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十篇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十篇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3:12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篇1

回首过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宝宝的营养状况得到大大改善。然而,在改善之余,我们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孩子偏食、挑食的现象似乎越来越多、儿童肥胖率逐年攀升……在过去的30年里,宝宝的营养状况究竟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成就和荣耀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新时期的难题?为此,本期我们特邀国际著名营养学家陈春明教授,请她畅谈这30年的记忆、努力、喜乐和不安……

食物从贫乏到富足,口味从“不择”到挑剔。

《父母必读》:从1990年开始,您一直在从事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跟踪研究。这些年间,我国宝宝的营养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陈春明:变化非常大。在1990年的时候,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还是非常差的,当时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在农村可以达到40%,即使在城市也要达到20%多。但是到了1995-1998年间,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好转,城市儿童已经基本不存在低体重问题了(低体重是一种极性的营养不良),尽管还存在生长迟缓,但是比例已经降低了很多。到2000年时,我国一般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开始有了明显改善。在2002-2005年3年间,我国贫困农村儿童生长迟缓率从30%降到18%。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三农”政策,能够使贫困农村的农民收入提高幅度很大,所以贫困农村孩子的喂养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父母必读》:可以说在30年前,我们还处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而今我们需要某种商品时,无论是品牌、样式还是口感,却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是,好像孩子们挑食、偏食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了。

陈春明: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没得选择,营养物质的供给也不是很充足。而今,可供选择的产品越来越多了,如果父母没能做好选择和引导的话,孩子很容易出现挑食、偏食的情况。比如,在辅食添加阶段,父母没有及时给宝宝添加尽可能丰富的、多种多样的食物的话,有可能会影响宝宝今后的口味和对食物的偏好。现在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不爱吃蔬菜,很有可能就是在添加辅食阶段,我们没有及时、合理地给他添加。其次,因为物质的丰富,对于成人来说,可以选择的产品也增多了,挑食、偏食的现象同样也增多了,这势必会影响到孩子。再有,因为现在很多家庭都是“421”的结构,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溺爱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孩子稍稍表现出不爱吃某样食物,就马上依照孩子的意愿,让它从餐桌上彻底消失。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是很妥当。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该尽量帮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小要给他多样化的膳食,让孩子有机会享受不同食物的美味。

随性而挑不代表真会讲究,肥胖率增高显现出科学饮食观缺位。

《父母必读》:随着宝宝营养状况的改善,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富贵病”增加了,也就是儿童的肥胖率越来越高,儿童患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也在增加。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陈春明:目前在我国,这是一个在儿童和成年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已分别达到1.6亿人,糖尿病患者达2000多万,肥胖人数达6000多万,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而且呈快速增长趋势。不仅如此,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对中国的经济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据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用于慢性病的医疗费将超过5000亿美元。而在大城市中,每5个孩子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而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疾病的高发诱因,而且超重和肥胖本身也是一种慢性疾病。

这与我们目前还相对落后的饮食观念和饮食文化有很大关系。经济进步了,大吃大喝的风气也越来越盛行,不是讲究营养的均衡、适度,而是一味追求吃喝的高消费。而且,我们摄入的动物性食物、高油脂的食物越来越多,而蔬菜、粮食类食物却吃得越来越少,这和我们所提倡的均衡膳食的配比刚好是相违背的。另外,由于现代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而“静”的活动则明显增多,比如看电视、上网、做作业等,这些生活方式上的改变,使运动量不断减少,消耗的热量也越来越少。

宣传提倡,挡不住实际母乳喂养率下降。

《父母必读》:在30年前,母乳喂养好像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当下的父母却要面临种种选择,同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

陈春明:我们目前的纯母乳喂养率比起30年前确实有所降低。原因有很多,比如早在二三十年前,我们工作的地点通常离家很近,中午就可以回去喂奶;而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很多人工作地点离家很远,即使有1个小时的哺乳时间也根本回不去;其次,现在的新妈妈比起上一代人来说,确实要承受更大的压力,生活节奏也更加紧张,照顾宝宝的“注意事项”也似乎多了很多,这些对乳汁的分泌也会有很大影响。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人们对配方奶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解。很多人认为配方奶那么贵,一定是比母乳更好的东西,于是很多新妈妈就干脆放弃母乳喂养,直接选择配方奶喂养。殊不知,母乳才是宝宝的最佳营养来源。

在走了样儿的“补文化”中,铁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父母必读》:2007年,父母必读杂志社进行了“中国父母最关注的10大营养话题”大型调查,结果在20个营养关键词中,“补钙”排名关注榜第一位,“补锌”排名第四,“补铁”排名第八。而在婴幼儿早期营养最重要的“母乳喂养”却仅仅排在第九位。

陈春明:这与广告的大肆宣传和误导有很大关系。据我所知,补钙制剂这个产业每年的广告投入大约是10亿元人民币,所以搞得“全民缺钙”、“全民补钙”的观念特别深入人心。

以至于家长的关注点不是怎么给宝宝提供均衡的膳食,而是完全在营养素的补充上了。其实,如果我们在“合理营养、均衡膳食”上多下些工夫,远比“亡羊补牢”要明智得多!

《父母必读》:所以我们需要建议父母更加理性地对待营养素补充剂的问题,要结合孩子实际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请专业的医生来定夺,而不是跟着广告走,跟着其他家长走。

陈春明:是的。其实,与缺钙相比,铁的摄入反而是更应该引起父母们重视的。目前我国5岁以下农村儿童的贫血率大约为24%,在城市大约为20%左右。其中90%是缺铁性贫血。因此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首先,母亲应该注意在孕期及哺乳期,保证自身铁的摄入量充足,从而保证宝宝的营养供给;其次,由于宝宝体内铁的存储量只能满足6个月以前的需求,因此在宝宝6个月时,要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另外,在宝宝的膳食中,要注意提供适量的、富含铁的食物。

人物介绍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篇2

关键词:濒危物种,保护,生态破坏

 

一、濒危物种的概念

什么是濒危物种?从字义理解,是指接近危险状态的那些物种。科学上说,是指种群小,野外数量不增的生物类群,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种群小,是指组成该物种种群总量的个体数量少,或者数量有限。但如果要问种群数量要低于多少才能认为是数量少呢?我们认为,不同的生物种类应有不同的准则。近年来有人提出最小有效种群的概念,有助于对此的理解。其二是野外数量不增。对有的长期适应进化,处于自然平衡状态的种群,其数量可能是不增的,对于有的受环境胁迫和人类干扰而处于退化状态的种群,其数量也可能是不增的;野外数量不增,可能意味着数量平衡,也可能意味着下降,如果这样的种又是上面所指的小种群,那么,就可称之为濒危物种。但真正要确定濒危物种,还要靠相关领域的专家集体完成。目前,确定一个物种是否是濒危物种的依据主要有,一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编制的濒危物种红皮书(RedDataBook)及其相关的红色名录。二是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制定的濒危物种名录;三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该名录是国内有关专家,参考iUCn红皮书的内容,制定国内的红皮书,而后,以此为基础,根据我国有吴生物保护的法律而制定。在上述几种不同的名录中,对濒危物种又各自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我国出版的动物红皮书使用了灭绝、濒危、易危等级别(解众,汪松,1995;解众,陈焰,1997),不同濒危等级的制定可用于不同的场合。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物种的濒危状况处在经常的变化状况,上述濒危物种名录需要不定期更新,这要有相应的专家组织来完成,表1是我国红皮书中选定的濒危动植物种类。通过与我国现存各类生物物种相比较(钱迎倩,1994),大致反映出不同类群生物的濒危状况。

二、濒危物种的保护

物种的保护,一般有三种主要类型,即自养保护、圈养保护和基因保护。

自养保护,即保护区保护,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状态下保持物种的自然生长状态,使之不受环境及人为活动的干扰。建国以来,我国的保护区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四大类,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珍贵植物及各种植被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从1956年开始建立我国第一处自然保护区,截至1992年9月,中国已建立保护区708处,总面积560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84%(李渤生,1994);截至1996年底,中国已建立保护区7”处,总面积718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19%(政府白皮书,1996)。《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的颁布为物种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圈养保护,即公园保护,指利用动物园、植物园以及相关的国家公园将动植物限制在特定范围内进行保护。以动物园的发展为例,1985年中国动物园协会成立以来,我国动物园发展很快,目前全国动物园和公园动物展区有170多处,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动物园有28个(李渤生,1994)。动物园的建设和发展为濒危动物设立了避难所,对动物的饲养、繁育、实验动物的研究、动物保护和动物学知识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态破坏。

基因保护,即基因库保护,指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将生物的遗传基因保存下来的方法。例如,中国农科院系统的作物种质资源库和在青海省建立的国家作物种子资源库等等。

三、濒危物种的研究

九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系列调研报告陆续出版,如《植物科学》、《动物科学》、《生态学》发展战略等,发展战略对生命科学的项目申请起宏观调控作用。生命科学部在九五期间支持的重点项目中,包括“原生动物进化和多样性”、“川、滇、藏交界地区陆栖脊椎动物系统演化的研究”、“重要植物类群区系演化的研究”、“重要生物类群的分子系统与基因进化规律的研究”、“中国珍稀濒危鸟类的生态适应机制及保护对策”等等。上述项目与我国涉危动植物的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破坏。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我国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有赖于项目组主持人及相关单位科研处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关系到下个世纪初我国生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九五期间,重大项目“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研究”也已开始批准实施,本项目将对生物多样性、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开展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我国濒危物种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持续维护提供理论支持。“三志”在九五期间被基金委特批为重大项目继续给予支持。

四、分析与讨论

一般来说,濒危物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物种不是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进入濒危的,而是有它自身的发展过程。另外,有的濒危物种也不一定总是处在濒危状态,也可能从濒危状态转向正常。因此,确定一个物种是否为濒危物种,除了上文提出的野外种群小,且数量不增两个必要条件外,还要对物种产生濒危的外在原因和内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才能给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我们清楚,虽说iUCn确定了红皮书和红色名录,我国也制定了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这些名录也是需要不断修订的。,生态破坏。不仅应该关注名录内的物种,那在名录边缘的物种,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生态破坏。

在已经确定的濒危物种名录里面,那些物种是否得到有效保护,还有什么科学问题值得探索,是当前的紧迫问题。,生态破坏。我国保护区建设虽说已有很大发展,但不可能把所有的濒危物种都划入保护区内。,生态破坏。而且,保护区建设,保护区管理的研究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已经划入保护区的物种,其保护状况如何,有无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跟其他发达国家的保护区理论研究有多少差距,是需要关注的。对没有划入保护区的圈养生物,既要开展其生物学、保育繁殖的研究,有条件的,还可能移栽或放归野外。对有的物种,可以使用野外保护和圈养保护相结合的办法。东北虎、朱鹤的研究可称为两个特例。

本文重点分析了濒危物种的确定准则,濒危物种保护的三种主要类型,即自养保护、圈养保护和基因保护。对自养保护的物种、保护区理论的研究、保护名录的编制、物种濒危状况和机制的研究是主要的研究领域。圈养保护的物种,有条件的可以开展保育和繁殖的研究、实验动物的研究、以及各种实验生理学和实验生态学的研究。对基因保护的物种,要开展保护方法、保护种类和保护机制的研究,要健全完善的法规,并争取跟国际接轨。中国的环境状况要靠自己的能力来改善,中国应当有能力改善环境状况,也同样有能力保护濒危物种。使物种保护和研究工作早日赶上国际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加连,刘忠权.江苏盐城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

[2]安慧,崔萍,覃勇荣.关于木论部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模式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篇3

关键词:林分状态;分类经营;经营技术

特定林分状态主要指在特定状态下,对具体的林分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明确当下林分的密度、空间结构、树种组成、林龄组成、物种多样性、林分活力、种间关系、健康情况和受干扰程度等。在调查中,按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相关指标:林木分布格局、树种(组)断面积组成、树种(组)株数组成、树种多样性指数、树种均匀度指数、径级结构、树种隔离程度、林层结构、顶极树种优势度、郁闭度、林分蓄积量、林分更新状况、健康林木比例、枯立木状况及采伐强度和次数等。森林抚育是培育森林的一项重要手段[1],针对特定林分状态的特定问题,综合评价不符合林分经营目的和经营要求的林分状态指标,分析确定具体有效的经营技术措施。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般的经营技术有:除草、松土、施肥、套种补植、卫生伐、透光伐、间伐、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育措施、有害生物防治和护林防火等。根据经营目的实施特定的森林经营技术措施,培育符合经营目的的优质林分。由于林分状况和森林经营技术措施具有多样性,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问题采取特定技术措施。以连平县林业经营实践为例,林业经营实际情况还是遵循着林业分类经营的思路,主要分为商品林、生态林和林下经济3部分。对于商品林的经营,以获取经营树种的数量最多、质量最优和价值最高为目标。对于生态公益林的经营,以取得林分结构最优、生态效能最大、景观最优、生物种类尽可能多样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为目的。对于林下经济部分,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保护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最好,做到“绿富共赢”。

1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林分经营技术

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林分主要为商品林。商品林是以取得最大的经济价值为目标,以商品用材林为例是以单位面积中目的树种的数量最大和质量最优为目标。因此,商品林的林分状态,一般要求林分的空间结构整齐、树种组成简单、目的树种(优势树种)确定单一、林分长势良好、林分密度较大、林龄相同、林分健康、树种均匀、尽早郁闭、林分蓄积量大、林分出材率高等。在实际经营中,一般营造杉、松、桉树纯林为主,近年来也开始营造红锥、龙脑樟和其他的珍贵阔叶树种。因此,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用材林经营目的明确,目的树种确定,经营理念清晰。一般会在造林前进行详细的调查规范,遵循适地适树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确定目的树种。在造林的过程中,从林地清理、整地、施基肥、良种苗木和种植上都会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特别是在树种确定后,一定采取良种壮苗。以杉木速生丰产林造林为例,一般选用良种的无性系壮苗,保证其速生性和丰产性。造林后的经营措施紧紧围绕目的树种林分的最优生长而展开,高标准高投入开展集约化经营措施。以笔者所在的连平县为例,幼林经营初期需要实施集约化抚育措施。集约抚育主要开展全面除草、精准化施肥、按需施用保水剂、行带式或穴状松土、除萌培兜及其他技术措施;对部分干性不强的珍贵阔叶树种林分,根据经营需要进行修枝。幼林地中由于杂草、灌木数量种类多且生长速度快,存在与目的树种争肥争光等问题。及时适时除草是当地幼林抚育的重点与关键。除草技术一般以人工劈草、目的树种为中心的人工穴铲或带铲为主,部分情况采用喷施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

近年来,除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逐步开始采用地膜覆盖除草技术进行林地除草。以笔者所在的地方为例,常规幼林抚育中的除草作业一般是在对幼林地全面人工劈草的基础上,再对目的树种为中心的周边约1m2范围进行全面人工全铲、松土,并对目的树种进行培土培兜。对于目的树种树高达到1m以上,取水方便且较为平缓的林地,一般在全部劈草基础上,新草长出5~10cm时,进行化学除草作业。化学除草的重点就是要根据林地内的植被类型和目的树种情况确定适宜的药剂配方,喷施过程中要注意具体的技术操作要点和保护好幼树。地膜覆盖除草要选择好除草用地膜,一般采用黑膜或药膜。在施肥经营措施中,除传统的林地施肥技术外,重点要开展林地测土配方施肥,在开展林地土壤肥力测定和林木养分需求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施肥。具体的施肥作业上,在确定好肥料种类和配方基础上,还要针对目的树种的生长季节、林分生长状况、作业难度、施肥时间、施肥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基础上精准化施肥,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对于干旱的林地,施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施用保水剂的方法保证目的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此外,还逐步开始了菌根微生物肥、林木专用肥技术和缓释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林分经营技术措施,除了除草、施肥、松土、除萌外,对一些干性不强、易分枝的树种和密度大的林分要适度修枝。对部分药用林、经济林需要按要求进行整形修剪,以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当商品用材林在林分郁闭后,要根据林分状况开展卫生伐、透光伐和间伐作业,促进林分更快生长和林分质量的提高,尽可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此外,还要做好林分的保护工作,包括开展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防止人为破坏等,以保证林分健康生长。最后,还要依据经营目标适当调整林分密度,通过间伐、择伐等技术措施培育目标林分,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2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林分经营技术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体现在生态效能、森林景观、森林休闲养生、森林旅游和生态文明宣传等方面。以生态公益林为例,其经营目标要以获取最大的生态效能为目标。同样的林分状态,不同的经营目的,在经营技术措施上会有相同也会有相异之处。相同之处在于林地的地力维护、幼林期对目的树种的抚育等方面。不同之处在于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林分中,存在的林分状态因子比商品林相对复杂。最集中的表现包括林分空间结构、树种组成、林分结构、林龄组成、树种的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与商品林所存在的较大差异。以连平县为例,生态公益林不同于商品用材林以杉、松、桉树和部分珍贵用材树种为主的人工林,生态公益林大多都是在原有次生林、疏残林改造或荒山造林基础上形成的,生态公益林的林分状态因子更为丰富,情况更为复杂,措施更为多样。当经营措施多样时,如何对各种措施进行优先性选择和综合是生态公益林森林经营中的重点与难点。对于生态公益林中的密度小、空间结构不合理的疏林,应该在保留现有林分基础上,对林地进行清理,因地制宜开展林分冠层下的补植、套种乡土阔叶树,培育林分密度合理、空间结构合理的林分。对于生态公益林中的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残次林,主要的经营措施是要对其进行林分改造,包括采伐、改种、补植套种等。许多生态公益林由于前期是在针叶树种如杉、松树种的残次林基础上形成的。由于针叶残次林树种组成单一,生态等级不高,需要进行树种结构调整。对于林内空间不合理,林内通风光照条件不良,林内枯立木占一定比例的,采取卫生伐、透光伐等技术措施,促使林分结构向复层混合的垂直空间结构发展。对于生态公益林新造林或未成林,采取与商品用材林基本相同的幼林抚育措施。生态公益林中有部分混交异龄林,林分中的林木及种间竞争大,林分密度不合理,林木的长势不一。如果小径材占比太大,林分密度太大,立地条件差,应该采取合理伐除部分长势不好的针叶树种,并且采取林内撒施肥料的措施,促进林分向阔叶混交林的方向发展。对于天然更新能力较强的林分,可以在封育措施基础上,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经营技术措施。对于林内需要培育的幼树生长受阻碍的情况,可以采取调节幼树开敞度的经营措施。此外,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林分经营技术中,要特别注意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确保单位面积上的生物种类丰富和生物量尽可能多,建立多物种的种质资源基因库,形成可自我调整与维护的群落系统,也为各种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3经营技术的综合与发展建议

林分状态是个不断持续变化的过程,特定的林分状态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相对应的就有多种经营技术措施。实际应用中,要科学进行多种经营技术措施的次序优先、取舍与综合。在基于特定林分状况分析时,需要根据相关的林分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一般的林分状况中都会有多个林分因子指标不良。这就要求经营过程中,要抓住林分状态中的主要矛盾,基于林分健康稳定健康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经营的技术措施需要对其优先性进行考虑。以连平县为例,大多数人工林特别是人工商品用材林的森林经营措施相对简单。但天然林、次生林林分状态复杂,不可以依据林分不良因子将相对应的经营技术措施的机械累加,要采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和林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的需求层次在持续不断提高,森林经营理念与技术也需要改变。目的的林业发展阶段,经营技术要从单纯围绕目的树种(如采伐木)培育为主的森林经营措施不断提升。现代林业的森林经营技术措施更多要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健康调节能力的提高,要考虑地力的长期维持,要考虑技术措施的环保安全,要考虑林分结构的合理与森林群落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从分类经营角度上看,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林下经济产业,特别是林下开展的林药模式、林茶模式、林下放养模式、林菌模式和林蜂模式等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发展很快,这又要求经营措施要根据具体情况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营过程中,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条件,生产出仿野生的优质林下经济产品。对森林经营技术上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因地制宜结合特定林分状况和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精准化的经营技术措施。林下经济生产经营活动,要在维护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的前提下,做到绿富共赢,使森林经营的综合效益最优最大化。

参考文献: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篇4

生物监测是理化监测的重要补充,对于评价环境质量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化监测一般只考虑瞬时污染状况,要做到长期连续监测,在经济上往往是不合适的。要了解污染的累积效应,采用生物监测更合适。同时,仅利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值来反映污染程度及危害也是不全面的,因为某些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极微不等于毒性极微,反之亦然。用生物监测进行配合,充分利用指示生物对污染物毒性反应的敏感性,便能较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污染状况。

在一定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和水环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保持着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关系。水环境中进入的污染物质,必然作用于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影响生态系统中固有生物种群的数量、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稳定性、生产力以及生理状况,使得一些水生生物逐渐消亡,而另一些水生生物则能继续生存下去,个体和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加。水污染生物监测就是利用这些变化来表征水环境质量的变化。

同理化监测相比,生物监测有自己的特点:生物监测能反映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理化监测是定期采样,结果不能反映采样前、后的情况,而水中生物,汇集了整个生长期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有些水生生物对污染物很敏感,有些连精密仪器都测不出的微量元素的浓度,却能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而被测出。

生物监测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生物监测不能定性和定量地测定水质污染;检测的灵敏性和专一性方面不如理化检测;某些生物检测需时较长。

许木启利用白洋淀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优势种的变化来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和自净程度。结果表明,府河―白洋淀水体从上游至下游,浮游动物耐污种类逐渐减少,广布型种类逐渐出现较多,在下游许多正常水体出现的种类均有分布;同时,原生动物由上游的鞭毛虫至中游出现纤毛虫,在下游则发现很多一般分布在清洁型水体的种类,表明府河―白洋淀水体从上游到下游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减轻,水体具有明显而稳定的自净功能。好奇的朋友用底栖动物的变化趋势评价湘江水质污染,结果发现湘江干流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数和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从上游到下游呈减少趋势,表明毒杀生物的有毒物质对湘江的污染较为明显,并且可根据湘江干流各断面种类数的减少程度判断出各断面的污染程度;同时也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也呈减少趋势,说明这种有毒污染仍在发展之中。水污染的生物测试是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质的毒害所产生的生理机能的变化,测试水质污染状况。根据鱼的呼吸变化指示有毒环境,在有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鱼腮呼吸加快且无规律。

近几年来,应用生物监测环境技术的研究广泛开展,出现了一些新方法、新材料和新的监测物,提高了生物检测的灵敏性。以前生物监测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分类和结构方面。然而,生物系统的结构变化并非总与生物系统的其它变化相关联,仅以某个种类、某个种群构成的生物反应系统的变化来评价一个水生生态系统,其偏差较大。因此,为掌握水生生态系统对环境污染的完整反应,要求我们在生物系统(细胞、组织、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中选择超出单一种类水平即群落或生态系统来作为生物监测的生物反应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均进行研究。美国Cains创建了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简写为pFU)测定微型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参数,进而进行监测预报的新方法。中科院水生所沈韫芬研究员把pFU应用到生物监测中,并使pFU法成为我国生物监测的一种标准方法。pFU法适用于原生动物、藻类对水质的检测。此方法可以鉴别水体是有机污染还是毒性污染。由于潮汐流和环流的影响,pFU法用于海水水质监测的有效性不如在淡水中监测。KuidongXu等用一种改良的pFU法―瓶装聚氨酯泡沫塑料块(BpFU)法进行海水的生物监测。BpFU法是将2块聚氨酯泡沫塑料块装入1个圆柱形塑料瓶中,塑料瓶有4道裂缝,用于保护聚氨酯泡沫塑料块不受粗糙条件的干扰,同时便于微生物群落进入聚氨酯泡沫塑料块,达到平衡。BpFU法比传统的pFU法在海水生物监测中的优越性体现在:⑴取样稳定;⑵海水生物评价结构和功能的精确性;⑶定量比较时可以保持水体积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用BpFU法进行海水生物监测比pFU法更加有效。通过BpFU法聚集的物种数量随污染物强度的增大而减少,减少程度大于pFU法。由BpFU法计算出的多样性指数同样也高于pFU法。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篇5

一天,常来看门诊的王大伯高兴地说,自从饮食规律、坚持锻炼、按时服药后,他的心绞痛已经半年多没有发作了,即使在以往常发的12月、1月也没有发作过。看到王大伯高兴的样子,不由让我想起以往一直愁眉苦脸的他:1996年,王大伯被诊断为冠心病,2004年做了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手术,手术后心绞痛症状有所缓解,但2006年心绞痛又开始出现较频繁的发作,仔细询问后发现王大伯的用药方法不对,他只是在胸闷、胸痛发作时才服药,还自以为找到了又经济又安全的服药方法!

“保心”比“救心”更重要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由于其病程长、无急性发作时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胸闷胸痛发作时硝酸酯类药物通常又可有效控制病情,使得很多患者掉以轻心,认为发作时有药物“救心”就可以了,以致平时药物治疗不规律甚至状况稍好就停止服药。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进行性的、长期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冠状动脉逐步出现纤维化斑块和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当血管管腔狭窄超过70%,人在安静时还可以忍受,没有任何症状。但在运动量增加、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就可能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情况严重时,血管壁上的斑块还会破裂、脱落,由此形成血管内血栓,造成急性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为心肌梗死。

可见,冠心病患者尤其要避免冠状动脉的进一步硬化,预防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是重中之重,平时“保心”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冠心病发作时的“救心”。

药物治疗要长期坚持

坚持合理用药是冠心病防治的根本。冠心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改善缺血并保护血管的调脂,降压、抗血小板药物,要达到这样效果的药物不是指某一种药,而是一个药物治疗的组合方案。例如,调脂药物能防止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阿司匹林能抗血小板聚集,还可配合应用麝香保心丸等中成药,发挥中成药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血管内斑块破裂的作用。麝香保心丸有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可对缺血心肌起到代偿血供的作用。根据我国的临床实践经验,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地“保心”,使病情稳定好转。心绞痛不发作,不是停药的信号,擅自停药,将严重危害健康。

冠心病的防治还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患者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

治疗性血管新生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篇6

关键词:山东地区;烟草;抗旱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tS41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432072

水资源是植物以及生物生存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烟草作为作物的一种,同样受到此条件的限制。烟草生长缺少充足的水资源的情况下,会使得其生长速度减缓,作物产量降低,影响到烟草的总体质量。

1山东地区自然环境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1.1山东地区土壤情况

山东省种植烟草经历较早,目前山东地区的烟草大多种植于棕、褐土为主的地区,其土壤中对烟草作物生长大有好处的微量元素与其他物质含量较多,较为适合烟草生长。但此类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较差,这为烟草作物生长造成了障碍。且山东地区的烟草种植周期是1a,在大量烟草收获后,土壤进入了休息阶段,在此阶段内,由于该地区日照较为充足,使得土壤表面水分蒸发量较多,使得在下一季种植烟草时,其产量远不如从前[1]。

1.2山东地区降水情况

山东省为沿海地区,其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多,但极不平衡,大多处于夏季前后季风影响较多的季节,且烟草类作物与一般作物相同,在春季发芽、成长,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由于山东地区丘陵分布情况影响,部分烟草种植区的降水量较少,在春秋时节常出现干旱现象,这对烟草作物生长产生了不利条件。

2抗旱技术现状

2.1灌溉技术

针对目前缺水现状,可采用不同的灌溉技术加以调剂,如在降水较多的季节保持水资源,在干旱时期将其分批放出,流向烟草作物缺水地区,以维持烟草生长的必需水分;采用节约水资源的分行灌溉方式,将一定范围内的烟草种植垄行进行拆分,在经过水流渗透计算后,将其进行有计划的间隔灌溉,减少灌溉剩余水资源流入地下的情况,保证灌溉水被作物充分吸收。此外,滴灌方式也对此种情况有减缓作用,计算植物生长所需水资源并对其进行滴入式灌溉,可保证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但此方式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适于大面积灌溉[2]。

2.2土壤维护

由于烟草种植土壤保持水分功效较差,对于土壤的维护必不可少。目前已有覆膜栽培技术,是将土壤表面覆盖塑料膜,减缓其土壤内水分的蒸发。此外,还采用了桔梗覆盖等方式,其效果与覆膜技术类似,都对土壤中水分的维护产生了一定效果。

2.3化学剂使用

在作物生长中,离不开化肥以及其他药剂的使用。目前已研发出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的化肥以及相关药剂,其中保水剂使用原理是将存储水分的载体植入植株根部,在干旱时节来临之时,受到周围环境的压缩慢慢释放出其存储的水分,使得作物可以吸收水分维持生长。

3推进烟草抗旱情况的措施

3.1大力开发新型灌溉技术以及化学剂

针对烟草作物抗旱栽培技术的发展来看,外部对其采用的各种相关技术对其获得生长所需水分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应大力研发新型化学剂,帮助作物在干旱季节获得水分,并减少化学剂使用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使得作物可以顺利生长。此外,应开发新型灌溉技术,寻找出切实可行的道路调动水资源,使得烟草作物在干旱季节仍有充足的灌溉水[3]。

3.2注重改良作物生长土壤

在影响烟草生长的因素中,土壤是其生长的重要环节。目前山东地区土壤保持水分性能较差,且覆膜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只减缓其水分的蒸发,并不能充分保持土壤水分充足。相关部门应注重改良烟草生长的土壤,将其与其他类型水分保持较好的土壤相互配合,使得烟草作物在优质土壤的支持下生长的更好。

4结束语

烟草作物是一种对生长环境较为挑剔作物,且由于现今世界性范围内缺水现状,使得其种植难度较高。因此,想要种植出有质量又有数量的烟草,必须要加大对其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并将其推广于广大烟草种植区。笔者针对山东地区自然环境以及抗旱栽培技术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有助于烟草产量的提高,促进烟草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福宏,詹莜国,张晓海等.不同综合抗旱技术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12,03(13):249-254.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篇7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数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

1.前言

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其任务是要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的组成进行鉴定和测试,并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的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环境生物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等。环境监测数据是以统计学为基础,各数据之间联系密切,彼此相互渗透,为各类环境质量、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2.数据获取与可能出现的问题

环境监测规定了每一次监测所采集的数据可应用的范畴,超出这个范畴评估环境质量将被认定是不符合规则的,因此环境监测数据应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即所获取的监测数据能全面的描述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状态。同时还具备准确性和可比性,即数据是经过精密仪器采集,并可通过一定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可比性分析验证。另外,对所进行的监测样品要保证它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这样才不会给监测项目的判断造成大的误差。

目前监测数据的获取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数据采集过程中监测人员在数据筛选或处理时出现人为误差;监测点布设没有及时根据附近环境变化而更新布防监控;由于仪器设备过于陈旧而无法进行精密度采集或处理等。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主观原因:监测人员本身业务素质较低,并不能将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使得部分数据丧失真实性,甚至不能用于反映环境的实际状况。

(2)客观原因:监测仪器配置和监测点位的布置过于陈旧,并未根据最新环境变化情况更新,使得环境监测数据不具代表性,造成评价结果偏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

3.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1)目前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都是体现在质量上。而产生这一现象的云因主要有:一是客观方面,一方面排污企业的生产状况极为复杂,排污状况很难维持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监测仪器不够精密,有一些企业使用的监测仪器过于陈旧或者性能较差,严重影响获取数据的准确性。二是主观方面,监测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对监测数据的敏感度不够,无法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2)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

环境监测不仅是环境保护的基础,还是对环境管理效能进行检验的一个尺度。二环境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通过监测数据的质量来衡量的。所谓监测数据的质量是运用综合分析能力,用丰富的、真实的、专业的数据来评价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的发展趋势,为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的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由于环境监测数据常常受到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具体要求:一是监测数据要有代表性,即取得的监测数据要求能够很好的代表整个监测项目范围的污染物空间及时间分布状况,不应缺损或不实用的情况存在,监测样品应注意采样时间、地点和变换周期等。二是监测数据需具可比性。比如采用一个密度很差的方法去检测所选的样品,在多次进行监测之下,其得出的监测结果应该与选取适宜密度的监测值存在明显差异,否则这样的数据不具可比性。

4.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1)监测数据的整理

对于监测所取得的数据应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后面工作的进行,监测人员在监测工作中应该尽量采用标准的记录表格,专业、清晰的记录监测数据。对原始获得的数据和图表,要经过逐一检查后确认,这样做是为了将那些无用的或者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环境的监测数据筛选出来,是数据简明实用。

(2)利用统计规律分析数据

环境监测是以统计学为基础,因此,统计规律的分析方法也常常被采用。统计规律分析方法包含了对环境要素的质量进行各种数学模式评价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解剖和分析。这种方法主要在环境调查、环境规划及环评工作中使用。

(3)环境效益分析

环评监测、监督监测、验收监测、例行监测等多种监测方法中,监督监测的分析数据比较少,数据合理性较容易判断。二对于分级数据较多的环评监测、例行监测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来的数据更为合理、准确、可靠。这些综合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为环境保护的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

(4)利用监测项目的性质对监测值分析

监测人员要利用监测项目的性质对监测值进行分析。实际上,即使是同一水质的样品,根据其性质特点,使用不同的监测项目可以判断出监测值是否正确。

(5)数据的合理性分析

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很多,仅仅利用监测数据来分析环境状况是局限的,应结合有关环境的各项要素进行分析,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监测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环境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要各监测数据进行联系和比对,对其合理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让得出的监测数据更准确、合理。

5.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保护成为世界主题,为应对日益发展变化的环问题,对环境监测的要求就越来越高,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出区域环境的质量状况,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促使相关部门及时针对监测出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最大效应的减少或预防环境污染,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叶萍。浅议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45-46.

[2]马彦峰,张勇。环境监测数据结果评价[J]。环境保护科学,2010,(1):23-25.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篇8

关键词:我国居民应用状况调查分析质量控制膳食摄入慢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94-02

目前居民营养素缺乏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国民的营养健康状况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卫生事业以及人口素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反应目前在我国国民健康状况年度报告工作尚属早期,发展还不是十分的成熟,此时正处在膳食与疾病发展的转折阶段,因此科学合理的居民营养状况调查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将会为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改善提供必要的、可靠的参考依据,并且会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我国居民营养状况进行了解的目的,对不同经济特点的地区展开了相应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展开了统计学分析,现汇报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中采取询问调查、医院体检、实验室检测、膳食调查等方法,其中问询调查包括:对该地区的人口、经济、社会以及医疗卫生保健等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并展开相应的家庭问询调查,包括家庭的基本情况、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体力活动等内容;医学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受检者的身高、体质量、3岁以下儿童的头围、腰围、15岁以上调查者的血压;实验室检测的内容主要涉及样品采集、样品测定两部分,对所用参加体检对象的血液样品进行采集,对其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对膳食调查对象的血液样本进行采集,并测量受检者的空腹血糖、血脂、血浆维生素a水平,针对空腹血糖水平超过5.5mmol/l者展开糖耐量检测。膳食调查主要采取24小时回顾法、食物频率法、称重法等。

1.3评价标准

以wHo规定标准为依据,患者收缩压不低于140mmHg,舒张压不低于90mmHg者视为高血压;以中国肥胖工作组对我国成人超重、肥胖、中心肥胖的分类为依据,规定体质指数不低于24者视为超重,体质指数超过28者视为肥胖;男性腰围水平不低于85cm者,女性腰围水平不低于80cm者视为中心性肥胖。

1.4质量控制方案

本次调查中展开了全面的质量控制,对质量控制组织予以了设立,负责本次调查总体以及各项质量控制方案的制定,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进行领导与协调;并建立了内外监督机制,对测定工作同国外相关权威机构进行对比验证;对实验室检测用品进行了统一配备;实施现场盲样直报制定。

1.5数据处理

2结果

2.1调查结果统计

经统计发现,农村地区钙摄入不足、维生素a缺乏、叶酸缺乏以及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均较城市低(p

2.2居民贫血患病率调查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中的5200名居民中,过去10年男性贫血患病率为13.99%,女为13.79%,2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率为31.98%,育龄妇女贫血发病率为19.87%,孕妇贫血发病率为28.01%,60岁以上老年人贫血发病率为31.89%。

3讨论

曾有调查研究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明显增加,而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则明显降低,导致膳食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呈不断升高趋势。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我国居民营养状况进行了解的目的,对我市城市与农村居民展开了相应的调查,从本次调查中我们获得了以下数据:(1)该地区居民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消费频率以及相应的变化趋势;(2)该地区居民的能量以及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变化趋势、百分位数分布、主要食物来源分布以及相应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比较结果;(3)居民体质状况;(4)婴幼儿喂养方式、36月龄下幼儿的辅食添加情况;(5)居民营养不良发生率、变化趋势;(6)妇女儿童血浆视黄醇水平、维生素缺乏发生率;(7)居民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贫血发病率;(8)3-12岁儿童叶酸水平以及缺乏率;(9)居民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10)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等。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城乡粮食供应充足,居民可以获得足量的能量需求,且温饱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然而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果、奶类、动物性食物等摄入量均发生显著升高,且优质蛋白比例明显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居民的膳食中优质蛋白比例、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量依旧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与乡村中,居民能量-蛋白质缺乏所导致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且青少年的身高增长较快,城乡差别在逐渐缩小。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然而农村儿童生长迟缓的发生率较城市高,同比20年代末期发生了明显的降低。调查中发现,目前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较过去10年发生了显著增高,其中以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最为显著,其次为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居民肥胖率也呈上升趋势。

目前在世界上的诸多国家都已开展全国性的健康、营养状况专题课题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上属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发展,逐步成熟,以实现对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进行了解,采取有效的膳食强化等策略来改善居民的膳食结构,改善营养、健康状况,以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膳食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居民的生存质量。

本次调查中通过对比发现,农村居民在钙摄入不足、维生素a缺乏、叶酸缺乏以及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方面较城市居民发生显著降低,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依旧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特别是在维生素a与钙摄入方面,差距更为明显,应引起重视。曾有相关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者的营养状况同样存在差距,表现为80年代人群的脂肪摄入量、胆固醇摄入量、钙摄入量、胆固醇以及脂肪功能比等超过居民膳食营养素的正常参考值的比例较60年代人群发生显著升高,而能量摄入量、实验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维生素B摄入量等超过正常参考值者所占比例低于60年代者,80年代人群居民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较60年代高,呈不断上升趋势,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存在代际差异,值得关注。

目前我国正处在膳食与疾病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可以为消除营养缺乏提供更好的经济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居民的膳食模式、疾病谱均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因此只有及时对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解,对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以及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进行探析与揭示,从而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以及食品产业的合理发展,并对居民采取健康生活方式进行科学指导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最终实现有效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对慢性病的发展进行扼制,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婧.中国居民营养膳食调查[J].今日科苑,2009,11(05):332-333.

[2]刘淮玉,刘红,吴建华,等.社区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23(05):1322-1323.

[2]赵丽云,马乐欣.国外营养监测与营养调查的现况[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9,23(05):298-301.

[3]翟凤英.中国人面临的五大营养问题――来自全国第四次营养调查的一线报告[J].企业标准化,2008,11(02):987-989.

[4]刘丽,王海玲.膳食营养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17(S2):1033-1035.

[5]雷敏,董钊钊.膳食纤维对健康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21(04):672-674.

[6]胡玉华,王秀琴,吴松林.某医学专科学校学生营养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18(24):768-769.

[7]杨晓光,翟凤英,朴建华,等.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5(01):722-724.

[8]刘建秋.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解读[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01):198-199.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篇9

过去,由于医学知识相对匮乏,普通群众对帕金森病知之甚少。许多老年人在出现肢体抖动、动作缓慢等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时,常将其归因于“年纪大”的缘故,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及时去医院就诊,任由疾病发展。在医院能见到的,大多是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运动障碍,甚至生活已不能自理的帕金森病患者。如今,随着科普宣传的不断深入,“帕金森病”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因手抖、动作慢来医院咨询自己是否患了帕金森病的人越来越多。

2.漏诊误诊情况有所改善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上海、西安三地帕金森病的平均诊断率仅为47.6%,平均治疗率仅为45.1%。在偏远地区及农村,帕金森病的误诊率更高。临床上,因脖子硬、手臂僵、动作慢、易跌倒等症状去医院就诊,结果被误诊为颈椎病、肩周炎,骨质疏松,甚至脑血管病的帕金森病患者不在少数。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有反应迟钝、走路不稳,容易摔跤等症状。在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前,她曾去多家医院就诊,医生给出的诊断五花八门,如骨质疏松症、腔隙性脑梗死,骨关节病等,药吃了不少,症状却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为规范帕金森病的治疗,提高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及漏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6年,学组制定了《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一版),并于2009年进行了修订;2009年,学组启动了一项名为“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万里行”活动,在全国40个城市陆续开展面对神经内科医生及相关学科医生的继续教育活动,以提高临床医生(包括非神经科医生)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与过去相比,临床医生对帕金森病的认知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一旦遇到疑似帕金森病者,一般都会建议其去神经内科就诊,误诊、漏诊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

3.早期诊断方法研发加速

目前,由于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均仅能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无法阻止病情进展,也无法治愈疾病。同时,南于人们对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知之甚少,故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措施被证实可以有效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生。因此,对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过去,诊断帕金森病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特别是“运动症状”,如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动作迟缓等。然而,当患者出现这些运动症状时,病变已不是早期阶段。

近年来,各国科研人员都在大力研究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如头颅磁共振,pet、SpeCt、超声等)、帕金森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等,以便发现更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目前,影像学检查(神经功能显像)已被部分大医院用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其临床价值已初步显现。一般地说,若影像学检查发现脑部,特别是中脑部位有异常信号或异常代谢的表现,常提示帕金森病可能。

4.“非运动症状”备受关注

近年来,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备受医学界关注。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不仅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还存在精神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非运动性症状(nmS),如便秘、抑郁、嗅觉减退,失眠等。2008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在全国14个城市、19所医院进行的一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显示,10.1%的患者伴有抑郁症,45.5%的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帕金森病患者年龄越大,接受治疗时间越长,其运动情况和情感状况越差。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加重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若能在控制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同时,积极治疗其伴随的非运动症状。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还发现,在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出现之前,非运动症状就已存在,非运动症状对早期发现帕金森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简而言之,就是观察有睡眠障碍、抑郁、便秘、嗅觉减退等症状的老年人,将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是多少;同时有上述两个症状的,将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又是多少;同时有三个症状的,将来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是不是更高等。当然,大家也不必过分紧张,有便秘,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问题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发生帕金森病。

5.神经保护性治疗成热点

近年来,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症状作用的神经保护性药物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原则上,一旦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就应及早接受保护性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保护性药物是单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剂。有报道称,应用该类药物可延缓疾病发展(约9个月),推迟左旋多巴使用的时间。此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大剂量辅酶Q10也可能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其疗效需进一步证实。

6.症状性治疗更注重“长远利益”

当被确诊为帕金森病以后,患者应立即接受正规治疗,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康复治疗(加强运动,如游泳、打太极拳等)、药物治疗(如神经保护性药物、症状控制性药物)和心理治疗等。由于目前所有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段均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更无法治愈疾病,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应更加注重“长远利益”,在“以最小剂量达到满意疗效”的基础上,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年龄、就业状况、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篇10

家在内的21名科学家

称,利用科学理论、玩具生态系统模型

和古生物学证据,他们认为地球的生态

系统正急速接近一个即将发生且不可

逆转的崩溃。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在加速损失,气

候波动愈来愈剧烈,生态系统间关联性

的增长以及其总能量收支完全改变,这

些都是行星的状态达到极限或引爆点

的前兆。

作者预测,这种情况在这个世纪内

就会遇到。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们所

知道的地球生态系统可能在瞬间崩溃,

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阿恩·穆尔斯表示:“地球历史上前

一次的引爆点发生在约1.2万年前,当

时地球还在冰河时代,前一次持续了10

万年,才到目前的间冰期状态。一旦到

达了引爆点,最极端的生物变化会导致

仅在1000年内就达到我们目前的状

态。这就像是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快速

从婴儿长成成年人。更重要的是,现在

这个星球的变化更快。”

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生物多样性教

授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在论文中他

这样说:“这个几率是非常高的,下一个

全球性状态改变将严重破坏我们的文

明。请记得我们是从狩猎采集一路走

来,才在地球历史上最稳定及良好的时

期登陆月球的。

“一旦发生极限引起的行星状态转

变,就不能逆转回到从前。因此,如果一

个系统因为加入了大量的能量而切换

到一个新的状态,即使你清除新的能

量,它也不会恢复到旧系统。这个星球

没有从前状态的记忆。”

这项研究得出的预测与普遍持有

的观点相反。一般认为,人类活动引起

的压力,如气候变化等,正在摧毁我们

星球的论点仍然是有争议的,而且任何

崩溃都会是渐进的,是好几个世纪以后

的事。

而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地球表

面的大量转变最好不要超过50%,否则

我们将无法拖延,更遑论避免行星的崩

溃。

穆尔斯表示:“总之,人类没有做过

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来避免最坏的情况,

因为能使大有可为的做法实行的社会

结构并不存在。我那些研究地球历史上

气候引起的变化的同事非常担心。事实

上,有些同事还极度恐慌。”

这篇论文的作者来自智利、加拿

大、芬兰、英国、西班牙及美国。他们检

查了各种生物学科理论及概念性的研

究记录,以寻找新的方法应对现在地球

上正在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

人类产生的压力,又称为全球性的

强制机制,正在快速改变地球的大气

层、海洋和气候,这些压力有可能在我

们的有生之年,就迫使生态系统和生物

多样性逼近我们生存的关键极限。

研究中提到,“当今全球性的强制

机制,包括了人口前所未有的增长速率

及幅度,与随之而来的资源消耗、栖息

地的改造与破碎、能源生产和消耗以及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驱使全球性强制机制变

得比过去更多。结果我们现在看到的气

候变化速度,超过12000年前地球从冰

河时期到间冰期状态时的极端行星状

态变化速度。你必须要回到恐龙时代结

束时的流星灾难末期,才能找到过去的

先例。

地球现有物种的灭绝呈指数级增

加、过去罕见的物种逐渐占有优势地位

以及极端气候波动现象的发生,与上一

次行星大转变的关键改变类似。当各种

扰动都反映在玩具生态系统模型内,可

以看到这些系统迅速倾覆且不可逆转

的情况。

论文作者建议,如果我们希望拖延

或减少行星状态的转变,各国政府应立

即采取五项行动。阿恩·穆尔斯的总结

如下:

“全球必须一同下定决心,快速且

大幅降低人口。更多人需要移动到较高

密度的最佳地区,让部分地球得以恢

复。至少在短期内像我们这样的人必须

被迫减少物质生活。我们还需要在开发

技术上投入更多,在不消耗更多土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