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盈利模式和风险十篇盈利模式和风险十篇

盈利模式和风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5:32

盈利模式和风险篇1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 政策性金融 盈利模式 市场建设

中图分类号:830.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2-0013-03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也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是否讲究盈利,决定了其不同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模式。时下,我国正在制定政策性银行条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是否应将盈利作为一个经营目标,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一种惯性思维是:国家开发银行属政策性金融机构,以贯彻国家政策、实现国家意志为职责,应当是保本微利,不追求盈利,不以盈利为目标。这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野所在。但开发银行的实践表明,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并非绝对分立、当然对峙,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且应当将二者结合起来,在贯彻国家政策的过程中,采用开发式的工作手段,运用建设市场和建设制度的方式、方法,在推进客户生产、经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壮大的同时,实现符合经济规律的盈利,在追求盈利的过程中和盈利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政策性目标的实现。

一、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与发展

政策性金融作为商业性金融的补充,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具有重要作用。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因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在金融领域同样存在的客观性,要求政府进行一定的干预,政策性金融即充任了政府调控市场、协调经济运行的金融工具。受思维定式影响,国内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贯彻政府意志的机构,其作用的领域也有特殊性,不应如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样追求盈利,而应完全服务于政策性目标;两种目标间存在一定的张力或矛盾、冲突,不可能相互结合、协调起来,如果政策性金融机构讲效益、讲盈利,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不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很好地履行政策性职能。

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成立至1998年,基本上是依如上目标运作的政策性银行。但不良贷款项目也越来越多,不良贷款率曾高达40%,可持续发展和贯彻国家政策的能力受到挑战。自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开始了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相结合、盈利性目标服务于政策性目标的探索,在不懈的探索、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开发性金融理论。该理论厘清了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二者同为实践的产物,但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化与发展。

对于开发性金融而言,其本质性特征是在政策性金融活动中引入市场规律和资金成本的概念。从根本上摒弃了传统政策性金融可以“不依据市场经济规律”、“不讲经济核算”的观点,将效率与盈利作为政策性金融活动的基本原则,从而将政策性金融活动与商业性金融活动置于相同的市场原则基础之上,并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

因此,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在本质属性上没有什么不同,都体现了国家信用,都是实现国家意志的金融工具,以贯彻国家政策为法定职责。但二者也存在一些重要区别:首先,它们的经营理念不同――开发性金融注重市场业绩,以盈利为经营原则,强化风险控制,政策性金融则强调财政补贴,填补“空白点”,不注重风险控制,不讲经济效益,实为财政融资或财政融资的延伸;其次,贯彻国家政策的方式方法不同――开发性金融注重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注重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也是国家政策,尤其是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以促进提高融资主体的信用能力,促进形成微观主体经营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健康发展,而政策性金融在这些方面存在缺陷或不足。因此,产生的后果不同――开发性金融机构具备可持续发展和持续贯彻国家政策(包括体制建设)的能力,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足,反而有可能成为政府的负担。此两种融资模式是阶段性互补的,也可以同时使用,但就整体而言,用开发性金融的方法可以解决大部分政策性金融过去想解决而又没解决好的问题。

概而言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注重盈利,但不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的是市场业绩与国家特定社会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统一;其强调盈利,可以而且应当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是把所得利润用于新的项目、新的领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或者用于促进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即盈利的最终目的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有着本质区别,而与政府在配置经济资源(如土地出让,电信号码资源的使用,矿产资源开采等行政许可)的同时遵循经济规律取得一定利益并将其用于国家和社会公益目的具有一致性。

二、开发性金融的融资领域

开发性金融作为商业性金融的补充,其业务领域不是不能实现盈利的项目,而是不能市场化融资,或者市场化融资成本太高导致不能成功融资并完成项目建设,但借助体现国家信用的开发性金融的支持可以完成项目建设并实现盈利的项目。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项目融资常常具有这种特点。

不能市场化融资,表现为企业当期信用不足,或者信息严重不对称,所以,不可能通过市场进行融资,包括银行间接融资和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市场化融资成本太高,表现为高昂的交易价格(高风险,金融机构要求高回报)和/或交易费用。如,所需资金量大,可能需要十几个、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的投资者,企业寻找交易对象、谈判的费用(可能还包括时间成本)高昂;若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由于担保以及其它发行条件的限制(制度服从成本),或者由于时间上的紧迫性,不能成功实现融资。开发性金融运用国家信用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将分散、短期资金变为集中、长期资金,对具盈利前景或可能性的项目进行支持,即节俭了交易费用,使项目建设变得可行。

交易费用高昂阻却项目建设成功的也可能表现为体制原因,如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风险投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另由于我国公司债市场的欠缺和a股市场的目前困境,使95%以上的企业资金依赖于银行贷款。①

信息不对称常常是阻却交易发生的制约因素。只有价格信息,其它信息(包括关于交易标的的相关知识)不对称,市场也不会形成,或导致市场萎缩。信息不对称阻却交易发生的其实也是高昂的交易费用,因为信息劣势一方需要搜寻信息、处理信息,这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它们构成了交易费用中的主要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是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比较严重的一个领域,资金提供方对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的了解都很缺乏。以安全性为原则的金融市场一般较少介入这一领域,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由风险投资来弥补这一市场缺陷。我国目前没有建立风险投资体制,且由于文化因素,依靠民间力量建立并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开发性金融运用国家信用弥补这一市场缺陷显得尤为必要。

体现国家信用的开发性金融的支持表现在以低于市场的交易价格及比较长的偿还期限以覆盖市场风险。如此,企业还可以改善融资条件,从而吸引商业性资金的后续进入并降低融资成本。开发性金融还可以对信用不足的项目市场化融资提供保证担保。由于风险降低为几乎为零,可以减少交易费用、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交易实现。

所以,开发性金融的支持可以起到弥补市场缺陷和体制缺损的效果,具有建设市场、建设制度的功能。

三、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

开发性金融机构有自身特定的融资领域,其盈利模式有别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它是以信用建设为核心,用建设制度和市场的方式,在体制资源整合中控制风险、保证资产安全并取得合理盈利。

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的领域为存在市场缺损的领域,由于融资主体的信用缺损或者不足,如项目法人刚刚成立、前景不明,项目建设期长,现金流需要培育,项目建成风险和市场、财务风险较高,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进入,或者进入后发现风险太高,无力或不愿进行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又主动退出②。这决定了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为项目融资,贷款期限长,与借款人处于共进退、同发展的利益格局之中。这种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开发性金融机构全部贷款工作的核心是信用建设,即用开发式、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弥补融资主体的信用不足,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促进提高融资主体(亦即市场主体)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使其从稚弱走向成熟、强大,能够用自身创造的财富承担合理的融资成本(即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收入)。同时,使弱小产业逐步壮大,使弱质产业摆脱落后,使瓶颈产业逐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此,开发性金融机构需要根据项目和借款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根据项目所属产业的特点,设计信用结构、资金结构(软贷/硬贷,资本金/贷款)、贷款期限、宽限期、提款计划、还款计划等关涉借贷双方权利、义务的制度安排,并在贷后管理中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融资的同时,做好财务顾问,推动借款人发展规划、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借款人经营能力的提高,即“融资”与“融智”相结合。这种开发式贷款的典型案例如三峡工程、神华集团等,借款人均由初期信用能力不足、融资困难,发展为多家金融机构争抢的优质客户。

存在体制缺损的领域也是开发性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的领域,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银行通过自身融资优势与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政府组织增信机制,拓展项目开发,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城建项目一般属于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一次性投资大,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或为低收益,传统上属于财政投资领域。同时,城建项目又需有一定的超前性,在目前国家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投融资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对银行信贷资金产生了大量需求。监管机构在对商业银行监管趋严,须遵守《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制度的条件下,由于商业银行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主体和担保方式,为开发银行在城建领域留出了巨大信贷空间。在这一领域,开发银行摆脱了就项目论项目的观念,创造性地设计了城建项目贷款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即以各城市或地方政府的信用能力(主要依据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可支配财力、城建支出水平)为基础,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政府对指定借款人增信进行补贴现金流建设、城建项目打捆评审承诺的方式迅速占领了市场,扩大了贷款规模。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盈利还源于自身经营成本的节约,如人员精干,工作效率高。节约成本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将自身的融资优势与政府(包括一些企业集团)的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注重融资机制和融资平台的建设,进行批发性贷款,减少费用支出,从而获得信用建设和利润的双丰收。如旨在支持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的“瞪羚计划”、支持解决“三农问题”的北京市延庆县奶牛养殖项目、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发展项目、市政基础设施打捆项目等,国家开发银行均以信用建设为中心,注重融资机制建设和/或搭建了融资平台,保证了贷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信贷资产安全。

四、风险控制机制

截至2004年12月,开行累计发行金融债券20172亿元,其10年的筹资总额超过我国股市13年筹资总量,贷款余额达到14095亿元,充分发挥了将零散、短期的社会资金聚集起来投向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引导作用。在国有银行全部基本建设中、长期贷款中,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的贷款长期来占据着40%的份额,提供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近80%的信贷资金和国债项目超过30%的配套贷款;累计为4000多个项目提供了信贷支持,其中约90%的贷款投向了能源、交通、电信、公共设施管理等“瓶颈”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在取得对国民经济建设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国家开发银行也获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等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稳步下降,其主要财务指标目前优于国内同行,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水平。以不良贷款指标为例,1998年始,开发银行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连年“双降”,从2002年开始,在2%~1%的范围内小幅波动,逐步进入稳定期。与国际一流银行不良贷款率在3%~0.5%的区域内处于总体稳定小幅波动状态的特征一致。

在管理、控制风险、追求盈利方面,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是制定、实施了以下制度、方法:

其一,信用先行,建立、实施二元评审体系。在受理贷款申请之前,必须先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审,对每项贷款的信用风险采用借款人评级和债项评级两套评级系统进行管理。总行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在对分行上报的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报告进行分析、讨论后,设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风险限额。在受理每项贷款申请、发放贷款之前,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必须达到要求,并不得超出其风险限额。并对每个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风险限额实行动态管理。总行贷款委员会拥有对贷款项目的最终审批权。

其二,项目评审与审议决策分立,贷款决策民主化。通过建立独立委员电子路演、聘请专家审议和贷款委员会审议贷款项目等制度,加强贷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打破行政审批贷款和少数人决策大额贷款的旧有格局。

其三,采用先进的贷款评级技术和方法。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不断改进内部评级的制度、方法,规定某项新贷款的预期损失率不得超过一定比率(2004年规定为1%)。

其四,信用风险限额管理。对行业、地区、客户都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设定风险限额,并实施严格的限额管理。在行业、地区方面,还设定了集中度控制目标。尤其是行业评级,为开发银行逐步退出高风险行业,进入并加大低风险行业的贷款力度提供了依据。

另外,开发银行还实施了资产组合管理和早期预警系统等制度,并对不良贷款强化回收力度,减少贷款损失。

实践表明,国家开发银行以盈利为目标,通过建设制度、建设市场、建设信用的方法、途径,实现了国际先进的市场业绩,并同时履行了贯彻国家政策、实现政府目标的职责,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营范式。从立法学上讲,总结国家开发银行的实践经验,是开发性金融立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法律制度中给予适当体现,是立法的一个要求,是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因此,笔者认为,在立法上应确认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与政策性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作者简介:袁祝杰,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00031

盈利模式和风险篇2

关键词:铁塔公司盈利能力债务风险

一、铁塔公司盈利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铁塔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96.68亿元,同比增长18.42%;销售收入1034.7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利润总额48.4亿元,同比增长8.92%.

受益于十二五高端电网投资提速,2011-2015年特高压电网建设全面展开,我国“十二五”将投资5000亿建特高压输电网架,将形成年均150万吨以上的铁塔需求。

根据最新能源估测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的用电数量都在急剧增长,输电线路的建设必然成为重点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国际输电铁塔市场必将呈现出旺盛的需求趋势。预计到2018年,国际输电塔市场年均需求将从目前的1,700万吨逐渐增加到2,000万吨左右。而国际通信铁塔市场年均需求总量将从目前的370万吨增加到500万吨左右。

现阶段笔者所在公司对铁塔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铁塔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铁塔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铁塔技术标准、铁塔市场规模、铁塔行业潜在问题与铁塔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铁塔行业投资价值、铁塔效果效益程度,以此提出建设性建议,为铁塔行业投资决策者和铁塔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基于盈利能力的债务风险相关问题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基于盈利能力的债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问题始终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其中多数研究者研究分析发现,着力于债务人盈利能力的债务风险视角讲,债务偿还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引发一系列风险,如流动性风险、撤资风险等,而债务偿还的确定性极有可能引发流动性冲击。所以要求作为债务人的企业应不断强化自身风险意识,结合自身经营特点与需求提前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进一步优化负债模式,以此从根本上消除各类债务风险,保障企业各项经营业务顺利有序运行。

(二)债务偿还问题及盈利水平不确定性问题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以致国内多数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面临着债务偿还问题及盈利水平不确定性问题,这两类问题较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要求企业从多个层面重视起上述问题。从债权人角度看,债务索取权为一个确定的量,其通常不会随着企业经营效益的变化而变化;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企业盈利能力并非一成不变,其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外界经济环境、内部经营战略、同行业竞争力等,所以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时,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债务资金的正常流动性,从而引发企业流动性风险。

(三)企业资产收益率下降势必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

企业受多种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以致资产收益率大幅度下降,企业权益资本大大萎缩,此形势下,企业只得以增加负债的手段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因企业经营理念、模式滞后,导致负债进一步增加,从而大大削弱了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呈现“入不敷出”的状态,此时企业只能够再次债务融资以防止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停滞,如此一来致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

三、基于盈利能力下防范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笔者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之上并结合自身的认识,着重探究债务人债务资金循环的相关问题,由此得出结论:从债务人盈利能力的债务风险视角看,债务偿还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引发一系列风险,如流动性风险、撤资风险等,而债务偿还的确定性极有可能引发流动性冲击。因此,要求铁塔公司增强自身风险意识,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负债模式,以规避债务资金流动性风险及撤资风险的发生,确保铁塔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为此,笔者在这里给出三条建议。

(一)落实好债务资金的撤资风险防范工作

一方面,置于制度方面开展债务资金的撤资风险防范工作,即铁塔公司于举债之际应签好债务合同,明确债务偿还期限、债务偿还方式、每次债务偿还额度等相关条款,之后严格依照债务合同开展债务资金偿还活动,以防债务资金回流不确定性现象发生;另一方面,置于机制方面开展债务资金的撤资风险防范工作,即铁塔公司确定一个稳定的支出现金流来源,应用其定期偿还到期债务。

(二)加强对因债务资金退出引发的流动性风险防范力度

除撤资风险之外,因债务资金退出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同样不容忽视。由于债务资金退出,以致一定程度上损害到铁塔公司的盈利能力,此时需要铁塔公司构建一种完善的机制用于缓解这一风险。实践表明,实现债务融资渠道多元化是防范因债务资金退出引发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有效举措,所以要求铁塔公司运用有效手段打破传统单一债务融资渠道,推进债务融资渠道多元化,真正意义上实现商业银行贷款、货币市场商业票据融资等多元化融资,以确保铁塔公司债务资金供给充足性,进而保障铁塔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高效有序开展。

(三)优化调整负债模式

实际上,铁塔公司负债模式与债务资金的运动轨迹存在某种特定关系。其中依据资金来源性质可将铁塔公司负债模式划分为流动资产负债型负债模式、权益负债型负债模式及全方位负债型负债模式,其中以全方位负债型负债模式、流动资产负债型负债模式最为常见,以权益负债型负债模式最为少见。

流动资产负债型负债模式的特点:资金周转快,使得铁塔公司盈利能力强。对于生产经营顺畅的铁塔公司而言,其一年内通常出现多次资金循环。归纳而言,铁塔公司流动资产主要体现为现金、银行存款、预付款等多个方面,上述各类资产均为铁塔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有的资产需要占用一月,有的资产需要占用半年,有的资产需要占用一年,所以采用流动资产负债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不容忽视。当前市场背景下,只要铁塔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运行且产品市场销路顺畅,就能够确保短期债务资金偿还业务稳固开展。特别注意的是与其他资产相比,流动资产负债期限相对较短,其归还与续借往往随着铁塔公司流动资产周转而延续进行,如此为铁塔公司债务资金高效周转提供了保障。

铁塔公司剔除传统滞后的负债模式,建立起有效的负债模式,即增加流动负债在总负债中占据比重,降低长期负债在总负债中所占比重,如此便有可能实现负债模式风险最小化。同时,铁塔公司还应推进经营模式与负债模式相互融合,为达到融资效果最佳状态发挥积极效应。

四、结论

盈利模式和风险篇3

研究文献综述

1932年melin[2]以大量实验证实微生物的共生性的存在;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anton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并指出寄生是一种共生。Fmainsstim、Kozo和Korskii先后对共生引起的物种形态、生理变化展开深入研究;Ceuallery(1952)和Lewils(1973)定义了捕食、竞争、共生、寄生等生物种群间的不同相互关系,对共生模式做出了清晰的分类。王德利等(2005)[3]研究认为,竞争虽然主导着生物进化,但共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态现象,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动态过程与最终结果。袁纯清(1998)[4]等学者将这个生态学概念引入经济学范畴描述经济领域内竞争与共生博弈生存的关系。ehrenfeld(2004)[5]、郭莉[6](2005)等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了工业经济领域的企业的竞争力与生存能力,并试图利用企业共生理论研究解决或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杨松令等(2009)[7]基于共生理论研究分析了上市公司股东的行为。谢金等(2010)[8]、郭颂平(2011)[9]等基于金融共生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与保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逐渐形成了金融共生理论,大量应用于金融保险业问题分析。

伯克希尔公司综合经营背景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Hathawayinc,以下简称为BH公司)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以保险为主业实现综合经营模式的控股公司,业务领域涵盖保险、铁路运输、公用设施和能源、金融、制造服务和零售等,总资产达4000多亿美元,实现年营业收入2000亿美元。[10]BH公司形成了保险业务板块和非保险业务板块共同发展的良性综合经营局面(见表1)。BH公司保险业务承保、保险资金运用与非保险业务实现持续盈利(见表2)。保险业务板块下属的4个主要保险公司均连续多年承保盈利,财险业务综合成本率控制在100%以下;投资业务主要配置现金及现金等各类投资产品,投资连续多年实现盈利;公共设施和能源投资的5个主要公司,对公司盈利贡献逐渐提升;金融和金融衍生品投资也实现连续盈利;其投资业务各年均实现盈利。BH公司是开展综合经营的典型成功案例,其以长期投资见长,实现以低成本获取投资资金目标是该公司开展综合经营的重要内在动因。由于保险公司经营效益好,持续实现承保盈利,其所属财产保险公司能为BH公司提供足够稳定的保险资金,奠定了BH公司综合经营模式迅猛发展的资金基础。BH公司主要以控股方式开展并购业务,通过将被控股企业的现金流投资新的业务单元,驱动综合经营发展。

BH公司综合经营模式共生机理

BH公司依托综合经营共生模式优势,借助严格的风险管控以及较强的投资能力,遵循确保风险偿付能力、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经营原则,保持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即便经历了美国严重的金融危机,公司的经营状况也未受到冲击。综合经营共生模式在BH公司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1.BH公司的共生界面分析

BH公司业务范围涉及保险、投资、金融服务、铁路、公共设施与能源等诸多领域,业务单元多元化。公司保险、铁路、公共设施及能源业务承担着资金提供者的角色,投资业务在金融市场中承担着资金供给者角色,金融服务业务承担着资金需求者角色。BH公司参与多个不同的共生系统,拓宽了公司的发展渠道,挖掘了收入来源,提升了盈利水平(见表3)。BH公司以集中管理方式突出发挥综合经营的投资优势,所有投资及资本分配都由公司统一决策。公司充分发挥管理层创造现金流的功能,以现金等流动性资产完全覆盖保险负债业务,在确保完全偿付的基础上,将不需考虑负债匹配性的剩余资金配置于高收益的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BH公司保险资金运用能力较高,保险资金运用收益高于承保盈利,充分体现出综合经营模式在资金运作和投资组合上产生了巨大效益。基于微观视角分析,BH公司综合经营模式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共生系统,此系统共生界面内不同业务单元发挥着共生功能,分别担当着资金供给、资金需求和资金中介的角色。保险单元在系统中承担资金供给者角色,投资、铁路、公共设施、能源单元承担资金需求者角色,集团作为平台,形成一个功能强大、良性循环的共生系统。

2.BH公司共生特征分析

根据共生理论,共生单元之间能否形成共生系统的判断标准是业务单元是否具备多元性、相关性和整体性特征。[11]具备此三维特征的共生综合经营模式,奠定了保险金融集团在金融市场,或者在保险金融集团共生系统内的各业务单元所产生的规模效益,远远高于非共生条件下单生产能力的业务单元的产出效益。由于BH公司业务领域涉及保险、投资、铁路、公共设施和能源等,其综合经营共生模式具有显著的多元性特征,投资是其优势业务单元。但是BH公司对各业务单元实施单独考核,例如,将保险业务经营的直接结果与使用保险资金投资的经营结果分离,分别予以单独核算,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承保业务单元和投资业务单元的双盈利。因此,资金成为BH公司联系各共生业务单元的共生能量。相关性是实现整体性特征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由于BH公司各业务单元之间的交叉相关性较弱,并且各业务单元实行“隔离”经营,所以BH公司的综合经营共生模式的整体性特征也并不明显。BH公司采取以保险业务单元为核心,承保盈利和投资盈利为“双盈利”的共生单元并行的综合经营共生模式,加大股权投资领域开拓,实现了公司业务和规模的扩张。

3.BH公司共生模式分析

根据共生界面特征的不同,共生模式可以分为寄生型、偏利型和互惠型共生关系;根据组织模式的不同,共生模式可以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关系。[12]BH公司对各业务单元之间实行独立经营与考核。从作用方式来看,投资、铁路、公共设施和能源等单元的资金大多来自于保险单元,与保险单元关系属于寄生型和偏利型共生关系。铁路、公共设施和能源单元的资金都是通过投资单元操作,它们之间关系为寄生型共生关系。从组织模式来看,由于保险资金长期为投资板块提供资金,这两个业务单元的共生关系属于连续型组织模式。投资单元对铁路、公共设施和能源之间的投资大多属于一次性投资,因而两者之间属于点共生或者间歇共生的金融关系。

基于经济资本理论的BH公司综合经营风险测度

经济资本理论的在险价值函数(VaR函数)原本用于银行业风险分析。由于保险业的风险具有严重的厚尾性,因此提出尾部风险价值(tailVaR)。在相同置信区间下,tailVaR比VaR计算结果更高。[13]根据经济资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对BH公司经济资本进行估算。基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国内外保险金融集团经营绩效比较的考虑,将以资产收益率(Returnofasset,Roa)作为主要研究指标,即净利润除以总资产,经济含义为单位总资产经过一年的运用后所创造的净利润。假设BH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表4反映了BH公司的净利润、总资产和Roa情况。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净利润出现大幅度下降。由于这一时期总资产和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为减少金融危机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更为准确地反映总资产收益率变化,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将采用期末净利润与期末总资产数据。计算出资产收益率的均值和标准差之后,与分析框架相对应,将净亏损率定义为资产利润率的负值。BH公司的净亏损率服从均值为-3.23%、标准差为1.26%的正态分布(见表5)。由于计算使用“损失率”指标,表中数字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损失占总资产的比重。如果计算保险金融集团某一年度的经济资本估值,用当年总资产乘以(损失率的tailVaR-损失率的均值)就可以得到该年度经济资本估值。本文以高估风险为原则,使用99.99%的置信水平对应的tailVaR值(见表7)。

研究结论及启示

BH公司构建起多元盈利格局,保险业务和非保险业务的协调发展,使得盈利格局更加均衡。虽然公司投资业务具有优势,但公司仍坚持将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分开进行考核,以实现承保盈利作为评价多元盈利格局的基础。投资业务集中管理,集中进行投资和资本配置决策,进一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投资业务倾向于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力求实现长期价值增长,同时保持流动性充裕以履行保险赔付责任。

1.强化保险主业核心构建综合经营共生模式

保险业务是BH公司现金流的重要来源,为公司投资业务提供了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公司不同于其他财险公司,是以实现盈利的方式获取现金流,不需要用未来的投资收益覆盖投资资金的获取成本。将承保盈利与投资盈利分项考核是BH公司经营的主要特色,国内保险金融集团构建多元盈利格局应不断提高经营管控水平,降低承保业务获取成本,实现以低成本获取保险资金,形成稳定持续的现金流来源。BH公司保险板块盈利和非保险板块盈利贡献占比接近,是公司持续实现总体盈利的重要保证。国内保险金融集团已形成多元盈利格局,但各业务单元盈利水平有所差异。国内保险金融集团旗下保险业务板块和非保险业务板应该实现协调发展,以此实现各板块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各板块盈利能力的提升。

2.以股权投资方式拓展非保险业务单元

国内保险金融集团可以探索以并购等股权投资方式,以私募股权或者风险投资形式,投资一些未上市、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实现对被收购企业的控股,既可以追求企业价值的长期增长,又能获取现金流,扩大资金运用规模。股票是BH公司配置保险资金的主要投资类型。在股票投资对象的具体选择上,不以追求价差收入为投资目的,重在发现被投资企业长期价值增长。BH公司认为企业的实质价值决定其股价,所以关注企业的成长性胜过关注股票价格。未来收益确定性较高的企业是投资的主要对象,特别是消费垄断企业。

3.投资业务采取集中管理模式

投资业务是BH公司的优势业务。公司对投资业务决策集中管理,旗下并没有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专门从事资金运用业务,公司高管共同参与决策所有与资金运用和资本分配相关的业务。投资业务集中管理具备以下优势:一是可以缩短决策链条,提高决策效率;二是可以根据不同子公司资金的属性、期限统筹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金运用收益;三是避免各子公司在投资选择上出现差异,降低资金运用的机会成本。国内保险金融集团可以借鉴BH公司对投资业务实行集中管理的经验,加强集团资金运用和投资业务相关部门对集团整体投资业务管理的权利,以实现集团资金运用整体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考虑资金属性、期限等因素,根据集团整体资产负债匹配情况,统一制定投资策略,避免投资分散决策造成的投资效率降低、效益下降。

盈利模式和风险篇4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存款成本开始上升,导致了全社会融资成本上升、银行利差收缩、盈利能力下降和银行存款表外化等问题。目前研究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文献也不少,主要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以及创新研究、非利息收入业务的风险研究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巴曙松(2012)在研究美、日等国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可能出现的变化。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2012)在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基础上,分析了利率放松对传统的银行业务造成冲击,提出了促使银行业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发展表外业务并加强综合化经营的建议。王在全(2013)就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主要论述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的影响,并就对应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从利率市场化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中,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的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受到的冲击。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冲击应该采取非利差盈利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分析

(一)目前国有银行的盈利模式――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

国有银行的盈利模式是指置于一定经济和市场环境下,银行基于自己一定的资产负债结构基础之上主导的财务收支结构,包括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即多元化业务模式两种。利差主导模式以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为主要的利润来源,对象是以公司为主服务群体,承担着信息中介及信用创造的社会功能,通过吸收社会存款、发放贷款来实现利润。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盈亏的主要因素有银行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支出的高低以及贷款损失准备等。从各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结构来看,其盈利模式凸显的问题主要是存在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以及模式单一。特征上具体表现在银行过度依赖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业务形式上表现为吸存放贷规模的扩张决定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单一的利差主导模式。

总之,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外部制度环境和银行内部经营条件在其收支结构上的综合表现,有效的盈利模式也是决定银行盈利能力、创造价值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前提。

(二)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下的利润规模分析

根据国有四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2010年到2014年的年报资料可以看出,四大银行运行平稳,资产负债规模继续增长,盈利水平持续较好。其利润构从表2-1可以看出,2011年四大行全年净利润比2010年增加12450.5亿元,同比增长24.62%;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1.37%,净息差扩大和生息资产增长一起推动了净利息收入的增加;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4.06%,显著高于同期净利息收入的增幅;四大银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14249.1亿元,增幅22.92%;其成本收入比为31.81%,同比下降1.61%。

2012年四大银行净利润比2011年增加9278.7亿元,同比增长1472%,增速较2011年下降9.9个百分点;四行利息净收入比2011年增加16227.4亿元,同比增长13.91%,其中净利息收入的上升主要受生息资产增长的推动;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0.72%;四大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8947.4亿元,增幅11.71%;其成本收入比为31.33%,同比下降0.48%。

2013年四大行净利润比2012年增加8509.3亿元,同比增长1177%,增速较2012年下降3.95个百分点;利息净收入比2012年增加12279.3亿元,同比增长8.96%,利息净收入的上升主要受生息资产增长的推动;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4.39%;四大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7443.1亿元,增幅8.72%;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0.51%。

2014年四大银行净利润比2013年增加5320.2亿元,同比增长658%,增速较2013年下降5.19个百分点;四大银行利息净收入比上年增加18924.7亿元,同比增长12.68%;四大银行非利息收入比上年增加4892.6亿元,同比增长10.28%;四大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15967.2亿元,增幅17.20%;其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52%。

(三)利差盈利模式下的利润结构分析

现在的利率市场化尚未全面开放,利差盈利依然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其经营的主要业务仍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传统信贷业务,利息净收入一直是国有四大银行主要收入来源,并且支撑着四大银行的经营利润。其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10年到2014年分别为77.97%、76.20%、76.71%、75.83%、76.22%,在营业收入中占有绝对性的优势。而对应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少。其利润结构变化如图2-1所示。

图2-1国有四大行2010-2014年度利润结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有四大行年报

(四)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下的利润变化趋势分析

从上面的利润结构分析可以得出,国有四大行2010年到2014年度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增长速度缓慢,净利润的增速更为平缓,如下图2-2所示。

图2-2国有四大行2010-2014年度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润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有四大行年报

国有四大行2010年到2014年度的成本收入比表明了四大国有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逐年降低,四大银行获利能力逐渐增强。其成本收入比如下图2-3所示。

图2-3国有四大行2010年到2014年度的成本收入比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有四大行年报

(五)小结

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在逐年不断的增加,仍然是以利息收入为主,其真实的原因是生息资产的增加,而在净利润中的利息净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而相对应的非利息收入却在逐年的上升。非利息收入增幅大于利息净收入,但在经营收入中比例较低。所以,单一以存贷利差收入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的竞争力正在逐年下降。

三、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的冲击

(一)平均付息率的上升

目前,国有四大银行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信贷业务,存贷利差收入是银行业利润的主要收入来源。国有银行在维持基本存贷利差条件下,广泛利用选择控制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方式保证获取较高的利润,中央银行对基准利率的规定成为了银行能获得超高收入和利润的根本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客户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有所上升,贷款利率可能会下降。银行会选择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手段在市场上吸收资金,存款利率将会提高,必然造成银行利息成本提高。从2010年到2014年度国有四大银行的平均付息率来看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如下图3-1所示。

图3-1国有四大行2010-2014年度平均付息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有四大行年报

(二)利息净收入的下降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间为了实现稳定收益将展开激烈竞争,主要是争相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措施来争取客户,这样的结果会使实际存贷款利差不断被压缩。近年来,国有四大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持续下滑,营业收入增长率逐年下降,利差缩小趋势明显,银行间竞争压力扩大,实际利息收入减少。从2010年到2014年国有四大行利息净收入增长率来看呈下降趋势,如图3-2所示。

图3-2国有四大行2010-2014年度利息净收入增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有四大行年报

(三)定价管理难度增加

利率市场化以后,国有商业银行对利率进行如何定价存在着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宏观经济形势、资金流动性、市场的竞争程度、对手对利率的定价和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具体表现在商业银行对利率预期变化的趋势进行有效准确的判断,存、贷款如何确定价格,基于资产负债的管理方法和久期管理对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如何确定。以上的因素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利率市场化之后,以上因素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而且各因素之间有交叉相互作用,利率的市场化还增加了人们对利率的敏感性,利率的微小变化会引起较大幅度的负债和资产的变化,这样自然而然使利率的定价更为复杂,定价考虑的因素更多,定价的管理难度增加。

(四)利率波动风险会加大

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波动将是一种新常态,且波动幅度也有所增加,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因利率市场化可能面临的利率风险有利率结构风险、选择权风险和收益曲线风险三种。利率结构风险主要表现为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与长短期存贷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选择权风险是在利率波动情况下客户存贷方案不同选择而使银行被动承担的利率风险,当利率上升时存款客户会通过提前支取来套取较高利息,而当利率下降时贷款客户会提前偿还以前的高利率贷款和增加低利率新贷款来套利,这样银行会面临很大的选择权风险。收益曲线风险来源于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所产生的收益不确定性,银行会在利率经常性波动下而面临巨大的收益曲线风险。

四、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向非利差盈利模式转变的建议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每况愈下,许多国际大银行通过多元化经营方式,将银行服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等多种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创新出大量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使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稳步提高,积极推崇以非利差主导型为主的盈利模式,所谓非利差盈利模式是以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模式,非利差模式的产生是依靠着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不断创新以及在金融混业经营下的资本运用等为基础所产生的一种盈利模式,多元化业务模式多以低端的代收代付、担保服务、理财产品及高端的金融咨询、理财规划乃至投行业务等为主。因此,面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差盈利模式的冲击,国有商业银行也应该从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逐步向非利差盈利模式转变。

(一)利用互联网和数字移动技术,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

零售银行业务在当代国际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下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所以,走向国际化的国有四大银行必须加快零售银行业务创新的进度,国有四大行可以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和数字移动金融把银行服务与智能手机的应用结合起来,实现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在线金融服务。银行在控制零售业务的成本上可以通过推广自助服务和电子银行服务客户。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下,银行应该大力拓展房贷、汽车贷款、大额消费品贷款等零售银行业务市场。

(二)凭借国有银行雄厚实力,开拓创新中间业务产品

目前我国国有四大行凭借着国家的隐形保障和自身多年的发展优势。他们在过去的传统信用业务中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形象、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在多年发展中所积累丰富的经营经验等是发展中间业务的良好基础。中间业务的发展标志着国有银行的市场服务功能增强。银行应采取更专业化的服务方式,综合考虑降低交易成本、改变交易方式将金融功能重新组合。在提升中间业务竞争能力方面应该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重视产品细分,以质取胜,以服务取胜。同时对中间产品应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开发金融衍生产品,转移利率风险,确立自己的中间业务品牌,主动应用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根据需求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中间业务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创新型转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三)面向高端客户群体,积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

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理念上,应采取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型到财富规划。着重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致力于私人银行客户的隐私保护和资产增值,建立面向客户的投行、信托等综合服务平台,拓展增值服务领域。同时融合零售和资产管理业务,实现交叉销售,增加业务规模。采用先进的模型和技术分析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及潜在机会,严格防范欺诈和违规支用风险。

(四)加强银行与证券、保险的合作,实现业务经营综合化

国有四大银行可以凭借其已有的优势和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银行、证券、保险等各项业务相互渗透,促进银行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实现业务经营综合化。银行应针对大型企业客户重点发展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抓住债券发行、股票承销和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新机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提升综合定价能力。同时,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发展上下游客户,带动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发展。银行还可以通过典型的产品和服务营销方式提供便利、快捷和优惠的服务,拓宽业务经营范围,从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业务品种,争取客户市场领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收益结构的多元化发展,降低由利率市场化对经营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减少利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五、结束语

盈利模式和风险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1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问题及导致原因

(1)经营范围与业务品种偏少。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相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化,主要表现在经营范围较狭窄,业务品种不够丰富。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业务主要集中在一些筹资功能强且操作简单的业务方面,技术含量不够高,其经济收益也不够高,对于中间业务产品的实际利用率较低;

(2)业务规模与收入水平偏低。根据一般经验来看,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会占到全部业务量的一半左右,有些国家甚至超过一半。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中开展中间业务较早,业务量也较大的中国银行,它的中间业务收入却只占到总业务收入的百分之十几,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模式就是利差型,而这与现代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3)盈利模式的技术含量不高。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品种及技术含量明显高于我国商业银行,他们开发出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开辟了更多的机遇。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相对较少,尤其是那些技术含量高而盈利潜力巨大的中间业务更是发展较少,还有些具有高收益和低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也发展较为滞后,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还没有涉足其中;

(4)利差型盈利模式较为突出。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型盈利模式为主,因此,它们的非利差业务开展就较为滞后,长期以来处于一种从属和次要的地位。尽管说有些商业银行也会开展非利差业务,但是,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存贷款业务的发展,让非利差业务成为了传统利差业务的推动手段。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些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既得利益而盲目扩大发展规模,反而让银行的创收能力下降。

究其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状况和问题,就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储蓄市场,我国居民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到银行里去存钱,这就使得我国居民储蓄率往往居高不下,而这又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利差型盈利模式的基本条件。

2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1)资本约束性不断增强。2010年12月颁布的《巴塞尔协议iii》中重新界定了资本的概念,并提升了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我国银监会也根据此协议提出了我国对于资本的监管要求,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1.5%和10.5%或以上,最低的杠杆率为4.0。那么,我国商业银行要想符合这样的资本要求,就必须增加资本或减少风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它的融资压力非常大;

(2)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国商业银行间的同质竞争较为激烈,它们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较为类似,缺乏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尤其还在盈利模式方面更是惊人的雷同。因此,一些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而不断扩张发展规模,反而忽略了应有的战略发展规划。加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这也促使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

(3)社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我国不少小微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因此,它们很多都不得不转向了民间融资。事实上,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我国社会融资增长率明显高于银行贷款增长率。这就使得作为金融中介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地位大大降低。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就需要尽快开发与证券市场相关的金融业务产品,以更好的应对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3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具体路径

(1)促进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这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不同企业客户的时候,应该要做好盈利模式的相关转型。首先,面对大型企业客户的时候,我国商业银行就应该重点发展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业务,并为它们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并以这些大型企业客户作为核心,不断开拓更多的上下游客户,尤其是要为大型公司金融产业链上的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个人客户提供发展的机会。其次,面对中型企业客户的时候,我国商业银行就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客户群进行管理,让银行在这些中型企业客户中发挥出应有的定价优势。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不断完善信贷与风险政策,为中型企业防范风险提供工具与政策支持,并且也应该为中型企业转型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金融解决方案。此外,面对小型企业客户的时候,我国商业银行就应该引导这些小型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经营模式,并充分发挥出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优势,提高小型企业的风险抗衡能力,还可以引入风险基金、创业基金来为小型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有利条件,最终促进小型企业的健康成长;

(2)促进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与移动金融。这就是说,商业银行在转变与创新自己的盈利模式的时候,就应该借助于银行自身的传统优势,把银行服务与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有机融合在一起,还可以把银行服务与智能手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让用户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随时随地的应用银行的金融服务。其次,我国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转变自己的金融服务理念,不仅要做好产品销售工作,还需要向财富规划方向转变,把银行融资与融智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完善银行的金融服务,尤其是扩展其服务的范畴与品种。当然,我国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同时,必须充分意识到私人客户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一个综合平台,不断帮助他们实现资产增值。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牢牢把握住消费金融需求,科学且合理的分析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与机会,尽可能的防范各种金融欺诈和违规使用风险。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树立正确的风险收益平衡观念,制定面向客户和产品的风险应对策略,并优化信贷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3)提升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与产品创新能力。首先,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提升自己的资产管理能力。这就是说,商业银行要针对不同客户状况来建立一个合适的风险计量模型,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运行模式,并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与大数据技术来建立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风险计量模型,从而加快对风险计量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大大提高自己的风险应对效率与效果。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打造一个资产管理平台,以更好的应对不同客户的理财需求,尤其是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来积极拓展银行的金融业务,让银行的资产供给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化。当然,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成立相关的资产管理公司或部门,以完善相关的风险体系,提高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其次,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创新能力。这就是说,商业银行要建立一个较为明确的产品创新策略,以差异化作为产品创新标准来提升金融产品的内涵与价值。在确定了产品创新规划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住产品创新的重点,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当然,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要建立一个利于产品创新的体制机制,让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和机构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从而在银行内部构建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金融产品创新责任体系,并加大对产品创新的激励力度,真正在银行内形成一个较为浓郁的产品创新文化。

参考文献:

[1]曹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盈利模式和风险篇6

一、优化资源整合,构建协调发展模式

商业模式的构建应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协调企业战略布局,使企业资源与整体战略优化整合,寻求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契合点,进而构建起既符合保险金融市场态势,又顺应社会经济趋势的高效协同发展模式。

(1)立足于集团化趋势,注重资源优化整合。现如今,保险金融市场以集团化为主要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保险金融企业需应势而为,加强企业总部建设管理,以集中股权为依托,加强干部管理,强化战略布局,优化资源整合。第一,加强总部建设管理。集团总部作为保险金融企业的管控中心,保障着子公司的正常运转。鉴于此情况,保险金融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集体建设,集团内部采取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整合,创建专业、高端的保险金融企业总部。第二,强化集中股权,调整治理结构。保险金融企业要想达成高效优质的资源整合,首先,应对各分公司的股权进行强化控制,结合市场趋势,创建股份制公司,使公司实现高比例控股。与此同时,对于治理结构中出现的问题,应予以深入细致的分析,强化垂直领导及干部管理,利用市场配置结合组织选拔,选举董事会,将企业治理变为法人治理,将党委成员设置于核心岗位之中。

(2)适应经济社会趋势,达成价值创新。城乡一体化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农村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之中。保险金融企业应抓准时机,充分开发农村需求,结合国家强农政策,针对保险金融开发涉农产品的创新,强化农网建设,开发农村市场,探索新型工作模式,促进保险金融业务的持续增长,以此创建业务拓展模式,

二、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构建运营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快速发展,保险金融企业也形成了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的发展模式。保险金融企业发挥信息化特征及其优势,增强对企业信息系统的优化与完善,结合信息技术优势有效达成资源共享,促进保险金融企业产品业务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技术保障。与此同时,保险金融企业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统一管理,强化对信息中心的优化建设,对云计算平台及资源数据库开设统一的网络化管理,促进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减少运营成本,逐步增强管理效果。另外,结合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形成信息化营销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营销流程进行整体优化。凭借信息移动平台服务,电话或网络营销等建立多种营销模式,创建个性化售后,促进保险金融企业形象的不断提升,打造品牌效应,凭借信息化技术带动企业营销水平的提升;另外一方面,保险金融企业需在自身业务和发展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优势,创建业务数据的管理和共享中心。例如,财务数据的管理及共享,使保险金融企业在运营中的费用得以集中管理,各项业务得以有效管控,并创建起核心业务系统,运用市场费率,优化定价及赔付率的自动化管理应用平台,对于不同的客户制定出相应的理赔措施,在保险金融企业创建综合化、定量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三、加强风险管理,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模式

商业模式以风险管理为发展的重要基础,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保险金融产业迈向了去风险化趋势之中,这就要求保险金融企业需将防范化解风险化作企业安身立命之根本,优质的风险管控文化为发展基石,多层次的资本补充为发展重点,立体化的风险管控为依托,逐步促进抗风险能力的提升,推动改革的顺利发展。

(1)建立优质的风险管控文化。针对缺乏优质、完善的风险管控文化而造成的巨大损失,保险金融企业应就风险管理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从高层领导做起,突破风险管控限制,将项目管理理念融入企业风险管控之中,运行项目化的风险管控机制。并且发展“全面内控、积极合规”的风险管控文化意识,形成“风险管控创造价值”的文化理念,加强风险管控的责任化机制,增强业绩考核中风险管控指标的权重,建立案件责任追究机制,实现强力的自我完善、自律约束效能,强化惩戒监督体制。

(2)建立多层次的资本补充机制。众所周知,资本不足是保险金融企业中最大的危机风险。因此,保险金融业建立完善、系统、多层次的资本补充机制,帮助企业增加资本注入及多渠道补充,增强企业偿付能力,保证企业稳定持续运行。另外,保险金融业应积极开拓市场融资渠道,增强资本补充的市场化和长期性,提升企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在风险防控的基础上,完善资本补充机制,加强企业员工防控意识培养,逐步建立起完善、高效、全面的风险防控模式。

四、强化资本内生化,构建持续盈利模式

保险金融企业以持续盈利为最终目的,在发展中不断促进企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鉴于此,保险金融业应积极强化资本内生化,增强承保能力,兼顾投资,不断提高承保盈利,增强企业利益最大化。

(1)构建多元化的主业与均衡发展的格局。面对保险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与不定性的变化,构建多元化且均衡的发展格局,是现今最有力的应对方式和手段,是稳定盈利增长的保障。例如,2011年,中国人保将财产险和人身险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头戏,实现了双超2600亿元,超出行业基准的6.8%,促进了企业净利润的快速增长。由此可见,多元、均衡的发展格局对增强保险金融企业创收盈利的重要作用。

(2)承保与投资兼顾运行。在保险金融业中,往往认为“承保易亏损,投资易盈利”的观点,再加上保单成本较高,促使保险金融业较为注重投资盈利,忽视了承保盈利,过分依赖投资,导致投资模式陷入不利局势之中。鉴于此,保险金融业应确定发展思路,保持清晰认识,将投资与承包置于双向兼顾的位置,促进二者同步协调运行,强化承保执行,加强对承保程序的精细化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促进投资效益的不断提升,通过承包与投资,完成双渠道模式下的企业效益的不断提升。

盈利模式和风险篇7

【关键词】网络营销;财务管理问题;风险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营销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看到了网络营销的低门槛和高回报,并受互联网创造了许多奇迹的鼓舞,受急于求成心理驱使,都把他们的触角伸向了互联网,伸向了网络营销。

通俗地讲,网络营销就是通过网络做生意。凡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的营销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营销,它可以使企业瞬间融资上亿元,可以培养企业的潜在客户,可以创造风险投资的奇迹。但是,正像《决胜网络营销》的作者刘兴发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爱他,就让他投资互联网,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让他投资互联网,因为那里是地狱。”刘兴发说:“今天,我们谈互联网,论网络营销,用这首诗形容起来非常贴切。”这足以说明网络营销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

诚然,互联网以及网络营销创造了“从一文不名到5800万美元身价”的奇迹,创造了阿里巴巴、新浪、网易等等决胜千里的神话。但是,作为中小企业管理者,一定不能仅看到别人在赚钱,看不见更多的人在烧钱、在赔钱。在互联网的决战中倒下去的是千军万马,成功者是凤毛麟角。归根结底一句话,谁重视财务管理,谁按经济规律办事就胜出;谁忽视财务管理,一味追求技术,谁就被淘汰。互联网和网络营销就是大浪淘沙。

本文首先探讨网络营销中易被忽略的财务管理问题;其次是加强网络营销中财务管理的几点设想。

一、网络营销中易被忽略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盈利模式的管理问题

所谓盈利模式问题,就是怎样赚钱的问题。这是运作一家网络公司最重要的问题。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一些互联网企业却不明确。就是说,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盈利模式。用老百姓的话说,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企业是怎样赚钱的。

这方面的案例可以随手拈来。例如,作为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瀛海威曾经是赫赫有名的,但其辉煌的历史仅仅不到两年,1995年5月创立,1996年就被收购,1997年出现大亏损,1998年创始人辞职,接着就被工商部门吊销了营业执照。究其原因,创始人主张的“百姓网”推出的《网上中国》都是没有财务价值的,投资的三千万元轻而易举地打了水漂。创始人没有认真策划过公司的盈利模式。再比如,健康863网两年用光了5个亿,当时曾号称“将在10年内斥资50个亿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健康传媒”,然而,只用了短短1年9个月的时间,这个梦想就破灭了。究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没有成本观念,一直都在烧钱;二是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类似的案例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按照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企业就应该是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如果不能盈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作为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必须有一定的盈利方法即赚钱的方法,这就是盈利模式。目前,我国it产业有三种盈利模式,即:承包模式、通用产品模式和运营商模式。网络营销模式就更多了,但还没有人总结过共有几种。无论哪一种盈利模式,其设计、策划的过程都属于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根据财务管理的理论,财务管理的目标有三种观点: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无论是哪种观点,作为企业都必须盈利;否则,企业就无法生存。有了利润,才谈得上“最大化”问题。每股利润的大小决定了企业股票价值的高低,企业股票的价值决定了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最大化”意味着不仅有利润还要最大化。

上述在网络营销中失败的典型案例,都是由于他们忽略了盈利模式和企业财务目标所造成的。他们运营企业却不知道企业价值是由利润决定的。

(二)风险管理问题

根据财务管理的理论,风险一般是指某一事件其结果的不确定性。企业财务活动几乎都是在一定风险条件下进行的;离开风险因素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在财务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归结起来可分为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资获得的资产(包括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由于市场和经营等因素,所带来的投资效益不确定性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管理对风险进行了各种分类,比如可以按风险的规避程度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并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决策,以求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规避,对非系统性风险尽可能消除。可见,风险管理对企业的经营是很重要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网络营销中常常被忽视。原因是企业高层领导或网络营销创始人根本不具备财务管理经验,没有理财意识和风险意识。笔者根据《决胜网络营销》提供的部分网络公司创始人简历编制的失败网络公司创始人知识结构一览表(见表1),供大家参考。

从表1可见,三位失败惨重的网络公司创始人都对财务管理不精通,都没有风险意识,更谈不上规避风险的策略。于是,他们创立的公司、他们运作的网络营销都失败了。由此可见,一个网络营销的主要决策者必须精通财务管理,他可以在技术上没有那么精通,但他不能不精通财务管理。这是决定公司成败、决定网络营销成败的关键因素。2011年2月的《程序员》中讲了九个人的创业故事,非常令人感动。他们中间有的人是曾经插队的知青;有的人长期漂流海外;有的是白领宅男;有的似乎在跳槽和创业间不断地迭代;有的还是外国人眼中的活雷锋。创业的故事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对资本的运作、财务管理、风险投资懂得比较少,所以,走了一些弯路。如果他们能有一个理解他们的技术创新、有财务管理经验的助手或是合伙人,他们成功得会更早一点。搞技术的人做技术工作可以得心应手,但是,筹集资金和投资管理比较困难。以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应该考虑到理财知识的学习。要运营一个网站或是网店,只懂得计算机技术是不够的,应该懂得一些财务管理知识,明白怎样进行企业资本的运营,采取怎样的手段取得盈利,只有这样才更加容易成功。九个程序员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需要找一个有财务管理经验的、值得信赖的合伙人。架势无限的Ceo说:创业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资金和销售,而对于技术出身的创业者而言,资金的取得和销售都比较生疏,如果具备一定的理财技能就会事半功倍。

(三)资金成本的管理问题

网络营销是利用互联网做生意,做生意不仅是把货物卖出去,也不仅是提供好的服务,它还包括筹资和投资。因此,需要对资金成本进行管理。所谓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从广义上讲,企业无论是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还是短期资金都要付出代价,都需要进行管理。但在日常的资金成本管理中一般指狭义的资金成本管理,即仅指为筹措和使用长期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资金成本包括使用资金的费用和筹措资金的费用两部分内容。资金使用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如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等。资金筹措的费用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过程中而支付的费用,如付给银行的手续费等。资金成本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企业筹资的重要依据,也是投资管理的重要标准。企业在制定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时,必须正确估算自己的资金成本。企业的理财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也是使资金成本最小化。可见,资金成本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是何等重要。但是,许多互联网企业根本无视企业的资金成本,为了实现网络销售计划、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点击量而不计成本,结果在烧钱中血本无归。比如有人总结8848失败的原因时就说过,投资人对8848的核心业务没有坚持下去,没有按照企业的核心优势去发展,而是跟着“流行”转,将8848原有的资源消耗光了,最后失去了优势。可见8848的经营管理者根本没有“资金成本”的思想,销售收入排名第一也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不仅是8848,其他互联网运作失败的网络公司也一样是资金成本管理方面的失败者。

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依据,是企业进行资金结构决策的依据,是评价投资项目、比较投资方案和进行投资决策的客观标准。由于8848公司不重视资金成本问题,因此就谈不上有好的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失败已成为必然。

资金成本率是表示资金成本的常见指标。一般公式是:

K=D/p-F×100%

式中:K为资金成本,D为用资费用,p为筹资数额,F为筹资费用。

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该将投资报酬率与资金边际成本进行比较,前者大于后者,则投资方案可取;否则不可取。

(四)财务计划和财务报告问题

据笔者调查了解,以上提及的瀛海威、8848、博客网都不重视财务计划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更谈不上财务报表和财务计划指标的对比分析。而财务计划是关于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活动各项目标行动计划及相应措施的预期数值说明,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和其他预算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数字相互衔接的整体。

现代企业管理系统应该是生产运营、市场销售、财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模式,而全面预算管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现代企业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可以说,优秀的企业应该是市场运作、生产运营和财务管理的巨人,而以上提到的瀛海威、8848、博客网都曾经是销售上的巨人,但始终是财务管理上的矮人,这种企业无法获得最后的成功。

二、加强网络营销中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一)盈利模式策划同步于网络营销策划

当企业开始网络营销策划的时候,应该同时策划网络营销的盈利模式,并对盈利模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选择较好的盈利模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从互联网进入中国几十年的历史看,自诞生了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搜狐、新浪、网易、携程、盛大等市价过亿甚至上百亿的网络上市公司的历史看,没有一家公司不重视盈利模式的策划。

目前互联网即将告别创业的时代,互联网的激烈竞争中已经产生了寡头垄断,且这些垄断已经格局稳定,要加入其中分享盈利很困难,特别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营销是比较现实的,关键是要选择好盈利模式。

(二)风险管理贯穿于网络营销始终

在网络营销业务中,要自始至终关注风险管理,要对企业风险进行分类,对每类风险进行分析。在权衡利弊中,选择风险小收益大的营销模式。

(三)资金成本的管理要贯穿于筹资和投资的全过程

在网络营销中,有许多涉及到筹资和投资的问题,企业应该首先考虑到资金的成本,计算出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债务成本、普通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优先股成本、加权资金成本等一系列的成本指标,并且要在资金成本和投资报酬率之间作出权衡和决策,必要的时候还要计算边际成本,研究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这样才能使网络营销在理财决策的指导下健康持续地发展壮大。

(四)财务计划和财务报告指导着整个网络营销业务

网络营销企业应该掌握编制财务计划和编制财务分析报告的基本方法。编制营销计划、生产计划、产品成本计划、现金计划等一系列财务计划表格,从中预测、控制网络营销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每个会计期末还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财务运作状况。要把财务管理中的先进理财方法应用于网络营销中,指导网络营销决策的执行。

综上所述,网络营销是在互联网走向成熟的时代产生的,其运营中应该有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作指导,再不能凭着一时冲动去运营。在网络营销开始策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好盈利模式、资金成本、风险规避等问题。只有这样,网络营销业务才能做到稳、准、狠地打击竞争对手,使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做到“坐在电脑之前、决胜网络营销”。相信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网络营销成功、失败两方面经验的积累,网络营销业务必将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兴发.决胜网络营销[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张旭梅,等.软件企业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7.

盈利模式和风险篇8

银行是经营货币和风险的特殊企业,与一般工商业企业相比,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体系有其内在独特性。在盈利分析计算方面,商业银行的成本分摊需兼顾各个维度,分机构、业务线、客户、产品、渠道等维度的多样性增加了成本分摊的难度。需要根据条块结合的矩阵式组织架构,机构与业务线维度相互交织,进行合理的精确计量,是商业银行盈利分析的特点和难点。

多维盈利分析核算体系是商业银行其他管理会计手段的基石,是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中枢和核心,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的基础平台。多维度盈利分析核算体系涵盖了维度定义、业务划分以及纷繁复杂的运营成本划分等内容,还包含了资金转移定价、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划分等特殊内容,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延伸到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财务管理、利率定价管理、信贷管理、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各个管理领域。

二、分产品盈利分析要素

银行分产品盈利分析是多维盈利分析中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围绕产品维度进行银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建立完善的产品管理体系,精确计量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及其他成本,根据产品不同的风险水平,合理的实施差异化定价,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利率市场化模式下的资产产品定价(如贷款类产品定价)是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定价过高会在同业竞争中失去市场竞争力,反之则可能使贷款业务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经济利润”测算可帮助银行进行产品组合合理定价,“经济利润”与“风险资本回报率”构成了银行盈利贡献的重要指标,前者主要反映贡献大小,后者反映贡献效率。(见表1)

(一)资金成本

银行为筹集资产产品资金(如贷款)而承担的利息支出,即该笔贷款的Ftp。Ftp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按照一定规则与业务单位全额有偿的“转移资金”,以达到明晰核算资金收益和成本、分离利率风险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目前银行主要采用全额有偿的定价方式,即每一笔业务无论资金来源或是资金运用,都在发生当天按照实际金额进行全额定价,总行根据业务的性质对每笔资产和负债业务分别厘定资金转移价格,资产业务从总行下借资金,需支付Ftp成本。(见图1)

(二)运营成本

主要指为发放贷款所实际发生的各项直接成本,包括各前、中、后台在该产品中的支出,具体指相关的人事费用、业务费用及折旧等。若难以对单笔业务测算,可根据总费用、贷款相关人员占比及贷款平均余额进行估算,根据业务需要涉及的部门费用总和,根据作业成本法分摊,可以较精确的进行运营成本计量。

(三)信用风险成本

指在一段时期内对客户发放贷款的平均预期违约损失,即:客户违约率×违约损失率,与客户信用评级及提供的抵质押品有关。按一般情况的抵质押品测算,计算不同客户评价下平均违约损失,计算平均信用风险成本率,根据产品类别,进行相应的信用风险成本估算。

(四)税务成本

指因向客户发放贷款而实际发生的税务成本,主要指银行需要承担的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及所得税。“营改增”后,银行业务分为贷款服务、直接收费金融服务和金融商品转让三类征收增值税,适用增值税税率为6%,征税范围有所扩大。

(五)资本成本

银行资本成本一般根据经济资本占用和经济资本底线回报率计算得到,即:资本占用=违约风险暴露×风险权重×11.5%;资本成本=违约风险暴露×风险权重×11.5%×经济资本底线回报率(12%)。根据测算,可获得银行各类贷款的平均资本成本。

可以看出,一项资产业务的风险权重将直接影响其资本占用,由于客户信用评级、抵质押品缓释能力等因素不同,单笔资产业务风险权重与整体风险权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在无风险缓释下,对于信用评级为aa的客户与对于信用评级为BBB+的客户,金额相同的资产业务由于客户信用评级不同,经济资本占用以及RaRoC水平相差近一倍。

三、产品盈利分析在资产定价中使用

(一)经利润盈亏平衡点计算

例如:某项消费贷款,收益率7%,变动成本率4.392%(资金成本Ftp价格3.5%,运营成本率0.1%,风险成本率0.4%,增值税金及附加0.392%),固定成本(含网点租金等保障类费用、人工工资等管理费用1500万元),资本成本率1%。则净利润盈亏平衡点需要的业务规模为5.75亿元,计算公式[X*(7%-4.392%)-0.15=0];经济利润盈亏平衡点业务规模为11.77亿元,计算公式{[X*(7%-4.392%)-0.15]*(1-25%)-1%*X=0}。

(二)资产定价案例

1.贷款利率底限:即贷款业务定价的盈亏平衡点,各类贷款产品定价只有高于利率底限,才能为银行创造利润。即:贷款利率底限/(1+增值税率)-资金成本-运营成本-信用风险成本-增值税附加税=0。[增值税附加税=贷款利率/(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12%]。由上式计算得到:贷款利率底限=(资金成本+运营成本+信用风险成本)×1.06772。[1.0677=(1+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12%)]

2.贷款利率目标:贷款定价的目标是在综合考虑各项成本的基础上,确保利润基础上努力达到经济资本底线回报要求,即:

[贷款利率目标/(1+增值税率)-资金成本-运营成本-信用风险成本-增值税附加税]×(1-所得税率)-资本成本=0,由上式计算得到:贷款利率目标=贷款利率底限+资本成本/(1-所得税率)×1.0677。

四、综述

盈利模式和风险篇9

风险与收益匹配,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商业银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银行是通过有效管理风险而获取收益的企业,其风险战略目标是要找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通过适当的管理,使风险———收益的替换关系达到最优。那种不顾风险追求收益,或是为了规避风险而放弃收益的经营行为,都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平衡风险收益,首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信息充分对称,银行就可能做出准确的贷款决策,也会对不同风险的业务做出合理的定价,从而消除风险收益的不对称。然而,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商业银行必须在不对称的信息条件下做出最佳决策,从而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是要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有效地筛选和甄别客户信息。要做到这点,在信贷业务营销中就必须对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环境、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和同业动向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二是要通过信用配给、抵押和补偿余额等方式,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三是要与客户建立长期联系,在与客户博弈中谋求合作共赢,改变“非合作均衡”(“纳什均衡”)状态。事实证明,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建立与客户的长期业务合作关系,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信息的收集成本,提高客户信用风险的甄别能力。

二、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资本约束的关系

商业银行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经营的杠杆性。当风险发生、准备耗尽的时候,资本可以吸收损失从而防止银行倒闭。作为抵补风险损失的最后手段,资本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资本管理是巴塞尔协议的一以贯之的线索,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只有加强资本充足率管理,努力提高资产质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减轻资本占用压力,形成多元化的收入和盈利结构,才能保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大起大落,缺乏资本约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从惜贷到快速的贷款扩张,体现了缺乏资本约束的内在稳定因素下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运行特点。因此,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应强化资本管理理念,以资本约束业务发展,使银行的资本要求与面临的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资本约束,并不是要限制业务的发展,相反是为了促进业务更科学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当期收益与长期盈利的关系

从追求短期收益到实现长期盈利,是商业银行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在任何情况下,短期收益都必须服从、服务于长期盈利目标。为了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银行需要制定清晰、可行的发展战略。银行业务,特别是信贷业务的风险具有隐蔽性、长期性、滞后性的特点。不愿意放弃隐含过高风险的市场机会,向高风险客户发放高利差贷款,虽然在短期内会增加银行的收益,但也增加了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在当期收益的驱动下,银行业务规模快速扩张,而风险也大量累积,导致资产质量不断下降。商业银行不应以远期的风险换取当期的繁荣,其盈利必须始终覆盖所承担的风险,这样才能实现持续的发展。

四、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

银行与其他企业一样,也存在规模效应的问题。没有一定的风险资产规模,就难以达到盈亏平衡,更不用说实现长期盈利。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资产规模差距还相当明显,加速发展是应对未来竞争的必然要求,但不顾风险追求纯粹的发展速度,规模扩张不能与资产质量的提高同步,只能侵蚀银行的资本,最终削弱银行的竞争实力。在目前以利差收入为主的单一盈利模式下,商业银行重规模扩张、轻资产质量,导致了以较大的风险敞口换取相对微薄的经营利润。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改变当前高风险、低收益的经营状态。

盈利模式和风险篇10

关键词:风险承受盈余管理盈余波动性资产专用性

一、引言

现有研究发现,公司风险与盈余管理存在相关性,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影响着其盈余管理程度(Daniel&thomas,2006;John,Litov&Yeung,2008;Julia,Garen&antonia,2009;amira,Ben&Christophe,2011)。如Daniel&thomas(2006)从Ceo激励的角度出发,发现当Ceo的潜在薪酬与存货价值和期权控股关系密切联系时,其风险水平更高,公司用可操纵性应计项目去操纵盈余报告的动机更强。wrightetal(1996)将公司的风险承受定义为:公司分析和选择项目产生的收益和相关现金流不同的不确定性。对于盈余管理的权威定义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收益及现金流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了风险,而管理当局期望收益稳定,因此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风险承受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通常作用于管理者行为。已有研究表明,当管理者财富与公司股价相关时,受风险的影响,管理者更容易进行错报。David(2013)等在研究股权激励与错报之间的关系时,考察了风险承受在其中的作用,发现当管理者的股权激励比重越大时,其对于风险更加敏感,也更容易进行错报。Daniel&thomas(2006)在研究Ceo盈余管理动机时也发现,当Ceo的潜在薪酬与存货价值和期权控股关系密切联系时,公司用可操纵性应计项目去操纵盈余报告的动机更强。Julia(2009)等在研究Ceo风险相关激励及其收益平滑行为时发现,当Ceo风险相关激励比重越高,公司的收益平滑现象更为明显。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承受通过影响管理者的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从公司层面来看,当公司收益的波动性更强,其风险水平高,管理者为粉饰业绩,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amira(2011)等以美国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盈余管理、风险承受和公司治理的关系,通过将风险划分为综合风险、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实证检验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风险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呈现出一致性,即无论在何种风险下,随着公司风险水平的提高,其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然而,关于用盈余波动性衡量的公司风险水平与盈余平滑指标的关系,有学者的实证结果得到了相反的结论。John(2008)等在研究公司治理和风险承受关系时,将盈余平滑指标与公司风险指标进行实证回归,结果显示,二者为不显著的负向关系,并认为公司层面的会计回报的高波动性归功于低水平的收入平滑。公司风险与盈余管理历来都是学术界内外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发现的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不容忽视,但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在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研究时,间接发现了风险承受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直接对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且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鉴于此,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用修正的Jones模型来度量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从公司盈利波动性和资产专用性两个角度计量风险承受水平,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考察盈利波动性和资产专用性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最终得到了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的正向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最通常的目的是为了利润最大化或者是利润平滑,而其中利润平滑在盈余管理中最为常见。Healy(1999)的研究表明,管理人员为使企业的利润保持在盈余下限与盈余上限之间,一般都会采取利润平滑的方法。而之所以追求利润平滑,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从而增强股东的信心,稳定公司的股价。考虑公司的风险承受水平,当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低时,公司更能够接受较低的收益带来的影响,也同样能够应对收益的不稳定而带来的股价的波动,这样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积极性会降低。相反,当公司风险承受水平高时,由于损失的成本很高,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强,公司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另外,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学者们普遍发现的是当公司风险水平提高时,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强。由此,我们认为上市公司的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关于公司的风险承受的衡量指标,王震良、崔毅(2003)从市盈率的角度进行判定,梁志华等(2005)通过线性函数进行测定。国内学者对于公司风险承受能力的研究较少,没有提出一个系统完善的测定方法,因而在风险承受计量方面,一般参考国外研究成果。philip(1991)考虑公司业绩、行业业绩、公司野心及期望等因素,建立回归模型测定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peterwright等用预期收益的波动性来考虑公司的风险,收益以epS来计量。KoseJohn等(2008)通过计算样本公司的息税前盈余和总资产的比值,考虑其和行业平均值的标准差,并从三个维度计算公司的风险。maraFaccio(2009)等在研究大股东多元化和企业风险的问题时,在John的方法基础上,又提出用预期收益波动性来测定风险承受水平,但其计算指标是Roa而非epS。具体操作是考虑每五年内的收益(Roa)波动,滚动计算其标准差,以此衡量公司的风险承受水平。此外,用资产专用性程度来衡量公司的风险承受也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Shleifer&Vishny,1992;Balakrishnan&Fox,1993;mocnik,2001;李青原,王永海,2006),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综合考虑已有实证经验及本文研究的需要,本文从盈余波动性和资产专用性两个角度来计量公司风险承受。公司盈余的稳定性影响着人们对于公司股票和公司的评价,稳定的盈余能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提高股东的信心,而盈余的波动幅度越大意味着公司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越大。因而,盈余的波动性可用来衡量公司的风险承受水平。Scott(2006)认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一般是调整公司利润,使公司利润最大或最小化,更为常见的就是收益平滑。因此,通过盈余的波动来考察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是可取的。上市公司盈余波动性越大,其风险承受水平越高,风险越高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据此,本文借用前人的经验,用盈余波动性来衡量公司的风险承受水平,考虑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据此,提出本文假设1:

假设1:上市公司盈余波动性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资产专用性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根据williamson(1979)给的定义,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具有路径依赖性的特征。Choate(1997)指出,资产专用性越高,资产继续经营的收益越高,此时公司盈利能力也越强。李青原、王永海(2006)的研究也发现,公司盈利能力与资产专用性正相关。公司资产专用性越高,其盈利能力越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相对越低。当公司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时,其风险水平越高,企业对资产专用性资产的投资就越谨慎,资产专用性的程度就越低。因而,可以用资产专用性来衡量公司的风险承受水平,考虑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公司预期风险越低时,专用性资产投资越高,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对越低。据此,提出本文假设2:

假设2:上市公司资产专用性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样本区间为2007年至2011年。具体数据的筛选过程遵循以下原则: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剔除样本区间被St、pt的上市公司;剔除了数据异常、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最终得到2007年至2011年每年的样本公司数分别为923家、926家、923家、924家和923家,总共4619个有效研究样本的观测值,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上下1%的极值处理。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部分数据通过手工收集、整理,数据分析采用SaS9.2软件。

(三)模型设立与变量定义为检验公司风险承受水平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并结合已有经验将相关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得到具体模型如下:

|Dai,t|=?琢0+?琢1Risk1i,t+?琢2Sizei,t+?琢3Levi,t+?琢4Roai,t+?琢5Growthi,t+?琢6CFFoi,t+?着i,t(1)

|Dai,t|=?琢0+?琢1Risk2i,t+?琢2Sizei,t+?琢3Levi,t+?琢4Roai,t+?琢5Growthi,t+?琢6CFFoi,t+?着i,t(2)

其中|Da|是因变量,衡量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是通过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Risk1、Risk2分别代表盈余波动性和资产专用性,是自变量,衡量公司的风险承受水平;Size、Lev、Roa、Growth和CFFo分别代表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利率、发展水平和现金流,是模型的控制变量。各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2)是模型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的结果显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Da|)的总体均值为0.14387,最大值为0.9160,最小值为0.00007,这表明从总体上来看,样本公司在观测期间内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但样本公司之间的盈余管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解释变量RiSK1和RiSK2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RiSK1的总体均值为0.0223,最大值为0.1653,最小值为0.0004;RiSK2的总体均值为0.2784,最大值为0.9709,最小值为0.0011。RiSK1是以盈余波动性衡量的公司的风险承受水平,盈余波动性越大,风险水平越高。RiSK2是以资产专用性程度衡量的风险承受水平,资产专用性越强,企业创收能力越强,风险水平相对越低。RiSK1和RiSK2的统计结果的差异是由于二者对风险衡量的角度不同。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样本公司资产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标准差分别为1.1762和39.5835,说明样本公司的规模及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发展水平,样本公司在规模及成长性上有所不同,表明了样本选取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实证结果则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此外,样本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上控制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具体影响有待于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表(3)报告了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统计。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变量Roa与RiSK1的相关系数为0.5938外,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普遍很低,RiSK1的计量中采用了息税前利润eBit,因而与Roa的相关性相对较高。但总体而言,变量间的相关性普遍不高,这说明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变量的选取较为合理。具体从相关系数来看,RiSK1与|Da|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RiSK2与|Da|的相关系数显著为负,说明盈余波动性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的关系,资产专用性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的关系,初步验证了本文的两个假设。RiSK1和RiSK2的系数为负,也刚好验证了其与风险水平的不一致性。SiZe与|Da|的相关系数为负,与RiSK1和RiSK2的系数一正一负,说明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和风险承受负相关,这符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变量的自相关可能性很小,且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大体符合假设及现有研究,但相关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解释作用仍有待于实证分析的进一步建议。

(三)回归分析(1)盈余波动性与盈余管理。表(4)报告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波动性与盈余管理的多元回归结果。调整的拟合优度为0.2877,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F值为311.8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构建是合理的。解释变量RiSK1的回归系数为0.3721(p=0.028),且t值为2.2,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从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波动性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公司盈余波动性越大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这符合本文的假设1。回归结果还显示,资产规模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资产报酬率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发展水平、现金流量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这些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与我们预期的符号方向一致。(2)资产专用性与盈余管理。表(5)报告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专用性与盈余管理的多元回归结果。调整的拟合优度为0.2952,模型的拟合度较好,F值很大且显著,说明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构建也是合理的。解释变量RiSK2的回归系数为-0.0725(p=0.000),且t值为-7.34,显著为负,表明从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资产专用性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公司的资产专用性越强,盈余管理程度相对越低,这符合本文的假设2。此外,控制变量SiZe、LeV、Roa、GRowtH和CFFo的回归结果也与模型(1)中的结果大体一致。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盈余波动性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盈余波动性越强,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资产专用性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资产专用性越强,盈余管理程度也越高。在本文中,盈余波动性和资产专用性是用来计量公司风险承受水平的,盈余波动性越强,公司面临的风险越高,而对于资产专用性,用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作为资产专用性的计量指标,固定资产在公司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越大,公司的风险缓冲能力越强,且当公司预期风险较高时,才会提高资产的专用性水平,因而资产专用性越强,公司的风险水平相对越低。模型的回归结果很好地验证了本文假设,这也就表明了风险承受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即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越高,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盈余管理水平相对越高,上市公司风险承受与盈余管理正相关。此外,由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得到:公司规模对于盈余管理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般而言,公司资产规模越大,盈余管理越少;公司负债水平越高,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成长性及自由现金流越高的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越高;资产报酬率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盈余管理的目的。

(四)稳健性检验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还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首先,考虑到本文选取的是2007-2011连续五年的数据,但在实证分析时都将其作为截面数据进行回归,为排除时间的影响,将五年内每年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检验发现,逐年的回归结果,除个别控制变量稍有不同,解释变量同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均和假设一致。其次,对于RiSK1的计算,当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计算时,其波动性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仍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也与前面的实证结果大体一致。最后,对于RiSK2的计算,当采用固定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资产专用性的衡量指标时,RiSK2的回归系数为-0.0225,t值为-10.15,资产专用性仍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以上的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

四、结论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用琼斯模型计算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盈余管理程度计量指标,用盈余波动性及资产专用性衡量公司风险承受水平,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风险承受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发现:盈余波动性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正相关,以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衡量的资产专用性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负相关,盈余波动性和资产专用性是风险承受水平的计量指标,因而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即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强。此外还发现,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公司规模、财务杠杆、成长性及自由现金流对盈余管理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会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根据本文结果,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可以从公司的风险承受入手,降低公司的风险承受水平,提高上市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从而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规范和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于稳定金融市场、提高中国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和增强投资者信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的创新在于:首次从我国上市公司风险承受的角度考察盈余管理,并发现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为研究上市公司风险承受和盈余管理均拓宽了研究方向。此外,用资产专用性计量风险承受,考虑资产专用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发现资产专用性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丰富了资产专用性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未区分样本公司的性质,也没有对样本公司进行行业划分,没有研究风险承受对于不同性质、不同行业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别;二是没有具体讨论实际操作中风险承受通过何种方式影响盈余管理;另外,关于资产专用性对风险承受及盈余管理的具体影响,本文没有深入探讨。上述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亚平等:《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2]陈爽英等:《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公司风险的模型研究》,《系统工程学报》2007年第3期。

[3]谷风、张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学术交流》2011年第12期。

[4]苏文兵等:《CFo变更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沪市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2期。

[5]张俊瑞、李彬:《企业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预测》2009年第2期。

[6]王震良、崔毅:《透过市盈率看公司风险》,《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5期。

[7]梁志华等:《公司风险测度系统研究》,《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8]李青原、王永海:《资产专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来自中国制造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9]威廉R.斯科特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出版社2011年版。

[10]夏立军:《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0期。

[11]李文贵、余明桂:《所有权性质,市场化进程与企业风险承担》,《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2期。

[12]方明月:《资产专用性、融资能力与企业并购――来自中国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金融研究》2011年第5期。

[13]Jensen,michaelC.,andwilliamH.meckling.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76.

[14]JamesG.march,ZurSharpira.managerialperspectivesonRiskandRisktaking.managementScience,1987.

[15]JuliaGrant,Garenmarkarian,antonioparbonetti.CeoRisk-RelatedincentivesandincomeSmoothing.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2009.

[16]peterwright,Stephenp.Ferris,atulyaSarin,Vidyaawasthi.impactofCorporateinsider,BlockholderandinstitutionalequityownershiponFirmRisktaking.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6.

[17]John,Kose,LubomirLitov,andBernardYeung.CorporateGovernanceandRisk-taking,JournalofFinance,2008.

[18]LeeK.w.organizationalStructureandearningmanagement.Journalofaccounting,auditingandFinance,2007.

[19]BergstresserD.,philippont.Ceoincentiveandearningsmanagement.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6.

[20]peasnellK.V,popep.F.,YoungS.Boardmonitoringandearningmanagement:DooutsideDirectorsinfluenceabnormalaccruals.JournalofBusinessFinance&accounting,2005.

[21]petraS.t.theeffectsofCorporateGovernanceontheinformativenessofearnings.economicsofGovernance,2007.

[22]priorD.,SurrocaJ.areSociallyResponsiblemanagersReallyethicalexplor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earningmanagementand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orporateGovernance:aninternationalReview,2008.

[23]paulm.Healy,Jamesm.wahlen.aReviewoftheearningsmanagementLiteratureanditsimplicationsforStandardSetting,accountingHorizons,1999.

[24]philipBromiley.testingaCausalmodelofCorporateRisktakingandperformance.the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1.

[25]Faccio,maramaria-teresamarchicaandRobertomura.LargeShareholderDiversificationandCorporateRisk-taking.purdueUniversityworkingpaper,2010.

[26]Jones,J.J.earningsmanagementduringimportReliefinvestigation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991.

[27]aprilKlein.auditCommittee,BoardofDirectorCharacteristicsandearningsmanagement.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2.

[28]Dechowp.m.,SloanR.G.,Sweeneya.p.Detectingearningsmanagement.theaccountingReview,1995.

[29]Bartove.,Ferdinanda.Gul,JudyS.L.tsui.Discretionary-accrualsmodelsandauditQualifications.Financialeconomicsandaccounting,2000.

[30]olivere.williamson.theeconomicinstitutionofCapitalism:Firms,markets,RelationalContracting,DasSummaSummarumdesmanagement,2007.

[31]neffati,amira,i.BenFredj,andChristopheSchalck.earningsmanagement,RiskandCorporateGovernanceinUSCompanies.CorporateownershipandControl,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