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十篇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十篇

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7:02

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篇1

关键词:小城镇雨污分流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059-01

近年来,广西各地城市和县城都建起了污水处理厂,但管网建设不是很理想。城镇污水管网是现代化城镇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对城镇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建设发展很快,其中排水管网也迅速扩张和大规模改造,由于是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排水管网在建设、管理与维护中存在不少问题。下面经过对某城镇(广西巴马县城)排水管网的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

1问题分析

根据总体规划,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的要求,“建设在城市新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管渠应优先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旧城区改造、降雨量很小的城市应从实际出发,宜采用合流制,并合理确定截流倍数”。虽然目前巴马县城(巴马镇)已建有日处理1.5万吨污水处理厂,但污水收集系统很不完善,只建设了寿乡广场到汽车总站及部分沿巴马河的截污干管。而大部分街区排水还是采用合流管方式排水,导致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进巴马河,严重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污水处理厂也收集不到足够的污水,浪费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因此,从巴马县城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本项目实施中,老城区(城西区、城东区、城中区)已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系的管网应逐步向分流制过渡;城南区、城北区属新建城区,拟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目前巴马县城的排水管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排水系统不完善

现有合流制排水沟渠十分散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巴马县城一部分地方(尤其是旧城区)的居民生活废水基本上是自然排放。许多地方根本没有排水沟渠,雨水及污水沿天然地面、街道沟渠排泄路边低洼处,严重影响了县容、卫生和环境质量。(2)沟渠布置不合理。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许多沟渠不能满足排水的需要,加上旧城区部分沟渠横穿居民住宅和建筑物,给沟渠的维护和清理带来了很大困难。(3)污水无组织排放。城区居民污水主要是就近排入附近的自然水体,造成水体发臭和污水外溢,大大污染了环境。(4)明沟排水,污水臭味四溢,成为城市卫生治理的死角,也是城市卫生防御的隐患。(5)虽然旧城区旱季污水已被沿河截污干管截留,但雨季时污水还是随雨水冲刷进巴马河,同时城乡结合部河道未设截污干管,部分污水直接排入巴马河,造成河道不同程度污染。污水处理效果不明显。(6)管渠阻塞。部分管渠断面偏小、弯曲多,常年失修加上污水量增加和城市建设对排水管渠的破坏,导致下水道阻塞,不能通畅地排水。

2工程特点和难点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资料不全,而且不确定因素较多。在项目启动的调研阶段,我们就遇到以下情况:该小城镇并没有给排水专项规划;此外,经批复的早期城镇总体规划尚在修编中;在施工图设计和项目实施阶段,陆续被批复的城镇规划和水利工程方案在许多方面与早期规划相比有较大调整。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得项目的流域范围、产业结构、人口当量、水体功能、城镇道路等不断随之变化调整,给污水管网设计和施工带来较大困难。

其次,巴马县城中新老城区共存,建设特点各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小城镇的建设包括了老城区改造、扩展城镇区域及新建开发区域。通常,老城区地形复杂,街道狭窄,原有排水系统不够规范,地下管线杂乱无章;所扩展的新县城区域与老城相连接,具有老城区和新建开发区域的双重特征;新建开发区域的道路简捷规范,但缺乏市政管线。因此,如何对该小城镇采用单一的排水体制,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三,巴马县城原有的排水系统缺乏科学规划,其建设随意性较大。该小城镇以混接的排水系统居多,环境污染较严重。此外,县城中的管道和渠道混杂,其分布广、数量多、建设随意性较大;有的管道上已修建房屋,维修人员无法进行维护;缺乏竣工资料和地下管网的测量图纸;建筑物密集、街巷窄,导致管网改造相当困难。

最后,巴马县城地处西部偏僻地区,其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特殊。污水管道设计需要采取过河、过江、管道穿山等形式。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管材选用要求严格,管道基础处理技术要求高,对投资及环境影响比较大。

3雨污分流方案选择

针对巴马县城的事情,我们提出了两种雨污分流方案。

(1)方案一:县城新建城区(城南区和城北区),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雨污水管,采用雨污分流形式;老城区(城西区、城中区,城东区)在原有道路排水系统情况下,增加污水管建设,原有合流管渠变成雨水干管,所有居民污水出户管改道汇总后排入污水干管。该方案的优点为:污水分流比较彻底,远近期的污水支管均能接入;其缺点是:投资偏大;老城区居民污水出户管埋设复杂,难以调查到位,实施上存在困难。

(2)方案二:县城新建城区(城南区和城北区)与方案一相同,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雨污水管,采用雨污分流形式;老城区(城西区、城中区,城东区)的主干路路面和人行道较宽,利于雨污分流改造,故在原有道路排水系统情况下,新增主干路的污水干管建设。主干路原有合流管渠改造成雨水干管,主干路居民污水出户管改道汇集后排入污水干管。旧城区次干路(小街小巷)路面和人行道狭窄,改造难度大。而且街坊出户管埋于地下,很难调查到位;而街道雨水口均露在地面,易于辨认和改道,在机动车道上新建雨水管,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小。因此,采取在次干路(小街小巷)新增雨水干管,原有道路雨水口均改道排入新增雨水管,在下游汇入主干路分流后的雨水干管;原有合流管渠改成污水支管,在主干路交叉口截断排入主干路的新建污水干管,以此实现雨污分流。该方案优点:投资较省。街区雨水口好调查,雨水口改道排入新增雨水管比较好实施;雨水管道是在机动车道上实施,施工条件好于方案一。同时主干路污水主干管的建设既能兼顾近期街坊雨污分流改道分流建设,也能满足未开发区域后期污水管的接入高程要求。其缺点是:污水分流不够彻底,雨天部分居民楼天面雨水进入污水管,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负荷。

4结语

该文针对小城镇的排水管网雨污分流设计问题展开探讨,并以广西巴马县城为例,给出了雨污分流设计的选择方案。该文的研究成果能对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一种值得借鉴的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篇2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程;厂址比选;工艺方案;给排水;防洪;镇原县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047

镇远县属寒温带半湿性大陆气候。年平均温度7.5℃―9℃;降雨量450―580mm,最低363.8mm;年平均蒸发量1524―1638mm,年平均相对湿60―65%;年平均日照时数2250―2440小时,最大冻土深度82cm,平均无霜期170天;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力2―3级。镇远县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下水埋深为20米左右,含水层为黄土层下层的粉砂层,含水层厚度5米左右,水质较好,工业和生活用水为深层承压水,井深150米左右。

1厂址比选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时,应考虑下述原则:(1)应符合镇原县总体规划要求,尽量使规划区内的污水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以减少动力消耗并便于运行管理;(2)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应有较好的出路,并便于排放;(3)应有远期扩建的余地,并应少占或不占用农田;(4)对周围的环境不产生影响,并应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5)厂址选择应考虑交通及水电供应等条件;(6)厂址应设在城市河流下游和城市下L向;(7)从防洪方面考虑,尽量选择在较为安全的位置。

根据镇远县城总体规划及城区地形特点,并考虑到以上的厂址选择原则,污水处理厂厂址初步选择在以下两个位置:

厂址一位于城区现状居民生活区的下游,距离县城供变电所较近,该处地形平坦,易于施工;排水及输电管线较省;污水能重力流进污水处理厂,有较好供电供水条件。但是该处厂址距离市区较近,不利于城区的远期向东发展,该厂址处空地为东西狭长形,也不利于水厂的远期预留发展用地。

厂址二位于县城城区的下游东南角,该处地形平坦,易于施工;污水能重力流进入污水处理厂,有较好供电供水条件;该处场地远离市区,且位于居住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游,避免了废气和蚊蝇的污染;场地地域开阔,有污水处理厂远期发展用地,且交通方便,有较好供电供水条件。但是该处厂址距离县城供变电所较远。

综合以上分析,本次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在镇原县县城城区的下游东南角,县城东关砖厂的东南侧空地。

2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论证

2.1污水处理方案论证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针对本工程的污水质及处理后出水水质要求,结合污水处理厂规模,资金筹措等情况,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践,在进行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了国内常用的a2/o活性污泥法工艺和CaSt活性污泥法工艺两种污水处理方案进行论证及经济技术比较,从而确定最佳方案。

方案一:a2/o工艺。本方案采用两组a2/o生物反应池,其中厌氧池污水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污泥龄15天。在每组厌氧池中分别设一台1.5kw潜水搅拌器,在每组缺氧池中设两台3kw潜水搅拌器,以防止污泥沉积。在好氧池则布置橡胶膜膜微孔曝气盘,单组池平面尺寸:L×B=45×10m,有效水深4.5m。

采用初沉池两座,表面负荷为3m3/m2・h,每池直径10m,采用二沉池两座,表面负荷为0.8m3/m2・h,每池直径为18m。每组处理系统各对应一座初沉池和二沉池。另外a2/o系统设鼓风机房一座,内设离心鼓风机两台,采用变频电机,以便根据实际需氧情况调整,达到节能的目的。

方案二:CaSt工艺。由于是在禁止状态下沉淀,表面负荷低,故出水SS低,水质较好。泥龄长,在17天以上,通过合理设计可使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同时得到部分稳定。故无需设置单独的污泥消化处理系统。工艺系统运行费用相对普通活性污泥法较低。污泥回流比较低。另外,应用污泥好氧速率控制技术严格控制溶解氧水平,故系统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和运行费用。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鼓风机安装在同一风机房内,采取集中的噪声控制措施,因此在用微孔曝气系统时污水厂噪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2工艺方案比较

CaSt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方案与a2/o工艺方案列表进行比较。CaSt活性污泥法工艺方案的优点: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稳定;除磷脱氮效果好,出水水质满足要求;污泥已相对稳定,可不设污泥消化装置;占地面积较省,工程造价较低。缺点:自动化要求较高,一旦自动化系统出故障,对生产运行影响较大。

a2/o工艺方案的优点:工艺成熟,运行稳定;脱氮效果好,出水水质满足要求;处理效果较稳定;运行管理较方便。缺点:工程投资较高,占地面积较CaSt活性污泥法大。设备维护量较大;相对于CaSt工艺而言,需较大的混合液回流及污泥回流。故运行费用高。

3厂区给排水设计

厂内给水包括厂前区综合办公楼等的生活用水和生产区内加氯间、污泥脱水机房等的生产用水。厂区给水由市政供水管网接入,接入管管径为Dn100。厂内排水包括厂区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的排放。厂区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由管道收集后排入粗格栅间及污水提升泵房,与收集到的城市污水一起被提升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厂区雨水根据厂区道路竖向设计,按地面径流排出厂区。

4厂区防洪设计

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篇3

【abstract】inordertoimprovetheefficiencyoftheurbansewagetreatment,attheendof2015,Guangdongprovinceissuedthe"actionplanforthepreventionofwaterpollutioninGuangdongprovince",thisprogramrequirestheeffluentoftheurbansewagetreatmentplantsallfullyimplementtheastandard.takingasewagetreatmentplantinShimariverbasinasanexample,thispaperdiscussesthekeytechnologiesofstricterlimitsfordischargeofpollutantsin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plant,whichisforreferenceonly.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

【Keywords】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plant;stricterlimitsfordischargeofpollutants;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X5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29-02

1引言

伴随着部分城市的迅速崛起,城市污水问题也开始变得严峻,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成为很多城市头疼的问题,广东省率先在城镇污水处理方面提高了标准,目前该省在全省范围进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设,对于地处石马河流域的某城镇污水处理厂来说,提标改造工程的关键技术要求较高,我们必须在对其现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标改造技术路线和方案。

2目背景

石马河是珠江水系东江下游左岸支流,位于东莞市境东部。此河流流经东莞市域内凤岗、樟木头等七个镇。统计数据表明当前石马河流域内各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营数目为12间,每天污水处理量达60万吨/天。目前各污水处理厂收纳废水主要成分为居民生活污水,进水水质中BoD5/CoDcr值超过0.45,可生化性较高,污水厂出水水质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一级标准要求。但长期监测数据表明,污水厂尾水中悬浮物和总磷不能长期稳定满足省标一级a要求。从改善环境质量角度考虑,石马河流域污水厂开展提标改造是很必要的[1-2]。

3石马河流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现有提标改造相关技术要点

3.1预处理工段

预处理通常采用设置初沉池、调节池等建构筑物的形式进行。尤其是当进水含工业废水比例较大时,会对后续生化处理工序造成冲击,影响生化处理效果。

3.2生化处理工段

在生化池等构筑物中投加生物填料是一种常见的强化生化处理工艺。一般来说,在现有生化处理不能满足尾水排放水质要求,且由于用地限制扩建可行性不大时,投加悬浮填料是一种较为合适的应对办法。回流污泥曝气再生技术一般用于现有硝化过程效率不高,且污泥曝气对除磷及反硝化效果影响不明显时。设置初沉厌氧池、增设厌氧水解池或外加碳源可以应对污水系统本身的碳源不足[3]。

3.3深度处理

当计划提高总磷排放标准时,可在现有工艺末端增设过滤工段,并加药化学除磷。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可降低氨氮和总氮排放浓度,提高氨氮和总氮排放标准。

4研究对象提标改造方案

4.1研究对象进出水标准

下表为一级a标准与研究对象进出水标准的对比。

4.2提标改造技术路线[4-6]

4.2.1总氮和氨氮提标

复核现有生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是脱氮降低氨氮和总氮的先决步骤。

①提高总氮排放标准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反硝化反应所需容积Vn、停留时间tn:

Vn=[0.001Q(nk-mte)-0.12ΔXV]/KdeX(1)

tn=24Vn/Q(2)

式中nk为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单位为mg/L,nte为反应池出水tn浓度,单位为mg/L,ΔXV为排出生化池的微生物量,为kgmLVSS/d,Kde为去氮速率,为kgno-3-n/(kgmLSS・d),X为反应池mLSS浓度,单位为kg/m3,Q为生化池设计流量,单位为m3/d。

②硝化反应所需容积V0、停留时间t0的有关计算公式为:

V0=Q(S0-Se)θcoYt/1000X(3)

t0=24V0/Q(4)

式中Se为反应池出水BoD5,单位为mg/L,S0为反应池进水BoD5,单位为mg/L,θco为硝化区污泥龄,单位为d,Yt为污泥总产率系数,为kgmLSS/kgBoD5。

③用上述计算结果复核现有生化池实际停留时间,用以评判出水tn、nH3-n是否达到提标要求。

4.2.2降低悬浮物排放浓度

在现有工艺末端增设滤池降低悬浮物排放浓度。高效纤维滤池、纤维转盘滤池等均可有效降低SS排放浓度。在具体工程中,设计人员需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选。

4.2.3提高总磷排放标准

提高总磷排放标准,需进行化学除磷。设计人员需将paC投加装置设置在滤池进水渠道前。

4.3提标改造方案

提标改造工程针对tp和SS的去除,采用连续流砂滤池微絮凝过滤深度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5结语

总之,为满足广东省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质提升的要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提标改造工作,其中对于tn、SS等污染物的水质污染情况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使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标准较一级a更高,符合2017年广东省对石马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标准值,对于该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提高水质质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显忠.FCR工艺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J].中国给水排水,2016(04):35-39.

【2】林吉峰.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179.

【3】杨磊三,李骏飞,余涛,等.广州新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6(08):47-50.

【4】钱y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若干问题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208+210.

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篇4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CaSt;升级改造;提标;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R1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背景

广东省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建设规模2万m3/d。首期工程已建成并于2011年12月投入运行。该污水厂处理厂首期工程原设计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中B类标准。主体工艺采用CaSt工艺。根据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该厂出水水质要求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表1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一览表

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主体工艺采用“CaSt”工艺,工艺流程如下:

CaSt共4组,单组运行周期为4小时,其中曝气2小时(进水1小时),沉淀1小时,滗水1小时。

提标升级改造的整体思路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主要包括:预处理单元、主体二级生物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三个部分的升级改造。

预处理单元

该单元主要升级改造思路:强化预处理单元去除进水无机悬浮固体的效率,提高生物池生物活性、反应速率,缩短微生物降解所需的时间。可采取的改造措施包括增设超细格栅、初沉池等。

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SS浓度不高,同时考虑到后续反硝化碳源的需要,因此升级改造工程对预处理单元维持不变。

主体二级生物处理单元

主体二级生物处理单元主要升级改造思路是强化生物处理功能。

强化生物处理可维持处理规模不变,增加处理系统的有效生物量,立足于最大程度地去除有机物、nH3-n、tn,并兼顾tp的去除。可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人工投加生物填料形成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生物处理工艺;②回流污泥曝气再生提高生物活性;③调整生物池内部分隔区(例如将CaSt池改为a2o-SBR池,分隔成为厌氧区、缺氧区、过渡区、序批区四个区域等);④调整运行周期(例如调整CaSt运行方式后增加缺氧搅拌时段,提高系统的脱氮能力)。

该城镇污水处理厂厂内无预留增加二级生化处理的用地,同时对BoD5、CoD、tn、nH3-n的去除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强化二级生物处理效率是可行的。

深度处理单元

单纯物化处理

当二级生化处理效果较好,主要是C、n类有机污染物已经可以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时,可以考虑针对SS、tp的去除,以过滤为核心单元,混凝沉淀为强化手段,通过投加混凝剂完成化学除磷。可采取的主要工艺包括:砂滤、纤维滤料过滤、表面过滤、膜过滤等。

该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SS的去除率要求达到95%以上,同时tp需要辅助化学除磷,因此增加物化处理是必须。但由于该项目C、n的去除效率要求较高,因此单纯物化处理是不足的,需要和其他处理单元组合使用。

生化深度处理

当原有生物处理段采用强化措施后,nH3-n、tn仍然不能达标时,在生物处理段后增加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滤池等设施,将C、n类有机污染物进一步稳定去除与过滤处理相结合,在处理构筑物前补充必要的外加碳源,以确保nH3-n、tn的稳定达标。

该城镇污水处理厂原设计已预留有深度处理用地,同时为了保证C、n类污染物的稳定达标,增加生化深度处理也是可行的。

升级改造工艺流程的比选

通过升级改造总体设计思路的分析,最终确定可供该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选择使用的工艺方案如下:

方案一:a2/o(mBBR+SBR)+砂滤池

方案二:a/o(mBBR+SBR)+反硝化深床滤池

各升级改造工艺流程说明

方案一:a2/o(mBBR+SBR)+砂滤池

经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化池,将原CaSt池改为a2/o-SBR池(即分隔成生物选择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其中好氧池分为mBBR池和SBR池,mBBR池投加悬浮填料)。污水在生化池中进行硝化和反硝化、有机物降解、除磷等生物反应,净化污水的水质。

生化池出水后通过二次提升进入砂滤池,进一步去除SS及tp。过滤出水消毒达到一级a标准。

方案二:a/o(mBBR+SBR)+反硝化深床滤池

经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化池,将原CaSt池改为a/o-SBR池(即分隔成生物选择池、厌氧池、好氧池,其中好氧池分为mBBR池和SBR池,mBBR池投加悬浮填料)。污水在生化池中进行硝化、有机物降解、除磷等生物反应,净化污水的水质。

生化池出水后通过二次提升进入深床反硝化滤池,进一步去除tn、SS及tp。过滤出水进入消毒池,经过氯消毒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各升级改造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比选结论

三种方案优缺点和技术性能分别见下表3和表4。

表3各方案优缺点比较表

表4各方案经济技术性能比较表

通过经济技术比选,适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从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能力、方便运行管理及维护、节能降耗等方面考虑,该城镇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升级改造项目最终选择采用方案一a2/o(mBBR+SBR)+砂滤池工艺作为升级改造工艺流程。

结论

出水污染物指标

从升级改造前后出水污染物指标处理难易程度来看,提标升级改造最难的污染物指标是tn、nH3-n,需要具有良好的硝化、反硝化条件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是工艺选择优先考虑的指标;tp、SS指标是重点考虑的指标,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均可通过加药过滤达到稳定达标;CoD、BoD指标只要生化处理系统正常运转也可达到稳定达标。

工艺流程:

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篇5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程;现状;存在问题;布置原则;镇原县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004

1工程地貌现状

镇远县城关镇位于县域中部偏南,城镇位于茹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属城关镇辖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142―1183m,南临茹河、北依玉皇山,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城区沿河流东西向延伸,被两条大的南北向冲沟切割,自然分为西、中、东三片,如包含规划区茹河南岸的一小片,县城可分为东、中、西、南共四片,中片为旧城。境内土壤主要有四种类型:

黑土类:是全县耕地中最肥沃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屯子、平泉、新城塬坳心地、淌淌的河淀水地、部分川地低洼、阴山缓坡地区,面积约26万亩。

黄土类:占全县土地多数,山、川、塬均有。主要分布在塬边、梁茆、山坡,面积约127万亩,适宜种植小麦、高粱、玉米等作物。

沙土类:一般分布在沿川、河流两岸和浸蚀沟的出口,高山粱茆地带,面积约10万亩,适宜营林。

胶土类:多分布在山坡,沟洼、山谷、丘陵地带,面积约29万亩,适宜种植油料作物和苜蓿等。

本项目拟建区沿1级阶地前沿河漫滩通过,表层有薄冲、洪积含沙砾层,厚度5―10m,随厚度增加粒径变细,砾石层天然状态下呈中密状,地基承载力0.22―0.25mpa之间。工程区自上而下出露岩层有下白垩系(k1)砂岩、页岩,第三系(n)砂砾石及红粘土。第四系更新统(Q1―Q4)黄土等,地层比较稳定,未发现和出现不良地质现象,具备修建本工程的地质条件。

2工程给排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给水工程现状

镇远县城目前供水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由自来水公司统一供给;一种是通过自备水源供水。

城区现有自来水厂一座,位于尤坪山上,86年动土修建,88年建成供水,供水人口14000人,日供水能力1000m3,其中生活用水500m3,生产用水500m3,人均生活用水指标仅36L/人・d。院内原有深井2眼,单井涌水量约为1200―1920m3/d,采用的是罗汉洞组承压水,水质良好,水质未经处理直接打入高位水池向县城统一供水。水池有效容积为500m3,县城自备水源能力约为3500m3/d。

该工程供水规模为10000m3/d。在原有水厂西侧新打深井5眼,与原有2眼井共7眼井总供水量10000m3/d;在原有水厂内新增500m3钢混清水池2座;加氯间1座,内设加氯设备两套;将水厂内原有加压泵房改造为变频供水泵房,更换设备并新增变频供水设备一套;增建和改造配水管网约8.775km,管径为D150―D400mm,将城市管网由原来的枝状网尽可能的改造成为了环状供水管网。另外,一些企业仍采用自备水源供水。

2.2排水工程现状

镇远县城关镇现有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已建道路所敷设排水管道均为合流制排水管。如在西街敷设有Dn400―Dn800的合流制排水管约900m,在中街敷设有Dn400―Dn600的合流制排水管网约700m,在东街敷设有Dn400―Dn600的合流制排水管约500m,水荫街敷设有Dn500―Dn800的合流制排水管约600m接入茹河,茹河街敷设有Dn500的合流制排水管约400m,洪河街敷设有Dn800的合流制排水管约500m等。而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只有少数楼房进行了庭院化粪池处理。工业废水均未进行预处理,直接排入茹河,年工业废水排放量105.02万m3,对茹河水体形成污染。县城排水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排水不畅,大部分生活污水也未经化粪池处理,污水排放口较多,污水均就近排入河沟,最终排入茹河。

2.3排水现状存在问题

(1)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县城区域茹河水体,严重污染了地表水体环境并影响了城区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

(2)目前镇远县城的污水处理厂还没有建设,城区部分路段建有排水管道,但均为合流制排水管道,部分路段设有排水暗渠,使得市区排水系统杂乱无章,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沟渠或茹河。

(3)排水管渠覆盖率很低,不能将污水全部收集进入规划污水处理厂进程进行二级处理。

(4)排水体制与规划不符,镇远县城关镇现状的排水体制为合流制,合流制管道的缺点是晴天时因污水量小,流速小,污染物易沉淀、阻塞管道,下雨时雨水量大,造成排水不畅,雨水混合污水溢流,污染道路,水体及周围环境。

(5)排水设施不完善,城区除仅有几条道路设有合流制排水管和排水盖板渠外,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考虑排水问题,排水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不能解决城区的排水问题,生活污水又未经化粪池处理,城中臭气严重,暴雨时雨水、污水任意流淌,污染了地表水水体,破坏环境,并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水源。

(6)排放口位置不合理,城区河沟内污水排放口太多,污水均就近排入河沟,最终排入茹河。对城区周边的水体及茹河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污水管网总体布置原则

本次设计考虑在城区下游设污水处理厂,污水全部集中在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县城城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结合设计污水处理厂的位置,根据城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污水干管分别由北向南,将污水有组织排入设置在城区下游的污水处理厂。在本次设计中根据县城城区的排水现状及居民分布状况,对急迫需要排水改造的莲池路以东的城区进行污水管网的设计。污水管网总体布置原则为:

(1)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实施排水管道工程统一规划设计,对工程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推荐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佳的工程方案。

(2)与总体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相协调,并与现状污水管道相结合,统一考虑。

(3)设计方案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在满足工艺要求和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投资。

(4)污水管道一般沿城市现状道路和规划道路敷设,尽量减少埋深和中途提升。

(5)排水管网尽可能布置在排污大户附近。

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篇6

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范文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大力推进宜居水乡行动计划,基本解决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存在的各项环境问题,规范入网企业排放行为,切实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开展桐乡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专项整治行动,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依托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规范入网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行为,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创新环境监管方式,健全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工业污水得到有效收集,生活污水处理量持续增长,企业排污日趋规范,外排废水稳定达标,切实改善我市的水环境质量。

(二)工作步骤

1.开展污染源大检查(20xx年10月21日至10月31日)。对五个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重点废水排放入网企业以及沿线污水管网开展全面检查。特别是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以及各类涉及超标入网、超总量排放企业的排查力度,掌握污水管网中存在的串管、漏排等情况,进一步摸清现状,发现问题。

2.实施环境问题整治(20xx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20xx年11月10日前对环境保护部华东督查中心发现问题的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进行限期整改,并确保整改到位。对其他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开展深入整治,对污水管网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解决途径并予以落实,解决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有效改善入网水质。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完成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要求完成对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业污水总量实现有效下降,生活污水处理率得到大幅提升。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新模式,充分利用在线监测等监控手段,提高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效率,构建全方位的环境监管体系。

(三)整治重点

1.重点区域:12个镇(街道)、开发区。

2.重点行业:污水处理、印染、化工、制革、化纤等五个重点行业。

3.重点企业:

(1)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桐乡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崇福污水厂、桐乡市濮院恒盛水处理有限公司、桐乡市屠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等五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2)在线监测数据或取样监测数据超标频繁、曾因超标排放等问题受到环境行政处罚的企业。

(3)涉及重金属、油类物质等特征污染物排放的企业。

(4)周边群众投诉强烈的涉水排放企业。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污水处理厂管控。

组织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体检式检查。重点检查进水水质、出水水质是否符合排放标准,污泥浓度等参数指标是否处于合理范围,设施运行及药剂添加是否满足处理要求,污泥处置是否符合法律规范,中控及在线数据采集是否达到标准,数据来源是否正确无误等。

责任单位:环保局

配合单位:建设局、梧桐街道、崇福镇、濮院镇、屠甸镇、开发区、水务集团

(二)加强重点企业监管

加大对污水收集范围内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清查污染治理设施使用情况和污染物排放去向,重点关注涉重金属、油类物质等特征污染物废水的处理情况。督促工业企业严格清污和雨污分流原则,对于排放污水不符合纳网标准或总量要求、废水治理不正常使用以及以规避监管方式排放污染物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实施环境行政处罚,促使企业的排放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范文2今年9月江苏省建设厅对我厂20xx年度运行管理工作进行了现场考核,在本次考核中,我们城北污水处理厂暴露了很多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最终被专家组评定为不合格。检查过后,我们依据《考核标准》10个方面进行了逐一排查落实,现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1、污水管理我厂设计规模1万立方米/日,20xx年实际处理水量111万立方米(折合0.30万立方米/日),负荷率较低,实际进水水质远远高于设计进水水质,设施难以稳定达标,设施减排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直积极与开发区管委会、环保局等联系,要求保证进水水质,今后也会一如既往地与相关部门沟通。

2、污泥管理我厂污泥由政府指定地点填埋,我厂承担运输费用,我厂污泥处置较为规范。近期更是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脱泥。

3、生产运行管理我厂存在问题:员工没有上岗证、生产计划不具体、工艺控制粗放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积极整改,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准备分批送员工外出培训学习以取得上岗证;生产计划方面由于我厂进水水质极不稳定,只能制定一个大致的计划;同时加大了对工艺的控制,指定专人负责工艺调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台账管理:虽有生产运行台账,但管理较差。建设厅检查后我们已经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前期生产运行台账进行了整理,对今后的台账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设备和在线仪表台账要求完整、规范。对化验台账要求明细、可溯源。

5、污水处理能耗及成本:由于我厂进水水质超标严重,再加上设备选型等因素,造成我厂的能耗、成本过高,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够及时足额支付污水处理费用,也影响了我厂的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我们一方面向集团总公司申请资金,进行设备保养维护、更新改造,一方面积极向政府索要拖欠水费。

6、水质与检验:我厂具备常规化验项目的检测能力,所有的化验分析方法均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检验方法,但监测频次不够,为此我们加大了水质监测频次,同时委托上级单位对我厂不能检测项目进行监测。加大了化验室的质量控制,同时筹措资金,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

7、设备与仪表:我厂虽然在工艺流程中安装了在线仪表,但由于水质腐蚀性太大,水费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仪器设备的维护更新不到位。仪器设备带病工作,锈蚀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生产,在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更换部分损坏仪器设备。

8、安全管理:我厂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差,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不强,为此我们对全厂职工进行了安全培训,加强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排查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还购置了保险柜用于存放剧毒物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避免造成恶性中毒事件。

9、厂容厂貌:检查中发现问题构筑物池面有漂浮物、出水不均匀。主要原因为园区内有多家化工排污单位不经处理排出废渣水、我厂进水水质严重超标导致我厂无法正常连续进水,从而影响了出水水质达标。我们加大人手对构筑物内的漂浮物予以打捞,同时要求园区保证进水达标。

10、制度建设:我厂有一系列的操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从细节和点滴入手,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

我们将依据检查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加大运行管理工作,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引进,加大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同时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优化工艺控制方案,规范台账管理,安全处置污泥,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安全运行。

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范文3为进一步加快各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步伐,按照一厂一策的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导,以促进污染减排为目标,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条件,逐步提高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尽早发挥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目标任务

今年12月31日前,确保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转一批、试运行一批、管网建设动工一批。

三、具体安排

(一)监利县新沟镇、上车湾镇污水处理厂,洪湖市小港镇、峰口镇污水处理厂等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已基本建成,尽快完善各项运行条件,确保年底前正式投运。

(二)监利县毛市镇、朱河镇、福田寺镇、汴河镇污水处理厂等4个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收水能力。进一步加快各纳污支管网与主干管的连接以及纳污主干管与污水处理厂的连接,加快完善运行条件,确保年底前具备试运行条件,20xx年初正式投运。

(三)沙市区岑河镇,江陵县普济镇、熊河镇,监利县汪桥镇、棋盘乡、柘木乡、白螺镇,洪湖市戴家场镇、汊河镇、万全镇、曹市镇、瞿家湾镇、沙口镇、新滩镇等1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积极争取和落实管网建设资金,年底前启动配套管网建设;监利县福田杜刘村,洪湖市万全镇全丰村、瞿家湾镇月池村等3个乡村污水处理站年底前完成污水管网的规划编制和建设设计,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尽快启动配套管网建设。

四、工作措施

(一)细化整改方案。各地要按照一厂一策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实施方案,安排工作计划和资金,制定管网建设时间表和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时间表。

(二)完善运行条件。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完善运行条件,老城区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雨污合流管道和明渠,新城区加快污水管道建设力度,充分收集污水,力争项目高负荷运行。

(三)保障运行经费。所有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乡镇都要开征污水处理费。若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不足以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由各地财政按比例予以补贴。各地政府要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征收、管理、拨付污水处理费等方面的职责,实行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责任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四)加强运营监管。建立乡镇污水处理运行监管体制,实行三级监管,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工作的监督指导;县市区责任部门负责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机制的落实;乡镇政府负责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相关工作的实施。争取年底前正式投入运转的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到60%以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立荆州市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李国斌任组长,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环保局、市物价局等单位负责人,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县、洪湖市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各地按照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开展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环保局。

(二)明确工作职责。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县和洪湖市政府为各辖区内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承担整改工作的主要任务。负责组织协调当地住建、财政、环保、供水、供电等部门和单位,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设计和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机制研究和制定、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和监管,明确财政补助和电价优惠办法,制定污水处理技术人员培训方案,完善运行条件,为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必要的保障。

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篇7

关键词:猛洞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给水排水

abstract:thisarticlestudiedthegeneralplanningaboutwatersupplyanddrainageofmengdongriverlandscaperesort,especiallyaboutthetwomostimportantwatersystemsmengdongriverandniuluriver,theirgeneraldistributionandneighborrelationships,thewatersystems'protectionandallcomplicatedwatersupplyanddrainagequestions,itisveryusefulforthislandscaperesortandtheotherones'protection.thisgeneralplanningprojectwonthesecondmedal2007,byHunanprovinceconstructiongovernmentdepartment.

Keywords:mengdongriver;Landscaperesort;Generalplann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6-0107-03

1概述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猛洞河风景名胜区于1987年经湖南省政府湘政办发[1987]11号文件公布为湖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1月13日经国务院国函[2004]5号文件批准升格为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该风景名胜区以猛洞河、牛路河两大河流为轴线,两河相交于格洞,因猛洞河漂流而成名,号称“天下第一漂”,由老司城、司河、猴儿跳、王村四大景区组成,景区人文景观古老神秘,民族特色浓郁,自然景观丰富多姿,资源类型齐、个性强、品位高,具有较高的文化、科研和观赏价值,形成一幅雄奇壮美的自然和历史人文画卷。

2005年,笔者作为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专家组成员,参与了猛洞河总体规划设计,具体负责猛洞河景区给水排水规划工作,包括景区猛洞河和牛路河两大河流的总体布局及周边相邻关系、水系保护及各种给水、排水处理的复杂问题。该课题在2005年9月通过了湖南省建设厅、湘西自治州建设局和永顺县委县政府组织的评审会,并开始实施。2008年,该规划项目被湖南省建设厅评为“2007年度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项目二等奖”。也就是在2008年,有“天下第一漂”之称的猛洞河部级风景名胜区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十家限期整改的部级风景名胜区之首。这一消息的确让我们当初的规划者震惊。本文希望对相关工作进行回顾思考,以引起对该规划成果的重视,利于今后猛洞河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也对其他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2给水排水规划设计的前提

2.1地理方位

猛洞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中南部。永顺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东邻张家界市境,西接龙山县、保靖县境,北枕桑植县境,南临古丈县境,东南同怀化市沅陵县境毗连。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35'-110°23',北纬介于28°42'-29°27'之间,是我国东部丘陵山地常绿阔叶林向西部高山高原针叶林转变的过渡带,为云贵高原、鄂西山地黄壤岩溶山原的东缘。

2.2气象

猛洞河风景名胜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天严寒、夏少酷暑,四季分明,经1971-2003年近三十多年的记录分析,年极端最高40.5℃(1981年8月8日),年极端最低-8.7℃(1981年1月30日),日最大降雨量344.1毫米(1995年5月31日),多年平均气温16℃左右;多年平均日照1301小时,年有雾日62天,能见度30米,多年平均降雪日15天,积雪日平均8天,年均无霜期286天,年平均风暴日26天,年平均风速2.4米/秒。

2.3水文

猛洞河风景名胜区主要有猛洞河、牛路河两大河流,两河相交于格洞。牛路河是风景区的主要河流,牛路河源于塔卧镇粟南溪以上的茅花界,流经塔卧、车坪、吊井、麻岔、老司城,在格洞入猛洞河。其上段名灵溪河、中段名司河、下段名牛路河,全长88.9km,流域面积895.3km2,河宽30-50m,沿河接纳了仓坪、三家田、颗砂、万福、大明、石堤、羊峰等乡溪流,多年平均流量22.264m3/秒。

猛洞河源于桑植上河溪、马鬃岭西麓和龙山的分水岭,全长158km,经县境112.1km,河宽30-80m,落差98m,多年平均流量28.73m3/秒。

2.4服务设施与社会经济概况

随着猛洞河漂流旅游活动的日益提高,来永顺的游客迅猛增加。永顺县城、王村镇等地的宾馆,酒店发展迅速,其中主要在永顺县城与王村镇,宾馆、招待所40多家,床位1648张,旅游餐饮服务设施达28处。2004年游客人数达70.88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近两千万元,旅游形势十几年来有序增长。

当然,给水排水规划设计还考虑了地质、土壤、森林植被、野生动物及景区人口与民族分布等情况,也参考了各种相关规划资料,这里不一一列出。

3给水工程规划

3.1风景区服务设施及城镇供水现状

永顺县城为设施完善的旅游风景区接待城,王村镇为旅游镇,老司城为旅游接待村。哈妮宫和牛路河为旅游点。旅游服务部8处,服务部8处分别为吊井、自生桥、射圃、祖师殿、落水坑码头、包公图码头、海螺电站码头、列夕码头。

永顺县城、王村镇给水排水依托镇基础设施,永顺县城、王村镇给水排水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其他服务点远离城镇,形成独立系统。永顺县城建有自水厂和排水管网,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王村镇原有水厂一座,供水规模为3000m3/d,正在筹建新水厂选址泽龙哈,供水规模20000m3/d,建设用地2.4hm2。王村水厂以曹家湾水库为供水水源,输水管长15.5km,管径Dn500。牛路河大桥漂流终点站以地表水为供水水源,建有简易供水设施,用水量很小。上河、祖师殿、落水坑、海螺电站、小龙洞、八音洞目前居民人数少,接待设施少,当地居民均打井取水,没有集中供水设施。

3.2用水量预测与水源

风景区远期最大日游人容量规模预测:近期(2010年)游人规模为174万人次(约43万人),中期(2015年)游人规模为280万人次(约70万人),远期(2020年)游人规模为450万人次(约112万人)风景区日最大容量约为1.95万人次,日最佳容量约为1.76万人次,年最大容量约为516万人次。

旅游床位数约为3700张,其中高档床位1110床(30%),中档床位1480床(40%),低档床位1110床(30%)

高峰期游客为22000人次/日,县城、王村接待设施为城市供水,仅预测用水量。老司城按居住人口、游客住宿规模和餐饮服务规模预测用水量。宾馆招待所用水定额按400升/床・日计,家庭旅馆生活用水定额按220升/床・日计,城镇居民综合用水定额按400升/人.日计,服务点当地居民用水量按200升/人.日计,餐饮用水量按20升/人.餐计。用水量预测如表1。

3.3水环境质量

现状风景区内河流水体污染较小,主要污染源为游客游玩丢弃垃圾污染和当地服务船只的生活污染,在风景区内的少量水面积聚有白色垃圾。由于水体流动不息,且水面随枯丰水月份多有起伏,水体的自净能力强,风景区内水体整体质量较好。2004年监测永顺县城水质为GB3838-2002中的二类水质标准,风景区内水体质量明显高于这一标准,现状应接近或达到了一类水质标准。

3.4供水规划

老司城:日游客数量为7800人次,接待设施300床位,餐饮人数7800人・次,停车场30车位,住宿用水定额按220-300升/人・床计,旅游服务餐饮按10升/人・餐计,总用水量为330m3/d。停车场为iV类,消防用水量10l升/秒,两小时消防用水量为72m3。老司城用水量相对较大,当地下水源有保证时,优先使用地下水源。也可以牛路河为水源,采用一体化净水设备处理地表水,提供生活用水。该服务点设置400m3水池。

哈妮宫:哈妮宫为漂流起点,主要用水点为服务人员及游客用水。服务人员按200升/人计,游客用水量按3升/人・次计,用水量为90m3/d,停车场为iV类,消防用水量10L/S,两小时消防用水量为72m3。服务点用水量较小,采用地下为供水水源。该服务点设置165m3水池,保证72m3消防用水。

牛路河大桥服务点:牛路河大桥服务点为漂流终点,主要用水为洗浴及快餐,日游客量为3400人,100%洗浴,用水定额为100升/人・次,快餐配餐按10升/人・餐计,用水量为390m3/d,停车场为iV类,两小时消防用水量为72m3。牛路河大桥服务点用水量较大,当地下水源有保证时,优先使用地下水源。也可以牛路河为水源,采用一体化净水设备处理地表水,提供生活用水。该服务点设置465m3水池。

海螺停车场为iV类,两小时消防用水量为72m3。有停车场的旅游接待点设置消防水池及两座消火栓,采用高压消防制。城镇停车场采用低压消防制,市政供水为消防水源,室外消火栓间距120m。

4排水工程规划

4.1排水现状

旅游城县城及旅游镇王村目前尚未建设污水处理厂,建有合流制排水管道。

雨水、污水由排水渠道就近排入水体,县城污水未经处理排放。景区目前用水量小,污染甚微。

4.2污水量预测与污水处理方案

污水量与用水量相关,污水排放系数按0.8-1.0考虑,污水量预测如表2:

县城及王村镇污水处理服从城镇总体规划。景区污水为生活污水,规划采用埋地式污水处理厂,采用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处理达到排放标准,老司城、哈妮宫牛路河均执行一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前,污水应经化粪池处理,并提升到远离游路的偏僻地段进行土壤净化。如污水处理规模小、占地小,采用埋地式污水处理器时,可就近布置。

王村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因为酉水王村段流速缓慢,且为平湖游河段,建议在污水处理厂建设前雨水利用原排水管就近排放,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后,王村初期雨水进行一级处理后排入酉水。规划在后湾以西、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建设新建王村污水厂,处理规模为20000m3/d,控制用地范围3hm2左右,规划采用SBR工艺。

旅游服务点污水量很小,生活污水处理结合沼气池建设,采用厌氧处理,为景区绿化提供有机肥料。处理达标后以渗管排入山林,进行土壤净化处理。

4.3水环境保护措施

对景区现有旅游服务设施和其他建设项目应严格控制和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产生量;

景区内各旅游接待点和居民点产生的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尽量做到二次利用,禁止直接随意排放于河流水体中;

结合“十一五”规划,尽快建设王村镇和石堤镇污水处理厂;

大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提倡节约用水,建立节水观念。

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篇8

关键词: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双壁波纹管

1.序言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的发展也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全国各地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据2008年城市水业战略论坛研讨会公布的相关信息,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4.9%,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缩小到约5个百分点,小城镇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大力发展小城镇,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工业技术的革新、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对城乡排水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全国各地也广泛开展了城市排水管网改建、扩建工程。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向西部倾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国家对西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扶植力度也不断加大,也加快了小城镇招商引资进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经济滞后性问题,导致西部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协调,如何在较短暂的时间内提高西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硬件条件,加快打造二、三产业的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化模式的经济持续发展,是政府机构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而城镇发展带来的排水系统效率低下,容纳承载污水能力小就是非常突出而且严重的问题之一,解决城镇排水系统排污治污能力,是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加工制造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2.工程背景

马桥镇位于新疆呼图壁县城西北84Km处,在天山北麓呼图壁河下游冲积平原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现有汉、回、满、蒙古、哈萨克、壮、哈尼等7个民族,以畜牧业和少数工业为主。据项目前期调查,马桥镇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尤其是镇区现状无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覆盖率只有15%,且建设年代较早,渗漏堵塞严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该镇建设十分迅速,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随着镇区供水量的不断增大,排水量也在不断上升。当地居民或将污水排入自制渗坑,自然渗入地下,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或将污水任意泼洒,天气炎热时恶臭弥漫,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及身体健康。滞后局面使得投资商望而却步,从而制约了镇区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管网扩建排水方案可行性分析

城市排水系统的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为满足项目区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根据马桥镇地理条件以及当地经济团体的分布,确定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即雨、雪水就近排入道路边沟、渠道、或直接引入路边林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需达到文献[1]要求)合并排入城镇排水管网。考虑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有机物含量日趋增多,设计中可以参照新疆中小城镇污水中等浓度的指标进行。而对于工矿企业的污水排放,必须达到文献[1]的规定,方可排入管网系统。

污水处理厂是污水处理终端,城镇排水管网的全部污水,在污水厂处理后方可进行农业灌溉利用。考虑到原来排水系统无污水处理厂,因此本次规划需结合城镇水源地、拆迁占地、便于灌溉、交通水电、必要的工程地址、水文条件及马桥镇2025年规划的相关内容,综合选定为镇区北侧规划界限北500米处。结合新疆已建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情况,确定本次规划的马桥镇污水处理厂采用兼行稳定塘处理工艺,能满足污水生化处理的要求保证出水水质达标以实现二次利用。

4.排水管网扩建设计

4.1污水排水量预测

依据文献[2]第3.2.1款之规定,按当地综合生活用水定额的60%~90%,本设计采用85%。马桥镇近、远期排水普及率为100%,因此,综合生活排水量可按供水预测的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和最高日公共建筑用水量之和的百分比取后,再除以供水日变化系数得出。经计算,该地区近期综合排水量Q为635.0m3/d,远期综合排水量Q1为893.0m3/d。而工业用水量根据文献[2]表4.1.3中各工业排水定额与近远期工业生产能力综合确定确定。初步估算该地区工业污水近期排放量Q2为134.0m3/d,远期排放量Q2为196.0m3/d。因此总排水量近期排放量Q总为769.0m3/d,远期排放量Q总为1089.0m3/d,最终设计排水量Q=1100.0m3/d。

4.2排水管网设计

排水管网由管径400mm和300mm的承插式双壁波纹管组成,充分考虑马桥镇城区地形西高东地的特点,尽量满足自流条件、体现节能主导思想。排水管网按照远期规模1100m3/d(即28.9L/s)进行设计,管道总变化系数K总=2.27,按照近期需求敷设施工。采用水力学明流计算公式,初步计算镇属辖区各段排水管路的基本水力要素,如下表。最终确定干管内在i=0.0015,充满度0.33条件下,过流流速达到v=0.8m/s,过流能力满足要求。各支管段的内径为D=300mm,在i=0.0015~0.003范围时,管道充满度0.18~0.2时,相应的流速v=0.6~0.8m/s,满足远期规模日排水量需求。

表1排水管网水力计算表

4.3污水处理厂设计

本次规划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兼行稳定塘处理工艺,按近期水量800m3/d(即21.94L/s)设计,并为远期留有发展余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

两用一备,每台水泵Q=43m3/h,扬程H=13m,功率为4Kw;其中设备选用1台单梁电动葫芦,启闭力1t。

4.3.2土沉淀池

土沉淀池坝体采用均质土坝,坝体顶宽3.5m,总高2.8m,外边坡采用1:3,内边坡(迎水面边坡)采用1:2;坝体内侧全部铺混凝土板护砌,具体结构为均质土坝-粉土300mm-砂砾垫层厚200mm-C30混凝土板(L×B×H=500mm×500mm×80mm)。土沉淀池池底防渗采用HDpe防渗膜(750),粉土(粒径小于5mm)作为膜上、膜下保护层。池底自底层向上具体结构为:混凝土板-原土夯实-粉土300mm(粒径小于5mm)-0.5mmHDpe防渗膜-粉土300mm(粒径小于5mm)。沉淀池设计水量1100m3/d,平均有效水深1.0m,存泥深度0.5m,超高高度0.8m,单池平面尺寸26m×13m=338m2。单池近期设计停留时间为20h,远期停留时间为14h。实际运行时,可采取先运行一座土沉池,待三个月或半年后,观察沉泥情况,当沉泥达到0.5m左右厚时,该池停止运行,将水用潜污泵排空,进行晒池(相当于干化场),同时开启另一座土沉池,也可采取双格并联运行,需清泥时再交替运行。

4.3.3氧化塘设计

氧化塘(兼性稳定塘)共设三级塘,设计水量按照近期预测值800m3/d,各塘面积、尺寸相同,均为150m×40m=6000m2,停留时间为45d,平均有效水深2.0m,总占地面积约为2.0hm2。氧化塘堤坝采用堆土碾压式均质土坝,内外边坡均为1:2,坝顶宽3.5m,塘泥深度0.50m,有效水深2.0m,坝顶超高0.8m。迎水面坝坡设混凝土防浪护坡,塘底原土夯实,上铺300mm粘土防渗层。由于当地夏季气温较高,稳定塘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总平均表面负荷采用5g/m2.d,计算得出夏季的出水水质BoD5值为(200mg/L×800m3/d-150m×40m×3×5g/m2•d)/800m3=87.5mg/L,冬季的出水水质BoD5值为120mg/L,夏季出水完全可以满足文献[3]的旱作作物水质标准。拟建氧化塘的出水用于在下游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完全符合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考虑与污水资源化的原则。在冬季冰冻季节,可考虑在氧化塘周围林带堆冰,开春时冰融水可用于灌溉林带树木。

5.结语

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篇9

关键词:污水管网;管网设计;管道埋深;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people'shealthiscloselylinked,citysewagetreatmentplantandsupportingthesewagepipenetworkconstructionhasattractedmoreandmoreattention,thispaperthroughaHenanurbansewagepipenetworkengineeringdesignandanalysis,putforwardsomekeyproblemsinthedesignprocess.

Keywords:sewagepipenetwork;networkdesign;burieddepthofpipe;

中图分类号:tU9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河南某城镇污水处理事业总体上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且受城市地形地质条件、规划布局及新建、改建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县城的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于污水处理厂建设,造成污水处理系统运转不正常。现结合笔者在一些城市污水管网工程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供设计研究参考。

一、工程概况

河南某城镇地势较平坦,地下水位高,属于中小城镇,污水与大中城市污水相比具有水量小,水质水量不稳定,工业废水含量高,冲击负荷大等特点。目前城区人口10万,生活污水量0.72万m3/d,工业废水量1.20万m3/d,总污水量约1.92万m3/d。城区重点工业污染源主要有石化公司(炼油废水)、植物蛋白公司、纺织公司、化肥厂等。

排水体制确定为雨污分流制。污水管网工程覆盖整个城区,收集全部生活污水进人污水处理厂处理,同时要求各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应达到污水排人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未达标准的工业废水,须单独进行预处理,达到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污水管网设计采用一次设计,分期分阶段实施的方案。项目一期工程主干管总长约24km,投资2100万元,中途提升泵站3座,管线中途穿越河流2次,管网设计总排污量(高日高时)为5万m3/d。

2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2.1排水体制

现状排水为合流制排水体制,污水量由于区排水系统不完善,尚无一座污水处理厂。现有各类排水管线39km,排水系统大部分为暗沟和明渠相结合的合流制管渠。排水管道的建设期较早,经过多年的使用,现状城镇排水设施由于淤积、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部分已失去使用功能;每到雨季则出现路面积水、排水检查井返水等现象。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干净的河水里,排水系统的落后既对城市环境造成一定危害,又对两岸地下水源造成污染。广东临近靠海,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大,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成为临海的一个重要地区污染城镇。

管网设计中涉及到原有排水系统,如何充分利用原有排水系统是本次设计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2.2污水设计流量参数难确定

城市污水管网设计流量是根据设计期限终期的规划人口数、生活水平和工业企业发展情况确定的,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生活污水量预测由排水人口预测值与生活污水量定额的乘积得出,生活污水量定额2020年按照生活用水量定额的85%确定,排水人口预测值等于用水人口预测值。工业废水根据工业污水产污率,2020年按用水量的85%确定,其中工业用水量采用万元产值耗水率法计算。对于该镇来说,市镇的人口分布不明确,工业企业分布不集中,每年工业污水增量不确定,而且很多企业生活、工业用水用自备水源,因此很难通过其使用自来水量来准确预测其排水量。其次由于中小城镇缺乏许多必备的基础资料和城市发展的未知性等因素,故污水管网的设计流量不易准确确定。

2.3水文地质条件对管网埋深的影响

通常污水管道投资占污水工程总投资的50%--75%,而构成污水管道造价的挖填沟槽、沟槽支撑、湿土排水、管道基础、管道敷设等各部分的比重,与管道的埋深及开槽支撑方式有很大关系。该城镇地势较平坦,地下水位很高,城区地面绝对标高均在5.6~8m之间,地下常水位标高也在3.5~5m之间,开挖至2m就有地下水涌现。管道埋深在5m以上时,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会急剧加大。所以,合理地减小污水管道的设计坡度,减小整个城市的污水管网埋深,对降低整个城市排水系统造价意义重大。

2.4地下水水质对管材的影响

该城镇地下水含盐量较高。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管由于具有抵抗酸、碱侵蚀及抗渗性能较差、管节短、接头多、施工复杂等缺点,在本设计中不宜采用。应采用耐腐蚀、耐老化、造价低,并且施工管理方便的管材。

3设计中的具体措施

3.1完全分流排水

结合原有排水系统以及当地实际情况;经综合考虑,城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

根据城区地形的特点,城区雨水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管道并加以完善,用于雨水排入,设计本着快速便捷的原则,采取多出口分散排入的方法,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就近排入附近河道。

本次设计只考虑污水排水系统,污水管网设计采用一次设计,分期分阶段实施的方案。

3.2污水管网总平面布置

正确的管网定线是合理的、经济的设计污水管道系统的先决条件,定线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应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根据此原则进行污水管网总平面布置,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输入污水处理厂。

(1)整个城区有两个河流穿越,为了减少管道过河,降低工程造价,以河流分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将整个城区分为三个大的排水区域,分别设三条主干管收集三个排水区域的污水。

(2)尽量增加上游管段的流量,增大初始管段管径,从而能够减小后续管网的埋深。管径300mm的管道最小设计坡度为3‰,管径300mm的管道对整个管网埋深影响很大,相对合理地减少300mm管径的污水管可有效减小整个污水管网的埋深。

(3)由于城区地势较平坦,地下水位较为减小埋深,降低施工费用,经管网水力计算,在主干管埋深5m左右时,设置中途提升泵站,本工程共设3座中途提升泵站。

3.3比流量的确定

新旧城区的比流量计算仅考虑综合生活污水量,工业污水作为集中大用户考虑,接人污水管网。

根据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污水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说明书、文本,并通过实地调查,该城镇现状老城区与规划发展区人口密度不一样。现状老城区面积2.75hm2,人口密度200人/hm2,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城区总人口达20万,城区总面积2000hm2,平均人口密度100人/hm2,即老城区人口密度不断下降,而规划新城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因此老城区按现状人口密度计算比流量,

以后人口密度会有所下降,管道将有富裕量。规划新城区在规划年限内人口密度会增加,应以远期规划平均人口密度计算比流量,现在管道会有富裕,但是以后利用率会逐年提高。老城区污水设计流量按现状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按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定为150L/(人・d),则综合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50×0.8=120L/(人・d),老城区比流量为0.278L/(hm2・s)。规划新城区(2020年)综合居民生活用水量定额定为180L/(人・d),则综合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80×0.85=153L/(人・d),规划新城区比流量为0.177L/(hm2・s)。

3.4管材的确定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水质情况,设计采用HDpe中空壁缠绕管。HDpe中空壁缠绕管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抗冲击、耐老化、适应温度范围广、重量轻、连接方便、耐磨性优越、水力条件好、经济环保等特点。因此HDpe中空壁缠绕管对地下水含盐量高、松砂淤泥土质的城区非常适合。

3.5有效地降低管道埋深

(1)合理的确定管网系统的控制点。控制点即管网的最不利点,对主干管埋深起着决定作用。本工程控制点选在距离污水厂最远的老城区西北地势最高点,控制点埋深考虑管道覆土厚度、对后续管网埋深的影响以及街区污水支管的接入,设为1.3m。

(2)选择质量高、材料新的管材。HDpe中空壁缠绕管具有管壁光滑、水流阻力小、较小的坡度下不易堵塞等优点,可以有效地降低埋深。其次,其相连接部位加人环型橡胶圈,管与管为柔性连接,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管道弯曲敷设的适应能力较强,同时也为管道的快速施工创造了条件。

(3)结合远景规划,部分起始管段管径适当放大,尤其是管径300~400mm的管段,降低管道敷设坡度,这样可以减小整个污水管网的埋深,减少泵站的设置数量。在满足充满度和设计流速的前提下,增大管径不易淤积且清通方便,能够满足长远规划。

(4)设置提升泵站。在污水管网适当的地方设置泵站,但是应该尽量减少提升泵站的设置数量,因为污水泵站每年的运行费用很大。设置提升泵站要进行方案比较,既要考虑管网一次性投资,又要考虑以后的运行费用,以确定合适的泵站数量。

(5)管道衔接时尽量采用水面平接的方法。水面平接比管顶平接有时能够减少管道埋深,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免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积。

3.6提升泵站的设计

当管道埋深较大时(5m左右时),为了减小下游管道的埋深,需设置提升泵站。提升泵站要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污水,也就是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的将周围污水支管接进泵站。本设计经过方案比较,尽量优化泵站的位置,共设提升泵站3座,做法如下:

(1)采用地下式泵站,设在污水管道所在的马路一侧,上设盖板与地面相平,上面可通行。泵站设两格,前格作为沉泥池,内设格栅、防止杂物堵塞。其前端与上游检查井连通。这样做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不占用地面空间,避免了泵站与街道景致环境的不协调,不影响通行。

(2)提升泵选用潜水泵,省去泵与电机的庞大基础。只需简单的固定基础和支架即可。水泵的开启或关闭采用自动控制,按照上游管段的流量和泵站的有效容积开启或关闭。

4设计经验及体会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前提,设计的成败决定整个项目的命运。只有合理的设计,其施工乃至一系列建设才能最终实现。要做到设计合理可行,现场调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现场调查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1)污水管网设计要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对于发展较快的城镇来说,外来人口多,用水量增长较快,基础资料不太完备。因此,污水量标准、居住人口密度、土地服务范围等不易确定。如果参数选用不合理,就会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做城市排水设计时,污水设计流量应从多方面预测并要为将来留有发展余地。在小城镇设计中,因各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修建情况相差较大,因地制宜在各区域采用不同的排水标准是合理的。

(2)合理的比流量是计算污水设计流量前提。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在污水管网设计时,可以在城市老城区和城市规划区、开发区根据不同的人口密度确定不同的比流量,这样才能更合理的确定各分区的污水量,进而进行合理的管网设计。

(3)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地貌,合理地划分排水区域。对于地形平坦、地下水位高的城市来说,采用尽量沿河敷设排水管道是可行的。沿河敷设施工不破坏路面,不影响交通,并且穿越河道次数少,减少工程造价。

(4)选用先进的技术,对于施工和维护都是有利的。比如采用水力条件好的塑料管材,可有效地减小坡度和埋深。而且还可减少施工环节、缩短工时。更重要的是采用柔性接头可以适应沿海地区的软性地基。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使用寿命长,管壁光滑,有好的抗渗漏指标等优点,总体费用基本持平,工程总造价不会有大的增加,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5)对于地形平坦、地下水位高的城市来说,减小管道埋深是至关重要的。管道埋深较大时,施工难度加大,对沟槽排水措施、管道地基加固、沟槽回填均要求较高,对已建公用事业管线及道路两侧建筑物影响很大,得投人较大的施工保护费用。

参考文献:

[1]叶娟.浅议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J].中国市政工程,2004(2):39-40廖日红.

[2]廖日红.北京市小城镇排水管网规划设计探讨[J].北京水利,2003(3):33-35

城镇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篇1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10年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的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困难,团结治污,淮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以下简称淮河治污)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淮河水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治污体制和机制不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等问题,淮河治污尚未达到预期目标,人民群众还不满意。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为进一步推进淮河治污工作,尽快从根本上改善水质,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一)充分认识淮河治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淮河流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8,是全国水利建设投资的重点地区,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强淮河治污工作,对于维护沿淮地区1.68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华东、华中以及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做好淮河治污工作,对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作用。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做好淮河治污工作。

(二)明确淮河治污的方针和指导思想。淮河治污要坚持统筹协调、系统管理,突出重点、综合治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依法防治、社会监督的方针。淮河治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问题,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综合治理生态环境,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善于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确保实现各阶段治污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明确目标,分期实施

(三)淮河治污的长远目标是,恢复山青水秀的自然面貌,维护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中期目标是,到2010年,淮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和水功能区的要求;近期目标是,到2005年,巩固淮河治污成果,保持水质基本稳定。

在2005年年底前,《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确定的治污工程投入运行的比例达到60%(安徽省达到55%);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入河量与2000年相比分别削减20%和10%;在来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该流域25个省界断面水质基本达到《计划》目标,淮河干流省界断面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枯水期无天然径流省界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低于100毫克/升。

在2007年年底前,《计划》确定的治污工程投入运行的比例达到90%(安徽省达到85%);山东、江苏两省省辖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县级市市区和县城所在镇污水处理率达到40%;河南省省辖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5%,县级市市区和县城所在镇污水处理率达到35%;安徽省省辖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县级市市区和县城所在镇污水处理率达到30%.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入河量与2000年相比分别削减25%和15%.在来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明显好转,山东、江苏两省南水北调输水线路区水质达到Ⅲ类,主要支流优于Ⅴ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60%.枯水期无天然径流河道化学需氧量浓度低于80毫克/升,氨氮浓度低于30毫克/升。

在2010年年底前,山东、江苏两省省辖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县级市市区和县城所在镇污水处理率达到55%;河南省省辖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5%,县级市市区和县城所在镇污水处理率达到50%;安徽省省辖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县级市市区和县城所在镇污水处理率达到45%.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入河量控制在水环境容量范围内。在来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和水功能区的要求,淮河干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主要支流水质达到Ⅳ类或Ⅴ类。枯水期无天然径流河道化学需氧量浓度低于70毫克/升,氨氮浓度低于25毫克/升。

三、统筹协调,综合治理

(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沿淮各地要依据水环境容量、水域纳污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制订和实施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不得新上、转移、生产和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工艺和产品,严格控制限制类工艺和产品,禁止转移或引进重污染项目,鼓励发展低污染、无污染、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

(五)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并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沿淮各地要根据流域、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制订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认真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环境容量,认真制(修)订城市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调整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

(六)创建节水型社会。认真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加快城镇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加强生活用水管理。推行定额管理办法,鼓励发展节水高效产业,降低工业耗水量。推广使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鼓励使用中水。

(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促进企业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鼓励企业自律守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争创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环境友好企业。提倡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沿淮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创建国家

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省(市、县)、生态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

(八)加快转变水资源利用模式。抓紧对淮河流域现有闸坝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正确处理闸坝调度、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要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合理安排生产用水,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必要的生态用水。

四、突出重点,防治结合

(九)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对造纸、酿造、制药、制革、印染、化工等污染严重行业的治理,在2005年年底前,对沿淮四省现有石灰法制浆生产线、年制浆能力34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万吨以下黄板纸企业、1万吨以下废纸造纸企业、1万吨以下酒精生产线、1万吨以下淀粉生产线,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关闭。对排放水污染物超标的企业一律实行停产整治;对虽能达标排放、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高的企业,要实行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治理项目,尤其是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实现污染物减排的项目,国家适当给予补助。

(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2005年年底前,沿淮四省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单位全部改制成独立企业法人,实行市场化运营。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实行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强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加快配套管网的建设,保证投入运行后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处理负荷在第一年达到设计负荷的60%,第三年起达到设计负荷的75%.未配套建设脱氮设施的,应在2006年年底前完成建设。新建、改建、扩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同时配套建设脱氮设施。湖泊、水库周边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同时建设除磷设施。自2007年起,对城镇污水处理单位排水中氨氮含量超标的,加倍征收排污费。要积极推行产业化、市场化,鼓励采用多种方式,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国家视情况适当给予支持。对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地方财政要重点支持,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收费达到每吨08元以上的,国家将继续给予支持。在2005年年底前,沿淮各地在调整城镇供水价格时,要优先将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达不到这一水平的,应结合本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成本,制订最低收费标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十一)加快城镇垃圾处理场及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强沿河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置,逐步实现建制镇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各级财政要继续支持垃圾处理场建设,积极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化、投资多元化和建设运营规范化。沿淮各地要在2005年年底前全面开征城市垃圾处理费,并积极促进城镇垃圾处理场的企业化改制。

(十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2006年6月底前,在淮河流域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根据土地消纳能力调整养殖规模,采用沼气等生态技术综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有机肥加工利用。在2007年年底前,沿淮各地要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五、强化管理,严格执法

(十三)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沿淮各地要抓紧完成水环境容量测算工作,经审核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并向社会公布。要依据水环境容量和水资源保证能力,对排污量进行指标核定和动态管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所有新建项目,都应符合水环境容量和排污总量控制的要求。自2005年起,凡是没有水环境容量的地区,禁止新上增加排污量的项目。环保总局要抓紧起草《排污许可证条例》,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在2004年年底前,对日排废水100吨、化学需氧量30公斤、氨氮20公斤以上的重点排污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在2005年年底前,完成所有排污单位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工作,自2006年起实行持证排污。在2006年年底前,重点排污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在指定位置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环保等部门联网。

(十四)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沿淮四省各级人民政府要保证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必要的资金需要。加快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和水质监测站建设,特别是河流跨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要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及流域管理机构现有技术与资源优势,统一组建并完善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和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网络。有关部门应根据职责,将监测结果和有关情况及时向环保部门通报。水环境信息由环保部门统一。

(十五)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建立和完善环境违法案件移送、通报和考核制度。环保部门定期通报环境违法案件的立案、移送、督办等情况。继续深入开展查处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严厉查办环境违法行为,依法惩处破坏环境的犯罪行为。环保部门要为水污染事故受害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建立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环保总局要结合环境执法的实践,尽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出修订的建议。

(十六)建立水污染事故应急机制。在2005年6月底前,环保总局要会同水利部制订《淮河流域敏感区域水环境应急预案》,将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纳入应急范围,做好敏感河段和重点污染源的辩识、评价及控制,建立水污染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和信息通报制度。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敏感区域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十七)开展治污评估工作。环保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完成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建立目标完成情况评估体系;每年对沿淮四省治污计划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及跨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在向国务院报告后向全国通报。出省界断面水质在扣除入境水质影响后仍不能达标的省份,要向国务院作专题报告。沿淮四省各级人民政府要分别组织对下一级政府的水污染防治计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并向同级党委组织部门通报。

(十八)建立环境质量公告制度。自2006年起,沿淮四省人民政府每年要对省辖市的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进行排序,并向社会公告。对没有达到水质目标、排污总量已超过环境容量的城市,由环保部门予以公告,并暂停审批需增加排污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十九)落实领导责任制。淮河治污

的主要责任在地方人民政府,沿淮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淮河治污工作的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沿淮四省各级人民政府要分别与下一级政府签订治污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年初对上一年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十)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污染者负担”的原则,治污资金主要由排放企业承担。同时,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按照事权财权划分的原则,将治污所需经费分别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对沿淮各地因执行本通知第九条规定,关停《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实施前开办企业而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中央财政在分配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时统筹考虑。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环境信息平台及远程数据传输设备等监测设施建设,由中央安排投资。

(二十一)加强部门协作。有关部门要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有关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发展改革部门要从产业政策、投资建设和清洁生产等方面,加强指导和监督。财政部门要落实国家有关补助资金,并指导制订有效的实施办法。建设部门要指导并监督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的建设,做好有关改革工作。水利部门要做好现有闸坝运行管理评估、流域水资源调度和生态用水保障工作。农业部门要指导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业结构调整等工作。环保总局负责对淮河治污工作实施统一监管,组织制订和实施治污计划,并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二十二)实行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和奖惩制度。自2006年起,环保总局对跨省界断面水质按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和评定。对治污成绩突出、工作完成情况好的省份,有关部门在中央资金安排、排污费使用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不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和污染反弹严重的省份,有关部门将暂停在该省安排国家支持的项目,停止审批和核准该省需增加排污总量的建设项目,直至出境水质达到目标要求。上游省份排污对下游省份造成污染事故的,上游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承担赔付补偿责任,具体办法由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征求沿淮四省人民政府意见后另行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