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十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十篇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0:38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篇1

[关键词]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136-02

“新农村建设”目标并不是单纯农村生产方式概念,而是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概念和更深层次的农村生活方式概念,实现“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民生活幸福”。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体育的健身、娱乐、休闲、教育等功能,使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化成为农村社会现代化应有之义。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化有其存在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我国城乡之间却横亘着一道深深的鸿沟,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化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城市。如何建构一个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体育生活方式?如何促进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化?笔者认为须将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置身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以获得其自身的规定性。

一、本质认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化内涵的解读

从本质上说,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化是农村体育生活方式自身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农村传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变迁。诚然,农村脆弱的体育基础设施和滞后的体育事业发展,使得建构农村现代化体育生活方式举步维艰,但并不代表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化就是妄谈。新农村建设实质上是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从《意见》的指导精神来看,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当前我国三农问题,已经不是纯粹生产方式现代化问题,而更是生活方式现代化问题。在温饱已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强度不大,闲暇时间较多的情况下,农民对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包括体育生活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化作为其自身运动的必然结果,不仅一直存在,而且还呈现出一种持续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这种过程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化必然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甚至反复或倒退。在国家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现代化思维: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生活方式建构的理念

(一)农村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生产/生活型生活方式

过去,典型的农村生产方式是以动植物为对象的农业生产。动植物应“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即“农忙”和“农闲”。持真义体育观的学者旗帜鲜明地指出在探讨体育概念时,必须清理出一种作为真正精神生产创造活动所应具有的理性——知识主体思维结构。这一学派认为,两种体育概念观的争论实际上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产生激烈碰撞的结果。要彻底解决这一学术难题,必须深入到哲学思维层次,从语言与思维角度加以综合分析,并着重从分析材料和语词概念转向转变思维方式。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农村现代化步伐逐渐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民传统的休闲方式,增加了休闲时间并且使之趋于均衡化,降低了休闲时间受到自然束缚的程度;农村企业的兴办和农村的城镇化实现了农村人口的集中,为农民能够进行多姿多彩的休闲生活创造了必要条件;现代交通、电子、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农村和城市的休闲生活方式差距逐渐减少。这些改变不仅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生活幸福。

(二)农村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民族传统/现代型的生活方式

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范畴现象,是一种文化娱乐的活动过程和活动形式。体育生活方式因其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体育生活方式。在农村,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习俗文化形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如摔跤、划龙舟、舞龙灯、扭秧歌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农民的喜爱和欢迎,而且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适应当代农民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的积极特征,至今仍然流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断在农村进行冲突和交融,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文化危机。大量的现代体育文化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等都出现在农村。

三、现代化建构过程:我国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合理化调控

(一)以村社为基地,组织日常农村体育生活

诸多的研究表明,“体育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已成为Sport大体育观的立论基础。如有学者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出,体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是不同的,体育的内涵也不大一样。还有学者研究指出,确立体育概念,应根据唯物辩证法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存在决定思维原则,体育的概念必须反映体育的本质特征;2.对立统一原则,体育的概念必须反映体育本质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社会发展的关系;3.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原则,体育的概念必须反映体育本质的整体性及发展规律;4.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原则,体育的概念必须反映体育本质与国际相对应,找出其共性部分,同时又要考虑其时空特征及民族的继承性。

虽然,《物权法(草案)》出台初衷是保障农民权利,但却忽视了村社一级是真正代表农民权益,忽视了农民是相对于村社以外力量弱势的问题。

(二)以农村企业为主体,带动农村体育生活的蓬勃开展

两种体育概念观在各自的研究方法上均表现出了严谨、科学的学术作风。也恰恰是他们各自缜密的研究方法的差异,充分证明了基于不同的方法论指导,可能导致迥然不同的研究结果。并且,由于不同理论基础的研究立场不同,往往使得某一理论只能反映某一事物的某一个方面。尽管“真义体育观”与“Sport大体育观”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合理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们各自的局限性。“真义体育观”的局限性表现为对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体育内涵的理解和把握;“Sport大体育观”的局限性则表现为对体育在我国起源与发展时期体育内涵成因的理解和把握。

四、结论

两种体育概念观在各自的研究方法上均表现出了严谨、科学的学术作风。也恰恰是它们各自缜密的研究方法的差异,充分证明了基于不同的方法论指导,可能导致迥然不同的研究结果。并且,由于不同理论基础的研究立场不同,往往使得某一理论只能反映某一事物的某一个方面。尽管“真义体育观”与“Sport大体育观”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合理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们各自的局限性。“真义体育观”的局限性表现为对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体育内涵的理解和把握;“Sport大体育观”的局限性则表现为,对体育在我国起源与发展时期体育内涵成因的理解和把握。两种体育概念观研究的共同缺陷,是均没有能够完整地描绘体育的发展变化历程,并通过探讨体育在不同时空中的变化来把握体育概念内涵的发展和变化。而通过他们各自研究方法的比较使我们明确了,描绘不同时期体育概念之间的有序过渡,阐述体育概念的发展进程及其与具体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是今后研究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余涛等.基于社会分层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在机制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8.

[3]郭景萍.我国农村闲暇生活方式的合理化调控[J].重庆社会科学,2000.1.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篇2

[关键词]乡镇企业现代农业互动特征路径

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了农村二、三产业,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目标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对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仅对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互动关系的特征与良性互动的路径予以探讨。

一、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互动的基本特征

1.对乡镇企业与现代农业概念的界定

(1)对乡镇企业定义的认识。近年来,乡镇企业这个名称在政府、学者,以及媒体的语境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这是否意味着它已经逐渐被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名称所替代而即将淡出经济社会发展舞台。笔者认为,乡镇企业仍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集体企业,1997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把乡镇企业定义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给乡镇企业下的定义是“在中国农村和小城镇兴办的、非全民所有制、从事商品生产或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这些比较权威的定义主要从所有制和地域范畴上来界定乡镇企业概念。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的改制,乡镇企业不再是原来乡村集体所有或农民投资的所有制范畴概念,有必要进行重新界定。这里我们从地域和要素依存的角度,把乡镇企业界定为在乡镇范围内开办的、以农业资源、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市场为依托、与农民利益联系较为直接稳定的生产经营实体。由地域与生产要素界定的乡镇企业概念,是城乡都可以存在和使用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概念难以替代的。

(2)对现代农业概念的理解。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农业的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给现代农业的定义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还有学者把现代农业形象的概括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我们比较赞同杜青林对现代农业的界定,因为它体现了现代农业建设目标、手段和途径的统一。

2.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互动的基本特征

(1)互动主体的独立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工业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农业兴旺发达,才能为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和部门发展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上乘、品种齐全的原材料。因此,现代农业建设虽然可以借助乡镇企业的推动而加快发展步伐,但不能长期依赖乡镇企业,否则农业发展会因乡镇企业发展的波动而难以稳定。同时,乡镇企业发展也不能完全依靠农业。虽然乡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大部分来自农业和农村,但由于农业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往往会给乡镇企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销售带来困难。

(2)互动目的的互利性。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互惠互利、平等发展,是二者互动的动力和纽带。乡镇企业只有真正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农村市场、方便农民生活等方面大力发展,才能得到农民的支持,获取生产要素,开拓农村市场;而现代农业建设也必须考虑乡镇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力增强、积累能力提高和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中受益,才能使不断壮大的乡镇企业有能力并愿意“以工带农”、“以工补农”。

(3)互动结果的风险性。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的互动,既是一种互利关系,又是一个博弈过程。按道理讲,现代农业建设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要素供应和市场拓展条件,乡镇企业发展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培养和提高了农民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和科技创新,二者完全可以实现正和博弈。但互动双方在市场趋利性驱动下,往往出现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的结果。如在“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互动模式中,产业链条中农户或公司任何一方行为扭曲,都有可能造成公司破产、农户受损的负和博弈;也有可能出现公司卷资外逃、农户受损,或农户原料供应以劣充优、公司受损的零和博弈。

(4)互动过程的长期性。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和规模,是从最初的社办工业、社队企业到乡镇集体企业,再到个体户、家庭私营企业和联户企业,继而到股份合作制企业,再到现在的农村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等形式,它的根已经深深扎在“三农”的土壤里,今后将继续伴随着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而现代农业建设也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世界农业的发展大体经过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后现代农业三个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程还比较漫长。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经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反复调整和适应过程。

二、实现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良性互动的路径

在农村这块土地上生长和发展的乡镇企业和现代农业,在地缘、人缘、资缘上存在着天然联系。二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共生共长。

1.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乡镇企业

(1)发展农产品加工型乡镇企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国内外大量事实和经验表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提高农业的产出率效果十分显著,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在90%左右,我国只有45%左右(粗加工以上);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二次以上加工)占80%,我国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1,我国仅为1.1∶1。这种差距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潜力巨大,而乡镇企业具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天然优势。乡镇企业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通过“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的形式,将小农户与大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发展科技型乡镇企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乡镇企业应不断适应国内外科技发展要求,真正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制定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规划,创造条件投入资金建立自己的技术研究与创新中心,大力开发新产品,使用新技术,创出新品牌,并把技术研究开发、技术设备引进与落后技术改造相结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在增强乡镇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带动现代、高效、环保农业发展。

(3)发展生态型乡镇企业,带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土地、节约材料;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治理污染项目,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企业内循环、产业内循环和区域内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三是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建设,带动优质、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

(4)发展为农服务型乡镇企业,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保障。乡镇企业不仅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民生活的、适合农村特点的连锁配送服务业,还要大力发展面向农业生产的各类服务业。特别要积极发展面向“三农”的商贸、物流、金融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机械和农产品的储藏、运输、保鲜、包装等产业,与此同时建立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物资、设备和人才保障。

(5)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建设现代农业要求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上述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土地的规模经营。乡镇企业通过吸纳从农业中分离出的富余劳动力,为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目前乡镇企业共安排了1.4亿左右的农民就业,其中就地就业的占70%以上,在乡镇企业就业农民的收入已占农民现金收入的34%。但目前农村4.8亿劳动力中仍有1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加上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人~800万人,共近2亿劳动力需要安置,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因此,今后大力扶持农村能人和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创办企业,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任务。

2.围绕乡镇企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乡镇企业发展奠定基础。农业中农、林、牧、副、渔等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不仅影响农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乡镇企业的布局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行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不仅能为乡镇企业提供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原材料,而且也会为乡镇企业争创优质产品、名牌产品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农业的快速发展,使从事农业的收入迅速增加,既有可能增加对乡镇企业的资金投入,又减少了农业对乡镇企业的依赖和抽取,从而进一步增加乡镇企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2)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为提高乡镇企业竞争能力创造条件。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利用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促进农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大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力度,促进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乘数效应,提高物化劳动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减少活劳动的消耗量,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农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就会使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农村劳动力为活劳动投入的乡镇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率。

(3)加强农业投入与政策支持,为乡镇企业提供发展机遇。乡镇企业的发展有赖于产品市场的扩大和消费群体的增加,有赖于社会的广泛信任和认可。农村人口是我国数量最多、消费需求潜力最大的群体。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国家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强,发展环境的优化,必将使农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农业投入与政策支持的力度的加大,将会进一步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投资机遇、市场机遇和发展机遇。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篇3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必要性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登博斯宣言》,阐明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保证当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维持资源的供需平衡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其核心是科学化,方式是产业化,过程是生态化,结果是效益最大化。。与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相联系,本文对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出如下界定:所谓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在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产业利益的最大化及不断发展过程。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农业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和把握好管理与发展、质量与速度、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问题,使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财务、信贷、人力、机构等资源的配置作用得以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农村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按市场规律把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产业加以规划和发展,发展目标应该是产业主体目标利润化、金融业务多元化、产业运行市场化、产业管理法制化、产业技术现代化。总之,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一)发展。发展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失去了发展,一切将无从谈起。

(二)总量。发展必然要求总量有所增长,没有量的积累和扩大,发展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里的总量包括资产总量、负债总量、中间业务总量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指标。

(三)结构。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结构优化。全行主营业务都存在一个结构优化问题。具体到信贷结构来说,结构优化包括客户结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产品结构等几个方面。

(四)质量。质量是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就必须遵循“有质量”和“可持续”的理念和原则。这里的质量包括资产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涉及业务发展的多个方面。

(五)效益。效益是银行经营的目的和生存发展的保证。以效益为目标,是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六)规范。农村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规避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这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必须遵章守法、规范经营。。

(七)创新。加快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更快更好地满足市场客户需求是农村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加强业务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保证银行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至2009年9月,中国已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有27家。农村商业银行的总资产由2003年的384.8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9290.50亿元,增长了22.4倍;税后利润由2003年0.9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73.2亿元。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多位于经济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和江苏,这三个地区共有14家农村商业银行,其他13家则位于安徽、内蒙古、天津、还有东北和西部地区。。多数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较小,只有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还有2008年成立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规模较大,资产总额分别达到1550亿元、1827亿元和1500亿元,共占27家农村商业银行总资产的62%,深圳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达到500亿元,其余农村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均在300亿元以下。

虽然这些农村商业银行大部分是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是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在资本金规模、业务竞争能力、市场份额、信息技术、产品创新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农村商业银行急需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竞争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商业银行要不顾现实情况,一味地通过加大投入取得自身经营实力的快速增长,而是应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一条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不以牺牲后期发展资源为代价的一种良性发展方式,实质就是稳定健康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社会意义!

首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村、农业、农民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今后我国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肩负信贷支农重任,农村商业银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三农”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加大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有效解决了农民的资金需求;扶持以“公司+农户”的形式的特色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大力组织存款,发放贷款,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

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促进金融稳定发展有积极意义。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是遵循健康有序发展原则,是建立在一定的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基础之上的发展,这将有助于逐步控制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促进我国金融业稳定发展。

最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有实质意义。农村商业银行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改变以往粗放经营粗放管理的方法,坚持树立风险控制、成本约束、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先进管理理念,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有利于实现农村商业银行自身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康.年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达100家[J].21世纪经济报道,2008,7.

[2]吴爱民.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武汉金融,2007,8.

[3]王吉,成邵敏.关于深化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与强化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金融,2007,7.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篇4

关键词:农村;农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温家宝同志在十届五次人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念和方式,将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和不发达农业转变到现达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和较高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二是高效能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部门的支撑和效益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需求的支撑,并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三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水平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的农业劳动者,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乡一体化;四是农民组织结构的改善与优化,尤其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五是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

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那么,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应该是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明显加强,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主要是抓住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农业机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和生产效率;要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强化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要将农业产业化经营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要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农业、大食物、大市场和大生态的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现代农业建设稳步健康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篇5

【关键词】集体统一经营文化变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我国政府促进农村经济改革的基本工具。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除了个别村庄还保留着集体统一经营方式以外,全国大多数地区逐步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项制度包含了两个阶段,即重塑家庭经营的自主性和重新确立集体统一经营。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史反映出我国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以家庭经济为主的个体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等要求相悖,会阻碍农村现代化进程;而偏向集体统一经营,则容易出现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的侵蚀,导致农业生产中出现激励不足的现象。因此,本文将从时代特征出发,反思集体文化内涵的嬗变对农村经营体制中集体统一经营方式和内容的影响。

集体内涵建构的时代性特征分析

所谓集体,就是个体的联合体。但当集体以文化姿态呈现出来的时候,就具备了超越实践层面认知性建构的特征,成为了能够影响特定社会情境中的个人或组织行为的认识论层面的概念。特定的文化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因此,根据外界制度环境的主要特征,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时期、市场经济改革时期和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时期。

时期:社会主义集体文化对宗族集体文化的侵蚀。传统社会中农村的主导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三纲五常”,而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集体文化内涵是在这种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所建构出来的宗族“集体”文化,农民对宗族集体文化的认同也具有深厚的经济和社会根源。除了土地等生产要素是建立在家族集体私有制基础上之外,家族也发挥着对每个成员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供给功能,比如对贫困家族成员的救济,为家族培育下一代提供私塾教育等。以宗族为基础的集体文化的本质并不否认个体利益,且其赖以存续的价值就在于保护农民的个人利益及其家庭利益。①宗族集体文化是在保护单个家庭利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以传统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的合作型文化。

然而在时期,集体文化的建构是伴随着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孕育而出的。斯大林最先完整描述了作为无产阶级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内涵:“个人和集体之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应当有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应当有这种对立,是因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体利益,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②在中国则被解读为:“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要讲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③这个时期存在的集体主义理论以“抽象集体主义”为代表,割裂了个人与集体的内在统一关系,并最终形成了抽象的“集体”,“集体利益”成为诞生于普通社会个人之中却反过来凌驾于个体和个体利益至上的异己性存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土地家族所有制也被土地集体所有制所代替,宗族集体逐渐被遗忘。与之相伴而生的现象就是集体主义的作用也逐渐被“神话”,个人主义成为了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的代名词。这时期集体文化的建构,就是以社会主义集体内涵为本质的意识形态的建构,该类型集体文化忽视了个人利益保护,导致个人利益的实现路径被制约。

市场经济改革时期:市场经济集体文化物质性基础的塑造。市场经济改革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开始向西方经济学所要倡导的自由与民主方向转化,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个时期个人利益的实现途径得到了保障,以物化手段实现了个人主体精神的体制性释放。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体文化以个人的独立和个人利益的实现为基础,以市场机制和社会契约作为集体文化的重要内涵,其中效率与公平、自由与民主等概念都是这时期集体文化的重要内涵。市场经济的集体性建构是以企业和组织形式呈现出来的,借助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或社团法人等概念作为确认集体边界的手段,呈现出产权明晰的物权特征。李志远认为企业是市场体制下的基层集体组织,且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企业不再是微观社会,而是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以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⑤蒋旭东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那种“真实的集体”,而不是“虚化的集体”,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形成这种真实集体的一种现实路径。⑥将这两位学者对于市场集体概念的界定扩大,那么按照市场法则建立的组织均可视为“真实的集体”的现实表达。在农村地区,依照公司法、合作社法、社团法等组建起来的组织均可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集体。随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权为基础的家庭经营重新被确立,集体文化的个体性基础重新获得了制度性保障。与此同时,户籍制度、生产组和行政村建制等与社会主义集体文化相对应的制度对人们经营活动的限制也逐渐放松,个人从集体中被释放出来,个人能力和私有产权都得到了承认和保护,这些塑造了农村经营主体平等自由发挥主动性的空间。

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时期:市场经济“集体”内涵的建构。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家庭经营方式与大市场的矛盾不断升级,集体统一经营又重新被提到了战略性高度。社会主义集体,包括生产队,村集体等已经从实质上丧失了对农村经济的主导地位,其现实性基础被进一步削弱。同时,随着2007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专业合作社成为了集体统一经营的新载体,这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集体单位建构。这种新的农村统一经营模式的确立,使市场经济下的集体文化在农村地区逐渐被强化,并在多元集体文化并存的现实中开始逐渐占据主导性地位。随之而来的现象是社会主义集体时期所倡导的一些基本理念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已经沦为了空谈,仅作为对市场经济下所造成的不正当竞争或与利己主义相伴而生的“唯利是图”观点的一种制约和调解。⑦而传统宗族集体文化也仍然发挥着其重要作用,有时甚至对企业发展和市场运作起到促进作用。比如,我国的江浙地区的集体企业发展过程中就体现出宗族集体文化的作用。⑧随着集体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其实现主体也更加的多样化,集体文化的本质性也发生了嬗变:从以宗族集体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集体,发展到以社会主义集体文化为主导的村镇集体,再到以市场经济集体文化为主导的市场,这些不同层次和内涵的集体文化均被保存了下来,造成了现存集体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集体文化内涵的嬗变对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的影响

虽然集体统一经营一直处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求之中,但实质内涵却在文化变迁影响下发生了本质性嬗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从“虚化的集体”向“真实的集体”转变。时期的集体边界主要依赖于政治区域划分,比如行政村、生产队、生产小组等,在实践中会导致“虚化的集体”对农民真实的家庭利益表达途径造成了压制。在市场经济改革初期,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主要以塑造家庭经济的主体性地位为主,集体统一经营不断弱化。现阶段的农村集体经营主要体现为集体经营企业收入、集体股份分红、集体预留机动地收入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统一经营的组织载体也从原本的生产队和村集体转变成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合作组织、股份合作组织、集体企业等多种实现形式。除了集体企业中仍然体现出集体所有制这种“虚化的集体”概念之外,其他组织形式均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体经营方式,集体也成为了现代化体系中的市场组织对其所有组织成员的统称。

从农业生产领域向农业产业化,以及非农产业的拓展。从农业经营内容来看,时期的集体经营主要局限于农业领域,部分地区还包括一些家庭手工业等副业经营。但在市场改革时期,集体经营的内容就已经超越了农业范畴,不仅表现为向农业产业链的前向和后向延伸,同时也表现为向非农产业的延伸。尤其是集体企业,不仅可以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加工业,也直接从事工业和服务业,这些集体经济城市为部分农村累积了大量财富,但对农业领域本身的贡献还有待加强。在市场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所出现的各种集体经营方式主要作用于农业领域,并通过集体经营组织的服务功能和盈利功能,对农业生产环节和市场营销环节施加影响,或通过兴办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来达到直接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

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的转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一个从公有化到私有化为基础的产权制度变革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以土地家庭承包权的确认为基础的农村制度,它塑造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体制性基础。在法律意义上,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因此实践中农村土地产权的转让不能以所有权为基础,只能以承包经营权为基础实现土地要素的自由流转。另外,随着户籍制度的放松,劳动力要素也逐步实现了自由流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要素限制随着市场的逐步深化而被解除。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时期出现的其他一些能够发挥集体统一经营作用的组织载体,其从产权制度上分析,均是以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为基础的,这就意味着农村经营制度正在逐步向实际的私有化转移,由此带来的利润分配和组织管理制度的设置也必须以组织所界定的集体范围为边界,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元。

现代农村集体组织形式对传统集体文化的妥协。农村经营制度中集体统一经营的层次和范围的设定,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仍会受到社会主义集体文化的影响,并以地理概念上的村庄作为集体划分的依据。目前出现的社区型合作经济组织、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农村集体经营形式也都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现代经营组织,但却仍然以村庄为成员边界,可见社会主义集体文化在现实中的影响力。同时,集体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会导致人们对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的概念和实现形式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现行法律制度中均可以找到这三种集体文化存在的法律依据,也正是这种政府主动建构出来的模糊性造就了现实中集体统一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对农民来说,这种模糊性直接造成了人们对集体概念的认识也存在误区,同时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必然会对社会主义集体文化作出妥协。因此,有必要从集体文化角度整理农村经营制度中文化方面的认识误区,为各种集体统一经营方式提供平等自由的发展空间。

有关集体统一经营功能发挥的几个认识性误区

警惕使用社会主义集体替代市场经济下的集体。集体统一经营需要以市场机制作为其功能实现的主要渠道,集体性建构也需要选择以在市场为主体的制度形式。如果仍以对社会主义集体概念的认知来理解和认识现代集体统一经营,则很容易会造成“合作过度化”或“合作不足”的后果,前者会造成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的侵蚀,后者则会导致统一经营的功能成为空谈。

警惕对集体概念认知的单一化。集体统一经营作为链接农村家庭生产与大市场的载体,其组织建设过程中最应该警惕的就是对集体内涵的认知过于单一。集体绝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团体,而是一个边界、成员数目随时发生改变的团体。相应的,集体统一经营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生产队或村集体为合作经营的边界。

警惕对家庭利益的制度化侵蚀。时期的解体,是因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强制性集体统一经营方式对家庭利益的侵蚀,从而造成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激励的结果。因此,新时期的集体统一经营就需要警惕对家庭利益的侵蚀,从而造成人们对该类型统一经营组织形式的反感。另外,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集体统一经营制度形式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更加适应当地的农户意愿和市场环境。

避免形成“集体统一经营是解决小农与市场矛盾的唯一路径”的认知。中国各地区实际情况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做决策。适宜的地区可以采用集体统一经营以最大化农民家庭受益,然而有些地区则需要其他形式的组织作为农民家庭经营的补充,比如,农业企业、私营加工厂、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多种路径都可以保证农民与市场的成功对接。

综上所述,历史塑造了集体文化内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目前集体文化呈现出多元内涵的现实情况下,要避免在社会主义集体认知的影响下,造成对家庭利益的损害。同时,集体统一经营应当以市场为媒介来实现,坚决避免借“虚化集体”的名义侵害个人利益的事情出现,导致实际中出现“过度集体化”的情况。新时期集体统一经营方式正在从社会主义集体文化中脱离,走向市场经济集体文化,不仅表现为从“虚化的集体”到“真实的集体”转变,同时也表现为超越农业生产领域向非农领域的延伸,其边界也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集体概念下所构建的集体边界,逐渐朝着市场机制和契约机制所构建出来的集体边界转变。最为重要的是,集体统一经营过程中实现了从公有制产权逐渐向私有制产权的转变。其他类型的集体文化也并未消失,宗族集体文化主要以社会资本的方式为现代经济服务,比如家族关系在浙江乡镇企业发展中呈现出的重要促进作用;而社会主义集体文化则以道德规范的形式在现代经济中发挥作用,该文化体制下所建构的多项农村基本管理制度,在今天仍会对集体统一经营方式产生一定制约作用。当集体经营组织进入农村社区的时候,需要对其做出一定的适应性调整。

(作者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本研究受到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支持,项目编号:1505920)

【注释】

①郭正林:“家族的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认同”,《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6期。

②《斯大林全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54页~355页。

③《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3页。

④张晓东:“30年来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交锋的理论历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⑤李志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体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

⑥蒋旭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9年第5期。

⑦王岩:“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互补机制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1期。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115-02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工在经济、政治、人格等方面表现出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首先我们要肯定农业的工业化和农民的城市居民化和农民的工人化、乡村的都市化这样一些结构性转变是必然的。我们现在特别是研究三农问题的,当然研究农民工的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还好一些,但是总的说来,在目的上是要表达自己的道德同情。政策性歧视、观念偏见、利益分歧与冲突是其主要原因,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从政策合理引导农民工流动、建立和完善增进社会公正的有关制度、创造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有利条件、提高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能力、尊重和保护农民工维权意识等多方面努力、农民工问题只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对中国社会来说,我们要进一步推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几大要素。

关键词:农民工问题 社会

一、农民工的现状和外来工的问题

我们在讨论农民工或者外来工的问题的时候,一些基本预设是要进行批评思考的。我觉得“农民工”这个概念是一个非现代的概念,或者只是一个预设的前提而进行调研的概念。因为“农民工”就是一个身份社会的概念。“农民工”的如此普遍我感到非常诧异。农民工的身份定位是很清楚的,而其角色定位是不清楚的。因为农民工在春节要回家探亲。所以是农民,因为在城里打工,所以叫农民工。所以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现代化原则: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当中一定要有承诺。实际上进入城市打工的人。农民身份就丧失了,所以我认为身份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很糟糕的概念。这个概念如此普遍地被使用了三十年。我觉得恐怕需要反省了。从这样一个身份社会概念出发,我们的很多制度设计是不会动摇的,所有教育问题、对散工的管理问题、优惠政策的实施问题都是不可以解决的。实际上这个基本预设就承诺了原有制度的正当性,而这个制度的正当性是不应该被承诺的。“外来工”这个概念,是一个封闭时代、古典时代的概念。1954年宪法被修改以后,我们不承认在现代的民主国家中。他的共同体成员具有自由移居的权利,所以才有所为外来工的说法。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难道我就不能到上海住,北京住,到深圳住吗?就是公民没有迁徙的自由。才有“外来工”的说法。而这个概念就限定了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封闭城市的一系列制度,

据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为直接目的而离开土地向别的地区流动的农民,其数量规模在6000万人到8000万人之问。“九五”期间全国农村劳动力年均增加584万人,“十五”期间全国农村劳动力年均增加43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再加上农村原有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现在每年新增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约在600万-800万人之间。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支流动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劳动大军的数量已经达到2亿多人,且规模不断壮大。这些数据表明,农民工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民工社会流动的数量依然会停留在一个高位,这也将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定数,甚至是一种常规形态。不能否认的是,廉价的农民工自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时间里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他们每年给城市创造的经济价值近两万亿元,带回农村的资金达5000至6000亿元。然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农民工作为社会的边缘群体被排除在城市之外。

二、农民工现状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人有纵观思维没有分析思维,讨论问题起来我们总是追求一种完美结果。实际上现在新的城市居民群体进入以后尽管有一个群体差异导致的不公平性,但是我们想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政府和社会解决。我看是一种浪漫的幻想。而这种浪漫的幻想在结果上,恐怕对大家的影响还比较严重。期望我们既不要农民偿付政治和社会代价,也不要社会自主地组织起来,而要由政府组织解决,我觉得这个在结果上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说我们的现传转轨只做了一个超强的法国政府,这种结果是不值得期待的,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性歧视与缺漏

现行法规政策尤其是在地方政策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仅仅适用于本地户籍居民或明确排斥农民工的规定,如对农民工的就业限制在一些地方仍未全面解除,一些地方将农民工排斥在劳动管理与劳动监察视野之外。一些地方的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政策等均将农民工排除在外。这种政策歧视与排斥既直接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更助长了损害农民工权益的倾向。同时,在传统户籍制度背景下,现行的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工自由流人城市的壁垒。一些地方性法规政策有意无意地遗漏了农民工,甚至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制度排斥。从而形成法规政策规范的真空因此,集中清理当前法规政策中对农民工的排斥性与歧视性规定,弥补相关法规政策的缺漏,真正建立公平对待农民工的法规政策体系已具有紧迫性。

2 观念偏见

当前农民工的许多问题可以从现行法制中找到平等解决的依据,但由于城乡分割、分治观念或意识的顽固性。管理者乃至一般市民在执法过程与社会生活或者政策的实施中,对农民工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带上了歧视与偏见色彩,更对农民工的年轻化与学历提升的事实视而不见。在城市社会排斥的同时,农民工的自我拒绝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集中体现在农民工的素质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上。一是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仍然偏低。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受教育年限低于高中。而应试教育使其实际文化程度较之学历程度更低,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的抬头仍然进一步制造着低文化素质的劳动者。二是劳动技能素质仍然偏低。农民工之所以长期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长期沉淀在低层次劳动者群体中,就是因为他们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在由农民或新就业者转化成非农劳动者的过程中并未使自己的技术含量得到提升,三是对城市文明的接受程度有限。大多数农民工虽然在不同城市务工多年,但仍然未能真正接受城市文明并融入城市生活,这也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工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

3 利益分歧与冲突

城市人作为城市发展的既得利益者与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之间的利益分歧是客观存在的,前者有着努力维护自身既得利益不让农民工分享的自利性要求。而后者却不可能一直甘于贡献,两者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美国社会学家荆易斯,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指出:冲突是价值观、信仰及稀缺地位、权力、资源分配上的斗争,其中一方的目的是中和、伤害和消除另一方。很显然,在一个社会中,权力、资源都不可能无限供给,分配不均以及人们对这种分配不均表现出的失望必然会导致冲突。因此,利益分歧与冲突也是造成农民工问题日益严峻的深层次原因。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篇7

关键词:农村;一二三产业;产业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304.5;F3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1-5697-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1.065

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industrialConvergence

andDevelopmentinRuralareas

FenGwei,SHiRu-juan,XiaHong,GenGQing-qing

(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Beijing100125,China)

abstract:promotingtheindustrialconvergenceanddevelopmentinruralareasisanewstrategicmovebyChinesegovernmentagainstabackgroundofnewnormal,whentheeconomicdevelopmentofChinahasenteredaperiodofmediumandrapidgrowth.Fromthebasicconnotationoftheindustrialconvergenceanddevelopmentinruralareas,theconstructionofevaluationindexsystemofindustrialconvergenceanddevelopmentinruralareaswasstudiedbythebasicideaofcomprehensiveevaluation,hopingtoprovidebasicreferencesforanalyzingandevaluatingthestatusanddegreeoftheindustrialconvergenceanddevelopmentinruralChina.

Keywords:ruralarea;first,second,thirdindustries;industrialconvergence;comprehensiveevaluation;indexsystem

近年恚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中国农业发展正面临成本不断上升、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资源条件高度紧张、国内外价格倒挂等严峻挑战。为此,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审时度势,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首次明确要求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并首次把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提出引起了媒体、社会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从文献上来看,学者们主要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对农业与农村二三产业的融合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加深,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在信息、金融、物流、能源等领域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产业融合给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日益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乃至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1]。周振华[2]认为产业融合就是以数字融合为基础,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姜长云[3]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根本上属于产业融合;梁伟军[4]从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出发,对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类型、意义以及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何立胜等[5]认为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径;李俊岭[6]指出产业融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此外,还有文献对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问题进行了讨论[7,8]。张义博[9]系统地梳理了国内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政策演进轨迹,对于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实践模式以及政策支持进行了探讨。总体上看,目前有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讨论大多涉及概念、内涵、意义、模式及路径方面,对融合发展及其融合程度的评价及度量方面则很少涉及。本研究借鉴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尝试构建一套对当前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自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读。有学者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日本提出的“六次产业化”或“第六产业”概念关联起来。20世纪90年代,日本今村奈良臣针对日本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首先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因为按行业分类,农林水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加工制造业则是第二产业,销售、服务等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六次产业,而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六次产业[10]。那么,该如何认识和理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呢,本研究认为需要从三个基本概念出发来加以辨析。

1.1关于农村

农村是个地域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农村通常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前,社会中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即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工业从农业无偿取得资源的积累,各种资源的积累表现为从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以及从农村向城市流动[11]。建国以来,中国实行了“重工业优先l展战略”和“城乡隔离政策”,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积累了资金。学者们对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以各种形式实现的农村资源向城市的无偿转移进行估算,归纳起来大约在6000~8000亿元[11]。即使到现在,这种农业和农村资源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也没有扭转过来,这导致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为扭转这一局面,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方针,为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实施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战略的重要体现,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农业、在农村。

1.2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

产业(或行业)通常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企业的集合。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三次产业分类,比较完整的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提出的。科林・克拉克在他的代表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的内涵作出了详细而明确的界定。克拉克认为:第一产业即指农业,其中也包括所有的畜牧业,如饲养业和狩猎业等。第一产业中各行业的共同特点是人类的活动直接作用于大自然,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这也是农业与工业的最重要的区别之一。第二产业即指工业,其特点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其生产过程是利用大规模、可移动、连续操作的方式进行的。第三产业又被称作服务行业,主要包括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金融业以及国防和行政管理部门。此外,还有私人家庭服务等。现在国际上通行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联合国所使用的分类法。按照这一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建筑和公共工程、水、电、煤气及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业、不动产行业、运输、仓储及通讯行业、服务行业及其他不易确定归属的行业[12]。

1.3关于产业融合和融合发展

关于产业融合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张建刚等[13]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种:一是从技术视角出发,把同一技术向不同产业扩散的现象定义为“技术融合”;二是从产品视角出发,将产业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三是从产业视角出发,例如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认为“产业融合是技术网络平台、市场和产业联盟与合并三个角度的融合”,该定义的出现使得产业融合的内涵得到了极大拓展。李美云[14]从狭义、中义和广义三个层次将有关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进行了归纳:狭义的概念是从信息传输产业的融合来叙述的,认为产业融合是在数字融合的基础上出现的产业边界模糊化现象;中义的概念从服务部门的结构变化来定义产业融合,如澳大利亚政府信息办公室在其《融合报告》中将融合直接定义为“由数字化激活的服务部门的重构”;广义的概念是从更广泛的内容和范围,或产业的演化发展角度来界定产业融合,例如认为“融合是分离的市场间的一种汇合和合并,跨市场和产业边界进入壁垒的消除”。虽然不同学者、机构和政府部门关于产业融合的理解和概念界定不同,但广泛的共识是产业融合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并已广泛影响产业的发展,甚至正在重塑产业的结构形态。

综合上述讨论,本研究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振兴农村、强大农业、富裕农民为目的,以产业链延伸、技术创新、产品整合、制度建设、体制改革等为手段,将现代科学技术、经营业态、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理念等引入农村,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融合互动、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实现农业附加值的显著提高、农业多功能性的充分发挥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有分析法、Delphi方法、交叉法、综合法和指标属性分组法等,其中分析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分析法是将指标体系的度量对象和度量目标划分成若干个不同评价子系统,并逐步细分,形成各级子系统及功能模块。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对评价问题的内涵与外延作出合理解释,划分概念的侧面结构。明确评价的总目标与子目标,这是相当关键的一步;第二步,对每个子目标或概念侧面进行细分解,越是复杂的多指标体系构建问题,这种细分解就越为重要;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直到每个侧面或子目标都可以直接用一个或几个明确的指标来反映;第四步,设计每个子层次的指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指标”是广义的,并不限于社会经济统计学意义上的可量化指标,还应该包括一些“定性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像“标志”[15]。通常确定的总目标与子目标构成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层次分解构成指标体系的准则层;每个子层次指标构成指标体系的指标层。本研究也将采用分析法的思路来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指标体系。

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出发,可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目标层分为两个:农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互动、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效应。农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互动是指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效应是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农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互动可进一步分解为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和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三项功能指标;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效应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农民增收与就业促进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二项功能指标。这五项功能指标构成指标体系的准则层(图1)。

2.1农业产业链延伸

农业产业链延伸是指以农业为依托,前延后伸,将农业种植养殖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农资生产销售、农业科研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合理优化链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当前,农业产业链延伸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农业附加值。

2.2农业多功能性发挥

r业多功能性发挥是指稳定农业的食品供应保障和经济社会功能之外,将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文化传承、资源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业的休闲文化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当前,农业多功能性发挥的重点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2.3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

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指农业与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提供中间服务的农业服务业之间的融合互动与协调发展。农业服务业主要包括农资配送服务、农技推广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服务、疫病防控服务、农产品营销服务、基础设施管护服务、劳动力转移服务以及金融保险服务等。当前,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利用电子商务、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加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2.4农民增收与就业促进

农民增收及就业促进是指通过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大幅提高非农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政性收入在农民收入的占比水平;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等方面产生的促进效应。

2.5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通过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缩小,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推动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资和改造升级,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3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内涵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要在众多反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标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因素,形成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要遵循目的性、全面性、可行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结合性等基本原则:①目的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从评价目的出发,选取能客观反映评价对象关于评价目标的特性指标;②全面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尽可能全面且具有代表性,涵盖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特性;③可行性原则,指标数据应可以保质保量地获取,来源可靠;④稳定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当不易受到偶然因素的干扰,具有稳定性;⑤协调性原则,指标应与我们所选择的评价方法相协调性,不同评价方法的机理要求指标具有不同的特性;⑥结合性原则,即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15]。据此共筛选出5组20个指标,具体评价指标及其含义见表1。

4结语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中促进农业多功能性发挥的重要途径,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如何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和评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状况及程度,并据此构建有效的发展机制和制定得力的扶持政策,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期望能为学术界同行进行相关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可资参考和讨论的依据,也为国家制定相关发展规划与扶持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2):78-81.

[2]周振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6):12-14.

[3]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2):18-22.

[4]梁伟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1(4):12-17,24.

[5]何立胜,李世新.产业融合与农业发展[J].晋阳学刊,2005(1):37-40.

[6]李俊岭.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3):4-7.

[7]王振如,钱静.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8):14-18.

[8]丁雨莲,马大全.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实证研究――以芜湖大浦乡村世界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14):157-163.

[9]张义博.农业现代化视野的产业融合互动及其路径找寻[J].改革,2015(2):98-107.

[10]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n].农民日报,2015-02-10(1).

[11]蔡p.“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1-17.

[12]于刃刚.三次产业分类与产业融合趋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1):42-43.

[13]张建刚,王新华,段治平.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山东科技大学学校(社会科学版),2010,12(1):73-78.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篇8

关键词:农村;农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同志在十届五次人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念和方式,将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和不发达农业转变到现达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和较高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二是高效能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部门的支撑和效益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需求的支撑,并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三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水平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的农业劳动者,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乡一体化;四是农民组织结构的改善与优化,尤其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五是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

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那么,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应该是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明显加强,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主要是抓住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农业机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和生产效率;要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强化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要将农业产业化经营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要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农业、大食物、大市场和大生态的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转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现代农业建设稳步健康推进。

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是一个包括多方面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要求。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及发展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四化”,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20世纪70年代末,又以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代替了原来的“四化”,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同时还把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以及农村工业化、小城镇建设等内容同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说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是不断完善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呢?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概念。它与现代农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现代化”一词的本意而言是指使某一事物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当指使农业发展达到最近的国际水平。然而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现代化”的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仅就概念而言,“现代化”所指十分宽泛,它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的外延,空间上也无确定的内涵,所以“现代化”不是严格的科学范畴,也不是什么理论性的概念。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的概念。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不能把本国已经达到的技术、经济水平同本国过去的情况相比,而应该同当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只有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才算实现了和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人们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历史的角度,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农业现代化则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程度。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之一,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增收,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至少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

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增长方式集约化,是指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经营循环市场化,就是指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生产组织社会化,它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总的来说,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农业现代化意味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能只是使用现代物质投入,不能“见物不见人”,必须认识到使用现代物质投入品的只能是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

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不尽相同,前进的速度也有差异,但它们都希望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奋斗与成功,预想与结果会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不妨碍人们朝共同的方向努力。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这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和良好的环境。(1)发达的农业就是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将目前低产低效的农业建设成高产高效的农业,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为整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2)富庶的农村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的差距。(3)良好的环境就是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稳定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人民工作与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农业的现代化应当建立在经济上可行、生态上适应、社会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广度和深度来改进和协调农业生态、技术与经济这三个系统,使之在和谐中发展,在互动中前进。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没有中国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快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宣杏云、王春法等:《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透视》[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2]康芸、李晓鸣:《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9期。

[3]丁长清、慈鸿飞:《国农业现代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篇9

1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辨析

要探析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首先我们需要对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1.1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

从概念的范畴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是属于农村教育一个方面。农村教育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现有的一般观点可以归结为:“一般把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称之为农村教育。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教育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出现城市与农村二元社会、农民处于不利条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旨在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和劳动技能、现代公民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教育”。[1]农村是一个和城市相对应的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认为,农村教育是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有文凭的全日制正规学习和非正规的成人扫盲学习以及技能培训。”还有的学者把农村教育归纳为“由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体系。”从农村的地域概念来讲,农村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县以下地区包括农村小城镇的教育。[2]通过对许多关于农村教育概念阐述的分析,我们认为农村教育是为农村地区发展服务的,以农村人口为教育对象的,旨在提高农民素质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

从另一个角度,也不难理解农村职业教育是属于职业教育类型的。何为职业教育?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教育百科辞典》认为“职业教育指在一定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门化教育。目标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各行各业所需的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城乡劳动者,其内容包括文化和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技术技能教育、职业管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简明教育辞典》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给予学生从事某件职业和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对以上关于职业教育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我国许多学者对职业教育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职业教育就是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岗位需要,推动生产力发展”。[3]这里还需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职业教育是等同于国外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和,即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

综合以上关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阐述,我们可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一些探讨。

1.2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

农村职业教育,现在一般将其理解为: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对农村社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进行教育和培训,从而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教育[4]。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概念的表述已经不能准确表达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农村职业教育是工业化社会发展和不断进步的产物,并且这一教育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外延和内涵的扩张。在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背景和政策环境下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一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甚至包括文化功能。必须从农业“内”和“外”两方面来理解,不仅要从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来考虑还要从社会大的环境和整体社会的发展角度来考虑,笔者认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理解:

1.2.1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生地来看,农村职业教育虽然服务于农村,但不一定发生在农村。事实上,大部分农业中专都办在城市。因此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应机械的认为只有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方可纳入农村职业教育范畴。

1.2.2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对象来看,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培训对象的确为农村人口。但将培训对象界定为有志于服务农村、从事与农相关行业的职业者,似乎更为妥当。

1.2.3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来看,其不应局限于“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而应跳出农业,将教育内容扩展到“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只要是有利于农村社会发展的、与农有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都可以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

1.2.4从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来看,服务农村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始终围绕的主题。对农村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应该在坚持这个目标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务实。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条件下,我们应更多的从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去考虑,是农村职业教育这一历史概念具备更大的现实意义。

2农村职业教育的特征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农村教育的一般属性,对于农村教育的一般属性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对农村职业教育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属性进行研究。

2.1分散性。这一点从前文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中可以获得一些启发,例如地域的分散性等等。主要体现于教育活动主体分散性,教育活动的主体从教育的一般意义上主要包括:教育者、教育媒介及受教育者;首先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者除了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外,许多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人员是在某一行业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在城镇进行的许多农民工培训等;其次可利用的用于进行农村职业教育的媒介或者说是教育资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分散性,不同于普通教育机构有固定场所和固定的教育资源(例如书本和实验室等),一般需要利用当时当地对职业的具体要求和当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是利用各种分散的资源根据需要进行利用;再者从受教育者来说,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除了部分职业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村职业中专的学生外,大部分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人员都是在从事与“农”相关的行业过程中为适应行业和技能发展的要求进行的培训和学习,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2.2多样性。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和办学层次的多样性等方面。办学主体的多样化表现在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除政府这一行为主体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是自发于农村和农民中间的以及由许多企业实体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进行教育的行为。例如许多在农村进行个体经商的农民自助式地接受教育以及许多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为农民工进行的教育等。办学层次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农村职业教育贯穿于初等教育至高等教育整个过程,在农村的职业高中教育之外,普通农村小学和中学也开始提倡在普通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逐渐培养一些基本的从业技能;最近又有学者提出要逐步发展农村的高等教育,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学制将会逐渐提高到以高中毕业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即向中等教育后层次高移,甚至培养‘高级农民’、‘农民研究生’、‘农民学者’”[5]另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性更多地体现在许多学校学制教育之外的短期职业培训教育方面;也就是说农村职业教育涵盖了正规的职前、职后职业教育,非正规的各种培训等正式的职业教育以及非正式的职业教育。

2.3特定的收益性。经济学认为,在技术系数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某一要素投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收益递减的趋势;而作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一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通过教育(包括在职教育、自学等)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从而增加个人收入并推动经济增长,在人力资本形成的各种途径中,教育是一条最重要的途径[6]。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生产一线要求的一种实用型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却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农村职业教育的特定收益性在于相比于其他教育形式,其收益性更为直接和快速,主要因为农村职业教育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的需要,一般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比较有效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在教育经济学看来,迁移是实现劳动力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力的迁移,可以实现部门间、地域间和国家间劳动力的余缺调剂;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很快许多行业正在消失和萎缩,又有许多新兴行业兴起的形势下,劳动力也必须随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不断学习与新行业相适应的技能;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人力资本中的经济收益问题,而且具有更深远的社会结构调整和促进社会经济整体水平发展的作用。

3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

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题,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时要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对整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新的战略定位。何谓战略定位?战略的原意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决定指导某一全局的规划和策略。所谓某一全局,可视为社会大系统中任何一个不同层次―宏观、中观、微观,以及不同范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组织,如企业、学校、事业单位,或各级地方政府与部门、军营、社会团体等。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指的就是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及与其相关的各个社会组织(包括政府部门)在某一发展阶段的一系列发展规划和策略。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进行阐述。

3.1指导思想的定位

作为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级政府部门要真正采取措施转变轻视农村教育的观念。我国由于近代经济欠发达,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普通民众尤其是农民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要进一步改革,发展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就必须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这种指导思想的定位依赖于政府职能部门正确的政策导向,以培养新型农民的理念来确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和策略。这种指导思想大概可以这样来阐述: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实现有志于从事农村事业发展的人们获得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和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农村事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服务于农民的教育,也是实现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应把农村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一项工程来确实加以实施,并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

3.2办学思想的定位

办学思想的定位主要是指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的获取和分配及承担办学的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

国家农调总队有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85%未经任何专业技能培训。[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生源困难。如何来解决农民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潜在需求和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这样一对矛盾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大难题必须首先做好办学思想的定位。第一,必须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所有职业学校都可以面向农村,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限于县及县以下职业高中和农林专业学校的狭隘范畴,而要使所有职业学校都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制方面应该进行改革,例如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处于低谷时期其主要原因很大方面在于其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职业学校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自身专业设置如何更好地符合农民就业的需要。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篇10

1我国农村人口安全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日益严峻,除了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人类传统的安全观以外,国家的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日益得到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因此,农村人口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人口问题除继续控制人口数量外,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迁移流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2003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张维庆主任在“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了“人口安全”的概念:“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不因人口问题而受损害,能够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农村人口安全是在人口安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关系到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的非传统安全。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面临一系列的人口安全问题。即农村生育率问题、农村人口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结构不合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等。

2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积极意义

2.1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是农业人口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稳定目前的总和生育率,维护我国农村人口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城市化不仅仅是农村人口进城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农村人口控制和发展的目标,是最终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农村不仅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同时统筹发展城乡社会经济。随着城乡合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城市地区扩大社会再生产。通过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向流动,为农村人口安全提供了合理的人口结构,特别是劳动力的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建设新农村,既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又能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是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前提条件。建设新农村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村地区的生育率,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还可以促进农村人口改变传统生育观念,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政策对农村人口数量的控制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科学文化素质,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相比相差很多。建设新农村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农村人口的素质教育,有效控制农村人口增长,使农村人口安全得到保障,这对扩大农村地区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2.3建设新农村,有利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推广和完善

随着农村人白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转变。我国农村人口达8.69亿,其中60岁以上农村人口大约有6083万人,其绝对数是城镇老年人口的两倍。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关系到广大农村人口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是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的关键所在,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所以除了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这两种关系方式功能外,还要运用社会养老制度为农民提供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途径。

3我国农村人口安全对建设新农村的影响

农村人口安全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以及制度变迁等变化的基础。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培育新农民来建设新农村。为了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使农村人口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全面发展,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人口安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从农民的自身作为开端。不管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还是建设新农村,都要以确保农村人口安全为基础。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是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农村人口自身问题的解决,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建设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了解决农村问题制定的总方针和总路线,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需要农村人口安全作为前提条件。

我国农村人口安全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为城市建没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直都是城市建设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之一,更是现阶段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更需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智力资源,如何提高农村人口的智力资源也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安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不仅能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还能为新农村的今后发展及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先进的智力资源,也为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农村人口安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以新的理念和举措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999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2030年前后达到老龄化高峰。我国老年人口中,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占了很大比例,许多老年人既缺乏经济积累,又缺少知识储备。目前我国城镇人口中65岁以上老人比例达到6.42%,而在农村这一比例已达7.5%。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城市更快,将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人口安全将为我国农村地区解决人口方面的诸多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4对策与建议

(1)把建设新农村与解决“三农”问题联系起来

建设新农村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1980年代以来,农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村问题主要表现是大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内陆农村自然条件差,城乡社会经济差别较大。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生活水平很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实现非农化产业转移和地域转换。农村人口安全是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人口非农化过程、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基础上,使城市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未来农村地区的小康社会。 

     (2)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缩小城乡差距,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奋斗的目标之一。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保证城市与乡村地区的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协调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发展,这样才可能在提高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巩固和确保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安全,实现农村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3)重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农村人口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资源。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即基础教育水平。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更要加强农村人口的民主法制观念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教育体系,提高农村人口受基础教育的年限,是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农村人口的文化和技能培训;其次是对农村人口的文化技能进行培训;此外,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在法律常识、生活美学、道德概论等方面的教育;并且同时采取优惠措施,积极鼓励和吸引投资,为农村地区引进各种人才,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4)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强以人为本的农村软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