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十篇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十篇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4:39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篇1

审计权力运行之廉政风险的理论基础及原因分析

实际上,审计权力运行中大量存在的廉政风险的核心理论基础是“权力寻租理论”。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从实质上来讲,寻租是一种“权力的寻租”,是既得利益集团或个人用“手中的权力影响公共决策的过程”,从而为自己牟利的一种活动,巴格瓦蒂将其称为“寻求直接非生产性利润”,即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而解决权力寻租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权制衡。2010至2011年,陕西省审计厅对我国审计机关廉政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对15个被审计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或财务部门人员进行座谈以及对省厅机关、咸阳市审计局及其所属彬县、旬邑、淳化等3县审计机关共5单位部分业务和综合部门人员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4分,问卷有效率为84%)。该问卷调查作为“提升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制度化水平”专题调研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旨在为领导决策和完善审计机关预防腐败制度提供第一手资料。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对象普遍认为:一些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相关规定不明确、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监督不到位等是审计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寻租可能的主要原因。

审计系统惩防体系构建的方案设计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审计廉政风险及其惩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审计惩防体系建设进行了设计与思考。具体如下:

审计机关惩防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是:针对审计机关廉政风险及其防控运行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从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监控管理机制、防范预警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等方面全面构建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为防范审计机关廉政风险、杜绝腐败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结合陕西省审计机关惩防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本文认为审计机关惩防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引导机制(1)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教育培训目标与重点;教育培训范围与内容;教育培训方式与方法等。(2)廉政文化。主要包括:廉政文化构成要素;廉政文化建设形式;廉政文化示范标准等。(3)效能考评。主要包括:效能考评重点内容;效能考评分析指标;效能考评方式类型等。

2.监管制约机制(1)内部监管。主要包括:党内监管制约;审计执法督察;风险排查处理;廉政跟踪监控;工作目标考核;廉政责任追究等。(2)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廉政纪律公示;廉政信息畅通;廉政意见交流;廉政动态撑控;廉政执行反馈;廉政责任评估等。

3.制度保障机制(1)组织保障。主要包括: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实施细则;廉政建设协调例会与考评制度等。(2)现场管理。主要包括:审计现场组织与调度管理;审计现场沟通与协调管理;审计现场时间与进度控制;审计现场信息与总结管理;审计现场管理信息化等。(3)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权力分设制度;同城报送规定;经费自理办法等。(4)廉政制度。主要包括:审计廉政“八不准”及其补充规定;审计廉政建设工作实施纲要;审计廉政与效能巡查办法;审计组廉政责任规定实施办法等。(5)风险防控与廉政风险目录。主要包括:审计质量风险与廉政风险目录;审计廉政情况报告分析;审计廉政预警分析指标与评估体系;审计廉政预警防控方式与智能化等。

4.惩治处罚机制(1)案件来源。主要包括:举报;联席会议;网站举报;调查分析等。(2)案件查办。主要包括:案件移送和联合查办。(3)惩戒措施。主要包括:警示谈话训戒;案件情况通报;依法惩治处理等。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篇2

审计风险,通常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没有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或者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总体上已经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没有公允地反映,并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据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做出不恰当的审计决定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审计活动自始自终存在着审计风险并且具有潜在性,不过是可以控制的。审计风险一般可以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被审计单位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所固有的风险以及其内控制度未能避免和发现错弊的风险;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检查时未能发现这些错弊,或者已经发现但未引起审计人员足够重视所带来的风险。从一定意义上讲,每个审计项目都有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根据当前执法环境和法律背景的变化以及审计质量现状,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企业的内部审计,都必须面对审计风险,必须增强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如何才能有效地规避与防范风险是每个审计单位所探讨的问题,从根源上了解审计风险的产生,才能规避与防范风险。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可归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主体的因素

审计单位的内部管理体制是否健全,是否建立了严格执行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如:审计取证材料三级审核制,验资查账业务是否有必要的审计程序及监督反馈机制。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掌握知识的多少、实践经验的多少、工作责任心的强弱也都影响着审计风险,如:查证核实欠深欠细,取证不全不足不充分,证明不力;依据法律欠准或错用时效已过的法律条款;实施审计程序相对不足,不履行告知义务;不执行审计职业道德,弄虚作假,隐瞒真情,掩盖违纪违规事实,避重就轻等均能带来审计风险。

(二)被审计单位因素

被审计单位规模,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企业管理者的变更情况,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企业经营成果对通货膨胀的敏感性,企业组织经营的集权程序,企业组织的结构,企业欠债多少,企业有争议会计问题的多少,被审计单位的不断变化都使审计内容更加广泛。其实,审计的对象是各类经济组织,而所有的经济组织都处于不断变化中,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结论的公正性和正确性,都会增加审计风险;同时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失真,如财务报表虚假失真、会计资料不完整等也能带来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管理人员品行不端且能力很差,如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等同样带来审计风险。

(三)审计方法的因素

审计方法对审计风险的形成也不容忽视,因为有时候,现有的审计方法可能查不出被审计单位的错弊。例如1938年美国审计史上最大案件——麦克森·罗宾斯公司倒闭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当时的审计没有监盘存货、函证应收款等审计方法而发生。而审计方法的极限是审计风险产生的温床,其中最有可能有三种:一是审计抽样,它虽然可以节约时间、费用、提高审计效率,但由于它本身是用个体特征推论全体特征,其审计结论客观存在一定假设成分,况且在样本的设计,选择多少和抽样结果的评价上都存在不确定因素,相关风险必存其间;二是审计证据作为审计结论的证据客观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由于审计证据包括实物证据、口头证据、内部证据等,而这些证据随时间、条件、环境的变化都存在失实可能。不仅如此,审计证据的确定也会受制于审计人员的专业修养、审计实际环境的影响,客观上也存有风险;三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也会带来审计风险,现代审计以测试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由于内部控制有其固有限制,加上审计人员对其了解、测试及评价也有局限,并且影响到后续审计程序,因此会产生一定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措施

我们通过认识审计风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规避和防范,只要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审计就是成功的。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规避与防范审计风险,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查处收缴的做法,坚持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统一。总结认为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

1.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全体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从政治上防范审计风险。政治素质是业务素质的前提和保证,较高的政治素质是审计机关对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政治素质高,就会忠于职守,把握好审计职业道德,树立审计为国为民的思想,不致于出现审计腐败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审计工作,加强审计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体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确保审计队伍政治上的纯洁性和可靠性。

2.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从技术上防范审计风险。首先把好进人关,不具备条件的不能进;其次,应对在职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并形成一种制度,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吸收新的知识,提高业务能力。随着我国财税制度的重大改革,逐渐向国际惯例靠拢,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很多单位已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手段也在发生重大变化,这都需要一大批具备较新知识结构,精通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员。鉴于现状,应开展各方法、各学科的业务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水平。

3.提高审计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审计人员要有较为全面的法律知识,除了掌握本待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外,还要了解掌握《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相关的部门法规,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审计监督执法行为。在此基础上,要开展对法律法规适用的研究,准确地引用法律法规。目前很多部门经济、行政法律法规都有关于执法主体的规定,审计监督活动中援用其处罚条款进行处罚,严格意义上讲是越权越法。要从最高层解决审计监督与其它经济监督的关系,明确审计执法的涵盖范围,制订与《审计法》配套的财经处罚的法律规定,既体现审计再监督功能,又不超越权限。在各部门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协调的情况下,审计中可以引用有关部门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进行问题定性,但必须依照《审计法》及实施条例的规定对违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此外还要注意防范审计活动中对应予处理处罚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越权“减免”所带来的审计风险。

(二)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保证审计质量

1.审计人员要严格执行《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工作规范。从确定审计项目计划,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取证,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到依法作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书等每个环节,都要按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对审计事实清楚、引用法律法规适当,但因违反法定程序而在复议、诉讼中被撤消具体审计行政行为所带来的审计风险,审计机关要引起重视。

2.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各环节的审计工作规范,能够减少审计风险。在准备阶段,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找出其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做好明确的审计工作实施方案;实施阶段,首先审计取证是规避风险的关键,审计人员取得的证据必须充分、有力、合规、合法、客观、真实,具有可证性,收集的证据一定要经过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主管和有关人员共同签章才有效,若任一方拒绝签章,审计人员应注明拒绝签章的原因,采取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其次,应规范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制作的“原始凭证”;最后,审计人员应严格自律,自觉执行执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则;报告阶段,提交报告前,应对审计工作底稿中有关重点问题、重要程序和对审计报告有直接影响的部分进行认真复核,确保准确无误。审计人员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评价,不能凭工作经验和领导意图来做出结论。同时建立健全审计工作监控制度、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三)搞好审计风险预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搞好审前调查,预测潜在风险。通过调查事先掌握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如调查结果与实际不符可及时调整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和审计范围。

2.对被审单位内控制度进行符合性调查,预计控制风险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

(四)完善审计承诺制度,界定会计责任,化解审计风险

新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对审计承诺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中不可忽视。审计承诺书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无账外账薄和资产等做出承诺,对担保、抵押、诉讼、关联交易、期后事项等做出说明,以界定责任;并可要求被审计单位法人代表对负责提供会计资料、在审计证明材料和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上签署意见的人进行授权,由被授权人(或法人代表本人)负责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全面征求意见,防范和化解这方面的审计风险。

(五)建立风险责任制度与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审计组织内部的全面管理制度,即明确审计组织内部各层次、各岗位的责任和权限,做到事事有人审核,有人监督,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分清责任。有了风险责任机制,还需有激励约束机制,要解决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问题,关键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在制度的完善和实施中,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重要环节、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二要奖惩并重,让干好的尝到甜头,干不好的吃到苦头;三要有刚性,制度本身不能含糊其辞,执行中要坚决兑现,不能失信而动摇大家执行制度的决心;四要有科学严格的考核方法,对每个审计项目,每人工作质量和成果给予准确、合理的评价。

(六)认真听取被审单位意见,是成功防范审计风险的保证

在审计中,应认真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介绍和汇报,尽力掌握全面情况。对审计查证的事实取得被审单位有关人员认可,多倾听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时,要认真听取和分析被审单位的阐述和对方的申辩,对形成申诉的客观因素,应给予充分考虑。遇有争议的问题应进一步深入查证和调查,加以分析判断,彻底弄清事实,辨明是非。对审计不当和失误的定性和处理,要坚决及时纠正,不要因顾及面子而强词夺理。

(七)建立风险防范基金及向保险公司投责任保险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篇3

关键词:银行管理风险防范房贷操作风险剖析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1-046-04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一方面是迫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达标需要,另一方面是随着外资银行的全方位竞争以及国内银行资本实力的提升,主观和客观上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国际银行界尚没有对操作风险的确切定义形成共识,但起码的认识是操作风险不等于操作中的风险,操作风险应至少包括流程(操作)的因素、人的因素和系统的因素等三大方面。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个人住房贷款作为当前银行资产业务的新支柱得到了蓬勃发展。人民银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经突破2万亿元,而个人住房贷款整体不良率仅为1%左右。虽然从数据看,个人住房贷款的资产质量非常优质,但伴随着业务高速增长,潜在的风险隐患不容小视。

因此,借着操作风险研究热潮,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隐含的操作风险进行清醒地剖析,并探讨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从国际基本共识的流程、人以及系统三个方面进行一个简要分析。

1、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流程环节的操作风险

可以细分成流程制度的设计是否完善以及流程执行是否到位两个角度去剖析。

流程制度制订中的薄弱环节。个贷业务全流程主要包括:产品研发、营销推广、贷前调查、审查审批、中介办理、法律审查、放款操作、档案管理、贷后监控、催收清欠、核销退出等。总体而言,经过住房按揭业务十多年的发展,商业银行对于住房按揭业务主要流程的制度控制已经比较严密,但出于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商业银行在传统的贷款“三查”环节还存在着制度方面的薄弱环节。突出的问题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介于贷前和贷中的中间地带,主要矛盾是贷前调查真实性的把握。目前的制度规定,审查岗只负责送审材料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的审查,而营销岗负责材料真实性和完整性。基层实际经营中,营销岗由于指标压力较大,从实际利益角度出发,营销人员对于材料真实性的把握比较松懈,甚至还出现为了迁就客户而放弃真实性的情况。而审查岗的职责是认为营销岗上报的材料是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审查。许多有经验的审查员明知申请材料存有一些“假象”,但由于没有真实性核查的责任而只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另一方面主要存在于贷后,主要因借款人信用状况在贷后发生了变化导致其履约还款能力出现下降。

贷后管理对于借款人的关注,尤其是大额个人住房贷款的制度约束显得较薄弱。

2、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人”的操作风险

可以细分成内部人的欺诈风险和外部人的欺诈风险两类。

“内部人”主要是指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其操作风险又可以再细分为道德因素和能力因素等主客观两个方面。

道德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由于银行内部从业人员主观道德问题造成的,该作为而不作为或不该作为而乱作为所造成的操作风险。表现为内外勾结,损公肥私。银行要控制的是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所有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而所有这些风险里造成损失程度最严重、最难控制的就是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目前银行外部的利益诱惑以及银行内在的考核机制客观上偏重于对业务发展的要求,如何正确把握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平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由于定性定责的难度,加上声誉风险等方面的顾虑,使得道德风险较多地处于隐蔽状态,潜在风险隐患不可忽视。

能力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能力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从业人员本身素质的客观原因造成的操作风险,往往体现为想作为却因自身能力所限而无法作为,该风险相对于道德风险的“态度”问题,更多体现在能力问题上。个贷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佳,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风险认识不足、业务能力欠缺的问题。目前对于能力风险的危害认识不足,伴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该风险将逐步成为制约业务更深层次发展的瓶颈以及其它各类风险的源头。

“外部人”指各类借款人或机构,外部人的欺诈风险主要表现在不良借款人或者是不良合作机构出于资金融通、骗贷、套贷等各种目的,通过虚构借款人等各种方式,利用银行急于拓展业务、内控制度不健全、政策制度执行不到位等薄弱环节,而实施的业务诈骗。在当前宏观调控吃紧、市场信贷资金规模受限等背景下,对于外部的欺诈风险应尤为警惕。

3、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系统的操作风险

与流程和人的原因相类似,系统原因产生的操作风险也可以细分为系统本身容量以及处理能力的问题和系统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操作风险问题。

系统整体性操作风险日益严峻。个人住房贷款作为一个上世纪末刚兴起的银行新业务,大部分银行在系统设计时主要采取游离于主流对公业务系统的外挂模式,普遍存在着容量小、运行功能简单、处理效率低的局限。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住房制度的变革,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量呈几何级数倍增,系统压力也日益显现。国有大型银行由于信息堵塞已经出现过系统无法跑批,甚至不能正常对外营业等事故,系统容量和产能的升级换代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辣手问题。另外,系统设计存有缺陷,许多本应参数控制的功能无法实现,系统统计、分析、监测、预警等管理功能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原系统上增加或者修改局部功能而引发全局系统中断等等诸多问题正逐步暴露,系统整体性操作风险日益严峻。

系统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操作风险。由于系统本身存在的上述缺陷问题,许多本应由计算机来实现的功能不得不实行人为控制。而“人”的道德和能力问题又引致了操作风险,越权发放贷款、利率低于人行的下限、未成年人获得贷款等等业务案例的发生,都是由于人为主观或者客观篡改系统参数,甚至放开系统阀门而酿成操作风险。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操作风险类型远没有列举穷尽,我们的目的也不在于拘泥定义的广度,但应该说主要的风险类型已经包括,或者进行了较集中的归纳,其它次要风险类型在此不做罗列。

个人住房贷款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除了上述论述中涉及的业务层面的主客观因素外,管理层面对该业务战略地位的认识,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等都将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操作风险程度产生至关重要的全局影响。

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操作风险的防范

1、加强制度建设,防范业务失真风险

鉴于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的关键点在于“真”或“假”,而外部欺诈风险加上内部营销人员主客观存在放松“真”的冲动,因此有必要在现有营销和审查流程之间增设风险核查环节,风险核查将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对“外部人”信息真实性的核查。第一,防止借款人信息被盗用或冒用,主要通过银行外部公安身份识别系统及与借款人沟通等方式识别。第二,防止借款人信贷行为非本人意愿,而是为他人融资,主要通过与借款人电话沟通晓之以权责的方式判别借款信息的真伪。第三,防止借款人为融资目的而虚构贷款信息,主要通过外部工商信息等系统予以核查识别。

对“内部人”尽职情况的核查。主要通过与借款人的直接沟通,核查营销人员贷前调查是否面签尽职,客户服务是否到位等。通过采取间接核查的方式,作为对营销人员直接调查结果的验证。对于风险核查发现借款人信息严重失实,营销人员存有严重未尽职情况的,除了使用通报等教育手段外,业务管理部门可视具体情节,向高层领导以及行内监察或审计部门进行情况通报,提出进一步责任处理的意见建议。一旦贷后发现假按揭,营销人员应承担贷前调查未尽职的主要责任。以此警示营销人员尽职尽责。

从以上分析可见,风险核查在流程和“人”两个方面作用于个人住房贷款操作风险防范。

2、加强贷后管理,防范业务潜在风险

当前信贷业务普遍存在“重贷前轻贷后”的现象,个人住房贷款由于数量多,该问题更是十分突出。贷款一旦发放后,如果没有逾期发生,银行人员很有可能不会和该客户再打交道,这不仅说明目前银行对于交叉销售的漠视,同时在流程制度上存在着系统性的薄弱环节。笔者建议,可以按照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具有的风险特征,设定诸如大金额的、信用担保方式的、有违约记录的、借款人年龄低或高的、关系人交易的等若干标准,对目前仍处于正常或关注状态的个人贷款进行风险筛选,识别潜在的风险客户,并列入风险监察名单进行管理,提前介入风险管控,提前采取风险化解或减持退出措施,最大程度地遏制潜在风险向现实风险的转化,确保个人住房信贷资产的安全。

3、加强案例培训,提升业务人员整体素质

案例培训主要针对操作风险中“人”的环节,主要包括能力因素和道德因素两个方面,有助于提升银行工作人员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培训方式包括集中授课、现场教学以及信息报道、案例点评等,内容不限于狭义的风险案例,而应包括营销案例、产品设计案例等,通过生动的实战例子让从业人员深谙合规的重要性和销售技巧,并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大大提高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应将案例培训作为一项常规基础工作,长抓不懈,加大培训的频度,扩大覆盖的深度。

4、加强系统建设,防范业务整体性风险

扩大系统容量。鉴于个人住房贷款笔数多的特点,在相应系统容量设计方面要预留足够大的空间,避免由于业务大批量增长而出现系统滞缓、差错,甚至堵塞和瘫痪。

分置系统处理。鉴于个人住房贷款相对于对公业务历史短、各行主要采取系统外挂方式、功能主要定位于满足业务处理需要的现状,须尽早考虑系统相关功能的分置运行。将贷前申请系统、贷时审批系统、贷后催收系统以及日常统计分析管理系统等功能适度分离,增强系统整体运行能力,规避系统间风险因素传导,提高系统整体处理能力。

增强系统智能。通过参数控制、报警设置、贷后提醒和流程跟踪等方式,增强系统智能管理功能。防范越权、不执行授信标准以及不落实贷后管理要求等操作风险的发生。

除了以上列举的防范工具和方法以外,当发现全局性、苗头性风险倾向时应及时进行风险预警,以及为保持业务执行的严肃性而开展的业务检查等,也都会对个人住房贷款操作风险的防范起到有益的作用。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篇4

关键词:风险导向型审计;风险防范;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7-0077-03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诸多金融风险,使得各经营环节都蕴含着风险。从商业银行的现状来看,薄弱环节引发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是最大的金融风险,这些重大问题和经济案件对金融体系危害严重、影响广泛,受损的不仅是有形的资产,而且使商业银行在社会公众和投资人心中的形象、声誉受到贬损,近年来发生的典型金融风险案例都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首要的任务是防范风险,尤其是基层经营行的操作风险。审计部门必须充分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经验,探索建立新的内部审计模式,树立风险导向型审计理念,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

一、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基本概述

1.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概念。风险导向型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审计模式。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审计人员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达到降低检查风险、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管理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独立、客观的鉴证与咨询活动。

2.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特点。风险导向型审计的主要特点是合理地扬弃了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下“无利害关系假设”,把指导思想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判断假设”的基础上,不只依赖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而是实事求是地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操作层是否诚信、是否存有舞弊造假的驱动保持一种合理的职业警觉,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微观、中观乃至宏观),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整个过程。

3.风险导向型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的区别。一是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以内部控制为核心,对风险的评估主要依赖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价,而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常常流于形式;而风险导向型审计不仅通过内部控制评估控制风险,还结合固有风险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通过对企业环境、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评估,发现潜在的风险点、风险源、风险域。二是制度基础审计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根据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及符合性评估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风险导向型审计则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对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多种内、外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不仅重视与内部控制系统直接相关因素,而且重视各种环境因素。[1]

二、商业银行应用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必要性

1.巨大的业务量需要风险导向审计。目前,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具有业务量大、金额大、资金往来频繁等特点,而审计资源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在信息系统条件下,详查法虽然可行,但显然不具有经济性、科学性。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能够科学地解决业务数据海量的的问题,以全面评估风险为基础,对风险高的业务与内容加大审计力度,将审计资源按风险控制更合理地进行分配与使用,加大对风险高的业务与内容的审计力度,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

2.操作风险的特性需要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根据《巴塞尔薪资本协议》,操作风险是指内部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相比,操作风险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风险的内生性;二是复杂性和隐蔽性;三是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性;四是关联性。这些特性与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审计特长决定了防范操作风险需要风险导向型审计。[2]

3.操作风险防范的及时性需要运用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以“风险”为核心的理念与方法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从其账户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采集大量电子审计数据,充分了解被审银行的资产质量、负债状况、结算业务操作及其内部控制等方面情况,进行有效分析、风险评估,及时找出当前业务管理、操作突出的风险点与风险域,按风险高低程度、紧急性等因素排出次序,确定审计重点,做到“有的放失”,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实施审计的。

4.有效防范管理层舞弊需要风险导向审计。近年来发生的比较典型的金融风险案例证实商业银行光有内部控制是不够的,尤其是当管理层、操作层共同参与舞弊时内部控制制度就流于形式了,若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就很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不能发现由其它因素而导致的舞弊行为。而风险导向型审计从内外环境及内部控制等更广泛的审计范围把握被审计银行的风险,便于发现管理层、操作层舞弊以及两者串通舞弊等行为。[3]

三、风险导向型审计在防范操作风险中的组织实施

以合规性审计和风险排查为基础,以严重违规行为和案件的防范为重点,以风险的内部控制为核心,根据被审计对象的风险程度排序结果,配置审计资源,制订审计项目计划。审计的主要内容围绕着控制环境、风险识别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交流反馈、监督评价纠正等内部控制“五要素”展开。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规模大、地域分布广、分支机构众多、内部控制基础不牢固、潜在操作风险较高的情况。为此,对基层行风险导向型审计步骤应如下进行。

1.内部控制环境的调查。应以评价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环境框架作为审计的切入点,通过对内部控制环境的调查和各项业务流程的审查,测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揭露问题、堵塞漏洞,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防范经营风险。

2.评价对信贷风险控制的状况。在信贷资产质量方面,从对客户的准入控制、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管理四环节入手,评价对信贷风险控制的状况,主要审计贷款企业资料的真实性,内部操作流程和审贷行为的合规性;审查贷款担保手续即第二还款来源的真实合法、足值、有效性;审查贷后管理措施、效率和效果,着重检查对隐患、风险的揭示和提出防范、化解资产风险的建议情况。

3.进行会计精力的审计。在会计业务审计方面,要重点对会计业务的政策、制度、流程和金库管理、银企对帐、柜员卡管理、印押机证管理、内部帐务管理、重要岗位人员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审计,确保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和实现帐帐、账据、账款、账实、账表、内外账“六相符”。

4.审计对信息系统和金融创新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从目前目前现状来看,信息系统和金融创新业务的内部控制相对较弱,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建设滞后,容易成为新的风险点,应重点审查是否建立了制度制约与机器制约的控制体系,即提高了通过技术手段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计算机操作系统能够支持各类管理信息的适时、准确生成,做到系统的可验证性。业务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在计算机系统中“留痕”,为业务操作复核和稽查提供基础,可实现实时监控和集中远程监控,使得能够通过数据链接,运用预警软件及分析性复核,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清除。

5.要加强对“关注类”人员排查工作情况的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要依靠人,案件的发生也是人所为的,因此要审查基层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开展关注类人员排查工作的情况。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基层行有无建立相应的各级管理者、员工行为失范监察制度,严格记录了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工作人员八小时内外的行为,就这些工作人员的有无经商、买卖股票、等行为建立内部报告制度,分析其工作表现、生活习性、经济往来、家庭情况以及社会往来情况。审查对排查出来的行为失范员工进行教育记录,对发现有涉黄、涉赌、涉毒以及未报告的股票买卖和经商办企业等行为的人员采取的检查、调整措施。审查对排查工作责任追究情况,对确有问题而排查工作马虎酿成案件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四、风险导向型审计在防范操作风险运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1.强化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看,主要体现在监督职能上。如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为目的,则难以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难以从制度上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为使风险导向审计顺利开展,首先,内部审计的职能应从监督职能为主转为以评价服务职能为主,不能仅局限于查错防弊和保护资产,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存在的各种风险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明确内部审计职能重点,无疑会推动风险导向审计这一先进模式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领域的运作与实施。其次,建立积极的、正确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主要是指在全面理解被审计部门风险的前提下,识别出固有审计风险,并进一步评价被审计对象对这些固有风险的控制措施,而被审计部门控制不足或无效部分则会形成剩余风险,针对剩余风险,审计师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从而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第三,审计实务中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内审人员不仅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产生审计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还需要将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结合起来运用。风险导向审计不能取代制度导向审计,风险导向虽然代表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应用价值较大,但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同时,操作风险的产生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时分不开的,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内部控制仍然是基础,即制度导向审计仍是根本,也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4]

2.编制审计方案的审计内容时要以风险导向为重点。内部审计活动总的目标是“评价并帮助改进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系统”,具体审计活动要围绕更为具体的风险管理目标进行。由此,在研究制定方案之前,关键是要确定审计监督的目标。风险导向审计不像其他审计模式过早地侧重于控制活动的环节,而是以审计部门的目标为起点,通过确认、衡量风险,确定其重要性,以确定如何控制管理风险。因此,在编制审计方案时,内审人员应着重以审计目标为起点,注意评估被审计对象的风险点,从分析被审计对象业务易产生的问题入手,通过风险的导向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一步一步的推导和落实审计的范围和重点,最终确定相关审计程序。

3.注意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及其相互配合。风险导向型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应有系统、综合运用审计方法的能力。在审计的期初,应侧重分析法,分析可能产生风险的各种因素;在实质性测试阶段,则主要运用查账的方法;在审计终结阶段,更多运用的是比较法、归纳法等。风险导向审计并未完全抛弃传统审计的方法,仍需要大量运用分析性复核、抽样审计等传统审计手段。

4.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系统软件等在商业银行得到广泛应用,需要大力推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审计。通过开发专门针对操作风险防范的审计软件,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非现场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以更有效地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5.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由于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以及金融工具、管理方法不断更新,这一方面要求审计人员要对各类业务的风险进行识别、检测、度量,必须掌握更多与之相关的金融、数理统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强化控制风险和指导管理的意识,准确掌握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内涵,才能有效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同时,按照全面的内控理论,内审人员不再是内部控制的唯一责任主体,被审计对象所有成员都对内部控制负有相应的责任,必须同步提高被审计单位人员的风险意识,以便能够主动与内审人员共同查找主要风险点和控制薄弱环节等方面,制定有效的业务风险点控制措施。[5]

参考文献:

[1]蔡春,赵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Z].2007年5月.

[3]李爽.21世纪审计理念的发展主题―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篇5

[关键词]审计风险;财务;账户基础

1审计风险含义及其特征

审计风险一般是指,财务报告本身存在错报,但受业务复杂程度、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方案、审计成本、审计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造成审计评价和意见不恰当甚至不正确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审计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基础之上的,审计过程乃至审计意见的形成与表述都受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审计人员不可能发现财务报告中所有的错误和舞弊,所以审计风险始终存在。

2财务欺诈将会大大增加审计风险

财务资料不真实、虚假信息会使审计风险扩大。审计评价必须建立在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和会计信息基础上,审计意见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以相关财务数据为依托。虚假资料直接影响审计评价公允性,甚至造成判断错误,由此产生的审计报告不能真实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状况。

单位自身具有检查发现交易记录是否存在错误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如果内部控制设计良好并得到执行,就能有效阻止差错产生或检测差错所在,从而将各类差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非故意错误更是如此。也就是说,因为工作疏忽而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非故意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小。

3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

3.1外部环境影响

(1)被审计单位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完善或存在缺陷。被审计单位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直接关系到审计风险。以企业为例,公司治理结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通过竞争市场所实施的间接控制,即外部治理机制,其中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等;二是为实行事前监督而设计的直接控制,即内部治理机制,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构成。

(2)市场环境多变性和经济活动复杂性。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会对审计风险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经济体制和技术经济环境的变革,企业组织也不断变化调整,其间会发生大量企业改制、兼并、重组等行为,企业形态和构成不断变化,其中运作也日趋复杂,审计人员对其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造成审计风险扩大。

3.2审计自身因素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审计风险。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工作不慎,行为不当引发的审计风险。

(1)审计人员在职培训不足,业务知识及专业水平不能胜任业务发展的需要,是形成审计风险的内在原因。一方面,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及实务经验、风险意识欠缺,使其难以做出适当的专业判断,从而不能把握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违背审计职业道德,未能遵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要求,更是审计之大忌。

(2)现行审计模式存在缺陷。账户基础审计模式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关注的重点是差错风险,对欺诈风险、财务危机或经营失败风险则关注较少;而现行审计模式还是建立在账户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之上的,防范和控制因财务危机、经营失败和财务欺诈而导致审计风险的系统体系还未建立。

4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策略和措施

如何更好地履行国家审计职责以避免审计失败是国家审计机关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4.1防范审计风险的基本要求

(1)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审计队伍素质的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审计工作质量。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审计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审计对象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审计难度和风险有攀升的趋势。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知识,还要掌握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审计质量水平,才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2)强化审计风险意识,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保障审计质量,维护审计声誉,促进审计事业的需要。如果因为忽视审计风险而导致审计失败,不能及时揭露重大违法违纪,甚至不能对事关被审计单位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发出警示,以及因为审计行为不当引发行政复议和诉讼,不仅会造成不良后果,而且会损害审计形象,危及审计事业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牢固树立风险观念,恪守应有的谨慎与合理的怀疑,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防止审计失败。

(3)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阶段,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和改革不到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构远未建立,国有资产损失浪费和被侵吞现象仍大量存在。国家审计有责任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将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4)恪守审计权限,坚持依法审计原则。作为一种公务活动,国家审计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如,在没有政府授权或者委托情况下,审计机关不能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做到程序不违法。如,按照《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要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将审计通知书送达被审计单位;再如,审计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4.2建立健全全面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审计机关应当合理制定以下两个层次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一是审计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至少应当包括:①审计纪律;②专业胜任能力;③工作委派;④督导;⑤对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二是各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负直接责任的审计组长应当执行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中适用于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督导人员应当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的方式及程度。

4.3审计实施中的审计风险控制

(1)各级审计机关在制订计划安排项目任务和要求时,尽量合理安排,使审计监督与宏观决策和政府中心工作相一致。

(2)做好审前调查工作,掌握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一般需要了解,所有者及其构成;组织结构;生产、业务流程;经营管理情况;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财务报告编报环境;运用的法规等。做好审前调查,可以使审计方案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3)在制定审计方案时,要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以及防范控制措施。如,考虑审计组成员时要避免在特定领域出现“外行审计内行”的情形。

4.4关注重大财务欺诈

财务欺诈作为舞弊的主要形式,导致财务报告不实反映,对财务报告用户产生巨大危害。审计人员有责任制定审计计划并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定财务报告是否存在由财务欺诈导致的重大错报。当存在重大财务欺诈,而审计之后未能发现,就会造成审计失败。

为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掌握财务欺诈特征及其手法。如,欺诈动机(或压力)和机会,表现形态,涉及的范围及领域,欺诈时段和常用手法,掩饰和隐藏的手段,反审计措施等内容。这样才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揭穿财务欺诈。

参考文献:

[1]张伟.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致富时代,2011(4).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篇6

关键词:审计廉政风险防范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185-02

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在反腐倡廉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法制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审计系统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要紧密结合审计实际,审计权力运行和廉政风险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层次人员,防范审计廉政风险,既要全过程跟进监督,又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部位、重点环节,做到有的放矢。审计组是实施审计的主体,长期处在审计第一线,直接与被审计单位打交道。因此,具有相对的独立行使审计权力,不仅是审计质量的基础,而且是审计形象的窗口,应作为审计实施过程的关键部位;审计期间是审计实施的过程,也是审计权力运行的期间,是发生问题的重要环节和阶段。因此,要抓住“审计组”和“审计期间”这些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强化廉政监督,对建设廉政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审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大意义

1.审计廉政风险是指审计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把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以有效防范或及时化解为核心内容,通过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理等措施,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

2.开展审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实现关口前移,把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的责任落实每个岗位和每个人,从而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工作机制,有利于掌握反腐倡廉建设主动权、增强预见性,真正把十七大提出的“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二、审计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

防范廉政风险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根本目的,也是审计机关“免疫系统”功能的内在要求。法律赋予审计机关检查、评价、处理处罚、移送处理四项审计监督权。审计权力运行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权力寻租风险也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涉及参与审计事项的各层次人员。

1.在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时,存在“审不审”的权力寻租风险。《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确定年度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机关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除安排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任务外,各级审计机关都有自定审计项目的权力,而且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在安排审计项目时,哪些单位安排审计,哪些单位不安排审计,没有统一的要求,存在“审不审”的权力寻租风险。

2.在实施审计时,存在检查力度“大不大”的权力寻租风险。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很多,现场审计是否查深查透是一个关键因素。《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虽然对现场审计提出了操作规范,但如何抓住审计重点和判断可能存在舞弊问题未能做出具体规定。审计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审计实施方案、能否发现问题、初步发现问题后是否进一步查证,涉及需要变更审计实施方案的、能否主动提出,很大程度上依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造成审计在实施阶段存在检查权力寻租风险。

3.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存在对发现的问题“报不报”的权力寻租风险。《审计法》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这就涉及三个环节,而且存在权力寻租风险:一是审计人员提交的审计工作底稿是否避重就轻、隐匿一些审计发现的问题;二是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是否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内容;三是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客观公正、评价是否文过饰非。

4.在审计处理处罚时,存在“妥不妥”的权力寻租风险。《审计法》规定,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由于财经法规政出多门,存在同一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可轻可重,导致审计机关在处理处罚上具有选择余地,存在处理处罚轻重的权力寻租风险。

5.在案件线索管理上,存在“移不移”的权力寻租风险。《审计法》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国家规定,审计机关认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审计手段的局限性,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案件线索短时间内难以理清,对相关责任人是否需要追究党政纪和法律责任判断不准确,有可移可不移的问题,存在案件线索“移不移”的权力寻租风险。

三、防范审计廉政风险的预防措施

针对一些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相关规定不明确、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监督不到位等情形,是审计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寻租可能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深化审计机关廉政建设,防范廉政风险,规范审计权力运行,切实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建立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预防。

一是筑牢勤政廉政思想防线。借助党风廉政教育、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执法教育等活动平台,教育和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纪观念和审计职业道德意识;并通过观看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表彰先进典型人物、举办廉政教育宣传栏等措施营造廉政审计氛围。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忠诚党的事业、忠诚审计职责、忠诚审计工作岗位的思想情操,增强审计干部抵制不正之风的免疫功能和做好审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构筑廉洁审计内控防线。建立完善《审计工作责任制》、《审计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审计质量内控制度实施细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一系列的审计廉政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对审计项目管理和组织实施、审计程序管理、审计人员行为管理、审计工作质量管理、审计纪律及责任追究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从源头上防范审计廉政风险。

三是注重细节抓跟踪,严防审计实施过程风险。对审计项目实行全程跟踪,对重点项目和项目的重点环节实行重点跟踪,及时掌握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重点抓好审前调查环节,为审计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抓好现场审计实施,防范审计过程暗箱操作等。

四是规范运行抓质量,不断提升审计成果水平。实行集体会审制,项目审计终结由相关领导及法制复核人员集体听取审计情况汇报,集体研究把关,防止个人说了算,私自消化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审计过程中出现错漏和违纪违规行为,按照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予以追究;实行三级复核制,是由科长、法制复核人员、局长办公会逐级对审计质量进行复核把关;实行审计公示制,每一个项目进点时都要在被审计单位的醒目位置张贴审计公告,告知审计事项、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组人员的组成和审计纪律,并选择部分审计结果在适当场合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

五是动态管理抓监督,强化廉洁审计制约机制。始终坚持审计组全程跟进政府投资项目,全程跟进投资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对审计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纪律和审计工作纪律情况实行全程监督,动态管理,做到定期、不定期地到被审计单位明查暗访,及时掌握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廉洁自律情况,并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张贴审计公告、签订审计承诺书、发放廉政反馈卡等措施多方位拓展监督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妙辉,叶向阳(福建省漳州市审计局).防范审计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的思考,2010

2.蒲建芳(吴忠市审计局).关于审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几点思考,2009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会计结算风险

商业银行结算风险与银行其他风险相比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和更大的危害性等特点,其风险形成是多方面的。会计结算风险是银行在运用结算工具从事货币活动、资金清算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银行会计结算存在风险隐患是因为制度不健全、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水平不到位等造成社会上不法分子和个别会计人员有机可乘。研究分析银行会计结算风险成因,为制定防范风险措施夯实基础。

一、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具体表现及成因

银行会计制度是规范银行会计行为的准则。会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执行不力就会发生会计风险。外部风险主要表现在金融诈骗、政策性亏损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内部风险由会计主体主观和客观因素引发。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已渗透到银行会计结算工作的各个环节,其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

1清算风险

清算风险是银行在清算同城票据交换资金或系统内联行资金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一些商业银行在资金管理、业务开展、人员调配、财务核算等方面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培训,一些银行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度不够高。清算专业人员实行任职资格审查制度不到位。一些商业银行忽视支付清算人员的培训,缺乏对会计人员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导致了清算风险的产生,主要表现为两大类:第一,个别行、社在同城结算和联行清算环节上控制不严所产生的风险;第二,商业银行将资金矛盾转化为结算矛盾,利用联行体系的关联性而导致的地区性支付风险。

2票据风险

结算业务是通过银行提供各种支付结算的手段与工具,为客户实现经济活动中的货币给付转移。只有商业银行产生对票据的需求,才能完成对资金的供给,否则交易无法实现。票据业务岗位职责不明确,重点岗位监督管理以及内部检查不严,对内部违规发展票据业务缺乏有效监督,甚至采取默许的态度。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支付业务逐渐增加,以票据为主要支付手段的结算业务也给银行带来了诸多的风险。

3结算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操作风险意识淡化,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从银行会计结算部门内部发生的各类案件中不难发现,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是发案的根本原因。一些基层分支机构人手配备不足或随意抽调会计人员应付紧急任务,使结算业务相互制约机制不落实、出现真空或漏洞,被犯罪分子伺机作案。操作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上级对下级、主管对基层人员、事后监督岗对会计操作岗的各项检查并未严肃认真进行,而是成了例行公事,导致一些支付结算案件长期隐藏。

4内控风险

人员配备不到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一些基层分支机构人手配备不足或随意抽调会计人员应付紧急任务,使业务相互制约机制不落实、出现真空和漏洞,被犯罪分子伺机作案。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上级对下级、主管对基层人员、事后监督岗对会计操作岗的各项检查并未严肃认真进行,而是成了例行公事、使一些内部案件长期暴露不了。

5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银行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各种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集中表现为流动性困难而引发的支付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银行经营面临内外双重压力。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经营管理水平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出现大量违规经营,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比例上升,政府行政干预和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银行债务,使银行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出现严重问题,有的已发生支付危机。与此同时有效化解和抵御风险机制尚未建立。当前影响银行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金融资产质量低下、资产负债比例高、金融资产风险大。

二、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防范的措施

1、防范清算风险

首先,要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观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是全社会资金运行的大动脉,支付清算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必须从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我们的职责;其次,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切实防范支付清算系统风险。清算总中心及各地清算中心业务运行系统的安全及其信息安全对金融稳定、市场发展、社会和谐影响巨大。要高度重视备份系统建设,参照国际先进水平,从可行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上通盘考虑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最后,要加强支付清算的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和支付清算技术国际发展动态,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

2、防范票据风险

首先,防范票据承兑业务风险。认真审查承兑的票据,审查其有无真实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关系,有无按规定收取一定的保证金和手续费,并签订相应的保证合同。对承兑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严格界定保证人的信用等级,对客户经营状况实时监控,要求客户出具承诺书和授权委托书;其次,防范票据结算的诈骗犯罪行为;最后,加强对柜面人员的风险防范教育和票据防伪工艺、防伪知识的培训,建立银企联防制度,对大额款项的支付,主动与客户沟通、确认,建立审核责任制,固定专人审核票据,实行票据防伪暗记审核程序化,研究票据结算诈骗犯罪的易发环节,分析、掌握票据结算诈骗犯罪的特点、手段和趋势;防范其他票据业务风险。

3、防范结算操作风险

银行应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反馈三个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进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组织体系的设置。会计内部监督系统应当分层次建立,在基层营业机构应当建立实时控制的事中监督系统,在上级会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针对基层柜台业务的事后监督机制。银行应变革现有的风险管理系统组织结构,增加关于会计结算操作风险方面的管理内容。会计业务流程是银行业务的最基础的平台,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必定对银行其他业务产生影响,所以,风险管理部门要与相关业务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参与对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管理。

4、防范内控风险

建立严密的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内控制度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结算风险存在根源在自身体系的不健全,完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会计结算风险防范重要的举措。首先,明确会计主管风险管理责任;其次,加强会计结算内部控制建设;再次,完善会计结算监察纠错机制;最后,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防控作用。

5、防范经营风险

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完善银行决策体系,建立合理分工、上下结合、互相协调、职责分明的经营决策体系。越是高层的经营管理行为应力求摆脱对日常经营活动和例行公事的处理,而集中主要精力研究重大经营战略决策;加强银行经营决策的责任制,任何重大的经营措施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防止个人或者少数人任意决定经营决策。

防范银行会计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一项挑战性工作,而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一项复杂和漫长的工作。需要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工作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不断探索抵御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办法,才能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关萤雪,赵岩松:关于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及其防范,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篇8

一、加强基层外汇内审机构管理,提高独立性和客观性

在当前暂时无法改变基层外汇局内审机构设置的情况下,可通过强化机构设置和职责管理提高内审独立性和客观性。一是明确外汇内控部门设置或岗位职责。如在中国人民银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指南或外汇局内控管理规定中明确外汇内控监督部门或岗位,明确内控人员不得从事具体外汇业务或行使行政审批权限,实现内控监督机构和人员相对独立性。二是分级明确内控监督工作内容。对于以业务控制导向为主的监督业务交由本级内控监督岗位完成,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风险导向型或绩效审计,在当前各地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建议交由分局抽调其他地区内控人员组织专项审计组实施审计监督。三是实行审计人员重大利益回避制度。审计前,对相关被审计单位内审人员实行审计人员重大利益回避管理,可采取任务轮换或交叉检查等方式,提高外汇内部审计的客观、公正性。

二、强化风险导向管理,逐步完善外汇风险识别及评估体系

建议上级局根据近年来外汇局系统发生的行政执法风险案例、业务操作违规案例,以及内审发现的典型案例等信息,抽调有专业特长的内审人员组成课题组,分专业、分岗位地研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拓审计项目,建立健全风险测评指标,解决难点问题,条块包干,各个击破,并通过工作实践不断完善,形成统一的外汇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为基层外汇局实施风险导向管理提供有力参考。分支机构也可组织有关人员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对风险管理评估体系的有效性继续进行探索,形成好的经验和做法上报上级,形成上下互动的良好格局,逐步完善外汇局系统风险管理评估和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外汇内审向更高层次审计监督转型。

三、强化外汇内审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内控管理文化

当前,外汇管理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外汇局内审部门也应该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主动跟进加快转型,构建良好内审监督工作环境。一是强化基层外汇局领导对内审工作重要性认识,增强全局内控意识,认同内审“顾问”作用,明确内审不只是“独立的问题发现者”,更是“推动发展的使者”,及时消除消极应对情绪,为内审工作营造良好、和谐的人文氛围。二是坚持内审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并举的思想,把优化内控环境、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等作为长期目标,进一步宣传内部控制和审计服务理念,在单位内部形成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三是把风险防范教育纳入外汇局工作人员日常培训中,形成与业务培训并重的局面,在单位内部营造全员重视风险防控的工作氛围。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篇9

审计风险是审计师对有重大错误的财务报表存在无意中未能修改其意见的风险。审计风险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每个审计项目都会有风险。只有从根源上了解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才能规避与防范风险。笔者现就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法律环境不断变化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关法律规范也越来越严格,相关的法律责任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发生了违约、失察等行为而提供了虚假的审计信息,并因此损害了国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第三者的利益,那么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追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2.审计的目标、范围和难度在不断的扩大和增加

审计从详细审计阶段发展到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的目标和范围都在不断的扩大。审计范围扩大到今天,不仅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和运作效率进行研究和评价,而且要就企业未来持续经营能力作出报告。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很大,信息的风险很高,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难度增加,风险在所难免。

3.被审计单位情况复杂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呈现多样化,管理结构日趋复杂,使得审计内容更加广泛。当前的现实是所有的经济组织都处于不断变化中,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结论的公正性和正确性,都会增加审计风险;同时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失真,如财务报表虚假失真、会计资料不完整等也能带来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管理人员品行不端且能力很差,如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等同样带来审计风险。

4.审计报告的影响越来越大

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审计,投资者也日趋依赖审计报告。现代审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完整性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稳定性将会增加,审计意见会被更多的人依赖,审计报告的敏感性和审计风险也会提高。

(二)主观原因

1.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不严。审计单位的内部管理体制是否健全,是否建立了严格执行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如果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混乱,会直接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承接、人员委派、业务约定书签订、审计计划编写的不当;造成审计外勤工作、审计取证、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和复核等工作严重错误和遗漏,审计风险随之发生。

2.注册会计师经验和能力的缺陷

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运用较深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进行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和能力决定其职业判断力,而职业判断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质量。但审计经验是需要不断积累的,甚至是失败教训的堆积。因此,一名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不出失误是不可能的,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市场环境,即使经验丰富的审计师也会有误断的时候。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不一

注册会计师要为会计信息外部使用人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可信赖的专业服务,这就对其职业道德提出相当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要有高尚的品德,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审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但遗憾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注册会计师不具备上述条件,不执行审计职业道德,弄虚作假,隐瞒真情,掩盖违纪违规的情况时有发生,安然事件就是明证。

二、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自身素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相继出现,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这都需要注册会计师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通过学习,主要是后续教育学习,从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两方面入手,培养大批具有较新知识结构、精通相关专业知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风险防范意识的高素质注册会计师队伍。

(二)规范审计程序、完善审计质量控制

1.审计程序是进行审计时所依据的步骤,是获得证据的手段。进行审计时,最关键是要按审计程序执行,可以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对于特定的账户和确认使用适当的审计程序工作效率会更高。从确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每个环节都要按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避免执法的随意性。

2.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各环节的审计工作规范,能够减少审计风险。质量控制是指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和程序。较为规范和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应当做到:(1)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考核办法,对各责任人员进行考核;(2)建立重大审计项目审议制度,对特殊的、重大的、有争议的项目应开展审计案例分析,从规避审计风险的角度决定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3)规范审计业务的流程,对审计项目的立项、实施、审核等各环节都做出明确的规定;(4)完善审计报告和验资报告三级复核制度。

(三)坚持独立性

独立性被誉为审计的灵魂,在审计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审计准则就是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事实上,很多诉讼案件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偏听客户的一面之词和屈从于各种压力造成的。失去了审计独立性,就很难做到不偏不倚,也不能进行适当的审计规划,并按规划实施审计,也就谈不上审计风险的管理。独立性虽然不是降低审计风险的保证,但可作为审计风险预防性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积极与委托单位交流

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后,应尽快与委托单位的主要人员见面协商,如主要行政领导、财务和业务主管及内部审计主管、电子数据处理工程师等,讨论对财务报表或执行审计工作有影响的重要事件。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应进一步深入查证和调查,并加以分析判断,彻底弄清事实,辨明是非。对审计不当和失误的定性和处理,要坚决及时纠正,不要因顾及面子而强词夺理。委托期间良好的工作关系有助于避免出现年终财务报告审计风险。

(五)建立风险防范基金及向保险公司投责任保险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案例篇10

本文仅选取部分经常发生案件的重要风险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企业的工程项目建设往往涉及巨大的资金流,建设环节的各项业务与企业日常的经营业务明显不同,管理上容易产生漏洞,每年因此发生的案件时有耳闻。工程项目建设中主要的风险点有:(1)项目招标暗箱操作,存在商业贿赂,可能造成中标人缺乏承担项目的能力、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2)工程建设的工作量虚增,企业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监理、投资监理审核不力或收受施工方好处或故意放任其虚增投资,造成建设成本大大高于实际造价。(3)竣工验收不规范,施工质量低下或不符合要求而通过验收,造成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经营隐患。

根据工程建设中风险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从内部控制角度采取以下应对措施防范风险:

1.企业应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并按其有关规定建立招投标管理制度,对于规定的限额以上的工程项目都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工作接受上级公司监督,相关工作由评标委员会来决定,而非仅由个别人员来决定。

2.对于未达到招投标金额标准的分项工程或设备采购,建议规定由3家以上供应商公开比选,并由财务监理根据市场价格信息,审核报价是否高于市场价,择优选取供应商,降低该类采购中可能的风险。

3.重点防范工程建设中的财务风险,资金的对外支付除由本公司内部相关领导签字外,还需获取外部财务监理同意支付的函才能对外支付;此外,重大项目建议应设立资金专户,委托银行进行第三方监管,以防建设资金被挪用、贪污。

4.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独立监督作用,应规定由建设单位之外的利益不相关方,例如上级单位来抽签选取合格的施工监理、财务监理、律师,以保证中介机构的中立性。如中介机构由本企业的建设管理部门负责选取并支付费用,则中介机构难以保证对建设管理部门的监督。

5.加强重大投资项目的过程审计和销项审计,应由建设单位之外的单位或者是董事会委托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核项目建设的手续合规性、签证及变更发生情况、招投标情况及验收情况等。

二、及时跟进对新业务的风险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容易出现更新不及时、管理模式逐渐僵化等问题。而企业发展日新月异,新业务、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内部控制管理没有及时跟上便很容易出现问题。例如,2004年震惊中外的中航油衍生品交易巨亏案件,便是由于企业管理缺乏内部控制引起的。中航油的母公司及行业监督机构对中航油的衍生品业务缺乏了解,对其监管仍停留于原有业务,仅关注会计报表事项,而忽视了对表外事项的监管,使经理层得以瞒报亏损,造成的亏损越来越大,最终不可收拾。2008年中信泰富外汇杠杆交易巨亏事件更是让我们对新业务内控管理敲响了警钟,因公司对汇率衍生产品缺乏了解,未发现和多家外资行所签立的accumulator对赌合约中隐含了重大的敞口风险。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其内部控制特别是风险管理环节的重大缺陷,包括运营决策过于集中、董事会治理监督薄弱、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等。

企业应增强对新业务内部控制的管理,主要防范的风险有:(1)内部控制有关的制度应根据公司业务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不断更新。对于不常见的新业务一定要跟进管理,严防风险。(2)企业应对新业务设立较高的集体审批权限,避免由个别较为激进的管理人员单独决定开展并不了解的新业务而给公司造成不可控的损失。集团企业对下属公司管理中,应规定下属公司开展新业务必须向集团上报详细的业务方案,并由集团进行审批。(3)企业应加强对有关人员的新业务培训。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新业务模式的开展往往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能简单避免。因此,业务经办及审批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显得尤其必要。

三、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

近年来,企业为控股股东或其关联企业担保并导致重大损失的案件越来越多,过度担保使很多企业陷入担保诉讼的漩涡,甚至引发连环的破产,尤其是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担保掏空上市公司,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屡有发生。例如,2010年上市公司农产品为民润公司提供贷款担保,但民润公司未能如期还款,导致农产品被银行扣划1.36亿元;亚宝药业为山西黄河化工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最后贷款过期,被银行从其账户中扣划1056万元;*St金城为原大股东金城集团向工商银行申请的多笔贷款提供担保,因担保涉诉,2010年半年报计提了1.57万元的预计负债,造成巨大亏损。

担保业务因属表外业务,很容易被管理层隐瞒或忽视,往往直到已造成巨大损失才被关注。因此,严格控制担保业务的风险尤为重要。担保业务的主要风险点有:(1)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受到大股东或其他关联方的控制,不顾被担保方存在还款风险而为其借款担保。(2)担保过程中存在舞弊行为,导致经办、审批人员涉案或企业利益受损。(3)对担保人的资信调查不深,审批不严,导致企业被欺诈。

根据担保业务中风险情况的分析,可从内部控制角度采取以下措施防范风险:(1)企业应建立对外担保制度,明确担保审批、披露、跟踪管理等各方面的关键控制环节,并规定不得对外担保的情况。(2)应对被担保人进行深入的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必要时委托外部机构进行调查评估。(3)企业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其他企业的担保,如为业务发展必须的,则需严格选择被担保对象,要求其必须具有较高的风险控制、资产质量、资金筹措能力、盈利能力与清偿能力;要对担保的总额设风险警戒线,并尽量要求反担保、资产抵押等弥补手段。

(作者为会计师)

参考文献

[1]蔡玉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有效性探析[J].北京:会计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