离婚及搬家等;幼儿亲身经历或目睹的暴力事件;幼儿经历被虐待或害事件。

由此可见,诸如此类事件在幼儿的身边随时会发生,幼儿年龄小,虽然不能确切地了解这些事件的意义及其因果关系,但一旦亲身遭受上述事件的任何一项,都有可能造成幼儿身心终生受创的遗憾,即使身体的外伤不明显,经过一段时日,或许幼儿的外伤已经痊,但其心理的创伤可能才开始反应在身体、心理及行为上,也就是所谓的“创伤症候群”,他们最初出现惊吓、紧张、僵硬、呆滞等心理反应,然后会有尿床、失眠、做恶梦、焦虑害怕等心理反应,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习惯性的身心创伤症候群症状,如下列几个情形:心情常常起伏不定;对突然的声音或噪音感到吃惊;不容易入睡,常常失眠或做恶梦;心情容易沮丧,并且变得脾气易怒;出现人际疏离的倾向;对可能引发创伤回忆的事件害怕、恐惧;身体紧张、记忆力退化、注意力不集中。

我们通过生死教育让幼儿了解生死的变化,可使幼儿在面对这些事件时能有最起码的调适能力,也可帮助他们从这些创伤事件中勇敢地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健康的人。毕竟“生死”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事,加上儿童从幼年就对“生死”产生好奇与疑问,(张淑美,2000)并且认识到生死随时都在身边,并不分老幼,因此,为幼儿规划及实施适当的生死教育是现今幼儿教育刻不容缓的课题。虽然云南省从2008年开始全面推行“三生教育”,然而,现在的幼儿教育在这一环的努力仍不足,这是因为长久以来社会文化对“死亡”禁忌,导致在学校通常不提死亡,家长在面对孩子时,常以忽视、隐瞒、欺骗、恐吓或敷衍方式处理,以致幼儿对死亡存有高度的好奇、迷惘、焦虑、恐惧及压力。(纪洁芳,1990)因而幼儿容易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只有通过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童话故事书(或神鬼故事)等略窥死亡面貌。但也无法获知真相,所以容易受到夸大、不实、扭曲或神秘的报导影响,使幼儿或青少年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影响其对死亡的态度,往往是恐惧、害怕、恐怖、疑惑、神秘、纳闷等等,多是负面且复杂的情绪。(巫珍宜,1991;张淑美,1996、2000)甚至有自杀倾向和形成不正确的死亡观念,(张淑美,1997、2000)所以幼儿生死教育已迫在眉睫,它可以突破各种禁忌,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及世界观。

三、幼儿生死教育的教学目标

及早给幼儿实施生命教育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生死教育的课程设计,让幼儿认识生是什么?生活是什么?生命是什么?进而领悟生命的变化和交替,并了解死亡是什么?不存在是什么?什么是不朽?等,让他们对生死有初步的了解,进而能自由联想生与死,让生与死成为他们坦然接受和谈论的对象,(许雅芳、刘翠章,2005)必须提供幼儿一个健康、活泼、生动、愉悦并且可以和生活紧密结合的课程,让幼儿能通过这些课程的实施,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进而惜福感恩、认真负责,实现真正的全人教育,(李锡津,2000)成为日后健康的公民。幼儿生死教育的范畴可定为幼儿与自我、幼儿与大自然、幼儿与群体、幼儿与生和死等。幼儿生死教育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让幼儿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愿意对死亡进行开放思考;引导幼儿适度认识及谈论死亡,破除死亡的传统禁忌;建立幼儿正确的死亡常识,当面临死亡问题时,可以适当调适心态与情绪;引导幼儿对死亡的了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与害怕,并能坦然地接受生命中的失落与死亡;感受生命的变化,培养创造力及美感;培养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及大自然的情操。(刘翠华、许雅芳,2004)

总之,幼儿是刚发芽的幼苗,需要成人细心呵护与照顾,而且他们的生命如初升的太阳,所以对幼儿实施生死教育要格外的小心谨慎,否则会适得其反。幼儿生死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幼儿更加爱惜生命、珍惜生命,对幼儿而言,生死教育是“为生所准备的教育”,为确保幼儿生死教育能顺利的实施,政府、幼儿园必须重视这个课题,制定可以具体实施的教学活动方案,同时培养真正具备教学能力的教保人员,以使幼儿生死教育确实而有效地实施。

四、结束语

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约3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四分之一人口数。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5%;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1.03%。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虽然生死教育的实施不见得就能减少自杀率,毕竟生死教育并不能立竿见影,但不能等待问题产生时,才急于下猛药。生死教育从幼儿就开始阶段性的教学,也并不是否定在成人、青少年等不同阶段进行的生死教育,而是强调生死教育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相当重要,毕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知及需求,而经过不同阶段的学习,才能彻底实施生死教育。

从长远来看,生死教育实施效果的关键在于能否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大多忽略了幼儿阶段,以为幼儿不需要,等待他们长大后再实施,但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且都有无穷的潜藏力,所以不应限制他们对生死的好奇与探索。其实,生命并不能传授,我们只是创造一个适当的学习环境及教材,让幼儿感受生命变化的奇妙,即使每个幼儿领悟程度不一,收效不一,也无妨。毕竟这只是起点,只求尽心尽力,以后必可看见繁花盛景。

“知死,焉知生”,从死亡来领悟生命是什么?整理出人恐惧死亡的原因,并提出从死亡来领悟生命的意义,从而引领孩子调整价值秩序,认清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儿童教育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生死教育更是人格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希望引领孩子通过对死亡真实性的思考,理解生命的珍贵,让儿童了解到事物不会永恒,应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学会放慢脚步开始享受生活,让人生如泰戈尔诗中所写:让生灿如夏花,死美如秋叶。

参考文献:

[1]张淑美.早知道早幸福?儿童死亡概念之发展与生死教育[m].台北: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

[2]赖怜蜜.健康领域教材教法[m].吴凤技术学院主办,长庚技术学院协办,2004.

青少年死亡教育篇4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但欧美与台湾地区对这个概念未形成统一的共识。我国内地学者对此概念定义也不尽相同。但人们都认同这样一点:“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生命的教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在受教育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青少年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生命教育可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体验生命进而超越生命,能帮助大学生规划人生每个阶段独特的生命价值。同时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格,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二、医学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的意义

1.对于医学生本身的意义

医学生首先也是大学生,在接受医学教育之前,也未曾有过任何关于生死的教育。如今大学生学业及就业的压力大、负担重,很多学生感到活着没有意义、活的郁闷,有的人寻找刺激,如沉迷于网络、钟情于“死亡游戏”;有的人不尊重生命,如青少年早孕;有的人忽视生命,如不断有报道大学生自杀事件。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就是让学生自己明确生命的意义及价值、尊重生命个体,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2.对医学教育的意义

医学生从一年的人体解剖课开始接触到死,到未来的临床工作中要面对生命的消逝,都会有恐惧和焦虑。生命教育就是让医学生对生和死有正确的态度,获得生与死的科学知识、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尊重他人的态度,提高学生接受死亡的能力和为临床病人提供帮助的能力。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医务人员的职责就从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病人为中心。因此医务人员的工作除了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外,还要注重病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需求,临终关怀既是这一理念的一项具体表现。生命教育可以让医学生明确死亡的本质、伦理道德,把握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诚心地进行劝慰、照料。能采用各种技能满足临终者及家属的身心需要,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以期能够平静地面对死亡、接受死亡,获得满意的的临终生命质量。

三、课程设计构想

医学生首先也是大学生,应对其首先进行生命教育的元素教育,进而融入安宁缓和疗护知识教育。本人借鉴台湾学者及大陆学者关于生命教育的设计结合医学生的医学教育背景,预设计四个主题八个单元的课程。前四个单元以生为主题,即从哲学的角度取向强调人生观与人生哲学;从生命教育取向强调自我、人格与人际。后四个单元为死的主题,即从生死取向培养学生有关生死的智慧;重视生命终极关怀与生命意义的体现。前四个单元包括认知死亡、生命与信仰、挑战生命及爱与你我;后四个单元为由生到死、珍知生死、认知自我和安宁疗护。

以上的教学内容将会通过讲述、多媒体音频视频、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来切实体会生命的真谛。

青少年死亡教育篇5

朱小辉自杀的背后,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平台——网络自杀群体。这个圈子里的人,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渴望死亡。朱小辉和刘黎共同加入了QQ群“最后的呼唤”,数位群友年龄都在20岁左右,试图自杀的主要原因,都是感情上遭遇挫折。

对于这一个案,专家们的分析是:儿童式的思维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儿童的天真会慢慢消失,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并不会完全改变。有的人甚至会保持一辈子。处在这种思维方式下的人容易把爱当成一种交换,一旦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便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因为感情遭遇挫折而放弃生命便不足为奇了。

近年来,青少年因不能承受挫折或学习压力而出走、自我伤害、伤人伤己、虐待动物案件时有报道,“高跟鞋踩猫事件”,清华学子“伤熊事件”、马加爵案、药家鑫案一次又一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些都毫无疑问的暴露出了当代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偏差和缺失,也暴露出现代教育中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教育青少年懂得在生活实践中如何正确对待个体生命及个体生命的价值,如何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客体关系的一种活动。生命教育是引导个体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的教育活动。

目的就是要帮助青少年了解人生的价值,进而珍惜生命和人生、热爱生命和人生,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并使自我得到充分发展,做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

一、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缺失的主要原因

1、少数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有些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消极,生活没有激情,学习缺乏动力,又缺乏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一遇挫折便悲观失望、无所适从。他们常常把世界看得过于简单,这些青少年以有限的生命经历与经验,并不能真正认识与理解生命本身,不能意识到生命的价值,活着的意义,更不清楚结束生命的后果,因而不懂得珍惜生命、失去生活追求。

2、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速度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社会上自杀等自我伤害事件发生率增高。由于青少年抗干扰能力低,极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这些无疑会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负面效应。

3、学习困难和压力增大

随着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大,而现有独生子女大多是在大人们百依百顺的优越条件下长大,娇惯、任性,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现象十分普遍,自我意识高涨,稍遇挫折就难以承受。加之,目前,学校教育中只重教书、考分和升学率,忽视德育和挫折教育。长此以往,难免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4、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还有少部分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年龄较生理年龄要低,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自我克制能力差,容易产生情绪紧张和行动失调。

5、青少年学生意外事故发生率增大

青少年学生中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够,自我安全防范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各类意外伤亡事故的最大隐患。

6、学校教育中对生命教育匮乏,尤其是死亡教育

主要表现为一是正面的,理性的教育几乎不存在;二是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一种“扭曲”的生死教育,主要体现为以所谓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死亡的“蔑视”教育;三是学校教育中对媒体等所揭示的各种死亡现象,缺乏有效的应急措施;四是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常识教育范围。

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1、开展情感教育

用亲情,温情和友情去温暖青少年的情感世界,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学会爱。

学校德育要以人为本,就是要教会学生去爱,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爱自己的亲人、朋友、老师,爱自己、爱社会、爱生活。要教育青少年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学会宽容、礼让。教会青少年学生在自我尊重的同时,学会对生命的敬畏、欣赏,热爱;教会青少年学生感激生活,感谢父母辛苦的付出,从情感上关心他们的需要。

2、开展生命教育

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组成,特点、规律、价值和真谛,教育青少年学生要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负责,要赋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学会珍惜。教师要使青少年学生慢慢体会到:生命是美丽而脆弱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失去了就无法挽回,任何一种不负责任的伤害念头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亵渎。

3、开展挫折教育

磨炼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使青少年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告诉青少年人生道路上布满荆棘,我们会遇到坎坷,要学会面对,正视困难,正视挫折与失败,要经得起批评,经得起委屈。甚至中伤与误会。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青少年培养广泛的活动兴趣,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情绪状态。心理健康的学生大多能主动地、直接地从事各种活动,具有广泛的活动兴趣,能真正从事对自己有意义的活动(工作、理想、目标等)。一个学生所参与的活动越多,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的学生对他人、社会都能表现出同情、亲密和爱心。

三、构建立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网络体系

1、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的支持系统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互动的系统工程,构建立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网络,学校,家庭,社会都必须有意识地形成良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氛围,构建三方合力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支持系统,使各种教育形式在教育内容上保持适当的平衡和一致,给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良性教育空间。

青少年死亡教育篇6

关键词:解读;青少年;自杀;生命意义

历史长河,从屈原投河到富士康员工跳楼,从尼采自诩太阳到日本战犯剖腹,个体追求死亡(自杀)似乎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团。涂尔干曾在《自杀论》中阐述道:“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自杀未遂也是这种意义上的行动,但在引起死亡之前就被制止了。”现如今,热点似乎从讨论自杀的概念转向发现自杀的规律和诱因,以期得出自杀可控的可能性。于是乎,从自杀现象的概念出发,看到的是死亡结果在个体身上的自我感知以及行为追求。实际上,无论任何因素的分析还是模型的建立都不足以包含所有群体,不足以解释个体死亡那一瞬间的心理状态,这对青少年而言尤甚。正如事有两面,有死就必有生,既然无法全面的诠释死亡,那就对生的意义进行合理的概括,于是生命意义教育应运而生,表现出人们对死亡的一种理性和想象的抗争。

一、对“生”与“死”的意义理解

生命意义的理性是相对于死亡的不理性而言。生命意义教育中包含了对“活”的意义理解,这在企图自杀或者自杀未遂的个体身上是无法看到的,是个体将“死”的意义追求赋予了“生”。

而“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死却是静态的终点,以至于个体无法感受到“生”之短暂,却安然于“死”之永恒。这种不理性的意义丧失,同样是个体自我驾驭的脱缰。之所以说“生”是想象,而“死”是现实,是因为对个体而言,“生”的意义丧失将人作为社会动物特有属性中心理认知的丰富性、幸福感和美感摒弃,而个体从社会活动中体验到的是不断的压抑和痛苦,正是“死”将这些负面的意义符号终结。正如弗洛伊德所诠释的“死本能”,追求死亡的本能与生存的本能都毫无疑问地指向了“意义”。人究竟为什么而活?马克思借用劳动和社会的发展阐释了人“物化”向“人化”的过程转化,这一过程是不断扬弃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是人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再认识,从而向“终极关怀”迈进的过程。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过程将永远没有终点,这也是人之所以称之为“造物主”的原因。

二、青少年自杀现象对生命意义教育的启示

对于青少年而言,现阶段科学理性不断膨胀的意识形态下,外物的条件发展已经超出了个体所需达到的基本需求,即个体不断地靠近“物化”的终端,而在“人化”的荆棘之途刚刚起步。以至于经常会听到“活着有什么意思?”,“我到底是谁?”诸如此类的自问。

从青少年自杀的现象以及干预措施的理论、实践中,不难透视出青少年生命意义的内隐、冲动、空洞的根源表征。内隐是青少年的生命意识的认知表达形式,透过外物而表达出来,受外物的社会属性影响犹大。如网络、媒体以及同伴关系通过情绪等心理表征作用均表达了青少年对生命的隐含传达,而现阶段的科学技术过于理性,将本应该在社会活动中表达出的生命意义感抹杀在快速、高效、便捷的功能中(这些功能本该在“人化”活动中表现),无外乎常说“科学是把双刃剑”。冲动是青少年生命意义的情感体验方式。缺乏深刻、持久的积极情感体验而坐享其成“物化”的成果,造成了个体对“生”的陌生、疏远以及舍得。生的体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不上痛苦,这种痛苦来源于“不均衡”的压力、内在认知结构的失调,所以痛苦体验极容易感染个体,引发强烈的极端负面情绪。空洞是对青少年生命意义的内容表达。个体不知道何为人生的意义,或者说个体对生命意义本身内涵的理解仅限于作为人的“生存”而非“发展”。马克思已经对人的生命意义做了最终的诠释,意为“人生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幸福与完美是有机统一的辩证体,更加突出在个人的所需所得中将个人风险人类和社会,以取得社会价值的创造,不断地实现人在社会中的终极自由。

三、青少年生命意义教育的措施

也许从自杀中看到了青少年在“生”与“死”追求力量上的不平等。因此,加强青少年生命意义的教育就格外的重要。从自杀现象的根源,结合中国文化,有必要探讨如何实现青少年在生命旅途中的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达到从意识教育层面预防自杀,促进个体成长的目的。

1.激发“生命意义感”的情绪体验

青少年生命意义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个体对“生”的意义的现实体验,体验到生命的动态连续性、变化性以及感受到这种持续发展过程中带给个体作为高级社会动物的存在感,即人的价值感,且在人的价值证明中获取积极的情绪体验。现阶段社会的变迁,中西方文化融合下,青少年在人之意义感受上无所适从,在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本我的力量不在向更高层次挣扎,而现实的框架束缚了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和开发,这是对教育失败的严厉批评。青少年沦为知识的灌输对象,陷入自我认知的囹圄中,对世间万物的理解不带任何的情感色彩。在教育当中,注重挖掘体现“人”文的美感和丰富性,让青少年感受“生”之意义。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通过感恩教育,物质细节感受,生命力量来展现;也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来达到身心统一的情绪理解。

2.充实“生命意义感”的认知内容

生命意义感包含了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不断学习和创新,在加强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的认知内容学习上,多注重自我意义的发现和建构。即外物的变化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在人物互动过程中,个体意识有无建构,有何理解,有何感受。不再是冷冰冰的接受,存储,而是转化为对意识的内省思考。认知内容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个体的职业选择与职业认同问题,反映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就是个体的“劳动”问题。劳动是充实“生命意义感”最为重要的认知内容,是个体表现社会主体性的根源和依据。尤其是创造性的劳动实践,通过完善生命意义的整合,是实现劳动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纽带。而在青少年的年龄阶层,作为步入社会劳动的伊始阶段,解读和认同自身与劳动的关系成了生命意义感的重要内容组成,如:我的工作在我的人生中是什么意义?对我有何成长帮助?等等。

3.转化“生命意义感”的价值取向

转化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的价值取向,生命意义的价值感首先要从广度上转化,即更多地从个体的责任意识向社会责任意识转化。实现个人满足的同时,不断将自己包容到社会和全人类的满足中去,实现个体和集体的交互与融合。其次从深度上转化,从人类的生存意识转化为人类的发展和追求永恒的意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终极关怀”的另辟蹊径。最后从整体上转化,即将与自身相关的各类社会意义赋予整体的概念,将生命意义感系统化、抽象化。

总而言之,个体的自杀是社会不愿意看到的。这一现象从意义方面带来了启示,也许运用科学手段去研究这一现象本身就违背了生命意义存在的初衷。正如罗杰斯所倡导的“人文关怀”一样,对于这种个体追求死亡的现象,不可能完全的消灭,但是有理由去在有生之年为之付诸抗争的实践,何尝又不是生命意义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2]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m].吕娜译:华夏出版社,201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青少年死亡教育篇7

体罚殴打:戒网瘾需如此“脱胎换骨”?强制让学生“前倒”“后倒”,体无完肤;长时间被关在狭小空间出入不得,禁闭心灵;动辄下蹲数百次跑步上百圈挑战体能极限,魔鬼训练;稍不顺从就被威胁谩骂拳打脚踢,浑身伤痕……戒网瘾学校中的类似场景不断被媒体披露。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入其中,期待得到“脱胎换骨”的蜕变。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类似伤害事故屡屡发生。今年五月份,一名女孩在河南郑州戒网瘾学校内被体罚导致颅脑损伤死亡;2009年,广西“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教官对一名网瘾少年进行殴打体罚,导致其死亡;2007年,一名男孩因受不了重庆大东方行走学校的体罚而跳楼……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一边是伤害案频发,一边是各式各样的网瘾治疗机构不断设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有三百余家类似机构,“素质教育”“意志力训练”成为许多机构网站上最常见的字眼,宣称教学手段科学合理,能帮助“问题”少年重获新生。而这些机构的教学手段也颇为相似:统一整齐的着装队列、令行禁止的管理方式、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是主要特征。一位曾在戒网瘾学校执教的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这样可以让学员产生巨大的疲劳感,同时令其畏惧,以达到“服管”的目的。而教官则大都来自于退伍军人,因为他们“非常严格”。

正是看似正规的教学机构和手段,却催生出各种乱象。有专家指出,一些教学人员对“问题”少年存有偏见,认为殴打、体罚、谩骂等不当教学行为才能达到“管教目的”,不仅没起到“戒瘾”功效,反而导致严重伤害。

收费高昂、资质存疑,戒网瘾学校变身“贵族学校”与不断曝出的网瘾治疗乱象对应的是网瘾戒治市场的庞大规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不当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人群也呈递增趋势。在“网瘾”成为不少家庭噩梦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希望寄托于这些机构。

然而,“戒网”的收费令人咋舌。“半年两万五,包括封闭教学期间的住宿、饮食、服装等费用。”广西南宁“东方励志学校”工作人员表示。与之相比,近期河南郑州导致一名女生死亡的搏强新观念生活培训学校收费要高出不少,每月5500元,一般培训期为半年,共计33000元,且不保证开具发票。

除了费用高昂,无资质教学、办学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郑州搏强学校里导致学生死亡的3名教官并没有教师资格证。导致一名网瘾少年死亡的“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也并没有在有关部门登记,属于非法经营。此外,还有不少机构挂靠于医院、学校等专业场所,看似名头响亮,实则身份模糊。一家戒网瘾学校网站上,“国家‘十二五’异常青少年教育研究基地”“问题学生转变国家重点单位”的名号赫然在列,当记者与工作人员核实这些名头的由来时,对方却反复强调学校的网瘾转化率达85%以上。

青少年死亡教育篇8

一、课程目标的确定

死亡教育意图指导个体透过思考人生的终点――死亡来反观整个人生历程,树立敬畏、尊重、珍惜、热爱生命的态度,维护生死尊严、丰富生死智慧、强化生命追求。初中阶段的死亡教育课程应在剖析初中生死亡认知和死亡态度的基础上,根据其身心特点,确定相应的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层面。首先,科学认知死亡,理解死亡与生命、个我与生命、群我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对于诸如“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我会死去?”等问题,如果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就很可能长时间地纠结其中,内心苦闷、压抑,并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甚至可能违法犯罪。如果这样,就根本谈不上彰显生命的价值。其次,正确认知、理解和死亡相关的事件。从古到今,导致个体死亡的因素有很多。再加上,现在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关于死亡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如果对这些报道不加以及时而正确引导,就很容易对初中生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在虚拟网络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和现实世界不一样的死亡事件。这些事件常常混杂在一起,许多初中生难以分辨现实和虚拟,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他们容易模仿“偶像”,容易任意妄为。等到他们误入歧途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方才追悔莫及。最后,增强死亡意识、安全意识以及自救意识,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应激能力。许多初中生总是认为死亡距离自己太遥远,丧失了应有的死亡意识和时间观念。死亡教育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要唤醒并增强初中生的死亡意识,使他们意识到死亡就在身边、生命短暂而脆弱,唯有珍惜现有的时间、此在的生命,才能无悔一生。要知道,死亡教育“不是教人去死,而是教人去活,而且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2)过程与方法层面。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初中生感悟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并了解临终者的心路历程,掌握临终关怀和哀伤辅导的方法。虽然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突出,在成年人面前极力表现自己成熟、独立的一面,但他们的心理仍然有着脆弱、孤独的一面。倘若突然遭遇亲友死亡或其他意外事故,容易使初中生蒙上心理阴影。这种心理创伤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伴随终身。在亲人或朋友临终前的时间里,让未成年人懂得如何进行临终关怀尤其是心理关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提升生命质量,丰富生死智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深层次的意识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层面的目标是死亡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有生必有死,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避死亡。死亡观和生命观一体两面,二者共同成为生死观的组成部分。只有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才能将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取向融为一体,才能确立真正意义上的生死观。如果初中生缺乏科学的死亡观,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漠视生命,从而无视生命的价值和珍贵。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1)关于生命循环的课程内容。首先,关于植物的生命循环。许多初中生认为死亡不适用于植物。通过学习,指导初中生了解植物如何完成生命循环,懂得爱护植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的道理。其次,关于动物的生命循环。动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类息息相关。只有知晓动物生命循环的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的生命循环。最后,关于人的生命循环。这部分的内容包括生命的奇迹存在、死亡的意义及价值、个体我和生死、群体我和生死。初中阶段是个体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对个体关于生死问题的追问不加以科学指导,势必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关于生物层面的课程内容。人为什么会死呢?什么是死亡?如何界定死亡?带着这些疑问,教师和学生一起进入此部分内容的学习之中,一起分析植物、动物的死亡原因及其后果,并对比分析生物和非生物的状态,对比分析造成植物和动物死亡的不同因素。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情况,学会探究式学习和主动学习。

(3)关于心理层面的课程内容。如果有一天死亡突然降临在自己身上,该怎么办?能平静地离开人世吗?能有尊严地死去吗?如果有一天亲友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该怎么办?能承受得起这个打击吗?每个人都是渴望沟通和理解的,初中生也是如此。初中死亡教育课程学习提倡问题式学习方法,在问题式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初中生关注自我的内心变化,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

青少年死亡教育篇9

“安全,一定要注意安全”!尽管我们的社会、学校、家人一再告诫,教育和叮嘱。可是,种种险象时常在我们周围上演。如: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依然大大咧咧横越公路护栏,在热闹非凡的公路上,昂首阔步,视车辆、红绿灯而不见;视集会、娱乐、生活场所的社会秩序而不顾,我行我素,有意无意地为自己、他人及社会带来安全隐患;遇到抢劫、勒索、绑架等突发事故而无所适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经不住“网游”、“白惑”、“黄色污染”的侵蚀而中毒颇深。当然,节假日更是危险频发。每年死于游泳的比较多,像流经县城的资江河不时发生学生溺水身亡事件,本校就出现过多例,教室前的栏杆俨然平衡木,谁敢试即为英雄;课间的嬉闹追打成了家常便饭,一不小心就会脑震荡、骨折等光临;常携带一些管制锐器于书包之中,而无意、有意地伤害自己或他人;出于好奇,刺激而去尝试吸烟误入吸毒岐途的比比皆是;以玩耍为目的的燃爆而误伤也常皆有之;总之,我们学生为何如此不珍爱生命,视生命为儿戏呢?究其原因主要其下:

其一,由于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使学校、家庭苦口婆心的安全教育难得真正到位。所谓“生命意识”就是要使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生命无价”、“生命是十分宝贵的”、“生命是神圣的”“并珍惜生命”。“生命意识”也包含着对生命与死亡的“正确认识”。由于学生对“生命与死亡”的真正意义缺乏清楚意识,在其视野里还比较抽象、模糊,故对死亡就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感和恐惧感。

其二,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多种传媒的感染。书刊、电影、电视中的武打、网络游戏中的追杀等充斥着暴力与血腥,使学生对这种所谓的死亡已有“麻木不仁”的感觉。生与死就那么一念之间而已,从而影响他们对真正“死亡”的认识。如我曾执教过的一个学生因沉溺于网络中的追杀游戏而去现实中模拟,觉得用刀杀人都无所谓,而酿成了大祸进了少管所。因此,生命在一些学生潜意识里仿佛是一棵砍倒可以重新生长或嫁接的树木而已。

其三,传统的英雄模式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如前不久,某校一学生掉进一池塘,接连跳进四个不会游泳的学生去营救,结果可想而知。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可贺,但生命的可贵更该放在首位。

当然,部分家长的安全意识与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我就领教过某家长其儿与人打架输了,还怂恿其儿再次过招,导致事态的扩大;也常见过一些家长带领小孩闯红灯,这种耳濡目染的行为的确令人担忧。

因此,站在一线的班主任,该如何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呢?

首先,我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最简单的办法是让家长带孩子参加亲人或朋友的葬礼,也可尝试多种教育方式。如把健康的生命比作1,后面有很多的“0”,“0”越多,生命的价值就越高,但若没有了“1”,再多的“0”还有意义吗?我还曾为拯救一个身患淋疤癌的学生而发动本班乃至全校学生多次捐款,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的体魄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其次,整个社会应强化安全意识的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理应受到全社会的精心呵护。比如,在学校门口,有标语提示“前面学校,车辆慢行!”甚至在马路上到处都可设提醒司机注意青少年安全的标志。

当然,只靠学校、家长抽象的说教显然不够,应没法积极探索和寻找青少年容易接受的感性方面的教育方式。如可以拍摄一些内容丰富、有事故、有警示、富有教育意义的有关安全教育的影片,定期播放给学生看;举行签名仪式“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远离!”还可定期举行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或演讲,甚至刊登黑板报等形式,让“安全”时刻显示在学生的眼前。在楼梯口、栏杆旁、公路两旁、十字路口等学生必经之地绘制宣传画和标语。如:

“孩子,你是祖国的希望,请远离危险!”

“孩子,珍爱你花朵般美丽的生命吧!”

“远离!”“拒绝网游!”

“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还有,我们在教育青少年远离危险,维护安全的同时,也应培养其面对危难急中生智、自救与互救的能力。如量力而行,拨打火警119、急救中心120、报警llo等常识应深刻铭记于脑海之中。

青少年死亡教育篇10

【相关链接】

2012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发生中小学生伤亡事故1377起,伤亡学生人数为1377人,其中非正常死亡21人中含猝死和窒息死亡5人,自杀5人,溺水身亡5人,交通事故死亡4人,不慎坠亡1人,不明原因死亡1起。

——《新民晚报》

2007~2011年暑假期间,北京市因学生玩火引发的火灾达14起。每年北京都会发生溺水死亡事件,主要集中在7~9月间,2011年共有40多人因为溺水而死亡,其中三分之一是中小学生。

——《新京报》

2012年6月1日至7月5日,浙江省共有26个未成年人(幼儿和中小学生)溺水身亡。最小的才2岁,最大的也只有15岁。

——《都市快报》

……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人死亡。而其中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以避免的,然而就是因为我国的中小学生安全意识的淡薄,安全应急教育的缺位,致使悲剧重复上演。生命只有一次,作为祖国未来花朵的中小学生们,其安全应急教育迫在眉睫,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位一体发力,铸就学生成长的坚固长城。

一、警钟篇

我国是一个灾难多发国,由天灾人祸引发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据教育部2006年公布的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全国中小学校园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天灾类:如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占10%;人祸类:如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占31%。这给我们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敲响了警钟”。

1.“天灾来得太过突然”

警钟一:天灾虽不可避免,但是结果是可以的,那为何每一次的天灾总是以中小学生重大的伤亡数据收尾?是天灾太过突然?还是学生太过瘦小?抑或是我们的应急教育存有太大漏洞?

【关键词】地震

地震——极具突发性与破坏性的第一大天灾,它对于心理承受力差、缺乏地震急救知识的中小学生来说,极易引发学生恐慌,错失避难与自救时机。据有关数据显示:汶川地震中四川省教育系统共死亡6581人,其中学生死亡6376人,而北川汉龙希望小学的483名学生却无一人伤亡。

【关键词】洪涝

洪涝——由特大暴雨引发的高频率天灾,其虽有一定的季节性,但往往会引发其他一系列灾难,造成中小学生意外伤亡。2005年安徽省岳西县9月2日至9月4日遭受特大暴雨灾难,有6名学生死亡,170所中小学受灾。

【关键词】雷电与其他

雷电也是天灾中危害较大的灾难,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某小学遭雷击,致7名小学生死亡,39人受伤。此外台风、火灾、山体滑坡、泥石流、基础沉陷等也造成了中小学生重大伤亡。

2.“人祸藏在不经意间”

警钟二:人祸是可以预防,是可以完全避免的,那为何却时时处处出现在我们身边,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是中小学生生命脆弱?还是他们漠视规则的结果?

【关键词】溺水

随着气温的升高,溺水成为了暑假第一大灾难。仅就广东省江门市这一个地区非正常死亡的数字来说明,2009年为66人,2011年为43人,80%都是溺水。2012年7月2日至7月8日,仅仅几天的时间,江西省抚州市共发生溺水死亡事件7起,死亡人数达11人,其中7人为少年儿童,死亡原因都是在无成人监护下游泳或玩水时溺水死亡,这样的事故全国各地都在上演。

【关键词】车祸

我国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青少年被车祸夺去生命,或造成终身残疾。中小学生活泼好动,且大多数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骑车载人、横穿马路或在路上打打闹闹,致使惨剧频生。2011年4月29日长春市高三男生金恩山横穿马路,被灰色速腾车撞飞致生命垂危。

【关键词】中毒

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生爱吃口味重、便宜的零食,这些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其卫生、安全状况堪忧,过多食用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引发疾病。且中小学生辨别能力较低,因误食引发中毒的事件也是屡屡发生:2010年8岁女孩误食“海绵宝宝”中毒引发急性支气管炎后遗症;2010年河南洛宁5名小学生误食灭鼠用有毒苹果片中毒,造成2人死亡3人急救。

【关键词】校园暴力

以打架斗殴、以大欺小、抢劫、勒索、拉帮结派等形式出现的校园暴力,一直是影响中小学生安全的隐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讲师宋雁慧曾在2004年至2005年对北京市7所学校学生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如果不区分学校类型,25%左右的学生(包括施暴者和受暴者)涉及校园暴力。譬如因琐事发生口角后,陕西省淳化县一初二男生校园内连捅同窗三刀,致其死亡;陕西省凤翔县某中学一名女生遭同校6名女生殴打,右耳鼓膜穿孔。此类事件层出不穷,甚至愈演愈烈。

【关键词】自残与自杀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未被重视,然而因为中小学生心理缺陷或抗压能力差而引发的自残与自杀事故却不容忽视。2009年台东6名中小学女生集体自残割手,竟只为比勇气;“小学生用自残想气妈妈”“考试失利自杀”等,此类字眼的出现,让我们为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担忧。

【关键词】踩踏与其他

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安全隐患无时无处不在。“校园踩踏”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是以8死26伤的结果引起关注。此外,坠楼、绑架、拐卖、触电等都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安全。

二、冷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