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疗卫生背景十篇医疗卫生背景十篇

医疗卫生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2:23

医疗卫生背景篇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医改制度的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单位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伴随而来的是职工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职工各种思想矛盾、心理压力和思想问题显现得尤为突出。作为医疗卫生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来说,这些问题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想方设法地加以解决,势必给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1当前医疗卫生单位职工政治思想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定位过于偏重经济新医改制度的不断推进,医疗卫生单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和挑战,“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更为突出,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成了医疗单位的通病,在过度强调生存压力的背景下,思想教育跟不上,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生活不能占领医疗卫生单位的文化阵地,职工思想普遍性低迷。

1.2一些医务人员价值取向产生偏移当前,重经济利益、淡社会利益的意识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社会价值的总体取向对医疗卫生单位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医务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社会责任感淡漠,“红包”、“回扣”行为时有发生。

1.3职工参与单位改革发展的意识不强单位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人事制度、绩效分配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一部分职工的既得利益明显受损,对单位有抱怨和排斥情绪,认为单位是存心在拉大差距,与其在忙忙碌碌中仍然难逃被“下岗”、“高职低聘”的命运,不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但求无功,只求无过。

2新形势下做好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1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制度下医疗卫生单位的性质应该是社会公益性与福利性的统一,这一本质属性就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市场竞争越激烈,市场经济越继续,就越要做好医疗卫生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

2.2要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医疗卫生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理念。

2.2.1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把医疗卫生单位建设成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医学阵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新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和方向。

2.2.2要参与医疗卫生单位发展的工作大局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游离于医疗卫生单位发展的大局之外,要确立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中心工作同步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规范参与医疗卫生单位中心工作的内容、范围和途径,参与贯穿于医疗卫生单位决策酝酿、形成和实施的全过程,单位中心工作转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跟到哪里,贯穿于中心工作的全过程。

2.2.3要强化领导的责任意识医疗卫生单位领导要从全局的高度,提高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单位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背景,进行总体构想,从发展思路、内部结构、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各个方面,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实施。

2.2.4要确立职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受益者的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主题活动,帮助医务人员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从业观,在深化改革、做好医疗工作过程中调和予盾,理清情绪,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单位的改革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2.3要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必须长抓不懈的工作思路。

2.3.1形成齐抓共管的组织网络要建立起一个以党组织为领导、专兼职政工干部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的立体式的组织领导体制,使思想政治工作不留盲区、不留空白,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良好氛围。

医疗卫生背景篇2

【关键词】新医改;经济运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

对于乡镇卫生院而言,深化对于卫生院经济运行模式的改革更有必要,这不仅在于乡镇卫生院的很多经济管理与运行模式都十分低效,这也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经营绩效的根本。本文将深入剖析新医改背景下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运行模式所提出的一些深度革新,并且解读这些变革在乡镇卫生院可以有的实施方式,进而让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会计制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与建设。

一、深化对于乡镇卫生院运营成本的控制

新医改对于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很多具体的方面,首先,新医改背景下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成本控制有了更好的管理,这对于提升乡镇卫生院的运营绩效,让卫生院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很有帮助。这种转变可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透过对于运营成本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并且尽可能的降低很多乡镇卫生院不必要的活动成本及医疗成本,这样才能够促进卫生院的高效运营,并且极大的提升乡镇卫生院的绩效;2)透过全成本核算的实行,这将会极大的为价格主管部门在各方面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上提供参考依据,为单病种的医保方在付费时提供有效的成本参照,这也会为医改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3)全成本核算的推行,能够促进乡镇卫生院各级部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与高效化;4)实现全成本核算还能够很好的增强乡镇卫生院内部员工的成本意识,进而在卫生院上下形成良好的氛围,这会促进节约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并且能够实现乡镇卫生院内部人员、设备、资金等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够充分提升乡镇卫生院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新财务制度在乡镇卫生院成本管理上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与方向,这些指引将会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本核算朝着更为精确、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提升乡镇卫生院运营成本的根基。

二、加强对于乡镇卫生院预算的管理

一直以来,乡镇卫生院在预算管理上都存在各种问题,新医改制度下对于卫生院的预算管理提出了很多全面而细致的要求,这些制度在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中的有效执行将会极大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经营绩效的提升。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旧卫生院制度中涉及很少,新制度明确规定,对乡镇卫生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并规定地方可结合实际,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对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明确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总体办法的基础上,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对卫生院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等各个环节所遵循的方法、原则、程序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了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财政部门以及卫生院等主体在预算管理各环节中的职责。这些都是很好的制度革新,极大的弥补了一直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预算管理上的各种漏洞。

三、渗透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新制度下让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会计以及经济运行的管理上都趋向于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趋势。过往的很多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上都不够清晰透明,很多管理上的细节做得比较马虎,这一点在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管理与运行上体现的更为明显。这是一个很有必要改善的问题,新制度下在这个方面也有着极大的革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能够很好的得以体现。首先,对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提出了更为深入与具体的要求,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这样有助于乡镇卫生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良好建设。新制度对于成本管理也更加清晰与细致,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也可以很好的得以体现。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中成本管理目标的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分摊流程的制定、成本管理的范畴、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基本模式等都做出了更为明晰的限定,这将会极大的细化乡镇卫生院的成本归集与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够为医疗成本的分摊及核算提供可供验证且口径一致的参照数据。这些变革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以及经济运行的效率,这也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福利,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够慢慢缓解人民群众“看不起病”、“看病贵”的担忧,这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革新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体制

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体制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活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领导下,由财务部门集中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财务核算机构或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可实行会计委托记账。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具体办法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透明性,提高乡镇卫生院财务数据的规范性与可用性,深化对于卫生院财政支出的有效监管。新制度的运营将会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资产规模、对于国家投入的利用效率等有更加清晰的呈现,对于收支分类会有更明确的界定,财务报表也会更加规范与透明,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信息也会更为精准。这些都是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体制需要落实的范畴。此外,新制度下也会进一步促进乡镇卫生院完善自身的财务报告体系,这将会更好地满足多方面的财务信息需求。这些都会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报告体系更为规范与标准,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向各方公布相应的财务信息,进而实现乡镇卫生院财务数据的公开透明。

五、有效进行财务风险管控

新制度下为乡镇卫生院在财务风险管理上也提出了一些要求,2015年第12期下旬刊(总第610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2,2015(Cumulativetyno.610)这是过往被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忽视的一个环节,具体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乡镇卫生院不得借入偿还期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长期借款;2)大型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建和租赁,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经科学论证,并按规定报主管部门会同改革部门、财政部门批准;3)严格禁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外投资。4)在资产核算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不得长期挂账。对期限超3年以上,确认无法收回的,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核销。

六、转变乡镇卫生院经营管理的模式

一直以来,卫生院的经验管理模式都受到人民群众的诟病,卫生院过分注重盈利,以商业目的为首要考虑也是造成人民“看不起病”“、看病贵”的呼声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一点不仅在城市内的医院体现的尤为明显,在很多乡镇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也非常常见。新医改背景下重新设定了卫生院的经验管理模式,卫生院被设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不允许以盈利为追求。这种转变非常可喜,也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所在,这将会极大的改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观念与服务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乡镇卫生院会更加注重对于患者的服务,会将效益的考虑放在次要位置,而是首先给患者解决他们的问题与担忧。很多人会认为,这种类似公益的行为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这种理解并不深刻。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进一步推动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以及经济运营模式上做出深度革新,会让乡镇卫生院进一步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加强对于成本收支的核算,这些都会推进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与管理朝着更为高效的方向发展,并且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乡镇卫生院要改变自身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与运转模式,要推进卫生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革新,要透过专业人士的引导来为乡镇卫生院建立更加规范、标准、科学、有效的运营模式。这不仅能够极大的降低乡镇卫生院的运营成本,提升乡镇卫生院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也会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对于改善医患关系,维护乡镇卫生院的社会公益性,促进和谐社会的营造都会起到极大的推动效用。

七、新医改对乡镇卫生院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

新医改背景下对于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将会朝着更加规范、标准、透明的方向发展。这不仅能够解决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效率低的实际问题,这也会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营模式的革新,进而让乡镇卫生院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新医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实现了零利润,作为替代,财政进行药差补助,药品价格及销售量均大幅降低,医疗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明显。由于有稳定的财政补助保障,生存问题可望解决,且不合理医疗行为已变得无利可图,乡镇卫生院开展“小马拉大车”似的大型手术、疑难重症救治、大处方、不合理检查等等趋利性动机已不复存在,转而开展基本医疗,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疗服务手段、延伸医疗服务内容,根据自身实际和业务发展需要,稳妥地开展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安全,获得合理的业务收入。

八、结语

新医改背景下对于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模式提出了很多革新方向,这些变革极大的推动了乡镇卫生院的整体经营绩效。新医改背景下首先极大的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成本管控效率,并且深化了对于预算的有效管理。这些管理模式上的更新将会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朝着更为精确、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提升乡镇卫生院运营成本的根基。新医改背景下让乡镇卫生院的经营理念也有所更新,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很好的得以渗透,对于乡镇卫生院财务的标准化管理也在慢慢得到落实。这种变革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以及经济运行的效率,这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革新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此外,乡镇卫生院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在慢慢发生转变,新医改背景下重新设定了乡镇卫生院的经验管理模式,卫生院被设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这对于改善医患关系,维护乡镇卫生院的社会公益性,促进和谐社会的营造都会起到极大的推动效用。

作者:顾娟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富安中心卫生院

参考文献

[1]王思芬.浅析卫生院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J].知识经济,2009(04).

[2]卢继青,杜文娟.卫生院会计制度弊端及其完善措施思考[J].财会通讯,2009(13).

[3]陈岳.卫生院会计制度改革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0).

医疗卫生背景篇3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200031

[摘要]新医改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所指定的新政策,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的医院管理模式,对于现代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医院管理者、医务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因此,如何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之下对于医院的管理进行改革,成为了摆在当前医务工作者面前的紧迫问题。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新医改背景下的现代医院管理进行分析合研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路径,以期能够引起相应的思考,并提供借鉴和思路。

[

关键词]新医改;现代医院;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8(a)-0061-02

2009年,在党的十七大的整体部署下,我国针对现有的医疗卫生制度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这次被称为“新医改”的医疗改革部属了五个重要环节,医院的管理改革便是其中之一。可以所,医院管理的改革是新医改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而且也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评判标准,也对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事业的建设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因此可以说,现代医院的管理改革直接决定了新医改政策的成功与否。

正因如此,对于新医改背景下的现代医院管理进行研究和探索便显得极为重要。

1把握政策,保证正确发展方向

1.1领会本质核心

对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新医改给出了基本的指导性框架,即一个目标、四大体系、八项支撑,可以说,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两方面的重大变革。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制度和安全、方便、低廉、有效地医疗卫生服务可以最终做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可以说,这些要求不仅是国家根据现实情况而指定的重要政策,而且也是全国人民的一致诉求,现代医院进行管理、改革、运行等业务,必须要遵循这些政策的要求。

1.2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现代医院管理的指导思想

可续发展观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而在当今,面对医院进行管理的思考和改革,便必须依靠科学的模式、有效的方法进行,以此来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自身专业特色。医院管理者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这一思想的精髓,在紧密的结合市场和社会现实环境的前提下,努力促进自身管理机制的完善和进步,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剧烈、充满活力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最终实现医院的综合实力发展,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1]。

1.3回归公益性

究其实质而言,所谓的公益性,其实就是医药付费机制的改革,医院在实践工作中既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也要实现医院本身的正常运转及可持续发展。正因如此,公益性是新医改带给社会最为真实而直接的感受,医院必须按照这一项原则,对于自身的管理和各项工作进行完善,这也是当今医院在管理改革中需要秉承的重要原则之一。

2现代医院管理发展途径初探

医院管理本身便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其所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而医疗质量、人才管理、利润管理和基础设施管理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几项内容。

下面,我们将就这四项重要内容进行阐述和研究,以期能够为我国医院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和思路。

2.1医疗质量管理

毫无疑问,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没有良好的医疗质量,那么对于医院来说,便没有了发展和生存,可以说,医疗质量是医院能够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的根本。

因此,医院应当制定完善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标准,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此外,医院还应当建立完善的病种医疗控制标准、部门医疗控制标准,并且对于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最终在根本上保证医疗的质量安全。

2.2人才管理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一项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拥有杰出的医疗人才和人才管理机制,那么便可以将他们身上具有的优点和能力极大地发挥,从而直接刺激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最终实现医院的全面发展。

新医疗改革方案对于医院人才的管理和培养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如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人才聘用制度、优秀人才激励机制、岗位管理制度,在制定人员待遇时要秉承多劳多得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激发,从而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使得每个人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的整体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

2.3利润管理

医院管理者在管理中,应当对于自身的服务和盈利模式进行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大环境和新医改大背景的改革与完善,并且有针对性的对于医疗服务流程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可以说,具体点位上竞争已经不是现代医院之间的竞争的主要方式,而全面的医疗环节竞争才是最为根本的竞争方式。因此,医院的管理者要对于服务理念加以不断地更新完善,并且将利润和患者的生命健康作为最终指向,采取符合现代社会的营销手段来实现对于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低成本、高疗效、高收入的健康发展模式,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2.4基础设施管理

基础设施的好快不仅可以决定医院当下的医疗质量,而且还决定着医院的未来发展,只有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真正的实现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其管理才能够真正的到发展。

单纯的就管理而言,计算机硬件、网络、信息系统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可以极大的促进管理的正常进行,对于医院的管理起到了极为突出的促进作用,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当对于信息系统这一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使得现代化的手段能够真正应用到医疗事业之中。此外,医疗器械、病房条件等基础设施因素对于医疗的进行和发展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制约作用,医院的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一切以患者疾病的康复及其自身安全为中心,给予医院管理事业足够的重视,保障医疗事业的正常进行、促进医院建设的快速发展[2]。

3结语

改革和管理都是一项是非复杂的过程,其无完整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只有依靠自身的实践,不断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符合当代现实社会背景的道路,才能最终实现医院的发展,并且为我国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参考文献]

[1]毛贻浩.“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11-14.

[2]王亲勇.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2:5-7.

[3]那林格.新医改背景下内蒙古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2-3.

[4]李亚萍.新医改视角下公立医院管理探析[D].云南大学,2013:14-15.

[5]李怡.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医务管理人员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4):111-113.

医疗卫生背景篇4

关键词:医疗档案信息共享;科研档案;重要价值;现状问题;管理对策

档案是准确、完整记录历史信息的重要资源,在医院档案管理体系中,科研档案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可以真实、具体地反映医院科研工作的基本状况,为医院科研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推动医院科研项目顺利进行,对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极为有利。在医疗档案信息共享的时代环境下,医院相关人员应正确深刻领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明确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在实践中以多元化举措全面提升科研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为医院科研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信息资源助力。

一、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科研档案共享管理的重要作用概述

在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科研档案管理者应基于医院档案工作发展实际,积极推动科研档案共享管理工作开展,既可以大幅度提升医院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价值,又可以为高质高效地开展科研项目提供信息支撑,以此推动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发展。1.有效控制医疗科研成本医疗科研项目的有序进行,可以实现医疗科研档案信息共享目标,进而可以为医疗科研人员展开科研工作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源和档案信息资源支撑,且便于科研工作人员借鉴科研档案资料中记录的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优化科研工作,从而可以保障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有效降低科研成本。在此过程中,医疗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升,对医疗科研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提高科研档案资源利用率和价值医疗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为科研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支撑,从而有利于医疗科研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进而可以为医院各项工作的高效率开展提供优质服务,使医疗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价值得以全面提高,最终有利于医疗科研工作的现代化发展。3.推动管理工作现代化发展医疗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挖掘有价值的科研资料,为医务人员临床科研工作提供资源支持,进而整体提升医院综合服务水平。在当代网络信息环境中,积极探索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手段的医疗科研档案信息化共享管理模式,可以为医疗工作人员参与临床科研工作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在提高科研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同时,有利于科研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提升,使得医疗科研工作能够高质量、有序进行,最终有利于全面提升医疗综合服务水平。

二、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科研档案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信息网络时代,医疗档案信息共享是实现档案资源利用价值增值和档案管理水平提升的主流趋势,对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事实上,当下的医疗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共享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使得科研档案信息资源价值增值难以成为现实,总结医疗科研档案管理现状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医疗技术发展在科技发展支持下,医疗技术成果日新月异,尤其是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普及应用在医疗卫生领域,为医疗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传递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中小型医疗卫生机构在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方面,建设成效不高,即使在医疗科研档案管理领域引进信息化技术手段,也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没有正确深入地认识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中应用的积极作用,使得其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信息技术发展思想观念僵化,观念守旧,不利于医疗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在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医疗科研成果的支持密切相关,一旦在信息化环境中没有加快推进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单纯凭借纸质科研档案,显然难以实现医疗科研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直接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对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极为不利。2.科研档案缺乏规范性科研项目活动是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与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密切相关,始终在医疗临床经验总结、医疗技术创新、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医疗科研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在于缺乏规范性的科研档案管理,不仅会影响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还会对科研成果的转化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会影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事实上,当前我国医疗科研档案管理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其中科研档案缺失规范性是突出问题之一,主要原因在于相关医疗机构在运营中一味重视科研工作,片面地认为科研工作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但科研档案工作只是简单记录科研工作内容,缺乏实用价值,这使得相关医疗机构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未能严格按照要求来规范做好科研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从而出现科研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科研档案信息失真等问题,难以提高科研成果准确性的同时,使得科研成果丧失了利用价值,还会影响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后续利用,最终影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不利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3.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素养有待提高现阶段,医疗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集中体现在科研档案管理业务能力和素养等方面,使得医疗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难以高质高效开展。与此同时,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业务能力和素养,在具体的工作中未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展开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使得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质量和效率,难以发挥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不仅如此,当前从事医疗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是兼职人员,并非专业领域出身,从而存在巨大的人员流动问题,难以全面了解医疗科研档案,且无法建立稳定性高、综合素质高的档案管理队伍,直接影响科研档案管理水平。此外,由于相关医疗机构缺乏稳定性高的专业档案管理队伍,不仅难以解决医疗档案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还难以在科研档案管理理念上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科研档案管理事业发展观念相悖,最终会影响科研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不利于科研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发挥。

三、基于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的科研档案管理对策分析

如前所述,在医疗科研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医疗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集中体现在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等,不利于医疗科研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相关医疗机构应基于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对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并立足于科研档案管理实际,从建设高效信息化平台、加强监督、规范化管理科研档案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医疗科研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1.建设高效的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在医疗卫生领域,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高效开展,以及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推进,都需要医疗机构相关领导和档案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因此,医疗领域的领导者应该在思想层面重新认识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深入理解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势的基础上,立足于医疗机构发展实际,基于医疗机构长远发展目标、医疗档案信息共享等,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并要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医疗机构常态化管理工作范畴,不断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效率。在实践中,相关医疗机构应基于医疗科研档案特点建立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要同步配套建设软硬件设施。在硬件方面,相关医疗机构应配套完善的相关存储和交流设备。在软件方面,相关医疗机构应建立开发高效率的网络软件支撑平台,并要结合医疗科研档案事业发展需求,开发系统功能完善的软件,具体包括操作、管理等软件。通过完善建设科研档案管理软硬件设备设施,助力提升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为医疗科研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切实提高医疗档案信息的共享程度,彰显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推动科研档案事业健康、长远发展。此外,在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的大前提下,可以快速推动新医疗成果及医疗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以此提高科研成果利用率,从而既有利于医疗科研档案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医疗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2.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研档案管理规范化是医疗科研档案信息高度共享,并充分发挥科研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重要保障和基础。针对当前医疗科研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的实际问题,应加强多方监督,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化。首先,以时展和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要求为立足点,牢固树立科研档案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意识和观念,加快推进科研档案数字化建设,不断完善新形势下科研档案归档范围、构成要件等系统建设,使得科研档案应归尽归,以此保证科研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为科研档案后续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效提高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其次,以科研档案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实现科研档案的全面公开、透明,鼓励科研档案信息交流与利用。最后,加强科研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明确责任。针对医疗科研部门,在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还要重视科研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旨在保障科研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应在科研项目进行中,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方式,抽查科研文件资料,一方面可以有效把控科研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并指出科研档案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便于科研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共同确保科研档案工作的规范性,进而为医疗科研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提供支持,最终为科研档案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夯实基础。3.创新科研档案管理,提高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首先,相关医疗机构要积极创新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以传统科研档案管理功能为基础,深入开发科研档案管理利用价值,建立多样化科研档案信息数据库,完整呈现科研项目数据、成果和科研过程信息等,并要在数字化档案资源的支持下,提供便捷且多元化的档案信息查阅服务。其次,创新和丰富科研档案利用模式。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多样化,使得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具有海量化的特征,只有加强科研档案信息的多元化处理,才能为相关医疗机构今后科研项目的高效开展提供大量信息资源,最终有利于科研事业的发展,并有利于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最后,拓展科研档案应用范围。医疗科研档案应用价值集中体现在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医校教学实践等方面,这要求积极科研档案管理部门积极创新科研档案管理,切实发挥科研档案信息利用价值,最大限度提高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4.基于医疗档案信息要求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相关医疗机构要想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水平,应强调信息化优势在科研档案管理中的充分发挥,为医疗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全面且准确的科研信息资源,这无形中对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医疗机构应对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且全面的针对性培训,具体包括计算机、部门交流与协作、档案业务等培训,以期通过专业且深度的针对性培训,持续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综合素质满足于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需求,切实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相关医疗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高标准要求,要求正确认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缺陷,积极从建设高效的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为科研档案信息共享提供支持,有效提高科研档案信息资源价值,推动医疗档案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佞,卿粼.内控视角下公立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J].质量与市场,2021

[2]陈栋.基于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的科研档案管理对策[J].办公室业务,2021

[3]黄艳.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对医疗机构科研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

[4]黄艳.福建省医疗机构科研档案管理现状的横断面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

[5]苏凯.医疗档案信息共享下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2020

[6]刘春.医院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9

[7]陈明喜.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9

[8]廖宇红.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J].兰台内外,2017

[9]刘慧萍.医疗检测机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研究[J].医疗装备,2017

医疗卫生背景篇5

1.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1.1公立医院外部管理上的管办不分与多头管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在政府办,政府管的管理模式下实行。拥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同时还掌控国有资产经营权的国有资产代表者国家,就类似于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行政行为容易与医院的经营行为混淆一样,导致国家在监管问题上不能公平处理的直接原因就是管办一身,管办不分,这给依法行政的有效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公平公正的履行监管、规划、行业管理职能增加的难度。

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下,出现了较高的协调和组织成本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行政隶属关系的不明确,例如公立医院的整体规划、人事安排、收入分配、资源使用等分别由卫牛、人事、物价、组织等不同的行政部门进行多头管理;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和沟通机制,从而造成了医院各项功能的条块分割[2]。这给医院服务效率的提高带来的很大程度的约束,而然一般情况下公立医院都将高成本转嫁给了广大患者只是为了避免低效率的状态,这也就片面的解释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1.2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上的自主权不足与权力滥用

在公立医院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管理权过分集中在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所以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公立医院在自主经营过程中的决策权力。同时,因为公立医院在局部利益和经营效益发展过程中并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各项权责不明确,严重影响了公立资源经营管理者的职能发挥,在较大程度上打击了公立资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让本应属于公立医院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权利,如人员使用、服务项目开展、发展资金投入和合法收费等,所以并没有明确划分各项权限,这样便需要医院根据社会在实际需求进行开展,严重影响了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打击了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动力。尤其是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因为院长的各项权利受到制约,所以让我国公立医院的院长常常在制定重大投资和项目发展策略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导致各项资产浪费严重,让各个岗位的职责行为缺乏制衡的因素。

1.3监管体系不完善

1.3.1监管机制不完善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监管机制主要涉及监管内容、监管主体、监管程序。其中,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其监管机制存在下列几种问题:一是管办分开之后,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应该怎样才能够适合新形势的变化需求,采用何种手段对医院进行监管,其难点问题就是管办分开;二是在整个复杂庞大的医疗服务市场发展过程中,有效的谈判主要依赖的是医疗服务市场,以保障医保机构的选择权和淘汰权。

1.3.2资金监管效果较差

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资金监管是公立医院财政补偿中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保障政府投入资金合理运用的重要环节,所以整个医院资金监管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补偿的效果,以及实现医院公益性的程度。但是,在当前的公立医院资金监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本效益原则的绩效评估机制,尚未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监督与评价脱节,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经营效益。

1.4改革供给体系不健全

1.4.1无法实现多元化的办医格局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疗机构的种类较多,且数量也非常多,但各个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偏低、规模较小,所以难以与公立医院抗衡比較,无法调动起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活力。同时,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社会力量参与少,严重阻碍了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效率。

1.4.2行政化现象严重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管办分开和政事分开。然而,在新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中,尚未真正让管办分开,且法人治理结构仅仅体现在议事方面,但并不是决策性机构方面。

1.4.3无法有效疏导医疗服务

引导患者向基层分流是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非常关注的内容。然而,虽然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增加基层体系建设和推行社区首诊制等,但是双向转诊并不能够进行大范围的推广,而与各个医疗服务机构的关系较大[3]。同时,当前各个医疗服务机构基本上处于独立的状态,所以一旦患者出现转院现象,则意味着存在利润流失的风险。因此,许多公立医院并不愿意患者转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医改背景下双向转诊的操作难度。

2.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2.1采取管办分开措施,深化认识管办分开制度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转变政府职能,也就是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不再承担管理公立医院的责任,而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与医院的关系逐渐由以往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变成了行政监管关系,从而让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发生了转变。其中,逐渐由行政管理为主向监督服务转变,在较大的程度上强化了公立医院的宏观调控、监督指导、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与行政部门职能、医政职能错位等弊端。因此,通过深入了解新医改的要求,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其以往由卫生行政部门同时行使办医和监管公立医院的管办合一的传统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卫生管理部门对医疗机构行使行业监督的职能。这种管理体制的转变有利于政府部门对公立医院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执法。通过实践证明,管办分离是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内容[4]。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实行管办分开,并不是主要的目的,而只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手段。因此,在探究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深化认识管办分开制度。

2.2强化政府治理,积极推行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治理是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也是公立医院顶部的重要过程,所以政府采取激励和制约的措施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实践表明,公立医院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受到政治和行政体制、意识形态的影响较深,所以便需要积极推行管理体制改革策略,强化政府治理,从而有效提升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

2.3选择适合的组织性质,强化内部管理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一旦政府要求医院提供直接的服务时,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组织形式。其中,当前的服务形式主要包括自主化单位、政府部门或者预算单位、法人化单位。尤其是公立医院法人化单位应该有效结合公法或者是私法进行设立,并采用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严格按照授权程度,设置由高到低的治理机制,促使公立医院自主化改革,从根本上控制公立医院改革中的不适当放权行为,着重于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体制与内部监督管理体制方面,从而推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随着新医改不断深化,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模式逐步由传统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强化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合理调整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强化公立医院成本控制,保障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公立医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以落实新医改的具体政策为引导,严格执行公立医院各项医疗核心制度,严把质量安全关,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从根本上降低患者在公立医院就诊的医药费用,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医疗卫生背景篇6

前期,正在执行“和谐使命-2010”任务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与中国海军第六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海域举行了代号为“蓝海天使-2010”医疗协同救护演练。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在远海组织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救护协同演练。这次演练,完善了海军远航舰艇编队医疗救护体系。探索了海军远海卫勤保障体系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理论,不仅填补了海上单舰艇救护所、编队救护所和医院船海上三级医疗救护体系协同展开的空白。而且还通过首次与国内医学机构开展远程卫勤咨询,探索了与海外岸基医疗机构协同合作机制,带动了医院船医疗救护能力的全面提升。

近日,一场以实战为背景的野战条件下战场救护演练在闽南某地拉开战幕,全军首套“野战单兵搜救系统”在“战场”上成功运用,这套由第85医院研制开发的系统,实现了战场搜救从“概略搜寻”到“精确定位”的转变,大大提高了野外战场环境下伤员的搜救速度,有效地提高了战场环境下伤员的救治效果。图为救护人员利用“电子伤票”系统手持机快速录入伤员伤情。

总装驻豫某基地多年来始终坚持按纲实训,突出实战化、全员化。近日,开展了一场卫生专业技术比武竞赛活动。活动精心设置现代战场背景,对多批“伤员”分别进行危重伤员抢救、心肺复苏等救治,通过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在复杂战时环境下处置伤病员的能力,确保卫勤保障分队关键时刻真正做到“拉得出、展得开、救得下”。

海军某部救护直升机列装部队后,着眼战时卫勤保障能力建设。以新型海空救生平台为主体,经常性组织飞行人员和医护人员在带有实战背景的海上进行救护演练,不断提升新型救护直升机海上救援能力。这是该舰栽机部队在某海域首次利用新型救护直升机装备的医疗设备进行海上救护保障能力检验的一个镜头。

9月20日是第22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窝沟封闭,保护牙齿”。当日,某通信团卫生队精心准备,组织医护人员来到所属部队,针对当今青年官兵的特点,为官兵送上了一堂生动的爱牙护齿知识讲座,并为部分官兵的牙齿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治疗。

医疗卫生背景篇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带一路区域医疗服务中心政府责任

1引言

1.1选题和背景研究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也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就建设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而言,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医院信息化将经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区域信息系统三个阶段。新疆政府一贯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建立了一套能够保障广大劳动群众的身体健康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医务从业人员的数量以及住院处病床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医疗技术设备的专业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居民平均健康指标已经排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因此在未来,新疆也能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上的医疗服务中心,吸引更多中亚乃至欧洲国家的患者到新疆就医。

1.2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新疆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带动了新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也随着不断地发展深入,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第三产业,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已经逐渐走向市场,并形成了以医疗服务为公共产品的市场体系,新疆政府在建设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中承担哪些责任以及有哪些作为和角色?这就是本文索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建设新疆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的内涵。第二部分则介绍了现阶段关于建设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中新疆政府的工作突破。第三部分介绍了政府在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新疆政府目前与中亚国家的医疗合作进程以及前景。

2建设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中的政府责任分析

2.1政府责任的定义

政府责任可以从广义方面和狭义方面来做定义。政府责任广义方面的定义是指政府对待社会的态度及行为――政府能够对社会居民的困难及要求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且能够及时采取主动措施及手段,公平有力度地解决社会居民的困难及要求。政府责任狭义方面的定义指法律责任,也就是说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作出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或者执行公务时违反法律条例,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2政府在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责任

学术界关于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大致主张分为两类,一类是市场主导型理论,一类是政府主导型理论。本文认为,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即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职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政府应承担立法保障责任

观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自建国后尤其是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可以明显发现,医疗卫生保障事业的发展背后缺乏必要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法律支持。国务院在2000年颁布的中明确指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促进卫生机构和医药行业健康发展,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对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指导意见中的医疗改革目标在设计原则上并没有问题,但是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中却缺乏政府的强制性法律制约。而必须依靠强制性的法律约束,才可以有效提高指导意见的可操作性,也可以保证国家政策的执行力度。不过我们也要清楚,所谓特定时期推出的政策只能解决某个特定时期的问题,政策总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仅仅依靠不断推出新政策来适应不同时期的变化并不是解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问题的有效办法。

2.2.2政府应承担财力支持责任

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要得以顺利推行,必须要政府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来辅助实现。从我国医疗卫生保障事业发展来看,财力支持责任是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中的另一个主要责任。单纯依靠市场和个人的力量来保障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我国所有居民都可以享受到几乎均等的基础医疗服务的待遇确实是不够的,要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点还是需要我国政府积极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最大力度的增加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政府要首先明确其主要职责,大幅度地增加对医疗保障事业的资金投入,最终承担起医疗保障事业的财政责任,特别要落实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

2.2.3政府应承担起基本医疗保障责任

我国目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居民特别是弱势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本保障问题。医疗保障事业关系到全体居民的生活健康指数,也体现着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而政府是医疗保障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者,理应承担起全体社会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责任。政府一定要运用有效的政策手段建立起一套可以覆盖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这个制度可以满足每一位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不论是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还是不同群体之间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政府不容置疑的一项责任。

医疗卫生背景篇8

关键词:创先争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创先争优”活动是椐椐党的十七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是在基层党组织中长期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真正领悟“创先争优”活动的科学内涵,使其与建设基本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促进新医改的顺利进行,正如恩格斯所说:“必须先研究事物,尔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因此,“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化和继续,也是卫生系统党建工作的载体,从根本上使卫生系统的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深刻认识到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基本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深刻理解“创先争优”活动的科学内涵,坚定不移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加强党建促进医改

1.1“创先争优”活动历史背景

2007年党的十七大的提出两大重要任务: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4月6日,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标志着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结束。2010年5月13日,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0年9月1日,江南区卫生局印发《江南区卫生局在城区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绿城党旗红先锋促发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这标志着“创先争优”活动在江南区基层党组织全面展开。

1.2“创先争优”活动科学内涵

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承的,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因此,可以理解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是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为活动主要对象,以创先进争当优秀为基本要求和实施目标且长期进行的先进性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谱写党建工作新篇章。只有深刻理解“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才能毫不动摇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决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章程,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方针、路线,勇往直前地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3“创先争优”在医改的时代背景下有重要意义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担负起了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的时代使命,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下,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划时代意义,为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医改深入开展提供重要党性理论指导和政治动员,在实践中立足自我医疗卫生服务岗位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指明了“创”和“争”两种积极的正面的方式方法,能极大程度上促进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有利于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切实减轻人民医疗负担,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2、正确认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举措,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增强学习典型意识,建设基本医药卫生服务体系

2.1“创先争优”活动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开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此医改背景下,广大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利用各种载体,纷纷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以上级的“五个好”、“五带头”和根椐自身实际制定标准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旨在达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促进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各项重点改革措施的全面实施,推动基本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

2.2在医疗卫生服务实践中开展“创先争优”的必要性

“创先争优”活动不能脱离实践而凭空开展,先进典型模范也不能离开实践发挥引领作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在《纪念白求恩》中指出:“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优秀的一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深深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在救死扶伤的岗位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特别是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医改实际相结合,适应当前医改潮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习全国各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特别是向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卫生系统的先进典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健康卫士蓝云同志学习,发掘并树立本单位的先进典型,这有利于卫生系统党员立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服务、国家基本药品供应服务等岗位,推动医药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把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放第一位,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自觉为人民群众服务,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共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奠定思想政治基础。

3、大力加强医药卫生系统队伍建设,创先争优廉洁行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1“创先争优”活动为医改提供思想政治保障

加强医药卫生系统党组织队伍建设是卫生系统党组织和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是正面引导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强有力的手段。医药卫生系统曾一度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医药卫生系统队伍建设的问题,不少党员医务工作者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上摒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出现了道德沦丧、医德低劣等思想问题,表现出物质消费主义、崇尚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岗位上毫不考虑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只计较人个利益,出现开大处方、收受红包回扣、私存小金库等医德低劣堕落的行为,这些现象的存在必然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朝着“基本医药卫生服务逐步公益化”方向发展,阻碍了实现基本医药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这意味着加强卫生系统党组织队伍建设形式严峻且势在必行。“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发扬先锋模范示范引领作用、公开承诺并履行承诺等形式,加强卫生系统党组织队伍建设,提倡自我奉献不求回报、廉洁奉公廉洁行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恩想蜕变的党员医务工作者转变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由此可见,“创先争优”活动为医改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保障。

3.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创先争优”与医改的共同出发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邓小平更明确地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创先争优”活动中“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质就是强化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实现基本医药卫生体系“公益化”,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创先争优活动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共同出发点。

4、正确面对特殊历史时期的新困难,开拓进取大胆创新,扎根实践创先争优,激发卫生系统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力

4.1“创先争优”活动面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严峻挑战

基层社区服务站和各乡镇卫生院大多地理环境偏远,硬件水平低下,表现在医疗技术条件有限、检查设备配备落后等方面;卫生服务工作难开展,表现在基层常住居民卫生意识淡泊,人员外出务工数量增多、流动人口比例较大、农业生产任务繁重、交通工具缺乏等方面;基本药物实施困难,表现在基本药物配置种类较少难以满足临床特别是慢性病治疗需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标药物无法配送等方面,马克思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已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有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发生。”深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必须创造条件,而创造这些条件需要依靠广大工作在基层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党员医务工作者,因此,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正确面对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严峻挑战,时时起带头作用,团结一致,提高信心,面对困难知难而进,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其他基层医务工作者克服困难,发扬奉献精神,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2“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力

医疗卫生背景篇9

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展示 

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一)

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二)

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三)

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四)

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

姓名:xuexila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揭阳

身材:170cm 62kg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24岁

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医药代表:医药代表

工作年限:3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20xx.7-20xx.5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各大科室做实习医生;

20xx.6-20xx.9在山西傅山药业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就职otC代表:

公司主要陈李济药厂生产的《舒筋健腰丸》,负责东山区、天河区药店开发、维护。

20xx.10至今在广州前茂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就职业务专员:

前茂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医疗器械产品销售公司,产品主要涉及麻醉科、iCU、抢救室、心导管室、神经内外科等,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独家美国aRRow公司重症医学导管及心导管系列、英国poRteX气道导管系列和pulsion容量监测仪、美国aRRow公司主动脉球囊反搏泵等产品。

在职期间主要负责aRRow重症医学导管及心导管系列、poRteX气道导管系列等产品在医院的开发和维护;负责的区域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广州市肿瘤医院、清远、潮汕等地区,20xx年转至医疗器械组,主要负责公司的器械及佛山勤联公司生产的《腹部牵开器》在全省的临床推广及销售工作。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湛江卫生学校

最高学历:中专

毕业-20xx-07-01

所学专业一:临床医学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湛江卫校社区医学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优秀

粤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有一年的医院实践工作,三年的一线销售经验和广泛的医院客户网络,有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能独立完成医院的开发与维护工作;性格随和、乐观、慎重,待人诚恳,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较高的团队合作精神;充满激情,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勇于接受挑战。

详细个人自传

看过“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的人还看了:1.医生简历封面设计图片背景模板

2.2017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模板

3.医生求职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

医疗卫生背景篇10

1.1稳固性。全科医生服务于社区,他的服务对象是固定的,不具备流动性。他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不会随疾病的消除而解除,反而会通过不断的跟踪巡诊、家庭咨询等医疗活动得到长时间的维持和延续。全科医生在家庭背景中照顾个人,在社区背景中照顾家庭。在社区中,全科医生的工作方式、态度及能力会影响社区的每个居民,社区居民由此而产生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评价和反应也会影响全科医生的工作。因此,在医疗活动中,社区中全体居民和医生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1.2互动性增强。保护人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是全科医生追求的目标。在给个体提供服务时,全科医生需要综合生理、心理、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索来考虑个体的问题,只有充分了解个体的特征、生活、工作及社会背景,才能给个体提供合适的帮助和照顾。因此,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和密切互动在社区医疗活动中十分重要。在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全科医生不是旁观者和指挥者,而是作为与病人处于平等地位的医患互动公式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

1.3情感化。显然,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使全科医生与个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中包括对疾病的治疗,生活上的照顾及心理上的调节。这种紧密联系使医患之间形成朋友式的互信互助关系,情感化增强。

2新型关系对全科医生的人文要求

2.1新的服务意识

首先,社区医疗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卫生服务。在医疗活动中,全科医生与服务对象是两个交互的主体,发挥着同等的作用。不仅个体需要配合全科医生的建议与安排,全科医生也要重视个体的主观感受和身心需求。健康的促成是医患双方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全科医生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其次,全科医生在家庭环境中照顾个体。因此,全科医生不仅要了解个体,还要对个体家庭的环境、背景、条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解和评价,掌握个体健康问题的根源,通过家庭干预或家庭咨询寻求解决个人健康问题的策略,与家庭一起制订治疗计划,在有效控制和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的基础上,使家庭重建新的平衡生活。因此,全科医生还应建立起主动进行家庭评估与干预的意识。

2.2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全科医生的工作遵循“照顾”的模式。个体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都在全科医生的职责范围内。因此,责任心是社区居民健康生活的保障。此外,全科医生在提供卫生服务的同时,还要兼顾医疗服务的公平性、经济性与可及性,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节约医疗卫生成本,带来社会效益,体现公益性。全科医生负责基层卫生工作但责任重大,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3丰富的人文情感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为本”的医学服务,人文关怀是全科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人文关怀源于丰富的人文情感,这种情感让全科医生具备深厚的同情心,细腻的感受,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较强的理解力,能及时把握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活动,体验患者的痛苦,对患者在心理和精神上进行关怀,让患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宽慰。这是“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是社区医疗服务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条件。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作为医生,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不是人道主义的医生,无论他医术多高明都不是一个够格的医生。归根结底,新型社区医患关系不仅要求全科医生积累广博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

3对全科医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3.1将人文精神贯穿到培养过程中

人文素质的养成绝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首先应该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始终把人文精神贯穿其中,在传授医学理论的同时,兼顾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将医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培养融为一体,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发展为一个德艺双馨的社区医师。

3.2加强人文知识教育

人文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人文知识的学习。因为全科医生面临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织的问题,这些问题分布在医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接合的边缘,所以,人文知识是全科医生服务于社区的基础。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讲座或选修课的方式,将医学理论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相结合来培养医学生宽厚的人文社科知识底蕴,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使医学生建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理念,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做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3.3强化社区教学实践

医学人文精神覆盖了社区医疗活动的一切环节,其核心在于把医学知识转变成为提升人们生命质量的力量。因此,人文素质的培养不能脱离医学实践。社区是全科医生最终工作的岗位所在,社区教学实践是把全科医生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全科医学教育在重视系统性、理论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实用性,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医学院校应增加全科医学生社区实践的相关课程,并选择经营状况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先进,有一定病源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实践基地。让医学生在医学实践中培养人文素质,丰富人文情感,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将来的医疗活动中,将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使全科医学更好地造福社区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