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化学研究方向十篇生物化学研究方向十篇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2:46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篇1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部门代码、名称及联系电话招生人数考试科目100701药物化学

1.抗感染药物研发

2.抗肿瘤药物开发

3.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研发

4.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开发

5.内分泌系统药物研发

6.药物合成工艺及创新药物研究

7.半合成抗生素药物研发

8.降血糖药物研发

9.降血脂药物研发

10.药物晶体工程研究

 

001化学制药部t:021-55514600

009上海市抗感染药物重点实验室t:021-55514600

010化学制药新技术中心t:021-55514600

006生物制药部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t:021-5079579821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1药物化学专业基础综合一(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或702药物化学专业基础综合二(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注:701、702任选一门

方向10为012部门招收;方向7为006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1,009,010部门招收。100702药剂学

1.透皮给药系统

2.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3.缓控释给药系统研究

4.新型注射给药系统研究

5.生物黏附性局部给药系统

6.药品包装材料质量研究

7.粘膜给药系统研究

8.药代动力学

9.药物新剂型

10.难溶性药物给药策略研究

 

003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t:021-5132021111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3药剂学专业基础综合(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及药剂学)100703生药学

1.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及天然产物化学

2.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

3.创新中药研究及其产业化和重点重要品种二次开发

4.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研究

 

004中药研究部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t:021-507957984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4生药学专业基础综合(天然药化及分析化学)

注:方向4为012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4部门招收。100704药物分析学

1.药物分析研究

2.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3.药物质量标准

4.毒物分析

 

005分析测试中心t:021-624798085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5药物分析学专业基础综合(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微生物新药的筛选及开发研究

2.微生物菌种的传统选育与基因工程改造技术

3.生物转化的工艺研究

4.多肽药物的工艺开发研究

5.细菌抗药机制研究

6.发酵废弃物处理及环保微生物开发研究

7.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工艺研究

 

006生物制药部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t:021-507957989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6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基础综合(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100706药理学

1.生殖毒理学

2.中药药理

3.神经药理

4.肿瘤药理

5.药物毒理学

6.分子药理

7.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8.免疫药理

9.消化药理

10.社会管理药学

11.临床药学

 

007药理评价研究中心t:021-55514600

008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t:021-50800333

012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t:021-62897078

015临床药学研究中心t:021-54234291-40913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7药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一(药理学、生物化学、毒理学)或708药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二(药理学,管理学原理,药事法规)

注:方向1.5为008部门招收;方向10为011部门招收;方向11为015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7部门招收。报考方向10的考生需要选择708,报考其他方向的考生需要选择707081703生物化工

1.生化反应工艺与工程

2.生化产物分离工艺与工程

 

006生物制药部t:021-624798082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篇2

生物化工学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大力发展,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食品、健康,环境等重大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之一。早在2002年,北京市政府就出台了《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发展振兴纲要》,明确提出要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化。2003年,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被列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天然活性药物的提取分离技术,新型制剂技术、中成药控缓释技术、现代给药技术等更是生物医药发展的重中之重。

北京联合大学(简称联大)重点学科――生物化工学科,以及制药工程研究所的建设,正是联大抓住北京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机遇,自主调整学科专业的成功范例。其中功不可没的,是联大生物化工学院副院长、生物化工学科专业带头人、制药工程研究所所长林强教授。林强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瞄准北京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领域,注重利用高新技术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着力于制药技术产业化,在生物制药及天然药物工业化,尤其是新型分离技术和制剂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学科特色:中药现代化

联大生物化工学院的前身是化学工程学院。20世纪90年代,林强教授作为联大生物化工学科带头人,提出将化工相关专业向处于朝阳产业的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方向转化。他认为,北京正处于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上升期,学院应抓住这个机遇,形成以生物化工技术为主的发展方向,打造特色学科专业。

明确了发展思路,林强教授白手起家,创立了制药工程专业,逐步形成了以现代中药生产工艺为特色的技术应用性本科专业。在此基础上,他还创建了制药工程实验室、药剂实训室、生物分离实训室,经批准成立了制药工程研究所,逐步形成了生物化工学科的雏形。

2004年,生物化工学科成为联大首批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制药工程研究所成为联大校级研究所。林强教授作为生物化工学科和制药工程专业带头人,和其他教师一起完成了学科专业规划,确立了学科发展方向。制药研究所依托生物化工学科,以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及中药新型制剂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中药应用研究,将高新技术用于中药现代化研究,逐渐形成以中药制剂工程为特色的研究所。

目前,研究所已形成了三大特色研究方向。

首先是天然药物活性物质分离工程

当前,我国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工业化程度低,基本上处于实验室阶段,没有实现产业化应用。分离技术的落后是阻碍天然药物活性成分提取的主要因素。

该研究方向以中草药、农副产品等天然物质为原料,利用不同提取分离技术的耦合,研究天然活性成分的大规模提取分离过程,解决天然活性成分提取分离过程中的传质、传热及过程控制等工程技术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系列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提取分离工艺及装置。

研究人员利用双水相分离、超临界萃取、大孔吸附树脂,膜分离、酶降解生物技术等现代提取分离技术的组合使用,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真菌多糖分离纯化、壳寡糖制备工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旨在解决天然中草药中活性物质提取分离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促进新型提取分离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林强教授等人提出采用复合酶结合氧化法与酶催化法,制备出低聚壳聚糖,反应时间缩短25%,分子量分布大大变窄。用于中药材的种植、生长,可将有效成分含量提高75%左右。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反应与分离一体化,使反应程度超过95%,低聚壳聚糖纯度大于95%。采用复合酶比传统的单一性酶技术生产成本降低了50%。在壳寡糖的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促进农作物生长和提高抗逆性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该发明于2009年5月6日获得专利授权。

利用膜分离技术,研究人员还分离纯化姬松茸多糖、虫草多糖等食用菌多糖。设计出新的分离膜结构,实现了不同分子量区段的精确切割,将不同分子量段的产物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

其次,药物载体与生物材料

新型药物给药系统和相关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有助于推动药物、生物制剂、功能性食品、新型添加剂等人类健康重大相关物质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具有极高的价值。

该研究方向以缓控释及靶向给药系统的载体及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制备微胶囊、脂质体、微乳等载药系统及材料,研究新型药物载体的结构与药物释放、生物相容性等的关系,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达到高效长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病人用药顺应性等目的。

该研究方向采用溶剂蒸发相分离法,成功制备了SoD微胶囊、免疫球蛋白微胶囊、蜂胶微胶囊、番茄红素微胶囊、蜂花粉微胶囊、阿莫西林微胶囊、盐酸酚苄明微胶囊等。对各类物质微囊化的最佳配方、反应时间、温度,搅拌速率等重要工艺参数,实现了优化。

该研究采用逆向蒸发结合高压均质的新工艺制备了高稳定性的纳米级脂质体,并设计了新型脂质体中试设备。采用不同合成方法制备的热敏水凝胶不仅可用于缓释材料,也可以用于活性物质的分离,为进一步开发及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最后,基因与酶工程

该研究方向以基因技术和基因工程为手段,研究核糖核酸酶及其他天然活性酶的基因表达、重组蛋白和基因改造等,以提高酶的活性,并研究酶在生物转化、生物医药及其他工业方面的应用。

三大研究方向鼎足而立,支撑起了生物化工学科与制药研究所。研究团队侧重于天然药物生产的下游技术,重在解决生物制药、天然药物由实验室小试到工业化放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尤其是新型分离技术和制剂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这是基于林强教授等人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科研理念。生物化工学科本身就在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林强教授从促进首都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度出发,一向强调科研成果产业化,在科技成果转化与校企合作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成果转化:多领域应用

林强教授长期从事天然产物分离工程与技术的研究,并注重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典型的莫过于壳聚糖及壳寡糖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壳聚糖及壳寡糖对普通人而言是极其陌生的概念。但事实上,作为近年来国际上迅速发展的高科技产品,已被国外科学家誉为与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并列誉为人体第六生命要素。壳聚糖是用虾壳、蟹壳等原料制备的天然无毒高分子材料,经过酶降解后可以制备低分子量壳寡糖。壳聚糖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造纸、日

化,食品,保健等领域,还可用于生产膜材料、吸附剂、水处理剂、纺织助剂等。壳寡糖更被誉为“软黄金”和“人体清道夫”,可以降血脂、降血压、抗癌,排除体内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肥美肤,延缓衰老,对现代文明病有着惊人的防治作用。

林强教授长期从事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制备,发明了纤维素酶一双氧水法制备低聚壳聚糖及纤维素酶降解结合膜法制备低聚壳寡糖工艺,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该项研究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被列为北京市教委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壳寡糖生产工艺中试及应用推广,将重点在保健食品和植物生长促进剂方面进行应用推广。这一项目符合首都生物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可以促进首都高科技农业和环保型绿化的需求,发展前景广阔。

以分离工程与技术为中心,林强教授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以开阔的研究视野,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并最终落实到应用推广和产业化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8年,林强教授主持的另一项目――可生物降解的绿色复合缓蚀阻垢水处理剂及制备方法再次被列为北京市教委产业化支持项目。水处理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部门大量使用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但传统的含氮、磷水处理剂存在着严重的结垢、腐蚀等问题,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推广使用无磷、无氮或低磷、低氮的绿色水处理剂是必然趋势。林强教授主持的该项目在原有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绿色复合缓蚀阻垢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水处理剂的制备工艺,促进项目推广应用,不仅对节水、节能降耗、保证工业生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建设绿色北京、和谐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几年来,林强教授还主持了北京市教委“利用分子蒸馏技术从大豆脚油中分离纯化植物甾醇”、彩虹工程“停车保护用绿色缓蚀剂研究”等项目,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全生物分解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课题五――“食品包装用生物分解塑料的成型加工和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林强教授将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北京市教委倡导的高校人才强教计划――创新人才建设项目中,林强教授通过两个重点科研项目――“乌头总碱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与“壳聚糖对中草药次生代谢过程的影响”,很好地锻炼了青年骨干教师,为建设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培养青年科研人员做出了重要贡献。

加强校企合作,也是生物化工学科建立伊始就确立的产业化传统。多年来,林强教授带领研究所先后与河北九派药业公司、河北天下康药业有限公司、武警总医院、天势生物波研究所等企业密切合作开展多种新药及工艺研究。研究所与河北九派药业公司合作开发了钆喷酸葡胺新制剂项目的研究;与河北天下康药业有限公司合作,改进附桂骨痛片的生产工艺,开展了绿原酸提取纯化及中药材指纹图谱标准化的研究;与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天势生物波研究所等研究单位合作,开展新型治疗糖尿病、新型抗癌天然药物研究等。

林强教授领导下的生物化工学科,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发明专利。目前,除壳寡糖及绿色水处理剂制备工艺外,已经获得的授权发明专利还有:外科用液体敷料、峰胶微囊的制备方法、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微囊化的制备方法、低甲醛释放量脲醛树脂制备方法,另有盐酸酚苄明-乙基纤维素缓释微囊制备方法、超氧化物歧化酶微胶囊制备方法等发明专利处于公告期。

多年来,林强教授还完成了“nipa/SpapS共聚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多孔性热敏水凝胶p(nipa-co-Sma)的合成及性质”,“玉米须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Sp825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苦参碱研究”、“熊果苷脂质体制备研究”、“无机陶瓷微滤膜处理虫草菌丝体粗多糖溶液研究”等科研项目,这些成果多是与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相关。

林强教授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视不仅体现在研究过程中,更体现在对学生的培养中,期望在更广远的层次上贯彻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科研理念,可谓用心良苦。

体制创新:立体式教学

多年来,林强教授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还多次获得“三育人”先进教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理念。根据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在理论教学中,他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他制定了一套中药制药工艺实训教学方案,并编写了部分实训教材及教学大纲,开创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立体式教学。

这一教学模式的建立,既是林强教授自身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科研理念的体现,也与北京联合大学的办学宗旨――“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创办应用型大学”相一致。作为立体式教学支撑的,是联大的两大教学改革亮点工程――“百草园”与生物化工实践教学中心。

林强教授认为,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就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加大各种实践课程的比例。他积极倡导建立了与教学相结合的中药“百草园”,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中药材实物照片和标本,为学生提供了野外中药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如今,“百草园”已成为融校园绿化、教学、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地,成为著名的联大一景。

“百草园”是制药工程专业的校内实习基地,同时,林强教授还联系建立了五个校外野外实习基地一天津蓟县九山顶、北京雾灵山、河北安国中药材种植场,安国长安药行、安国中药材Gmp提取车间。实习基地的建立融教学,科研、交流、实验、实训于一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教学互动网络数据库,尤其是其中的实践教学图片库,使制药工程专业的教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百草园”是制药工程专业的校内实习基地,同时,林强教授还联系建立了五个校外野外实习基地――天津蓟县九山顶、北京雾灵山、河北安国中药材种植场、安国长安药行、安国中药材Gmp提取车间。实习基地的建立融教学、科研、交流、实验、实训于一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教学互动网络数据库,尤其是其中的实践教学图片库,使制药工程专业的教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生物化工实践教学中心是联大生物化工学院的另亮点。近年来,先后建成制药工程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化学与分析实验室和中试实训基地。其中,实训基地包括精细化工柔性系统、制药工艺系统、药物提取系统、仿真中心等,能部分满足首都八个行业――生化、制药、石油、化工、冶金、轻工、日化、食品――的培训要求。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Gmp固体制剂车间与“百草园”齐名,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训、实验条件,同时还吸引了北京化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到该车间进行实习,在北京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可以说,林强教授开创的立体式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完成了三个教学走向――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科走向综合、从校内走向校外,突出了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超前适应能力,已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独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这一模式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很好的示范作用。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篇3

1965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台湾大学设立“化学研究中心”(后更名为“化学研究推动中心”),开启了岛内有组织地从事化学研究、培育化学人才的初始阶段。当时化学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是协助岛内各高校设立化学系和化学研究所、培训教师和研究人员、扩充教学和研究设备、举办各种研讨会、吸引海外专家回台湾讲学、补助研究人员出席国际会议等。

到1985年,台湾几乎所有理科类大专院校都成立了化学系,共有13所公私立大学设立了化学研究所,拥有副教授以上化学教学和研究人员300多人,每年约培养50余名化学博士。

1985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鉴于岛内资源及研究人力有限,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庞大先进科技的压力,以及岛内发展化学工业对科技的迫切需要,认为若要持续且有效地促进全台湾化学研究活动的快速发展,不论在横向或纵向方面,都要建立积极交流及合作联系,以免导致研究力量的分散及仪器设备的重复投资,希望集结岛内有限化学资源,以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化学研究。

为此,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召开多次座谈会和协调会,讨论基础化学的研究方向,并调查岛内各学术机构的研究现况、人力及设备,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制定出纲领性化学学科规划,选择三项重点研究方向:新合成方法的开发及其在合成化学上的应用;激光在光谱及化学反应研究上的应用;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分析仪器设计与自动化的研究。然后,主动邀请岛内相关化学研究人员,组成各重点推动小组,拟定出更具体的整合性研究计划,分别为:有机合成-环化反应整合研究,微量分析方法的发展整合研究,激光光谱学及激光化学整合研究,利用资助的“杠杆”加以引导。

两年后,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又根据实际计划执行情况及效果,决定以区域性整合计划为主,并配合主持人意愿,制定出新的“几何特异之多环非天然的合成探讨”、“非对称性环化反应”、“海水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激光光谱与光化学”、“气态金属实验室”及“大气化学实验”等整合性研究计划。结果证明,其成效非常好,无论在研究成果的质与量方面皆有大幅度的进展。

到上世纪90年代,台湾已建立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化学,其研究领域也由最早的理论化学逐渐扩充至天然物化学、合成化学、有机金属化学、无机构造化学、激光化学、微量分析化学、分子模拟及计算化学、清洁工业化学、材料化学、医药化学等新兴学科。台湾科技主管部门1995年修订后的化学学科规划,其重点研究方向增加为:分子模拟与计算化学;超微量分析方法发展;新材料合成与特性研究;生物医药化学的研究;合成化学;激光化学与同步辐射光源的应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学科的出现更是层出不穷。台湾科技主管部门2005年再次修订化学学科规划,其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先进分析方法与理论化学,含新理论模型建立、新测量方法、纳米物质性质测量、分子结构与活性解析、复杂系统的模拟;先进材料化学,含光电材料、纳米材料、功能性材料、生物材料、表面及自组装材料;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含环境污染监测、新环保制程开发(环保化学)、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生物及医药化学,含新型药物设计、分子设计化学、合成生物物质、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醣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系统的探测(分子辨识)等。

重要化学研究机构

目前,尽管台湾100多所高校中大都设有化学系或化学研究所,但真正能够申请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研究计划,开展化学研究的仍属少数。从每年的数量看,依序为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台湾科技大学、成功大学、政治大学、阳明大学、“中央”大学、中兴大学、中山大学、中正大学、台北大学、海洋大学、台北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宜兰大学、嘉义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虎尾科技大学、勤益科技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

台湾中研院化学研究所的在台“复建”,有赖于另一位来自大陆的科学家魏岩寿。他是中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和应用化学家,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化学工程科,主修化学和微生物学,期间进行了真菌学的研究,回国后就职于国立卫生实验所任研究员,30年代担任中央大农业化学系主任,是中国首位从发酵器械中分离出第一批工业微生物菌种的科学家,也是首位在Science杂志上的中国微生物学家。此后,他致力于用近代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工艺,曾兼任中国酒精厂总工程师,试验用甘薯生产酒精,通过筛选酵母品种,采用良种纯种酵母发酵,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生产研究的先驱。40年代,魏岩寿担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酒精工业总工程师,主持在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创建内江、泸州、昆明酒精厂,保障了抗战时期稀缺的能源供应。

抗战胜利后,魏岩寿奉命赴台接管台北帝国大学,并出任台湾大学工学院院长兼化学工程系主任,同时还在台大农业化学系授课,主讲微生物学,期间曾开展紫色花蜜腺酵母菌的研究,通过在紫外线下观察微生物,成功地鉴定了从植物蜜腺中分离的用肉眼难以区分的红酵母。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他还用较多时间研究过藻类单细胞蛋白,包括绿藻的生长、代谢和培养方法的研究。此外,他还研究过柠檬酸、谷氨酸等的发酵生产和海水中的非硫细菌。1957年,魏岩寿应胡适邀请,担任新成立的中研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他主要采用自己在台大教学期间培养的一批助手和学生为班底,包括陈朝栋、林渭川、彭旭明、周大纾等人,初期研究方向以微生物学家和应用化学为主,以后工作领域逐步扩充,在纯化学及应用化学的范畴里奠立起有机、食品、电化学及海洋化学研究的基础。

这一时期,魏岩寿主要开展霉菌和细菌的淀粉酶之联合作用研究,揭示了中国白酒酿造中用粮食制成的酒曲是结合采用了霉菌和细菌的淀粉酶,可以协同地完成淀粉的液化和糖化过程。这一成果不仅从酶学水平总结和提高了传统东方酿造工艺中的复式发酵过程,而且后来被成功地应用于印染工业的退浆工艺中去。

从1959年开始,他主持编纂《应用微生物图谱》,这部著作在中研院化学研究所年报中分15次连续刊登了11年,从中反映出他对各类微生物认识和驾驭的高深造诣,成为工业微生物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

魏岩寿是迄今为止研究腐乳最系统和深入的科学家。从上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他就对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腐乳进行深入研究,一直延续到60年代后期,他在1968年完成的腐乳研究的《技术总结报告》,从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在当时具有最高水平,直到今天也是有关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些成就和在他临终那年出版的《高粱酒》一书,表明他对于中国传统发酵技术所具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着他重视总结提高中华民族的优秀科学遗产,并从中吸取其精华加以发扬光大的责任感。

魏岩寿担任台湾中研院化学研究所所长直到去世的前一年(1972年),除在化学领域从事多方面研究,如进行一些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建立了放射性元素钍的微量分析方法、研究从海水中提取铀和制备感光乳剂等外,还为筹划和建设该所付出了许多精力,为台湾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化学人才。他的学生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建立了“魏岩寿教授基金会”,每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州立罗特盖尔斯大学定期组织学术活动迄今。

目前,台湾中研院化学研究所仍是岛内化学界的核心,其科研实力也最雄厚,拥有几十种先进的大型试验设备和仪器,如3Kw级X光发生器、低能量表面功函数测量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全自动生物感测系统、CCD单晶X光绕射仪、低温操作系统、光化学电流电位分析仪、高压式扫描式热分析仪、动态光散射光谱仪、元素分析仪、电子顺磁共振光谱仪、荧光半衰期测量系统、傅利叶红外线显微分光仪、气相层析质谱仪、高效能液相层析仪、高解析磁场式质谱仪、液相层析质谱分析系统、液相层析电洒游离法质谱仪、基质辅助激光脱附游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停流反应分析仪、原子力扫描显微镜、非线性光学光谱仪、核磁共振频谱仪、粉末X光绕射仪、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超导量子干涉磁量仪、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穿透式电子显微镜、高效能紫外光荧光分析仪、光电子能谱仪及欧杰电子能谱仪等。

该所现任代所长为陶雨台,所内有28位研究人员,包括特聘研究员2人、特聘讲座1人、研究员12人、副研究员8人、助理研究员4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化学、催化反应、化学生物学及合成方法,每年发表SCi论文100篇以上。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国家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为国家培养大量专业人才,为科学与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尽管在研究生培养数量上增长明显,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却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在某些领域仍存在着质量下降的问题,值得人们重视与思考。

一、西方国家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呈多样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所有大学都在考虑采用跨学科学习计划,如英、法等国在研究生课程中也开设了交叉学科的研究课程。对他们而言,交叉学科研究是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科间知识的整合与交叉是当代医学科学的进步体现。虽然各国家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模式各异,但研究生作为创新型人才的主要资源,其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各国家高校的重视,教育界的学者也纷纷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二、严把生源质量关,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为尽快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我们结合自身特点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有力措施。首先,严格把好生源入口,提高生源质量。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有教学科研工作经验的人才并加以重点培养。其次,为拓宽专业知识面,及时增设跨学科新兴交叉课程,使研究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知识,也加深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三、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创新实践型教学模式

在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梳理基础上,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生物医药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生物医学与计算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融合交叉,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并具有较高科技开发能力。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高素质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各方面素质能力要求既相互统一,又各有所长。(1)生物信息学方向:了解生物医学大数据发展方向,掌握高通量分子生物技术原理和数据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重大疾病机制分析、疾病风险标志物识别等生物信息学应用能力并胜任生物医学研究和产业开发工作。(2)生物医学软件工程方向:了解生物医学软件工程社会需求和产业进展,具备独立或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生物医学软件和应用平台开发的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胜任新型生物医药软件和平台研究、开发工作。(3)药物基因组信息学方向:了解大数据时代的新型药物开发和药物应用规律,重点增强网络药理学分析、药物靶标识别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能,胜任计算机辅助新药开发、药物作用机制的工程分析等工作。(四)生物医学仪器开发方向:了解现代生物医学仪器产业发展,掌握电子学、生物医学和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知识,胜任面向生物医药仪器设备开发、维护,及新型健康工程产业工作。

四、提升导师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培养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的有力保障,“有好的导师人才,才有好的教育”,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制定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划,不断优化研究生实践创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完善导师遴选制度改善导师队伍的结构,建立和完善导师培训制度;进一步提升导师自身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努力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知识完备、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

导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始终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为抓手,通过高峰论坛、学术交流和国外学者来校访谈讲座等形式,进一步为导师创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使导师能够吸取各种学术营养,博采众长,不断更新知识,拓宽专业领域,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制定适合本专业特点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训计划,调整和完善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当前形势下,开展生物信息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多管齐下,在持续推进研究生基础知识能力提升的情况下,着重解决与高新技术衔接能力培养方面的关键问题。

1.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衔接性调研,推进研究生教育各环节中的创新技能和产业技术的引入。选择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单位作为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合作单位和产业实践基地,以此将企业资源引入到校园环境之中,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积极深入企业、科技研发一线,了解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知识、技能的需求,将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纳入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推进研究生导师与社会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或课题申报,提升转化潜力,推进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与专业教育的全面融合。

3.根据生物医药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制定培养方案。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基本知识模块组成,重视基础、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基础上,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与高新技术产业紧密衔接的综合素质能力。

4.拓展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对综合性、交叉性以及新兴学科知识的选择范围,前沿性内容为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拓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思维能力,强化实践能力为目标,突出实践性、应用性,使其具有先进的医学理念、严谨的科研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模式,应根据“创新经验的传授创新技能的训练创新实践的开展”的理念与思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和知难而进能力、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科研作风,坚忍不拔的学术精神,适应新形式发展与需求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我们对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探讨与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效用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方案,为生物信息学专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学校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俊端.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 

[2]甄良康,君英爽.建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 

[3]秦发兰.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12.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药理学;基本药物制度;研究方向【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069-01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启动了全国医改工作,医改3年以来全国的医疗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老百姓的就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特别是在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让广大农村居民真正实现了看得起病的愿望。作为医改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中广泛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深化对药理学研究方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

1认真研究政策背景,及时转变药理学研究方向

早在2009年卫生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就指出,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同时还强制规定,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种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2012年5月全国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更是明确提出,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是2012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这些政策、要求的落实,意味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药物将成为我国基层医疗服务用药的主体,对基本药物的药理学研究非常有必要、非常有意义。

药理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药理学的研究离不开临床药物的使用。药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也是了解药物的效果、发生作用的机理及进一步发挥药物疗效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对药理学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基本药物在我国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将给药理学研究带来一个全新的领域。结合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开展有针对性、实践性的药理学研究必然是今后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加大精细化研究力度,多出精品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公开的,每3年调整一次。这意味着在基本药物的研究、使用上,大家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公开、公平的环境。在这样的研究环境中开展基本药物药理学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精细化研究,确保研究成果的精品率。一方面是可以开展改善药物质量的研究,深入分析药物生产环节或者储存运输环节可能对药物质量造成的影响。基本药物尽管大多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应用于临床,但是早年的生产技术、精细化程度与现代药物生产工艺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应当研究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对基本药物质量的提升或降低作用。当年的储存、运输条件与现在相比也变化非常大,同样可能对药物质量带来一些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开展药物成份的研究。包括研究在现代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条件下,微量化的药物成份变化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多种类基本药物配合使用的组合效果和配伍模型。只有精品化的基本药物研究,才能带来基本药物应用的大发展,才能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更多的技术储备。

3注重深入研究和应用

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推进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必然会改变我国普通群众的用药习惯,这是发达国家已经经历的过程。例如,澳大利亚65岁以上老人中每天使用4种或4种以上药物的占到70%,居住在养老护理机构的65岁以上老人每天使用的药物达6至7种。随着我国民众对于健康水平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对基本药物的使用会日益频繁。所以,我们将研究方向从不断开发新药之中部分解脱出来,关注基本药物的研究十分重要。有文献资料表明,我国老年人同时服用5种以上药物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8.6%,服用6种以上药物时,这个比例将高达81.4%。基本药物制度解决了广大农村看病贵的问题,随之而来的用药隐患应当及时研究预防。因此,加大对基本药物药理学的研究,及时修正、补充用药规律,减少药品混合使用带来的危害,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4重视研究积累,坚持厚积薄发

自20世纪90年代循证医学概念席卷全球后,经验医学有逐渐被循证医学取代的趋势,循证医学改变了传统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强调“最佳证据+医生研判+患者意志”的综合决策方式。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药学和药理学自然也受到了循证医学的影响。应该承认这是一种进步,极大的减少了药理学研究中的盲目性,增加了科学性和可靠性。

但是,作为一门严肃的学科,研究经验的积累对药理学的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基本药物制度日渐普及的当今,重视药理学基础研究,重视常见药物应用研究都显得尤其重要。每一种被国家列入目录的基本药物都是老一辈医学家的研究成果,是我们继续研究的基石。对年轻的药理学研究人员来说,要学习老一代研究人员的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年长的研究人员来说,要将自己的思想、技能、成果、毕生事业传承下去。

5研究与应用结合,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近年来,药理学的分支-临床药理学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临床药理学脱胎于药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药物发生作用的最后综合阶段为研究重点,寻找药物对人体产生作用的规律。它最大的特点是所有的研究都是结合病人的病症变化来进行,是一门实践科学。临床药理学可以有效地研究同种药物在不同人群会发生怎么的作用效果,例如麻黄碱在白、黄、黑三个人种中作用力依次降低。基本药物制度给临床药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重点,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规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和药物应用情况监测评估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的重要依据。所以,临床药理学研究,不仅是利用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内的药物种类,通过不同的组合配伍,适应不同人群的身体特点,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的需要,也是国家主导的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的需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卫生部等9部门《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土壤科学;特点;研究进展;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S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1-0210-01

土壤学者认为:土壤是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的陆地疏松表层,它最根本的特性是具有肥力。土壤是一种自然实体,它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5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且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其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征。土壤主要是由4种物质组成,分别为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1]。

土壤学是农学的基础学科,也是资源环境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林生产所必需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和动物居住的环境因子,在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时有重要的作用。

1土壤学的特点

21世纪土壤学的发展将具有以下5个特点:一是研究领域在广度方面将进一步地获得发展。土壤研究的综合性及学科交叉性将更为明显。在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土壤质量和肥力、土壤与环境、生态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研究领域不断获得深层次的发展,不断地对学科的分支进行拓展。在土壤的属性及过程的研究过程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进行探究,在更深的层次上发展土壤科学,以取得更大的进展。三是土壤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和信息化将日益发展。不仅在土壤属性的研究上,土壤分类及土壤过程的研究中都将不断地趋向定量化和信息化。四是土壤研究将日趋国际化。土壤的研究不仅只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而应更多地面向国际,日益增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2]。五是长期观测研究土壤的动态与定位,将是今后土壤学研究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土壤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今后要对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本质进行了解,只有长期地进行定位观测。

2土壤科学的研究进展

以往土壤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土壤化学与肥力、土壤资源遥感与信息系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其调控、土壤环境化学与污染环境修复、土壤碳循环与全球变化、土壤生态学和土壤物理学,但是现在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土壤学发展的趋势也在改变。

土壤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在不断发展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大多数是针对土壤自身的构成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涉及到土壤的成土因素。现在的土壤学发展向着更深刻、更系统、更综合的方向发展,土壤学的研究内容更加侧重于土壤圈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功能以及土壤对人类与环境影响的发展方向并不断深化[3]。

目前,由于世界人口的逐渐增长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土壤学更加注重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土壤生产力的提高,减少由于人口的增长与日益减少的耕地之间的矛盾[4]。

在土壤学的研究内容上,除了继续深入进行一些基础研究外,更加侧重于对土壤中生物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以及重金属、化学制品(农药及化肥)和各种有机废弃物对土壤、作物、森林以至人类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中[5]。

在土壤学的研究手段上,一些大型的分析仪器和电子计算机得到了应用,进一步地提高土壤分析的精密度、分辨力及分析速度,为土壤学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此外,还建立了土壤数据库及土壤信息系统,为数据的处理及某些模拟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

3发展方向

土壤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发展的方向、趋势都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壤科学事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和农业部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土壤和农业化学的有关专业[6]。在一些土壤的研究与改良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肥力概念等提出了新的见解。

土壤是植物生长与农业生产的基础,是食物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是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全球土壤变化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农村、城镇经济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土壤。

土壤学在现代的发展仍然有其基本原则,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却更加复杂和多样。土壤学以后的发展趋势要紧跟社会发展、进步所面临的复杂的问题,如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新问题。毋庸置疑,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不能只靠土壤学,需要综合利用土壤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全球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能源矛盾和粮食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土壤科学必须符合国家战略的发展需求,并且要努力发挥其作用。根据土壤学本身发展的规律,土壤学已经具备向着新时期的现代土壤学发展的时机和条件,未来的土壤学将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土壤学研究的主要战略方向包括:土壤固碳、土肥水界面物质能量过程与交换、土壤组分互作与肥力维持、可变土壤特性及变化,土壤资源演变与评价、持续利用机制与模式、质量基础调查、防治以及退化过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土壤的分类标准、土壤发展的新趋势,土壤的污染与土壤健康质量、污染物转化生物有效性与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修复机理与技术、面源污染机制与控制,土壤的外观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土壤的发生过程与全球区域的变化、土壤的侵蚀、破坏以及其防护治理方法,土壤生物的研究与发展体系、基因资源多样性及其功能、养分平衡与施肥及其高效利用分子基础、水和元素循环耦合、土、植、肥互作及协调机制[7]。

土壤学的发展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而且要更加注重土壤学自身的特点。土壤学的发展要与生态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紧密相连,尤其在解决问题时,要以土壤的本质和特点为出发点,解释说明与土壤有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也必须建立在土壤学的基础上。因为在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的同时,其他科学也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土壤学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土壤科学自身的特性,更要注重联系其他学科的发展,不能让土壤学孤立发展,土壤科学和其他相关的发展应该相辅相成,共同进步,让土壤科学发展成为更重要的学科。

4参考文献

[1]罗汝英.土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

[2]赵其国.21世纪土壤科学的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5):704-709.

[3]张甘霖,龚子同.世纪之交土壤学研究的挑战和契机――从第16届世界土壤学大会看土壤学的未来[J].土壤与环境,1999,8(2):130-136.

[4]赵其国,万红友.中国土壤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环境,2004,13(1):1-5.

[5]赵其国.发展与创新现代土壤科学[J].土壤学报,2003,40(3):321-327.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篇7

观察近20年来心理学的发展,当可发现,国内与西方心理学在取向上呈现明显差异。国内心理学界一如往昔奉西方心理学为圭臬,且两岸三地均呈蓬勃发展趋势;各大学相继增设心理学系所,各相关院系不断加开心理学课程。这显示现社会对心理学的需要增加,心理学的知识广受重视。然在西方心理学界却呈现另种不同景象,非但历来因理论纷歧而阻滞心理学发展的问题再度扩大,甚至对多年来原已形成的“心理学是科学”的共识也遭到质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克(Koch,1985)曾指出,心理学自一百多年前脱离哲学以来,一直未能成为独立科学,且因受其本身条件限制,心理学将来也永远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科学[1]。科克认为,现有的心理学知识,在性质上只不过是些堆积的资料,其中绝大多数并非科学研究结果。除科克外复有多人相继对心理学提出类似抨击(Robinson,1985;Henley,1989;Robinsetal.,1998;Glassman,2000),因而引起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对以往心理科学取向的检讨与反省[2][3][4][5]。本文之撰写,拟从历史的观点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困境,并管见未来可能的出路,用以就教於学界先进。

1 从范式更替看心理学欠缺科学条件

现代心理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源於古代哲学,惟就二者脱离哲学后之发展历程看,显然有两点不同之处:其一是自然科学发展在前,心理科学发展在后,前者始自文艺复兴后的17世纪,后者则迟至自然科学发展后两百多年的19世纪末方始出现,而且心理科学自始即在理论与方法上以自然科学马首是瞻。其二是自然科学脱离哲学后即与哲学断绝了亲子关系,对自然界物性变化的解释,不再采以往神明决定一切的看法,而改采人能研究自然并利用自然的观念。心理学脱离哲学之后,在思想上与传统哲学间的脐带一直无法切断,对世间人性变化的解释,始终围绕着古代哲学留传下来的一些老问题打转。以下试就此一特点作简要说明。

1.1 历来对人性问题解释的争议循环不息

自古代希腊哲学开始,哲学家即从不同观点对人性问题提出各执一词的不同解释,其中最主要者有四大争议:(1)心身关系问题,所争者为心与身究属单一实体抑或分属两个实体,如属单一实体,则实体之运作究竟由何者主控;如属两个实体,二者间又存在何种关系;由此问题演变成持续至今的唯心论与唯物论之争。(2)天性与教养问题,所争者为人性特质决定於生前抑或生后;由此问题演变成迄无定论的遗传与环境孰重之争。(3)知识来源问题,所争者为人类的知识得自天赋观念抑或得自后天经验;由此问题演变成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反复循环争议不休。(4)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自由意志原为18世纪浪漫主义哲学思想,与决定论相对立,所争者为人的行为究系出於自主抑或决定於外力;由此演变成自然科学研究物性所依循的因果法则能否用於研究人性的争议问题,一直持续到现在。就是由於自古以来对人性问题之争议不曾休止,所以解释人性的心理学理论始终纷歧,哲学心理学时代如此,科学心理学时代亦复如此。

1.2 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研究依然理论纷歧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於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设置心理学实验室,公认是科学心理学的肇始,因而使冯特获得“科学心理学之父”的荣衔。然从其后心理学思想的演变看,冯特留下的思想并未获得心理学界普遍支持。其原因是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在取向上乃是企图采化学分析方式研究意识结构,以期寻求争议已久的心身关系问题的答案;无如研究开始不久即再度陷入理论争议之中。以冯特结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第一个学派,不久即受到不同理念的其他学派攻击,而导致20世纪初期学派对立的局面。从历史源流看,各学派所持的理念均源於前述四大争议:结构主义旨在探讨心身关系问题中身体方面以生理为基础的感觉历程;功能主义旨在探讨天性与教养问题中个体适应环境的功能;完形心理学旨在从理性主义的观点探讨知识的来源,并从整体论观点探讨心身关系问题;行为主义旨在探讨天性与教养问题中后天环境的影响及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中的外在决定因素;而精神分析则旨在探讨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中内在决定因素。

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虽然五大学派对立的局面逐渐消失,但心理学理论纷歧的现象仍然持续。所不同者只是由原来的彼此敌对转变为和平共存而已。现在心理学的不同理论,一般称之为不同取向,意谓各家分别遵循各自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心理现象。在诸多不同取向中之最主要者有:(1)行为论取向,继承早期行为主义研究外显行为之外,也接纳其他学派思想而兼顾内在活动,进而演变成新行为主义;(2)精神分析取向,原则上继承弗洛伊德思想,进而配合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修正为新精神分析;(3)人本论取向,代表早期浪漫主义思想的复苏,强调自由意志及人性整体为其中心主张;(4)认知论取向,远承理性主义思想,近受完形心理学影响,强调研究人必先了解人如何认知世界为其中心思想;(5)心理生物学取向,以生物学与生理学的观点研究人的行为,除探讨个体行为的遗传因素之外,并企图从决定论与还原论的观点探讨行为的基本原因。

1.3 科学心理学发展历程不合於常规科学

现代心理学在名称上虽已定名为科学心理学或心理科学,但其始终理论纷歧的特殊现象,在整个科学领域内是罕见的。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1962),在其所著《科学革命之结构》一书中指出[6],科学的发展乃是由於周期性科学思想的演变;而科学思想演变的动力,除科学方法之进步外,主要是由於人类世界观的改变。科学思想发展到某种程度时,就会形成一种众所共识的世界观,进而对科学上研究的主题、目的、方法等亦采取相似的取向。库恩称此种科学思想的共识为范式。范式形成后对同领域的科学家具有规范作用;大家均遵从范式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并建构理论。根据库恩的说法,范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的演进与人类世界观的改变而生更易。公元二世纪托勒密首创地心说,迄至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代表人类世界观的一次革命性改变;17世纪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论,其范式效用长达两百多年;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牛顿的理论,成为新范式,代表人类世界观的再次革命性改变。库恩称此种范式随时代演变而更替的科学为常规科学。如以库恩的标准来检视心理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显然是不合於常规科学的。因此库恩认为现代心理学尚不能称为科学,只能称为“前科学”或“前范式科学”。至於心理学的未来能否成为合於范式的科学,端视其以后发展与研究取向而定。

2 心理学研究采自然科学取向的难题

尽管现代心理学理论始终纷歧,但在心理学界却存有一项共识:心理学之成为科学乃是因心理学的研究采用了科学方法。诚然,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研究,自始即采自然科学研究物性的取向。自然科学的研究,在基本上采观察、测量、控制、实验等方法研究物性变化是成功的,但同样方法用於人性研究时,由於人性异於物性,致使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很难达到目的。试以下列四点分述其原因。

2.1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配合的困难

研究方法是手段,手段之使用旨在达成研究目的。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上同於自然科学,都是企图藉研究方法达到五项目的:(1)描述,对所要研究问题的表相予以翔实陈述或记录,做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2)解释,根据研究资料分析发现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藉以解释问题表相背后的真相;(3)预测,根据对问题原因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的了解,预测将来在同类情境下问题重复发生的可能性;(4)控制,根据描述、解释与预测所掌握到的问题性质,对造成问题的因素加以控制,使同类问题不再发生;(5)应用,将研究结果或研究方法扩大应用於其他方面,或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达到各项目的,科学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是观察法与实验法。从方法与目的看,三百多年来自然科学的成就是巨大的;在很多方面业已达到上述五项目的,只有少数问题(如癌症、台风、地震等)尚在继续研究之中。心理学自许为科学,对人性研究也采与自然科学类似目的写方法。只因研究对象的不同,心理学的研究除了观察实验之外,另外设计了调查、测验、个案研究及访谈等多种方法。惟从研究目的看,除了对行为的外显表相描述之外,对行为原因的解释、预测、控制及应用等,几乎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何以心理学的研究无法如自然科学般根据问题表相即可探求表相背后的真相?这正是心理学研究无法克服的难题。下文将对构成此等难题的原因试作分析。

2.2 以人为研究对象不易克服的难题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而其研究的首要困难恰是在於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相与表相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会因研究者的不同而有所变质。在心理学以人为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境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者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以素来公认最严谨的实验法为例,心理实验室不同於物理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是一个纯属人支配物的物质环境,心理实验室则是一个主试与受试交互影响的社会情境。在此情境中表面上是主试操纵自变项(刺激),观察依变项(受试反应),从而分析两个变项之间的因果关系。事实上,受试的反应未必直接由刺激所引起,而多半是以刺激为线索针对主试所做的主观反应。此即心理实验时对自变项与依变项之间的中介变项无法控制的难题。受试多半了解主试的假设,他们会针对假设,凭个人主观表达其反应。美国心理学家奥恩称此种现象为需要特征(demandcharacteristics)(orne,1962);意谓受试针对主试的假设,表现出他自以为合於需要的行为特征[7]。在实验情境中,受试因主试的影响所表现的需要特征将会有正负两面;如属正面,就可能造成自验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如属负面,就可能出现霍桑效应(Howthorneeffect)。无论是正面或负面反应,总是会影响实验的效度,而达不到实验研究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韦伯与库克研究发现(weber&Cook,1972),在实验情境中受试所表现的需要特征,在心态上分四种类型:[8](1)冷漠型,对主试的假设漠不关心,其反应只是无所谓的表现;(2)合作型,认同主试的假设,尽量做出符合主试要求的反应;(3)反对型,否定主试的假设,故意做出与假设相反的反应;(4)防御型,怀疑实验目的,刻意掩饰自己的本意做出不实的反应。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虽仿照自然科学方法,但由於人研究人所形成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相以了解内在经验的目的。

2.3 样本代表性不足难以作普遍推论

自然科学研究结果之所以具有高的效度与信度,除了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达到根据问题表相了解表相背后之真相的目的之外,更可根据少数样本物性特征为代表,对同类物性特征予以普遍推论。观察少数几双蝙蝠生活状态后,即可据以普遍推论所有蝙蝠都是昼伏夜行,白昼倒挂在暗处每日睡眠长达20小时之久。反观人类的行为,不但有个别差异,而且有团体差异。心理学家虽然也企图根据样本研究结果普遍推论,但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一向受到质疑。由于近年来心理学文化差异意识抬头,心理学家们对以往全盘接受美国心理学知识的作法有所反省。根据特德希等人对1969~1979十年间的调查研究报告分析发现(tedeshietal.,1985),每年的社会调查研究中,至少有70%的受试是美国大学部的学生[9]。单凭调查美国大学生的反应,既不能用以推论解释一般美国人的社会行为,更无法用以推论解释其他国家人的社会行为。格雷厄姆(Grahm,1992)曾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1992年以前10年间美国心理学会所发行6种重要期刊中1500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发现,前五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6%,后五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8%[10]。只根据对白人研究的结果,自不能推论解释其他有色人种的心理特质。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如是,心理学的书籍也是如此。史密斯与邦德(Smith&Bond,1993)曾分析20世纪90年代在英美两国出版广为流行的两本社会心理学专书发现,在英国出版的专书内容中取自美国研究占68%,在美国出版的专书内容中取自美国的研究占94%[11]。难怪有人戏称,现今全世界的心理学知识不但已经美国化,而且全都变成了美国白人大学生心理学。在此情形下,美国以外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心理学者,在他们的社会里推广心理学知识时,岂不像热带农业学家向寒带地区农民推介水稻种植知识一般,同样缺乏意义。

2.4 决定论与还原论科学公设的限制

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向与理论建构,原则上是基于决定论与还原论两项公设。决定论确认自然界的物性循因果法则变化,只要了解其变化原因,即可达到对物性变化解释、预测与控制的目的。还原论确认自然界任何复杂现象,均可化约使之还原为最基本元素。根据基本元素的性质,即可解释复杂现象背后的真相。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如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等,都是循此二公设进行物性研究,而且证明是成功的。然而此二项公设用之于心理学研究人性时,却受到极大的限制。先就决定论而言,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何者是支配行为的原因,自古以来就是人性特质的争议之一。在现代心理学诸多理论中,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都采决定论取向,但两者观点不尽相同。精神分析强调内在潜意识是决定行为的原因,是为精神决定论;行为主义强调外在环境因素是决定行为的原因,是为物质决定论。反对决定论最力的是人本心理学思想。人本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并非决定于外在环境或内在不自觉知的潜意识,而是根据个体本人所秉持的理由,出于其自由意志所做的主观选择。如果只凭科学研究应重客观单一标准言,人本论的主张也许不够科学,但如从实际生活经验与人性特质复杂性的角度看,则很难否定人本论的观点。否则对财帛当前有人“见财起意”而有人“路不拾遗”的人性个别差异现象,就无法解释。

再就还原论而言,早期结构主义的意识元素分析的构想,与后来行为主义主张的S-R心理学,在性质上均属还原论取向。反对还原论最力的是完形心理学与人本心理学,前者主张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合,认为整体分解为部分之后即失却原来整体的意义;人本心理学反对元素论,主张要了解人性就必须研究完整的个人,不能采分析方法或仅只研究人的片段行为。现代心理学中主张还原论者多系采心理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家。他们主张将复杂的行为还原到生理基础上,企图从大脑的神经功能去寻求行为的根本原因,此即新近特别受到重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取向。有人乐观地认为(如wilson,1998),认知神经科学发展下去,将来可能使心理学一向理论纷歧的现象消失,而成为真正理论统合的科学心理学[12]。但也有人持相反看法(如Glassman,2000),认为如以神经生理做为解释复杂行为的唯一因素,势必陷入行为主义以偏概全的覆辙[5]。甚至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认知神经科学所采还原论取向,非但无助于科学心理学家理论的统合,且极可能因研究取向过于窄化而伤害其自身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罗宾斯等人(Robinsetal.,1998),曾分析美国出版的四大心理学期刊内引用现代心理学四大理论取向(人本论取向除外)研究论文的次数,据以观察自1967至1995年之间各思想流派的兴衰趋势[4]。结果发现,在此28年期间,行为论取向研究论文被引用次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精神分析取向研究论文被引用次数一直维持不增不减的低水平,而认知论取向研究论文被引用次数则大幅成长。此等现象本在意料之中,但令研究者意外的是,以心理生物学取向为基础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论文,在心理学重要期刊中被引用的次数并未显著增加。后经进一步分析其他学术期刊发现,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论文多被引用在心理科学以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术期刊中。因此,罗宾斯等人忧心地指出,如此一现象持续下去,认知神经科学非但不能承担统合科学心理学理论的大任,甚至它本身将来很可能从科学心理学领域中分离出去,一变而成为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之所以未能受到科学心理学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其解释人的行为时过份重视客观的生理基础,而忽略了行为背后的主观心理历程。以构成认知基础的知觉经验为例,知觉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的感觉转化而成的纯心理历程。神经生理传导的外在讯息虽是客观的,但经感觉转化为知觉反应时,却是主观的。原因是知觉乃是个体对外在讯息予以选择、组织与解释的历程;选择、组织与解释三者都是主观的;既属主观,知觉反应自将是因人而异。质是之故,还原论的理念只能用于解释以生理为基础的简单行为,无法藉以了解复杂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3 舍牛顿幻想重塑科学心理学新形象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心理学自百多年前脱离哲学之后,成长发展的路途相当难辛;既未将自身与哲学之间的脐带切断,更未达到成为独立科学的愿望。造成心理学发展困境的因素虽多,而自始即缺乏独立意识可能是阻碍其发展的主因。近代物理学的伟大成就,使心理学家由羡慕、嫉妒进而以自然科学家自居,不啻将心理学的大车开进了窄胡同。心理学史学家黎黑(Leahey,1997)指出,心理学家就在此种心态下,使心理学界由物理羡妒(physicsenvy)而衍生了牛顿幻想(newtonianfantasy)[13];幻想心理学界终会有一天出现牛顿,将心理学带到与物理学同样风光的地步。其实,这是心理学界倒果为因的看法;牛顿的伟大是由于他提出的万有引力论使人类的世界观改变;心理学始终理论纷歧,自然难有牛顿出现。近年来心理学界开始对传统心理学取向检讨反省,思考如何舍弃牛顿幻想而重塑科学心理学新形象。惟反省方向尚未形成共识,以下所论是笔者对此问题思考的两点浅见。

3.1 改方法前提取向为人性前提取向

牛顿幻想表现在心理学研究上,就是科学方法前提取向,强调只有符合科学方法者才被视为心理学研究的题材;如爱情虽被视为人生大事,但科学心理学一直未曾将爱情当做研究主题之一,原因是爱情属主观感情的内在经验,不符合科学方法客观理性原则。科学方法前提取向窄化心理学研究范围的作法,导致其发展陷入困境。美国心理学家罗宾逊指出(Robinson,1985),现代心理学面临“科学”与“非科学”取向强迫选择的两难[2];选择科学取向,就必须放弃内在主观经验,选择包括内在主观经验,就必须承担心理学不是科学的缺点。在此两难困境下,就产生了现今流行的各类主题兼容与科学及非科学方法并蓄的折衷主义取向。基于此义,笔者建议今后的科学心理学宜改方法前提取向为人性前提取向,并将心理学的定义明订为“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适可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性的科学”相对,以彰显心理学的特性。至于人性一词的意涵,笔者认为宜包括四方面概念:(1)人性所指为全人,心理学研究应包括人性表现的内在与外在一切活动,心理学研究虽以外显行为为起点,但研究目的则旨在了解内在的人性;(2)人性异于天性,人性包括天性与习性,是天性与教养的融合,先天遗传的特质与后天环境中受社会文化影响而获得的一切心理特质,均应视为心理学研究的题材;(3)人性异于物性,物性循自然法则变化,只须按客观合理方向解释即可,对人性变化的解释,除同时考虑客观与主观两面之外,又须兼顾合理与合情,合理合情是人性,然合情不合理也是人性(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甚至合理不合情也是人性(如赌性难戒);(4)人性的异质性大于同质性,人性个别差异之外又有团体差异,而人性的差异除少部分由先天决定外,大部分是后天环境中受社会文化影响养成的。基于对人性的全面认识,今后的科学心理学在研究方法选择上,自应调整以往偏重客观、量化及控制实验等狭隘的科学方法取向,而改采多元取向,配合人性的多层面去选择设计适当的方法。因篇幅所限,以下仅就社会文化影响人性的观点,浅述今后国内心理学发展的取向。

3.2 改文化移植取向为本土文化取向

心理学原为西方的产物,就综合前文所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看,西方心理学本身已觉醒到以往自然科学取向的不当,而开始思考调整未来的方向。基于此一认识,国内心理学今后的发展,势不能再如过去那般采全盘西方文化移植取向,而改采本土文化取向,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研究国人的人性特质。近年来国内少数心理学家提出本土心理学的构想,因“本土”一词与“本地”易生混淆,笔者以为用“本土文化”更为适宜。理由是人性表现在行为上的特质,除少部分决定于先天因素外,大部分是在后天社会文化环境中养成的。是故,影响人的行为特质者是“本土文化”因素,而非“本地”因素。“本土”带有“本地区”意涵,居于同一地区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行为表现上未必相近,而分居不同地区但具有相同文化背景者,在行为表现上却仍有其相似之处(如各地回教徒皆不食猪肉)。因此,心理学取样研究时,不宜采同地区为标准,宜以文化同质性为标准。至于文化一词的意涵,最简单的解释是,同一社会群体的人,经久在传统与学习环境下所形成的带有独特性的思维、信念与生活模式。文化具有范围性与多样性,其范围可大可小,在全国主流文化之下,可分为很多性质不同的次文化;诸如种族、宗教、家族、社团甚至一座工厂、一所学校、一个家庭等,均可视为次文化群体。

前述本土文化取向,意在说明今后国内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大原则,在实际进行研究时,未必一定要以全国主流文化为对象,也可采群体的次文化或采群体中的个体为对象。惟对研究结果进一步解释时,就必须考虑到个体的生活经验及文化背景,否则对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无法了解。目前国内大学研究生的论文,多数未能做到这一层:无论实验研究或相关研究,都是对受试行为反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解释数据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对行为背后的人性特质做进一步探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与古德曼在多年前即研究发现(Bruner&Goodman,1947),在相等距离条件下,儿童们所绘的一元银币图形,其面积大小不同[14]。经分析儿童文化背景发现,扩大银币面积的儿童系来自贫寒家庭;这现象显示贫寒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金钱有不同的价值观。另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同样一幅“鸭头兔首”暧昧图形,生长在英语文化的人,第一眼所见多为兔首,而生长在中东闪族文化的人,第一眼所见则多为鸭头(Glassman,2000)[5]。原因是两种文化的文字结构不同,闪族文字与英文相反,是由右而左横行书写的。台湾原住民阿美族的儿童,入学后无法学习加减法进位与借位的演算,原因是在他们的文化中没有十位数以上的序数概念。由此可见,本土文化是影响行为表现的重要因素。

本土文化取向并非文化本位主义,在态度上并不排斥西方心理学思想。只是强调放弃以往全盘西化的作法,改而选择性地吸收西方心理学的精义,在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属于自己的心理学。这像农业现代化一样,西方现代农学的理论与技术均应吸收,吸收来配合国内各地气候土壤载培国人需要的农作物,如此方可达到国内农业现代化的目的。至于国内心理学家实际从事心理学研究时,笔者认为宜有两大取向:第一大取向为理论心理学本土文化取向,在此取向下宜采三种方式进行:(1)对西方现代心理学中基础性的知识与方法仍可直接采用,因其与文化因素关系较少;诸如生理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验编制及心理实验设计等方法均属之。(2)在本土文化环境中验证西方重要心理学理论,从而建构新理论,用以推论解释国内同质文化下人的行为。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例,该理论虽具权威性,但因在基础上偏于生物学取向,未考虑社会文化因素,而被批评为美中不足。中国心理学家可采用皮亚杰创用的临床法,在国内以同质性文化环境中的儿童为样本,验证皮亚杰的理论,并在研究结果分析时纳入社会文化因素。在此情形下建构的认知发展理论,才能用以推论解释同质文化环境下样本以外儿童的认知行为。(3)根据同质性文化环境内国人行为的某种特质,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建构原创性理论,从而彰显中国心理学的特色。第二大取向是应用心理学本土文化取向,在此取向下宜采两种方式进行:(1)原则上参照西方心理学在这方面所发展出来的理论与方法,经过研究了解汇集经验而发展出适用于国人的应用心理学。(2)在实际研究时宜采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在积极方面,研究并发扬国人的传统优良心理特质,从而提升人口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在消极方面,针对国内因社会急遽变迁所产生的一些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事以及人与己等关系适应的困难问题,研究解决与预防之道,藉以灭少社会问题。因篇幅所限,以下试从应用心理学领域内教育心理学今后在国内的研究取向,就多年来所历、所思、所感的一得之愚,提供同界学者先进参考指数。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发展最早的一门学科。无如在20世纪初因受行为主义根据动物实验所建构的学习理论影响,致使教育心理学有很多年在学校教学上缺乏实质的贡献。直到60年代认知心理学与人本心理学兴起后才有所改善。笔者在1996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即系兼采西方心理学思想精义及本土文化中教育需要的一种尝试。最近笔者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孟庆茂教授合作推行的四会能力教学计划,就是在应用心理学本土文化取向下所从事的一项教育改革构想。四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时能以知、情、行、意四种心理特质为基础,教会学生四类能力:(1)学会主动求知能力,能教得学生被动受教外亦能主动追求知识;(2)学会身体力行能力,能教得学生手脑并用,能知复能行;(3)学会好学乐群能力,能培养学生好学精神,并乐于参加群体活动,分享团体努力的成就;(4)学会自我发展能力,能教得学生由了解自我与认识环境从而建立自己的志愿与理想。在理论上,四会能力教学是综合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心理学思想精义所形成的本土文化取向教学改革计划。前者所根据的是孔子的“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的说法,并兼采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的观念。后者采现代西方心理学中认知主义重知、行为主义重行、人本主义重情与意的主张。综合古今中外心理学思想可知,知、行、情、意四者是人性的重要特质;了解并发扬此等人性特质,同样是古今中外教育的理想。四会能力教学即旨在以知、行、情、意为心理基础改革中小学的教学,以期突破以往教师本位教学且偏重教学结果的缺点,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且重视学习过程的新观念。因此,在理论上四会能力教学计划是既合于中华文化传统,也合于现代心理学思潮的教育计划。希望此一小型教育改革计划能引起国内心理学界批评讨论,设计出更好的方法研究改进学校教学,从而促进本土文化取向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Koch,S.thenatureandlimitsofpsychologicalknowlodey:Lessonsofcenturyqua"science".inS.Koch&D.e.Leary(eds.),acenturyofpsychologyasscience.newYork:mcGraw-Hill,1985

2 Robinson,D.n.Science,psychology,andexplanation:Synonymsorantonyms?inS.Koch&D.e.Leary(eds.),acenturyofpsychologyasscience.newYork:mcGraw-Hill,1985

3 Henley,t.B.meehlrevisited:alookatparadigmsinpsychology.theoreticalandphilosophicalpsychology,1989;9:30~36.

4 Robins,R.w.,Gosling,S.D.,&Craik,K.H.psychologicalscienceatthecrossroads.americanScientist,1998;86:310~313.

5 Glassman,w.e.approachestopsychology(3rd.ed.).Buckingham:openUniversitypress,2000

6 Kuhn,t.S.thestructureofscienticrevolutions.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62

7 Leahey,t.H.Historyofpsychology:maincurrentsinpsychologicalthought.UpperSaddleRiver,nJ:prenticHall,1997

8 weber,S.J.,&Cook,t.D.Subjecteffectsinlaboratoryresearch:anexaminationofsubjectroles,demandcharacteristicsandvalidinference.psychologicalBulletion,1972;77:273-295

9 tedeschi,J.t.,Lindshold,S.,&Rosenfeld,p.introductiontosocialpsychology.newYork:west,1985

10 Graham,S.mostofthesubjectswerewhiteandmiddleclass:trendsinpublishedrearchonafricanamericansinselectedapajournals,1970~1989.americanpsychologist,1992;47(5):627-639

11 Smith,p.B,&Bond,m.H.Socialpsychologyacrosscultures:analysisandperspectives.HemelHeman,Herts:Harvesterwheatsheal,1993

12 wilson,L.m.Consilience.newYork:alfredKnopf,1998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篇8

鉴宝:首先,祝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的成立。

向东:谢谢,严格来说不能叫成立,只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的调整和完善。在调整和充实学术研究部的领导成员后,学术研究部由著名玉器专家古方担任主任,使得学术研究部的研究力量得到极大加强,非常有利于开展收藏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将为中国收藏家协会新时期基本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做出贡献。

为了起到扩大影响以及对外公示和宣传的作用,6月28日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在京瑞大厦B座16层,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出席见证。

参与挂牌仪式的人员有: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办公室主任张辉亮、周咏梅、黄水泉等。学术研究部主任古方,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向东,副主任张崇檀、张恩玮,法律顾问张炳路,著名瓷器鉴定专家杨静荣,著名书画鉴定专家金鑫,新华网的刘雅竹主编以及收藏家代表丁钐、张丽敏、张学军、殷厚宽;京瑞大厦副总经理李小刚、经理张宇、副主任刘樱,中古陶(北京)国际艺术品有限公司孙明旭主任等社会各界人士三十多人。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中国收藏家协会张辉亮主任宣读了中国收藏家协会关于学术研究部机构设置和领导班子成员的任职文件,罗伯健会长、古方主任共同为学术研究部揭牌。

鉴宝: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向东:学术研究部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内设学术研究机构,以“团结全国广大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和收藏组织,积极开展专业学术研究,特别是收藏文化的研究,在保护、抢救、开拓民间收藏品的活动中,着重挖掘文化内涵,增强与提升全民族的收藏意识,提高收藏爱好者的收藏水平,促进民间收藏活动的健康发展”为宗旨,未来将在学术研究、信息交流、业务培训、专业展览、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咨询服务上开展一系列具体工作。

鉴宝:成立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的目的是什么?

向东:罗伯健会长在学术研究部挂牌仪式上指出:“在收藏行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下,学术研究部及时挂牌开展工作,关注行业状况,研究收藏现象,分析解决问题,为收藏行业的发展提供实践和理论引导,对收藏文化、收藏事业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罗会长的讲话为学术研究部指出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当前,全国从事收藏的人群非常庞大,已经达到千万级的数量。但是,大部分人往往只关注收藏品的表象部分,甚至有些人只关注自己藏品是否值钱。对收藏器物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等内在的元素却没有进行多少研究。

而一部分从事民间收藏品研究的人士,由于生活环境和自身经历以及研究资料等各方面的局限性,往往会出现研究方向的偏差从而得出错误的研究结果。就算经过自己刻苦钻研和认真探索,发现和总结出一些心得和体会,往往也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更不要说在专业刊物上发表。

学术研究部就是集合这些从事民间收藏品研究的人士,开展更加系统和专业的研究工作。从而在其他研究方向之外,提出新的观点和意见,并在学术研究部指定的文物鉴赏杂志《鉴宝》上刊登发表。使得研究工作不再是博物馆研究人员的专利,不再是民间收藏家的单打独斗,研究成果也不再束之高阁。

学术研究部就是为民间收藏家们提供一个研究、探索、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民间收藏爱好者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从而提高民间收藏爱好者的整体水平。

学术研究部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发现和了解民间的收藏精品。整理、登记、拍照,留存详细的资料,最后汇集成册,出版和发表。使得民间的收藏精品,也和博物馆的藏品一样成为流传有序、在册珍藏的传世之宝,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鉴宝: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未来将如何开展工作?都研究哪方面的内容?

向东:学术研究部将按艺术类别设立若干专业研究室。比如玉器研究室、书画研究室、铜器研究室、陶瓷研究室、家具研究室、漆器研究室、造像研究室、钱币研究室、丝织物研究室、竹木雕刻研究室、民间收藏文化史研究室等等。

各专业研究室的人员组成则全部来自民间的收藏家。我们将吸收民间收藏界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热心收藏事业,有较丰富或较高质量的收藏品,多年从事收藏、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研究成果的民间收藏家加入到研究队伍,针对民间的收藏品展开专项的研究工作。这样,既保证研究员人员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又保证研究工作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以及有效性。当然,这个组建专业研究室的工作是逐步开展的,只有符合条件要求的。才能建立专业的研究室,以保证后面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术研究部最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是:中国收藏文化历史的研究。目前。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做这个研究工作的人也不多。我们学术研究部将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探寻起源、了解历史、整理资料、编纂成册,把我们民间收藏文化精彩和自豪,留给我们的后世子孙。所以,我们热烈的欢迎所有的民间收藏爱好者都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争取在浩瀚的中国收藏历史中哪怕是留下一点痕迹,都是民间收藏家们的责任和荣耀。

鉴宝:学术研究部的工作和博物馆的专业研究工作有什么不同?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向东:中国收藏家协会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的社团组织,是联络和协调全国收藏活动和收藏爱好者的专门机构。因此,学术研究部在密切联系业界专家和民间藏家上独具优势,从而在推动学术活动的开展和促进民间收藏家与专业研究人之间的交流方面将是重点。

为此,学术研究部专门设立学术顾问组,邀请部级的学术专家对我们的研究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加强业界专家和民间藏家的密切联系,为具体的研究工作提供事实依据和指导方向。我们会定期邀请学术专家与研究部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协作,或者直接请专家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共同进行研究工作。

博物馆的专业研究人员,主要是的研究目标是馆藏品,考古系统的研究对象则是出土文物。两方面对民间藏品和民间收藏文化,特别是民间的收藏行为涉及不多。学术研究部的研究方向和对象则以民间藏品为主要目标,这对专业研究工作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将使中国的收藏文化和收藏品理论研究更加丰富和全面。

鉴宝: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目前都开展了什么活动?

向东:我们已经陆续开展各种参观、学习和探讨、研究活动,比如:我们组织的参观红山文化玉器展的活动就非常有特色。在研究部主任、著名玉器专家古方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术部的研究人员来到北京艺术博物馆参观《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对红山玉器背景、纹饰寓意以及制作工艺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的讲解和研究。

此次活动,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中国玉器研究泰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著名专家卢兆荫先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教授叶舒宪老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马沙老师对我们的活动进行现场的协调和指导。

参加活动的研究部成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系在读博士多丽梅,中央民族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刘力立、孙铖,《艺术市场》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李红娟,九歌拍卖公司征集部邓瑶华,北京润玉堂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闰庆学等,以及其他一些玉器爱好者和收藏家。

这是一次有别于一般的参观和学习的活动,卢兆荫老师已经是86岁的高龄,精神非常好,陪着大家参观了全馆的藏品,并随手点评。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的马沙老师也已年过七旬,还在中央民族大学带研究生。现场有好几位都是她的学生,马老师也就把现场当作了课堂,给大家上了一堂独特的实物观摩课。

大家边参观边交流,遇到疑惑的地方直接向各位专家老师请教,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交流话题也是非常的广泛和专业。而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解和独到的观点,特别是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使每个参观者都感觉到获益匪浅。叶舒宪老师不仅是文学所的教授,还是中国神话学会会长,他从中国古代神话和玉的关系提出:中华文明起源于非文字文化系统。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文明大传统——共同崇拜和信仰玉的史前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涵盖和统一了“中国”,并滋生衍化出后世诸多的文化现象。这种观点对思考与探讨中国文明的发生与特点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

今年还有两个重要的活动正在筹备,分别是:国庆节期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和11月份举办的“首届全国玉器收藏文化研讨会”。

鉴宝:能介绍一下“第七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和“首届全国玉器收藏文化研讨会”的具体情况吗?

向东:“第七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是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和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中国艺术品保护与开发专项基金共同主办,学术研究部负责具体的承办工作。时间为9月29日至10月7日在国粹苑C座四层展厅举行。此次展览将汇聚来自民间收藏家的近200余件套藏品集中展出,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历经商、周、战国时期到汉代。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代的代表器物。还有一些现代工美大师们的玉器佳作,也将在此次展览上亮相。此次活动将为节日的首都人民呈上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在北京展出后,还将在浙江杭州、广东等地巡回展出。以促进各地民间收藏家们的学习和交流。

“首届全国玉器收藏文化研讨会”计划在11月份北京举办。活动内容包括:学术交流、藏友论坛、博物馆参观等。拟请参会的人员有:热心收藏事业,拥有较丰富或较高质量的玉器收藏品,对玉文化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研究成果的玉器收藏家;从事玉器加工制作,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玉器雕刻师;从事玉器制品销售,在行业内有良好业绩和较高信誉度的经营者和经营单位;长期从事玉器和玉文化研究、教学的业内专家学者等。

研讨会将为全国的玉器收藏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交友、交流、展示、学习的平台,使大家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会议议题分别是:对源远流长中国玉文化的认识和玉器收藏史的研究;玉器收藏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以及古玉收藏的鉴定经验;玉器收藏的市场与投资;现代玉器的玉料、工艺与创意研究等。

本次会议的论文汇总后,将择优在学术研究部指定的文物鉴赏杂志《鉴宝》上发表。我们非常欢迎全国各地从事玉器收藏和玉文化研究的各界人士参与此次活动。当然,也欢迎你到会参加活动,采访我们的参会代表。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篇9

1国内外城市化进程发展状况

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趋势。联合国的统计资料[1]表明,人口城市化的趋势在不断地加速发展。图1表示了这种发展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1950年的世界人口约为25亿,其中仅有3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世纪末,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已经达到世界人口的50%。根据图1所示数据,预计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占据世界人口的60%。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对人居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表1给出了世界上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数量的增长[1]。从1950-1995年期间,全世界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目由83个增加到325个,说明95年城市数量是50年的3.9倍,这种趋势在第三世界国家尤为明显,同一时期城市的数目增加了6.3倍。

表11950-1995年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数目

table1Citynumbersofpopulationbeyondonemillionbetween1950to1995

年代195019951995:1950

第三世界城市数342136.3

发达国家城市数491122.3

全世界城市数833253.9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世界同步,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图2给出了我国城市数量增加的数据[2]。

2城市化促进自然科学新领域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首先以传统的地理学为例。近几十年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地理研究发展迅速,内容和影响都超过了传统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对城市进行地理学研究始于19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的城市需要重建,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加速,这些都要求对城市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规划,促使大批地理学家投入城市研究或城市规划工作。新兴的城市地理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区域的空间组织与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两种地域系统的关系。围绕这两种地域系统,具体的研究内容有:城市化研究、城市分类研究、城市体系研究、城市群和大城市集群区研究、城市综合地理研究等。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早期数量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城市信息系统方法、空间抽样调查方法等。此外,地图是地理研究的传统工具。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在城市地理研究中表现出重要作用,是研究城市时空变化关系的基础数据。

附图

图1全世界城市化城市人口百分比[1]

Fig.1percentageofurbanpopulationamongthetotalpopulationinworldcities

附图

图2中国城市数目随时间的变化[2]

Fig.2numberofcitiesinChina

以典型的工程科学——建筑学为例,随着城市化现象的迅速推进,建筑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孤立地、狭隘地研究建筑现象已经说明不了问题,满足不了需要。客观实际已经按照系统工程的规律伸展了它固有的领域。城市及其区域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化对建筑科学的影响,使得系统的思想进入到传统的建筑科学,进一步突出了新的建筑科学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3]。钱学森考虑到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和自然特色等种种因素,形象地提出了山水城市的理念,这一思想对建筑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以地球物理学为例,城市化问题使得传统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世纪初,地震波证实了地球铁核的存在,证明了2900km深度存在地核与地幔的边界。30年代,地球物理方法发现了地球内核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地球内部分层模型。20世纪中期,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初步形成。40~50年代,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勘探固体矿产资源,60~70年代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石油和天然气,80~90年代又增加了水资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总而言之,20世纪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以自然资源为主。20世纪末的全球性城市化发展趋势,使21世纪的地球物理学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多的城市问题。80年代以来,由于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日益成熟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认识到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地球科学的发展开始进入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时代。城市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城市地球物理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地球科学国际研究前沿的新兴学科。传统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而城市地球物理学则主要研究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城市地球物理学研究中,除了自然科学问题之外,还应强调科学与社会的结合、各相关学科的综合及与各社会部门的协调。图3表示了城市地球物理学与环境科学和地理学之间的关系,这三者既有各自独特的研究领域,又有密切相关的交叉研究内容。

附图

图3城市地球物理学、环境科学、地理学之间的关系

Fig.3Relationshipamongurbangeophysics,environmentalsciencesandgeography

3城市地球物理研究的社会需求

(1)城市建设。科学家们预计21世纪的城市在向高空发展的同时,也将向地下索取空间,建设深层地下都市已经在科学家构想之中。20世纪平面式的城市功能在21世纪将从地下、地上两个方面重新进行立体配置。在一系列城市建设活动中,迫切需求地学界利用地球物理的观测和预测方法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结构给出定量的描述,为城市规划积累基础数据。

(2)城市灾害。人类大规模的经济—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达到了与自然地质作用相提并论的程度,而且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大。各种灾害无情地破坏着人类的居住空间,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这些灾害发生在地学研究的领域,迫切需求地学界利用地球物理的观测和预测方法对各种起因的城市地质灾害和对环境的破坏进行详细的调查。

(3)城市地下污染。原生环境的缺陷以及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地下环境污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对生态与工业构成极大的危害,迫切需求地学界利用地球物理的观测和预测方法调查地下水的分布,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4城市地球物理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城市地球物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学科的交叉性及其社会服务性,城市地球物理不仅与地学界的其他学科有广泛的交叉性,而且与地学界以外的诸如人文类、社科类学科也有不可缺少的交叉内容。城市地球物理研究的最终任务是服务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具体解释为:

(1)城市近地表结构与地质灾害的相互作用关系。天然与人为的地质灾害对城市构成极大的危害。这些灾害改变和破坏近地表地质结构,近地表地质结构从客观上阻止或促成地质灾害的发生。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科学研究的问题之一。

(2)城市近地表结构与地下基础设施和地下建筑的相互作用关系。地下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命脉,地下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以及地下建筑计划需要对近地表结构的观测与评价,大型地下建筑有可能改变城市地下应力场的平衡,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未来城市发展中为地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空间。

(3)城市近地表结构与地下环境污染的相互作用关系。地下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地下环境污染直接受控于地下水的分布,同时受控于近地表地质结构。对地下水的分布及其浸染走向的研究是防止和治理地下环境污染的重要依据。

城市地球物理学研究方法主要依靠观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综合评价系统。观测是地球物理学研究得天独厚的手段,数字地震台阵、地球信息系统、inSaR计划、浅层地球物理观测在地学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球物理观测数据起到了透视地下的作用,是实现地下结构定量化与可视化研究的基本条件。针对城市问题的地球物理观测,需要在提高仪器动态范围的基础上获得高分辨率的数据,需要研究城市特定环境下的观测方式。认识浅层介质的复杂性以及地球物理数据的特殊性是研究城市各类问题数据处理方法的出发点。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应该从基础研究出发,研究地震波场、电磁场、重力场分布规律以获得清晰的三维地下图像。保证足够的信息量是对城市问题做出准确评价与预测的基础,综合性研究在评价和预测中至关重要。地球物理学中各类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以及与地学研究领域中其他学科的交叉,包括与非地学研究领域相关学科的交叉是开展城市地球物理评价与预测研究的主要方向。

5城市地球物理现阶段主要研究内容

(1)城市条件下地球物理观测方法研究。城市条件下的地球物理观测比常规野外条件下的观测表现出更多的复杂性。需要在已知的典型地下结构的条件下进行足够多的观测方法实验,针对“源”的问题,研究电磁波与弹性波的聚束发射,研究综合方法的同时观测技术以及时移观测技术,并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观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别,分别城市条件下观测噪声与干扰的特殊性,发现规律性,为实际的工业性调查提供指导性方案。

(2)城市介质地球物理正演算法研究。城市地下介质除受到地质构造运动外,更多地受到人为因素的改造,演变成为难以保存其原生地质痕迹的、极其复杂的地下介质。其地球物理响应与以往的地球物理观测必将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因此,必须以城市地下条件的特殊性为介质模型,研究地球物理正演计算方法,认识城市介质条件下观测数据的基本性质和形成规律。

(3)城市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城市地球物理需要采用非常规观测方式,其观测数据包含了大量意想不到的噪声。认识噪声的特征和有效地消除噪声,保护观测数据的分辨率是数据处理的关键问题。针对时移观测数据研究四维数据处理方法。在信号分析与数字处理方法研究中,需要充分吸收现代数字信号技术,开展适用于城市特定问题的处理方法研究,为综合评价提供准确数据。

(4)城市介质三维可视化研究。城市地下介质覆盖在水泥路面、绿地和建筑物之下。传统的钻井或探槽式观察方法在现代化城市中即落后又不适用。这项研究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有效反演对城市地下介质实现三维空间可视化描述,提供三维精细成像结果。对典型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演算法研究,为三维精细成像和可视化描述以及综合评价提供有效资料。

6城市地球物理研究需要社会关注

城市地球物理研究如何落实与如何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应该进行必要的学科调整,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应该积极参与城市地球物理研究相关工程项目,在学科之间进行经常流。工业、商业与企业部门应该面向用户,以市场为导向,为城市地球物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场所和经济支撑,同时有必要参与各种研究活动,各学术团体应该相互配合,设立城市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在学术刊物上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城市地球物理研究的科研成果,各专业学会之间也应进行广泛交流。政府部门应该做出具体计划,以便各职能管理部门统筹安排,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协调,要选择典型城市和典型项目作为依托,开展研究工作,在基础研究方面需要得到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

应该充分估计到地球物理各种方法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难点,要通过研究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提出新的认识、加强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始性创新。要集中精力利用地球物理数据编制城市地下三维结构的图像,当前城市地球物理研究的主题是“城市三维地图(3-DimagingofUrbanUnderground)”(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内地—香港城市地球物理战略研讨会,香港大学.2001.)。

7城市地球物理研究的技术支撑条件

近20年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出现,乃至空间数据基础的建设和“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使得获取地球信息的手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使全球的制图和动态性制图成为可能,而且在环境监测、灾害预警预报、区域与城市规划等方面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1世纪将广泛采用高分辨率的观测系统(地面、海洋和空间对地观测)、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的分析测试系统(包括微粒、微量、纳米级和超微量)、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模拟系统、建立在动力学及高性能计算基础上的数值模似以及数字化的地球信息系统,此外,现代化的观测技术与设施也将成为开展城市地球物理研究必要的支撑条件。

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是地球科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新发展方向,方兴未艾。这些研究将导致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形成整体性的地球系统科学。地球及其各圈层是一个整体。一些地球科学问题固然有区域性的一面,但这种区域性是寓于全球性之中的。在一定意义上,只有更好地了解全球才能更好地了解区域。同时,区域也是全球的窗口,区域性是通向全球性的大门。地球科学方面的“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计划,则为城市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科学基础。

8结语

地球不仅在自然力作用下发生变化,而且人类活动作为地球上有关过程的一种作用力将进一步得到深入研究。21世纪将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审视环境的变化,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使人居环境得到最大限度地改善,同时又要保持地球的“健康”演化。在新千年和新世纪来临之际,地学界应该重新考虑地学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使地学研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新世纪,地学在应用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地利用地球资源,帮助工业界解决难题,改善地球的可居住性。为此,作为地学领域主要学科之一的地球物理学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2-01-08;修回日期:2002-05-23.

【参考文献】

[1]Unitednations.worldDemographicestimatesandprojections(1950-2025)[m].newYork:pressofUnitednations,1990.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篇10

【摘要】目的论述中药制剂的新剂型——靶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方法检索近年来有关中药靶向制剂研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提出中药靶向制剂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结果靶向制剂可以提高靶组织的药理作用强度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结论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发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需要有组织地开展多学科合作,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切实可行,并且具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和优势。

【关键词】中药;新剂型;靶向制剂

目前中药制剂的研究与生产已形成四大释药系统同时发展的格局,这四类释药系统是:普通给药系统、缓释给药系统、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中药靶向制剂是中药制剂的新型给药体系,已成为当前中药新剂型研究的热点之一。

靶向制剂的概念是ehrlichp于1906年提出的。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drugsystemtDS),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有选择地定位于靶区(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其他正常组织,达到提高疗效、降低全身不良反应的给药系统[1]。靶向制剂最初指狭义的抗癌制剂,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在给药途径、靶向的专一性与持效性、药物类型和临床运用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材料学及分子生物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中药靶向制剂的发展,突显出中药制剂在治疗癌症等疑难杂症方面的作用,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就近年来中药靶向制剂的进展作一综述。

1靶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特点

1.1靶向制剂的分类靶向制剂按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①被动靶向制剂(passivetargetingpreparation),即自然靶向制剂。载药微粒在体内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等器官,使药物在这些器官浓集而发挥作用。其中包括:脂质体(liposome)、乳剂、微球(mircosphere)、还有随着高分子材料发展起来的纳米囊(nankcapsule)、纳米球(nanosphere)。②主动靶向制剂(activepreparation)是在被动靶向制剂的基础上将修饰的药物载体定向的运送到靶区。其中包括:经修饰的载体药物、配体-受体系统、连接单克隆抗体后的免疫微粒、前体药物等。③物理化学靶向制剂(physicalandchemicaltargetingpreparation),其中包括:磁感应制剂、pH敏感制剂、热敏感制剂、栓塞药物等。

另外,按作用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口腔给药系统、直肠给药系统、鼻腔给药系统、结肠给药系统、皮肤给药系统及眼给药系统等。按靶向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肝靶向制剂、肺靶向制剂、结肠靶向制剂等。

1.2靶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特点靶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将药物包裹或嵌入液品、液膜、脂质、类脂蛋白以及生物降解高分子物质中,制成微粒、复合型乳剂、脂质体等各种类型的胶体或混悬系统,通过多种给药方式,这些微粒选择性的聚积于肝、脾、淋巴等部位释放而发挥疗效。而口服结肠靶向释药系统(oCDDS)是通过适当的方法,使药物经口服后避免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前端释放,而是运送至回盲肠后释放并发挥局部或全身疗效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稳定性,增加药物对靶区的指向性,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使药物具有药理活性的专一性,减少剂量,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适于临床运用。

2中药靶向制剂的临床应用

2.1脂质体靶向给药系统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双分子层形成的药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药物制剂。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载药靶向运行、延长疗效、避免耐药性、减少给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改变给药途径等优点[2]。常规的脂质体主要由磷脂或磷脂和胆酸组成,改造过的脂质体通过选择不同磷脂或投入其它成分而改变成热敏、pH敏和阳离子脂质体等;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得到免疫和长循环脂质体等;还可以运用磁性制剂和前体制剂的原理制备磁性脂质体和前体脂质体[3]。如用超声法或高压乳化法等制成黄芩脂质体分散液,再用流动床将它用多种糖芯材料(山梨酸、葡萄糖等)作切线喷雾制成黄芩脂质体粉末,有助于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4]。另外还有青蒿素、银杏叶、喜树碱和长春新碱等脂质体的报道,而采用熔融法制备的双参相口服液,也是国内、外首次关于中药复方脂质体的报道[5]。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脂质体双层膜的组成及制备工艺,提高脂质体包封率、稳定性及其靶向分布、对靶细胞作用等方面。

2.2微囊、微球靶向给药系统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共聚物(囊膜材料),将药物包裹而成的一种新的剂型。囊膜有隔离外界与药物接触作用,可防止药物氧化、水解和挥发,掩盖不良气味,减少复方制剂中的配伍禁忌。我国研制的中药挥发油类微囊已有10余种,如可提高稳定性的芥油微囊,掩盖不良臭味的蒜素微囊等,也可制备特殊性能微囊(磁性微囊、pH敏感微囊)起到靶向释药作用。

微球是指将药物分子溶解或分散在辅料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多用生物降解材料为载体,如蛋白类(明胶、白蛋白等)、糖类(琼脂糖、淀粉、葡萄糖、壳聚糖等)、合成聚脂类(如聚乳酸、丙交酯乙脂类共聚物等),而以二乙胺基乙基葡萄糖、血清白蛋白、可降解淀粉制成的微球具有生物黏附性。靶向微球可分为三类:普通注射微球、栓塞性微球、磁性微球[6]。如以高分子生物降解聚碳酸酯[poly(DtC-co-tmC)90∶10]为载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含肿瘤坏死因子(inF)并具有强烈磁性的聚碳酸酯磁性微球[7]。以壳聚糖为载体制成的金雀异黄素(Genistein,4′,5,7-三羟基异黄酮)微球胶囊制剂,对肺与脾的选择性强,并且药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具有一定的缓释性[8]。

2.3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给药系统,该系统通过特殊控释技术,使药物转运到回盲部后,才开始崩解或释出载体微粒,并使载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黏附于结肠膜表面,达到定位释药与黏附的双重目的[9]。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在中药方面的运用还处在研究阶段,如大黄的泻下作用主要是由于游离蒽醌对大肠的作用,将大黄提取、浓缩、干燥,制成大黄泻下的大肠靶向制剂,就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用量[10]。又如以中药组方进行药物提取,精制后制成微丸,选取经特殊处理的果胶为包衣材料,考察其在人体结肠内的定位、释药情况,为中药结肠给药提供了依据[11]。

2.4复合型乳剂药物制成复乳后,可以达到缓释、控释目的,而且在体内具有淋巴系统的定向性,可选择性地分布于肝、肺、肾、脾等网状内皮系统较丰富的器官中。复乳中的小油滴与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成为良好的靶向给药系统,复乳也可作为多肽、蛋白质等水溶性药物的载体,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失活,增加稳定性[2]。目前中药复乳制剂虽不多见,但从长远看,乳剂尤其是复乳有可能成为抗癌药物靶向输送的重要工具之一。如用peG、紫杉醇和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DSpe)的氯仿溶液在氮气流下减压成膜,加入玉米油经水化超声处理后,通过微流化器使其微乳化,制得的紫杉醇微乳[12]。康莱特静脉注射乳剂具有靶向作用,直接有效抑制癌细胞,同时能提高机体整体免疫功能,并有良好的镇痛功能,且无不良反应[13]。

2.5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纳米粒是由天然高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明胶、乙基纤维素等)或合成高分子物质(如聚氰基丙烯酸烷酯(paCa)、丙烯酸共聚物等)制成粒径为nm级固态胶体粒子,分为药库膜壳型纳米囊和基质骨架型纳米粒。这类载体制剂的优点是可生物降解、低免疫性、制剂形成多样化、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如用乳化法制备了125i-白蛋白-黄芪多糖纳米粒(168±62)nm,研究表明小鼠口服后主要分布在肝、脾、肺中[14]。采用热融分散技术制备的喜树碱固体脂质体纳米,动物实验表明,该制剂在体内有良好的靶向性[15]。最新的研究表明,甘油三酯和油类连合的固液二相载药系统,比传统的硬脂酸载药系统具有更大的载药量,并且更适合于临床运用[16]。

3中药靶向制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中药靶向制剂在我国还仅处于实验阶段目前,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主要是在单味药方面,而中药有效部位及复方研制的靶向制剂屈指可数,这与制定质量标准及制剂工艺难度大有关。因此,应首先选择药味较少、作用显著、著名中药复方来作为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研究的突破口。

3.2中药靶向制剂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如何较恰当地描述中药靶向制剂体内、外释放过程,是中药靶向制剂质量评价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运用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药动学参数的测定。

3.3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开展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要真正深入研究并开发出临床可用的靶向制剂,只靠制剂学的知识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组织地开展多学科合作。应用新技术开发中药新剂型,特别是靶向制剂,是中医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

4讨论

剂型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大有前途的学术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医药科研项目中,剂型改革即第四类新药约占40%(尤其是中成药的剂型改革)。中药成分复杂且作用是多靶点的,因此在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过程中,应根据中药各种确定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在人体内的作用部位制成各成分相应的靶向微粒,并阐明药物各靶点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药作用多靶点的问题。此外制剂的靶向性应当和中药的归经和药物在体内的作用部位结合起来,使之更符合中医基础理论。

随着世界医药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理想的中药剂型应该是具有稳定明确的成分指标以及可重复的药理和临床效用数据的“标准化制剂”。建立客观的质量检测指标,使制剂生产研究与国际研发工作接轨,这是今后中药新制剂研究的重心。综上所述,随着材料学、分子生物学及制剂技术的发展,中药靶向制剂已经发展成为中药药剂学的一个新亮点,随着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体内药代学的研究深入,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殿洲.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32.

[2]董方言.现代实用中药新剂型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6,363.

[3]张冬青,程怡.脂质体的研究概况[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2):125.

[4]全东琴,苏德森,张景海.蝎毒脂质体前体制剂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1,29(6):31.

[5]吴志荣,徐莲英,蔡贞.双参脂质体口服液的研制[J].中成药,1988,12(7):6.

[6]李超英.抗癌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再研究及展望[J].中医药学报,2001,29(6):31.

[7]吴远,叶红军,王家,等.含肿瘤坏死因子聚碳酸酯磁性微球的制备及靶向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1):33.

[8]吴婉莹,李云谷.金雀异黄素壳聚糖微球胶囊的体内药动学研究[J].中药材,2002,25(4):282.

[9]陈建海,陈清元,陈志良.结肠定位黏附释药系统聚合物载体研究与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60):366.

[10]武新安.大黄泻下的大肠靶向给药之我见[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72.

[11]刘晓华,张均寿,李纯球,等.中药结肠靶向给药研究[J].中成药,2001,23(12):859.

[12]阎家麒,王惠杰,童岩,等.紫杉醇微乳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3)∶173.

[13]李超英.中药靶向给药制剂的研究及开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2)∶30.

[14]易以木,杨唐玉,潘为民.125i-白蛋白-黄芪多糖毫微粒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9,28(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