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十篇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十篇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5:18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1

1.1气候变化的趋势

各种对于大气科学的研究表明,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全球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和CFCs等,其中大气中Co2浓度在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为280ppm。直接观测显示,1958年为315ppm,1990年Co2浓度已超过353ppm,每年Co2浓度增加1~1.2ppm。现在Co2每年增加约1.8ppm(增长率为0.5%左右)[6,7]。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使全球大气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学家创建了大量的气候模式,用来模拟Co2浓度升高,特别是Co2加倍(大约两倍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时的气候情景,目前国际流行的较好的气温模式有20余个,模拟的结果显示,当Co2倍增时全球年平均气温将增加约0.48~4.20℃,21个模式模拟的平均变暖为3.7℃[8]。地表平均气温的很小的异常变化,对地方气候会产生严重的影响[4]。长期形成的农业生产的格局和模式将受到冲击。

1.2温室气体的影响

各种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不同,据研究[5,6,16],工业革命前至70年代,Co2的贡献率为66%,CH4、CFCs、n2o分别为15%、8%和3%。80年代以来,Co2的贡献率降为49%,CH4升为18%,CFCs和n2o分别升为14%和6%。虽然Co2对增温占的比例最大,但其它气体增温的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延续有增大的趋势。各种温室气体对增温的效应不同,相同质量的气体比较,CH4的相对增温效益是Co2的58倍,而CFCs则是Co2的数千倍[6],但因为Co2的浓度远高于其它温室气体,Co2的增温贡献仍占一半以上,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Co2浓度升高,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特别对C3类作物增产效果明显。控制试验表明,当Co2浓度倍增时(由330ppm增至660ppm),C3作物(麦、稻、豆类等)可增产10%~50%,而C4类作物(玉米、甘蔗等)增产效果不明显[,7]。Co2和其它温室气体浓度增大可引起海平面升高,据ipCC研究[7]在2025~2100年可升高15~50cm,这对沿海密集人口区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将有显著的影响。

不少沿海地区由于陆地运动和地下水开采造成地面下沉,这将加剧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全球变暖,大气圈保持水分能力增加,一些模拟研究结果显示,Co2倍增将使全球平均降水增加7%~11%[18],然而温度升高总蒸发加大,两方面平衡。按Co2在下世纪照常排放构想下,世界上某些地区降水将减少,尤其在夏季,在这些地区的综合效应将使径流减少,干旱的可能性将更大。在其它地区将发生更多的洪水灾害。作物的种植过程有着巨大的适应能力,随着对不同作物种所需条件的详尽了解以及有关遗传控制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大部分地区,使作物与气候变化条件相适宜相对容易办到。森林在较长的时期内(数十年到上百年)才能达到成熟,在这一时期,气温变化速率可能使树木处于完全不能适应的气侯条件下,温度和降水格局的显著变化,可能阻碍树木生长或使它们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例如,加拿大几个地区的研究表明,当地树木的枯萎与气候条件的改变有关,尤其与连续的暖冬和干夏有关[19]。不少研究还显示长期的热效应将影响人类的健康,较高的气温有助于病害和虫害向更高纬度地区扩散。温室气体增温作用在全球是不均匀的,从而影响全球天气系统的热动力机制,改变大气环流和洋流的格局,这种变化的影响深远,常会使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出现和延续时间和分布都会改变[4],使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加大。

2气候变化对农业地理分布及作物生产的影响

2.1对世界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使温度带向极地移动,年平均温度每增加1℃,北半球中纬度的作物带将在水平方向北移150~200km,垂直方向上移150~200m[4,20],ipCC1990年报告了在照常排放温室气体情况下,2030年5个地区气候变化的估计[7]。北美中部地区冬季气温增暖2~4℃,降水增加15%左右,夏季增温2~3℃,降水减少5%~10%;南亚全年增暖1~2℃,夏季降水增加5%~15%;非洲的萨赫勒地区增暖幅度为1~3℃,降水变化不大;南部欧洲冬季增暖约2℃,夏季为2~3℃,夏季降水将减少5%~15%;澳大利亚全年温度将下降1~2℃,夏季降水将增加10%。即除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外,其它地区温度均呈升高趋势;幅度为1~4℃;在约40年的时间段,增温将使世界的作物种植带向北扩展150~800km。由于各地气候变化的差异,水热时空上分布的不均匀将对未来世界粮食生产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在Co2浓度倍增时,高纬度地区温度增加较明显[6],如芬兰将增温4℃,日本将增温3~3.5℃,独联体欧洲部分将增加2~3℃,这一地区的小麦、水稻、玉米将不同程度增产,而独联体的大麦、燕麦、马铃薯和蔬菜等可能减产。在中纬度的谷物地带,美国中部、西北欧、乌克兰、加拿大草原地带等地区温度将增加3~4℃,小麦等将减产。在北欧,年平均温度可增加3.5~4.5℃,小麦、玉米和其它谷物的产量将依赖于降水的变化。气温升高对农作物害虫的繁殖,越冬、迁飞等习性产生明显影响,会使作物和家畜病虫害的地理范围扩大[4],目前受热量限制的病虫害会向较高纬度地区扩散,使得中高纬度地区的病虫害加重。

2.2对我国地理分布的影响

温室气候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温增暖已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现在气候变暖的证据已经出现,在过去100年间气温升高了0.5~0.7℃,期间11个最暖年中有7个发生在最近10年[4,17]。据陈隆勋等研究[9],东北和华北40年来增温明显,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华中地区1952年以来变化不大,西南地区温度有下降趋势。北纬35°以北地区40年来变暖,越向北变暖越强,新疆北部和黑龙江北部40年内变暖0.1~1.2℃。很多学者[8,10]对Co2倍增情形下我国的气温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综合为表1,以上的模拟仅考虑Co2增加的变暖,实际中CH4,CFCs等温室气体均增加,其联合效应将使气温升高更明显。各种模型反映的共性结论,我国北方增暖幅度大于南方,特别是东北和西北增暖最明显,冬季增暖的效益大于夏季。

2.3对我国种植业生产的影响

中国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较,夏季偏高,冬季偏低,全球变暖的幅度冬季大于夏季,内陆增温大于海洋,因而削弱了寒潮,对农业生产是利大于弊[11]。气候变暖,我国中温带因温度升高幅度较大,大大减少了低温寒害对大田及果树的影响,农业生产会有较大发展。暖温带温度提高将有利于冬季露天栽培蔬菜,北半部对小麦顺利越冬有利,一年两熟作物区生长季延长,减少了夏收夏种的紧张程度。北亚热带,由于增温,一年两熟可逐渐被一年三熟的耕作制所代替,西部高原地区温度升高,农业热量条件将改善。南亚热带的热带作物低温和春寒灾害将减少,我国不同气候带的耕作制度将有较大的改变[11]。当前气候下的两熟区将北移至一熟区的中部;未来三熟区将明显向北扩展,其北界将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一熟区面积将大大缩小[12]。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2

关键词: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应变

中图分类号:X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8-0064-01

一、造成气候变暧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并非单方面因素造成的,气象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不断与历史资料时行比对最终认识到决定气候状态和变化的原因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大气中,而是取决于由大气、水、冰雪、生物和岩石等几大因素所组成的“气候系统”的整体相互作用。因此引起当代全球气候异常及全球变暧的原因是十分复杂。但总的归纳起来,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人为因素的影响

适量的温室气体因子对地球上的人类和自然界的生物来说应该是件好事,因为地球上的温度就是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氧化亚氮、甲烷等“温室气体因子”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来维持着。由于我们所排污染物中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成分中二氧化碳居多,而它在大气中存在的寿命较长,可达200年左右。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逐年急剧增加,这必然会导制“温室效应”的加剧,相关的资料表明,如果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1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将升高1.5~3.5℃。此外核爆炸产物、氨肥的分解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几十种化学物质的过量排放,也都是人为造成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自然因素的影响

地球的周期性变化为我们人类带来了白天、黑夜以及四季的变化。这使我们对气候以及温度的变化产生了认识,但现在由于自然界因素的影响,地球已经出现了异样的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其变化的主要表现。早期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的认识是友好的,1925年意大利人斯科特回忆了1891年秘鲁沿岸出现海水增温时的情景,“首先是沙漠变成了绿洲,土壤被倾盆大雨浸泡着,在几个星期内,整个国家四处覆盖着丰盛的牧草,牛羊成倍增长,棉花等农作物能生长在以往年份不长植物的地方”。尽管当时人们也看到了海水温度升高引起了大量海洋生物和鸟类消失,但他们还是将这样的年份称之为“丰年”。

(三)其他因素的影响

除以上两大因素外,臭氧层的破坏使地球直接受到紫外线强照射,威胁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进化和生存。地表植被和海洋浮游生物的减少或消失必然减少贮存在植物体中的二氧化碳和用于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使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把1500万吨以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进入大气中的氯氟烃,只有一部分参与臭氧层破坏作用,大部分还在大气中游荡,因而,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停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臭氧层仍然会继续遭到破坏。

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森林的锐减和物种的灭绝,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都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诱因。除上述对温室效应有正效应的因素外,大气中还有一些因素对温室效应起负效应,如气溶胶对大气温度主要起降温作用。水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也是复杂多变的,水汽是大气中最主要的一种温室气体,空气的含水量越大,温室效应也越强,形成正效应。但是当水汽达到饱和水汽压时,就会凝结成云,云对太阳辐射作用主要是散射和反射,减少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总量,这样会对全球增暖产生负作用。

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气候带移动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带将北移,全球气候的变暖对人类健康是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地球升温最为敏感的当属一些居住在中纬度地区的人们,暑热天数延长以及高温高湿天气直接威胁着他们的健康,1995年的夏季热浪造成全世界许多大城市出现了死亡率特别高的现象。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有可能对我国和夏季风边缘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雨水增加,有利于农业生产,而有的地区将面临洪涝威胁;高纬度地区冬季降雪量也会增加;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将会减少,降水减少将使这些地区干旱加剧,造成供水紧张,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气候变暖也会引起生态系统及环境的改变。

(二)海平面上升

由于近年来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造成了全球性气温上升,导致海水受热膨胀、高山冰川融化、南极冰盖解体,使得海平面上升,并且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陆地地面沉降,又造成了海平面的相对上升。如果海平面上升过快,将使湿地面积大大减少。而湿地是许多鱼类、鸟类和稀有动物的主要生活环境。海平面上升还可使珊瑚面临危险,珊瑚礁岛屿面积会大大减小甚至消失。海平面上升还将通过盐水侵入地下水资源,进一步使土地盐碱化,沿海地区淡水匮乏。

(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由于气温的异常变化,死亡率将显著上升,与此同时“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更为显著,又给许多疾病的繁殖、传播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温床。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有时会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随饮食而侵入人体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危害最大。它会使人类患上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致于患上癌症。因此气候变化是人类健康的重要障碍之一。

(四)其它影响

随着气候增暖,全球工业化和人类生活所须能源消费增多,所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人们对酸性排放物已经有了控制,但仍然还有酸雨现象。全球进一步变暖,炎热时间增长会使城乡用水量增加,全球环境沙漠化进一步发展。气候变暖还往往伴随着水灾、飓风等自然灾害,致使大量植被,森林死亡,土地多被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侵食,从而加重了水土流失。

三、相关对策

(一)强化可持续发展目标

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目前我们要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大力度保障自然环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量。

(二)发展保护绿色环境

因为植物具有吸收和除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将这个大气碳平衡、缓解大气污染的有效工具有效的发展保护下去。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对大气化学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它们既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吸收者,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氧气制造者。因此,我们要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这需要我们全人类的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3

气候变暖90%是人类的责任

ipCC早在2001年的第三份报告中就提出,有“新的、更坚实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全球变暖“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这种可能性为66%。

现在,第四份报告进一步确认,人类行动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ipcc在起草第三份评估报告时所依据的科学证据仅有几项实验,而第四次报告的依据是11个国家采用14种气候评估模式进行的58项实验。对全球大气平均温度、海洋平均温度、冰川和积雪融化的观测以及对全球海平面的测量等已证实,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而且,科学预测的准确度也在提高。因为专家对全球气温升山_幅度的预测浮动范围明显缩小,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水平有了提高。

以气温和海平面升高为例,在ipcc的第三份评估报告中,专家曾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至5.8℃,海平面将升高9厘米至88厘米。而在第四份报告中,专家们预测,从现在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可能是1.8℃至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9厘米,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90%可能是人类的活动。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实物证据是,格陵兰岛的冰盖约为260万立方千米,目前正在以每年100至150立方千米的速度消融。

当然,全球变暖还不仅仅是海平面和气温的升高。通过研究,专家们认为,从1750年开始,空气中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氮氧化物的含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氮氧化物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所致。

因此,ipcc第四次报告得出结论:气候系统的变暖已经是“明确的”事实。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突然的和不可逆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会带来的后果

ipcc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经2500名科学家审阅,有800位撰稿人和来自130多个国家的450位第一作者。其第一卷《科学基础》、第二卷《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第三卷《减缓气候变化》已经分别于2007年2月2日在法国巴黎、4月6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5月4日在泰国曼谷。第四卷《综合报告》是对前三部分报告的总结,其中的《决策者摘要》分为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及其后果、气候变化原因、预测到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适应和减缓选择、长期远景等5个部分。 全球变暖会给地球上所有地区和所有人都带来恶果,但是,对不同的地区还有不同的后果,将形成气候变化的马太效应,即贫穷地区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而发达地区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因为,由于技术和财力方面的应对能力有限,那些最贫穷的国家受到的影响将最为严重。例如,在非洲,酷热将使登革热、霍乱、疟疾等疾病蔓延,造成更多人死亡。 总体而言,极地陆地冰盖的部分消融将使海平面上升,造成低洼区域海岸线和洪水的大变化,对河流三角洲和低地岛屿产生巨大影响。全球变暖将导致气候灾害更加普遍。热带风暴将更频繁、更猛烈地光顾。高温和暴雨天气将危害世界部分地区,导致森林火灾和疫病蔓延等后果。海平面上升将令沿海地区洪涝灾害增多、陆地水源盐化。一些地区饱受洪涝灾害的同时,另一些地区将在干旱中煎熬,遭遇农作物减产和水质下降等困境。

从1961年~1993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已经从每年1.8毫米增加到3.1毫米。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热量扩展,冰川、冰盖以及极地冰层的消融。如果气温上升幅度超过1.5℃,全球20%~30%的动植物物种将面临灭绝;如果气温上升3.5℃以上,40%~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

从现在起到208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2到4℃,届时将有11亿到32亿人的饮水可能遇到问题,2亿到6亿人将面临饥饿威胁,每年沿海地区2亿到7亿居民将可能遭受洪涝灾害。如果冰川融解、平均气温愈来愈高和水位上升,会让饥荒和疫病蔓延、水源受污染、遭受更多风暴和更频密的旱灾,可使70%的动植物品种绝种。

各个地区受到的影响有差异

如果按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世界各大地区因气候变化将可能受到不同的影响。

非洲非洲会首当其冲经受气候变化的恶果。2020年,7500万到2.5亿人预计将遭受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水短缺压力,需水量大的农作物有可能减产50%;农业生产包括食物,会受到严重威胁,这将反过来进一步影响食品安全,加剧营养不良;到本世纪末,海平面上升将侵袭居住着大量人口的低海拔沿海地区,而为适应这一变化所需付出的代价至少要占GDp的5%~10%;2080年,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面积将增加5%~8%。

小岛屿国家小岛屿国家和非洲受到的影响不相上下。海平面上升恶化了小岛屿国家的生存环境,洪水、暴风雨雪严重损坏小岛上的各项基础设施,影响岛上居民的生计甚至关乎其生存;沿海环境恶化,比如海滩侵蚀、珊瑚白化病等,会影响到当地资源;到本世纪中期,气候变化将减少很多小岛国的淡水资源,在低降雨时期,用水将十分紧张:越来越高的气温下,会遭受非本土物种的入侵,特别是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岛屿。

亚洲亚洲受到影响也会非常严重。2050年,中亚、南亚、东亚、东南亚,特别是大的江河流域的可用淡水将减少;沿海区域,特别是南亚、东亚、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的大三角洲地带,将遭受日益频繁的源自海洋的洪灾侵扰。在一些三角洲,洪灾则来自一些河流;在东亚、南亚、东南亚,与洪涝灾害相关的腹泻所导致的地方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将上升,因为这些地区水文循环发生变化。

拉美拉美地区受到的影响在非洲和亚洲之后。本世纪中期,温度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土壤水分的减少将逐步导致亚马逊河东部的热带雨林被热带稀树大草原所取代,半干旱植被也将逐渐旱植被取代:一些重要农作物产量与家畜数量下降,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在一些气候温和的区域,大豆产量会增加。总的来说,有饥饿之虞的人数将会增加;降水模式和冰川消失将会发生。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也逃脱不了气候变化造成

的损害。2020年,显著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将发生在一些生态富饶地区,包括大堡礁和昆士兰州的潮湿热带;2030年,澳大利亚东部、南部地区,以及新西兰北部和一些东部地区的用水安全问题将加剧;到2030年,因为干旱和火灾,澳大利亚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以及新西兰东部部分地区的农业产量将下降,林区面积缩小。

欧洲尽管欧洲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较之上述地区要少,但后果也不容忽视。气候变化使欧洲一些地区资源、资产的地域差异拉大,还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诸如内陆地区山洪暴发,以及由于风暴和海平面升高所致的更加频繁的近海洪灾和海岸侵蚀;高山地带将面临冰川消退,积雪层和冬季旅游减少,以及大范围物种损失;在欧洲南部,已经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些地区,高温和干旱情形还会进一步恶化,同时可用水资源、水电开发潜力和夏季旅游也将受到影响;气候变化还使因热浪袭击导致的健康问题增多,同时增加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几率。

北美这一地区也将受到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北美洲西部山脉气温上升导致积雪场减少,冬季洪灾增多,夏季流量减少,恶化了这一区域对过度分配的水资源的竞争状况;在本世纪内,已经经历过热浪的城市要经受更强烈的、持续时间更长的热浪,由此引发更多的对健康不利的问题。极地地区极地地区冰川、冰层和海冰的厚度与面积都在减少,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生活在北极圈内的人类来说,不利影响主要是因冰雪环境有变,被迫逐步改变其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两极地区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活环境更容易受到影响,因为防止物种入侵的气候屏障作用在减弱。

可以采取的行动

ipCC认为,只要采取行动,人类完全可以控制气候变暖。这些措施包括,改变能源消耗结构,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开发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推动使用环保型公共交通设施,推广节能型办公和家用设备,改善土地利用管理等。

例如,在能源供应、交通、建筑、工业、农业、林业、废弃物等领域,通过采取改进能源供应和分配效率、使用更多高燃油效率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削减建筑能耗、提高能效、改进耕作和土地管理以增加其碳储存能力、造林和恢复植被、受控的废水处理等具体措施,可以实现减缓气候变化。

由于美国一直担心减排温室气体会给经济造成影响,对此ipcc指出,减缓气候变化只需付出一点点经济成本,长期而言,平均每年减排的成本只占全球GDp不到o.12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到2050年,为了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710ppin(lppn为百万分之一)到445ppm,二氧化碳的平均经济成本介于使全球GDp增加1%和减少5.5%的范围之间。如果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目标设定在445ppm~535ppm之间,到2050年,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成本平均每年将小于全球GDp的0.12%;如果目标设定为535ppm~590ppm,到2050年,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成本平均每年将小于全球GDp的0.1%。而目标若为590ppm~7loppm,到2030年,经济成本将小于0.06%,到2050年,将小于0.05%。

而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还对减排温室气体具体到了3组数字,即2、445、25至40。它们分别代表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445ppm,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至40%。

提出这几个数字的事实基础是,与19世纪初相比,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7℃,如果再上升1.3℃就会产生严重后果:一些地区缺水,庄稼欠收,珊瑚礁大面积灭绝,热浪使更多人死亡,暴雨来得更为猛烈。为了将累计升温幅度控制在2℃,ipCC研究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应保持在445ppm的水平上,目前估计在400ppm以下。ipCC的很多科学家认为,将温度不能超过2℃和使二氧化碳保持在445ppm是一种“最低要求”。

要做到这一点,工业化国家就必须在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持在比1990年的水平降低25%至40%。这才能使气温上升幅度不超过2℃。可喜的是,欧盟和其他许多国家已经这样做了,但美国并不同意。在美国的坚持下,这些数字没有一个出现往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最后的关键性文件中。但在今后两年的关键性气候谈判中,这几个数字必然是关键因素。

p00和ipoo报告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98年创建的,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名专家,委员会分3个工作组。至今,1pCC已发表了4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ipCC分别在1990年、1995年和2001年发表了3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

在1990年发表的首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中,ipCC向人类警示了气温升高的危险。这份报告推动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框架公约》)。《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4

本多功能厅是某大型会展中心的一个辅助功能区,设置在建筑12.500标高平面,多功能厅建筑面积为11500平方米,核心区面积为6000平方米,其余为辅助功能区域。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大型会议、表演。层高22.0米,设计有前厅,过厅、小型洽谈室、化妆间、贵宾厅、休息厅、办公室、同声传译、备餐间及为其服务的设备间等,其中办公室、化妆间、同声传译层高为5.0米,其他辅助间为10.0米。平面设置如图1.

二、设计计算参数

1.夏季室外计算参数: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28.4℃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5.0℃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5.50℃

夏季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83%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26.0℃

夏季大气压力994.7hpa

2.冬季室外计算参数: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4℃

冬季采暖计算干球温度-11℃

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10.6℃

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58%

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5℃

冬季大气压力1013.8hpa

3.夏季室内计算参数:

房间名称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m/人.h)

前厅25~27

办公室24~26

贵宾室23~25

同声传译23~25

会议室24~26

多功能厅23~25

休息室24~26

4.冬季室内计算参数:

房间名称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m/人.h)

前厅15~18

办公室18~20

贵宾室19~21

会议室18~20

多功能厅19~21

休息室18~20

三、空调系统设计

1.冷、热源的选择

夏季冷水供应由地下室设备间内冷水机组供冷水,冷水机选用约克离心式冷水机,冷却塔设置在会展中心的屋面.冬季热水由设备间的板式换热机组供给60/50℃热水。多功能厅设置在会展中心内部,与会展中心共用一个冷、热水机组,然而多功能厅的使用时间多在晚上,冷热负荷较大,与会展中心使用时间多数不一致。所以,考虑在设备间的分集水器单独设置一组冷热水供回水管道供给多功能厅使用,为保证末端之间冷、热水管道平衡,末端机组管道上分别设置平衡阀,以平衡阻力,保证正常供冷、供热。

2.空调设计:多功能厅及其前厅采用低风速全空气系统。回风与新风混合后进入风柜,经冷却、除湿、及加压后经过消音器进入主风道,经由送风口送入室内。当室内负荷发生变化时,由设置在风柜回风口温度控制器感知后,自动调节安装在风柜回水管上的电动比例调节阀,调节进入风柜的冷、热水流量来调节室内负荷。

3.气流组织:多功能厅层高为22.0米,设计使用阶梯式会议用椅,选择风口我们选用喷口送风,双向对喷,风口安装高度分别为13.0米、7.85米,水平射程为25米,同侧下部集中回风,保证人员活动空间处于舒适性范围,减少上部非活动空间的空调消耗。分别布置于大厅两侧。如图2.

前厅及过厅层高为6米,所以采用旋流式风口送风。办公室、化妆间、休息厅等层高3.5米,故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型式。

4.节能措施:大连地区夏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为28.4℃,空调计算湿球温度为25.0℃,过度季节长,具备相对较好的自然气候条件,多功能厅人员和灯光负荷比例较大,供冷期较长,故考虑空调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设计利用新风,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大幅度减少全年冷水机组的运行时间。设计时安装有10台轴流式排风机,在全新风时制冷时开启排风机,以控制室内风压。采用回风机的好处是室内压力以控制,风机不必设置变频装置。

5.冬季采暖的其他措施:大连采暖地区划分属于寒冷地区,气候属于海洋性气候,刮风天数多,同样气温会感觉更加寒冷。根据我们多年来空调运行的经验,大空间空调热空气往上走,上部空间温度高,人员停留的空间内温度往往较低。针对实际情况,在考虑冬季采暖时,我们增加了地热采暖。应该说通过近年来的使用效果来看,在冬季,地热采暖很好地保证了多功能厅的安全使用,而且非常舒适,用户非常满意。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5

地球温度升高0.74℃,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么,0.74℃的升温是一种正常现象吗?地球气候变化规律是什么呢?0.74℃的升温,在气候变化规律中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它是否脱离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地球的温暖,来自于太阳。然而,地球在接受太阳辐射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向太空放射热量。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当辐射达到平衡时,地球的平均温度应该是-19℃,同时,昼夜温差巨大。但地球的大气层,没有让这种情况出现。大气层保温作用的结果是,使地球平均温度达到了14℃。这种大气层对地球的自然保温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在大气层中,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并不是占含量优势的氧气和氮气,而是水汽、二氧化碳等微量气体。它们困住了地球的热量,被称为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最为重要,是驱动地球冷暖变化的重要力量。

大约4000万年前,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巨大的挤压,崛起了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和辽阔的青藏高原,地球也开始稳定为现在的海陆格局。青藏高原大气环流的改变,至少影响到半个地球的生态。

此后,随着海洋和生物的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减少,温度也在不断下降,地球进入一个新的大冰期。它大约开始于250万年前,两极常年被冰雪覆盖,我们称之为第四纪大冰期。从此,地球气候出现了周期10万年的冷暖变化,平均温差5℃左右。

1938年英国一位电气工程师柯兰达发现,从1890年到1935年,陆地平均气温上升了0.5℃。他认为,这是由人为二氧化碳温室效应造成的。这种变暖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人类排放二氧化碳还在继续增加,温室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但当时的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气候可能受太阳活动所影响,发生着间歇性波动,这种变暖是暂时的,地球将可能迎来下一个冰期。

当时,只有近100年的可靠温度记录,似乎也无法支持地球继续变暖的说法。因此,认为人为温室效应会使地球变暖,就需要拿出证据。

幸运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气候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科学家可以假设各种前提条件,采用电脑模型来预测气候。1995年,科学家成功模拟出20世纪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示,温室效应正在按照模型预测的方式发生作用。这意味着,科学家从自然气候变化中成功检测出了人类的影响。从此,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使地球变暖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

虽然科学界仍在争论,但对公众来说,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1980年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异常炎热和干旱的天气经常出现,加上媒体的报道,更多的公众也开始相信,地球的确在变暖了。

在科学界,新的证据不断地被发现。从南极冰芯中,科学家得出了42万年来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图,温度的变化与其相一致,符合了冰期-间冰期循环的自然规律。但近百年来,二氧化碳浓度却急剧增加,远远超出了几十万年的自然规律。与这相对应的是,全球的温度也随之升高。

而二氧化碳开始取代自然因素引起地球变暖的时间,正是工业革命萌芽的时期。地下的化石燃料,实际上是储存了的太阳能。但是,工业革命使得人类把它变成了24小时都可用的能源。然而,这种能源在提高了生产力的同时,也使那些埋藏在地底下几千万年都不参与循环的碳得到了集中释放。

从人类出现到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活动并没有影响到地球上的碳循环稳定。但现在,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却增加了近100ppm单位。这种空前的变化速率,是自然周期变化所不能解释的。因此,0.74℃的升温,就是气候变化规律被破坏的表现。造成这种结果的,恰恰就是人类自己。

如果把全球人均1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压缩成固态的干冰立方体,在工业革命初期,其边长约30厘米,重40千克左右;而在2008年以后,其边长则增大到近1.5米,重量超过4吨。

更为严峻的是,工业革命初期,地球上只有10亿人,但现在,已经迅速膨胀到67亿人。并且工业化程度大大增加,又在进一步加速二氧化碳的排放。

如今,百年内快速升温0.74℃,正在使气候偏离几十万年来的自然规律。现在,面对人类自己造成的气候变化,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才能避免这一危机呢?

路在何方

1992年6月,150多个国家元首聚集到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此次会议上,各国签署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共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份公约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地球变暖是一个全球问题,但各国角色不同。由于历史责任不同,公约因此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发达国家有率先大幅度减排的任务,而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努力适应气候变化,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专家推估,只要地球温度上升1℃,部分野生动物就会濒临灭绝;上升2℃,有三成的动植物绝迹,人类面临生存危机;上升5℃,超过四成的动植物将会灭绝;一旦全球温度升高6℃,人类及大多数物种都将会灭绝。

更为可怕的是,一旦升温超过某一个临界值,气候系统或许会发生反方向的突变:地球变冷,并迅速陷入一个寒冷的冰期。

那么,地球温度在上升过程中,为什么会突然逆转,出现急剧降低呢?

答案在海洋中。现在,地球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隐患——位于北极区域的广袤冰盖。如果这个冰盖融化一半以上,就可能引发北大西洋暖流的改变,带来气候浩劫。到那时,寒冷的冰期气候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到来,人类很难迅速适应,那也将是人类现代文明从未遭遇过的灾难。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6

关键词:气候变暖;影响;农业;对策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日趋变暖。据美国科学家(1979)估计,如果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1.5℃~4.5℃。进一步研究指出,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速度释放温室气体,那么Co2的有效倍增将出现在2060年左右。如此之大的增温幅度和速度,是我们这个星球近十万年来所没有经历过的,换言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们这个星球的气温将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点。

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一百年前上升了0.48℃(见下图)。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据中国气象局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近三十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全球气候不断增暖将改变各地的温度场,并影响大气的运行规律,各地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亦随之改变;增温造成的海水、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还会使海平面上升。这一切都必将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包括水资源、能源、土地、森林、海洋、人类健康、物种资源、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冲击,并造成许多目前仍估计不到的重大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暖对农林业的影响分析

1.全球气候变暖将明显提高中国各地的有效积温,使无霜期延长,因而有利于复种指数的提高,并造成喜温作物的种植北界向高纬延伸以及作物产区的地理位移。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各种作物气候区划都可能发生变化:现在的一些作物适宜种植区将变得不再适宜,并出现一些新的适宜种植区。各地农事安排都将可能发生重大变动。种植区的北移固然有利于农用土地的扩大,但新开垦的土地因土壤贫瘠或水源不足,大多不易获得高产。而北移了的农作物更容易受到突降低温的威胁。

2.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大量冰川逐渐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自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山地冰川都几乎发生了大规模的后退。美国noaa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像牛津郡那么大(约2900平方公里)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随着全球的进一步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来说,这可能会淹没东南沿海大片肥沃的低地,并造成地表水排泄受阻,地下水位提高,带来大片土地沼泽化。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海水倒灌,大片良田将盐渍化。

3.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增暖,气候变率势必也发生变化,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研究表明,在气候要素平均值的变化与极端事件(灾害)发生概率的变化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非线性关系:即使温度、降水平均值发生微小变化,也可能导致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的显着增加。这意味着干旱、洪涝、台风、暴雨等发生频率将会增加。事实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就没有间断过:1991年的特大洪水曾肆虐江淮大地;1992—1993年的持续干旱更是横扫整个东部;1994年夏季华中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干旱和高温酷暑天气,而华南与东北则出现了严重的水患;199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辽河平原又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暴雨洪水。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字,仅1994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受灾面积就达0.5亿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00亿元。新世纪以来,各种极端天气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10年更是反常,北方出现冬天暴雪奇冷天气,春季西南5省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11亿亩,221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持续干旱近五个月,仅云南一省就损失170亿元。

4.由于全球气候增温,寒冷季节将会缩短,温暖和炎热季节将会延长。这一定程度上会改善某些高纬地区温度条件较差的状况;但对那些夏季原本就很炎热的中、低纬地区来说,无疑是“火上加油”的灾难。高温将加快作物的生育进程,使生育期特别是灌浆期明显缩短,高温逼熟,极端高温对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均有显着的减产效应,还会造成水稻花粉败育。

5.随着全球气候增暖,作物的各类病、虫、草害将会流行、激增和蔓延,出现范围也将由目前的中低纬地区向高纬延伸。增温将为各种害虫的生长、发育和大量繁殖提供更优越的条件,因而其越冬存活力将大大提高,雌虫产卵数将急剧增加,繁衍代数亦将明显增多。大气Co2浓度的增加还会提高作物生物量的碳氮比,从而刺激昆虫的食欲。大气环流的改变更为风播病原的大范围扩散提供了外部条件。

6.气候增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将会加快,积累量将会减少。长此下去,会造成地力下降。在某些降水量可能增多的地区,径流增大还会加剧坡地土壤可溶性养分与表土的流失。在某些降水量可能锐减的地区,植被将减少,表土易沙化,耕地更易于受到风蚀侵害,一旦遇到暴风袭击时,将产生“尘暴”效应;而遭遇暴雨冲洗时,又会造成严重的水蚀。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更多的、令人担忧的却是其不利的一面。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并寻求适应或延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道崭新的课题。

二、从农林角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考

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如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前者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后者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一)发展低碳农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林业以及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在地球大气碳循环中发挥重要的碳汇功能。但在水稻田及沼泽地、动物粪便要释放一定的温室气体甲烷。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机械、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要消耗大量的石化能量。农业秸秆等废弃物焚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因此,提倡低排放或零排放的低碳农业是我们的选择。

农业节能减排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

1.革新农业技术,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发展节约型农业关键要在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工、节能等七个方面下工夫。“节地”,就是要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充分挖掘土、水、光、热资源的利用潜力,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率。“节水”,农业特别是水稻,是高耗水产业,农业用水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70%。要加快培育新的耐旱品种,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节水栽培技术,加强现有节水技术的集成推广,大力推广覆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滴灌施肥技术等节水技术,节约用水。“节肥”,就是要加快建立科学施肥的测土、配方、示范、推广体系,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制度,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改善养分投入结构,优化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法,发挥养分协同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总施用量。“节药”,遏制不合理的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大力开发抗病虫良种、进一步完善化学农药的使用技术,形成高效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节种”,就是提高种子质量,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穴盘育苗等技术。“节工”,即大力推广少免耕等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技术,减少手工作业量,既可节约工本,又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节能”,大力开发农村太阳能,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2.切实解决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其含氮、磷、钾、碳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0.3%、10%、45%。据统计,中国年产农作物秸秆6.2亿吨,资源拥有量居世界首位。江苏省秸秆年产量3700多万吨。但是,近年来焚烧秸秆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最近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年产农作物秸秆中30%用作农用燃料,25%用作饲料,2%~3%作工副业生产原料,6%~7%直接还田,还有35%约2.2亿吨剩余秸秆被白白焚烧了。笔者认为,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全面发展的时期,各种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当务之急是要开展秸杆的回收利用。政府部门不仅要禁止农民焚烧秸秆,更要组织科研部门开展相关技术的攻关,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挖掘秸秆利用的新途径。植物纤维可以通过汽化成为农用能源,也可以运用生化技术加工成肥料和饲料,植物纤维还可以作为包装材料、建筑材料、一次性餐具、家具等的替代资源。

3.加强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目前农村畜禽粪便产生量巨大,但未得到有效利用,其污染日益严重,重污染区域在不断扩大,严重威胁水体和农田环境质量。据江苏省农调队调查,2004年全省畜禽粪总量已达7475.7万吨,尿总量达3477.4万吨,粪便总量折合成猪粪当量为12340.5万吨。畜禽粪便的大量排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近年来江苏省水体n、p等含量超标,除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有关外,畜禽粪便污染已上升为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最直接途径,是发展商品有机肥产业。加强有机肥无害化生产技术与施用技术的开发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大力扶持商品有机肥行业和培育商品有机肥市场,对于推进循环经济、提高农业和农民收益、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4.大力开发种养一体化的循环农业。种植养殖一体化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人为地把原本互为上下游的种植业与养殖业割裂开来,导致“资源—产品—再资源—再产品”的物质循环利用链断裂,不仅造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可利用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产成本的提高,而且这些可利用资源的不当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推进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必须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纳入到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体系中,按照资源互补循环利用机理,合理配置种植养殖规模,形成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使种植业生产的秸秆等废弃物成为养殖业的饲料,养殖业的牲畜粪便经无害化处理成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既解决秸秆焚烧和粪便污染的环境问题,又大大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并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提高。采用现代经营方式,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多次增值,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沼气是实现种植业、养殖业一体化循环的关键。通过发展沼气,上联养殖业快速发展,下促种植业优质高效,中改村容村貌,维护生态平衡。随着沼气技术体系的完善,沼气在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它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调动农业生产各要素,促进农业生产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形成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二是贮存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同时,木制品的储碳能力也很强。据日本《木材工业》报道,全球木制品碳储量每年约增加6000万吨。三是替代功能。据国际能源机构测算,用木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由于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这些特殊功能,因此,《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间接减排两条途径。

要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绿化步伐,加快速丰林、碳汇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林等基地建设。要努力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加强林木种子区划和良种基地管理,抓好区域性、示范性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全面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增加混交林和乡土树种比重,注重封山育林,强化自然恢复。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

(二)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农业是露天工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气候频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威胁越来越大。要根据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制定防旱抗涝、抵御高温寒潮、台风、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减灾应急预案,确定农业生产避灾减灾的种植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完善灌溉体系,提高农田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建设成为节水型现代高效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选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抗病、抗虫、抗旱、耐涝的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研究在新的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加强气象预报工作,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剑锋.依靠科学技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2-94.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7

关键词:植树造林反射层环保节能

2008年7月22和23日,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北岸的冰架发生断裂,形成2座浮冰岛,面积分别为4至5平方公里和14平方公里。这部分冰架原来面积为443平方公里,厚度约为40米。这次大断裂,让人开始担心北极冰层融化速度的加剧,以及未来彻底无冰的可能。

冰架是指与陆地相连的巨大浮动冰层。北极冰架之前比较大的断裂发生在2005年8月,与埃尔斯米岛相连的艾利斯冰架发生断裂,形成一座66kmz的浮冰岛,大小相当于美国曼哈顿。断裂的原因,加拿大极地专家米勒没有完全归咎于气候变化,他认为北极冰层的融化是一个不可逆的“单向过程”。

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新研究表明大气层中一种自然的周期性的能量增长正在北极圈附近从南到北移动,北极圈冰雪自然融化,正是在自然界能量迁移增加和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的双重作用下才使北极区出现严重反常。

环境变暖现象已是人人皆知,但它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和可怕性并不是人人都能想象的到。

一、环境变暖的影响

(一)短期影响

1.由于环境加速变暖,使极地冰层加速融化,大量淡水进人北冰洋,海水盐度降低,海水洋流发生变化,而洋流是调节气候的主要因素,一旦洋流活动结束,后果是大量海洋生物灭绝,同时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城市遭受水淹。

2.环境温度的上升也加速冰山(高山积雪)的融化,当极地冰层消失时,高山积雪也可能加速消失(亦或等不到南北极冰层消失就会发生),这将使80%以上河流失去源头,大量河流也将断流,并逐渐消失,人类及大部分陆地生物可能失去大部分淡水来源,亦有可能因淡水分配发生争执、分歧、冲突甚至大规模战争。

3.全球气候将变得更差,灾害天气、恶劣气候将会增多。由于气温上升,短期使海水蒸发量增大,气候发生严重变化,自然灾害将频繁发生部分地方暴雨暴雪,部分地方持续干旱,一些严重疾病亦会流行等等。这种现象也许不几年就会发生。

(二)长期影响

同一气压下0℃的冰融化为0℃的水所需能量可使同质量的水温上升80℃,可使同质量的空气温度上升240℃。在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层,总的质量达5000万亿吨。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其中97.5%是海水(13.45亿立方公里)。淡水只占2.5,其中绝大部分为极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适宜人类享用的仅为0.01%。据此推算地球上有22800万亿吨冰(按淡水的66%算),如果我们不采取根本有效措施,并继续滥砍滥伐,当冰层消失,亦或等不到冰层消失,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气温会急剧增长,很可能达到使人无法忍受的程度;海洋加速蒸发,海水温度快速上升,盐度增加,大部分海洋生物灭绝,气压将上升(由于大气中水蒸汽含量增加)直到海水温度盐度、气压达到某一峰值才会平衡下来,到那时,人类甚至连海水淡化都不可能。

环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滞留在地球的热量过多。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地球热量的来源来说明这点。

1.太阳能:进人地球的太阳能占到地球吸收能量的99%以上还多。

2.生物能化学能的转换:生物降解,煤炭石油的燃烧,以及各种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等等。

3.其它能量的转换二如核能转换,万有引力引起的潮汐等。

太阳能是影响地球温度的最大能源。太阳能进人地球的主要方式为辐射,散出的主要方式为反射。地球吸收太阳能过少,气温就会降低;吸收太阳能过多,气温就会上升。另外,温室气体的过量存在,也让留在地球的热量增多,促使环境不断变暖。因此平衡过量温室气体()和减少进人地球的能量可以有效遏制环境变暖。

二、遏制环境变暖的措施设想

(一)我们可以在沙漠地带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的地段可以选择在山川、河岸、沟壑及居人区;还可以选择在沙漠地带及已接近退化成沙漠的地带;部分无人区也可以用来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的对象主要为环境污染的主要企业。植树造林人人有责,但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1.主要对象为污染环境的企业如火电厂、炼钢厂、炼铝厂、某些化工厂、采煤采油企业及炼油企业。由专家评定其企业年的排放量或隐性排放量(采煤采油企业及炼油企业等),以此为据来收取环境污染金,并为其分配专用林区,林区面积大小相对应该企业年的排放量或隐性排放量。其栽培与后期护养费用来源于本企业的专用环境污染金。

2.鼓励有识开明之士或资金雄厚企业自发投资于沙漠地带养林,国家给他们划分专用林区,他们可将此林区作为个人或企业的形象,其林区可以用该企业或个人来命名。

3.全社会发动,在沙漠地带可以允许人土葬,并可在沙漠出售墓地,一块墓地至少对应一棵树,这些树培植养护费用应由墓地所有人或其子孙负责,该墓地归属某人多少年(此地仅用于墓地)可在树上刻上墓主姓名。

4.林木管理办法。成立专门沙漠绿化公司,由其全权负责所有沙漠地带林木的养护,如浇灌、除草,除虫等。其运作经费来源二(1)根据企业对环境污染程度征收一定数额的污染费;(2)社会募捐;(3)开发墓地所得资金和墓主及其子孙所交的树木养护费等。淡水来源有河流、地下水开发、国家南水北调、部分沿海地方海水淡化等。

(二)建立反射层

通过精密计算,得出应该反射的能量是多少,然后在合适的地方(如无人区)建立一定面积的反射层,以平衡温室效应造成的能量增加,减少在大气中的含量,直到其含量达到一定比例。

(三)积极采用环保能源方式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及核能,让这些能源成为人类利用能源的主要方式,积极研究温室气体转化为其它物质如C与的方式,并使之规模化?在保证地球适宜环境温度下,使全球产生的与吸收(植物)或减少(转化)的平衡。这样就会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变暖的难题,避免其造成更大的恶果。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8

关键词:气温变暖;湿地保护;生态建设

收稿日期:2012-01-05

作者简介:刘立刚(1984―),男,陕西西安人,西南林业大学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001-02

1引言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的最终目的仍聚焦在温室气体的减排问题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温室气体积累会加强温室效应而使地球表面温度逐年上升,引起全球气候变化。而这些气体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燃烧富含碳的石化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湿地生态系统作为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

(1)湿地生态系统是Co2的“源”与“汇”。全球湿地面积约为5.7亿hm2,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泥炭湿地面积约占湿地总面积的50%。而泥炭湿地容纳的碳是热带雨林碳贮量的3.0~3.5倍。因而湿地是一个重要的碳库,对全球碳循环和抑制以及减缓地球变暖的速度具有重要作用。据估计,储藏在不同类型湿地内的碳约占地球陆地碳总量的15%。据研究,仅占地球陆地面积6%的湿地,却拥有陆地生物圈碳素的35%(约770亿t),超过农业生态系统(150亿t)、温带森林(159亿t)和热带雨林(428亿t)。因此,湿地具有强大的固碳能力,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碳汇,对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具有重要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是甲烷(CH4)的重要“源”。甲烷产生于厌氧微生物活动。在厌氧条件下,甲烷菌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产生甲烷;在好气土壤或土层中,甲烷又被氧化菌所氧化。由于甲烷是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所以产生甲烷的土壤环境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沼泽、较浅的水体及水稻田。据估计全球湿地每年约释放150tg(1tg=1000000t)甲烷,约占每年大气总甲烷来源的25%。王明星等人估计,1988年我国稻田CH4排放量约(17±2)×1012g,约占全国CH4总排放量(35±10)×1012g的一半。各种天然湿地的排放量约为212×1012g,约占总排放量的6%左右。

2湿地系统的影响因素

2.1对湿地面积和分布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造成全球湿地面积及其时空分布的变化。Brock和Vierssen,曾经研究欧州南部半干旱地区,水生植物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气温升高3~4℃,适应于水生植物生长的湿地面积在5年之内将减少70%~80%,这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对全球变暖是极为敏感的。我国张翼等曾研究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植被分布的可能影响,在6种气候情景下(降水增加/减少10%,温度增高1℃、2℃和3℃),东北地区草本沼泽的面积都在减少。Scott等人收集的资料显示,中国71%的湿地都已经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39%的湿地将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水污染也是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快速的工业发展意味着污染的不断加剧,对湿地质量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大。

2.2对湿地水文形势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使得降水、气温、云量等气候参数发生明显变化,而且会对全球水文循环过程和区域水文情势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20世纪90年代期间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区域水资源状况与降雨、气温等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也就是说相对较小的降雨和气温变化将导致水资源状况的较大变化。施雅风等人的研究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的内陆湖绝大部分均向萎缩的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许多研究都表明,水文参数是控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因子,因此湿地水文情势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

2.3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为多种无脊椎动物,冷血和热血的脊椎动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其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动物提供终年的居住环境,也是一些候鸟越冬的重要生境(取决于湿地的地理位置)。在一些湿地,气候变化引起的生物群落的变化,有可能导致一些种群的变化(有的种群可能会逐渐消失,有的则会产生新的变种),例如,在塞舌尔,小面积湿地的丧失,有可能造成当地爬行类和小型鸟类的灭绝。

2.4对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湿地水文情势的影响亦会明显影响到湿地CH4排放的数量及历时,如果湿地变干,则CH4的排放量会有所减少。自然湿地甲烷释放量变化取决于它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温度升高可以增强甲烷细菌的活动强度,从而增加甲烷释放量,但它同时会降低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导致甲烷释放量下降。据估计,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湿地的地下水位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甲烷释放量降低,甚至一些湿地变干,转为消耗大气中的甲烷。

3保护湿地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湿地生态系统成为人类活动破坏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而农业排水和开垦是湿地丧失的主要原因。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储存库,其储碳量占地球陆地碳总量的15%。土地利用的变化改变了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大量温室气体被排放,对全球变化产生深远影响。湿地的保护、恢复与重建能促进碳积累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合理保护湿地。特别是泥炭地是减缓气候变化成效最高的方式之一。湿地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是气候变化的“缓冲器”。特别是泥炭地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我国,仅若尔盖湿地储存的泥炭就高达19亿t,平均每公顷碳储量约4130t,破坏1hm2这样的湿地,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达约1.5万t。

(2)高度重视森林固碳的重大作用。据国际能源署的资料表明,2002年中国Co2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3%,是世界上Co2排放量第2大国,占世界排放总量比重还在不断上升。短时间内,中国不是发达国家,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是工业化的后来者的现状不能改变,工业减排仍将持续面临较高难度的情况下,只能充分发挥我国生物固碳潜力。我国森林面积1.73亿hm2,中幼林面积占67.85%,正处在旺盛生长期,具有较强的碳吸收能力和发展潜力。通过造林、森林经营及保护、湿地保护及荒漠化防治等工程,可以充分挖掘林业减排增汇潜力。因此,应高度重视林业在内的生物固碳措施放在我国应对气候变暖对策中极其重要的位置。

(3)加强湿地恢复与管理,可以增加湿地的贮碳量。我国首次进行的全国性湿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现有湿地3848.55万hm2(不包括水稻田湿地),目前全国仅有近40%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区。若按湿地保护规划,实行“退耕还湖”等措施,恢复被开垦的0.1亿hm2湿地面积30%计算,约可增加固定28.16亿tCo2,按持续100年计算,年均增长固碳能力可达0.28亿tCo2。

(4)替代不可再生的原材料,可以大量减排。通过使用可再生的林木产品,替代化石能源密集型的钢材、水泥和塑料等原材料,减少Co2排放。

(5)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要减少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排放,就要求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凭借技术进步和开发应用新能源等努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倡导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减少“高碳”式的排放和污染。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可以促进中国转变能源增长和消费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6)加强国际合作。全球气温变暖是人类的共同挑战,需要进行全球治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对全球性的发展问题,仅靠一个国家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世界性难题,这包括了政治协商、科学研究合作、技术合作、市场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等。同时,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如在发达国家进而在发展中国家逐步建立“碳排放税”是另一个有效的办法,根据生产者和消费者排出的碳含量征收费用或税收,专门用于全球性科学研究、信息收集和、人才培养、洁净技术研发、植树造林等。

参考文献:

[1]吕宪国,何岩,杨青.湿地碳循环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意义,中国湿地研究[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王明星.中国CH4排放量的估算[J].大气科学,1993,17(1):61~62.

[3]Brocktcm,VierssanwV.Cliamticchangeandhydrophte-dominatedcommunitiesininlandwetlandecosystem[J].wetlandecologyandmanagement,1992(2):37~49.

[4]张翼,宋俊果.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植被分布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及其影响[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5]马敬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6]邓伟,何岩,宋新山,等.松嫩平原西部盐沼湿地水环境化学特征[J].地理研究,2000,19(2):113~119.

[7]傅国斌,刘昌明.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的初步分析-以海南岛万泉河为例[J].地理学报,1991,46(3):277~289.

[8]邓慧平,吴正方,唐来华.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综述[J].地理学报,1996(1):172~173.

[9]沈大军,刘昌明.水文水资源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地理研究,1998,17(4):44~45.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汇清洁发展机制游牧文化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一、缘起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明显增加,全球气候主要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总体上呈增暖趋势。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0.56-0.9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异极端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不断上升。近百年来,全球降水在波动中略有增加,在北半球水面蒸发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全球降雪和积雪面积减少,冰川加速退缩,多年冻土融化。物种分布发生变化,这将导致部分物种灭绝、物种更替、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变化,预示着农林业生产的布局将被迫发生改变。气候变暖将有利于病菌发生、繁殖和蔓延,从而使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由于现代气候变干变暖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干旱区生态环境有不断退化的趋势。气候变干使我国渭河上游、黄河上游以及黄土高原中部7条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引起水资源短缺。近150年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加之滥砍滥伐、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利用等因素引起沙漠化加速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对呼伦贝尔的影响是显著的:全球工业化环境效应的积累导致草原上黑灾、白灾频度加大。上世纪50年代起大规模砍伐森林、开垦耕地引起冻土快速消融、大兴安岭高山湿地大幅度减少,导致70年代呼伦湖水位连年暴涨,面积扩大,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严重破坏,涵养和调节水源能力下降,呼伦贝尔草原水资源质、量下降。

呼伦贝尔市近50年来气温升高明显,降水时段分布不均,导致异常天气频次渐多,灾害多发。气候的变干、变暖,使得1999年以后呼伦湖区域生态呈现快速恶化的趋势,由此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呼伦湖水域面积缩小、湿地萎缩、草场退化等。近年来小雨事件呈减少趋势,但进入21世纪后,小雨强度和干燥事件显著增强,致使干旱事件频发和强度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呼伦贝尔沙地总体气候暖干化趋势显著。气温逐年升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使流动沙地面积不断增加,植被盖度下降。卫星遥感监测和全国沙漠化普查结果进一步表明,呼伦贝尔沙地的沙漠化正在扩展,生态环境正在恶化。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的典型形式――沙质草原现代风蚀坑的发生,就是近100年来气候干旱化与人类大范围强度活动干扰土层相耦合的环境事件所造成。

二、响应

针对全球变暖带来的种种灾害,世界已经行动起来。1992年以来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一系列重要协议,并获得了全球热烈响应,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但是多数国家的排放量仍在增长,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任重道远。

中国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全局性挑战高度重视,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2009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主席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对于2005年的水平减少40%-45%,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增加到一次能源消耗量的15%,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森林4000万公顷,增加林木蓄积量13亿立方米。国务院总理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表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而“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都意味着对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唯利是图的市场机制和工业文明的否定,表明了尊重自然规律、对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模式和人类未来的追求。

总之,工业化以来人类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剧烈增加促进全球显著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全人类认真反省自身行为,特别是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模式,协调一致采取行动加以补救和应对,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对策

呼伦贝尔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比较显著的地区。但是呼伦贝尔所受影响却并非主要由自身行为造成。相反,呼伦贝尔的传统做法恰恰更符合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要求,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如何审时度势,发挥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和后发优势,整合、提升我们的独特做法并与世界发展模式转型大潮相结合、做贡献,可以成为我们争取主动、创造新的发展模式的努力方向。

呼伦贝尔深厚的、与自然和谐的草原森林文化底蕴,人们普遍相对较高的审美和生态伦理水平与追求,丰富多样相对完整状况较好的生态系统,北方民族长期来坚持执行的环境友好的发展政策,都是为“清洁发展机制”、“低碳经济”、“生态文明”等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作的超前探索和贡献,也是在今后行动中争取主动占领先机的基础条件。

第一,弘扬传统文化,继续旗帜鲜明地打造绿色和谐呼伦贝尔品牌。呼伦贝尔向来有“北国碧玉”、“绿色净土”的美誉,这是呼伦贝尔人长期以来坚持绿色环保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协调一致的结果,我们的人与自然和谐大美的理念和追求目标甚至更高一筹。在“美丽与发展双赢”战略思想指引下,呼伦贝尔市近年来大力施行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保护自然生态等生态建设举措,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应当进一步坚定信心,旗帜鲜明地继续打造并高举绿色和谐呼伦贝尔品牌,继续弘扬以蒙古游牧文化为核心的草原文化,发扬蒙古游牧文化“整体配套、全民性、保护重于建设”的做法,恪守“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继续发扬“博大,至诚,和美,共赢”的思想和发展模式,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未来世界做贡献。

第二,发挥传统优势,打造绿色产业。对于草原牧民来说,天为父、地为母,草原是牧民生命的一部分。作为资源,草地是一个综合体,但目前过分注重草原作为饲草资源和土地资源这两个方面,忽视了草地资源的其他方面,如草地景观资源、草地文化资源、草地有花植物资源、草原药用植物资源、草原菌类资源等。为了保护草原,防治草原沙漠化,亟待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生态压力的新型产业。草原也是巨大的碳汇。搞好草原建设,可以在保持水土、涵养土地、防治沙化、加强畜牧业和现代草业的基础,发展现代化生态保护型游牧业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可以考虑将呼伦贝尔的草原畜牧业、森林产业以及种植业整合打造成为地区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无公害无污染、环境友好的,集成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生态保护型产业与生态旅游、低排放与清洁生产的高品质高价值复合产业,主打高端健康产品,进军绿色环保市场。对于矿产资源开发与转化等高排放、环境影响巨大的产业,则需要认真规划,有序发展,控制规模,削减排放,走生态与环境建设型发展之路。

第三,积极参与《框架公约》体系并发挥我们的作用,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为建设和谐世界做贡献。气候变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是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化效应阶段在干旱区是有限的,随后是降水增加的湿润化过程。因此,在当前的干旱化加剧阶段需要特别强调生态保护,遏制沙漠化加速发展势头。现阶段逐年减少的大风日数和沙尘暴日数有利于生态保护与建设,可以在经过充分、慎重的论证后,不失时机地选取不会引起或加剧沙漠化的切实有效手段,加大沙化土地的治理力度。二是我们可以根据《框架公约》规定,按照清洁发展机制,通过联合实施造林再造林项目,争取将退耕还林还草项目、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沙漠化治理项目列入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出售温室气体排放指标,也就是碳汇,协助实现减排目标,并获得资金和技术援助。通过这种方式,为植树造林、草原保护与建设、沙漠化治理等生态保护项目补充经费,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与生态建设双赢。

参考文献:

[1]秦大河,陈振林,罗勇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气候

变化研究进展,2007,3(2).

[2]邵春,沈永平,张姣.气候变化对寒区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进

展[J].冰川冻土,2008,30(1).

[3]曹福祥,徐庆军,曹受金等.全球变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研

究进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6).

[4]肖国举,张强,王静.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8).

[5]邓振镛,张强,辛吉武等.干旱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对全球气

候变暖响应的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第,2008,30(1).

[6]李智佩,岳乐平,郭莉等.全新世气候变化与中国北方沙漠

化[J].西北地质,2007,40(3).

[7]宋丽瑛,李建华,王洪丽等.呼伦贝尔市50年气候变化与近

期异常气候[J].内蒙古气象,2005(3).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10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科学技术生态科技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172-03

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全球气候带来的负面的影响,引发了许多极端气候。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让人类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够减缓人类发展给自然带来的灾害。只有全球各国在一定的框架协议内,坚持相互协作、相互理解,以生态科技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式,才能维持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在分析气候变化事实,探究气候变化机理,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已取得了明显进展。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总体上升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工业革命以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很可能是1950年以来大部分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1]

除了全球温度的升高,冰川的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巨大的自然灾害。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联合会世界灾害报告说,因2004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吞噬了22.5万人的生命,2004年全球因自然灾害丧生的人数达到25万,是2003年的3倍多,2002年的11倍,也是1994—2003年平均数的3倍。2004年共发生自然灾害719起,是近10年来第三个自然灾害最多的年份,经济损失大约在1000亿美元至1450亿美元之间。

2005年瑞士再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死亡和失踪人数高达95573人,自然灾害数约为360起,造成经济损失1590亿元。

2006年,据联合国网站统计显示,在发生的自然灾害中,包括226次洪水,66次风暴和30次极端气温灾害,丧生人数是21342人,经济损失达190亿美元。

2007年,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联合会,全球共发生405次自然灾害,比2006年的423次有所下降,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为10年以来最低。2007年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比2006年增加了40%,达到2.01亿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35亿美元。

2008年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秘书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球死于自然灾害的总人数为235816人,从近10年来看仅次于发生印度洋地震海啸的2004年。5月袭击缅甸的强热带风暴造成138366人遇难,同在该月发生的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87476人丧生。这两次灾害的死亡人数占到了总数的约95%。此外,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810亿美元,从近20年来看仅次于美国遭遇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2005年和日本阪神大地震的1995年。

2009年,国际减灾战略署(UninternationalStrategyforDisasterReduction)称,今年共发生245起自然灾害,较2005年的10年内最高纪录434起有明显降低。初步数据显示,在今年发生的所有灾害中,224起与气候有关,灾害共造成总损失为190亿美元。

联合国减灾署报告称2010年全球发生重大自然灾害373起,导致超过2亿人受灾,29.68万人丧生,造成近1090亿美元经济损失。

2011年日本大地震,2011年7月下旬至今,受台风和强降雨的影响,泰国连降暴雨引发洪水,中部地区受灾尤其严重,洪水造成全国数百万人受灾、400多人死亡,1/3省份被淹,多个工厂停产。2011年8月,“艾琳”登录美国,造成21人死亡,百万人失去电力供应,部分地区遭遇洪水灾害,估计损失高达70亿美元。

2012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600亿美元,其中保险损失约为650亿美元,仅飓风“桑迪”就造成了大约250亿美元的损失。但总体而言,2012年的经济损失远远低于上年。

2013年全球全年总计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其中投保资产310亿美元,分别低于近10年的平均值1840亿美元及560亿美元。虽然去年全球共发生了880多起自然灾害,高于近10年的平均值790起,并造成全球两万多人死亡,但是死亡人数与近10年受自然灾害致死的平均值106000人相比,已大幅下降。

2014年全年共发生自然巨灾事件980件,致7700人丧生,巨灾造成损失1100亿美元,总体而言,2014年全球未发生极端恶劣的自然巨灾,损失总额远低于过去10年总额的平均值。①

科学家们对过去几十年气候变化的分析表明:这些变化发生得比历史水平要更高,且在不断加速。地球已进入一个气候快速变化的阶段,它很可能比过去几千年自然发生的变化还要快。[2]

2科学技术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除了自然的因素之外,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发的“温室效应”是主要原因之一。

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在过去的万年期间尺度上的变化情况。自人类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浓度明显上升,超过了自然界在过去约100万年以来的最大值,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明显和人类活动特别是化石能源的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密切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达到理想境界的阶梯,是创造财富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强大手段。回顾人类的历史,正是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带来了一次又一次产业革命和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劳动组织的结构,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工具的科技水平和质量,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工具的产出水平,同时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和范围,开拓经济增长新领域,使废物、贫矿和信息成为新对象。[3]

科学技术提高对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改变,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以车代步”“冬暖夏凉”、信息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更大。

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由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西方工业革命,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等问题,因此,在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于社会的同时,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它的负面影响,不能因为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巨大危险,应该正确的处理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矛盾。

3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只有继续向前发展,人类才可能日益进步。如果因为科学的一些负面作用,而放弃对科学的追求,必然会得不偿失。

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确实影响生态失衡,但它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相反,科技落后才是导致生态问题的内在机制。科技落后,导致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使资源过度地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科技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排放的废弃物多,它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原因之一。[4]只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使用,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或企业,才能在兼顾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责任制,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紧制定重点行业“十三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指导、督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3)“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娱乐产生网络游戏,“+”零售产生电子商务。互联网让金融变得更有效率,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更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认为,包括批发业、广告业和新闻业在内的17种行业,将被互联网颠覆。[5]

(4)调整能源结构。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基础上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加快发展天然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5)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支持和推进七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型环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的发展。

(6)生态科技。政府应该在迫在眉睫的生态科技难题上迅速推进,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技术系统,如报账人体健康的防污染防止技术,如大面积生态退化的修复技术,如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如生态监测预警的科技系统等。[6]

(7)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业技术发展,实现退耕还林。推动农业技术的革新,争取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加大林业的建设,实现科技造林、护林,实现林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

总之,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科学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改进现有的技术,推进新的技术,实现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结合。摒弃传统的用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作为发展模式,革新科技发展新思路。

4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为不争的事实,科技的发展在全球大部分国家依然依赖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包括设备、骑车所需要的能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能源,而这些传统能源在燃烧或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了温室效应,增加了地球的负荷,引来了地球对人类社会的报复。

不需要抱怨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目前的现状,不应该放弃目前的发展,而是应该进一步的审视目前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关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合作,合理的调节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升到维持可持续发展上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关心新兴产业和农业、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罗勇.关于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争论与质疑[R].2010中国科协学术报告会,2013-05-17. 

[2]全球气候变化加速干旱洪涝灾害并存[J].世界环境,2015(4):10-11. 

[3]孙毅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0-31. 

[4]王华英.科学的生态价值探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1):79-84. 

[5]“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n].中国经济导报,2015-05-19.