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空间设计调研十篇公共空间设计调研十篇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9:24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篇1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行为主体——住区居民,是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主要对象。在进行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住区居民的特征和需求,才能在设计中有针对性的适应这些需求。为获得住区居民特征的第一手资料,本文进行了一系列调研,调研范围是分布在山东省烟台市市区内的20个居住区,调研方法采用不干预调研对象的观察式。

1.1调研一:性别比例

男、女性别比例是住区居民的构成特征之一。在上午、中午和下午三个时间段内记录了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出现的男性和女性的数量,每次记录的时间为30min,表1是调研的统计结果。从表1的统计结果中我们看到:在参与调研的20个居住区中,有12个居住区的女性数量大于男性数量,有7个居住区的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数量,有1个居住区的男女数量持平。在20个居住区中出现的男性数量总和是392人,占总人数的46%,出现的女性数量总和是482人,占总人数的54%。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可见,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女性出现的几率大于男性,女性使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几率更高。

1.2调研二:年龄构成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年龄构成也是住区居民特征研究的内容之一。在调研中,我们记录了在居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中活动的人群的年龄分布。图一中的饼状图分别显示了在参与调研的20个居住区的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儿童、青年人和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从图1的调研统计结果中我们看到,在20个参与调研的居住区中,中老年人的比例占第一位的有15个居住区;儿童的比例占第一位的有2个居住区;青年人的比例占第一位的有1个居住区;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比例持平的有2个居住区。以上的统计结果表明,居住区公共空间行为主体在年龄构成上以中老年人为主,儿童次之,青年人的数量相对较少,中老年人是使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主体人群。这一特征越是在相对成熟、居民相对稳定的居住区就表现的越明显。

1.3调研三:行为方式构成

居民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方式也是我们调研的重点之一,掌握住区居民的行为特征对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功能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调研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活动的住区居民的行为内容,并将这些行为按性别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从表2中可以看到,较为频繁的几类住区居民的行为活动有:买菜、散步、带孩子、路过、休息(包括聊天、摘菜等)、倒垃圾等,这些活动都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在调研中观察到的其他一些居民行为还有遛狗、下棋、打球、搬运、维修、晾晒、耕种等。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些非居住区居民的行为,如打扫卫生的清洁员、废品回收人员以及一些从事上门业务的公司职员,这些人虽然不是住区居民,但他们也是居住区公共环境的使用者。以上调研统计结果表明,居民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日常生活需求(如买菜、带孩子、晾晒、倒垃圾)和休闲活动(如散步、休息、聊天)为主。此外,如果我们把居民的性别、年龄与行为方式结合起来分析,会发现一些相互关联的行为特征:如带孩子的以女性居多;休息、散步、买菜的以老年人居多;匆匆路过的多数是中、青年人。

1.4调研四:其他要素

虽然本次调研的重点对象是住区居民,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其他对象的出现,它们虽然不是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直接对象,但它们往往伴随住区居民同时出现,与住区居民的行为活动有相关性,因此也应给予一定重视。这些伴随住区居民经常出现的对象有:婴儿车,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是成年人带婴幼儿到居住区公共活动场地散步、晒太阳;两轮购物车,用于盛装蔬菜等生活用品,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是在买菜来回途中的住区居民,其中中老年人使用的频率较高;其他一些出现的物品还有儿童游戏用的轮滑、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废品回收用的三轮车、棋盘等。除了与人的活动伴随出现的物品外,在许多居住区中我们还能看到其它一些生物种群,最常见的是猫和狗,作为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动物,它们也占据着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2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通过以上的调研,我们掌握了城市居住区居民的一些普遍特征,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应针对住区居民在性别、年龄、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以上特征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

2.1增加老人和儿童活动空间的比例

调研显示,老年人和儿童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占的比重较多,而且往往停留时间较长,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配置中,应加大为这两类人群服务的空间比例。老年人的活动内容主要以休息、聊天、散步为主,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可为老年人设置长椅、凉亭、慢步小路等空间设施。针对老年人早起晨练和晚上跳广场舞较多的情况,可以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设置一些面积较大的场地,为老年人的集体活动提供场所。在居住区中也应加大儿童活动空间的比例,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围合空间的材料应选择暖性、弹性材料,并保证有充足的日照。婴幼儿的活动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在为这类儿童设置活动场地的时候,应考虑婴幼儿年龄较小、活动不便、需要婴儿车等辅助工具的特征,场地中不宜设置过多的高差和台阶;对于不需家长陪护可自行活动的少年儿童来说,场地的设计应注重趣味性,采用丰富的色彩,并为家长的看护提供条件。

2.2重视女性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需求

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得知,男性和女性在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几率并不是均衡的,女性在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几率更高,因此在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应重视女性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需求。女性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活动有带小孩、买菜、晾衣服等家庭日常生活行为,在设计中应为女性的这些活动提供充分的空间和便利的条件。以晾衣服为例,现有的居住区大多数没有设置晾晒衣服的场所,导致很多家庭主妇将被子和衣服晾在小区的活动器械、凉亭甚至树上,既不方便也不美观。很多年轻妈妈需要在白天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晒太阳,居住区中应设置阳光充足的亲子活动场地,为母亲和婴儿的户外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这样的场所也能使孩子们迅速找到小伙伴,使妈妈们有机会相互交流。

2.3增加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服务功能

调研中发现的居民在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涵盖生活、休憩、娱乐等许多方面,但现有的居住区公共空间往往只注重景观设计,居住区环境优美但缺乏基本的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功能,导致很多楼盘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很低。在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我们应增加空间的功能属性,如为买菜的老人提供休息、摘菜的场所;为家庭主妇提供晾晒衣物的设施;设置隐蔽的、存放生活垃圾的设施;为下棋、打牌的居民提供场地和桌椅等。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可以与这些日常基本生活空间结合在一起设计,用优美的绿化、小品点缀其中,使居民既能享受优美的环境,又能得到使用的便利。

3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

新罗小镇居住区项目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经济开发区,占地约25hm2,基地北、东、西三面为城市道路,南面与河流相邻接。该居住区的住宅类型包括公寓、小高层住宅、多层住宅、花园洋房、别墅等。在居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方面,该项目设置了一系列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室外空间。在居住区北侧靠近北入口的地方设计了一块面积较大的、为整个居住区服务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中包括亲子园、湖心小岛、社交长廊等功能区。亲子园是为家中有婴幼儿的居民设计的活动空间,阳光充沛,幼儿活动设施齐全,并为妈妈们设计了交流育儿经验的社交空间;湖心小岛三面临水,植物茂盛,拥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岛上设置蜿蜒的步行小路,为居民提供了散步、观景的舒适空间;社交长廊环绕湖面布置,长廊中设置座椅、凉亭、步道等设施,社区居民可在其中聊天、下棋,是一处适宜的社交空间。

在居住区的东南角还设有一处较大的休闲健身广场,老年人早晨打太极拳、晚上跳广场舞等集体活动都可以在这里进行。由于本规划项目里包含一栋设置在居住区西侧的老年公寓,因此在老年公寓北侧设置了一处老年人专用活动场地,其中包含门球场、苹果园、凉亭、健身器械等老年人专用设施。居住区的西南角设有小区会所,并附有社区活动场地、嬉水池、青少年活动场地等,社区活动场地可为社区居民的集体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青少年活动场地和嬉水池则为青少年这一居民群体提供了一处适宜的活动空间,场地中配置适宜青少年使用的游戏项目、设施等,与其旁边的社区活动场地也有一定呼应,便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在居住区西侧靠近道路的位置设置了衣物晾晒场地和垃圾收集点,场地周边用绿篱与周围环境分隔,既解决了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又不影响公共空间的美观。此外,规划中将居住区南面的河岸线设计为滨河景观带,将河水引入居住区打造丰富水景,在居住区东入口附近设置临水观景台等,这些地方同样为居民提供了不同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丰富了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环境。该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充分考虑了住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公共空间类型丰富,功能全面,景观优美,空间设计既实用又美观。

4结语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篇2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空间场所教学方法主题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也逐渐成为了设计艺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笔者在所承担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及优化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尝试引导学生在课程中以相关的设计理论和调研依据为基础,将环境、设施本体和人之间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创新设计中,充分把握公共设施在设计实现过程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使之适应公共设施设计教学的发展需求。

一、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学科背景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在不断扩展。而作为横跨文理、融技术和艺术于一体的设计艺术学科,其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作为设计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不断有新的学科理论和知识在更新。动态的设计艺术学科在横向外延并不断扩展范围的同时,专业内部间的交叉与融合更是显得频繁与血肉相融,从而推动着设计艺术学科整体的不断发展。

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特征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跨度较大,涵盖了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内容,因而不同专业领域对公共设施设计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的侧重。对环境艺术而言,其首先是对城市环境的设计和景观要素的组织,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意义,主要从环境的整体视觉出发;而对于工业设计而言,公共设施是室外空间的大尺度产品,需要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形、色、质及结构的统一,是微观具体的实现和创造。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就是立足于与环境相结合的思路来拓展工业设计的视野,恰与当今跨学科设计的趋势相吻合。与此同时,工业设计的程序、研究方法,以及系统整合的观念和问题先导的思维,常给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带来新的启发。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组织方式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教学需要实现学生的知识构建形成从感性认知到设计实践能力的转化。我们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教学共分为三部分进行:前期侧重于理论教学,中期侧重于设计前的市场调研与分析,后期则侧重于设计过程的指导,形成完整的教学链,依次完成学生知识的建构。

(一)理论教学

前期理论教学主要通过对基本内容的讲述和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典型案例的分析,侧重学生对于设计方法的学习,力求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指导设计。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阐述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概念;论述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以“人类——环境系统”分析为核心的基本原则;介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过程及内容,使学生从中掌握公共设施设计调研、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术;介绍各类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要点。

(二)调研与分析

要求学生结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项目进行实地参观调研,鼓励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调查身边的公共设施与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分析公共设施所体现的审美性和实用性。调研所得出的成果以制作ppt报告的方式在课堂上演示并陈述,通过汇报交流来积极消化理论教学环节中的知识内容,并加强学生对设计原理与方法的理解。

(三)主题设置

后期设计过程的设计内容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要求逐步深化。从方案起步、修改深入,直至定稿上版,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指导的重点在于设计方法、设计思维过程的引导。其别强调培养学生在设计前期的分析和制作能力,例如,利用草图进行图示思维、制作效果图模型帮助方案推敲比较。为提高学生方案研究与表现的综合技能,在方案草图阶段进行与设计课题相关的主题性与概念性城市环境空间的平面图设计,增强学生对于环境与设施统一性的理解。

四、主题性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教学实践

具有主题性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教学实践强调课题的概念性与实验性。笔者曾多次尝试将拟定的空间形态让学生进行设计创作,以实验性的研究态度,从对场所空间的认识入手,对城市中人们的活动现象予以重新梳理和组织,从而体现人、公共设施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塑造更为美好、和谐的城市户外生活场景。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树立起对公共空间环境的系统性观念,因此需要结合公共设施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的配套性等方面,寻找设计的切入点,进而做出较为明确的创新性设计方案。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学生以往单向思维及封闭创作的定式。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做设计时更具有针对性,使其最终的方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以主题性的空间形态为切入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教学的互动性。

结语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设计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公共环境建筑的加快,公共设施设计前景光明。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课程的设置在强化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更多地了解和熟悉其他相关专业领域的技能与理论。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为学生将来胜任不断发展更新的设计行业要求,包括从事设计管理与协调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本文为武汉大学211建设项目“面向智慧城市的城乡规划学”科研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呁,王菁菁.城市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安秀著.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丁熊,刘珊.公共设施设计跨专业教学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1(1).

[4]高翠萍.试论室内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的交叉[J].大众文艺,2010(9).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篇3

一、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特点及定位

以南华大学船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建设为例,虽依托于母体高校“产、学、研”、“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但有着自身的独立性与发展特点。其中,《公共空间设计》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适用对象为大三年级学生。该课程的先修课为《CaD装饰制图》《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原理》《居住空间设计》,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并建立起学生对整个专业的全面、系统认识,同时也是公共空间设计课的知识基础。公共空间设计课程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各种艺术处理手法进行空间功能布局与设计项目训练,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能力为前提,强调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内在关联性与逻辑统一性。如何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知识与设计技能,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成为公共空间设计课不同于其他专业必修课的显著特点。

二、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如上所述,独立学院需要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构建一套完整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思路,采取“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循序渐进的思路进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1.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需要确切的目标。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的总体目标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知识目标,需要学生掌握概念、功能、设计的前提与思考、设计的表现手法;一个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公共空间功能规划能力、施工图与效果图表现能力、设计实践与综合管理能力、项目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能够学以致用才是关键。适用于独立学院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目标应具备发展性:第一,引导学生重视并掌握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第二,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第三,引导学生自主的树立问题意识,能够结合实际能动地吸收知识。2.课程内容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涵盖的空间类型较广泛,在理论和实践跨度上具有交叉综合的特点,大量的知识点与有限的课时是首当其冲的矛盾问题。公共空间设计课程内容可以有的放矢,分为两大部分,其中设计1以办公空间、餐饮空间为核心;设计2以商业展示空间、娱乐空间为核心。除此之外,重难点不突出、内容不能适时更新也是一大现实问题。如今,在设计观念转变、建筑趋向一体化的形势下,仅仅讲授功能单一的公共空间无法顺应时展的需要。以建筑综合体设计内容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包含居住、办公、餐饮、商业、展示、娱乐、观演空间等,将其概括为办公综合体与商业综合体两大模块,这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更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3.课程方法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既有很强的理论性,也有很强的实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让独立学院的学生获取充分的职业能力。针对该课程发展性目标的特点,可将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为专题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突破课程教学大纲的局限性,通过拟定若干个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设计专题,经过系统的整合,让学生把握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和知识点。分组教学法是建立在专题教学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分组并围绕特定的专题展开教学,激发竞争意识并调动学习积极性。模拟教学法主要环节为创设情景,模拟项目实施全过程,通过多媒体或实物投影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项目教学法将学生带入真实的项目环境中,以任务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课程评价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评价形式较为单一,仅以课堂平时表现和设计作业作为主要评判依据。多层次、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才能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因此宜采取校内外结合的评价形式,包括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一是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出发,通过调研报告、文案撰写、设计制图与表现、ppt答辩、考勤与课堂表现等几个方面来考核;二是从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通过实习单位的专家评估,包括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建立起动态的评价系统,使教学更接近行业标准。

三、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专题式教学策略。专题式教学主要是将教学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分阶段进行,每个专题有着独立的教学主题,具有体系化与针对性的特点。在公共空间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先修课程与辅修课程的特点,设置办公综合体与商业综合体两大不同阶段的专题内容。从居住空间设计到公共空间设计1的学习,就是从家装思维向工装思维的转变过程。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具体设置“SoHo居家办公—商业办公间—办公综合体—餐饮”的专题衔接;公共空间设计2的专题教学思路为。“商业综合体—酒店综合空间”。每一个专题都包括理论与实训环节,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2.模块化教学策略模块化教学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单元模块,并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调研法、实验法等多元综合化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模块化教学往往与专题教学有机融合,才能起到以点带面、系统化的教学效果。公共空间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构建就是建立在专题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模块。例如:商业综合体专题划分为展示、卖场、餐饮几大模块,模块之间可自由组合,可以自主选择“展示+卖场”、“展示+餐饮”、“卖场+餐饮”等多种组合形式,将每个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整合,提高专业学习质量。3.报告式教学策略。报告式教学的传统形式是聚焦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的意识。本文阐述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报告式教学与传统形式有很大出入,包括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其中,教学主体不是教师或者专家,而是学生,将室内设计竞标的方法理论与实训专题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上台汇报ppt,教师与部分学生组成答辩小组,全程模拟室内设计竞标阶段的全过程。报告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学指导的效率。

作者:张颖单位: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

参考文献:

[1]周芬芬.南华大学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4(11):137.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篇4

关键词:老年休闲绿地国内外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222-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联合国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提出以60岁作为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按照这一标准,60岁以上和65岁人数超过总人口数10%和7%的国家则为老年型国家。199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0%,正式步入老年化社会的国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起步晚,来势猛,发展快、数量大、相应经济发展水平低和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等特点,其中速度之快、老年人口数量之多是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社会现象,给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学者看待城市园林景观的视角发生了显著变化。当前老年人已经成为公园绿地主要活动群体[1],也是当代社会与居住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2]。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创造适宜老年人的园林景观成为各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1定义

目前在园林景观范围内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没有统一的界定概念,翻阅1989-2011年的文献,可发现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各概念区别主要在于范围大小不同或者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常见的概念有老年人公共绿地、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老年人户外环境、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老年人休闲绿地等等。以下对各概念进行了辨析。

1.1老年人公共绿地

韩炳越在1999年提出老年人公共绿地,即适宜于老年人的公共绿地[3]。“公共绿地”引自前苏联,建国以来在我国城市规划与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统计工作中曾广泛使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公共绿地”为“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建[1993]784号):“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园、小游园、街道广场绿地,以及植物园、动物园、特种公园等”,突出反映其公共性质。“公共绿地”是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市政公用设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绿地建设的投资渠道、开发方式和管理基质均发生了变化,由园林系统外建设并向公众开放的公园绿地在各地均有出现,这些公园绿地与“公共绿地”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功能和用途上是相同的。继续使用“公共绿地”不能如实反映我国绿地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因此,“老年人公共绿地”这一说法也欠妥当。

1.2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

活动空间,又称行为空间,是社会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工业空间和商业空间等城市的物质实体空间不同,活动空间的概念强调个人的主动行为,属于居民在使用城市设施、参与社会组织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空间[5]。目前学者在园林景观范畴内研究的老年户外活动空间包括休闲绿地活动空间[6]、公共绿地老年人活动空间[7]、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8]等,可见学者都先将研究范围定义于不同大小的园林景观范畴进行研究。户外活动空间一词单独使用概念依旧较为模糊。

1.3老年人户外环境

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对于我们专业而言,我们研究的环境主要是可以进行设计改造的人工环境。本论文研究的是城市户外环境景观设计。城市户外环境是城市中由人类直接或间接创造而产生并可在其中进行各种活动的室外空间环境。不仅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绿地等人工环境,《雅典》提出的功能分区理论,将城市户外环境划分为居住、工作、交通及游憩四大空间类别,可见其涵盖范围很广。

1.4老年人居住外环境

居住外环境指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方式从人的周围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即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特定的建筑外环境。老年人居住外环境是老年人居住为主体展开的各类生活序列的综合,是一个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多元性生活序列[9]。其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10]。目前研究多限定于居住区内部的室外物质空间环境。因此该概念不能涵盖针对老年人的园林学科所有研究。

1.5老年人休闲绿地

孙新旺于2001年提出城市休闲绿地,包括狭义和广义两重含义。广义的城市休闲绿地应该包括城市中所有带有休闲功能的绿地.请如城郊风景区、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小游园、滨河绿地、居住区绿地等,而狭义的城市休闲绿地则是介于“城市广场”和“小游园”之间的形式[11]。按照功能分类,休闲绿地主要包括三部分——与传统意义上的广场相比,注重绿色环境营造和客观生态效益的城市绿化广场,具休闲功能的街头绿地,处于特定环境的休闲绿地(居住区、学校、医院、机关、工厂、风景区等)[12]。

2002年丁俊清将人口老龄化和休闲绿地的流行联系在一起,认为休闲绿地是对应老年型社会所产生的休闲生活方式的一种新的园林形式[13]。2003年孙樱提出充分利用城市绿地资源、建设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系统的思想。认为老年休闲绿地系统是从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14]。2009年郭子一和徐峰认为城市老年休闲绿地,即承载城市老人户外休闲活动的绿地场所,包括能为老人提供休闲活动空间的各种城市绿地[15]。

由上可知,研究范围较为全面的概念为老年人户外环境和老年人休闲绿地。前者研究文献较多,但随着休闲绿地的研究兴起,对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的研究也逐渐增加。

本文认为休闲绿地这种新的园林形式对老龄化社会更具针对性。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休闲[16],休闲绿地的提法更能体现老年人强烈的活动需求,因此本文将老年人休闲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热点进行综述,以期明确发展趋势。

2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状况

1982年7月26日中国派代表团出席了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worldassemblyonaging),这是我们第一次认识到我国人口的老龄化。1982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载有七个领域的行动建议:保健和营养、保护老年消费者、住房和生活环境、家庭、社会福利、收入保障和就业,以及教育。面对社会老龄化的逼近,我国政府随后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本文将国内的相关理论与时间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综述。

2.1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的初始阶段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比较晚,从1982年到2000年,我国完成了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从80年代初开始,国内一些学者如陶立群、邬沧萍、熊必俊等开始在社会保障、医学、社会老年学、社会医学、福利社会学、人口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老年问题[17]。

这一时期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的相关研究涉及了老年人心理与环境,老年活动设施规划,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等。80年代后期,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率先跨入老龄社会,强烈的社会呼吁催化了各种社会养老设施的涌现,90年代初形成了建筑类型学的新课题,从而也吸引了我国建筑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因此这一阶段研究最多的是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集中在老人住所附近的户外空间,强调建筑及附属空间的无障碍研究等。

2.1.1老年人户外环境及绿地研究

张剑敏于1997年提出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对户外环境的特殊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包括安全、方便、健康,心理需求为追求归属感,需要尊重,要求独立,社会需求体现在老有所为,实现存在价值。随后引述1992年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中从必要、自发、社会类型分析,将老年人户外活动大致分为同样必要、自发、社会性活动三类。

韩炳越于2000年归纳了现有公共绿地较为普遍的问题,包括对老年人考虑不够,活动场地狭小,缺少活动设施,互相干扰,服务半径不合理。提出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对老年人活动场地给予足够重视18。呼吁规划合理的服务半径,注重周边环境,综合规划足够面积,保证老年人需要

2.1.2老年人活动行为与活动设施研究

我国城市老年人生活、公共活动设施问题至80年代中期才被提出。于此之前,我国城市老年活动场所基本上是以自发的形态存在。

李锡然于1998年将“绿线”定义为在城市新建和旧区重建中,为保障“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的逐步实现所制定的控制性通道的法定宽度,并提出绿线内要有脆弱群体专用的平滑地面、防滑道以及健康人群步行道,采用不同材料和颜色区分。文中论述了老龄化城市创建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的必要性,提出“绿线控制”的概念和立法制定绿线的内容,并指出无障碍步行系统是城市物质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求得城市整体中各部分无障碍设施的同步发展[19]。

2.1.3老年人居住环境研究

在分析城市老年居住环境问题时胡仁禄指出社区室内外空间和公共活动场所尚未适应老龄化的悄然降临,提出了改善城市老年居住环境的初步构想,其中包括研究改进居住院落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创造更多更好的邻里交往空间,认为北京菊儿胡同创造的尺度宜人和形象亲切的院落空间,有利于亲密的邻里关系和互助活动的形成[20]。此外,还介绍了美国老年社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以老年人为核心,创造易于识别、易于控制、易于到达、易于交往和无障碍的空间环境[21]。

2.2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的发展阶段

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城市老年休闲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城市资源,尤其是休闲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绿地系统是城市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等功能外,在老年休闲活动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对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的研究逐渐丰富,相关的调查研究开展迅速,研究方向也愈加多元化。

2.2.1老年人休闲活动特征与休闲绿地关系调查

任超于2005年以西安环城公园为例,针对老年人行为特点、休闲活动类型和影响参与程度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今后老龄社会环境下城市线形公园绿地中老年人活动场所及其环境设计问题。提出在设计线形公园绿地时,设计者应充分利用使用者对空间产生的方向感、方位感和环境的“掌握和控制”感,有效划分休闲空间,以道路为轴串联起各种活动场地[22]。

此外,武文婷等人于2009年建议对集约化发展下的城市住区老年人景观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进行研究[23]。

2.2.2老年人休闲绿地设计原则及对策研究

刘颂,钱仁赞于2008年提出随着养老方式的转变,户外环境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养老”功能,因此需要大量弥补性景观。将弥补性设计定义为针对残疾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需求进行的人性化设计,弥补性设计营造出的人性化景观环境即为弥补性景观。特点:易于到达,易于交往,易于识别,易于控制,易于选择,无障碍化[24]。

2008年刘志强提出了老年人重视园林的保健性和能弥补其生理机能的衰退。从规划服务于老年人完善的园林系统、营造弥补性园林和创建治疗性园林三方面阐述了老龄化社会下的园林规划设计对策。空间布局上形成等级清晰、结构合理的园林系统。营造“弥补性”园林主要体现在园林的安全性和无障碍性。交通安全、空间安全、材料安全和对潜在危险的预防等,并保留适度的困难,以激励老年人的自信心,维护和锻练老年人的能力。此外通过亲近自然,发挥植物保健作用,开展体育运动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创建“治疗性”园林[25]。

这一阶段关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研究的硕士论文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对环境的特殊需求、行为模式特点出发,采用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在不同地域环境下老年人使用休闲绿地时存在的问题,普遍得出就近方便、安全舒适、设施合理、动静结合、老幼互补、意境丰富的设计原则和建议。

尹亚坤于2008年以石家庄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座公园的实地调研,总结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绿地公园绿地不同休闲空间共性,提出设计遵从易达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弥补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和交往性原则[26]。

2.2.3针对老年休闲绿地构成要素的研究

园林的构成要素指地形、水体、植物、园路、建筑。学者们在阐述老年休闲绿地的构成要素时往往侧重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或者直接指出某些设施的重要性。

余树勋于2008年提出需要路面最好用软材料散铺,建议公园内设置问询处介绍园内现状,同时提供为老幼游人设“招手可上”的电瓶车。座椅设置上希望每走50m就有椅子可坐,厕所需比正常设计多一倍。鼓励公园定期主办各种社团组织[27]。张芳燕于2009年等提出运用通用设计理念来指导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努力形成一个全体参与、人人共享的和谐城市,通用设计主要遵循七项设计原则:公平性,灵活性,易操作性,易感知性,宽容性,省力性,空间性[28]。王江萍2009年在《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一书对基于老年人的住区场地规划与设计,室外活动空间规划与设计以及道路、步行空间、绿化空间、作息空间、灯花色彩与小品标识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9]。朱洁冰2010年将景观标识系统分为依赖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标识,从老年人生理特点考虑标识环境的基本条件[30]。

2.2.4老年人对休闲绿地视觉感受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运吉和朴永吉于2009年对老年人进行单一色彩喜好倾向调查,明确了老年人更喜欢中明度组的色彩,同时选择红色的女性老年人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对老年人喜欢的绿地空间局部色彩配置进行了调查研究,老年人普遍青睐于艳丽、视觉冲击强、易于视觉感知的色彩或色彩搭配,并且老年人更偏爱暧色调与绿地的色彩配置[31]。

张运吉于2010年基于视觉,对老年人公园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视野明显缩短,色彩明度大的会有更远的可视距离,在一定距离区分物体细节的能力降低。由此提出在适当布设舒适安全的休息设施,方便观景。植物模纹、地面艺术铺装、壁雕或壁画等,考虑到老年人视力的需求,尽可能用简洁的线条表现。从而在公园设景、视距预留、纹案表达提上实现人性化设计[32]。

2.2.5老年人休闲绿地实例分析

李战修,张迟,靳桂隆于2006年对北京市老年社区一期园林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全新概念的养老生活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项目,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共分三期工程,一期于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老年服务社区。

项目依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特点而设计,以增进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为原则,设计内容包括两个入口区,两个集中休闲活动区(清娱园、绿秀庭),两处楼间观赏区,运动健身区,园艺栽植区。环境细部设计处处为老人服务,除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无障碍通用设计外,还体现在过渡空间的设置,出入口和主干道设计,以及感官花园、鲜花散步路和植物种植设计等方面[33]。

3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状况

3.1国外相关理论发展概况

法国早在1865年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1890年瑞典第二个老龄化国家。随后德国、比利时等国都步入老龄化。1938年美国出版了题为《老龄问题》的专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才开始引起世人的关注[34]。

早期关于老年人的设计研究主要局限在老年社区规划和老年住宅的建筑设计,如1981年LeonGoldberg的《老年人与城市住宅》,1984年michaele.Hunt的《退休社区》,Rosettae.park的《老年住宅》等,主要介绍了美国社会对老龄问题认识的进步和老年社区规划的基本构思以及设计要点[35]。

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老年人户外空间规划设计著作有1985年出版的黛安娜·Y·卡斯坦斯的《针对老人的场地规划和设计》,这是第一本分析与户外空间规划设计相关的老人需求的综合型手册。作者通过阐述其观点,试图让设计师认识到关于老年人的感知、功能和社会角色变化。书中主要针对相对独立的老年人,提出关于空间组织、设计和户外空间细节处理的具体建议,并探讨了使老年人尽量能独立生活的设计方法[36]。

3.2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翻阅近期关于老年休闲绿地的外文文献,可以发现国外研究热点主要在于环境、人、健康三大主题之上,具体研究范围为对环境与老年行为特征关系的研究,对环境、老年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对老年人特殊需求与环境评价研究,关于具体设计实例分析很少。

3.2.1对环境与老年行为特征关系的研究

HieronymusC.Borst于2009年对荷兰老年居民从特定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步行路线选择进行调查,建立环境连接阻力模型,描述街道环境特点对老人步行路线选择的影响。发现斜坡和楼梯,绿化带,盲墙(即没有窗户的墙),大街上和公园里垃圾的存在都增加老年人行走阻力.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有便道,一楼住宅有前花园,或沿路有商店的路线。研究结果还表明植物的存在(即绿化带)使得穿越公园的阻力增加。老人对高犯罪风险的感知也会减路线选择的动机。此外,最短路线的选择仅占总数20%,反映了人们找准最短的路线能力有限,其他因素可能对路线的选择影响较大[37]。

3.2.2环境与老年人活动、健康关系的研究

takemiSugiyama等人于2007年在英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邻里环境可能通过提供活动机会或交往和享受大自然的空间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发现邻里环境对健康的益处可能是由于社会交往与他人发生在室外环境中,与身体锻炼无关。目前的研究显示户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与老年人的健康有关[38]。

Laipoh-Chin等人于2009年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香港旺角地区老年人跌倒与环境因素进行生态关联分析,可视化两者的空间关系。该研究确定了11个老人有独特环境特征的跌倒热点地区。提出在这些环境特征中,繁忙的街道和路口、露天市场和垃圾收集站与场地有很强的空间联系[39]。

3.2.3老年人需求与环境评价的研究

HieronymusC.Borst等人于2008年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步行时道路的感知吸引力主要三个部分组成——即街道整洁程度,景观价值和有沿街活动或其他行人。具体来说斜坡或楼梯,斑马线,行道树,前花园,巴士和电车站,商店,商务大厦,餐饮场所,穿越公园或城市中心,交通量等街道要素都与感知吸引力呈正相关,而街道垃圾,高层建筑,邻里居住密度与感知吸引力呈负相关[40]。

takemiSugiyama等人于2009年提出邻里开放空间质量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关,开放空间的步行与道路质量有关。邻里开放空间以及通往邻里开放空间的路线是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环境干预措施的关键部分。其中满意度主要体现在开放空间给人愉悦感和安全感。愉悦因素包括距离邻里开放空间步行距离适宜,空间能满足儿童玩耍,天,参与各种活动(或观看),拥有高品质植物以及厕所和遮蔽设施等。安全感体现在邻里开放空间以及通往其的道路在夜间安全以及没有犯罪可能。道路质量与三部分有关,包括通过园路步行进入开放空间的容易程度,通往开放空间的道路给人带来的愉悦程度,以及无障碍程度[41]。

3.2.4适宜于老年人设计实例研究

margaretnagel于2000年介绍了其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郊区设计的老年社区的两处景观,以“祖母花园”为主题,设计意图唤起老年居民对于年轻时代的回忆,设计前考察了当地老年住宅景观,收集具有良好和长期景观效果的传统植物名录,具体绿化设计采用了适应当地条件的传统植物,同时种植现代流行植物以增添色彩和质感[42]。

4结论

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实例调查分析,但调查研究的实践意义不同。国内研究多直接指导具体设计实践,而国外研究多根据老人特征及使用评价,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间接指导规划设计。两者在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差异。

4.1研究存在问题

4.1.1缺乏宏观层面研究

国外研究调查范围广泛,涉及城市街道、社区环境、综合公园甚至在整个城市开放空间内展开研究。则往往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老年人、环境和健康三者相互作用的机制,提出老年户外行为模式,建立适于老年人开放空间的评价体系,都是基于实践提出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可以同时指导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发展。

与国外研究现状对比,国内调查研究的结论往往局限于微观环境,大多是调查一个或几个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对于老年休闲绿地使用现状分析后针对景观细节元素和设施提供改造建议,并归纳设计原则,没有上升到绿地系统的高度。对于把握城市全局环境的老年休闲绿地系统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4.1.2研究内容和方法有待丰富

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适宜老年人的微观环境设计方法的研究,除设计理论外的研究较少。设计理论中对于补偿性设计研究相对较多,而激励性设计则关注较少。事实上,一些比较挑战体力的休闲活动同样受到老年人欢迎,比如北京的一些老年人每天都要去爬香山。在补偿设计中,缺乏绿地在不同季节对老年人的补偿作用研究,如研究提到冬季阳光对老年人的重要性,但针对老年人冬季活动补偿性设计的研究较少。此外,国内调查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是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4.1.3缺少理论应用

具体采用研究成果的实践较少,调查结果与设计脱节。这也阻碍了对于老年人休闲绿地研究的发展。由于缺乏实际项目,只能对老年人使用城市休闲绿地进行评价,而应用研究理论老年休闲绿地的使用后评价研究较难展开,缺少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反馈作用。

4.2研究展望

4.2.1建立老年休闲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老年休闲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同样具有保护生态、组织城市空间、体现城市文化、科普教育、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功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憩休闲功能的部分。综合考虑时间、地域、社会等因素,从老人的住所到社区环境再到休闲绿地的系统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在绿地系统高度对其研究。例如可对连接各级别绿地的城市道路景观进行调查,研究老年人的游憩路线,从而为更好地联系绿地系统各部分提供参考。

4.2.2调查分析老年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当前老年群体应是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意见的重要来源,建设休闲绿地应从老年人生理需求(安全、健康、舒适)、心理需求(和睦、归属、依存)和社会需求(学习、工作)等角度出发,深入分析老人休闲行为、休闲方式,空间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分析老年人对环境的偏好,行为特征和健康状态受环境影响的机制,从而更好指导设计。此外,在设计中应该如何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中国这个未富先老的特殊老龄社会来说更显重要和必要。

4.2.3调查方法和内容多元化发展

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的理论方法有待于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进一步完善。系统的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仍将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对于调查范围、调查因子、影响因子的设定应不再局限于硬件环境,例如可以对于不同年龄层老年人的审美特点,不同天气对老年人绿地利用影响进行研究。此外,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利用多学科相关理论进行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欢.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建设研究——以南京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11.

[2]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4:8.

[3]韩炳越,李宝昌.老年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J].广东园林,1999(4):20-22.

[4]CJJ/85-2002t城市绿地分类标准[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柴彦威.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7.

[6]贠禄.休闲绿地活动空间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08,6(1):51-52.

[7]艾春玲,谷桂云.公共绿地老年人活动空间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17-118.

[8]王婷.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5):25-26.

[9]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4:25-26.

[10]李允雪.人性化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3.

[11]孙新旺.城市休闲绿地的定位[J].中国园林,2001(3):11.

[12]孙新旺.城市休闲绿地类型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园林,2001(10):15-16.

[13]郭子一,徐峰.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8):93-97.

[14]张剑敏.适宜城市老人的户外环境研究[J].建筑学报,1997(9):11-15.

[15]韩炳越.适宜老年人的公共绿地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0(2):63-64.

[16]万邦伟.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J].新建筑,1994(4):23-26.

[17]李锡然.老龄化城市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分析[J].城市规划,1998,22(5):47-48.

[18]胡仁禄.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初探[J].建筑学报,1994(10):39-41.

[19]胡仁禄.美国老年社区规划及启示[J].时代建筑,1995(3):39-42.

[20]任超.老龄社会环境下城市线形公园绿地的设计浅析——西安环城公园老年使用者实态调查[J].华中建筑,2005(1):136-138.

[21]武文婷,任彝,田密蜜.城市集约化住区老年人景观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及其研究意义[J].新西部,2010(6):228.

[22]刘志强.老龄化社会下的园林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6):59-62.

[23]尹亚坤.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以石家庄市公园绿地为例子[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24]余树勋.园林丛谈——向往的“老人公园”[J].中国园林,2008(2):27-28.

[25]张芳燕,梁浩,刘珺.城市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9(4):22-24.

[26]朱洁冰.老龄化社会的标识环境探索性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12):180-181.

[27]张运吉,朴永吉.关于老年人青睐的绿地空间色彩配置的研究[J].2009(5):78-81.

[28]张运吉.老年人视觉及其公园利用的研究[J].现代园林,2010(1):12-14.

[29]李战修,张迟,靳桂隆.“接触自然、享受人生”——北京市老年社区一期园林环境设计[J],中国园林,2006(10):17-20.

[30]StephenJ.Johnston,Housingfortheelderly:aDiverseLiterature,JournalofplanningeducationandResearch1985,4:195.

[31]JohnHiltner,BookReview,environmentandBehavior198618:678-680

[32]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著.人性场所[m].2版.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3]HieronymusC.Borst,Sannei.deVries,Jamiem.a.Graham,Jefe.F.vanDongen,ingridBakker,Henkm.e.miedema,influenceofenvironmentalstreetcharacteristicsonwalkingroutechoiceofelderlypeople,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2009,29:477-484.

[34]takemiSugiyama,Catharinewardthompson,olderpeople’shealth,outdooractivityandsupportivenessofneighbourhoodenvironments,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7,83:168-175.

[35]Laipoh-Chin,wongmartin,Chanming-Houng,wongwing-Cheung,LowChien-tat,anecologicalstudyofphysicalenvironmentalriskfactorsforelderlyfallsinanurbansettingofHongKong,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09(207):6157-6165.

[36]HieronymusC.Borst,Henkm.e.miedema,Sannei.deVries,Jamiem.a.Graham,Jefe.F.vanDongen,Relationshipsbetweenstreetcharacteristicsandperceivedattractivenessforwalkingreportedbyelderlypeople,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2008,28:353-361.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篇5

关键词: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建设研究1从功能上着手建设城市公共休闲空间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主要是指由城市政府创建的供市民们使用和享受的非营利的开放的公共空间体,居民可以进行公共交往及休闲活动,是举行各种户外活动一种空间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空间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对空间的美誉度、民族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在空间设计上可以表现为点、线、面的运用,在开发设计中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注重公共空间的个性与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民风民俗、自然环境等相协调的各种因素,运用设计手法、设计形式、色彩与材质的表达等综合手段来设计、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彰显其特色与个性。城市公共特色性空间设计的创造包括“特定的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公共空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纪念物或标志物的主题定位、地铺材料、图案特征以及植物的地域性等”。[3]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民族化”“个性化”,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应该首先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审美、行为及文化等的需求,达到舒适、安全、愉悦的目的。公共空间除了在功能分区中加入公园、广场、绿地、建筑小品、雕塑等一系列内容外,还要考虑道路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为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空间的开放性、公共性,打破“画地为牢”的设计方法,还空间于公众,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空间设计上可以根据人群来进行设计,如果是儿童需求较多的空间,在设计中可以考虑一些多元化的设计手法、丰富的色彩、变化的地铺、适宜的尺度、儿童游乐设施等便于儿童奔跑、游玩,使空间满足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老年人活动较多的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地面的平整、休闲座席的设计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适当的健身设备等是空间满足老年人好静、好累的特点,便于老年人休息、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沟通人际关系;对于残疾人就应该在设计中严格遵守无障碍设计的要求进行功能划分及空间的设计。

2从视觉上考虑建设城市公共空间

(1)景的视觉效果。建筑的视觉效果首先可以通过城市景观来体现,景观是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视觉中心,可以吸引人们的视线,空间主题往往也是由景而生,“凝神于景、心入于景”,心灵与空间融为一体,内心中永存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迷人绚烂的美景,在欣赏享受中得到启迪、珍惜,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视觉效果。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绿化植物配置设计中,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植物的气候特性和造景功能,根据美学设计原理和人们对景观的观赏性的需求,来整体把握绿化配置效果,同时考虑绿化配置的动态变化和季候性,以体现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景观绿化的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丰富空间层次,提高休闲空间的观赏价值。(2)色的视觉效果。色彩在视觉上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色彩具有视觉美、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中,绿色是最多的,也是最常见的,这正好迎合了市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在绿化设计中首先采取保护历史景观和绿化的措施,针对广场、道路要加强绿化建设,绿化设计体现民族文化、民族特色,要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起到美化环境美化空间的作用,供市民游览观赏。另外合理的绿化设计还可以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尘,衰减噪音的作用,从而为公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态休闲环境。另外,我们可以合理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而言,在温暖的地区,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这样可以给人以凉爽舒适的感觉;而对于寒冷的地区,则宜采用暖色调,或在中性色系中加入暖色,增强空间的温和感。园林、广场的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公园、景区建筑的色调应令人感受到宁静安逸,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给人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3)水景的视觉效果。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中,水景也是必不可少的,往往也会成为视觉中心的一员,尤其是儿童,更喜欢水中嬉戏,清凉的水体一般会使人视觉清明,明净的水可以让人心情爽快,净化人心,精神振奋。“水为万物之源,有水才会有生命”,[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在城市公共环境的休闲空间设计中,水体的设计应该结合地理地貌、自然气候、水源条件来设计,考虑尺度适宜,大小适中,可以是水系、水池、喷泉、瀑布等形式,结合“借景”“对景”手法,结合人的亲水程度,考虑水体的高度、深度、形态等。在声环境上考虑水体的有声和无声设计,或是根据水的形态,也就是动静之分进行设计,静态的水给人以平和、安静;动态的水令人兴奋、激动;瀑布气势磅礴,令人遐想;涓涓细水,令人欢快活跃;喷泉变化多端,给人以动感美。根据气候特点,南方干热地区,四季温度偏高,水面结冰时间较少,应尽可能为公众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寒冷时段较长,在设计时,一方面考虑到不结冰时的水景,另一方面考虑到结冰时冰冻水景观或是枯水景观。让水景给人一种丰富变幻的效果,形成视觉享受,陶冶情操,营造休闲气氛。(4)道路场地的视觉效果。道路是空间连接的纽带,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连接作用。合理的道路设计直接关系到空间的便捷性。一般来讲,道路可分为线型式、组合式、围合式三种。线型式道路又有直线式、曲线式、组合式三种形式,一般儿童喜欢曲线式道路,自由活泼,随意;直线式道路在视觉上具有规矩、严谨、便捷的特点,而在空间设计中最常用的便是组合式道路。组合式道路最常用,空间上灵活多变。围合式道路不仅可以连接空间还具有围合空间的作用。不论是哪种道路形式,都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或建筑。道路设计宜曲直相济,结合多变的地面铺装,与环境融为一体,从而使休闲空间,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性,诗情画意,做到休闲意境。

3结语

目前人们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要求趋于多元化,当今越来越多人更加关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文化内涵,因此构建满足现代人们需求的具有时代意义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刻不容缓。公共性是公共环境艺术最根本的特征。公共艺术的载体是城市,它从一开始就与城市结缘,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城市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当今越来越多人更加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凸现其美学行为和美育功能,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环境。参考文献:

[1]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篇6

1.选题意义

选择“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为题,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参与的“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涉及到对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级配体系和空间布局的研究,结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现状,对其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功能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促进薄弱地区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建议,进而引导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合理布局以及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

2.研究价值

中国快速城市化已经持续30多年,物质财富已得到一定的积累,人们已从只追求物质满足到逐渐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代名词,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往往处于不够重视的地位。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硬件支撑,其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中都举足轻重。如何对各级给类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如何让公共文化设施在空间布局中既便利人们的文化需求出行,又符合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本次研究结合城市规划空间研究的学科特长,拟将空间分析概念以及空间数据分析引入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中,希望能以此作为拓展区域城市规划研究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为相关地区的同类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从“文化政策”到“文化规划”的进展研究

20世纪中叶,由于西方国家陆续开始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许多城市面貌显露出了许多衰败的迹象——荒废的工业区、破败的港口区、废弃的老城区,并由此给西方城市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文化因素在规划理论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西方社会认为,要使得城市的发展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够取得突破,城市就必须塑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让城市开始重新展现活力。正是基于西方城市的发展背景和现实问题的驱使,西方社会开始了“文化规划”,并在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掀起了热潮。

mereer(XX)指出当时西方的文化政策在集中鼓励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通过专辟文化产业区,建设高档的文化设施项目等将城市营造成一个强调体验和参与性的文化消费的天堂。但由于产生的文化设施活力只是建筑在高档消费空间和消费阶层之上的假象,结果是破坏了原有的社区文化根底,没有所谓体现了当地文化生活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这种现实问题的驱使下,西方开始重视文化规划。mills等(XX)指出城市规划中,要将文化融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思考当中,进而制定出综合的规划,需要进行扎实的研究。规划思想要从制“定文化政策”提升到“文化规划”的层面,从城市侧重于简单的建设大型文化设施发展到注重城市软环境的建设,完善设施的网络化建设,构建整体的宜居环境.robyndowlin(1997)指出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费产业的大规模设施复兴建设,给城市带来的是短暂的繁荣,却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甚至还破坏了原有社区的文化根基perloharveyst(XX)指出“文化规划”应该将城市文化特征的塑造同居民的文化需求联系起来,结合城市设计,通过对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城市区域的更新发展、公众对文化规划的参与,将规划设计艺术同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

(2)城市公共文化的多用途开发

西方文化设施的多用途开发与建设最早出现于美国对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布局与开发。斯内德科夫(XX)在他所著的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成功案例。例如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是通过将文化设施与办公室、零售、餐饮、娱乐整合,通过商业收入可以维持自身的运转,这类建筑综合体的出现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同时,也可以结合房地产开发将图书馆、音乐厅、展览馆等与其他设施整合在一个屋檐下,向基层社区阐述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书中还指出文化设施综合布局与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开发过程,由于规模大,设计相关设施较多,各种用途之间需要相互协调,这就意味着开发风险更大。但作为城市经营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顾各方利益,促进一个区域的繁荣。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对文化设施的开发与建设非常注重保护本国的名族文化和社区居民的文化根基,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事业。政府出台大量政策保证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发城市的活力,实现城市的复兴。同时也会尽力丰富基层民众的文化艺术活动设施,使整个社会充满文化艺术气息。对于西方国家100多年来对城市文化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本论文对本国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的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l)侧重于现状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特别是大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张秋景(XX)着重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解放初期的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至今。通过研究发现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指出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如下问题,包括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同时对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议。魏宗财(XX)等通过利用arcgis和spss专业分析软件,针对文化设施布局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目的是得出深圳市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结果认为区际差异大,总体上呈现以特区内为核心,特区外为边缘地带的分布格局是其主要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政策等主要方面是造成现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最终得出了深圳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结论。段成荣(XX)主要通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即参照国内和国外同类城市及相类似城市比较有价值的城市经验,指导宁波城市新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论文主要选取了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分析城市中文化设施的建筑密度,最终构建出宁波市新区文化设施的配套指标。

(2)侧重于特定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例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

于绍璐、张景秋(XX)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并利用excel和maphifo作为主要研究工具,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这些空间因素影响了文化设施的利用,同时还提出了非空间影响因素的概念,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布局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李国新等(XX)系统的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布局与建设,从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的编制背景与主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与选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发挥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3)与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的理论也日益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深入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产业改革日益深化。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当下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受到文化产业布局的影响。王伟年(XX)运用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地域组织问题。刘展展(XX)以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识别了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在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包括:沿城市主要道路分布的趋势明显,与文化设施分布密切相关,区际差异显著,向商业中心集聚。在文中的最后得出影响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文化设施因素、多样性因素、市场需求因素、交通因素、集聚因素及技术因素。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研究思路

(略)

2.研究内容

1研究目的

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并确定适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并进行设施需求预测,对其进行空间优化布局,探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模式,已指导城市各层次规划编制中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实。

2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对象

1.5论文内容与框架

1.6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辨析

2.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3.1现行设置标准

3.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的基本原则

3.3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类体系的确立

3.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级体系的确立

3.5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第四章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分析

4.1总体目标

4.2设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5.1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

5.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

5.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第六章结论

6.1论文主要结论

6.2论文创新之处

6.3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课题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预期成果

1.创新点

1)不仅在宏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符合城市总体战略要求,在微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设施在规划中的控制与落实。

2)探索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与用地结合,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预期成果

2.1阶段成果

1)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理清脉络,界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概念,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理论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结合相关标准和理论研究形成关于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与空间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材料和结论,形成以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关于长沙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研究。

4)制作调查问卷,并实地考察、探访,并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2.2最终成果通过整合以上各个阶段性成果,征询导师的指导意见,形成《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进度安排

1.研究方法及措施

1)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广泛查阅有关设施空间分布理论实践的相关资料及各类文献,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资料调查。调查长沙市规划局、文广新局以及相关部门的相关统计资料。交流访谈。与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区划等学科方面的专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建议并指导。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对文化设施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建立量化指标进行分析,主要通过spss16.0软件运用相关性分析来分析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与经济、人口的相互关系。

空间分析法。基于地理对象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发现隐藏在空间数据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规律,获取科学地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有效管理,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同时运用arcgis软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2.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XX年9月—XX年12月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第二阶段

时间:XX年1月—XX年6月内容:完成调查问卷及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3)第三阶段

时间:XX年7月—10月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第四阶段

时间:XX年11月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第五阶段

时间:XX年12月内容:论文答辩

六、已有基础(分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在xxx实习期间参与完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并获得长沙规划管理局审批通过,成为相关地区控规修编的参考性资料。

2.已具备条件

1)在xxx实习期间,接触了许多长沙市区的项目,了解了长沙市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熟悉了相关规划设计的规范和城市设计方面的优秀方案,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和专业书籍。

2)xxx公司能拥有丰富的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相关资料来支持完成这篇研究性论文。

3)《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中参与完成的图纸和文字。

3.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国性的数据,这个将通过咨询有关部门、查阅相关书籍并利用网络来解决。

2)缺乏对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兼容性的系统知识,这个将通过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和案例加以解决。

七、经费预算

八、指导和辅导、论文撰写(试验)的教师

九、指导教师意见:

十、教研室(科研所)审查意见:(对选题报告作出评价,提出是否通过的建议)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篇7

关键词:城市景观;水景;公共空间;城市功能

中图分类号:tG80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现代环境设计的兴起,水景通常作为重要的人工景观出现在场地设计的尺度上,这样的景观时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水景从单一装饰、美化环境的功能加入了休闲、娱乐等富有人性化的设计,跌水、水幕、音乐喷泉等新的形式开始大量出现,水景景观追求视觉、心理美学目标,不断显现他的社会特征。美学特征、生态特征、社会特征被作为研究公共空间水景设计的主要元素,同样也是检验公共水景的重要原则。

一、公共空间水景城市功能

(一)美化城市环境:水景往往是最先映入人眼帘的城市印象,它可以很好地融合周围景观装饰和城市建筑物,使生硬城市建筑与城市景观协调统一,给人以伤心悦目的感觉,水景在美化城市环境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而且越来越重要。

(二)调节局部生态环境:在这个被钢筋混凝土、汽车和各种施工机械充斥的现代城市,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空气正承受着各种污染物、噪音、烟尘的的侵害,水景由于其有调节局部环境的湿度,吸附空气中的烟尘和噪音的作用,因此水景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生存环境,调节局部生态环境,给居民提供一个清洁舒适、赏析悦目的娱乐场所。

(三)调节心理情绪:巨大的城市生活、生存压力,导致现代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严重削弱了人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和人思想的自由性,压抑着人的情感和性格的释放和表达,若长时间无法宣泄压抑的情绪,对个人和社会都很不利,而水景可以使人接近大自然环境,洗去身心疲惫而产生舒适愉悦的感受。此外水景还能刺激人的感官,使浮躁的内心得以平复的作用,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水景对于调节现代都市生活的急躁和忧郁的情绪有显著的效果。

(四)丰富精神文化:但凡城市中流传下来的优秀水景作品,大都是和当地的风俗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体现,具有厚重的时空特征和历史文化传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最终将会成为城市对外宣传和展示城市文化魅力的名片。

二、城市公共空间水景设计原则

(一)统一协调:作为城市空间的水景,它并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在水景设计时要对周围环境因素进行详细调研,使水景和周围环境和城市建筑相互协调、相互映衬,不会让人产生生硬和牵强的感觉,水景的统一性表现在水景的应用形式、水景的观赏特性、水景的色彩表现等方面都应与其所在的环境空间相统一协调。

(二)目的明确:不同的水景表现形式,也相应的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在对水景外观、尺寸、色彩亮度进行设计时,应事先明确该处水景设计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作为其它城市景观的装饰还是作为主体来体现?是对所有人开放还是只面向特定人群(如图书馆、私家庭院等)而设计?是面向成人还是供儿童游戏?只有明确水景建造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使用功能和景观效果,为水景设计指明方向。

(三)位置恰当:并不是所有的公共空间都适宜建造水景,在设计水景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水源、气候特点、生态条件、交通条件、周围建筑等,建造水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水源的补充,要考虑水源是否充沛、输送距离、方式及成本,多沙多尘地带,水景的清洁维护较困难。以及重要的交通地段,影响交通顺畅的地段都不适宜营建水景。

(四)安全可靠:公共空间的水景景观通常包括水体与相关构筑物两方面。对于构筑物来说,其物理的安全性必须保障,水池、水道的防渗漏。雕塑的安装、水池的深浅设计、维护设计的布置水下线路及电线绝缘性等都要杜绝任何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要注意对儿童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水景的安全措施。

(五)量力而行:水景的形式丰富多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集声、光、电与一体的大型程控喷泉或音乐喷泉,有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情况或地方人文环境,一味求新、求大、设计了一些特大型水景。结果不堪重负的维护和运营费用,结果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景观效果。所以在营建城市水景的时候,财政能力与维护力度是必须考虑的要素。

三、城市公共空间水景应用类型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与城市空间构筑的多元进程,水景的应用已脱离了原有的樊篱,从传统的应用形式演变成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造景元素,融入了更多的城市特征,它的发展与演变体现城市的时代特征及个性。我们按照水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和功能来分成以下四类:公共空间装饰水景、公共空间休闲水景、公共空间庭院水景、公共空间的自然水景。如下图1、图2

图1西安大唐芙蓉园水幕电影图2西安未央湖自然休闲水景

实例-大雁塔音乐喷泉广场:生态与人文水景的实践

西安大雁塔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占地近1000亩,北广场中央为音乐喷泉(图3、图4)主景水道,喷水池呈阶梯式上升,每个水池既可各自按照不同的音乐喷水,更可以合并形成巨大的叠水景观和矩阵喷泉。共有2万平方米的水面,巨大的矩阵喷泉由1700多个泵组成,每个喷头都可以自由控制,组合出各种图案和字体。一排跑泉可喷出15米高的水柱。先进的音响系统和灯光照明,使喷泉声、光、水、色有机交融,特别是喷火火泉从水里喷出,在6米左右的高空充分燃烧低温爆开,更增加了整个喷泉的夺人气魄。夏天水景区22厘米的水深和经过防滑处理的石板,可以让成人和孩子在水面上无拘无束嬉戏,已成为展现西安历史文化和人文色彩的重要标签,是西安最重要的历史名片。

图3西安大雁塔音乐喷泉水景夜景图4西安大雁塔音乐喷泉居民和游客

四、结语

城市的发展与环境景观的空气繁荣,水景的设计与应用更加广泛,现在的水景已不仅限于水景园、公园或私家庭院,而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称为城市空间中亮丽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元素。现代城市水景的表现形式以及设计观念都大大超出了以往水景的范围,水景的营建也不再是简单地考虑一池一塘的问题,城市公共空间水景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整体大环境、大空间的特征、风格、情感表达以及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水景能充分发挥美化环境的作用,更多地与现代城市的发展节奏、人的思维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做到美学、生态和社会特征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朱均珍.园林水景设计的传统理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毛培林等.水景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篇8

摘要:为进一步减少建筑能耗并节约能源,通过对成都市某办公楼进行能耗统计调查,从暖通空调系统、照明办公系统和其它服务系统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办公建筑的用能情况。得出在建筑总能耗中,耗电量所占比例最大为94.67%;而耗电量中,照明办公系统所占比例最大为50.29%,暖通空调系统为45.77%。同时对该办公建筑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能耗统计;节能潜力;办公建筑

引言

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17%。而目前我国有5亿m2左右的公共建筑,耗电量为70~300kwh/m2•a,为住宅的10~20倍[1]。我国既有建筑存量巨大,其中大部分能耗大,大量的既有公共建筑面临着改造及功能提升[2]。为进一步了解公共建筑能耗现状,找出其运行管理的不足,发现其节能潜力,本文通过对成都市某办公楼进行能耗调查统计,结合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得出了成都地区公共建筑的基本能耗现状并进行节能潜力分析,为现有公共建筑建筑节能改造提供参考。

1建筑概况

调研建筑为成都市某办公楼建筑,总建筑面积9800m2,空调面积约7800m2,地下1层,地上12层,首层包括会议室,接待室,值班室及部分办公室,二层以上为办公室,总人数约为250人。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围护结构外墙为240厚混凝土多孔砖,无外保温,传热系数为0.7w/m2•K,外窗为可开启的中空双层玻璃窗,传热系数为2.8w/m2•K,窗框材料为铝合金,南立面部分为浅绿色的镀膜玻璃幕墙,传热系数为2.0w/m2•K,屋面为上人屋面,传热系数为0.47w/m2•K。

2建筑能耗系统

2.1暖通空调系统

该办公楼冬季采暖采用风机盘管供热,夏季空调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供冷,冷源为水冷式螺杆机组两台,热源为燃气型热水锅炉一台,空调水温夏季为7℃/12℃,冬季为60℃/50℃。办公楼主机房未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冷却泵和冷冻泵各为三台,两用一备,均为一次定频泵。空调系统管网与采暖管网采用同一套系统,即供热空调两管制,水系统采用下供下回式。空调主机房设置在主楼旁的附房内。每层均设有吊顶式新风机组,负责该楼层新风供应,新风口位于办公楼北侧,新风系统在过渡季节全新风运行,在夏季按最小新风量运行。根据该办公建筑性质和功能要求,冷机运行时间为7~9月的7:00~21:00,供暖运行时间为12~3月的7:30~20:30。

2.2照明办公系统

该办公楼照明灯具以办公室的t8荧光灯为主,设有电子式镇流器与启辉器,控制方式主要为分灯控制。大厅区域主要为紧凑型荧光灯,配有电子镇流器,控制方式为分组控制。楼道和走廊等公共部分照明主要为白炽灯,室外走道部分为金属卤化物灯,控制方式以声光延时控制为主。办公设备主要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装订机等,另值班室配备有电风扇、电视机和冰箱等家电。

2.3其它用能设备及系统

该办公建筑共配备两台电梯,白天两台电梯均开启,夜间仅开启一台。每层均配备一台电开水炉,根据水温自动控制开启。

3能耗统计与分析

3.1能耗统计

该办公大楼的建筑能耗主要由照明办公系统能耗、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综合服务系统能耗三部分构成。由耗电量、用水量及耗气量组成。办公大楼用水主要包括卫生间用水、热水炉用水。天然气主要为冬季采暖锅炉用气。依据本栋办公大楼提供的资料及相关数据,对2015年及2016年该办公大楼的电耗、水耗、气耗、总能耗进行了统计。由于燃气锅炉为2015年底刚刚改造完成,2016年正式开始投入使用,所以目前只有2016年燃气费明细。

3.2能耗分析

对建筑能耗进行拆分可以看出,总能耗中,电费所占比例最大,为94.67%;水费为1.77%;气费为3.56%。而耗电量中,照明办公系统所占比例最大,为50.29;暖通空调系统第二为45.77%;综合服务系统仅占3.94%。可见,减少建筑能耗主要是减少用电量,要减少用电量,就需要降低照明办公设备和暖通空调系统能耗。

4节能潜力分析

4.1暖通空调系统

根据设计图纸和系统运行状况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节能:

(1)系统设计原空调系统在设计时未设计自动控制管理系统。不能根据建筑负荷变化有效的调节水泵、冷却塔等冷站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能耗。通过设置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在满足室内负荷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建筑冷量实际需求与趋势预测,合理控制冷热源设备开启数量、运行工况和工作参数,使其高效的运行,是空调系统节能的重要手段。

(2)冷水机组办公楼主机房设置有两台空调冷水主机,大部分空调运行时间内都是开一台冷水机组。由于两台机组的冷冻水之间、冷却水之间没有加装相关的电动阀门,当其中一台冷水机组运行时,一部分冷冻水经过连通的管路流进另一台未运行的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内,造成制冷效率下降;同理,冷却水可经过连通的管路流进另一台未运行的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内,造成制冷效率下降,冷却水泵功耗上升。通过在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侧增加电动水阀,在能量调节控制柜的智能控制下可以解决此问题。提高冷水机组群及冷站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3)水泵空调冷热源采用水冷机组+燃气锅炉,夏季空调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一般为5℃,而冬季空调热水的供回水温差一般为10℃,且建筑热负荷要小于其冷负荷,所以采暖热水循环水量不足冷冻水循环水量的50%,采暖与制冷共用一套循环水泵造成采暖系统大流量小温差运行,水泵运行状态不佳,造成能源的浪费。水泵本身造价较低,因此应增设热水循环泵,专门用于冬季采暖,可达到节能的效果。

(4)空调末端房间内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每个房间设有独立开关。但就调研结果而言,部分办公室无人时空调仍然开启,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该办公楼应加强管理,发动员工养成良好习惯,杜绝无人时仍然开启空调的情况出现。

4.2照明系统

(1)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人工辅助光源的使用。办公场所的采光系数或采光窗地面积必应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2)采用新型节能光源,白炽灯更换成自镇流紧凑型荧光灯。适当减少大楼亮化光源的数量。

(3)办公区:大进深办公区增加日光灯开关,各排灯可分路控制。

4.3外墙、外窗围护结构

由于该办公楼建成时间较长,设计施工时并没有考虑到建筑节能的问题,并未对外墙设置保温层。同时在外立面改造时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增大了窗墙比,增加了建筑能耗。通过对墙体进行保温,对外窗进行遮阳设置,可有效降低空调负荷,节约能耗。

5结束语

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暖通空调能耗大的现状,如何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耗水平,必须考虑现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问题,而节能潜力分析通过对现有建筑改造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估指导选择适宜的节能改造技术,是获得较满意的节能改造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蒲清平.城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12.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篇9

关键词酒店建筑;用能特性;能耗;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的学者对欧美各地的的各种公共建筑(有酒店、学校、医院、办公楼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空调能耗调查和分析,为节能研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资料。在国内,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能耗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力量比较单一,且最初的测量多是为了满足空调系统中某一具体的研究,如新风冷热负荷能耗、热回收节能效益、水泵或风机的能耗等,而相对于整个建筑空调系统的能耗的研究,数据比较贫乏。90年代以来,部分高校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测量和分析典型的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的能耗,为建筑物的节能运行管理和今后的改造提出了建议。

一、酒店建筑用能特性的概述

目前中国每年竣工建筑面积中公共建筑的约4亿m2,在公共建筑中尤以高级旅馆饭店、办公建筑以及大中型商场等几类建筑为主。和住宅相比,大型公共建筑在建筑的标准、功能及设置全年空调采暖系统等方面有许多共性,更便于统一管理,在这些大型公共建筑中,空调系统的能耗非常大,通常大型公共建筑50%以上的电能用于空调系统,因此这类建筑的节能更应该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以酒店建筑为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酒店业已经成为耗能大的行业之一。一般情况,一个10000m2建筑面积的酒店每年需要耗能1000t标煤,其中空调和照明用电约占总能耗的70%左右。水、电、煤(油)等能耗总费用约占酒店全年营业总收人的10%左右,在酒店的成本开支中列第2位。因此,空调节能是酒店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

酒店是公共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些酒店建筑规模大,功能复杂,已经成为耗能大户。遗憾的是,对于此类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系列数据采集工作在很多地区尚未开展,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因此只有对各个典型地区的各类典型建筑的能耗结构进行具体调查和分析,才能使优化设计和运行管理、节能改造以及设备更新等工作有据可查,经济效益才能充分显示。与其他公共建筑相比,酒店建筑是公共建筑中较特殊的一类建筑,这些特殊性包括:不同功能的设备运行时间不同;不同酒店的餐厅数、洗衣房、商务中心房间等数量不同;一年中客房入住率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客人对室内环境参数的要求不同等。因此这必然会导致酒店建筑能耗特点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如果将酒店建筑的能耗特点了解清楚之后,针对其他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分析就有理可循了。

二、酒店建筑能耗分析

在某城市酒店中,主要消耗能源类型为电、天然气、油,其中电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用于酒店的暖通空调设备(HVaC)运行、照明、动力设备以及其他电器设备等;天然气主要用于餐厅、热水供应以及冬季供暖;而油只有冬季供暖采用燃油锅炉的一些酒店使用。

2.1酒店建筑使用能耗比例

为了分析使用能源类型的结构,对酒店用电量、天然气消耗量和其他燃料消耗量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最终计算得到该城市酒店不同类型能源消耗平均比例如图1。

图1某城市酒店建筑能源消耗类型分布图

2.2酒店建筑终端能耗结构

对于酒店类建筑,需要用电的设备、系统较多,对于其电耗的组成必须了解清楚才能分析其节能潜力点。下面以4星级的某酒店为例来分析酒店各部分用电的比例。由于此酒店并没有对每个用电系统都有计量装置,因此在必要的地方,我们只能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和经验使用时间来估算其耗电量,最终得到的电耗百分比见图2。在图2中,有计量的是给排水泵用电量,电梯用电量,照明和办公设备等其他电器一起的用电量以及总用电量这4项。空调用电量是用总用电量减去其他3部分得到的,而照明和办公设备等电器各自的用电量是根据设备负荷和经验使用时间估算得到的。在此酒店中空调系统用电最多,接近总电耗的一半,其次为照明和办公设备等电器用电,这3部分用电占据了酒店电耗的90%多;酒店中仅有电梯而无扶梯,所以动力系统耗电较少,只占总用电量的3%左右。给排水泵耗电主要是给高区供水以及提供卫生热水所耗电,用电量也少。

图2某酒店电耗终端结构

图3为某酒店空调系统电耗比例图。在空调系统耗电中,由于三峡库区城市供冷季节长,所以制冷机耗电占了很大部分,达到了46%;而且由于此酒店采用单机双泵双塔的运行模式,因此水泵电耗相对较大。冷水泵、冷却水泵、供暖水泵三部分合计电耗达29%,而冷却塔耗电相对来说较小,仅占1%左右。

图3某酒店空调系统电耗比例图

2.3电耗指标

图4为14家酒店的折算总电耗指标和电耗指标,所谓折算总电耗指标意指酒店单位面积的油、气等燃料消耗量和用电量的总能耗,其中油、气燃料消耗量按一次能源换算标准换算成耗电量。

图4酒店折算总电耗指标和电耗指标分布图

三、酒店建筑节能措施探讨

对于酒店类建筑来说,其消耗的能源中50%左右为空调系统所消耗。在这调研的14家酒店中,即使在夏季最热的时候,也没有一个酒店需要将机组全部开满,均存在设计冷量过大的问题。因此,酒店建筑的节能措施应从空调系统节能方面进行考虑,且探讨的节能措施要能很好地解决空调系统的大流量小温差现象。

3.1节能技术在城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应用状况

该城市近几年经济高速增长,造成大量公共建筑涌现,新建公共建筑中基本上都安装了集中空调系统。由于空调系统能耗占据公共建筑能耗绝大部分,因此空调系统能耗直接决定着公共建筑能耗水平。在对该城市公共建筑能耗调研的同时,重庆大学着重调研了这些公共建筑空调系统采用节能技术及其管理水平状况,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对该城市酒店建筑的调研结果表明,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基本上还是采用手动控制的方法;对新风进行调节的很少;仅有2/3的经常对新风过滤网进行清洗;虽然有些酒店建筑采用变风量系统,但是建筑设计时是变风量空调系统,使用2~3年后便取消了变风量系统的运行方式,相应的自动控制设备也拆除了,这使得变风量系统的优点没有发挥出来,变风量空调系统附加的投资也难以得到回报,同时也影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应用前景;仅有一座建筑采用变水量系统和一座建筑采用热回收,少数公共建筑虽然也安装了热回收装置,但是由于长期得不到保养,因此不能很好起到应有的节能作用,甚至出了故障,例如管道堵塞,不是及时疏通,而是弃之不用;空调系统除主机外没有自动控制系统。以上说明,该城市公共建筑空调系的节能技术还远远跟不上国家的节能要求。

表1某城市典型城市32座公共建筑用能设备的技术、管理水平

3.2酒店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措施与节能潜力分析

3.2.1冷热源

该城市的大多数酒店建筑采用的都是电制冷的水冷冷水机组+锅炉的冷热源组合,只有很少的建筑采用了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和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而在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的冷热源节能技术如:冷热电联产,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在实际应用中很少。同时,应该引起设计人员注意的是应尽量精确计算冷、热负荷,合理选配冷热源台数和容量大小,避免装机容量偏大或偏小,减少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的时间。

3.2.2水系统

水系统节能的主要措施就是防止“小温差、大流量”现象的发生,但在过渡季节和低负荷阶段要解决这个问题却存在一定的困难,可行的方法一是合理搭配冷水机组和冷水泵,如一大一小的冷水机组搭配,可以在最热时同时开启两台机组,一般的夏季气候下开启一台冷量大的冷水机组,低负荷情况下开启冷量小的冷水机组;其次,采用变流量系统,目前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节能的结论得到了普遍认可,但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由于对制冷机性能有影响,需要在使用前进行论证。而且特别注意的是采取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时,不宜对冷却水泵也采取变频措施。

3.2.3其他

除此之外,要注意在水系统安装、维护中避免蒸发器不加保温层、不安装必要的仪表、跑冒滴漏等情况的出现。同时提高空调系统自控水平,避免室内冷热不均情况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共建筑节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重视,酒店作为耗能大户,更应重视节能。节能应从多方面入手,包括运行管理、行为节能和设备节能等。

参考文献

[1]王洪卫.重庆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现状及节能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2]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公共空间设计调研篇10

关键词:酒店设计路径古北大酒店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酒店行业也进入了一种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中国,酒店设计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形态。然而,怎么的设计方式才是合理的,怎样的设计才能独树一帜,这就需要一个完整且较为系统的设计路径。酒店得设计设计路径可以从前期调研、概念阶段、方案阶段和施工图阶段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前期调研

酒店作为服务性行业的载体,不仅要满足投资方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客户和酒店管理方的需求。因此,酒店设计的前期调研、周边环境资料的整理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极为重要,是酒店设计路径的构架基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调研。

环境分析

地理气候分析

地理气候作为基地的大环境,不仅影响着建筑形态,同时对室内设计也起着主导作用。

在前期调研阶段,需要对基地大环境的光照、风向、气温、雨水量、基地周边的地形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古北大酒店位于北京市密云镇司马台旅游度假村开发,东距密云县10公里,西南距密云县城60公里,西距古北口镇15公里,位置十分优越,距北京120公里,交通畅捷。基地属暖温带季风性半干燥气候,四季分明,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因受地形的影响,冬季多东北风和西北风,夏季西南风。年降雨量62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气温11.3℃。如图1,基地的建筑模型与基地环境的整体关系,图2,基地与北京市之间的距离和驾车到基地的时间。

经济情况

基地周边的经济情况能完全反应出诸多问题和意识形态。首先应从大经济圈进行分析,其次是对该基地地区大型国家经济计划和经济发展方向、基地产业结构分析、基地人口消费与支出统计分析,这些都能直接人们的消费水平和倾向。酒店基地位于密云镇,为一个北京近郊的旅游度假胜地,2012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数据显示,外地来京旅游人员每年以10.1%速率增长,而其中景区游览和住宿所占消费比为6.2%和19.6%,北京为该地区提供了强大的客源后备力量。

场地分析

对整个建筑场地的分析,是室内设计的基础。作为室内设计应对建筑整体有着充分的了

的了解,首先从建筑的布局、朝向、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手绘、草图模型的形式对整个建筑了如指掌,才能发现建筑设计存在着那些不足,在后期室内设计进行有效的规划来进行弥补。实地调查必不可少,所谓身在其中,方得其意,只有身在场地之中才能了解周围环境的优劣处,同时也可以从两维走向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状态,正确认知建筑师想要表达怎样的设计理念。

主楼是古北大酒店的核心区域,也是最能体现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整个建筑以曲尺形蜿蜒在山下,建筑立面开窗也似长城城墙上射击口,外墙整体以石材堆砌,屋顶以绿色植物覆盖,仿若她不是环境中孤立出来,而是整个环境的一部分。建筑整体与山体的走向相结合,庭院式的大堂位于一楼,大堂上空以玻璃覆盖,充足的自然采光,通透的环境使得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互融合(如图3所示)。而建筑外墙的石材是按照三种模数进行拼贴,(110,230,470,590)*110*240、(230,470,710)*230*240、(350,690)*350*240,对室外材料模数的分析可运用到室内材料的模数分割,使室内空间成为建筑整体空间的延续(如图4所示)。

美学分析

客户群及审美取向分析

客户群则是将来酒店的服务对象,对客户的深入了解对后期的设计才能达到双赢。审美

取向是对酒店后期风格定位极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司马台长城作为基地的大环境,地域决定粗犷的形式更能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感,酒店主要服务对象为来自北京的客户群,在审美上更加趋向于国际主流的设计风格。另一方面,客户的角度看来度更在乎景观、人文资源和强调情调、高品位享受与大自然和谐的度假酒店则需要其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与环境融合。

建筑美学分析

酒店建筑是室内设计的基石,对建筑的美学分析为后期室内外空间的统一性奠定了美学

基础。古北大酒店建筑的设计概念源于群山脚下一幢由石块堆砌而成的建筑,厚重的墙类似长城带来一种朴实、厚重感,而极具线条感的矩形洞口却是一种现代感,历史与现代,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建筑将概念融入到设计中,并与基地人文相结合,曲尺形的平面由长城的墙垣形式变化而来,整个建筑蜿蜒在长城脚下。

文化分析

文化脉络分析是对基地环境下人文特色、历史古迹、旅游特色各个方面进行发掘,对后

期酒店设计元素提取、设计理念提出的重要基本信息之一。酒店位于密云县,司马台长城则是密云镇最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古迹,司马台长城建于明朝洪武初年,是唯一一段保留明长城原貌的古长城。长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主要由关隘、城墙、烽火台组成,以砖瓦为主要材料。古北大酒店就位于一个极具历史沧桑感的地区,京郊沟域文化、长城司马台、城池古堡的形式都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气质。

二、概念阶段

酒店设计中概念阶段是将前期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后实施的第一步。在概念阶段主要从设计理念与风格、设计元素提取和平面布局四方面进行。

设计理念与风格

设计理念是整个室内设计的核心,须以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同时可以多种形式在室内设

计中表现。设计理念的提出主要基于前期调研资料。它可以是从建筑本身的深层次剖析,或者是对基地环境和文化深层次的理解,也可以是对投资方意图和理念的深入了解,或者是所有因素的综合提炼出一种形而上的理念。古北大酒店的设计风格也是基于前期的基地调研和设计理念的提出,酒店的风格主要以现代装饰主义为主,也混搭了欧式和中式风格,风格的相互融合是以设计理念“共生思想”为引导。

古北大酒店的设计理念为“共生思想”,理念源于对整个建筑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综合理解。对建筑的深入剖析使设计师了解到基地建筑想要表达是一种现代、隐蔽和低调的形态,即与基地周边环境一种共生。而室内设计师将这样的理念继续发展,从三方面表现室内与环境的共生,历史与现代、异质文化以及自然与人文,这些概念的提出都源于酒店所处司马台的地理位置、建筑形态结构剖析。例如,光与界面空间共生的类型可以是空间渗透、空间象征、空间层次、空间边界、空间聚焦、空间分离与连接等,而庭院式大堂空间的建筑形式可以通过光这一介质将室内外空间达到环境的共生。大堂上空以玻璃覆盖,将阳光和自然景观引入室内,在艳阳和星光下,将人们从封闭的空间中释放,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如图5所示)。这就是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室内与室外自然景观的融合,共生思想的体现。这样的理念融会贯通到设计,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整个室内空间中。

设计元素提取

设计元素提取是在前期调研资料和设计理念基础下,提炼出更纯粹的形式来表现整个室

内空间。同样的山水石都有可能成为设计师笔下的设计元素,但怎样的形式才最适合用在基地,这都受到基地环境、当地人文等各个方面的约束和影响。

古北大酒店中元素中“L”形的提取主要源于长城造型的基本元素,同时“L”形也是整个建筑平面规划造型,也象征着坚固、阳刚、理性,能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拱形元素提取来自长城中拱门的构建,也是中西文化中共有的基本构成元素,同时亦是中西文化共生的重要体现。在严肃的长城脚下,拱形给予一种轻松的气氛,使厚重的历史感与悠闲地度假文化共生的体现。以“”的矩形组合,源于司马台长城的残垣断壁上射击口的组合形式,同时也是主体建筑的立面之一,该元素的提取不仅有着历史的沉淀,同时将建筑的形式也融入到室内空间形式中,即是一种建筑和室内的共生(如图6所示)。

图6设计元素提取

平面布局

概念阶段需要对整个酒店空间进行功能区域划分和流线组织调整,进而得到较为合理的平面布局。建筑自身有一定的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作为室内设计,在前期调研阶段对建筑的整个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剖析出建筑设计中流线存在的不足和功能上的缺陷,同时还要将业主和酒店管理公司的意见融入到平面中,再进行更为合理的流线设计和功能区域面积调整。以古北大酒店主楼一层大堂区域为例(如图7所示),在建筑设计中,空调机房的设置较为分散,在后期的平面调整时,将空调机房集中设置。全日制餐厅的面积根据业主要求,需将餐厅面积扩大,由于全日制餐厅的面积扩大,员工餐厅受到限制就只能调整到负一楼。在进行平面布局时,不仅要考虑到平面的功能,还需要从三维的角度来考虑整个空间的形态,将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最终,在概念阶段需要输出较为完整的平面图以便后期方案阶段深化。

三、方案阶段

方案阶段主要是针对概念阶段的成果进行细化。对每个空间进行平面、立面相结合的整体空间设计,以元素的形式、整体的空间感、材料的质感或者是灯光的营造的氛围进行表现,绘制效果图。在古北大酒店的方案阶段,通过对空间和光线的处理、材质运用等来体现“共生思想”的设计理念。“相反相成”是共生原则之一,在材料的选择上,不仅使用了与建筑外墙相应的毛面石材,同时以奢华的光面材质进行对比使用,最大限度的体现新旧之间的包容性与适应性(如图8所示)。方案阶段,更重要的是与业主和酒店管理公司进行有效沟通,最终在满足业主和管理公司的要求下,对方案就行修改完善。

四、施工图阶段

施工图阶段分为两步,初扩设计和深化设计。初扩设计就是对业主已经认可的方案设计进一步的深入,在初扩设计时需统一方案阶段的共性元素,对平、立、剖面进行进一步设计。而在深化阶段,不仅要考虑的细节和尺寸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工种之间的配合,例如与室内工程同时进行的水电、暖通之间的协调。深化设计需要对装饰工程中施工节点绘制,是后期指导施工的重要图纸之一。在完成施工图绘制后还需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说明书编写。

酒店设计确实无章可循,也可以无限创新,但这都可以基于这样的一个设计方法与路径,通过这样的设计路径所得到最终的酒店设将不再是各种抄袭和拼凑,而是能让业主、酒店管理和客人都满意的独特的酒店设计。

参考文献:

[1]王琼.酒店设计方法与手稿[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