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十篇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十篇

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46:41

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篇1

关键词: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2-0001-031 产业转型和升级是一个坚实的实体经济的关键

真正的经济是社会财富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处理经济风险的坚实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整个工业革命的力量起伏,都伴随着实体经济的繁荣和衰退。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警告世人,返回到实体经济需要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任何时候不能忽视、不能懈怠。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面临着严峻和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衰退、上涨的价格困境、国内需求疲软、外部需求出现裂纹等现实问题,公司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扩大以提高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经济派生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导致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效果,影响实体经济的

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格局已经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巨大的挑战。制造业的利润,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差,大量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管理环境,停止扩大再生产,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金融业的利润吞噬工业利润,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促进转型升级,增加实体经济利润,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国家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真正的经济发展不是短暂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应根据当前经济的稳步增长,注重增加发展的后劲和结构调整,改造和升级经济组合,不走老路,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加快转型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勤劳的企业家,努力营造行业丰富的社会氛围,以促进劳动力的优势,以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综合优势,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实体经济的衰退,巩固和进一步扩大实体经济。各级政府应当公布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铺平道路。只要我们掌握实体经济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2 新兴产业和增量调整带动转型和升级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球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产业转型和升级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和新的工业体系的创新,以改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二是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我国的传统产业涉及工业领域,在短期内很难迅速实现其全面的技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来改变中国的工业和技术结构,使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大,具有能耗低、促进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构建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抓住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在技术上实现产业化,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防止走引进、落后,再引进低端的制造业道路;大型商业的发展要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利用一些重要的应用技术建立完整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估。应注意新兴产业技术的市场风险,制定鼓励的政策,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市场,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和其他措施推广使用新技术。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要被淘汰,它们不仅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和实力的重要支柱,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土壤。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传统产业正面临着调整,但仍然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路线比较清晰,有更多的经验可供参考,也符合发展的方向模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也更加努力地工作。引导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应该是在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指导下,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推动其兼并重组和产业地位合理化。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力、石化、冶金、建材、纺织、印刷、印染等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升级,利用制度、组织、产品、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传统业务再造的综合优势,推进传统企业空间扩张和布局调整,并利用企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强劲发展。

传统服务业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它不仅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从传统产业来看,新兴产业缺乏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改造和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向高端的新兴产业进军,可能会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当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同,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才有推动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努力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升级具体化地方化优势打造

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的格局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全球产业链重组化步伐深入到各发展区域,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复兴态势显著增强,新的贸易秩序面临重构。在国内,外贸与投资环境也正发生着改变,制造环节转移,研发、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北上西进态势明显,高新技术与高附加值产业对制度和环境的要求不同以往。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明显,高速发展的步伐放缓,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不足8%,并且此类现象持续了几个季度,说明以数量、规模见长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同时政府也在通过改革的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坚持依靠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仍要看到,我国的城乡差距明显、城镇一体化进程不够理想、改革红利还未惠及到广大民众,科技创新的潜力远未完全释放出来,整体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我国区域经济升级的战略意义

区域经济升级意味着兼顾质量与效益、城乡发展和谐共进、产业结构优化,以打造高新技术、富有创新意识、制度与环境良好、社会保障体系到位、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打造区域经济升级,关键要注重五个方面:

(一)更加注重内涵发展

经济增长的效益与质量建立在内涵发展的基础上,要从长远审视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统筹兼顾,既要保持发展的速度,又要坚持进中求稳,将发展的速度、改革力度统一起来,做到速度与质量的平衡发展。虽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要看到其中的机遇,利用倒逼机制,进行产业的升级和优化,推进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模式,走一条既具有经济活力,又能保证生态文明、人民生活环境优裕的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就是要充分拓展内涵发展的优势和意识,形成创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更加注重融合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融合城乡发展,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城乡共进的新局面。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以历史的眼光谋划城乡整体发展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实质化”进程;要将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统一起来,依托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将产业、城市、生态三大要素融合起来,使之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要构建以经济区为基础的合作共进机制,并且充分利用区域中的不同特色,构建辐射型的分工格局;要坚持推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发展,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互补的经济模式,坚持以大带小、大小共存的分工格局,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三)更加注重高端发展

发展高端、高附加值的产业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我国产业当前处于低端或低附加值的格局比较明显,如何实现跃升,以创新驱动高端产业的发展,是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的基本要求。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由高能耗、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集约型、创新型产业转变,并且要尽力拓宽产业触角,打造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高端企业。此外,还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提升其影响力和竞争力,做到“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着力摸索出一套以创新拉动产业升级、以特色占领先机的区域经济格局。

(四)更加注重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必须具有全局眼光,必须认识到区域发展离不开整个国家的发展,也难以独立于全球化浪潮之外。政府要极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既包含生态环境,也包含适合企业发展的政治环境,提升对高新产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要形成对外开放的有效机制。政府简政放权,创造宽松优化的经济环境,通过简化政府权力来增加企业发展的活力,以开放促进竞争、添活力,坚持开放是经济发展之永不枯竭的“活泉”。

(五)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并不意味着脱离、抛弃现有的经济模式,而是在当前的经济基础之上,循序渐进、优化升级,打造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经济格局,发展、拓宽、深化现有的经济。

把握好快与慢的关系,区域经济升级意味着质的提升,但也需要量的支撑,不能将区域经济升级的重任完全放在发展速度这一方面,也不能将二者人为割裂。把握好进与退的关系,一味求进于经济质的提升并无好处,以牺牲环境、浪费能源的发展模式并不可取,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经济所处的阶段,坚持走质量与效益兼顾、环境与发展双赢的道路,就要坚决摒弃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作为地方政府,必须以新的管理思维,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实现区域经济升级的优势发展

打造区域经济升级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为追求,必须结合区域实际,善于找到和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找到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和正确的指导方向,在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中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

(一)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各区域的发展都有其本身的资源禀赋和地理文化条件,区域比较优势强调区域经济中的独特资源或社会条件,如何充分利用区域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对于构建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的基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之间比较优势所构成的差别逐渐淡化,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立性,着力于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机制,是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优化转型经济结构的根本出路,也是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的正确方向。

(二)全力增创区域竞争优势

打造区域经济升级必须以区域优势为基础,着力形成新优势、提升竞争力。围绕国家战略,深刻理解国家战略的内涵,积极从中挖掘潜力和机遇,将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融合起来,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着力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并将区域的比较优势依附到国家战略中来,实现产业的升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成为必然选择,以此为支撑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持续提升对高端产业的吸引力,并以高端产业为中心,带动高端生产要素的集聚;实现价值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结合,形成分工专业、协作配套的新优势。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体现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要利用国家三大战略规划所创造的机遇,加速形成体制机制的新优势,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强度和质量,积极营造政策宽松、发展友好的大环境。

(三)区域经济升级的具体化和地方化建议

区域经济升级打造,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也不是一腔热情的蛮干,必须认识发展的规律,形成发展的共识、凝聚向心力,走科学实干的道路,坚持以制度保发展、以考核促发展、以创新谋发展的理念,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实质化进程。

1.形成共识产生的向心力。首先,以开拓创新谋发展,经济发展的触角深入到全球的每个角落,全球化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竞争,如何在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中保存竞争力,就必须发展自身的区域经济优势,并且紧紧依靠创新能力,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利用外部的经济环境,结合自身的优势经济,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

其次,靠务实强干求发展,发展在于实践,实践在于找到一条科学、实效的经济模式,政府要始终坚持真抓实干、力求实绩的行事原则,对不作为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原则,让实干之风渗透到政府的各个部门,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环境。

最后,靠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求发展,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全面谋划发展道路,并以此为指导,积极进取、百折不挠。

2.依靠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突破思维定势,创新先进理念,采用科学方法,加快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以客观规律指导现实行为,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要进一步认识把握现实发展的规律,更加注重引进技术创新型、高端基地型、服务中心型的企业,以整体升级带动质量优化,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激活内在创新能力并重,重塑发展新优势。

其二,要进一步认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趋势,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互补的经济模式,协调好产业转移与人口转移的关系,完善产业要素集聚与城市功能,通过城市管理创新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统筹产业融合与城乡融合的发展关系,探索符合区域客观环境的城乡发展道路。

其三,要认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以中心城市为基础,引导和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并将其打造为具有支撑性作用的经济群,形成区域城市之间的经济互动、互补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3.立足科学有效考核体系。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对发展进行激励与约束,而考核的标准不能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指标,必须综合考虑社会与环境因素,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质量与效益的共赢,就要做到如下五点:第一是以实际为出发点,不断创新考核手段,不但要考核干部的实际业绩,还要考核取得业绩的动机、方法,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并从长远出发,杜绝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第二是要加强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要改进监管的方式方法,扩大监管的范围,引导民众参与到监督中来,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并要结合问责制度,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第三是积极营造规范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生态,加强制度建设;第四是要建立正确的用人机制,干部任用必须立足于为民服务、信念坚定、务实廉洁的原则;第五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以敢担当、肯务实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争取形成一套完整、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干部考核体系。

4.统筹战略内涵政策创新。国家战略赋予区域经济极大的自主发展权力,要深刻理解政策指向,充分利用政策赋予的先试先行的权限,探索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充分挖掘国家战略存在的发展机遇,深刻理解国家战略的内涵,并把握机遇、敢于争先;其二,积极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必须从整体出发,利用好国家战略潜力,将区域发展的优势细化,制定操作性强、指导性正确的措施;其三,统筹国家战略,各区域的发展都以国家战略为前提,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但不能割裂各区域的关系,而是要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合理利用各区域的资源,相互协作,对国家战略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付晓东.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3(3)

2.范钦钦.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J].商业时代,2013,12(34)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内涵与打造路径研究[J].中州学刊,2013,10(202)

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不足;对策

一、概述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我国需要重视农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工作目标,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和投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在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基础,因此,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构建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有利于完善农业经济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农业的教学水平,实现传统农业经济与现代化农业经济之间的有效过渡,促进农业经济改革以及农业经济教学现代化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高等院校需要重视教育工作,集合社会发展需求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满足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行业的人才需求,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农业教学效果有所欠缺。

(一)社会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呈现滞后性

经济社会日渐发展促使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知识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经济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知识经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普遍形态。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我国转变了传统计划经济发展形式,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等教育改革非常重要,高等教育农业教学经济教学面临着非常大的社会压力以及市场竞争压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从事农业经济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提升社会发展适应能力,因此,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需要坚持超前性发展。

(二)传统教育模式方面的限制

新中国成立之后,前苏联对中国的科技建设工作以及高等教育工作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前苏联影响,这与国际通行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诸如,我国农业经济教育方面采用统一招生培养方式,固定的教学体制更加强调专业性,僵化教学模式促使农业经济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专业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工作,不利于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格,学生缺乏学术素养以及人文素养。

(三)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业经济教育工作与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在理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不一致特点,促使学生无法快速融入到工作环境中,高等教育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合理性,缺乏与时俱进,并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同时也并没有真正反映出现代化农业发展特点。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等院校并没有结合现代农业经济对于科技发展实际需求,使得农业经济成果转化效率以及管理效率并不是非常理想,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的途径非常的狭窄,学生缺乏足够的参与机会以及实践机会,促使学生缺乏农业经济实践能力。

三、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完善对策

(一)注重教学计划调整以及完善工作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学计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要提高对人才培养工作认识,提升农业经济教学的宏观决策以及宏观控制,保证农业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设计与安排的协调性以及科学性,促进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有秩序发展。因此,高等院校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农业经济教学特点,综合学校、学院、授课教师以及学生代表等,综合多方面意见,进行反复的讨论以及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提升教学计划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为开展现代化农业经济教学提供保障。随着时代以及经济社会的日渐发展,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教学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发展变化速度较快、知识更新周期相对较短并且更新速度非常快等特点,需要学生具备非常强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提升农业经济教学后劲,构建更加稳定的农业经济知识体系,在必要时需要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提升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教学有效性。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教育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教学至关重要。高等院校需要认识到农业、农业经济、农业经济人才三者之间的关联,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以及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农业科技有利于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实现世界范围农业经济革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完善农业经济教学体系,加大农业经济教学改革工作力度,提升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有效性以及可持续性。

(二)做好农业经济教材以及课程建设性工作

在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重视教学计划科学性以及全面性,还需要从微观角度着手,结合农业经济教学需求,构建高水平的教材以及课程体系。在农业经济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征求教务部门、学院相关部门以及授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反复论证课程内容,构建学校级别、学院级别等多样化课程,对于重点课程可以给予倾斜政策,提升农业经济教学效果,促使高等教育构建全面的农业经济教学体系。对于新引进的课程,可能存在着起步相对较晚、不具备非常完善的教学条件等问题,高等院校也需要酌情给予倾斜政策支持,提升新课程教学效率。学院相关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授课教师需要针对实际情况来提出有效的教学工作方案,在经过相关管理工作部门签字盖章确认之后来获得相关支持条件,针对优秀课程教师需要给予评比,这样能够有效落实工作责任。在建设课程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来选择练习题以及相关才考资料,在讨论研究之后确定有效教育方式,保证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相匹配。在农业经济教学课程建设过程中,教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结合农业部关于农业经济方面的相关文件来选择更加科学、实用性更强的教材内容,促使农业经济教师能够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

(三)构建高水平农业经济教学教师工作队伍

在农业经济教育改革以及提升农业经济教学质量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教师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结合教师实际情况,有效解决教师工作队伍中存在的师资力量断层行为,发挥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培养中年骨干教师,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出发,明确师资培训重点,与时俱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在培养青年教师过程中,需要引导青年教师正确认识社会对农业经济人才的实际要求以及学校对于农业经济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等,在确定教育发展工作方向之后,则是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置教学计划,鼓励教师在实干活动中提升自身能力,有效解决农业经济教学以及农业经济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学习以及进修学习等等,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此外,高等院校需要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鼓励教师深入到工作前线,到农田、农村里去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出国深造以及参与学术活动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工作队伍。

(四)创新农业经济教学体系

与其他专业相比,农业经济教学方面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涉及范围也非常的广,这就需要充分掌握“三农”发展特点,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促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叁与到具体实践活动中。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农业经济授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来进行农业经济相关的调查活动,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学院需要结合实际活动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有效性指导,同时给予一定资金方面的支持,对于学生的调查研究成果给予总结以及正面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二年级学生,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农业经济实习,鼓励学生积极调研,收集有效材料,提出针对性分析报告。对于更高年级的学生,则是可以结合教学计划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综合知识,提升学生问题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经济社会日渐发展对农业经济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需要结合时展特点,有效整合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需求,更新农业经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重视对农业经济人才培养工作要求的更新和完善工作,促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教学改革,提升农业经济教学水平,提升农业经济人才综合素质。作为一项复杂并且是充满艰辛工作,高等教育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重视课程设置以及完善工作,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构建高素质教师工作队伍,为开展农业经济教学有效性提供保障,促进农业经济教育现代化发展。

作者:冷赟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韩效辉.谈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5):476-480.

[2]刘建业.会计实验教学在高校经济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3):181-182.

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篇4

关键词:苏南地区;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江阴市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经历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过程,总体上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经济一般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均超过50%,成为地区的主导经济力量[1~2]。其中,以苏南地区为代表的县域经济更是成为我国工业经济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柱产业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规模企业培育、资本经营、发展载体构建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3~5]。但是,在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地区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劳动力的严重透支,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对这些地区的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越发显著,传统的低成本、高消耗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6]。迫切需要在下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率先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推动产业价值链从底部向两端攀升,不断地攀升全球价值链和提升自己的国际分工地位[7]。

江阴北滨长江,南近太湖,距上海178km、南京193km,地处苏锡常“金三角”的几何中心位置,是长江下游集水、公、铁于一体,江、河、湖、海联运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2012年,江阴市实现GDp2535.38亿元,人均GDp(按户籍人口算)为20.75万元。江阴在全国1/10000的土地上,以1/1000的人口,创造了1/250的地区生产总值,1/300的财政收入,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连续八年名列第一。

二、江阴市工业经济发展特征及转型升级迫切性

1.工业经济发展特征

江阴市作为我国“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在经历了乡镇企业改制的阵痛后,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工业经济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工业经济支柱地位突出。江阴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从2001年到2012年的12年间,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产占GDp比重从59.34%调整为56.95%,十年来仅下降2.39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934.36亿元上升为2012年的6460.99亿元,12年内翻了三番多。此外,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企业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江阴市的工业经济效益和质量逐年提高,产业发展正悄然转型。

企业“橄榄型”分布特征显著。江阴地区规模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企业发展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橄榄型”分布特征,大中型企业数量相对较多。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003.0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高达92.91%。从企业的规模化分布来看,江阴市亿元以上大型企业较多,其中华西村、新长江实业、兴澄特钢、三房巷集团、阳光集团、海澜集团、澄星实业、新扬子船厂等8家企业集团营业收入超200亿元,西城三联、法尔胜集团、双良集团、华宏实业、利电能源等5家企业集团营业收入超100亿元,5家企业超50亿元,8家企业超30亿元,14家企业超20亿元,25家企业超10亿元[7]。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江阴作为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城市,一直以来较为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公共研发体系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支撑着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到2012年底,全市近70%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均设置了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接近3%的平均水平。其中省级以上创新研发机构超过100家;建成“三创”载体面积200多万m2,一批“530”项目注册落户在高新技术创业园、百桥生物科技园、临港新城软件科技园等三创载体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了地区技术改造投资力度的加大,技改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从2005年的68.3%上升到2012年的75%,7年内上升了6个百分点。

产业空间多极化布局。除了中心区域内开发区以外,个别骨干企业分布在诸如周庄、华士、新桥等工业经济较好的乡镇,形成了独特的工业经济板块。比较典型的是,2012年,华士镇亿元以上企业超过90家,工业总产值超过90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0%。从空间上看,除澄南六镇以生态功能性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以外,以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首的中心区域、以临江区域四镇形成的临港新城开发区以及周庄、华士、新桥形成的澄东片区工业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分别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20%左右,形成“三足鼎立”、特色产业功能布局的局面。

2.转型升级现实需求

作为我国百强县之首,30多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业经济一度成为推动江阴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环境要素的倒逼,迫切需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率先发展的大框架下,加快推进江阴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总体而言,促使江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主导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相对偏重。到2012年底,江阴市传统的纺织、冶金、化工三个行业比重超过60%,轻重工业比接近0.5,以科技为内涵的深加工、精加工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尚未确立。

二是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江阴制造业大多以原材料加工和中间产品生产为主,产业链中的延伸产品(设备)及其制造企业数量偏少、规模不大,后道产品结构不完善,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偏弱,一些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矛盾相对较为突出。

三是资源要素依赖偏紧。多年来,江阴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大量增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大量消耗土地资源和矿物资源。资源消耗和能耗水平居高不下,导致全市单位GDp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水耗等指标均高于无锡和全省平均水平。

三、江阴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和路径

1.宏观层面转型升级路径

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江阴市作为百强县之首,需要在工业企业中分离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贸易营销、信息和商务服务等服务环节,形成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提升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适当将区域内诸如冶金、纺织等位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线(华西村的冶金、周庄的纺织)转移出去,转型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业,将江阴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总部经济”基地之一,形成专业生产服务对工业经济的配套支撑,突出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强化市域工业经济的集约化布局。构建“一城两翼”的空间布局框架。“一城”主要指中心城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都市经济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产业,工业实施“退城进园”策略,不再扩展工业用地空间。“两翼”分别指临港新城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新城依托港口岸线资源,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装备、现代物流为特色的四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依托现有it、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打造全市新兴产业发展高地,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中观层面转型升级路径

全面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一是加快发展新兴主导产业,壮大以光伏、风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以工程机械装备、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成套装备及其配套产业为主要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石化新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等产业。二是集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培育发展以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生物芯片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新传感器产业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具有江阴特色和地域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同时,通过淘汰一批、重组一批、转移一批的方式,降低冶金、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规模,提高其发展质量,从整体上改变江阴市工业经济的轻重比。

推进产业“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一是在全市着力推进示范和试点企业建设,加大企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加快信息化重点项目实施,形成示范推进,典型引路,服务支持的发展模式;二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研发技术的紧密结合,不断突破自动化关键技术、工业控制自动化关键技术等,努力提高江阴钢铁、机械、纺织、能源及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骨干企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管理生产周期,提高劳动效率和企业综合竞争力,有效推进信息化与生产制造业高度融合。

3.微观层面转型升级路径

带动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传统的“两头在外、中间产品多、缺乏核心技术”的产业特征决定了江阴需要依托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并实现产业化为主要内容,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在此基础上,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根本性改造提升,突破和掌握关键性技术,实现从中间产品向高端产品、终端产品延伸。在产业产品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攀升。

培育开发制造业的自主品牌。苏南的工业经济已经实现了规模的扩张,未来要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这就要求江阴必须注重培育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手段,着力抓好品牌设计、传播、提升、推广等工作,推动更多江阴的名牌产品向中国名牌、世界名牌跃升;通过品牌效应,改变目前制造业仅仅位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制造、加工、装配环节的现状;通过加强品牌创建服务,积极引导、鼓励具有名牌产品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

四、结论与展望

苏南地区县级城市总体上均经历过苏南模式的发展,乡镇企业曾经是工业经济的主力军。总体上,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基础、具有较大的经济总量、一定数量的骨干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限制因素主要表现为资源要素制约显著、高端人才短缺、产业结构相对偏重,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以加工制造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江阴市是我国县域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除以资本运营见长的“江阴板块”具有特殊性以外,其它经济特征在苏南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属于超前步入到工业化后期甚至后工业化阶段的县级城市,具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各项要素支撑。文章以江阴市为例,提出了下一阶段该地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和主要路径,可以为苏南地区第一梯队如张家港、常熟,第二梯队吴江、宜兴以及第三梯队溧阳、金坛等城市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俞立中,郁鸿胜.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王洪庆,朱荣林.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J].长江流域与环境,2005,14(01):1-5.

[3]顾松年.苏南模式创新发展和苏南经济转型升级――30年改革开放带来苏锡常发展的历史性跨越[J].现代经济探讨,2009,1:20-25.

[4]张震.苏南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J].现代经济探讨,2005,11:19-22.

[5]宋林飞.“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J].江海学刊,2001,3:3-10.

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篇5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实证研究;发展体系;创新工程;评价体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低碳化、智慧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是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和无锡3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江苏省经济发展特点和城市创新要求,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发展体系、创新工程和评价体系等(如图1所示)。

一、总体目标和发展体系

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明确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是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创新型区域发展中心。在明确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的基础上,重点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体系,主要是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环境。

1.总体目标。国家创新型城市要立足本市,辐射周边城市,引领一个地区的创新发展。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省会,是整个省市及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全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其发展定位应该是全国一流的创新中心,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并搭建良好的科研转化平台,建设成基于科教资源优势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型城市。无锡市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文明城市,把无锡建设成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幸福和谐的创新型城市符合无锡发展的内在要求。并结合自身优势,率先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逐步发展成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带领周边城市进行创新发展。苏州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苏州应发展成为江苏省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实现从“苏州制造”演变成“苏州创造”,并逐步形成新型产业群,发展成为新型产业的集聚中心,同时结合自身优势成为旅游文化名城。

建设创新型城市要不断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同时创新型城市在开放的市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竞争,要从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全面提升城市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效益。

2.创新型城市发展体系。

(1)实施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明显加大,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快转变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势。建设创新型城市一定要把创新驱动提升到战略层面,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强化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

(2)培育创新主体。必须强化企业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型城市要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研发活动,提高企业集聚科技资源、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高新技术的需求主体、科技研发的投入主体、创新发展的活动主体和成果转化的应用主体。

(3)集聚创新资源。创新资源主要是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通过制度创新快速集聚和高效利用,特别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走创新国际化道路,最大程度地吸纳和利用国际科技人才资源,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4)营造创新环境。构建创新环境,重点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文环境。创新型城市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创新激励、保护机制,积极营造围绕创新、推动创新的政策环境。完善股权、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健全全省信用服务体系,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探索营造服务创新的金融环境。建立起以政府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创业投资基金为主导、银行和担保为支撑、产权交易所为交易和退出平台的一整套创新金融体系,为城市创新创造优越的“土壤环境”。

二、创新工程

1.经济发展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首要的任务是经济发展的创新,重点是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持续创新。

(1)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应重点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篇6

[关键词]基本现代化决战阶段协调发展战略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3-0026-04

[作者简介]丁宪浩(1955-),江苏海门人,苏州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学、经济学、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

今后10~15年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战时期,在发展战略中强调以社会建设为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涵义

以社会建设为重点,并不是要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而是要紧紧依托这一原则,在基本现代化决战阶段,在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的特殊时期,侧重加大社会建设力度,推进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更好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这一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1.进一步夯实做强经济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沿海发达省市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然而与现代化要求相比,人均GDp等关键性指标还存在不小差距,即使领先的京津沪三市也仅1.2万多美元,排名靠后的省仅及这一水平的一半左右,经济现代化仍然是沿海省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增强的基础和前提。必须紧紧抓牢沿海经济相对先发优势,进一步夯实做强经济基础。一是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沿海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转型升级,要着力在发展中调优沿海经济,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产业布局、市场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既彰显各省市特色和优势,又适应现代化要求,促进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外向拓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和协调。二是努力争取适当的发展速度。沿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2010年沿海10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61.2%,可以说沿海经济的发展状况左右着全国经济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沿海适应转型升级需要经济增速有所下调,而经济规模、发展阶段等因素也制约着发展速度,带动全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区间。要在调优中努力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通过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挖掘经济增长潜力,进一步做大做强沿海经济。

2.进一步提升强化社会建设地位。近年来沿海一些地方比较重视社会建设,但与较坚实的经济基础相比,社会现代化的步伐还是相对落后,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基尼系数、医生数量、社会养老机构床位数量、环境质量等社会建设指标与现代化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在沿海现代化攻坚阶段,最关键的攻坚方向就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本质是幸福度的提升,其核心是民生建设,其内容涵盖社会设施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制度规范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文化建设。提升强化社会建设地位,首先就是要将以民生建设为核心的社会建设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列入日常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标体系。同时要提升全社会对社会建设的重视程度,将社会建设作为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头等大事,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其全面开展。

3.进一步调整优化两大建设关系。在沿海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战阶段,需要针对现代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更好地协调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两者关系,确保现代化建设有效推进。一是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不仅继续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而且要全力推进社会建设这个重点。如果说在改革开放的早期,仅仅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经济十分落后情况下最科学的发展战略,那么在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向基本现代化发起最后冲击的决战阶段,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就是最适时的战略部署。二是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经济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力支持,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的有效需求、更具活力的人力资源、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形成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三是经济建设、社会建设齐头并进、协调发展。通过加快社会建设,形成更为合理、协调、有效的发展格局。

二、实施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

协调发展战略的依据

1.以社会建设为重点是落实以经济建设中心原则的时代呼唤。在沿海经济向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阶段转型升级的历史时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快现代化进程,更好地达成经济建设的目的。有利于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形成更多更持久的消费需求,提升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有利于解决突出的社会问题,化解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2.以社会建设为重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以社会建设为重点,抓住了消除沿海发达地区不和谐因素的关键,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症结,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产生沿海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显效机制、长效机制。以社会建设为重点,有利于形成高标准的社会精神、道德风尚,实现社会运作机制健全、社会运行稳定、和谐状态可持续、社会发展取向积极向上的局面。

3.以社会建设为重点是做长现代化“短板”的必然选择。一些地方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社会矛盾积累发展,个别地方甚至爆发冲突,已经开始拖经济建设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后腿。实行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战略,能够有效缓和、化解社会发展不足带来的问题,解决诸如征收拆迁补偿、合理水平和范围的社会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收入水平的调节等等一系列困难问题。

4.以社会建设为重点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度的有效手段。把社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能很好化解影响居民福利水平提升的不利因素,解决诸如居民收入水平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等较明显拉低居民幸福指数的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的权利保障和行使、利益维护和享受提供更好条件,从社会公平、公正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等更为根本的层面推进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形成社会氛围优化、社会幸福度最大化的体制、规范乃至社会文化,构建起提升人民群众幸福度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

协调发展战略的建议

1.尽快对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化战略调整升级作出决策。沿海发达地区正处于由小康社会走向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顺应现实需要对现代化战略进行调整升级。应在论证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就现代化战略调整升级作出决断,有步骤地予以实施。为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可以选择经济率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不同、具备相对较强抗风险能力的地区,进行先行先试,初步积累经验后在最发达的省市推开,然后再在沿海省市全面实施。对试点地区,应该给予较为充分的政策调整、管理创新的回旋空间,允许其根据试点目标和指导思想,依托当地经济发展基础和社会建设条件,探索出台必要的社会建设优先的政策、规范,采取更多强化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措施,为社会建设重点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试点经验应尽早推广。

2.组建统筹社会建设发展的机构。一些地方顺应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已经成立了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社会建设重大问题。而从社会建设成为工作重点的趋势看,要求与之匹配的管理服务机构是具有相应功能的完整体系。其构成至少包括三部分:一是领导机构。领导机构负责对社会建设重大事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对社会建设推进及与其它建设配合进行统筹协调,对社会建设全局进行指导。为此,要求领导机构具有权威性、稳定性,需要增建由负责领导专任主要负责人的常设性领导机构,统一行使社会建设管理协调的领导职能。

二是咨询机构。由于社会建设管理面临一系列需要探索研究解决的疑难问题、全新问题,领导机构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有赖于参谋咨询机构的强有力支持。为此需要组建具有很强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能力的专家咨询团,以专职兼职相结合、自主研究与项目招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咨询研究,必要时成立专门研究机构,集中一部分专家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突击攻关。

三是执行机构。现行主要从事民生管理的机构是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社会建设与管理机构还有公安、教育、文化、体育、园林、环保、、城管等部门,工商、税务、发改委、住建等经济管理部门也涉及社会管理;从管理层次看,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承担着社会建设管理的大量具体工作,正逐步成为社会建设管理的重心所在。适应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战略需要,一方面要调整机构职能,首先重点强化民生管理机构、理顺和增强其管理服务职能,同时加强、调整其它社会建设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加强相关经济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使得现行行政体系的职能机制基本能够保证加强社会建设管理决策的贯彻落实,待条件成熟、确有必要时再进行较大幅度机构与职能调整。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调整,赋予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更多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权限,给予更多资源保证,推动加强社会建设以及社会管理重心下移的顺利进行。

3.加强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基本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科学研究。一是社会建设目标与要求研究,主要是沿海各省市社会建设目标以及衡量指标研究。从各地实际出发,参照国际上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将沿海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节点分别设定为2015、2020和2025三个批次,研究设定各批次基本现代化中社会建设目标及其相应的衡量指标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衡量指标体系。同时,研究设定2020~2035年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建设目标与要求,并注意与基本现代化目标要求的衔接。二是沿海各地社会发展状况研究。主要包括沿海地区社会基本构成情况,各类社会群体(阶层)诉求与心态,社会流动与融合情况,社会心理、社会道德与社会文化情况,民生建设与管理情况,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基本情况,社会组织发育情况,基层社会管理治理情况等等。三是沿海地区社会建设思路对策研究。目前需要研究的对策性课题非常多,如社会建设在沿海地区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及其落实途径,沿海各地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与推进战略,沿海各地居民收入倍增的瓶颈与对策,社会转型中公民素养的实际状况与提升路径,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流动人口参与社会建设的难点与思路,沿海地区社会保障全覆盖与提档升级的条件与思路,等等。

4.调整基本现代化的规划部署及资源配置。在总体尊重各地“十二五”规划及远景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适度微调完善,以保证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突出社会建设这个重点。规划调整完善的原则主要有三,一是两大建设并重原则,体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精神。二是民生优先原则,把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福度作为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规划中予以更充分体现。三是提低补短原则,对社会建设的“拖后腿”领域进行补充规划,确保其在基本现代化决战阶段能够追平赶上。与社会建设重点发展战略及规划微调完善相适应,社会资源配置也要作相应调整,促使在“十二五”期间民生水平有较显著改善提升、居民幸福度有较大提高。社会建设欠账较多的领域和地区、以及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都应有较为充分的社会资源投入。在社会组织与管理方面,须加大对村级及社区建设的关注与投入力度,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确保社会管理重心下移落到实处。

5.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首先是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讨论、研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实施基本现代化新发展战略的意义、目的、内容、要求,承担起自觉宣传、解释、组织实施新发展战略的领导者的角色。其次社会建设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和其他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对社会建设重点发展战略的认识,掌握其主要内容,明确社会建设管理机构、社会工作者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推动社会建设的更好开展。再者,对全社会居民,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组织居民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开展讨论,努力使全社会了解顺应基本现代化决战阶段客观需要的新发展战略,认同、支持这一新战略,动员尽可能多的群众参与到基本现代化决战中来。此外要注意总结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新经验、新成果,及时予以宣传介绍,以加快成功经验的推广,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形成相互促进、不断完善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n].学习时报,2010-08-30.

[2]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求是,2010(20).

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篇7

中国智造、人口城镇化、服务型消费将成转型升级三大趋势

第一是工业转型升级大趋势―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转方式、调结构和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形成历史交汇点。“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是与全球“工业革命3.0”同步推进。把握好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的重要机遇,主动进行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中长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工业信息化、服务化特点突出。工业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工业的个性化、服务化特点逐步凸显。我国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反映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变的大趋势,即有望到2020年初步完成从工业2.0向3.0的升级,并奠定走向工业4.0的重要基础。

“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突出优势。能否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新机遇,充分利用初步形成的“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变革,对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有重大影响。

第二是城镇化转型升级大趋势―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

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50%左右。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4.77%,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60%。问题在于,人口城镇化率太低,2013年仅为36%。缩小人口城镇化率与规模城镇化率的缺口,需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等制度创新,努力争取到“十三五”末期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并把它作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约束性目标,由此通过人口城镇化释放出蕴藏的巨大发展红利。

到2020年“让农民工成为历史”。2014年,中国农民工人数接近2.7亿,同时,绝大多数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意愿是落户城镇,总的看,2020年是“农民工”退出历史舞台的节点。

第三是消费结构升级大趋势―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

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10年前,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支出占相当大的比重。这10年,发展型消费比重明显提升,如教育、医疗、健康、旅游等。据统计,1990年―2013年,城镇居民发展型消费支出比重从32.39%提高到54.42%;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支出比重从33.43%提高到55.72%。

从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的升级。这几年,人们对绿色消费、信息消费、便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比如,这10年,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的升级。目前,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比重已接近40%,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45%以上,一些发达地区有可能超过50%左右。消费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消费总规模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45万亿―50万亿元左右,13亿人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潜力的释放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大空间。

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表明,未来5年-10年中国经济增长蕴藏着巨大潜力,经济向好的格局没有改变。

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提升、全面改革突破将成转型升级三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产业结构调整从工业主导转为服务业主导。

首先是经济结构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如:目前,虽然服务业增加值规模明显增加,今年上半年占GDp比重达到49.5%,创历史新高,但与发达国家70%以上水平相比仍然偏低,这使“有需求缺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其次是结构调整进程中的矛盾问题逐步凸显。如: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这也是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之一;资源环境约束全面增强,高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制造业难以为继。

再次是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尽快形成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业比重太低,占GDp的比重仅为15%左右,同发达国家有1倍以上的差距,已成为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掣肘了“中国智造”进程。“十三五”要努力使生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5%提高到30%。

第二个挑战:创新能力提升从投资拉动转为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关键是科技创新能力,但目前,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上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尤其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60%左右。

依托“互联网+”,加快形成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互联网+”是中国实现技术赶超的历史机遇,下一步,需要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激发“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潜力。

创新驱动重在教育。要加快形成创新型、开放性、专业化的教育体制,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十三五”教育改革,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加快推进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基本目标的第二次教育改革。

第三个挑战:全面改革突破从被动改转为主动改。

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难度很大,在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的阶段,要使改革不走回头路,并有所作为,需要尽快形成改革的大环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需要建立改革的激励机制,需要鼓励地方的改革试验。

速度与结构、短期与中长期、政策与体制将成转型升级三大关系

一是速度与结构的关系:从更加注重速度到更加注重结构。

“十三五”的经济增速要为结构调整预留空间。“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关键阶段。在保持经济6%―7%增长的同时,要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既有增长周期的原因,更有发展方式的问题。客观地看,这些矛盾和问题大都与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直接相关。不能因为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而忽略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

调结构的重点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总的判断是,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牵动影响转型升级全局:一是近几年,中国服务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GDp增长约0.4个百分点。如果“十三五”服务业年均增长10%,可以带动4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为中速增长奠定重要基础;二是目前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吸纳约100万个新增就业,如果服务业年均增长10%,未来5年每年将吸纳新增就业1000万人左右,成为吸引就业的主要渠道,并为创业创新开辟巨大的市场空间;三是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关键在于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四是如果2020年服务业占比达到55%,能源消耗量将下降14%左右,二氧化硫将减排18%左右,将为形成绿色发展新常态创造有利条件。

“十三五”有条件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估计到2020年,服务业占比将达到55%以上。做出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一是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1年-2013年服务业年均实际增长10.6%,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占比接近50%;二是服务业的投资空间巨大,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远没有得到满足,到2020年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少需要新增数十万亿元的投资;三是工业部门80%以上是制造业,属于高度市场化部门,而服务业50%以上仍被行政力量垄断,一旦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将释放巨大的增长潜能。

二是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从关注短期到谋划中长期。

立足中期。立足2020这个中期,不仅可以缓解短期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强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而且能够为10年、20年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中期,缓解短期。立足2020,客观认识经济转型时期带来经济下行的短期压力,由此找到一条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就短期解决短期,不仅难以解决问题,搞不好还会带来更大隐患。

“十三五”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节点。2015年-2017年是一个小坎,这三年顺利过去,2018年-2020年就会有较好的增长势头;2020年是一个大坎,越过这个坎,未来10年实现6%―7%的经济增长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在于13亿人消费结构升级的大市场蕴藏着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三是政策与体制的关系:从依靠政策刺激到着力体制创新。

关键在于激发市场活力。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短期内政策刺激起托底作用。但化解经济下行压力,主要不是靠政策刺激,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适应发展趋势,在制度创新中发挥政策的放大效应。

服务业市场全面开放是重点。服务业市场开放既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又是市场化改革的战略重点。改革开放37年来,工业部门绝大多数领域的市场已经高度开放,但服务业领域市场开放严重不足,服务业难以利用国内社会资本和外资做大“蛋糕”。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外贸比重为12.3%,明显低于2013年全球19.6%、美国22.1%和印度26.5%的水平。“十三五”深化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重中之重是让市场在服务业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建议把2020年服务贸易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将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提高到20%作为“十三五”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之一。把加快服务业开放作为双边多边自由贸易重点,通过发展服务外包提升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企业“走出去”。

以结构性改革破解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整套政策与体制安排,带有激励工业发展、抑制服务业发展的突出特征。推进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加快打破结构性矛盾带来的掣肘,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一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与财税政策调整,切实降低服务业税负,加大对服务业的财力支持,尽快启动消费税立法程序;二是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政策调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三是加快理顺服务业要素价格。在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同一价格;四是加快教育结构性改革,打破“考试型、封闭性、行政化”的教育模式,重点是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转型升级。

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篇8

各位专家对工业经济发展路径与思路主报告及三个子报告已经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认为,这份报告的分析基础是扎实的,从国内外宏观背景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深入分析,深刻揭示了当前工业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三大矛盾:即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与产业结构相对失衡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迫切需要与经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路径是可行的,就如何破解上述这几对矛盾,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出发,着眼我市的现实基础和要素禀赋,给出了内部提升传统产业、外延拓展新兴产业的集约发展之路。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新颖的,我想在这里把它补充概括为“五个三”,即三个要求(增强企业内在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向(纺织产业要加快提升,机械装备与新型医药产业要努力壮大,技术密集的新型产业要大力发展);以及建设现代纺织、机械装备、新型医药三大支柱产业;构筑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属加工三大支撑产业;实现工业经济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三大转变。这份报告提出的措施是很有针对性的,从政府导向服务、企业主体提升、生产组织协同三个层次构建起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力三角。

下一阶段,工业经济的发展要围绕报告提出的路径和思路,着力于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创新发展是工业经济发展今后的主题。前段时间,基础重化行业和电子信息业成为经济增长热点,我市对是否发展基础重化业也出现了一些争论,可以说这份报告也给出了解答,要解决产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如果走发展当前增长和效益潜力大的基础重化产业,对于有了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而言,资本门槛的影响不大,但我市的区位条件决定了无法克服能源和基础性原材料的制约,也无法满足“大进大出”的物流要求,重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资本基础,但缺乏区位和资源禀赋,只能有选择的适度发展;从现实出发,应着力发展的是具有一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即高加工度化的产业,主要精力要放在现存产业特别是纺织业的提升上,同时创造条件发展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的提升要着力在研发和品牌方面的创新。中低档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当前我市纺织等产业在生产率提高产量增加的后面,却是“增产不增收”,因为这种生产率提高的只是同类产品的量,而没有实现产品的差异性,量大了价却低了。因此,如何通过研究开发促进产品升级实现产品差异,如何通过品牌建设实现产品差异,即差异路线和高端路线是今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走的路。

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制约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也及早采取了相应措施。早在20**年7月,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上就提出了要按照“优化创新、加快提升”的发展主线,在工业经济领域实行六大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性向质量效益型提升;在20**年底召开的市委五届四次全会上就提出了“13458”发展战略,提出工业发展重在结构优化和集约发展,要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扎实开展十大创新发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认识,深化了创新发展的举措。

下一阶段,我市工业经济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要加强领导、优化服务。

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运作机制,实行政府经济管理方式创新,以“加强服务、培育机制”为工作重点,把精力集中到服务企业、优化环境、化解矛盾上来,把工作重点放在搭建服务平台和鼓励创新上来。当前重点要通过搭建优化以创新型企业家、知识型人才、技能型员工三位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以部级技术中心、区域性技术中心两级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基础的研发创新信息交流平台,以网上政务为基础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以银企合作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为基础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以协会转型为基础的行业服务平台,加快我市工业经济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形成极具优势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补贴政策,逐步将政策引导转移到对创新的引导上来,重点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集成性创新,同时要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保护。通过引导和保护,增强企业进行创新投资的意愿和信心。要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消除企业投资的盲目性,促使企业投资重点从扩大规模型向创新发展型转变。要探索多种投资形式,建立公共技术中心、工业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形成多层次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对提升块状经济的技术支持,加快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二、要整合政策、加强引导。

要把报告的路径思路贯彻到“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上来,贯彻到下一阶段工业经济的具体工作上来。要通过制定一批重点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企业、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技术中心、重点培育名牌、重点发展产品等导向目录,同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和政府资源,形成合力,尽快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加快形成我市工业在上述方面的核心基础和核心竞争力。重点要加强对纺织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引导,促使纺织业从不同产业环节特点出发,采取相应的竞争和发展方式,引导前导原料规模化、化纤差别化、织造印染品质化、服装品牌化,进一步发挥纺织业的独特优势,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我市工业企业研究开发和营销能力薄弱关键在相关生产行业的滞后,生产力其实不仅仅是个效率的问题,更是一个进行质量和差异创新的问题。要把政策引导的着力点从追求制造效率向追求制造品质转变,从注重生产环节向注重研发和品牌环节转变,从依赖价格竞争向品牌以至于标准竞争转变,促使我市工业中间产品进入高端供应链,消费产品进入品牌销售渠道。

三、要落实载体、加快转型。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下一阶段要以工业经济发展路径和思路的确定为契机,努力“争创工业发展新优势”,切实抓好工业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一是抓重点项目促调整。有投入才有调整、有投入才有提升、有投入才有发展。要抓好重点工业技改投入项目建设,实施好我市第一批单体规模投资1亿元以上的100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实现工业经济的存量提升和增量提质;二是抓重点企业促升级。要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着力抓好88家重点培育企业建设,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人才创新等途径,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抓科技进步提能力。要深入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试点示范工作,在抓好现有国家、省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20家重点示范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平台建设,着力构建部级技术中心支撑平台和区域性技术中心支撑平台两级技术创新体系。四是抓管理创新提素质。积极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制造过程信息化和管理创新,重点推动企业加快以erp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以企业管理现代化为方向,有效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创新,全面推进企业上网和电子商务。五是抓节能降耗促集约。全面开展以工业循环经济为核心的节能、节水、节材活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集中抓好主要行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集中精力举办好节能产品展示和循环经济示范大会和有关宣传活动。

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2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去年8月省委在视察时,要求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走在前列。工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支柱,经济要率先发展,工业首先必须实现率先发展,的要求也就是对工业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统领全局,以攻坚克难的信心和意志、创新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增长方式,着力谋求工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努力争取工业经济走在全省前列。

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篇9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总体思路和“保增长、调结构、提效益、促和谐”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市经济运行出现许多积极变化,总体呈现出企稳向好、逐月回升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全市上下抢抓国家扩内需、扩投资和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大机遇,以加大投资力度促进重大项目建设,以扩大生产销售力保工业经济增长,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活跃城乡消费市场,促使全市经济在逆境中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与兄弟地市和省上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相比,上半年全市仍有部分指标总量和增幅在全省排名相对靠后,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36.85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五位,增幅居全省第四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7.5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增幅为全省倒数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0元,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增幅为全省倒数第二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83元,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增幅为全省倒数第一位,给顺利完成全年目标考核任务造成了一定压力。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市经济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确保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力保我市在全省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中居于前列,市政府决定,下半年在全市开展以着力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工业经济增速、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工作“三提升”活动。现就有关事项提出以下意见:

一、经济工作“三提升”活动的目标。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是保增长的重中之重,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是经济工作的落脚点。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树立“保投资、保工业、保增收就是保增长”的理念,聚精会神上项目,集中精力抓工业,全力以赴促增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壮大经济总量,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到年底,通过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0亿元,增长35%以上,力争达到800亿元,增长40%。通过提升工业经济增速,确保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950亿元,增长18%以上。通过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190元,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20元,增长14.5%以上。

二、着力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通过争取投资、招商引资、银行融资和社会投资等多种渠道,促进各类项目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切实抓好年度投资264.35亿元的103个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对在建的85个项目,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对尚未开工的礼泉海螺水泥、咸阳博物院等18个项目,积极协调解决前期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促三季度末全部开工。全力抓好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争取和落实工作,力争三季度末所有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坚持工程质量与建设进度并重,积极协调落实建设资金,加快民生工程、城建十大工程、灾后重建项目以及省级重点镇和关中百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积极完善住房二级市场。全面推进永寿国电电厂、渭河人防隧道、西宝铁路客运专线咸阳段等55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一批项目提前到今年开工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招商引资,尽快启动旅游文化、空港物流、食品加工、太阳能光伏产业等主题招商活动,组团参加陕西省赴珠三角地区经贸交流、第十三届“厦洽会”等经贸洽谈活动。重点抓住省级大的集团公司、扩大产能的央企、西安外迁企业,发挥友好城市的作用,进一步争取投资,力争再引进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大项目和好项目。落实各县市区政府一把手招商引资责任制,实现政府主要领导一人一年至少外出开展一次招商活动的目标。今年下半年到明年1月底前,秦都、渭城、彬县、兴平要至少引进1个投资额20亿元左右的项目,武功、永寿、淳化要至少引进1个投资额5亿元左右的项目,其余各县要至少引进1个投资额10亿元左右的项目;已经引进这类项目的,要抓紧早日开工建设;尚未引进的,要加大招引力度,并确保新引进项目在明年上半年动工建设,力争超额完成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

三、着力提升工业经济增速。强化“工业强市”理念,突出“抓欠产保目标、抓调整促振兴、抓改革增活力”,优化工业经济布局,加大企业融资力度,支持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和创新,努力提升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加快工业发展步伐。认真落实中、省对工业经济的扶持政策和市上出台的保工业增长的九条意见、扶持大企业发展的八条措施,促进企业扩大产能,加大产品营销力度,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培育新的工业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户,全市总数超过540户。加快工业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天宏多晶硅、大唐彬长电厂、彬县煤矸石电厂、蒋家河煤矿、胡家河煤矿年内形成新的产能。加大雅店、杨家坪、高家堡、文家坡煤矿前期工作力度,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快落实《咸阳市贯彻〈陕西省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实施意见》,抓好总投资1490亿元的152个十大产业振兴项目,壮大十大产业规模,努力促进工业发展。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培育,加大招商力度,扩大融资成果,确保泾渭新区、沣渭新区、彬长旬能化基地等重点园区发展年内迈出实质性步伐。稳妥推进国企改革,完成兴平造纸厂等6户比照政策性破产企业的依法破产工作,做好省建筑工程机械厂、粮油机械厂等7户企业公司制改造,妥善处理好16户政策性破产企业后续工作,年内基本完成县办各类国有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继续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搞好服务,帮助协调解决生产要素配置、政府相关审批事项等实际困难。

四、着力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通过加快县域工业化、县域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为城乡居民增加收入创造良好的条件。切实抓好为农民办的20件实事,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加快实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百万亩蔬菜增收工程和畜牧倍增工程,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切实抓好秋粮生产,力争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85万吨以上。提升果园管理水平,增加果品生产效益,确保水果总产达到360万吨以上,其中苹果280万吨以上。积极研究应对养猪业价格持续走低、奶牛养殖效益下滑等情况,及时出台扶持政策,狠抓养殖小区和养殖示范村建设,稳定畜牧业生产。加快大棚蔬菜建棚进度,9月底完成1.6万亩棚体建设任务。抓紧扶持、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年内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以上,建成“一乡一业”示范乡镇16个、“一村一品”示范村347个。加快实施集贸市场改造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项目建设,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扩大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产品销售。积极发展“草根经济”,倡导全民创业,扩大有组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和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激活住房二级市场和家用汽车出租市场,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引导群众实现家庭动产升值,不断增加广大群众的财产性收入。继续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通过落实就业政策和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就业。加快全民创业基地建设,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提供平台。鼓励企业尽可能提高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促进企业职工增收。全面做好社会保障工作,重点抓好城乡居民低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依据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抓紧组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工资收入。

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篇10

近年来,宁海县紧扣“建设滨海生态县、打造人居幸福地”这一奋斗目标,谋划实施“五动战略”(即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海陆联动、城乡互动、和谐促动),着力推动宁海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加快转型升级

突出自主创新,推动工业高新化。始终坚持工业经济的主体经济、强县经济地位,深入开展“工业强县推进年”活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工业总量“两年冲千亿”目标,精心培育“6+6”产业体系,改造提升文具、模具、汽配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新能源、生物医药、数控装备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二区八园”发展格局,着力搭建一批公共创新平台、引进一批科技创新人才、打造一批龙头创新企业,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和产出率。强化自主创新主体培育,继续深入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和“百家企业成长计划”,深化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建设,帮助企业稳定生产经营,鼓励企业加大主业投入、技改投入,更加注重工业设计和产品发明专利,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突出机制创新,推动服务业高质化。着力保持服务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联动发展,加快实施主辅分离、退二进三,促进服务业增量提高、结构提升。以旅游综合体制改革为重点,实施集团化经营、品牌化打造,着力提升“中国旅游日发祥地”的综合效应,扎实推进宁海温泉旅游度假区、宁海湾旅游度假区以及前童古镇等重点区块建设,加快建设上金国际、溪南五星级度假酒店等重大项目,构建县域一体化的“大旅游”格局。以物流园区扩容提质为重点,积极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开工建设物流大楼,扎实推进现代家居广场、汽配城、奔驰4S店等项目建设,提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以强化市场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创优金融生态,积极引进新型金融机构,大力培育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养老服务等业态。

 

突出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高效化。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以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深入实施“强龙兴农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更新工程,加快建设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建设,鼓励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采取品牌营销、农旅对接、农超对接等方式,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比重。

 

突出人才创新,推动引才高端化。坚持把人才作为强县之基、创新之本,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保证人才投资,以人才优先推动发展率先。围绕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关键技术,加大紧缺型创新型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加快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建设,发挥高端智力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科技人员创业、产学研联合创业,积极吸引海内外高端领军人才加盟宁海发展,努力实现国家“”人选零突破,提升人才对经济社会突破跨越发展的支撑力。

 

坚持项目带动,着力扩大投资规模

切实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大抓招商、抓大招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力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取得大的突破。围绕重点产业招商,立足宁海的产业基础,紧盯产业转移趋向和投资热点,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重点平台招商,注重发挥各大园区在招商引资中的主载体作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吸纳项目特别是重特大项目的能力,切实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文章。围绕重点区域招商,以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为重点区域,实行蹲点招商,加强与沪商、浙商、甬商以及在外宁海人的对接联系,强化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招引项目引进来的留得住、留下来的快开工。围绕重点对象招商,着力加强与境外知名企业、国字号企业、省属集体企业的交往沟通,注重科研机构、创新团队、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努力取得“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招商效果。

 

切实加大有效投资的强度。紧紧抓住国家扩大有效投资的机遇,以扩大有效投入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为重点,努力保持必需的投资规模和必要的投资增长。全力推进“五大双百亿工程”,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建设计划,进一步做大“储备库”,做实“数据库”。正确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更加注重“撬动”民资,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家鼓励、政策扶持的领域,切实提升社会投资的热情和比重。着力优化资本投向,在保证民生项目有序推进的同时,加大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项目的投入力度,努力使有效投资产生更大更长远的效益。

 

切实加快项目建设的进度。巩固深化重大项目集中攻坚突破的有效做法,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着力提升重大项目建设的数量和速度、质量和效益。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重大项目联系挂钩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和定期通报制度,确保按照“路线图”和“进度表”完成投资计划。千方百计破解要素制约,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大力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闲置土地清理,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把有限的资源优先供给优质项目。

 

坚持海陆联动,着力增创发展优势

聚力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编制完善海洋经济发展详细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充分凸显“一核两湾十区多岛”的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宁海三门湾新区要加快推进核心区块建设,全力做好园区开发、企业招引、土地性质转化等各项工作,启动建设宁波模具产业园,积极申报宁波国家高新区专业园,争取升格成为省级产业集聚区。宁海湾要在巩固提升临港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提升区域发展总体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毛屿港综合治理、双盘三山涂围垦等工程,健全完善综合交通、现代物流等网络体系,增强对外承接、对内辐射的能力。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提升传统海水养殖业,培育海洋支柱产业和技术含量高的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海洋经济产业群,力争在海洋经济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