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精神的本质十篇人文精神的本质十篇

人文精神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8:40

人文精神的本质篇1

关键词:中国精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44-0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萌生孕育于中华古老文明传统的中国精神,更是积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为孕育教化子孙后代提供了丰厚滋养。高校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对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层次的文化底蕴,确立高品位观念和全局意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对精神的研求和重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和国家,我们祖国的历久弥新一直是在精神的砥砺中不断前行,又在不断地精神创化中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一直都在追求精神的研求和置重。《战国策・赵二・武灵王平昼间局》记赵公子成语:“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居也,圣贤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中国”之谓,其义就是行中道、尚中德、贵中和的意思;中国精神和价值观念是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效法天地人物之路经探求和智思取向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古代积淀发展为一种精神体系。近代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中国精神在自我更新中强本固基、博采广纳,逐渐成型了一种内核稳定又不断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而中国精神的今日形塑,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努力积淀堆磊起来的,以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强化夯实的。

二、中国精神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一)办学高压竞争态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缺乏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投入规划

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定位和发展问题,一直把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放在重中之重,以能力为重点,以实践为导向,以产学研相结合为抓手,以受教育者未来的自主择业和创业为主要目标,所以把学生的专业教育摆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为新组建的本科,很多都是由多所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所以当前它们在学校改革发展的道路中更关注的是学校学科建设、知名度的提高和师资的增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投入、规划和指导。

(二)繁扰多变的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现状堪忧

由于东西方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差异性,以及世界各国各具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径不同,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呈现纷繁芜杂的局面。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在世界文化背景之下,我国高等教育中各类主体出现了多元价值观念,进入新世纪后,网络时代的更新速度与日俱增,在这一信息爆炸、速食文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现状堪忧:文化消费能力分层明显,消费内容以娱乐化为主,网络文化消费渐成主要内容,低龄化现象也不容忽视。大部分同学示喜欢日本音乐,韩国影视,欧美电影大片;近半数学生的阅读内容停留在漫画,言情武侠小说;而对于传统文学与严肃文学,很少有学生涉及。“文化消费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直接作用于人体大脑,对于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消费现状,集中反映了大学生的精神与思想状态,脱离传统文化,大学生的文化也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随着现代文明前进的步伐,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蕴藏的巨大力量。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在中国精神为主体,积极主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形成文化实践合力,引导人类整体的文化发展方向。

(三)中国精神和传统文化缺失之下大学生素质构成存在缺陷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近代曾遭遇了野蛮对待,在当代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演变为习俗节日等支撑的文化碎片,更为严重的是传统中国精神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现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学习与感受的缺失。传统文化尚未实现创造性转化与现代化转型,继承与弘扬还有很多课题值得研究。高校大学生多是90后,他们热衷于快餐文化,虽然也有着中国精神的基因,但是只是潜意识的萌动。“素质”一词,出自杜甫《白丝行》诗句“己悲素质随时染,烈下鸣机色相射”,其原始词义是指白色、生绢,后引申为“事物的本来性质”,如:《辞海》将“素质”解释为:“素质是白色质地”和“本质”。素质的本意是原始的、本质的、零基础的平台,所以素质有提升的空间。现代学科与学者对素质有着明确的定义:“人的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生理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四)青年精神发展的荒漠化需要延续中国精神命脉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摸索精神之道的长远发展,青年群体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诸多劣质精神取向。比如,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弱减集体国家观念淡薄民族性;伦理道德每况愈下,青年群体是非判断媚俗底线坚守不力。这些难题共同组成了人类的精神荒漠,根本原因是信仰不坚定,道德层面教育缺失。要耕耘精神荒漠,势必要做好青年一代的德育教育工作。要借助先进的科学理念与方法,更要善于利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命脉,如果舍弃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枯竭,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令人担忧。

三、中国精神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基本思路

(一)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袁贵仁指出:“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确立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高校要多开设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管理、经济、法律、伦理等人文学科的选修课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兴趣、性格、思想、信仰等人文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指示全面发展的方向,使其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认识,并在科技与文化中取得平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选择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学生了解、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其运用于实践,通过了解和服务社会,把对人文知识的体验内化为人文精神。

(二)深化教学改革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人。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忠于祖国和服务人民的人,不仅要使学生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还要有服务社会的志向和追求。高校应结合实际,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程结构,把传统文化、哲学历史等人文课程作为主要选修课,把人文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努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其在时代的发展中找准方向,夯实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高校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重任,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体现出较高的人文素养,为人师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传播真理,为学生的成长导航。

(四)打造人文校园

大学有引领先进文化的职能,有弘扬中华精神的责任,大学育人的终极目标在于铸就人性的美德,使人们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中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树立知荣明耻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研究专家陈怡教授提出了“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的观点,他指出:“一所好的大学,人一走进去,应该感到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高校的每一处校园景观都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十分重要。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人文素质培养融入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例如组织人文社团,举办高水平的人文知识讲座,在图书馆大量添置人文类书籍,在校报、广播和网络等媒体上宣传介绍人文知识,建立人文教育基地,请各行各业的楷模为师生做报告,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同时,学校还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规划设计人文教育内容,让人文教育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金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途径探讨――基于文化消费视角[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3):115-116.

〔2〕钱念孙.君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4-6-13.

〔3〕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桂署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汪谦慎.论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

〔6〕周远清.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人文精神的本质篇2

关键词:文化视角;精神生产;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133-03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作为该学科的一个元问题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源、目的、内容、方法、规律、范畴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还制约和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效益的高低。质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本。我们从文化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状况的现实关注。

一、文化:人类的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与人类是同时产生的,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标志之一。文化的概念很多,一般说来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生产能力、精神生产方式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我们在此谈论的文化视角,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换言之,人是拥有精神世界和精神需求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需求、精神发展正是通过文化来加以确证和表现的。文化是内在于人的主体世界的东西,它包括精神领域的一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是人所具有的潜能素质,它是人的体力与智力的统一。但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文化越来越指向人的智力和智能,而不是体力。随着人类智力和智能的积累,逐渐内化为人的精神活动。

文化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特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被社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这是文化的一般社会本质。但文化又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其自身发展特点来看,文化是由特定的符号(语言等)来表达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观念和社会生活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等在内的智力因素和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在内的精神因素。但作为精神性的文化是其更为根本性的特征。文化作为观念形态,又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产物。因此,体现在人类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和思维形式中的文化,本质上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自我确证。从这一个意义上讲,文化同社会意识、精神文明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它在较大程度上超越了人的自然需求,它的产品形式与自然物有明显的区别,为人类所特有。由此可见,人是文化的存在物,认识人的精神世界,离不开人类文化。

二、思想道德文化:人类文化精神的灵魂

人类文化是由知识层面的科技文化与观念层面的思想道德文化共同构成的,它们是人类文化的两翼,缺一不可。但二者存在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又是不同的。一般说来,知识型、技术型、实用型的知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层面的思想道德文化对知识层面的科技文化具有统摄和导引的作用。离开了观念层面的思想道德文化的规范,知识层面的科技文化的发展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由此可见,作为观念层面的思想道德文化,是人类整个文化精神的灵魂。思想道德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不仅是科学文化精神的灵魂,还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灵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社会而言,思想道德文化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发展之基。文化的本性是精神的,文化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古人讲,德,国之基也。国家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事关国家的命运和兴衰,关涉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国家的头脑和心脏,是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保障。一个国家的思想道德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水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见,思想道德文化在整个国家文化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是整个国家文化体系的灵魂。

第二,就个人而言,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灵魂。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假如一个拥有先进知识文化的人,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他也许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很危险的人。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频繁,如马加爵、药家鑫等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才能健康地成长和成才,最终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人类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存在着三种生产,一是物质生产,一是人类自身生产,一是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从根本上说,是指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的心灵,即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获得性品质,触及的是人的灵魂和人的精神世界。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也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精神生产实践。它的产品是精神性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种人类特殊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精神生产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化的必然产物。从这一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生命”的再生产。马克思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是在什么样条件下、用什么样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同时,马克思还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生命”生产的特殊方式,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也应表现为双重关系,即一方面是自然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社会关系)。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主体问的社会精神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载体等)教育并引导受教育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精神实践活动从精神层面来调整和创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一种活动方式。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不过受教育者是“潜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人的心灵,即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简单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是指社会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过程。这里我们使用简单再生产概念,在于用以表示和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对原有人类精神文化的继承。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对已有人类精神文化的继承。而这种继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再生产。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作为人类精神生产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已有的人类精神文化是其进行创新人类精神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列宁指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其原意是指通过追加资本,使社会生产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生产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借扩大再生产之意,在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人类已有成果基础上进行的自主创新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根本标志,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以不断创新和发展人类的精神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就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扩大再生产指明了方向。

概言之,从文化视角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界定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视野,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化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难题。一直以来,学界把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时间定格在人类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后。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无阶级社会究竟有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呢?也就是说,在世俗社会下的原始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有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史以及其他基础理论研究。现在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界定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就很好地化解了这一难题,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思想政治教育,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源、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就会随之得到继续深化和发展。

人文精神的本质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精神;培育;路径

[中D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6-0054-02

我们在大力培养校园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同时,更要注重校园文化精神的培育。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每所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有自己特定的校园精神,不管校园人是否认识到它的存在,它都始终伴随着学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并对一代又一代校园人的人格、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强烈的影响作用。

一校园精神的概念

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校园精神的生长、发展与创新是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是在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显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不仅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主要是同这所学校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学校文化特色、校园人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是一所学校文化的沉淀和校园人应有的精神价值取向、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国家意志相互融合的结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园精神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强烈的感染性,并能充分地体现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文化底蕴和校园人的思想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品质。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园精神应该充分体现出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整体精神面貌,应该是这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发展历史的过程中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特质,是激励校园人发展、创新、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的精神动力,是校园人的精神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反映与总和。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精神的内容

1以人为本的理念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个培养较高层次的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等院校。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切工作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充满人性和关爱,处处以爱为本,校园中漂荡的也应该是爱的空气。爱不仅是校园人对学校的爱,也是管理者对校园人的爱。校园精神就应该处处闪现着人文光辉,充满着人文关怀,展示出民主平等、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人文精神,实现“爱心”教育,把“以人为本”不仅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更应该体现在学校的一切工作之中,并成为校园人的自觉行动。

2凸现人的个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思潮、理念、观念、思想和文化、知识以及意向、情感、性格等彼此相互碰撞和融合,校园人就是在这种比较“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中生活着,并且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不同的发展需要。个性发展作为校园人发展的实质与核心,已经成为现代学校追求的目标。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相信每一个人的能力,理解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凸现人的个性化,是培育校园精神最基本的内容和精髓。

3开放创新精神

现代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国际化、社会化和开放化。在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网络化与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应该不断地丰富和拓展校园精神内容。只有树立开放创新的校园精神,才能使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符合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尤其在大力发展创新教育的今天,创新发展的个性应该成为校园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与个性特征,营造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为校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团结协作精神

学校要为每一个校园人和每一个部门提供发展的平台,积极倡导个性的张扬和团队的配合相结合。也就是在发展的平台上,展现自己个性特征和个人才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形成创新发展的协作共同体,融小我与大家之中,在宽松、开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5育人精神

学校作为育人场所,最基本功能和目的就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可见,校园精神必须充分体现在育人方面。尽管各个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不同,但其校园精神的核心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让学校始终处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前进状态之中,始终处在开放创新发展育人的状态中。这是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精神的立足点,也是检验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

6拼搏奉献精神

校园是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的场所。无论在文化学习和工作生活中,需要每一个校园人埋头苦干、勤奋工作的拼搏创新精神,需要养成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的精神,需要甘愿为学校的发展不畏艰难、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和奉献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为学校贡献自己一切力量的奉献精神,努力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做到厚德博学、奋发向上,开创出自己的文化天地和精神家园。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精神培育的路径

1大力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校园精神的培育,在思想品德上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校园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的每一个过程之中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这不仅是新时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的体现,更是校园精神内容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应当站在时展的战略高度上,审时度势,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以中国梦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形成广大校园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其目的就是构筑校园精神的支柱,形成先进的、良好的、文明的、健康的校园精神。

2大力培育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大力培育高雅、科学、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培育、弘扬先进的科学的时代的校园精神。只有赋予校园文化以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创新性的内涵,才能培育出符合我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的校园精神。因此,在大力培育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努力做到:第一,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丰富校园人的精神生活内容,积极地吸收各种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使学校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创造地。第二,丰富校园人的文化生活,不断提升校园人文化素质教育的品位和效果,让校园人既有人文学科的素养,又有必备的科学素质,以丰富校园人的文化知识底蕴,让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深深地根植于校园人的心灵之中。第三,加强学校形象的塑造与宣传。一方面要内强自身素质,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注重学校形象塑造和扩大学校知名度的宣传,从而扩大学校精神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建设好校园环境文化,给校园人提供一个工作、学习、生活、休闲的优美场所,让人文景观充分体现出本校特有的文化精神。

3大力开展创新教育

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内驱力,只有创新才能使校园精神的内容获得丰富和发展,才能使校园精神与时俱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特有的精神文化品质。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教育,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因为科学、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促进和推动学校的发展,而落后、阵旧的教育理念必然阻碍和窒息学校的发展。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校园精神的本质内容。有了创新的教育理念,就会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校园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且能够渗透到校园人的生活中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树立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始终坚持创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以观念兴校为先导,以创新争创一流学校,使校园人的精神、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学识始终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形成本校所特有的校园精神和办学特色。

4大力培育全面创新的人才观

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场所。为了更好地培育校园精神,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培育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观,放弃落后陈旧的人才观,全面提高校园人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品质,这也是校园精神内容的具体体现。在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中,不但要进行教育制度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更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努力以新科学、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专业,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以实践能力为目标,加强专业教学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培养师生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核心素质,提高校园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技能素质,让校园人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三型统一的人才,具有爱国主义、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真正成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祁跃林.新建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J].昆明大学学报,2007(1).

[2]张应强.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6(7).

人文精神的本质篇4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识:内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与人性的概念一样广阔,文化的多元定义即是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注: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断精神化,始于哲学家们不断用人性的视野看待文化问题,从而逐渐推论出文化的生命本质。在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生命是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叔本华提出著名的生命认识论,把认识活动定义为生命体验,而不是“逻辑统一性”,他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则将这种生命认识论运用于文化的解释之中,新儒家的方东美则直接提出“生命本体”的文化观。在他们的文化视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达,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3.)视精神文化为人的内在生活的形式,这就是站在生命立场上的文化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文化的确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纯粹限制物质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将其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单纯从政治目的或伦理意义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使我们陷于误区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常常只关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确立生命本体的文化观。这种背离生命的学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学生精神发展、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反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处于分裂之中的学校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则仍是传统的规范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困惑。因为,离开了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在这里,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因为他用“生命唤醒”来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贝斯在讨论文化陶冶时,认为文化陶冶是“心灵净化”,是使“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为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础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让体验在理论上获得教育的名义和身份。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他的继承者伽达默尔则进一步细化了体验的生命特征,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来,体验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这预示着个体认识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7.)叔本华则把生命视为时间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体的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被证明存在。(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达默尔还进一步确证,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经验”,经验中更多显示的是知识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体验作为生命的直接形态,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质所规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发展为本质,体验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因而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但体验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体验重新安置价值本质。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有些研究者对体验的教育价值给予过高的期望,不仅将体验视为基础性的,更视为惟一性的,把体验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尔泰将体验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从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体论转向中,通过“表达”和“理解”进一步展开体验的生命意义,通过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狄尔泰对体验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体验的教育意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拒绝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教育意义。

(二)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学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经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框构(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通常成为批判传统教育的一般起点。然而,我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中,生活世界被诗化了。事实上,哲学中的概念仅仅提供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理论起点,只有与教育活动结合之后,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话语。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有哲学概念的含义,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内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实质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作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谓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也只能是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

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生活。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强调学校的文化生活,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教师往往为了“文化”而“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却把学生当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这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学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2.学生的心灵生活。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认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比如,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文化形式,往往不为教师们所重视,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诸如数学、物理竞赛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专门论述教育的“心灵化”问题,他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心灵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问题。他写到,“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来,精神世界就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主张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三、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陶冶理论

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文化教育学派,不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独特的哲学内涵,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观,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站在文化陶冶观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他看来,陶冶的性质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他写到,“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3.)他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文化传递”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惟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陶冶,这就是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本质论。

文化陶冶论不仅用生命哲学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义,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本质论。文化教育学派以生命哲学作为自己的坚实基础,以“生命不可规范”这一根本原理作为建立文化陶冶论的基本依据,将这一论点贯穿于以文化陶冶为中心的教育观中,并站在这一论点上,批判传统教育的科学主义教育立场。在他们看来,由于生命的不可规范及不可预设性,因而只有文化陶冶才适用于人的生长过程。因为有了新的哲学基础,文化教育学派得以用新的视野重新考察学校文化理论,从而在本质上使教育从决定论的目的观中得以真正的解放。陶冶论远离了确定性,打开了通向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开放性的世界。陶冶论的代表德国教育家李特深情地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融、天人合一的关系。”(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在这里,陶冶实现了孔子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注:论语·阳货.)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变成学生心灵自由的力量与源泉。

陶冶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视野下,学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理论虽然发现了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却因为排斥文化主体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尽管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始终只限于“业余生活”之中。在陶冶论的立场上,学校文化生活决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生活,只要能真正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价值,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如果课堂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生命体验,就应当视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精神生活哲学

生命哲学的另一重要代表奥伊肯提出“精神生活哲学”的概念,独树一帜地为生命哲学创立了理解生命本质的一种哲学解释观,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人的感性本质,而是人的精神生活,是超越于感性直观的精神。精神这一概念,不仅解释了生活的本质,而且也解释了陶冶理论的本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不是日常生活本身,它的根本特征是精神生活的陶冶。文化陶冶需要生命体验,但也不是生命体验本身,而是生命体验中的精神内涵,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能真正揭示学校文化陶冶的价值本质。

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精神产生于一个更高的源泉而不是与感官世界共生,当唯物主义者想要合乎逻辑地表述他的观点时也必须接受这一更高的境界……感官的直接性不断地越来越多地把它的优势让给精神的直接性;外部生活被按内部生活的观点来经历、来看待,而不是相反。”(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学校文化必须回到精神生活中来,生命体验必须在人的精神家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单纯的生命直观可能会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明显出现差错,把传统教育所引起的教育问题,错误地归咎于教育对精神化的偏爱和重视,因此,以放弃教育的精神世界来寻求学校教育的变革,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制度文化理性

把精神文化建设与整个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整个制度文化上建立起生命本体的价值观,并真正确立起制度优先的教育原则,这是制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分析道德本性时,将道德的基础立于社会而不是个人,他还批评了人们对卢梭自然主义的误解,认为卢梭自然主义的本质不是“个体本质”而是“社会本质”。在他看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远优先于《爱弥尔》的自然个性,(注: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0.)他首先是期望通过改善社会,然后才期望从这种改善中得到爱弥尔的自然天性。

人文精神的本质篇5

(一)

要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上来。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核心,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志这一精辟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深刻地阐明了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性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政治优势。如果我们认识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就不能够准确、全面、科学地理解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就体现不出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没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背离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也就失去了方向和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应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们正在经历由传统的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在整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价值、道德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日益复杂多样,从而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进步,而且要聚精会神地常抓不懈。

精神文明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都是人类智力高度发达的产物。没有精神文明提供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支持,物质文明难以正常健康地发展下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

(二)

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相关的各种制度建设密切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多彩,涉及思想、政治、道德、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制度来约束和指导本部门、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对于一些已经成熟而且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被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所证明,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制度,国家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使之逐步形成法规、法律,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从而真正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厦的支柱。对于一些尚不成熟,还需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具有临时性质的制度规范,如涉及道德领域的一些内容,就需要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道德素质来加强和充实。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用各种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是全民思想、道德、文化等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人们的制度观念和制度意识的树立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此外,精神文明制度建设也需要不断创新,绝不能把那种几十年不变的经验和方法上升为制度而抱残守缺,而是要不断实践,取长补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三)

人文精神的本质篇6

关键词: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产品;辩证关系;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058—04

在现代化的构建过程中,文化是无法缺位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紧跟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期待,创作生产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需要。精神文化产品是精神文化生产者劳动智慧的结晶,它主要指精神文化生产者通过脑力劳动对生产对象进行思维加工所创造出来的思想观念形态产品。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更好地认识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规律。

一、价值取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精神文化产品是以观念形态存在并以一定的物质为载体得以呈现的产品。精神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既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又有其自身的本质特性。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精神文化产品必须注重两个效益,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是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取向。

经济效益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收益性的成果。在现代社会中,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不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别人的精神文化需要,这种对别人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通过交换来实现的。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生产、通过交换实现其使用价值的产品,就是商品。精神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必然要求其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受到商品规律和市场法则的制约,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多的产出,尽可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那些物化程度较高的精神文化产品,如书刊音像制品等,更要重视经济手段和科学管理,注意研究文化结构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产品适销对路,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产品只有面向市场,适应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精神文化产品本身内在的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因为,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主要不在于获得了多少经济利润,而在于它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等等。精神文化产品的这一本质特征,亦即它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性,要求其必须以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社会效益是社会效果和社会利益的总称,又指某种事物对社会发展所起推动作用的程度。精神文化产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就是要求精神文化产品问世之后应当对社会产生积极的、进步的、良好的影响和效果,能够引导人们陶冶高尚情操,完善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激起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只有这样的精神文化产品才是美好的精神食粮,才会有补于世、有益于人,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讲求社会效益是注重精神文化产品深层次的本质性的思想、艺术、审美价值和深广的社会影响,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导向。经济效益是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为社会效益的提高和增强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社会效益反过来又成为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必要条件,并且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经济效益的增长。社会效益的提高和增强有赖于经济效益,人们通过市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消费的人越多,社会效益就越广泛,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反之,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如果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则没有使用价值,当然也就不可能实现交换价值,不可能有经济效益,也不可能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基础,社会效益是主导。二者相辅相成,是辩证的统一体。

二、指导原则: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辩证统一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指导原则,也是指导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的根本要求和指导原则。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是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的重要课题。

主旋律是音乐学上的术语,是指一部音乐作品或乐章的旋律主题。主旋律是一种比喻,用来指某种精神、思想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精神文化领域的主旋律是指反映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观念形态的核心思想,这种核心思想在精神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精神文化领域主要观念形态的集中表现。“主旋律”是对主要观念形态的认同和定位。首先是在精神文化领域认同这一观念形态必须占据主导地位,起核心的作用,或占据基础地位,起基石的作用,因而称其为“主旋律”;其次是其他观念形态要围绕主要观念形态这一核心,支持和保障主要观念形态的地位,同时各司其职,完成各自的使命,从而实现共同协调发展。

人文精神的本质篇7

关键词:意义;精神家园;科学精神;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011-03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它凸显了精神家园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但是,正如中国科协在制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所指出的:“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多年停滞不前,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羁绊和影响逐步显现。相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状况而言,科学精神的培育尤为严重落后。”…因此,肩负着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学校的重要地位将愈加凸显,突出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意义重大。

精神家园是对生命意义和人生追求的终极追问与安顿,是主体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精神畅适自足的故乡,是人格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给心灵以秩序、温情、希望和力量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和意义解释框架。全球化引起的时空巨变给民族文化带来紧密感与紧张感,使精神家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要以生命意识的唤醒与觉悟,以尊重和肯定激起并强化人的生命价值为前提和归宿。人才培养作为精神家园构建的主渠道,只有秉承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才能历经物质世界的复兴与变幻,找回人生自由、平等、正义,寻求理想与精神的崇高与宁静,拯救日渐荒芜的精神家园。

一、精神家园的“意义”解读

近百年来,西方哲学家对精神家园的“意义”解读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探讨。狄尔泰首先倡导人文科学的作用与价值主要在于对于人类的“活”的精神世界的研究;李凯尔特继而提出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区别在于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主张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真正了解人的“生活世界”;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具有的认知理想,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即“人并不是生活在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就精神家园的“意义”层面而言,狄尔泰进一步强调可以用“爱好”或“重要性”来表示“意义”所特有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克乃夫・贝尔在“重大的”、“可以深层追究_的”含义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美学命题“美是有意义的形式”。分析哲学也认识到了自身单一意义理论的局限,关注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中强调了人性的意义。

可以说,意义论就是人文科学。正如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意义是存在的意义,尽管它由人揭示并使人成其为人。人文科学的价值体系恰恰是将“意义”层面提升、演绎,进而与精神家园紧密相连。在人文科学范畴内,“意义”所指称的并不是实在对象,而是某种精神境界,即意境;“意义”所表达的不是基于自然需求之上的具体特定目的,而是人类实现人性的升华所需;“意义”对终极价值目标的追问,使得意义与人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意义”是超越自我生存状态的人性化;“意义”整体境界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超出了逻辑概念,却呈现为审美直观的对象。从康德的本体论(形而上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学”性质,到胡塞尔反抗科学实证主义而倡导重建形而上学本体论,把针对客体主义的“超验哲学”称为“人文科学”,其目标正是“意义”。深刻理解人文科学的价值体系,处理人文科学趋俗化倾向与精神家园终极关怀的矛盾,提升“意义”的科学认识势在必行。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意义”层面建构理想的精神家园,凸显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与其个性主体的内在价值关联。精神家园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是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建构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具有涵盖性与统摄性,对不同时代的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造成深刻的影响,使其在不同程度上认同与接受,成为其精神世界的内核,塑造理想境界的精神风貌。而人的精神世界又是有层级的,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作为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冯友兰曾经将人的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中以“天地境界”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中除了哲学,史学和文学、艺术学也都能帮助人类提高、塑造精神境界。人的精神家园,除了价值体系和精神境界,还包含人的性情、人的修养、人的气质等内容。由此可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精神境界的培养,使学生的精神境界趋于理性和完善,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构建至关重要。

二、科学精神与精神家园的内在联系

科学精神作为意识形态,表现为独立的个人大脑在运动变化着的客观事物刺激下自觉产生的积极改变现状的创造欲望和力量,是遵循客观规律前提下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精神即人们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追求真理、不断逼近真理的探究精神和勇气,其基本内涵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精神同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构成科学文化统一体。本文从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层面,将其理解为“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具有信念价值、解释价值、认知价值、增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价值理性层面,科学精神与精神家园的“意义”层面有着科学的逻辑统一。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在为科学寻求基础的同时,也为认识人类世界存在的价值以及人类生存本身提供意义。建构共有的精神家园,不能没有科学精神的培养。而科学精神的深层价值体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增益和更新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是真善美的统一体。精神家园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发展总是立足于科学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中。尽管精神文化不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物质实体,却总能

在人类的物质文化中体现出来,并主导着物质文化的价值取向。精神会以心理活动以及意识形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人们所认知、所实践、所提升,在具体文化行为中,科学精神所追求的真、善、美与思想文化体系中的知、情、意是完美统一的。

工业文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对人自身带来了危害。这一点,最早作出深入分析的恰恰是马克思。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深刻地指出,工业文明使自然界成为与人敌对的异己力量,而与此同时,工业和商业资本主义又造成了商品拜物教,使人的类本性也被异化了。因此,问题已不再是工业文明的“物性”方面,而是它的“人性”方面;不再是它的“物化”方面,而是它的“文化”方面,成为现代社会批判的重心。法兰克福学派掀起的工业文化批判的主旨就在这里,他们所针对的主要不是“支配一切的物”,而是“单向度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工作性质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人类身体的机能退化,人类不得不面对生理危机。而随着生态危机的恶化,使得当代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原因非常复杂。解决矛盾需要人们具备科学精神,尊重客观实际,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超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制约,理性地对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近期目标与终极关怀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是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所在,其直接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科学精神作为人类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其自身的提升历程也就是精神家园的构筑历程。

科学精神来源于对自然社会认知与反思的思维总结,因而科学精神启迪人们尊重事实、崇尚理性、追求创新的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非凡的品格,教人们如何面对未知、思考人生和社会,应对各种文化思潮。它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从而深刻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科学造福人类的终极关怀上看,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合作宽容的团队意识以及崇尚文明的社会意识,推进着人类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道德化,使人克服利己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狭隘主义思想倾向,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并引导社会道德观念沿着正确方向更新和发展。由此可见,科学精神不仅保障着科学自身的不断发展,而且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起到持续向前的推进作用。作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理想信仰建构中的高素质人才而言,树立科学精神,对于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三、在科学精神的启示下。提升高校人才的精神家园意识培养

高等学校对于高素质人才精神家园的构建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模塑作用和辐射作用。大学生精神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思潮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体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体验精神家园的精神境界,培养科学的精神气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实质正是对科学精神内涵的诠释:其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酌精神实质就是要求真务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其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包含着在继承前人间接经验基础上的直接经验的探索,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把人类的科学文化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推向文明的科学精神。其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含着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下,可以使得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境界与精神气质达到有机的结合,为“意义”层面精神家园的建构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

1.提升高素质人才的人生境界修养。人生境界的内涵不仅包括着客观的物质基础,也包含主观的精神修养;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更要为人类未来发展的精神需要提供憧憬与寄托。因而,高素质人才精神家园的建构,不妨以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为基点,用崇高的思想理论塑造精神家园的境界。毕竟,精神家园是一种精神实在,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与完善。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首先应当构建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引导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思想保证精神家园的社会理想性与群体可行性,提升学生的境界修养,为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塑造科学的精神气质。

2.深化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家园理论素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成为塑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正确理论,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塑造科学精神,驾驭“意义”境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只有坚定政治信念,提升政治信仰,才会凝聚“自我”意识,塑造精神家园的“超我”境界,实现社会发展的理想前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传承、传播和创造静态的道德文化的途径,又是人类精神交往实践过程的一部分,具有历史生成的动态特征。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将科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强化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基础上,保障精神家园境界的升华,彰显“意义”的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的本质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某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机沉渣泛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再一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

针对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必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是现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趋势和总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经出现过一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本身的严峻挑战。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如今已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还蔓延种种“社会病”,造成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某种程度衰退的共生现象。在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之后,人们的发展价值观开始转变,“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强调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此后,“综合发展观”又进一步将人类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现象,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要求社会机体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的走势和内在的活力,并给社会带来公正、安全、平等和文明。精神文明如果长期落后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就可能积淀为严重的社会意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发展的巨大人文障碍。而来自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往往要比来自市场本身的消极因素顽固得多。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就越是需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建设融会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对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依赖,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文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解释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早期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总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而且原本就视自然与社会为一体。古人所谓“天下文明”,首先指的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状态:春光明媚,万物竞生,赏心悦目;进一步则指人世间即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清明,指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明”概念,已不再指涉自然,而专指社会摆脱“野蛮”的发展状态。

借助于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人们习惯于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分类概括了人类文明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能够抓住文明的这两大方面,无疑也就把握了社会文明的整体。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同时还包括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中,文明的制度方面往往被归入精神文明方面。然而我们知道,制度不仅具有精神性,而且具有物质性;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制度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社会文明的这一方面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即政治制度文明,无疑是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因为除了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三足之鼎立,使社会架构保持稳定。其中任何一足的偏废,都会导致社会的倾颓。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技术能力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物质生产劳动又以劳动者所拥有的物质技术能力为手段,而这种物质技术能力则是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为标志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而物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物质技术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在于其技术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程度。从社会由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巨大步伐。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是人们在客观知识和生存智慧上的进步状态,表现为社会的教育、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是人们在观念意识和人际协调上的进步状态,包括社会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风俗时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人们的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社会组织的有序和协调。社会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文化方面是精神文明中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所在。思想道德方面则规定着科学文化乃至整个人的活动的方向,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本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思想观念的导引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人类作为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主体,需要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社会共同体。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为其条件,而一定的制度文明又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的。制度是文明创造者的社会结合、组织和协调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在其中进行的社会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总体上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三种文明发展的曲线,总是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摇摆。这三匹马拉动的社会文明之车,可以由于其中一两匹骏马的带动而疾驰,也可能因为其中一两匹弱马的拖累而缓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自作为子系统在系统中综合的结果。系统整合的结果,可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系统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优化。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同志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考的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它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当代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合理、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认识、管理和决策方面,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专家多方面反复论证,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所谓科学认识、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科学”,应当是全面和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们的不同看法。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规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它的科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思想道德方面。而无论科学文化的进步或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它规定和保证科学文化进步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为人们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兴盛或衰落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兴盛或衰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它的停滞或落后则表征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停滞或落后。哲学社会科学代表着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他可能是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一个社会若缺乏自我意识,无异于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构成威胁,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清醒,没有起码的自我意识,却又不断地采取行动,其危险性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兴旺发达和发挥作用,是社会精神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尤其具有这种标志性的作用。有人曾以哲学倾向来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文明与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指出:“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哲学何用?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把握方式,哲学为人类提供理论思维。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提供确定性认识,为社会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而哲学则进一步凝结着科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形成以哲学理性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哲学思考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分析、综合、批判和反思,给人智慧,使人聪明。但哲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伦理等在内的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以此为思想素材的哲学的充分发展。全部精神文明与哲学的本性都是相通的,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121页)哲学概括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把日常认识和科学认识上升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从而抓住了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哲学是精神文明较高的发展层次或阶段,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任何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任何高度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高度发展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并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堪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

从人类精神文明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内在联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为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同属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方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纵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今天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古代,人类科学知识呈现整体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一起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既无门类之分,更无学科之别。我们很难认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哲学家还是纯粹的科学家,也很难断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究竟属于科学还是属于哲学。古代社会的神权是既反科学精神也反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从神学和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开来,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才逐渐形成的。

在近代,科学明显呈现分化的态势。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间,科学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化,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后是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一步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各自学科的分化。到19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越分越细。然而科学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制约着学科的分化,“分久必合”,在当代,科学学科的发展又显现出整合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共同使命是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探索,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都是对人类的生活、实践、需要及其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都在思想的探索中体现出求实、创新和理性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分化有历史的暂时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历来有结成联盟推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正在结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联盟,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问题相互融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方能解决。“人体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合作的科研大课题。这本是一个遗传学课题,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伦理、商业、法律和哲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基因组资料的隐私权问题,关于不以人作为实验动物、维护人类尊严、维护医德和科学道德等伦理问题,关于人体基因研究成果的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商业和法律问题等等。

二是科学学科相互交叉。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连接和贯通起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异军突起,横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很深的鸿沟,而是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成为众多新的科学理论的生长点。

三是科学方法相互借鉴和吸收。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数学方法等研究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科学确立的“解释学方法”已为自然科学所采用,自然科学正在经历“解释学转向”。这些表明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的趋同和一致性。除此之外,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模型化方法和最优化方法等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也都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人文精神的本质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当代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1-03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产、精神产品的理论观点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当代,精神产品即文化产品的生产力、凝聚力、号召力,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文化竞争的“软实力”。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产品的理论内涵、理论发展、理论创新,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产品的相关论述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和近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等曾经提出过精神生产概念,并做了有益的探讨,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黑格尔、费尔巴哈、亚当斯密、施托尔希等。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前人关于精神生产的成果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坚持辩证唯物史观,以社会分工分为依据,阐述了有关精神产品、精神生产的理论观点及其相关范畴。

1845年问世的《神圣家族》,本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精神产品,是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实现历史观重大突破的一部著作。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精神生产”的概念,指出精神生产领域和物质生产领域一样,在确定精神作品的规模、结构时,需要考虑生产该作品所必需的时间。在这里,马克思思格斯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精神生产的内涵及其特征。但精神生产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范畴,已经闪烁在书中。尤其是把精神生产的结果视为“精神作品”,认为精神作品生产也存在规模、结构和必需的时间等,无疑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产品生产的重要思想观点。《神圣家族》基本上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但它所涉及到内容,诸如哲学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法学、伦理学、文学等等,作为精神财富,本身是探讨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显然,社会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制约着人的全部生活以及全部社会活动,当然也影响和制约着人的精神活动、精神生产和社会提供的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人和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既是相互改造的前提,又表现为相互改造的结果。人们通过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政治实践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进步,在不断变革或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生产方式、旧的社会环境的同时,作为精神主体的人,其主观世界、精神世界也得到不断的改造和提高,精神文明、精神生产、精神产品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明确地指出社会生产包括了精神生产,而且明确地指出精神生产就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它“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展影响”。在这些论述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从社会生产中划分出精神生产,而且阐述了精神产品生产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等重要观点。

科学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产物。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中,马克思认为“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在这里同样表现为直接包括在资本中的东西(而这种科学作为同单个工人的知识和技能脱离开来的东西,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只可能依靠劳动的社会形式),表现为自然力本身,表现为社会劳动本身的自然力。”“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一个生产部门,例如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等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部分地又可以和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特别是和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不仅明确提出科学是一般精神产品,而且阐述了科学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制度的影响、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等重要观点。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的世界性思想,不仅表现在商品交换原则、交换关系、交换规律随着商品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渗透于整个世界市场,不断融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物质生产的价值观领域,而且还带来了政治、科技、文化、思想观点等精神产品的世界流与借鉴。所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学则成为“世界的文学”,这一基本观点充分表明,在物质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基础上,必然伴随着精神产品或文化产品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产品的相关论述中,不仅提出了精神生产、精神创造、精神作品、精神活动等一系列相关的范畴,而且阐述了精神产品的生产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关系、精神产品的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精神产品的典型形式――科学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精神产品的国际化等等。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产品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当代精神产品理论内涵的进一步拓展

精神产品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之一。当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实践,不断用新观点、新思维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产品的理论内涵。

一是精神产品的理论范畴和内涵进一步丰富。精神产品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活动的成果,是精神生产者劳动智慧的结晶。从具体形态来看,精神产品即文化产品,包括进入流通领域和非流通领域的文化产品。就前者而言,是指以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的、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具有交换价值的那部分文化商品;后者则是指各级政府或社会各界所提供的公共性文化产品。从交换方式来看,传统体制下以产品经济形式提供文化产品的消费方式已被抛弃,多数文化产品走向市场,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从精神产品的商品属性看,不仅肯定精神产品作为劳动产品的价值属性,而且对其价值量决定、交换特点、价格变动规律方面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精神产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价值导向功能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系统化。从精神产品的效用评价看,强调把个别经济效益的追求与社会价值的评价结合起来,强调“主旋律”、“核心价值”在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中的引导功能,已经成为我国市场化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是“精神生产力”理论的认识创新。“物质生产力”主要是指人类在适应、改造、调控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的物质力量,而“精神生产力”则是指人类创造精神产品、精神价值的实际能力。尽管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明确地使用了“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概念,但没有系统展开论述。当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越来越显著地呈现出以精神生产力为主导的特征,精神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实事上,社会文明愈发展、科学技术和人类的智力愈发达,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生产力的渗透就愈强,从而对物质生产力的作用和影响力就愈大。因此,强化科学技术进步和教育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精神生产力水平,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物质生产力水平的基础或前提。

三是精神产品的生产与经济、政治、社会文明发展相协调的观念创新。这种协调发展既表现为质上的协调,也表现为量上的协调。所谓“质”上的协调,是指精神产品的内容要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相适应等等;所谓“量”上的协调,是指精神产品在数量、规模、形式上要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以及群众性的娱乐活动都有一个数量和规模的问题。数量少、规模小,普及率不高,就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的消费和享受的公平性,不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精神活力和精神创造力;同时,精神产品还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全面反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广大人民的心声、要求、愿望,并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能充分体现人民是精神产品的创造主体和消费主体。

四是精神产品的生产领域不断拓展、消费市场日益繁荣。目前我国精神产品的生产领域包括图书报刊生产和发行、电影生产和发行、音像制品生产和发行、新闻媒体宣传制作和传播渠道、网络媒体宣传制作和传播渠道、表演艺术创作、工艺美术作品创作、文化旅游产品生产、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普及等等。而文化商品的交换市场其分类也日益多样化,如以区域为标准,文化市场可分为国内、国际、城市、农村文化市场等;以文化市场要素为标准,又可将文化市场分为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人才市场、文化信息市场、文化科技市场、文化设施市场等。在对精神产品分类的研究中,还有学者提出了“公共精神产品”、“物质载体型精神产品”、“物态化精神产品”等概念。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

每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形成既是对以往积极思想成果的继承,同时又在回答时代提出的新的实践问题中实现理论认识的飞跃。对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精神文明、精神生产、精神产品、精神需求等重要的思想内容。

在邓小平看来“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邓小复强调“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邓小平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强调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强调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等等。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思想成果,从战略高度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在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方针和原则,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科技教育事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包括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认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善于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等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成果。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强调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并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包括“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思想库”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等等。同志的这些重要的论述,不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了壮阔的前景,而且作为社会主义的精神产品、精神财富、精神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理论发展创新的又一丰硕成果。

实践证明:精神文化的力量可以坚固一个民族的根基,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涵可以塑造民族的精神灵魂,而精神文化的创新却可以为一个民族带来持久的创造力和鲜活的生命力,进而提高整个国家文化竞争的“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号召力。因此,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董立人: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生产理论探源[J]

人文精神的本质篇10

各位领导,同志们好:

我为大家演讲的是"四项措施"大力弘扬"七种精神"。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孟副部长讲话精神,大力开展弘扬"公安边防七种精神"活动,我站采取"四项措施",大力加强官兵思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官兵牢固树立"七种精神",保持高昂的部队士气,稳步推进"爱民固边"战略的实施。

一是结合向"十大边防卫士"学习活动,营造官兵学习"七种精神"的氛围。该站积极引导官兵学习"十大边防卫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高尚品质,在学习身边典型的过程中,深化官兵对"公安边防七种精神"的认识。

二是积极开展理想信念大讨论活动,深刻领会"七种精神"的内涵。通过开展"当兵为什么,服务群众做什么"的集中讨论活动,解决官兵思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使官兵深刻领会孟副部长提出的"七种精神",并把"七种精神"具体到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中,使官兵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把关和服务能力,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提高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本领,以积极主动的作为赢得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双满意"。

三是开展走访、回访活动,大力宣传、实践"七种精神"。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教育官兵领会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思想精髓,掌握群众工作的基本方针、原则方法。该站还利用深入货场、报关公司企业进行走访、回访之机,向服务对象、出入境旅客员工、宣传"公安边防精神",在执勤工作中践行"公安边防精神"。

四、贯彻落实霍尔果斯边检勤务规范现场会精神,进一步升华"七种精神",提升我站队伍素质和勤务规范化水平。紧紧围绕维护口岸地区的安全稳定和促进驻地经济发展两个主题,以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和枪毒渗透为重点,以"三基"工程建设和"爱民固边"战略为平台,以"双争"活动为载体,狠抓业务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我站队伍素质和勤务规范化水平,努力实现"三个坚持"、"四个不能出现"和"两个满意"的工作目标,为驻地及口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一、公安边防部队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思想上、认识上走在前列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公安边防部队始终坚持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和中央军委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在社会主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部队的理论学习逐步走了正规,“四个教育”和经常性思想工作扎实有效,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科学文化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基层文化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警民共建文明活动广泛深入,营区环境和部队精神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培养树立了一大批警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对提高广大官兵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部队和驻地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同志,甚至有的单位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战略地地位还认识不足,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业务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错误地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政治部门、政工干部的事”、“精神文明是虚的,业务工作是实的”、“业务工作不抓不行,精神文明不行再抓”。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手软、一手硬的偏向,影响了部队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工作的成效,往往与人们与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工作的车度有很大的关系和重要影响。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如此,如果不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就不可能把精神文明的任务浇到实处,要走在社会前列就将会成为一句空话。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增强前列意识,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正确认识和把握精神文明建设与部队建设和边防保卫工作的辨证关系,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也的位置,作为部队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另一方面,要做好所属官兵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发动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官兵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增强紧迫感,提高自觉性。坚决克服和纠正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上热下冷”的不良倾向。当前,最根本的是要组织部队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认》以及关于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的重要指示,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官兵的头脑,用《决议》和关于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的指示要求来统一官兵的思想,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二、公安边防部队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制度措施上抓落实。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使精神文明建设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就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作保证,使精神文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措施的落实:

(1)建立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机构。总队、支队、大队各级党委机关都应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在政治部门配备1—2名专职干部,切实加强对部队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基层站所的政治教导员、指导员要亲自抓此项工作,使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党委总负责,主官亲自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要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按照《决议》的指思想和总体目标,制定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具体规划,半年有检查分析,年终有总结评比,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份量和力度。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指导力度、实际效果作为衡量一级党委机关是否讲政治、抓大事的标志,作为考核评班子的重要内容、作为考评干部政绩和使用奖惩的重要依据。

(3)要建立部队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联系制度。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部队和地方的共同任务,只有警地双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向前发展。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搞好部队的自身建设,而且要加强同驻地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地方建立工作联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制度,定期分析研究本地区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妥善解决军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促进部队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4)要增加部队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有一定的物质作保障,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就难以落到实处。几年来,通过各级的积极努力,部队的物质条件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单位的物质条件还很差,经费不足,活动难开展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上级领导机关应调整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基层单位也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开展以农副业生产力为主的创收增资活动,增强自我补助能力,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公安边防部队的警民共建活动必须坚持“三个为主”的原则。

警民共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也是取得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在警民共建活动中必须坚持以地方领导为义,以发动群众自建为主,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义的原则。所谓“地方领导为义”,就是警民共建工作,应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警民共建活动,既涉及部队,也涉及到地方。由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不仅可以使共建活动的计划安排切合实际,而且便于发挥地方优势,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只有坚持以地方领导为义,才能使共建的内容、目的、方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群众的迫切要求,从而收到良好效果。所谡“发动群众自建为认”,就是在共建活动中,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不可包办代替。对一些除旧布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活动,如:制定乡规民约、文明守则、共建公约等带约束性规定,必须发动群众充分讨论,让群众自愿,切不可采取强迫命令;对一些该办而因群众思认识问题一时难以办到的事,要多做说服教育工作,不可急于求成,盲目行事;对群众迫切要求办而又能办到的事,要给予大力支持,热情鼓励,积极参与去办。所谓“做思想政治工作为认”就是要坚持精神、智力、技术支援为义,物质支援为辅的原则,在警民共建活动中充分发挥部队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向驻地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好形势,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把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上来,从根本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和文明意识。

四、公安边防部队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是要提高广大官兵的素质,调动官兵的积极因素,促进部队以边防执勤为中心的各项边防保卫任务的完成。精神文明建设与边防保卫工作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做好边防保卫工作,完成边防保卫任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而做好边防保卫工作,完成好边防保卫任务又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援。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与部队建设和边防保卫工作的辩证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同部队的实际结合起来,同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立足本职,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埋头苦干,跳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多作奉献。那种脱离实际,了开本职工作去空谈精神文明的做法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